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考资料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复习知识点

会考资料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复习知识点

会考资料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复习知识点
会考资料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复习知识点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 1 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一、行星地球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1)天体系统的级别

(2)太阳系八大行星由里向外的顺序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 星和木星之间

地球的普通型: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 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地球是太阳系中及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运行轨道安全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有适合生物呼吸 的大气

有液态水 形成生命的原因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明显的变化

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日地距离适中 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 多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氢为主的大气

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1).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 且能量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色球、光球(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光球层上的太阳黑子(周期 11 年)和色球层上的耀斑(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3)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 →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 → 产生磁暴 带电粒子流进入 大气层 → 产生极光 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主要是降水) ●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自转公转

概念

绕转中心

地轴空间位置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上 空俯视地球为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

空俯视地球为顺时针方向转动

恒星日(23 小时 56 分 4 秒)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为 0)南

北纬 60°为赤道一半

角速度 全球各地(除南北极为 0)都一样

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太阳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上 空俯视地球为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

空俯视地球为顺时针方向转动

恒星年(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

近日点(一月初)快,远日点慢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2)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23026’):黄道面(公转)+赤道面(自转)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年回归运动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昼夜交替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的自转,因此昼半球和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的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东早西迟”

换算: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o,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解题的三个方法:

(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o,余数<7.5则整数为时区序号;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2)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差4分钟

(3)“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

国际日界线(一条折线,大致为180°经线)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向西减一天

(4).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顺着自转方向)由夜变为昼。昏线:由昼变为夜。

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晨线与赤道的焦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晨昏线画法:与光线垂直平分赤道二分时与经线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①侧视日照图②俯视日照图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防线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判断节气日照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几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公转的地理意义: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

带变大,温带变小)。

正午太阳高度:H=90―∣(φ±λ)∣

说明:φ为所求地纬度,λ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用φ-λ;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北半球时用φ+λ: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2:00。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①维度分布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②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赤道及其以南(南半球)最小值

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

(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

(2)某地昼长2x,则日出为12:00—x,日落为:12:+x。

(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

(5)、地球的圈层结构

1.研究手段:地震波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S)。

注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纵波波速比横波快,一般陆地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动,然后才是左右震动;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2.地球内部圈层

●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33km),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面(2900km)。

●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

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球大气最重要能量来源)——>大气削弱(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之有关)——>地面(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

2.最简单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根本原因:高低纬间的冷热不均形式: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最常见的形式:风

3.(P33)海陆热力环流:图(活动)。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受热的地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热低压)

4.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5.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近地面大气风向是456共同作用结果高空大气风向是45 6.摩擦力: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7.等压面:高压向高处凸,低压向低处凹

二、

1.(P36)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2.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注意: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冬季。

4.(P39)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冷高压(亚洲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热低压(亚洲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5.(P41)季风:(重点)

东亚季风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风向: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夏季湿热的东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风向:冬季干热的东北风夏季湿热的西南风成因:夏季风主要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7.气候类型:

注: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楚。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注:地中海气候降水夏天少冬天多,开普敦是地中海气候。

我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三、

1.(P44)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汇面。

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

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1)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前。

(2)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后。

(3)准静止锋:暖、冷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

初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

2.(P46)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3.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

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

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是左手定则,大拇指方向与垂直方向气流方向相同。

注:(1)台风是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2)我国受气旋影响主要是: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常年受温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3)反气旋:夏季是来自热带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如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冬季受来自温带大陆的蒙古冷性反气旋影响。

四、

1.(P49)近百年,全球气候特点:气温升高。自1860年以来,气温升高0.6o C。

2.气温升高的三个影响:(1)海平面上升(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

3.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植树造林等等。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一、 1.(P58)水体:(1)海水是主体 (2)冰川水是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利用不多 2.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如果湖泊水位高于河流,则湖泊补给给河流。反之。

3.三大水循环类型:海陆间的循环、陆地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 海上内循环(蒸发 降水)。 其中海陆间的循环是最重要最完整的。其循环过程:

4.塔里木河,青海湖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二、 1.(P61)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根据水温情况)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刚好相反。

2.洋流的主要动力:盛行风

3.(P62)冬季洋流的分布:图 3.25;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 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

4.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 流。

5.北大西洋暖流: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 6.四大渔场的形成:

(1)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北海道以及北海渔场。 (2)受离岸风影响:秘鲁渔场。

7.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附近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动,引起秘鲁沿岸水温升高。 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 其大气环流图:

8.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三、

1.(P66)水量的丰歉: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衡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亚洲。

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

我国位于第六位。

3.合理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P70)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

1.(P74)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是主导。2.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3.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1)水平运动: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拉伸形成断裂带。

(2)垂直运动:形成高低不平的地势和海陆变迁。

5.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

二、(内力作用的结果) 1.(P79)褶皱山:

(1)背斜:岩层向上,中心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可修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存地。 (2)向斜:岩层向下,中心岩层较新两翼较老,可修水库。

注意:有时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向斜山岭。 2.断块山:

(1)岩体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2)岩体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3.火山:

由火山锥和火山口组成。在火山口积水容易形成湖,如我国长白山天池(也叫白头山天池) 日本的富士山也是火山。

注意:如果岩浆沿地壳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高原,如哥伦比亚高原。 4.(P82)在山岳地区先修公路在修铁路,主要考虑到对地形的要求和成本的问题。 5.山岳地区的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三、(外力作用) 1.(P83)侵蚀地貌:

由溯源侵蚀、下蚀、侧蚀组成。

河谷初期,横剖面呈“V ”字形,成熟期后成槽形。

2.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在凹岸可建码头,凸岸可淘金。 3.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地貌类型,由洪积—冲积平原(山前) 河漫滩平原(中下游) 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 口)组成。

4.河流堆积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

高原

聚落分布

河谷两岸的河漫 滩平原

聚落形状

明显的条带状

山区

平原

山前的洪积扇、冲 积扇、漫滩平原

沿河聚落带、沿海 明显的条带状

带状、团状

聚落带

5.(P89)崇明岛:

是上海的一部分,处在长江入海口,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 第五章: 一、 1.(P92)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

2.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整体。 3.生物循环示意图: 4.地理要素间新功能:

(1)生产功能:主要依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

5.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 1.(P98)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会观察即可。 2.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 自然带在东西方向延伸,在南北方向更替。 3.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 4.垂直地域分异:

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普越完整。 注意:雪线:赤道附近雪线较高,两极雪线较低;降水多,雪线就低

最全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

最全高中数学 (经典版)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 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 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 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 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 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 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 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 字说明。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 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 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 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C. 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 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 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 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能量流动 C. 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 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 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A.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 数量是有限的 D. 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高二地理毕业会考模拟试题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20XX 年上期道县一中高中地理毕业会考复习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B ) A. 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B. 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C. 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D. 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 2.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 ) A. 一个太阳日 B. 一个恒星日 C. 23小时56分4秒 D. 24小时3分56秒 3.下列日子中,我国各地昼最长的一天是……………………………………………( C ) A. “五·一”国际劳动节 B. “六·一”国际儿童节 C. 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D.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4.全球只有一个的气压带是…………………………………………………………( A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5.全球台风(飓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 B ) A. 墨西哥湾 B. 西北太平洋 C. 北印度洋 D. 东北太平洋 6.港口的腹地是指………………………………………………………………… ( B ) A. 港区的货物 B. 港口为之服务的区域 C. 港口的自由贸易区 D. 港口的加工工业区 7.我国下列的山脉中,属褶皱山脉的是……………………………………………( B ) A. 华山 B. 喜马拉雅山 C. 泰山 D. 庐山 8.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D ) A. 河流水 B. 浅层地下水 C. 淡水湖泊水 D. 冰川 9.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文 D. 土壤 10.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B ) A. 刚果盆地 B. 亚马孙平原 C. 马来群岛 D. 马达加斯加岛 1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农业区位因素是………………………………( C ) A. 土壤 B. 政策 C. 市场 D. 气候 12.澳大利亚所产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是…………………………………………( C ) A. 美国 B. 法国 C. 德国 D. 英国 13.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B ) A. 服装加工厂 B. 甘蔗制糖厂 C. 家俱厂 D. 面包厂 14.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平面形态多是………………………………( D ) A. 不规则的多边形 B. 圆形 C. 方形 D. 带状 15.我国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B ) A. 辽宁省 B. 山东省 C. 浙江省 D. 广东省 16.下列城市中,分别在交通、资源、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城市是…………( A ) A. 郑州、攀枝花、拉萨 B. 攀枝花、邯郸、合肥 C. 攀枝花、拉萨、合肥 D. 拉萨、合肥、邯郸 17.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C ) A. 海洋 B. 乡村 C. 城市 D. 自然风景区 18.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气旋的是………………………………………… ( B )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填空答案全

高二历史必修3——文化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 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 ③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2、主要代表: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3、意义: 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深远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春秋――孔子 地位: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被推为“圣人”。他死后,言论被编为《论语》,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主张和贡献: ①核心是“仁”。就是“仁者,爱人”,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性的体现) 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包含民本思想。 ④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⑤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春秋》(即儒家的五经)、《乐》

2、战国――孟子、荀子 贡献: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 (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 主张: 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 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 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 (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主张: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 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圣人。 三、法家和道家 1、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儒学。

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2020年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复习。 (1)重要比例数据用归类法。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地物: ①可见光区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比例 ②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 ③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比例 ④我国平地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的比例 ⑥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⑦山西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例 ⑧乡镇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 ⑨地壳中硅的含量 (10)我国宜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11)西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比例

(12)我国浅海渔场面积占世界浅海渔场面积的比例等,填入图下方相应方框内进行归类 (3)相对和绝对的地理名词用图解法。如下经纬网图中:E点位 于高纬度、C点位于低纬度,这是绝对概念,而A点比C点的纬度 高是相对概念,这是指AC两地纬度相比较而言,所以高纬度与纬度 高是相对概念和绝对概念的关系。从A点到B点是沿纬线方向或是 沿经度方向,指的是东西相对方向,从C到E是沿经线方向或是沿 纬度方向,指的是南北绝对方向。再如气温高与高气温、高气压与 气压高,寒流与暖流等相对和绝对地理名词都要用图解法,帮助学 生加以理解。 (4)相似地理名词用比较法。如下表比较天气和气候的异同: 不同点相同点天气影响因素是气团、锋面 大气物理状况长期变化理状况的变化 再如恒星与星云,寒流与寒潮,矿物与矿产,水能与水资源,土地与国土,国土与国土资源,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等都可一一效法。 一、地理基本原理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它们虽有着密切关联,但按会考考试要求则有所侧重。 1、地理事物的特点用归纳比较法许多同类地理事物的特点既有 共性又有差异,用归纳比较法区分它们的异同。如冷锋与暖锋天气 特点,归纳比较可抓出其异同点。 2、事物的成因用知识结构图表以果导因法地理事物的形成必有 其因,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也有多因一果。如下四季更替的因 果关系知识结构图: 3、地理基本规律用投影演示法地理事物的规律往往在普遍性中,又包含着局部性。如昼夜长短变化投影(①—⑤曲线代表太阳直射点 回归运动轨迹):演示太阳直射点由①—③曲线,揭示北半球昼渐短 夜渐长的普遍规律,包含着由①到②北半球昼长于夜,南半球昼短

高中英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unit1 1.take place / happen / break out 无被动 2.starve to death 饿死 starve to do 渴望 做 .. starve for 渴望 得到 .. 3.in memory of 纪念 4.dress up 穿上盛装,打扮 5.p lay a trick / tricks on play a joke / jokes on 6.a ward sb. sth.=award sth. to sb.授予某 人某物 reward sb. for sth. 因 ... 而报答,奖赏某人 reward sb. with sth. 用 ...报答,酬谢某人 7.look forward to doing *以介词 to 结尾的短语 pay attention to (doing) devote? to (doing) attach? to (doing)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认为 ...很重要8. without permission. 未经许可 permit doing sth. permit sb.to do sb be permitted to do 9. turn up 出现 ,调高 turn down 拒绝,调低 turn out (to be ) 结果是 turn to sb (for help) 求助 10 keep one ’ s word守信用;履 行诺言 hold one ’ s breath屏息;屏气 11.apologize to sb for sth make an apology to sb for sth 11. set off ( for.. .) = set out ( for...) 动身,出发 12. remind sb. of sth. /sb.使某人想起?remind sb. to do sth. 提醒某人做某事 14.mean to do 打算做 mean doing 意味着 15 be satisfied with 对?感到满意satisfying 令人满意的 16 lead to 导致;通向,通往 17.It is/was obvious that。。。很明显??

高中生物必修三会考高考必备知识点大全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膜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 巴管壁 淋巴 循环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体液 (约占1/3) 体液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图示如下:淋巴 注意:(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 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3)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3.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 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 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如:H2CO3/NaHCO3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神经中枢:高级神经中枢——大脑 低级神经中枢——脊髓

1.神经纤维上 双向传导 静息时(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时(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2.神经元之间 单向传递:传递方向: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7.突触的结构如下图: 轴突 神经末梢 细胞体 树突 6.兴奋传递 4反射弧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5.神经元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注意:蛋白质类的激素药物不能口服,只能注射(因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成小分子从而失去药效。);而氨基酸和固醇类即可口服也可注射。 2.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 如: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激素; 升高血糖,升血压方面: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 促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前者降血糖,后者升血糖。 3.血糖平衡的调节: 正常人体血糖范围(0.8—1.2g/L) 左边箭头表示:在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下的升血糖过程; 右边箭头表示: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下的降血糖过程。 注意: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血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肌糖原只能供肌肉细胞利用。 4.激素调节方式: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如右图) 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从而促进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 进一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一) 地理试卷 考 生 须 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作图时可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每题1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据此完成1~2题。 1.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 B.核裂变 C.太阳辐射 D.风能 4.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会造成 A.指南针失灵? B.大幅降温 C.阴雨连绵D.强烈地震 5.图1中热我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据中央气象台2009年11月8日预报: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将下降8~10℃,伴有降雪。据此完成6~8题。 6. “未来三天”影响东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低气压B.暖锋 C.冷锋D.高气压 7.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A.气温低、天气晴好???B. 气温低、阴雨天气 C. 气温高、天气晴好?? D. 气温高、阴雨天气 8.该天气系统过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①低温造成冻害②暴雨摧毁房屋③降雪阻塞交通④大风净化空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 读图2,完成9~12题。 9.图中各圈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差异性 B.复杂性 C.区域性 D.整体性 10. 图中M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表径流 C.蒸发D.水汽输送 11.主要由M形成的地表形态是 岩浆 喷出 型岩 浆岩 ①② ③ ④ 沉积岩 M 图2 变质岩 侵入 型岩 浆岩 图1 ①②③④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一些基本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3)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4)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 (5)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6)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7)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2.向量加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篇二】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

2021年高中政治必修三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必修三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重点内容复习关键是掌握必背知识点,那么必修三课本有哪些知识点呢? 高中政治必修三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内涵: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2)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 (3)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 (4)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 5.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高中政治必修三考试重点复习资料2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 (1)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要保护文化遗产。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关系)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

高中地理会考必过

一.农业的两个特点 1. 地域性:因地制宜2:季节性和周期性 二.农业投入中必须投入自然条件和动植物 三.在发达国家的新增产值中,科技投入占了很大的比例 四.农业的分类 五.区位的含义 1. 指该事物的位置 2. 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在空间上的联系 六.农业中主要的区位因素 地形。气候。土壤(自然条件。必须投入) 七.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八.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九.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塑料大棚(改造温度) 梯田:在缓坡上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种植面积,而且有助于保持水土,但是陡坡上不适合种植梯田。十.对农业影响的因素 市场的区位及需求量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大。十一 A小麦,因为小麦所需土地面积大,对运输的要求不迫切,可离城市远一些;B乳牛,因为产品易变质,需方便快捷的运输;C花卉,因为花卉不宜远距离运输,且需接近水源。 十二.水稻种植业 1. 水稻种植业的分类 A.按劳动对象:种植业 B.按产品用途:商品农业 C.按投入多少:密集农业 2. 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A.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 B.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3. 水稻种植业的条件 A.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雨热同期 3). 灌溉水源充足 B.社会条件 1).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动力去精耕细作 2).单位面积产量大,因为人均耕地少,从而缓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3).水稻种植业有着悠久的种植史,并且当地居民喜好吃稻米 4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一大:水利工程量大 一小:小农经营 一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三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 4. 美国采用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

2016年宁夏高中地理会考试题

机密★启用前 2016年7月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文化课考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市(县、区)、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条形码不得撕下重新粘贴。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在草稿纸、答题卡规定区域外、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 读图1,完成1~2题。 1.图1所示天体系统属于 A .河外星系 B .太阳系 C .行星系统 D .总星系 2.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B .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C .主要组成成分为氢和氮 D .耀斑现象发生在光球层 图 1

2015年9月10日至13日,第五届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 据此完成3~4题。 3.与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银川正午太阳高度渐增 B .吴忠白昼时间渐短 C .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D .北极点进入极夜 4.从博览会举办至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 .先南移后北移 B .先北移后南移 C .始终北移 D .始终南移 2015年10月4日,第22号台风“彩虹”在我国广东省湛江市登陆,给当地带来狂风暴雨,灾情严重。 据此完成5~6题。 5.此日影响湛江市的天气系统是图2中 6 .监测上述灾情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RS C .GIS D .数字地球 结合图3的新疆景观图,完成7~8题。 7. 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景观是 A .吐鲁番盆地 B .天山山脉 C .风蚀城堡 D .沙丘地貌 8. 形成天山山脉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挤压隆起 B .火山喷发 C .冰川侵蚀 D .流水堆积 图2 图3

最全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

最全高中数学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经典版)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 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 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 行B 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 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导语】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会考知识点》,学习路上,无忧考网为你加油! 【一】 (1)复种制度,即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一年种植作物两次或三次的复种,称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两年内种植作物三次的复种,称为两年三熟。复种次数的多少受各地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各地的积温数及生产条件制约。我国的积温数北方少而南方多,比如,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积温逐渐增加,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在1600℃~3400℃,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为3400℃~4500℃,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积温为8000℃,为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及云南南部积温为8000℃以上.为一年三熟。一年种植四次以上的复种,主要用于蔬菜栽培。

(2)复种指数全年内作物的播种面积为2000亩,耕地面积为1000亩,复种指数为200%,说明该生产单位种植农作物平均能达到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也叫 “农作制度”,是耕种土地、栽培作物的总方式。它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而采取的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 (3)耕作制度由作物布局、轮作制度、复种、间作、混作、套种、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溉制度以及防除杂草等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以轮作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环节。通常以各地区的作物复种轮作方式来表示该地区的耕作制度。例如,我国长江流域一般以水稻和冬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的主要种植方式,来代表这一地区的耕作制度。 【二】 1东北地区的位置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地域单元完整的地区,对其位置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①经纬度位置。该区的最北部是我国纬度的地方,最东部也是我国位置的最东部(135°E多)。②海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最偏东地区,位置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它的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③政治地理位置。它的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与俄罗斯有漫长的边境线。④地缘经济区位。东北地区已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地缘中心,与周边国家贸易活跃。图4.2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11吉林省地理会考真题(带答案)

2011吉林省地理会考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总星系 D.银河系 2.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23°26′N B.23°26′S C.66°34′N D.66°34′S 3.下图是“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 右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表示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5.下列天气现象中,由该天气系统引起的是 () A.台风 B.伏旱 C.寒潮 D.梅雨 6.在水循环各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A.海水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 7.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中,主要由海水上升形成的是()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 右图是某地理景观图,回答8-9题 8.形成该图地理景观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9.形成右图地理景观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且含有化石,该 岩石属于()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 10.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资源 C.经济发展水平 D.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图中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回答11~12题 11.影响地租高低最主要的因素是() A.距市中心远近 B.国家政策 C.地形地势 D.交通通达度

12.图中OA最适宜的城市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13.下列运输方式中,运费最高的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水路运输 14.季风水田农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棉花 15.影响甘蔗制糖厂、制鞋厂、微电子厂、啤酒厂的主导因素依次是( ) A.劳动力、原料、技术、市场 B.市场、劳动力、技术、原料 C.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 D.原料、劳动力、市场、技术 16.西欧气候温凉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17.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D.商店出售的商品都进行独立包装 18.山西省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石油资源 B.煤炭资源 C.铁矿资源 D.天然气资源 19.遥感的坚称是() A.RS B.GIS C.GPS https://www.doczj.com/doc/f13893992.html,A 20.些列不属于森林环保功能的是() A.净化空气 B.吸烟除尘 C.防风固沙 D.提供木材 二、填空题 21.洋流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2.太阳系中,公转轨道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23.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4.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5.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_____________,服务范围越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6.下图是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 题。 (1)图中所示日期是_______月22日,北半 球的节气是________。 (2)此时,A、B、C三点中昼夜等长的是____; 出现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____点;太阳直 射的是_______点。 (3)此日,长春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最 _______(长或短),夜最_______(长或短),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特征: a.有一定的界限模糊的:植被区、气候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明确的:行政区(国家之间、两省之间、两州之间、两市之间等) b.相似性、连续性(区域内部) c.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注:重要的自然区域界线 甲乙为东部季风区:年温差较 小,降雨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丙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 量少,温差大,植被覆盖率极低, 生物多样性缺失, 丁为青藏高原区:酷寒,极冷, 温差最大。 注:东部地区分为南方和北方 划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降水量,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海拔,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A为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B为一二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C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脉 D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划分(总体上看):乡村地域:范围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地域:范围小、非农业生产活动 关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带动乡村地域发展3、区域要素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地域——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线状或者网状 城市、工厂——点状, 城市群、工业区——岛状 结论: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三、区域产业结构: 1 、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生产、装配、采掘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银行、保险、旅游、博彩、商业、酒店等 3.三次产业的结构差异 (1)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例:第二产业轻重工业的比 重,第一产业种植业和林业的比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