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化和轻声——北京话

儿化和轻声——北京话

儿化和轻声——北京话
儿化和轻声——北京话

姓名:陈娜娜

专业班级:汉语言071班

学院:行知学院

学号:07016103

儿化和轻声——北京话

口语的表义功能差异

“儿化”和轻声基本上都是自由音变现象:一方面它们不受语音物理、生理条件的制约,本身有很大的任意性;另一方面它们甚至也不纯粹世语音变化,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某些词语相联系的发音习惯,“儿化”和“轻声”究竟世语音现象还是语法现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性质定义。就其体现为特定类型的功能词或轻声词来看,属于词汇现象或语法现象,但原韵母的儿化,其儿化过程和很不一样,涉及附加、弱化、央化、鼻化等不同情况,是一种具有自身特征的语音现象。儿化和轻声与哪些词语有对应关系,目前也有无数量性定义,各词典对儿化和轻声的标准就很不一致。目前,儿化和轻声现象主要集中在北方方言,北京话的儿化韵和轻音词语特别丰富,成为区别于南方方言的十分突出的语言特点,是北京话一项特殊的音变现象;普通话也有儿化韵和轻声音节,但儿化韵和轻音词比北京话少得多。一、方言中儿化韵的表义功能差异

儿化韵是一种较为变动的系统,它完全不同于音节层系统那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儿化韵的对立不同于音节层,它的对立似乎具有更大弹性或相对性。从整体上说,儿化词系统是由非儿化语素合成的系统,决定儿化词辩义功能的基础是儿化部分,而不是儿化以后的部分。贾采珠(1992)指出:“在实际运用中,这种同音现象并不造成交际的困难。一是由于轻声现象总是出现在多音节词的后一音节上,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前一音节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二是由于轻声现象往往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音变并不妨碍传达词语本身的信息。”因而北京人不但能从书面上把不标“儿”的词读成儿化音,也能在口头交际中听懂南方人没有儿化音的普通话,而且可以把相当一部分同一词干的“儿”词和带“子”词互换(如“院子”“院儿”,“罩子”“罩儿”)。

北方话的儿化词由两个来源:一个是古代的儿化词;辽金元时期从北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吸收了卷舌尾后新生的词。后者在语音上同化了前者,就产生了所谓“儿化”。“-儿”是北京话中唯一一个不自成音节、但又具有音质性的关涉特征的语素,不属于像元音、辅音那样的“音段成分”,有人认为它不属于音节层,而属于音步层。【1】在书面上写法很不规范,例如“小孩儿、一点儿、花儿、玩儿”以及“冰棍儿、馅饼儿”等词在说普通话时侯也需要儿化,可是在书面上写不写这个“儿”字则是完全任意的,甚至不写出来的时候居多。轻声的情形也是如此,口语中第二以及、音节必须读轻读的普通话词语,如“太阳、先生、喜欢、干净、知道”等,在书面上根本无法表现出来。

吴方言由于地理因素,再加上语言类型本身的差别,几乎没有受到阿尔泰系语言的影响,所以它只有构词后缀这一个来源,现在唯有属于吴方言的浙江有一些地方存在“儿尾”,其

特点是“儿尾”自成音节,对它前面的音节毫无影响,如杭州凳儿、温州、花儿[ho?];儿尾对前面音节的影响往往表现在使原因变长,如义乌:梅儿[m?:n]、鼓儿[ku:n]、刀儿[to:n]、

桃儿[to:n]、枣儿[tso:n],[n]自成音节,限于白读音。但在明代,苏沪一带的方言中还有“人儿、口儿、心儿、门儿、郎儿、姐儿、猫儿、狗儿、瓶儿、钩儿”等词语,现在只剩下“筷儿”等少数儿化词。南方方言用“子”“头”等轻声词作词尾的情形比较突出,如苏州话只会说“桃子”,不说“桃儿”,上海话、苏州话中有“今朝子”“明朝子”的说法;带“头”尾的如“绢头(手绢)、站头(车站)、被头(被子)、灶头(炉灶)、夜头(晚上)、外头(外面)、里厢头(里面)”。王力先生说,“头”作为词尾,始于六朝(《汉语史稿》),吴语中爱说“头”,恐怕与六朝王室在江南有关。除吴语外,闽语和客家话也说“头”,客家话中有:“上昼头”(上午)、下昼头(下午)、夜捕头(晚上”,莆仙话中有“顶头”(上面)、下头(下面)、冥头(晚上)”,闽语里有“肩头(肩膀)、标头(商标)、担头(担子)”但粤方言的情况不太一样,既不用“头”作词尾,也很少甚至完全不说“儿”“子”,如广州话中只有“刀、箭箸、禾、竹叶”等单音节的词语。学者们在论述“儿”尾的作用时多从构词禾词义方面入手,其范围着眼于带“儿”尾词语的内部。如“大腕儿”,指文艺界有名气、有实力,源于老北京话的“腕儿”(本指手腕儿,引申为手段、本领和方法)和“万儿”。“大腕儿”最初见于文艺界走穴潮,认为那些能走穴的文艺界强人都是特有能耐的、特会耍手腕的,就如老北京土话“耍胳膊腕儿”、“硬胳膊腕儿”,皆喻有权势者,由于他们常在电视等媒体中亮相,还有一句话叫“扬万儿”,即扬名,提高知名度。贾采珠《北京话儿化词典》考释“万儿”:“旧时江湖用语,指字号、名姓:道个万儿。”传统评书《江湖内幕》:“头趟镖走出去,没什么舛误,从此买卖上门,就算是立住‘万儿)啦(原注:立住名儿)”,可见,“万儿”原是旧时社会底层或会道门中使用的隐语或黑话。今称文艺界强人尾“大腕”,人们并不在乎江湖黑道的正身。

儿化韵是处于言语交际中的,伴随着语境(包括前后的语素、词语、句子及非语言语境)的出现,它的正面功能受到语境的正面影响,也就是说儿化词的辨义功能将会因语境增值而大大增值。特定语境中发话人的语音是在特定的语流中呈现出来的,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连续性的特征,而不是以单音形式呈现出来的形态。在北方方言中,“儿化“具有区别意义的功能,南方话大都缺乏这一功能。如:

列车员:卖份饭!

北方乘客:没人要。【2】

上例中,发话人“份饭”的“份”由于缺乏儿化音,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区别词义的功能,“份”“粪”谐音,无怪乎受话人(北方乘客)在听到发话人(列车员)的招呼后要愤然作答。北方话中如“白面”和“白面儿”,“眼”和“眼儿”,“闲话”和“闲话儿”,都应看作字形相近的异义词,南方人往往会将它们混为一谈:一些南方人由于不会儿化,把“有信儿”说成“有信”,在北方人那就产生了歧义:“有信”是有书信,“有信儿”是有消息,意义不同。

二、轻声在表义中的作用

由于节律大多没有书面标记,口语用书面符号记下来,有不少信息北流失了。声调重音——里重因在汉语方言中不起任何重要作用,但在北京话中声调重音其的作用如之大,使得非重读音节不但元音趋于模糊,而且失掉了原有的声调,通常只剩下一个短平调,其高低由前面的音节决定,年轻人中,伴随着儿化韵的减少失轻声字读的增加。王立在《论汉语标准语》(北大《语言学论文》第3辑)一文中说:“北京话本身的优点在什么地方?以前也有人答复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上一个优点,就是北京话有轻有重音的区别,这是中国大多数方言所没有的。”“有了轻重音,语音就增加了一种色彩,同时在词汇上能使词与词之间的界限分明。”汉语普通话中的音节能够听出起止,失依据音量由强到弱;发音器管的肌肉由紧张到松弛,气流由增强到减弱。听感上把前一音节的减弱到下一音节的增强之间划出音节界限,每个音节的音量可分为四等:重音、中音、次轻音、轻音。轻重音在普通话的词里,

能使语言表达得更准确。如:不许他搬弄“是非”(重轻,指口舌争吵),我们要明辨“是”“非”(同重,指“是”与“非”);把书“打开”(“开”轻读),要把这扇门“打开”才能拿东西。(“开”重读,打得大开)。双音节词的语音结构中,轻声韵律特征还具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如“练习”用作动词时第二个音节是轻声音节,用作名词时这个音节失非轻声音;“对头”用作名词作“冤家”解时第二个音节是轻声音节,用作形容词作“正确”解时是非轻音节。北京话中,双音节词中重为极大多数,如:汽车、出版、人人、老张;一部分为重轻:甘肃、太阳、打开、哥哥、亮堂;三音节词绝大多数为中次音:司马迁、太行山、喜洋洋,少数为重轻:胡萝卜、小伙子、送信的和和重轻轻:朋友们、孩子家、站起来;四音节词中包括重轻中重:塔里木河、黑咕隆咚、二氧化碳,重次重轻:如意算盘、牛肉罐头,重轻轻轻(少数,动词后加趋向补语):明白过来、犹豫起来、遮掩过去、联系下去。年轻人常把不应该轻读的“战斗”、“冬季”、“振奋”、“支援”、“人类”、“沙发”、“(汽车)靠边”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成轻音,含混不清。北京话中轻声音节也有增音、减音、脱落等音变现象,比如轻声词“玻璃”后字读lin,“告诉”变为“高送”,增加了舌根鼻音韵尾。在北京的公共电车上,售票员发去声时由于肌肉懒惰、放松,往往把去声也念成轻声,出现吃字;轻声处于话语的音节链中,不仅自身的音节时值变化儿变成了粘着型的音段,而且使前接音节时值也发生了变化,例如“东西”一词,表方位时可分析为重型,表事物时不可分分析的“重轻型”,音节的时值都有显著的差异。

东西(表方位时的时值):东200 西240 总计440

东西(表事物时的时值):东150 西100 总计250【3】

参考文献

【1】史有为《汉语如是观》第269页,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徐宪光《言语交流中的信息差及其调控》第37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余志宏《语法结构的语音制约》,《汉语学习》1987年第5期

北京话大全全套解释

北京话大全(全套解释) 碍事儿:不方便 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关,因为鹰习性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消磨 B 拔塞子: 指放屁 白斋: 白吃白喝的意思 不开面儿: 不给人留情面 迸磁儿: 闹别扭 棒棰:外行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 把得紧:控制的紧。“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不老少:表示多“还真不老少” 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那楼倍儿高” 办:解决不论(音lin ):不管不顾甭:不用 棒棰: 外行 闭了眼:死亡

拔谱儿: 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 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变着方儿给我找事” 不得劲儿:不是滋味。得,dêi ,三声“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 拔份儿:高人一筹 掰:断交“那人是个二百五,我早就跟他掰了” 板儿爷:骑三轮车的人 傍:依* “傍大款” 暴:过量“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 倍儿:很,非常“我们俩倍儿瓷” 不吝:不在乎“这人什么都不吝” 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白霍:说话不着边际“没事尽瞎白霍” C 菜了:完了。“死菜了” 慈悲心地善良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cei (左卒右瓦):打败“还是不是让人给cei 了” 蹭:不花钱的享受“蹭饭、蹭吃蹭喝” *:交通混乱堵塞“路都*上了” 抄:碰巧“你可算抄上了”

普通话水平测试常考音变

普通话中的音变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 [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北京话大全及全套解释

A 碍事儿:不方便 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关,因为鹰习性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消磨 B 拔塞子: 指放屁 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迸磁儿: 闹别扭 棒棰:外行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 把得紧:控制的紧。“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不老少:表示多“还真不老少” 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那楼倍儿高” 办:解决 不论(音lin):不管不顾 甭:不用 棒棰: 外行 闭了眼:死亡 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

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变着方儿给我找事” 不得劲儿:不是滋味。得,dêi,三声“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 拔份儿:高人一筹 掰:断交“那人是个二百五,我早就跟他掰了” 板儿爷:骑三轮车的人 傍:依* “傍大款” 暴:过量“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 倍儿:很,非常“我们俩倍儿瓷” 不吝:不在乎“这人什么都不吝” 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白霍:说话不着边际“没事尽瞎白霍” C 菜了:完了。“死菜了” 慈悲心地善良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 cei(左卒右瓦):打败“还是不是让人给cei了” 蹭:不花钱的享受“蹭饭、蹭吃蹭喝”

*:交通混乱堵塞“路都*上了” 抄:碰巧“你可算抄上了” 趁:拥有“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攒:编写“刚攒了个本子” 撮:吃饭“今天去撮海鲜” 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 吃心:多心“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抽抽:缩短及收缩变小“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 呲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 迟累:负担 D 段子:一段故事或笑话的简称 大拿:某方面的专家 大马金刀:言其举止大方,不羞怯,不畏缩 打奔儿:奔儿是吻的意思,打奔儿指结吻 底儿掉:非常彻底 点儿背:运气不好的意思 点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逗闷子:寻开心 逗秧子:斗嘴 倒(音dáo)气儿:喘气“躺在那倒气儿” 大法了:厉害了

轻声儿化音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 1.本表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编制。 2.本表共收词548条(其中“子”尾词207条),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3.条目中的非轻声音节只标本调,不标变调;条目中的轻声音节,注音不标调号,如:“明白míng·bai” A:爱人àiren 案子ànzi B:巴掌büzhang 把子bǎzi 把子bàzi 爸爸bàba 白净báijing 班子bünzi 板子bǎnzi 帮手büngshou 梆子büngzi 膀子bǎngzi 棒槌bàngchui 棒子bàngzi 包袱büofu 包涵büohan 包子büozi 豹子bàozi 杯子byizi 被子baizi 本事btnshi 本子btnzi 鼻子bízi 比方bǐfang 鞭子biünzi 扁担biǎndan 辫子biànzi别扭bianiu 饼子bǐngzi 拨弄bōnong 脖子b?zi 簸箕b?ji补丁bǔding 不由得bùy?ude 不在乎bùzàihu 步子bùzi 部分bùfen C:财主cáizhu 裁缝cáifeng 苍蝇cüngying 差事chüishi 柴禾cháihuo 池子chízi 肠子chángzi 厂子chǎngzi 车子chyzi 场子chǎngzi称呼chynghu 尺子chǐzi 虫子ch?ngzi 绸子ch?uzi 除了ch úle 锄头chútou 畜生chùsheng窗户chuünghu 窗子chuüngzi 锤子chuízi 刺猬cìwei 凑合c?uhe 村子cūnzi D:耷拉düla 答应düying 打扮dǎban 打点dǎdian 打发dǎfa 打量dǎliang 打算dǎsuan 打听dǎting 大方dàfang 大爷dàye 大夫dàifu 带子dàizi 袋子dàizi 耽搁dünge 耽误dünwu

北京便民电话大全

北京便民电话大全 市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62015024 市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62255752 室内环境污染监测治理咨询热线8008108968 特种服务电话 匪警台110 电话报修台112 查号台114 报时台117 火警台119 医疗急救台120 天气预报台121 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台122 红十字会急救台999 政府机关投诉举报电话 市长热线65128080 市公安局限制养犬举报电话69738604 北京市人民政府便民电话中心12345 市扫黄办举报电话84251184 纪检委举报中心63841234 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反扒热线64011327 市工商局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 公安部经济犯罪举报中心电话65204333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投诉电话12365 国家禁毒委员会禁毒热线65204111 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62241234 市交通局执法总队投诉电话68351150 市价格举报中心电话12358 城管热线68516110 市环保局举报电话12369 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举报中心88371989 司法局148法律服务热线12348 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热线12366 市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电话68682000 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投诉电话65275315 市节水办公室举报电话88126840 市教委学校乱收费举报电话66074689 东城区政府便民电话64012345 西城区政府便民电话66112345 宣武区政府便民电话63512345 崇文区政府便民电话67612345 海淀区政府便民电话82612345 丰台区政府便民电话83812345 朝阳区政府便民电话65012345 石景山区政府便民电话68812345 密云县政府便民电话89012345 平谷区政府便民电话60912345 昌平区政府便民电话69712345 门头沟区政府便民电话69812345 顺义区政府便民电话69412345 怀柔区政府便民电话61612345 大兴区政府便民电话89212345 延庆县政府便民电话69112345 房山区政府便民电话80312345 通州区政府便民电话69512345 电信、邮政服务和投诉电话 北京通信公司客户服务中心10060 吉通公司北京客户服务中心1002 中国联通北京客户服务中心1001 铁通公司北京客户服务中心51828000 信息产业部电信用户申诉中心12300

.普通话水平测试轻声、儿化音词语表

淮海技师学院教案 编号:SHJD—508—15 版本号:A/0 流水号: 课题:普通话水平测试轻声、儿化音词语表 教学目的、要求:1.能根据轻声、儿化音标准正确拼读 2.能够根据标准规范读音 3.能够克服畏难情绪,耐心练习 教学重点:正确拼读轻声、儿化音词语表 教学难点:正确拼读轻声、儿化音词语表,引导学生耐心练习 授课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授课计划表、教案、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教学后记: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 一部分轻声词的辨别也有它的规律可循: 1、语气助词“的、地、得”都读轻声; 2、以“们”作尾缀的词语,大部分为轻声词 3、大部分的以“子”为尾缀的词,但这里有些特殊的情况,像表示对古代男子尊称的“孔子、孟子、晏子”等 4、人称代词的叠词 5、大部分的趋向动词和方位词读轻声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 ɑ>ɑr ɑnɡ>ɑr(鼻化) iɑ>iɑr iɑnɡ>iɑr(鼻化) uɑ>uɑr uɑnɡ>uɑr(鼻化)üɑn>üɑr ei>er enɡ>er(鼻化) ie>ier 板书设计 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1、什么是儿化? 2、练习儿化绕口令 根据学生练习的儿化绕口令进行评讲,导入轻声、儿化词语表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 “轻声”是普通话中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之外的一种有轻又短的声调,它是因为音节之间在连续音变的语流中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语音变化。有些轻声词,并没有严格的读音规定,即轻声、原调均可,但有些词语必读轻声,这就需要明确。 一部分轻声词的辨别也有它的规律可循: 1、语气助词“的、地、得”都读轻声; 2、以“们”作尾缀的词语,大部分为轻声词,如“我们、你们、同学们”等; 3、大部分的以“子”为尾缀的词,如“儿子、样子、胡子”等,是轻声词,但这里有些特殊的情况,像表示对古代男子尊称的“孔子、孟子、晏子”等,像“男子、女子”等,又如“瓜子、精子”等,都不是轻声词; 4、人称代词的叠词,如“爸爸、姐姐、姑姑”等,都是轻声词; 5、大部分的趋向动词和方位词读轻声,像“上来、下去、起来”以及“东边、上面”等。 根据韵母的划分掌握: 1 a---刀把儿号码儿戏法儿在哪儿找茬儿打杂儿板擦儿ai---名牌儿鞋带儿壶盖儿小孩儿加塞儿 an---快板儿老伴儿蒜瓣儿脸盘儿脸蛋儿收摊儿栅栏儿包干儿笔杆儿门槛

老北京话大全

A 碍事儿:不方便 暗门子:暗娼 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关,因为鹰习性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消磨 B 拔塞子:指放屁 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迸磁儿:闹别扭 棒棰:外行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 把得紧:控制的紧。“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不老少:表示多“还真不老少” 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那楼倍儿高” 办:解决 不论(音lin ):不管不顾 甭:不用 棒棰:外行 闭了眼:死亡 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 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变着方儿给我找事” 不得劲儿:不是滋味。得,dêi ,三声“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

拔份儿:高人一筹 掰:断交“那人是个二百五,我早就跟他掰了” 板儿爷:骑三*车的人 傍:依靠“傍大款” 暴:过量“ 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 倍儿:很,非常“我们俩倍儿瓷” 不吝:不在乎“这人什么都不吝” 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白霍:说话不着边际“没事尽瞎白霍” C 菜了:完了。“死菜了” 慈悲心地善良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 cei (左卒右瓦):打败“还是不是让人给cei 了” 蹭:不花钱的享受“蹭饭、蹭吃蹭喝” 叉:交通混乱堵塞“路都叉上了” 抄:碰巧“你可算抄上了” 趁:拥有“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攒:编写“刚攒了个本子” 撮:吃饭“今天去撮海鲜”

北京话(方言)

例子1 我待见你,甭介,挨墙靠壁儿,挨牌儿,插车,自己gě儿,话碴儿,上赶着,敢情,落忍,邪乎,邪性,较劲儿……你姥姥的,你丫找抽呐(北京土话),麻利儿,颠儿了,屁颠儿屁颠儿,逗闷子,撂挑子,捅篓子,俩人闷得儿蜜,看哈乐奔去,穿汗沓儿,踏拉板儿,水舀子,热水窜儿,把儿缸子,大肚儿累塞,哈拉八西的,归置归置,饽饽匣子,娄一眼,怯不溜丢的。哎呦喂!就手儿,gái搂,lá la。 例子2 说你一大老爷们儿家,一大清早儿的就站在当院满嘴跑火车,半点儿不着调。我隔着窗户纸这都运一脑门子气了,您这是唱的哪出儿啊?对,没错,就说你呢。 例子3 你还别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原本一老实巴交的人,学会耍猫儿腻了,成天当街晃荡打油飞,时不时的整出点汤儿事,再不就是胡吃闷睡。你自个儿照照镜子去,好嘛,活的越大越抽儿抽儿,整个一嘎杂子琉璃球。成天逮谁跟谁扯皮不说吧,办事儿也没个准谱儿,交代你屁大点儿的事儿,你说你放了我几回鹰了?合着我那点儿吐沫星子全打了水漂儿了!你瞧你平时那个德行,样儿大了你!装的人五人六儿的,还挺象那么回事的。实际上满肚子的幺蛾子,除了整天游手好闲,要嘛就是鼓捣点儿嘎七马八的事儿出来。要是结识了个有点儿来头的,好嘛,你拉多晚儿也得老着脸死命的巴结上。实在闲的发慌,也是跟那帮小混子起哄架秧子,打联联。走在街上看见个半老徐娘你都不错眼珠儿的盯着人家看。哪天遇上个概儿不吝的,给你一板儿砖,你就知道什么是肝儿颤了。你说你们家老爷子也怪不容易的,千倾地一根苗,还巴望着你能出息,平地扣饼呢。你不但一点长进没有,还成天让老爷子吃挂落儿,给老爷子折腾的五脊六兽的,跟着你转磨磨。一数落你几句,你就蹬鼻子上脸,长行市了你,嫌老爷子絮叨儿,车轱辘话来回说。怎么着,踏实了吧?蹦子儿没有看你还能鼓捣出什么花花肠子来。就欠让你成天介吃棒子面糊儿糊儿,顶多白饶你一碗凉白开遛遛缝儿。还甭跟我耍哩格儿楞。敢情你也有脚底下拌蒜,掰不开镊子的时候儿,平时那大嘴叉子一张不挺能白活的吗?麻利儿着呀,怎么变没嘴儿葫芦儿了?费了半天的吐沫,我也不跟你嚼舌头了,借光儿,我找个豁亮的地儿焖得儿蜜去了。 99例 01 小题大做叫邪乎 02 正宗北京话管他不叫他叫怹 03 正宗北京话管麻烦别人叫劳您驾 04 正宗北京话管问好叫吃了么您? 05 正宗北京话管再见叫回见您 06 正宗北京话管上哪儿叫上哪哈儿切您 07 正宗北京话管姓什么叫您贵姓 08 正宗北京话管可能是叫横是 09 正宗北京话管二叔叫二爹 10 正宗北京话管在哪儿住叫挨哪儿住 11 正宗北京话管光等着叫情等着 12 正宗北京话管从小叫打小儿 13 正宗北京话管后头叫后语儿后尾(yǐ 尾巴的尾)儿 14 正宗北京话管撮出的皮垢叫村儿 15 正宗北京话管哭哭咧咧叫哼唧 16 正宗北京话管揭扯下叫咧下来 17 正宗北京话管坚硬叫硬嘣 18 正宗北京话管拿不准叫二乎了 20 正宗北京话管闹别扭叫疙疙能能 21 正宗北京话管早着呢叫且着呢 22 正宗北京话管利索叫溜(liù)嗖 23 正宗北京话管鲜艳叫翠程脆生 24 正宗北京话管惹事叫捅篓子 25 正宗北京话管晾衣架叫衣裳架儿 26 正宗北京话管不叫不介 27 正宗北京话管顺便叫捎带手儿 29 正宗北京话管摢撸(hulu)叫抹擦 (maca) 30 正宗北京话管责备叫庛道 31 正宗北京话管完事叫散摊子 32 正宗北京话管人多叫乌央乌央 33 正宗北京话管反感叫腻歪

北京话

在老郑和王朔的作品里面时常出现“丫”这个字眼,一直没搞清。今天终于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丫:出自民间俚语,原话是:“丫头养的“即骂别人是私生子,后来比较简化是说法:”丫挺的“、“丫的”。后来随着使用的增多他骂人的意思渐渐减弱了不少,是一种贬损的人称代词或助词,有些贬义。 另外还有就是“傻x"这个词在北京方言的骂人话中并不像中国一些其他地方表示的那么严重,经常在平辈相熟的人相互交谈的口语中带出,一般并不会引起强烈反应,应该注意对方在说这个词时的语气和表情来判断是善意的玩笑还是恶意的谩骂;当然如果是不熟悉的人之间骂了对方这个词就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但这个词也并不是北京方言中侮辱别人最恶毒的,应该是中等程度的。 丫,一般用在人称代词后除了第一人称(因为毕竟有贬义并且原意对长辈不敬)如:“你丫“、“他丫“还有就是“那(音:内)丫“、“这丫“、“小丫的“还有就是干脆做人称代词,如:“丫挺的“,例:“瞧丫挺的那(音:内)个操行“中的“丫挺的“就是代指那个被说的人(做“他“的意思),因此例子中的话也可以这么说:“瞧他那个操行“。在例如“打丫挺的”一般是指“打他”,如果我要打你,我一般应该说:“打你丫挺的。”而不能省略“你”. 北京人在用北京方言对骂是往往很少用脏字,喜欢使用一些双关和暗示的语言,所以有时被骂了还往往反应不过来,尤其是在两个人对损的时候。

你丫=你丫听的=你丫头养的=非正房所生=私生子、杂种(就是丫头养的)。 这种在封建社会很受歧视。所以用来骂人。不过现在好象用的比较广泛。不过现在在年轻人中不带什么贬义和侵犯色彩了。和很好的哥们也可以用,但是和不很亲近的人则不要用。 总结: 一是恶毒的骂人语,说被骂者是妓女、破鞋生的孩子。最初语言是“丫挺的”,也有称“丫头养的”。 二是“嘴伴”,就是口头语,类似“他妈的”,并不是恶意伤人的话。有时好友之间互相搭话接话茬常用,如“你丫怎么才过来”。 E 文里也有类似的:"You son of bitch, where have you been?" or "You mother fucker,I thought you disappeared for ever?" 北京话大辞典

北京土话-- 中国方言网

北京土话-- 中国方言网 首页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 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台湾全国 当前位置:首页>> 北京>> 北京土话 >>正文 北京土话 gzzs在2006-8-2 10:58:21发表,被浏览2782次此文章共有 2 页 1 2 遛儿早儿:早晨起来散步。例:早上出门见面时打招呼:“遛早儿去呀?” 歇着吧:(1)休息之意,例:您歇着吧,我来。(2)阻止之意。例:你歇着吧,别再给我鼓捣坏了。 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含贬意。例:(1)你别在我这儿抖机灵了。例(2)“瞧,来了新领导,他又该抖机灵了。”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逗闷子:开玩笑。例:“没事儿别在这儿逗闷子。” 抖搂:“搂”读轻声,一般此词叠用。(1)摆弄、抖动之意。例:“那几件皮衣服在箱子里放了好长时间了,拿出来抖搂抖搂吧,见见风。” (2)说一说,亮出来之意。例:“一肚子委屈,全抖搂出来了”。“他那点儿事儿,给他抖搂抖搂。” 那主儿:“那”读音nei。指那个人,含贬意。例:“那主儿脾气可大呢,少招惹他。” 陏陏:看看。例:“你那本书看完了,让咱也陏陏”。 满世界:到处。“界”轻读。例:“他一天到晚满世界瞎跑,不知他忙什么呢。” 套瓷:拉近乎,搞好关系。例:“别跟我套瓷,没用。” 油儿:滑头。含贬意。例:“嘿,他可油儿着呢,你可斗不过他。”

谁跟谁呀:表示关系特别好。例:“咱俩谁跟谁呀,不用这么客气。” 侃,侃爷:吹牛。能吹牛的人,能说的人。例:(1)“你去跟他聊聊,他可能侃呢。”(2)“那主儿整个一个侃爷,没几句真的。” 颠儿:走跑。例:“吃饱了,颠儿吧!” 各色:特别,与众不同,怪癖。含贬意,例:“那位可各色着呢,谁也不爱搭理他!” 骨碌儿:“骨”读gu。一节儿,一段的意思。例:“这杠子上添了一骨碌儿红颜色。” 大老爷儿们儿:大男人。例:“你一个大老爷儿们儿,怎么这么小气呀!” 抠门儿:小气,吝啬。例:“这人可抠门儿呢,跟他可借不出什么东西。” 老爷儿:太阳。例:“老爷儿下山了,天快黑了。” 末了儿:最后。例:“末了儿,还挨了一顿批评。” 念秧儿:求别人,但又不直说,而是在闲聊时总提及某事,给人暗示。例:“他那是跟你念秧儿呢,想让你帮帮他。”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 把得紧:控制的紧。例: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棒棰:外行。 不老少:表示多。例:还真~。 打这儿:从此之后。例:~他是他我是我 打住:到此为止,别再说了。 倒气儿,闹气儿:喘气。例:躺在那r~。 兜圈子: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他,兜起圈子来。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儿化音表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 普通话的轻声词规律

一、轻声词语表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 1.本表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编制。 2.本表共收词548条(其中“子”尾词207条),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3.条目中的非轻声音节只标本调,不标变调;条目中的轻声音节,注音不标调号,如:“明白míng·bai” A 爱人àiren 案子ànzi B 巴掌büzhang 把子bǎzi 把子bàzi 爸爸bàba 白净báijing 班子bünzi 板子bǎnzi 帮手büngshou 梆子büngzi 膀子bǎngzi 棒槌bàngchui棒子bàngzi 包袱büofu 包涵büohan 包子büozi 豹子bàozi 杯子byizi 被子baizi 本事btnshi 本子btnzi 鼻子bízi 比方bǐfang 鞭子biünzi 扁担biǎndan 辫子biànzi 别扭bianiu 饼子bǐngzi 拨弄bōnong 脖子b?zi 簸箕b?ji 补丁bǔding不由得bùy?ude不在乎bùzàihu 步子bùzi 部分bùfen C 财主cáizhu 裁缝cáifeng 苍蝇cüngying 差事chüishi 柴禾cháihuo 池子chízi 肠子chángzi 厂子chǎngzi 车子chyzi 场子chǎngzi 称呼chynghu 尺子chǐzi 虫子ch?ngzi 绸子ch?uzi 除了chúle 锄头chútou 畜生chùsheng窗户chuünghu 窗子chuüngzi锤子chuízi 刺猬cìwei 凑合c?uhe 村子cūnzi D 耷拉düla 答应düying 打扮dǎban 打点dǎdian 打发dǎfa 打量dǎliang 打算dǎsuan 打听dǎting 大方dàfang 大爷dàye 大夫dàifu 带子dàizi 袋子dàizi 耽搁dünge 耽误dünwu 单子dünzi 胆子dǎnzi 担子dànzi 刀子düozi 道士dàoshi 稻子dàozi 灯笼dynglong 凳子dangzi 提防d?fang 笛子dízi 底子dǐzi 地道dìdao 地方dìfang 弟弟dìdi 弟兄dìxiong 点心diǎnxin 调子diàozi 钉子d?ngzi 东家dōngjia 东西dōngxi 动静d?ngjing 动弹d?ngtan 豆腐d?ufu 豆子d?uzi 嘟囔dūnang 肚子dǔzi 肚子dùzi 缎子duànzi 队伍duìwu 对付duìfu 对头duìtou 多么duōme

北京老话

北京老话 我待见你(喜欢), 甭借(不用), 挨墙靠壁儿(靠边), 挨着牌儿(依次), 茬车(堵车), 自己个儿(个为三声), 话碴儿, 上赶着, 敢情(原来), 落忍(忍心), 邪乎,邪性,较劲儿... 你姥姥的, 你丫找抽哪 麻溜儿, 颠了,屁颠颠"撒丫子". 姥姥.... 逗闷子. 撂挑子, 捅篓子 褶子了(不好办了,麻烦了)

抓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垦节儿(垦发四音,指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 蔫巴出溜 眼巴前儿 今儿个;明儿个;昨儿个 压根 踅摸 搂见 杵窝子 栽了(输了,丢人了)(现眼,栽面儿) 起子(出息) 臊眉搭眼劲的 乔尼亚娜.曹星 呦,这妞儿真逗. 丫——骂人的话,也叫丫挺,原本是丫头养的意思. 办——北京新流行语,打谁谁或给谁谁使坏. 轴——北京方言,指脾气执拗. 替——也叫"T",即人民币,属于道儿上的黑话. 个——人民币的量词,指万,一个就是一万,一千叫一本儿.折——两种读法,一读(舌),黑话,就是出事了,进去了.二读(遮)折跟头的折,本是一句隐语,即被公安人员抓起来的意思,后成为流行语,"折进去","折进来",就是被关起来的意思.

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挤兑——排挤,取笑,轻视别人的意思. 号儿——监狱或拘留所的别称. 泛儿——最新流行用语,就是指人穿着的样式,如一身运动装叫"运动泛儿",成熟女装叫"大蜜泛儿"等等. 尖果儿——漂亮的女孩. 尖孙儿——漂亮的男孩. 傍家儿——情妇,现在俗称二奶. 嗅蜜——找情人,找女朋友的意思. 傍着——即依附,"傍家儿"一词由此引申而来.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倍儿——特别的意思,形容词. 别介——就是别了,别这这样那样的意思,也可以叫"甭介" 套瓷——套近乎的意思. 言语——北京的口语,即说话的意思. 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勺上",就是连带着把他也给打了. 糟践——埋没,糟踏的意思. 大喇——指出卖色相和肉体的放荡女人.现在好象一般都管这叫"大蜜"了. 消停——踏实的意思.停读轻声.

北京方言集锦

北京土话 遛儿早儿:早晨起来散步。例:早上出门见面时打招呼:“遛早儿去呀?” 歇着吧:(1)休息之意,例:您歇着吧,我来。(2)阻止之意。例:你歇着吧,别再给我鼓捣坏了。 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含贬意。例:(1)你别在我这儿抖机灵了。例(2)“瞧,来了新领导,他又该抖机灵了。”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逗闷子:开玩笑。例:“没事儿别在这儿逗闷子。” 抖搂:“搂”读轻声,一般此词叠用。(1)摆弄、抖动之意。例:“那几件皮衣服在箱子里放了好长时间了,拿出来抖搂抖搂吧,见见风。” (2)说一说,亮出来之意。例:“一肚子委屈,全抖搂出来了”。“他那点儿事儿,给他抖搂抖搂。” 那主儿:“那”读音nei。指那个人,含贬意。例:“那主儿脾气可大呢,少招惹他。” 陏陏:看看。例:“你那本书看完了,让咱也陏陏”。 满世界:到处。“界”轻读。例:“他一天到晚满世界瞎跑,不知他忙什么呢。” 套瓷:拉近乎,搞好关系。例:“别跟我套瓷,没用。” 油儿:滑头。含贬意。例:“嘿,他可油儿着呢,你可斗不过他。” 谁跟谁呀:表示关系特别好。例:“咱俩谁跟谁呀,不用这么客气。”侃,侃爷:吹牛。能吹牛的人,能说的人。例:(1)“你去跟他聊聊,

他可能侃呢。”(2)“那主儿整个一个侃爷,没几句真的。” 颠儿:走跑。例:“吃饱了,颠儿吧!” 各色:特别,与众不同,怪癖。含贬意,例:“那位可各色着呢,谁也不爱搭理他!” 骨碌儿:“骨”读gu。一节儿,一段的意思。例:“这杠子上添了一骨碌儿红颜色。” 大老爷儿们儿:大男人。例:“你一个大老爷儿们儿,怎么这么小气呀!” 抠门儿:小气,吝啬。例:“这人可抠门儿呢,跟他可借不出什么东西。” 老爷儿:太阳。例:“老爷儿下山了,天快黑了。” 末了儿:最后。例:“末了儿,还挨了一顿批评。” 念秧儿:求别人,但又不直说,而是在闲聊时总提及某事,给人暗示。例:“他那是跟你念秧儿呢,想让你帮帮他。”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 把得紧:控制的紧。例: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棒棰:外行。 不老少:表示多。例:还真~。 打这儿:从此之后。例:~他是他我是我 打住:到此为止,别再说了。 倒气儿,闹气儿:喘气。例:躺在那r~。 兜圈子: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他,兜起圈子来。

汉语拼音的轻声、儿化和变调

汉语拼音的轻声、儿化和变调 一、轻声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如兄弟xiōng di(指弟弟)——兄弟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如:对头duì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duì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如:神气、商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如:行啊、好吧、去吗。 ⑵助词“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⑶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⑹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熟记声调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及标调歌:“见到 a 不放过,没有 Aa 找 o、e,i、u 相遇标在后,一个韵母最好说” 二、儿化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儿化现象是北方话的特点之一,主要是由词尾

“儿”变化而来。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er)失去了独立性,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的音节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儿化音节虽然用两个汉字表示,但并不是两个音节,读的时候仍要念成音节,拼写的时候在原来的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如“花儿”写成huār。 韵母儿化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儿化了,但原韵母不变,如:“号码儿”(hàomǎr)中的“码”,虽然儿化了,但韵母还是 a;另一种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了变化,如:“树根儿”(shùgēnr)中的“根”(gěn),儿化后,它的韵尾 n 丢失,实际读成了shùgēr。由于儿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这样,有些音节本来是不同音的,却变成同音的了。如“针”和“枝”是两个不同音的字,儿化之后,成了“针儿”和“枝儿”,变成读音相同的了。普通话的韵母除了 e、er 不能儿化外(ueng 一般也不儿化),其它韵母都可以儿化。 儿化的主要作用是: 表示温和、喜爱的感情色彩。例如:女孩儿、红花儿。 形容细小、轻微的状态和性质。例如:一点儿、小米儿。 确定词性。兼作动词、名词或兼作形容词、名词的词,儿化后确定为名词词性。例如:盖——盖儿、尖——尖儿。 区别词义。例如:儿(脑袋)——头儿(带头的、领导人)、白面(面粉)——白面儿(白色的粉末或指毒品海洛因) 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音节和音节连续读出,声调相互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来的调值,这种现象叫变调,变调是一种自然音变现象,对语言的表达没有影响。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只读上声的前一半,后一半消失。如:首先、祖国、广大、耳朵。 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得跟阳平的调值一样。如:手表、古典、美好、理想。

北京话大全及全套解释

北京话大全及全套解释

————————————————————————————————作者:————————————————————————————————日期:

A?碍事儿:不方便 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 关,因为鹰习性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消磨?B ?拔塞子: 指放屁?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迸磁儿: 闹别扭?棒棰:外行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把得紧:控制的紧。“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不老少:表示多“还真不老少” 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那楼倍儿高” 办:解决?不论(音lin):不管不顾 甭:不用?棒棰: 外行?闭了眼:死亡 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扳杠: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变着方儿:想尽各种办法“变着方儿给我找事” ?不得劲儿:不是滋味。得,dêi,三声“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 拔份儿:高人一筹 掰:断交“那人是个二百五,我早就跟他掰了” 板儿爷:骑三轮车的人 傍:依* “傍大款”?暴:过量“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 倍儿:很,非常“我们俩倍儿瓷” 不吝:不在乎“这人什么都不吝”?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白霍:说话不着边际“没事尽瞎白霍” ?C 菜了:完了。“死菜了” ?慈悲心地善良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cei(左卒右瓦):打败“还是不是让人给cei了”?蹭:不花钱的享受“蹭饭、蹭吃蹭喝” *:交通混乱堵塞“路都*上了” 抄:碰巧“你可算抄上了” 趁:拥有“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攒:编写“刚攒了个本子” ?撮:吃饭“今天去撮海鲜”?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 吃心:多心“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抽抽:缩短及收缩变小“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 ?呲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 迟累:负担?D 段子:一段故事或笑话的简称 大拿:某方面的专家 大马金刀:言其举止大方,不羞怯,不畏缩 打奔儿:奔儿是吻的意思,打奔儿指结吻

老北京土话大全

老北京土话大全 鸡贼——形容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局器——形容仗义、大方、豪爽。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小力笨儿——形容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人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点卯——形容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就走的意思。 言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翻车——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形容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形容练武术的人。 瞎了——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念央儿——形容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甩咧子——发脾气的意思。 这程子——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形容服软的意思。 半不——形容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形容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形容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 大限——即寿数。过去人们迷信,认为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大限已到”就是快要到死的时候了。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了儿——形容最后、最终的意思。 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颠儿了——形容撒腿跑了。 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勺上”,就是连带着把别人也给打了。 横——“横是”的简化音,“横是”是“横竖”的变读,有大概、反正、也许的意思。 唏溜儿——形容说话用鼻子吸气,即不利落的意思。也可写作“吸溜儿”。 点儿背——“点儿”,指不幸的遭遇、运气;即所谓的背时。“点儿背”的意思是运气不好,倒霉。 咕容——在地上蠕动的意思。 遭践——形容埋没、糟蹋的意思,自己把自己给毁了,即自杀的含义。 业障——作孽、罪过。 一绷子——形容即很长时间的意思。有时也说“一绷儿”。 号——监狱或拘留所的别称。

北京土话—北京方言词语

—北京方言词语 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砸窑—是留着不给别人的意思。 局器—仗义,大方,豪爽。 果儿—是女人的意思。 尖果—漂亮的女孩。 苍果—老太太。 戏果—跟泡妞,嗅蜜一个意思,台湾话叫把马子。 孙儿—被泡的男孩。 尖孙—漂亮的男孩。 傍家儿—情妇,现在官称二奶。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小力笨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点卯---北京土话,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言语---北京的口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北京土话,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北京土话,练武术的人。 理门儿---老北京一种禁烟酒的民间社会组织,形式近似reee,有“理门公所“管理事务,加 入者称为“在理儿“,对外人推辞烟酒时说“我有’门坎’。“ 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出现场---gongan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处理问题。 念央儿---北京土话,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摔咧子---北京土话,发脾气的意思。 鸡---野鸡的简称,也被称为“鸡婆“,就是暗娼。 这程子---北京土话,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半不啰啰---北京土话,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北京土话,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有时,也说成抹咕丢的。 大限---即寿数。过去人们迷信,认为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大限已到“就是数已到,快 到死的意思。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末了儿---北京土话,最后、最终的意思,有时也简化为“末了儿“。 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颠儿了---撒腿跑了。 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勺上“,就是连带着把他也给打了。 横---北京土话“横是“的简化音,“横是“是“横竖“的变读,有大概、反正、也许的意思。 唏溜儿---北京土话,说话用鼻子吸气,即不利落的意思。也可写作吸溜儿。 点儿背---北京土话,“点儿“,指不幸的遭遇、运气;即所谓的背时。“点儿背“的 意思是运 气不好,倒霉。 脏了房---老北京人迷信,认为人被凶杀,死在屋子里,会带来晦气,故有“脏房“一说。 咕容---在地上蠕动的意思,北京方言。 遭践---北京土话,埋没、糟踏的意思,自己把自己给淹践了,即自杀的含义。 业障---作孽、罪过。 摆龙门阵---四川话,闲聊天的意思。 一绷子---北京土话,即很长时间的意思。有时也说一绷儿。 号---监狱或拘留所的别称。 片子---“片“读骗,片子即名片,北京新土语。 猫着---北京土话,闲呆着的意思,也有躲藏的含义。 替---也叫“T“,即人民币,属于道儿上的黑话。 妈咪---歌厅的女领班。 怯勺---北京土话,不懂行,闹笑话的意思。 全活儿---京城隐语,即卖身,也就是暗娼。 傍着---即依附,“傍家儿“一词由此引申而来。 葛---北京方言,即脾气各色,古怪。有时也用作形容词,形容什么事儿或什么东 西葛。 打漂儿---即无职无业,在社会上闲逛。北京土话。 帕替---英语party的译音,小型舞会、音乐会、聚会的意思。(港台译作派对) 雁么虎---蝙蝠。北京方言。 大喇---喇,北京新土语,指出卖色相和肉体的放荡女人。“喇“的前边加上一个“大“字,是 强调其名气和“宰人“的狠劲儿。考证“喇“的词义,与“拉人“有关,“拉人“即“宰人“,“喇“是“拉“的音变。 卖---京城隐语,即卖身。

老土话大全(终审稿)

老土话大全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老北京土话大全 鸡贼——形容小气、吝啬,暗藏私心。 局器——形容仗义、大方、豪爽。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小力笨儿——形容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水三儿——老北京对送水人的称呼,多为山东人。 点卯——形容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就走的意思。 言语——即说话的意思,言语的读音是“元义”。 翻车——即翻脸的意思。 炸了庙——形容惊愕、急眼的意思。 练家子——形容练武术的人。 瞎了——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 念央儿——形容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甩咧子——发脾气的意思。 这程子——这一段时间的意思。 拉了胯——形容服软的意思。 半不——形容半截儿,事情做到一半,尚未完成。 大拿——形容能作主、管事的人。 抹不丢地——形容难为情,面子上不光彩。 大限——即寿数。过去人们迷信,认为人的寿命都是有定数的,“大限已到”就是快要到死的时候了。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了儿——形容最后、最终的意思。 概儿不论——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论”读“吝”。 颠儿了——形容撒腿跑了。 勺上——“勺”是北京土话,打,打架的意思。“勺上”,就是连带着把别人也给打了。 横——“横是”的简化音,“横是”是“横竖”的变读,有大概、反正、也许的意思。 唏溜儿——形容说话用鼻子吸气,即不利落的意思。也可写作“吸溜儿”。 点儿背——“点儿”,指不幸的遭遇、运气;即所谓的背时。“点儿背”的意思是运气不好,倒霉。 咕容——在地上蠕动的意思。 遭践——形容埋没、糟蹋的意思,自己把自己给毁了,即自杀的含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