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轮复习化学键学案导学

一轮复习化学键学案导学

一轮复习化学键学案导学
一轮复习化学键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化学键

高三化学备课组日期:2014年11月5日

高考考纲要求:一是电子式的书写,结合其他化学用语一起考查,如结构简式、结构式等;二是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知识点回顾:

一、化学键:

1、定义:使相结合的。

2、形成与分类

原子之间发生电子→离子键

键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二、离子键:

1、定义:带的阴、阳离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

3、成键实质:

4、形成条件:通常是元素与元素的原子相结合。

5、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

Na2O NaOH MgCl2 Na3N

Na2O2 CaC2 NH4Cl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Br

CaF2

三、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

3、成键实质:

4、形成条件:通常是的原子相结合。

5、分类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键共

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键

6、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

H2O NH3 CO2 CH4

C2H2 H2O2 HClO —OH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2S

Cl2

思考:1)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一定形成离子键吗:

2)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吗?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例:HCl 、HBr 、HI的溶沸点高低判断

2、氢键

举例分析:

【触摸高考】高考选项判断正误

1、【2012安徽卷】NaHCO3和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2、【2012山东卷】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

3、【2012天津卷】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

4、【2013江苏卷】N2的电子式为:N N ( )

5、【2013全国卷Ⅰ】沸点:NH3>PH3> AsH3 ( )

6、【2013山东卷】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引力()

主观题:【2013海南卷】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X、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和。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有、

(3)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 氧化为碳酸盐和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核心突破

1、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比较

2、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3、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自我检测:

1、(2012?深圳高三调研)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MgCl2 B.Na2O2 C.Na2O D.Al2O3

2、(2013?广东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②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③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中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⑥在一种化合物中只能存在一种类型的化学键;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⑨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A.③④⑦⑧ B.①③④⑦⑧ C.②⑤⑥⑧⑨ D.①④⑦⑨

3、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核、三核和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__,丙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

(2)若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丙在一定条

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0.1 mol/L丁溶液的pH为1,将丁与丙按物质的

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选填序号).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②常温下,戊的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在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中,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C都能与B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的化合物。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E的核电荷数最大,D与E能形成气态物质ED4。

(1)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___(填元素符号).

(2)A与B形成的化合物中,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3)C与B按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4)D、E所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

具体的化学式)。

(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某些微粒,如SO2、O3、NO2-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则与B、D同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中,能与N3-.CS2互称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是

。(填符合要求所有微粒的名称)。

(6)写出工业上制E单质的化学方程

式。

3、解析:X、Y、Z分别为H、O、N,甲、乙、丙分别为NO、H2O、NH3,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丁为HNO3,戊为NH4NO3,在NH4NO3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NH4NO3水解显酸性.

答案:(1)氢三角锥形

(2)NO 4NH3+5O2 4NO+6H2O

(3)①c ②<NH+4+H2O NH3?H2O+H+

. .

化学键学案

化学键学案 班级:姓名: . 一、离子键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键的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2.离子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的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些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成键离子是什么? 练习1: 下列哪些物质是离子化合物,如果是离子化合物,成键离子又是什么? Na 2 O MgCl 2 H 2 SO 4 HCl Na 2 O 2 NaOH NH 4 Cl CuSO4.5H2O HNO3 Na2CO3 NaHCO3 NaAlO2 AlCl3 Al2(SO4)3 FeCl3 AgCl3 BaSO4 CaCO3 NH3 NO2 (NH4)2CO3 NH4HCO3 Na2SO3 二、共价键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键的粒子:原子 2.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的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的判定方式

5.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极性键: (2).非极性键: 练习2:下列哪些物质是共价化合物,如果是共价化合物,成键原子又是什么?哪一些含有共价键? Na 2O MgCl 2 H 2SO 4 HCl Na 2O 2 NaOH NH 4 Cl CO 2 HNO 3 Na 2CO 3 NaHCO 3 NH 3 三、电子式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及离子的电子式: ①.原子 ②.阳离子 ③.阴离子 2.简单物质的电子式 ⑴单质 ⑵化合物 ①离子化合物 ②共价化合物 练习3 四、化学键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同步 精品导学案:化学键学案2 Word版

科目高一化学课题第三节化学键(第二课时) 班姓 名 学习目标:(1)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概念的理解;(2)电子式的正确书写 〔小组讨论、总结:〕 1.原子、阴离子、阳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写出下列电子式: Na Cl Mg S2- F- O2- Al3+ Na2S CaF2 MgO kI 2.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特点(判断方法) 【自我测试】 1.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 A.苛性钠 B.碘化氢 C.硫酸 D.醋酸 2.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 2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 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 B.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NaHC0 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3 (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D.BaO 2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阴离子一定只含有非金属元素

B.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后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 D.金属K不能从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 6. 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7. 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8、.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9、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10、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每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写出电子式 B.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它的离子符号相同 C.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加方括号表示 D.电子式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 11、用电子式表示。 ①铝原子_________________ ②硫离子_________________ ③硫化钾的形成过程 12、某化合物XY2中,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电子总数为54,则XY2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13、X元素位于ⅡA族,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60%,Y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X与Y能形成稳定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键结合的,它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2015化学键与能量全解

学案导学——化学键 高三化学备课组日期:2015年11月5日 高考考纲要求:一是电子式的书写,结合其他化学用语一起考查,如结构简式、 结构式等;二是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知识点回顾: 一、化学键: 1.定义:。 2.形成与分类 原子之间发生电子→ 离子键 化学键 原子之间形成→ 共价键 分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存在于金属中)等 Ⅰ、离子键: 1、定义:。 成键粒子:成键实质: 说明:静电作用既包含同种离子间的相互排斥也包含异种离子间的相互吸引。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形成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定义: 注:①对于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不等于分子式,在离子化合物中 不存在分子,如NaCl的晶体结构为: 在这个结构中Na+和Cl-的个数比为1:1,所以氯化钠的化学式为 NaCl。 4、表示方法------电子式:【重要补充】 ⑴.概念: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 例如:

⑵.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 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在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如: ⑶.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题1:1)用电子式表示 Na2O NaOH MgCl2 Na2O2 Ca(OH)2NH4Cl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Br CaF2 Ⅱ、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形成的化学键。成键粒子:成键实质: 2、形成条件:通常是的原子相结合。 存在范围: ①非金属单质的分子中(除气体外):如O2.F2.H2.C60 ②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如SO2.CO2.CH4.H2O2.CS2 ③部分离子化合物中,如Na2SO4中的SO42-、NaOH的OH-、NH4Cl中的NH4+中存在共价键 5、分类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键 共 价 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键 6、 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 H2O NH3CO2CH4N2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第2章第1节 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学案

第1节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1.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合典型事例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建立化学键的概念。 2.认识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是化学反应的实质。 3.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1.宏观辨识 能运用模型、符号等多种方式对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进行综合表征。 2.变化观念 能运用宏观、微观、符号等方式描述、说明物质转化的本质和规律。 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1.化学键 (1)化学键: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会释放能量。 2.离子键和共价键 (1)离子键 ①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②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③作用实质:静电作用。 ④形成过程(以NaCl的形成为例) ⑤实例:在KCl晶体中,K+与Cl-之间存在离子键;在MgCl2晶体中,Mg2+与Cl-之间存在离子键;在CaO晶体中,Ca2+与O2-之间存在离子键。 (2)共价键 ①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②成键微粒:原子。 ③作用实质:共用电子。 ④形成过程( 以 HCl的形成为例) ⑤实例:在H2分子中存在氢氢键;在Cl2分子中存在氯氯键;在CH4分子中存在碳氢键;在CO2分子中存在碳氧键。 3.电子式 (1)定义:一种由元素符号和用于表示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或“×”组成的式 子。如H:·H;Na:·Na;Cl-。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键共价键成键实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 成键元素 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 非金属元素 一般是非金属元素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条件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 时,易发生电子的得失形成 离子键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 到饱和状态,相互间通过共用电子形 成共价键 影响因素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 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 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数越多,共 价键越强

[新教材]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3节化学键学案

第三节化学键 核心微网络 素养新目标 1。认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认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及常见的分子空间结构. 4.理解化学键的含义,并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 学业基础 [预习新知] 一、离子键 1.离子键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3)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4)存在:离子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形成过程 ①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如 原子:Na Na×、Mg ×Mg×Cl错误!错误!错误!、S·错误!· 阳离子:Na+Na+、Mg2+Mg2+;

阴离子:Cl-[错误!错误!错误!]-、S2-[错误!错误!错误!]2-。 ②形成过程: 二、共价键 1.共价键 (1)形成过程(以Cl2形成为例) 用电子式表示::Cl Cl::Cl:Cl: ???????? ?+?→ ???????? (2)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成键粒子:原子。 (4)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共价键. (5)存在 ①非金属元素的多原子单质,如H2、O2、N2。 ②共价化合物,如CO2、HCl、H2SO4。 ③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CO3、NH4Cl。 2.共价键的类型 共价键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共价化合物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4.含有共价键分子的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粒子 单质 H2:H错误!H、N2::N??N: 化合物 H2O:H错误!错误!错误!H、 CO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CH4: (2)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 N2: CO2: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第2课时 共价键)word学案

共价键 1.了解共价键、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2.了解化学键的概念。 3.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要点一 共价键 1.Cl 2的形成。 (1)两个氯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都需获得1个电子,因此氯原子间难以发生电子得失,如果两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个氯原子就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2)写出Cl 2形成的过程。 (3)结构式:在化学上,常用“—”表示一对电子,所得的式子叫结构式。Cl 2的结构式Cl —Cl ,H 2的结构式H —H 。 2.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4)存在。 ①非金属元素的多原子单质,如H 2、O 2、O 3、N 2。 ②共价化合物,如HCl 、H 2O 、CO 2、H 2SO 4。 ③某些离子化合物,如NaOH 、NH 4Cl 、Na 2O 2。 (5)分类? ????极性键 非极性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定义 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 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 发生偏移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 电子对发生偏移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不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成键原子电性电中性显电性 判断依据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实例H—H H—Cl 3.共价化合物。 (1)定义:只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 (2)表示。 【应用思考】 1.只有共价化合物中才含有共价键吗? 提示:不是。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单质和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H2、O2、Cl2、NH4Cl、NaOH等均含有共价键。 2.如何判断某共价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 提示:可根据成键元素的种类来判断。若成键元素相同,如X—X型,则为非极性键;若成键元素不同,如X—Y型,则为极性键。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 一.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 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五. 知识分析: 写出下列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a Mg Na O Cl 、、、、 (一)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

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Cl . .....O .Na ..Mg ..Ca 1. 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锂原子 ?Li 铍原子:..Be 硫原子:. .....S 2. 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除复杂阳离子如+4NH 等要用中括号外),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阳离子. 3.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 例如:氧离子:-2....:][:O 氟离子:- :][:....F 电子式是用“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来表示的,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 ..?,..?,...?,....?,.....?,......?,.:. ...? (二)离子键 1. 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化学键:(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化学键。 (2)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分子内旧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离子键 (3)化学键的类型共价键 金属键 一.离子键 【实验1—2】 操作取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如图1—10) 现象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化学方程式2Na +Cl2点燃 2NaCl 【图1—10】 解释:Na原子与Cl原子化合时,Na失去一个电子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定结构,因此,Na原子的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Cl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高三化学化学键复习学案

高三化学化学键复习学案: 化学键:1.概念:化学键: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分类:共价键: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金属键:存在于金属中 3.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旧化学键与新化学键的过程。 一.离子键: 1.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2O/Na2O2/NaOH/Na2SO4等。 2.离子键:使阴、阳离子间强烈的静电作用。 说明:(1)静电作用既包含同种离子间的相互排斥也包含异种离子间的相互吸引。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2)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3)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 (4)成键条件: ①活泼金属(IA、IIA族)与活泼非金属(VIA、VIIA族)之间相互化合―――― ne n me m M M X X - - -+ +- ???→ ???→ ????→ 吸引、排斥 达到平衡 离子键(有电子转移) ②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结合:+- Na+Cl=NaCl(无电子转移) (5)成键原因: ①原子相互作用,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 ②离子间吸引与排斥处于平衡状态; ③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6)存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强碱、绝大多数盐(PbCl2/Pb(CH3COO)2等例外),强的金属的氧化物,如:Na2O/Na2O2/K2O/CaO/MgO等。 三.电子式: 1.概念: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例如: 2.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 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在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如: Cl N H H H H + 3.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化学键教案

§1.3化学键 【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讲授和多媒体展示法,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化学键的相关概念。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

相关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学会运用结构模型和化学用语进行化学的研究 (4)知道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2.电子式 教学难点 电子式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4章 第3节 化学键学案

第三节化学键 发 展目标体系 构建 1.以典型物质为例,认识离子键、共价键等化学键的形成,能用电子式对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表征,能描述化学键理论模型,并用模型解释和推测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2.能以宏观现象及化学键等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物质的构成微粒及相互作用说明物质的共性、差异及其原因,解释同类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知道分子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一、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 (1)NaCl的形成示意图

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钠。 (2)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 (3)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4)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 微点拨:离子键的本质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既包括静电吸引也包括静电排斥。 2.离子化合物 3.电子式 (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排布的式子。 (2)粒子电子式的表示方法 粒子电子式的表示方法(举例)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化合物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如NaCl:。 微点拨:“·(点)”或“×”都表示电子,二者应用时没有区别。 二、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1.共价键

(1)形成过程(以Cl2的形成为例): (2)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成键粒子:原子。 (4)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的或不同种的非金属元素。 (5)分类 2.共价化合物 3.电子式 (1)非金属单质:Cl2:,N2:。 (2)共价化合物:H2O:,CO2:。 (3)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HCl:。 4.结构式:用短线“—”表示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式子如H2O:H—O—H。5.以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的表示方法 分子电子式结构式分子结构模型分子空间构型 H2H—H 直线形 HCl H—Cl 直线形 CO2O===C===O 直线形 H2O V形

化学键教案

§1.3 化学键 【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讲授和多媒体展示法,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化学键的相关概念。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

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学会运用结构模型和化学用语进行化学的研究 (4)知道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2.电子式 教学难点 电子式

(完整word版)化学键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 4.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 5.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化学键的概念。 6.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通过对氯化钠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知,形成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4.通过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认识已知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思考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新课讲解【导入】牛顿力学解释了苹果落回地面,卫星绕地球运行是因为地球引力。宏 观物质之间因作用力而稳定存在。那么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构成物 质的微观粒子之间是否存在作用力呢? 【追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分子他们之间是什么作用力呢?我们 今天就来学习化学键。 【板书】化学键 【过渡】NaCl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我们可以从它开始研究。首先我们来看一 个实验。 这是一个金属钠与氯气制得NaCl的实验 【演示实验】讲解金属钠与氯气制得NaCl的实验 【板书】 2Na+Cl2====2NaCl 【过渡】从宏观上钠与氯气相遇结合成了新物质NaCl,那么从微观上,原子发 生了什么变化呢? 请同学们先画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都没有达到8e—的稳定结构,所以不稳定容易发生 化学反应。 【追问】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稳定结构呢? 【生答】通过电子的转移或得失。 【解说】 钠元素的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掉1 e—而形成8 e—。电 子稳定结构;而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而 形成8 e—稳定结构。 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很想失去最外电子层的,氯原子的最外电子 层上有7 e—。,很想获得1 e—。。钠原子和氯原子可以说是相见恨晚,一个愿意给, 一个愿意接受,所以这一场电子得失的交易很快成交。钠原子从此带上了正电 荷,氯原子从此带上负电荷。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因带有相 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相 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 合物。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阴阳离子。 【板书】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离子化合物构成微粒:阴、阳离子 【过渡】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 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这么一种式子— —电子式。 【板书】二、电子式 【讲解】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 子式。 如Na、Cl、Mg、S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 【板书】 设问激发 求知欲 宏观现象 感性认识 学会推理 步步引导 同化建构 从拟人化的行为 中感知理性思维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二课时共价键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课时 共价键 学习目标:1.知道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和实质。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用结构式表示简单的共价分子结构。3.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1.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1)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①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请你根据上述图示,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Cl ···· ·+·Cl ·· ··―→ Cl ···· Cl ···· 。 ②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请你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程:H ×+·Cl ·· ··―→H ·×Cl ·· ·· 。 (2)共价键 ①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②成键三要素: a .成键微粒:原子。 b .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的或不同种的非金属元素。

c.成键条件:成键前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 ③分类 (3)共价化合物 ①概念: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②四种常见的共价化合物 a.非金属氢化物:如NH3、H2S、H2O等。 b.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SO2等。 c.酸:如H2SO4、HNO3等。 d.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CH4、CH3CH2OH等。 (4)共价分子的电子式与结构式 ①常见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②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2.化学键

(1)化学键 ①化学键概念: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②分类 ③化学反应的本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电离方程式HCl===H++Cl-可知,HCl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 (2)加热熔化氯化钠晶体和加水溶解氯化氢时,均发生化学键的断裂( ) (3)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 ) (4)H与O、H与N均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 (5)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 ) [答案] (1)×(2)√(3)√(4)√(5)√ 2.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 ) A.从NH4HCO3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B.NaCl颗粒被粉碎 C.I2升华 D.NaOH溶于水 [解析]A项,NH4HCO3中闻到刺激性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共价键被破坏;B项NaCl 为离子晶体,破坏的是离子键;C项,I2升华破坏分子间作用力;D项,NaOH溶于水破坏离子键;故答案选A。 [答案] A 3.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第三节化学键 学案(1)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掌握化学键的定义及类型 二.问题与例题 第一部分自学(时间约3—8分钟) 1:离子键。 2:共价键。 3、分子间的作用力: 第二部分新课学习(20-30分钟) 问题一:化学键具有哪些类型?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变式训练1】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与19 B.6与16 C. 11与17 D.14与8 问题二:如何理解共价键? 等的行成过程? 【例题2】怎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NaCl、MgCl 2 【变式训练2】下列电子式的书写是否正确,为什么 问题三、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具有哪些影响? 【例3】离子键、共价键和范德华力都属于微观粒子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作用力的是() ①Na2O2 ②NH4Cl ③干冰④NaCl ⑤Ar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变式训练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B.烧碱溶于水 C.蔗糖溶于水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三.目标检测:P24:1,2,3,4,7 四.配餐作业:A组: 1、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A.氯原子? Cl∶ B.硫离子∶S∶ C.溴离子 [∶Br∶] D.钙离子Ca2+ 2、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2+[∶Cl∶]-2 B.Na+[∶S∶]2-Na+ C. [Mg2+][∶O∶]2- D. Na+[∶F∶]- 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Ba(OH) 2 B.CaCl 2 C.H 2 O D.H 2 4、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的是( ) A.NaCl、HCl、H 2O、NaOH B.Cl 2 、Na 2 S、HCl、SO 2 C.HBr、CO 2、H 2 O、CS 2 D.Na 2 O 2 、H 2 O 2 、H 2 O、O 3 5、下列化合物全部以共用电子对成键的是() A.NH3 B.Ba(OH)2 C.MgCl2 D.NH4Cl 6.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以离子键结合的是() A.H 2S、NH 3 、CO 2 B.MgBr 2 、CaO、KCl C.Na 2S、MgO、HF D.CO 2 、H 2 O、Na 2 O 2 7.K、Ca、S、Cl四种元素的原子彼此间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 8、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N∶ B.H∶N∶H C.H+[∶O∶]2-H+ D.Na+[∶Cl∶]- 9、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2 B.8与17 C.11与17 D.6与14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11.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写出电子式 B.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它的离子符号相同 C.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加方括号表示 D.电子式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 13、下列物质中,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A.水 B.食盐 C.氯气 D.氦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键学案

化学键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博立中学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编号:4 化学键学案(第1课时)制作人:张进学审核:高一化学备课组第三周 学习目标: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了解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知识梳理: 一、离子键 1.钠与氯气反应实验: 实验现象及解释实验结论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色火焰(原因:),集气瓶中有生成(原因:)。金属钠与氯气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钠。 2.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NaCl的形成过程 原子结构示意图达到稳定结构 的途径 离子结构 示意图 NaCl形成过程 Na: 电子Na+: Cl: 电子Cl-: :称为离子键思考:“相互作用”可以认为是相互吸引吗 4、离子键成键微粒: 5、成键本质: 6、离子化合物: 由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通 常, 由与形成。 (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1C13、BeCl2等。) 思考: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金属元素吗? 注意: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如:铵盐、大多数金属化合物) 7、常见离子化合物类别: 例1.下列化合物中有离子键的是() (1)KI(2)HBr (3)Na2SO4(4)NH4Cl (5)H2CO3 (6)NaOH (7)KNO3 8、电子式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电子发生变化,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 黑点(·或X)来代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电子式。 例如:原子电子式: 阳离子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是离子符号本身来表示Na+ Mg2+ 阴离子电子式: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方括号括起来并标明离子所带电荷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AB型: AB2型: A2B型: ①用电子式表示原子或离子: 2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第二课时 学案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二课时 自主预习 1.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一定的能量来克服原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一定的能量。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而且还伴随着。 2. 思考:你所知道的能量类型有哪几种?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一个化学反应满足什么条件时吸收能量(释放能量)?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常见放热反应有哪些类型? 常见吸热反应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 3.化学反应中(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有新物质生成,有能量的变化,有化 GAGGAGAGGAFFFFAFAF

学键的变化。释放能量的反应不需要外界条件,吸收能量的反应需要外界条件。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储存”的能量比反应物“储存”的能量高。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有电子的得失,共价键在形成过程中发生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不含共价键。 4.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过程 (1)从原子与分子角度:化学反应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2)从化学键的角度:化学反应是 (3)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 习题巩固 1.下列反应中,属于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GAGGAGAGGAFFFFAFAF

A.实验室制H2的反应 B.实验室制CO2的反应 C.水的分解反应 D.石灰石分解的反应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燃烧和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 C.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 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AGGAGAGGAFFFFAFAF

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 【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讲授和多媒体展示法,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化学键的相关概念。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学会运用结构模型和化学用语进行化学的研究 (4)知道分子间作用力及氢键。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人教版化学键教学设计讲课稿

人教版化学键教学设 计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加深对电子配对法的理解。 4.能较为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和分子结构。 5.理解极性键、非极性键、化学键的概念。 6.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通过对氯化钠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认知,形成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4.通过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认识已知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入手,思考化学反应的实质,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新课讲解【导入】牛顿力学解释了苹果落回地面,卫星绕地球运行是因为地 球引力。宏观物质之间因作用力而稳定存在。那么在我们丰富多彩 的物质世界中,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是否存在作用力呢? 【追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分子他们之间是什么作用 力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化学键。 【板书】化学键 【过渡】NaCl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我们可以从它开始研究。首先 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这是一个金属钠与氯气制得NaCl的实验 【演示实验】讲解金属钠与氯气制得NaCl的实验 【板书】 2Na+Cl2====2NaCl 【过渡】从宏观上钠与氯气相遇结合成了新物质NaCl,那么从微观 上,原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请同学们先画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都没有达到8e—的稳定结构,所以不稳 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追问】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稳定结构呢? 【生答】通过电子的转移或得失。 【解说】 钠元素的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掉1 e—而形 成8 e—。电子稳定结构;而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应中氯 原子易得一个电子而形成8 e—稳定结构。 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很想失去最外电子层的,氯原子 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 e—。,很想获得1 e—。。钠原子和氯原子可以说 是相见恨晚,一个愿意给,一个愿意接受,所以这一场电子得失的 交易很快成交。钠原子从此带上了正电荷,氯原子从此带上负电 荷。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因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 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相反 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离子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 做离子化合物。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阴阳离子。 【板书】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离子化合物构成微粒:阴、阳离子 【过渡】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 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 电子的这么一种式子——电子式。 【板书】二、电子式 【讲解】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 子式。 如Na、Cl、Mg、S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 【板书】 设问激发 求知欲 宏观现象 感性认识 学会推理 步步引导 同化建构 从拟人化的行 为中感知理性 思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