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斗通讯定位终端

北斗通讯定位终端

北斗通讯定位终端
北斗通讯定位终端

北斗通讯定位终端

目前北斗设备大多采用有线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会有诸多不便。针对这一应用现状,研发了兼容蓝牙模块的蓝牙通讯定位终端。

1.产品特点

具备北斗终端设备的定位与通信功能;

可以通过手机、PDA或计算机的蓝牙与本机蓝牙连接,控制本机的定位或通信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也可通过本机自带串口外接计算机软件操作;

可选配MG758型移动GIS平台PDA,采用工业级三防设计,支持野外恶劣环境下作业。

整机采用密闭式结构设计,防水性能良好;

电池和IC卡拆卸安装方便;

环境适应能力满足野外环境使用

具有防误触及紧急定位报警功能。

2.性能指标

接收灵敏度≤1×10-5(方位角0°~180°,仰角20°~50°, 接收信号电平-154.6dBW);

≤1×10-5(方位角0°~180°,仰角50°~70°, 接收信号电平-157.6dBW)

首捕时间≤2s

重捕时间≤1s

3.功能指标

基本功能蓝牙无线传输、北斗定位、短报文通信、紧急定位报

警功能。

蓝牙无线传输蓝牙传输距离≤10米

蓝牙工作频段 2.40GHz-2.48GHz,ISM band 北斗定位

短报文通信

校时功能

报警功能

4.结构特征

外型尺寸整机长×宽×高:≤121mm×68mm×36mm(带包角尺寸) 重量≤0.5kg

接口 RS232接口、蓝牙接口

安装方式手持式

MG758移动GIS平台(选配):内置蓝牙、GPRS、摄像头,大容量锂电池,支持高容量存储卡。真正实现移动办公,为空间数据采集和信息

化建设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可以通过蓝牙和蓝牙手持北斗终端之

间的互联。

5.电源

待机功耗≤2W

供电方式内置电池供电

待机时间不少于10小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通用规范(预)要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通用规范(预) 2014.08.1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以下简称北斗测量型终端)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静态测量、后处理动态测量、RTK测量的北斗测量型终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标志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9969—200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868—1995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船用无线电设备和海上导航设备通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范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9391—2003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术语及定义 ?GB/T 20512 GPS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输出格式

北斗终端安装及货运平台入网操作流程

星软北斗终端安装、入网及货运平台操作说明 安装设备:制造商ID和终端型号要在货运平台备案过,未备案的设备是不能使用的 接线:按照国家交通部要求必须接9线,分别是1、常通电源线,2、ACC,3、搭铁线,4、速度线,5、刹车线,6、左转向灯,7、右转向灯,8、近光灯,9、远光灯 1、安装时的资料准备: 1)车辆登记证扫描图片或清晰数码照 2)车辆行驶证扫描图片或清晰数码照 3)车身照片,左前方45角度,且车牌号清晰可见。 2、设置: 需要设置的项目: 1)车牌号; 2)终端手机号; 3)车辆VIN码/车架号; 4)省域ID和市县域ID,要和实际情况相符。例如:安徽省省域ID是34,合肥的市县域ID是0100 5)主/备域名或主/备IP、端口(查看已默认正确不需设置,一定要注意主和备都要设置正确); 6)车牌颜色(一般默认黄色,如正确可不用设置); 7)特征系数(就是车辆的速度脉冲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车型,出厂已默认

但不同的车型是不一样的,可找车厂或根据经验积累,要么安装入网后根据GPS速度和行驶记录仪速度进行远程发指令修正,修正值的计算方法:行驶记录仪速度/GPS速度*当前特征系统); 8)平台选择(以星软设备举例:进货运平台的选择“货运平台”;只进星软平台或通过星软平台转发到省联网联控平台的选择“星软平台”;通过其他服务商代接货运平台又要使用星软平台监控功能的,选择“货运+星软双平台”,注意此方式要消耗平常2倍的数据流量。 需要查看的项目:1)终端ID(一般会贴在设备外面,但还是以菜单里面的参数为准) 2)确认车牌和终端手机号都已经设置成功 3)主屏幕界面查看通讯信号和卫星型号是否正常 星软设备操作说明:

基于单片机的北斗定位显示终端设计

第1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环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GSNS)即能够实现全宇宙范围内实时高精准的目标定位以及路线导航。该系统可以堪称国家高科技发展产物,GSNS是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象征,不仅能够监控领土的各项数据,从而达到安全保障,而且能够推动人类物质精神文明前进的步伐。 尽人皆知,自从二十世纪中后期至今,西方巨头以欧美为代表,特别是美苏的发达国家,这可谓航天卫星领域的领头羊,他们纷纷意识到外太空的资源十分重要,不约而同,逐步展开发射高领域导航卫星的任务。为了与发达国家相媲美,更重要的是拥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我们是不屈不挠的民族,果断不甘落后,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便独立建设卫星导航系统,其名为北斗。 可喜可贺的是,在2003年中,我国已将三颗北斗成功发射到外太空,与此同时,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不断完善,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基本能够实现全天任意时刻卫星导航通信,可以达到实时无死角。这一伟大成果,是我国成为世上第三个拥有完善卫星导航的国家,弥补了定位导航领域的空白[1],即使这样与美苏相比仍 然有一定的差距,要戒骄戒躁不断学习与完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市面上的环球卫星导航已出现了不少种类,首先西方巨头美国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最为著名,其次就是亚洲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两者各有各的特色,不易从局面上分清哪款更优,在此期间欧洲也奋发图强开始针对“伽利略”(Galileo)这一系统展开研究,不久就会有所成果。 95年的四月份,美国成功实现了GPS系统的完全组网运行。从整体来看,所谓的GPS分别由二十四颗小卫星构架而成,并且其均匀等距排布在6个类圆形的轨道,不难得出结论,每个类圆形轨道都有4颗。其中GPS系统的信号接收由一个主控站与五个监控站协同完成。具体运行过程中,在某一特定时刻节点上,能够准确得到4种卫星信号的传送时间间隔,即可实现三维坐标性质的实时定位情况。目前所看,正是第二代GPS卫星导航系统,其突出特点引入了星钟、星链以及自控导航等,这将导致其实用性大幅上升。 95年末,GLONASS导航在俄罗斯本土诞生,不过当时受限于美方的恶性抵

JT/T808协议文档-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讯协议技术规范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北斗兼容车载终端通讯协议技术规范 GNSS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nd data format of BD compatible vehicle terminal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二〇一三年一月

目 次 前言....................................................................................................................................................................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1) 3.1 术语和定义 (1) 3.2 缩略语 (2) 4 协议基础 (3) 4.1 通信方式 (3) 4.2 数据类型 (3) 4.3 传输规则 (3) 4.4 消息的组成 (3) 5 通信连接 (5) 5.1 连接的建立 (5) 5.2 连接的维持 (5) 5.3 连接的断开 (5) 6 消息处理 (5) 6.1 TCP和UDP消息处理 (5) 6.2 SMS消息处理 (6) 7 协议分类 (6) 7.1 概述 (6) 7.2 终端管理类协议 (6) 7.3 位置、报警类协议 (7) 7.4 信息类协议 (7) 7.5 电话类协议 (8) 7.6 车辆控制类协议 (8) 7.7 车辆管理类协议 (8) 7.8 信息采集类协议 (8) 7.9 多媒体类协议 (9) 7.10 通用数据传输类 (9) 7.11 加密类协议 (9) 7.12 分包消息 (10) 8 数据格式 (10) 8.1 终端通用应答 (10) 8.2 平台通用应答 (10) 8.3 终端心跳 (10) 8.4 补传分包请求 (10) 8.5 终端注册 (11) 8.6 终端注册应答 (11) 8.7 终端注销 (12) I

中国北斗导航终端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北斗导航终端市场调研报告

前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2015年相关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4000亿元。随着“北斗”系统逐渐向民用方面转化,投资机会显现。中国预计于2012年建成北斗亚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左右建成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今明两年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建设和应用发展非常关键的两年,这两年将陆续发射多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并开始在各个领域大量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发射了13颗卫星,系统建设当前已进入密集发射组网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又要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涉及最广、技术最复杂和建设周期最长的航天基础工程。这个系统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服务,它是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和个人经验,仅作参考,请公司同事修改补充。

前言 (1) 第一章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4) 一、军用领域 (4) 二、民用功能 (5) 三、其它应用领域参考资料 (8) 第一节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地位 (10) 一、美国GPS系统(产业链成熟,应用广泛) (10) 二、欧洲GALILEO 系统(定位精度高、还未组网完成) (11) 三、俄罗斯GLONASS 系统 (12) 四、中国北斗系统 (13) 第二节北斗导航系统发展规划 (14) 一、发展路线图 (14) 第三节北斗导航系统优势 (15) 第二章中国北斗导航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16) 第一节国内北斗导航经济环境分析 (16) 一、2012年中国北斗导航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16) 第二节中国北斗导航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一、相关标准 (18) 二、相关政策 (19) 三、标准及相关分析 (19) 第三章国内导航产业现状分析 (20) 第一节GNSS产业链分析 (20) 第四章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应用分析 (36) 第一节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运行 (36) 第二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 (36) 一、北斗导航产业链 (36) 二、北斗导航竞争态势 (37) 第五章应用重点市场—高精度GNSS市场 (38) 第六章应用重点市场—车载导航市场 (38) 第一节中国车载导航产业动态分析 (38) 一、首款3D导航GPS登陆重庆 (38) 二、GPS汽车导航进入宽屏时代 (38) 三、PND拓宽汽车导航仪市场 (39) 四、个人导航设备席卷汽车导航系统市场 (43) 第二节中国车载导航产业运行格局 (56) 一、中国汽车导航市场尚处于市场启动初期 (56) 二、GPS上下游合作模式改变 (60) 三、我国车载导航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发展 (61) 四、电子地图成车载GPS“瓶颈” (65) 五、前装和后装市场发展不均衡 (68) 第三节中国汽车导航企业运行现状 (68) 一、千家厂商混战车载定位 (68)

北斗车载终端技术说明书

通讯模块: 通讯模块采用HUAWEI EM660 通讯方式:TCP/IP、UDP/IP ; 工作电压:3.9V; 工作电流:最大峰值280MA; 工作频段:900MHZ、1800MHZ、GPRS Class 8; 工作环境:-20℃~ +70℃; 定位模块: 定位模块采用:UBLOX- 5S; 输出格式:0183(GPRMC、GPGGA、GPVGT); 波特率:9600; 工作电压:3V; 工作电流:<30mA; GPS通道:16通道; 启动参数:热启动:<5秒;温启动:<38秒;冷启动:<45S; 刷新率:1次/秒; 定度精度:<15米; 整机参数: 型号:BE-910C 品牌:贝尔科技 体积:长120mm 宽155mm 高45mm;颜色:棕红色; 重量:1.2KG; 工作电压:宽电压DC 9V~34V 工作环境:-20℃~ +70℃ 过压保护门阀:32V~100V 通讯方式:SMS、UDP、TCP 操作系统:嵌入式RTOS操作系统; 视频压缩标准:H.264 预览分辨率:PAL:704×576(4CIF);NTSC:704×480(4CIF) 回放分辨率:4CIF/DCIF/2CIF/CIF/QCIF 视频输入:1/4路(PAL/NTSC自动识别;电平:1.0Vp-p,阻抗:75Ω),视频输出:1路(PAL/NTSC可选;电平:1.0Vp-p,阻抗:75Ω) 视频帧率:PAL:1/16 ~ 25帧/秒;NTSC:1/16 ~ 30帧/秒 视频压缩码率:32K ~ 2M可调,也可自定义,上限8M(单位:bps) 音频压缩标准:OggVorbis 音频输入:1/2路(电平:2.0~2.4Vp-p,阻抗:1000Ω) 音频输出:1路(电平:2.0~2.4Vp-p,阻抗:600Ω) 码流类型:可选择单一视频流或复合流 报警输入:7路电平信号输入,1路脉冲信号输入 报警输出:2路开关量或干节点号输出 无线网络传输:模块内置,SMA天线接口 GPS定位:内置高灵敏度GPS模块,SMA天线接口 数据存储:SD卡存储,支持最大容量16GB 数据备份:SD卡备份、USB备份

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产品说明书

保定市贝尔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说明书 Q/BEH001-2013 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 保定市贝尔电子有限公司

声明 本说明书可能包含技术上不准确的地方或印刷错误。本说明书的内容将做不定期的更新,恕不另行通知;更新的内容将会在本说明书的新版本中加入。我们随时会改进或更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产品或程序。若存在说明书中对产品的描述与实物不符,一律以实物为准。 警告 ●将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放置在足够通风的空间。 ●使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工作在技术指标允许的温度及湿度范围内,请不要在北斗 /GPS定位通信终端放置盛液体的容器,比如花瓶等。 ●设备电路板上的灰尘在受潮后会引起短路,在安装设备时,请尽量做好防尘、防潮工作。 ●请选择SD卡生产厂商推荐的、适合设备工作要求的SD卡,以满足长时间、大数据量的 读写要求,同时请从正式渠道购买,以保证SD卡的品质。 ●禁止带电打开机盖;禁止带电插拔外设接口。

目录 北斗/GPS定位通信终端 (1) 声明 (2) 警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概述 .. (4) 1.1用途 (4) 1.2型号及其含义 (4) 1.3使用环境 (4) 1.4技术特点 (5) 1.5 产品主要功能 (5) 1.5.1压缩处理功能 (5) 1.5.2录像 (6) 1.5.3预览与回放 (6) 1.5.4报警 (6) 1.5.5用户 (6) 1.5.6网络功能 (7) 二、技术指标 (7) 三、安装指南 (8) 3.1 清点设备及其附件 (8) 3.2 硬件接口连接说明 (8) 3.2.1前面板连接说明 (8) 3.2.2后面板连接说明 (9) 3.3 J1、J2引脚定义说明 (9) 3.3.1 J1引脚定义说明 (9) 3.3.2 J2引脚接口说明 (11) 四、安装使用及维护 (11) 4.1安装SD 卡和SIM/UIM 卡 (11) 重要提示: (11) 4.2安装SD 卡 (12) 4.3安装SIM/UIM卡 (12) 4.4 ACC启动控制连接说明 (13) 4.5 ACC 接口与汽车点火开关相连 (13) 4.6设备接口及插接设备维护 (13) 五、安装 (14)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北斗兼容车载终端技术规范 GNSS system for operating vehicl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D compatible vehicle terminals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二〇一三年一月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 术语和定 义 (1) 3.2 缩略 语 (2) 4 一般要求 (2) 4.1 终端组 成....................................................................... 2 4.2 外 观........................................................................ (3) 4.3 铭 牌........................................................................ (3) 4.4 文字、图形和标 志 (3) 4.5 材 质........................................................................ (3) 4.6 机壳防 护....................................................................... 3 5 功能要求 (3) 5.1 自 检........................................................................ (3) 5.2 定 位........................................................................ (3) 5.3 通 信........................................................................ (4)

北斗车载导航终端市场分析报告

北斗车载导航终端市场分析报告 中宇华星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1月8日 目录 1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2)

1.1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地位 (2) 1.1.1美国GPS系统(产业链成熟,应用广泛) (2) 1.1.2欧洲GALILEO 系统(定位精度高、还未组网完成) (3) 1.1.3俄罗斯GLONASS 系统 (5) 1.1.4中国北斗系统 (5) 1.2北斗系统发展规划 (7) 1.3北斗系统优势 (7) 2北斗导航系统市场环境分析 (8) 2.1国内北斗导航经济环境分析 (8) 2.2国内北斗导航政策环境分析 (9) 2.2.1相关标准 (9) 2.2.2相关政策 (10) 2.2.3标准及相关分析 (10) 3国内导航产业现状分析 (11) 3.1.1北斗导航产业链 (11) 3.1.2北斗导航竞争态势 (12) 4国内车载导航市场现状分析 (13) 4.1GPS车载终端分析 (13) 4.1.1车载GPS定位监控应用 (13) 4.1.2车载GPS导航应用 (16) 4.2北斗车载终端分析 (17) 4.2.1 一体式终端 (17) 4.2.2 分体式终端 (19) 5公司车载终端发展方向 (20) 5.1 定位监控方向: (20) 5.2 纯导航方向 (20) 1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1.1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地位 1.1.1美国GPS系统(产业链成熟,应用广泛)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

称,是世界上现唯一一个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有效、持续定位导航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工程,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政府宣布,在保证美国国家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信号精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改善,利用C/A码进行单点定位的精度由100M提高到10M,这将进一步推动GPS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力、作业效率、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刺激GPS市场的增长。 1.1.2欧洲GALILEO 系统(定位精度高、还未组网完 成) Galileo卫星导航计划是由欧共体发起,并与欧洲空间局一起合作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计划。该计划将有助于新兴全球导航定位服务在交通、电信、农业或渔业等领域的发展。 2003年5月26日,Galileo卫星导航计划。Galileo卫星导航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方案精编版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方案 三、技术原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采用了多模块化、组合式优化设计,内置高性能芯片,各模块之间的接口采用标准接口,充分利用系统平台、移动通讯网络、因特网络,将汽车行驶记录仪、卫星定位、卫星导航、油耗检测功能集于一体,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GSM、GPRS、CDMA)和GPS接口,能与监控中心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移动位置的定位,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除具有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外增加了定位导航、监控跟踪、数据实时传送、油耗检测等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对车辆实时监管、调度,遇险报警远程网络监控,彻底改变了现有汽车行驶记录仪只能实地监管、事后监督的弊端;GPS/北斗2双模卫星定位模块,可以灵活配置信号处理通道工作于单GPS模式,或单北斗2模式,或GPS/北斗2混合模式;兼容目前现有的GPS单模定位,且能实现双模捕获、双模跟踪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因此,基于以上原理设计的卫星车载终端监控系统,大大超出了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具有极为光明的发展前景。 四、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 1、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系统采用成熟的高新科技,以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实现需要的功能,保证系统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领先水平。 2、通用性和安全性相结合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均留有相应的通信接口,系统的各个模块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在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安全性。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有严格的认证(司机卡身份识别)体制,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进行分级控制和限定。

北斗数据采集终端安装

北斗一号数据采集终端安装手册 1.设备简介 目前用于数据采集业务的北斗设备主要有:XDCZ-YX-III/G型用户机(简称海岛机)和北斗一号一体式通用型用户机两种,如下图。这两种设备都具有北斗定位、通信功能,可实现独立组网,也可与多种传感器相连,从而实现水文,气象,地质,森林防火等各类大型管线行业的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控。适用于常规通信无法实现的场所及长期无人值守的基站工作。 设备的组成: ?天线 ?馈线(线缆) 图1-1 XDCZ-YX-III/G型用户机

图1-2 XDCZ-YX-III/G型用户机 图1-3 北斗一号一体式通用型用户机

2.设备安装 1)安装地点的选择:天线可以安装在地面或建筑物顶部的开阔地,可视用户所在 场地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应保证卫星信号传递链路上没有遮挡与电磁干扰。 2)确定有无遮挡的原则:以拟定的安装点的正南方为0度,在偏西50度,偏东 50度内的扇区内应无高大建筑(即图一中阴影区),详见图一;确定扇区内建 筑不超高的标准是:建筑物最高点与天线安装点间的连线,与地平线的夹角应 小于15度,详见图二。 3)天线安装点应尽量远离高压线路、变电所、广播电台、微波基站等干扰源,最 小距离应保持在1公里以上,以减少电磁干扰对卫星信号的影响;两侧、后方 5米内无面状金属物或金属栅栏等其他可能造成电磁反射干扰的物体。 4)避雷:在多雷电地区,要装避雷针。避雷针应高于天线,确保天线位于避雷针 的有效保护之下(避雷针顶点与天线顶点的连线同避雷针垂直方向的夹角要小 于45°,见图三,避雷针务必连接大地,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5)天线安装位置周围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2x2米范围内无墙壁、树木、机器等 障碍物,以便于天线及卫星室外设备的安装。 6)天线安装位置应高于地面或支架于空中,以免天线附近形成积水。 7)应安装在人和动物难以接触到的地方,或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人为或意外 损坏。 图四 图五

北斗手持终端

北斗手持终端规格书 1)具有GPS卫星和北斗二卫星双定位导航系统。采用通用的导航地图。(非正版) 2)具有北斗一短报文通信功能。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35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目前在远洋航行及许多通讯信号弱的环境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带触摸(电容式)的4英寸高亮高分辨率彩色TFT液晶屏;可手写输入和拼音输入进行短信沟通。 4)支持3G,支持2G/WCDMA制式通话功能,支持3G视频传输(需甲方上网自行下载软件来应用)。 5)后摄像头,像素500W 。 6)500条短信箱,500条电话号码薄。 7)紧急报警功能。 8)8000毫安大容量电池,可三防(防水、防尘、防跌落); 9) 产品防水等级:IP65。 一、整机组成 手持机外观结构:整机外观由军绿色(或黄色)和黑色组成;整机具备一定的防雨水、积雪、高低温和防腐蚀能力;安卓操作系统,具有电容触摸屏;外形尺寸≤30×80×165mm,重量:0.5Kg。

手持机内部结构:手持机内部包括天线、射频模块、主板、电池等;设有电源开关和显示终端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即:充电指示、未读信息指示和发射状态指示灯(机型不同配置有不同);USB接口;机内配置的电池能够保证终端持续工作8小时以上(发射频度不超过1次/分钟)。 二、基本功能 1、定位功能 设备能够实时提供其所在位置的经度、纬度与高程,定位精度小于20米,并以标准形式显示(经度,度/分/秒)、(纬度,度/分/秒)、(高程,米)、(时间,年月日时分秒)。 设备收到北斗定位信息时,根据设定给出声、光或符号提示。 内置位置自动上报功能软件,可手动调整位置上报间隔。 位置上报的号码可以更改由用户凭密码进行更改。 2、通信功能 手持终端发送短报文时,当前位置信息可同时发送给平台或其他终端,平台及终端能解析或显示发送方经纬度。 用户每次最多可以传送35个汉字的信息。 终端设备本身具有电文键入、编辑、发送、接收和显示功能。 支持3G,支持2G/WCDMA制式通话功能。 接收到通信信息时,根据设定给出声、光或符号提示,实时显示通信时间、发信地址和通信电文。 通信电文中的数字、字符采用ASCII码编码,汉字采用GB 2312编码; 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动态存储接收的通信信息,通信信息含通信时间、发信人、发信地址和通信电文。存储容量为500条。 北斗短信发送后,如对方未收到该条短信,可自动收到发送不成功的回执;并且,终端也可向平台主动查询未收到的北斗短信。(该功能在平台支持的情况现实)设备为北斗卫星的标准协议。 3、其他功能 1)支持蓝牙传输、蓝牙语音(可选配) 2)支持WIFI 3)支持录音功能 4)支持TF卡扩展,支持256MB~32GB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通用规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通用规范(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以下简称为导航型终端)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和船舶使用导航型终端的研制和生产,也是制定产品规范和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9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5842—199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技术要求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首次定位时间time to first fix TTFF 用户终端从开机到第一次解算出位置结果所需时间。通常包括用户终端初始化时间、测量时间、星历接受时间和定位解算时间。 重捕时间re-acquisition time 卫星信号重捕时间,是指接收设备在信号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条件下,短时间(30 s内)失锁后重新捕获卫星信号并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位置信息所需的时间。 电子地(海)图数据库map database for navigation 按特定格式存储的,并与导航信息有关的数字地(海)图信息数据库。通常与地(海)图有关的信息包括编码数据、航线计算数据、背景数据和参考数据等。 电子地(海)图匹配map matching 从定位模块获取到的位置(轨迹)与电子地(海)图数据库所提供的地(海)图的位置(路径)进行匹配来确定用户在地(海)图上位置的一种技术。 航线计算route calculating 利用电子地(海)图数据库所提供的地(海)图帮助用户行进前或行进中规划航线的过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型终端通用规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报告/短报文型终端通用规 范(预) 2014.08.14 1 范围 本通用规范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报告/短报文型终端(简称为北斗通信终端)的技术要求(包括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斗通信终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也是制定北斗通信终端产品标准、检验产品质量和产品应用选型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4857.5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 12267—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2858—1991 地面无线电导航设备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15702—1995 电子海图技术规范

?GB 15842—1995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中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BeiDou)。具有卫星无线电测定(RDSS)和卫星无线电导航(RNSS)两种业务,可以提供导航、定位、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服务。 3.1.2 北斗终端 BeiDou terminal 北斗系统各种用户应用终端的总称。北斗终端按照应用北斗卫星业务的不同服务模式,分为北斗RDSS终端和北斗RNSS终端两种类型;按其用途主要分为导航型终端、测量型终端、定时型终端和位置报告/短报文型终端。 3.1.3 北斗RDSS终端 BeiDou RDSS terminal 利用北斗RDSS业务,可以提供定位、导航、定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全部或部分功能的终端。 3.1.4 指挥管理型终端 command and management terminal 利用北斗RDSS业务兼收下属用户的定位和通讯信息的多用户地址码,一般具有用户信息管理、通播、组播、单播、查询、调阅、指挥调度和管理功能的北斗通信终端。

北斗终端与室内外定位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北斗多模行业手持终端与室内外无缝定位服务平台研制与产业化 项目申报单位(制造商):北京东方联星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联系人:柳进宇 联系电话:传真: 电子邮箱: 二○一三年二月一日 项目基本情况表

目录 一、项目研制背景 (9)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15) (1)行业对位置服务通信调度需求现状 (15) (2)卫星导航国外产业现状 (16) (2)卫星导航国内产业现状 (20) (3)室内外无缝覆盖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22) (二)项目研制意义 (25) 二、项目研制内容 (28) (一)主要研制和示范应用 (28)

(1)项目研制目标 (28) (2)项目研制内容 (29) (3)项目应用示范内容 (33) (二)主要性能指标及先进性 (35) (1)主要性能指标 (35) (2)先进性 (41) 三、项目研制方案 (44) (一)技术方案 (44) (1)北斗多模卫星导航芯片OTrack-32A技术方案 (44) (2)项目终端技术方案 (49) (3)室内外无缝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61) (4)多媒体协同通信调度系统技术方案.....................69(二)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 (78) (三)项目研制基础 (86) (1)研制方北京东方联星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86) (2)应用方易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5) (3)项目研制相关基础 (104) (4)项目应用相关基础 (121) (四)研制进度及实施周期 (130) 四、项目投资测算 (132) (一)编制依据 (132) (二)投资规模汇总分析表 (132) (三)资金来源及使用范围 (135) (四)年度投资计划 (136) 五、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139) (一)合作模式 (115)

基于北斗导航的车载终端综合管理系统

第七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作品名称:基于北斗导航的车载终端综合管理系统作品类型: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基于北斗导航的车载终端综合管理系统 【摘要】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航天科技事业。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国民的汽车拥有量急剧上升,对于车辆的有效监控管理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车辆综合管理系统集合了计算机技术、卫星导航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能够很好的满足了人们对于此的需求。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推广,开发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车辆监控系统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北斗二代亚太地区组网完成,产业发展拐点已经到来。而又随着北斗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进展顺利,2012年完成亚太地区组网标志着区域覆盖建设基本完成,北斗导航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将步入“黄金十年”高速增长期,具备持续高成长性。 而互联网信息文明和现代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为卫星导航的应用创新提供了各种可能,通过北斗导航系统与当前通用的车载终端的结合,在车辆导航及安全预警方面等方面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而我们所设计的基于北斗导航的车载终端综合管理系统方案是集导航与预警,实时监控,生活服务于一体。本文通过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设计方案,理论设计,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和创新点及应用几个方面来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关键词】北斗导航系统导航与预警实时监控生活服务 1背景及意义 作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之一,卫星导航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美国和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均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欧盟的“伽利略”计划也在逐步幵展,未来在卫星导航领域,世界各国将会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我国先后建立了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整套系统包含了颗静止的地球轨道卫星和颗非静止的轨道卫星,成功地将北斗一代的区域定位导航提升到了全球定位导航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完成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事业迈入了国际领先的行列,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国防军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消费水平也有了巨大的飞跃,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能够对车辆准确定位,行驶时的预警以及相应的生活服务成为了广大车主迫切的要求。同时一些物流公司、运输公司也希望能够对车辆进行有效管理。车辆管理系统是结合了卫星导航技术、技术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的综合产物,能够对车辆进行大范围、全天候的实时管理,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车辆管理的需求。随着卫星导航技术和国内通信技术的円益成熟,对于车辆管理系统研究、开发和推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2设计方案 我们所设计的车载终端管理系方案包括导航与预警,实时监控,生活服务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数据接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数据接口(预) 2014.08.14 1 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接口相关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应用研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07—2000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GB/T 11014—1989 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 3 要求 3.1 硬件 3.1.1 概述 北斗终端应可以通过一根连接线缆并入连接多个接收器。接收器的数目取决于发送器的输出驱动能力、终端的输入驱动要求和是否使用终端电阻器。 3.1.2 互连线 互连线可以通过一根屏蔽双绞线外加一根使装置共地的接地保护线互连。应对屏蔽双绞线增加一根单线使装置共地的接地保护连线。应对屏蔽双绞线增加一根单线或利用双层屏蔽绝缘电缆线的内绝缘层。 3.1.3 连接器

终端中尽量选用通用连接器。 3.1.4 发送器和接收器 发送器和接收器电信号特性应符合GB/T 6107—2000中第2章和GB/T 11014—1989中第4章的要求。3.2 数据传送 数据以串行异步方式传送。第一位为起始位,其后是数据位。数据遵循最低有效位优先的规则。所用参数如下: ?波特率:4800~115200 bps,可根据需要设定,默认值为115200 bps; ?数据位:8 bit(d7=0); ?停止位:1 bit; ?校验:无。 3.3 数据格式协议 3.3.1 字符 3.3.1.1 预留字符 预留字符集由表1所示的ASCII字符组成。这些字符用于语句和字段定界,不应把它们用在数据段中。 表1 预留字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通用规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通用规范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型终端(以下简称为导航型终端)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地面和船舶使用导航型终端的研制和生产,也是制定产品规范和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4208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50 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52 96、119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 法· GB/T12858xx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 件· GB15842xx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通用技术要求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首次定位时间 time to first fixTTFF 用户终端从开机到第一次解算出位置结果所需时间。通常包括用户终端初始化时间、测量时间、星历接受时间和定位解算时间。 3、1、2 重捕时间 re-acquisition time卫星信号重捕时间,是指接收设备在信号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条件下,短时间(30 s内)失锁后重新捕获卫星信号并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位置信息所需的时间。 3、1、3 电子地(海)图数据库 map database for navigation按特定格式存储的,并与导航信息有关的数字地(海)图信息数据库。通常与地(海)图有关的信息包括编码数据、航线计算数据、背景数据和参考数据等。 3、1、4 电子地(海)图匹配 map matching从定位模块获取到的位置(轨迹)与电子地(海)图数据库所提供的地(海)图的位置(路径)进行匹配来确定用户在地(海)图上位置的一种技术。 3、1、5 航线计算 route calculating利用电子地(海)图数据库所提供的地(海)图帮助用户行进前或行进中规划航线的过程。 3、1、6 航线引导 route guidance用户沿着规划出的航线行进的过程。 3、1、7 机动引导 maneuver guidance在航线中遇到交叉口时,不是直行通过时提供的引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