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一、鲁迅

1、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鲁迅对传统寿险采取的是怀疑的态度,他常常另辟一种眼光,透入历史的本质去重新思考评判。鲁迅有意用这种逆反式的批判去警醒人们,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地势,揭示历史上被遮蔽的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不适于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

“少看或不看中国书”:“语境”。鲁迅是针对“五四”落潮后,那些重新要提倡尊孔读经的思潮。其中也蕴含有鲁迅对中国书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感悟,特别是对那种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的反感。这是杂文笔法,一种批判式的情绪的表达。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进步时候】,在旧的思想与伦理道德仍在事实上占统治地位、如同罗网束缚人们的自由和发展时,要冲破传统的“铁屋子”,觉醒奋起,就不能不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呐喊。这大概就是“五四”启蒙主义往往表现得有些激进、有些矫枉过正的历史理由,也是文化转型期的一种常见现象。

鲁迅所反对和坚决批判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那些封建性、落后性东西,是专制主义制度和文化。要剥掉这些缠绕在我们民族躯体上鳞甲上千年的沉重的旧物,若没有果断的措施和觉新,恋恋不舍,优柔寡断,那谈何容易。

要理解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是中国正受外敌入侵、挨打的时代,处于“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另一方面,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又仍然在严重地禁锢民族的精神,麻木灵魂,消解活力。在这种情形下,鲁迅为了警醒人们,当然最好是大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温吞吞的态度立场,去告别旧时代。即使有些偏激,也是符合那时代变革需要的。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这当然是一种策略,封建传统如此根深蒂固,如果不用全盘否定式的彻底决裂的态度,如果一开始就总是强调“因时制宜,折衷至当。那势必被调和折衷的社会惰性所裹挟,任何改革都只能流于空谈。正是在彻底不妥协地反传统这个意义上,我们高度肯定鲁迅对于现代文化转型的价值,肯定他在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鲁迅决非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于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他在批判传统的同时,又用大量精力认真整理、研究、分析传统文化遗产,发掘其中那些仍有活力、可资借鉴,可能实现转型发展的成分。鲁迅自己的创作也从传统文化中吸纳丰富的养分,特别是与“魏晋文章”的风格一脉相承。鲁迅对传统所采取的是分析的态度,他的褒贬鲜明,常有独到眼光,决非不负责任地将小孩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鲁迅是深刻的,但他又并非居高临下。他总是带着自己深切的生命体验,带着无限的悲悯和无奈,去表现和批判他所置身的那个病态社会。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总是带有社会心理研究的性质,而且往往注目于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例如鲁迅对“看客”心态的揭示,就很能说明鲁迅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示众》)“看、被看”构成一种冷漠的社会心理氛围,一种缺乏人性关怀的集体无意识。鲁迅写的最多的,就是世态炎凉,人心麻木。(《祝福》)对于国民性中这种缺少生命的尊重,少同情、多隔膜,鲁迅是何等深恶痛绝。鲁迅在揭示落后的国民性的同时,总是那样深沉地思考我们民族的处境和命运。鲁迅认为我们民族的衰败首先是精神的衰败,是因为早在几百代祖先那里种下了昏乱的劣根,因此挖劣根,促成人的精神解放,是民族解放复兴的要义。不是要打掉自尊、自信,而是要警醒、疗救。这仍是思想启蒙的需要,是鲁迅打年轻时就主张的“立人”的需要,也是促进文化转型的需要。他尖刻的批评中,更多的是在做“社会相”的揭露和研究。但大都不是个人攻击,而是社会文化现象剖析,最终也都是对国民性弱点的研究与批判。鲁迅说他“没有私敌,只有公仇”

三、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鲁迅认为文化的转型,除了对传统进行批判、发扬和继承(更多地做批判)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这就有一个如何打破闭关自守心态,正确对待外部世界的问题。《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反对在崇奉科学和物质文明的同时,忽略精神的解放与重建。鲁迅指出物欲膨胀所带来的人文衰落,认为这是一种“通弊”,是普遍的,不容易控制的,也就是时代病,或文明病。

但鲁迅又不是抵御物质文明的清教主义,他承认西方的科学和物质文明毕竟有代表社会进步的一面,或者说这是一种趋势。

关于西方传来的“平等”观念:在社会教育水准普遍非常低下,国民精神仍然深受传统束缚的情况下,谈论平等、民主,大概是一种奢侈。鲁迅还担心平等观念的绝对化,可能会消磨个性,折损天才,不利于激发社会竞争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还是不利于社会的改革和健全发展。鲁迅所探讨的不是要不要社会平等,改革的目标之一正是铲除封建的专制的社会不平等,鲁迅是提醒人们,不要将平等观念绝对化,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民主:不应当盲目崇拜民主,尤其是要防止民主的异化。以独制众是独裁,以众虐独也可能演变为思想专制。

四、如何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1、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狂人日记》《长明灯》——狂人

2、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药》《风波》《啊Q正传》《示众》

3、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孔乙己》《在酒楼上》《肥皂》《伤逝》

忧愤深广。他在《呐喊自序》写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同时也表明他写作时心情很坏,是为了排

遣“苦的寂寞”。和五四前后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不乐观,不激进,甚至有些消沉,但却是更冷静,更清醒,更有深入的体察和思考。他更关注和极力要表现的是社会变动和文化转型时期人的精神困扰和出路等问题。

转型:

1、题材的变革。取材都是现实中常见的事,普通的人。而传统小说都追求奇特、曲折的情节,讲究传奇性和故事性。从普通平凡的

人事中,发现和体悟那“一切的永久的悲哀”,这就是所谓艺术的陌生化。鲁迅的发现太透彻,往往带着悲悯和同情,从现实的人事中感悟到人性、人生等待哲理性、超越性的命题。

2、揭示灵魂的深。非常重视写人物的心理,尤其是国民精神上的病苦。

3、鲁迅小说艺术格局和语言方面的突破和创新。鲁迅小说多是采用“横切面”的方式,即使选取几个细节或生活场面,连缀起来表

现。就算有些相对完整的故事,但也不再像传统的小说那样浓缩情节,而是打破时空的顺序,按内容表现的需要去剪接场景和细节。叙述角度也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单一,不再局限于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而尝试了第一人称叙述,(《孔乙己》)、双线结构《药》、反讽结构《狂人日记》、抒情独白体《伤逝》、类散文体《故乡》、类独幕剧体《风波》等等多种体式和手法。

思考题

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评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当如何看待鲁迅这种态度?结合具体的作品加以分析。

2、就《阿q正传》或其他作品为析,评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价值。

3、怎样理解《呐喊》《彷徨》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也是成熟的标志?

第二讲郭沫若

一、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

1、思想内容

2、形式

3、从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的关系中去寻找历史现场感。《女神》激发了五四读者的情感与想象力,反过来,五四读者的

情绪和想象力又在接受《女神》的过程中重塑《女神》的公众形象。《女神》独特魅力的产生离不开特定历史氛围下的普遍阅读心态和读者反应。《女神》作为经典,是经由“五四”时代“公共空间”的传播运作,由诗人郭沫若和众多新进的青年读者所共同完成的。

五四时期处于大变动,青年一代追求的是新异的叛逆的艺术趣味,反精美、反匀称、反优雅成本时尚,所以类似《女神》中的《天狗》、《晨安》一类粗糙的不成熟的形式,是更能博得读者的喝彩的。其成功主要在于宣泄压抑的社会心理,或可称为能量的释放,一种渴求个性解放的极大的能量。为五四新生的一代提供了痛快的情绪宣泄,满足了当时的审美追求。

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五四时期。主要作为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第二个段落是三四十年代,郭沫若变为“诗人——社会活动家”。由“文学革命”、“两个口号”论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郭沫若常常因其文名簇拥到政坛。这一时期虽然创作过《屈原》历史剧这样有影响的作品,但总的来说,郭沫若的创造力与时递减。第三个段落是中国内地解放后,郭沫若身居高位,杂物缠身,虽然仍不时动笔,但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

“时代精神”

朱自清认为,郭沫若的诗歌“有两样新东西,都是我们的传统里没有的——不但诗里没有——泛神论,与二十世纪的洞的和反抗的精神”。

《女神》等早期诗作靠的是“火山爆发式的内发的感情”,将自己“光芒四射的热力凝聚在艺术形象的结晶体中”,而后来因实践所谓做“标语人”“口号人”,诗人自愿降低了诗歌美学要求,就不可能再像早期那样“那自己全部的热烈而巨大的人格灌注在诗歌的形式中”,创作也就走了下坡路。

思考题:

1、对一些有较多时代隔膜的文学史经典作品,应当怎样去阅读和评价,才能进入和理解其艺术世界?试举一篇具体的现

代经典作品为例加以说明。

2、试从文学史评价的角度,写一篇评价《天狗》或《女神》中的其他名篇的短文。

第三讲茅盾

理性对于茅盾艺术个性的束缚。茅盾注意文学的倾向性,主张文学应对社会改革予以积极的影响,所以对外来文学借重选择性很强。他看重“新浪漫主义”的是罗曼罗兰式的理想性和尼采式的反抗性;他倡导“自然主义”,目的在于直面人生。茅盾所主张的文学“表现人生”具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另一方面又主张真实地描写人的情感世界,这常常使茅盾处于矛盾之中。

《子夜》分析:

结构笨重。

五条重要线索贯穿始终:

1、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人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和“空头”的投机活动。

2、在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影响下的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最后的彻底破产

3、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

4、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使吴老太爷仓皇出逃、曾沧海暴死街头、吴荪甫双桥王国美梦彻底破灭

5、依附于资产阶级的新儒林外史人物的空虚庸俗的日常生活和寻求刺激的变态心理以及苦闷抑郁的精神状态。

子夜试图概括中国30年代社会生活的完整面貌,即囊括城市、工商、军资、新儒林人物以及大家庭主仆关系等各个社会层面的生活图景。

艺术成就:

1、完整概括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宏伟构思。在进行大规模的全景式描写时,茅盾注意在具体的情节安排上虚实结合、远近结合,

因为这样才能显示出作品的色彩与波澜,也才符合生活的实际。如吴荪甫与赵伯韬斗法的这一条线是先虚后实,与工人斗

争的一条线是一实到底,与农民茅盾斗争一条线则是以虚为主。三条线浓淡相间地起伏前进,又互相映照和互相补充。

2、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强调时代色彩,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茅盾创造人物的根本原则。

3、拥抱真实。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

2、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对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

理由。

3、试从题材、人物塑造、结构等方面,评论《子夜》的艺术特色。

第四讲老舍

1、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又深切的关注,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

2、老舍的作品注重文化、铺写世态,是那么真实而又有世俗的品位,加上其表现形式又适应并能提高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所以为现代

文学赢得知识分子之外的众多读者。

读到老舍的市民世界,这确实是他的特色。切入口:城与人的关系。

老舍用文化来分割他的市民世界,其中不同类型的市民形象的分割,体现着老舍对传统文化不同层面的分析与批判。他的“市民世界”

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正派市民。写的最成功的是老派市民。特点是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是骨子里仍是农民,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这些人的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的。老舍常常喜欢通过有些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惰性与病态,从而实现他对北京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批判。

《骆驼祥子》:从城市文明病和人性关系这一层次来看。

祥子被腐败的环境锁住,而不得不堕落。他也一次又一次地想向命运搏斗,但一切都是徒劳,终于向命运就范。他的一切幻想和努力都成为泡影,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人性。老舍在这里自觉地在表现和思考城市文明病对于人性的冲击。

“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老舍聚集其北京的生活经验与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农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写已经斑驳破败仍不失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还有那构成古城景观的各种职业活动和寻常世相,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

老舍用官样来概括北京文化特征,包括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讲究礼仪,固守养老扶幼的老规矩,生活

态度的慵懒、苟安、温厚等等。这类北京文化的精魂渗透于老舍作品的人物刻画、习俗的描绘、气氛的渲染之中。

老舍作品中的幽默具有两重性:当过分迎合市民的趣味时,就流入了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后来追求更高的十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而又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产生了喜剧与悲剧、讽刺与抒情的渗透、结合。

思考题

1、试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阐述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

2、试评《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3、分析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五讲曹禺

1、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来考察曹禺戏剧

2、运用精神分析派的观点来研究曹禺的戏剧

3、把比较文学视角引入曹禺研究

韩日新《三四十年代曹禺与夏衍剧作比较》:

A/从作家和时代的关系来看,他把曹禺的剧作成为暮鼓,把夏衍的剧作称为晨钟。前者强调长夜漫漫的压抑,而后者则表现了清晨的希望。B/从人物塑造来看,曹禺熟悉的是北方公馆里的老爷、太太、少爷、丫鬟,而夏衍熟悉的是南方上海市民阶层和知识分子。

C/曹禺和夏衍都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者。曹禺的个性是热情、深沉。精巧,机智,但又带有点忧郁和压抑的愤懑,给人的印象是勤奋老练,才华横溢而感情丰实。夏衍的个性是简朴、厚实、明朗、清爽,给人的印象是深沉而内向,坚强而丰实。

4、关于传统文化对曹禺影响的研究

5、从接受美学和其他不同的层面研究曹禺

曹禺在追求诗与戏剧的融合,都在追求着戏剧的诗的境界。曹禺总是带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和理想的情绪去观察和描写生活,剧情与现实的联系并不紧密,生活表现的逻辑也不严密,还常常带偶然性或传奇色彩。因此,大家读曹禺剧作,往往有一种朦胧的不确定的时空感,特别是雷雨和原野,故事的发誓时间和地点常常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情节大起大落,人物的性格激烈而趋于极端,背景设计富于象征性,整体氛围的营造是更近于诗的。曹禺创作过程中有现实的批判情绪和神秘的冥想交织的情况。曹禺创作剧本时的状态类似于诗人写诗,是主要依仗灵感、情绪、想象,甚至冥想的。这种状态下的作品往往富于诗意。

雷雨剧作好就好在这种思想的相对模糊与不确定性,没有接受任何一种抽象的固定的思想概念的约束与规范,因此反而容易造成诗意与美感,给观众读者留下了回味与想象的余地。曹禺写戏当然有现实批判的情绪指向,但这情绪也是往往诗化了的,他不在意义发掘上花功夫,而用心创造有诗意能引发无限想象的艺术氛围;不是从主题出发,而是从体验,感觉和印象出发,可能这正是成就他的特色的关键。曹禺更侧重的是人的心里、情感和命运的关注。他的创作是为“情感的汹涌的流”推动和左右,对复杂多变的生活现象所作的一种混沌的把握,将丰富的剧作内涵仅仅归结为某些思想主题,无异于将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

特征:

1、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

极端和茅盾。

2、象征性意象。

大概有三种情况:A、一种是以场景、道具的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如雷雨中死气沉沉,充满压抑感的周公馆,原野中的黑林子和向远方延伸的铁轨。日出中陈白露居住的饭店,以及北京人中曾皓的棺材等等。

B、以人物性格的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北京人中的机器匠是一种类型,而更为普遍的则是剧作家赋予人物以某种象征意义,从而

使人物本身即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例如具有最雷雨性格的繁漪,她那种极端和矛盾的性格,与狂躁郁热的雷雨的象征意蕴是如此吻合。

C、由作品命名构成的象征性意象,如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既是一个实存之物,同时又是某种观念的象征。这些象征性意

象从不同层面烘托、渲染了戏剧的诗意氛围,就想一层厚重的天幕。笼罩着作品的一切事件与人物心态,从而成为戏剧有机的组成部分,以至于一旦缺少了它们,演出就可能会失去生命的灵动。

3、超越客观真实的表现性和多义性。

繁漪:

她对压迫的反抗,对人的意志自由的追求,完全出于她身上原始的野性。她对周萍的情爱中并未出现高于情欲的个性要求,对周公馆她既有心理上的拒斥,也有事实上的依赖;对周萍既有情感的执著,也表现出过分的依附,这本身就是茅盾的,是个性的丧失。

她远不如娜拉那样坚决和彻底:她只是在走投无路的是时候才有摧毁性的盲目反抗,将一切有罪或无辜的人都在她的愤怒之火中烧为灰烬。繁的形象更近于古希腊悲剧中报复一切的美狄亚。

虽然对周朴园充满了怨恨,但她根本就没打算过要冲出周公馆这座死牢,到更广阔的自由世界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她根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更不愿意舍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如果她与周萍的私通没有中止,那么她与周朴园的家庭矛盾就不会那么激烈了。

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四凤,却对周冲的选择大加阻扰,这恰恰反映了她真实的封建贵族意识,等级观念,门第思想和家长意志。

她作为不行婚姻的牺牲品是令人同情的,但她也依然以门当户对的风景标准设计周冲的幸福。

名分对她来说并不是不重要,她在潜意识中其实仍然备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这正是她区别于西方悲剧中的女性性格,而呈现出民族悲剧美学内涵的独特之处。

思考题:

1、在雷雨序中,曹禺声明他创作此剧时,“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他同时也说“雷雨对我是个诱惑,

与雷雨居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额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你如何理解这两种创作心理状态(或指向)极其在剧作中的体现?

2、你认为谁是雷雨的真正主角?说说你的理由。

3、分析繁的性格内涵

第六讲沈从文

京派:

1、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

2、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

3、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京派最拿手的还是抒情体小说。

废名:京派小说的鼻祖。诗化小说。玄学意味。理趣和禅趣。涩味。

萧乾。芦焚(师陀)

文学的特殊功能:唤起人的感觉、想象,让人能够重新体验、思考和发现生活。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与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这与他特殊的身世经历,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体验相关,也与他自己的角色认知上的困扰相关。他是以城市边缘人的身份,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出色的才华,打进文坛,挤进城市的上层文明社会的。所以他可能很自负,又始终有一种自卑。这种乡下人的角色认知,某种程度上触及了作者隐秘的潜意识角落里乡下人的自卑情结,但更重要的是使他成为湘西生活自觉的叙述者、歌者,另一方面又使他在跻身都市生活时,自觉地以乡下人的目光和评判尺度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沈从文说过,我们生活中到处是“偶然”,生命中还有比理性更具势力的情感。一个人的一生可以说即由偶然和情感而形成的。你虽不迷信命运,新的偶然和情感,可将形成你明天的命运,决定你后天你的命运。

王晓明注意到沈从文的文体也有矫情的毛病。沈从文渲染牧歌情致的热情,主要源发于他在都市生活中受挫的情绪和乡下人的自卑心理,所以创作中总是受这种心态的牵制,在表达那朦胧感受的湘西小说中有意无意地要去赞美那些与城市文化对立的东西,不管是原始的性爱,还是愚昧的迷信。

思考题

1、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2、结合具体作品,比较评析沈从文写湘西与写都市这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

第七讲张爱玲

张爱玲的小说是关于文明和人性的哀歌。她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总背景,那就是衰落中的文化,这也是时代冲击下不断委顿的中国封建文化的缩影。

张爱玲哀歌的主旨并非是进行深刻的社会批判,更遑论对这世界的“改造”。她只是要在这迷茫、不可理喻的现实背景下,展示精神的不安,人性的脆弱与悲哀,触及思想背景里的荒凉——这“惘惘的威胁”,从而表达出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这一潜在主题。这也正是现代文学中较少表现的有现代主义味道的荒原意识。

《沉香屑》和《茉莉香片》,这两则传奇都是一定意义上的成长寓言。但我们看到的成长却是没有目标与彼岸的,展现给读者的是畸形的成长环境带来的畸形心灵,人在这种心灵支配下失控不可自拔,清醒地看见自我陷入到泥沼之中。

《金锁记》将人生的荒诞与荒凉诠释到极致。人性的无形枷锁才是永远无法解除的桎梏。

女性宿命式的悲剧生存:她们的追求过程是无意义的,而追求到手的结果也同样是无意义的。

人生的新与旧,不仅代表了现代女性应有的反省,恐怕也有张爱玲对新文化的反省。这正是她的作品所具有的现代性因素之一。

张爱玲对意象的选择往往以人物心理为依托,同时这些意象也暗示了作品中的叙述视角,同一意象的不同转换间接构成叙述中的不同层面。意象充满了象征意味。以通感方式将声音、气味、色彩、触觉等感官印象调动起来,或贯通,或跳跃,或糅合,或剥离,使意象更加新奇,更富于弹性。她还善于运用不同感觉方式的变幻,将意象的具体意义与抽象意义自由转换、穿插,将意象中极微妙的情感色彩表现得更为立体。

思考题

1、评《金锁记》中七巧的心理性格特征,及其所体现的作者观察和表现人生的艺术视点。

2、以具体的作品为例,分析张爱玲小说的意象艺术特色。

第八讲穆旦与九叶诗派

40年代诗歌创作趋向

1、历史意识的浮现

2、诗歌散文美的追求

3、新诗现代性的拓展

1、九叶诗人的诗艺探索的起点:对新诗历史与现状的反思与超越。

九叶诗人追求社会与自我、时代与个体、外部现实与内心感受的完美统一。反对脱离时代,在个人日暗地里孤芳自赏,也反对将是个变为政治观念的传声筒,他们力图最大限度地拥抱、穿透现实,将“广大深沉的生活经验的领域”纳入到诗歌之中。将时代课题、民族忧患与个人经验共融于笔端,达到一种人生与诗意交错叠合的综合效果。

袁可嘉认为是象征、现实、玄学的综合:现实表现与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象征表现于暗示含蓄,玄学表现于敏感多思、感情、意志的强烈结合及机智的不同流露。

2、寻求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抽象玄思与官能感觉的统一,将内在经验转化成内蕴深厚的意象,是九叶诗人追求的一种新的经验方式。对经验的强调,是现代诗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反对浪漫主义的主观宣泄和情感中心主义,力图将体验与思辨融为一体,让“感受”包含“思想”。

3、新诗戏剧化,是九叶诗人提出的实现新诗现代化的主要方案。其目的就在于寻求诗歌表现的客观性与间接性。

穆旦诗歌主题:

1、“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在客观、节制中,既传达了某种整体的时代感受,又闪烁出诗人深广的忧患意识。

2、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它存在于诗人对现实、历史的深入批判中。穆旦的多篇诗作都表达了个体在历史戕害之下的虚无、荒谬体

验,甚至将世界终极价值的代表——“上帝”或“真理”也推上了拷问的法庭。这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披露。向内的开掘,书写一颗多思敏感心灵中的冲突与搏求,是穆旦诗中现代意识的另一种体现。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大语文教学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重课内传授,轻课外实践。一直以来,我们都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紧抠教科书,隔绝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以致充满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成了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新课标提倡语 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主题单元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 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 其次,新课程以九年一贯的思路来设计,消除了小学与初中的界线,使语文 学习更具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全盘考虑”的意识,对于每一阶段的 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实行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同一主 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有机整合,可以跨学科,也可以跨年级,形成相应的 知识体系。 2.教材编排特点的需要 尽管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 排的,如人教版的教材,首先确定贯穿 1-6 年级的主题领域,然后再确定每个年 级、每册的主题单元,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 (选编与主题相关的各种 类型、各种体裁的作品 )和一个“语文园地”。一个主题单元就构成一个相对完整 的学习单位。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学生通过学 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孤立地进行单篇 教学,割舍了内在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走向僵化。单篇文章与整个单元之间有何 关系,如何做到点与面的结合,让学生获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体验?这些都值得 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进行尝试。 3.“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需要 “以情景为中心” 的课程的基本思想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 而学习,

201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

2013年中国GDP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1932人民币元)测算,2013年,中国名义 GDP (国内生产总值)折合91849.86亿美元。 这比上年净增955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分季度看,一季度18912.55亿美元,二季度20797.92亿美元,三季 度22529.93亿美元,四季度29702.83亿美元。 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2013年中国大陆人均GDP (国内生产总值)为41908元,约合6767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年中人口约为13.5738亿) 据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13年GDP增速为7.7%,超过7.5%的预期目标。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GDP平减指数同比变化1.68%。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

四季度增长7.7%。 从环比看,一季度环比增长1.5%,二季度增长1.8%,三季度增长2.2%, 四季度增长1.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 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8%。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 能耗比上年下降3.7%。 分需求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0%,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54.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是-4.4%。

教科研资料-教育类课题研究中常用的理论依据

教科研资料-教育类课题研究中常用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特点、意志品质,就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学习理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

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四、教学理论; 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教学理论根源,到今天依然有重要意义。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 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 五、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六、建模理念; 建模理念认为没有主体性,就没有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目标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 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马中青 我校自开展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上更注重学生长期积累,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发展,注重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思想正在形成,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逐步形成了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初见成效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主题阅读的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 2、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 “海量阅读”的课堂教学艺术以及“1+X”单元阅读教学模式,使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不再是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丛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3、语文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通过交流,达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可以促进写。 二、具体措施 1、主题阅读 操作方式是每教学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就补充与单元或课文相关的文章或背景资料、补注等等,让学生充分阅读,通过这种补充和拓展阅读,促进学生对本单元本篇课文的理解学习,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丰富思想情感和语言积累。教学一篇课文至少要另外补充三篇左右的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课内阅读。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统计(1978-2007)

正文显示: 【行业】宏观综合类 【地域】中国 【时间】20071231 【参考资料】精讯数据 【统计项目】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统计(1978-2007)(可比价,上年 =100)(3697字) 【指标参数】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统计(1978-2007)(可比价,上年=100) 年份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 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第二产 业第三产业 批发和零售业 1978 111.7 111.7 104.1 115.0 113.8 123.1 110.2 1979 107.6 107.6 106.1 108.2 107.9 108.7 106.1 1980 107.8 107.8 98.5 113.6 106.0 98.1 106.5 1981 105.2 105.2 107.0 101.9 110.4 129.5 103.9 1982 109.2 109.1 111.5 105.6 113.0 99.3 107.5

115.2 121.2 109.3 1984 115.3 115.2 112.9 114.5 119.3 124.7 113.7 1985 113.2 113.5 101.8 118.6 118.2 133.5 111.9 1986 108.5 108.8 103.3 110.2 112.0 109.4 107.2 1987 111.5 111.6 104.7 113.7 114.4 114.7 109.8 1988 111.3 111.3 102.5 114.5 113.2 111.8 109.5 1989 104.2 104.1 103.1 103.8 105.4 89.3 102.5 1990 104.1 103.8 107.3 103.2 102.3 94.7 102.3 1991 109.1 109.2 102.4 113.9 108.9 105.2 107.7 1992 114.1 114.2 104.7 121.2 112.4 110.5 112.8 1993 113.7 114.0 104.7 119.9 112.2 108.6 112.7 1994 113.1 113.1 104.0 118.4 111.1 108.2 111.8 1995 109.3 110.9 105.0 113.9 109.8 18.2 109.7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东台市第一小学缪素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上对数学活动经验提出了要求,把“基本数学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称作“四基”。课程目标的变化,引起了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反思课堂教学,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本身的重视,忽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的长效性目标。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的经验所替代,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思想守旧。一部分教师对过去所提的“双基”都搞不楚,更何况说现在所说的“四基”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手握“旧船票登上新客船”,学生的“伪经历”、“被经历”现象时有存在,使得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常常游离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边缘,成为学生“随机而遇”、“碰巧发生”的幸运之物。 应试情结。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检测的都是显性的知识点,新的“双基”没法考或很少考,因此不去关心什么是“基本活动经验”、不去关注“过程教学”、怎样去实施活动经验的教学。 教学惰性。教材中有很多的操作性的活动(如“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等,像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等,以及概率统计中的可能性内容),都与学生操作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关,教学时,有的教师怕麻烦怕影响时间怕课堂失控,或一带而过、浅尝辄止,或纸上谈兵、死记硬背。 课程目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现状,引起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相关问题的思索和探究,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实践、探索一条“低耗高效”的现代小学数学教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课题方案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理论背景 语文学科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长期的政治化倾向和应试目的使语文阅读热衷于宏大主题和追求功利价值,背离了通过语文阅读帮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使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的真正目的,从而使语文阅读既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工具性特点,更没有发挥出人文素养养成的功能。针对这种情况,在本世纪初掀起的新课程改革浪潮中,产生了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由于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展开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就必然地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低于145万字以上。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本课题正是基于以上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来确定自身的研究理念和建构自身的研究目的体系、内容系统及方法论的。本课题的研究理念可概括为:用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激发和升华学生的精神生命。其特征为按照研究理念设计阅读主题,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参与实验的儿童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发展水平来选择和确定读物,在此基础上,以大语文和大文化的视野,将教材的学习与相关主题的文章阅读有机结合,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形成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阅读主题群,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特征和不同主题群,构建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探求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课堂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语文阅读教学得到整体性的重构。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主题中得到整合,使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升华学生的精神生命。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长率一览 GDP 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或地区) 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 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 GDP 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 GDP 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 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 数据也严格保密。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 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对于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国家统计局会在年初发布的《经济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中说明发布日期,GDP 数据将按规定日

程发布。 GNP 是英文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不计入美国的 GDP 中,而计入日本的 GDP 中。在 1991 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 GNP 作为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用GDP。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 (或地区) 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GDP 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要问一个国家 (或地区) 的经济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自然就是要计算这个国家 (或地区) 所取得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为能把所有产品与服务的数量用一个数字来表达,经济学家想到了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这一数字。因为所有商品或服务都有价格,可以用价格来叠加。譬如:一杯饮料是 5 元钱,理一次发是 10 元钱,等等。不过,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会变化。譬如:一台21 英寸彩电的市价,两年前也许是 3000 元,现在可能只要 1500 元。如果单从货币数量来看是减少了一半,但从实物的效果来看,仍然还是一台 21 英寸彩电。所以,我们在利用商品的价格来计算其数量的变化时,还必须考虑到价格变化因素即物价变化水平,并做出相应调整。 按此原理,如果要比较一个人今年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去年的变化情况,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出他去年全年收入多少 (假定为 2 万元),然后,计算他今年全年收入是多少 (比如是 2.4 万元),再计算出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变化了

课题研究主要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 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 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 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 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 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 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发 展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课题研究 中,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 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特点、意志品质,就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三、学习理 论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 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 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 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四、教学理论 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教学理论根源, 到今天依然有重要意义。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 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 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 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 五、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 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既要提高教学质 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 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六、建模理念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1)对课题的理论价值的论证: 激励,就就是激发与鼓励。具体地说,就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到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大批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在学习期间就必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平时要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全面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激励教育,就是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传统的育人方式进行改革,摒弃陈旧的育人观,形成符合现代育人理念的一种形式。该课题从人本主义理论出发,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前提,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教师的态度、情感会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 (2)对课题的实践价值的论证: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想探索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育人理念的变化,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树立全新的育人观,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撑。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师生共同进入实践、创造、升腾的新天地,促使师生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与谐与无限的境界,塑造学校文化,提高学校品位,使学校成为教师精神的家园、孩子们一生中到过的最好的地方。让每一位施教者都学会激励学生,激励学生保持进取的动力,不断地为她们加油,最终把她们送上成功的轨道。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激励中健康成长,让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中完善自我,走向成熟、成功。 (一)支撑理论: 1、现代素质教育理论 本研究就是建立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差异,激励发展,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每个学生自能学习,自能发展,自能创新,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的发展往往并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学生差异的存在,但就是各种智能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九种智力因素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发现这些优势,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天赋才能,得到承认,得到发展,把她们的智慧潜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起来。教学评价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与习得素质的个体差异,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差异地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有差异的成功。 3、学习内驱力理论 奥苏伯尔内驱力理论认为:小学生为了保持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一种把学习

语文主题学习计划

红沙沟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计划 “主题学习”实验是依据语文学习大量阅读的规律,以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为前提,以单元主题为一个学习整体,实现课堂上的拓展阅读,从而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为使我校的实验工作科学、顺利地开展,结合山东省潍坊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方案,制定计划如下:一、开展语文主题学习的意义 为了彻底改变语文教学方式,扭转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我们开展语文主题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丰富了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主题学习目的 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探讨新的科学阅读方法,提高识字速度,扩大阅读数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自主阅读的兴趣,形成一种乐于探究,努力发现和求知的心理倾向。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来共享阅读资源和成果。 3、能自由、流畅地阅读主题学习丛书,切实提高学生课内阅读的效率。

4、培养学生对信息(阅读资料)的处理能力,包括收 集资料质疑能力,分析能力,表达思想和交流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5、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研讨的氛围,培养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三、主题学习的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实现厚积薄发;让生活走进课堂,把学习语言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 四、主题学习的主要措施 (一)活动措施 1、结合主题学习,开展多种活动,巩固主题学习效果。定期开展学生的语文主题学习手抄报、作文比赛等语文素养展示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授予“小博士”、“小小演讲家”、等称号。 2、建立“主题学习”学生成长档案,如实跟踪记录实验班学生的成长历程,为实验过程做好客观真实的统计,为课题论证提供鲜活有力的论据,建立“语文主题学习成绩表”,来真实记录学生的测试成绩,科学测算阅读数

经验交流 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常用十大理论依据

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常用十大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是指人们在各种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基础或出发点,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前提条件之一,它与实践依据相对应,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理论依据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依据有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理论依据等。现对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最常使用的十大教育理论依据进行梳理、概括,供中小学老师参考。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弗洛、库姆斯和奥尔波特等人。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先后出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以培养革新能力和开放个性为主旨的“自我指导的学习”。其中,罗杰斯所倡导的“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的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大胆的尝试。 1、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是塑造完美人格。 2、人本主义教育重视教师的作用,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3、人本主义教育突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4、注重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对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 5、注重知识以外的社会经验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

把人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1、“四育”的基本内涵。 2、德、智、体、美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 3、德、智、体、美各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的差异,但不可偏废。 三、最优化教学理论 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1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有: 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 2、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 3、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 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 四、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学校中首先是在过一种生活,学习是其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习不再只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而是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生活;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或价值,不能只看其对未来生活的作用,必须同时看其现在对主体的意义。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只有承认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育过程中不同方面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明确教师的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影响因素的实证 分析 摘要: 本文以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为基础,引入能源消费、就业人数、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外商直接投资(FDI)等解释变量,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些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利用从1985到2001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各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及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提出观点。 关键词: GDP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Eviews 一、问题提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人们探索和争论的热点,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国民收入核算的经典理论,我们建立以GDP为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引入能源消费、就业人数、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解释变量,对GDP的影响因素作实证分析,试图揭示这几个解释变量对GDP的影响程度。 二、样本数据选取及模型设定: 回归模型设立如下: Y=β0+β1X1 +β2X2+β3X3+β4 X4 +β5X5+β6X6+U Y--------国内生产总值GDP X1-----能源消费 X2-----就业人数 X3-----居民消费水平 X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5-----进出口贸易总额 X6-----外商直接投资(FDI) U------随机扰动项 β1、β2、β3、β4、β5、β6为待估参数。 变量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具体数据(现价计算)见表一: 表1: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参数的初步估计与检验 将第一个模型的样本导入Eviews软件进行OLS估计,得到输出结果如下:表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1、哲学依据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美国哲学教授舍恩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观点,提出了“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舍恩把“反思”与“行动”结合了起来。反思性实践是一种通过反思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模式,它以提高自身职业水平为目的,并对自身的行动进行思考和批判性地分析。 2、心理学依据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提出,“反省”是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人的心灵本身的活动所产生的“反省”同后天获得的经验一样也是认识的源泉。当代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认识智能,即认为人都有自我认识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较能了解自己的感觉,分辨自己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并能有效地运用这种自我认识能力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具有较强的自省和反思能力。这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

3、教育学依据 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自反也”(《学记》)。曾子曰“吾当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反求诸己,扪心自问”、“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强调人都具有反思意识。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语言、行为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4、方法论依据 “行动研究”和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研究表明,由于行动研究强调提高教师对自己行动的反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反思、研究”,因此,积极进行有效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此外,国内外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成果、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也

浅谈语文主题学习

浅谈语文主题学习 我班自开展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上更注重学生长期积累,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发展,注重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思想正在形成,并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逐步形成了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立足大语文意识,培养高效语文课堂立足大语文意识, (一)培养探究习惯,让学生“动”起来我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熟悉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在思索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索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无论多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感悟,让课堂“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出色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出色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涵,意义涵,情感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此外,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注重课外阅读结合,让知识“连”起来。以课堂学习为 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练习与课外行为练习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为深入理解课文容奠定了基础。今天,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正在有序提高! (四)加强知识积累,把知识“加”起来。在教学中,针对各年 级学生的实际,充分激发学生对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诵读积极性,每早上拿出几分钟的时间朗读,周五下午开设大阅读课,师生共读主题课本,进一步升华课本知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班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黑板报、班级读书文摘等形式进行展示。在

中国GDP浅析

中国GDP分析 摘要: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一国GDP的大小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人均GDP代表了国家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GDP的结构对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政策制定有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GDP结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GDP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每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一、近年来我国GDP情况简介。 近年来,中国GDP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出口导向、投资主导、粗放式发展亟待转型、人口红利难以持续、GDP至上矛盾突出等结构性软肋,我们也应有清醒认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第100位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我们更要关心人均GDP数据,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当然,不妄自尊大,却也不必过于菲薄。“GDP第二”怎么说都有积

极意义,特别是在全国上下理性冷静的背景下。不管怎样,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年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上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整个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来说, 中国经济是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积极引进外资成功的,现在中国能否转变为内需主导型经济,是关键。同时,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房产泡沫等问题也困扰着中国,人民币汇率、全球变暖等,也需要中国担负起大国应有的责任。下面从一些具体数据来认识中国的GDP 。 表 1 表 2 由以表 2 可以直观地看出,2006年到2011年,我国的GDP 一直持续增长,且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 季度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值(亿元) 绝对值(亿元) 绝对值(亿元) 绝对值(亿元) 2006年 216314 24040 103720 88555 2007年 265810 28627 125831 111352 2008年 314045 33702 149003 131340 2009年 340903 35226 157639 148038 2010年 401512.8 40533.6 187383.2 173596 2011年 471564 47712 220592 203260 2012年 519322 231622 231624 231626

课题研究主要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主要理论依据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哲学依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只有注重知识的探究,注重情感的体验,才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必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才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育课题研究中,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进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能力、情感特点、意志品质,就为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学习理论 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

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四、教学理论 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认为是最早的教学理论根源,到今天依然有重要意义。 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 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 五、教学最优化理论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即“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所规定的标准”,用“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又要减轻学习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 六、建模理念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开题报告 -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开题报告 青龙山学区实验课题组 一、汇报内容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二)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二、具体内容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语文主题学习”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编写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的实验教材(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载体的语文学习体系。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不是一项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改实验,它既有自己的基本目标,比如让学生写一手好文章,写一笔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养成一种好习惯,拥有一颗博爱心等等,同时又有自己的终极目标。 (二)国内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教育部“特级教师计划”实验项目,全国“十二五”规划课题,由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

会副会长、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策划主持,并由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华樾教育)全力推动、实施。 “语文主题学习”目前在全国有五千多所实验学校,产生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 最终实现小学6年平均每年课堂阅读大约100万字,6年学生课内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000万字。(课标要求:小学低段5万字,中段40万字,高段100万字;初中三年260万字)研究的主要内容: 1.大力改进课堂教学。研究课型,确定新的课堂模式——“主题整体推进模式”(3+4)五环节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充分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3.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和交流成为课堂最主要的内容4.加强研究,总结推广经验。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四)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研究过程与方法: 1.准备阶段:2016年5月—2016年8月 主要任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