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铝知识点大汇总

化学铝知识点大汇总

化学铝知识点大汇总
化学铝知识点大汇总

铝,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Al,它的原子序数是13。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在金属品种中,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

⒈物理性质

银白色轻金属。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仅次于金和铜。

⒉化学性质

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

⑴与酸反应

2Al+6HCl===2AlCl

3+3H

2

↑2Al+6H+=2Al3++3H

2

2Al+3H

2SO

4

===Al

2

(SO

4

)

3

+3H

2

↑2Al+6H+=2Al3++3H

2

2Al+6H

2SO

4

(浓)===Al

2

(SO

4

)

3

+3SO

2

+6H

2

O (Al,Fe在冷,浓的H

2

SO

4

,HNO

3

中钝化)

Al+4HNO

3(稀)===Al(NO

3

)

3

+NO↑+2H

2

O Al+4H++NO

3

–=Al3++NO↑+2H

2

O

⑵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

+3H

2

↑2Al+2OH–+2H

2

O=2AlO

2

–+3H

2

⑶与盐反应

2Al+3Cu2+===3Cu+2Al3+⑷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4Al+3MnO

22Al

2

O

3

+3Mn 2Al+Cr

2

O

3

Al

2

O

3

+2Cr

2Al+Fe

2O

3

Al

2

O

3

+2Fe 2Al+3FeO Al

2

O

3

+3Fe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⑸与非金属反应

2Al+3Cl

22AlCl

3

4Al+3O

2===2Al

2

O

3

(常温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在氧气中燃烧)

氧化铝

⒈物理性质

白色晶状粉末或固体,导电性常温状态下不导电⒉化学性质

⑴与酸反应

Al

2O

3

+3H

2

SO

4

===Al

2

(SO

4

)

3

+3H

2

O Al

2

O

3

+6H+=2Al3++3H

2

O

⑵与碱反应

Al

2O

3

+2NaOH===2NaAlO

2

+H

2

O (Al

2

O

3

两性氧化物) Al

2

O

3

+2OH―=2AlO

2

―+H

2

O

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⑴与酸反应

Al(OH)

4+3H+===Al3++3H

2

O

⑵与碱反应

Al(OH)

3+OH-===AlO

2

-+2H2O

⑶分解

2Al(OH)

3Al

2

O

3

+3H

2

O

⑷实验室制法

AlCl

3+3NH

3

〃H

2

O===Al(OH)

3

↓+3NH

4

Cl

Al3++3NH

3〃H

2

O=Al(OH)

2

↓+3NH

4

+

图像题

①向一定量的AlCl3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见图(a)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Al3+ + 3OH- = Al(OH)3 ↓

Al(OH)3 +OH - = AlO2― +2 H2O

例1. 向30毫升1 mol/L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溶液,若产生0.78克白色沉淀,则加入的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 3mL

B. 7.5mL

C. 15mL

D. 27.5mL

解析:已知,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氢氧化钠不足,二氢氧化钠过量。

由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

当碱的量不足时:

当碱过量时:

故此题答案为:B、D。

例2. 向含有的溶液中加入含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1)a mol (2)b mol (3)

(4)(5)0 mol (6)

A. (1)(2)(4)(5)(6)

B. (1)(4)(5)(6)

C. (1)(2)(3)(5)(6)

D. (1)(3)(5)

解析:

(1)当时,或。

(2)当时,。

(3)当时,

答案:B

例3. 等体积的和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

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和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1)1:3 (2)2:3 (3)1:4 (4)2:7

A. (1)和(2)

B. (1)和(3)

C. (2)和(4)

D. (3)和(4)

解析: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或。故当溶液中与

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当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

答案:C

【练习】

将3 mol/L 溶液滴入到25 mL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图2是整个过程

的数学分析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加入的物质的量,纵轴表示产生的

沉淀物质的量。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当C点从O点向A点运动时,表示随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

___________。OA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由此可得A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当C点从A点向B点运动时,表示____________。AB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由此可得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3)由上述分析,可求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

(4)由上可知:生成沉淀的量随加入的的量而改变,可以把它们表示成函数的关系。若以加入的的物质的量x为自变量,以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为因变量,当C点处于OA段时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带定义域);当C点处于AB段时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带定义域)。

(5)利用上述所得结果,填写表1。

表1

溶液的体积

二、向强碱溶液中滴入铝酸盐溶液,先无沉淀,当全部转化为时,再加入铝盐溶液,则偏铝酸盐与铝盐溶液发生了相互促进水解的反应,产物都是

如图3所示:

图3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A段:

A~B段:

例3.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能鉴别开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解析:从图1与图3的图像差别上不难看出当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现象是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随碱液的加入沉淀又不断消失;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时,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出现白色胶状沉淀。故此题答案为C、D。

三、向铝盐溶液中滴入氨水或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

(I)向铝盐中滴加氨水时,当氨水增加到时,产生最大沉淀量如图4所示。

图4

(II)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时,开始时氨水过量,如图5所示,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图5

由图4与图5不难看出,氢氧化铝沉淀是不溶于弱碱氨水中的。

四、I: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强碱

当时,产生最大沉淀量,继续滴入强酸,沉淀逐渐溶解。如图6所示。

图6

II:向盐酸中滴加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

滴入的偏铝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继而马上被盐酸溶解,反应方程式为:

继续滴加的则与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沉淀量的变化可用图7表示。

图7

五、向溶液中通入

由于产生的沉淀不溶解在碳酸中,产生的沉淀不消失,如图8所示。

图8

六、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现象是先产生沉淀,继续滴加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图9

例4. 现有200 mL 和的混合溶液,其中,

,要使转化为,并使与分离开,至少需要4 mol/L的溶液的体积为()

A. 140mL

B. 120mL

C. 100mL

D. 80mL

解析:由题意

则需

答案:D

例5. 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 mol/L的溶液至过量,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10所示。求:

(1)原合金中Mg、Al质量各多少克。

(2)物质的量浓度。

图10

解析:由图10可知,11.6g是沉淀的质量,是的质量,当时,中和,无沉淀生成。

(1)

24g 58g

m(Mg) 11.6g

(2)当时,此时全部以沉淀的形式存在,则溶液中,所以

答案:(1)Mg:4.8g;Al:2.7g

(2)

例6. 图11是向混合液中依次加入M和N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M和N的体积关系图(M、N各表示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混合溶液中

B. 混合液中

C. V之前加溶液,V之后加盐酸

D. 这种盐酸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图11

解析:依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C是正确的。设物质的量为1 mol,则生成为 1 mol,A�B段溶解过程消耗NaOH也是1 mol(据反应式),由图推知O�V段每等份相当于NaOH量为1 mol,那么O�A段生成

消耗NaOH应是3 mol,即3等份,则余下两等份即2 mol应生成所消

耗NaOH量,故为1 mol,也应是1 mol,由此可判断A也是正确的,则B错误。对于D选项,可分析图像A�B,B�C两段,前者消耗沉

淀后者生成沉淀,从而有关系式:,故可推知

,又两段消耗溶液体积相等,因此不难得出结论:D选项也是正确的,错误选项只有B。

七、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

当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同时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部分消失,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当溶液中的完全沉淀时:

当溶液中的完全沉淀时:

其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碱的体积关系如图12和图13所示。

例7. 向明矾溶液里滴加溶液,当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 一部分为沉淀,一部分以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B. 一部分为沉淀,一部分以形式存在溶液中

C. 全部为沉淀

D. 几乎全部以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解析:从上图不难看出,当完全沉淀时,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故此题答案为D。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及配套练习题 一、实验基础知识 1.常用化学仪器 (1)应用要点:熟悉常用仪器结构特点、用途和应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加热容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注意事项:加热容器要区分是直接加热还是隔石棉网加热;分离仪器要区分是用于分液、过滤还是蒸馏;计量仪器要特别注意零刻度的位置及读数的精度要求。 2.常用试剂的使用与贮存 (1)应用要点:着重了解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易挥发的试剂、易燃试剂、不宜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等。 (2)注意事项:试剂的使用和贮存方法是由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易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试剂不能长时露置在空气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受热易分解的试剂和易挥发的试剂应存放在冷暗处;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的试剂,如NaOH、Na2CO3等不宜放在磨口玻璃试剂瓶中。 3.气体制备与净化 (1)应用要点: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制备装置、收集方法、尾气吸收等。(2)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是否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4.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应用要点:要注意区分检验、分离、提纯的区别;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检验方法;掌握分离和提纯的试剂选择依据和分离操作方法。 (2)注意事项:要注意三者在目的上的不同。检验是对物质进行鉴别或鉴定;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提纯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由于目的不同,所选试剂及分离方法也要相应地变化。 5.定量实验 (1)应用要点:掌握四个定量实验(中和滴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热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主要仪器和装置、操作要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 (2)注意事项:要在熟悉仪器构造的前提下掌握操作方法和读数方法;在深入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 二、综合实验 (1)应用要点: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仪器和装置、确定装置的接口顺序;能够设计简装实验;能够对实验原理、仪器、操作等的进行评价。 (2)注意事项:要注意区分洗气瓶长进短出和短进长出时的不同用途;。实验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四个基本原则;在掌握好实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确地评价实验。 1.典型例题:

高考化学知识点全集

对于想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能力上略有欠缺。因此,调整好心理状态、掌握好解题技巧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适当的压力是一种正常现象,过分压力就不正常了,而且过分压力肯定会影响高考成绩. 对于同学来讲调整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复习来讲,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考试策略来讲,以简单题、中等题取胜的战略心理。对家长来讲,努力做到平常心对待高考。第二,不要唠叨孩子。第三,给孩子说一句话:只要你尽力就行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2017高中化学知识点:偏铝酸盐

2017高中化学知识点:偏铝酸盐 2017高中化学知识点:偏铝酸盐 偏铝酸盐: 偏铝酸盐是指含有“AlO2-”集团的盐,是铝及其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的产物。 例如Al(OH)3+OH-?AlO2-+2H2O。 偏铝酸盐的性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下:①偏铝酸盐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溶液呈碱性。 ALO2-+2H2O==AL(OH)3+OH- ②偏铝酸盐与酸反应与强酸 发生反应:适量强酸:ALO2-+H+H2O==AL(OH)3 过量强酸:ALO2-+4H+==AL3++2H2O 与弱酸(H2CO3)发生反应:即通入CO2气适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 ③铝盐与偏铝酸盐溶液反应: AL3++3ALO2-+6H2O==4AL(OH)3 偏铝 酸盐也可以理解为两性物质Al盐偏碱性的盐。 AlO2-+H+(少量)+H2O==Al(OH)3↓ AlO2-+4H+(过量)==Al3++2H2O 偏铝酸盐的性质: 偏铝酸盐的性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下: ①偏铝酸盐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溶液呈碱性。 AlO2-+2H2O==Al(OH)3+OH- ②偏铝酸盐与酸反应与强酸发生反应:

适量强酸:AlO2-+H++H2O==Al(OH)3 过量强酸:AlO2-+4H+==Al3++2H2O 与弱酸(H2CO3)发生反应:即通入适量CO2: 2AlO2-+CO2+3H2O==2Al(OH)3+CO32- 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 ③铝盐与偏铝酸盐溶液反应: Al3++3AlO2-+6H2O==4Al(OH)3偏铝酸盐也可以理解为两性物质Al盐偏碱性的盐。 方法与技巧: 偏铝酸盐是在强碱性条件下生成的,所以它的存在环境也是强碱性环境,在离子共存题目中,经常遇到含有AlO2-的情况,遇到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认为该溶液中含有OH-,与很多显酸性的离子不共存。例如:AlO2-与Al3+、Fe3+、NH4+、HCO3-等常见离子不共存。 “铝三角”关系: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Al3++4OH-===AlO2-+2H2O AlO2-+2H2O+CO2===Al(OH)3↓+HCO3- AlO2-+H++H2O===Al(OH)3↓ AlO2-+4H+===Al3++2H2O 相关高中化学知识点:碳酸钠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_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_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1=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热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

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 高三新学期大家要学习很多化学知识点,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化学知 识点比较琐碎,因此在课下多进行复习巩固,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三化 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学好高三化学知识有帮助。 1.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 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 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 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注意:使用pH 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

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C),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C腋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 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

高 中 化 学 重 要 知 识 点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

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 ——蓝色Cu2 (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铝三角习题分析

“ 铝 三 角” 的 图 像 分 析 及 计 算 知识点一、铝三角 1、三角关系:A|3+、AI(0H )3与AIO 2—相互转化的关系 Al * AO 2、铝三角的应用 ① 制取AI(OH )3 常用弱碱与可溶的铝盐反应: A|3+ + 3NH 3 ? HO == AI(OH) 3; +3NM 也可以用偏铝酸盐与弱酸反应: AIO 2- + CQ + 2H 20 == AI(OH) 3 ; + CQ 2- 知识点二、铝的化合物的有关图象 1、基本图象 ①向铝盐溶液中逐滴滴加强碱性溶液直至过量 水又是怎样的图像? 现象: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消失。 AI 3+ + 30H - = AI(OH) 3; 离子方程式: AI(OH) 3 + OH = AIO 2- +2HO 如若将强碱性溶液换成氨水又是怎样的图像? ③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滴加强酸溶液直至过量 通入CO )又是怎样的图像? 现象: 离子方程式: 2、基本图象的拓展 ①过量O H ②过量H + ⑥0H AI(OH) 3 如若将强碱性溶液换成氨 现象: 将强酸溶液换成弱酸(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①若AICI 3溶液中混有MgC 2,向此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 溶液直至过量,发生了什么 反应?图象是怎样的? 现象:开始产生沉淀,之后沉淀部分溶解 写出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M 6+ + 2OH 丄 Mg (OH )2; AI + 3OH — = AI(OH) 3; AI(OH) 3 + OH — = AIO 2— +2HO ② 若AICI 3溶液中除混有外 MgC 2,还混有盐酸,向此 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 溶液直至过量,发生的反应有何 不同,图象有什么样的变化? 现象:开始无沉淀,之后产生沉淀,之后沉淀部 分溶解 Mf + 2OH — = Mg (OH )2; AI 3+ + 3OH — = AI(OH) 3; AI(OH) 3 + OH — = AIO 2— +2HO ③ 若AICI 3溶液中除混有MgC 2和盐酸外,还混有NHCI ,向此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 溶液直至过量,发生的反应又有何不同,图象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KOH 容液,析出 现象: 离子方程式: Mc j + + 2OH — = Mg (OH )2; H + + OH — = H O f W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记忆篇)

阳焱发: 人怎么可以平庸的活着? 勇敢去追求自己所想的吧孩子们。。。No。1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H 2氢气O 2 氧气N 2 氮气C碳P磷S硫Fe铁Cu铜Hg汞 2、化合物 (1)氧化物:H 2O水 CO 2 二氧化碳 CO一氧化碳SO 2 二氧化硫 SO 3 三氧化硫 P 2O 5 五氧化二磷 Fe 2 O 3 氧化铁 Fe 3 O 4 四氧化三铁 CaO氧化钙 MgO氧化镁 CuO氧化铜ZnO氧化锌FeO氧化亚铁MnO 2二氧化锰Na 2 O氧化钠 (2)酸:HCl盐酸H 2SO 4 硫酸HNO 3 硝酸H 3 PO 4 磷酸H 2 CO 3 碳酸H 2 SO 3 亚硫酸 (3)碱:NaOH氢氧化钠 KOH氢氧化钾Ca(OH) 2氢氧化钙 Ba(OH) 2 氢氧化钡 Cu(OH) 2 氢氧化铜 Fe(OH) 3氢氧化铁Fe(OH) 2 氢氧化亚铁Al(OH) 3 氢氧化铝Mg(OH) 2 氢氧化镁 (4)盐:NaCl氯化钠 Na 2CO 3 碳酸钠 ZnCl 2 氯化锌 CaCl 2 氯化钙KCl氯化钾Na 2 SO 4 硫酸钠 CuSO 4硫酸铜 AgCl氯化银FeCl 3 氯化铁 FeCl 2 氯化亚铁 AlCl 3 氯化铝FeSO 4 硫酸亚铁 Fe 2(SO 4 ) 3 硫酸铁ZnSO 4 硫酸锌 CaCO 3 碳酸钙 BaCl 2 氯化钡 BaSO 4 硫酸钡 KClO 3 氯酸钾 KMnO 4 高 锰酸钾 K 2MnO 4 锰酸钾 KNO 3 硝酸钾 Cu(NO 3 ) 2 硝酸铜Hg(NO 3 ) 2 硝酸汞 NH 4 Cl氯化铵NH 4 NO 3 硝酸铵(NH 4) 2 SO 4 硫酸铵NH 4 HCO 3 碳酸氢铵NaHCO 3 碳酸氢钠Cu 2 (OH) 2 CO 3 碱式碳酸铜 (5)有机物:CH 4甲烷 C 2 H 5 OH乙醇(酒精) CH 3 OH甲醇 CH 3 COOH乙酸(醋酸) CO(NH 2 ) 2 尿素, 葡萄糖:C 6H 12 O 6 淀粉:(C 6 H 10 O 5 ) n 初三化学必需的记忆性知识一、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 2O 5 、CaO、NaOH、Ca(OH) 2 、KClO 3 、KCl、Na 2 CO 3 、NaCl、无水CuSO 4 ;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 2、Fe 3 O 4 ▲KMnO 4 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 2O 3 、HgO、红磷▲硫:淡黄色▲Cu 2 (OH) 2 CO 3 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 4溶液、CuCl 2 溶液、Cu(NO 3 ) 2 溶液);凡含 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SO 4溶液、FeCl 2 溶液、Fe (NO 3 ) 2 溶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 (如:Fe 2(SO 4 ) 3 溶液、FeCl 3 溶液、Fe (NO 3 ) 3 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 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 3、BaCO 3 (溶于酸) AgCl、BaSO 4 (也不 溶于稀HNO 3) 等②碱:蓝色↓:Cu(OH) 2 红褐色↓:Fe(OH) 3 白色↓:其余不溶性碱为白色。

化学实验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1:常见仪器I.考试要求 了解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II.主要内容

4.组装操作顺序 (1)仪器组装:自下而上:酒精灯位置→铁架台→铁圈位置→石棉网→烧瓶位置;自左至右:发生装置→洗气装置→性质实验装置→集气装置→吸收装置。 (2)药品放置:先固后液。 (3)实验操作:查漏→排空→加热→验纯→收集。 1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2:基本操作 I.考试要求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操作

3.溶解与稀释 ①固体:用烧杯、试管溶解,振荡、搅拌、粉碎、一般升温等方法可加快溶解速度。 ②液体:注意浓HSO的稀释。当混合浓HNO和浓HSO时,也类似于浓HSO的4344222稀释,即必须把浓H SO慢慢地注入浓HNO中。342③气体的溶解 a.溶解度不大的气体(Cl、HS、SO) b.易溶于水的气体(HCl、HBr、NH) 3222 4.试纸的使用 试纸的种类很多,如:石蕊试纸(红、蓝)、醋酸铅试纸(检验HS存在)、淀粉碘化钾试2纸、pH 试纸等,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除pH试纸外,其余试纸使用前要用蒸馏水润湿; ②用试纸检验溶液性质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中部,不可将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 ③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将试纸湿润后粘在玻璃棒的一端,把试纸放于待测气体的试管口或集

气瓶口附近。 5.仪器的洗涤 ①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2 ②若附着不易用水洗净的物质时,应选不同的“洗涤剂”区别对待。 7.气密性检验 凡是有导气的实验装置,装配好后均需检查气密性。 简单装置检验气密性的方法:用双手捂住烧瓶或试管,导管伸入水中,借手的热量使容器内的空气膨胀(或用酒精灯加热),容器内的空气则从导管口形成气泡冒出,把手(酒精灯)拿开。过一会,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注意:若欲检气密装置是一个非气密性装置。先把装置处理成一个密闭系统,再检验。 8.过滤 适用范围:不溶性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之间分离 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指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0.5cm,液面低于滤纸边缘0.5cm左右;“三靠”指漏斗下端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玻璃棒末端斜靠滤纸三层那一边,容器口(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中上部。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总复习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双线桥: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号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变化 反应物→ 概念及转化关系 配平 氧 化还原反应 →产物

①、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 ②、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④、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 2、Br 2、O 2 等; ②、元素(如Mn 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2、KMnO 4等 氧化剂: ③、元素(如S 、N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 2SO 4、HNO 3 等 ④、元素(如Mn 、Cl 、Fe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 4、KClO 3、FeCl 3、K 2Cr 2O 7 ⑤、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等。 ①、活泼的金属,如Na 、Al 、Zn 、Fe 等; ②、元素(如C 、S 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 、SO 2等 还原剂: ③、元素(如Cl 、S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 、H 2S 等 ④、元素(如S 、Fe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 2SO 3、FeSO 4等 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 、Si 等。 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离子互换反应 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类型: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个数、电荷数是否 相等。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 2O 3、SiO 2) 中学常见的难溶物 碱:Mg(OH)2、Al(OH)3、Cu(OH)2、Fe(OH)3 生成难溶的物质:Cu 2++OH -=Cu(OH)2↓ 盐:AgCl 、AgBr 、AgI 、CaCO 3、BaCO 3 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2Ag ++SO 42-=Ag 2SO 4↓ 发生条件 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Ca(OH)2+CO 32-=CaCO 3↓+2OH -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H 2O 、CH 3COOH 、H 2CO 3、NH 3·H 2O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CO 2、SO 2、NH 3等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强弱比较 氧 化剂、还原剂

(完整word版)高三化学知识点之铝及其化合物.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精品小班课程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 2014秋季12HX01

一、考纲要求 二、知识梳理 (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 (1)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银白色金属。 (3)化学性质: ①跟O 2及其它非金属反应: 常温下,在空气中因生成氧化膜,具有抗腐蚀能力。4Al+3O 2O 3 2S 3 ②跟某些氧化物:2Al+Fe 2O 2O 3 (铝热反应)

③跟水反应:2Al+6H2O → 2Al(OH)3+3H2↑ (一般不反应,只有氧化膜被破坏后反应) ④跟酸的反应:2Al+6H+→ 3Al3+ + 3H2↑(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钝化) ⑤跟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2、Al2O3(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 (1)跟酸反应:Al2O3+6H+→2Al3++3H2O (2)跟碱反应:Al2O3+2OH-→AlO2—+2H2O 3、Al(OH)3 (两性氢氧化物) Al(OH)3的两性: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Al(OH)3显两性的内在本质是:H2O + H+ + AlO23+ + 3OH-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难溶于水 (2)受热分解:2Al(OH)2O3+3H2O (3)Al(OH)3实验室制法: ①可溶性铝盐加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②可溶性偏铝酸盐与弱酸:AlO2—+ H2CO3 +H2O→ Al(OH)3↓+ HCO3— ③ 3AlO2- +Al3++6H2O →4Al(OH)3↓ 4、铝盐 (1)Al3+与碱溶液反应:Al3++3OH-→Al(OH)3↓(碱不足) Al3++4OH-→AlO2-↓+2H2O(碱过量) + (2)Al3+水解:Al3++3H (3)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复盐。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介绍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介绍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介绍(一) 1有毒的气体:H2S、Cl2、SO2、NO2、;CO、NO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Cl2、SO2、NO2、NH3、 3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的气体:HCl 5不能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NO(氧化)、C2H4、CO(密度与空气近似) 6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HCl、SO2、NO2、H2S、CO2(能使湿润的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l2(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7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NH3 8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NH3(HI、HBr) 9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NH3酸性气 体(HCl、SO2、NO2、H2S、CO2、Cl2)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介绍(二) 1常用作净水剂的物质明矾、Al(OH)3 2常用作耐火材料的物质Al2O3、MgO 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Al、Al2O3、Al(OH)3、NaHCO3、(NH4)2S 4红褐色的沉淀Fe(OH)3 5红棕色的固体Fe2O3 6能发生钝化现象的两种金属两种酸Fe、Al浓硫酸、浓硝酸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介绍(三)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 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 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 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 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 胶体中的氯离子。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大全总结.doc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大全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大全总结【1】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 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 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 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 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

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五.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点整理 1.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 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 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 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 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 性质。 注意: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 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 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E)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阴凉处。 (P)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易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4.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 (1)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3)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紧靠;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靠;漏斗颈的下端出口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紧靠。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高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知识点: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领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原因是"导管伸入集气瓶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4.进行气体与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发生反应。 5.点燃H2、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入烧杯的1/3为宜。若导管伸入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6.进行一种气体在另一种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7.用加热方法制得的物质蒸气,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8.若需将HCl、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入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9.洗气瓶中供进气的导管务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11.制H2、CO2、H2S和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12.制Cl2、HCl、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

高中化学第三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重难点九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铝三角”人教版

重难点九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铝三角” 【要点解读】 1.Al3+―→Al(OH)3 (1)可溶性铝盐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2)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 2.Al(OH)3―→Al3+:Al(OH)3溶于强酸溶液: 3.Al3+―→AlO2-: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应: 4.AlO2-―→Al3+:偏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5.AlO2-―→Al(OH)3: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6.Al(OH)3―→ AlO2-:Al(OH)3溶于强碱溶液: 【温馨提示】 三种物质相互转化注意反应条件,特别是Al(OH)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特别提醒】 1.两性化合物的概念 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盐和水的化合物才是两性化合物。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不属于两性化合物。 2.Al(OH)3的三种制备方法 (1)用铝盐和氨水制备Al(OH)3,不选用强碱(如NaOH)溶液,是由于Al(OH)3溶于强碱溶液,而不溶于弱碱(如氨水)溶液。 (2)溶液中AlO2-→Al(OH)3最好通入CO2,而不是选用强酸,因为氢氧化铝溶于强酸,而不溶于较弱的酸。 3.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金属单质:Al等;(2)两性氧化物:Al2O3等;(3)两性氢氧化物:Al(OH)3等;(4)弱

酸的铵盐:(NH4)2CO3、CH3COONH4、(NH4)2S等;(5)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NaHSO3等。【重难点指数】★★★★ 【重难点考向一】氢氧化铝的制取和性质探究 【例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是( ) A.Al+H2O B.Al2O3+H2O C.AlCl3+NaOH D.Al2(SO4)3+NH3?H2O 【答案】D 【名师点睛】以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为载体,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方案的选取,应从操作 是否简单、安全,生成物是否会有污染、反应物是否经济等多角度去综合考虑,易错点:(1)对题目要求 理解不够,最佳方案,而不是只要生成Al(OH)3即可,故选项C易错点,此方案不是最佳,因无法控制反 应物的用量,将Al3+完全转化为Al(OH)3;(2)氢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碱,不可用Al2O3与水直接化合得 到;(3)对Al(OH)3的两性认识不够,不是所有的酸或碱均能溶解Al(OH)3,弱酸如碳酸、弱碱如NH3?H2O 不能溶解。 【重难点考向二】铝及其化合物性质探究 【例2】某同学通过系统实验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氨水,最终得到澄清溶液 B.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等质量的氢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