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洲人口及经济增长空间

非洲人口及经济增长空间

非洲人口及经济增长空间
非洲人口及经济增长空间

非洲人口和经济增长空间

一、人口

1、人口数量

截至2016年,非洲人口约12亿,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人口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远高于亚洲的1%,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率又高于北非。贫困人口众多,到2050年预计将达20亿。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

2、人口分布

因为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各地人口疏密极不平衡,约有1/3的人口集中在面积仅占全洲面积1%的区域里,尼罗河谷地、西北部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500人以上,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而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不到4人的地区占全洲面积的60%,居住的人口尚不足全洲的6%,其中撒哈拉、卡拉哈迪和纳米布三大沙漠区的人口密度均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是世界人口最稀疏的地区之一。一般说来,非洲人口较稠密的地区有下列几处:

①滨海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几内亚湾和印度洋沿岸,一般系欧洲殖民者最先入侵的地方,是殖民统治的中心和据点,经济比较发达,人口较多,尤其是城市人口多集中于此。据统计,距海200千米的沿海地区,面积约占全洲的19%,

居住着非洲近一半的人口。

②内陆高原,如东非髙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尼日利亚北部高原和南非高原,地势高亢,气候较温和湿润,疾病较少,农牧业比较发达,也居住着较多的人口。2016年埃塞俄比亚成为第13个人口过亿国家。

③殖民者为了掠夺非洲的资源,先后修筑了几万千米的铁路,沿线经济发展较快,人口也较密集。

④干燥地区的沿河地带及“绿洲”,灌慨农业比较发达,人口也相应集中,如苏丹北部的尼罗河谷地是一条“绿色长廊”,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540人。

⑤岛屿,特别是印度洋中的一些小岛,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稠密,如毛里求斯每平方千米人口为627人,留尼汪岛每平方千米310多人。除上述地区人口密集外,其他地区人口均稀少。

二、非洲经济概况

1、经济水平

过去10年,非洲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人数有所增加。现在,每三人当中就有一人属于中产阶级,至少有3700万非洲人已是中产阶级,占比34%。对非洲37个国家的80万户家庭进行的调查发现,许多国家的中产阶级人数过去10年大幅增加。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来自北非各国,大约77%的人口是中产阶级。至于中产阶级人数最少则来自东非国家,

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中产阶级。每日购买力平价为 2.20美元至20美元。

2、经贸数据

(1)尼日利亚和南非两国贡献了非洲近一半的GDP 据估计,2016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为2.2%,低于上一年的3.4%。这一减速可能部分归因于两个重磅国家不佳的表现。该报告显示,尼日利亚和南非占非洲大陆GDP的近50%(分别为29.3%和19.1%)。这两个经济体都在历经磨难——2015年,尼日利亚正与油价暴跌以及国家结构问题造成的经济衰退作斗争,而干旱和政治的不确定性成为南非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

(2)东非是迄今为止非洲大陆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据估计,去年东非经济增长了5.3%。虽然这比上一年的6.5%慢了点儿,但到目前为止,它仍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埃塞俄比亚以8%的增长率稳妥占据东非领头地位,同时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和吉布提在2016年的增长率也维持在6%以上。

北非以3%的增长速度位居第二位,之后是南部非洲(1.1%),中非(0.8%)。2016年西非以0.4%的增长率成为倒数第一—被尼日利亚的经济衰退拖了后腿,GDP缩减了1.5%。

(3)仅两个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

根据报告预计,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兰是非洲仅有的两个在2016年的经常账户收支中不会出现赤字的国家。其次是商品和服务的净进口商。事实上,估计这54个国家中有20个在2016年出现了两位数的经常账户赤字,利比亚最高(占其GDP的37.8%)和莫桑比克(占其GDP的31.1%)。(4)10个国家吸引了超过90%的新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去年,非洲有10个国家获得了92%的绿地项目外商直接投资。这些国家是埃及,摩洛哥,安哥拉,加纳,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南非,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肯尼亚。

该报告指出:“尽管采掘业占投资总额的大部分,但一些国家正集中力量减少资本密集型服务和制造业部门,以稳固其日用品价格动态。“

“比如摩洛哥目前正在受益于汽车行业的外商投资,其2016年获得的绿地投资额达13亿美元,主要来自标致、雪铁龙和雷诺(均为法国汽车公司)和福特(美国)。这种趋势都是由相对友好的商业环境、良好的工业政策、不断增长的城市消费需求、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有利的贸易协定带来的结果。”

(5)摩洛哥是非洲本土最大的投资者

摩洛哥引领非洲大陆的跨境资本投资,其2015-2016年度官方投资数据约80亿美元。埃塞俄比亚是这方面的主要受益者——据报告显示,摩洛哥磷酸盐生产商派里昂磷酸盐

集团公司和埃塞俄比亚政府之间达成协议,要在一个化肥厂投资超过30亿美元。

摩洛哥投资的第二大受益者是科特迪瓦(2015-2016年27亿美元),其中运营的公司是摩洛哥银行子公司Akwa集团和BTP。

“总的来说,过去10年摩洛哥的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收购,使其足迹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摩洛哥银行目前分布于非洲的20多个国家。

(6)非洲在外部的投资减少

颠覆了历年以来的趋势,2016年非洲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减少。非洲大陆最大的海外投资者南非在2015年和2016年的海外投资额分别下滑了30%和58%。尼日利亚在非洲大陆以外的投资也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下降。

(7)中国,阿联酋和意大利公司位列非洲投资者前三名华夏幸福(CFLD)是2015-2016年度非洲最大的投资者,位列其后的是迪拜Al Habtoor集团和意大利油气集团Eni SpA。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共投资非洲绿地项目384亿美元。阿联酋的公司共投资149亿美元,意大利公司共投入116亿美元。来自美国的公司排在第四位,投资约104亿美元。(8)非洲的企业家比例世界上最高

民调显示,80%的非洲人把企业家视作一个“良好的职

业机会”,非洲大陆成年人创业比例最高。不过报告指出,这些企业家倾向于开发生产力仍然很低的行业。

“新型工业化战略应着重利用这种活力,并瞄准这些在非洲大陆快速增长的、具备创造优质就业潜力的民营企业。”(9)非洲大陆将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15年,非洲联盟国家元首就建立由54个国家组成的大陆自由贸易区(CFTA)进行了谈判。此计划将于2017年10月实施。如果计划成功,按国家数量计算,非洲大陆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三个区域贸易团体也同意组建一个大型贸易集团,即由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EAC)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组成的三方自由贸易区。研究表明,在这个大型贸易集团内取消关税可以将区内贸易扩大30%。

(10)逐渐去商品化

许多非洲国家,大宗商品的开采和出口历年来是其经济增长的源泉。尽管如此,研究表明一些经济体正表现出远离石油的多元化迹象。例如,石油现在占尼日利亚国内生产总值的10%,低于2000年的25.6%(虽然仍然占外汇收入的90%以上)。

“非洲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作为非洲经济增长来源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下降趋势。2015年,五个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都

是非资源丰富型:埃塞俄比亚,科特迪瓦和卢旺达分别占

10.2%,8.8%和7.1%。”

三、经济预期

1.外来经济

外国针对非资源丰富的国家和部门的直接投资流量比例越来越高。“2013年,非资源丰富型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5%,是2000年的2倍。与此同时,对资源丰富型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比例逐渐下降,从2008年的78%下降到2013年的约65%。” 2016年经济增长下滑主要由数个因素造成:较低的大宗商品价格,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增长逐步放缓和阿拉伯之春的二阶效应,而利比亚持久的冲突则使问题雪上加霜。

在2017和2018年,非洲将从以下因素中受益:大宗商品价格从2016年下半年便开始上升,包括国内市场在内的私营部门需求不断增加,很多国家已经牢固树立了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商业环境整体得到改善、条件良好,经济结构更为多元化,尤其正向服务业和轻工业转型。预测到2020年时非洲GDP将达到2600亿美元,非洲1.28亿户家庭的消费支出将达到1400亿美元。

2.经济增长情况

201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GDP预计增长4.5%,超越亚洲GDP增长率4.3%,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2014年至

2017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最高的6个国家分别为: 第六名:卢旺达

该国GDP增速在2013年为4.7%,2014年增至7.0%,2015年预计为7.5%。20年前的种族灭绝使该国经济陷于停顿。该国近年来的团结和和解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卢旺达尽力消除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通过旅游和侨汇取得大量外汇收入。《非洲经济展望》报告认为适宜的气候和持续的投资会推动该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世界银行《2016营商报告》将卢旺达列为撒哈拉以南第一名和东非第一名最易于做生意的国家。

第五名:坦桑尼亚

2014年该国人口为4740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一直在支持该国进行重大经济与结构改革,以维持其经济增速。该国新总统正在通过削减不必要的政府支出来减少赤字。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该国2014年GDP增速为7.0%,主要归因于贸易、建筑、农业和交通产业等。

第四名:莫桑比克

《非洲经济展望》数据显示该国上年GDP增速为8.1%,煤矿行业对该国经济稳定增长贡献很大。另外,众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信贷扩张也在发挥巨大作用。世界银行认为新兴的采矿行业将会推动该国在2025年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该国多年内战后相对和平的形势及天然气的发现将

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名:科特迪瓦

《非洲经济展望》认为该国经济在2015年会延续2014年GDP增速8.3%的好势头,到2020年如愿成为一个新兴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下,该国得以增加税收收入并控制政府支出以减少赤字。

第二名:刚果民主共和国

2014年刚果GDP增速从上一年的3.3%猛增至6%。《非洲经济展望》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占GDP六成的原油生产的反弹,还有非石油行业的强劲表现。持续的公共投资以这些得以实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随着新油田投产,该国原油生产将在2018年到达峰值,进而2015年至2020年间的经济总和增速预计为年均约3%。”非石油产业在2015年至2016年的增速将降至约3%,主要原因是公共投资支出的压缩和全球铁矿行业前景不明造成的矿山项目延期。

第一名:埃塞俄比亚

3.近年经济发展情况

盖茨基金会题为《一脚在地,一脚在天》报告指出,农业推动埃塞经济增长与发展。从2005年到2011年,农业发展使该国贫困率下降7%。为提高农业生产率,该国在广大农村保有一支农业专家队伍,向农民推广先进生产实践与科技创新。另外,过去二十年该国路网里程翻番,使更多农民可

以将产品销到市场上。埃塞经济平均增速为10%,GDP有望在7年内翻一番。世界银行预计该国在2025年将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201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实际GDP增长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弱的,这主要是因为占区域GDP整体规模一半以上的两个最大经济体-南非和尼日利亚的表现不佳。而东非大部分地区及部分法语经济体,如象牙海岸和塞内加尔,都保持了6%以上的强劲增长率,由此可见,该区域经济增长趋势具有差异性。

其中,南非逐渐从此前的严重干旱中恢复,同时改善了供电状况,但私营部门的信心仍然疲弱,同时政府债务水平上升使得南非在国际信用评级中处于不利地位,投资吸引力有所减弱。

伴随石油价格上涨的趋势,2017年尼日利亚的石油部门经济有向好迹象。与此同时,非石油部门的前景尤为重要,因为非石油部门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2%。此前,由于政策选择不当,特别是外汇市场运作不畅,使得非石油部门发展缓慢。尽管政府曾尝试适当提高货币灵活性,但尚未完全支持外汇自由兑换。由于尼日利亚积累的石油储蓄水平较低,其外汇储备受到压力,因此不得不采取抑制进口需求的做法,以维持稳定的外汇汇率。然而,挤压进口需求意味着严重挤压实体经济。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将取决于外汇市场的瓶颈

如何解决。

预计2017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整体将迎来周期性复苏,但距离恢复10%左右的强劲增长率仍然较远。

世界人口老化状况及其特点

21世纪是老年型世纪,主要特征是总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劳动人口老龄化。 1.世界人口老龄化从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老化进程看,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7%,较发达地区老年人口占14%,不发达地区占5%.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6%以上的国家有保加利亚、德国、挪威、英国、比利时、法国、希腊、西班牙、日本;占17%以上的国家有瑞典、意大利;超过22%的国家是摩洛哥。2002年,意大利超过25%.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为41岁,而且老化速度还在继续加快;德国、意大利、瑞士的国民平均年龄为40岁。 2.发展中国家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目前世界上65岁老年人每月以80万速度增长,其中66%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数占全球老年人总数的60%. 3.高龄老年人增长速度快高龄老年人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全世界的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6%,其中发达国家占22%,发展中国家占12%.日本的高龄老年人增长迅速,预计到2025年,每3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高龄老年人。上海2000年80岁以上老年人口30.56万,占60岁以上人口的12.64%,100岁以上人口有324人。另据广州日报报道,江门百岁老寿星有203人,比全省高出一倍,比全国高出三倍。我国高龄老人今后将以5%速度增长。 4.女性老年人增长速度快一般而言,老年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如法国女性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老年人高8. 4岁,美国为6. 9岁,日本为5. 9岁,中国为3.4岁。据统计,60岁年龄组,男女之比为81:100;80岁年龄组,男女之比为53:100;100岁年龄组,男女之比为25:100.平均而言,在年龄达到60岁以后,男性预计可以再活17年,女性则为20年。 5.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即某一年龄人口平均还有可能活多少年。通常所说的平均寿命是指出生婴儿在今后一生中可能活的岁数。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初到1990年的90年时间,发达国家男性平均预期寿命增长66%,女性增长71%.目前,全世界平均期望寿命最长的国家是日本,为80岁,其中女性为83岁,男性为78岁(1998)。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97年为70.8岁,其中男性为68.7岁,女性为73岁。广州市1999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74.47岁。

世界上最大的十个国家国土面积排行

世界上最大的十个国家国土面积排行 前十xx(1709万km2)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7.7%。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xx(998万km2)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最北端,领土面积为998.467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国土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之内,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 另外,加拿大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度发达的科技,使其成为世界上拥有最高生活品质、社会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国之一。 xx(963万km2) 中国疆域辽阔,国土总面积963.40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xx(937万km2) 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其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国土总面积为937.3万平方公里。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政治、教育、经济、军事、文

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

当前测评试卷: 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2周) 适用对象:高一 试题总数:20 考试时限: 20分钟 姓名: 套题难易程:难 一、 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读X 、Y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3题: 1.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答案解析】选D 。Y 国人口金字塔图,中老年比重大,青少年比重小,应该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中 2.造成X 、Y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水平 B .教育水平 C .历史条件 D .自然条件 【答案解析】选A 。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中 3.属于Y 类型的国家有 A .尼日利亚 B .印度 C .泰国 D .日本 【答案解析】选D 。Y 类型的国家为发达国家,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难 右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图,读图完成4—6题: 4.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 .原始低增长阶段 B .加速增长阶段 C .增长减缓阶段 D .低速增长阶段 【答案解析】选A 。④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为原始低增长阶段,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 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难易程度】难 出生率% ① ② ③ ④

非洲对于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非洲对于中国发展的四大战略意义 2015-02-12 李小云 作者李小云教授和非洲村民交流种植经验 习主席将于今年12月初在参加完巴黎气候大会之后直接飞赴非洲,访问津巴布韦和南非,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这是继2013年3月习主席访问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和李克强总理2014年对非洲访问之后,中国领导人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对非洲的又一次重要的出访。由此显示出了非洲大陆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公众对于这样频繁的出访以及我国对非援助和经济合作的一些举措反响强烈,同时也不凡有各种微词。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非洲已不再是公众印象中只需要中国帮助和救济的贫穷大陆,相反,中国国内发展和民生越来越与世界紧密相连,而非洲正在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具潜力的合作伙伴,中国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离不开非洲。在新的全球格局下,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和非洲很少有地缘政治的冲突,非洲民间对中国普遍存在正面评判,而且非洲也不像拉美与亚洲存在碎片化的和依附性的不同冲突体。就中国而言,非洲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四大战略意义。 非洲正在成为中国地缘政治强有力的杠杆

随着国际发展格局的剧烈变化,中国与传统发达国家和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正在演化为互为依存的新兴结构关系。发达-不发达和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的传统格局正在演变为发达—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新型关系。在这个关系体中对立和冲突依然存在,但是相互依存度上升,而且对立也不再以整体性或集团性的形成为主,打破结构关系的偶发因素越来越多,地缘政治趋于碎片化。虽然世界正在趋于多元化,但这仅意味着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兴起,而导致全球权力话语的多元化,并不必然反映主导性权力关系的消失。新兴成长的中国与传统全球统治力量的二元结构正在形成。这也是改变全球格局的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往日无法比拟的国际空间和这空间的话语权,而拓展新国际空间正在遭遇巨大的围堵和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中美,中欧,中俄,中日关系的反复构建,这种构建又直接影响了中国与周边,与拉美和中亚与中东欧的关系。在这种格局下,一个密切而稳定的中非关系就使得中国具备了用于平衡其他力量的战略性条件,而中国对非洲长期的支持则客观上为我国与非洲构建这个关系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的战略性介入非洲也自然为非洲所欢迎,因为这也为非洲提供了平衡其与其他资源提供者讨价还价的重要力量。实际上,在亚洲的经济博弈中已经呈现出了同样的问题。中非全面的战略关系会直接牵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地缘考量,引发某种程度的竞争状态,从而能从战略上缓解中国在直

七年级地理非洲测试题

一、国家最多的大洲(要求绘图,标上以下下画线各地) 1、非洲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有三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海陆位置:欧洲(隔地中海)亚洲(红海苏伊士运河)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2、国家数:54个(要求在课本P15找到54国并读上两轮,注意埃及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 二、高原为主的地形(要求参照P16下理解下面4小点并绘图在图上标出下画线各地) 1、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海湾 ①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②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③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2、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平均高度为750米) 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4、极具特色的地形区:中部的刚果盆地、北部的撒哈拉沙漠、纵贯东部的东非裂谷带 三、炎热的气候(1、参照P20图1-25绘图并填上非洲的各种气候类型,读图理解以下4小点 2、会读典型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图) 1、气温高,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平均气温在20C以上。 2、干旱地区广 非洲赤道附近和几内亚湾沿岸降水多。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沙漠地区,降水少。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 3、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 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热带雨林气候类型。非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是热带草原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附近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类型。非洲最北端、最南端分布的是地中海气候类型。 1、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参照课本P22 P15的图绘图,标出下列各国及主要矿产矿产用P22的图标代表) 摩洛哥——磷酸盐利比里亚——铬铁矿刚果民主共和国——金刚石

南非——黄金赞比亚——铜尼日利亚——石油几内亚——铝土2、生物资源丰富(参照课本P22 P15的图绘图,标出下列各主要动植物的国家的大概位置矿产用P22的图标代表) 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枣椰、油棕、可可、花生、棉花、剑麻 粮食作物:玉米(居民的主食) 名贵树种:桃花心木、花梨木、檀木 热带雨林区动物:非洲狮、河马、非洲象、猎豹、狒狒、节尾狐猴 热带草原区动物:鸵鸟、大猩猩、长颈鹿、黑犀牛、斑马 3、水力资源丰富(会读图P23 理解下面文字) 六、非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正负关系,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多面的影响,总的来说人口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人口增长影响资本积累,对资源和技术发展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又给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本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人口发展带来规模经济等。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人口问题,发挥人口最大效用。 1.人口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的内外生变量都受到了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和资本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压力会导致资本不足,若把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来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 这种由人口压力导致的贫困,会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人口对资源和技术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巨大的人口增长给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使得投资减少,经济停滞,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必然给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教育投入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技术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济结构以初级制成品加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使经济的到持续的发展。 2.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 人口增长会带来规模经济,从人口经济理论上来看,人口增长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人力资源是各种经济资源中的第一资源,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 且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这就使我们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益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扭转人力资源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局面, 这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中国人口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总量大、结构不合理 首先,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量多是中国人口的特点,人口总数的增加给经济一方面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低工资带来了人口的贫困,低消费、低储蓄的现象。是阻碍投资,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快、负担重等特点,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 其次,在人口年龄结构上来看,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使得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农村经济落后又受到大量老龄人口的压力,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人口增长特点导学案(1)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导学案 主备人:陈彩娥 一、 课标内容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二、 学习目标 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3.知道世界不同国家和中国的人口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 三、学习重难点 1. 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问题。 2. 理解中国的人口增长特点、人口问题和应对措施。 3. 掌握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和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四、 课堂设计 (一)温故习新、导引自学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增长 1.人口现状: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 到 亿。 2.人口增长曲线:“ ”形曲线,且有快有慢。 3.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直接因素:人口增长快 慢与 的高低有关。 人口自然增长率= — 4.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因素(决定因素): (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 5.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净迁入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2)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有关。 ①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越多。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0:人口数量增多 =0:人口数量不变 <0:人口数量减少 ③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0:人口数量增多 =0:人口数量不变 <0:人口数量减少 “某国人口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南非经济发展概述

南非经济增长、危机和改革 南非简介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劳动生产率最高、经济结构最合理的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的统计,南非在世界经济体规模排名中位居第27位,国内生产总值达3540亿美元,其工业产值占非洲的40%,消费能力占非洲的50%,国内生产总值是整个非洲大陆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 南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化的经济体制。同时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新成员,拥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南非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丶199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前 (一)矿业革命 南非现代经济的发展始于19世纪下半叶钻石的发现和开采。在其后的几十年里,通过开采和出口钻石、黄金等重要的矿产资源为契机,南非获得了一定的资本原始积累和技术力量。在这一时期,矿业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波辐射到南非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将黑人传统的部落经济和农牧经济变成了矿业经济的附庸,改变了这个地区的面貌和它在世界中的地位。 矿业革命不仅促进了南非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变革,基本建成了南非现在的铁路、公路布局,还改变了南非的城市布局,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为一战后南非现代化的蓬勃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矿业经济的推动下,南非白人农业开始从自给自足型向商品化农业过渡,并促进了南非的阶级分化。 (二)现代工业体系 二战期间,为了满足盟军的需要,南非政府大力发展军需工业,由此也很自然地带动了建材、化学用品、机械、电器和纺织口等民用领域的发展。 战后南非制造业继续保持着高速发展。在1945—1949年期间,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9.1%。之后转入稳定增长时期,1950年的增长率是7.5%,1955—1960年为4.5%。到1960年,制造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中已上升到21%,而矿业和家业已分别降到14%和12%。 进入60年代后,南非开始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炼油、采矿设备、机械制造和军火工业等重化工业,并兼顾计算机、电子和原子能等高科技工业。南非工业化第二次战略调整由此拉开序幕,开始进入重化工业时期。 到70年代中期,南非的工业技术设备由主要依靠进口,转向自己制造并对外出口,包括工程、采矿、电子工业和石油化工方面的技术设备。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南非不仅是非洲,同时也是整个南半球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工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以上。南非已建产起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发展了完善的基础工业和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居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三)种族隔离制和南非经济的受挫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增长和转变过程提供重要的投入。鉴于这种双重角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不再简单。自二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独立国家的人口迅速膨胀和经济长期落后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 许多理论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负相关关系。1956年,纳尔逊在他的“欠发达国家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并且一旦人口的增长超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便会下降并必然导致陷入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同年,赫茨勒出版了《世界人口的危机》。在该书中,他认为人口增长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不发达和人口压力是并存的。寇尔和胡佛在1958年的研究分析了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的影响,也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负效应。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一些机构报告也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当多的学者不同意上述的观点,他们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从上升到下降或静止的转变,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库兹涅茨在1966年继续总结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好处:刺激需求和投资、促进发明和技术改进、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等。伊斯特林在库兹涅茨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长波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期,博塞鲁普提出“人口推力假说”,认为人口压力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传播,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西蒙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口适度增长则比不增长和增长过快都更有好处。 除了上述两派学者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坎南的适度人口论、库兹涅茨关于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可能相当有限的观点。另外,美国人口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提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较慢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要对此做出严格的定量评估却十分困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纵观经济学家们有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对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说,具有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来区分人口增长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呢?首先,需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作以界定。人口增长的增长速度,宽泛意义上而言,可分为过度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和适度增长。不同的增长速度与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虽然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之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之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日本东京(第一) 2010年人口3670万,预计2025年人口达到3710万。 东京(Tokyo)是日本国的首都,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 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东京地理坐标为东经140度50分,北纬35度44分。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 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 和小笠原群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印度新德里(第二) 2010年人口222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860万。 新德里(NEWDELHI)里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东经77度,北纬28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 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总面积为1485平方公里,人 口众多。主要语言为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和旁遮普语。作为德 里的中央直辖区,它还统辖着饱经沧桑的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既 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凉的坡地。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巴西圣保罗(第三) 2010年人口203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370万。 圣保罗给人的印象是一派十分繁华的景象。从飞机上俯视这座南美洲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全 市6.4万条街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市区许多建筑物高达三四十层,如圣保罗州银行高32层,在160米的楼顶建有一座电视塔;意 大利大厦高41层,顶端建有餐厅和瞭望台,凭栏远望,全城景色尽 收眼底。圣保罗市商业十分繁荣,商业区主要集中在迪雷塔大街、“十一月十五日”大街、圣本托大街、“三月二十五日”街、安东 尼奥·普拉多广场和共和国广场一带。三月二十五街简称二十五街,有“巴西的唐人街”之称。另外,在共和国广场中心的花园里,设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第一节人口增长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过快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3、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案例,是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人口增长状况。 教学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这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必修Ⅰ中,我们了解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必修Ⅱ,主要学习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内容有人口与环境、

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的父辈有几兄妹,请问同学们自己有几兄妹?(学生答)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在你父辈和在你们这一辈兄弟姐妹的人数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两种情况各属于什么样的人口增长模式?这就是我们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件展示: “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图” 师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亿日,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 700万,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 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能说说21世纪人口增长的趋势吗? 课件展示: “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 生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为一条“J”形曲线。古代人口增长十分缓慢,近代人口快速增长,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21世纪世界人口将保持继续增长趋势,人口总量会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师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即新技术革命时期)四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数量及增长特点如下表所示:

非洲经济发展数据库AfricaEconomyDevelopmentDatabase

《EPS数据库介绍》 北京福卡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1月

1.世界贸易数据库(Worl d Trade Database) (2) 2. 世界能源数据库(Worl d Energy Database) (2) 3. 世界宏观经济数据库(World Macro Economy Database) (2) 4. 世界经济发展数据库(World Economy Development Database) (2) 5. 非洲经济发展数据库(Africa Economy Development Database) (3) 6. 欧亚经济发展数据库(Euro-Asia Economy Development Database) (3) 7. 世界教育数据库(World Education Database) (3) 8.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China Macro Economy Database) (3) 9中国对外经济数据库(China Foreign Economic Database) (4) 10中国劳动经济数据库(China Labour Economic Database) (4) 11. 中国财政税收数据库(China Finance and Taxation Database) (4) 12. 中国金融数据库(China Finance Database) (5) 13.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库(China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Database) (5) 14. 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China Listed Company Database) (5) 15. 中国商品贸易数据库(China Commodity Trade Database) (6) 16. 中国地区贸易数据库(China Regional Trad e Database) (6) 17. 中国行业贸易数据库(China Industry Trad e Database) (6) 18. 中国贸易指数数据库(China Trad e Index Database) (6) 19. 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数据库(China Commodity Exchange Market Database) (7) 20. 中国农林数据库(China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Database) (7) 21. 中国三农数据库(China Rural Areas、Agriculture, and Peasantry Database) (7) 22. 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库(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st-benefit Database) 8 23. 中国工业经济数据库(China Industry Economy Database) (8) 24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hina Industry Business Performance Database) (8) 25 中国工业行业数据库(China Industry Database) (8) 26. 中国工业产品产量数据库(China Industry Product Output Database) (9) 27. 中国第三产业数据库(China Tertiary Industry Database) (9) 28. 中国科技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Database) (9) 29. 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库(China High Technol ogy Industry Database) (9) 30. 中国卫生数据库(China Health Database ) (10) 31. 中国交通数据库(China Transportation Database) (10) 32. 中国环境数据库(China Environment Database) (10) 33. 中国海洋数据库(China Marine Database) (11) 34. 中国教育数据库(China Education Database) (11) 35. 中国旅游数据库(China Tourism Database) (11) 36. 中国能源数据库(China Energy Database) (11) 37. 中国国土资源数据库(China Land and Resources Database) (12) 38. 中国建筑业数据库(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Database) (12) 39. 中国房地产数据库(China Real Estate Database) (12) 40. 中国城乡建设数据库(China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Database) (13) 41. 中国区域经济数据库(China Regional Economy Database) (13) 42. 中国城市数据库(China City Database) (13) 43. 北京社会发展数据库(Beijing Social Development Database) (14) 44. 重庆社会发展数据库(Chongqing Social Devel opment Database ) (14) 45. 内蒙古社会发展数据库(Inner Mongolia Social Development Database ) (14)

11个比中国富裕的非洲国家

一直以为非洲国家都很穷,长期被瘟疫、饥荒、战乱所笼罩,岂不知有些非洲国家比中国要富的多。1995年中国人口密度是126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为1100美圆。世界排名109。以下这十一个国家,全部人均GDP比中国高。从已知的统计的情况看,非洲基本来说,就是这十一个国家,人均GDP比中国高。估计中国如果在非洲,能排12名。 第一名:塞舌尔,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口密度为165人每平方公里。7480美圆。世界排名41。非洲东南部岛国。估计以旅游业为主。 第二名:毛里求斯,面积204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人口密度为550人每平方公里。4090美圆。世界排名55。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非洲第二富裕的国家。非洲东南部岛国。这个国家难道是以旅游业为主,不知道这个国家,为什么会这么富裕。 第三名:加蓬,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人口密度为人每平方公里。3580美圆。世界排名63。是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国家之一,比俄罗斯人口还要稀少。是一个几内亚湾国家,被赤道分割。估计其境内大部分是热带雨林。还大量生产原油,这应该是这个国家相对富裕的原因。

第四名:博茨瓦纳,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人口密度为人每平方公里。2004年人均GDP为3430美圆。世界排名65。南部非洲国家,英国前殖民地。非洲的内陆国家。热带草原气候,长颈鹿等动物不少。其南部是南非。 第五名:南非,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4359万。人口密度为36人每平方公里。2780美圆。世界排名70。非洲南端。三面临海。矿产资源丰富。 第六名:突尼斯,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口密度为53人每平方公里。2240美圆。世界排名78。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是非洲相对较为富裕的国家的。不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一般也不是特别穷。富裕程度也是一般。只有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才会比较高度富裕。但就是这些大量出口石油的阿拉伯国家,其富裕程度一般也没有发达国家相对富裕. 第七名:阿尔及利亚,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2780万。人口密度为12人每平方公里。1890美圆。世界排名90。阿拉伯国家。

人口增长趋势及特点

人口增长趋势及特点 一、世界人口“爆炸式”增长 人口数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取决于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世界人口的增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到1650年,人口数量增长到约5.45亿,平均年增长率为0.05%;第二阶段,从1650年到1950年在这300年中人口增至25亿,平均年增长率为0.5%,是第一阶段年增长率的10倍;第三阶段,从1950年至现在,1987年7月11日达到了50亿,被联合国定为“50亿人口日”。在1991年,世界人口为54亿,到2000年,估计将增至62.5亿。由此可见,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愈来愈快,据统计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5万人的速度飞速膨胀。人口学家形象地称人口领域中所发生的状况为“人口爆炸”。 从发展趋势来看,世界人口将持续增长,并因其基数惯性大而使增长的绝对量依然很大。但就其速度看,由于愈来愈多的国家生育率在下降,可能会逐渐放慢下来。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可能会稳定到低增长速度上。当然,这要取决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努力。 二、世界人口构成特点 世界人口除具有爆炸性增长的趋势外,还表现出如下特点。 (1)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当前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愈是贫困的地区人口数量愈大,人口增长也愈快。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8%,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不仅如此,未来新增人口的92%也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只有8%在发达国家。 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从表3-1中可以看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人口增长率极不平衡,发展中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更大,为发达地区的2.3倍。因此,所谓世界人口问题,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对人口若不加以控制,其影响势必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悬殊,给就业、住房、教育等造成严重的困难,滞缓其经济发展,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性人口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1950~1985年世界人口的规模单位:亿人表3-1 注:资料来源:《世界人口通论》,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 (2)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联合国把世界人口划分为三种类型。以65岁以上(含65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作为划分标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 7%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占 4%~7%为成年型人口;占4%以下为年轻型人口。

非洲经济概况

非洲经济概况 非洲作为世界第二大洲,面积仅次于亚洲。但由于历史、地理、政治、民族等原因,非洲是世界上经济最为落后的一个洲。全非洲十亿人口一年的贸易总额只占全世界百分之一。根据联合国在2009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最低的24个国家中,其中有22个都是非洲国家非洲在外贸,投资以及其他经济增长方面几乎停滞不前。但非洲的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落后,非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并且远远超过国际水平。而更多地是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对非洲总体经济发展有很大不利。 与此同时,非洲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洲的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不仅品种多样,而且储量非常大。非洲的金刚石,金,石油和铝土矿等均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的,非洲的黄金和金刚石都具有很好的品质,产量和储量都居世界首位。而且,非洲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对非洲经济的增长,资源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仅依靠自然资源的出口赚取外汇,在很大程度上是危险的,不稳定的,也是不持续的。且非洲对外出口多为未精加工的低科技工业原料,出口价格低,欧美发达国家等将其加工、包装后以高价出口到非洲。低价卖出高价买进,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加重了非洲贫困。非洲除了撒哈拉沙漠及南非一线的土壤,都十分肥沃。加上丰沛的降水和良好的光热条件,理论上,在非洲发展农业将给非洲带来良好效益,但是由于非洲民众没有掌握先进种植技术,没有接受过较高文化教育,农业在非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当前国际社会对于非洲贫困问题也在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在2002年于墨西哥蒙特雷召开的发展融资国际会议上,援助有效性概念的首次提出标志着国际援助的效果和方向开始受到国际关注,同时也将国际援助效果与落实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联系在一起。为推动援助有效性的进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3年组织了首届“援助有效性高级别论坛”;200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二届高级别论坛通过《有效援助巴黎宣言》,提出12项推动援助有效性的具体指标;2008年在加纳阿克拉召开第三届高级别论坛会议,进一步评估和推动有关援助方和伙伴国(受援方)落实有关议程,并通过《阿克拉行动计划》;2011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四届高级别论坛会议全面评估了《巴黎宣言》的落实进展,提出了实现援助有效性的目标和方向,值得关注。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同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永远处于错综复杂时空运动过程之中。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人口以及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的第一构成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演着双重角色。作为生产者,在人口基础上形成的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作为消费者,人口处于消费主体地位,体现着经济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需要的承载者。经济社会的许多问题以人口和相应的人力资源为前提,一国人口状况和人力资源的特征构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人口问题与经济问题是我国在新世纪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了解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面向未来的战略问题,也是面对严峻现实的实践问题。可以说做好人口工作,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探讨。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为的是合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规模的人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因为经济归根结底是靠人来推动的,同时人口规模的大小又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所达到的承载水平。 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既有正向促进作用、又有反向抑制作用。从世界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一方面,增长的人口规模带来了就业和生活需求压力,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产生明显的人口“推进力”和“发明拉力”,加速了工业化过程和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大幅减小将引起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所以,适度的人口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各地由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模式、人文背景和人口素质状况等的不同,适度人口规模也将会不同。因此,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单纯的。 对于我国的情况而言,当经济发展还处于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阶段,科学技术不发达,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较小,适度增加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然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过多的人口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一些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不但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而且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至1/7不等。我国主要的工农业产品总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也较低。同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低,住房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供应短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迫于

初中地理知识点:非洲的人口问题

初中地理知识点:非洲的人口问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之称 B.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可可、铜矿石、木材等初级产品 C.导致非洲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受殖民主义统治 D.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要摆脱贫困,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做全球“原材料仓库”B.毁林种地,提高粮食产量C.大量开垦草原,过度放牧D.保护生态环境,振兴民族工业 3.目前,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①人口多,增长快②粮食短缺③矿产资源短缺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粮食短缺、干旱频发、土地沙化严重、环境不断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实现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小明同学给出了四条建议,最重要、最根本的是A.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B.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问题C.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D.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5~7题。 5.图中年均人口自然増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乌干达B.尼日尔C.利比里亚D.乍得 6.非洲人口増长引发的问题是 A.女性劳动人口减少B.男性劳动人口减少 C.人均耕地减少D.资源消耗减少 7.协调该地区人地关系的建议,不可取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C.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D.保持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8.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区绝大部分地处温带,地形以高原为主 B.这里是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占总人口的90% C.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 D.这里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 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10.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显著作用的是 A.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C.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11.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你认为首要解决的是 A.粮食供应问题B.人口的过快增长问题 C.肉类缺乏问题D.土地沙漠化问题 二、解答题 12.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同位于大西洋东岸,其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差异。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两个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