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桔梗谣

桔梗谣

桔梗谣
桔梗谣

《桔梗谣》

设计意图:

朝鲜民族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本课选用朝鲜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桔梗谣》,引导学生从聆听、演唱、表现中感受朝鲜族音乐的美感,在律动中了解三拍子音乐颇具起伏感的内在韵律感,学会用歌声表达这份婉约的美,边歌边唱,在歌舞中体味《桔梗谣》的轻快明朗,及朝鲜人民的乐观、向上。

教材分析:

歌曲《桔梗谣》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谣》。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富有韵律感。歌曲是由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乐句和第六、七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变化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朝鲜族歌曲的聆听和歌唱、舞蹈作品的欣赏和律动,初步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

2、学唱朝鲜民歌《桔梗谣》,充分感受颇具起伏感的三拍子内在韵律,歌声轻快明朗。

3、通过简单的律动,体味朝鲜族舞蹈的内在韵律,即以内在的呼吸带动外在的动作,并以此进一步感受朝鲜音乐的特征。

教具准备:配套光盘、磁带、多媒体课件

:听出这是一首哪个民族的歌曲吗?(朝鲜),老师想和着这音乐跳一段朝鲜舞,看后请说说舞姿有什么特点?生-------

师:朝鲜族人民把鹤作为长寿和幸福的象征。舞蹈中柔韧、飘逸的“鹤步”,深刻体现了朝鲜女子的善良与纯洁。

2、大家观看一段朝鲜族舞蹈的录象。

3、介绍:我国的朝鲜族聚居在吉林东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散居在牡丹江、松花江、鸭绿江和辽河流域一带,约180万人,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

4、点题:前面我们听到的音乐,看到的舞蹈都和一首朝鲜民歌有关,它就是〈〈桔梗谣〉〉。

设计意图:柔韧、飘逸的“鹤步”,内在的唿吸带动身体优美舞姿,美丽的民族服饰,由教师的示范到录象舞蹈演员的表演,学生通过视、听、律动体味朝鲜歌舞的特征,并熟悉了〈〈桔梗谣〉〉的旋律。

四、学唱〈〈桔梗谣〉〉

1、完整欣赏:让我们看着歌词仔细听一遍。

2、教师范唱:老师已经学会唱这首歌了,想唱给大家听听(老师范唱特别要注意表现好气息)。

3、熟悉旋律:用“U”来唱(分句练习——随机组合)

4、感受乐句:说说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师有意分句唱一遍)

5、巩固旋律:

(1)师弹琴(旋律),学生看曲谱听,要求听出是第几乐句,并跟琴唱出曲调,再唱词。(2)把七句分别分给七小组,要求听出自己的旋律并唱出。

(3)小组接龙唱整首歌,老师在学生的歌声中发现难点,及时纠正。

6、律动歌唱:

(1)用上前面学过的动作跳跳舞,老师为你们唱歌,要求舞蹈动作随乐句变化,并要有唿吸感。

(2)男同学来唱,女同学跳舞。

设计意图:用“u”来分句练唱乐句,并随机组合,让学生明白每个乐句是相对独立的,组

合起来具有完整的感觉的。听旋律找乐句的形式,进一步来巩固旋律,突破了难句的学习,让学生觉得学唱歌曲跟做游戏一样轻松、有趣。通过简单舞蹈动作和歌声的配合,使学生更好地体味音乐的内在韵味。

五、拓展

朝鲜族舞蹈是绚烂多姿的,朝鲜族的舞蹈以柔韧飘逸、潇洒柔婉见长,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看三种常见朝鲜舞的录像)

设计意图:将原本单调的歌曲学习拓展到与歌曲相关文化的了解,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

六、尾声

用上录象中的一、两个舞蹈动作在教室里边唱边跳,在快乐中结束本堂课。

设计意图:在轻松自在的载歌载舞中,进一步熟悉和感受着这首朝鲜族歌曲,带着欢快的心情走出教室。

《桔梗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朝鲜族风土人情的了解,感受其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

2、学习朝鲜族歌舞,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歌曲欣赏,引发对少数民族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学习几个朝鲜舞基本动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提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2、大家一起认一认朝鲜族所在地图上的地理位置。(属东北三省的吉林一带,在地图上用红笔圈出朝鲜组的位置)

3、朝鲜族简介:(以《桔梗谣》为背景音乐)

a.出示朝鲜族的风光图片和一些民俗风情的图片及主要种植物。

b.配合多媒体介绍朝鲜族的服饰特点。(出示图片,朝鲜族人民喜爱穿素衣,故有“白衣民族”之称。妇女穿短衣长裙,色彩鲜艳,男子穿白短上衣,裤裆肥大,外出时加长袍……)c.介绍朝鲜族的传统舞蹈和传统游戏(出示图片)

(传统舞蹈有假面舞、长鼓舞、顶水舞、刀舞,传统的游戏项目有跳板、荡秋千、跷跷板、足球、拔河……)

d.主要种植物:有水稻、还种有桔梗(出示桔梗的图片介绍)

(三)、欣赏朝鲜民歌——《桔梗谣》

1、完整地听录音范唱,体会歌曲情绪、速度。

2、提问欣赏感受:大致内容,歌曲速度、情绪。

3、朗读歌词,在理解歌词含义的基础上,再欣赏第二遍。

(理解朝鲜语“道拉基”即“桔梗”的意思)

4、讲讲歌曲的拍号及概念,回顾以前学过的一些三拍子的舞步。

(四)、学跳朝鲜族舞的基本舞步。

1、老师完整地跟音乐示范跳

2、师示范分解动作,学生跟老师学做。

a.划步练习(即前进后退,一脚朝前,另一脚跟上;一脚后退,另一脚也后退)

b.手部动作——鹤步平开手(朝前迈步双手打开,朝后双手前举)

c.走步配上双手绕身体摆手

3、先集体跟着老师学跳,在分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习。

4、各组试着跟音乐练习。

5、围成一个大圈,请跳得较好的同学在圈内带。

6、自由组合,完整地跟音乐跳。(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两个同学进行)

(五)、学唱歌曲《桔梗谣》

1、听老师弹琴完整地范唱。

2、师再演唱,学生试用lu跟琴为老师伴唱。

3、跟老师学唱歌谱。

4、学生自己填词唱。

5、解决难点或学生歌唱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如:字跟音的对齐,一字多音……

6、引导学生自己处理情绪:抒情、优美的

7、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8、小组齐唱或个别同学演唱。

(六)、边歌边舞

1、老师带领大家跟着音乐回顾动作。

2、小老师带领大家边唱边跳,师弹琴伴奏。

3、请一部分同学上来演唱,一部分同学为他们伴舞。

4、师生点评。

(七)、课堂小结: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是块瑰宝,生长在这样的大家庭中,大家都应该感到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啊!

设计意图:

朝鲜民族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本课选用朝鲜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一首歌曲《桔梗谣》,引导学生从聆听、演唱、表现中感受朝鲜族音乐的美感,在律动中了解三拍子音乐颇具起伏感的内在韵律感,学会用歌声表达这份婉约的美,边歌边唱,在歌舞中体味《桔梗谣》的轻快明朗,及朝鲜人民的乐观、向上。

教材分析:

歌曲《桔梗谣》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谣》。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富有韵律感。歌曲是由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乐句和第六、七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变化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朝鲜族歌曲的聆听和歌唱、舞蹈作品的欣赏和律动,初步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

2、学唱朝鲜民歌《桔梗谣》,充分感受颇具起伏感的三拍子内在韵律,歌声轻快明朗。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唱、律动、乐器等多种形式表演《桔梗谣》,生动地表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学习难点: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旋律卡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大长今》主题歌。

2、导入

提问:1)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谁来说说它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大长今》

2)小结:老师也是《大长今》的忠实观众,始终被长今聪明、勤劳、坚强不息的个性深深吸引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鲜,看看长今是生活在怎样一个民族里!

3、介绍朝鲜(CAI出示朝鲜风光组图)

⑴、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的地方,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

二、寓教于乐

1、导入:朝鲜不仅风光秀美,它的音乐更美。小朋友想听么?

2、初听,用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教师用脚步动作提醒学生。

讨论:歌曲是几拍子的?

3、讨论:学生用不同的节奏拍手来表现三拍子的强弱,教师选择相应节奏板书,进行两声部合作。

4、再听,熟悉音A师:音乐中用乐器来表现三拍子,细听:伴奏乐器有哪两种?

B讨论后随即介绍“朝鲜长鼓”。

C再听音乐为歌曲伴奏,指名两生分别用“鼓和铃鼓”带领大家伴奏。D老师神秘地提要求:"你们能用吸气和呼气来表现三拍子吗?"(组织学生练习:第一拍为强"吸",略带耸肩动作,后两拍为弱"呼",肩略放。)

E在《桔梗谣》伴奏音乐声中,师生进行"吸呼"律动。

5、学习朝语"道拉基",并和着《桔梗谣》旋律哼唱和律动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非常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https://www.doczj.com/doc/f016603446.html,好听的朝鲜民歌,曲名叫《桔梗谣》。桔梗,它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每年春天,朝鲜妇女都会结伴上山挖桔梗。(出示“桔梗”图片)桔梗,用朝鲜语说叫“道拉基”。

6、难点解决

师:"快看,我找到了一棵多好的桔梗呀!"(教师范唱难点句)

3 3 3 ︱3 3 23 | 5 5 65 | 3. 2 1 ||

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

3/4 3 - 3 | 23 21 65 | 6 1 。6 | 5 - - ||

白白的道拉基道拉基。

(教师引导学生用高兴的情绪演唱这一句,纠导错误的唱法"白白的"。)

7、完整地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并再次律动。

8、聆听范唱

又是一年春来到,勤劳善良的朝鲜姑娘们准备上山挖桔梗啦!让我们也跟着瞧瞧去……" 9、了解歌词内容

"你看到今年山上是怎样的情形?"

10、讨论得出:歌曲讲的就是春天,桔梗开满山野的时候人们上山采挖的情景。

11、学唱歌词

A用说悄悄话状态有节奏地跟读歌词。

B听琴轻声跟唱。

C学生演唱,教师纠错。

D完整准确演唱。

E再听,唱出三拍子的强弱。

F再听范唱,体会一下挖桔梗时的心情。

G感情处理:用怎样的声音表现这种劳动的场面。

三、创造表现:

1、指导学生试着用朝鲜语“道拉基”来演唱歌曲,加入伴奏乐器。

2、欣赏朝鲜语原版的演唱录音。

3、欣赏朝鲜舞蹈《桔梗谣》,并学跳几个简单动作。(机动)

四、完美结课:

朝鲜不仅是“歌舞之乡”,还是一个“体育之乡”“美食之乡”,希望小朋友们长大以后能有机会到朝鲜去旅游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对学唱歌曲兴趣不大,可能教师引导不够,课堂中学唱歌词部分的时间不够充足,个别演唱不足的乐句指导不到位,对学生演唱的训练不到位,练习的形式有些单一,如果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比唱、独唱表演,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唱、律动、乐器等多种形式表演《桔梗谣》,生动地表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美。

教学难点: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旋律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长今》主题歌(出示PPT)

2、师: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谁来说说它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生:《大长今》

师:老师也是《大长今》的忠实观众,始终被长今聪明、勤劳、坚强不息的个性深深吸引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鲜,看看长今是生活在怎样一个民族里!

3、介绍朝鲜:(出示PPT)

师: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

二、感受歌曲《桔梗谣》

1、导入:朝鲜不仅风光秀美,它的音乐更美。小朋友想听吗?

2、初听,用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教师用脚步动作提醒学生。

讨论:歌曲是几拍子?

3、讨论:学生用不同的节奏拍手来表现三拍子的强弱,教师选择相应节奏板书进行二声部合作。

4、再听,熟悉音乐

师:音乐中用乐器来表现三拍子,细听伴奏乐器有哪两种?(讨论后随即介绍“朝鲜长鼓”)5、学习朝语“道拉基”并和着《桔梗谣》旋律哼唱和律动。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朝鲜民歌,曲名叫《桔梗谣》。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每年春天,朝鲜妇女都会结伴上山挖桔梗(出示“桔梗”图片)。桔梗,用朝鲜语说叫“道拉基”。

6、难点解决:

师:快看,我找到了一棵多好的桔梗呀!(师范唱难点句)

3|4 3 3 3| 3 3 23| 5 5 65| 3 . 2 1||

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

3 一3| 23 21 65| 6 1 6| 5 一一||

白白的道拉基道拉基

(教师引导学生用高兴地情绪演唱这一句,纠正错误的唱法“白白的”。)

7、完整地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并在次律动。

三、新歌教学:

1、聆听范唱

“又是一年春天到,勤劳善良的朝鲜姑娘们准备上山挖桔梗啦!让我们也跟着瞧瞧去。。。。。。”

2、了解歌词内容:

“你看到今年山上是怎样的情形?”

讨论得出:歌曲讲的是春天,桔梗开满山野的时候人们上山采挖的情景。

3、学唱歌词

1、用说悄悄话状态有节奏地跟读歌词;

2、听琴轻声跟唱;

3、学生演唱,教师纠错;

4、完整演唱;

5、再听,唱出三拍子的强弱;

6、再听范唱,体会一下挖桔梗时的心情;

7、感情处理:用怎样的声音表现这种劳动的场面;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指导学生试着用朝鲜语“道拉基”来演唱歌曲,加入伴奏乐器。

4、欣赏朝鲜语原版的演唱录音;

5、欣赏朝鲜舞蹈《桔梗谣》,并学跳几个简单动作。

四、课堂拓展,人文知识介绍

朝鲜不仅是一个“歌舞之乡”,还是一个“体育之乡”、“美食之乡”,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有机会到朝鲜去旅游。

达芬奇简介及作品赏析

《美学原理与赏析》结课论文 引言: 听了《美学原理与赏析》这门课,我对“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却又不怎么了解了。因为在我原来的印象里,“美”就是好看,远没有这么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对老师渊博的学识深表钦佩。虽然课时很短,但我学到的东西很多。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可能显现不出来,但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多了一份评判美丑的意识,对“美”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 学生平时就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颇感兴趣,听了老师的课,兴趣愈发浓厚。怎奈平时苦于课业,无心专门查阅学习。想到老师留此作业,苦思冥想也不知该如何下手,索性写一篇有关文艺复兴时期我最感兴趣的人物—达·芬奇的论文,也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一下,但绝无半点糊弄搪塞之意。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正是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也造就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 在众多的艺术家中,我最为感兴趣的是列昂纳多·达·芬奇。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杂家”。他所精通的学科门类范围之广,恐怕连《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也望尘莫及(不知道诸葛亮美术方面有何造诣)。正是由于他天赋异禀,使得后人为他杜撰了许多传奇的经历,因为就像没有福尔摩斯断不了的案一样,仿佛任何事情发生在他身上都不足为奇,这也为他的一生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还有好多影视作品中出现过达·芬奇的影子,例如《盗走达芬奇》,《达芬奇密码》等,足见后人对他的仰慕之情。我便是被他的才华和神秘所深深的折服了。 列昂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这位奇才对各个领域的知识几乎是无师自通,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不仅如此,他还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其中包含滑翔机,弓弩,自行车,降落伞等设计雏形的手稿,令人惊叹不已。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降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海滨小镇—芬奇镇的一个叫安奇雅诺的小村庄里。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庄园中度过的,家境很富有,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孩童时代的他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勤奋好学,兴趣广泛。随着他一天一天的长大,他惊人的回话天赋也慢慢的展现出来,而后被他的父亲皮耶罗·达·芬奇发现。在他14岁那年,父亲皮耶罗将他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韦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从此,达·芬奇开始了他的艺术之旅。 韦罗基奥的作坊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在这里,达·芬奇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人文主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桔梗谣》教案

《桔梗谣》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唱、律动、乐器等多种形式表演《桔梗谣》,生动地表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学习难点: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 1、《大长今》主题歌 2、导入 提问: (1)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谁来说说它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大长今》 ( 2)小结:老师也是《大长今》的忠实观众,始终被长今聪明、勤劳、坚强不息的个性深深吸引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鲜,看看长今是生活在怎样一个民族里! 3、介绍朝鲜(出示图片) 自然风光,服饰,运动,美食

师: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 4、引出桔梗(出示图片) 朝鲜人民非常喜欢吃一种叫做桔梗的野菜,它是长在山上的,一起来看看它的生长过程是怎么样的,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就可以做成可口的美味佳肴了。 二、感受学习《桔梗谣》 1、导入:聪明的朝鲜人民不仅爱吃桔梗,还把它呀,编成了一首歌谣,叫做《桔梗谣》,这首歌曲的流传度和受欢迎度比刚才我们听到的大长今还要高呢,小朋友想听么? 2、初听,说说歌曲带给你的感受(轻柔,舒展) 3、再听,跟着音乐打拍子 老师神秘地提要求:"你们能用吸气和呼气来表现三拍子吗?"(组织学生练习:第一拍为强"吸",略带耸肩动作,后两拍为弱"呼",肩略放。再加入手部动作) 4、在《桔梗谣》伴奏音乐声中,师生进行"吸呼"律动。 今年山上的桔梗熟了,朝鲜小朋友们结伴要去山上挖桔梗了,让我们也一起跟随着她们山上吧。(随音乐律动)

桔梗谣 教学反思

《桔梗谣》教学后记 樊思远这节课我在导人方面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聆听了朝鲜族语言演唱了《桔梗谣》并欣赏了朝鲜族舞蹈的基本步伐,让学生仔细的观察舞步的规律,引出三拍子的特点,并教授学生三拍子的指挥手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三拍子的韵律特点。由于我课堂上的语言表达非常切合孩子们的话语,让学生感觉老师很有亲和力,在教授过程中走到学生当中,缩短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这也是新教师所占有的优势,学生觉得很新鲜,注意力也相对要集中些。当然,在学生随音乐律动时应选择时间很充分的音乐伴奏,否则学生没等做完动作就已经停止了音乐,使课堂缺乏完整性。教师进行发声练习时的过度语言要巧妙的连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不要求很死板的进行一项一项的教学环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也应该选择很柔和的音乐作为一种动令音乐,绝对不能影响课堂的气氛。在指导学生演唱时,如果

能有效地运用三拍子的强弱关系进行处理,会让学生更容易进入歌曲意境。 导课时穿插了一句韩国话“加油”,让学生觉得很新鲜,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们稍有不集中时,用语言和动作马上就能使学生精神起来。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的时候,需要同学们给老师指挥,这就使学生们起了劲。在歌曲编创动作时,大胆的进行的编创,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下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并以此激发全班学生的创作欲望,使音乐课堂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天堂。所以,在这节课上同学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配合很默契,课堂气氛非常的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灌输任何思想,而是在歌曲的意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畅游在夜空中的快感,鼓励学生们要好好的学习,长大了去圆自己的旅游梦。这节课我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意境,让学生们在优美、宁静的旋律中去体验和表现歌曲的诗情画意,让学生走进朝鲜,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的

《桔 梗 谣》教学设计(上课)

《桔梗谣》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第九课第一课时 授课人:申海燕 一、教材分析: 歌曲《桔梗谣》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九课的内容,它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他们的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是由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乐句和第六、七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变化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人们勤劳活泼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装饰音中前倚音在歌曲中的唱法、作用;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朝鲜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及风土人情。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朝鲜舞的基本舞步,用歌舞的形式表现歌曲。运用击拍法为歌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节奏感,提高学生表演能力。能生动的表现朝鲜族人们勤劳活泼的形象。 (3)情感目标:开阔学生们的文化视野,通过对歌曲《桔梗谣》的学习,了解朝鲜族的风土人情及多元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同时鼓励他们去了解自然,获取知识。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表现歌曲优美、欢乐的情趣。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光盘等。五、新课教学: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激情引趣导入:

师: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客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客人是谁?(出示朝鲜族小朋友图片)你们欢迎她吗?(欢迎)这位客人来自朝鲜族。 (二)了解朝鲜族(出示朝鲜族风土人情组图,以《桔梗谣》伴奏为背景音乐) 1、我国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部的延边自治州长白山脚下,那里风光秀美,人民朴实、勤劳。平日里他们都喜欢把重物顶在头上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走得很快。 2、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不论男女老幼皆喜欢穿素净的衣衫和鞋袜,显示出清静朴素的特征。 3、朝鲜族还是一个能歌擅舞的民族,她们不光会跳扇子舞,她们还会跳长鼓舞,他们还会跳象帽舞。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象帽舞吗?(不知道)老师告诉你们:象帽舞是朝鲜族的一种特有的舞蹈。跳舞的人把一顶特制的帽子戴在头上,帽子上面有一根长长的彩带,彩带随着跳舞的人用头甩啊甩…甩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的形状,非常的漂亮。当然这是需要很高的技巧的。 过渡语:(出示桔梗的图片)朝鲜族人们还最喜欢吃一种野菜,叫桔梗。 4、简单介绍桔梗。桔梗是一种植物,具有食用、药用价值。 过渡语:勤劳的朝鲜族人们喜欢自己动手去挖,每年春天,他们都会结伴而行上山挖桔梗。今天这位小客人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朝鲜族民歌《桔梗谣》请你们欣赏,你们想听吗?下面,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是怎样用歌声向大家介绍挖桔梗的。(出示课题板书:桔梗谣朝鲜民歌)。 (三)学唱歌曲 1、(播放录音)初听朝鲜民歌《桔梗谣》 a.歌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怎样的?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么样的呢?(板书3/4);(板书强弱弱)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3/4拍是朝鲜族民歌的一大特点,接下来我们就用拍手的方式来模仿一下节奏好吗?(三遍)

《桔梗谣》教案

桔梗谣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朝鲜族歌曲的聆听和歌唱、舞蹈作品的欣赏和律动,初步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 2.学唱朝鲜民歌《桔梗谣》,充分感受颇具起伏感的三拍子内在韵律,歌声轻快明朗。 3.通过简单的律动,体味朝鲜族舞蹈的内在韵律,即以内在的呼吸带动外在的动作,并以此进一步感受朝鲜音乐的特征。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时,注意学生较容易唱错的几小节。 2.为歌曲伴奏,注意鼓的节奏。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竞赛法…… 教学准备: 配套光盘、磁带、多媒体课件、手风琴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上课时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 二、初步感受音乐的内在韵律 (一)感受 1.导入:老师做几个动作,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教师做西藏舞、新疆舞、蒙古舞、朝鲜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2.播放歌曲录音录象,教师介绍“朝鲜舞”,学生试着跳一跳 3.你觉得刚才这首歌曲怎样?学生谈感受——是三拍子还是二拍子——学生试拍你还能用哪些动作来表现歌曲的节拍? (二)表现 1.集体表现 2.分组表现 三、感受朝鲜舞蹈的韵味 1.欣赏片断师:朝鲜族人民把鹤作为长寿和幸福的象征。舞蹈中柔韧、飘逸的“鹤步”,深刻体现了朝鲜女子的善良与纯洁。 2.大家观看一段朝鲜族舞蹈的录像。 3.介绍:我国的朝鲜族聚居在吉林东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散居在牡丹江、松花江、鸭绿江和辽河流域一带,约180万人,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 4.点题:前面我们听到的音乐,看到的舞蹈都和一首朝鲜民歌有关,它就是〈〈桔梗谣〉〉。 5.教师介绍,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四、学唱〈〈桔梗谣〉〉 1.完整欣赏:让我们看着歌词仔细听一遍。 2.教师范唱:老师已经学会唱这首歌了,想唱给大家听听(老师范唱特别要注意表现好气息)。 3.熟悉旋律:用“U”来唱(分句练习——随机组合) 4.感受乐句:说说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师有意分句唱一遍)

塞尚作品分析

塞尚作品分析 《穿红背心的少年》 1895年,油画95.5×64厘米,苏黎世,比尔勒收藏。 塞尚曾以一位名叫罗萨·德·米开朗基罗的意大利少年为模特儿,画了四幅角度不同的油画肖像。而这幅取四分之三侧面角度的肖像,是其中最成功和最著名的一幅。在这幅画中,人物的头部倚靠在弯曲的左臂,右臂则随意地垂放在腿上。这种姿势与德国画家丢勒的著名版画《忧郁》中的人物姿势颇为相似。也许,这种姿势本身便带着某种伤感意味。这一姿势在塞尚后来其它一些肖像画中也曾有出现,如:《吸烟的男子》、《坐在头盖骨旁的男

孩》、《意大利女孩》等。在《穿红背心的少年》中,男孩的形象占满整个画面,他那呈弓形的身躯是整个构图中主要的构成要素。这一形象被牢牢地限定在一个紧密的空间结构中——左侧被窗帘的斜线限定;上端被后部墙上的水平线框住;而右侧则被那三角形的深颜色所限制。弧形的手臂与弧形的身体彼此协调。全画形、色、点、线等因素,均按一定的理性秩序一起组构。为求得画面结构的妥贴与和谐,画家有意改变客观形象的外形及比例。他特别拉长了画中少年的左臂,从而使那延长下垂的冷色袖子,在画中成为一泻而下、有着足够份量的白色块,与上部大面积的白色及冷色取得均衡。画中那些不同形状与颜色的色块的安排,皆独具匠心。就连少年发问和额头那闪光的白色与留空,也决非随意或偶然之笔;少年左肘下那块方形白纸,在画中则更是举足轻重,假如我们将它遮挡,整幅画便失却了平衡,失去了光彩。

《玩纸牌者》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塞尚曾画过多幅玩纸牌者题材的画,画上人物多寡不一(其中最大的一幅上,共画了五个人物)。而最为著名的,要算是这幅只画有两个人物的<玩纸牌者)。在这幅画上,塞尚将两个沉浸于牌戏中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表现得平和敦厚,朴素亲切。虽然主题十分平凡,然而画家却通过对形状的细心分析以及通过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题材获得崇高和庄严之美。 在这里,相对而坐的两个侧面形象,'一左一右将画面占满。一只酒瓶置于桌子中间,一束高光强化了其圆柱形的体积感。这酒瓶正好是整幅画的中轴线,把全画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从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两个对手的面对面的角逐。两个人物手臂的形状从酒瓶向两边延展,形成一个“W”形,并分别与两个垂直的身躯相连。这一对称的构图看起来是那样的稳定、单纯和朴素。全画充分显示了塞尚善以简单的几何形来描绘形象和组建画面结构的艺术风格。画面的色调柔和而稳重。一种暖红色从深暗的色调中渗透出来。左边人物的衣服是紫监色;右边人物的是黄绿色。所有远近物象都是用一片片色彩所组成。不同的色块在画中形成和谐的对比。塞尚其实是以所谓的“变调”来代替“造型”,即以各色域的色彩有节奏的变换来加强形象的塑造。正象他自己所言:“当颜色丰富时,形状也就丰满了。” 保罗·塞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塞尚) 跳转到:导航, 搜索 保罗·塞尚(1839~1906,法国人),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塞尚由毕沙罗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期印象派。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桔梗谣

《桔梗谣》 教后反思 一、教师教学方面 这节课我在导人方面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聆听了朝鲜族语言演唱了《桔梗谣》并欣赏了朝鲜族舞蹈的基本步伐,让学生仔细的观察舞步的规律,引出三拍子的特点,并教授学生三拍子的指挥手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三拍子的韵律特点。由于我课堂上的语言表达非常切合孩子们的话语,让学生感觉老师很有亲和力,在教授过程中走到学生当中,缩短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这也是新教师所占有的优势,学生觉得很新鲜,注意力也相对要集中些。当然,在学生随音乐律动时应选择时间很充分的音乐伴奏,否则学生没等做完动作就已经停止了音乐,使课堂缺乏完整性。教师进行发声练习时的过度语言要巧妙的连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不要求很死板的进行一项一项的教学环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也应该选择很柔和的音乐作为一种动令音乐,绝对不能影响课堂的气氛。在指导学生演唱时,如果能有效地运用三拍子的强弱关系进行处理,会让学生更容易进入歌曲意境。 二、学生参与性 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的时候,需要同学们给老师指挥,这就使学生们起了劲。在歌曲编创动作时,大胆的进行的编创,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下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并以此激发全班学生的创作欲望,使音乐课堂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天堂。所以,在这节课上同学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配合很默契,课堂气氛非常的好。 三、思想教育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灌输任何思想,而是在歌曲的意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畅游在夜空中的快感,鼓励学生们要好好的学习,长大了去圆自己的旅游梦。这节课我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意境,让学生们在优美、宁静的旋律中去体验和表现歌曲的诗情画意,让学生走进朝鲜,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为。

阿尔布雷特·丢勒作品赏析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 阿尔布雷特·丢勒是德国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家,他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形式,和理论传播到欧洲北部,才创造和奠定了德意志民族画派的传统和基础,并极大地影响了此后德国艺术的发展。 丢勒的艺术作品体现了,现实与人文特点。就其艺术风格而言,保留了中世纪的哥特式遗风,同时又率先展现出些巴洛克特征。艺术表现技法,运用了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风格和技法上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 自画像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正三角形犹豫其对称的形势而与新柏拉图主义相结合,从而被赋予了理性主义的神学含义。研究者也常以此为基础,指出丢勒在正三角形构图背后的理性诉求。不过一般人往往忽略(或有意忽略)的是,画面中存在的题词定位出来,并以衣领和眉骨进行强化。两个方向相反的正三角形相互叠合,形成了一个大卫之星的形状。在丢勒的时代,这是一种神秘信仰的符号。大卫之星被画家的手指支撑着,这种手势曾经在丢勒一副未完成的话中出现过,那是耶稣的手。这已不在是理性的几何学了,画家强烈的神秘注意倾向浮现出来。不仅如此,画中的众多尺度同样具有复杂的含义,这幅画高67.1cm,相当于28法兰克寸,那一年丢勒正好28岁,画宽48.7cm,相当于1.5法国尺,而1.5在此象征了1500年。再看画布的比例,67.1:48.7≈11:8。在这里,其中1+1=2,11:8这个比例再次与28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将这幅画是为一个边长11与8的矩形,那么他的对角线恰好是13.6。136这个数字同样是丢勒习惯使用的一个数字,因为,在拉丁字母与数字的对应之中Albrecht Durer这个名字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12、2、18、5等等,将这个字母所对应的数字相加,所得之和为136,因此,136是丢勒常用的数字签名,这样,从政幅画的高、宽以及对角线正好象征了画家的名字、年龄以及创作的年份。 三位一体崇拜(万圣图) 这一幅人物众多的宗教题材类似意大利的教堂壁画,构图采取严格的对称形式。全画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神界,即天际,在中轴线上描绘了光芒万丈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圣子形象是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基督之上是天父形象,最上面是象征圣灵的鸽子。在鸽子的周围,是天使和圣者。其余人物围绕三位一体分成两列,以马利亚与约翰为中心,这两个圣者队伍里有各种人物,包括《旧约》里所提到的诸王、预言家、先知、女巫等等。我们要请读者注意的是在这最下面象征大地的地平线一角,有着画家丢勒自己的一个孤零零全身像,一张桌子前有文字标明,这是画家签名的一种方式。这个传统来自意大利,但丢勒作了一些创造性的变化。这幅画构图严谨,人物均衡而显得呆板,两侧几乎象反射镜那样,人物的比重绝对地平衡。但这里也画着丢勒的许多熟人,他发挥了肖像的技能。如左侧一个温和地手拿帽子的,是慈善院院长兰达威尔。站在院长身旁的有他的父亲;在右侧,则是院长的女婿、骑士威尔赫里姆·哈雷尔,和他的家眷与母亲等。当然,因为这是一幅宗教画,肖像的特征仅限于面部,而且不够生动,人物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桔梗谣

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桔梗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⑴学唱歌曲《桔梗谣》 ⑵表演歌曲《桔梗谣》 ⑶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的: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桔梗谣》,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凝听朝鲜族民歌柔美动听,富裕舞蹈特点。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有感情地唱好《桔梗谣》。要求学生用亲切、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生动地表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跃的形象。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通过乐器学习歌曲《桔梗谣》,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新课学习: ⑴导入:教师做几个动作,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老师做x藏舞、x疆舞、蒙古舞、朝鲜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⑵播放歌曲录音录象,老师介绍“朝鲜舞”,学生试着跳一跳 ⑶你觉得方才这首歌曲怎样?学生谈感受——是三拍子还是二拍子——学生试拍 ⑷揭习题:《桔梗谣》听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出示图片,老师介绍,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⑸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 出示卡片1前4小节,老师范唱。学生随老师的教棒点谱学唱,边唱边拍节奏(2——3遍)——出示卡片2后4小节,方法同上——1+2完整唱一边,唱好前八小节——⑶⑷⑸6四张卡片由学生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率领下自学——老师巡回指导(重点:辅导抽到卡片5的一组) 6 5 6 1 6 5 ︱6 5 6 1 6 5︱1 1 2 ︱1 ——︱ 要求:声音轻,不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把卡片集中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老师指挥,各组接唱,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齐唱——用竖笛吹一吹。 2)学唱歌词 放录音,学生轻唱——揭示同学们应注意的乐句——重点练唱:第二句的符点、

桔梗谣教案

桔梗谣》 教材分析: 《桔梗谣》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这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 桔梗" 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谣》。朝鲜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他的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歌曲采用3/4 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是由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乐句和第六、七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变化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舞形式表演《桔梗谣》,学生能生动地表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3、能用身边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学习难点: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 一、激情引趣: 1、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神秘的礼物,这东西,还得请 同学们亲口来尝一尝。 生品尝,并猜 2、师解题这是朝鲜族人民非常爱吃也是他们那边的一种特色菜,叫做“都拉

基”,翻译成汉语就是“桔梗”。下面老师就为你们介绍咱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 一的朝鲜族。 3、介绍朝鲜(CAI 出示朝鲜风光组图) (1)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的地方,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 ⑵、介绍朝鲜服饰: 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不论男女老幼皆喜欢穿素净的衣衫和鞋袜,显示出清静朴素的特征。妇女的装束为短衣长裙,衣长仅到胸部,无扣,以长绸带打结,既起到了纽扣的作用又是美观漂亮的装饰品。朝鲜族妇女头饰较简单,未婚少女梳一条长辫,结婚后就挽发于脑后,朴素大方。 二、感受音乐《桔梗谣》 1、欣赏舞蹈、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导入:和许多民族的人们一样,朝鲜族人民也能歌善舞,他们不仅会跳扇子舞,还会跳长鼓舞和象帽舞。什么是象帽舞呢?他是朝鲜族一种特有的舞蹈,就是跳舞的人把一种特质的帽子戴在头上,帽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彩带,这跟彩带随着跳舞的人用头甩啊甩,甩出各种不同的形状,非常漂亮,当然,这也需要很高的技巧。元旦节快 到了,朝鲜族的姑娘们穿着漂 亮而且独特的衣服翩翩起舞。下面咱们就来欣赏一段她们为咱们带来的朝鲜族的舞蹈。 (CAI出示舞蹈《桔梗谣》) 2、根据节奏,进一步感受音乐

中国绘画作品赏析教案实录

教师:中国绘画欣赏,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非常精致的文化门类,它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民族情感的一种很好的表达形式,作为一个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我们该怎样着手欣赏中国的绘画作品 教师:我们要很好的欣赏中国的绘画,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绘画的特点,怎样才能了解中国绘画的特点呢,我们最好的方式是比较,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加以比较,看一看我们中国绘画它有些什么特点,我们首先看看卡拉瓦乔,曾经画过一个《水果篮》那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你看到这个《水果篮》以后对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第一印象我觉得这幅画感觉特别写实,光线特别强烈 教师:特别写实,哪怕苹果上有一个伤疤,哪怕叶子上有一个虫子眼,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一张照片一样,而且是拍得很好的照片。我们再看看北欧画家丢勒画的《野兔》我们来看看这个作品给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呢? 学生:画的特别生动,像活的真的一样 教师:下一幅作品《一块草皮》 学生:应该画的比较真实,感觉特别的新鲜,特别的清静 教师:感觉特别好,特别的真实,像一个真实的草皮一样,似乎能闻到青春的气息,有春天的感觉,我们来看看中国的花卉作品是怎样的,明代著名画家徐渭《螃蟹图》首先问问大家他画的是什么, 学生:像个鸟巢,两只小鸟在上边,觉得有点像螃蟹 教师:在看徐渭的另一件作品,大家看看他画的是什么 学生:是不是水牛啊,像个风景画一滩小溪或者小的瀑布上面有些岩石, 教师:这是画了一条鱼,起来的是一个鱼头,两条须子,看到了吧。大家看了两幅徐渭的作品,我现在问问你,你对徐渭的作品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属于那种比较抽象的画,然后让你会有想象的空间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中国的花卉作品和西方的花卉作品的比较,下面我们再看看西方的人物画和中国的人物画的比较。十七世纪西班牙宫廷画家委拉斯凯兹所画的一幅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我们再看件卡拉瓦乔的作品《女占卜者》谁能告诉我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 学生:好久不见的朋友在寒暄,收租,左边人比较胆怯 教师:少年家里很富裕,漂亮的吉卜赛女郎会算卦,少年想亲近亲近漂亮的女郎,就让这个。画家所画的场景就是他在罗马街头做看到的真实场景,所以非常的真实,就像我们再街上所遇到的事情是一样的,我们再看看伦勃朗画的《戴金盔的人》,大家看看金盔有什么特点 学生:给人一种非常华丽的感觉 教师:他的金盔画的质感非常强烈,就像一个金属的金盔是一样的,当我在注视这个金盔的时候,甚至我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用手去敲敲,它当当当就会响起来的。 那么我们看了西方的三幅人物画,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写实 教师:你回答的非常好,西方人物画他表现的就是求真写实,,我们看看中国的人物画怎么样,这是一个《对话的人》两个人在对话,我们看说话的人没有嘴,听话的人没有耳朵,所以中国绘画跟西方绘画比较起来,无论是花卉,无论是人物是真实的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西方的绘画艺术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四个字“求真写实”他追求真实的表现事物的形貌色彩,我们欣赏了西方的绘画又看了中国的绘画,又了解了它们的特点,你告诉我,你喜欢西方的还是中国的绘画

小学音乐三年级桔梗谣音乐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朝鲜族歌曲的聆听和歌唱、舞蹈作品的欣赏和律动,初步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 2.学科融入:劳动教育 3.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美。 4.教学难点: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5.教、学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6.电教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5分钟)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歌: (师):1 2 3 5 | 5- | 同学们好, (生):5 4 3 2 | 1- || 老师您好。 师:请坐 2、发声练习环节 1 3 5 3 |1- | 嗯 5 3 1- | 啊 1 3 5 1 |5 3 1- || 啊 二、导入(5分钟)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生:(答)

师:那都有什么民族呢?(引出朝鲜族) 生:(答)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朝鲜族(播放幻灯片) 师: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 三、主体(8分钟) 师:朝鲜不仅风光秀美,它的音乐更美。小朋友想听吗? 下面请听一首朝鲜歌曲,思考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播放歌曲《桔梗谣》) 生:(答) 师:那么3/4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呢? 生:(答) 师:哪位同学知道3/4拍的指挥图示? 生:(答) 师:(讲解3/4拍子的指挥图示) (再次聆听《桔梗谣》,边听边做指挥图示) 四、教唱(12分钟) 师:刚才,我们听的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朝鲜民歌,曲名叫《桔梗谣》。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每年春天,朝鲜妇女都会结伴上山挖桔梗(出示“桔梗”图片)。 现在,我们开始学唱这首《桔梗谣》 (教师弹琴,逐句教唱,并进行歌曲处理) 师:桔梗,用朝鲜语说叫“道拉基”。下面我们来欣赏用朝鲜族语言来演唱的《桔梗谣》 (播放朝语版歌曲《桔梗谣》) 师:下面我们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曲,把歌词种的“桔梗哟”全换成“道拉基”来演唱。大家说怎么样?

丢勒版画特点

丢勒版画特点 在他一系列的木版画和铜版画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他利用简单的线条,统一的刀法让作品显得统一和谐,却又不失大气。 这和他生活的环境有关,出生于工匠之家,受到父亲的影响,让他的创作朴实、简单。 丢勒作品特点就是精确,他也是一位科学的爱好者。 他相信最伟大的作品就是来源于自然,他不断的发现自然、探索自然。 用科学武装自己,学习了数学、几何学等。 这使得他的作品给人感觉很精确。 他的作品另一个特点便是反映现实。 在丢勒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利用一些东西等表达了他的态度。 给了当时的德国统治阶级一抨击,有着重要的精神意义。 丢勒作品还饱含着丰富的情感、生动形象。 他生活在德国底层,在当时的德国艺术家地位是很地下的,他游历各地,不断的拓宽自己的眼界。 这使得他的作品生动且鲜明、因为丰富的生活情感经历又使得作品显示出浓浓的情感。 丢勒的作品特点有着典型的文艺复兴的影子,可身处的环境又让其保留了传统的哥特式风格。

阿尔布雷特·丢勒出生于德国一个工匠之家,从小便对绘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跟随父亲学艺期间也展现了他在绘画方便的天赋。 他在其13岁的时候,就能用银针刻画自己的肖像,且受到人们肯定。 15岁时丢勒进入了画家沃格穆特的画室,开始了为期3年的学习。 这短时间的学习为丢勒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离开画室后,阿尔布雷特·丢勒开始了自己的游历,因为丢勒是一个不满足于现实的人,他渴望学习,渴望拓宽自己。 他相信最伟大的艺术来源于自然,谁先发现,谁就有优先权。 23岁时他和同乡音乐家的女儿结婚了,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成为了伟大的艺术家,画家。 阿尔布雷特·丢勒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启示录木刻组画、四使徒、骑士、死亡与恶魔、亚当与夏娃、祈祷之手、丢勒自画像等等。 丢勒一系列的作品都饱含了丰富的意义,用自己的作品代表了自己的态度,映射出了当时的德国的复杂情境。 在德国艺术家是最底层的存在。 这样大环境的影响很难出大艺术家,可丢勒就是德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他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当时的纽伦堡是德国人口面积最大、最

《桔梗谣》

教案《桔梗谣》 临朐县辛寨镇辛寨小学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音乐 3、课时:1课时 4、教学准备:自制简易长鼓、铃鼓、多媒体、琴、旋律卡片、音像资料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舞形式表演《桔梗谣》,学生能生动地表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学习难点: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三.教材分析: 《桔梗谣》这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谣》。朝鲜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他的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是由七个乐句组成的一

段体结构。第三、四乐句和第六、七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变化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大长今》主题歌【百度搜索】 https://www.doczj.com/doc/f016603446.html,/v_show/id_XMjcyNzAwNTc2.html 2、导入 提问:1)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谁来说说它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它的主人公是谁吗?(〈大长今〉、长今) 2)小结:老师也是《大长今》的忠实观众,始终被长今聪明、勤劳、坚强不息的个性深深吸引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今的民族——朝鲜族,看看长今是生活在怎样一个民族里? 3、介绍朝鲜【百度搜索】 https://www.doczj.com/doc/f016603446.html,/fengjingtupian/jilin2/1449 21845.htm ⑴、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的地方,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 ⑵、介绍朝鲜服饰:

《浅谈米开朗基罗与丢勒的素描艺术》

浅谈米开朗基罗与丢勒的素描艺术 摘要:在绘画素描领域中,米开朗基罗和丢勒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作品被人们视为经典,为素描领域的完善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结合本人多年的学习经验,在细致研究了两位画家资料前提下,观赏了他们大量的素描作品,对它们的素描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米开朗基罗;丢勒;素描 素描是一种用二维空间作为表现的一种形式,它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一种绘画形式,也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语言。在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逐渐人们才发现这种艺术具备的独特魅力。此时,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等人发明了构图原理学、透视学和解剖学,为素描艺术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提供了创作依据,并将素描艺术逐渐完善。从此,素描艺术就作为一种完美的绘画形式,在画坛中占有重要地位。丢勒出生德国,年轻的时候跟随父亲开始学习艺术,他在绘画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天赋,在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够将自画像画的十分逼真,十九岁的时候为父亲绘画的肖像作品中已经充分展现了其扎实的素描功底,可以和达芬奇相媲美。 一、米开朗基罗的素描艺术特点 米开朗基罗在年轻的时候创作过很多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他的艺术生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米开朗基罗素描中的“形”独具特色,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米开朗基罗素描中“形”的特点: 1、米开朗基罗素描中的“形”是指结构的形 不管哪一种形都能够反映客观无讹体的结构,结构和形是不能分开的,如果不了解一个物质的结构一定不会画对这个物质的形。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中,都是按照人体真实结构来画的,在它年轻的时候,曾经潜心与解剖研究,欣赏他的人体素描会产生一种进入人体解剖知识学中。例如他的作品《男人体》,因为他已经对人体的各部位结构研究透彻,他在素描中人体永远是结实、明确清新的,不管认为在什么动作当中,他都可以准确无误的将形完美的表现出来,这幅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深入骨髓,在他的作品中,都是严格按照人体的真是结构进行的,将一些部位放大或者缩小,即使每块肌肉的收缩和伸张也是不同的。比如这幅作品中的背部,三角肌、背阔肌和肩胛骨等部位都是重叠穿插的,在大腿和胳膊的绘画中,对肌肉包住的骨骼都能很好的表现出来。 2、米开朗基罗素描中的“形”是指立体的形 形是一种立体空间中人视觉中构成的一个轮廓,体和形是不能分开的,有体就必须有形,有形状就必然有体积,可以十分肯定的说“看不到形状也看不到体积”。米开朗基罗的素描作品中,所有人物都是结实厚重和立体的。在欣赏米开朗基罗素描作品的时候,会让人们产生一种幻觉,不是在欣赏素描而是在欣赏一个雕塑作品,总是忍不住向到作品的另一面继续宁欣赏,可以说他的作品比雕塑作品更加生动、立体。例如他的作品《圣劳伦斯习作》当中就是体现一个人向前倾斜的侧面,如果从俯视的视角来看,虽然我们不能够看到这幅作品的背面,但是我们在欣赏过程中却能够真是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身体的厚度,和一个立体的形象在我们面前一样。还有作品中人物的腿向外伸出,方向就是观看者,虽然这条腿用尺子测量只是很短的距离,但是在欣赏过程中确感觉很长。还有作品中人物的身高,同样如此。米开朗基罗能够充分利用二维平面的素描技术,让人们产生一种三维空间的立体感觉,这就是米开朗基罗作品中立体的“形”,给人们一种立体的感觉。 3、米开朗基罗素描中的“形”是空间形 立体的形必须要在一个空间当中,在一个特定的具体的空间位置,这种形有远、有近、

桔梗谣说课稿

《桔梗谣》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得内容是三年级音乐第五册第九单元《丰收歌舞》中的《桔梗谣》一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桔梗谣》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明朗,四三拍子的朝鲜民歌。生动地体现了朝鲜人民勤劳活泼的形象及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我巧设了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装饰音在歌曲中的唱法,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朝鲜音乐的风格特点,生动的表现朝鲜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朝鲜舞的基本舞步,用歌舞的形式表现歌曲,自如的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们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德育目标:开阔学生们的文化视野,通过对歌曲野菜“桔梗”的学习,鼓励他们去了解自然,获取知识,同时了解多元文化及朝鲜的风土人情。 3、教学难点和重点: 表现歌曲优美,欢乐的情趣,作为本课的重点: 歌曲中的节奏,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理念 我遵循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特别是以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 三、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 (二)精选教法,让学生想学。 (三)暗授教学法,让学生会学。 (四)巧设程序,让学生乐学。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听音乐进教室 为了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期待和企盼,开始,就进入一个特定的音乐教学情景中。我带领学生边听要学歌曲的伴奏音乐边做朝鲜族的舞蹈动作,使学生用身体的感官初步体验朝鲜音乐的舞蹈性。为下面的学习起了很好的承接作用。 2、激情导入 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考虑到大部分的同学对朝鲜舞接触的很少这一现象,我就选择了同学们都很熟悉的韩剧《大长今》的主题曲,启发学生们找到了答案,原来我们跳的是朝鲜舞。 (二)视听结合整体感知 听觉: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首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拍子。再一次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后,又让学生听一听用鼓敲出的三拍子节奏,很自然的引出朝鲜长鼓,并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模仿下,掌握了歌曲的四分附点节奏,顺利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最后,运用听唱法,学生很快的演唱出歌曲的前两句歌词并巧妙的介绍了朝鲜筝——伽倻琴。 视觉: 让学生随着媒体的画面,一起来了解“桔梗”原来是朝鲜人们喜欢的野菜之一,以此来揭示课题,完整的欣赏歌曲《桔梗谣》。 (三)学习创新培养能力 在学会演唱歌曲后,帮助学生分析挖桔梗时的心情,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用自编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指导学生试着用朝鲜语“道拉基”来演唱歌曲。欣赏朝鲜语原版的演唱录音。欣赏一段朝鲜舞蹈,让学生边唱边跳,提高了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并真切的体会到朝鲜确实是一个“歌舞之乡”。 (四)课堂拓展人文知识介绍 以上只是从音乐的角度来认识朝鲜的,再从其它几个侧面来了解朝鲜,如它除了是“歌舞之乡”,还是一个“体育之乡” “美食之乡” 教学启示: 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的研究,淡化科学边缘,用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优点: 1、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本课的节奏很复杂,经过反复的备课思考,我得出结论,不但要从节奏入手还要尽

探析艺术大师丢勒的版画艺术语言及技法特点

探析古典大师丢勒的版画艺术语言及技法特点 美术学院 09级04班张雪萍 摘要:版画是通过画、刻、印等方法完成美术作品的一种艺术形式。版画分为铜版画、木版画、石版画等,版画艺术典雅、庄重、沉稳,在国际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画种,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艺术大师。他一生专注于艺术境界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他对艺术语言的剖析和技法的运用,对现代版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艺术大师丢勒的艺术语言的研究,和他技法运用的特点的探究,能让我们在以后的版画创作中对艺术语言的理解运用和技法的掌握更加的娴熟精湛。 关键词:艺术语言;技法;版画;丢勒 Analysis of classical master durer's prints and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artistic language Zhang Xueping academy 09 level Abstract: Print is done by the method of painting, engraving, printing, and so on a work of fine art an art form. Prints into etchings, wood engraving, lithographs, etchings art elegant, solemn and stable,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in the world is a rare type of albrecht durer's German Renaissance art master in Germany. His life focused on the pursuit of the highest level of artistic state, his analysis of artistic language and the use of techniqu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t has played a vital role. Durer's artistic language, based on the art master, and his techniques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quiry, we can in the later in the engraving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artistic language use and master more masterly techniques. Key words: Artistic language; Techniques; Prints; dur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