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技术基础

第一章训练性作业

1.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距离,其类型可分为( C )

A.局域网、广域网和混合网B.分布的、集中的和混合的

C.局域网和广域网D.通信网、因特网和万维网

2.网络存储的类型有( C )

3.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D )

A.精度高

B.内存容量大

C.运算速度快

D.共享资源

4.网络操作系统与一般的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不同,在于它们提供的服务有差异,nos偏重于将与网络活动相关的特性”加以优化,即经过网络来管理诸如共享数据文件等,软件应用褐外部设备之类的资源,而os则偏重于优化用户与系统的接口以及在其上面运行的应用。

操作系统是基于BIOS之上的,用于运行应用软件的一套软件,它把硬件的功能调动起来,把应用软件的代码翻译过来运行,其它软件通过它对电脑发号施令。

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1、速率

计算机发送出的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比特(bit)是计算机中的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单位。英文字bit来源binary digit(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链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data rate)或者比特率(bit rate)。速率的单位是b/s(比特每秒)或者bit/s,也可以写为bps,即bit per second。当数据率较高时,可以使用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现在一般常用更简单并不是很严格的记法来描述网络的速率,如100M以太网,而省略了b/s,意思为数据率为100Mb/s的以太网。这里的数据率通常指额定速率。

2、带宽

带宽本上包含两种含义:

(1)带宽本来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例如,在传统的通信线路上传送的电话信号的标准带宽是(从300Hz到,即声音的主要成分的频率范

围)。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赫兹。在以前的通信的主干线路传送的是模拟信号(即连续变化的信号)。因此,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即为线路的带宽。

(2)在计算机网络中,贷款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量“。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即为b/s。子这种单位的前面也通常加上千(k)、兆(M)、吉(G)、太(T)这样的倍数。

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进场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显然,吞吐量受到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例如,对于一个100Mb/s的以太网,其额定速率为100Mb/s,那么这个数值也是该以太网的吞吐量的绝对上限值。因此,对100Mb/s的以太网,其典型的吞吐量可能只有70Mb/s。

4、时延

时延指数据(一个报文或者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也可以称为延迟或者迟延。

第二章

1.下列哪一个地址是合法的IP地址( D )

A.202:114:300:65 B.D.以下IPv6地址中,不合法的是( B )

:0250:0000:0001:0000:0000:0000:4567

:250:0:1::4567

:250::1::5556

D.::是Internet上一台计算机的( A )

A.域名地址 C.非法地址 D.协议名称

4. IP地址和域名的关系是什么

域名解析是把域名指向网站空间IP,让人们通过注册的域名可以方便地访问到网站一种服务。域名解析也叫域名指向、服务器设置、域名配置以及反向IP登记等等。说得简单点就是将好记的域名解析成IP,服务由DNS服务器完成,是把域名解析到一个IP地址,然后在此IP 地址的主机上将一个子目录与域名绑定。

5. 解释ARP、NAT和ADSL的含义。

ARP:地址解析协议,即ARP,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NAT:网络地址转换属接入广域网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亦可称作非对称数学字用户环路。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

第三章

1.路由器比网桥传送包慢的原因是( A )

A.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层,需要更多的时间解释逻辑地址信息

B.路由器比网桥的缓冲小,因此在给定的时间内传递信息就少

C.路由器在把数据包传送到其他设备前需要从目的地等待响应信息

D.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三层,要比工作在第三层的网桥慢

2.在环形结构中,工作站间通过( C )协调数据传输。

CD C.优先级 D.令牌

3.下列协议中( D )不是路由器协议

4. 简述虚拟网络的功能和作用。

虚拟专用网络功能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在企业网络中有广泛应用。VPN 网关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VPN有多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按协议进行分类。VPN可通过服务器、硬件、软件等多种方式实现。

5.阐述路由选择协议中AS的作用。

一个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指一个互连网络,就是把整个Internet划分为许多较小的网络单位,这些小的网络有权自主地决定在本系统中应采用何种路由协议)内的路由协议

称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AS之间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第四章

网络的基本模块STM-1的速率是( C )

无线网络IEEE 协议所采用的频率和传输速率是( A )

、11Mbps 、54Mbps

、11Mbps 、54Mbps

的传输速率是( C )

A.上行下行都是10Mbps

B.上行8Mbps,下行640Kbps

C. 上行640Kbps,下行8Mbps

D. 上行,下行64Kbps

4.请简述FDDI网络令牌的操作过程。

FDDI包括两个令牌环,一个用于备份以备主环失效时使用,主环提供100Mbps的速率。如果副环不需要备份,那么传输速率可达到200Mbps。单环可延伸到最大距离,而双环却只能延伸到100km.

5. 阐述ATM中3种通道的关系及其功能。

传输通道TP、虚通道VP、虚信道VC

第五章

1.把E-Mail服务器中的邮件删掉,但还是可以在( D )里找到。

A.发件箱

B.已删除邮件箱

C.已发送邮件箱

D.收件箱

2.电子邮件地址的邮件服务器地址是(D )

我们可以通过( A )发帖子、收发信件、发送论坛短信、网络投票等。

C.写信

D.上网

4.什么叫下载什么叫上载

下载(downLoad) 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文件,把互联网或其他电子计算机上的信息保存到本地电脑上的一种网络活动。下载可以显式或隐式地进行,只要是获得本地电脑上所没有的信息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下载,如在线观看。

上传(upload)就是将信息从个人计算机(本地计算机)传递到中央计算机(远程计算机)系统上,让网络上的人都能看到。将制作好的网页、文字、图片等发布到互联网上去,以便让其他人浏览、欣赏。这一过程称为上传。

5.在用FTP服务下载文件时,发现下载的文件与原文件不一致,为什么

网络错误、传输模式设置错误

(1)FTP的传输模式为文本方式传输,还没设置为二进制方式传输

(2)传输线路出现故障

(3)病毒感染

(4)FTP程序出现错误

(5)有些FTP会下载其快捷方式

(6)传输中断

第六章

1.网页中的单行文本框对象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为(A )

中的

……

标记的作用是(B )

A.将文本分段显示

B.按照文本原样进行显示

C.将文本变为斜体字显示

D.改变文本中字体大小

3.下列选项哪一个是合法的JavaScript变量名(D )

*

4.如何建立ODBC的数据源

创建的数据库文件是供本机上的用户使用的,所以这里选择“用户d sn”;

然后按下“添加”按钮,在弹出的数据源管理器对话框里,为自己所要创建的数据源选择一个驱动程序,本文的数据库文件是用microsoft access创建的,所以要选择“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

按“完成”按钮后,进入一个标题为“odbc microsoft access 安装”的界面,在其中设置“数据源名”为“mydatasource”,选取数据库文件“c:\myfile\”,然后确定即可。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odbc数据源的注册。当然,在以上的步骤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选项。

5.通过浏览器浏览含有JavaScript脚本的ASP网页时,只能从源文件中读到JavaScript脚本而看不到ASP脚本,为什么

ASP源程序代码,不会传到用户的浏览器,传到浏览器的只是包括脚本执行结果的HTML代码,因此可以保护源代码不会外泄。

第七章

1.下列哪一项服务是IIS能够提供的(B )

2.下列选项哪一个是合法的域名( A )

,com,gov 如何使有些用户能够访问FTP服务器,而有些用户则不能

方法1:建立并编辑/ect/ftpusers文件,将不允许使用FTP的用户加入到/ect/ftpusers文件中。

方法2:设置专用用户名及口令,拒绝非法用户访问。

4.简述链接代理服务器的两种形式。

答:(1)代理服务器配置两块网卡,每块网卡都捆绑TCP/IP协议。一个网卡有合法的IP地址,DNS、网关,使用上一级网络管理员所给定的IP地址,该网卡对外连接,负责与互联的通信。另一块网卡对内连接,负责与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通信,因此它的IP地址可以和局域网内计算机一样设为私有IP地址,网关、DNS的IP地址不用设定。

(2)代理服务器只配置一块网卡,网卡捆绑的TCP/IP协议中配置两个IP地址,一个为对外与互联通信的合法IP地址,网关、DNS也是使用上一级网络管理员给定的IP地址;另一个为对内与网内计算机通信的私有IP地址。

5.简述DHCP的优缺点

优点:(1)DHCP提供了安全、可靠且简单的TCP/IP网络配置,确保不会发生地址冲突,并且通过地址分配集中管理预留的IP地址。

(2)采用DHCP大大减少了在管理上耗费的时间。

(3)DHCP提供了计算机IP地址的动态配置,系统管理员通过限定租约时间来控制IP地址的分配。

缺点:

(1)在分布式网络中,DHCP服务器没办法交换及共享地址和其他数据,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分配IP地址并确保一个服务器中的IP地址与另一个服务器中的IP地址不重复。

(2)DHCP不能同传统的域名服务器(DNS)共享地址,网络管理员必须定期地的工更新DNS。

(3)如果DHCP服务器出现故障,IP地址依赖于该服务器的其他PC将断开与网络的连接

第八章

1.操作目录数据库的语言称为( C )

2.按照“桔黄皮书”对多用户计算机系统安全级别的划分,Windows 98和Windows NT系统达到的安全级别分别为(C )

和C1 和C2 和C2 和B1

3.在路由器上,通过访问列表对进出内部网的IP地址进行限制的技术,从技术特点上更类似于( A )

A.网络层防火墙

B.应用层防火墙

C.代理服务器

D.以上都不是

4.防火墙技术分为哪两类试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答:(1)网络层防火墙:

优点:便宜、简单、过滤规则易于维护。

缺点:功能单一,只能提供基本的统计纪录,内部主机可被Internet上的系统访问。整个网络容易受到Internet的入侵。

(2)应用层防火墙:

优点:功能多、应用灵活,能提供许多报告、统计和监控手段,以控制网络的运行;提供有益的内部网络功能。可以使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完全隔离。可以监视外部主机的连接企图,比较安全。

缺点:比网络层防火墙要高得多,需要配置专门的软件及高性能的硬件系统,否则会产生严重的通信瓶颈。复杂,管理员不仅需要清楚的了解TCP/IP,还需要为存储、监视和报告功能作出最合理的设置。

v1中定义了哪几个PDU其功能分别是什么

(1)GetRequest:请求获得代理中当前管理对象的值。

(2)GetNextRequest:请求获得代理中当前对象的下一个对象值。

(3)SetRequest:请求修改代理中当胆对象值。

(4)GetResponse:返回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值,代理对上述三种请求的响应。

(5)Trap:当代理监测到某些突发事件时,主动向管理者报告。

第九章

1.下列哪一项不是电缆外皮的作用( A )

A.覆盖

B.绝缘

C.保护套

D.编织

类双绞线支持的最大速率是(B )

3.水平布线的传输距离为( B )

4.简述测试过程中可能导致”接线图未通过“错误的原因。

接线图未通过故障原因可能是两端的接头有断路、短路、交叉或破裂,或是因为跨接错误等。

5.在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时,请问什么样的环境最适合用简单的总线结构

答: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联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将参与网络工作的各种设备用媒体互联在一起有多种方法,实际上只有几种方式能适合网络的工作。如果一个网络只连接几台设备,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它们都直接相连在一起,这种连接称为点对点连接。用这种方式形成的网络称为全互联网络。这种方式只有在涉及地理范围不大,设备数很少的条件下才有使用的可能。即使属于这种环境,在网络技术中也不使用。我们所说的拓扑结构,是因为当需要通过互联设备(如路由器)互联多个网络时,将有可能遇到这种广域网(W AN)的互联技术。目前大多数网络使用的拓扑结构有3种:①星型(或树型)拓扑结构;②环型拓扑结构;③总线型拓扑结构;

形成性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是在主机前增设一个()

A.服务器B.小型机C.微型计算机D.前置处理机

2.下列介质中不属于有线介质的有()

A.微波B.双绞线C.同轴电缆D.光纤

3.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属于()

A.互联网B.局域网C.城域网D.广域网

4.网络存储的类型有()

A.SNA B.INAS C.SAN D.IDE

上各种网络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相互通信的基础是()协议

A.TCP/IP B.TCP C.IP

是Internet上一台计算机的()

A.协议名称B.IP地址C.域名D.MAC地址

7.下列哪种设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A.集线器B.交换机C.路由器D.网关

和10Base-5的区别是()

A.10Base-2使用同轴电缆,10Base-5使用双绞线

B.10Base-2使用CSMA/CD,10Base-5使用优先级

C.10Base-2使用总线,10Base-5使用环形

D.10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10Base-5使用粗同轴电缆

9.下列选项哪一个是合法的域名()

,com,gov 在路由器上,通过访问列表对进出内部网的IP地址进行限制的技术,从技术特点上更类似于()

A.网络层防火墙

B.应用层防火墙

C.代理服务器、B、C都不是

类双绞线支持的最大速率是()

12.根据EIA/TIA 568标准,在RJ-45中,下列哪一对线不在一个线对内()

、2 、4 、4 、8

13.在收发电子邮件过程中,有时收到的电子邮件有乱码,其原因是()

A.图形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的干扰

B.声音信息与文字信息的干扰

C.计算机病毒的原因

D.汉字编码的不统一

14.在ASP中,如果想要实现从目前的网页转移到另一个网页,需要的方法是()

二、多项选择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5.下列哪些设备属于网络设备()

A.交换机B.路由器C.双绞线D.集线器

16.下列哪些协议不属于应用层协议()

A.HTTP B.TCP C.IP D.DNS

三、填空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7.域名服务器的类型有主域名服务器、__辅助域名服务器____、转发域名服务器、惟缓冲服务器。

18.邮件服务器的管理任务主要有:别名管理、邮件队列管理_______和邮件日志管理。

19.网络管理的主要任务分为用户管理、配置管理、_性能管理______、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和其它网络管理功能等7个方面。

20.结构化布线的子系统包括___工作区子系统____、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 请简述宽带无线网络IEEE 协议的距离和调制方式以及传输速率的关系。

22. 阐述四层交换、三层交换和二层交换之间的区别。

二层交换机用于小型的局域网络。这个就不用多言了,在小型局域网中,广播包影响不大,二层交换机的快速交换功能、多个接入端口和低谦价格为小型网络用户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

路由器的优点在于接口类型丰富,支持的三层功能强大,路由能力强大,适合用于大型的网络间的路由,它的优势在于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及和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

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快大型局域网络内部的数据的快速转发,加入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如果把大型网络按照部门,地域等等因素划分成一个个小局域网,这将导致大量的网际互访,单纯的使用二层交换机不能实现网际互访;如单纯的使用路由器,由于接口数量有限和路由转发速度慢,将限制网络的速度和网络规模,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快速转发的三层交换机就成为首选。

一般来说,在内网数据流量大,要求快速转发响应的网络中,如全部由三层交换机来做这个工作,会造成三层交换机负担过重,响应速度受影响,将网间的路由交由路由器去完成,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优点,不失为一种好的组网策略,当然,前提是客户的腰包很鼓,不然就退而求其次,让三层交换机也兼为网际互连。

第四层交换的一个简单定义是:它是一种功能,它决定传输不仅仅依据MAC地址(第二层网桥)或源/目标IP地址(第三层路由),而且依据TCP/UDP(第四层) 应用端口号。第四层交换功能就象是虚IP,指向物理服务器。它传输的业务服从的协议多种多样,有HTTP、FTP、NFS、T elnet或其他协议。这些业务在物理服务器基础上,需要复杂的载量平衡算法。在IP世界,业务类型由终端TCP或UDP端口地址来决定,在第四层交换中的应用区间则由源端和终端IP地址、TCP和UDP端口共同决定。

在第四层交换中为每个供搜寻使用的服务器组设立虚IP地址(VIP),每组服务器支持某种应用。在域名服务器(DNS)中存储的每个应用服务器地址是VIP,而不是真实的服务器地址。

23. 阐述虚拟专用网三种不同组建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与传统的广域网相比,虚拟专用网能够减少运营成本以及降低远程用户的连接成本。此外,虚拟专用网固定的通讯成本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营开支。虚拟专用网还能够提供低成本的全球网络机会。缺点: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专用网的可靠性和性能不再企业的直接控制之下。机构必须依靠提供虚拟专用网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保持服务的启动和运行。这个因素对于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协商一个服务级协议,从而创建一个保证各种性能指标的协议,是非常重要的。优点:虚拟专用网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安全,使用高级的加密和身份识别协议防止数据被窥探,防止数据窃贼和其它非授权的用户窥探数据。缺点:企业创建和部署一个虚拟专用网并不是非常容易。这个技术需要对网路和安全问题有高水平的理解以及认真地规划和配置。因此,选择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处理更多的具体的运营问题是一个好主意。优点:设计良好的宽带虚拟专用网是模块化的和伸缩性的。虚拟专用网技术能够让应用者使用容易设置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允许迅速地和方便地向这个网络增加新用户。这个能力意味着企业不必增加额外的基础设施就能够提供大量的网络容量和应用。缺点:不同厂商的虚拟专用网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不是总是相互兼容的,因为许多厂商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遵守虚拟专用网技术标准。因此,设备的混合搭配可能引起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使用一家供应商的设备也许会增加成本。优点:虚拟专用网能够让移动员工、远程办公人员、业务合作伙

伴和其他人利用本地可用的、高速宽带接入技术访问公司的网络,如DSL、线缆和wifi等技术。此外,高速宽带连接为连接远程办公室提供一个节省成本的方法。缺点:虚拟专用网在与无线设备一起使用时会产生安全风险。接入点之间的漫游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当用户在接入点之间漫游的时候,任何依靠高水平加密的解决方案都会被攻破。幸运的是有一些第三方解决方案能够解决这个缺陷。

24.简述连接代理服务器的两种形式。

25.防火墙技术分哪两类各有什么优缺点

分为“包过滤型”和“应用代理型”两大类包过滤型防火墙工作在OSI网络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它根据数据包头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等标志确定是否允许通过。只有满足过滤条件的数据包才被转发到相应的目的地,其余数据包则被从数据流中丢弃。

应用代理型防火墙是工作在OSI的最高层,即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通信流,通过对每种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代理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

26.简述测试过程中可能导致”近端串扰未通过“错误的原因。

五、综合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27. 试论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过程。

1:路由器与交换机,本质上,一个是三层设备,一个是二层设备。路由器是三层,交换机是二层。

2:所谓三层,就是路由器数据交换的时候,需要携带IP头,根据IP地址来进行寻找转发路径。而交换机,数据交换的时候,根据二层MAC地址来转发的。

3:路由器本质上是起到连接网络的作用,连接一个网络跟另一个网络。而交换机,是一个网络内所有电脑通信用。

4:路由器成本比较贵,交换机较便宜。

28.在Internet上,IP地址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申请大量的合法IP地址往往是不可能的。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网的上网计算机会越来越多,总会出现IP地址不够用的情况。请设计一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内部网络计算机数量再多也是够用的,因为一个局域网内的网络设备数量不可能超过65534个,局域网内网络设备数量多的话,你可以用A类网段。

一般都是用私网地址的,一个企业其实公有IP是很少的绝大部分都是私网IP,连外网的时候通过代理转成公网IP出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门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看不见的电磁波)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通信和对计算机的集中管理。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衡、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等功能。 1、资源共享 (1)硬件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容量存储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如彩色打印机、静电绘图仪等。 (2)软件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系统开发所用的支撑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3)数据资源:包括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办公文档资料、企业生产报表等。

(4)信道资源:通信信道可以理解为电信号的传输介质。通信信道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共享资源之一。 2、网络通信 通信通道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各种多媒体信息。 3、分布处理 把要处理的任务分散到各个计算机上运行,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4、集中管理 计算机在没有联网的条件下,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在管理这些计算机时,必须分别管理。而计算机联网后,可以在某个中心位置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管理。如数据库情报检索系统、交通运输部门的定票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 5、均衡负荷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通过网络和应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将作业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中,由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1、可靠性 在一个网络系统中,当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可立即由系统中的另一台计算机来代替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同样,当网络的一条链路出了故障时可选择其它的通信链路进行连接。 2、高效性

网络技术基础大作业 有答案

大作业内容如下: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OSI参考模型就是由( D)组织提出得。 A、IEEE B、ANSIC、EIA/TIA D、ISO 2、拓扑结构就是( A )得具有点到点配置得特点。 A、总线B、星型 C、环型D、都不对 3、IEEE802就是( A )体系结构标准。 A、LAN B、MAN C、WAN D、以上都不就是 4、基带传输系统就是使用( A )进行传输得。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C、多路模拟信号 D、模拟与数字信号 5、调幅(AM)与调频(FM)以及调相(PM)就是( D )调制得例子。 A、模拟—数字 B、数字—模拟 C、数字—数字 D、模拟—模拟 6、异步传输中,字节间得时间间隙就是(B)。 A、固定不变 B、可变得 C、0 D、数据速率得函数 7、对于( A ),警戒频带多占用了带宽。 A、FDM B、TDM C、STDM D、以上都就是 8、在数据链路层就是通过( B )找到本地网络上主机得。 A、端口号 B、MAC地址 C、默认网关 D、逻辑网络地址 9、在基于广播得以太网中,所有得工作站都可以接收到发送到网上得( C )。 A、电信号 B、比特流 C、广播帧 D、数据包 10、下面关于CSMA/CD叙述正确得就是( D )。 A、信号都就是以点到点方式发送得

B、一个节点得数据发往最近得路由器,路由器将数据直接发到目得地 C、如果源节点知道目得地得IP与MAC地址得话,信号便直接送往目得地 D、任何一个节点得通信数据要通过整个网络,且每个节点都接收并验证该数据 11、关于共享式以太网,下列不正确得说法就是( B )。 A、需要进行冲突检测B、仅能实现半双工流量控制 C、利用CSMA/CD介质访问机制 D、可以缩小冲突域 12、数据分段就是在OSI/RM中得( C )完成得。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 13、OSI/RM得( B )关心路由寻址与数据包转发。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14、路由器并不具备( B )功能。 A、路由协议 B、减少冲突与碰撞 C、支持两种以上得子网协议 D、存储、转发、寻径 15、对路由器理解正确得就是( D )。 A、路由就是路由器 B、路由就是信息在网络路径得交叉点 C、路由就是用以配置报文得目得地址 D、路由就是指报文传输时得路径信息 16、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就是( B )。 A、HDSL B、ADSL C、SDSL D、RADSL 17、ISDN BRI得用户接口就是( C )。 A、2B+D B、30B+DC、同轴电缆D、普通电话线

计算机网络基础1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什么是网络: 由多个独立单点连接组合成的形状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由多个自主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连接组成的通信环境。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信息传输 2.资源共享 4)根据网络规模大小划分: 1.局域网 2.城域网 3.广域网 5)网络的研究对象:数据由源端传递到目标端整个收发过程6)网络四要数 终端:数据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一般指末端设备) 传输介质:有线介质、无线介质 协议:确定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 信息:通信的内容 7)网络协议: 合同:双方统一协商,达成共识(双方都要遵守,一方违约,将走法律流程) 协议:双方统一协商,达成共识(双方都要遵守,一方违约,协议失效) 网络协议的概念:定义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的一种规则,类似于“语言”。通信双方都要讲相同的语言。 8)网络协议的分层: 原因:网络通信的过程是很复杂的,为了降低复杂性将网络进行层次划分。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颁布 OSI分为7层:

低->高:物数网传会表应 物理层:定义设备和传输介质的接口标准、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在设备间传输比特流(电流) 无任何智能性,基本没有什么协议。 数据链路层:建立连接、断开连接、无错传输。 网络层:进行IP编址和路由寻址 传输层:建立端口到端口的连接(应用程序之间互通) 会话层:建立会话 表示层:进行人类语言和网络语言的转换,数据压缩、加密等 应用层:之间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 OSI参考模型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模型,至今未投入使用,它的存在只是为了了解网络通信原理 TCP/IP现行使用的参考模型 四层: 1. 网络接口层 2.网络层 3.传输层 4.应用层

网络技术基础大作业 有答案教学提纲

大作业内容如下: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OSI参考模型是由( D )组织提出的。 A、IEEE B、ANSI C、EIA/TIA D、ISO 2、拓扑结构是( A )的具有点到点配置的特点。 A、总线 B、星型 C、环型 D、都不对 3、IEEE802是( A )体系结构标准。 A、LAN B、MAN C、WAN D、以上都不是 4、基带传输系统是使用( A )进行传输的。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多路模拟信号 D、模拟和数字信号 5、调幅(AM)和调频(FM)以及调相(PM)是( D )调制的例子。 A、模拟—数字 B、数字—模拟 C、数字—数字 D、模拟—模拟 6、异步传输中,字节间的时间间隙是( B )。 A、固定不变 B、可变的 C、0 D、数据速率的函数 7、对于( A ),警戒频带多占用了带宽。 A、FDM B、TDM C、STDM D、以上都是 8、在数据链路层是通过( B )找到本地网络上主机的。 A、端口号 B、MAC地址 C、默认网关 D、逻辑网络地址 9、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 C )。 A、电信号 B、比特流 C、广播帧 D、数据包 10、下面关于CSMA/CD叙述正确的是( D )。 A、信号都是以点到点方式发送的

B、一个节点的数据发往最近的路由器,路由器将数据直接发到目的地 C、如果源节点知道目的地的IP和MAC地址的话,信号便直接送往目的地 D、任何一个节点的通信数据要通过整个网络,且每个节点都接收并验证该数据 11、关于共享式以太网,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B )。 A、需要进行冲突检测 B、仅能实现半双工流量控制 C、利用CSMA/CD介质访问机制 D、可以缩小冲突域 12、数据分段是在OSI/RM中的( C )完成的。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3、OSI/RM的( B )关心路由寻址和数据包转发。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14、路由器并不具备( B )功能。 A、路由协议 B、减少冲突和碰撞 C、支持两种以上的子网协议 D、存储、转发、寻径 15、对路由器理解正确的是( D )。 A、路由是路由器 B、路由是信息在网络路径的交叉点 C、路由是用以配置报文的目的地址 D、路由是指报文传输时的路径信息 16、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是( B )。 A、HDSL B、ADSL C、SDSL D、RADSL 17、ISDN BRI的用户接口是( C )。 A、2B+D B、30B+D C、同轴电缆 D、普通电话线

《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课后习地的题目详解刘四清版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网络”主要包含连接对象、连接介质、连接控制机制、和连接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 3.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匀与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能等功能。 4.计算机网络产生与发展可分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互联网络四个阶段。 5.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四部分。 6.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 7.最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和混合型结构。 8.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可以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9.根据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将网络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10.通信线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对应于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11.有线传输的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12.无线传输的主要方式包括无线电传输、地面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和激光通信。 问答: 1.例举计算机网络连接的主要对象。 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如何进行负荷均衡与分布处理的? 分为三阶段:提供作业文件;对作业进行加工处理;把处理结果输出。 在单机环境:三阶段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 在网络环境:将作业分配给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高效完成大型应用系统的程序的计算和大型数据库的访问。 3.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在商业上的运用。 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订票等。 4.简述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由主计算机系统(主机)、终端、中断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主要完成网络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 5.什么是点对点网络? 由许多相互连接的结点构成,在每对机器之间都有一条专用的通信信道,不存在信道的复用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答案(1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I n ternet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于(B ) A. DEC net B.ARPANET C.NOVELL D.UNIX 2、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一个网络节点需要传输数据,首先传输到中心节点上,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C) A .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 D .网状结构 3、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C ) A ?集线器 B ?路由器 C ?交换机 D ?网关 4、物理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B )。 A. 段 B.位 C.帧 D.报文 5、学校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PAN https://www.doczj.com/doc/f36939678.html,N C.MAN D.WAN 6、A TM采用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 D )。 A、43字节 B、5字节 C、48字节 D、53字节 7、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B ) A ?集线器 B ?路由器C.交换机D.网关 8、异步传输模式(ATM )实际上是两种交换技术的结合,这两种交换技术是( A ) A.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B.分组交换与帧交换 C.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 D.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 9、I Pv4地址由(C )位二进制数值组成。 A.16 位 B.8 位 C.32 位 D.64 位 10、对令牌环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它不可能产生冲突 B.令牌只沿一个方向传递 C. 令牌网络中,始终只有一个节点发送数据 D. 轻载时不产生冲突,重载时必产生冲突来。 11、关于WWW服务,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 A、WWW服务采用的主要传输协议是HTTP B、WWW服务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网络多媒体信息 C、用户访问Web服务器可以使用统一的图形用户界面 D、用户访问Web服务器不需要知道服务器的URL地址 12、OSI/RM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中低三层是(C )o A、会话层、总线层、网络层 B、表示层、传输层、物理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D、逻辑层、发送层、接收层 13、为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网段的通信电缆长度的延伸,应选择( B )o A、网桥 B、中继器 C、网关 D、路由器 1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A )o A、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 B、计算机网络的协议集合 C、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D、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组成 15、TCP/IP协议的IP层是指(C )o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网络接口层 16、下列(C )信号发送不需编码。 A、数字数据模拟信号发送E、数字数据数字信号发送 C、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发送 D、模拟数据数字信号发送 17、分布在一座大楼或一集中建筑群中的网络可称为( A )o A、LAN B、广域网 C、公用网 D、专用网 18、在网络体系结构中,OSI表示(A )o A、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Open System Information C、Operating System Interconnection D、Operating System Information 19、OSI标准是由(D )制订的。 A、CCITT B、IEEE C、ECMA D、ISO 20、在数据通信中,将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 D )o A、编码 B、解码 C、解调 D、调制 21、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 结构为 (A )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22、采用异步传输方式,设数据位为7位, A. 30% B. 70% C. 80% 23、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 B. 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 C. 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24、TCP/IP体系结 D.以上均不对 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D. 20% (C ) 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大作业-计算机网络

大作业要求 ****(单位、公司、工厂或学校)为背景,设计一个网络建设方案。 方案中应该包括: 根据****(单位、公司、工厂或学校)的组织结构、业务需求完成网络需求分析,确定拓扑方案,完成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配置与价格,基本确定方案的预算。 要求: 1.完成建网进行需求分析,提交需求分析报告; 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技术选型,规划、设计网络的逻辑拓扑方案、布线设计等,划分子网,设计子网地址、掩码和网关,为每个子网中的计算机指定IP地址; 3、根据条件进行设备选型,决定各类硬件和软件的配置和经费预算方案; 4、创建局域网内的DNS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对局域网内的主机作域名解析。 ○参□考□样◇例

1、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校园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必要基础设施,成为学校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校园网络的主干所承担的信息流量很大,校园网络的建设的目标是在校园内实现多媒体教学、教务管理、通信、双向视频点播(VOD)等信息共享功能,能实现办公的自动化、无纸化。能通过与Internet的互联,为全校师生提供国际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在网上保存和查询教学资源,能对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和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考查等。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网上浏览和查询网上学习资源,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校园网能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根据本校园实际情况主要应用需求分析如下: 用户的应用需求:所有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局域网和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通过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服务器、远程登录等实现远程学习,此外为教务处提供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办公管理等。 通信需求:通过E-mail及网上BBS以及其它网络功能满足全院师生的通信与信息交换的要求,提供文件数据共享、电子邮箱服务等。 信息点和用户需求:按照要求本校园网内信息点总数为531个, 其中办公区需要的信息点为(111个):教务处(25),各院系办公区(26),图书馆(60);教学区为(400个):除机房需要120个信息点外,其余各系部大楼及教学楼(包括设计艺术系楼、建筑工程系楼、一号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楼、教学主楼、B、C楼等)各需设置信息点的个数为40;生活区为(20个):20个宿舍楼区、食堂等各设置1个信息点。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服务器等为内部单位服务,WWW服务器、远程登录等实现远程学习,从外部网站获得资源。 性能需求:此校园网络支持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包括:办公自动化、图书管理、档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支持网络多媒体学习的信息传输要求。 安全与管理需求:学生基本信息档案和重要的工作文件要求对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性的性能较高,如图书管理、档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可以通过分布式、集中式相集合的方法进行管理。网络安全对于网络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正常使用。由于校园网与外部网进行互联特别是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一、判断题 1.(√)网络节点和链路的几何图形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网络单元的地理分布和互联关系的几何构型。 2.(×)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其信道访问技术、网络性能、设备开销等基本相同,适合相同场合。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是指资源子网的拓扑结构。 4.(√)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网络结构简单、扩展容易,网络中的任何结点的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网的故障,可靠性较高。 5.(×)星型网络的中心节点是主节点,具有中继交换和数据处理能力,网络结构简单,建网容易,可靠性好。 6.(√)环型网数据传输路径固定,没有路径选择的问题,网络实现简单,适应传输信息量不大的场合,但网络可靠性较差。 7.(√)树状网络是分层结构,适用于分级管理和控制系统,除叶节点及其连线外,任一节点或连线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支路网络的正常工作。 8.(√)当网络中各节点连接没有一定规则、地理位置分散,而设计通信线路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时,我们通常选用网状网络。 9.(√)总线型拓扑结构分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局域网一般采用的是单总线结构。 10.(×)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可靠性高、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和实时性强。 11.(×)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集中控制,简单的访问协议,但电缆长度及安装费用高,故障诊断困难、扩展困难,全网工作依赖于中央节点。 12.(√)环型拓扑结构适合于光纤、网络实时性好,但网络扩展配置因难,故障诊断困难,节点故障则引起全网故障。 13.(√)树型拓扑结构易于扩展、故障隔离方便,但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常工作。 14.(×)网状型拓扑结构是将星型和总线型两种拓扑结构混合起来的一种拓扑结构。 15.(√)网状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扩展、故障的诊断和隔离方便、安装电缆方便。 16.(√)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而通信则是实现所有网络功能的基础和关键。 17.(√)OSI参考模型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 18.(×)OSI参考模型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直接的数据传送在传输层。 19.(×)OSI参考模型中,每一层的真正功能是为其下一层提供服务。 20.(√)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是通信子网与用户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是控制通信子网、处理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最低层。 21.(√)OSI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接收由会话层来的数据,并向高层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具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及故障恢复功能。 22.(×)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包括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的问题,有关语义的处理由表示层负责,有关语法的处理由应用层负责。 23.(×)令牌传递控制法适用星状拓扑网络结构、基带传输。 24.(√)从本质上看,ATM技术是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速交换技术。 25.(√)10BASE-T是双绞线以太网,使用两对非屏蔽双绞线,一对线发送数据,一对线接收数据,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A 5.C 二、填空题 1.资源,通信 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 4.金税金桥金关 5.服务器 三、思考题 1.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为星型网,环型网等,根据网络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等。 在这些分类标准中,最常用的是根据网络的覆盖围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类型网络的技术特征。由于网络覆盖的地理围不同,它们所采用的传输技术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网络技术特点与网络服务功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星型,总线,环状,树状和网状等,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是星型,总线,环状3种。 星型结构存在一个中心结点,每台计算机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形成星型的拓扑结构,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来转接。 总线型结构中,LAN的节点均连接到一个单一连续的物理链路上,所有节点均在同一线路中通信。 环形结构是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信息在网络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间有唯一的通路,可靠性高。 习题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E 4.B 5.A 二、思考题 1.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传输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它要求形成适当的波形,使数据信号在带宽受限的信通上通过时不会由于波形失真而产生码间干扰。

人工神经网络大作业

X X X X大学 研究生考查课 作业 课程名称: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 研究生姓名:学号: 作业成绩: 任课教师(签名) 交作业日时间:2010年12月22日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是在对大脑的生理研究的基础上,用模拟生物神经元的某些基本功能元件(即人工神经元),按各种不同的联结方式组成的一个网络。模拟大脑的某些机制,实现某个方面的功能,可以用在模仿视觉、函数逼近、模式识别、分类和数据压缩等领域,是近年来人工智能计算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 人工神经网络用相互联结的计算单元网络来描述体系。输人与输出的关系由联结权重和计算单元来反映,每个计算单元综合加权输人,通过激活函数作用产生输出,主要的激活函数是Sigmoid函数。ANN有中间单元的多层前向和反馈网络。从一系列给定数据得到模型化结果是ANN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模型化是选择网络权重实现的,因此选用合适的学习训练样本、优化网络结构、采用适当的学习训练方法就能得到包含学习训练样本范围的输人和输出的关系。如果用于学习训练的样本不能充分反映体系的特性,用ANN也不能很好描述与预测体系。显然,选用合适的学习训练样本、优化网络结构、采用适当的学习训练方法是ANN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而寻求应用合适的激活函数也是ANN研究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多变量数据的能力,已经在多组分非线性标定与预报中展现出诱人的前景。人工神经网络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宽广。 1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理论[1] 1.1神经生物学基础 可以简略地认为生物神经系统是以神经元为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广泛的突触联系形成的信息处理集团,其物质结构基础和功能单元是脑神经细胞即神经元(neu ron)。(1)神经元具有信号的输入、整合、输出三种主要功能作用行为。突触是整个神经系统各单元间信号传递驿站,它构成各神经元之间广泛的联接。(3)大脑皮质的神经元联接模式是生物体的遗传性与突触联接强度可塑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变化是先天遗传信息确定的总框架下有限的自组织过程。 1.2建模方法 神经元的数量早在胎儿时期就已固定,后天的脑生长主要是指树突和轴突从神经细胞体中长出并形成突触联系,这就是一般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的生物学依据。人脑建模一般可有两种方法:①神经生物学模型方法,即根据微观神经生物学知识的积累,把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及机理逐步解释清楚,在此基础上建立脑功能模型。②神经计算模型方法,即首先建立粗略近似的数学模型并研究该模型的动力学特性,然后再与真实对象作比较(仿真处理方法)。 1.3概念 人工神经网络用物理可实现系统来模仿人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一门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其概念以T.Kohonen.Pr的论述最具代表性:人工神经网络就是由简单的处理单元(通常为适应性)组成的并行互联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 1.4应用领域 人工神经网络在复杂类模式识别、运动控制、感知觉模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概括地说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应用于解决下述几类问题:模式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最优化问题、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复杂控制、信号处理、数学逼近映射、感知觉模拟、概率密度函数估计、化学谱图分析、联想记忆及数据恢复等。 1.5理论局限性 (1)受限于脑科学的已有研究成果由于生理试验的困难性,目前对于人脑思维与记忆机制的认识尚很肤浅,对脑神经网的运行和神经细胞的内部处理机制还没有太多的认识。 (2)尚未建立起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目前已提出的众多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归纳起来一般都是一个由节点及其互连构成的有向拓扑网,节点间互连强度构成的矩阵可通过某种学

网络技术基础大作业

网络技术基础大作业 大作业内容如下: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1、OSI参考模型是由( D )组织提出的。 A、IEEE B、ANSI C、EIA/TIA D、ISO 2、拓扑结构是( B )的具有点到点配置的特点。 A、总线 B、星型 C、环型 D、都不对 3、IEEE802是( A )体系结构标准。 A、LAN B、MAN C、WAN D、以上都不是 4、基带传输系统是使用( B )进行传输的。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多路模拟信号 D、模拟和数字信号 5、调幅(AM)和调频(FM)以及调相(PM)是( D )调制的例子。 A、模拟—数字 B、数字—模拟 C、数字—数字 D、模拟—模拟 6、异步传输中,字节间的时间间隙是( B )。 A、固定不变 B、可变的 C、0 D、数据速率的函数 7、对于( A ),警戒频带多占用了带宽。 A、FDM B、TDM C、STDM D、以上都是 8、在数据链路层是通过( B )找到本地网络上主机的。 A、端口号 B、MAC地址 C、默认网关 D、逻辑网络地址 9、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 C )。 A、电信号 B、比特流 C、广播帧 D、数据包 10、下面关于CSMA/CD叙述正确的是( D )。 A、信号都是以点到点方式发送的 B、一个节点的数据发往最近的路由器,路由器将数据直接发到目的地 C、如果源节点知道目的地的IP和MAC地址的话,信号便直接送往目的地 D、任何一个节点的通信数据要通过整个网络,且每个节点都接收并验证该数据 11、关于共享式以太网,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A、需要进行冲突检测 B、仅能实现半双工流量控制 C、利用CSMA/CD介质访问机制 D、可以缩小冲突域 12、数据分段是在OSI/RM中的( C )完成的。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3、OSI/RM的( C )关心路由寻址和数据包转发。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14、路由器并不具备( B )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1. 用一台计算机作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与多台终端相连,构成简单的计算机连机系统。 2. 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 3. 在大型主机-终端系统中,主机与每一台远程终端都用一条专用通信线路连接,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4.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5. 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6. OSI/RM共有七层,因此也称为OSI七层模型。 7.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相应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管理和应用软件等)的支持下,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8. 现代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9. 现代计算机网络中被连接的自主计算机自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单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 10. 计算机网络自主性是指连网的计算机之间不存在制约控制关系。 11. 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互连通过通信设备及通信线路来实现。 12. 计算机网络要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 13. 计算机网络中各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 14.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5.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16. 通信子网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组成,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7. 网络操作系统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18. 网络数据库系统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服务,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分布处理、数据信息的综合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可靠性的功能 20. 信息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用户可以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贸易、远程教育等。 21. 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可以在权限范围内共享网中各计算机所提供的共享资源,包括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这种共享不受实际地理位置的限制。资源共享使得网络中分散的资源能够互通有无,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它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22.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果某台计算机的处理任务过重,可通过网络将部分工作转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均衡使用网络资源。 23. 对于较大型综合性问题的处理,可按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配给网络,由不同计算机进行分布处理,提高处理速度,有效利用设备。采用分布处理技术往往能够将多台性能不一定很高的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使解决大型复杂问题的费用大大降低。

创业基础大作业

课程名称:创业基础(开卷); 一、材料阅读题(30分) 公益创业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一般认为,狭义的创业概念为"创建一个新企业的过程",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创建新企业和企业内部创业。 广义的创业概念为: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约束,寻求机会、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译为“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或“公益创新”,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 公益创业促进了湖南大学学生苏锦山同学职业生涯发展。2009年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湖南大学并接见座谈创业代表,苏锦山等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见并座谈。 苏锦山同学大学阶段的公益创业经历是:大一时,他协助创建滴水恩公益创业协会(非营利组织);大二时,他申报参与公益创业研究项目,即湖南大学SIT重点项目《校园“尤努斯”—小额信贷实验室》;大三时,他参与公益创业竞赛项目—“滴水恩大学公益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获得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竞赛活动);大四时,他运作滴水恩创业孵化有限公司(企业)。大学本科毕业以后,他被保送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作为选调生进入公务员行列,进行在岗创业。 苏锦山同学大学期间获得无数荣誉:湖南大学十大创业典型;芙蓉学子个人奖、团队奖;温家宝总理和湖南省周强省长接见;他获选湖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他被推选为年度大学生人物候选人。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都进行过相关报道…… 公益创业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优越性体现在:公益创业可使大学生创业参与率从从1%到100%,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公益创业门槛更低成功率高;公益创业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公益创业贴近学生循序渐进;公益创业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公益创业有利于更加积极有效地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文化! 哈佛大学校长N·L·陆登庭曾指出:“大学该提供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他们较多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公益创业教育正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公益创业教育将以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志愿公益活动和公益创业研究四种形态呈现。苏锦山就是公益创业教育的受益者。公益创业促进了他职业生涯发展。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青年报》2012年04月09日的黄丹羽撰写创业报道等改写 公益创业与传统的创业概念不同?苏锦山同学在大学阶段从事过哪些公益创业实践? 相比于狭义的创业概念,您是建议青年人是创办企业还是公益创业,为什么?请详细阐述(30分)。 答:苏锦山同学大学阶段的公益创业经历是:大一时,他协助创建滴水恩公益创业协会

网络技术基础大全一要点

1.网络基础 一、什么是网络? 网络是在一定区域内将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起到共享文件,程序,数据的作用。 二、网络的分类 1.按覆盖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速率:10~100Mbps 范围:几十米--几千米(覆盖范围通常是1km以下) 容量:几台--几千台计算机 基础:构成城域网和局域网的基础 *城域网(MAN-Metropolis Area Network) 范围:1~10km 包含多个局域网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范围:10km以上 速率:较低,一般以kbps计算 Internet是当今最大的广域网 2.按拓扑结构分类: 拓扑结构:网络的连接结构 *总线型(成本低,易安装,共享带宽) *环形(易安装,容量有限,目前少使用) *星形 *树形 3.按传输介质分类:

A.双绞线(有效范围:100M) *直通线(straight-through):不同设备的连接使用。 *交叉线(crossover):相同设备的连接使用。 *全反线(rollorer)(console线):配置路由器或交换机使用,通常只用2米。 B.同轴电缆 因为双绞线的发展,电缆的制作成本高等,目前很少使用。有线通目前还在使用同轴电缆。 C.光纤 传输距离长,速率高(千兆),抗干扰强,所以是高安全网络的理想选择。 D.无线网络 采用微波,红外线传输。 注: 1.RS 232: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使用,连接console线缆FastEthernet:快速以太网接口。 2.目前市场上的PC机一般没有RS232端口,若要现场配置路由器,需要一根 USB->RS232端口的连接线。 4.按理论范围: *资源子网 各种计算机 *通信子网 各种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最常见的通信线路是双绞线和光纤。 注: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通常是指硬件部分。 三、常见的网络协议 目前常见的网络协议: TCP/IP IPX/SPX NetBEUI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测验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测验一 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 A.中继器B.以太网交换机C.网桥D.网关 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LLC地址B.MAC地址C.IP地址D.IPX地址 3.IEEE802.3u标准是指() A.以太网B.快速以太网C.令牌环网D.FDDI网 4.下面哪种LAN是应用CSMA/CD协议() A.令牌环B.FDDI C.ETHERNET D.NOVELL 5.FDDI使用的是局域网技术() A.以太网B.快速以太网C.令牌环D.令牌总线 6.TCP和UDP协议的相似之处是() A.面向连接的协议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C.传输层协议D.以上均不对7.小于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 由分配。() A.199 B.100 C.1024 D.2048 8.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和MAC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地址,但不需改动MAC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地址,但不需改动IP地址 D.MAC地址、IP地址都不需改动 9.IEEE802.5标准是指() A.以太网B.令牌总线网C.令牌环网D.FDDI网 10.ARP协议的作用是()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地址B.连接IP层和TCP层 C.广播IP地址D.将IP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10BASE-T是指() A.粗同轴电缆B.细同轴电缆C.双绞线D.光纤 12.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3. A.B.10.110.12.30 C.D. 网络号一样的(子网号+新的主机号) 子网掩码:网络号都为1,主机号都为0 十到二除2取余 新主机号,占五位 子网号占三位 二到十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系统? 答: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交往、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各自具备自主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由功能完善的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复合系统。 2.什么叫“信道”? 答:是数据信号传输的必经之路,一般由传输线路和传输设备组成。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及有关通信设备组成,而逻辑信道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使节点内部实现了其他“连接”。同一物理信道上可以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按传输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物理信道又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在模拟信道两边分别安装调制解调器。还可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交换信道。 3.什么叫“传输差错”? 答:由于来自信道内外的干扰与噪声,数据在传输与接收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错误。通常,把通过通信信道接收到的数据与原来发送的数据不一致的现象称为传输差错,简称差错。 4.什么叫“通信协议”? 答: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为了保证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进行数据通信,必须使用一套通信规则,这套规则就是通信协议。 5.简答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答:软件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管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硬件系统:1)网络服务器(server,通常由一台或多台规模大、功能强的计算机担任,有较高处理能力或大容量的存储空间);2)网络工作站(workstation,用户使用的终端计算机);3)网络适配器(网卡,网络连接的接口电路板,属于通信子网设备);4)网络传输介质(物理连接线路);5)网络连接与互联设备(收发器、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等)。 其他组件:网络资源、用户、协议。 6.网络互联设备主要有哪些?其主要作用各是什么? 答:中继器、集线器,主要作用:不同电缆段之间信号的复制、整形、再生和转发;网桥、交换机,主要作用:数据存储、接收,根据物理地址进行过滤和有目的的转发数据帧;路由器,主要作用:路径选择、拥塞控制和控制广播信息;网关,主要作用:传输层及以上各层。 7.对三种使用共享资源的方法简要概括。 答:直接利用“网上邻居”浏览工作组中各计算机已经开放的共享资源; 直接在“我的电脑”地址栏或“开始”-“运行”中输入“\\被访问的电脑名(或IP地址)”; 映射驱动器:将共享资源映射为本机磁盘。 8.请解释下图中各参数意义。

计算机网络大作业.

摘要 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而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校园宿舍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还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校园宿舍网工程建设中,主要是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够亲自组建一个局域网并且正常运行,已经是再平凡不过的事了。为了使学院对学生的进一步管理,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不在局限于普通网络的速度,确保学生上网的安全与稳定性,建立一个稳定的局域网成为一个很必要的事情。通过调查分析,明确学生对校园内网的需求。根据对比选择出适合校园组网的拓扑图和网络结构的模式。根据规划分析,选择出成本较低、性能较高的设备。通过CAD和viso等软件工具,设计出一号宿舍楼与四号宿舍楼的网络规划布线图。根据宿舍的物理位置及内部结构,通过分析设计出两个布线方案可供选择。 这些方案的应用经分析,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对网络的需求,促进学生宿舍网络规划的科学化,保证学生宿舍网络安全稳定健康地运行。 关键词:计算机局域网拓扑图规划分析

1设计背景与目标 1 1.1背景1 1.2设计目标及内容 1 2.宿舍局域网建设规划 1 2.1局域网建设前期调研 1 2.2 需求分析 1 2.2.1功能需求分析 1 2.2.2 应用概要分析 2 2.3 网络安全设计 2 2.4 网络设计原则 3 3. 局域网的网络设计 3 3.1拓扑网的选择3 3.1.1 星型网络 3 3.1.2.环形网 3 3.1.3.总线网 4 3.1. 4.树形 4 3.1.5.网络形 4 3.1.6 网络拓扑结构选择 5 3.2 网络体系结构的介绍 5 3.2.1访问控制方式简介 5 3.3局域网络的形式的选择5 3.3.1网络结构的选择 6 4. 设计方案及宿舍布局图 6 4.1 拓扑结构 6 4.1.1 总拓扑图 6 4.1.2 宿舍拓扑图结构7 4.2主要设备的选择8 4.2.1路由器的选择8 4.2.3交换机的选择9 4.3 主干网络设计 10 4.3.1宿舍楼内布线结构方案11 5. 综合布线及要求12 5.1 结构化布线系统12 6.设备清单13 7网络维护14 8方案设计的优点与不足14 参考文献: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