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 第4部分 第9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2020版 第4部分 第9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2020版 第4部分 第9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2020版 第4部分 第9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纵向梳理]

一、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

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

2.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

(1)一个勇敢的调整

3.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针对训练]

1.(2019·洛阳高三统考)新经济政策期间,苏俄共有租让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350多家,吸收资金约1亿金卢布,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1%,同时还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各种援助合同。这些措施() A.冲击了苏俄的公有制经济

B.推动了苏俄工业恢复和发展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便利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

B[材料“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1%”,不会冲击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通过引进外国的资本和技术,推动了苏俄工业恢复和发展,故B项正确;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当时已经放弃新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仍然坚持公有制主导地位,是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经济,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无关,故D项错误。]

二、罗斯福新政希望解决的问题及其影响

1.罗斯福新政希望解决的问题

2.(2018·沈阳一模)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理由是联邦政府干涉了各州的内部事务,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这反映了() A.总统的行政权力得到明显提升

B.最高法院的做法违反宪法原则

C.国会的补救对新政的成效不大

D.新政是在民主政治框架内进行

D[根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期间的法律被“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而后“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可见新政立法要受到三权分立的制约,体现新政的实施必须建立在遵循民主原则的基础上,故D项正确。] [中外关联]

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1.三大发展模式

(1)苏俄是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西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针对训练]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在实行“一五”计划期间,大量聘用外国专家和技工。1932年,在苏联的外国专家已达到2万人,仅重工业部门就有6 800人,这些专家主要来自美、德、奥、英、捷等国。从中央某些部门到工厂、车间甚至班组,都有他们的身影。外国专家和技工为苏联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姚海《1929-1933年苏联与西方经济关系》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大量聘请外国专家和顾问,其中苏联专家占多数。苏联的技术专家主要集中于基础工业部门,如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等系统。此外还有大量的设计专家,负责全国性的规划、配置和设计工作。在军事领域,海军、空军、炮兵等技术兵种,苏联军事专家和顾问总数也在万人以上。同时,苏联的顾问几乎遍及中央政府所有部门,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行政和经济管理工作。

——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引进外国专家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在引进外国专家方面与苏联的不同之处。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对中国引进外国专家这一举措简要评价。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大量聘用外国专家和技工”可以得出人数多;据“主要来自美、德、奥、英、捷等国”可知主要面向西方;根据“专家已达到2万人,仅重工业部门就有6 800人”可以得出以重工业为主;根据“从中央某些部门到工厂……都有他们的身影”可以得出专家使用范围广。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苏联与西方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回答即可。第(2)问,从引进的对象、人才的种类、引进方式等方面作答。第(3)问,从中国实施这一举措的必要性、该举措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等角度思考。

答案:(1)特点:引进专家数量多;面向西方国家;以重工业为主;专家使用范围广。背景:苏联自身工业基础薄弱,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正在开展;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对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科技人才就业的需求)。

(2)不同:中国以引进苏联专家为主;中国除经济领域外,还涉及军事和政府管理领域;中国引进专家属于政府层面的交往。

(3)评价:由于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建设国家的经验,故这一举措的实施有其必要性。苏联专家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提高了政府管理能力;密切了中苏关系;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封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 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产生: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 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例如: 二、小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个十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 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姓名:———— 一、细心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计20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对齐,也就是()对齐。 2、0.47加上()个0.01是0.5;()加上7个0.1是1。 3、6.53至少加上(),才能得到整数。 4、11.67比()少8.49;41.74比()多17.45。 5、比9.25吨多500千克是()吨;比 1.95米少8厘米是()米。 6、7.5与0.61的和比它们的差大()。 7、小丽带了15元去买一本10.2元的书,她还剩()元,如果他想买两本,那么还缺()元。 8、两个数的和是 3.79,如果一个加数增加 4.2,另一个加数减少 3.5,和是() 9、两个数的差是 2.51,如果被减数减少 1.3,减数增加 1.2,差是()。 10、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比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大()。 11、根据 6.4- 2.47=3.93,请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一个减法算式()。 12、2.17+3.84+6.16=2.17+(3.84+6.16)应用的运算律是()。 13、一桶水,倒去 3.2升,剩下的比倒去的多 2.8升,这桶水原()升。 14、李师傅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米的绳子接起了捆扎报纸, 接头处用去0.2米,接好后的绳子长度是()米。 二、缜密思考,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计5分)

1、44个百分之一加上0.56的结果是1。() 2、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3、一个两位小数加上另一个两位小数,和一定是两位小数。() 4、一个三位小数减去一个一位小数,差一定是三位小数。() 5、和是小数,两个加数一定都是小数。()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一根电线长20米,第一次剪去3.8米,第二次剪去4.15米,这根电 线和原来相比,短了()米。 A、12.05 B、7.95 C、 3.8 D、 7.23 2、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增加 2.6,另一个减少 1.2,和就增加()。 A、2.6 B、3.8 C、 1.2 D、 1.4 3、两个数的差是 4.5,如果被减数减少0.6,减数增加 1.4,差是()。 A、5.3 B、3.7 C、2.5 D、 6.5 4、把0.58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比原来的数大()。 A、0.522 B、5.22 C、57.42 D、574.2 5、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2,减数是4.8,差是()。 A、7.2 B、1.2 C、16.8 D、10.8 6、甲乙两数的和比甲数多 2.7,比乙数多 3.5,甲数比乙数多()。 A、6.2 B、0.8 C、3.5 D、2.7 7、一支钢笔和一本练习本共12.7元,已知钢笔的单价是8元,一支钢

高中英语 人教版 必修三 第四单元 基础知识点 (笔记版)

Unit 4 system系统,体系 solar system 太阳系government systems 政府体系interest vt. 使…感兴趣 常用:Sth. interest Sb. interested adj. 感兴趣的interesting adj. 令人感兴趣的 eg: What he said interested all of us. We are interested in the interesting story. 1.根据一个普遍接受的理论, 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这 次大爆炸把物质射向四面八 方。(背过) a widely accepted theory, the universe started with…. throw matter in all directions.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前面加定冠词the, 例如:the sun, the moon, the earth, the university, the world.但是名词前若有adj修饰,一般用不定冠词a/an。例如:There is a big moon in the sky. Start/begin with 以…开始;to start/begin with首先=first of all wide adj.&adv. Wide做副词表示具体的宽 He lay here, with his eyes wide open./ wide awake. widely adv. 修饰抽象的广泛的 The book is widely read. Direction表示方向常和in, from搭配。从某个方向用from, 朝某方向用in. in all directions 四面八方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朝相反 的方向 例如:The woman went to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she came.这个女士走向她来的方 向。 to do一般做目的状语,但有时候 也可做结果状语,见课本第一段 最后。Only to do结果发现常 表示意料之外的结果。例如: Sh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only to find/only to be told that all the salt had been sold out. 2.be to do用法,自己列出。 settle定居;解决;停留,落下; 使某人坐在某个位置;精神的镇 静例如: We finally settled in Jinan. 定居 The question is hard to settle/solve. 解决 The bird settled on the branch. 停留在树枝上 My father settled himself in the sofa after work. 坐在沙 发上 The medicine can help to settle your nerves. 镇静神经 https://www.doczj.com/doc/f09410198.html,st VI持续维持其后的介 词for经常省略。 The meeting lasted (for) three hours. 4.in time①及时in time to do/ in time for ②最终,迟早。相当于sooner or later ,eventually 例如: We were just in time for the flight.= We were just in time to catch the plane. Don’t worry. I am sure things will get better in time. 辨析:in time/ on time/ at a time(一次,每次)/at one time(曾经,一度)/ at times=sometimes(有时候) 5.atmosphere ①大气层, 经常与定冠词联用the atmosphere ②气氛,氛围 例如: An atmosphere of tension(紧 张) filled Japan 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atmosphere over dinner was warm and friendly. 6.As the earth cooled down, …..as在本句中为连词,翻译 为:随着。可以和with复合结构 互换。例如: As time goes by, we are older and older. = With time going by,… 11. unlike prep. 不像 Unlike his brother, he is diligent. 不像弟弟,他很勤奋。 It is unlike him to be late. 迟到可不像他的风格。

四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的基础知识汇总 班级姓名学号 复习提示:1、熟读,领会。 2、括号中的黑体字能对答如流。 3、括号中的字会写。 1、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看、摸、闻、掂、刻、轻轻敲打听声音) 等。 2、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光泽、 软硬、条痕、气味)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颜色、形状、透明度等标准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 3、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4、(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经水流等作用下(沉积胶结)形成的, 如(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等,在沉积岩中往往会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就叫(化石)。 5、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火山口流出 来,冷却后就形成(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 6、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矿物会重新排列, 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如(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等。 7、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 金刚石、方解石、石墨、石膏、盐)等都是自然界的矿物,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它们各有用途,石英用于制造(钟表和计算机);石墨制造(铅笔芯);铁矿石(炼铁);金刚石(划玻璃);金银(做首饰);石膏(点豆腐)等。 8、有些矿物形成时有着一定的(几何形状),如食盐的颗粒都是(立 方体)的。 9、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 的软硬。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苏教版第九册第四课备课教案

苏教版第九册第四课备课教案 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诗歌表达特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齐读诗歌。 2、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一(1)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2-5)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的。

三(6)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二、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反复。②押韵。③拟人手法。 我们在读一些文章时,会发现有些文章中的动物、花草们会说话,会跳舞,或者有些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动作、表情的词语,却用在动物、花草、山水等身上。这些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情景不一样,但我们又不觉得那些词语、那些句子用错了,反而会觉得这些句子写得很有趣。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一种很常用的表达方法,它叫拟人。像课文第三、四小节中的“联欢相聚”以及“青山”水”说的话,用的就是拟人的表达方法。 在习作时,我们适当地运用拟人的表达方法,可以让我们的习作 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趣。 三、品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这节写了谁去召唤谁呢?(是祖国召唤孩子们,是作者在召唤孩子们。) (2)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祖国对孩子们的召唤呢?(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来读这一节) (3)、自由读。(要读出深情地呼唤、深深地期待的语气,体现出作者对孩子们的关心与期盼。) (4)、指名读,加深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5.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三位小数表示…… 6.小数的读法: (1)先读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2)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3)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例如:0.70=0.7 105.0900=105.09(这是小数的化简) 又如: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4.080 3=3.000(这是改写小数) 9.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相同,比较千分位上的数……

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1)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2)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 11.把量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12.单名数:只带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例如:4千米、0.8吨、15.38元…… 13.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的名数。例如: 20元5角8分5吨600克…… 14.名数改写的规律:先找进率;再看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最后移动小数点。口诀如下: (1)高到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例如:1.32千克=(1320 )克(58 )厘米=0.58米 1千克=1000克1米=100厘米 高→低低←高 1.32×1000=1320克0.58×100=58厘米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填空。(共16分) 1.7.85至少加上( )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2.4.17比3.39大( ),比5.86多1.4的数是( ),9比()多5.45。 3.把22个0.01和6个0.01合起来是();比9个0.1多3个0.1的数是()。4.比1小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它与1的和是(),它与1的差是()。5.小明收集废品2.5千克,比小华少0.28千克,小华收集废品( )千克。6.两个数的和是37.4,如果这两个数各增加0.4,那么现在两数的和是( )。7.小明计算4.26减去一个小数时,由于粗心把减号看成了加号,得4.61。那么这道减法算式的正确结果应该是( )。 8.小红计算某数加5.2时,把5.2误看成了52,算得的结果是67.8。这道题的正确结 果是()。 9.算算看看,想想填填: 0.1+0.11=() 0.1+0.11+0.111=() 0.1+0.11+0.111+0.1111=0.4321 …… 0.1+0.11+0.111+0.1111+……+0.111111111=() 二、计算。(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4.77-4.7=5-0.9= 2.4+ 5.6= 4.8+0.8= 1.9-0.9=7.58-0.08= 5.7+0.9=5-0.5= 2.竖式计算。(最后两道题要求验算) (10分) 4.92+7.88= 16.31-6.8= 3.7+1.73=30-13.65=

38.5元 10.85元 62.8元 25元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7.84+2.38-4.65 16.8-5.42-4.2 5.4+3.75- 6.8 2.6+8.04+3.68 三、选择。(10分) 1.从1里面连续减去( )个0.1,所得的结果是0。 A .10 B .100 C .1000 2.一个等腰三角形中,相邻的两条边分别长5.6厘米和7.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 周长不可能是( )厘米。 A .13 B .18.6 C .20.4 3.一个三位小数加上一个两位小数,它们的和一定是( )。 A .两位小数 B .三位小数 C .五位小数 4.一个加数减少0.7,如果要使和增加8.5,另一个加数应( )。 A .减少9.2 B .增加9.2 C .增加7.8 5.小马虎在计算1.39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是( )。 A .5.89 B .4.5 C .0.45 四、解决实际问题:(共44分,第1题8分,第2题6分,其他每题5分。) 1、 (1)保温杯比保温瓶便宜多少钱? (2)小华妈妈选购了一个炒锅和一个烧水壶,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梳理者:云鹤镇秀邑小学李文君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分2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乘加乘减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教案及反思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a)播放《九色鹿》的动画片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动画片好看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 2、c)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师边板书边问:九色鹿,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美) 3.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板书:调达)一读到这个名字,你又想用什么字来概括他呢?(丑) 【设计意图:动画片导入,并播放一小片段作为引子,这样就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课文积极性。】 二、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二)检查自读情况,并进行基础知识教学。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2、出示多音字。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是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做到既扎实有效又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把多音字放在具体的句子中能正确选择并读准字音;把词语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区分形近字,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字词展开教学。此环节的设计具有针对性,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还重在关注字源文化的渗透性。】

(三)这是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在读这个故事时,我们应走进字里行间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思、语气,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这就叫用心读书,也只有这样用心方能读出“味儿”。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体现美与丑的句子,并想一想美在哪里,丑在何处?(四)划完的同学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五)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那我们先来汇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1.出示图。九色鹿的外表很美。(外表美) 2.那你能读出他的外表美吗?指名读、齐读。 △读得真好。这一段写出了九色鹿的外表美。接着我们继续交流,你还发现了哪些美? ●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1.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板书:勇敢) 2.这个“立即”可以换一个什么词?说明什么? 3.九色鹿看到调达在汹涌的波涛中挣扎时,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了下去,多么勇敢啊!你会怎么读?激情感读:调达万分危急,生死之间。读—— 九色鹿毫不犹豫,勇敢救人。读—— △勇敢的力量来自善良的心灵!还能从九色鹿身上找到美吗?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1. 从这段话中你看出了九色鹿美在哪里?(板书:无私)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13 课威尼斯商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恻c e隐癖p i性簌簌s u 庖p ao代中流砥d i柱诉讼s b ng 2.解释下面词语。 (1) 折衷是非:调和是非。折衷,这里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2) 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 (3)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4)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5)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上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 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主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 深藏在帝王的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行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三、文学(文体) 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莎士比亚,他是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称谓)。 2.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着名的吝啬鬼,他们是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阻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第14 课变脸】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糍粑c i b a睡眼惺忪x i ng s o ng打鼾h a n徘徊p a i hu a i阴霾m ai 2.解释下列词语。 (1)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2) 睡眼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3) 蹑手蹑脚:轻手轻脚。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把我当作人看待, 亲亲热热贴胸怀。舍 不得这份情啊! 割不断这般爱! 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衣裳不分开! 2?我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 三、文学(文体) 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 .《变脸》作者是魏明伦。 2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3?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独白、对话、旁白等。 5?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6?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7?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9?戏剧,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等。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等。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质量检测试卷 (5)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质量监测试题 数学 五年级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来到数学快乐测试园,展示你的学习成果。请认真思考,细心答题,你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轻松做题吧! 一、口算。 0.7+0.9= 0.8+0.6= 8.24+3.76= 4.1-3.8= 14+0.78= 14.6-0.34= 1.3+8.56= 0.8-0.55= 4-0.04= 1-0.03= 30.5+3.05= 0.8-0.45= 0.78+2.2= 5-0.08= 3.25+0.75= 10-0.1= 1.5-0.5= 1-0.9= 2.3+0.6= 0.9+0.8= 1.9-0.9= 3.5- 2.4= 0.36+0.64= 0.96-0.3= 3.5+4.2= 6-0.5= 2.7-0.4= 1-0.3= 0.8+ 0.7= 4.5-3= 7.8-1.1= 3.4-1.5= 1.5-0.5= 1-0.9= 2.3+0.6= 0.9+0.8= 1.9-0.9= 3.5 -2.4= 0.36+0.64= 0.96-0.3= 1.5-0.5= 1-0.9= 2.3+0.6= 0.9+0.8= 1.9-0.9= 二、计算下列各题 8.65-6.31= 10-7.64= 13.6+8.46= 0.99+1.1= 1.23+6.52= 5.32-0.93= 6.35-5.23= 1.23+5.69= 1.26+5.21= 0.96-0.23= 7.26-4.93= 2.16-0.23= 9.28+7.32= 5.2-0.9= 2.65+9.32= 4.63+8.92= 7.65-6.23= 8.28+4.75= 9.23+5.45= 6.23-4.53= 6.52+2.63= 4.62+8.95= 7.24+6.21= 8.52+4.65= 10- 3.65= 3.2+1.73= 18.7+3.14= 23.5-2.8= 三、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简便计算。(注意书写整洁)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3.6-1.28+3.09 4.32-(1.26+2.34) 2.5+3.25+0.75+7.5 4.5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6.55+1.3 8.54-5.96 27.38-5.34+2.62-4.66 21.63-(8.5+9.63) 3.6-1.28+3.09 4.32-(1.26+2.34) 2.5+3.25+0.75+7. 5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色鹿》教案

《九色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3、通过学习,复习童话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师生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 斥责发誓惭愧 残害灵魂笑话 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1)指读第一行。(评1:你把字音都读准了。评2:你读得真有节奏。)齐读。(2)指读第二行。(评1:你把后鼻音读准了。评2:你把轻声读出来了。)齐读。(3)指读第三行。(评1:你读得真好。评2:你读出了词语背后的声音。)(4)齐读。 3、同学们,你们的词语掌握的可真好啊!那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还记得我们本课的主人公除了九色鹿,还有谁啊?(板书:调达) 4、那么,他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板书:救、出卖) 5、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目光聚焦到这两位主人公的身上。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九色鹿的语句;用“﹏﹏”画出描写调达的语句;再把句子读几遍,体会这两个人物的特点,并选择二、三处写下自己的感想。 交流一:我认识到了这是一只漂亮极了的九色鹿。抓住“漂亮极了”进行教学(1)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双角洁白如雪、九种鲜艳的毛色) A、“洁白如雪”你能体会到什么呢?(白得跟雪一样) 请你读好着个词语。指读。(评1:九色鹿,你的双角真白啊!跟雪一样的白。评2:九色鹿,你双角的颜色真漂亮啊!)齐读。 B、“九种鲜艳的毛色”你能体会到什么?(羽毛的颜色多、漂亮) 请你读好这个短语。指读。(评1:九色鹿,羽毛的颜色真多啊!评2:九色鹿,你的羽毛真鲜艳啊!) C、指读本段。(评1:我看到了拥有洁白如雪的双角的九色鹿。评2:我看到了身上有九种鲜艳毛色的九色鹿。)齐读。 (2)同学们,洁白如雪的双角,九种鲜艳的毛色,这是在对九色鹿的什么进行描写啊? (3)师小结:是啊,课文通过对九色鹿外貌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九色鹿的漂亮。让我们再来读好这段。齐读。 交流二:我认识到了这是一只勇敢的九色鹿。 (1)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呢?(九色鹿立即纵身跳入跳入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

【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⑧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读一读,记一记: 山川名山大川 穷尽山穷水尽 烟云烟消云散 遥远山遥路远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楼(高楼楼房)依(依然依旧) 尽(尽头尽力)层(云层层次) 照(日照照明)炉(香炉火炉) 烟(烟花烟云)挂(牵挂挂念) 川(山川四川)

⑨黄山奇石 (1)好词积累: ①闻名中外秀丽神奇一动不动金光闪闪奇形怪状 ②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高高的山峰不住地啼叫(2)选做:读一读,选几个词语夸夸某处景物。 风景景色风景如画 秀丽秀美一枝独秀 著名名字名不虚传 闻名新闻百闻不如一见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南(南方南北)部(部首全部) 些(一些这些)巨(巨大巨人) 位(座位一位)每(每天每当) 升(上升升高)闪(闪亮闪电) 狗(小狗花狗) ⑩日月潭 (1)读一读,记一记: 群山环绕名胜古迹点点灯光树木茂盛 山清水秀蒙蒙细雨隐隐约约风光秀丽 (2)好词积累: 美丽的小岛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

薄薄的雾清晰地展现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名(姓名名字)胜(胜利必胜) 迹(古迹足迹)央(中央央求) 丽(美丽华丽)华(中华华丽) 展(展开展现)现(出现现在) 披(披上披着) ?葡萄沟 (1)注意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种(zhòng)葡萄种(zhǒng)子好(hào)客好(hǎo)人 葡萄干(gān)干活(gàn)水分(fèn)分(fēn)开(2)好词积累: 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 热情好客的老乡流动的热空气 (3)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彩缤纷,漂亮极了。◇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有的打乒乓球,还有的跳皮筋,形式多样,热闹极了。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4分) 60×9= 14×70= 35×2= 125×4= 1-2 7= 90÷30= 333÷3= 420÷7= 76÷38= 1 6 + 56 = 1+3+5+7+9= 62+65+68= 134-34-57= 287-63-37- 2.列竖式计算,打☆的题目要验算(共16分) 376÷28= 400÷60= ☆2700÷150= 627÷33= 224÷28= ☆ 720÷68= 二.填空(每空1分,共24 分) 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 直条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 2.小月亮气象小组测得某天的气温如下:13℃、15℃、22℃、24℃、21℃、19℃,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平均气温是()。 3. 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 汽车,产量最少是()月份,是 ()辆;产量最多是() 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 月份产量相差()辆汽车,下半 年一共生产了()汽车。 4.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一共调查了()名同学,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 ) 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人, 参加()小组的是() 小组人数的2倍。 三.选择题(共12 分) 1.2018年10月,某地的平均气温是2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这个月每天的气温都不超过23℃ ②. 这个月每天的气温有可能都不是23℃ ③. 这个月每天的气温一定都不是23℃ 2.如图,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①4 ②6 ③8 3.如图,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量最多相差()千克。 ①5 ②5000 ③50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的数,叫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 4.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5.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7.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8.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9.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10.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11.小数点向左 1; 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 1; 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 1; 移动三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0 12.四句歌: 小数点移动要记牢;右移扩大、左移缩小; 移动一(二、三、----)位是10(100、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 13.数的扩大 一个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一个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一个数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14.数的缩小 一个数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一个数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一个数数缩小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15.名数的改写 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重点词汇】 1.humorous adj.有幽默感的; humor n. 幽默 2. silent adj.沉默的;silence n.沉默in silence 保持沉默 3.helpful adj. 有帮助的help n. v. help sb (to) do sth. helper n. 帮手 4. score n &v.得分,进球。 5. interview v &n. 面试,采访;inerviewer 采访者;主持面试者 6. dare v. 敢于;胆敢; 7.private adj. 私人的,私密的。privacy n.隐私 8.require v.需要;要求; 9. European adj.欧洲的;Europe n. 欧洲 a Europe country 10. British adj.英国的;Britain n.英国 11.speech n. 讲话;发言;speak v.spoke过去式spoken过去分词 12. influence n &v影响;have an influence on对…有影响 influential adj有影响的 13. proud adj. 自豪的,骄傲的;be proud of 为感到自豪 pride n 骄傲take pride in 为感到自豪 16. seldom adv. 不常,很少;= hardly = scarcely 17. fail v. 不及格,失败;failure n.失败 反:succeed v. 成功success n.成功 fail to do sth. 未能做某事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做某事 fail (in) the examination考试不及格 18. general adj. 普通的,常规的;n.将军in general 总体而言 19. introduction n.介绍;introduce v.介绍 introduce sb. to sb. 把某人介绍给某人 20.Appearance: 表达外貌的词 tall, short, fat, thin, young, old, straight hair, curly hair, long hair, short hair, medium build, medium hight 21.Personality: 表达性格的词 outgoing, serious, funny, smart, friendly, shy, unfriendly, quiet happy, 22.u sed to 过去常常,以前常常情态动词 used to + 动词原形 表示过去的习惯或过去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现在已 经不再存在)。只有一种式,即过去式。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句式:肯定句: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否定句:I didn’t use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疑问句:Did you afraid of the dark? 答语:Yes, I did. No, I didn’t. be used to do sth 表示“被用来做某事”,是被动结构,强调主语是动词use 的承受者。 Stamps can be used to send letters. 邮票可用来寄信。 be used to doing sth 意为“习惯于做某事”,其中to是介词,后须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 1.根据算式5.38+ 2.12=7.5,写出两道减法算式是( )和()。 2.2.47比3少(),()比4.14多0.73。 3.被减数比差大6.2,减数比被减数少 4.7,被减数是( )。4.某天早上的气温是6.5℃,中午气温上升了3.1℃,晚上气温比中午降低了4.2℃。这天晚上的气温是()℃。 5.小红用一根1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一边长0.25米,另一边长0.375米,第三边长()米,这是一个()三角形。 6.在一道小数减法算式中,差是3.75,如果被减数增加0.6,减数减少0.6,差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8和0.80相比,它们的( )。A.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一样 B.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一样 C.大小不相等,计数单位一样 D.大小不相等,计数单位也不一样 2.一根绳子长2米,第一次用去0.6米,第二次用去0.9米,这根绳子短了( )米。A.0.5 B.0.6 C.0.9 D.1.53.被减数是三位小数,减数是一位小数,差是()。 A.一位小数 B.两位小数 C.三位小数 D.四位小数4.1里连续减去()个0.1,结果是0 。

A.10 B.100 C.1000 D.10000 三、计算题。1.直接写得数。 1.2+3.5= 0.66-0.6=4-0.46=0.1-0.01=4.8+2= 10-0.1= 2.7+0.8= 2.6+34= 2.用竖式计算。 5.9+14.58= 3.78+3.42=23-15.8=45-2 6.74=四、解决问题。 1.同学们用竹竿量湖水的深,已知竹竿长4米,量完后露出水面部分的长是 2.36 米。湖水深多少米? 2.妈妈在儿童玩具商店里买了两个玩具,一辆儿童汽车18.5元,一个小熊玩具17.85元,妈妈买这两个玩具一共花了多少元? 3.小军买了两本书,其中《故事大王》售价6.3元,《童话世界》售价 7.8元。他付出一张人民币后,营业员找回5.9元。你知道小军付出的 是一张面额多少元的人民币吗?(用计算器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