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浦江防污综合治理汇总

黄浦江防污综合治理汇总

黄浦江防污综合治理汇总
黄浦江防污综合治理汇总

黄浦江,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古称“东江”、“横潦泾”。在上海市中心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到吴淞口注入长江,是上海市界内最大河流。黄浦江将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东,两岸分别形成了举世知名的外滩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等上海重要地标。主要有淀山湖、太浦河、红旗塘、上海塘等四大主要

水系江河简介

黄浦江(常常被误写为黄埔江),全长约113千米,河宽300-70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它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上游接纳太湖流出的诸河,是太湖向大海泄水的主要通道,现时78%的太湖入海径流通过黄浦江排入大海,主要有淀山湖、太浦河、红旗塘、上海塘等四大主要水系。

黄浦江旧称黄浦,别称(黄)歇浦、春申江,因旧时讹传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疏浚而得名,发源于太湖,东流经青浦区淀山湖,出湖后到闵行区邹家寺嘴折向北流,是历史上太湖水排泄入海的“三江”水道之一,古称“东江”、“横潦泾”。在上海市中心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到吴淞口注入长江。为了开通黄浦江对市区东西交通的阻隔,已建成多条江底汽车隧道和大桥。

编辑本段江河功能

黄浦江是一条多功能的河流,兼有饮用水源、航运、排洪排涝、纳污、渔业生产、旅游等多种利用价值。自来水取水口上移至上游以后,黄浦江上、下游的功能就各有所侧重。为了保护水质不受污染,上海市已将闵行西界以上的江段及淀山湖等划为水源保护区;把龙华港至闵行西界江段划为准水源保护区。黄浦江在穿越市区的60公里江段,水面宽阔,深度较大,是上海港客货码头所在地。上海港为中国吞吐量最大的进出口港。沿黄浦江两岸,先后建起的大小码头有100多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约有五六十个。码头岸线长度已超过10公里多。黄浦江是一个河港,但又兼有海港性质。江上航道总长约60公里,平均宽260米,池水深度在8米以上。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黄浦江是上海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旅游节目,它不仅在于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代表着上海的象征和缩影,还在于浦江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上海的过去、现在,更可以展望上海的灿烂明天。浦江游览的线路是从外滩出发,先逆流而上,向南至南浦大桥,再调头向北,过杨浦大桥直至吴淞口,再从吴淞口返回至外滩。

两大桥

游览过程中可以看到横跨浦江两岸的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和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两座大桥,像两条巨龙横卧于黄浦江上,中间是东方明珠电视塔,正好构成了一幅"二龙戏珠"的巨幅画卷,而浦江西岸一幢幢风格迥异、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万国建筑,与浦东东岸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耸云间的现代建筑相映成辉,令人目不暇接。

吴淞口

吴淞口,是黄浦江与长江的入海口,是吴淞高程标准所在地,这里,是黄浦江、长江和东海三股水流交会的地方,如果正值涨潮,你便可看到著名的"三夹水"奇观,黄浦江从市区带出的是青灰色的水,长江带来的是夹有泥沙的黄色水,而东海水则是绿颜色的,三股水颜色不同,泾渭分明,形成色彩鲜明的“三夹水”,实为一大奇景。

黄浦夺淞

明代以前,吴淞江(苏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鸦片战争前名“黄浦”)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而当时的黄浦原经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流入吴淞江(此处曾称黄浦口)。

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此后吴淞江逐渐处于次要地位。

江面景色

黄浦江上源有3条,主要水源来自太湖和淀山湖。

闵行区(原上海县)境内,东岸流经浦江镇(原鲁、杜行、陈行3乡),北岸和西岸流经马桥镇、老闵行、吴泾镇、颛桥镇。全长近30公里,西自女儿泾口起,向东至闸港折北至近徐浦大桥出境。江阔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吨级船只,属一级航道。

自女儿泾至闸港段称南黄浦,浦南为松江、奉贤县境,原先还有金山县境,江北有一段为老闵行经开区境,江面宽300~450米,河底高程一10米左右;自闸港向北称东黄浦,江面宽至600~700米,河床也逐渐加深至一15米左右,过徐汇区龙华镇以后江面又收束到450米左右。

万吨轮可上溯至吴泾。因受长江和海洋潮汐影响较大,水位涨落比较显著。其他河流也因受其影响,有涨潮和落潮现象。河流水位一般冬季小于夏季。5~10月为汛期,12~2月为枯水期。黄浦江水有一定的含沙量,涨潮时江水挟带泥沙进入县内其他河港,退潮时流速减慢,部分泥沙沉积,使河床不断淤浅,以致县内河道大体每隔7~10年要疏浚一次。

今主要河道出口处都建有水闸挡潮,对防止高潮入侵,控制内河水位,减少河道淤积都有显著作用。

黄浦江穿流上海市区,乘游览船沿江观赏两岸景色,不失为游览上海的一个方式,也可体会一下老上海的风情。

游船从外滩浦江游览码头开始直到吴淞江口,全程约30多公里。上海人称游览码头为「水上饭店」,因此在这里也设有许多各式饭店。游船顺江而下,外滩上风格迥异' 错落有致的西式建筑一一映入眼廉。若是夜间,华灯齐上,更是灿烂华丽。船过了苏州河,便可看到上海港国际客运站,来自世界各国的客轮鸣笛和你擦肩而过,甚是有趣。

沿途而下可见共青森林公园、闸北发电厂的宝塔形水塔、吴淞口西炮台址,这里是当年民族英雄陈化成誓死抵抗英军之地。到此之後,展现在眼前便是滚滚长江了。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著名的「吴淞三夹水」奇观了。这是因为长江波涛、黄浦江江水和东海相汇时,因颜色互异,因此合流之後呈现出黄、绿、青三水之奇观,在涨潮时分特别明显,十分新鲜。

滔滔的黄浦江不仅是上海灿烂文化的象征,也是上海历史的见证。古往今来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在黄浦滩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而现在,黄浦江也成为了人们的重要水源。人们缺少不了她。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修凿疏浚的河流之一,它源于青浦区的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全长114公里,宽约400米。黄浦江贯穿上海百里港区,虽无名山秀岭可供观赏,但却有其独特的韵味。

明清时,“黄浦秋涛”为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之景。近年来,黄浦江下游有越江隧桥,上游的松江区车墩、叶榭间有松浦大桥等。

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春申君黄歇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门庭若市。

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海瑞主持在古东江(时通称横潦泾)金汇港口东侧修坝建闸港,使上游来水大多北折改走黄浦,冲刷了吴淞江下游河床,使吴淞江淤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三江”之一的吴淞江也成为黄浦的支流;横潦泾水北流后始成今日的黄浦江,同时仅有少量来水过闸港走旧水道直接入海,使古东江下游河道不断淤积,以后这段河道也通称闸港。

黄浦江(Huangpu River) 位于上海市中部,贯穿上海市,下游将上海市区分为浦西与浦东两大部分,是上海市仅次于长江的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西部淀山湖口淀峰,其上游分段为拦路港、泖河、斜塘、横潦泾、竖潦泾,至松江米市渡以下始称黄浦江。南宋出现记载,曾名黄浦塘、黄浦港、黄浦、大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别名黄龙浦、黄歇浦、春申浦等。黄歇浦、春申浦等名称,皆因后人附会黄浦江是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开凿的而得名。

黄浦江流经青浦、松江、奉贤、闵行、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浦东新区、宝山11区,至吴淞口注入长江。长113.4公里。黄浦江水系承太湖总泄水量的78%,为太湖水系最重要的注入长江水道。流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位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水势平缓,深受潮汐影响,进潮最大流速可达每秒2米,退潮最大流速为每秒1.8米。黄浦江是上海市居民主要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源,且具航运、排洪、灌溉、渔业、旅游、调节气候等综合

功能。上游江水可供生活用水,龙华以下以航运功能为主,江面宽约550米,最大水深17.4米,航道最浅处水深9.1米。黄浦江航道从吴淞口至松浦大桥一段可通万吨级轮,松浦大桥至毛竹港可通1000吨级轮船,龙华港以下两岸均为装卸区,龙华港以上局部有浅滩。上海市60%以上输入货物和98%以上外贸物资均由此航道出入,客运线年客运量在600万人次以上。

编辑本段主要支流

太浦河(Taipu He)

位于青浦区西南部。因沟通太湖和黄浦江,故名。1958~1991年在天然湖荡的基础上人工开挖连接而成。西起江苏省吴江市庙港乡太湖东岸,东至青浦区金泽镇池家港村入上海市境,在练塘镇南大港处与西泖河相接。长57.2公里,流经江、浙、沪3省市15个乡镇,其中江苏吴江市境长40.5公里,浙江嘉善县境内1.46公里均是湖荡水面,上海市内15.24公里。太浦河中段,河湖众多,大小湖荡共205个,自西往东穿越蚂蚁漾、雪落漾、大龙荡、杨家荡、汾湖、东姑荡、邗上荡、马斜湖、长白荡、钱盛荡、叶厍荡等20多个湖泊荡漾。底宽110~150米,面宽200米,底高最深处在南大港-4.9米。承泄太湖流域的2/5洪涝水量,可通航60~80吨级船只。

大治河(Dazhi He)

位于闵行区南部、南汇区中部。是上海市于1977~1979年期间开挖的人工河道。取拨乱反正加强国家治理之意命名。西起黄浦江,经闸港、鲁汇、宣桥,并与泰青港、奉新港、浦东运河、泐马河、五尺沟、白龙港、随塘河等交汇,东入东海。长36公里,河宽102米。枯水期航道水深4.2米,高程-2米,底宽64米。具有航运、灌溉、纳潮泄洪、排涝调蓄、冲污等功能。可通航30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3.1万公顷。

大蒸港(Dazheng Gang)

位于松江区西部、青浦区南部。又名大蒸塘。据清光绪《青浦县志》载:"塘在濮阳塘

南,其地有古濮阳王墓,蒸土为之,故名。"西起松江区三尖嘴沪杭铁路桥以西圆泄泾,东迄浙江省界红旗塘。流经青浦区蒸淀、小蒸及松江区新浜等镇。长10.2公里。底高-3~-4米。为六级航道,通航80吨级船只。灌溉农田约1300公顷。是浙北洪水下泄重要通道,也是浙江、上海间的重要水上航道。

川杨河(Chuanyang He) 位于浦东新区南部。西起黄浦江,往东经杨思、孙桥、川沙,流入长江口。长约29公里。1978年11月~1980年1月人工开挖而成。有航运、泄洪、排涝、灌溉和引水冲污等功能。可通航100吨级船只。东西两端分别建有三闸港节制闸及杨思节制闸。当市中心区黄浦江水位暴涨至5.2米以上,或浦东新区遭受洪水威胁时,可打开杨思节制闸,将涨水积涝往东排入长江;反之,如浦东遇旱或水质污染严重时,可打开三闸港节制闸,引长江淡水入川杨河。受益农田2万余公顷。

三林塘港(Sanlintang Gang)

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东起浦东新区与南汇区界,往西经杨思港入黄浦江。因横贯三林镇境,故称三林塘。长约8公里。河宽6~10米,水深0.8~1.8米。下游原由三林往西南入黄浦江,后因河口淤塞,1952年冬,经人工开凿,改往西北入新泾港,新泾港同时改称三林塘港。可通行30~4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1000公顷。

下横泾(Xiaheng Jing)

位于奉贤区西南部。西起俞泾塘,往东流经法华桥、新寺,与南沙港、南竹港、南横泾相交,东至庙泾港。长11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米,可航行1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1330余公顷。

上横泾(Shangheng Jing)

位于金山区东部、奉贤区西南部。西起万担塘,往东与南沙港相交,抵柘林,入南竹港。流经胡桥、柘林等镇。长10.3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6米,可通行5~1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1200余公顷。

小涞港(Xiaolai Gang)

位于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界。南起淀浦河,北迄蟠龙塘。长约8公里。原名小来浦,一作小涞浦。历史上以竹冈塘与蒲汇塘交汇处以北称小涞浦。

上澳塘港(Shang,aotang Gang)

位于徐汇区西部。南起漕河泾港,往北经漕宝路三号桥、上澳塘,入蒲汇塘。长约2公里。可通行10~15吨级小船。

女儿泾(Nu'er Jing) 位于闵行区西南部。又名吴泥泾、鱼泥泾或语儿泾。北接俞塘,南入黄浦江。长4.5公里。可通行60~100吨级船舶,且有灌溉之利。

巨潮港(Juchao Gang) 位于奉贤区西北部。亦称巨漕或巨漕港。南起庄行,北迄黄浦江。长8.4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3~2.2米,可通行20~4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2500公顷。

六磊塘(Liulei Tang)

位于松江区东部和闵行区中部。西起松江区北泖泾,往东与茜蒲泾、北沙港、北竹港、北横泾相交,入黄浦江。长1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5~2.4米,可航行10~40吨级船舶。

古浦塘(Gupu Tang)

位于松江区。西起斜塘,往东经大港镇,过油墩港,东接松江市河。长4.3公里。枯水期水深1.7~4.7米,河宽6~18米。1971年、1972年两次疏浚并截弯取直,1978年建古浦塘西套闸。可通行30~10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1100公顷。

东走马塘(Dongzouma Tang)

位于杨浦区北部。西起政修路,往南穿越四平路折而东,纳杨树浦港,往东越宁国北路,过控江新村、中农新村,入虬江。长5公里,宽20~30米,水深;低水位2.2~2.4米,高水位3.8~4米。东走马塘以江湾镇走马塘往东延伸而得名,又称外走马塘。现两岸多工厂、住宅,水质严重污染,仅有排涝之利。

龙华港(Longhua Gang)

在徐汇区东部。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二云:"龙华港,东南至百婆桥,入于黄浦,故亦名百婆塘。"后来百婆桥也称百步桥,百婆塘亦叫百步塘。西起蒲汇塘与漕河泾港交汇处,东入黄浦江。长3.7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6~1.9米,可通行10~60吨级船舶。

龙泉港(Longquan Gang)

位于金山区东部。旧名盐铁塘,又称龙船港。原从金山卫东门往北直抵松江城,1956年和1977年曾将金山卫城河至盛梓庙一段长约23公里河道拓宽浚深,还从河缺口改道往南,直通运石河。原山阳乡河缺口往西南到金山卫东门一段龙泉港改称老龙泉港。今龙泉港南起运石河,往北纳红旗港、中运河、浦南运河,至盛梓庙迄于运港,接叶榭港。长19.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8~1.8米,宽5~8米,可通行20~60吨级船舶。

北竹港(Beizhu Gang)

位于闵行区西南部。古称竹冈或竹冈塘,以冈身竹冈得名。后称竹港,1981年改名北竹港。北起淀浦河,接小涞港,南经莘庄、颛桥、马桥、闵行,入黄浦江。长约15公里余。河宽4~7米,航道水深1.1~1.6米,枯水期可通行20~40吨级船舶。

北沙港(Beisha Gang) 位于松江区东部、闵行区西南部。北起松江区张家浜,往南经马桥,至闵行入黄浦江。穿越六磊塘、俞塘。古以沙冈为名,称沙冈塘,1959年改名沙港,1994年更名北沙港。长约13公里。通航15~60吨级船只。明天顺四年(1460年)、万历七年(1579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同治三年(1864年)及1958年、1981年等曾疏浚。具排灌、通航作用。

北横港(Beiheng Gang)

位于青浦区西部,淀山湖以南。西起小葑漾,东迄拦路港。流经金泽、西岑、莲盛3镇。长9.08公里。可通航60吨级船只。太浦河开通前,是浙江通往上海的一条重要航道,东口设有船闸一座。水面宽广,风景秀丽,河两岸有上海市纺织局和园林局办的疗养院。

叶榭塘(Yexie Tang) 位于松江区东南部、金山区东部。以叶榭镇名命名。古名南盐铁塘,相传吴越王用于运盐铁,故名。北自黄浦江松浦大桥东侧起,向南流经叶榭、金山区亭新镇盛梓庙,南迄运港,与龙泉港相接。长7.3公里,底高-1~-3米,河面宽44~55米。属6级航道,通行100吨级船只,受益农田约2000公顷。

白牛塘(Bainiu Tang) 位于金山区西部。古时原为狭长湖荡,后淤塞成河道。传说湖中曾出现过白色神牛,故名。南起黄良甫港与定光塘汇合口,往北沿金山、松江两区边界,北入大蒸港。长约6.7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2.2米,河宽15米,可通行60吨级船舶。

白莲泾(Bailian Jing) 位于浦东新区西南。西起三八河,经北蔡、花木、严桥、六里等,西入黄浦江,东邻上海世博园。长22.5公里。历代疏浚次数较多,1977年曾在河口建套闸,并将下游河道浚深加宽、截弯取直,从港口至船闸一段能通行100吨级船舶,自船闸至川杨河段可通行6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2万余公顷。

西沟港(Xigou Gang) 位于浦东新区中部。曾称西沟浦。南起川杨河,往北流经张江、金桥、洋泾、张桥等4镇境,入黄浦江。长11.47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8米,可通行20~30吨级船舶。河口建有节制水闸。

朱泖河(Zhumao He) 位于青浦区西部。北起淀浦河,穿越朱家角和沈巷镇,南抵东泖河。长7.2公里,底高-1米,河面宽30~40米,通航能力为50吨级。大部分是在旧河基础上裁弯取直浚挖而成。南口建有套闸一座,起排涝、引水、挡潮、通航作用。是朱家角和沈巷两镇农田涝水南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辰山塘(Chenshan Tang) 位于松江区北部。因流经辰山东麓而得名。辰山亦称神山,故亦名神山塘。北起三官塘,南至老油墩港按沈泾塘。长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9米,可通行30吨级船舶。

运港(Yun Gang) 位于金山区东北部,南泖泾与龙泉港之间。起自亭林市河,至盛梓庙迄于龙泉港、叶榭港交汇处。长5.9公里。枯水期水深1.3米,河宽6米,可通行2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1200公顷。

虬江(Qiu Jiang)

位于杨浦区北部。西起国定路西,越国定路、淞沪路,经长海医院、沈家行后,往南越翔殷路,再与东走马塘相会,往东越军工路、上海机床厂,于复兴岛北端附近流入黄浦江。

长7公里余,河面宽30~40米,低水位水深0.8~1.8米,高水位水深3.9~4米。通航能力在10吨级以下,军工路至黄浦江一段长1.4公里,可通行60吨级船只。有通航、排涝之功能。

原虬江古河道西起白鹤江至吴淞江会合口,东流经今白鹤、旧青浦、纪王、封浜、江桥、沈家行,过黄浦江至高桥镇东北注入长江,与东大盈浦、通波塘、新通波塘、蟠龙港、新泾港、桃浦、彭越浦等相交。现在的虬江仅存数段残留河道,彼此不相联通,但可分段航行,东段仍保留原名,西段1981年改名西虬江。

杨树浦港(Yangshupu Gang)

位于杨浦区西部。西北起走马塘,东南注入黄浦江。原名杨树浦,亦称杨名港、杨名浦、杨木浦、兰路港、兰州河。19世纪末叶后,人口增多,工商繁荣,"杨树浦"遂逐渐成为区片名称,为使区片名和河流名有所区别,将河流杨树浦改称杨树浦港。有航运和泄洪之利,长阳路以南可通行15吨级以下小船。

秀州塘(Xiuzhou Tang) 位于金山区西部,西起七仙泾,往东经金山区朱泾镇北折至六里庵港。长18.4公里。宋元时,是华亭县与秀州(今浙江嘉兴)间的水驿道,故名秀州塘,亦称官塘、大官塘。可通行100~300吨级船只。为金山区与浙江嘉善区之间的主要航道,受益农田约6000公顷。

沙泾港(Shajing Gang) 位于虹口区中部偏东。北起走马塘,往南经江湾镇春生桥,穿过中山北路、大连西路、四平路,南迄虹口港。曾名俞泾浦。长7公里余。是虹口港主要支流。枯水期航道水深1米,可通行15吨级船舶。水质严重污染。

沈庄塘(Shenzhuang Tang) 位于南汇区西部、闵行区东南部。东起咸塘港,西入黄浦江。长约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2米。可通行20吨级船舶。

沈泾塘(Shenjing Tang) 位于松江区城西北。北起老油墩港接辰山塘,往东南到松江城西南入松江市河,长6.5公里。枯水期水深1.7米,宽约14米,可通行30吨级船舶。

张泾河(Zhangjing He) 位于金山区中部。旧称张泾。南起金山卫城河,向西北流经大石头、角里、张堰、松隐入大泖港,中途穿越东红旗港、牛桥港、利民河、中运河、前冈塘、后冈塘、荡泾和池泾等。五代时,张堰镇南有小官浦(后称青龙港)入海;张堰镇北通松江城为张泾。明成化八年(1472年)筑海塘堵塞小官浦等后,乃在金山卫西北另辟新运盐河通张堰,即今张泾河南段。长26.4公里。枯水期水深1.5~3.5米,底宽8~10米,可通100吨级船舶。是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与张堰、松隐、新农等镇间主要通航河道。受益农田约1.5万公顷。

张家浜(Zhangjia Bang) 位于浦东新区中北部。东起浦东运河,往西流经王港、唐镇、金桥、张江、洋泾、花木、严桥等镇境,至塘桥入黄浦江。长17.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8米,宽6米,可通行15吨级船舶,受益农田2600余公顷。张家浜与洋泾港、西沟港和川杨河等西口水闸已形成完整的引排水系统,不仅可引淡水灌溉和冲污,且能排除内涝。

张家塘港(Zhangjiatang Gang)

位于闵行区中部、徐汇区南部。西起新泾港,东入黄浦江。长约8公里。枯水期水深1.2米,可通行2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530公顷。

奉新港(Fengxin Gang) 位于原南汇区西南部、奉贤区北部。北起大治河,经蔡桥、头桥,南迄浦南运河。长10.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9米,河宽4米,可通行3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1200公顷。

拦路港(Lanlu Gang) 位于青浦区西南部,淀山湖东南,介于大小莲湖之间。西北起淀山湖口淀峰,东南至东方红大桥接东、西泖河。为淀山湖主要泄水通道。"拦"原多作"烂",以"烂路"得名,或说因过去河上无桥,两岸交通受阻,故名。长8.7公里。底宽30米,淀峰附近底高为-3米,河面宽80米,水流湍急。清代为华亭、奉贤、娄县、金山、青浦5县运粮入湖通道。为五级航道,系苏申外港线的主要河段之一,灌溉农田约1300公顷。

金汇港(Jinhui Gang) 位于奉贤区中部。北起黄浦江,往南经金沙、齐贤、光明、奉新,穿越浦南运河、随塘河,以及里护塘、人民塘、团结塘等海塘入杭州湾。长约22公里,底高-1~1.5米,底宽44~90米。原名金汇塘,北段为冈泾塘,南段为和尚塘。现为奉贤区最大引排水河道,占全区引水量52%,排水量60%,南北两端均建有节制闸,汛期洪水可开闸排入杭州湾。可通行100~30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2400公顷。

周浦塘(Zhoupu Tang) 位于南汇区西北部、闵行区东部。东起咸塘港,往西经题桥、陈行,至塘口入黄浦江。西口建有船闸。长10.5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2.5~3.4米,河宽8~10米。可通行10~10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3000余公顷。

泗泾塘(Sijing Tang) 位于松江区东北部。古称泗泾,因纳通波塘、外婆泾、洞泾、张泾4水而得名。西起通波塘,东流过洞泾入北泖泾。长8.65公里,底高0米,河面宽度在27~58米不等,最宽处于泗泾镇西一段达80米。通航能力为40吨级,受益农田1000余公顷。

泖河(Mao He) 位于青浦区东南部和松江区邻接处。河道昔宽如湖,原名泖湖,又名团(一作圆)泖,为"华亭三泖"(团泖、大泖、长泖)之一。西北于青浦县练塘镇东方红大桥处接拦路港,东南至松江区石湖荡镇泖河村与小斜塘相连。承接淀山湖和太浦河来水。为黄浦江上游主要河段。长10.5公里,河面北狭南宽,宽度100~500米,最宽处达700米。底宽平均50米,底高在-1米以下。通航能力:北段为500吨级,南段为300吨级。受益农田约1万公顷。南北各有沙洲:北沙洲名泖塔圩,分泖河为东西两支,西泖河接太浦河来水,东泖河接西大盈港来水,洲上旧有唐澄照禅寺和泖塔,现寺毁塔存;南沙洲名小独圩,面积约30公顷,分泖河为南北两支。南支宽300米,因淤浅,已筑簖养鱼,不通航。北支又称中图漕,为今主航道,宽120米,底高-1米,通航300吨级船只。

春申塘(Chunshen Tang) 位于闵行区中部。又名莘村塘。西起北竹港,往东与北横泾、马屯港相交后,入黄浦江。长9.1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2米,可通行10~3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2000公顷。

南竹港(Nanzhu Gang) 位于奉贤区西部。北起黄浦江,南流经南桥、新寺、柘林,入

运石河。长约19.4公里。可通行20~40吨级船舶。

南沙港(Nansha Gang)

位于奉贤区西部。北起黄浦江,南流经邬桥、法华桥,至胡桥汇上横泾后南入运石河。长约18余公里。兼具排灌、通航之利。

南横港(Nanheng Gang) 在青浦区西部莲盛镇境内。西起大葑漾,穿越任屯荡、山秦荡,东至拦路港。长9.8公里。底宽15米,底高-1米,河面宽度为40~75米。杜赖村以西为新开河段,以东为原横港。拦路港口有节制闸。是太浦河北片西水东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柘泽塘(Zheze Tang) 位于青浦区中部。旧称柘溪。北起淀浦河,南至青浦与松江两区交界处接官塘。长5.7公里,水深2.5米,可通航60~80吨级船只,灌溉农田1300余公顷。

赵家沟(Zhaojia Gou) 位于浦东新区北部。东起随塘河,西流经顾路、杨园、东沟、张桥4镇,经浦东大道九号桥,再经东沟入黄浦江。长9.2公里。枯水期水深1.8米,可通行4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1.1万公顷。

面杖港(Mianzhang Gang) 位于金山区西部。西起浙江省嘉善县潮泥滩,水源来自长泖,往东北流经兴塔,北入秀州塘。长12.6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2米,底宽5~10米,可通航15~3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4000余公顷。

虹口港(Hongkou Gang)

位于虹口区南部。亦名沙洪、穿洪或洪口。于嘉兴路桥附近接俞泾浦,稍南,有沙泾港来汇,再东南流过鸭绿江路桥、汉阳路桥,南入黄浦江。长1.5公里。枯水期水深1.5米,宽5~8米。可通行30吨级船舶。

俞塘(Yu Tang) 位于松江区中部、闵行区南部。西起通波塘,向东流经马桥、北桥、塘湾、吴泾入黄浦江,并与洞泾港、北泖泾、北沙港、北竹港、北横泾相交汇。长24公里,底宽4~6米,底高0米,河面宽27米,通航能力15~30吨级。为松江区东部和闵行区南部农田排灌和调节水量的主要河道之一,受益农田约5000公顷。

洞泾港(Dongjing Gang) 位于松江区东部,通波塘和北泖泾之间。北起淀浦河,流经泗泾、洞泾、卖花桥等集镇,南入黄浦江。原北起泗泾塘,南流至茸北镇、龙树庵转西南通环城河。1971年废除龙树庵至环城河段,利用旧河道向南挖通黄浦江。1972年在泗泾塘疏浚小洞泾通淀浦河,合名洞泾港。长19.5公里,底高0~-1.5米,河面宽31~35米,通航能力20~25吨级,灌溉农田1600余公顷。是松江区北水南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洋泾港(Yangjing Gang) 位于浦东新区西部。南起自华漕达,往北越浦东大道七号桥入

黄浦江。长4公里余。枯水期水深1.3~1.8米,河面宽6~10米,可航行15~40吨级船只,有排洪和灌溉之利。

胥浦塘(Xupu Tang) 位于金山区西南部。西南会浙江省平湖县上海塘(与金山区境交界处),往东纳南来六里塘,北流接中官塘后折而东与惠高泾相汇。相传为吴国伍子胥所凿,故名。长8.7公里。河底高程-4~-5米,河面宽40~60米,可通行100吨级船舶。

圆泄泾(Yuanxie Jing) 位于松江区南部。西起松江区与青浦区交界处,上接大蒸港,东汇斜塘入横潦泾。以圆泖泄水入浦,故名。古名悬星泾。长5.73公里,底高-1米,河面宽120米。属6级航道,通行100吨级船只,是承接上游来水下泄入黄浦江的主要河道,黄浦江上游段重要航道之一。

高桥港(Gaoqiao Gang) 位于浦东新区北部。原为嘉定县、松江县与上海县间之界河,故明代已名界浜。南起赵家沟,北流经杨园、高东、东沟、高桥4镇,西入黄浦江。长11.6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3~1.8米,通航30~6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2000公顷。

曹家沟(Caojia Gou) 位于浦东新区中部。曾名都台浦。明天顺二年(1458年),巡抚都御史崔恭疏浚曹家沟,故称曹家沟为都台浦。由三灶港北流,经过川沙镇、唐镇、陆行、张桥4镇,达赵家沟。长13.2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1.3米,宽10米,可通行20吨船舶,受益农田3000余公顷。

淀浦河(Dianpu He) 位于青浦区中部、松江区北部、闵行区中部。西起淀山湖口九曲港,东至黄浦江船华渡口。联结淀山湖、黄浦江,故名。自西向东横越上海市中部,跨青浦、松江两区和闵行区10个镇,与西大盈港、东大盈港、老通波塘、新通波塘、北竹港和北横泾等交汇。长46公里。青浦镇以西河段原名漕港。其中青浦段最长,为29公里,底宽25米,底高-1米,河面宽48米。淀浦河系沿原抢开河、漕港、横泖、蒲汇塘等河裁变取直、拓宽、浚深,并历经1959年、1971年、1977年三次施工,1977年3月全线贯通。是1949年以来上海市最大的水利工程,为青浦区、松江区控制排水的骨干河道,也是沟通太湖流域和上海市的骨干航道之一。西端淀山湖口建有船闸,东部在松江区、闵行区交界处建有节制闸和船闸。为六级航道,通行100吨级船只,受益农田约3.6万公顷,具有排涝作用。

斜塘(Xie Tang) 位于松江区西部。西北在石湖荡镇泖口村与泖河相连,东南流至李塔汇镇与圆泄泾交汇,接横潦泾。承淀山湖和太浦河来水,量大流急。河长6.5公里,底宽70米,底高-4米,河面宽约180米。属五级航道,可通行300吨级船只,是苏申外港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太浦河开通后,成为长(兴)湖(州)申线的主要通道。是太浦河南岸排涝的主要通道之一。受益农田约6600公顷。石湖荡镇以东河段上有沪杭铁路桥。

紫石泾(Zishi Jing) 位于金山区中部、松江区南部。南自张泾河往北穿越中运河、后冈塘,入黄浦江。长10.3公里。1977年开挖。以旁侧小河赭石泾命名。枯水期航道水深2.4米,可通行60~100吨级船舶,受益农田约4600公顷。紫石泾和张泾河合流处,为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引水工程的起点。

横潦泾(Hengliao Jing) 在松江区西南部。西起斜塘与圆泄泾汇合处,东汇大泖港接竖潦泾,为黄浦江上游主要河段之一。长5.5公里,底宽80~200米,面宽240米。属二级航道,通行1000吨级船只,与竖潦泾同为杭申线、长湖申线和苏申外港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市联结浙江省的水上动脉,太湖流域和浙江来水下泄入海的主要通道。

编辑本段沿途交通

杨浦大桥斜拉桥南浦大桥斜拉桥卢浦大桥拱桥徐浦大桥斜拉桥闵浦大桥双层斜拉桥,上层A15公路下层普通公路奉浦大桥(西桥)连续梁桥,目前A4公路专用闵浦二桥(独塔双索斜拉桥,上层公路下层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伸)(已完成)松浦大桥(钢衔架双层公铁桥,上层G320公路下层金山支线)松浦二桥连续梁桥,A5公路专用松浦三桥连续梁桥(在建)黄浦江底的隧道

隧道

外环路隧道(外环线)军工路隧道(浦西军工路—浦东金桥路,中环线)翔殷路隧道(翔殷路—五洲大道、崇明岛)大连路隧道(东方路乳山路—大连路惠民路)新建路隧道(周家嘴路新建路—拾步街)延安东路隧道(陆家嘴西路—延安东路福建中路,浦东往浦西)人民路隧道(人民路—中山东二路—东昌路浦城路)复兴东路隧道(双层隧道)(复兴东路—张杨路)西藏南路隧道(西藏南路高雄路—高科西路,最初为世博会专用隧道)打浦路隧道(上海最老的一条隧道,中山南路打浦路—长清路耀华路)打浦路隧道复线(老隧道是东向西,复线是西向东)龙耀路隧道(龙耀路龙吴路—耀华路长清路)上中路隧道(中环线)

轮渡线

三淞线(吴淞—三岔港) 草临线(草镇—临江路) 东嫩线(东塘路—嫩江路) 金定线(金桥路—定海桥,复兴岛) 民丹线(民生路—丹东路) 其秦线(其昌栈—秦皇岛路) 东金线(东昌路—金陵东路),到外滩的旅游轮渡,空调轮渡2元/人)东东线(东昌路—东门路,到豫园) 杨复线(杨家渡—复兴东路,到豫园老城厢) 塘董线(塘桥—董家渡) 南陆线(南码头—陆家浜路,南浦大桥) 南南线(南码头—南江路,已停航) 三港线(三林—港口) 陈车线(陈行路—车沟桥) 杜吴线(杜行—吴泾) 西闵线(西渡—闵行) 塘米线(塘口—米市渡)

编辑本段相关新闻

[1]黄浦江上游河道内出现大量死猪漂浮一事有新进展。新民网记者今天(2013年3月11

日)从上海市水务部门处获悉,据统计,9日、10日两天已经累计打捞死猪2813头;而截至目前,经滚动检测,采用黄浦江原水的自来水水厂出厂水质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出厂水菌落总数及总大肠菌群均为0。

据介绍,3月8日晚,市水务局接报黄浦江上游河道内出现大量死猪漂浮后,迅即启动供水应急预案,要求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取水的松江、金山、奉贤、闵行等区供水企业(约占全市原水量22%)加强水质监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初步调查显示,自今年3月初起,本市黄浦江上游就陆续出现有死猪漂浮的现象。3月8日,在横潦泾河段发现几十头死猪。9日上午起,本市对黄浦江上游松江、金山水域彻查时共发现有近千头漂浮死猪,且不断有死猪从上游浙江方向漂来;据统计,9日、10日两天已经累计打捞死猪2813头。

在京参加“两会”的杨雄市长十分关心此事,专门致电要求尽快查明原因,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市政府分管领导接报后即赴现场指挥处置,要求水务、环保部门加强水质预警检测,指导相关水厂确保供水安全;绿化市容部门开展水上作业,抓紧打捞死猪;农业部门负责事件的起因调查和死猪的无害化处置。

水务部门表示,在前期应急处置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加强日常值守,相关区水务管理部门和供水企业领导加强值班,密切关注动态信息,一旦发生异常,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向市水务部门报告。

同时,要求相关供水企业采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适当提高出厂水余氯至2.0毫克/升,以确保供水安全;相关区水务部门对原水水质进行跟踪监测,重点对耗氧量、氨氮、菌落总数及总大肠菌群等指标进行化验分析。目前,上述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

此外,水务部门要求相关供水企业在开展出厂水水质日常检测的基础上,重点对耗氧量、总大肠菌群等敏感指标提高检测频率到4小时一次,确保供水安全,并积极配合绿化市容部门,出动河道保洁船只和人员,打捞死猪。

截至记者中午12时发稿时,经滚动检测,采用黄浦江原水的自来水水厂水质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出厂水菌落总数及总大肠菌群均为0。水务部门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积极跟踪相关信息,继续加密水质应急检测。

黄浦江两岸三年行动计划

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 (上海市级层面) 自2002年启动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以来,两岸地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滨江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开发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沿江产业集聚带,初步形成集旅游、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功能体系,初步形成交通便捷、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取得生态环境修复与公共环境提升成效,初步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景观和新地标。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黄浦江两岸地区要全面构筑以功能提升为引领、创新突破为动力、统筹协调为保障、民生共享为宗旨、低碳绿色为理念的现代化开放滨江地区,建设成为上海“四个中心”重要核心功能区,与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世界著名滨江发展带,大众公共活动的高品质体验地。在此背景下,两岸地区功能、形象、交通等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尤其是要重点推进关乎市民生活、城市形象的滨江公共空间建设。为了合理指导、高效推进滨江公共空间建设,特制订《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 一、总体目标 在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目标的指引下,黄浦江两岸地区要成为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应打造世界级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创造良好的生态效应、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多样的空间环境。 本次计划重点围绕滨江公共空间、服务设施、交通系统等三个方面,具体要求是: (一)公共空间 实现从徐浦大桥至杨浦大桥滨江空间基本贯通,形成较为完整的滨江公共空间体系,创造舒适宜人、彰显文化、注重生态的高品质空间环

境。 (二)服务设施 高标准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景观设施、市政设施建设,增加设施数量,丰富设施种类,形成类型丰富、服务均衡、保障有力的设施体系。 (三)交通系统 形成“层次清晰、功能互补、集约低碳、畅达便捷”的一体化滨江交通系统,加强多种交通方式的网络联动,加强水陆一体化交通建设,提升交通服务水平。 二、行动原则 (一)公共空间 1、完善空间布局,注重空间的横向连续和纵向渗透,加强空间系统性。构建连续的沿江开放空间和向腹地辐射的纵向空间,有机串联公共活动组织、公共设施与景点,形成相对完整的空间开放系统,确保公共空间贯通和公共活动连续。 2、推进腹地功能与滨江空间联动发展,以人为本提升空间活力。滨江空间建设应和腹地功能建设联动发展,成为有机整体。面向市民的活动需求,丰富空间的功能,从而提升滨江空间的人气与活力。 3、注重空间形象特色、文化内涵、生态效应,提升空间综合品质。注重滨江空间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历史风貌、生态绿化、景观环境艺术等多方面的打造,全方位提升滨江空间品质。 4、因地制宜,节约资源,充分利用滨江现状资源要素进行设计与建设。充分考虑现状情况与既有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汛墙、码头、硬地、绿化等滨江空间要素进行改造建设,成为实现滨江贯通、提升景观品质的有效载体。 (二)服务设施 1、高标准建设。对原有滨江公共服务设施标准进行完善提升,按照

黄浦江导游词

一、豫园 二、人民广场 三、外滩 四、龙华寺 利。 五、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塔的名字来源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关于琵琶的声音的描写,诗人把琵琶的声音比喻成珍珠落到玉盘里时的发出美妙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设计者富于幻想的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绿色草地上,而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高托起浑然一体。从远处看,中间的东方明珠塔和两边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巧妙地组合成一幅二龙戏珠的巨幅画卷。 东方明珠塔最有特色的是把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串联在一起。两个大的球体直径分别为下球体50米和上球体45米。连接它们的是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最高处球体直径是14米。整个建筑物的支撑完全靠三根深入地下的擎天立柱。 东方明珠塔有15个观光层。最高的观光层——太空舱位于350米,低一点的有位于263米的主观光层和位于259米、90米的室外观光层。旋转餐厅位于267米。东方明珠塔中还包含展览、餐饮和购物等其他功能。还有一个被称为太空酒店的20间客房也在两个大球之间。发射广播和电视信号的天线长118米。 2009年5月1日,位于东方明珠电视塔259米高的悬空观光廊——“凌霄步道”正式对游客开放,游客可透过脚下的透明玻璃,俯看黄浦江两岸全景,感受在云中漫步的感觉。悬空观光廊位于第二个主球体内,周长150米,宽2.1米,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720度全方位”的视觉体验。 东方明珠 1990年4月18日,开发开放浦东,二十多年来,浦东这块大地上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大约有200多家已在新区内落户,并建立起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为代表的五大功能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开发区,东方明珠游览区就坐落区中,在陆家嘴的核心地带。 景区内屹立着200多栋高楼,有人称誉它为浦东新的万国建筑博览。摩天览胜成为“新沪上八景”之一。 1. 高耸云天的金茂大厦,地标

上海市黄浦江附近港口分析要点

论文 题目:上海市黄浦江附近港口分析 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航运对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随着上海工业的搬迁和世博会的建设,黄浦江上的港口也进行了部分的搬迁,来适应上海快速的社会发展。 关键词:黄浦江港口工业生态 引言:上海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航运对上海城市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没有航运就没有上海。和上海航运血脉相关的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对推动上海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浦江船舶、码头等企业欣欣向荣,其快速发展对上海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起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适应“九五”计划了,上海的工业发展也随之做了一定的搬迁,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有机联系的五个圈层。而且随着世博会的胜利开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部分码头也向着长江口迁移,为黄浦江江水减少污染,还上海一个干净的母亲河。 一、全国沿海港口布局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特 点、区域内港口现状及港口间运输关系 和主要货类运输的经济合理性,将全国 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 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 港口群体,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 口的主体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铁矿 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 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 1.1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由辽宁、津冀 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我国北 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1.2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以厦门、福州 港为主,包括泉州、莆田、漳州等港口 组成,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等内陆省份 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 1.3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 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由粤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组成。该地区港口群依托香港经济、贸易、金融、信息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在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同时,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港为主,相应发展汕尾、惠州、虎门、茂名、阳江等港口,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 1.4 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 你有关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格局都会产生长远影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几年,她的城市规划又将如何变化?轨道交通9条新轨道交通线路2017年至2025年,上海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据了解,此次公示的9条线路并非都是地铁还包括进出上海的城际铁路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在内预计2020年底,上海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超过800公里 2025年,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市域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形式的29条轨交线路再次确保上海国内轨交第一城的地位! 9条轨交新线分别是:19号线 20号线21号线22号线23号线 24号线25号线嘉闵线机场快线 嘉闵高架二期建成通车嘉闵高架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纵三横”中的“一纵”总长约35公里,南起S32申嘉湖高速,北至S6沪翔高速一期工程向南延伸至G60沪昆高速向北延伸至G2京沪高速经过2年多建设,嘉闵高架北段一期已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目前嘉闵高架北段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程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地进

行全预制拼装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后,将与S6高架相连“地下延安高架”横穿申城6区“北横通道”,上海中心城区“三横三纵”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穿越长宁、普陀、静安、闸北、虹口、杨浦6个区全长19公里,线路比较长北横通道将根据各路段条件成熟情况分段施工,全线完工时间未定其中中环北虹路立交至虹口港段为立体扩容形式 沿线设北虹路、泸定路、江苏路、恒丰路河南北路五对出入口匝道和中环北虹立交、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两座全互通立交北横通道东段,将设沪上首条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浦东机场将建高铁站据最新公布的《沪通铁路二期相关设施专项规划》 沪通铁路二期选址浦东机场,在此增设线通过“浦东铁路”祝桥站之间的连接形成“组合站” 未来浦东—虹桥机场连接线、地铁2号线、磁悬浮线地铁21号线(高桥—金桥张江—迪士尼—祝桥)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于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实现近距离换乘浦东机场将真正成为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大场机场搬迁大场板块位于上海市区北郊、宝山区西南部东与闸北区彭浦镇、宝山区庙行镇和大场飞机场相邻远离外环而贴近中环,距离市中心非常近有现成的轨交7号线存在,有上海大学但大场机场梗阻在整个地区的中心阻断闸北和宝山大场之间的横向道路一旦机场搬迁,阻断消失就可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供应未来宝山

黄浦江两岸开发十周年总结报告

浦江涅槃·黄浦江两岸开发十周年综述 (2012年04月26日) https://www.doczj.com/doc/f16262995.html,/newsdata/news19102.htm 图为东大名路358号北外滩滨江绿地——上港花园。小巧玲珑的绿地平台紧挨着北外滩的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人们可在此休闲散步欣赏浦江两岸风光 弹指一挥间,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这是上海继浦东开发开放之后的又一项世纪工程,也是上海践行科学发展观、变革城市发展模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尝试。 十年来,黄浦江突破了码头、仓库和工厂的包围,凤凰涅槃。上海港则从黄浦江走出去,面向大海,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只是一个伟大历程的开始。“十二五”期间,黄浦江两岸将成为上海“四个中心”的重要核心功能区,综合开发规划岸线总长度将由原来的85公里延至119公里,总规划控制面积由原74平方公里增至约144平方公里。 进退之间 滔滔黄浦江,曾经商贾云集,见证了中国近代商业的繁华;也曾千帆竞过,将上海带入世界重要港口城市之列;还曾工厂林立,书写下新中国工业发展新篇章。 时光的车轮转入新世纪,由于航运业、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转移,黄浦江在产业经济方面的原有优势逐步弱化,两岸产业结构调整和内港外迁进程加速,两岸功能转换已成必然趋势。 2002年1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重塑黄浦江两岸功能,宣布实施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开发范围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总面积约74平方公里,涉及浦东、宝山、杨浦、虹口、黄浦、原卢湾和徐汇7个行政区。 “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核心任务是将两岸功能由传统工业型转换为现代服务型。通过生活、工作、休闲、旅游等多元化融合,激发滨水区的活力。”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余力说,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开发重点集中在老企业的搬迁、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滨江公共环境建设。 上海水泥厂所在的徐汇滨江地带与对岸的耀华地块,曾是上海市最重要的建材工业基地,集中了玻璃厂、水泥厂等八家建材集团最重要的企业。从2003年起到2009年,包括近1万名员工在内的这八家企业相继搬离了黄浦江畔。同期撤离的,还有江南造船厂、浦钢公司、龙华机场、上海铁路南浦货站等大中型企业,腾出了约14平方公里的滨江空间。 这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也助推了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耀皮玻璃离开了黄浦江边,在常熟重生,生产线由原来的两条扩充到了四条,产品升级换代,占据中国高端市

上海水源情况

上海水源情况 水质逐年变好 2011年,上海市公共供水主要原水工程在青草沙的取水量达到12.45亿立方米,占比达到44.27%,与此同时,黄浦江上游水源地的取水量则大幅下降。虽然黄浦江为上海供应饮用水源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维护黄浦江水源地的水质对保持上海供水安全仍具战略意义。 从目前的上海水质监测情况来看,水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于内河水质受到污染,上海已成为典型水质型工程性缺水城市,更是联合国预测21世纪饮用水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2013年上海环境状况公报》发现,与2012年相比,黄浦江、长江口、区县考核河道总体水质状况均有所改善。 近五年来,长江口总体水质状况呈改善趋势,黄浦江、苏州河总体水质状况基本保持稳定。上海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截污治污力度,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氮磷污染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限制本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 官方数据显示,与2012年相比,2013年黄浦江总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上游至下游6个断面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下降8.8%、12.7%、18.4%、13.5%、12.7%和8.5%。 富营养化待解决 考察组从顾家浜、松浦大桥上游、松浦三桥、大毛港、淀山湖端口、淀山湖最北端(江苏境内)、千墩桥——淀山湖北和淀山湖东(东方绿洲)八个地点采取水样,从监测结果看,PH、DO、NO32-指标均为正常,优于三类水的标准;NH4+、PO4-及高锰酸盐指数均劣于三类水质标准。重金属从总量上看,或许有个别重金属存在超标现象。 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水体富营养化指标较高,水中有机物含量超标,个别重金属可能超过指标。存在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各区域的区域功能性不同,不同的工业排放出不同的污染物,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异。 对比各个取样点,主要是NH4+、PO4-指标变化较大,综观8个取样点可以看出淀山湖端口的总体水质最好,而淀山湖最北端(江苏境内)的水质较差。黄浦江上游水质优于下游水质。

1997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1987年8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根据1996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7年12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53号令第二次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条例》第二条规定的水源保护区的具体范围是: 北岸的上边界为淀山湖——上海、江苏交界线;北岸的下边界为闵行西界——西河浜;北岸纵深5公里陆域范围界限的走向线为: 吴家巷——何家塘——陆家浜——三庄(王家塘)——褚家楼——何家塘——(华阳)——东门(蔡家村)——松江县城中山一路——周家村——姚家浜——召庄——打铁浜——王金(王家浜)——王新——倪马(倪家浜)—小港——丁家浜——横港——北荡泾。 南岸的上边界为淀山湖——上海、浙江交界线;南岸的下边界为千步泾;南岸纵深5公里陆域范围界限的走向线为: 唐西房——金家埭——车亭——肖家埭——马桥——山房——杨字圩——温河——黄泥浜——胜利(东摇潭)——杨河浜——茹塘(戚家埭)——南界泾——杨家佃——四合——蒸东(西小镇)——南横港——西叶厍——港都——夹港。 大泖港、园泄泾、太浦河上溯10公里的水域范围是: (一)横潦泾、竖潦泾、大泖港交会处至掘石港的杜家浜; (二)横潦泾、竖潦泾、大泖港交会处至小泖港的前进; (三)斜塘、横潦泾、园泄泾交会处至园泄泾的永利; (四)太浦河、西泖河的交会处至上海边界。 第三条《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准水源保护区的具体范围是: 北岸和西岸的上边界为闵行西界——西河浜;北岸和西岸的下边界为龙华港——漕宝路;北岸和西岸纵深5公里陆域范围界限走向线: 船浜——华二(曹家塘)——陇西(张家新宅)——行西——(慕家堰)——光辉——向阳——光明(周家宅)——项栅里——北桥镇——吴家港。 南岸和东岸的上边界为千步泾;南岸和东岸的下边界为川杨河;南岸和东岸纵深5公里陆域范围界限走向线为: 朱家宅——汤家宅——张家浜——南阜(东汤家宅)——天花庵——知新(徐家里)——题桥镇——孙家宅——假山宅——东秦宅——汇北(叶家宅)——汇红——光继——继光——叶家厍——朱家塘——褚家塘——丁家——陈家湾——吴家宅——侯家宅——程河浜——马路——王家里——唐西房。 第四条在水源保护区和准水源保护区沿江、湖两岸纵深5公里陆域(±200米)内,有道路、公路、河流的,以道路、公路、河流远离黄浦江、淀山湖一侧为界。 水源保护区、准水源保护区的具体界限由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会同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市环保局)确定。 第五条《条例》第三条所称的上游来水系指流入水源保护区的急水港、太浦河、大泖港、园泄泾及其他支流。 为确保准水源保护区的水质达到国家Ⅲ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流入准水源保护区的各支流水质不得低于国家Ⅲ类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关于黄浦江沿岸E20单元规划一路塘桥新路-规划三路新建...

关于黄浦江沿岸E20单元规划一路(塘桥新路-规划三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上海富瀛滨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报请审批黄浦江沿岸E20单元规划一路(塘桥新路-规划三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沪申富瀛发〔2018〕6号)及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工程范围及建设内容 本次实施的规划一路工程南起规划三路、北至塘桥新路,道路长约531米,规划红线宽20米。 本工程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桥梁(箱涵)工程、雨污水排管工程和绿化、照明、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相关道路附属设施等。 二、设计标准 (一)道路工程 同意本工程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二)结构工程 结构上道路车辆荷载等级为城-B级。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抗浮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1.05。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人行通道净高应满足相关规范及使用要求。 (三)雨水工程 原则同意雨水工程暴雨重现期P=5年,综合径流系数取0.5。 (四)污水工程 E20单元地块预测污水量标准为2182.3m3/d,地下水渗入量按

平均日污水量的10%计,其余污水工程设计标准应按照区域污水专业规划取用。 三、工程设计 (一)道路工程 1.平面、纵断面设计 原则同意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应按照规划和相关规范设计。下阶段应进一步调查沿线地块出入口情况,并做好协调工作。 原则同意道路纵断面设计,应进一步与相交道路标高、沿线地块标高及出入口标高协调衔接,并满足排水要求。跨船坞通道通行净高应满足相关规范及使用要求。 2.横断面设计 原则同意规划三路-微山路段标准横断面采用:4.0米(人行道)+12.0米(车行道)+4.0米(人行道)=20.0米。微山路-塘桥新路段标准横断面采用:2.5米(人行道)+1.5米(绿化带)+12.0米(车行道)+1.5米(绿化带)+2.5米(人行道)=20.0米。 3.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同意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回弹模量≥25MPa。通道结构两侧路堤采用二灰填筑,在通道结构和道路搭接处设置搭板,控制沉降。 原则同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新建车行道路面结构为:4cm AC-13C(SBS改性)+8cm AC-25C+0.6cm稀浆封层+35cm 水泥稳定碎石+15cm 砾石砂。通道结构顶层路面结构为:4cm AC-13C(SBS改性)+8cm AC-25C +7cmC20 混凝土+油毛毡+防水卷材。 4.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应在规划红线内进行设计,应按相关规范并结合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与相关横向道路协调以保持交叉口的完整合理。应根据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第三节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黄浦江是上海市供水的主要水源。由于历史原因,上海自来 水的水源取水口与下水道排水口的位置犬牙交叉,城市水厂 口设在中游,只有 1% 的闵行水厂设在上游。历年来生活污 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黄浦江,使黄浦江的水质严重恶化。 1980年6?10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受市政府的委托, 组织市内 24 个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专门讨论上海市自来 水的用水发展规划和水质的改善途径。认为利用现有给水设 备,另觅新水源,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新水源的选择, 比较了长江取水、淀山湖取水、黄浦江上游取水 3 个方案的 优缺点。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认为利用现有给水系统,将取 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作为新水源,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 上是可行的。 1984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黄浦江 游引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的总规模为 500 万立方米 /日(1994 年 期工程兴建时改为 540 万立方米 /日),为节约近期投资, 工程分两期建设,均由上海市政院设计。一期工程从临江取 水,设计规模为每日 290 ? 310 万立方米, 1987 年 7 月 1 日建成通水。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市长江泽民参加通 期工程于 1994 年起兴建, 从松浦大桥附近取水。 期工程获 1988 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 1989 年国家优 秀设计银质奖。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为上海市的重点工程,也是当时国内最 大的城市供水工程。为了确保这项工程的设计做到优质快速, 中共上海市政院党委决定由院长徐彬士到现场,担任现场工 作组组长,设计负责人陈宝书、中约占 70% 能力的取水口设在黄浦江下游, 28% 能力的取水 水典礼

浅析上海“外滩——陆家嘴”片区景观规划

图 外滩风景 浅析上海“外滩——陆家嘴”片区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主要是指城市建筑实体、城市市政设施和城市绿地形成的城市整体或部分形象,包括城内和周边山体、水体、城市建筑、植物、道路、城市雕塑、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等多类型城市元素,涵盖整体或者部分城市区域。景观概念作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基于以上的概念理解,从原始人类的为了生存的实践活动,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所有的更高层次的设计活动,在地球上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景观格局。 上海,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又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今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闪耀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上海的城市景观也随着变化。本文将通过文脉与特色、游览线与节点、视线与视点来分析上海“外滩——陆家嘴”片区城市景观规划。 一、 文脉与特色 外滩滨水区无疑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间之一,在外滩沿江步行道上缓步徐行是如此令人难忘,沿着整条步行道,我们看到的不但是20世纪初上海最动人的部分,而且见证了新上海的崛起——在发展中的世界级大都会,一个代表21世纪都市面貌的城市。外滩的房屋开始时都是两层楼和三层楼。本世纪以来,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出现多层和高层,式样五花八门,诸如英国古典式、英国新古典式、英国文艺复兴式亚细亚大楼(原上海冶金设计院)、上海总会(今东风饭店〕、汇丰大楼(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恰和大楼(今外贸局大楼)等、法国古典式、法国大住宅式、哥 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东印度式、折中主义式、中西掺合式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 我们生活在既有的地域文化背景下,根深蒂固地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街道既然是城市文化氛围的体现,无论是新建或改建,都应从既有的文脉肌理中去获取创造和体验街道景观特征的表现方法。因此即使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这一大背景下,对黄浦江两岸规划改造的时候,亦充分考虑老城厢的历史文化特点,注重延续历史文脉,使新一轮旧区改造和谐地体现上海历史,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有机统一。正是由于对上海文脉与特色的高度重视,我们今天才能依然感受到上海的历史氛围,才能依然欣 赏到万国建筑群的美,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 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二、 游览线与节点 图 万国建筑群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第三节上海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 黄浦江是上海市供水的主要水源。由于历史原因,上海自来水的水源取水口与下水道排水口的位置犬牙交叉,城市水厂中约占70%能力的取水口设在黄浦江下游,28%能力的取水口设在中游,只有1%的闵行水厂设在上游。历年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黄浦江,使黄浦江的水质严重恶化。1980年6~10月,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受市政府的委托,组织市内24个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专门讨论上海市自来水的用水发展规划和水质的改善途径。认为利用现有给水设备,另觅新水源,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对新水源的选择,比较了长江取水、淀山湖取水、黄浦江上游取水3个方案的优缺点。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认为利用现有给水系统,将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作为新水源,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可行的。198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的总规模为500万立方米/日(1994年二期工程兴建时改为540万立方米/日),为节约近期投资,工程分两期建设,均由上海市政院设计。一期工程从临江取水,设计规模为每日290~310万立方米,1987年7月1 日建成通水。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市长江泽民参加通

水典礼。二期工程于1994年起兴建,从松浦大桥附近取水。一期工程获1988年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1989年国家优秀设计银质奖。 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为上海市的重点工程,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供水工程。为了确保这项工程的设计做到优质快速,中共上海市政院党委决定由院长徐彬士到现场,担任现场工作组组长,设计负责人陈宝书、范民权常驻现场及时解决各种技术上的难题,直到竣工通水。 一、取水构筑物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最终取水点设在黄浦江松浦大桥附近,在女儿泾与得胜港之间,该处河段属凹岸起点,水深流大,与航道的矛盾较小。一期工程的取水口设在临江。在二期工程建成后,这里作为备用水源。取水头部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宽8.5米,长31.5米,高 10米,前部设固定格栅,以1根直径3500毫米的钢板管与岸边调节池相连,相距约150米。取水头部有引桥与江岸连接。二期工程的取水头部为4座高8米,直径8米的钢筋混凝土筒形结构,由顶部及四周进水,筒体外装有格栅,以拦截漂浮杂物,并在四周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围护。以4根直径3000毫米的钢进水管与岸边泵房接通,相距为125米。 二、输水管道 输水管道的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对管道的材质、断

上海历史——南市区志道路桥梁

上海歷史——南市區志>>道路橋樑 南市区境内的近代市政和公用事业建设始于19世纪中叶。清咸丰六年(1856年)境内法租界建成第一条近代城市道路——今中山东二路(新开河北路至东门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上海南市马路工程善后局自建华界第一条近代道路——今中山南路(东门路至南码头)。本世纪初至30年代陆续增筑、改筑道路,填浜、拆城筑路,初步形成道路网络。光绪二十三年上海南市马路工程善后局创办第一家发电厂—— 南市电灯厂(后改为上海内地电灯公司,合并组成华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今南市发电厂),翌年1月建成发电至民国25年(1936年)发电达6082万千瓦时。民国9年浦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张家浜南岸建造的发电所竣工,向浦东沿江地区供电。光绪二十一年法公董局在境内购地建造董家渡水厂(今南市 水厂北部),光绪二十八年建成向法租界供水。光绪二十三年初,由邑绅曹骧推举粤商集资创办内地自来水厂(今南市水厂南部),光绪二十八年建成供水,民国25年自来水用户达22447户。日军侵华上海沦陷后,境内市政、公用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虽有所修复,但仍未能达到战前水平。上海解放前夕,境内道路多为短小狭窄的弹街路面,下水道管径小,陈旧不齐,棚户地区居民用不上自来水和电灯。

50~70年代,先后辟筑拓建河南南路、丽水路、中山南一路、三门峡路、新肇周路、浦东南路、耀华路、杨高路、历城路、昌里路等10余条,改造一批弹街路。建成上海第一条沟通黄浦江两岸的打浦路公路隧道。境内浦东地区新建重建车行桥梁10座。 20世纪70年代后期,市政和公用事业建设发展较快。境内全面拓建中山东二路、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陆家浜路、河南南路、浦东南路、杨高路等,新建长青路、文登路、兰村路、西营路、华丰路、洪山路、临沂路、德州路等23条,改造大量的弹街路。建成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南浦大桥。 一、道路境内原上海县城厢,浜渠纵横,陆路甚少,经过长达500多年的缓慢发展,到鸦片战争前夕,街巷增加到100余条。 清咸丰六年(1856年),境内浦西法租界筑成黄浦滩马路(今中山东二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华界首筑外马路(今中山南路)。光绪三十二年开始填浜、筑路,民国元年(1912年)拆城筑路,后逐渐形成道路网络。境内浦东地区民国2年首筑塘桥路后,长期发展缓慢。 民国26年8月日军侵沪,境内部分道路受到严重破

2011年黄浦区中考模拟考语文试卷

2011年黄浦区模拟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第一部分阅读(87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8分) 1.,阴阳割昏晓。(《望岳》) 2、,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3、山河破碎风飘絮,。(《过零丁洋》) 4、。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元夕》) 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6、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二)阅读唐诗,完成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唐朝的(人名)。(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开头两句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突出了浩瀚的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的雄伟景象。 B、三四两句描写洞庭湖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波涛汹涌使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渲染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C、五六两句以自己意欲渡湖可是没有船只为喻,表达自己因无法实现政治理想而退隐江湖的决心。 D、最后两句巧妙地化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语,委婉含蓄地希望对方给予帮助。 (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

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

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 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在黄浦江上坐船摆渡,往来于浦东浦西,那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即使老上海也很少有人知道,黄浦江上的第一班渡轮是何时起航的。 这要从一个多世纪前说起,上海第一班轮渡是从当年的浦西铜人码头开往浦东的东沟。第一班渡轮 最初黄浦江上还未有轮渡的开行,只有小舢板往来于两岸。据上海的史志记载,早在明清时期,黄浦江边就有渡口,江面上就漂着舢板、划子。 上世纪初的黄浦江,上海的先民摇划子往来于两岸 大约20世纪前后,上海的近代化、城市化的进程提速了。1901年,一个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把两辆小汽车开进了上海;1908年3月5日,上海的第一辆有轨电车正式通行了,从静安寺驶向外滩;而上海轮渡起航的日子曾经有个小小的历史误会——据载,1910年的12月5日,是上海黄浦江上第一班轮渡开航的日子。然而最近有关专家经过考证后发现,历史记载有误。 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人按照阴历纪年法,上海黄浦江上第一班轮渡的开航是在满清王朝宣统二年的12月5日,而辛 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是按照阳历的纪年法,所以从阴历换算成阳历的话,上海轮渡第一船开行的日子应该是1911年

的1月5日。历史误会在100年以后才得到了更正。对广大乘客来说,黄浦江上哪一天开始有了渡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黄浦江上一天也不能没有轮渡。 其实黄浦江上第一班渡轮的开航在当年来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在当年的报刊上也没有登载这样的消息。当年一家从事河流、道路等市政建设的机构,浦东塘工善后局为了接送员工上下班,而租用了一条小轮渡,航线是从外滩铜人码头到浦东东沟。由于这个单位的员工人数不多,也就顺便让一些需要过江的人上船,收取一点渡费,后来过江的人多了,并且有利可图,就发展成了收费的轮渡。直到1911年的1月5日,轮渡正式营业,于是这一天就成为了上海轮渡的历史性开端,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历史上的一件小事成就了未来的一件大事。 铜人码头说起当年轮渡的起始点铜人码头,现在早已不复存在,那么当年的铜人码头又在那里呢? 其实铜人码头的得名和英格兰人巴夏礼有关,巴夏礼是英国的外交官,1856年,他代理广州领事时,制造了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85年巴夏礼死于北京。5年后,南京东路外滩树立起了一个6米多高、背向黄浦江的巴夏礼铜像。从此,铜像附近的码头就有了“铜人码头”的称谓。 旧时外滩巴夏礼铜像轮渡高速发展期 轮渡使渡江更加的安全和便捷、机械化的水上交通使黄浦江

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

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落成于1991年11月19日。工程总投资8.2亿元。总长8346米,其中主桥全长846米,引桥全长7500米。主桥为一跨过江的双塔双索面叠合梁结构斜拉桥,两岸各设一座150米高的“H”型钢筋混凝土主塔,桥塔两侧各以22对钢索连接主梁索面,呈扇形分布。桥下可通行5万吨级巨轮。 主桥总宽度为30.35米,设置机动车道7条,其中浦东往浦西3车道,浦西往浦东4车道,两侧各设2米宽的观光人行道。浦西引桥长3754米,以复曲线呈螺旋形、上下二环分岔衔接中山南路和陆家浜路。浦东引桥长3746米,采用复曲线呈长圆形,与浦东南路相连并直通杨高路。南浦大桥也是上海道路内环线的过江枢纽。南浦大桥设有观光电梯,游人可乘电梯上桥观光。 大桥主塔的上横梁上,镶嵌着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桥名。南浦大桥是一座现代化桥梁,它犹如一架横卧的竖琴,其规模在当今世界同类桥梁中位居第三。大桥的总投资为8.2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为3年。南浦大桥规模之雄伟,工艺之严格,技术之复杂,施工难度之高,建设周期之短,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少有的,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也不多见。 [编辑本段] 【详细介绍】 南浦大桥 南浦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主塔上“南浦大桥”四个红色大字为邓小平同志题写(每字大16平方米)。浦西引桥造形优美,曲线螺旋形,上下三环分岔,衔接内环线高架路,中山南路和陆家浜路。南浦大桥于1988年12月15日动工,1991年6月20日大桥贯通,1991年11月19日大桥落成典礼在上海举行并建成通车。 南浦大桥宛如一条昂首盘旋的巨龙横卧在黄浦江上,它使上海人圆了“一桥飞架黄浦江”的梦想。大桥造型刚劲挺拔、简洁轻盈,凌空飞架于浦江之上,景色壮丽。入夜大桥采用中杆照明,主桥用泛光照明,在钢索的根部有投光灯,将光射到桥塔上,光彩夺目。 “南浦大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桥长846米,以一跨423米过江,跨度之大为全国之最。” “主桥桥面用钢材与混凝土两种建筑材料叠合而成。桥面下一层用大型…工字钢?制成框架,上一层是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钢框架与桥面板用电焊焊接,结合处再浇上

黄浦江两岸介绍

黄浦江两岸介绍 一、总体情况 徐汇滨江地区开发主要包括西岸文化走廊、西岸传媒港、华东民航服务中心、综合开发区、龙华地区综合改造、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六大重点功能组团。重点项目建设坚持环境景观先导,公共空间先行,以文化提升活力,以艺术增添魅力,注重集聚产业,形成特色。致力于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传媒区,国际一流的商务商贸区,充满活力的滨水新城区。 二、西岸文化走廊 拥有8.4公里岸线的徐汇滨江,是近代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和现代文化产业的诞生地。这里历史底蕴深厚,科教力量雄厚,名人名家荟萃。众多文化流派与文艺浪潮的融合与交汇,使得文化产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徐汇滨江发展的重要特色。在未来徐汇滨江的开发版图上,以文化为先导和引领,将使这条沿黄浦江的“黄金通道”,成为上海卓越的文化展示窗口——“西岸文化走廊”。未来的徐汇滨江将新建众多的展示馆、美术馆、演艺中心,形成天幕舞台、水上剧场、浦江T台、星光大道等诸多文化亮点,使徐汇滨江成为上海最具文化品位和文化气质的滨水区域,也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户外艺术展区。 龙当代美术馆

龙当代美术馆选址于北票码头,由著名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刘益谦先生参与投资,项目南临黄浦江、北靠瑞宁路,西依龙腾大道,总建筑面积33007平方米,其中地上8393平方米,地下24614平方米。主要展示现当代美术作品,配套纪念品商店、轻型餐饮、咖啡厅、停车库等服务设施。 余德耀美术馆 余德耀美术馆选址于原上海飞机制造厂机库,由著名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先生及其基金会投资,项目位于龙腾大道丰谷路口,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地上)。主要展示现当代美术作品。 油罐演艺中心

上海黄浦江上大桥一览

上海黄浦江上的大跨度桥梁 一、黄浦江第一桥—松浦大桥 1974年开始动工,1975年铁路桥建成,1976年公路桥竣工通车。主桥为连续钢桁架结构,三墩四跨:96+112+112+96m。 下面自黄埔江下游,溯流而上,加以介绍: 二、杨浦大桥 杨浦大桥是黄浦江上的第3座大桥,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大桥以其线条流畅、动感强烈的设计造型横跨浦江。 大桥1993年10月竣工通车,与上游的南浦大桥遥相呼应,相距11公里,是内环线高架连接浦东与浦西的过江枢纽,总长为7654米,跨径为602米,主桥长1172米。桥宽30.35米,共设6车道。杨浦大桥倒“Y”钻石形的主桥塔高208米,桥塔两侧各有32对共256根钢拉索将桥面凌空悬起,最粗索由直径7毫米的301根高强钢丝编成,重约33吨,最长的斜拉索为325米。全桥斜拉索总长度约2万多米,总重量约2900吨。全桥钢结构总重量约12600吨,梁与梁之间由30多万套高强螺栓连接。 邓小平同志在94岁高龄时特为杨浦大桥题写的桥名镶嵌在主塔三角区内。杨浦大桥的设计日通过能力为4.5万辆机动车,离浦江水面为48米,桥下可畅通万吨级以上船舶。 三、南浦大桥 黄埔江上第一座斜拉桥。于1988年12月15日动工,于1991年12月1

日竣工通车,位于浦西陆家浜路至浦东新区南码头之间的江面上。总长8346米,主桥长846米,跨径423米,呈"H"形的主桥塔高150米,每座桥塔两侧各有22对钢拉索连结主梁,索面成扇形布置。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南浦大桥"。 主桥采用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结构,设有6条机动车道,桥面总宽为30.35米,两侧各设2米宽的人行道,主塔内设电梯直达主桥。通航净高46米,桥下可通行5.5万吨巨轮。塔座基础选用直径914毫米、深达50余米的钢管桩群桩基础。 南浦大桥两岸引桥全长7,500米,其中浦西段引桥长3,754米,采用复曲线成螺旋形;浦东引桥长3,746米,采用复曲线长圆形与浦东南路相连并直通杨高路。 四、卢浦大桥 连接浦东、浦西的第一座全钢结构的拱桥,于2003年6月28日正式通车,是上海黄浦江上90年代后继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松浦大桥、奉浦大桥后投入使用的第六座大桥。卢浦大桥全长3900米,主桥长750米,主桥面宽28.7米,桥下净高46米,桥面为双向6车道。桥身呈优美的弧型,如长虹卧波,飞架在浦江之上。江泽民为卢浦大桥题写了桥名。 作为主跨排名第二大的拱形桥,550米跨度,比排名第一的2009年建成通车的重庆朝天门大桥短2米,第三的美国西弗吉尼亚大桥长出32米。 世界上首座采用箱型拱结构的特大型拱桥,主拱截面世界最大,为9米高、5米宽,建成后可通过5万吨级的轮船。 世界上首座完全采用焊接工艺连接的大型拱桥(除合龙接口采用栓接外),现

上海黄浦江导游词

上海黄浦江导游词 导读:本文上海黄浦江导游词,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今日的「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大都市。繁华的大上海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她的现代化和古典的融合,让人们无法抗拒,而位于黄浦江西岸的「外滩」,百余年来也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 ●上海的象征---黄浦江。浦江游览一直是上海旅游中的一个传统旅游节目,每天从上海外滩“浦江之光”码头启航,把您从繁华的上海市区,带到黄浦江与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汇流入海的地方——吴淞口外的“三夹水”。行驶江心,眺望一江之隔、跨越百年沧桑的建筑群,不能不心生感慨。 水,有灵气有财气。水,孕育着蓬勃的生机。黄浦江,城市的母亲河,上海的黄金水道。黄浦江“清游江”游览船,从大达码头起航往北,浦西举世知名的外滩万国建筑群,浦东矗立于云霄之端的陆家嘴金融中心,逐渐映入眼帘。入夜,两岸灯火辉煌,繁华城市的古典与现代建筑风格,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缤纷多姿,尽显江岸美景。放眼远眺,建筑是凝固的美,江水是流动的美;两岸喧闹是繁华的美,江中宁静是淡雅的美。上海的黄浦江,处处都能享受到美的存在。 延伸阅读: 导游词功能

1.引导游客鉴赏 导游词的宗旨是通过对旅游景观绘声绘色地讲解、指点、评说,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2.传播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知识即向游客介绍有关旅游胜地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风景特色,使游客增长知识。 3.陶冶游客情操 导游词的语言应具有言之有理、有物、有情、有神等特点。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给游客勾画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构成生动的视觉形象,把旅游者引入一种特定的意境,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此外,导游词通过对旅游地出产物品的说明、讲解,客观上起到向游客介绍商品的作用。 相关阅读:

上海黄浦江水环境监测分析

上海黄浦江水环境监测分析 吴瑞卿徐胜唐大欣李春李涛利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系) (一)黄浦江水质污染现状及危害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是个特定的地域范围,总共涉及到青浦、松江、金山、奉贤、闵行、浦东、徐汇七个区,按照保护的等级,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被划分为水源保护区和准水源保护区,而根据有关规定,又在水源保护区内,以松浦大桥取水口为中心,划定了一块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所以整个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被分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水源保护区(除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外的水源保护区)和准水源保护区等三个不同级别的保护地带,其中,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面积约为44.7 km2,上游水源保护区的面积约为507.7 km2,准水源保护区的面积约为530.0 km2。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作为上海四大供水水源地之一,现公共供水规模为281万立方米/天,在黄浦江干流有4座取水口、支流有2座取水口,涉及11座自来水厂,主要向上海西南地区供水,规划服务人口约700万人。 青浦、金山、松江、闵行和奉贤的取水口分散分布于黄浦江上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沿岸,各原水系统为枝状、独立系统,一旦发生水污染突发事故,很难实施统一调度和相互支援,此外,分散设置的取水口,也给有效保护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另外,黄浦江位于流域最下游,受上游来水影响极大,加上平原感潮河网的特性,造成黄浦江上游水源水质不理想。根据监测数据表明,自太浦河—斜塘—黄浦江干流一线,水源水质逐渐下降,总体评价为三类至四类,部分河段、部分指标为五类,甚至劣于五类,尤其是松浦大桥水源水质无明显改善,氨氮等有机物指标有恶化趋势,不完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另外,黄浦江上游为开敞式、流动性、多功能水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难以完全避免。 1.黄浦江污染状况及污染来源 按照上海市对污染源的分类方法,水体点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有生产性废排放的工业企业)、企事业生活污染源(包括无生产性废水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居民生活污染源和禽畜污染源(包括禽畜牧场、禽畜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4类。 取CODCr、BOD5 、NH3-N 3种污染指标作为评价污染物,各类保护地带污染源排放情况见表1、表2、表3 (污染源数据的基准年为2002年)。 表1 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入水体污染源排放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