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83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83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83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83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拨叉(12-07-05)加工

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

摘要

摘要

此次设计是对拨叉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其零件为锻件,具有体积小,零件复杂的特点,由于面比孔易加工,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就先加工面,再以面为基准来加工其它,其中各工序夹具都采用专用夹具,特别的对于加工大头孔、槽和钻小头孔斜面小孔的工序中,选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并以操作简单的手动夹紧方式夹紧,其机构设计简单,方便且能满足要求。

关键词拨叉,加工工艺,专用夹具,设计

I

ABSTRACT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o dials forks the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craft and the jig design, its components are the forging, has the volume to be small, components complex characteristic,Because the surface is easier than the hole to process, when formulation technological process, first the machined surface, then processes other take the surface as the datum,In which various working procedures jig all uses the unit clamp, special regarding processes the big end of hole, the trough and drills the capitellum hole incline eyelet in the working procedure, Chooses locate mode which two sells at the same time, and operates the simple manual clamp way clamp, its organization design is simple, the convenience also can satisfy the request.

Key words:Dials the fork, the processing craft, unit clamp, design

II

目录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Ⅱ)

1绪论 (1)

2 拨叉的分析 (2)

2.1拨叉的工艺分析 (2)

2.2拨叉的工艺要求 (2)

3工艺规程设计 (5)

3.1加工工艺过程 (5)

3.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5)

3.2.1影响加工方法的因素 (5)

3.2.2加工方案的选择 (6)

3.3确定定位基准 (6)

3.2.1粗基准的选择 (6)

3.2.1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7)

3.4工艺路线的拟订 (7)

3.4.1工序的合理组合 (8)

3.4.2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8)

3.4.3加工阶段的划分 (9)

3.4.4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10)

3.5拨叉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2)

3.5.1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12)

3.5.2拨叉的偏差计算 (12)

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14)

3.7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22)

4 镗孔夹具设计 (25)

4.1研究原始质料 (25)

4.2定位、夹紧方案的选择 (25)

4.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5)

1

目录

4.4误差分析与计算 (27)

4.5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28)

4.5.1定位销选用 (28)

4.5.2夹紧装置的选用 (29)

4.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9)

5 铣槽夹具设计 (30)

5.1研究原始质料 (30)

5.2定位基准的选择 (30)

5.3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 (30)

5.4误差分析与计算 (32)

5.5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33)

5.5.1定位销选用 (33)

5.5.2夹紧装置的选用 (33)

5.5.3 定向键与对刀装置设计 (33)

5.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6)

6 钻孔夹具设计 (37)

6.1研究原始质料 (37)

6.2定位基准的选择 (37)

6.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7)

6.4误差分析与计算 (38)

6.5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39)

6.5.1定位销选用 (39)

6.5.2夹紧装置的选用 (40)

6.5.3 钻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 (40)

6.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41)

结论 (42)

参考文献 (43)

致谢 (44)

2

1 绪论

1绪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夹具设计是我们融会贯通四年所学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为我们即将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是规定产品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是指导生产的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其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来体现,因此工艺规程的编制的好坏是生产该产品的质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依据。在编制工艺时须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

而机床夹具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的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它们的研究对机械工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批量生产中,常采用专用夹具。

而本次对于拨叉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⑴完成拨叉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⑵完成镗孔、铣槽、钻孔三个专用夹具的设计。

通过对拨叉零件的初步分析,了解其零件的主要特点,加工难易程度,主要加工面和加工粗、精基准,从而制定出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对于专用夹具的设计,首先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选取定位基准,然后再根据切销力的大小、批量生产情况来选取夹紧方式,从而设计专用夹具。

1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2 拨叉的分析 2

2 拨叉的分析

2.1拨叉的工艺分析

拨叉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但其加工孔和底面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小头孔端要求加工,对精度要求也很高。拨叉的底面、大头孔上平面和小头孔粗糙度要求都是6.1Ra ,所以都要求精加工。其小头孔与底平面有垂直度的公差要求,拨叉底面与大头孔上平面有平行度公差要求,所要加工的槽,在其槽边有平行度公差和对称度公差要求等。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们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2.2拨叉的工艺要求

一个好的结构不但要应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够保证加工质量,同时使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而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设计者要考虑加工工艺问题。工艺师要考虑如何从工艺上保证设计的要求。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2 拨叉的分析

3

图2.1 拨叉零件图

该加工有七个加工表面:平面加工包括拨叉底面、大头孔上平面;孔系加工

包括大、小头孔、6φ小孔;小头孔端0.3

020.5+的槽加工以及大头孔的铣断加工。

⑴ 以平面为主有:① 拨叉底面的粗、精铣加工,其粗糙度要求是6.1=Ra ;

② 大头孔端面的粗、精铣加工,其粗糙度要求是

6.1=Ra 。

⑵ 孔系加工有: ① 44φ的大头孔粗、精镗加工,其表面粗糙度为 6.3Ra =;

② 209H φ的小头孔钻、扩和铰加工,其表面粗糙度要求

1.6Ra =;

③ 6φ的小孔钻加工,6φ小孔表面粗糙度要求12.5Ra =。

⑶ 小头孔端0.3

020.5+槽的加工,该槽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两槽边 1.6Ra =,

而槽底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是3.6=Ra 。

⑷ 最后为大头孔的铣断加工,要求断口粗糙度3.6=Ra 。

拨叉毛坯的选择模锻,因为生产率很高,所以可以免去每次造型。单边余量一般在1~3mm ,结构细密,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占用生产的面积较小。因其年产量是5000件,由[3]表2.1~3可知是中批量生产。

上面主要是对拨叉零件的结构、加工精度和主要加工表面进行了分析,选择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2 拨叉的分析

了其毛坯的的制造方法为模锻和中批的批量生产方式,从而为工艺规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4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3工艺规程设计

3 工艺规程设计

3.1 加工工艺过程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拨叉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孔系和槽系。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因此,对于拨叉来说,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处理好孔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槽的各尺寸精度。

由上面的一些技术条件分析得知:拨叉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关系精度要求都不是很高,这样对加工要求也就不是很高。

3.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一个好的结构不但应该达到设计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证加工的质量,同时使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我们设计拨叉的加工工艺来说,应选择能够满足平面孔系和槽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较底的机床。

3.2.1影响加工方法的因素

⑴要考虑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根据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选择加工方法及分几次加工。

⑵根据生产类型选择,在大批量生产中可专用的高效率的设备。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则常用通用设备和一般的加工方法。如、柴油机连杆小头孔的加工,在小批量生产时,采用钻、扩、铰加工方法;而在大批量生产时采用拉削加工。

⑶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例如:淬火钢必须采用磨削或电加工;而有色金属由于磨削时容易堵塞砂轮,一般都采用精细车削,高速精铣等。

⑷要考虑工厂或车间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应考虑不断改进现有加工方法和设备,推广新技术,提高工艺水平。

⑸此外,还要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如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特殊要求,工件形状和重量等。

选择加工方法一般先按这个零件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来选定最终加工方法。再选择前面各工序的加工方法,如加工某一轴的主要外圆面,要求公差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0.63μm,并要求淬硬时,其最终工序选用精度,前面准备工序可为粗车——半精车——淬火——粗磨。

5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3工艺规程设计

6

3.2.2加工方案的选择

⑴ 由参考文献[3]表2.1~12可以确定,平面的加工方案为:粗铣——精铣(79IT IT ),粗糙度为a R 6.3~0.8,一般不淬硬的平面,精铣的粗糙度可以

较小。

⑵ 由参考文献[3]表2.1~11确定,44φ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6.3,则选择孔的加方案序为:粗镗——精镗。

⑶ 小头孔209H φ加工方法:

加零件毛坯不能直接锻出孔,只能锻出一个小坑,以便在以后加工时找正其中心,但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为6.1=Ra ,所以选择加工的方法是钻——扩——铰。

⑷ 6φ孔加工方法:

因为孔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都不高,是12.5Ra =,所以我们采用一次钻孔的加工方法。

⑸ 小头端面槽0.3020.5+的加工方法是:

因槽两侧面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较高,为6.1=Ra ,所以我们采用粗铣——精铣。

3.3 确定定位基准

3.2.1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子符合图纸要求。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⑴ 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⑵ 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

⑶ 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⑷ 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3工艺规程设计

7

初加工。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拨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拨叉零件图分析可知,主要是选择加工拨叉底面的装夹定位面为其加工粗基准。

3.2.1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⑴ 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⑵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针孔作为定位基准。车削、磨削都以顶针孔定位,这样不但在一次装夹中能加工大多书表面,而且保证了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

⑶ 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例如:对淬火后的齿轮磨齿,是以齿面为基准磨内孔,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能保证齿面余量均匀。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例如:磨削机床导轨面时,是以导轨面找正定位的。此外,像拉孔在无心磨床上磨外圆等,都是自为基准的例子。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能保证拨叉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拨叉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底平面与

209H φ小头孔,适于作精基准使用。但用一个平面和一个孔定位限制工件自由度不够,如果使用典型的一面两孔定位方法,则可以满足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的要求。至于两侧面,因为是非加工表面,所以也可以用

44φ的孔为加工基准。

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时,考虑的重点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准。

3.4工艺路线的拟订

对于中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拨叉的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和面定位粗、精加工拨叉底面大头孔上平面。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3工艺规程设计

8

3.4.1工序的合理组合

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

⑴ 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设备。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⑵ 工序集中原则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

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清洗是在8090c 的含0.4%~1.1%苏打及0.25%~0.5%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保证零件内部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量不大于m g 200。

3.4.2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制订工艺路线时,应考虑工序的数目,采用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是其两个不同的原则。所谓工序集中,就是以较少的工序完成零件的加工,反之为工序分散。

⑴ 工序集中的特点

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⑵ 工序分散的特点

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便于采用通用设备,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各有特点,必须根据生产类型。加工要求和工厂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那一种原则。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3工艺规程设计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

由于近代计算机控制机床及加工中心的出现,使得工序集中的优点更为突出,即使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仍可将工序集中而不致花费过多的生产准备工作量,从而可取的良好的经济效果。

3.4.3加工阶段的划分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常把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⑴粗加工阶段

粗加工的目的是切去绝大部分多雨的金属,为以后的精加工创造较好的条件,并为半精加工,精加工提供定位基准,粗加工时能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予以报废或修补,以免浪费工时。

粗加工可采用功率大,刚性好,精度低的机床,选用大的切前用量,以提高生产率、粗加工时,切削力大,切削热量多,所需夹紧力大,使得工件产生的内应力和变形大,所以加工精度低,粗糙度值大。一般粗加工的公差等级为IT11~IT12。粗糙度为Ra80~100μm。

⑵半精加工阶段

半精加工阶段是完成一些次要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保证合适的加工余量。半精加工的公差等级为IT9~IT10。表面粗糙度为Ra10~

1.25μm。

⑶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阶段切除剩余的少量加工余量,主要目的是保证零件的形状位置几精度,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另外精加工工序安排在最后,可防止或减少工件精加工表面损伤。

精加工应采用高精度的机床小的切前用量,工序变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精加工的加工精度一般为IT6~IT7,表面粗糙度为Ra10~1.25μm。

此外,加工阶段划分后,还便于合理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由于热处理性质的不同,有的需安排于粗加工之前,有的需插入粗精加工之间。

但须指出加工阶段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刚性好,精度要求不高或批量小的工件,以及运输装夹费事的重型零件往往不严格划分阶段,在满足加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常只分为粗、精加工两个阶段,甚至不把粗精加工分开。必须明确划分阶段是指整个加工过程而言的,不能以某一表面的加工或某一工序的性质区分。例如工序的定位精基准面,在粗加工阶段就要加工的很准确,而在精加工阶段可以安排钻小空之类的粗加工。

9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3工艺规程设计

3.4.4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在保证零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条件下,成批量生产可以考虑采用专用机床,以便提高生产率。但同时考虑到经济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拟订两个加工工艺路线方案。见下表:

表3.1加工工艺路线方案比较表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的论证:

⑴从前两步工序可以看出:方案Ⅱ把粗、精加工都安排在一个工序中,

以便装夹、安装工件。

⑵再看后面的镗孔、铣槽工序,方案Ⅰ把粗、精加工分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中,而方案Ⅱ都在一个工序中,这样不但有利于工件的安装,且在设计专用夹具时也可以减少工件的安装次数。

方案2中其工序较为集中,如粗、精加工都安排在一个工序中,以便装夹、安装工件。

由以上分析:方案Ⅱ为合理、经济的加工工艺路线方案。具体的工艺过程如下表:

10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3工艺规程设计

表3.2加工工艺过程表

11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3工艺规程设计

12

3.5拨叉的偏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拨叉的锻造采用的是45钢模锻制造,其材料是45,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采用模锻毛坯。

3.5.1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拨叉为锻造件,对毛坯的结构工艺性有一定要求:

⑴ 由于模锻件尺寸精度较高和表面粗糙度值低,因此零件上只有与其它机件配合的表面才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其表面均应设计为非加工表面。

⑵ 为了使金属容易充满模膛和减少工序,模锻件外形应力求简单、平直的对称,尽量避免模锻件截面间差别过大,或具有薄壁、高筋、高台等结构。

⑶ 模锻件的结构中应避免深孔或多孔结构。 ⑷ 模锻件的整体结构应力求简单。 ⑸ 工艺基准以设计基准相一致。 ⑹ 便于装夹、加工和检查。

⑺ 结构要素统一,尽量使用普通设备和标准刀具进行加工。

在确定毛坯时,要考虑经济性。虽然毛坯的形状尺寸与零件接近,可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但这样可能导致毛坯制造困难,需要采用昂贵的毛坯制造设备,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因此,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的确定一定要考虑零件成本的问题但要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在毛坯的种类

形状及尺寸确定后,必要时可据此绘出毛坯图。

3.5.2拨叉的偏差计算

⑴ 拨叉底平面和大头孔上平面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底平面加工余量的计算。根据工序要求,其加工分粗、精铣加工。各工步余量如下:

粗铣:由参考文献[4]表11~19。其余量值规定为2.0~2.5mm ,现取2.2mm 。查[3]可知其粗铣时精度等级为IT12,粗铣平面时厚度偏差取0.21mm -

精铣:由参考文献[3]表2.3~59,其余量值规定为1.0mm 。

锻造毛坯的基本尺寸为42 2.2 1.045.2mm ++=,又由参考文献[4]表11~19

可得铸件尺寸公差为 1.4

0.6+-。

毛坯的名义尺寸为:42 2.2 1.045.2mm ++= 毛坯最小尺寸为:45.20.644.6mm -= 毛坯最大尺寸为:45.2 1.446.6mm += 粗铣后最大尺寸为:42 1.043mm += 粗铣后最小尺寸为:420.2141.79mm -=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3工艺规程设计

13

精铣后尺寸与零件图尺寸相同,且保证各个尺寸精度15d8。 ⑵ 大小头孔的偏差及加工余量计算

参照参考文献[3]表2.2~2,2.2~25,2.3~13和参考文献[15]表1~8,可以查得:

孔209H φ:

钻孔的精度等级:12=IT ,表面粗糙度12.5Ra um =,尺寸偏差是mm 21.0。 扩孔的精度等级:10=IT ,表面粗糙度 3.2Ra um =,尺寸偏差是mm 084.0。 铰孔的精度等级:8IT =,表面粗糙度 1.6Ra um =,尺寸偏差是0.043mm 。 孔44φ

粗镗孔的精度等级:13IT =,表面粗糙度12.5Ra um =,尺寸偏差是0.39mm 。 精镗孔的精度等级:8IT =,表面粗糙度um Ra 6.1=,尺寸偏差是0.039mm 。 根据工序要求,小头孔加工分为钻、扩、铰三个工序,而大头孔加工分为粗镗、精镗二个工序完成,各工序余量如下:

钻209H φ孔

参照参考文献[3]表2.3~47,表2.3~48。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为: 加工该孔的工艺是:钻——扩——铰 钻孔: 17φ

扩孔: 19.7φ 2 2.7Z mm = (Z 为单边余量) 铰孔: 20φ 20.3Z mm = (Z 为单边余量) 镗孔44φ

加工该孔的工艺是:粗镗——精镗 粗镗: 43.2φ孔, 2 2.2Z mm =; 精镗: 44φ孔, 20.8Z mm =;

锻件毛坯孔的基本尺寸分别为φ:44 2.20.841mm --=

⑶.粗、精铣0.3020.5+槽

参照参考文献[1]表21~5,得其槽边双边粗加工余量2Z=2.0mm ,槽深加工余量为1.0mm ,再由参照参考文献[1]表21~5的刀具选择可得其极限偏差:粗

加工为0.1100+,精加工为0.013

0+。

槽两边毛坯名义尺寸为:20.5218.5mm -=

槽两边毛坯最大尺寸为:18.50.11018.5.110mm += 槽两边毛坯最小尺寸为:18.5018.50mm -=

粗铣两边工序尺寸为:0.110

018.5+

粗铣槽底工序尺寸为:27

精铣两边工序尺寸为:0.013020.5+,已达到其加工要求:0.3020.5+。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3工艺规程设计

14

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工序1:粗、精铣E 平面。 机床:卧式铣床6012X

刀具:硬质合金可转位端铣刀(面铣刀),材料:15YT ,100D mm = ,齿数5Z =,此为粗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Z=2.2mm 所以铣削深度p a : 2.2p a mm =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Z=1.0mm 铣削深度p a : 1.0p a mm =

每齿进给量f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0.15/f a mm Z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铣削速度 2.8/V m s =

每齿进给量f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Z mm a f /18.0=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铣削速度 2.47/V m s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1000 2.4760471.97/min 3.14100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74,取475/min n r = 实际铣削速度v :

3.14100475

2.49/1000

100060dn

v m s

π??=

=

≈?

进给量f V :0.185475/607.12/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m f :7.12/427.5/min m f f V mm s mm ===

ε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mm a 60=ε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141l mm =, '68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

10.5((1~3)l D =+

0.5(100(1~3)12mm =+=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mm l 22= 走刀次数为1

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 3工艺规程设计

15

机动时间1j t :121141122

0.36min 427.5j m l l l t f ++++=

=≈ 机动时间'1j t :'12168122

0.19min 427.5

j m l l l t f ++++=

=≈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时间'110.55min j j j t t t =+= 工序2:粗、精铣F 面。 机床:卧式铣床6012X

刀具:硬质合金可转位端铣刀(面铣刀),材料:15YT ,100D mm = ,齿数8,此为细齿铣刀。

因其单边余量:Z=2.2mm 所以铣削深度p a : 2.2p a mm = 精铣该平面的单边余量:Z=1.0mm 铣削深度p a : 1.0p a mm =

每齿进给量f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Z mm a f /18.0=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铣削速度 2.47/V m s =

每齿进给量f a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73,取0.15/f a mm Z =:根据参考文献[3]表2.4~81,取铣削速度 2.8/V m s =

机床主轴转速n :

10001000 2.860535/min 3.14100

V n r d π??==≈?

按照参考文献[3]表3.1~31,取600/min n r = 实际铣削速度v : 3.14100600

3.14/1000

100060

dn

v m s π??=

=

=?

进给量f V :0.158600/6012/f f V a Zn mm s ==??=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m f : 12/720/min m f f V mm s mm === 被切削层长度l :由毛坯尺寸可知141l mm =,'68l mm = 刀具切入长度1l :精铣时1100l D mm == 刀具切出长度2l :取mm l 22=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2j t :1221411002

0.34min 720

j m l l l t f ++++=

=≈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 题目: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 班级:工程机械1102班 学号: 学生姓名: 完成日期: 、 目录 序言 (5) 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6)

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6) 2、基准选择原则 (7) 3、定位基准选择 (7) 4、< 5、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8) 6、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公差 (8) 7、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 (9) 8、确定切削用量 (9) 二、夹具设计 (12) 1、问题提出 (12) 2、家具设计 (13) 三、小节 (15) > 四、参考文献 (17) ^

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1){ 2)零件的结构特点 轴承座如附图1所示。该零件是起支撑轴的作用。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Φ40的孔内表面。主要配合面是Φ22的轴孔。零件的形状比较简单,属于较简单的零件,结构简单。 3)主要技术要求: 零件图上主要技术要求:调质至HB230-250,锐边倒角,未注倒角°,表面作防锈处理。 4)加工表面及其要求: a)总宽:为18±。 b)轴孔:Φ22的孔径:Φ22+ 0mm,表面粗糙度, c)} d)Φ34的外圆:直径为Φ,表面粗糙度为,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不超过., 轴肩距为12mm。 e)左端面:外圆直径为Φ52,上下边面距离38mm。 f)螺纹孔:大径为4mm,轴心距离左轴肩3mm。 g)通孔:左端面均布Φ通孔,左右中心距36mm,上下中心距27mm。 h)退刀槽:距离右端面12mm,尺寸为Φ 5)零件的材料: 零件在整个机器当中起的作用一般,不是很重要。选用45#。 毛坯选择: * 1)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 零件为批量生产,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为粗加工后的产品。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零件图七

摘要 本设计所选的题目是有关轴类零件的设计与加工,通过设计编程,最终用数控机床加工出零件,数控加工与编程毕业设计是数控专业教学体系中构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数控原理,数控工艺,数控编程,制图软件和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等专业知识对零件进行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熟悉设计的过程有利于对加工与编程的具体掌握,通过设计会使我们学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同时还会对本专业有较完善的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扩大,深化知识的目的。 此次设计也是我们走出校园之前学校对我们的最后一次全面的检验以及提高我们的素质和能力。毕业设计和完成毕业论文也是我们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 设计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过对零件的分析与加工工艺的设计,提高我们对零件图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达到一个毕业生应有的能力,使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各项知识得以巩固,以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各种挑战。 此次设计主要是围绕设计零件图七的加工工艺及操作加工零件来展开的,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质量,加工精度及以及生产的经济成本来完成,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主要内容有:分析零件图,确定生产类型和毛坯,确定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确定加工方案及装夹方案,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数据处理,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加工程序的编辑,加工时的实际操作,加工后的检验工作。撰写参考文献,组织附录等等。 关键词 加工工艺、工序、工步、切削用量:切削速度(m/min)、切削深度(mm)、进给量(mm/n、mm/r)。

换档拔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 (1) ………… 第二部分第14号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 第三部分第11号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 第四部分第11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 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 第六部分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 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零件名称为拨叉,材料为QT600-3 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1.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A、平面:自由公差保证尺寸74、16的厚度,保证14级精度,粗糙度为 Ra6.3。 保证尺寸14的厚度,保证8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a3.6. B、钻孔和镗孔:钻孔¢20H8保证内壁粗糙度Ra1.6 。并以¢20 H8为基准镗¢113H8的孔。保 证内壁粗糙度Ra6.3。此外还保证两孔的中心轴线为1140 . 5.0 1.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图示拨叉(见附表1),结构较复杂。刚性好,主要表面为平面和孔,其尺寸精度和粗糙度较低。 工艺性较好。 2.毛坯选择 2.1毛坯类型 零件材料为QT600-3、考虑到零件的形状较复杂,铸铁具有成型容易,可加工性能良好、吸震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因此选用铸铁。,公差等级为CT8。因零件为中批生产、考虑到经济合理性选用金属型铸造。 2.2毛坯余量确定 由于零件为中批量生产,故毛坯精度取普通级。又因为铸造选用金属型铸造。查表12-7得毛坯各尺寸余量为:顶面、侧面为8mm。低面为6mm。 2.3毛坯-零件合图草图 见附表2 3.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3.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孔:¢20H8 Ra1.6 钻(IT12、Ra12.5)-扩( IT10、Ra6.3)-铰(IT8、Ra1.6)¢113H9 Ra6.3 粗镗(IT12. Ra12.5)-半精镗(IT9. Ra6.3) ¢136H14 Ra3.2 粗镗(IT12. Ra12.5)-半精镗(IT10. Ra3.2 面: 35H14 Ra3.2 粗铣(IT12. Ra12.5)-精铣(IT10. Ra3.2) 74H14 Ra3.2 粗铣(IT12. Ra12.5)-精铣(IT10. Ra3.2) 3.2加工顺序的安排(宋体、加黑、小四) ……(宋体、五号)工艺流程图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端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设计依据: 设计零件质料:零件图一份 零件年产量:2500件 每日一班8小时,全年按300个工作日计 设计任务 根据所给的“端盖”零件,设计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原始资料 被加工“端盖”零件图1张 完成材料

零件的零件图和三维图如下页

目录 一.序言 (4) 二.零件图分析 (5) 2.1零件的作用 (5) 2.2零件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5) 2.3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5) 三.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6) 3.1选择毛坯 (6) 3.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 (6) 3.3绘制毛坯图 (7) 四.工艺路线拟定 (8) 4.1定位基准的选择 (8) 4.1.1精基准的选择 (8) 4.1.2粗基准的选择 (8) 4.2加工方法的确定 (8)

五.加工顺序的安排 (9) 5.1工序的安排 (9) 5.1.1机械加工工序 (9) 5.1.2热处理工序 (9) 5.1.3辅助工序 (9) 5.2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9) 六.工艺设计 (10) 6.1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10) 6.1.1工序2,3中的粗铣端盖左右端面 (10) 6.1.2工序8:钻-铰-精铰φ14孔 (11) 6.2确定切削用量 (12) 七.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3) 八.参考文献 (13) 九.小结 (14)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为我们在大学学完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参加了生产实习之后提供的一次很重要的锻炼机会。这是我们 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 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 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 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设计,基本上掌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 学会了使用和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最重要的是综合运用所

套筒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摘要 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在机械加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零件工艺编制得合不合理,这直接关系到零件最终能否达到质量要求;夹具的设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关系到能否提高其加工效率的问题。因此这两者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套筒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孔和外圆表面。外圆表面加工根据精度要要求可选择车削和磨削。孔加工方法的选择比较复杂,需要考虑零件的结构特点、孔径大小、长径比、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以及生产规模等各种因素。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孔往往还要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顺次进行加工。本次设计的油缸,为保证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将先后经过粗镗、半精镗、精镗和滚压等四道工序加工。 在机床上对零件进行机械加工时,为保证工件加工精度,首先要保证工件在机床上占有正确的位置,然后通过夹紧机构使工件在正确位置上固定不动,这一任务就是由机床夹具完成。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应尽量使用通用夹具,这样可以降低工件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通用夹具适用各种工件的装夹,所以夹紧时往往比较费时间,并且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也难以保证加工精度,为此需设计专用夹具。 关键词:工艺设计、基准选择、切削用量、定位误差

A BSTRCT Is the components craft establishment, holds the very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machine-finishing, the components craft establishes reasonable, whether do this direct relation components achieve the quality requirement finally; Jig's design is also an essential part, whether does it relate raises its processing efficiency the question. Therefore this both in the machine-finishing profession are the important links. Sleeve components main processing surface for hole and outer annulus surface. The outer annulus face work needs to request according to the precision to be possible to choose the turning and the grinding. The hole processing method's choice is quite complex, needs to consider the components the unique feature, the aperture size, the length to diameter ratio, the precision and roughness request as well as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nd so on each kind of factor. Often must use several different methods regarding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 high hole to carry on the processing in order. This design's cylinder, will pass through half finished boring, the finished boring, the fine articulation and the trundle successively for the guarantee hole's precision and the surface quality and so on four working procedure processings When the engine bed carries on the machine-finishing to the components, is guaranteed that the work piece working accuracy, first needs to guarantee the work piece holds the correct position on the engine bed, then causes the work piece in the correct position through the clamp organization fixed motionless, this duty is completes by the engine bed jig. Regarding the single unit, the small batch production, should use the universal jig as far as possible, like this may reduce the work piece the production cost. But because the universal jig is suitable each kind of work piece the attire to clamp, therefore time clamp often compares spends the time, and operates complex,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low, also guarantees the working accuracy with difficulty, for this reason must design the unit clamp. Key word: Craft, datum, cutting specifications, localization datum, position error.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20变速箱盖夹具设计

大批生产的汽车变速器左侧盖加工工艺及指定工序夹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要求“以质量求发展,以效益求生存”,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 前提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国内外现代机械加工工艺的主要发展方面方向之一。通过对该变速器左侧盖零件图的分析及结构形式的了解,从而对变速器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说明及加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和精度分析。然后再对变速器左侧盖结合面加工进行夹具设计与精度和误差分析,该工艺与夹具设计结果能应用于生产要求。 Abstract This Paper requires that" with quality beg development, with benefits seek to live on to store ",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element processing , have raised productivity and reduced production cost, is one of mainly direc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odern machining technology developing. Through knowing and analysis the the left side transmission cover part drawing for transmission, so as to analysis the process, make process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left side transmission cover. Then, carry out the design of clamping apparatus and analysis the precision and error for the processing of the contact plane of left side transmission cover, this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result of clamping apparatus can apply in production requirement. 关键词:变速器左侧盖加工工艺定位夹具设计

拨叉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拨叉钻孔的专用夹具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2015年01 月26 日

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1) 设计任务 (2) 1零件的工艺分析 (3) 1.1设计题目 (3) 1.2零件的使用要求基本分析 (3) 1.3零件的工序特点 (3) 2.定位方案选择 (4) 2.1定位方案分析 (4) 2.1.1定位方案a (4) 2.1.2定位方案b (4) 2.2定位方案确定 (5) 3.夹紧方案选择 (5) 3.1夹紧方案 a (6) 3.2夹紧方案 b (6) 3.3夹紧方案确定 (6) 4夹具具体结构 (6) 4.1定位元件 (6) 4.2夹紧机构 (7) 4.3导向机

构 (7) 4.3.1钻模体机构 (7) 4.3.2.钻套的选择 (8) 4.3.3钻套高度的选择 (8) 4.3.4排屑间隙 (9) 5.定位误差 (9) 5.1定位误差分析 (9) 5.2定位误差计算 (9) 6夹紧力计算 (10) 6.1切削力计算 (10) 6.2实际所需夹紧力计算 (10) 6.3夹紧力校核.......................................................................................................................................... 11 7夹具精度分析与计算 (12) 8夹具总装 (12) 总结................................................................................................................................................................ .. (14) 参考文献 (1) 5 课程设计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大学本科里的最后一次课程设计。这次设计为了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工艺夹具问题。让我们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所需的夹具设计的能力,也是

端盖零件的工艺设计流程与专用夹具的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端盖零件的工艺流程及专用夹具的设计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11班 姓名 学号 11316129 指导老师 成绩评定等级 评阅签字 评阅日期 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系 2014年6月12

目录 1端盖零件的用途、技术要求及工艺分析 (1) 1.1 端盖的用途 ............................................................... 1 1.2 端盖的工艺性分析 .......................................................... 1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1) 2.1 选择毛坯 ................................................................. 1 2.2 绘制毛坯图............................................................... 3 3 工艺路线的确定 .. (3)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 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 4 3.3 加工工序的安排............................................................ 4 3.4 确定工艺路线.............................................................. 5 4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 (6) 4.1 机床设备的选用............................................................ 6 4.2 工艺装备的选用 (6) 5 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的计算 (6) 5.1 工序1:粗镗、半精25Φ圆 (6) 5.2 工序2:粗车左端凸起端面 .................................................. 7 5.3 工序3:粗铣、半精铣右端面 ................................................ 8 5.4 工序4:粗铣左端环面及越程槽 ............................................. 11 5.5 工序5:粗车,半精车凸台外圆 ............................................. 12 5.6 工序6:钻4Φ孔、及锪10Φ孔 ............................................. 13 6 夹具设计 . (15) 6.1 夹具设计任务............................................................. 15 6.2 确定夹具的加工方案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一 零件加工工序卡 (17) 附录二 零件图及夹具装配图 (25)

杠杆自动车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与综合训练 说明书 杠杆(CA1340自动车床)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院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08机制2Z 姓 名:朱健 学 号:08321220 指导教师姓名: 范真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2011年 12 月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杠杆(CA1340自动车床)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内容: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夹具装配图 1张 6.夹具零件图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录目 第1章课程设计 (1) 1.1零件分析 (1) 1.1.1、零件的作用 (1)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1.1.3、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 (2) 1.2毛坯的设计 (2) 1.2.1选择毛坯 (2) 1.2.2确定毛坯尺寸 (3) 1.3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31.3.1基面的选择 (3) 1.3.2、粗基准的选择 (3) 1.3.3、精基准的选择 (3) 1.3.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 1.3.5、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4) 1.4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的选择 (6) 1.4.1、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不同的机床 (6) 1.4.2、刀具选择 (7) 1.4.3、选择量具 (7) 1.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81.5.1、切削用量确定 (8) 1.5.2、基本时间的确定 (9) 1.6夹具设计 (18) 1.6.1、提出问题 (18)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15半轴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半轴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半轴是汽车的轴类中承受扭矩最大的零件,它是差速器和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的实心轴,其内端一般通过花键与半轴齿轮连接,外端与轮毂连接,该零件在机械设备中具有传动性,在进行半轴的工艺和工装设计时,首先对半轴的工艺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出了加工的工艺过程,根据加工要求设计专用夹具设计,一付是用来车削半轴的外圆,一付是用来钻削半轴圆盘上均匀分布的小孔,在设计中注意的夹具的经济性和使用性,尽量降低加工时的成本,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除此还进行了组合量具的设计,用来检查6个均匀分布的小孔的位置度公差。 关键词:工艺工装设计夹具设计组合量具设计 Abstract:The half stalk is in automotive stalk the acceptance twist the biggest spare parts of sqire , it is bad soon machine and drive the round of delivers to twist the of solid stalk, it inside carry generally pass to spend the key and half stalk wheel gears to connect, carry outside with a conjunction, that spare parts is in the machine equipments have to spread to move sex, at carry on the half stalk of craft and work equip to account, the half axial craft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first, designing processed craft process, according to process to request to design the appropriation tongs design, a pay is to use to come to car to pare the outside circle of the half stalk, on pay is use to drill to pare a dish of the half stalk up even distribute of eyelet, in the design the economy of the advertent tongs and usage, as far as possible lower to process of cost, reduce the worker of labor strength, in addition to this still carried on the design that the combination quantity have, use to check 6 even distribute of a business trip of position of the eyelet. Key Words:The craft work packs the design The tongs design Combine the quantity has the design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243专用镗床夹具设计

题目:专用镗床夹具设计 班级: 姓名: 专业:机械设计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专用镗床夹具设计 摘要 机床夹具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制造中的一项重要工艺装备。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质量、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等。因此机床夹具设计是机械加工工艺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专用夹具的设计中,根据设计任务主要就连杆、泵体的装用镗床夹具进行了设计,完成了对夹具用的定位件、导向件对刀件、导引件等夹具中用到的零件的设计,并用Soidworks进行了三维建模。夹具的设计,根据所设计出的工件外形及加工要求,设计出合适的夹具。考虑到泵体的外形较大,故应在选用夹具的定位件时使用支承板,而连杆的工件尺寸较小,但加工精度要高。 本文设计的夹具,基本上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本文使用的设计方法,也可为同类夹具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镗床夹具;Solid Works;专用夹具;泵体;连杆

Design of Special Boring Fixture Abstract Tool fixture machin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ol fixture in machi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directly affect machining 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ion costs and labor intensity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jigs and fixtures machin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preparation. Dedicated fixture design, based mainly on the connecting rod design task, the pump's installation jig boring machine has been designed with complete fixture with the positioning of parts, pieces of guidance documents on the knife, guidance documents and other parts used in fixtures design, and conducted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with Soidworks. Fixture design,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workpiece shape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design a suitable fixtu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hape of a larger pump, it should be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positioning fixture used parts bearing plates, and connecting rod workpiece size smaller, but higher precision. This fixture was designed to basically meet the engineering needs of the design used in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designed for similar reference fixture. Key Words:boring fixture;Solid Works;special fixtures;pμmp;link

变速箱拔叉钻孔夹具设计

郑州轻院轻工职业学院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变速箱拔叉钻孔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姚祥 专业班级自动化101班 学号 院(系)机电工程系 指导教师(职称)周平(高级讲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变速箱拔叉钻孔夹具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是车床变速箱中拔叉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此拔叉零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加工的地方主要是孔和平面。本设计先加工孔后加工面。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它们的加工精度。基准选择以拔叉右面的最大的平面作为粗基准,来加工中间的通孔,然后以此加工过的孔作为精基准。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出顶平面和右侧平面以及下面的大孔的两平面,再以中心孔定位加工出下端的大孔。加工时是用镗床镗孔。最后以这两个孔为基准,分别加工右侧的槽和顶面的螺纹底孔。整个加工过程选用了钻床、铣床和镗床。工件在机床上定位夹紧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为手动夹紧,夹紧可靠,操作方便。因此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加工工艺,定位,夹紧,专用夹具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lather gearbox in the fork parts of the processing order of the processes and some special fixture design. This fork parts of the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the processing of the place is the main hole and plane. The design of first hole processing surface. Plane with holes and the processing clearly divided into roughing and finishing stages to ensure their accuracy. Datum selection to fork the largest plane as a benchmark, to the processing of intermediate through hole, and then the processed hole as the precise basis. The main processing procedure arrangement is the first center hole locating and processing the top plane and the plane and the two plane of large hole, again with center hole position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big hole processing. While processing is to use the boring machine boring. Finally in the two hole as a reference, respectivel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groov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processing thread bottom hole. The whole process selection of drilling, milling and boring machines. Workpiece positioning in machine tool selection of special clamping fixture, clamping means for manually clamping, clamping reliable, convenient operation. Therefore,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suitable for large quantities, assembly line processing.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process, positioning, clamping, special fixture

端盖夹具设计word版

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轴承盖零件加工 工艺规程及加工 摘要 本文是有关轴承座工艺步骤的说明和机床夹具设计方法的具体阐述。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据资料所示,轴承座是变速器中的主要外部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变速器中传动作用和正常工作的。在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轴承座 This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steps of the bearing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methods specifically addressed. Process design is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production internship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part design proces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jigs and fixtures, parts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o develop a feasible the process route and a reasonable fixture program to ensure that the processing quality of th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data shown in bearing the main external parts of the transmission, its main role is the role of transmission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normal work. Process design bearing machining process by look-up table method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total margin and the margin of tolerance of each surface, a reasonable choice of machining equipment and processing tool, feed rate, cutting speed, power, torque used to improve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its processing. Keywords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special fixtures, bearing

连杆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8473272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1工艺和夹具设计的特点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1.3课题研究 第二章汽车连杆加工工艺 2.1任务分析 2.2连杆的结构特点 2.3连杆的主要技术要求 2.4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2.5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6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2.7连杆加工工艺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2.8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2.9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2.10连杆的检验 第三章夹具设计 3.1铣剖分面夹具设计 3.2扩大头孔夹具 第四章汽车连杆工装夹具总体设计 4.1 连杆专用夹具设计的思路 4.2 夹具的设计 第五章总结 第六章参考文献

第一章概述 1.1工艺和夹具设计的特点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1.3课题研究 1.1机床专用夹具的分类与组成 1.1.1机床夹具的分类 机床夹具是一种能够使工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准确定位和夹紧的装置,它的种类繁多,为了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方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机床的夹具进行分类。 按夹具的使用特点分类,机床夹具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等五大类: (1)通用夹具 通用夹具是指结构、尺寸已规格化,且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夹具,如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单动卡盘、台虎钳、万能分度头、中心架、电磁吸盘等。其特点是适用性强、不需调整或稍加调整即可装夹一定形状范围内的各种工件。这类夹具已商品化,且成为机床附件。采用这类夹具可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减少夹具品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其缺点是夹具的加工精度不高,生产率也较低,且较难装夹形状复杂的工件,故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 (2)专用夹具 专用夹具是针对某一工件的某一工序的加工要求而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夹具。其特点是针对性极强,没有通用性。在产品相对稳定、批量较大的生产中,常用各种专用夹具,可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加工精度。专用夹具的设计制造周期较长,随着现代多品种及中、小批生产的发展,专用夹具在适应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已产生许多问题。 (3)可调夹具 可调夹具是针对通用夹具和专用夹具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夹具。对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工件,只需调整或更换原来夹具上的个别定位元件和夹紧元件便可使用。它一般又分为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两种。通用可调夹具的通用范围大,适用性广,加工对象不太固定。成组夹具是专门为成组工艺中某组零件设计的,调整范围仅限于本组内的工件。可调夹具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4)组合夹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