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科学技术 自考 名词解释

现代科学技术 自考 名词解释

现代科学技术 自考 名词解释
现代科学技术 自考 名词解释

2017.4

1.微波背景辐射+1+1

2.基因重组+1+1

3.系统的自复制

4.光功能高分子材料+1

5.宇宙飞船+1+1 2015.4

1.宇宙模型

2.超导现象+1

3.海洋增养殖

4.不可再生资源

2014.7

1.转录

2.系统的环境+1

3.细胞工程

2014.4

1.多普勒效应+1

2.系统科学中的整体涌现性

3.人造地球卫星+1

4.生毒系统

2013.7 1.科技兴国战略+1

2.基因组

3.系统的功能

4.网络

5.海洋农业化+1

2013.4

1.恒星

2.系统自组织中的自创

3信息技术+1

2012.7

1.系统科学中的结构

2.光纤通信

3.目的基因

2012.4

1.德布罗意波假说

2.分子生物学

3.卫星通信

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5.核能

2011.7

1.细胞融合

2.系统

3.自然资源

2011.4

1.海洋淡水资源开发中

的反渗透法

2.可再生资源

2010.4

1.电光效应

2.功能陶瓷

3.火箭

4.海洋技术

2009.4

1.蛋白质工程

2.产业技术

3.脉冲星

4.暗物质

5.星际分子

2008.4

1.大科学

2.信息技术

3.宇宙空间站

4.细胞融合

5.信息高速公路2007.4

1.基础科学

2.科学精神

3.虚拟现实

4.光纤通信

5.射电天文学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后习题大全

思考题汇编 1. 什么是科学?结合自己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了解,想一想中国有没有科学。一般地讲,在传统中,对于究竟何为科学有以下几种看法: (1)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生产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4)科学是一种文化。 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无阶级性。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 科学的特点:实证性、创造性、逻辑性 2谈一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在古代,科学起源于哲学家,而技术起源于劳作的工匠。二者基本上是分离的。 文艺复兴之后,由于商业发展,科学和技术才密切结合。 到了19世纪,技术才渐渐以科学作为自己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制度化。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见表格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手段;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技术对科学提出课题;科学提供了可能性,技术变可能为现实。 3近代科学的发展就方法论角度体现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中,被实验检验。非常重视观察与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重视分析和归纳分类。 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1. 力学成为主导学科2. 科学方法的确立。科学中的具体应用:(1)伽利略的数学+实验方法:直观分解-数学演绎-实验证明。 ⑵牛顿的“归纳-演绎方法”:通过实验获得经验,通过数学演绎获得的结论必须回到实验 3. 科学社团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建立 4比较第一次技术革命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不同,并谈谈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的影响是:A.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B.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后,为争夺地位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推动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无产阶级为改善自己的处境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C.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D.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一方面导致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为了商品市场和原料而拓展殖民地,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是:A.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许多新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石油开发业和石油化工工业,以及新兴的通讯产业; B.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随着生产发展,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而形成垄断资产阶级,资

7月全国自考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041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54年发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提出使用教学机器解决教学问题,推动了当时程序教学运动发展的学者是() A.普莱西 B.伯克 C.戴尔 D.斯金纳 2.教育技术术语的最早出现时间是() A.1928年 B.1938年 C.1948年 D.不明确 3.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把储存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称为教学媒体个别特性中的() A.表现力 B.重现力 C.参与性 D.受控性 4.能扩大教学规模和学习资源的媒体为() A.语言媒体 B.文字媒体 C.印刷媒体 D.电子媒体 5.分类图属于() A.图表 B.简略图 C.统计图 D.线条图 6.被公认最有弹性和最经济的展示平面是() A.挂图 B.电子白板 C.磁板 D.黑板 7.投影器放映时,当图像调整到适合学生观看的银幕中间位置时,图像呈梯形失真,解决的方法是() A.调整调焦旋钮 B.调整反光镜 C.银幕前倾一微小角度 D.改变投影片的位置 8.在放像的过程中,先按下录像机的暂停键就使放像过程暂停,再按下()就结束暂停状态重新放像。 1

A.停止键 B.暂停键 C.寻像键 D.快进键 9.我们无法直接用肉眼看清子弹击中玻璃杯的瞬间玻璃杯是如何破碎的情景,但利用非常高的速度拍摄整个过程再以正常速度播放,我们就清晰地看到了玻璃杯破碎的全过程。这是利用了活动图像的()特性。 A.时间的扩展 B.时间的变换 C.时间的压缩 D.空间的操作 10.摄像时,一般用()介绍人的位置、状态、相互关系。 A.远景 B.全景 C.中景 D.近景 11.静态视觉图像中()结构给人以柔和、优美感。 A.横线 B.垂直线 C.斜线 D.曲线 12.本地的计算机可以登录到远方的服务器上,将服务器上的文件复制到本地的计算机上。这种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属于()功能。 A.电子邮件系统 B.远程登录 C.文件传输 D.布告牌系统和新闻组 13.把强化理论应用到人类的技能学习中时,需要把另一个因素加入进去,就是() A.“提示” B.“反应” C.“强化” D.“识记” 14.模拟的一个特殊价值就是可以使()的应用清晰直接。 A.发现学习 B.共同学习 C.合作学习 D.计算机辅助学习 15.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分析,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使()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A.自学能力 B.学习技巧 C.有效学习 D.创新意识 16.学生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叫学生的初始能力。 A.相对于学生而言 B.相对于教学过程而言 C.相对于教师而言 D.相对于教学设计人员而言 17.智力技能中,最低一层是() 2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__________,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_____、印刷和__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_____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________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_______研究几何图形在____________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和______,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_______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_________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明代时的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_一书,记载有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个。 16.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技术是指陶瓷技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牛顿是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______________,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18. 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_________学说,牛顿和___________发明了微积分。 19. __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意大利的___________发明了电池。 20. 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___________。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___________。 21.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他提出种质选择论,1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的科学家_________发现了遗传定律。 22. 突变理论主要以_________和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稳定性和_________的研究,提出系列数学模型,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23. 化学键主要有_________、共价键和_________。 24.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 25. 生殖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自考28061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及试卷培训课件

自考28061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章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1、简述视听教育产生的历程? a、19世纪末,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卤化银感光性被发现,诞生了照相技术; b、20世纪初,美国一些学校通过照片、幻灯片、胶卷、图片等制成相关教材,存放在学校博物馆,供教师和学生选购使用; c、20世纪20年代,随着无线电技术和声光技术的日趋成熟,无线电广播和有声电影迅速在教育领域运用和推广。 2、简述戴尔的经验之塔的内容及学术意义? a、将人类学习经验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其中三大类自下至上依次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b、从下至上,经验愈来愈抽象。这是戴尔经验之塔的基本规律。 c、如果没有具体经验的支撑,一味的死记硬背理论法则,则是失败的教育; d、但是教育不能仅满足于具体的经验,经验不上升为普遍化、概念化、理论化的法则,就将成为孤立的、静止的、意义不大的东西。 第二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概念和含义 电化教育: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有目的的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人的多种感官的参与,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萧树滋) AECT教育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简述教育技术的内涵? a、教育技术实践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b、研究教育技术的核心是系统方法与整体化观念; c、教育技术工作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d、优化学资源是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2、简述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a、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 b、就加强教育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c、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教育的研究; d、多媒体组合教学带的研究; e、多媒体技术的研究; f、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 g、网络化教学的研究。 3、简述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 a、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同时它又反过来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的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及时必须以信息技术数为主要依托,也只有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优势; c、现代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为目标的。 d、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的基础的。 第三章常规教育媒体技术 1、简述冲洗地基本步骤?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差异性B.层次性 c.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38900020 【英文译名】:Generality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理、工、文、管、农类各专业。 【学分数】:2 【总学时】:32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课程之一。本课程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材料、典型的事例介绍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社会的影响,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学会科学思维,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从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现代高新技术的主要内容、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从能力方面,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从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适当加以课堂讨论,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建立网络教学、交流、辅导系统。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后续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科学技术背景知识和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 1.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1.1科学与技术概论 1.2古代科学技术 1.3近代科学技术 1.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2.现代科学技术 2.1生物技术 2.2现代信息技术 2.3激光技术 2.4新材料技术 2.5新能源技术 2.6 空间与海洋技术 1

工程技术中心 2 2.7 环境科学技术 3工程技术基础 3.1工程图学基础 3.2 工程力学 3.3 工程材料 3.4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 3.5先进制造技术 4.科学技术与社会 4.1科技的社会功能 4.2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4.3科教兴国 4.4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4.5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 五、教学方法建议 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注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取得较好实践效果。 在教学中注意把握好本课程教学目标的特性,关注科学技术前沿的动态变化、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教学内容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具体教学中,坚持教学双向互动,设计了许多专题,供师生讨论、辩论,提倡质疑,培养探索精神,将科学探索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教学中,注重将多种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到教学中,采用现代声像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教学信息多途径传播,强化现代科学技术的直观性和课堂元素的丰富性。通过研制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化静为动,变难为易,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考核方式 考核成绩= 平时成绩(40%)+ 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以考勤、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等情况作为考查依据,考查合格者可以参加期末考试;考试实行笔试,百分制记分。 七、其它说明 八、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2、参考书

自学考试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章,科学与技术概论 第一节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含义辞海解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看成是知识、知识发展和知识运用过程的统一。(二)科学的特征1 它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理论、概念或原理、学说。 2 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可比性的特点(检验科学的三性的基本原则,符合三性――真科学、否则假科学)。3 它具有连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4 它的发展变化没有止境。 二、什么是技术 (一)技术的含义愿意:是指个人所掌握的技巧、手艺等技能或本领。表现形式: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两个方面。根本目的:在于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价值标准:在于是否实用和带来何种经济效益。 (二)技术的特征1 综合性与集成性2 通用性与适用性3 依存性和连锁性4 先进性与经济性5 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6 个性化 (三)技术的本质为实现预期结果而重复进行的优化操作。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两者的区别1、职能性质上的区别科学的根本职能是认识世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着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根本职能是改造世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保护,着重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精神财富,技术――物质财富。成果表现:科学――新现象、新规律、新法则的发现,技术――新工具、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的发明。2、发生地的区别科学以大学为中心,技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发明与技术开发的主体)(二)两者的联系相辅相成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技术是中间环节,技术是科学原理的物化和应用,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三)两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科学的技术化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技术的科学化是现代技术生命力所在。 第二节科学技术系统 一现代自然科学的分类与结构 (一)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科学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三个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应用科学 (二)现代自然科学的四大门类—— 理、工、农、医四大门类(理-基础科 学、工-工程科学、农-农业科学、医 -医学科学) (三)现代科学的网状结构1、边缘科 学,2、横断科学,3、综合科学 (四)关于软科学人们把研究解决如何 管理科技、经济与其他社会课题的学 科,如科学学、管理学、决策科学、领 导科学、系统科学、技术经济学、人才 学以及各种政策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 等,统称为软科学。研究自然科学某一 领域的各个学科,如基础科学各学科及 工、农、医等应用科学,统称为硬科学。 二现代技术分类三大类:实验技术、 基本技术、产业技术 三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1、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呈现知识爆炸 的状态,科学的发展按指数级增长。 2、科学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科 学成采商品化周期大大缩短。 3、科学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 合,科学交叉点往往是发展前沿。 4、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密切结 合。5、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国际 化趋势明显加快。 6、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成为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7、大科学时代,科技研究方式和组织 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8、原始性创 新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四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 1、科学与技术结构中心发生转化。 2、 高度数学科学化。3、跨门类科学与 技术整合化。 4、科学与技术一体化 5、科学技术 高度社会化、社会高度科学技术化。 6、向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方向发展。 五人文社会科学 1、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含义 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自身的学说或者 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 和发展等问题,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 属性、特别是精神文化属性进行探研的 学问。 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学说或者 理论体系,它以人的共同体的经济活 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 象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人 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2、人文社会科学的分类五类:基本社 会科学、应用社会科学、规范性的社会 科学(法律学)分析性的社会科学(统 计学)及记在行的社会科学(历史学)。 3、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联系(二者共同点)人文社会科学,具 有一切科学所具有有的基本图特性,是 人类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理论 知识体系,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是推 动力是发展的实践性力量。无论是人文 社会科学理论的形成或者运用,都不能 与A特定时代的背景性因素向分离。这 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个性特征,也是人文 社会科学与自然社会科学主要区分点。 B民族性、C某种阶级倾向性。 4、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认识功 能、价值导向功能(思想、文化、政治 建设功能)、调控管理功能(经济建设、 社会管理功能、社会决策功能、咨询功 能)等。 5、科学与人文分离的几个方面。 ①自然科学与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 化和扩张,使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 窄。②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和功力化。③ 重视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地 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疏远与隔绝。 ④自然科学自许的道德中立,使得科学 家们发现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 6、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 点。 ①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 趋明显。②人文社会科学社会自身已经 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有机统一体。③人的 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7、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的发展趋势 ①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 背景名,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 补的趋势。②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 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 文主义交融的趋势。③思维方式上,当 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由分析 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④应用性研究 比重加大。⑤从具体研究方法和手段 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第三节科学思想、科学与人文精神 一、现代科学思想:系统、发展、生 态化 ①古代、近代科学思想古代――古希 腊人的自然哲学观念。近代――机械论 世界观。 ②生态有机论与系统整体观是现代科 学思想的基本理念。 二、科学与人文精神:求真求善的理 性精神 1、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含义,科学精神: 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 “真”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教 育技术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视听教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A.依靠教/学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 B.以学习者为中心 C.依靠教学录像教材 D.系统设计思想 2.在室外顺光照相时,如果照相机的光圈一定,为了使胶片的感光正确,必须做下面的()调整。 A.快门速度 B.焦距 C.变焦环 D.闪光灯 3.对“讨论”录音时,应使用()话筒。 A.单指向性的 B.双指向性的 C.全指向性的 D.无线话筒 4.有的教育电视节目中,多数镜头是教师讲课的头像,但也时而出现字幕、图表或模型图像等,这种电视节目的类型是() A.讲演型 B.图解型 C.表演型 D.讲授型 5.使用幻灯教学时,幻灯与银幕应相距() A.7米左右 B.1米左右

C.接近2米 D.无距离限制 6.一位教师在上课时使用了一张中国地图的投影片,并且一边讲解一边在投影片上画上了矿物分布情况图,这一张投影片是() A.单片 B.基图片 C.复合片 D.活动片 7.下面的媒体中,只刺激视觉的媒体是() A.计算机课件 B.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C.电视 D.录像带 8.下面的几种远程会议系统中,基于电话网的会议系统是() A.音频图形会议系统 B.数据会议系统 C.多媒体会议系统 D.虚拟会议系统 9.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的思想认为:教学顺序的起点应确定在学习层次的() A.初级水平 B.中级水平 C.较高点 D.高点 10.计算机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是16位的操作系统。 A.Windows3.x B.windows95 C.Windows98 D.WindowsNT 11.下面的一组听觉信息中,()属于人的声音。

《管理学原理》总复习

A, 题型: 一、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 二、 判断题 三、 名词解释 四、 简答题 五、 论述 / 案例分析 B,复习内容 一、选择 1. 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 )。 A 、战略管理; B 、现场管理; C 、组织协调; D 、开拓创新; E 、组织实施 2. 之于管理,最形象的描述是( )。 A 、艺术; B 、科学; C 、知识; D 、能力; E 、以上都不是 3. 下面几项,能够被列入技术技能范畴的是( )。 A.生产技能 B.财务技能 C.营销技能 D.协调技能 E.激励技能 4. 下列属于在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中,领导者发挥的主要作用的有( )。 A.协调作用 B.指挥作用 C.打击作用 D.激励作用 E.宽容作用 5. 根据“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将导致员工( )。 A.满意 B.没有满意 C.不满 D.很不满 6. 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这一观点体现 装 订 线

了决策的()。 A. 可行性的原则 B. 系统性的原则 C.对比择优原则 D. 风险性 D、下属部门工作非管理特征明显; E、以上皆是 7.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是()。 A.动机激励理论 B.组织与冲突理论 C.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 D.领导方式的理论 8.培训和发展项目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 )。 A、培训是否影响生产工期; B、培训者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C、被培训者的工作绩效在培训后是否得到了提高; D、被培训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升; E、被培训者是否乐于参加培训 9.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 术技能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E.规划能力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组织变革举措。下列属于这些举措的 有()。 A.组织文化多样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组织运行柔性化 D.组织协作团队化 E.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11.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和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由此而 提出的 论断是____ 。

科学技术概论

《科学技术概论》姓名:王城佳 专业:12机设3班 学号:201214240326 日期:2013/5/25

科学技术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这里的生产力是指由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综合构成的社会一般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已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探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对于我们掌握当代科学技术并促进教育,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最本质的含义是”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依靠科技的发展;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社会的教育,经济,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越来越成为教育,经济和文化前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反之,教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科技的革新,同时促进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变革。接下来对科技对教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具体的论述。 探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对于我们掌握当代科学技术并促进教育,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 人类由于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

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消耗、低能耗,技术含量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科学技术为一个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第二,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 首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其次,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人类基因工程的业已完成,使得科学家对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人类借助生物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生产的药品,可以治疗许多常规疗法不能治疗的疑难疾病甚至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 再次,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

自考_现代教学设计

现代教学组织与设计 第一章 教学环节包括1、陈述目标2、分析任务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4、课堂教学策略设计5、实施教学6评定 现代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被称为系统教学设计。现代教学设计特征 1、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的学习 2、必须基于有人类学习的研究 3、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 4、教学要有短期的和长期的两种设计 5、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地影响个的发展 教学设计理论的起源 1、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五阶段教学过程模式(分析、综合、联合、系统和方法或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和应用)是最早出现的系统指导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 2、凯洛夫教学过程模式设计即教学过程划分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进行新课、巩固新教材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并规定了每个环节所需时间以及老师的行为。 3、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教学论指导下的教学准备和计划工作称为传统教学设计。 4、传统教学设计的局限性第一、缺乏现代学习论基础,它所依据的学习论单是哲学的认识论。第二、教学设计侧重教忽视学生的学习活动。第三、缺乏系统观。 5、现代教学设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第一是以现代学习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第二还需要基于现代学习论的教学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 6、加涅的《学习的条件》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牢固的心理学基础。突出贡献是 (1)提出了学习结果及其分类框架。 (2)论述了促进不同类型的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3)论述了学习的一般过程 (4)提出了检测每类学习结果是否出现的行为标准。加涅在学习条件研究的基础上于1985年提出他的教学论观点。其教学论被称为任务分析教学论其基本思想是为不同的学习结果提供不同的教学。 7、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环节 1974年加涅推出了《教学设计原理》一书,标志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诞生。 8、加涅教学设计原理的基本观点是 1中小学生不论学习何种学科,所习得的结果总是可归入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5种类型中。2每种类型的学习结果的内在性质不同,外在行为表现不同,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同3、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4、根据任务分析的结果导出教学过程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媒体,以及安排相应的师生活动。5、对照目标检测学习结果,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提出修改教学的意见。 9加涅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1、确定具体教学目标2、分析教学任务3、设计教学序列4、安排教学事件5、选择与使用教学媒体6、单课的设计7、选择与使用教学传输系统8、教学评价 10现代教学设计主要环节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第二分析教学目标,第三分析学生和环境,第四陈述作业目标。第五开发评估工具,第六选择与开发教学策略,第七发展与选择教学材料,第八设计与进行形成性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 0041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模式是() A .个别化教学 B .机器教学 C.系统化设计教学 D .视听教学 2.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是由_______提出的。() A .伯克 B .戴尔 C.斯金纳 D .普莱西 3.美国 AECTl994 年定义明确指出了教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 A .过程和资源 B .开发和利用 C.管理和评价 D .学习与设计 4.我国90 年代初出版的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词典》里对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中,认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是 () A .系统科学理论 B .传播理论 C.程序教学的理论 D .媒体开发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5.把信息意义转变为信息符号的过程称为() A .信道编码 B .信源编码 C.信道译码 D .信宿译码 6.流程图属于() A .简略图 B .图表 C.象形图 D .线条图 7.以下属三维视觉媒体的是() A .照片 B .图示材料 C.电影 D .模型 8.由固定不动的透明片和可按一定方式活动的透明片组成的投影片称为() A .单片 B .基图片 C.复合片 D .活动片 9.人们观看照片的眼动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倾向于首先看照片的() A .中间 B .右下角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 这是整理的管理学原理论述题参考答案,判断和名词解释可以按照提纲复习。?论述题?1。请谈谈你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和体会。 答:企业管理就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只要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好的管理,企业管理是个很概括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能让企业,以正常的模式运行!实现企业利润,?如何运用人才和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战略,让公司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互助友爱,积极向上,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采纳一切对公司有利益的建议和批评,让公司在短期内成为规模。并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实企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企业管理是一门学科.说穿了,企业管理就是用一种合理的方法,使员工即听从你的,而又对你没有反感,这其中的方法就是艺术.企业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它的领域很广泛,包括几个分支。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等。企业管理是先有了理,再有管。理即制度,管即措施.要想管理好企业,应先制定出合理的制度,然后再制定出措施,如员工违反的哪一条制度该怎么办,如何处置;企业管理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使的顾客达到最高的满意度,就是通过合理组织协调机制,科学的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科学,严密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2。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对企业宗旨的理解。P81-82?答,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并且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的宗旨是关于企业存在的目的或对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应做出的贡献的陈述,有时也称为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不仅陈述了企业未来的任务,而且要阐明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行为规范是什么。一个良好的宗旨陈述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1。应该明确企业是什么和希望成为什么;2。在战略上允许企业创造性地发展,而在战术上限制企业进行一些冒险行为;3.使本企业或机构有别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或机构;4。应指出作为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活动的框架;5.陈述应该准确明白,易于被整个企业或机构所理解。概括起来说,宗旨陈述应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顾客,产品/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增长和盈利,哲学,自我意识,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和对企业内部职工的考虑。 3.管理者的工作与角色有哪些?P5,11?答:管理者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如监工、领班、部门负责人、行政官员、副总裁等),他们动用人员和资源来完成组织及其下属部门的工作任务。无论是在领班一级还是在高层经理一级,当我们讨论管理者时,总是集中于探讨共同的管理职责——确保通过许多人的努力,以实现较高的工作绩效。工作绩效的实现正是通过管理——计划、组织、领导以及控制资源的使用,以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如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的,当一位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会比管理者的工作对我们的社会更为重要的了.正是管理者决定我们的社会机构能否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或者他们是否浪费我们的才能和资源." 管理者必须准备承担的角色包括3个类型。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包括与工作单位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交往。信息方面的角色包括传播、接收和分析信息.决策方面的角色包括利用信息来进行决策、解决问题,或者把握机遇。?4。企业为什么要研究非正式组织?(你怎么看待组织中的小团体,小宗派)P112-113?每一种正式结构的背后都存在一种非正式结构。这是一种“影子"组织,由组织成员之间非正式的但往往是很重要的相互关系组成。 由于组织的复杂本质和对绩效要求的持续变化,非正式组织在完成必要工作方面很有帮助。通过非正式结构自然而然地自发联系,人们得以进入情感支持和产生友谊的人际关系网,以满足重要的社会需要。他们也从与其他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和任务的人的接触中获益。通过人们在工作日和各种非结构环境中的非正式接触,就可以进行有价值的学习和知识共享。?当然,非正式结构也有潜在的弱点。它们可能容易受到谣言的影响,传递不确切的信息,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转移重要目标的工作努力.那些感觉被排除在非正式群体之外的人会滋生不满情绪。?5.简述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特征。P120-123?答:现代的企业大都倾向于采用扁平组织结构?1。扁平结构的主要优点.?(1)节省管理费用开支.(2)高层领导可以较容易了解基层情况.(3)有利于促进基层管理人员的成长。(4)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5)纵向沟通联系渠道缩短,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减少信息失真.

自考2014年现代科学技术基础资料

第三节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星系的外形和结构是多种多样的。1926年哈勃按星系的形态把星系分为三大类: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后来由此分为椭圆星系、透镜星系、漩涡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五个类型。 星系在永恒地运动。它内部的恒星在运动,自身也在运动。成对出现的星系彼此围绕公共质心转动,在星系团中,星系间有随机的相对运动。河外星系的事项速度与距离成正比。 星系的质量是可测的。星系的质量一般为109―1011m◎ 第四节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恒星是构成星系的基本单元,是将宇宙原始物质合成各种重元素的熔炉。研究恒星的形成和演化是研究银河系结构和演化的基础。 恒星是从星际分子云中形成的;恒星有形成、发展和死亡的过程。死亡着的恒星把它合成的原子核注入残余星际气体中,从这些气体中又产生出新一代的恒星,星系中这种恒星的消亡与再生过程。 一、恒星的形成 17世纪牛顿、18世纪初康德等倡言的散布于空间中的弥漫物质(称为星云)可以在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太阳系和恒星的假说。20世纪60年代确立了恒星从星际分子云中形成这一重大的现代学说,成为恒星形成研究的主要成就。 尽管星际物质的密度很低,约为10-19kg/m3,但它们的分布很不均匀。巨大分子云密度较高部分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会变得更密。

密度越大气体间的引力也越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其密度。引力做功转化成热,使分子云密度增加的同时温度也不断增高。当气体密度与温度达到一定值时(一些偶然情况也可使气体云变得十分稠密),向内的引力足以克服向外的压力,大分子云将急剧收缩,聚向中心形成一个密度大的核心天体,成为云核。如果气体云起初有足够的旋转,则在核心天体周围会形成类似太阳系样子的气尘盘。引力势能转化为热能而使中心天体炽热发光。这就是原恒星阶段。当盘中物质在引力作用下不断落向原恒星,原恒星在不断收缩过程中,引力能转化的热能使中心温度达到107K时,就足以触发恒星中心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而放出巨大的核能,此时恒星不断向外辐射出大量能量,我们说一颗恒星诞生了。恒星的质量一般在0.1——100m◎之间。更小的质量不足以触发热核反应,而更大的质量则会由于产生的辐射压力太大而瓦解。恒星质量的大小取决于它诞生时的条件。 第一代恒星是星系形成时期由初始气云碎片凝聚而成的,其他代恒星是由星系中的星际物质形成的,而一些突发事件,如超新星爆炸等,是引起气体云密度变得大到足以产生新恒星的必要条件。 二、恒星的演化 恒星的演化过程了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亚稳阶段、周期性收缩膨胀阶段、引力坍缩阶段。 恒星的演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亚稳阶段、周期性收缩膨胀阶段、引力坍缩阶段。 恒星主要是依靠内部气体粒子热运动的压力与自身物质之间的巨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