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简介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简介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气学科大类平台的必修课程,适用于电气学科大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两个专业,为学科大类的主要技术基础课程。

理论课程教学为56学时/3.5学分;课程编码为0800319。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授课。课程的实践环节有实验(包含在综合性实验课程“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中),以及课程设计等。其先修课程有: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理论,电机学I,信号与系统,等。

课程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线性连续自动控制系统部分(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综合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和增强学生定性分析能力、定量计算能力、综合设计和应用能力、数—形结合能力以及初步联系工程实际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组成员:

姓名课程组

职务

职称学位职责

熊蕊课程组长教授硕士理论及实验教学、课程及实验室建设

段善旭教授博士理论教学

林桦副教授博士理论教学

张凯副教授博士理论教学

彭力副教授博士理论教学

张蓉讲师硕士理论教学

王彬工程师学士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

三、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反馈控制系统导论(4学时)

Introduction to Feedback Control(4 Hours)

自动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比较

自动控制的有关术语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步骤及要点

●传递函数和方框图代数(4学时)

Transfer Function and Block Diagram Algebra(4 Hours)

建立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和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用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或利用系统信号流图(梅森公式)求系统传递函数

●一阶系统(1学时)

First Order Systems(1 Hour)

一阶系统介绍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常值反馈对一阶系统性能的影响

S平面零点与极点分析——实数零极点及其对应的动态响应

●二阶系统(1学时)

Second Order Systems (1 Hour)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二阶系统的自然频率和阻尼比

二阶系统时域性能指标

S平面零点与极点分析——复数零极点及其对应的动态响应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2学时)

Second Order System Time –Domain Response (2 Hours)

●二阶系统:抑制扰动与速度反馈(1学时)

Second –Order Systems: Disturbance Rejection and Rate Feedback (1 Hour) ●高阶系统(1学时)

Higher Order Systems (1 Hour)

用Evans形式和Bode形式表示的传递函数

将高阶系统近似为一阶或二阶系统

暂态响应中零点和极点的作用

零点的来源

●系统类型:稳态误差以及复合控制(2学时)

System Type: Steady State Errors and Muriple Control Systems (2 Hours) 系统类型定义

输入信号种类

系统类型与稳态误差计算

消除误差的方法

●Routh判据;根轨迹的幅值和相角方程(4学时)

Routh Method, Root Locus: Magnitude and Phase Equations (4 Hours) 稳定性分析,Routh判据

根轨迹的幅值和相角方程

●绘制根轨迹的法则(4学时)

Rules for Plotting the Root Locus (4 Hours)

●用根轨迹法设计控制系统(2学时)

System Design Using the Root Locus (2 Hours)

●频率响应与Nyquist图(4学时)

Frequency Response and Nyquist Diagrams (4 Hours)

●Nyquist 稳定性判据(3.5学时)

Nyquist Stability Criterion(3.5Hours)

●Nyquist 分析与相对稳定性(0.5学时)

Nyquist Analysis and Relative Stability (0.5 Hour)

●Bode 图(2学时)

Bode Diagrams (2Hours)

●Bode 分析, 稳定性, 增益裕度和相角裕度(2学时)

Bode Analysis, Stability, and Gain and Phase Margins (2 Hours)

●相角超前校正(4学时)

Phase Lead Compensation (4 Hours)

●相角迟后和迟后超前校正(4学时)

Phase Lag and Lead-Lag Compensation (4 Hours )

●状态空间描述(4学时)

State-Space System Descriptions (4 Hours)

●状态空间响应;可控性和可观测性(2学时)

State-Space System Response, Controlla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2 Hours)

●状态空间控制器设计(2学时)

State-Space Controller Design (2 Hours)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结构

极点配置原理

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状态观测器设计(2学时)

State-Space Observer Design (2 Hours)

四、教材及参考书

Morris Dries.“Linear Control System Engineering”.199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原版影印版),2000

艺术美学课程简介(中英文)

艺术美学课程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of Art Aesthetics 艺术美学课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和广告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共45学时。 Art Aesthetic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undergraduate of Broadcasting & TV Directing and Advertising in School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5 class hours needed. 本课的内容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讲授艺术美学的概念、性质和研究对象;艺术美学学科成立的大致过程。第一章,艺术的本质。讲授艺术本质的复杂性;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和审美本质。第二章,艺术的审美形态。讲授西方美学史上崇高与优美、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等审美形态及其的本质、形态和审美特征;中国艺术史上的中和、气韵、意境等审美形态的内涵、形态及审美特征。第三章,艺术的存在形态。讲授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品的层次结构;艺术作品的形态;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以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第四章,艺术的创造与接受。讲授艺术家的素质;艺术创作过程;艺术的鉴赏与批评。 This course is consisted of five parts. Introduction: the concepts, characters and research object; the processes of setting up Art Aesthetics discipline. Chapter 1, Essence of Art: introducing complexity of the essence of art, containing the social nature, the cognitive nature and the aesthetic nature. Chapter 2, Aesthetic Forms of Art: introducing the aesthetic forms in Western Aesthetics History, such as loftiness & grace, tragedy & comedy, ugliness & absurdity, etc., and their connotation,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ing the aesthetic forms in Chinese Art History, such as neutralization, Qiyun(spirit), artistic conception, etc., and their connotation,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大类培养概述 本专业目前按照电气信息类进行大类招生与培养,以“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的电气工程人才”为目标,以“需求主导、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能力为重”为建设思路,建立了“校内分类培养+国际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形成了电气平行班、弘深电气班、卓越电气班、辛辛那提电气班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培养和分流方式:前两年按大类统一培养,第5学期,所有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志向与专业师资队伍,提前选择毕业设计方向与指导老师,高年级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 二、专业概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唯一的本科专业,本专业的发展史也就是学院的发展史。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曾用名电机系)创建于1935年,学院创立之初,将学生分为电机组和机械组培养,而电机组的学生又分为电力组(也称强电专业)和电信组(也称弱电专业)。1941年,电机系正式分为电机和机械两系。1952年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电机系设有“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和“电报电话通信”两个专业。1955年电信专业全体学生和绝大部分专业课教师与天津大学无线电系合并组建了北京邮电学院后,电机系除了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外,增设了电机及电器专业。 改革开放后,电机系先后更名为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学院,增设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电磁测量、工业外贸等专业。2000年,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原重庆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合并组建成为新的电气工程学院,按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招收和培养学生,下设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5个专业方向。从2013年开始,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调整,我院按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代码:080601)招收和培养学生。 本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5年成为全国六星级顶尖本科专业。目前拥有“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电工学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电压输配电装备安全理论与技术”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11”国家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电工电子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电路原理”和“高电压技术”国家精品课程等。为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 三、标准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完整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602 专业名称:自动化 二、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在掌握自动化和控制工程领域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提出和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系统工程导论等专业知识,并接受1~2个学科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可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以及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3.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专业特色 1、在科研、教学、实验和毕业设计环节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专业有机结合,培养适应面宽广的“多才”专业; 2、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基础,训练工程型人才; 3、开展各类竞赛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 3、双语教学课程: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导论、电力系统自动化、线性系统理论、数字 逻辑设计及应用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基础I/II,现代电子技术综 合实验,电力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应用实验I/II,信号与系统,过程控制系 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 单片机与PLC,数字系统设计,调速与随动,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 设计,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数字图像处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电力系 统自动化,信息论导论 2、上机:软件技术基础,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数值计算方法,自控原理基础实验,高 级语言程序设计,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 验,人工智能导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工程导论 3、课程设计:电路分析基础,单片机与PLC,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 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单片机与PLC,数字系 统设计,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 4、实习实训:实习实训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基础工程训练、电工电气技术实训、电装 实习、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高等数学课程英文简介

Course Syllabuses Course Name Higher Mathematics Course Code Hours&Credits160 & 10 Majors&Minors Science &Technology Majors Faculty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Higher Mathematics COURSE DESCRIPTION: Prerequisites: satisfactory score on elementary mathematics Corequisites: None Higher Mathematics is designed to serve students majoring in chemical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c. It consists of two parts of a two-semester sequence. The course begins with a rapid review of topics in algebra and trigonometry, which you should be competent in. Part 1, consisting of Chapters 1 to 7, is devoted to single variable differentiation, integration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t cover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theorems. Part 2, consisting of Chapters 8 to 12, discusses in depth multivariable differentiation, integration, infinite series, vectors and the geometry of space. COURSE OBJECTIVES: Upon completi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evaluate limits and continuity, and compute derivatives and integrals of selected functions with single or multivariable, solve some 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determine the convergences or divergences of an infinite series. Furthermor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tilize the techniqu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together with appropriate technolog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o analyze and communicate results. OUTLINE OF INSTRUCTION: Chapter 1. Functions and Limits Chapter 2. Derivatives and Differentiation Chapter 3. The Mean Value Theorem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Derivatives Chapter 4. Indefinite Integrals Chapter 5. Definite Integrals Chapter 6. Applications of Integrals Chapter 7. Differential Equations Chapter 8. vectors and the geometry of space Chapter 9. Multivariable Functions and Theire Derivatives Chapter 10. Multiple Integrals Chapter 11. Integration in Vector Fields Chapter 12. Infinite Series TEACHING METHODS: Lecture

会计专业课程简介(英文)

Outline of Accounting Essentials of Accounting Content: This course is the basic course of Accounting. The objective of accounting is supply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laborating the theories and the methods of accounting. The content includes: First, the basic theories of accounting, like accounting objective, function of accounting and so on; Second, the essential method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alculation, like basic methods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asuring,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setup of voucher and ledger, double entry, fills in the accounting document and ledger, the cost calculation, prepare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so on. Third, the basic technology of accounting calculation, the end of the period, makes a trial balance sheet and closes account, prepares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so on. Object: students majoring accounting References: “Basic Accounting”, the first edi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in August 2000, the first printing in 2000,WU Jian. “Basic Accounting”, Lixin accounting press, DING Yuansheng. Financial Management Content: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necessary fundamental knowledge for accounting and finance.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rporate finance, Discounted Cash Flow Valuation, Interest Rates and Bond Valuation, Stock Valuation, Net Present Value and other Investment Rules, Making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s, Return and Risk: 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Risk-Cost of capital and Capital Budgeting, Capital Structure, Dividends and Other Payouts, Short- Term Finance and Planning. Object: students majoring accounting References: “Financial Management”, China financial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s leading group office, 2002.10.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tent: This course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the Accounting Major. Based upon the course of “The Essentials of Accounting”, oriented to the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entered with accounting reporting to outsiders, with the four basic accounting assumptions as prerequisite, with the six accounting elements as basics, this course is mainly on the general transactions and events of enterprises, and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he identification, measuring,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Through the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中英文翻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军训及军事理论Military Training and Military Theory 计算机实用基础2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Application 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工科数学分析2 Advanced Mathematics 代数与几何 2 Linear Algebra Advanced Algebra and Geometry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aw Basics 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 体育 大学物理2 College Physics 工科数学分析2 C语言程序设计 C Language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odern History of China 法语二外(上)The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French 工业造型设计Modeling Design of Industrial Products 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 大学物理2 College Physics 大学物理实验1 Experiment in College Physics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电工技术1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1 Experiment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工程图学(CAD)1 Mechanical Graphing 理论力学1 Theoretical Mechanics 工程力学实验1 Experiment for Engineering Mechanics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s,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lectures 体育 西方文明简史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Materials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of Mechanical Principle 工程训练(金工实习)engineering training Metal Working Practice 大学物理实验1 电子技术1 Electronic Engineering 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1 机械原理Principle of Mechanics Mechanical Principles 工程图学(CAD)1 工程力学实验(材力)1 材料力学1 Mechanics of Materials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rinciples of Marxism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课程编号: 学时数:72 其中实验学时数:12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它是研究流体平衡、运动及能量间内在联系与相互转换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以流体基础理论为主,结合一般工程技术的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获得流体力学方面基础理论的系统知识,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掌握流体静止及运动时的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掌握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当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课使学生对工程

实践中有关的流体力学问题有较广泛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章绪论 1.1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 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1.3 牛顿内摩擦定律 1.4 流体的力学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及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第2章流体静力学 2.1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2.2 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2.3 流体静压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形式 2.4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分布规律 2.5 压强的测量、计算与应用 2.6 作用于平面的流体静压力 2.7 作用于曲面的流体静压力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英语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1E10935, 1E10905综合英语(一)(二)学分:6.0,6.0 Integrated English I,II 1E10915, 1E10925 综合英语(三)(四)学分:6.0,6.0 Integrated English III, IV 预修课程: 无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 通过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不同文体的学习,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推荐教材:《综合教程》(1—4册),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综合教程》(1—4册,教师用书),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语音语调教程》,王桂珍,高等教育出版社 《College English》,周珊风、张祥保,商务印书馆 《College English》,胡文仲等编著,商务印书馆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E10854,1E10824 英语阅读(一)(二)学分:2.0,2.0 English Reading I,II 1E10834,1E10844 英语阅读(三)(四)学分:2.0,2.0

English Reading III,IV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词汇量,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质。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上下文辨认理解难词和推测词义;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句面意思,句子隐含的意思和句间关系;理解段落的意思,包括段落大意,重要信息,段落内部和段落间的关系;掌握全文的中心思想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中心思想和大意的事实,例证和论点;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意图和感情等等,并对文章做出判断和推理。通过课堂训练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各种阅读技能,提高迅速、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分析推理、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教材:《新编英语泛读教程》,王守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英语快速阅读》,汪士彬,南开大学出版社 1E10755,1E10725英语听力(一)(二)学分:2.0,2.0 English Listening I ,II 1E10735,1E10745 英语听力(三)(四)学分:2.0,2.0 English Listening III ,IV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英语听力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内容的听力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包括抓关键词与句,能推测内在含义,释意复述等);学习对所听材料进行推理和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听懂并理解英语国家人士在交际场合中的各种英语和非专用英语的讲话;听懂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语言、文学、科技等方面的一般讲话内容及其后的问答;听懂并理解VOA或BBC节目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记者现场报道。

全国高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调研报告

全国高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是在对实施“卓越计划”高校自动化专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写成的。文章从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或方案、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对高校实施“卓越计划”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卓越计划;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国家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自“卓越计划”启动以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和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卓越计划”也得到了工业界的大力支持和响应,纷纷与各培养单位开展多渠道合作。截止2013年8月,全国共有39所高校实施了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其中包括7所“985工程”高校和15所其他“211工程”高校。目前,另外29所申报第三批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的高校已经获批。 2013年6月8日,新一届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主任工作会议。受教指委委托,2013年7月西安理工大学启动了面向全国所有获批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高校的相关调研,并对调研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本次调研共计发出调查问卷39份,收回27份。 一、面向“卓越计划”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 “卓越计划”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普通学生有所区别。因此,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各高校提出了多项措施修订本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思路包括以下两点:一是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培养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专业特色,确定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并修订课程体系。二是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个性发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1. 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修订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案,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例如,西安理工大学结合装备制造行业特点,对“卓越工程师实验班”(以下

工程流体力学课件

流体力学 绪论 第一章流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 第四章粘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 第五章有压管路的水力计算 第六章明渠定常均匀流 第九章泵与风机 绪论 一、流体力学概念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的规律。 1738年伯努利出版他的专著时,首先采用了水动力学这个名词并作为书名;1880年前后出现了空气动力学这个名词;1935年以后,人们概括了这两方面的知识,建立了统一的体系,统称为流体力学。 研究内容:研究得最多的流体是水和空气。 1、流体静力学:关于流体平衡的规律,研究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各种力之间的关系; 2、流体动力学:关于流体运动的规律,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力与运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流体的运动特征与能量转换等。 基础知识:主要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常常还要用到热力学知识,有时还用到宏观电动力学的基本定律、本构方程(反映物质宏观性质的数学模型)和物理学、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流体力学的发展历史

流体力学是在人类同自然界作斗争和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古时中国有大禹治水疏通 江河的传说;秦朝李冰父子带领劳动人民修建的 马人建成了大规模的供水管道系统等等。 流体力学的萌芽:距今约2200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写的“论浮体”一文,他对静止时的液体力学性质作了第一次科学总结。建立了包括物理浮力定律和浮体稳定性在内的液体平衡理论,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此后千余年间,流体力学没有重大发展。 15世纪,意大利达·芬奇的著作才谈到水波、管流、水力机械、鸟的飞翔原理等问题;17世纪,帕斯卡阐明了静止流体中压力的概念。但流体力学尤其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却是随着经典力学建立了速度、加速度,力、流场等概念,以及质量、动量、能量三个守恒定律的奠定之后才逐步形成的。 流体力学的主要发展: 17世纪,力学奠基人牛顿(英)在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中讨论了在流体中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阻力,得到阻力与流体密度、物体迎流截面积以及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他针对粘性流体运动时的内摩擦力也提出了牛顿粘性定律。使流体力学开始成为力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但是,牛顿还没有建立起流体动力学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许多力学模型和结论同实际情形还有较大的差别。 之后,皮托(法)发明了测量流速的皮托管;达朗贝尔(法)对运动中船只的阻力进行了许多实验工作,证实了阻力同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平方关系;瑞士的欧拉采用了连续介质的概念,把静力学中压力的概念推广到运动流体中,建立了欧拉方程,正确地用微分方程组描述了无粘流体的运动;伯努利(瑞士)从经典力学的能量守恒出发,研究供水管道中水的流动,精心地安排了实验并加以分析,得到了流体定常运动下的流速、压力、管道高程之间的关系——伯努利方程。 欧拉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建立,是流体动力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建立的标志,从此开始了用微分方程和实验测量进行流体运动定量研究的阶段。从18世纪起,位势流理论有了很大进展,在水波、潮汐、涡旋运动、声学等方面都阐明了很多规律。法国拉格朗日对于无旋运动,德国赫尔姆霍兹对于涡旋运动作了不少研究……。在上述的研究中,流体的粘性并不起重要作用,即所考虑的是无粘性流体。这种理论当然阐明不了流体中粘性的效应。 19世纪,工程师们为了解决许多工程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带有粘性影响的问题。于是他们部分地运用流体力学,部分地采用归纳实验结果的半经验公式进行研究,这就形成了水力学,至今它仍与流体力学并行地发展。1822年,纳维(法)建立了粘性流体的基本运动方程;1845年,斯托克斯

大学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

英文字母开头的课程: ALGOL语言 ALGOL Language BASIC & FORTRAN 语言 BASIC Language & FORTRAN Language BASIC 语言 BASIC Language BASIC 语言及应用 BASIC Language & Application C 语言 C Language C++程序设计 C++ Program Designing CAD 概论 Introduction to CAD CAD/CAM CAD/CAM CET-4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CET-6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6) COBOL语言 COBOL Language COBOL语言程序设计 COBOL Language Program Designing C与UNIX环境 C Language & Unix Environment C语言科学计算方法 Scientific Computation Method in C C语言与生物医学信息处理 C Language & Biomed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BASE Ⅲ课程设计 Course Exercise in dBASE Ⅲ FORTRAN 77 语言 FORTRAN 77 Language FORTRAN语言 FORTRAN Language FoxBase程序设计 FoxBase Programming Hopf代数 Hopf Algebra Hopf代数与代数群量子群 Hopf Algebra , Algebraic Group and Qua ntum Group IBM-PC/XT Fundamentals of Microcomputer IBM-PC/XT IBM-PC微机原理 Fundamentals of Microcomputer IBM-PC IBM汇编及高级语言的接口IBM Assembly & its Interfaces with Advanced Programming Languages 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 Internet and Intranet Technology LSI设计基础 Basic of LSI Designing OS/2操作系统 OS/2 Operation System PASCAL大型作业 PASCAL Wide Range Working PASCAL课程设计 Course Exercise in PASCAL PASCAL语言 PASCAL Language PC机原理 Principle of PC Unix编程环境 Unix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Unix操作系统分析 Analysis of Unix System VLSI的EDA技术 EDA Techniques for VLSI VLSI技术与检测方法 VLSI Techniques & Its Examination VLSI设计基础 Basis of VLSI Design Windows系统 Windows Operation System X光分析 X-ray Analysis X射线金属学 X-Ray & Metallography X射线与电镜 X-ray & Electric Microscope Z-80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Z-80 Pragramming in Assembly Languages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自动化类专业名称:自动化 专业代码:080801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踪控制科学前沿领域发展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扎实的数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知识。 毕业5年左右,能够独立从事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工作;能够对运动控制或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工具,设计运动控制或过程控制系统。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控制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 复杂控制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控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自动控 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控制理论并采用自动控制方法,对复杂控制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 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的控制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具和 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控制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控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控制工程实践和复杂控制工程 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控制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控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 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大学物理课程中英文简介

大学物理课程中英文简介 课程代码:B1081006大学物理(1)学分:4 周学时:4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 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非物理类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内物理教材改革动态,共分上下两学期讲授。大学物理(1)为力学、电学、磁学;每章后面附有各章提要,每篇后面节选了有关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 Code:B1081006College Physics1Credits:4Teaching Hours per Week:4 Requisites: Advanced Mathematics Contents:Based 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of Advanced Physics for non-phys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dynamic of domestic physical materials,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teaching semesters: Advanced Physics 1and 2. Advanced Physics 1 includes Mechanical, thermal and electrical,Magnetism,.Each chapter is followed with a summary and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applications of physics an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课程代码:B1081006大学物理(2)学分:3 周学时:3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1) 主要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理工科非物理类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内国类物理教材改革动态,共分上下两学期讲授。大学物理(2)为振动和波、光学及相对论、近代物理基础。每章后面附有各章提要,每篇后面节选了有关物理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 Code:B1081006College Physics2Credits:3Teaching Hours per Week:3 Requisites: Advanced Mathematics college Physics1 Contents:Based 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urse of Advanced Physics for non-phys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dynamic of domestic physical materials,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two teaching semesters: Advanced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适用对象:本科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学制:四年制,学年学分制 专业方向:电气工程、建筑电气、数控技术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具备自动控制领域所必备的基础理论,掌握现代自动控制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自动控制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胜任自动控制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与开发,企业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进行自动控制产品设计开发、工业和建筑自动化设备生产、组织及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1、本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以社会经济和人才市场为着眼点,适应多学科发展的需要。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绘图、计算、设计、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一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基本技能和方法,要求专业技能达到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水平。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翻译本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一定外语的听、说、写能力。 (7)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