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超正常值--临床实用

心超正常值--临床实用

心超正常值--临床实用
心超正常值--临床实用

心超正常值标准

EDV:左室舒张末容积80~130ml

ESV:左室收缩末容积40~60ml

SV:心搏量(每搏量)男70-90ml,女50~80ml FS:左室短轴缩短率25~45%

MAPSE:正常>11,轻度:9-10;中度:6-8;重度<5

TAPSE:正常16-20;轻度11-15;中度6-10;重度<6

LVIDd:左室舒张期内径 4.0~5.5cm(男)

3.5~5.0cm(女)RV:右室内径 2.2-3.0cm

LA:左房前后径 2.5~3.5cm RA: 右房左右径 2.7-3.5cm IVS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1.2cm LVPW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1.3cm IVS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比舒张期增加约30% LVPWS: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比舒张期增加 30%

心脏彩超诊断报告单 正常值

心脏彩超诊断报告单正常值 RVOT:24mm ——右室流出道正常值<30mm AO: 24mm ——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35mm LA:25mm ——左房内径正常值19~35mm LV: 42mm ——左室内径正常值35~50mm LVPW:8mm ——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值6~11mm RV: 18mm ——右室内径正常值<20mm IVS: 9mm ——室间隔厚度正常值6~11mm PA: 20mm ——肺动脉内径正常值<22mm 多普勒测值: MV:0.6/0.7m/s ——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 0.3~0.9米/秒 TV:0.7m/s ——三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 0.3~0.7 AV:0.9m/s ——主动脉瓣口流速正常 1.0~1.7 PV:1.0m/s ——肺动脉瓣口流速正常 0.6~0.9 左心功能测值: EDV:81ml ——舒张末期容量正常值 108±24 ESV:35ml ——收缩末期容量正常 45±16 SV:45ml ——每分钟搏出量正常 65±17 EF:0.65 ——射血分数正常>0.6±0.1 FS:0.29 正常>0.26 E/A<1 ——E峰与A峰比值,正常<1 从报告单分析,除每分钟搏出量偏低外,其余数值均在在正常范围,但,EF=SV÷FDV 射血分数不低,而每搏量低,二者数值不符,可能数值有误,因此,B超检查属大致正常, 心脏彩超正常值 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mm) 左房LA 〈35 室间隔IVS <12 左室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 升主动脉AO 〈35 右室壁<3-4 主肺动脉PA 〈30 左室壁<9-12 右房RA 〈40×35 右室<25 左室流出道18-40 右室流出道18-35 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cm2 ) 最轻:≤2.5 轻度:2.0-2.4 轻-中度:1.5-1.9 中度:1.0-1.4 重度:0.6-1.0 最重度:<0.5 主动脉瓣狭窄 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

系统解剖学考题及答案-心血管系统培训资料

系统解剖学考题及答案-心血管系统

系统解剖学考题及答案-心血管系统 (一)填空题 1、心血管系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所组成。 2、血管之间的吻合形式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四)名词解释 1、血液循环 2、大循环 3、终动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动脉间吻合,静脉间吻合,动、静脉间吻合 (四)名词解释 1、血液由心室射出后,经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口或肺静脉回流入心房,尔后又经心室射出的周而复始由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2、血液从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组织器官,经过组织器官内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又经各级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的静脉回流至右心房的过程,称为大循环。该循环循流过程长,行经路程

广,给全身组织器官带来丰富的营养和氧气,并将其代谢产物运送回心脏,最终将鲜红色的动脉血变成暗红色的静脉血。 3、终动脉:在体内某些部位,小动脉的分支与邻近动脉间无吻合,这些小动脉称终动脉。终动脉一旦梗塞,其所供应区会出现缺血或坏死。通常认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就是终动脉,此外在肾和脾等器官内也存在有终动脉。 第二节心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右心房的入口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其出口称为 __________。 2、右心室的流入道称为__________,流出道称为__________,而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__________;左心室的流入道称为__________,流出道称为 __________,而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__________。 3、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其结间束包括有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 4、左冠状动脉起自__________、其前室间支主要分布至室间隔的__________,右冠状动脉起自__________、其后室间支主要分布至室间隔的__________。

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脏彩超报告单

(一)主要测值(二)左心功能 右流cm MV形态cm FS % 主A外径cm EPSS cm EDV ml 内径cm E-E’cm ESV Ml 瓣开cm A-A’cm EF % 室间隔cm 主肺动脉cm 二、2D心尖四腔测值三、2D瞬时测值 四、DOPPLER血流测值 部时性方彩形位相质向色态Vmax/Vmin (cm/s) V(cm/s) 积面 △P/△P (Kpa) D/FA (cm/cm2) CO/SV (L/ml) HR (b/min) △t RI PI (s) MV上MV下TV上TV下A V上A V下

(一)主要测值(二)左心功能 右室流出道 2.1~3.3 cm MV形态cm FS 30.7±.54 % 主A外径cm EPSS 0~1.0 cm EDV 100~125 ml 内径 2.3~3.6 cm E-E’ 2.5~3.5 cm ESV 30~40 ml 瓣开 1.6~2.6 cm A-A’cm EF 70±7 % 室间隔.93~1.04 cm 主肺动脉cm 左室后壁.6~1.1 cm 右肺动脉cm 全心cm 左肺动脉cm 二、2D心尖四腔测值三、2D瞬时测值 四、DOPPLER血流测值

(一)主要测值(二)左心功能 右流 2.3~3.2 cm MV形态cm FS 30.7±.54 % 主A外径cm EPSS 0~1.0 cm EDV 100~125 ml 内径 2.1~2.9 cm E-E’ 2.5~3.5 cm ESV 30~40 ml 瓣开 1.6~2.6 cm A-A’cm EF 70±7 % 室间隔.69~1.17 cm 主肺动脉cm 二、2D心尖四腔测值三、2D瞬时测值 四、DOPPLER血流测值

心脏彩超正常数值

心脏彩超正常值 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 mm) 左房 LA 〈35 室间隔IVS <12 左室 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 升主动脉 AO 〈35 右室壁 <3-4 主肺动脉 PA 〈30 左室壁 <9-12 右房 RA 〈40×35 右室 <25 左室流出道 18-40 右室流出道 18-35 部位分度瓣口面积 (cm2 ) 二尖瓣狭窄最轻:≤轻度:轻-中度:中度:重度:最重度:< 主动脉瓣狭窄轻度:压差:20-50mmHg 中度:压差:20-50mmHg 重度: < 压差:50-150mmHg 肺动脉高压正常: 15-30mmHg 轻度: 30-50mmHg 中度: 50-70mmHg 重度: >70mmHg 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 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 左室充盈功能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 69±12ms >40岁 76±13ms E波减速时间:(EDT) 199±32ms A峰E峰流速比值:E/A >1 血管正常值: 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m 动脉硬化斑块>1.2mm 血流速度:>0. 50m/s 狭窄分级:轻度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中度内径减少51-7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收缩期峰值流速>17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极严重狭窄内径减少91-99%收缩期峰值流速>200m/s 舒张期流速>100 cm/s 闭塞内径减少100%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管腔无血流信号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分级: I级反流时间1-2s II级反流时间2-3s III级反流时间4-6s IV级反流时间>6s 心包积液分级: 微量:2-3mm ,<50ml:房室沟下后壁 少量:3-5mm ,50-100ml: 下后壁 中量:5-10mm ,100-300ml: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 大量:10-20mm ,300-1000ml整个心腔 极大量:20-60mm ,1000-40000ml:明显摆动

心脏彩超正常值范围-新版.pdf

心脏超声正常值范围(1)2DE检查正常值 1. LA: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收缩末期) 30±3mm (23~33mm) LA/AO=1.1 2. AOR: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AVD(S) 19±2mm(17~26mm) AO28±3mm(高限33-35mm) AAO 26±3mm(高限30-33mm) 3. LV、RV: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LVEDD 47±4mm (高限 M51mm, F48mm)LVESD33±5mm IVS/LVPW 高限12/11mm RV 17±4mm (高限21-23mm) LVOT ≥20mm 4. PA、RVOT: 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舒张末期) RVOT 25±4mm(高限30-33mm)

MPA18±3mm(高限23-25mm) PVD 16±2mm(14~22mm) RPA 12±2mm LPA11±2mm 5.RA、RV 心尖四腔心切面(收缩末期) RA上下径36±4mm(高限42mm) 左右径31±4mm(高限36mm) TVD(D) 23±3mm(20~30mm) RV左右径25±4mm(高限30mm)MVD(D)25±3mm(22~30mm) 6. A0 AAO远端26±3mm(高限30mm)ARCH 25±3mm(高限28mm) DAO近端25±3mm(高限28mm) 膈肌平面DAO 25±3mm(高限28mm)AdAO 20±3mm(高限25mm) 7. VEIN SVC 13±3mm(高限18mm) IVC 15±3mm(高限20mm) CS≤5mm

HV 5±3mm(高限10mm) IV 5±3mm (高限10mm) (2)M型检查正常值 5-11mm IVS搏幅 LVPW搏幅 7-12mm PW检查正常值 MV E峰0.5-1.3m/s (>1.5有意义) A峰0.3-1.0 m/s AV 0.8-1.7 m/s(>2.0有意义) PV 0.6-1.5 m/s (>1.8有意义) TV E峰0.4-0.9 m/s(>1.1有意义) A峰0.3-0.8 m/s SVC 0.4-1.1 m/s IVC 0.3-1.0 m/s AAO 1.0-1.7 m/s(>2.0有意义) DAO ≤2.0 m/s LVOT m/s(>1.5有意义) 0.6-1.2 (3) 其他正常值; 心脏大血管 心脏: 成人左室内径、室壁厚度、主动脉内径:

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正常值及其代表的意义

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正常值及其代表的意义 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及其代表的意义和正常值 RVOT:右室流出道正常值<30mm AO: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35mm LA:左房内径正常值19~35mm RV:右室内径正常值<20mm IVS:室间隔厚度正常值6~11mm LV:左室内径正常值35~50mm LVPW: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值6~11mm PA:肺动脉内径正常值<22mm MV: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9米/秒 TV:三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7 AV:主动脉瓣口流速正常1.0~1.7 PV:肺动脉瓣口流速正常0.6~0.9 EDV:舒张末期容量正常值108±24 ESV:收缩末期容量正常45±16 SV:每分钟搏出量正常65±17 EF:射血分数正常>0.6±0.1 FS:正常>0.26 E峰与A峰比值,正常<1

心脏彩超报告阅读指南 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mm) 左房LA 〈35 室间隔IVS <12 左室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 升主动脉AO 〈35 右室壁<3-4 主肺动脉PA 〈30 左室壁<9-12 右房RA 〈40×35 右室<25 左室流出道18-40 右室流出道18-35 部位分度瓣口面积(cm2 ) 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0-2.4 轻-中度:1.5-1.9 中度:1.0-1.4 重度:0.6-1.0 最重度:<0.5 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 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 重度:<0.75 压差:50-150mmHg 肺动脉高压正常:15-30mmHg 轻度:30-50mmHg 中度:50-70mmHg 重度:>70mmHg 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 左室充盈功能

心脏正常值

正常人心脏大小 正常人的心脏大小都就是指的就是心腔与心室壁的厚度两个方面,具体大小如下:左心房33mm以下,左室53mm以下,右心房48mm以下,右心室24mm以下,室间隔与左室后壁11mm以下,一般患者就是需要测量这几个指数,高血压的患者一般出现左心房与左心室的增大,另外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增厚、下面就是超声心电图正常值: 一、成人M型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主动脉内径:男33-36mm;女28-32mm; 左心房内径:男28-32mm;女19-33mm; 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45-55mm,女35-50mm; 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男25-37mm,女20-35mm; 右心室内径:10-20mm; 肺动脉内径:18-22mm; 二尖瓣E峰-室间隔距离(EPSS):2-7mm; 室间隔厚度:6-11mm; 左室后壁厚度:7-11mm; 右室前壁厚度:3-5mm; 主动脉搏幅:8-12mm; 室间隔搏幅:3-8mm; 左室后壁:8-12mm 肺动脉a波深度:1、2-3; 二尖瓣口开放直径:16-20mm; 主动脉口开放直径:16-26mm; 二尖瓣斜率:80-200mm/s; 左室后壁下降速度:(66±14)mm/s; 主动脉瓣上升速度:(369±83、6)mm/s; 左室后壁上升速度:(40±8)mm/s; 二、成人二维超声心动图正常值: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主动脉瓣环内径:14-26mm; 窦上升主动脉内径:21-34mm; 左房内径:最大前后径,25-35mm; 最大上下径,31-55mm; 左房面积:9、0-19、3cm2; 2、胸骨旁心底短轴切面: 右室流出道:19-22mm; 肺动脉瓣环内径:11-22mm; 主肺动脉内径:24-30mm; 左肺动脉内径:10-14mm; 右肺动脉内径:8-16mm; 主动脉瓣口面积:>3、0cm2;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左房内径上下径:31-51mm; 左房内径左右径:25-44mm; 二尖瓣环左右径:19-31mm; 右心房内径(均为收缩末期径): 上下径34-49mm; 右心房面积:11、3-16、7cm2; 右心房左右径:32-45mm; 三尖瓣环左右径:17-28mm; 左室内径(均为舒张期): 左室舒张期长径:70-84mm; 左室舒张期横径:37-54mm; 左室舒张面积:21、2-40、2cm2; 右室内径(均为舒张期): 右室舒张长径:55-78mm; 右室舒张横径:33-43mm; 右室舒张面积:5、4-14、6cm2; 4、心尖左室二腔切面测量: 左室舒张期长径:68-94mm; 左室舒张期横径:38-61mm; 左室舒张期面积:19、4-48cm2; 5、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测量: 主动脉内径:22-27mm; 右肺动脉内径:18-24mm;

常用临床检验数据正常值[1].

常用临床检验数据正常值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成人 (4--10 ×109/L 儿童 (5.0— 12.0 ×109/L 新生儿(15.0— 20.0 ×109/L 红细胞参考值是 :男(4.0— 5.5 X1012/L 女(3.5— 5.0 X1012/L 新生儿(6.0— 7.0 X1012/L 血红蛋白参考值是 :男 120— 160g/L 女 110— 150 g/L 新生儿 170— 200 g/L 血小板参考值:100— 300 X109/L 空腹血糖 (GLU:3.9— 6.1mmoL/L 餐后一小时:7.8— 9.0mmoL/L 餐后两小时:3.9— 7.8mmol/L 总胆固醇 (TC:低于 5.20mmol/L(200mg/dl正常 高于 5.72mmol /L(200mg/dl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低于 3.12mmol/L (120mg/dl正常高于 3.64mmol/L(140mg/dl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于 1.04mmol/L (40mg/dl 正常低于 0.91mmol/L(35mg/dl异常

甘油三酯 (TG:低于 1.70mmol/L(150mg/dl正常高于 1.70mmol/L(150mg/dl异常谷丙转氨酶( ALT 正常值:3.00— 40.00u/l 谷草转氨酶( AST 正常值:3.00— 40.00u/l r-谷氨酰转移酶 (r-GT 正常值:11.00— 61.00 u/l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 值:53.00— 140.00 u/l 总蛋白(TP 正常值:66.00— 88.00 g/l 白蛋白(ALB 正常值:38.00— 51.00 g/l 球蛋白(GLB 正常值:20.00— 30.00 g/l 白球蛋白比(A/G正常值:1.50— 2.50 总胆红素(T-BIL 正常值:0.00— 18.80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值:0.00—4.30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 正常值:1.70— 17.30umol/l 总胆汁酸(TBA 正常 值:5.10— 19.00umol/l 肌酐(CREA 正常值:50.00— 132.60umol/l尿素氮(BUN 正常值:2.17— 7.14ummol/l 尿酸(UA 正常值:180.00— 440.00umol/l 肌酸激酶( CK 正常值:24.00— 190.00u/l 乳酸脱氢酶( LDH 正常值:115.00— 220.00u/l

心超正常值标准

男(mm)女(mm) RVDd(舒张期右室内径): 10~20 10~20 IVS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8~11 8~11 LVIDd(舒张期左室内径) <55 <50 LVPWd(舒张期左室后壁)8~11 8~11 IVS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14~16 14~16 LVIDs(收缩期左室内径) <37 <35 LVPWs(收缩期左室后壁)9~15 9~15 MV E-F slope(二尖瓣E-F斜率)80~200 80~200 EPSS(舒张期二尖瓣前叶至室间隔距离)<8 <8 AO root diam(主动脉根部内径)<38 <36 LA dimension (左房直径)<40 <38 MM R-Rint(R-R间期)~ ~ FS(缩短分数) >25% ESV(Teich)(左心收缩末期容量) 70ml SV(Teich)(心搏出量)30~90ml EDV(Teich)(左心舒张末期容量)145ml CO(Teich)(心输出量)3~6L/min CI(Teich)(心指数)~ EF(射血分数) >55% SI(Teich)(心搏指数) L/m2 LV mass(左室质量指数)70mm

PS程度分级峰值压差:正常<20mmHg 轻:30~50mmHg 中:50~70mmHg 重:>75mmHg IVS运动幅度:6~11mm 增厚率:27~70% 左室短轴缩短率:24~41% LVPW运动幅度:9~14mm 增厚率:25~80% 主动脉瓣开放幅度:16~26mm <15mm为狭窄 LPA:14mm RPA:16mm 主动脉瓣环:18~22mm 二尖瓣瓣环:30~35mm 升主动脉:30mm左右 LVOT:20~36mm 男:20±1mm 女:19±1mm LV<33mm为异常 室壁运动幅度:>5mm E峰到室间隔的距离:>20mm 提示EF<30% 主动脉瓣返流达二尖瓣根部为轻度,达瓣尖部为二级,达腱索为三级,达左室腔内为四级生理性返流:速度≤s 心超正常值标准 EDV:左室舒张末容积75~160ml ESV:左室收缩末容积 24~75ml SV:心搏量(每搏量)60~130ml FS:左室短轴缩短率25~50% EF:射血分数 50~75% CO:每分输出量(SV×心率)4~6L/min IVS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LVIDd:左室舒张期内径3~(男)~(女) LVPW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 IVSS:收缩期室间隔厚度为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增加约30% LVPWS: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为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增加约30%

最新系统解剖学考题及答案-心血管系统

系统解剖学考题及答案-心血管系统 (一)填空题 1、心血管系统由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所组成。 2、血管之间的吻合形式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血液循环 2、大循环 3、终动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动脉间吻合,静脉间吻合,动、静脉间吻合 (四)名词解释 1、血液由心室射出后,经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口或肺静脉回流入心房,尔后又经心室射出的周而复始由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2、血液从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组织器官,经过组织器官内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又经各级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的静脉回流至右心房的过程,称为大循环。该循环循流过程长,行经路程广,给全身组织器官带来丰富的营养和氧气,并将其代谢产物运送回心脏,最终将鲜红色的动脉血变成暗红色的静脉血。 3、终动脉:在体内某些部位,小动脉的分支与邻近动脉间无吻合,这些小动脉称终动脉。终动脉一旦梗塞,其所供应区会出现缺血或坏死。通常认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就是终动脉,此外在肾和脾等器官内也存在有终动脉。 第二节心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右心房的入口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其出口称为 __________。 2、右心室的流入道称为__________,流出道称为__________,而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__________;左心室的流入道称为__________,流出道称为__________,而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是__________。

常见临床参考范围

APPENDIX C INVESTIGATIONS OPERATIONS MANUAL 2012 428 Blood Serum Chemistry - Normal Values Constituent Typical Normal Range Electrolytes Bicarbonate (total) 18-30 mEq/L Calcium (total) 9-11 mg/dL; 4.5- 5.5 mEq/L Chloride 98-106 mEq/L Magnesium 1.8-3.6 mg/dL; 1.5-3.0 mEq/L Phosphorus 3-4.5 mg/dL; 1.8- 2.3 mEq/L (adults) 4-6.5 mg/dL; 2.3- 3.8 mEq/L (children) Potassium 3.5-5.5 mEq/L Sodium 135-147 mEq/L Enzymes* Alkaline Phosphatase 50-160 U/L Amylase 53-123 U/L Creatine Kinase (CK, CPK) 38-174 U/L (males) 96-140 U/L (females) Lipase 10-150 U/L ALT (GPT) 0-30 U/L AST (GOT) 0-40 U/L Other Albumin 3.5-5.5 g/dL Bilirubin <1.0 mg/dL total <0.4 mg/dL direct (glucuronide- or sulfate-conjugated) Cholesterol <225 mg/dL (depends on age) Creatinine 1.0-2.0 mg/dL Globulin 1.5-3.5 g/dL Glucose 80-120 mg/dL Protein (Total) 6.3-8.0 g/dL Triglycerides 40-200 mg/dL Urea 20-40 mg/dL Uric Acid 2.0-4.0 mg/dL Notes: The normal ranges in each laboratory depend on the local population, test methodology and conditions of assay, units, and a variety of additional circumstances. * The units for enzyme activities are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such circumstances. The normal ranges above are typical, but the normal ranges established for each laboratory should be used for most purposes. The units g/dL (grams per deciliter) and mg/dL are sometimes expressed as g% and mg%, or g/100 mL and mg/100 mL.

心脏彩超正常值

心脏彩超正常值

左室射血分数LVEF 55-80% 左室缩短率L VFS 30%左右 E峰与A峰比值E/A >1 每搏输出量S V 70-90ml 其他数据 二尖瓣瓣口面积MVA 4-6cm2 主动脉瓣口面 积AVA 2.5- 3.5cm2 房缺大小、流速0,0 m/s 肺动脉压力P AP 15-28 mmHg 室缺大小、流速0,0 m/s Nakata指数 (PAI指数) >330mm/m Mcgoon指数>2.0 计算有否动脉导管未闭、肺静脉异位引流、永存左上腔,升主动脉、弓降部如何? Nakata指数(PAI指数)=左右肺动脉截面积之和÷体表面积 Mcgoon指数=左右肺动脉直径之和÷膈肌水平主动脉直径 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 mm) 左房 LA 〈35 室间隔IVS <12 左室 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 升主动脉 AO 〈35 右室壁 <3-4 主肺动脉 PA 〈30 左室壁 <9-12 右房 RA 〈40×35 右室 <25 左室流出道 18-40 右室流出道 18-35 部位分度瓣口面积 (cm2 ) 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0-2.4 轻-中度:1.5-1.9 中度:1.0-1.4 重度:0.6-1.0 最重度:<0.5 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 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 重度: <0.75 压差:50-150mmHg 肺动脉高压正常: 15-30mmHg

轻度: 30-50mmHg 中度: 50-70mmHg 重度: >70mmHg 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 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 左室充盈功能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69±12ms >40岁 76±13ms E波减速时间:(EDT)199±32ms A峰E峰流速比值:E/A >1 血管正常值: 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m 动脉硬化斑块>1.2mm 血流速度:>0. 50m/s 狭窄分级:轻度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中度内径减少51-7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收缩期峰值流速>17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极严重狭窄内径减少91-99%收缩期峰值流速>200m/s 舒张期流速>100 cm/s 闭塞内径减少100%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管腔无血流信号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分级: I级反流时间1-2s II级反流时间2-3s III级反流时间4-6s IV级反流时间>6s 心包积液分级: 微量:2-3mm ,<50ml:房室沟下后壁 少量:3-5mm ,50-100ml: 下后壁 中量:5-10mm ,100-300ml: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 大量:10-20mm ,300-1000ml整个心腔 极大量:20-60mm ,1000-40000ml:明显摆动 例如: RVOT:24mm ——右室流出道正常值<30mm AO:24mm ——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 35mm LA:25mm ——左房内径正常值1 9~35mm

心脏彩超正常值

心脏彩超正常值目录

编辑本段计算 有否动脉导管未闭、肺静脉异位引流、永存左上腔,升主动脉、弓降部如何? Nakata指数(PAI指数)=左右肺动脉截面积之和÷体表面积 Mcgoon指数=左右肺动脉直径之和÷膈肌水平主动脉直径 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 mm) 左房 LA 〈35 室间隔IVS <12 左室 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 升主动脉 AO 〈35 右室壁 <3-4 主肺动脉 PA 〈30 左室壁 <9-12 右房 RA 〈40×35 右室 <25 左室流出道 18-40 右室流出道 18-35 部位分度瓣口面积 (cm2 ) 二尖瓣狭窄最轻:≤2.5 轻度:2.0-2.4 轻-中度:1.5-1.9 中度:1.0-1.4 重度:0.6-1.0 最重度:<0.5 主动脉瓣狭窄轻度:1.6-1.1 压差:20-50mmHg 中度:1.0-0.75 压差:20-50mmHg 重度: <0.75 压差:50-150mmHg 肺动脉高压正常: 15-30mmHg 轻度: 30-50mmHg 中度: 50-70mmHg

重度: >70mmHg 左室功能(LVEF)正常:>50%轻度降低:40%-50% 中度降低:30%-40%重度降低:<30% 左室充盈功能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40岁69±12ms >40岁76±13ms E波减速时间:(EDT)199±32ms A峰E峰流速比值:E/A >1 血管正常值: 动脉血管:内膜增厚>1mm 动脉硬化斑块>1.2mm 血流速度:>0. 50m/s 狭窄分级:轻度内径减少0-5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中度内径减少51-70%收缩期峰值流速>12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收缩期峰值流速>170m/s 舒张期流速>40 cm/s 极严重狭窄内径减少91-99%收缩期峰值流速>200m/s 舒张期流 速>100 cm/s 闭塞内径减少100%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管腔无血流信号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分级: I级反流时间1-2s II级反流时间2-3s III级反流时间4-6s IV级反流时间>6s 心包积液分级: 微量:2-3mm ,<50ml:房室沟下后壁 少量:3-5mm ,50-100ml: 下后壁 中量:5-10mm ,100-300ml: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 大量:10-20mm ,300-1000ml整个心腔 极大量:20-60mm ,1000-40000ml:明显摆动

儿科临床常用正常值

小儿年龄分期 正常足月婴儿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增加可达 1~,生后 3 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 2 倍;第 一年内婴儿前 3 个月的增加值约后 9 个月内体重的增加值,即 12 个月龄时婴儿体重约为出 生时的 3 倍( 9kg ),是生后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系第一个生长高峰;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 ~,2 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4 倍(12kg );2 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 年增长值约为 2kg 。 身高出生时平均为 50cm ,生后第一年身长增最快, 约为 25cm ,前 3 个月身长增长约 11~12cm , 约等于后 9 个月的增长值, 1 岁时身长约 75cm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 10cm 左右, 即 2 岁时身长约 85cm ;2 岁以后身高每年增长 5~7cm 。2 岁以后每年身高增长低于 5cm ,为 生长速度下降。 头围: 出生时头围相对大,平均 32~34cm ,第一年前 3 个月头围的增长( 6cm ),约等于后 9 个月头围增长值 (6cm ),即 1 岁时头围 46cm,生后第二年头围增长减慢, 约为 2cm,2 岁时头 围约 48cm;2~15 岁头围仅增长 6~7cm,头围的测量在 2 岁内测量最有价值。

血压:收缩压( mmHg) =80+(年龄× 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 2/3(mmHg=kPa×)各年龄小儿心界 儿科药物剂量计算 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剂量 =病儿体重( 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 <30kg 小儿的体表面积( m2 ) =体重( kg)× +; >30kg 小儿的体表面积 ( m2 ) =(体重 kg-30)× +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参考模板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二、谷草转氨酶(AST)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 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三、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四、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为了方便朋友们查询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特此整理如下:(如有与下列正常值有差异者,请以所在医院的正常值为准) 谷丙转氨酶(ALT) 正常值 3.00-40.00 u/l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3.00-40.00 u/l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 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有可能是慢性迁延性肝炎.如酶活性增高,且AST/ALT比值>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r_谷氨酰转移酶(r_GT) 正常值 11.00-61.00 u/l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著增高常见于: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 53.00-140.00 u/l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word版本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何为血气分析 应用专门的设备,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pH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称为血液酸碱与气体分析简称“血气分析”。二、测定项目 最初测定单项pH 发展到今天同时测定50多项指标: 血气的主要指标:paO2 、paCO2、CaO2、SaO2、TCO2、AaDpO2、Shunt、P50。 酸碱平衡的主要指标:pH、paCO2、HCO3、TCO2、ABE、SBE及电解质(K+、Na+、Cl-、AG) 三、标本采集与注意事项 采用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管血。 血样必须隔绝空气,即针头离开血管后马上刺入弹性好的橡皮中封闭,然后用双手搓血样针管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采用肝素抗凝剂(500~1000U/ml),用量只要抗凝剂湿润针筒内壁即可。如用干燥肝素化针筒最好,凡有凝块的血样不能做血气分析。 采血时尽量让病人安静,如采血不顺利或患儿过度哭闹均会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四、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pH 表示血液酸碱的实际状态 反映H+浓度的指标,以H+浓度的负对数表示。 正常参考值:7.35~7.45 pH<7.35 酸血症 pH>7.45 碱血症 临床意义:血pH在7.35 ~ 7.45 正常参考范围时,不等于病人酸碱内稳状态正常,可能是机体通过缓冲代偿功能及纠正机制的调节,在一定的时间与限度内维持血pH在正常范围。 2、动脉血氧分压 (paO2/pO2) 指动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O2单独所产生的分压。 正常参考值:10.64 ~ 13.3kPa(80~100mmHg) 临床意义: pO2的高低与呼吸功能有关,同时直接影响O2在组织中的释放。呼吸功能障碍时,pO2下降,pO2低于7.98kpa (60mmHg)时,SO2急剧下降,进入呼吸衰竭阶段;pO2低于7.32 kpa(55mmHg)时,即有呼衰。如pO2低于2.66kpa (20mmHg)时,组织细胞就失去了从血液中摄取氧气的能力。所以临床上常将pO2作为给病人吸氧的指标之一。 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CO2) 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单独产生的分压。 正常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 临床意义:

心脏彩超正常值

心脏彩超正常值 指标实测值参考值指标实测值参考值二维超声测值 主动脉内径AO 20~40mm 肺动脉内径 PA 12-26mm 室间隔厚度IVS 6~12mm 左室后壁厚 度LVPW 6~12mm 左室内径LV 35~50mm 左房内径LA 20~40mm 右室内径RV 7-23mm 右房内径RA 33~41mm 右室流出道 RVOT <30mm 多普勒测值 二尖瓣口血流速度MV 0.3~0.9m/s 主动脉瓣口 流速AV 1.0~1.7米/秒 三尖瓣口血流速度TV 0.3~0.7m/s 肺动脉瓣口 流速PV 0.6~0.9米/秒 左心功能测值: 舒张末期容量EDV 108±24ml 收缩末期容 量ESV 45±16ml 舒张末期内径LVD 35-55mm 收缩末期内 径LVS 20-40mm 射血分数EF 50-70% 缩短分数FS 30-45% 左室射血分数LVEF 55-80% 左室缩短率 LVFS 30%左右 E峰与A峰比值E/A >1 每搏输出量 SV 70-90ml 其他数据 二尖瓣瓣口面积MVA 4-6 m2 主动脉瓣口 面积AVA 2.5- 3.5 m2 房缺大小、流速0,0 m/s 肺动脉压力 PAP 15-28 mmHg 室缺大小、流速0,0 m/s Nakata指数 (PAI指数) >330mm/m Mcgoon指数>2.0 有否动脉导管未必、肺静脉异位引流、永存左上腔,升主动脉、弓降部如何?Nakata 指数(PAI指数)=左右肺动脉截面积之和÷体表面积 Mcgoon指数=左右肺动脉直径之和÷膈肌水平主动脉直径 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mm)

系统解剖学脉管习题

脉管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大循环 2、小循环 3、侧支循环 4、卵圆窝 5、隔缘肉柱 6、三尖瓣复合体 7、二尖瓣复合体 8、左纤维三角 9、右纤维三角 10、窦房结 11、房室结 12、心包横窦 13、心包斜窦 14、危险三角 15、静脉角 二、填空 1、脉管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心血管系统由、、、四部分构成,淋巴系统由、、三部分构成。 2、心形似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形,心尖朝向方,由构成:心底朝向方,主要由和小部分构成。上、下腔静脉分别从上、下注入;左、右肺静脉分别从两侧注入。 3、心传导系统由、、、、、 和组成。 4、室间隔可分为和两部分,后者分为后上部和前下部,后上部位于和之间称房室部,而前下部位于左右心室之间称部。 5、心纤维性支架包括、、、、、三尖瓣环、、、瓣膜间隔等。 6、主动脉可分为、和三段。主动脉弓凸侧缘从右向左发出3大分支,分别是、和。 7、供应甲状腺的动脉有和,它们分别来自和。 8、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有、、、、、枕动脉、耳后动脉、咽升动脉等。脑膜中动脉起自,经入颅,分布于颅骨和硬脑膜。 9、锁骨下动脉左侧起于,右侧起自,其主要分支有、和等。 10、腹主动脉的成对脏支有、、,不成对脏支包

括、、和。 11、胃的供血动脉有、、、、和。 12、髂内动脉的壁支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脏支包括、、、、。 13、全身最长的浅静脉是,其属支有、、、和。 14、肝门静脉多由和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肝门静脉的属支包括、、、、、、等。 15、全身的淋巴干包括、、、、、、 、和共九条。 16、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第胸椎下缘高度起自,经 进入胸腔。胸导管收集、、、、和的淋巴,最终注入。 三、单项选择题 1、脉管系统由下列部分组成() A.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B.心、动脉、静脉 C.心血管系和静脉回流的辅助管道——淋巴管 D.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2、肺循环起于()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B.左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房 E.右心室 3、体循环终于() A.全身各部毛细血管 B.左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房 E.右心室 4、心的位置() A.位于胸腔内 B.长轴与身体中轴基本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