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49363

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49363

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49363
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49363

江苏省无锡市新安中学【精品】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筷子

C.起瓶器

D.独轮车

2.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2kg级冠军,挺举成绩是176kg,图为他比赛时的照片.他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最接近()

A.600J B.1200J C.1800J D.3400J

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F1<F2,W1=W2B.F1<F2,W1<W2

C.F1>F2,W1>W2D.F1>F2,W1=W2

4.今年2月,我国台湾省发生地震,一个结构坚固的水塔因地基松软而倾斜,为阻止水塔继续倾斜,救援队借助山石用钢缆拉住水塔.下列方案中,钢缆对水塔拉力最小的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货车司机沿着斜面将汽油桶推上车厢,推力对汽油桶做了功

6.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

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D.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7.如图,小丽和爷爷进行爬楼比赛.他们同时从一楼出发,爬到五楼,结果小丽先到达.已知小丽的体重比爷爷的体重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爬到五楼时,小丽做的功比爷爷做的功多

B.爬到五楼时,爷爷做的功比小丽做的功多

C.小丽做功的功率一定比爷爷做功的功率大

D.爷爷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丽做功的功率大

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为16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 m,他的拉力为100 N,所用时间为2 s.下面有关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

A.小明做的有用功为200 J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小明做功的功率为80 W

D.小明将该物体的重力增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9.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A.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1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沿直线向前行驶,途中经过一段泥泞路面,如果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则汽车行驶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A.B.

C.D.

11.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

A.钓鱼用的鱼竿是个省力杠杆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

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

12.如图甲,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示数如图乙所示.若不计滑轮、弹簧秤和绳的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F为2牛B.此滑轮是定滑轮

C.拉力F的功率为0.4瓦D.以物体A为参照物,弹簧秤是静止的13.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拉力F为6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4m/s

B.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

D.拉力F的功率为24W

14.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D.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二、实验题

15.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__滑轮,它能_____________(选填“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如下图是某风景区的一段盘山公路,之所以要把上山的公路修成这般模样,是因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__,使用它可以__________(选填“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

16.下面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小明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左/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挂上钩码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将A、B两点下方所挂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左/右)端将下沉。

(3)小明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根据如图乙这一组数据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他得出结论的方式并不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

(5)小王用图丁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原因是____。

17.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是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通过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通过使用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在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总功是_________,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3)通过比较第2次和第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

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_________额外功(填“增大” 或“减小”)。

三、填空题

18.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方法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表示的是用挖土机挖土比人力挖土快得多,

所用的是判断方法_________.物理学用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公式为P=W

t

,这种方法与

日常方法________是相同的(以上两空选填“①”或“②”).

19.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_________杠杆(图b),O 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______N.

图a 图b

20.如图所示,斜面长4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00N(忽略绳子的重力).则拉力所做的功是

______J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21.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________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应尽量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22.如图所示为渔民从渔船中挑鱼的情景,渔民使用的扁担实质是一根____(填简单机械的名称).挑鱼时起初将肩膀放在扁担中点处,若A端鱼和鱼筐的总质量为20kg,B 端鱼和鱼筐的总质量比A端多5kg,A、B两点相距1.8m,要使扁担水平平衡,应使肩膀向_____(选填A、B)端移动______m(不计扁担的重量).

23.小明将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3N的物理课本,水平匀速拉动0.5m.所用的水平拉力为1N,则课本重力做功_________J,水平拉力做功_________J.

24.如图所示,用混轮组提升重4N的物体,每个滑轮重为1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如果用该滑轮组提升重10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分别以图中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绳重、摩擦不计,G>G滑).使用___(选填“甲”或“乙”)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所用拉力F甲___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滑轮的机械效率?甲___?乙.

26.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600N.此时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_______m,大小为__________N.

27.功率相等的甲、乙两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_______;甲、乙两车做功之比为_______;甲、乙两车牵引力之比为

_________。

28.小明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按图象中的规律跳绳,小明1min能完成的跳绳个数为__________,若他质量为50kg,则在此过程中,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W

29.如图所示,起重机将重6×103N的货物匀速提升10m,再水平移动10m后静止,起重机在整个过程中对货物做功为_____J;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80%,则起重机做的额外功为_____J.

30.小明在如图所示的健身运动过程中,摆动脚腕使细绳拉着物体A上升.图中的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__杠杆,若物体A的质量为3kg,在1.2s内匀速上升0.4m,绳重及滑轮摩擦不计.则小明对物体A做在功为________J,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取

g=10N/kg)

四、作图题

31.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 l的力臂以及作用于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

32.如图所示,请画出茶壶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若人在倒茶水时,以O为支点,请画出作用在A点上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

(_______)

33.如图所示,某人想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_____)

五、计算题

34.小林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的时间内把重为120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6m,拉力所做的功为900J,绳重及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求:

(1)小林所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动滑轮的重力;

(4)小林把提升的重物增加了100N,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5.如图所示,体重为600 N的小林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他每只脚与跑步机的接触面积是125 cm2,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 m/s的速度匀速跑动30 min,跑步的总动力为40 N.求:

(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

(2)在跑步过程中小林对跑步机的压强为多大?

(3)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

(4)他在这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分析问题的关键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省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羊角锤、起瓶器和独轮车都是省力杠杆;筷子的支点在上端点,手到上端点为动力臂,所夹物体到上端点为阻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

2.D

【解析】

解:杠铃的重力:

G=mg=176kg×10N/kg=1760N,

张湘祥的身高约为1.60m;

在挺举过程中把杠铃举高的高度为张湘祥的身高加上0.4m,即:

h=1.60m+0.4=2.0m,

在挺举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

W=Gh=1760N×2.0m=3520J.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估测出举高的高度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A

【详解】

根据功的原理可知:斜面越长越省力,斜面AB>AC,所以斜面AB更省力,即F1<F2;同一重物的重力不变,高度相等,由W=Gh得到克服重力做的功相等,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由功的原理可知Fs=Gh,所以拉力做的功相等,即W1=W2.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4.B

【解析】

【详解】

倾斜的水塔相当于一个杠杆,水塔的重力为阻力,钢缆对水塔拉力为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ABCD四个选项中,B选项动力臂最大,所以钢缆对水塔拉力最小,故B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臂越大越省力,比较所列几种情况动力臂的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5.D

【详解】

A.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只有力没有距离,故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故A错误;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拉力方向竖直向上,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故吊车的拉力对重物没有做功,故B错误;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移动距离的方向水平向前,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两个方向相互垂直,故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故C错误;

D.货车司机沿着斜面将汽油桶推上车厢,对汽油桶有力的作用,汽油桶在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故对汽油桶做功,故D正确。

6.C

【详解】

A.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即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一定小于1,也就是机械效率小于100%,故A错误;

B.功率是做功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做功多,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B错误;

C.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则做功快,功率小则做功慢,故C正确;

D.机械效率与做功快慢没有关系,故D错误。

7.B

【详解】

由于小丽的体重比爷爷的体重小,即

G爷爷>G小丽

爬到五楼时,高度相同,即

h爷爷=h小丽

由W=Gh可知,爷爷做的功比小丽做的功多,即

W爷爷>W小丽

又因为爷爷用的时间比小丽长,即

t爷爷>t小丽

W

P

t

=可知,爷爷做功的功率与小丽做功的功率无法比较.故B正确,ACD错误.

8.B

【详解】

A.由题意:

W有用=Gh=160N×1m=160J,所以A错误;

B.因为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

s=2h=2m

W总=Fs=100N×2m=200J,

η=

160J

200J

W

W

==80%,

所以B正确;

C.小明做功的功率为

P总=

200J

2s

W

t

总==100W,

所以C错误;

D.小明将该物体的重力增大时,有用功增大,额外功不变,所以机械效率增大,所以D错误.

9.D

【详解】

把同一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不管利用何种机械,做的有用功是不变的,改进后机械效率提高了,说明滑轮组做的总功减少了,故D符合题意.

10.D

【详解】

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途中经过一段泥泞路面,由于泥泞路面摩擦阻力增大,则汽车的牵引力也随之增大,根据P Fv

=可知,汽车的速度变小;

速度变小,则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小.

A 图,始终为匀速直线运动,不正确;

B 图,中间一段,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更远,不正确;

C 图,中间一段,随时间的变化,路程出现减小的情况,不正确;

D 图,中间一段,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变小了,说明速度减小了,正确; 故选D . 11.B 【详解】

A .钓鱼用的鱼竿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故A 错误;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有关,故B 正确;

C .使用杠杆,有时为了省距离,如费力杠杆,故C 错误;

D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故D 错误。 12.A 【详解】

A .弹簧秤的读数为2N ,所以拉力大小为2N ;故A 正确;

B .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所以滑轮为动滑轮,故B 错误;

C .拉力F 的运动速度

v =2×0.2m/s=0.4m/s ;

功率为

P =Fv =2N×0.4m/s=0.8W ;

故C 错误;

D .以物体A 为参照物,弹簧秤相对于A 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以物体A 为参照物,弹簧秤是运动的,故D 错误. 13.D 【详解】

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股数n =2,由s nh =可得,物体上升的高度:2m

1m 2

s h n =

==,则物体移动的速度:

1m

0.2m /s 5s

h v t ===,故A 错误;所做的有用功:

W Gh =有=100N×1m=100J ,故B 错误;拉力做的总功:W Fs =总=60N×

2m=120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100J

100%100%83.3%120J

W W η=

?=

?≈有总

,故C 错误;拉力F 的功率:

120J

24W 5s

W P t =

==总,故D 正确. 14.C 【详解】

A .上坡时,自行车上升的高度不变,走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A 不符合题意.

B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B 不符合题意.

C .上坡时,走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相当于增长了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C 符合题意.

D .速度一定,走S 形路线所走的路线较长,所用的时间较长.D 不符合题意.

15.定 改变力的方向 斜面 省力 【详解】

[1]旗杆顶部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属于定滑轮; [2]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能省力; [3][4]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16.右 水平 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右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变大 了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详解】

(1)[1][2][3]若开始实验前发现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4]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 ,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 =F B L B ,若A 、B 两点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一个格,则左侧

2G ×4l =8Gl ,

右侧

3G ×3l =9Gl ,

因为8Gl <9Gl ,所以杠杆右端会下沉;

(3)[5]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要采用多次实验,用多组实验数据来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如果只有一次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不能用一次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4)[6]保持B 点不变,若拉力F 向右倾斜时,此时F 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

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变大;

(5)[7]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杠杆平衡条件。

17.匀速增大物重 3.3J 72.7% 小减小

【详解】

(1)[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其示数才能够反映拉力的大小;

[2]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2)[3]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总功:

W总=Fs=2.2N×1.5m=3.3J;

[4]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8N0.3m

=

3.3J

W Gh

W Fs

?

=

≈72.7%;

(3)[5]根据图乙和丙以及表中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

(4)[6]要提高机械效率,除了增大物重以增大有用功之外,还可以减小额外功,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18.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①①

【详解】

[1]判断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①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②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

[2]用挖土机挖土比人力挖土快得多,用到方法是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即方法①;

[3]用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公式为P=W

t

,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用到的方法是相

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即方法①.

19.省力150

【详解】

[1]由图b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开瓶器属于省力杠杆;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F1×OA=F2×OB,

25N×6cm=F2×1cm,

F2=150N。

20.400 75% 25

【详解】

[1]拉力所做的功

W总=Fs=100N×4m=400J;

[2]有用功为

W有=Gh=500N×0.6m=300J;机械效率为

η=

300J

=

400J

W

W

=75%;

[3]额外功

W额= W总- W有=400J-300J=100J;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

f=

100J

4m

W

s

额=25N。

21.C200 靠近

【详解】

[1]由题图可知,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C点倾翻.

[2]依题,这是一个以C点为支点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空调×1

2

AB=F×AC

解得F=200N.

[3]空调室外机的重力一定,室外机离墙壁越近,力臂越小,作用在A点的拉力越小越安全,所以室外机应尽量靠近墙壁.

22.杠杆 B 0.1

【详解】

[1]扁担可以看做是以肩膀为支点的一个杠杆.

[2]设肩膀距离B 点的距离为a ,则距离A 点的距离为(1.8m -a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得:

20kg×10N/kg×(1.8m -a )=25kg×

10N/kg ?a , 解得:a =0.8m,

[3]故要使扁担水平平衡,应使肩膀向B 端移动0.1m 23.0 0.5 【详解】

由于课本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做的功为0,拉力做的功W=Fs=1N×0.5m=0.5J . 24.80% 变大 【解析】 【分析】

(1)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η=

100%100%100%W Gh G

W G G h G G 有总

动动

=???++ 求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根据η=

1

100%100%100%100%

1W Gh G G W G G h G G G

????+++有动

总动动

===分析用该滑轮组提升重10N 的物体时机械效率的变化. 【详解】

(1)因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4100%100%100%100%41W Gh G N

W G G h G G N N

????+++有总

动动=

===80% (2)由η=

1

100%100%100%100%

1W Gh G G W G G h G G G

????+++有动

总动动

===可知:当用该滑轮组提升重10N 的物体时,1?G G

+

减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25.甲 大于 大于

【详解】

[1]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所以可使用甲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甲图中拉力等于物重,乙图中拉力等于总重的二分之一,由于G >G 滑,所以可知乙滑轮更省力一些;

[3]两个滑轮所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乙图中提升动滑轮还要做一部分额外功,所以可知甲的机械效率大一些. 26.1.2 400 【详解】

[1]由图示可知,地面对手的支持力的力臂

l =0.8m+0.4m=1.2m ;

[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l =Gl G , 即

F ×1.2m=600N×0.8m ,

解得:F =400N 。

27.2:1 1:1 1:2 【详解】

[1]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2==1

s v s t s v s t

=甲甲甲乙乙乙; [2]两汽车的功率相同,由W =Pt 可知,在相等时间t 内,两汽车做功相等,做功之比为1:1; [3]甲、乙两车牵引力之比

111====122W F s W s W F W s s ??甲

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

。 28.150 75 【详解】

[1]从图可知,跳一次所用时间t 1=0.4s ,所以1min 内所跳的次数为:

n =160s 0.4s

t t ==150次 [2]小明的重力为:

G =mg =50kg×10N/kg=500N ,

从图可知,起跳的高度h =6cm=0.06m , 所以跳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W =Gh =500N×0.06m=30J ;

则1min 内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W 总=nW =150×30J=4500J ,

所以1min 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P =

4500J

60s

W t =

总=75W 。 29.6×104 1.5×104 【详解】

[1]因为货物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时拉力不做功,所以起重机在整个过程中对货物做功:

W 有用=Gh =6×103N×10m=6×104J ,

[2]由=W W η有用

得:

4400

610J

==7.510J 80W W η?=?有用

W 额外=W 总﹣W 有用=7.5×104J ﹣6×104J=1.5×104J .

30. 等臂 12 10

【解析】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物体所受的重力

310/30G mg kg N kg N ==?=,物体A 所做的功为: 300.412W Gh N m J ==?=,

功率为: 12101.2W J

P W t s

=

==. 故答案为: (1). 等臂 (2). 12 (3). 10

【点睛】功和功率的计算是关键,此题难度不大,用公式可直接求解.注意要通过质量求出物体的重力。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 . 振动 B . 静止不动 C . 一直向右运动 D . 一直向左运动 2. 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采用的办法是() A . 拉紧弦线 B . 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 . 用更大的力弹弦 D . 缩短发音部分弦的长 3.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 .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4.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起程,历时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余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 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由于:() A . 酒精有较高的凝固点 B . 酒精有较低的凝固点 C . 酒精有较高的沸点 D . 酒精

有较高的熔点 5. 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下列有关此武器的应用、认识错误的是() A . 此枪不能在月球上使用 B . 此枪可以射杀水中的鱼 C . 此枪射击时超声波响度太大,会把人耳振聋 D . 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等特点 6.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 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B . 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 . “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D . “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凝固,凝固会吸热 7.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A .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 .

九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3)

2016-2017学年度洛阳地矿学校10月月考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2.磁控猴子是一个史上最小气的猴子,只要你抢走它手上的香蕉,它就不停的大吵大闹,你把香蕉还给它,他就停止吵闹。香蕉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发声器 3.电路中的电流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的许多特点和水流、车流类似,人们在研究电流特点时,多用水流来相比,这种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叫做() A.控制变量法B.模型法C.类比法D.归纳法 4.关于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的大小只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B.电阻的大小只跟导体的温度有关 C.常温下,长度越长的导体,电阻越大 D.常温下,材料和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5.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6.下列四组物体中,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碳棒、人体、大地 B.水银、铜丝、铁块 C.陶瓷、干木、塑料 D.大地、人体、陶瓷 7、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b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 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 B.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 C.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 D.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 图1 8.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 A.只有灯L1能发光B.只有灯L2能发光 C.灯L1、灯L2都能发光D.灯L1、灯L2都不能发光 图2 图3 9.如下图所示的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这利用了半导体() A.良好的导电特性B.良好的绝缘特性 C.电阻随光照变化而变化的特性D.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10.高速公路收费站于开始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电源电压一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上海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2016·姜堰模拟) 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2016·岳阳) 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 2cm,3cm,5cm B . 7cm,4cm,2cm C . 3cm,4cm,8cm D . 3cm,3cm,4cm 3. (2分)如果在△ABC中,∠A=60°+∠B+∠C,则∠A等于() A . 30° B . 60° C . 120° D . 140° 4. (2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8°,它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A . 48° B . 48°或42° C . 42°或66° D . 48°或66° 5. (2分)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底边的夹角等于() A . 顶角

B . 底角 C . 顶角的一半 D . 底角的一半 6. (2分)(2011·衢州) 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 A . 1 B . 2 C . 3 D . 4 7. (2分)如图,在?ABCD中,AC,BD为对角线,BC=6,BC边上的高为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 3 B . 6 C . 12 D . 24 8. (2分)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A . AB=DE,BC=EF,∠A=∠D B . ∠A=∠D,∠C=∠F,AC=EF C . AB=DE,BC=EF,△ABC的周长= △DEF的周长 D . ∠ A=∠D,∠B=∠E,∠C=∠F 9. (2分)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中学、三汊中学、毛陈中学 联考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 .地球绕太阳公转 2. 下列单位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18cm=18X 0.01m=0.18m B . 18cm=18十 100cm=0.18m C. 18cm=18cm r 100=0.18m D . 18cm=18X 0.0仁0.18m 3. 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 B. 敲击一下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的人先后听到两次打击声 C. 敲击打击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 D. 敲击水中的石块,岸上的人也能听到敲击声 4. 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 是米( ) A. —位学生的身高为 16.3 B. —枝新铅笔的长度为 0.175 C. 一本字典的厚度为 3.5 D. —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 1.9 5. 小华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 河岸边的树木 B .所乘坐轮船的船舱 C.流淌的河水 D.迎面驶来的轮船 6. 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A. 偏大B .偏小C .无影响 D.都可能 &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 9. 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報畐的表苗和听更的额辜卫圉-拆尢 B. 15Hz 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C.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D. 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发声頻率 I ]听党癖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 400Hz 的声音

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49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第七中学【精品】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3000r/min,那么1秒内,该汽油机经过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次. 3.如图所示,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____(选填“同”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 4.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受到生活现象的启发而萌生的创意,比如:蒸汽机和汽油机,图________中是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图,________图是蒸汽机工作原理图. 5.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我市大力加快能源产业建设: (1)纯净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使用前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以便泄漏时能及时察觉到.人能闻到这种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2)液化天然气使用前要变成气体,这个过程叫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液化天然气要__热. (3)仙游水力发电生产基地.利用水力发电时,是将水的__能转化为电能.

6.如图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b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 7.如图所示,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状态;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路处于__状态;当S1、S2都闭合时,电路处于__状态. 二、单选题 8.小刚同学学习物理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奶奶都在被动吸烟”.小刚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9.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A.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0.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1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1/2倍B.4倍C.1倍D.1/4倍 12.小华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灯泡亮、电铃响

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卷

纱帽中学八年级物理十月月考试卷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80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4.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5.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 2012年5月22日,美国“猎鹰9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丙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纹丝不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龙”号飞船B.地球C.太阳D.舷窗 7.李军的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 8、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中学生跑完百米赛跑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D.人打一次哈欠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0、图4(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梅山第二中学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 一. 填空题(32) 1.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 比较,因此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即 ,其次,还要有合适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 2.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适当单位: (1)小红的身高160______; (2)一节电池的高度是0.6 ; (3)一只鸡的质量是1.5 ; (4)王小明同学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4.4_____; (5)成年人的质量大约是70______; (6)一袋牛奶的质量是200 。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纳米技术研究领域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科研领域之一,纳米是 单位。(填物理量) 4、物体所含 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位置、 、 改变而改变,小明带着一个苹果到月球上,苹果的质量 ; 5.南京长江大桥全程6772米,合 千米;课间打一杯开水的时间约需要4分15秒,合 秒; 6.某一音叉的频率为256赫兹,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音叉 ;(2分) 7.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填具体介质)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8.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玩游戏,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 噪 声 监 测 dB (第8题图) (第7题图) (第11题图)

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色”“音调”) 9.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在2min内做了1200次振动,频率是Hz,人类听到.(填“能”或“不能”) 10.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是的“低”指的是;“高” 指的是.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的大小. 11.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通州”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_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质量的是() A、磅秤 B、沙漏 C、天平 D、电子秤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砝码生锈 B、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 C、在测量中,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然后读出质量数 D、不用天平测量过大,超过天平测量范围的物体。 3、如图所示,是乒乓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如果频闪灯每秒闪动30次,则小球的 第一影像和第四影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A、0.1秒 B、0.2秒 C、0.3秒 D、0.4秒 4.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5.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九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苏科版

A.小刚用弹弓上形变的橡皮条将“子弹”弹射出去 C.上海“明珠线”上的 轻轨车无动力滑上站台 B.小明脚踩滑板 从高处滑下 D.子弹水平穿过 鸡蛋的瞬间 济川中学九年级物理阶段试题 (考试时间:化学、物理共150分钟题号范围:化学1~20;物理21~49)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 21. 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2. 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仍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两侧钩码同时向外移一格 B.两侧钩码同时向内移一格 C.左侧的钩码向内移一格,右侧减去一个钩码 D.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23. 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停在空中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24. 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B.机器的功率越小,说明它做功越慢 C.机器的功率小,说明它的效率低 D.机器功率越大,说明它越省力 25. 下面四幅图描述的情景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26.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27. 将一本物理教科书从地上检起,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在这过程中对物理教科书所做的功大约 为( ) A. 0.4J B. 4J C. 40J D. 400J 28. 如图所示,作用在轻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 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9.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铝0.88×103 煤油、冰 2.1×103干泥土0.84×103 沙石0.92×103铜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30. 学校要组织一次“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 ①测出各自的质量、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 ②在爬楼的时间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质量、爬楼的高度,就可以进行比较; ③在爬楼的高度相同时,只要测出各自的质量、爬楼的时间,就可以进行比较。 其中方案可行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都可以 31.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相同的滑轮将同样的钩码(滑轮 重小于钩码重),在相同时间内,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划破夜空的流星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2.下列单位换算式中正确的是() A.18cm=18×0.01m=0.18m B.18cm=18÷100cm=0.18m C.18cm=18cm÷100=0.18m D.18cm=18×0.01=0.18m 3.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 B.敲击一下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的人先后听到两次打击声 C.敲击打击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 D.敲击水中的石块,岸上的人也能听到敲击声 4.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米() A.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3 B.一枝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5.小华坐在轮船中逆流而上,认为自己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河岸边的树木 B.所乘坐轮船的船舱 C.流淌的河水D.迎面驶来的轮船 6.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D.都可能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8.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C.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D.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12分) 1. (1分)(2017·江津模拟)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 初三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B . 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流过冰箱的电流约为10A C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 . 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时间约为10s 2. (1分)(2017·齐齐哈尔) 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 .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C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 . 中学生的鞋长约为42cm 3. (1分) (2018八上·武山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间的基本单位为分,符号min B . 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符号m C . 速度的基本单位为米每分,符号为m/min D . 光年也是时间单位 4. (1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 28厘米=28厘米×0.01米=0.28米 B . 28厘米=28×0.1=0.28米 C . 28厘米=28×0.01米=0.28米 D . 28厘米=28×0.01厘米=0.28米 5. (1分)一块质量为1千克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 A . 仍是1千克 B . 大于1千克 C . 小于1千克 D . 无法确定 6. (1分)(2018·衡阳)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九年级物理十月月考试卷

十月月考物理试卷 注意:1.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90分 2.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的答题框内,非选择题需在答卷指定位置作答。 第I卷(共27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 2、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1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可能不带电 B.小球乙一定带负电 C.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3、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移动,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散实验中,我们看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 C.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5、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 B.蒸汽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热机效率分别是η1、η2和η3,则三者效率一定相等 C.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D.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燃料,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越多,热机效率则越高 6、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的的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块向铅块传热 B.铅块向铜块传热 C.铜块和铅块没有热传递 D.无法确定 7、小明设计了一个电路,开关断开两灯都不亮,开关闭合两灯均发光,拧下其中一只灯泡,另一只灯仍发光,则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8、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的几个电路实物连接图,其中正确的是( ) 9、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

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意有误的一组是() A.参与(yǔ)荇菜缥碧(piǎo)经伦世务 B.遗嘱(zhǔ)桅杆屏息(bǐng)殚精竭虑 C.属引(zhǔ)薄暮轩邈(miǎo)海市蜃楼 D.娴熟(shú)业已悄然(qiǎo)眼花缭乱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春节祭祖、告慰先人,既传达中国人特有的血脉意识,也后人弘扬祖先之德,善化育人尽在不言中。年节祭祀活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方式,实现文化有效传承,其不仅不能缺位,更不能缺少应有的仪式感。缺少严肃、庄重的仪式文化的潜移默化,年节祭祀活动的文化传承难以内化于心,无法在精神上给人以历史感、血脉感。 A.怀念鞭策沉重归属 B.缅怀鞭策厚重归依 C.缅怀鞭挞沉重归依 D.怀念鞭鞑厚重归属 3.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海量的单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大众的短途出行,但也由此衍生出诸多问题。 B.一直以来,“校园贷”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整个行业信息不够透明,学生多方借贷时有发生,以致到头来超出还款能力,不得不寻求其他办法。 C.一个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定会收获更有价值的人生,必将做出非比寻常的贡献。 D.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归根结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有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常常陷于斤斤计较。 B.伊朗诗人萨迪说:“旅游是一条到达天宇之路。”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无不是在旅行中开拓自己,铸造了辉煌的人生。 C.短短两年时间,知识付费“飞入寻常百姓家”:知乎、得到、喜马拉雅、分答等一大波知识付费平台走红,五花八门的产品不时欣起一波波热潮。 D.这种独特的美的内涵是什么?是奇,是险,是秀……是兼而有之,还是其他?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书法漫谈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安徽省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安徽省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八上·蓟县开学考) 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B . 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C .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D . 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2. (2分)(2020·上海模拟)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a)、(b)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乙运动快慢相同 B . 运动5秒两车相距1.5米 C . 甲、乙的动能可能都变大 D . 甲、乙的机械能可能都变大 3. (2分)(2020·铁东模拟)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图甲)。水平传送带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传送,工件放到传送带上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t1内,工件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0~t1内,工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 . 0~t1内,工件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 D . 0~t2内,由于工件做水平运动,所以它的机械能守恒

4. (2分)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 .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 .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 (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 . 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 D . 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6.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的声速跟音调的高低无关 B . 人不可能听到所有振动物体的声音 C . 每秒振动12次的声源发出的声音不能引起人的听觉 D . 不振动的物体能发出音调最低的声音 7. (2分) (2015八上·东湖期中)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探究() A . 响度是否与振幅有关 B .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 .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 . 声音产生的原因 8. (2分)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 . 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2013-2014学年10月月考九年级物理试题

十月月考九年级物理试题 1、如图所示,其中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丙 D .乙和丁 2、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 .炒菜时,满屋飘香 C .扫地时灰尘四起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3、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 .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 .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 .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B .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C .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D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5、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6、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B.玻璃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其内能变为零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D.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7、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C.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 D.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 8、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9、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 .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 .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C .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 .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10.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 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 B.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 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可以表示“内能、温度和热量”,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 2、如图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 ,使空气的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就燃烧起来了。 3、 一台四冲程汽油机,活塞向上运动的是______ _ 和___ ____ 冲程,若在一分钟内火花塞点火1800次,则此汽油机做功___ 次,曲轴每秒钟转 转。 4.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5.去冬今春市面上流行一种叫“暖宝宝”的随身发热贴,它为最新一代高科技产品,暖宝宝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内充物质的化学能转变为 。使用时将暖宝宝贴在身体某部位,某部位就会感到暖和,它是利用的 方式升高人体某部位温度的。 6.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 7.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和_____℃.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如图所示,SA 表示从空气斜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的反射光线和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AB 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在图中画出物体AB 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3.如图所示,画出内燃机做功冲程活塞运动的箭头方向和吸气冲程气缸门的开闭情况。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 1. (6分)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前扑后继________自期其人________舍声取义________ 不足为锯________地大物搏________怀古伤令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2. (8分) (2017九上·广丰月考)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刘方平《月夜》) (2) 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右手秉遗穗,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5) 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的诗句是________。 (7)李清照《武陵春》中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外国名著 (共1题;共7分) 3. (7分)(2018九上·衢州月考) 名著赏析。 (1)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 .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艾青诗选》中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八上·石林期末) 下列记录的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 人正常步行速度是1.2m/s B . 一张课桌受到的重力大约是1N C . 一头成年大象的的质量500kg D . 中学生的身高160dm 2. (2分) (2019八下·滦南期末) 日常生活中,以下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 . 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60N B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5m/s C . 一枚鸡蛋漂浮在食盐水中,所受浮力约为0.5N D .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3. (2分) (2019九上·云安期末) 在物理学中”千瓦时”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 . 电流 B . 时间 C . 电能 D . 电功率 4. (2分) (2016八上·青山期中)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和体积的单位分别是() A . 米(m)、千克(kg)、升(L) B . 千米(km)、千克(kg)、立方米(m3) C . 米(m)、千克(kg)、立方米(m3) D . 米(m)、克(g)、毫升(ml) 5. (2分) (2017八下·大丰期中)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器具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器具是() A . 托盘天平 B . 电子天平

C . 弹簧测力计 D . 案秤 6. (2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 cm,5.36 cm,5.36 cm,则木块长度应记作() A . 5.36 cm B . 5.363 cm C . 5.3633 cm D . 5.36333 cm 7. (2分)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乒乓球的质量约为2kg B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 C .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1.5m D . 人脉搏跳动一次需要的时间约为2s 8. (2分)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都有可能 9. (2分) (2017八上·长清期中) 如图是小强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A . 1cm 5.50cm B . 1cm 3.50cm C . 1mm 5.50cm D . 1mm 3.50cm 10. (2分)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

北京四中届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图1 北京四中初三年级综合练习 物理 2013.10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分层班级 班级 学号 姓 名 分数 .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每小题 2分) 1. 下列四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玻璃 B .煤油 C .橡胶 D .石墨 2. 在如下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量的单位的是 A .瓦特 B .牛顿 C .库仑 D .焦耳 3.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树叶飘落 D .冬天,雪花纷飞 4. 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1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5. 如图3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三个灯泡是并联的是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6页,共五道大题,34道小题,满分100分。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机读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图2 A B C D

6.如图4所示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B.水沸腾时C.锯木头D.儿童沿滑梯 摩擦能发热蒸汽冲开壶盖锯子发烫滑下感到热 7.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B.电路中有了电源就能形成电流 C.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有持续电流必定有电源 D.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9.在连接串联、并联电路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没有必要的是 A.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B.应该把开关连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 C.电路连接完毕并检查后,开关试触 D.按照电路图从电源的一极开始连接,直到另一极为止 10.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①小丽说,它含有的热量增加了;②小红说,它内部的分子运 动加剧了;③小刚说,它具有的内能增加了;④小华说,它从外界吸收热量了。这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A. ②与③ B.①与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11.如图5所示为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按照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 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丁丙B.甲丁乙丙C.甲丙丁乙D.甲丁丙乙 图3 图4 图5 甲乙丙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