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高考文言文重要文言词语整理归纳大全(文言词与成语比较记忆)

[精]高考文言文重要文言词语整理归纳大全(文言词与成语比较记忆)

[精]高考文言文重要文言词语整理归纳大全(文言词与成语比较记忆)
[精]高考文言文重要文言词语整理归纳大全(文言词与成语比较记忆)

高考文言文重要文言词语整理归纳大全(文言词与成语比较记忆)

◆哙曰“此迫矣!”──迫不及待:急迫。

◆则以一生彘肩──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猪。

◆天下皆叛之──众叛亲离:背叛。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判若两人、判若云泥、判若鸿沟:区别、区分。

◆樊哙覆其盾于地──覆盆之冤、颠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覆亡:翻转过来。

◆以手抚膺坐长叹——旧事填膺,思之凄梗──义愤填膺:胸。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蹈死不顾──赴汤蹈火、重蹈覆辙:踏。

◆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漏尽更深: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

◆家书一箧托焉──倾箱倒箧:箱子。

◆春秋三十有(又)三──春秋鼎盛:指年龄。

◆稍出近之:慢慢地逐渐。稍逊一筹——稍纵即逝:略微、稍微。官府日有廪稍之供:官府发的粮食

◆人皆嗤吾固陋──嗤之以鼻:讥笑,嘲笑。

◆乃骇而图之──骇人听闻:惊恐。

◆动以朝廷为辞——立土动及百尺──动辄得咎:动不动、每每、常常、往往。

◆抢呼欲绝──呼天抢qiang地:碰,撞。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疾风知劲草:强,坚强有力。

◆能以神卜bǔ──未卜先知:占卜,算卦。

◆折过墙隅──向隅而泣:角落。

◆数十伶人困之──困兽犹斗:困住。

◆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屡试不爽:差错。

◆杳不知其所之也──杳无音信、杳如黄鹤:远得不见踪影。

◆岁俭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误:节省正:年成不好。译文: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典型例句:丰则籴(dí买进粮食),俭则粜(tiào卖粮食)

◆法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译文:心术端正运笔就端正,运笔端正就可以学会书法了。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闻名遐(远)迩:近。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孜孜不倦:勤勉。

◆明告鬻梅者──卖官鬻爵:卖。表示买或者卖的词语有沽、贾、市、货等

◆解其棕缚──作茧自缚:束缚。比较;一傅(教导)众咻,所以师傅决不能写成师付

◆足之所履──如履薄冰、如履平地;踩,踏。

◆诛严不为戾──暴戾恣睢:凶狠、残暴。注意:风声鹤唳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精蓄锐:保养。

▼锄其直,遏其生气──响遏行云——浪遏飞舟:遏止,阻止。比较: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停止)

▼衣褐yìhè(衣:穿;褐:粗布短衣。穿粗布衣。另一意思是指贫贱者)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闻名遐(远)迩:近。

▼先生有所陈奏──先斩后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

▼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熟语“投案自首”:控告。注意词义:顿首(叩头)、陨首(献出生命)等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中丞匿于溷藩以免──销声匿迹、匿影藏行:隐藏。

▼优哉悠哉,聊以卒岁—聊举数人以训汝─聊以自慰:姑且〇穷极无聊(依靠)

▼援(提出)疑质理─质疑问难:询问。注意:猿猱欲度愁攀缘。援(拿过)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俟其欣悦──俟河之清:等待。

▼为掩户──夜不闭户:门。

▼余幼时即嗜学──嗜杀成性:爱好。

▼手指不可屈伸──首屈一指、卑躬屈膝:弯曲。

▼录毕,走送之──毕其功于一役:完成〇政治未毕通也──原形毕露、锋芒毕露:全部。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硕大无朋、硕果仅存:大。

▼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类。和“伦”意思相近的字有“族”“属”“侪”“曹”等

▼因河为池──金城汤池:护城河。

▼故其畜积足恃──有恃无恐、恃才傲物:依靠,依赖,凭仗。

▼史噤不敢发声──噤若寒蝉:闭口,不说话。

▼必躬造左公第──事必躬亲:亲自。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亦百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它的实际。▼思厥先祖父──大放厥词:其,他的。〇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就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比较:兼程兼道------加倍赶路兼仗父兄之烈----同时并且

◆沛公则置东骑──置之度外、置若罔闻:放到一边,放弃。

◆陨与殒:未尝殒于城中也──殒身不恤:死亡〇望(临近)秋先陨(落下)——巨星陨落〇非臣陨首(头落地,死)所能上报

▼盖音谬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错误。比较:错误的(谬语)、弄错(谬其传)。形近字:廖化、寥廓、绸缪móu、蓼liǎo蓝、戮lù力、邮戳chuō、瘳(chōu病愈)

▼则或咎其欲出者──既往不咎:责怪,责备。

▼如被冰雪,怒索儿──按图索骥:寻找。

▼请其矢,盛以锦囊──囊空如洗、探囊取物:口袋。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译文: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忍。▼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误:准则正:效法。译文: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会使辙交驰──南辕北辙、涸辙之鲋:车辙,车行之轨。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感激涕零:落下。

▼尽态极妍──争奇斗妍、妍媸毕露:美丽。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误:遗憾正:怨恨。译文: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羁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误:捆绑正:停留。译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误:命令正:美好。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厘米正:订正,改正。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还有治理、给予等意义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jù──前倨后恭:傲慢。与“慢”“傲”等近义.箕踞jījù以骂曰──虎踞龙盘:蹲坐。形近字:拮据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qióng jū

▼按辔徐行-不疾不徐(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愉快高兴)于心与?——使快(高兴畅快)弹数曲—快然(舒畅喜悦)〇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大快人心:使……愉快〇称心满意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盖余所至——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沛公起如厕:到。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哪里)暇治(讲求)礼义哉!——安得使余多暇日──席不暇暖、目不暇接、自顾不暇:空闲。▼良庖póo岁更刀──越俎代庖:厨师。形近字;疱pào疹、抱怨、合抱之木、抱不平、抱恨终生、饱食终日、饱以老拳等

▼妪,先之大母婢也──奴颜婢膝:女仆。形近字:稗官野史、纵横捭阖、大有裨益、髀肉复生等

▼【俾】使。1、俾入县庠。俾众周知。2、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2008湖北卷,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在郡内下令免除他法律规定的徭役,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3、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2011年浙江卷)

▼齐人勿附于秦——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攀龙附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依附。〇随声附和:贴近靠近

▼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误:富裕正:众多。译文: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感激涕零:落下。注意:零售七零八落零部件瘦骨伶仃零丁洋里叹零丁伶牙俐齿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空灵的艺术境界)另lìng类

▼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误:陷害正:欺骗。译文: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乃伪为屋券──稳操胜券:契据。比较:拳拳之心、眷恋、证券、圈钱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三顾茅庐、初出茅庐:房屋。

▼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误:可惜正:悔恨。译文: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有碑仆pū道──前仆后继:倒,倒下。比较:向前倒为仆,后仰为偃。读p ú为奴、劳累、谦称义,如奴仆、风尘仆仆等。

▼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误:妻子正:以女嫁人。译文: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洁身自好:使……纯洁。〇玉洁冰清:高洁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蹴而就:踏。

▼崇◆访风景于崇阿(高山)——明道德之广崇──崇山峻岭:高。

▼常恐无辜死──死有余辜:罪。前句“无辜”实指“无作为”。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擒贼擒王、擒龙缚虎:捉拿。注意字形:五禽戏、手到擒来等

▼逸逸豫可以亡身─一劳永逸:安逸,安闲。〇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

▼彰而闻者彰─罪恶昭彰、相得益彰、彰明较著:明显。还有动词义表明、表彰表扬(彰善瘅dàn(斥责)恶)等义

▼杜有闭、关(杜门谢客),杜绝、堵塞(防微杜渐),拒绝(以杜燕将)等动词意思。

▼【傍】靠近,临近。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亏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功亏一篑:欠缺,短少。

▼薪: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曲突徙薪:柴禾。

▼弹新沐者必弹冠──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掸dǎn掉帽子上的尘土。

比较:老调重弹—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对外行人讲内行话说话。也讥讽写文章不看对象):弹奏。

▼汲夫山居而谷汲者──绠短汲深:从井里打水。“及”做声旁的字:岌岌可危、及笄、汲取、负笈从师(负笈:背着书;笈:书箱。指一个人学问已经很深了,还去拜师)等

▼胡推导提示: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胡为乎)。

▼束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shù君归赵矣----何不按兵束甲,北面(面向北称臣)而事之─束之高阁、束手无策、束发:捆缚。旌麾南指,刘琮束手(投降)▼戚汝又虑戚吾心─休戚相关:忧愁,悲伤。触动—于我心有戚戚焉

▼弩强弩nǔ之末势(从情势上)不能穿鲁缟也──剑拔弩张:一种利用机械发箭的弓。比较弩的形近字:驽(nú劣)马十驾、呶呶(náo唠叨)不休、妻孥(儿女)等

【畀】bì,给与。1、分曹魏之田以畀宋人。2、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2007宁夏海南卷,逃亡不能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给他们钱财。)

【踣】(bó)向前仆倒,引申为受挫折,失败。踬踣者屡。

【致】①招揽,招致,招徕。例1、致天下之士。(汉·贾谊《过秦论》)例2、致食客三千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请,接来。例1、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希望(你们)能亲自到他家,一定要替我把他给请出来。)例2、太

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2010安徽卷,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遄】chùo急,快速。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2007重庆卷,臣奉命急行,恰好遇到大旱。

【惙】chuò][chuì]①忧愁,忧伤。②气息微弱。近抚之,气息惙然。【赐】赏赐的财物,恩惠,好处。1、大臣皆受其赐。2、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徂】往。自西徂东。

【蹙】①紧迫,窘迫。1、而乡邻之生日蹙。2、政事愈蹙。②紧缩,紧皱。举疾首蹙頞[è] 鼻梁而相告曰。通假略

【裁】①通“才”,刚刚,方才。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

②只,仅仅。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2004全国Ⅱ卷,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部分开周济亲族。)

练习: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赋税和劳役却很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满一个月后,住户增加到上千。)

【彻】①通,通达,贯通。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头彻尾②尽,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陈】通“阵”。既陈而后击之。

【瞋】①发怒时瞪大眼睛。案剑瞋目②生气。因瞋恚,吐黑血数升而愈。(恚,发怒。愈,病好。)【龀】换牙。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2007湖北卷,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啻】副词,仅,只。常“不啻”连用。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冲】谦虚。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垂】①临近,接近。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垂死。②通“陲”,边境,边疆。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③流传。名垂千古。

【操】①拿着,握在手里。操吴戈兮被犀甲。②掌握,控制。操生杀之柄。③琴曲名。如,“秦王操”。

【超】①跃上,跳上。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②破格提拔。超擢四品卿。

【侪】①类,等,辈。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②一起,共同。长幼侪居。

【觇】①看,观看。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蜿然尚在。②窥探,侦查。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川】①河流。川流不息。②平地,平原。1、敕勒川,阴山下。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绿草如茵,川原无际。

【绐】欺骗,哄骗。1、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羽本纪》)2、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2005北京春招,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

【怠】①疲倦,疲乏。及其怠而踬也。(柳宗元《蝜蝂传》直到它疲倦不堪而摔到了。)②怠慢,轻慢。守卒皆怠炎。(炎,人名。)

【带】①环绕。1、襟三江而带五湖。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2006天津卷,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②兼管。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殚】尽,竭尽。殚其地之出。

【都】①大。例1、军惊而坏都舍。例2、中有都柱,傍行八道。②聚集。③优雅不俗。

【遁】逃跑,逃离。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②隐蔽,隐藏。遁隐。

【堵】①墙。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毒】①憎恨,怨恨,痛恨。予毒之乎?(恶、疾、病)②危害,毒害。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津】①渡口。风烟望五津。②路,门路。后遂无问津者。③汁液。

【今】①即将,马上。吾属今为之虏矣。②如果,假如现在。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氏者,必为鲧禹笑矣。

【谨】表恭敬。谨拜表以闻。

【浸】①渐渐,逐渐。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2010四川卷,长安城中盗贼奸民逐渐多,里巷中不良青年合伙杀害官吏,有的还接受贿赂(赇,读“球”,贿赂),替人报仇。)②大水,湖泽。③泡,淹没。④灌溉。

【耗】①消息,音信。长天苍苍,信耗莫通。

【曷】疑问代词,何,什么,怎么,为什么。曷不委心任去留。

【盍】①何。②兼词,何不。例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例2、盍趣降?(2010宁夏海南卷)例3、今安庆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2006广东卷,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遑】闲暇,空闲。粱复遣曹义宗围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2004辽宁卷,梁国又派曹义宗围攻荆州,蓄水灌城,大水距城头只有几块墙板的距离。当时内外多事,没有余暇救援,于是授或赐给王罴铁券,说如果能保全城池,就当授他为该州刺史。虞:忧虑,忧患。)

【恚】恼怒,愤怒。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贿】①财物。以尔车来,以我贿迁。②赠人财物。孟献子聘于周,王……厚贿之。③

【获】①能,能够。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姓查,名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2010重庆卷)

【候】①问候,拜访。自往候之,晖避不见。(2005广东卷,(阴就)亲自去问候,朱晖避而不见。)

【跻】①登上。②晋升,升迁。例1、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2006上海卷,冠,居于首位。)例2、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2012长春二模)【亟】①赶紧,马上。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2006浙江卷,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②屡次。余亟叹其技之妙。练习:愿亟窜之远方。(希望赶快把他放逐到远方去)

【洎】①至,到,到……时候。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②从。其余略

【暨】①和,与。命奴仆暨里中小儿辈,箕敛蜂巢,购以善价。(08合肥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让家中仆夫及邻里的小孩,将蜂巢取下来装在畚箕里,他用高价买下来。)②到,至,等到。暨于奏日,

【槛】①围野兽的栅栏或关野兽的笼子。例1、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例2、槛车,囚车。②栏杆。例1、槛外长江空自流。例2、直栏横槛。

【谏】①劝,规劝,劝戒。(多用于下对上。)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②挽回,挽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矫】假托.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2011江西卷, 我请求归还符节,甘愿领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惩罚。)

【劫】胁迫。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诘】告发,揭发。例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2008北京卷,在这之前,赵广汉做太守,忧虑颍川同类的人为私利相互勾结的风气,所以结合串通官吏百姓,让他们相互揭发)

【芥】①小草。草芥。②比喻微小。

【介】①独特,孤高,不合群。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2009湖南卷)②铠甲,甲胄。介胄。③个。一介。④通“芥”,比喻微小。⑤在……中间。⑥边。江介。【靳】嘲笑,奚落。知章梯墙出首以决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贺知章就登梯子,爬上墙头探出脑袋来解决问题,人们都嘲笑他。因为这件事转调到工部。)

【旌】表彰,表扬。例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例2、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

【堕】毁坏。堕坏城郭(旧城墙)。

【饵】给……吃。(同“食、啖”)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饵诚,使从塾师读。(2008山东卷,牛氏性情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看待。叫他吃最差的饭菜,却要他每天砍一担柴。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她鞭打或责骂,简直叫人难以忍受。对自己的孩子张诚,她百般疼爱,总是把好吃的东西悄悄地给他吃,还送他到私塾读书。)

【繁】①茂盛。佳木秀而繁阴。②多。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泛】①漂浮,漂行。泛舟。②倾覆,覆没。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犯】①冒着,顶着。触风雨,犯寒暑。(同“被、乘”)

【纷】①众多,盛多。且矫诏纷出,勾党之捕遍于天下。②多而杂乱。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见“频仍”)

【夫】①成年男子。②指示代词,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③句首语气词,表示将发表议论。夫战,勇气也。

【孚】信用,诚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甫】①副词,始,才,刚刚。惊魂甫定。②古代成年男子的美称。多用于名、字之后,也写作“父”。

【拊】①安抚,抚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冯谖客孟尝君》)②拍,敲击。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练习: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

【皋】水边高地。步余马兮山皋。

【躬】亲自,亲身。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工】巧妙,精巧。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姑】①婆婆。舅姑爱其子。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丈夫的父亲)。②姑母。

【沽】①买。人挈器而入,而沽公酒。②卖,出售。当垆自沽酒。(当,对着。)③卖酒的人。

【管】钥匙。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乖】背离。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2011辽宁卷,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

【贵】①重视,崇尚。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仲长统,人名)过干(高干,人名),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2007上海卷,他平素重视有名之人,招揽四方游士,士人常常投奔依附他。仲长统拜访高干,高干对他很友善,向他请教当时的事情。)

【贽】见面礼,礼物。撰长贽以为礼。

【陟】提升,提拔。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2007江西卷,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

【秩】品级。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2009重庆卷,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得到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就会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吝惜财物吗?谋求小的收入却失掉了大的利益。)

【祝】祈祷。祭祀必祝之。

【字】嫁。奇之,立许字以女。(2005山东卷,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奇”是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非凡”。)(女、妻、归、适、再醮)

【兹】①指示代词,这。例1、尔母立于兹。例2、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2006湖南卷,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编:一部书或者书的一部分。录:收录。盖:大概。)②现在。兹之所见,其苗裔耳。【斫】①砍。采椽不斫。②攻打。

【馔】①食物,多指美食。盛馔享宾。②陈设或准备食物。③吃。有酒食,先生馔。④重量单位。

【胄】①头盔。左右免胄而下。②后代,后裔。将军既帝室之胄。

【钟】①古代乐器。②酒器。③量器或容器。万钟于我何加焉。④汇聚,集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骤】突然。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2011安徽卷,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关键

词:“骤”、“骇”、“然则”,分别翻译为“突然”、“感到吃惊”(意动用法,把……当作惊讶的)、“既然这样,那么”。)

【誉】赞美。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2006全国2卷,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处事的深浅了。)【元】①头,首。狄人归其元,面如生。②本,原本。死去元知万事空。【垣】墙。断壁残垣。

【暂】①突然,忽然。例1:如听仙乐耳暂明。例2: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史记·李将军列传》)②短时间,一会儿。例1: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殽之战》)例2: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大铁椎传》)

【臧】①善,好。陟罚臧否。②通“赃”。坐臧。

【蚤】通“早”。蚤食后,出门而望。(2006上海卷)

【珍】精美的食品。

【旨】①心意。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2007年全国1卷,显宗认为他贤能,永平7年,征召他做了尚书令。每当在朝廷上辩论的时候,他的话大多能符合皇上的心意。)

【指】意思,意图,心意。例1、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2006全国Ⅱ卷,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

2018高考文言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总结

2018 高考文言高频字 词总结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 诣:到,去。 2.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 鼓励、奖励。 3. 课:考核、督促、征收。 4. 风、化:教育感化。 5.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 外

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 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 劾:举报,检举,揭发。 9. 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 短:进谗言,说坏话。 11. 害:嫉妒。 12. 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 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 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 字在起作

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 折:指斥,指责,驳斥。 14.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 党:偏袒,伙同,包庇。 16. 矫:假托,假传。 17. 质:作人质;抵押。 18. 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 触

犯;②牵连,定罪。 22.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 、表官职的 (1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 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 高考文言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 , 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 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 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 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 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在车上坐围则相反,指导清朝,才是左比右尊贵。斥:被皇帝严厉斥责,降职。出:从京城调到地方。入:从地方到京城做官;黜(绌):罢免;辟:征召。 坐镇:镇守边关; 三、常用实词 1.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 隐居。 2.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 3.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 4.息:儿子。例:晚有儿息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练习版)

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词(练习版) 一、重点词。 1.是: 2.必: 3.贷: 4.风、化: 5.荷: 6.禁: 7.期: 8.夙: 9.咨: 10.苟: 11.执: 12.邀: 13.游: 14.趣、趋: 15.闻: 16.矫: 17.质: 18.次: 19.输: 20.造: 21.宜: 22.诣: 23.让: 24.独: 25.善: 26.绳: 27.白: 28.比: 29.旨: 30.适: 31.且: 32.识: 33.当: 34.坐: 35.对: 36.中: 37.工: 38.孤:

41给: 42.表: 43.微: 44.狱: 45.第: 46.被: 47.录: 48.援、引: 49.虑: 50.推: 51.方: 52.顾: 53.集: 54.审: 55.伦: 56.孰: 57.检: 58构: 59.封: 60.卒: 二、疑难词。 1.遽(jù): 2.亟(jí): 3.渍(zì): 4麾(huī): 5.侪(chaí): 6.厥(jué): 7.鄙(bǐ): 8.俾(bǐ): 9.赧(nǎn): 10.靡(mí): 11.肆(sì): 12.奚(xī): 13.曷、盍(hé): 14.甫(fǔ): 15.逋(bǔ): 16.俟(sì): 17.阙(quē): 18.赍(jī): 19.敕(chì): 20.啻(chi):

23.蹙(cù): 24.畀(bì): 25.遘(góu): 26.赡(shàn): 27.籍(jí): 28.檄(xí): 29.僭(jiàn): 30.谒(yè): 31.秩(zhì): 32.轶(yì): 33.祚(zuó): 34.劾(hé): 35.忤(wǔ): 36.掾(yuàn): 37.讦(jié): 38.逸(yì): 39.迄(qì): 40.讫(qì): 三、易错词。 1.短: 2.害: 3.率: 4.折: 5.多: 6.少: 7.劝: 8.课: 9.盗: 10.按、案: 11.克: 12.延: 13.党: 14.论: 15.贼: 16.用: 17.属: 18.辟: 19.责: 20.喻、谕: 21.干: 22.与:

高中文言文实词高频词310个

1.安:①指示代词:什么,哪 ?2.按:①考察巡视 ?3.案:①文书,案卷②考察,巡视 ?4.拔:①攻取 ?5.跋:①文体的一种②蛮横霸道 ?6.白:①下对上告诉,陈述 ?7.拜:①授给官职 ?8.般:①种类,类 ?9.傍:①靠近,临近②通“旁”旁边 ?10.谤: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11.被:①蒙受、遭受、覆盖②通披:穿、披散?12.倍:①增加②通背:背叛、后背 ?13.辈:①某一等级,某一类别的人或物②批?14.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推究本源?15.崩:①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16.比:①并列,挨着②连接地③勾结④及,等到 ?17.彼:①那②别人,对方 ?18.俾:①使、让 ?19.鄙:①边境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④谦称自己 ?20.弼:①辅佐,辅助

21.辟:①法度,法律②治理③征召 22.濒:①接近,靠近 23.兵:①军事,战争②军队 24.病:①担心,忧虑,损害②困苦 25.薄:①减轻,减损②轻视看不起③迫近 26.逋:①逃亡逃跑②欠交,拖欠 27.哺:①口中含嚼的食物②喂养,喂食③食,吃 28.部:①统率,指挥②官署,行政机关 29.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 30.长:①经常 31.尝:①曾经 32.常:①永久的,固定的 33.诚:①确实,的确②表假设:如果 34.乘:①趁着,凭借②s hèn 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35.笞:①用竹板,荆条打 36.饬(c hì):①整顿,整治 37.敕(c hì):①告诫,嘱咐②帝王诏书、命令 38.除:①台阶②修治,修整③任命,受职 39.黜:①废,贬退②消除,去掉

40.次:①临时驻扎②按顺序排列,等次 41.殂:①死亡 ?42.窜:①放逐,贬官 ?43.存:①思念②看望,问候③抚恤 ?44.达:①通、通行的,公共的②得志,显贵?45.迨:①等到,到,及②趁着 ?46.殆:①危险②大概,恐怕③几乎④精神疲倦 ?47.逮:①及,到达 ?48.但:①只,仅②徒然 ?49.当:①抵、抵挡、阻挡②执掌、主持?50.得:①能、能够、可以 ?51.登:①庄稼成熟②当即 ?52.邸:①官员在京城的住所②旅社,客店③停留 ?53.第:①次第,次序②科举考试的等级③但,只管 ?54.吊:①慰问 ?55.董:①督查,监督②整顿 ?56.督:①查看、管理②责罚 ?57.独:①仅,只有②难道 ?58.笃:①忠诚,厚道 ?59.度:①揣度,推测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大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劝说,说服②勉励,奖励③勤勉,努力。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高考文言文词语汇总(全)

高考文言文词语汇总(全)

————————————————————————————————作者:————————————————————————————————日期:

一、与官职有关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察:推荐、荐举 引、进:(1)推荐 (2)进用、任用 拜: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封: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起家:出来做官 拔:提拔、选拔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升:升官,官职得到提拔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陟:提升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转、调、移、徙:调动官职 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缺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

第三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 谪:流放或降职 (左)迁:贬谪,放逐 夺:削职(权)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放、逐:放逐、流放 废、黜(绌):废黜、放逐 第四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行、摄、署、权:兼任,暂任、代理官职 第五类:其它。 1、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主管: 知:主持、掌管。如“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 主:掌管。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 当:掌管,“人君当神器之重”。 典:主管。如“专典机密”,“司马氏世典周史”。 牧:治理、统治。“牧民” 掌:掌管、执掌。 制:掌管。 2、和官员有关的词语 廪锡:俸禄 出仕:做官 解褐、释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致仕、休致:退休 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 下车:官员初到任 冗官、冗员: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 丁忧、丁艰:官员遭父母之丧 沐、休沐、出沐、归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 检举:推荐、荐举 用事:执掌权力、主持政事 当国:当权 布政:施政 视事:治事、任职 听事:(1)处理政务 (2)厅堂,又叫“厅事” 处分:处理,处置 部勒:部署 经理:(1)常理 (2)治理 (3)处理、料理 表地位: (1)平民:贱、尊、卑、细微、寒微、闾左、白衣、寒(士)、庶 (2)贵族:贵、官绅、豪、豪右、右姓、豪姓、著姓、望族、高门、郡望 (3)仕宦:冠冕、冠盖、冠带、冠缨、士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 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 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 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 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完美整理版)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基础知识 0927 2139 :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高考文言文词语总结 全

一、与官职有关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察:推荐、荐举 引、进:(1)推荐 (2)进用、任用 拜: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 除:任命,授予官职 封: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家:出来做官 拔:提拔、选拔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升:升官,官职得到提拔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陟:提升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转、调、移、徙: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缺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

贬:降职 谪:流放或降职 (左)迁:贬谪,放逐 夺:削职(权)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放、逐:放逐、流放 废、黜(绌):废黜、放逐 第四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行、摄、署、权:兼任,暂任、代理官职 第五类:其它。 1、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主管:

主:掌管。如“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主兵”。当:掌管,“人君当神器之重”。 典:主管。如“专典机密”,“司马氏世典周史”。牧:治理、统治。“牧民” 掌:掌管、执掌。 制:掌管。 2、和官员有关的词语 廪锡:俸禄 出仕:做官 解褐、释褐: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致仕、休致:退休

下车:官员初到任 冗官、冗员:泛指闲散的官吏或人员 丁忧、丁艰:官员遭父母之丧 沐、休沐、出沐、归沐、休暇:官吏例行休假检举:推荐、荐举 用事:执掌权力、主持政事 当国:当权 布政:施政 视事:治事、任职 听事:(1)处理政务 (2)厅堂,又叫“厅事”

部勒:部署 经理:(1)常理 (2)治理 (3)处理、料理 表地位: (1)平民:贱、尊、卑、细微、寒微、闾左、白衣、寒(士)、庶 (2)贵族:贵、官绅、豪、豪右、右姓、豪姓、着姓、望族、高门、郡望 (3)仕宦:冠冕、冠盖、冠带、冠缨、士 二、和性格、品行有关的词语。 仪表:表率 至性:性情淳朴 行状:品行和事迹

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 A 爱:怜惜;吝惜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按:巡视;考察 B 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被:施及;通“披”;遭受备:完备;具备本:根源;探究根源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裨:益处比:并列(鳞次栉比),接连地(比肩接踵),勾结(朋比为奸),比较,等到(比及)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毕:全、都嬖:宠爱庇:遮蔽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薄:靠近(日薄西山),稀少 C 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超:超过、胜过 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 掣:牵引,拉(掣肘)沉:古代常写做“沈”陈:陈列,通“阵”诚:假设,果真,的确,实在 乘:古代一车四马,趁着,冒着、迎着,登上丞:辅助逞:炫耀,显示媸:丑弛:放松驰:疾行褫:夺啻:仅仅,只有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饬:整顿、整治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次:临时驻扎,按顺序刺:名片聪:听力好从:使……跟从,,跟随,仆从、下属,通“纵” 殂:死亡徂:往蹴:踩猝:突然蹙:紧迫,窘迫爨:烧火做饭忖:思量,揣度 措:放置,措施厝:放置错:镶嵌 D 的:箭靶中心,女子额头的红点典:法则、制度,主管吊:慰问牒:文书堞:城墙洞:深入、透彻 督:监察、督促牍:文书,书籍独:单独,表反问(副词),仅、只有笃:忠诚遁:逃 多:赞美夺:强行改变 E 讹:谣言恶:哪里,讨厌,坏遏:阻拦而:你,表并列、转折、顺承、修饰迩:近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

F 伐:夸耀,讨伐,功劳法:效法,法令藩:篱笆凡:总共,凡是反:通“返”,违反范:模子 方:正在斐:有文采匪:不是奉:通“捧”,两手捧,尊奉,俸禄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 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服:佩带,服从甫:刚刚,美好 G 赅:完备盖:大概,句首语气词概:节操、风度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取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问岂敢扛:双手举(力能扛鼎)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格:推究(格物致知),标准(行有格),阻止(形格势禁)更:改变,更加觥:酒杯躬:亲自,身体诟:骂沽:买、卖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 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不榖: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故事:旧例固:本来,坚持,坚固 乖:违背管:钥匙,掌管果:果然,坚决过:经过,错误,探望、拜访 H 好:容貌美,友好劾:弹劾盍:何不阖:全河:黄河荷:扛曷:什么,岂、难道 和:应和恨:遗憾亨:通达、顺利后:君主乎:于胡:为什么扈从:皇帝出巡时的随从 怙:依仗、凭借(怙恶不悛)还:通“旋”,旋转,返回浣:洗涤豢:喂养环:担忧、忧虑隳:毁坏恚:恼怒诲:教导会:回合,正好、恰好,必然或:有的人,有时,也许货:财物 J 矫:纠正,假传皇帝的命令讦:攻击揭发别人的短处诘:责问节:节操介:铠甲,耿介、操守斤:斧头 竟:完毕、终了,从头到尾胫:小腿靖:安定就:接近,完成、达到(若事不就)僦:雇车的费用咎:灾祸,归罪、责怪 举:推荐,攻打,全讵:(反问)难道,假如遽:匆忙具:全部,准备踞:蹲坐倨:傲慢 捐:抛弃(细大不捐)诀:辞别绝:断绝,非常,超越,横渡 K 忾:愤恨堪:忍受,能够瞰:俯视考:死去的父亲,考核,敲克:能够,战胜课:征税,按一定的标准考核,督促完成指定的工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高频词汇汇总 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 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法律类末减:比死一、 刑降一等,死缓。 1.古代刑法: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笞:用竹鞭或竹板打。槛阱、圜墙:牢房;仗:杖责,用棍子打。二、官职人物类: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髠(kūn:削发,剃光头。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刖:砍脚跟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笏:朝板; 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2. 法律名称:政府所在地;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指法律;三尺:假、理:代理;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 假节:手及第:中举;班赐:皇帝的赏赐;不可推翻。、刑具:3 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桎:脚镣;梏:枷锁;关三木:升官、降职了:枷:手铐; 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械:笼统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擢:升官。 迁:是右迁的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之刑具;索:绳子,捆人;官; 转:是右转的省省略,升官;左迁:降职;钳:束颈的铁圈。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4廷尉:汉代中理:秦代法官。、法官: 贵,在车上坐围则相反,指导清朝,才是左比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央法官;斥:被皇帝严厉斥责,降职。出:议曹:办案人员;大掾吏:牢头,狱卒;右尊贵。黜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从京城调到地方。入:从地方到京城做官;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辟:征召。:罢免;(绌)坐镇:镇守边关;元城旦::、5罪犯名正在服苦役的罪犯。谋:主犯。三、常用实词从而加功:从犯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1. 6、法律方面的词语:隐居。(今闻购将军之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2.株:株执:抓住;;首,金千金,邑万家)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3. 诛:杀或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息:儿子。例:晚有儿息4. 黑衣:贫民百姓,布衣。5.鞫:者批评;讼:杖责;杖:榜、告状;古代衣服颜色有等级:黄,宫里,龙为6.摄:统治、治理;审问;慑:威慑,震慑;皇帝、太子。紫,图案为龙是诸侯,图讦:揭发别人的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案为蟒是非血缘王。红,地方行政长官,太守。绿,县令。白,读书人,白衣秀赎金:罚赎:罚款。勘:审查;隐私; 士。蓝灰黑,老百姓。赭,级别最低,47.猎:打猎。有时候是打仗的委婉说法。与“畋”一样。褐色,泥土色。赭衣,囚犯。48.厄、卮,斗:古代酒杯。白:告诉。 7.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 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 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

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在车上坐围则相反,指导清朝,才是左比右尊贵。斥:被皇帝严厉斥责,降职。出:从京城调到地方。入:从地方到京城做官;黜(绌):罢免;辟:征召。 坐镇:镇守边关; 三、常用实词 1.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 隐居。 2.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 3.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 4.息:儿子。例:晚有儿息 5.黑衣:贫民百姓,布衣。 6.古代衣服颜色有等级:黄,宫里,龙为 皇帝、太子。紫,图案为龙是诸侯,图 案为蟒是非血缘王。红,地方行政长官,太守。绿,县令。白,读书人,白衣秀 士。蓝灰黑,老百姓。赭,级别最低, 褐色,泥土色。赭衣,囚犯。 7.厄、卮,斗:古代酒杯。 8.箪:食具,笊篱。 9.唱喏(rě):打招呼。 10.抚礼:鞠躬。 11.敛衽:把衣服收拾好,表示严肃庄重的 样子。 12.簪笔:敬礼。 13.磬折:鞠躬弯腰。 14.却行:后退几步,倒退而行。迎聘礼貌。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分类一: 一、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10、攻:深入钻研,

如术业有专攻。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高频词 大致说来,中国古代职官有以下三类: 一.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等。 二.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陟使、知州、知府、县令等。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为沛主吏掾(《汉书·萧何传》,注:“正曰掾,副曰属)。” 三.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等。 官员的政绩不同,上司的喜好各异,或是因人事制度的变更,官员的职位高低相应就会发生变化。常见的表职官变更的“专业术语”有五类: 一是授官,相关的“高频词”有“征、辟、举、拜、选、除、起”等。分说如下: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出处同上)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李陵既壮,选(量才授官)为建章监,监诸骑。(《史记·李将军列传》) 除:任命,授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起:任官。如:久之,起为左台侍御史,则天特褒异之。(《旧唐书·列传三十五》) 署:任官。如:遂署(龙丘长)议曹祭酒。(《后汉书·循吏列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二是罢官,有“罢、黜、免、夺”等。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废掉官职。如:(晋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晋一》)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三是升官: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后汉书·公孙述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闭绝私路,拔进英隽。(《汉书·李寻传》)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成帝说之,超迁,一岁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2)

.. ;. 高考文言 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 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 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在车上坐围则相反,指导清朝,才是左比右尊贵。斥:被皇帝严厉斥责,降职。出:从京城调到地方。入:从地方到京城做官;黜(绌):罢免;辟:征召。 坐镇:镇守边关; 三、常用实词 1.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 隐居。 2.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 3.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 4.息:儿子。例:晚有儿息 5.黑衣:贫民百姓,布衣。 6.古代衣服颜色有等级:黄,宫里,龙为 皇帝、太子。紫,图案为龙是诸侯,图 案为蟒是非血缘王。红,地方行政长官, 太守。绿,县令。白,读书人,白衣秀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 A 阿:偏袒;奉承艾:停止、完结(方兴未艾)爱:怜惜;吝惜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按:巡视;考察 B 败:败北,失败拜:授给官职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报:断狱,给……回信、答复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被:施及;通“披”;遭受备:完备;具备本:根源;探究根源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裨:益处比:并列(鳞次栉比),接连地(比肩接踵),勾结(朋比为奸),比较,等到(比及)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毕:全、都嬖:宠爱庇:遮蔽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薄:靠近(日薄西山),稀少伯:排行第一,爵位,称霸擘:大拇指逋:逃亡,欠交、拖欠,拖延(责臣逋慢) C 采:文章的辞藻骖:三匹马拉的车苍:灰白色操:操守,行动曹:辈(类、属、侪、徒、等)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超:超过、胜过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掣:牵引,拉(掣肘)沉:古代常写做“沈”陈:陈列,通“阵”诚:假设,果真,的确,实在 乘:古代一车四马,趁着,冒着、迎着,登上丞:辅助逞:炫耀,显示媸:丑弛:放松驰:疾行褫:夺啻:仅仅,只有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饬:整顿、整治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稠:多而密初:才、刚刚除:台阶,任命刍:割草,牲口吃的草楚:痛苦(楚楚:茂盛,鲜明)触目惊心怵目惊心(区别)黜:废黜,罢免绌:不足(相形见绌)舛:违背,错乱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方高于自己次:临时驻扎,按顺序刺:名片聪:听力好从:使……跟从,,跟随,仆从、下属,通“纵”殂:死亡徂:往蹴:踩猝:突然蹙:紧迫,窘迫爨:烧火做饭忖:思量,揣度措:放置,措施厝:放置错:镶嵌 D 达:得志怛:痛苦、忧伤黛:青黑色贷:借出,宽恕逮:达到,等到迨:等到殚:竭尽耽:沉溺但:只、仅仅,徒然惮:畏惧当:面对,判罪,应当 通“挡”党:一种组织,袒护、偏袒(党同伐异) 刀笔:管刀笔的小官祷:祈祷道:规律得:能够镝:箭头第:但、只管的:箭靶中心,女子额头的红点典:法则、制度,主管吊:慰问牒:文书堞:城墙洞:深入、透彻督:监察、督促牍:文书,书籍独:单独,表反问(副词),仅、只有笃:忠诚遁:逃多:赞美夺:强行改变 E 讹:谣言恶:哪里,讨厌,坏遏:阻拦而:你,表并列、转折、顺承、修饰迩:近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 F 伐:夸耀,讨伐,功劳法:效法,法令藩:篱笆凡:总共,凡是反:通“返”,违反范:模子方:正在斐:有文采匪:不是奉:通“捧”,两手捧,尊奉,俸禄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服:佩带,服从甫:刚刚,美好 G 赅:完备盖:大概,句首语气词概:节操、风度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取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问岂敢扛:双手举(力能扛鼎)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格:推究(格物致知),标准(行有格),阻止(形格势禁)更:改变,更加觥:酒杯躬:亲自,身体诟:骂沽:买、卖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 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不榖: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故事:旧例固:本来,坚持,坚固 乖:违背管:钥匙,掌管果:果然,坚决过:经过,错误,探望、拜访 H 好:容貌美,友好劾:弹劾盍:何不阖:全河:黄河荷:扛曷:什么,岂、难道 和:应和恨:遗憾亨:通达、顺利后:君主乎:于胡:为什么扈从:皇帝出巡时的随从怙:依仗、凭借(怙恶不悛)还:通“旋”,旋转,返回浣:洗涤豢:喂养环:担忧、忧虑隳:毁坏恚:恼怒 诲:教导会:回合,正好、恰好,必然或:有的人,有时,也许货:财物 J

高考文言文常考字词

高考文言文高频字词总结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 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 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 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 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2018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分类积累与训练

高考文言阅读(史传类)高频词归类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俸: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如《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2、禄:官吏的薪俸。 如《韩非子·人主》:有功者受重禄。 3、秩:官吏的俸禄。 如《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 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如《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罢:通“疲”,疲劳。转饷:运输军粮。) 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 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2、乱:无秩序,不太平,与“治”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3、兴:兴起,建立,与“衰”或“亡”相反。 如《史记·文帝本纪》: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4、盛:旺盛,兴盛。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衰:力量减退,衰落,没落。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6、亡:灭亡。 如苏洵《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三、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 1、贵:显贵,禄位高,与“卑贱”相对。 如《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本:根本。基:基础。) 2、贱:地位低下,卑贱,与“高贵”相对。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素贱人。 3、卑:地位低微,卑贱。 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鄙:见识短浅。) 豪:收天下之豪杰。所居郡,必夷其豪。 卓越的人,豪杰。 强横的人,豪强。 四、表人物个性的:鲠(gěng)、耿(介)、厚、(仁)矜、悫(qua)、刚、毅、恺(kǎi)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nìng)、诈、(chǎn )、谲( j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