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卫生基础》真题库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有关骨内注射药物的方法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只用于6岁以下儿童

B、可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

C、癫痫持续状态时可用于快速建立用药途径

D、常用的部位是胫骨近端内侧

【答案】A

【解析】骨内注射可快速建立用药途径,适用于有此需要患者,不应以年龄为评价标准。

2、患者,27岁,男性,河北省人。突起发热伴头痛、全身疼痛、食欲不振10天,起病第5天出现全身皮疹。体格检查发现体温39.2℃,脉搏120次/分,咽喉充血,除头面部外,全身皮肤有斑丘疹和少量皮下出血点。肝脾肋下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53×109/L,红细胞为4.9×1012/L,血小板为153.7×109/L。当地

有类似患者,家里老鼠较多,有被蚤叮咬史。该病例的诊断最可能是()。

A、猩红热

B、登革热

C、流行性出血热

D、地方性斑疹伤寒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选答“伤寒”或“登革热”,本例起病急,皮疹较多,分布广,无相对缓脉,无白细胞减少,不支持伤寒;患者未到过登革热流行区,周围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无减少,不支持登革热。应复习伤寒和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并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鉴别。要点本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都符合地方性斑疹伤寒的诊断;检测血清外斐反应有助于明确诊断;青霉素对立克次体病无效。

3、胸片可见环形透亮区、肺门上提、肺纹理呈垂柳状改变的多为()。

A、Ⅱ型肺结核

B、Ⅳ型肺结核

C、I型肺结核

D、V型肺结核

【答案】B

【解析】Ⅳ型肺结核,即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因肺组织纤维收缩,肺门被牵拉向上,肺纹呈垂柳状阴影,纵隔牵向病侧。

4、典型肠阿米巴病的粪便为()。

A、果酱样大便

B、黏液脓血便

C、米泔水样便

D、血水样便

【答案】A

【解析】典型肠阿米巴病的粪便为果酱样便,典型细菌性痢疾为黏液脓血便,上消化道出血为柏油样便,典型霍乱为米泔水样便。

5、关于蒸发散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水汽化时吸收体热而散热的一种散热方式

B、发生在皮肤或粘膜表面

C、水分直接透出皮肤聚集成水滴后被蒸发,称为不感蒸发

D、汗液聚成汗滴后被蒸发称为可感蒸发

【答案】C

【解析】蒸发散热是指水分从体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一种方式,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式。不感蒸发是指体内的水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汽化的过程。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活动,通过汗液蒸发可有效带走大量体热,发热可被意识到,又称可感蒸发。故选C。

6、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A、呼吸道合胞病毒

B、肺炎链球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肺炎支原体

【答案】D

【解析】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7、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的,而是借助认知的()。

A、中介作用

B、诱导作用

C、异常作用

D、正常作用

【答案】A

【解析】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正常的认知产生正常的情绪反应,异常的认知则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如抑郁症、焦虑症)。在情绪障碍中,认识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的继发的。故选A。

8、治疗军团感染的首选药是()。

A、青霉素G

B、四环素

C、红霉素

D、头孢类

【答案】C

【解析】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其抗菌谱较窄,对大多数G?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抗菌作用强,对部分G?菌(脑膜炎奈瑟菌、嗜肺军团菌)高度敏感。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也有抑制作用。故选C。

9、神经元传导冲动传导是通过()。

A、神经束膜

B、轴膜

C、突触小泡

D、微管

【答案】B

【解析】神经冲动形成后,沿轴膜向终末传递。

10、下列疾病中最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

A、麻疹

B、高血压

C、天花

D、直肠癌

【答案】D

【解析】不同类型疾病,有不同的策略,任何疾病或多数疾病,都应强调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主要用于预防肿瘤性疾病。三级预防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故选D。

11、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