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谷城概况

湖北谷城概况

湖北谷城概况
湖北谷城概况

湖北谷城概况

一、谷城的优势和特点

第一、谷城有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我们谷城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邻襄樊,西接十堰,版图面积2553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辖10个乡镇、3个经济开发区。谷城的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入川进陕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家发展首选。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襄渝铁路、沪蓉高速铁路、汉十、福银高速公路以及207、316国道和正在建设的谷孟、谷竹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上海、广州、成都、北京等大城市均可朝发夕至;汉江水运发达;距襄樊机场、老河口机场分别只有1小时和半小时车程,已开通至武汉、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航线。武汉至襄樊、十堰的动车也已开通,交通更为便捷。谷城已成为鄂西北地区物流条件较好、市场辐射力较强的区域。

第二、谷城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谷城境内有各类矿产资源近50种,大小河流107条,是全国水资源富集的县市之一。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有大薤山、承恩寺、南河小三峡等一批自然景观,全县森林覆盖率67.9%,被誉为“生态之乡”、“度假天堂”。谷城是人才大县,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0多人,专业技术人才12000多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谷城城乡劳动力素质较高,有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5所,年培训技术工人2000多人,能为企业提供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

第三、谷城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谷城是全国节能与环保产业基地、湖北省循环经济试点县、最佳金融信用县、

县域经济试点县、经济发展扩权县。有省政府批准的经济开发区3个,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经过多年持续发展,初步建成汽车配件、纺织服装、再生资源、电子科技、水力发电、新型建材、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八大经济板块。工业经济总量位居襄樊县市之首。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高新企业个数位居全省县市之首。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再生资源和纺织服装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汽车前轴生产企业三环车桥公司、全国最大的再生铅冶炼企业金洋公司、全国第一大车用蓄电池生产企业骆蓄公司,全国最大的汽车转向节生产企业三环锻造公司以及排名全国前10位的高档面料生产企业石纺公司、全国纺织行业综合经济效益50强企业银纺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

第四、投资谷城有强大的政策支持。谷城比照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汽车零部件制造等八大行业获得税收优惠和财政金融扶持。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县和规划中的省域中等城市,谷城还获得湖北省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工业用地、企业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支持。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鼓励投资兴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谷城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进一步细化了支持措施。凡来谷投资的客商,均享有最低的投资成本。工业用水1.25元/立方米,工业用电0.58元/度。在用地上,实行最低地价,并根据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分别给予财政奖励;在税收上,视投资额度从企业缴纳的国税和地税县级留成部分中,分5年给予不同比例的奖励;在规费收取上,县级行政规费实行零收费;在投资服务上,实行“限时办结”、“失职赔偿”和企业与社会“双隔离”制度。投资谷城,必将从这些含金量极高的政策组合中获得丰厚回报。

二、谷城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

当前,谷城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机遇期。我们将积极创造

条件,着力发展汽车配件、纺织服装、再生资源、电子科技、

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新型建材、水力发电八大产业。下面,

我把谷城的产业发展方向、投资重点和招商项目向各位企业

家作以介绍:

一是汽车零部件产业。谷城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湖北省60

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有生产企业100余家,其中规

模以上52家,产品涵盖10多类300多个品种,与东风、一汽、北汽、上汽等汽车集团配套,并出口美国、日本、英国、

意大利、韩国、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湖北54个产

业集群中综合排名前三位,在8家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中位居

第一。具有产业基础扎实、品牌优势突出、工艺装备先进、

市场占有率和外向度高四个特点。“十二五”期间,力争使全

县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聚集企业超过300家,形成年

产100万台车桥的生产能力,建成亚洲最大的车用桥城。按照100

万台车桥规划,上下游产业链主要配套产品能力缺口为100

万件前轴、100万支转向节、170万件制动器、30万吨铸件、500万个刹车片、200万支制动器支架、200万支调整臂、300

万件制动蹄、100万块铸造底板、240万支前桥三臂、90万

根横拉杆、160万个前桥总成分泵、180万支制动鼓、200万

支前后桥轮鼓等。我县拟实施以下9个重点项目:

1、新上年产100万件前轴生产线及车桥总成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 利税3.5亿元。

2、新上年产100万支转向节生产线项目。总投资 3.3

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 利税1.8亿元。

3、新上年产170万件制动器项目。总投资2.1 亿元,

年新增销售收入 6.8亿元,利税0.8 亿元.

4、新上年产30万吨铸造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5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1.2亿元。

5、新上年产300万件制动蹄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300万元。

6、新上年产240万支前桥三臂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100万元。

7、新上年产90万根横拉杆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1200万元。

8、新上年产180万支制动鼓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2500万元。

9、新上年产200万支前后桥轮鼓项目。总投资1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2400万元。

二是纺织服装产业。纺织服装是谷城重要的支柱产业,现已形成纺纱、织布、麻织品、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全县有生产企业140多家,纺纱锭13万枚,各类织机6700台,年产服装能力300万件。为加快产业的提档升级,壮大纺织服装工业规模和实力,谷城正在兴建面积达2000亩的纺织工业园。“十二五”期间,纺织服装产值将达到200亿元,使谷城成为中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档纱、高档面料生产基地。具体项目为:

1、谷城纺织工业园2000台织机建设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建成后可年产坯布4500万米,年销售收入2亿元,年利税2400万元。

2、城关镇纺织服装园招商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成拥有纺织企业100家、织机1万台、纺纱20万锭、成衣300万件、化纤2万吨、年产值30亿元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3、襄樊金满盛公司年产3000吨高档高支纱项目。总投

资4000万元,计划扩大2万锭的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高档高支纱3000吨,年销售额5000万元,实现利税1100万元。

4、湖北石纺公司新上中高档服装面料印染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新上中高档服装面料印染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产值1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

5、金晖制衣公司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引进成衣制作的关键设备,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产值过亿元,实现利税1300万元。

6、谷城县荣达布业新上1000台布机项目。总投资1.6亿元,新上200台喷气织机,500台布机,新增土地50亩。项目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亿余元,新增利税3000万元。

7、谷城县天正布机更新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对现有500台布机更新为高档喷气织机。项目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

三是生态旅游产业。谷城是湖北省“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的组成部分,全省旅游强县,拥有大薤山、承恩寺国家森林公园、南河小三峡自然风景区、汉江湿地公园、老街明清古建筑群、中原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沈垭天主教堂以及湖北知名茶乡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五山等旅游资源。“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重点打造以薤山为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以南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和以汉江为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产业对外招商的项目主要有4个:

1、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综合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亿元,开发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水生态修复、万亩植物园以及公园入口景观广场建设。同时利用地处南河、北河、汉江“三水”交汇扇形区域和临近县城的有利位置,因地制宜打造四个特色小区:(河堤内)生态农业观光区,(滨江带)

休闲游乐区,(沼泽地带)湿地保护区,(县城老街)历史文博浏览区。

2、转让薤山——南河旅游景区经营开发权项目,预计总投资2亿元,按照游南河“小三峡”——洗温泉浴——住薤山别墅的格局开发建设。设施配套后年接待游客约增长20%,到2010年每年接待游客可突破50万人次,年收入可突破1.5亿元。

3、五山——紫金乡村旅游开发项目,通过现有景点包装、乡土文化挖掘以及公路、停车场和游客接待中心配套建设,形成以(五山、紫金)茶乡田园风光游为核心、以(沈垭天主教堂)宗教文化赏析为补充,以(龙头湾)溪水漂流为参与的特色生态旅游线路。预计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线路建成开通后,年可吸纳游客20万人次,年综合收入4000万元以上,年获利1200万元以上。

4、汉江茨河段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以推进承恩寺为核心的配套设施建设及汉江茨河段为轴心的水体娱乐和庙岗林场为主阵地的休闲度假接待设施建设为重点,把茨河打造成集自然山水观光、爱国主义教育、佛教文化赏析于一体的精品休闲度假旅游区。预计项目总投资1亿元,综合配套后年可新增游客20万人次,旅游收入可达5000万元,年获利1500万元以上。

四是再生资源产业。谷城是湖北省唯一的循环经济试点县,拥有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无污染再生铅示范企业--金洋公司。目前,《谷城县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和循环经济园区规划已经评估通过,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3平方公里,形成一个中心(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四个园区(再生铅工业园、再生塑料工业园、再生铝工业园、废旧钢铁深加工工业园)、五大产业(再生铅产业、铅深加工产业、

再生塑料产业、再生铝合金产业、废旧钢铁深加工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以金洋公司、骆驼蓄电池公司为重点,以再生铅、再生铝、再生塑料为主的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五是电子产业。电子产业是谷城的新兴高科技产业,目前我们在经济开发区规划了电子工业园,规划起步区面积2000亩,已完成“六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兴建标准化厂房18000平方米,现已建成2000平方米。现有省级“光电子新型元器件专项技术产业化示范企业”新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光优科技有限公司、东辉电子科技公司等企业入驻。“十二五”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力争使电子产业成为谷城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上述五大产业外,我县还有几大产业集群值得向大家推介。一是资源丰富的矿产开发产业。谷城境内已探明非金属矿藏有重晶石、石灰石、硫铁、硅石、白云石、石英石、膨润土等38种,金属矿藏有铜、铁、金、锰、铅、锌等10多种,地热水和矿泉水资源也较丰富。开采价值高的有石灰石、硅石、白云石、石英石、铁矿、铜矿、铅锌矿、矿泉水等。尤其是硅矿资源,硅石含量最低品位在99.6%以上,最高品位在99.9%以上。属于国内同类矿产品品位最高、质地最好的硅矿。我们的招商重点是利用丰富、优质的硅矿资源和电力资源,分期总投资约105亿元,建“2万吨/年硅微粉、10万吨/年金属硅和1万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光伏产业园”,逐步形成硅材料深加工、高纯金属硅生产、太阳能多晶硅提纯、硅片和光伏组件生产产能,最终将谷城打造成中国硅都和太阳能多晶硅产业基地。二是潜力巨大的新型建材产业。已引进武汉美亚达、山东新顺达、南沣、浙江征天、湖南冷江等企业,初步形成以新型铝型材、优质硅砖、新型墙地砖

为主的产业集群,生产企业10多家,规模近10亿元。总投资30亿元的美亚达产业园已引进建材生产企业4家。“十二五”期间,新型建材产值将突破100亿元。三是前景广阔的家具产业。谷城林地总面积259万亩,活立木蓄积总量215.7万立方米,邻近的神龙架和十堰市林木资源丰富。下一步,将规划2000亩的家具产业园区,重点开发工艺根雕、办公家具和家用家具三大系列产品,欢迎大家投资加盟,共谋发展。四是优势明显的水力发电产业。谷城境内有可开发的水电蕴藏量14.22万千瓦时,现有中小型水电站18座,装机容量10.4万千瓦,年发电量4.14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充分发挥“全国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的政策优势,大力开发水力资源,进一步做强做大水电产业。

湖北谷城循环经济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总论湖北谷城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建设背景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我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首次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在谈到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时,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党中央的关切重点。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模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谷城县已具备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资源条件、经济条件、规模条件、技术条件、制度条件和人才条件。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建设湖北谷城循环经济工业园对实现谷城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谷城县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 废旧物资的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面对当前全球矿产资源开发强度越来越大、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严峻形势,大力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金属及塑料等循环利用产业,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可持续发

展的必然选择。 谷城县再生铅及铅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谷城县再生铅及铅深加工产业主要以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近年来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洋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再生铅企业之一,是以回收废铅酸蓄电池、进口第七类废物,生产铅及铅合金、铅制品为主,并综合回收铅、锑、铜、铝、塑料的综合性再生冶炼企业,再生铅产能已达10万吨。公司现拥有破碎分选系统、短窑冶炼系统等先进成套设备,并设计出具有循环经济特点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工艺流程,综合回收率达96%以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金洋公司2006年被湖北省列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007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精神指导下,金洋公司积极开展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注重环保治理,推行清洁生产,不断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结合循环经济模式与金洋特征,公司建立了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网络;对废电池采取了预处理、脱硫技术;加大污染治理投资,降低了“三废”排放量;改革现有工艺、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金洋公司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1、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高。金属铅回收率较传统工艺提高5—7%,达到%以上;合金中锑、锡等元素得到充分利用,锑回收率较传统工艺提高

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

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广东省行政区划简表

主要作物 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广东农业的基本特征。 广东有粮食、糖料、纤维、油料、烟茶、水果、药材、花卉、热作等类作物几百种。具有代表性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甘蔗、花生、蚕桑、香蕉、荔枝、菠萝、龙眼、茶叶、蔬菜等。 水稻 水稻是广东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播种面种和产量都占全省粮食作物的八成以上。水稻在广东分布很广泛,全省各地都有,但集中在三角洲和河谷冲积平原上。 番薯 番薯是粗粮,一般当作辅助粮食或用作饲料。它是广东第二大宗粮食作物,一年四季都有种植,分布也很普遍。 甘蔗 甘蔗不仅是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而且是食品、医药、纤维等多种工业原料、生物能源(酒精等)以及畜牧、渔业的重要饲料。广东种蔗的范围很广,但以雷州半岛、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最集中。 花生 花生全身都是宝,是油肥兼用作物。花生在广东分布很广,每个县市都种植。鉴江中下游平原、潮汕平原、雷州半岛、海陆惠台地是著名的花生产区。 蚕桑 桑叶养蚕,蚕吐丝作纺织原料。在历史上,广东桑蚕业在全国曾占极重要的地位,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创造出奇特的“桑基鱼塘”优良人工农业生态系统。现在,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已变化,广东桑蚕生产已由珠江三角洲向西江、北江、鉴江流域扩展和

转移。 柑桔 广东是全国柑桔主产区之一。广东除南岭山地外都可种植柑桔。目前,肇庆、揭阳、广州、惠州是柑桔的主要商品生产基地。 香大蕉 香大蕉即香蕉、大蕉的总称,是热带果品。香大蕉分布较广,最重要的产地是高州、东莞、中山、顺德、番禺、广州郊区。 荔枝 荔枝是我国特产水果,广东是荔枝原产地之一,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唐代诗人苏东坡曾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盛赞荔枝。茂名、广州、东莞、中山、新会、潮州、揭阳、惠州等地是主要产区。 菠萝 菠萝别名风梨,是罐头食品的好原料。广东是我国菠萝的主产区,徐闻、雷州、普宁、揭东、潮安等是集中产区。 龙眼 龙眼既可鲜吃,又可制成圆肉。圆肉在北方被誉为“南方的人参”。主要产区是茂名和珠江三角洲。 茶叶 茶叶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灌木,茶叶是重要饮料。饮料有益健康,广东人喜欢饮茶,居家、酒楼、常饭、宴席、都有茶饮。广东种茶也很普遍,茶叶产量最大是清远、肇庆、梅州三市,种植10万亩以上的有英德、鹤山、饶平、潮州、高州、信宜等10多个县市。 蔬菜 蔬菜是副食品作物的总称。广东蔬菜种类多,一年四季都可种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除了满足本身需要外,还有大量蔬菜销往港澳和北方各大城市。湛江、茂名是主要的“南菜北运”基地。 经济区划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特征,广东省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组长:陶攀 组员:孙冯菲,崔晓萍,陈昕,吴蕾,何依然,黎漫玲,胡苗苗,张晓明

目录 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湖北省经济概况.. (3) (一)经济总量跨越提升。 (3) (二)发展质效不断提高。 (3) (三)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3)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 (3) (一).产业结构概况 (3) (二).湖北产业结构概况 (4) (三).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 1、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5) 2、第二产业水平滞后的原因 (5) (四).优化产业结构 (5) 1.是壮大主导优势产业。 (5) 4.供给侧改革如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法 (6) (五).两圈一带经济带--“产业布局” (6) 1.两圈一带含义: (6) 2.两圈一带意义: (6) 3.湖北两圈一带示意图 (6) 4.李宪生报告节录。 (7) 三,湖北产业支柱情况 (8) (一).主要类型 (8) (二).举例分析 (8) (三).湖北支柱产业的空间布局战略湖北支柱产业已形成 (9) (四).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转换 (10) (五)湖北支柱产业技术发展战略 (11) 四,轻重工业的发展情况 (11)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湖北发展的根基和支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业总产值情况: (11) ----逆势进位规模总量迈入第一方阵 (11) (二)轻重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12) ----多点支撑打造工业版图新格局 (12) 五,服务业发展情况 (13)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的跨越,占比首次超过工业。 (13) (二)增速高于全国,领先中部。 (14) (三)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投资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 (14) (五)从业人数增多,税收贡献增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14) (一),新兴产业概况 (14) (二).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5)

广东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广东省,简称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省会广州。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近年来广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深圳市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中南沿海,陆域位置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东西长81.4公里,南北宽(最短处)为10.8公里,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邻香港,与九龙半岛接壤,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被称为“香港的后花园”。圳这座新兴的城市整洁美丽,四季草木葱笼,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不少旅游景点,将自然风光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深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保存在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十分丰富。80年代深圳博物馆考古人员进行了文物普查,发现了一大批颇有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寺庙、古城址和风景名胜等。深圳市人民政府于1983年先后公布了两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名胜古迹作了修复,再现了原有的风貌,以供游人观赏。深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夏无酷暑,时间长达6个月。春秋冬三季气候温暖,无寒冷之忧。年平均气温为22.3℃。景观: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明思克航母世界、欢乐谷 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广州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属丘陵地带。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在远古时候,曾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服、骑着嘴衔稻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稻穗赠给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从此,广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称,“五羊”也成为广州的象征。广州既是中国也是世界名城,又是一座古城,因历史上有五羊仙子降临献稻穗的故事,广州又称为“羊城”和“穗城”,简称“穗”;广州一年四季如春、繁花似锦,除夕迎春花市闻名海内外,故又有“花城”的美誉。广州地处低纬,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冬季北方大陆冷风形成低温、干燥、少雨的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度,年降雨量平均为1 623.6-1 899.8mm,北部多于南部。 1982年,广州被国务院选定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我国重点旅游城市。1999年1月,广州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景观:白云山、莲花山、南海神庙、佛山祖庙、广州动物园等。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离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东莞博物馆珍藏有村头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东莞是英雄的土地,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水质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众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东莞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2042.6毫米。景观: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 惠阳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部,南抱大亚湾,与香港隔海相望;西连深圳;中部与惠州市相连。惠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著名历史人物邓承修、邓仲元、叶挺的故乡,是广东著名的侨乡。惠阳隋名为归善县,属循州治,明、清属惠州治,1912年改称为惠阳县。惠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物产繁多,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从公元366年设立县建制至1994年撤县设市,有1628年历史;是邓承修、廖仲恺、廖仲元、叶挺的故乡。惠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山、水、海、岛、泉、寺、文、史、迹等特征,宜于开发各种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项目。境内海岸线长51.8公里,其中有30多公里宜

湖北黄冈概况

湖北省黄冈市概况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二市(武穴、麻城),黄州区、龙感湖管理区和黄冈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截至到2018年年末,黄冈市户籍总人口740.64万人。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

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六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沪汉蓉快速铁路、武麻铁路、新港江北铁路、武汉城际铁路),飞架六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黄冈长江大桥、九江二桥),纵横八条高速公路(沪渝高速、福银高速、大广高速、武英高速、武麻高速、麻竹高速、黄鄂高速、麻阳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自然人文交相辉映。黄冈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龙感湖古称雷池,曾与鄱阳湖相连,现有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长江流经我市6县(市、区)199公里,长江岸线总长度212.9公里(不含江心洲岸线),长江干支堤防长263.07公里,境内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棋布。黄冈名贤咸至,胜迹如云。李白、杜牧、王禹偁等历代骚人为此吟咏千古名

谷城文物精粹

《谷城文物精粹》 谷城县博物馆馆长李广安 谷城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西南岸,武当山脉东南麓。据《元丰九域志》载,“谷城,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得名”。商代为彭国,西周时为谷国。秦汉依筑水建筑阳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县制几经更改,先后设扶凤郡、义成郡、宜禾县、泛阳县、万年县、义成县、安养县等。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为谷城县,距今已逾1400余年。 谷城历史久远,文化绚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目前,谷城境内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2处,主要分布在南河、北河两大支流靠近河岸的台地上,以北河流域石花、城关镇段分布最广。其中,史前时期的遗址以2005年发掘的下新店和水星台遗址最有代表性,遗址中清理出房址、井、壕沟、灰坑等古人类生活遗迹,出土了大量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主要有陶鼎、盆、罐、豆、圈足碗、杯、盂形器、壶形器、缸、器盖、擂钵、器座等;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凿、彩绘陶纺轮等。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以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为主体,为研究谷城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面貌、社会生产、生活及聚落的发展演变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西周至春秋早期,谷城为谷国、绞国等诸侯国所在地,至迟在春秋早期,今谷城东一部曾成为邓国辖区。《春秋》载:“(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邓、谷国土相接交好,两国国君相约朝鲁,说明谷、邓两国之间关系密切,世代

友好。公元前678年楚灭邓,约公元前676至前656年间,楚灭谷、绞等国,谷城随之纳入了楚国版图。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谷城境内的过山、石花、庙滩、冷集等地,先后出土了两周时期的文物近千件,陶器有鬲、盂、罐;青铜礼器有鼎、簋、簠、盏、敦、壶、罍等,乐器有钮钟,兵器有剑、戈,车马器有马衔、车軎、桄饰等;玉器有璧、璜、环、佩等。器物种类丰富,制作精湛,造型生动,纹饰精美。尤其是铭文铜器涉及到的周代诸侯国有谷、中、许、邓、鄀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楚文化和谷城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史料。 1977年,谷城下新店出土一批特色鲜明的春秋中期前段的青铜器,器物特征虽然以楚文化为主体,但也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窃曲纹立耳铜鼎、蟠虺纹三环耳铜缶、平盖附耳蟠虺纹铜鼎等,显然受到了中原文化、楚文化及江淮区域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也是襄阳地区出土时代最早的楚器,证明在楚国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谷城地区起到了中枢纽带的作用。2000年,谷城庙滩擂鼓台出土了春秋早期青铜礼器鼎、簋各2件,铜鼎形制较小,制作粗糙,鼎内铸有铭文“邓子孙白用”,此墓是春秋早期邓国宗室的低等贵族墓葬。1983年在谷城北河镇禹山庙嘴出土的春秋晚期铜器“中子宾缶”,缶肩上刻两行铭文:“中阝(中)子宾之赴(福)缶。”经初步考证,“中”为汉阳诸姬之一的小国,后为楚国所灭,成为楚国占领区域内重要的氏族集团。值得注意的是,此缶腹部有8个綯索纹圆饼饰,圆饼饰正中凹一玉璧状的圆孔,孔面无纹饰。这与楚系浴缶中心有纹饰不同,

中山基本概况-中山网

中山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行政管辖面积1891.95平方公里。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公里,东南至澳门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市政府设于东区松苑路1号。 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北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太阳高度角大,太阳每年有两次从天顶经过。夏至日,石岐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可达89°;冬至日,太阳高度角也有44°。全年太阳辐射量大,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45155.4焦尔/平方厘米,7月最多,达51141.3焦尔/平方厘米;2月最少,仅23285.7焦尔/平方厘米(此项观测业务已停止)。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3.4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42%;最多日照时数为2392.6小时(1955年),占年可照时数的54%;年最少日照时数为1448.2小时(1994年),占年可照时数的33%。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为22.0℃。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13.6℃;7月最高,达28.5℃。极端最高气温38.3℃(2004年7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1.3℃(1955年1月12日)。濒

荆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建议

荆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建议 时间:2010-4-6编辑:荆州市政协信息网[ 打印本页][ 返回上一页] 农工民主党荆州市委员会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前提,是反映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和优势的重要方面。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生产力水平、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一、荆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纵向比较:荆州市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构成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1、总体而言,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序列结构由2006年的12.9:41.0:46.1变动为2007年的17.9:50.7:31.4,变动为2008年的18.2:45.8:36.0,其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较大。 2、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大体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12.9%上升为2008年的18.2%,从2006年到2008年,第一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上升了5.3个百分点。 3、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2006年的41.0%上升到了2007年的50.7%继而下降为2008年的45.8%,与2006年的41.0%相比,上升了4.8个百分点。 4、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46.1%下降到2007年的31.4%,然后开始上升为2008年的36.0%,与2006年的46.1%相比,有所下降,下降了10.1个百分点,波动的幅度较大。 近年来,荆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的特征。2008年荆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0.1:33.8:36.1,呈现出“三二一”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大致相同。荆州市的产业结构在合理性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

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前言 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量,人均用水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湖北省用水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湖北省用水总量指标分析 (3) 一、湖北省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用水总量现状统计 (3) 三、湖北省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统计 (3) 四、湖北省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湖北省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用水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湖北省用水总量同全国用水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湖北省农业用水量指标分析 (7) 一、湖北省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业用水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湖北省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湖北省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湖北省农业用水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农业用水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湖北恩施市概况

湖北恩施市概况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腹地,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总人口79万人(2007年末)。境内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有“中国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天然氧吧”等美誉。近年来,恩施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以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为抓手,致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200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湖北省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市)”等荣誉。 近年来,恩施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并规划了打造“仙居恩施”的发展蓝图,即结合产业发展打造“三张名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建设“八大生态走廊”,让市民像神仙一样生活居住,让客人体验神仙般的恩施生活,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市民生活乡村化。“仙居恩施”的提出是全市上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指导恩施市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主要目标是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八大生态走廊:即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恩施玉露”生态走廊;“清江源”现代

烟草农业生态走廊;梭布垭石林生态走廊;“318”国道生态走廊;“清江画廊”生态走廊;莲花池生态走廊;“小溪”生态走廊。八条生态走廊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突出特色民居改造、产业发展、生态公路建设等重点,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将重点景区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效融合,成为新农村建设新标向。打造“仙居恩施”,建设“八大生态走廊”,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融入一体,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理念由基础建设到生态建设的升华,示范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扩张,使“恩施模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西北邻重庆市。汉巫县地,三国时吴置沙渠县,元为施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改卫置恩施县,1982年划县城关镇及近郊置恩施市,1983年恩施县并入,恩施市境内为鄂西南山地。主要有煤、铁、硫、水晶石等矿产,农业主产有玉米、水稻、红薯、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桐、茶、漆、麻著名,恩施黑猪为优良品种。珍贵树种有穗花杉、珙桐、水杉等,产党参、当归、天麻等100多种药材。有机械、采煤、电力等工业。土特产品有玉露茶、板桥党参、石窑当归、紫油厚朴、香菌、中华猕猴桃等,是历史古城,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曾迁此,名胜古迹有连珠塔、文昌祠、柳州城遗址等。 道地药材 恩施市居“华中药库”的中心,属湖北省乃至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

湖北省襄阳谷城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湖北省襄阳谷城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 版

前言 襄阳谷城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贸出口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业总产值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襄阳谷城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襄阳谷城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 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襄阳谷城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 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襄阳谷城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真 实状况,趋势、规律,襄阳谷城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襄阳谷城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襄阳谷城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襄阳谷城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襄阳谷城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襄阳谷城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襄阳谷城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襄阳谷城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襄阳谷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分析 (7) 一、襄阳谷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襄阳谷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襄阳谷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襄阳谷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2019)统计分析 (9)

湖北产业结构分析

目录 前言 (1)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1) 一、湖北产业结构的现状 (3) (一)产业结构的含义 (3) (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3) (三)湖北产业结构分析 (5) 二、湖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7) (一)湖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7) (二)湖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7)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0) (一)结论 (10) (二)政策建议 (10)

湖北产业结构分析 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研究的永恒主题。湖北也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之所以有这一政策是因为在经济发展中,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取决于这个地区有多强大的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合理的产业结构。而产业是指具有某类拥有共同特性的企业的集合。产业结构是产业之间具有经济技术联系,以市场为主体的存在与分布状态表现出来的,而市场主体则是产业的承载者。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市场主体的发展又为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创造条件。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为市场主体的外在数量增加和内在竞争力提高创造条件,而市场主体的外延扩张和内在升级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和市场主体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湖北市场主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 在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提出的二元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后来经过古斯塔夫·拉尼斯和费景汗等人的补充,形成了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汗模型。该模型认为,加快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效率是促进工业进步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平衡增长”,按照投入和产出的基本原则把有限的可投资资金合理配置在两个部门使之相协调,就能够促进工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资和

湖北襄樊市概况

湖北襄樊市概况 襄樊市位于鄂西北,踞汉水中游。全市辖襄阳、枣阳、宜城、南漳、谷城、保康6个县和代管老河口县级市。地理位置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邻随州市,南界钟祥市、荆门市、远安县、宜昌县、兴山县,西连神龙架林区、房县、丹江口市,北接河南省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边境界线长1332.8公里。 襄樊市辖襄阳、南漳、谷城、保康4县,枣阳、宜城2市,襄城、樊城两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鱼梁洲旅游开发区,代管老河口市。辖106个镇、29个乡、24个街道办事处,乡(镇)级农(林)场5个。总面积19724.41平方公里,占湖北省版图面积的10.6%;襄樊市城区336平方公里。2000年末,全市总人口572.57万人。 襄樊市为中国历来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远在60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3年9月与襄阳地区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1982年8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城市,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7月经国家建设部公布为全国大型城市。 襄樊市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多样,经过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及"一市二点三县四区五线"的旅游发展格局。其中"一市"即以襄樊市区隆中为龙头,包括襄阳古城池、仿古一条街、夫人城、米公祠在内的市内旅游线路;"二点"即以襄阳鹿门寺、枣阳白水寺为景点的观光旅游线路;"三线"即以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山区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县;"四区"即逐步建立了枣阳熊河水库度假区、南漳水镜湖度假区、谷城薤山度假区和保康温泉度假区四个旅游区;"五线"即市区--隆中旅游线、市区--鹿门寺--白水寺旅游线、市区--承恩寺--薤山--南河旅游线、市区--鹿门寺--水镜庄--

湖北省谷城县2019春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谷城县2019年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型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0.5毫米黑色签字笔。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 ..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瀚墨香飘汉城内外诗润荆楚星火传诵 2 三千里汉江,她始终没有停息过自己的足迹,昂首高歌,再美的风景也无法挽留她奔流的步履.()。她一路欢歌走出襁.()褓,轻快地踏上远征的行程。她一路小跑地走出宁强县,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此时她已成为一个美丽且有个性的神女,她拥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那就是——汉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主持风格犀利 ..敏捷,大方得体。 B.国际研究机构数据表明,“抖音”国际版风靡 ..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C.阳春三月,络绎不绝的游人和摩肩接踵 ....的汽车纷纷来到鱼梁洲环岛景观带。 D.事实证明,真正的学问都是潜心琢磨而成的,真正的精品都是沥尽心血 ....铸就的。4.下列各句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广大文艺工作者承担讴歌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记录新时代的使命。(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B.“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C.在肯定《流浪地球》人文情怀 ..意义。 ..的同时,我们 ..也要看到其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 (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 D.《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这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歌颂阳刚生命的散文。 5.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将下面五句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着陆,创造人类历史。正是因为地球上的人类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广东省概况

广东省概况 广东省,简称“粤”,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地处北纬20°19′~25°31′,东经109°45′~117°20′。北自乐昌坪石,南至徐闻海安,相距约800公里,东自饶平大埕,西至廉江高桥,约1000 公里。大陆岸线长3368.1 公里。沿海共有面积500 平方米以上的大小岛屿759 个,岛屿岸线长1649.5 公里(不包括香港、澳门和东沙群岛地区)。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东起台湾线滩南部,西至北部湾东部,南至琼州海峡中部,有17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省会广州,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 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思想和文化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广东人口超过一亿多人,其中外国人士已达上百万,经济实力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并超越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广东已成为我国人口最多,外国人士最多,经济实力最强,文化最开放的省份。 自然条件地质为多轮回造山区。地貌结构上山地占31.68%,丘陵占28.5%, 台地占16.1%,平原占23.7%。东北—西南走向山脉,有南岭山、罗平山、莲花山,海拔600米~1 100米。西北一东南走向山脉,海拔800米~1 200米,最高峰石坑崆海拔1 902米。丘陵分布于山地四周。台地平原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各江中下游谷地。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较大。除粤北山区属中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外,大部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温19℃~23℃,由东北向西南沿海递增,1月均温9℃~15℃,7月均温28℃~29℃。大部地区无霜雪。年均降水量1500~2 000毫米,年蒸发量1 000~1 200毫米,属湿润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汛期(4~9月)占全年80%。沿海夏秋两季受热带风暴袭击,年均10个,登陆的有4~5 个,占全国登陆热带风暴的50%左右。河流有珠江水系、珠江三角洲水系和粤东、粤西沿海独流水系。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 800亿立方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夏秋易生洪涝,沿海台地区有缺水现象。土壤主要分布为:粤西雷州半岛是砖红壤、赤红壤,粤东和粤中地区是红壤、黄壤、紫色土、山地草甸土,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潮土、滨海盐土、砂土、水稻土。北部南岭地区为典型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部为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南部为热带常绿季雨林。维束管植物有6 000多种,其中属热带的植物4 000种,特有种1 000种,古老树种30种。水松、苏铁、树蕨等被称为“活化石”。主要林木有松、杉、梓、桉等。水果有200 多种,其中荔枝、菠萝、龙眼、香蕉和柑橘被誉为岭南佳果。历史沿革广东是中国文化发祥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二三十万年前,就有“马坝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的古人)在韶关、油江一带繁衍生息。春秋以前属扬州徼外地。春秋战国时属百粤(越)地。秦置南海等3 郡,辖番禺、龙川等4 县。两汉设交州(交趾部)等3 州,辖南海、苍梧等郡,20 余县。三国吴分置广州,辖南海、苍梧等郡共29 县。隋设南海、义安等9 郡,辖59 县。唐置岭南道,辖广州等20州,71 县。宋设广南东、西路,辖广州等17 州(府),49 县。元置广东、海北、海南道等3道。辖广州等19路(州),49县(录事司)。明设布政司,辖广州、韶州等10府及罗定直隶州,77县、8散州。清设广东省,辖南韶连等6道,广州等9府,南雄等4 直隶州和佛冈等2 直隶厅,86 县(散州、散厅)。民国初年,辖粤海等6 道、94县,后废道,辖98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辖99县。1987

湖北省产业结构差异及其演变的实证分析

湖北省产业结构差异及其演变的实证分析 摘要: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已经进入到了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期、风险全面释放的窗口期。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成了湖北省全体上下的一致共识。本文通过计算湖北省12个地级市产业结构的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实证分析湖北省各地级市产业结构差异的演变规律,并试图寻找区域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禀赋、区域经济政策等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探讨了地方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希望有利于湖北省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Krugman专业化指数;区域经济政策 一、引言 一直以来中央把调结构、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加之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在保增长的压力之下,地方政府不得不积极从内部找答案、谋发展。对于像湖北这样一个相对较大的中部省份,区域内部鄂西北、鄂中、鄂东南之间在自然禀赋、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不均的情况非常普遍,由此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差异。然而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的大背景下,湖北省内的地方区域经济政策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不可能涵盖到各省下的各个更小的地区。因此,地方区域经济政策存在必然有其特殊的原因。湖北各市区应以国家层面的政策为指导,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经济发展政策,对缩小各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湖北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中国的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状况的研究有很多,但得出的结论尚存争议。例如Young(2000)通过对各地国民收入的五个部分(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和贸易)以及三次产业相对比重演变的分析,认为中国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程度在降低。但是,另外一种观点却认为中国各省区之间的产业专业化是加强的。例如:范剑勇(2004)通过你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得出了2001年的地区专业化指数比1980年有了显著的提高的结论。对于中

湖北省谷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谷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9的相反数是() A. B. C. D. 9 2.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0 000 000千米,数据150 000 000用科学记 数法表示为() A. B. C. 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4.已知:直线l1∥l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 放置,∠1=25°,则∠2等于() A. B. C. D. 5.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为三角形的是() A. B. C. D. 6.不等式组的解等于() A. B. C. D. 或 7.下列图形中,即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如图,在△ABC中,∠B=70°,∠C=30°,分别以 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 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 AD,则∠BAD的度数为() A. B. C. D. 9.在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中,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如图,⊙O的直径CD过弦EF的中点G,∠DCF=20°,则∠EOD 等于()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1.计算:-=______. 12.《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中有一段文字的大意是:甲、乙两人 各有干钱,如果甲得到乙所有钱的一半,那么甲共有48文;如果乙得到甲所有钱的,那么乙共有钱48文,甲、乙二人原来各有多少钱?试求甲原有______文钱. 13.“五?一”节前,小兵、小军与小强三家准备从枣阳汉城、襄阳唐城两个景点中选 择一个景点在节日期间去游玩,小兵、小军与小强通过抽签方式确定游玩景点,则三家投到同一景点游玩的概率是______. 14.在一次函数y=kx+2中,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______象限. 15.劳技课上小敏拿出了一个腰长为8厘米,底边为6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她想用这个 等腰三角形加工成一个边长比是1:2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恰好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行四边形的其它顶点均在三角形的边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较短的边长为______. 16.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5cm,BC=10cm,CD上有一 点E,ED=2cm,AD上有一点P,PD=3cm,过P作PF⊥AD交 BC于F,将纸片折叠,使P点与E点重合,折痕与PF交于 Q点,则PQ的长是______cm.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b=-.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0分) 18.某校九年级两个班,各选派10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预赛,各 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九(1)班:88,91,92,93,93,93,94,98,98,100; 九(2)班:89,93,93,93,95,96,96,98,98,99. 通过整理,得到数据分析表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