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的综合

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的综合

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的综合
北京备战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的综合

一、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难题易错题

1.灯泡L 标有“6V ”字样,为探究其工作时的特点,小刚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0Ω、1A ”。闭合开关后,将变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向右缓慢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达到6V 时为止。图乙是用获得的实验数据作出的U -1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在移动滑片P 的过程中,灯L 的最小电阻为10Ω

B .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b 端时,灯L 正常发光的额定功率为3.6W

C .灯L 与5Ω的定值电阻R 1,并联接人电压为6V 电路,电路的总功率为7.2W

D .灯L 与10Ω的定值电阻R 2串联接人电压为9V 的电路,R 2每秒消耗电能为2.5J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乙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1V 时,灯泡的电流为0.2A ,此时其阻值最小

min 1V =5Ω0.2A

U R I =

= 故A 错误;

B .当滑片P 在a 端时,连入阻值最大,为30Ω。由图乙得,此时电路中电流为0.2A ,小灯泡电压为1V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30Ω×0.2A=6V U RI =滑

电源电压为

L =1V+6V=7V U U U =+滑

当滑片P 移动到b 端时,滑变接入电路阻值为0,灯泡两端电压为7V ,超过了额定电压,灯泡不能正常发光,可能烧坏。故B 错误;

C .灯L 与5Ω的定值电阻R 1,并联接人电压为6V 电路,此时灯泡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6V ,电路的总功率

()2

L 1

6V =6V?0.6A+

=10.8W 5Ω

P P

P +=总

故C 错误;

D .灯L 与10Ω的定值电阻R 2串联接人电压为9V 的电路,假设R 2每秒消耗电能为2.5J ,根据电功计算公式可得

2

22=1s=2.5J

10Ω

U U W t R =?

解得R 2两端的电压U 2=5V ;则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 ,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灯泡的电阻为

4V

==8Ω0.5A

U R I =

此时灯泡与定值电阻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符合题意,故假设成立,故D 正确。 故选D 。

2.学校的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可以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R 1是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的电阻会变大,这时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R 2是定值电阻,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 间每时刻的电压。已知电源电压为12 V ,某时段AB 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端电压为2 V 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 B .绳子挡住了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和R 2的阻值相等

C .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的阻值是R 2的3倍

D .绳子挡住了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的阻值是R 2的5倍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知,当射向R 1的激光被挡时,R 1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R 1分得电压增大,R 2分得电压减小,由图乙知,此时U 2=U A

B =2V ,因为R 1的电阻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即AB 间电压为2V 计数一次,故A 项正确; B .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

1211

2222

U U U IR R U U IR R -===,

1212V-2V 5=2V 1

R R

=, 所以R 1=5R 2,故B 项错误;

C .当射向R 1的激光没有被挡时,R 1阻值变小,R 1分得电压减小,R 2分得电压增大,由图乙知,此时

U 2'=U AB '=6V ,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

121122

22U U U I R R I R R U U ''''-===''',

1212V-6V 1

=6V 1

R R '=, 所以12R R '=,故C 项错误;

D .结合BC 项,115R R '=,即绳子挡住了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的阻值是R 2的5倍,故D 项正确。

3.如图所示电路图,把端点A 、B 接在电压U 不变的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 1,电压表的示数为U 1,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1;把端点C 、D 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 2,电压表的示数为U 2,电流表A 2的示数为I 2;把端点A 、D 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 1,电压表的示数为U 3,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3;把端点B 、C 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 2,电压表的示数为U 4,电流表的示数为I 4。己知:R 1=R 3=12Ω,U 1=8V ,U 1∶U 3=4∶3,I 3:I 4=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30V

B .把端点B 、

C 接同一电源两端,闭合开关S 1、S 2,总电阻R =2.4Ω C .定值电阻R 2=3Ω

D .把端点B 、C 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 1,总功率P =300W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把端点A 、B 接在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 1,电阻R 1与R 2串联,电压表测量R 2两端电压,U 1∶U 3=4∶3,则

U=I1(R1+R2)

U1=I1R2=8V

U3=6V

把端点A、D接在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电阻R2与R4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电压,则

U=I3(R1+R2+R4)

U3=I3R2=6V

可得

I1:I3=4:3

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2,电路中只有电阻R3,电压表测量R3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则

U4=I4R3=U

I1(R1+R2)=I3(R1+R2+R4)=I4R3

将R1=R3=12Ω,I3:I4=3∶5代入可得

R2=3Ω,R4=5Ω

代回上述各式得

I3=2A,U=40V

故A错误、C正确;

B.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闭合开关S1、S2,电阻R2与R3并联,可得总电阻为

23 233Ω12Ω

2.4Ω3Ω12Ω

R R R

R R ?

===

++

故B正确;

D.把端点B、C接同一电源两端,只闭合开关S1,电路中只有电阻R2,可得总功率为

2 240V40V

533.3W 3Ω

U P

R ?

===

故D错误。

故选BC。

4.已知R1:R2=2:3,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图中电流表先后示数之比为2:5的电路是()

A.B.

C .

D .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 .从图中可以看到,开关S 断开时,电阻R 1和R 2串联在一起,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

'125U U

I R R R =

=+

当开关S 闭合时,只有电阻R 1接入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

''12U U I R R

=

= 所以电流表先后示数之比是

'''::2:552U U I I R R

=

= 选项A 符合题意;

B .从图中可以看到,开关S 断开时,电阻R 1和R 2串联在一起,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

'125U U

I R R R

=

=+

当开关S 闭合时,只有电阻R 2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

''23U U I R R

=

= 所以电流表先后示数之比是

'''::3:553U U I I R R

=

= B 项不合题意;

C .从图中可以看到,开关S 断开时,只有电阻R 1接入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

'12U U I R R

=

= 当开关S 闭合时,电阻R 1和R 2并联在一起,电路中的总电阻大小是

121265

R R R

R R R =

=+总

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

''56U U I R R

=

=总 所以电流表先后示数之比是

'''5::3:526U U I I R R

=

= C 项不合题意;

D .从图中可以看到,开关S 断开时,只有电阻R 2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

'23U U I R R

=

= 当开关S 闭合时,电阻R 1和R 2并联在一起,电路中的总电阻大小是65

R

R =总,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

''56U U I R R

=

=总 所以电流表先后示数之比是

'''5::2:536U U I I R R

=

= 选项D 符合题意

5.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b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伏,10秒内定值电阻R 1做功为20焦;当滑片P 移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12伏

B .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8欧

C .滑片在b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75安

D .电路先后两次消耗的总电功率之比为2:3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电路图可知,1R 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从图可知,当滑片滑到b 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为R 且与电阻1R 串联,滑动变阻器两

端电压是max 8V U =,即

max 18V b U

U I R R R R

==

?=+……① 当滑片在中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2

CD

U 且与1R 串联,这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mid 6V U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

mid 12

U I R R =

+

mid mid

1

6V

22

2

R U R U I R R ==?=+……② 联立①②可解得12R R =,12V U =,A 正确;

BC .当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b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是8V ,1R 两端的电压是

1R max -12V -8V 4V U U U ===

由题知,这时10秒内定值电阻R 1做功为20焦,由W UIt =可得到这时电路中的电流

1R 20J

0.5A 4V 10s

W I U t =

==? C 错误;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max 8V

16Ω0.5A

U R I =

== B 错误;

D .由上述可知,12R R =,根据2U

P R

=可得电路先后两次消耗的总功率之比是

2

1

2mid 1223

b R R P U P R R U +=?=+ D 正确。 故选AD 。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2的阻值为15Ω。当开关S 1、S 2闭合时,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5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2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

B .S 1、S 2闭合时,通过电阻R 1的电流为0.5A

C .S 1、S 2闭合时,电流表A 1测量的是通过R 1的电流

D .开关S 2断开时,电流表A 2示数为0.2A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 .把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从电路图可以看到,电流表A 1测量的是总电流,电流表A 2测量的是R 2的电流,从题中条件可知,R 2的电压是

2220.2A 15Ω3V U I R ==?=

这个电压大小等于电源电压的大小,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电阻R 1的电流是

12-0.5A -0.2A 0.3A I I I ===总

并且可知电阻R 1的阻值是

1113V 10Ω0.3A

U R I =

== A 正确,B 、C 错误;

D .开关S 2断开时,只有电阻R 2接在电路中,电流表A 2示数是

2223V

0.2A 15Ω

U I R =

== D 正确。 故选AD 。

7.如图,电阻丝R 1、R 2的材料和长度均相同,阻值R 1∶R 2=2∶1,甲、乙为电表(电流表

或电压表),开关S 处于闭合状态,R 1、R 2均接入电路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R 1的横截面积比R 2的大

B .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C .R 1、R 2上的电压之比为2∶1

D .R 1、R 2中的电流之比为1∶2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长度相同的同种材料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因为电阻丝R 1、R 2的材料和长度均相同,阻值R 1∶R 2=2∶1,所以R 1的横截面积比R 2的小,故A 错误;

B .若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开关S 处于闭合状态时,R 1、R 2并联接入电路中,甲测通过R 1的电流,乙测电源电压,故B 正确;

C .因为R 1、R 2并联,故R 1、R 2上的电压之比为1∶1,故C 错误;

D .因为R 1、R 2并联,根据欧姆定律,R 1、R 2中的电流之比

122112

12U U

I I R R R R =

==∶∶∶∶ 故D 正确。 故选BD 。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110R =Ω,12R R <,3R 的变化范围是

020-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6A .那么,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

A .0.16A

B .0.26A

C .0.36A

D .0.46A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 滑片P 在a 端时,I =12210U U R R R +Ω+==0.36A ,1R <212

R U

I R R +,==0.36A ,滑片P

在端b

时,I ′=212322

U U U 110Ω20Ω30Ω3

10Ω3

U R R R R R R ++++++===,2U

10Ω3R +,

>2U 10ΩR +=0.36A ,则I ′>1

3×0.36A =0.12A ,I ′=123U R R R ++<12

U R R +=0.36A 。

故选AB .

9.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从b 端向中点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1R 的功率变大

C .1R 的电流变化量小于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化量

D .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与电阻2R 并联后,再与电阻1R 串联,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的滑动变阻器和电阻2R 两端的电压;当滑片从b 端向中点滑动时,并联后的总电阻减小,整个电路中的电阻减小。 A .由欧姆定律U

I R

=

知,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将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错误; B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的规律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阻1R 分压的电压增大,因通过1R 的电流增大,由P UI =知,1R 的功率变大,故B 正确;

C .1R 的电流变化量,即为干路电流变化量,等于2R 电流的减小量与滑动变阻器电流的增加量之和,故C 正确;

D .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为

1U

R I

?=? 因电阻1R 的阻值不变,即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故D 正确。

故选BCD。

10.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 的电路中,各电表选择的量程如图所示,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

C.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

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分析实物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所选量程为0~0.6A),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所选量程为0~15V)。

(1)滑片向左移动时,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判定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变化;再判定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判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2)由灯的铭牌求出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灯丝电阻,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电阻,利用P UI

=求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

(3)为保护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15V,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求出此时加在灯两端的电压;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和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后利用P UI

=求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

(4)由(2)(3)得出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

【详解】

A.由图知道,由实物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所选量程为0~0.6A),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所选量程为0~15V),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

变,由

U

I

R

=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

阻变小、分压变小,所以电压表示数的变小,故A正确;B.由P UI

=可知,当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3W

0.5A 6V

P I U =

=

=额额额

由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是0.5A ,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电阻

min max

18V 6V

24Ω0.5A

U U R I --=

=

=额

此时电路中电功率最大

max max 18V 0.5A 9W P UI ==?=

故B 错误;

C .由2

U P R

=可知,灯泡的电阻

22

L (6V)12Ω3W

U R P ===额

由图知道,为保护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15V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小灯泡两端的最小电压是

L R 18V 15V 3V U U U =-=-=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L R L L 3V

0.25A 12Ω

U I I I R ===

== 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的最大电阻

R max R 15V

60Ω0.25A

U R I =

== 此时小灯泡的最小电功率

min L L 3V 0.25A 0.75W P U I ==?=

故C 正确;

D .由以上计算知道,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为24Ω~60Ω,故D 正确。 故选ACD 。

1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定小灯泡电阻,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5V 不变,灯泡上标有“2.5V ,?A ”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 ”。闭合开关,将滑片P 滑到某一位置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灯泡的电阻为8Ω

B .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8∶7

C .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D .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由图示电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详解】 A .此时灯泡电阻

L 2.4V

8Ω0.3A

U R I =

==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L = 4.5V 2.4V 2.1V U U U -=-=滑

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

L L 2.4V 82.1V 7

R U R U ===滑滑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阻值不变,而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该电路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 且保持不变,两电压表的量程均为0~3V ,电流表量程为0~0.6A ,小灯泡L 标有“3V 1.5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字样,闭合开关S ,移动滑片P ,在保证电路中各元件都不损坏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25~0.5A

B .电压表V 1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5~3V

C .电路中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375~1.5W

D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3~20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1V 测灯泡两端的电压,2V 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P UI =可得,灯泡正常工作电流:

1.5W

=

=0.5A 3V

P I U =

额额额

, 灯泡的电阻:

22(3V)=6Ω1.5W

L U R P =

=额额

, 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为了电路安全,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0.5A I I ==额最大,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1V 的示数最大为:

3V L U U ==额最大,

则灯泡的最大功率:

1.5W L P P ==额最大,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4.5V -3V

=3Ω0.5A

L R U U U R I I -=

==最大滑小最大最大; 当变阻器两端的电压(2V 示数)最大3V 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中电流最小,灯泡的最小电压(1V 的最小示数)

4.5V -3V =1.5V L R U U U =-=最小最大,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1.5V

=0.25A 6Ω

L L L

U I I R ==

=

最小最小最小,

灯泡的最小功率:

1.5V?0.25A =0.375W L L P U I ==最小最小最小,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3V

=12Ω0.25A

R U R I =

=

最大滑大最小

. 综上可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25A ~0.5A , 电压表1V 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5V ~3V ,电路中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375W ~1.5W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的阻值变化范围是3~12Ω,故选D .

13.如图甲所示电路,小灯泡额定电压为5V ,滑动变阻器1R 、2R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均为1A ,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S 1,断开开关S 2,1R 的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后,保持1R 的滑片不动;再闭合开关S 、S 2,断开开关S 1,在保证所有元件安全的情况下,将2R 的滑片从最右端向左进行最大范围移动。图乙中是两次移动滑片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9V

B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67W

C .滑动变阻器1R 和2R 的最大阻值相等

D .整个过程中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最小功率

是0.6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闭合开关S 、S 1,断开开关S 2,灯泡与滑动变阻器1R 串联,由于电压表接在滑片上,所以变阻器1R 始终以最大值连入电路,则1R 的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电路中总电阻不变,通过的电流不变,由图知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当变阻器1R 的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电压表测整个变阻器1R 的电压,且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由图可知,此时1R 的电压为6V ,由欧姆定律可得变阻器1R 的最大阻值

1max 1max 6V

12Ω0.5A

U R I =

== 再闭合开关S 、S 2,断开开关S 1时,灯泡与滑动变阻2R 串联,电压表测2R 两端的电压,

在保证所有元件安全的情况下,将2R的滑片从最右端向左进行最大范围移动,灯与变阻器2

R、电流表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由图象知,最大电流为0.5A,而

0.5A0.6A1A

<<

故可知灯的额定电流为0.5A,故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L 5V0.5A 2.5W

P U I

==?=

额额额

由图像可知,电压表示数为6V,即变阻器2R的电压为6V,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为

25V6V11V

U U U

=+=+=

故AB错误;

C.灯泡与变阻器2R串联时,滑片在最右端时,变阻器2R接入的阻值最大,其分得的电压最大,电流最小,由图像可知变阻器2R最大电压为9V,最小电流为0.3A,则变阻器2R的最大阻值为

2max 2max

9V

30Ω0.3A

U

R

I

===

故C错误;

D.通过灯的电流最小时,消耗的功率最小,由图像知,此时最小电流为0.3A,变阻器的电压为9V,由串联电路分压的规律知,此时灯的电压为

Lmin2max 11V9V2V

U U U

=-=-=则小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Lmin Lmin min 2V0.3A0.6W

P U I

==?=

故D正确。

故选D。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灯泡上标有“2.5V 1.25W”(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15Ω 1A”。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B.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5Ω

C .灯泡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0.45W

D .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2W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 .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时灯泡正常发光,根据P UI =可得,灯的额定电流:

L L L 1.25W

0.5A 2.5V

P I U =

=

=额额额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即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max L 0.5A I I ==额

A 错误;

B .由U

I R

=

可得,灯泡的电阻: L L L 2.5V

5Ω0.5A

U R I =

=

=额额

电流最大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max 6V

12Ω0.5A

U R I =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L -12Ω-5Ω7ΩR R R ===滑

B 错误;

C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灯泡的功率最小,则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min L max 6V

0.3A 5Ω15U I R R =

==++Ω

灯泡的最小功率:

()()2

2

Lmin min L 0.3A 5Ω0.45W P I R ==?=

C 正确;

D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

max max 6V 0.5A 3W P UI ==?=

D 错误。

15.如图,电源的电压U 保持6V 不变,R =5Ω,当开关S 闭合前后,通过电灯的电流变化了0.2A ,则灯泡的电阻是( )

A .5Ω

B .10Ω

C .15Ω

D .25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电路中只有电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16V =U I R R =

灯灯

当开关S 未闭合,电灯和电阻R 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26V

=5ΩU I R R R =

++灯灯

因为开关S 闭合前后,通过电灯的电流变化了0.2A ,所以

126V 6V

=0.2A 5ΩI I R R -=

-+灯灯

解之得R 灯=10Ω。 故选B 。

16.小亮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已知电源电压U =12V ,灯泡L 标有“6V 、3W ”字样(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滑动变阻器R 0标有“60Ω 1A ”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15V 。在实验中,为了确保测量准确,要求电表所测值不小于其量程的

1

3

。要使测量准确并确保电路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2W~7.2W

B .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为5V~9.6V

C .灯泡L 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10Ω

D .灯泡L 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48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与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变阻器接入阻值的两端电压,根据

功率变形公式可知小灯泡的阻值为

22(6V)12Ω3W

U R P ===

小灯泡额定电流为

6V 0.5A 12Ω

U I R =

== 电表所测值不小于其量程的

1

3

,在未考虑电路安全情况下,则电流表可用量程应为0.2~0.6A ,电压表可用量程为5~15V :

A .由功率公式P=UI 可知,电源电压不变时,电路电流越小则功率越小,当电流为0.2A 时

P min =UI min =12V ?0.2A=2.4W

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U R =R 1I min =60Ω?0.2A=12V

满足电压表的测量与安全要求,故A 错误;

B .电压表测量变阻器接入阻值的两端电压,由串联电阻分压特点,其电阻接入越小则分压越小,当其示数最低值为5V 时,电路电流为

12V-5V

0.75A 12Ω

R U U I R -=

== 此时电路电流已超出电流表最大量程,故B 错误;

C .灯泡L 正常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为6V ,则由串联电阻分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电压也为6V ,则接入的变阻器阻值与灯泡阻值相同即12Ω,故C 错误;

D .由功率计算公式

2P UI I R ==

可知,当电路电流最小为0.2A 时灯泡L 消耗功率最小

2min (0.2A)12Ω0.48W P =?=

由选项A 中可知此时电压表满足题意要求,故D 正确。 故选D 。

17.如图所示为一种电子显示的握力计和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源电压不变。握力显示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定值电阻R 2起保护电路作用,其电阻值为5Ω,不施加力时弹簧一端的滑片P 在电阻R 1的最上端,移动到最下端时施加的力最大(弹簧的电阻不计)。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为0.1~0.6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施加的力最大时电路中电流为0.6A

B .R 1连入电路阻值变化范围是0~30Ω

C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范围是0.3W~1.5W

D .R 1消耗的最大功率为0.45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不施加力时弹簧一端的滑片P 在电阻R 1的最上端,此时电路电阻最小,电流最大为0.6A ,可得电源电压为3V ,移动到最下端时电路电阻最大,电流最小为0.1A ,故A 错误;

B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为零时,只有R 2接入电路,电路中电阻最小,电流最大为0.6A ,电源电压

U =U 2=I 最大R 2=0.6A×5Ω=3V

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 ,总电阻

R 总=3V

=0.1A

U I 最小=30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R 1=R 总-R 2=30Ω-5Ω=25Ω

故B 错误;

C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为

P 大=UI 大=3V×0.6A=1.8W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为

P 小=UI 小=3V×0.1A=0.3W

可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范围是0.3W~1.8W ,故C 错误; D .由电功率公式

2222

111221112111

(3V)(

)()(5)10(5)105U U U P R R R R R R R R R ====-Ω+Ω-Ω+Ω++Ω

可知当R 1为5Ω时,消耗的功率最大为0.45W ,故D 正确。 故选D 。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I 恒为1A ,滑动变阻器R 1的规格为“15Ω 1A ”,小灯泡L 上标有“6V 3W ”字样,定值电阻R 2=10Ω。若忽略温度对小灯泡L 阻值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力学北京市中考物理压轴题练习和答案

2015年北京市中考物理力学压轴题练习 (15个) (说明:可供2015北京中考师生复习使用,内含北京各区一模试题) 1.如图24所示,质量为60kg 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第一次运送货 物时,货物质量为130kg,工人用力F 1匀速拉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90 kg,工人用力F 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 2,货箱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 2, N 1与 N 2之比为2:3。(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g 取10N/kg) 求:(1)动滑轮重和力F 1的大小; (2)机械效率η1; (3) 功率P 2。 1.解:(1)第一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 11F ' -=人G N ①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11F F =' 4 11动 G G F += ' ② 1分 第二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 2 2F '-=人G N ③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22F F =' 4 22动 G G F += ' ④ 1分 图24

3 2 N N 21= ⑤ 把数据分别带入以上5个式子,解得:300=动G N 1分 F 1=400N 1分 F 2=300N (2)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1.25%4J 4001300J 4h F h G W 111=?=== 总有W η 1分 (3)第二次货物上升速度为0.1m/s ,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 s m s m v /4.0/1.042=?=' 1分 W s m N v F P 120/4.03002 22=?='= 2.火车与公路交叉处设置人工控制的栏杆,图22是栏杆的示意图。栏杆全长AB =6m ,在栏 杆的左端安装配重,使栏杆和配重总体的重心位于O 点。栏杆的P 点安装转轴,转轴与支架C 连结,使栏杆能绕P 在竖直平面无摩擦转动,支架C 用两块木板做成,中间空隙可以容纳栏杆。栏杆的B 端搁置在支架D 上,当支架D 上受到压力为F D 时,栏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体重为G 人的管理人员双脚站在水平地面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p 1;当他用力F 1竖直向下压A 端,使栏杆的B 端刚好离开支架,此时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是p 2。管理人员继续用力可使栏杆逆时针转动至竖直位置,并靠在支架C 上。火车要通过时,他要在A 端用力F 2使栏杆由竖直位置开始离开支架C ,使栏杆能顺时针转动直至栏杆B 端又搁置在支架D 上。已知AP =OP =1m ,PE = 2 3 m ,O 点到栏杆下边缘的距离OE =0.5m ,p 1∶p 2=2∶1,栏杆与配重的总重G 杆=2403N 。 求:(1)F D (2)G 人 (3)F 2的最小值,此时F 2的方向。(计算和结果可带根号)(6分) 解: (1)支架D 受到的压力F D 与支架D 对杆的支持力F B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F D = F B 图22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是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灯泡分压,当滑片向左滑动,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减小,灯泡分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阻变大时,电流减小,减小的电阻分压减小。 2.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小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磁铁的A端为N极 B. 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指向左 C. 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D. 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端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A不符合题意; B、电磁铁的B端是S极,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是N极,即N 极水平指向左,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表明了电能生磁,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磁铁,C错误,符合题意; D、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端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变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利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再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指向;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则可得出螺线管中磁场的变化. 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 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的总电流为0.3A D.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的功率为0.6W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 AB、由图象可知,乙元件中电流与两端电压图象不是过原点直线,说明乙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即乙的电阻不是定值,故A、B错误; C、甲、乙并联在2V电源时,甲和乙电压都为2V, 由图象可知,I甲=0.1A,I乙=0.2A,故干路电流I=I甲+I乙=0.1A+0.2A=0.3A,故C正确;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时,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和乙电流都为0.2A,由图可知U甲=4V, 所以甲的功率P甲=U甲I甲=4V×0.2A=0.8W,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图象甲乙电阻的变化;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合图象读出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干路电流;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读出图象中对应的电压,根据P=UI计算甲的功率. 4.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经典、全面、附参考答案)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 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 2 的示数为3伏,那么R 1 与R 2 的阻 值之比为 A.2:1B.1:2 C.3:1D.1:3 2.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只电压表的规格完全相同,均有两个量程(0~3V,0~15V).闭合开关,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1∶5 B.5∶1 C.1∶4 D.4∶1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闭合开关S,电流表A 1 的示数为2A,电流表A 2 4c 与滑 A 5 为 A 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1题图) 6Ω,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关的阻值为Ω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Ω,当只闭合开关 P 83V A C 9. 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B.电源电压3V太高C.20Ω的阻值太小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 (6题图)(7题图)(8题图)(9题图)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20欧姆”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11.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尺,移动滑片P,使

电压表示数为1.5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 、b 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 ,其原因可能是() A .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 .电源电压3V 太高 C .20Ω的阻值太小 D .控制的电压1.5V 太高 12.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A 、单刀双掷开关S 、电阻箱R '和已知电阻Ro 来测量未知电阻Rx 阻值的电路图现将开关S 拨到a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再将开关S 拨到b ,调节电阻箱 R '的阻值。当电流表的示数为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 ,则被测电阻Rx 的阻值为C A . B .R C . D . 13.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 .如图电路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I 2=I —I 1=0.4A —0.24A =0.16A R 2=U 2/I 2=2.4V /0.16A =15 小谢同学的错误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解答是: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是5Ω,干路中的电流I 是0.5A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是2V 。求: (1)通过R 1的电流;(2)通过R 2的电流;(3)R 2的阻值。 20.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实际使用时,可以把干电池看成一个理想的电源(即电阻为零)和一个电阻r 串联组成,如

(完整版)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 例1 如图1—5—7 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图1—5—7 例2(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8 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 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 取10N/kg) 图1—5—8 例3 (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 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 倍. 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1) 将一质量为 27g 的铝块( 衡吗? =2.7g /m 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 (2) 将铝块如图 1—5—13(b )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例 4 如图 1—5—14 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 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 ) (b ) 图 1—5—14 例 5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 1—5—15 (a ),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 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 A ,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 A 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 A 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 (b ) 图 1—5—15 A. 当 A 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B. 当 A 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铝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 例1如图1—5—7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图1—5—7 例2(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8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 图1—5—8 例3(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 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倍. 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1)将一质量为27g的铝块( 铝=2.7g/m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 (2)将铝块如图1—5—13(b)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例4如图1—5—14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b) 图1—5—14 例5(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15 (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图1—5—15 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大题培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定小灯泡电阻,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5V 不变,灯泡上标有“2.5V ,?A ”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 ”。闭合开关,将滑片P 滑到某一位置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灯泡的电阻为8Ω B .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8∶7 C .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D .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由图示电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详解】 A .此时灯泡电阻 L 2.4V 8Ω0.3A U R I = ==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L = 4.5V 2.4V 2.1V U U U -=-=滑 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 L L 2.4V 82.1V 7 R U R U ===滑滑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阻值不变,而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该电路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现有如下两种操作:①用电压为2U 的电源 替换原来的电源;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其中可以使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的比值变大的操作有 A .只有①可行 B .只有②可行 C .①②都不行 D .①②都可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R 1和R 2并联,电流表A 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 2测量通过R 2的电流,用电压为2U 的电源替换原来的电源,两电阻不变,由I =U R 可知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大小不变,两电表示数之比也不变,不可行; 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的比值 121 1222212 111U I I I R R I U I I I R R +==+=+=+,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即R 2的阻值变大,R 1的阻值不变, 2 1R R 变大,2I I 变大,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的比值变大,②可行,故选B 。 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滑片 P 从 b 端移动到 a 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 U 与电流表示数 I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 4V B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 2.4W C .R 1 电功率的最小值为 0.4W D .R 2 的最大阻值为 10Ω

中考物理凸透镜-经典压轴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 A.L=18cm B.L=14cm C.4cm

2018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带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带答案 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中考物理压轴题带答案。 2017年中考物理压轴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 1.(2014,芜湖一模)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竖直向下__的。 2.(2014,马鞍山模拟)小滨用10 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10__N;小滨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N。 3.(2014,东营)立定跳远时,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

就会感觉很滑,影响跳远成绩,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变为__滚动__,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4.(2014,武汉)用手拍桌子,手感觉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__的。同学们下楼时不能拥挤走得太快,否则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后面的同学由于__惯性__会继续前进,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5.(2014,武汉)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__。上面的棋子由于__惯性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__重力__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6.(2014,淮北模拟)“阿波罗”登月飞船脱离地球引力后关闭所有发动机,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由于__惯性__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说明了力__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__; 在接近月球时,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__向后__(选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而减速,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 7.(2014,安庆模拟)如图所示,A物体重40 N,B物体重12 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下图所示,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R与R′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R与R′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D.电路中R与R′串联,当身高越高时,滑片上移,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 总电阻越大,由 U I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由U IR =可知,R两端的电压越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大;C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大,故C符合题意; D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 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热 敏电阻R1的阻值变小,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电流表示数I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U减小,故A图象错误;BCD.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 U1=U总?U2=U总?IR2 因U总、R2是定值,所以,电压表示数U1与I为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且电流增大时,电压变小,故C图象正确,BD图象错误。 故选C。 【点睛】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可知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和R2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进而分析可得图象。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1A”,小灯泡L标有“2.5V 1.25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0.6A B.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3A~0.6A C.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2V~3V 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6Ω~10Ω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作者:————————————————————————————————日期:

欧姆定律典型题 四、滑动变阻器电路 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 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 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如图所示,R 1=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9、右图所示,R 1=10Ω,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置于右端,这时电压 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0V 、0.2A 。 求:⑴、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⑵、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后电流表的示数如 右下图所示,求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10、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6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是10Ω。求: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 11、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 1=30Ω,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1=0.2A ;当滑动变阻器P 移动到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2=0.1Ω。求:滑动变阻器ab 间的阻值 Rab 是多少? 三、取值范围 滑动变阻器专项 1、如图所示,R 为一个滑动变阻器,其阻值范围是0~50Ω,若电压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R 1=10Ω,电源电压U=12V ,(1)则R 2? V U R 1 2 R R 3 A R 1 S R 2 P V A

挑战北京市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

挑战北京市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 1、V2的示数之比U1:U2=5:4;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B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5W,电压表 V2的示数为U2‘,且U2‘:U2=5:4,求:(1)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示数之比;(2)开关S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A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S1R2R1S2图2PV1V2 2、如图2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 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A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流表示数为I1,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P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2。保持开关S1闭合、S2断开,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最右端调至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3,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3。继续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B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4= 2、4W。已知P2-P3= 1、2W,U1:U2=4:9,I2:I3=4:3。求:(1)P2与P3的比值;(2)RA与RB的比值;(3)当开关S 1、S2均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A消耗的电功率PA。

3、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和灯丝电阻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R2=20Ω,当开关S1 、S2闭合,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灯L消耗的功率是其额定功率的;当开关S 1、S 2、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5A,此时电阻R1的功率为 10、8W电压表的示数为U2,且U1∶U2=1∶3,R1>R2,求: (1)电源电压; (2)此灯泡的额定功率;S1R2S2LR1ABDCPS3图3 (3) 当开关S1闭合,S 2、S3都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时灯L的电功率。R2SR1PR图 44、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A时,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I1,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为 P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B时,电压表示数为8V,电流表示数为I2,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为 P2。已知:P1=P2,电阻R1:R2=1:5。求:(1)电阻RA与RB的比值;(2)电源两端的电压U。(6分)

挑战北京市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汇编

挑战北京市中考物理电学压轴题 1 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断开,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A 时,电阻R 2和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之和为8W ,电压表V 1、V 2的示数之比U 1:U 2=5:4;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B 时,滑 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5W ,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 ,且U 2‘ :U 2=5:4,求: (1)开关S 闭合前后,电流表示数之比; (2)开关S 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A 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2.如图2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U 保持不变。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 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U 1,电流表示数为I 1,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P A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 1;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位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 2。保持开关S 1闭合、S 2断开,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最右端调至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3,电压表V 2的示数为U 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 3。继续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 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4=2.4W 。已知P 2-P 3=1.2W ,U 1:U 2=4:9,I 2:I 3=4:3。求: (1)P 2与P 3的比值; (2)R A 与R B 的比值; (3)当开关S 1、S 2均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 A 消耗的电功率P A 。 R 2 S R 1 V 1 A S P R 3 图1 V 2 S R 2 R 1 S 图2 P V 1 V 2

全国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中考真题汇总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在①②③④各种情况中,数据变大的有 ①电压表V的示数 ②电流表A2的示数 ③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 ④电流表A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 A.只有①B.②和③C.只有③D.③和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首先分析电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R1是串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A1表测量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通过它的电流A2减小,干路电流A减小,但支路R1的电流不发生变化,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也是各个支路电压,电压表与电流表A的比值是电路中的总电阻,总电阻是变大的,③正确;电流表A1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因此两表的比值增大,④正确,选D。 2.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比较它们的阻值大小,小康等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 A.B. C.D.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

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A可行,符合题意; B、由图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故B可行,符合题意; C、由图知,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大小;故C可行,符合题意; D、由图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不能反应R1和R2的阻值大小,故D不可行,不合题意. 故选ABC. 3.如图,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滑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1的示数从10V变化到20V,电压表V2的示数从14V变化到34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34V B.电阻R1的阻值为12Ω C.电路中最小电流为1A D.灯L的阻值始终是4Ω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灯泡L、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灯泡L与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所以灯泡两端电压等于电压表V2的示数减去电压表V1的示数。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右端时,此时滑动变阻器没有接入电路,电压表V2的示数即为电源电压是34V,故A项正确; B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左端时,此时滑动变阻器以最大阻值20Ω接入电路,此时通过电路电流最小,电压表V1的示数是10V,电压表V2的示数是14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分得的电压为 R2234V14V20V U U U =-=-= 由 U I R =可得通过电路最小电流

(完整版)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docx

2017 年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A、B 两点间的电压是 6V ,电阻 R1=4Ω,电阻 R1两端的电压是 2V ,求: R1中的电流和电阻 R2。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5Ω,当开关 S 闭合时, I=0.6A , I 1=0.4A ,求 R2 的电阻值。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 0.3A ,电阻 R1=40 Ω,R2=60 Ω, 求:干路电流 I。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 l的示数为 0.3 安,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 安。求: (1) 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电阻 R2的阻值。 5.如图所示电路, R0=10 Ω,电源电压不变,当在电路中再随意串联一个 R1=30 Ω的电阻时, 电流表示数为 I1=0.25A , ⑴求电源电压 ⑵若要使电流表示数为I2=1.2A ,需在右图中如何连接电阻?阻值为多大? 6.有一电阻为20Ω的电灯,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2V 。但是我们手边现有的电 源电压是20V ,要把电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要给它___联一个电阻,电阻的阻值为多大? 7.阻值为 10 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0.3 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 0.8 安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8.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 ”,乙标有“15Ω0.6A ”,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A ;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V 。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的阻值为 20Ω,电源电压不变。当S 、S断开, S 闭合时, 1123 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 ; S1断开, S2、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 ? (2) R2的阻值为多少 ? (3)S2、S3断开, S1闭合时,加在电阻 R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 10.(2016 厦门 ) 如图所示, R1= 25 Ω,小灯泡 L 的规格为“ 2.5 V 0.3 A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S 1、 S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S 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6 A,求 R2的阻值。 11.如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电阻R1、 R2、 R3的阻值分别为 8Ω、 4Ω、 12Ω。 求:( 1)如果开关 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是多 大? ( 2)如果开关 S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大?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3= 5Ω,当开关 S1、 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 0.6A ,电压表示数是 6V , S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1A ,求 R1、 R2的阻值?

中考物理压轴题

中考物理压轴题 一、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的水和足够多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力分别是0.9牛和0.8牛,酒精的密谋为0.8×103 kg/m 3。 1.分析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的浮沉状态 2.求小球的密度 解:假设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均不漂浮,或悬浮或一漂一悬,则应有:1== G G F F 浮酒 浮水 因与题目已知条件矛盾,故不可能; 假设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均为沉底,则应有: 球排酒排水V V V == 8 10 ===酒水球酒球水浮酒浮水ρρρρgv gv F F 因与题目已知条件矛盾,故也不可能。 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时,只能是一漂一沉。 又因为酒水ρρ>,所以小球在水中一定是漂浮,在酒精中一定是沉底的。 (2)因小球在水中漂浮,G F =浮水 ∴球球排水水gv gv ρρ= 球 排水 水球V V ρρ= ① 由已知条件: 牛牛 球酒排水水排酒酒排水水浮酒浮水8.09.0= ==gv gv gv gv F F ρρρρ 10 9 8.09.0==水酒球排水ρρV V 得 10 9 ==球排水V V ② 将②式代入①式得: 33/109.010 9 米千克水球?== ρρ

二、体积为1.0×10-3m 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 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米,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 2(g 取10N/kg )。 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 ②木块的重力; ③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④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中,露出液面高度为4厘米,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解:①5N ;②5N ;③125Pa ;④0.83×103kg/m 3 三、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 1的阻值为10欧姆,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滑到b 5:7,R 2与R 消耗的功率之和是R 1消耗功率的4倍,求: ①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 ②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ab ③滑动变阻器滑片在a 、b 两点时R 1消耗的功率比 解:①1:1;②25欧;③4:1 四、如图3所示,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 的物体A 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40秒内物体移动了8米,接力F 做的功为1280焦。求: ①拉力F 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 ②若动滑轮的重为12牛(不计绳重及摩擦)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①80N, 32w ;②92.5% 五、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R 1、R 2为定值电阻,灯L 上标有“16V4W ”的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①闭合开关S 、S 1、S 2,电流表的示数为0.35安,此时,灯L 恰能正常发光,求电阻R 1的大小; ②闭合开关S ,断开开关S 1、S 2,电压表的示数较①中变化了3.2伏,求此时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灯丝电阻不变) 解:①160欧;②0.64w ; 六、如图5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已知当滑片P 分别滑至a 端和b 端时,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 1:P 2=9:4。当滑片在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安培,滑片P 在 b 端时,电压 表的示数为6伏特,求: ①电阻R 1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2 ②电源电压 是多少伏特 解:①R 1=6欧,R 2=3欧;②18V ; 图 1 图 2 图3 图 4 图5

中考物理压轴题及答案(力学)

中考物理压轴题(力学) 解力学方法: (1)整体隔离受力分析方法 (2)压轴计算题时,通常会出现一套机械的多种状态,一定是先对各个不同状态做受力分析再列平衡方程(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杠杆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之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3)能够步步求解的问题(即条件比较多,能求出相关的一些力的大小,然后由平衡方程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然后求出各个力) (4)有比例关系,需要通过一个共同的未知量来表示比例量,然后得到这个共同未知量的一个方程,从而解出这个未知量。解出这个未知量之后再通过不同状态的平衡等式可解出其他物理量(通常这个共同的未知量为G D) 例如: 【大兴2010二模】如图25所示为一种蓄水箱的放水装置,AOB是以O点为转轴的轻质杠杆,AO呈水平状态,如图A、O两点间距离为40cm, B、O两点间距离为20cm,且OB 与水平面夹角为60°。A点正下方的Q是一个轻质、横截面积为100cm2的盖板(盖板恰好能堵住出水口),它通过细绳与杠杆的A端相连。在水箱右侧的水平工作台上,有一质量为60kg的人通过滑轮组拉动系在B点呈竖直状态的绳子,从而可以控制水是否能从出水口流出。若水箱中水深为50cm,当盖板恰好要被拉起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1,工作台对人的支持力为N1;若水箱中水深为100cm,当盖板恰好要被拉起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工作台对人的支持力为N2。已知N1与N2之比为9:7,盖板的厚度、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人对绳的拉力与人所受重力在同一直线上,取g=10N/kg。求: (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2)F1:F2 (3)当水位至少达到多高时,人无法拉起盖板。 图25

最新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泡L变亮 B. 电压表V示数变大 C. 电流表A1示数变小 D. 电流表A2示数变大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支路两端的电压,亦即电源电压,保持不变,B不符合题意;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对灯泡所在的支路无影响,灯泡的电流和电压都不变,故电流表A2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AD不符合题意; 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减小;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A1示数变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支路两端的电压;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方向判定其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定其电流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判定电表示数的变化. 2.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R0的阻值是5Ω B.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12.8W C. R0的最小功率是1.6W D.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是35Ω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由乙图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1.6A, 由I=可得,R0的阻值: R0===5Ω,A符合题意;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 P大=UI大=8V×1.6A=12.8W,B符合题意;(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小,R0的功率最小, 由乙图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小=0.2A,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U R=7V, 则R0的最小功率: P0小=I小2R0=(0.2A)2×5Ω=0.2W,C不符合题意;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大===35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此时电路的功率最大,根据图象读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0的阻值,利用P=UI求出电路的最大功率;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小,R0的功率最小,根据图象读出电路的最小电流和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P=UI=I2R求出R0的最小功率,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阻R1的电功率变大【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减小,而电源电压一定,由 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电阻R1的电流增大,两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