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 教学大纲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 教学大纲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  教学大纲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  教学大纲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编号:09140190

课程总学时:40学时;课程设计2周。

课程学分:3.0

课程分类:必修

开课学期:秋季

开课单位: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适用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所需先修课: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等

课程负责人:

二、内容简介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专门研究动植物设施生产的工艺与建筑设施和设备间相互作用规律,并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为动植物生产创造适宜的工艺条件,并组装成套的工程设备的新型交叉科学。本课程的研究特点是充分利用动植物的生物学规律及行为习性,引入现代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手段,以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用能为基本原则,贯穿“工艺——材料——配套”这一工程思想。通过对工厂化栽培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温室设施及设备选型技术及要求,规模化猪、鸡、牛养殖生产工艺流程,建筑设施与设备选型技术及要求,粪污收集处理工艺技术,环境控制工艺及技术等的讲授,为现代设施农业提出高效优质生产的工程工艺模式,从而为现代农业设施与设备的设计、研究、开发等提供依据。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课堂讲授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共36学时)

第一章绪论(第1讲)

1)主要内容: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国内外设施农业工程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其建筑设计的特点,设施农业工程工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基本要求:了解现代农业生产与设施农业工程工艺的特点,国内外设施农业工程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农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3)习题与作业量:①文献查阅,完成2000字左右小论文1篇。②工程工艺设计(在整个课程期间完成):以3~4人为一个小组、分别完成设施畜禽养殖、设施园艺的工程工艺设计各1项,撰写设计说明、绘制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等CAD图纸,并进行ppt汇报。

4)学时数:2学时。

第二章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原理(第2、3讲)

1)主要内容:畜牧工程规划及设施园艺工程规划设计原理,包括:场址选择、工艺设计(生产工艺、工程工艺)、总平面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规划设计、单项(畜舍)工程设计;以及规划设计阶段划分及各阶段成果要求。

2)基本要求:了解设施农业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原理和方法,掌握规划设计包含的主要内容、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成果要求。

3)习题与作业量:思考题。

4)学时数:4学时。

第三章畜舍建筑设计总论(第4讲)

5)主要内容:畜舍建筑设计的原则和依据;畜舍建筑设计内容;畜舍建筑设计的地域要求。

6)基本要求:

7)习题与作业量:思考题。

8)学时数:2学时。

第四章现代养猪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第5、6、7讲)

1)主要内容:现代养猪生产特点,现代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现代养猪工艺模式,规模化养猪建筑设计,工程配套,10000头商品猪场设计实例分析

2)基本要求:了解猪的生物学特性、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和现代养猪生产主要工艺模式,掌握养猪生产工艺设计方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工程技术的应用。

3)习题与作业量:规模化猪场工艺方案设计。

4)学时分配:6学时。

第五章规模化养鸡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第8、9讲)

1)主要内容:鸡的生物学特性,鸡的现代繁育技术,孵化场工程工艺,养鸡生产工艺,规模化鸡场工程工艺设计,养鸡场建筑设计,养鸡配套设施与设备,实例分析。

2)基本要求:了解鸡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现代养鸡生产的特点和养鸡生产工程工艺设计原理和生产工艺设计方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工程技术的应用。

3)习题与作业量:蛋鸡场工艺方案设计。

4)学时分配:4学时。

第六章规模化养牛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第10、11讲)

1)主要内容:牛的生物学特点和行为学特性,牛的个体发育规律,牛群结构和饲养方式,奶牛场工艺设计要点,牛场建筑设计及工程配套,奶牛场实例分析,肉牛场工程工艺设计。

2)基本要求:了解奶牛、肉牛的生物学特性、现代奶牛生产的特点及主要工艺模式,掌握奶牛场生产工艺设计方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工程技术的应用。

3)习题与作业量:思考题,作业题4∽6题。

4)学时分配:4学时。

第七章工厂化养羊工程工艺(第12、13讲)

1)内容:羊的生物学特点和行为学特性,羊的一生,羊群结构和饲养方式,羊场建筑及工程工艺设计。

2)基本要求:了解羊的生物学特性、舍饲养羊生产工艺的特点及与之相配套的工程技术的应用。

3)习题与作业量:思考题2∽3题。

4)学时分配:4学时。

第八章工厂化育苗工程工艺与设施(第14、15讲)

1)主要内容:工厂化育苗生产的特点,工艺流程,植物组培快繁工艺及配套设施,种苗生产工程工艺及配套设施、设备。

2)基本要求:了解工厂化育苗生产的特点和植物组培快繁的工艺要求以及进行种苗生产的各种配套工程技术的应用。

3)习题与作业量:思考题,作业题2∽3题。

4)学时分配:4学时。

第九章现代温室工程工艺及设备配套(第16、17、18讲)

1)主要内容:温室植物生产方式,温室生产的环境要求,花卉设施栽培生产工艺,蔬菜设施栽培生产工艺,果树设施栽培生产工艺,温室建筑设施要求,温室相关设备要求,温

室设计实例分析。

2)基本要求:了解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与温室植物的生产方式及对环境的要求,掌握花卉、果蔬的设施栽培生产工艺,了解温室建筑设施及相关设备应用原理,熟悉温室工艺设计

的方法。

3)习题与作业量:思考题,作业题5∽8题,现代化温室的工艺设计方案。

4)学时分配:6学时。

2、课程作业汇报内容与要求(4学时)

1)目的:增强学生对设施农业工程的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夯实生产工艺流程、组织管理模式、关键生产技术环节、建筑形式与特点、设施与设备选型等专业知识,提高应

用、方案以及总结汇报能力。

2)内容:①现代化设施畜禽生产工程工艺设计,2学时;

②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工程工艺设计,2学时。

3)要求:能够对所设计内容的工艺方案、设施与建筑配套等内容进行说明和阐述。

3、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2周)

1)课程设计名称:设施农业工程工艺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目的:让学生熟悉设施农业建筑规划与设计原理、设计阶段和程序,考察学生对动植物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建筑设施配备和设备选型等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锻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增强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与技巧,达

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主要内容:可任选20万只规模化蛋鸡场、1万头规模化养猪场、600头成乳牛规模的奶牛场、10000只规模化羊场、工厂化育苗设施以及现代化温室设计中任何一项进行设计。

4)设计任务与要求:主要任务包括完成场区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工艺方案布置,单体建筑与结构设计、配套设施设计和相关设备选型。设计成果以图纸和设计说明形式提交,要求完成不少于2张0号图量的图纸。设计过程中可个人单独完成,也可组成合作小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设计任务。每个合作小组不得超过4人,并需要标明每个人的具体分

工和设计成果。

4、使用教材的名称、主编人、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及主要参考书名称。

1)教材:李保明、施正香主编,《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学及建筑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参考书:李震钟主编,《畜牧场生产工艺与畜舍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杨宁主编,《现代养鸡生产》,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清明主编,《现代养猪生产》,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福墁主编,《设施园艺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李保明、李云主编,《林果花菜设施快速育苗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5、习题作业安排:作业数量、难度、检查作业的方式等。

需要学生按时完成教材中的部分思考题,撰写一定量的文献综述、实习报告以及工艺方案等作业,并交授课教师批改。教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及时给予辅导、解答。

四、教学大纲说明

1、教学目的与课程性质、任务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为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动植物的生物学规律与特性、行为习性、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及与工程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了解动植物工厂化生产的新工艺,及其对配套工程设施和设备选型设计的原理与要求。为现代农业设施与设备的设计、研究、开发等提供依据。

2、课程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

主要内容:动植物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原理与要求,及其建筑方案和配套工程设施设计与设备选型。

课程重点:动植物设施生产的工艺与建筑设施和设备间相互作用规律,设施农业工程工艺流程,为动植物生产创造适宜的工艺条件的建筑、设施配套工程,组装成套的工程设备选型,以及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课程深度:本课程体系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新阶段的特点,以及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和区域发展要求,从分析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点、行为习性出发,讲授动植物生长发育和生产的规律,探讨动植物生长发

育过程和环境条件,工程装备及建筑设施间的像话关系,进而提出较为合理的生产工艺模式,并利用其工程手段将工艺技术物化,进行相关的工程技术和装备的配套。为现代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提供硬件支撑与条件保障。课程内容将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生产知识、生物环境理论、环境控制工程、建筑工程、现代农业工程等学科进行良好的整合,为学生进行更好的研究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开拓性的思路和理念,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和设计性很强的课程。

3、教学要求与主要环节

课堂讲授和专题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主要环节。本课程采用电子课件,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程设计,并以实例分析贯穿其中,以达到直观明了、便于理解、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后期进行综合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年月日制定(修订)

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与农业现化

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与农业现化 胡安生1 陈春明2 (1,海峡两岸(漳州)农业科技交流中心2,浙江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是植物组培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化的过程,在技术层面上它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集成与创新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在经济层面上它是高度商品化的生产,而商品化生产的核心是追求效益和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必需体现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经过近40年努力,在技术水平上与国际接近,但是,但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如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工程配套能力较差、效益尚未充分发挥、运行能耗大成本高、病害严重、劳动生产率低等等。总之,距节能减排、高效低耗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现代农业,保护地栽培,设施园艺,工厂化农业 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factory production of plant tissue culture)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就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工厂化农业则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态,是保护地栽培(protected cultivation)、设施园艺(facility horticulture)、设施农业(facility agriculture)的最高层次。在概念上,“保护地栽培”主要是指在人工保护条件下进行作物生产的方式,它不仅包括大型设施,也包括风障、阳畦及地膜覆盖等简易设施;“设施园艺”主要是指在各种设施内进行园艺作物生产的方式,日本和韩国称为“施设园艺”,欧美国家称“保护栽培”或“覆盖栽培”(mulching cultivation),美国等国家则提出了“温室产业(greenhouse industry)”的概念。我国最初称为“保护地栽培”,80年代中期后称为“设施园艺”,也有称其为“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主要是指在各种设施内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不仅包括种植业,也包括养殖业。“工厂化农业”则主要是指在相对可控环境下,采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方式,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环境控制技术和现代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创新和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结果。“工厂化农业”需要有标准、生产工艺、生产车间,而且是常年不间断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有品牌、商标、标准、包装,最关键的是工厂化农业必定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但是目前距离工厂化生产还相差甚远,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仍然不是工厂化生产,实际上重点是设施园艺朝着工厂化生产方向迈进的过程,不可能组织几次科技攻关就能实现的。因此,“工厂化农业”生产还只是一个目标,需要我们经过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而“设施园艺”是最接近“工厂化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就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集约、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园艺作物的生产,所谓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即借助于大型温室并配臵包括加热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遮阳系统、滴灌系统、气体交换等环境主因素的智能控制(计算机)等,形成一个封闭的可控制系统。目前,日本、荷兰、韩国、法国、以色列、美国等是世界温室应用最广泛的先进国家,最主要的共同点是:规范、标准和量化管理,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是其共同特征。具体表现是:设施日趋大型化、规模化、连片产业化生产,大多数国家以塑料大棚为主,结构为大型连栋温室,荷兰以玻璃温室为主。1座温室覆盖面积最少是1hm2,美国最大的温室1栋达到300hm2,非常壮观,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冬季气候寒冷,温室生产的面积并不很大,但生产水平很高;计算机智能化温室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开始普及。人工智能系统(专家系统)还和气象站、种苗公司、生产资料、病虫害测报等相连接,不仅

2020电子工艺基础实习报告

2020电子工艺基础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组装DS05-7B收音机,了解晶体管收音机的组成及原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试、焊接工艺、整机组装与调试,故障检查与排除,培养和训练动手能力,增强工程实践观念。了解音频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电路的基本参数并能测试元件的好坏。具体内容如下: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4.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5.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二、实习内容及基本要求 内容:学会一些常用电工工具、仪表、开关元件等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了解晶体管收音机的组成及原理,按照图纸焊接元件,进行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试、焊接、整机组装与调试,组装一台收音机,并掌握其调试方法,学会排除一些常见故障。 要求:

1.能从所给定的元器件中筛选所需全部元器件,正确判别有极性元器件极性。 2.无虚焊、桥接、漏焊、半边焊、毛刺、焊锡过量或过少、助焊剂过量等。无焊盘翘起、脱落。无损坏元器件,无烫伤导线、塑料件、外壳,无插孔式元器件引脚长度2~3mm,且剪切整齐。无整板焊接点未进行清洁。 3.元器件引脚成型符合要求,元器件装配到位,装配高度、装配形式符合要求。外壳及紧固件装配到位,不松动,不压线。 4.仪器仪表的使用,各电压电流数据的测量,简单故障排除。 三、调幅收音机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某一固定的中频载波调制波。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在广播、电视、通讯领域,超外差接收方式被广泛采用。调幅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本振回路、混频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输入回路由天线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回路由本振线圈和可变电容构成,本振信号经内部混频器,与输入信号相混合。混频信号经中周和455khz陶瓷滤波器构成的中频选择回路得到中频信号。至此,电台的信号就变成了以中频455khz为载波的调幅波。中频信号进行中频放大,再经过检波得到音频信号,经功率放大输出,耦合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其中,中放电路增益受自动控制增益控制,以保持在电

电子工艺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320017 总课时:30学时(其中讲授学时,实践22学时)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工艺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限定选修课。讲授电子产品的基本装配工艺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电子技术安全知识,科学的认识元器件及焊接技术,以及印制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对国内外电子行业的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以信号技术为支撑的制造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注:上表中,前一部分为理论学时,后一部分为实践学时。 四、主要仪器及设备 计算机、打印机、焊接机、制版机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附后) 1、元件测试10% 2、焊接练习(造型焊接10%,万能板焊接10%) 3、印制线路板的制作及电子小产品制作40% 4、FM收音机装配及调试30% 六、教学参考书目

焦辎厚电子工艺实习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4 张立鼎周志春先进电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会2001.4 王卫平电子工艺基础电子工业2000

《电工技能实训》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修订时间:2006年4月 课程名称:电工技能实训 课程分类:实践教学 适用专业:机械、电气、机电专业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总学时:30学时课程总学分: 开课单位:物理与机电工程系 一、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电气、机电专业的一门独立实践课,学生在学习电路、电工技术、低压电器、电机等技术课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着重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后续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达到的熟练程度,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通过生产实践,使学生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术;能独立完成一般的室内照明配线安装;能看懂电动机的一般基本控制线路,并能独立安装与检修。 另外,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生产习惯,克服困难,勤学苦练。 二、教学条件 1.教学条件符合电工作业条件(如场地、绝缘鞋、绝缘胶垫等); 2.有专用的电工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室、电力拖动实验室; 3.有各种电工仪表和工具及材料。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电工技能实训〉〉总学时为两周,实训项目为十一项,具体分配如下:实训项目内容学时 实训一电工基本操作 6 实训二照明电路的安装 6 实训三双重联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12 实训四参观电机厂 6 总学时30 实训一:电工基本技术及电工常用仪表的使用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单股导线、多股导线的连接方法 2.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安全教育及考试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代码: 010100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制: 3 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立足于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面向新型现代化农业生产、应用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在农业保护设施中从事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生产及其病虫害防治和设施的建造与维护等工作,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生产、规范操作、绿色环保意识,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人才规格 1 .知识结构及要求 (1)具备中等职业学生必备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知识。 (2)了解植物体的基本构造及生长发育规律等基本知识。 (3)熟悉保护设施内气候环境特点,了解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建造与维护方法。 ( 4)熟悉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设施适宜品种,掌握其设施栽培技术。

(5)了解植物病害基本知识,掌握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6)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基本原理和园艺产品、食用菌贮藏保鲜方法。 (7)了解现代农业园区基本知识,熟悉其经营管理方法。 身心素质。 2 .能力结构与要求 ( 1)能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和环境特点,设计和建造结构合理、坚固耐用、经济适用的温室、大棚等生产保护设施,并能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维护。 ( 2)能正确选用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设施适宜的新优品种。 ( 3)具备在设施内进行科学合理的园艺作物播种育苗、定植、土肥水管理、植株调整、环境调控等能力。 ( 4)具备食用菌菌种生产和主要种类的栽培管理能力。 ( 5)能正确识别园艺植物和食用菌常见病虫害,并能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无公害综合防治。 ( 6)能正确安全操作常见设施机械。 ( 7)具备园艺产品和食用菌贮藏的初加工能力,具备现代农业园区基本经营管理能力。 3 .素质结构及要求 ( 1)政治素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教学大纲

《无机材料合成》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材料合成 课程编号:0 总学时:36 适用对象:材料化学本科专业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无机材料合成》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单晶材料的制备、薄膜的制备、非晶态材料制备、复合材料的制备、功能陶瓷的合成与制备、结构陶瓷的制备、功能高分子的制备、催化材料制备、低维材料制备等,使学生获得先进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基础知识,毕业后可适应化工材料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 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和爱护公物的教育;简单介绍有效数字和误差理论;介绍正确书写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方法以及基本操作和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无机材料的制备方法、薄膜制备的溶胶-凝胶法、纳米晶的水热合成法、纳米管的气相沉积法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材料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的结果的正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深刻领会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无机材料合成(制备)方法与途径 实验仪器:计算机 实验内容:认识无机材料合成中的各种元素、化学反应;相关中外文摘、期刊的查阅方法。 实验要求:了解无机材料合成的基本方法、途径与制约条件 实验二晶体合成 实验仪器:磁力搅拌器、烧杯 实验内容:晶体的生长 实验要求:了解晶体的基本分类与应用;熟悉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晶体合成的技术与方法。 实验三薄膜制备 实验仪器:压电驱动器、磁力搅拌器、烧杯 实验内容:薄膜材料的制备 实验要求:掌握薄膜材料的分类与应用;薄膜与基材的复合方法、途径以及制约条件; 实验四胶凝材料的制备

中国大学MOOC慕课爱课程(2)--2012年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试题网课刷课

中国农业大学 2011~2012学年 春季学期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A卷) 课程考试试题 1、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现代肉鸡生产过程中,常采用厚垫草地面散养、( )、( )、( )以及 户外散养等工艺模式。 2.机械通风除按舍内外气压差进行分类外,也可按舍内气流方向/组织分为( )通 风、( )通风等。 3.在设施园艺生产过程中,一般进行调控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 )、( )、( )、气体及肥料营养等。 4.现代花卉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人为对花期进行调控,其中常 用的物理方法一般包括( )调节和( )调节。 2、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下面关于设施农业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保护性环境空间内进行的农、林、牧、渔生产 B. 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创造的环境可控的农业生产方式

C. 我国人均设施栽培面积超过了25m2 D. 我国的荒滩、荒坡、盐碱地都不适于进行设施农业生产 2.在进行畜禽场规划时,不同功能区沿主导风向的布置顺序为( )。 A. 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B. 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C. 生产区、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B. 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粪污处理区 3.在进行设施农业工程用水量估算时,需要综合考虑( )。 A.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 B. 生活用水、消防用水 C. 生活用水、生产用水 D. 生产用水、消防用水 考生诚信承诺 1.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2.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4.文洛型(Venlo)温室是设施园艺发达国家常用的设施类型之一,该类型温室最早 源于( )。 A.美国 B. 法国 C. 荷兰 D. 日本 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设施养殖场区、种植园区竖向设计内容( )。 A. 确定建筑物、道路、场地、绿化及其他设施间的标高联系

工艺实习报告

工艺实习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电子工艺基础实习 项 目: 电子工艺基础实习 院(系、部): 机电工程学院 学 生 姓 名: 康丽娜 指 导 教 师: 包长春 王枫 李燕 刘金华 2017年12月18日至2018年1月12日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06

***************************************************************** *********************************************** ***************************************************************** ********************************************************************* ********* (摘要内容用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20磅,段前段后0行)关键词: ***;***;***(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20磅,段前段后0行) 说明: 摘要是对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的概括和总结。摘要应该具有独 立性和自明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1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一级标题黑体3号,左对齐,段前段后各1行,倍 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正文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0行) 七管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二级标题黑体4号,左对齐,段前段后各行,倍 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正文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2字符,行 距: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0行) 焊接前准备工作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设置论证报告-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海安中等

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设置论证报告 一.设置专业群的依据: 对机电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发展对机电技术类的人才有极大需求。 目前海安县区域经济发展中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第二产业的主导行业,区域内机械加工制造、机电设备安装等装备制造业企业年产值达600亿,占规模工业产值的40%多。需要一大批掌握先进控制技术,能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以及其他新型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操纵、编程与开发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解决装备制造业中机械加工、精密制造、机械控制、安装维修等各种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二.设置专业群的必要性: 在机械加工业中,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进一步推进,机电一体化设备逐步替代普通机械设备,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制造设备的大规模机电一体化,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机电类技术人员要求既懂机械技术又要懂自动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就机械加工而言,传统机加工技术人员对数控技术了解少,自动控制类技术人员又很难与机械制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专业人才的大量缺乏。 综上所述,需要将机电技术类、加工制造类(机械制造、数控技术)专业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互补的专业群,以适应区域内装备制造类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在海安地区范围内,还有多所中专或者技校开办机电类专业,但是无论是从师资还是学校实力都不能满足上述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 三.我校设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基本条件和发展前景 1.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机电专业部、经贸专业部、计建部、高职部、远程开放部。形成了以机电、计算机、电子、建筑、财会、服装、旅游等专业为主的专业体系,涵盖了工、农、经、管等学科门类,具有鲜明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08确定为江苏省课程改革试验点,201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几年来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竞赛取得了显著成绩。

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工艺基础》教学大纲学时数:拟定7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一门工艺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气电子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子工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2.掌握常用材料的种类、性质及印制线路板的制作 3.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工具、材料及工艺 4.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电子装配工艺 5.掌握电路的阶段调试及整机调试 6.整机装配实例操作 7.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规范与国家标准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附:整机装配实训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常用电子元器件 1.掌握电阻器、电位器的主要种类、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识别、检测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的主要种类、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识别、检测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种类特性、主要技术参数、检测方法与识别以及集成电路的封装等。 4.掌握电声器件、光电器件和压电器件的种类特性、主要技术参数、检测识别方法以及工作原理。 5.掌握片状元器件的相关知识。 课题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1.主要掌握印制电路板的的结构与种类,认识常用材料,了解先进的PCB以及相关知识。 2.掌握印制线路板的设计基本原则。 3.简单了解手工制作线路板。 课题三焊接工艺 1.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 2.掌握焊料与焊剂的种类、特性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3.掌握手工焊接技术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技能。 4.掌握自动焊接技术、表面安装技术的设备、工艺流程、注意事项 等相关知识。 课题四电子产品的防护与电磁兼容 1.了解电子产品的防护与防腐、电子产品的散热、电子产品的防震的相关知识。 2.了解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的知识,掌握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了解电子产品的静电防护的知识,掌握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 课题五整机装配工艺 1.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 2.掌握整机装配工艺的相关技能。 3.掌握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的分类、编制以及格式和填写方法。 4.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要求及过程。 课题六电子产品的调试与检验 1.掌握调试的相关知识

园艺设施学知识点经典总结

设施园艺学:在温室和大棚等保护设施里,利用室内外配备的各种设备调节环境条件和栽培土壤条件下进行的园艺生产。 园艺设施学:进行设施园艺生产的各种设施设备的总称。 和园艺设施学相关的2种期刊:农业工程学报,温室园艺。 温室前屋面角度:指温室前屋面底部与地平面的夹角。这个角度对透光率影响很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前屋面与地面夹角会增加温室的透光率。α=当地地理纬度-4o。温室后屋面角度:是指温室后屋面与后墙顶部水平线的夹角。以大于当地冬至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5°~8°为宜。β=当地冬至日太阳高度角+7o~8 五度:长度,跨度,高度,厚度,角度。四比:保温比,高跨比,前后坡比,遮阳比(保温比:温室建筑面积与围护结构表面积之比。高跨比:温室的脊高与温室的跨度之比1:2—1:2.5)三材:建筑材料,透明覆盖材料,保温材料。 温室主要荷载: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恒荷载:温室永久性结构的自重(骨架、墙体、覆盖材料、固定设备等)。活荷载:温室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性荷载。 温室方位角:是指其长方向的法线与正南方向的夹角。一般采用南偏东(早晨晴天多、少雾)或南偏西(早晨阴天多、多雾)5 ~8°,可以延长下午的光照时间。罗盘仪定方位。 3/4屋面温室:又称不等式屋面温室,这种温室一般多是东西延伸,南北两侧屋面的坡度相同,但是斜面长度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北侧较南侧短,约等于南坡的1/2,故称为3/4 屋面温室。 桁架:以特定的方式构成三角形或若干三角形的组合的一组构件(如梁、杆、条),用以构成一个刚性构架(如用于在大面积支承荷载)使其受到外力时如果没有一个或更多的构件变形,整个结构不会变形。 贯流放热:把透过覆盖材料或围护结构的热量叫贯流放热,是最主要的损热途径(75-80%)。采暖负荷:为保持室内作物的生育,用采暖设备补充相当于所放出的热量叫采暖负荷。最大采暖负荷:在栽培期间最冷季节保持作物正常生育所需补充的热量。期间采暖负荷:在栽培期间将每天的采暖负荷积算起来叫做期间采暖负荷。 微灌: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涌泉灌:微灌形式的一种,属小管出流灌溉方式。采用流量调节器控制塑料三通小管替代微灌多滴头出水孔,形成一套以Φ4小管出流为主体的微灌系统。 钢结构的构件联结方式:①焊接②铆接③卡具连接;铆接: 利用铆钉将两个以上的零构件(一般是金属板或型钢)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连接方法称为铆接;种类:强固铆接、密固铆接、紧固铆接;形式:搭接、对接、角接 不织布: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 转光膜:通过在聚乙烯等母料中添加光转换物质和助剂,使太阳光中的能量相对较大的紫外线转换成能量较小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可见光。光敏薄膜:通过添加银等化合物,使本来无色的薄膜在超过一定光强后变成黄色或橙色等有色薄膜,从而减轻高温强光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温敏薄膜:利用高分子感温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变浊原理以减少设施中的光照强度,降低设施中的温度。深液流栽培:是在设施栽培床中,盛放5~10厘米深的营养液,将作物根系置于其中,同时采用相应措施补充氧气的一种栽培方法。 通风:把室内污浊空气直接或经净化后排至室外,把新鲜空气经适当处理后(如净化、降温、加热等)补充进来,从而保持室内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和满足工艺的需要。通风率:在单位时间内每单位温室地面面积所交换的空气容积(单位:m3/m2.min)。自然通风:通过通风窗利用风压和热压产生的通风,称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强迫空气在设施内流动。基本通风量的计算(V1=2.5L·B)V1=2.5L·B ;V1—基本通风量,m3/min;2.5—每平方米地面面积的基本通风量,m3/m2min;L—温室长度,m;B—温室宽度,m; 自然通风开关窗的机械设备(卷膜开窗系统和齿条开窗系统)强制通风的设施(9FJ系列轴流式节能通风机) 温室的环境调控系统:采暖系统、通风系统、降温系统、遮阳系统、灌溉系统、施肥系统和控制系统。 现代温室的主要类型:文洛型,瑞奇型,卷膜型,屋顶全开型。 温室的分类方法:按外形分类屋面形状:平面,曲面. 按建筑用材分类1)土木结构温室2)砖木结构温室3)混合结构温室4)钢结构温室(包括薄壁镀锌钢管)5)轻质铝合金结构温室。按栋数分类单栋,连栋(双栋,多栋) 温室的建造特点:整体性:是一个由若干环境调节和控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必须总体考虑,不能片面、局部设计。作物适应性:以作物生产为目的,提高透光、保温性能。地域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温室的结构也不相同。功能性:生产性温室、试验性温室、陈列展览性温室、生态餐厅。 日光温室前后排间距如何确定以上午9︰00太阳高度角和前栋温室脊高为依据,计算前后栋温室的最佳距离。温室间距 =(脊高+0.5)/[tg(H9)*cos(A9)]-(后坡投影长+后墙宽),H9为冬至9︰00太阳高度角;A9为冬至9︰00太阳时角,是45。温室间距应是温室高度(脊高)的2.5倍。 墙体的不同设计方式:普通墙体,中空墙体(完全中空,填充聚苯板,填充麦秸),夯实墙体。 温室建筑的骨架材料:木材、竹材、钢材、钢筋混凝土、铝合金等。型钢:具有一定几何尺寸等级规格的轧制钢材称为型钢。常用:薄壁镀锌钢管:内外壁热镀锌;圆钢:俗称“钢筋”,拱架或钢桁架的腹杆。几字钢:拱杆。 按原料的种类,覆盖物分为:聚氯乙烯膜(PVC)、聚乙烯膜(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 A)、PO系膜、氟素膜(ETFE)、聚碳酸酯板(PC)、聚丙烯板(MMA),玻璃纤维强化聚丙烯板(FRA)、玻璃纤维强化聚酯板(FRP)常用膜:①国内多用聚乙烯膜(PE)②聚氯乙烯膜(PVC)③醋酸乙烯膜复合膜(EVA) 温室对覆盖材料的要求1透明覆盖材料1)透光性2)强度3)耐候性:防老化的性能4)防雾、防滴性5)保温性2不透明覆盖材料:草苫、草帘、纸被、保温被。保温性、防老化、防水、防雾滴。 Venlo型温室的主要特点①透光率高:由于其独特的承重结构设计减少了屋面骨架的断面尺寸,省去了屋面檩条及连接部件,减少了遮光,又由于使用了高透光率园艺专用玻璃,使透光率大幅度提高②密封性好:由于采用了专用铝合金及配套的橡胶条和注塑件,温室密封性大大提高,有利于节省能源③屋面排水效率高:由于每一跨内有2~6个排水沟(天沟数),与相同跨度的其它类型温室相比,每个天沟汇水面积减少了50~83%④使用灵活且构件通用性强 按照屋面的传力形式,温室屋盖结构“有檩体系”:荷载→采光材料→椽条→檩条→屋面结构,“无檩体系”:荷载→屋面梁或天沟 在蔬菜生产中温室设计出现的误区1)屋面角过小2)温室跨度过大 3)前窗部位过高4)温室墙体过薄5)草苫厚度不够,覆盖率小 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园艺设施的发展趋势问题:1)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标准化技术体系尚未完善。2)大型温室的智能化程度和环境调控能力差,单产低,年利用率不高。3)原创于我国、大面积应用的日光温室设施简陋,现代化程度低。趋势:1)开发新型温室结构,制定设施标准体系2)开发设施内环境控制技术与设备3)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4)开发与应用设施生产机械作业技术5)开展设施生产产业化体系及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6)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

技工院校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技工院校数控加工 (数控车工)专业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015) ·1·

目录 一、专业基本信息 (1) 1.专业名称 (1) 2.专业编码 (1) 3.学制年限 (1) 4.就业方向 (1) 5.职业资格 (1) 二、人才培养目标 (1) 1.中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1) 2.高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1) 三、课程安排 (2) 1.课程设置和要求 (2) 2.教学安排 (4) 四、本专业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13) (一)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13) (二)计算机制图教学大纲 (16) (三)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教学大纲 (18) (四)机床夹具教学大纲 (23) (五)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教学大纲 (25) (六)机床电气控制教学大纲 (29) (七)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31) ·I·

技工院校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2015) (八)车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34) (九)车工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38) (十)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41) (十一)数控加工工艺学教学大纲 (45) (十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 (49) (十三)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 (53) (十四)CAD/CAM 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57) 五、考核与评价 (59) 六、实施建议 (59) (一)师资配备 (59) (二)场地设备 (60) (三)教学组织形式 (60) (四)职业素养培养建议 (60)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名称 数控加工(数控车工) 2.专业编码 0106 3.学制年限 4.就业方向 在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中,从事数控车床操作、编程、质检、生产线维护等相关工作。 5.职业资格 数控车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数控车工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二、人才培养目标 1.中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数控车床操作及编程的中级技能人才。能胜任按照作业规范熟练操作数控车床,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编程、加工与质量检测、数控车床的日常保养与维护等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取得数控车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 2.高级工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数控车床操作及编程的高级技能人才。能胜任按照作业规范熟练操作数控车床,完成复杂零件的编程、加工与质量检测、数控车床精度检验与调整等工作任务,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以及一定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取得数控车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1·

电工基础实验报告

篇一:电工基础实验报告 电工学 实验报告 实训时间: 2012/3/26 指导老师:班级:姓名:学号: 11 广州大学给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实验报告 no1 科目电子电工技术班级 1 报告人:同组学生日期 2012 年 3月 26日 f u1 图1-38直流电路基本测量实验电路 u2b +e1 -r4 510ω r5 330ω c 解 解:由图中可知,图中共有3个支路,afed,ad,abcd, 因为流经各支路的电流相等,所以 e2 i1=i4i2=i5 图中有两个节点a和d根据基尔霍夫定律(kcl)节点个数n=2,支路个数b=3对节点a有i1+i2=i3 对于网孔adefa,按顺时针循环一周,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列出 i1r1+i3r3+i4r4?e1 i1510??i3510??i4510??6v 对于网孔adcba,按顺时针循环一周,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列出 i2r2+i3r3+i5r5=e2 i21000?+i3510?+i 5330?=12v 联立方程得 i1510??i3510??i4510??6vi21000??i3510??i5330?=12vi1+i2=i3 i1?i4i2?i5 i1=1.92mai2?5.98ma i3?7.90mai1=1.92mai2?5.98ma i3?7.90ma各电阻两端的电压 u1=i1r1=1.92?10-3?510=0.9792vu2=i2r2?5.98?10-3?1000?5.98vu3=i3r3=7.9?10-3?510=4. 029v u4=i4r4?u3=i3r3=7.9?10-3?510=4.029vu5=i5r5=i2r5?5.98?10-3?330=1.973v 以a点作为参考点则va=0 uad=0?u3?0?4.029v??4.029v ubf?uba?ufa?5.980v?0.9792v?5.0008v uce?uca?uea?1.9734v?4.029v??2.0556 以d点作为参考点则vd=0 uad??u3??4.029v ubf?ubd?ufd=5.980v?0.9792v?5.0008vuce?ucd?ued?1.9734v?4.029v??2.0556v 1实验目的 (1)学习万用表的使用

设施农业习题

设施农业习题

设施农业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自然降温预冷:它是将采收的果蔬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所带的田间热散去的一种最简易的预冷方式。 2、呼吸代谢:是指生物有机体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不断地将体内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并释放出化学链能的过程。 3、冷害:是由果蔬组织冰点以上的不适温度造成的伤害。 4、秸秆的气化技术:就是秸秆被点燃时,供应少量空气并且采取措施控制反应过程,把C、H、O 等元素转变成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可燃气体,秸秆中的大部分能量都转移到气体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5、凉蛋:是指种蛋孵化到一定时间,关闭电热甚至将孵化器门打开,让胚蛋温度下降的一个操作程序。 6、设施农业: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运用农业生物环境过程技术,创造适于农业生物生命活动繁衍后代的保护性环境空间,在 2

这种环境工程设施内组织农业生产的,谓之设施农业。 7、设施园艺:是指在不适宜园艺作物生产发育的季节,利用不同的设施、设备,人为创造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使其不受或少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生产形式。 8、畜产公害:指由于畜牧生产废弃物如禽畜尿、尸体、生产污水及生产中其他废弃物所引起的严重环境污染。 9、繁殖节律:即生产节拍,是指相邻两群哺乳母猪转群的时间间隔(天数)。 10、工程工艺:按预定的产品目标,将原料组成和筛选,通过一定程序,加工成具有某种特定性能(功能)制成产品的技术条件和操作方法,谓之工程工艺。 11、秸秆氨化处理技术:是用含氨源的化学物质(例如液氨、氨水、尿素、碳酸氢铵等)在一定条件下处理作物秸秆,使秸秆更适合草食牲畜饲用的一种方法。 12、工厂化育苗:是指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运用规范化的技术措施,采用工厂化生产手段,进行批量优质苗生产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 13、永久荷载:指温室永久性结构的重量,包括墙体、屋架、覆盖材料和所有的固定设备。 14、种子丸粒化处理:是利用微粒化的黏土、硅藻土、蛭石粉、滑石粉等作为填充材料,加入营养元素、化学药剂、生长调节剂、黏结剂等,将种子制作成圆球形的一种处理方式。 15、净菜:是指新鲜蔬菜经过分级、整理、挑选、 3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7310060 学分: 6 学时:90 (其中:讲课学时:78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年2月第1版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牟林、胡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第2版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的方法、金属板料成形技术、焊接电弧及焊接方法等三大部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液态成型、板料成形、焊接工艺方法。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好热加工工艺知识基础;了解热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液态成型工艺 绪论 1 基本内容 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发展历史,液态成型工艺流程。 2 教学要求 了解铸造产业的发展概况;了解铸造生产的基本流程和工艺种类。 3 重难点 液态成型工艺的基本类型、流程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1 基本内容 (1) 常用铸造方法的选择; (2) 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3) 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2 教学要求 (1)了解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熟悉铸造方法选用的依据; (2)掌握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熟悉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 重难点 铸造工艺性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1 基本内容 (1)工艺设计内容及流程; (2)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确定的基本原理; 2 教学要求 (1)熟悉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内容及流程; (2)掌握砂型铸造工艺方案制定的原理及方法。 3 重难点 (1)生产纲领、生产条件对工艺方案制定的影响; (2)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确定。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 1 基本内容 (1) 浇注系统概述; (2) 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各组元内的流动规律; (3) 浇注系统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2 教学要求 (1) 了解浇注系统对液态成型过程的影响; (2) 熟悉浇注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3) 掌握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各组元内的流动规律; (3) 理解浇注位置选择的原则; (4) 理解浇注系统设计的原理,掌握浇注系统设计方法; (5) 理解铸铁、铸钢、非铁合金浇注系统的特点; 3 重难点 阻流截面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第四章冒口及其设计

电子“工程技术”实训平台的开发与探索

电子“工程技术”实训平台的开发与探索 根据职业学校的电类教学改革特点,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实验设备现状等进行研究,开发与探索一种电子”工程技术”实训平台。该平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可以从元器件的认识到电路设计、制作及调试的综合性练习,与项目教学相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标签:职业学校电子实训平台项目教学 一、实训平台的设计理念 职业学校实验室中电子实验平台一般都是向商家采购,产品样式固定,不完全符合本校的教学要求,且出现问题维修不便捷。如果使用万能板焊接练习不方便也不经济,制约了学生的创新与动手。为此,在研发实训平台时,充分考虑实训的内容及要求、企业的人才需求、平台的扩展性、实用性等诸多因素。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与电类理论课程紧密联系;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②模块化设计;按照电源电路、传感器电路、显示电路、电机电路等模块设计,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模块训练,维修也方便。③符合不同层次教学;平台可以从元器件认识到简单电路学习再到综合性课程设计,满足各年级的学习。④具有安全性;平台具有电源短路保护及报警功能。 二、实训平台设计的技术路线 企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秀毕业生访谈,了解成长情况与专业的联系;学生学习兴趣调查及专业学习情况;专家咨询委员会,了发展趋势,培养目标等。汇总各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筛选、提炼;确定电子实验平台装置的整体方案;对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提升。实验平台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完成课题研究;PCB设计,完成硬件电路。实验装置的应用及实践;电子实验平台的模块、综合设计、仿真及实验。以上的步骤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查、兄弟校考察、专家咨询委、资料调查法等作为支持。 三、实训平台的组成 电子“工程技术”实训平台包含了四大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平台供电电源电路、信号输入电路、微处理电路、信号输出电路。如图1所示 1.电源电路 交流输出端子:~A、~B、~C ;UAB=15V,UBC=15V,UAC=30V, 直流输出端子:+12V +5V GND -5V -12V;四路输出额定电流依次为:1A、7A、0.5A、0.5A;电源还具有可调节模块,方便使用。

车工(初级)培训课堂教学大纲.doc

《车工》(初级)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车工初级教程----《车工基本技能》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必修课 总学时数:初级考证前培训80学时(其余为自学课时,总500学时) 实习时数:50学时 适用专业:机械加工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是以车工工艺学为学习理论基础,以车工操作技能对操作技能起指导作用;两者互相结合的综合学习科目。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习者掌握初级车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其对应的技能操作水平。 二、课程的基本目标 1、掌握常用车床的规格、结构、性能、传动系统、调整和维护保养工作; 2、能合理地选用常用刀具; 3、掌握车工常用工具、量具的结构、用途、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4、懂得金属切削原理并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5、能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和选择中等复杂工件的安装方法,掌握常用车床夹具的结构原理; 6、能熟练地解决实际操作中的计算问题; 7、能独立制订中等复杂零件的车削步骤,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工艺; 8、会分析工件产生废品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 9、会查阅有关的技术手册; 10、了解车削新工艺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三、教学大纲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大纲是以招收具有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毕业生为前提而制订的,适用于三年制技工学校车工专业及同等学历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 (二)推荐使用教材和参考教材 全国职业培训推荐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版《车工基本技能》。 参考教材:化工工业出版社《车削工艺分析及操作案例》,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金属工艺》、《金属切削手册》。(三)教学建议(注意事项) 1、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做到现场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加学员们的感情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结合实际,进行相关讨论,充分调动学员主观积极性; 4、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尽可能使理论联系实际。 (四)本课程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和分工 《数学》简单的三角函数计算、比例计算。《制图》读图、识图能力,螺纹的标准。《公差与配合》基本公差配合原则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