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间事故和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车间事故和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车间事故和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车间事故和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车间事故和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XX项目部

XXX年XXX月

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全院职工和周边单位、居民的生命安全,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开展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

1 总则

1.1 水库防洪应急预案是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水库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危及水库工程及下游生命财产安全时,为保证水库安全,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而预先制定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处置本厂各类特种设备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本厂防范、处置特种设备事故的水平和能力,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特制订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有关规定等。

……

1潜在危险:

1.1无论灾情大小,隧道已无法通车,可能引发再次交通事故,增加事故严重程度;

1.2危险品根据其理化性质的不同,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1.3车辆难以疏通,可能存在人员伤亡;

……

1、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及时有效的扑救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护国家、酒店和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全体员工碰到火灾时忙而不乱,能各司其职。根据国家消防法规、结合酒店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预案。

……

制定预案目的和方针:

成品车间为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明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秉持“安全无小事”理念,严格执行“全细严实,四不放过”等制度,进一步落实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此,根据车间生产特点和实际生产情况,特制定三十四个切实可行的事故预案。对人员提出要求如下:

……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有序进行救援工作,降低损失,便于日后的调查取证,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北京市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制定该项工作预案。 “预案”中所称重大事故,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或报废、机械设备损坏和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公司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 1.公司指挥部组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任指挥长,是第一责任人;主管生产的副经理任副指挥长。 1)抢救组:由总工办、市场经营部、施工部组成。根据案情具体情况在指挥长的指挥下迅速抢救伤员,疏散人员、物资或投入救援工作。预案件启动时携带物品包括:氧气袋、急救箱、剪刀、绷带、担架等基础医疗设备,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由指挥部或医疗机构调配其他专业医疗器材。 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公司快速组织抢救的同时,受伤者或附近人员应尽力自救,在公司范围内广泛进行自救知

识技能宣传与培训就显得相当重要。自救知识技能培训包括处理简单外伤、轻微中毒及骨折固定、止血等力所能及的有效的救援技能,使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头脑能够保持清醒,在第一时间施救,待公司抢救小组到达后提供及时、详细、准确的伤亡信息及救援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人员损失。 抢救组施救及个人自救需具的医疗常识详见附件。 2)警卫组:由警卫班负责。维持秩序,保证必经道路通畅,疏导现场人员,呼叫救护车辆。 3)联络组:由办公室人员组成。在指挥长的指挥下,根据事故情况及时上报区、派出所、急救部门,保障通信联络及所使用的工具、药品等供应工作。重大伤亡事故应按照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中程序执行。 4)安抚组:由财务部人员组成。接待受伤人员家属,做好安抚工作,保障应急资金,做好善后准备。 5)护送组:立即将伤员送往医院,办理治疗、住院等手续。 2.生产的预防和预警

化肥厂重大危险源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范文

化肥厂重大危险源事故处置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装置基本情况 化肥一厂目前有四个重大危险源,分别是:一厂一期冰机液氨储槽;甲醇罐区储存单元;南液氨罐区储存单元;北液氨罐区储存单元。 一厂一期冰机液氨储槽为40m3球形储罐,最大存储量为24吨,日常储存指标为8—19吨。储存介质为液氨,压力≤1.58MPa。 甲醇罐区共有12个储罐,其中八个500吨,四个1000吨。最大储存量为7200吨甲醇。日常甲醇总储存量在1000吨左右。 南液氨球罐区储存单元共有3个400m3球罐,其中只有3#球罐属一厂管理,最大储存能力600吨,压力为2.2MPa,正常生产时存储200-300吨左右。 北液氨球罐区储存单元共有2个400m3球罐,最大储存能力400吨,压力为2.2MPa,正常生产时存储100-200吨左右。 1.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1事故类型分析 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有泄漏、中毒与窒息、着火、爆炸 主要泄漏点是法兰处、阀门处、液位计连接处等部位。 其主要原因为:各法兰、阀门、管线等因螺丝松动、腐蚀可能造成轻微泄漏;操作失误造成设备超压导致泄漏;夏季雷雨季节雷电危害可能损坏设备或管线导致泄漏;人员操作失误也可能会发生工艺事故,导致危险物质泄漏,因泄漏发展等原因也可能造成危险物质大量泄漏; 泄漏物质液氨、甲醇有可能使现场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及周边单位人员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在有毒物质泄漏环境中,如果操作或抢险人员防护用品穿戴不当也可能会发生中毒与窒息事故。 泄漏物质在空气中如果遇到静电火花或现场施工动火、使用不防爆工具及灯具;夏季雷电等可能会发生火灾,严重者可导致空间爆炸;当设备或管道发生故障或安全设施失效等原因,则有可能导致物理爆炸的发生。 1.2.2有害因素危害程度分析 液氨储槽和液氨罐区危险介质为氨,具有可燃可爆和毒性,一旦泄露,可能造成本区域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和设备损坏等危害性和影响很大的事

熔铸车间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熔铸车间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熔铸车间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要求,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特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目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车间生产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特制定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的突发事故,是指在新材料公司熔铸车间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人身和财产事故,本车间易发生的突发事故具体包括: 1.铸井铸造过程中停电事故; 2.铸井铸造过程中停水事故; 3.铝水溢出爆炸烫伤事故; 4.天然气泄露爆炸火灾重大伤害事故; 5.氯气泄漏事故; 6.铝水包坠落事故。 三、编制依据 车间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分析。 四、编制原则 1)、预案是针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事故、灾害,如触电、机械伤害、氯气泄漏等。 2)、预案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财产安全和环境防护,尽量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 3)、预案是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4)、预案要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预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车间基本情况: 熔铸车间隶属于魏桥铝电公司新材料公司邹平76万吨高精板带项目,是项目的第一道工序,共建有4条大规格铝合金扁锭熔铸生产线、一台90吨双室炉,主要装备全部是从国外引进的最先进装备。以电解铝水为主生产各种规格铝合金扁锭,采用DC法立式铸

危险源应急处置预案

危险源应急预案 工程名称:威海市望岛商业中心 编制人:新明 编制日期: 2016年4月10日

目录 一、危险源应急救援准备 (2) 二、危险辨识与评价 (5) 三、应急设备与设施 (7) 四、应急能力评价与资源 (8) 五、事故应急行动方案 (10) 六、保护措施与程序 (10) 七、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15) 八、培训与演练 (15) 九、本预案实施时间 (17)

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加强对威海市望岛商业中心工程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特制订本预案。 一、危险源应急救援准备 1、危险源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成立危险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冲(项目经理) 副组长:新明(技术负责人) 戚务顺(安全员) 成员:曲言乐、周传竣、健涛、于瑞荣、戚强; 2、职责能职 2.1、组长职能职责: (1)发布启动和解除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按照《预案》程序,组织、协调、指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3)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4)随时掌握《预案》实施情况,并对《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5)在施工作业队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 (6)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7)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2.2、项目部各部门职能职责: (1)协助应急项目经理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2)向应急项目经理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3)保持与事故现场指挥的直接联络;

(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5)组织项目经理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6)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 (7)根据各施工作业队具体条件,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计划。 2.3、应急救援队职责: (1)迅速、及时、准确评估事故规模,及时上报事故的基本情况,向项目经理部请否启动应急响应预案。 (2)对应急救援负全责,按预案正确指挥其各组进行救援,控制事态扩大。 (3)组织相关人员根据事故状况制定救援方案,减少伤亡及财产损失。 (4)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5)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原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2.4、现场营救组的职能及职责: (1)抢救现场伤员; (2)抢救现场物资; (3)组建现场消防队; (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5、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 (1)对各施工现场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2)指导生产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建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迅速、高效和有序地做好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类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避免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公司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公司需制定的应急预案有:火灾和爆炸,机械伤害,高空坠落,重物打击,电伤害,坍塌,食物中毒,中暑,挖断地下管线、恶劣气候造成的事故及文物保护等。 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公司总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反应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置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一)、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 1、总指挥部 总指挥长:总经理 副总指挥长:副总经理 成员:工会主席 安全科长 材设公司经理 工程科副科长 保卫科长

财务科 卫生所所长 职责:负责领导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和处理工作,决策有关重大事项,确保总体决策和救援方案,调集救援力量。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管理科。在施工现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按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处理抢险救援工作中的日常工作。了解掌握事故救援信息,及时向总经理和主管副总经理汇报,向下传达总指挥部的抢险救援指令,与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完成指挥部和上级交办的指令。 2、抢险救援组 组长:安全管理科科长 成员:工程科、安全管理科、财务科及有关专业负责人、事故单位 项目经理 职责:及时掌握事故发展及抢救请况,提出相应措施及时调整救援方案和人员组织分配,协调作战。受理各级指挥员及联动单位的建议,选择最佳抢险救援方案,及时调整或做出作战部署。根据紧急需要,向总指挥部报告,并请求调集,水、电、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交警、消防等有关外单位增援。根据需要,决定截断事故现场电力、可燃气体等的输送。 3、警戒组

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2012年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 一、总则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40号令的要求,为适应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通过演练,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及处置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氛围,制定公司2012年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二、应急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传。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应急演练要求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重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安全科制定出应急演练方案交应急救援小组副组长李福明审核,演练方案应包括演练、时间、地点、演练步骤等。 5、预案演练完成后应对此次演练内容进行评估,填写应急预案评审记录表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登记表后交综合办公室备案。 综合办公室 2012年1月10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加强本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单位职工对突发火灾事 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处置能力,维护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 号令),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本预案。 1、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每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参与消防工作。发生紧急情况时,每名员工都能处事不惊,有条不紊地开展报警、灭火和疏散等工作,各负其责、各尽其责,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疏散人员,权利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 2、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组织机构:本公司成立消防应急指挥部,下设灭火、通讯、疏散、救护、机动五个职能部门 (2)主要职责 ①消防应急指挥部:平时指导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战时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将火灾扑灭在初期阶 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灭火救援行动;协

调配合公安消防机关消防机构做好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其他有关工作; ②灭火行动组:根据火场情况,熟练应用各类灭火器材和工具,正确实施灭火工作。 ③通讯联络组:及时实施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细则,迅速报告“110”接警中心,及时反映情况,并派人接车。开启广播,告知火灾信息;进行通讯联络并及时反馈信息,传达上级命令,了解火场的消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畅通有序。 ④疏散引导组:负责组织火灾区域的人员从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迅速撤离火场。 ⑤安全防护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对火场中出现的各种需求及时解决。 ⑥机动组:根据灭火、通讯、疏散等各组工作进展情况,提供相应保障,或适时增援。 3、灭火战斗力量形成流程(灭火救援基本处置程序) (1)灭火第一战斗力量的形成: 任何人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并呼喊附近员工参与灭火救援。火灾现场或附近区域的工作人员听到呼叫后应立即赶到失火地点,自发组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哪里发生火灾,就在哪里形成第一战斗力量,开展初期火灾的报警、扑救和人员疏散。具体任务要求是:第一发现火灾的员工就近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单位消防控制中心和公安消防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依据 1、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 2、现场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危险源; 3、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分析及施工组织设计。 二、目的 通过识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并依次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事故和污染。 二、职责 1、由项目工程负责组织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识别各个领域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负责制定相应重大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2、由安全员负责识别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列出危险清单,并负责制定一般危险源控制措施。 3、由技术员负责识别一般环境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列出环境因素清单,并制定一般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及不利环境因素的识别要求 1、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 2、应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3、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应从以下分项或设施为辨识的重点:安全管理、脚手架、模板工程、高处作业、洞口临边防护、施工用电作业、大型机械、井架、事故易发多发地点或作业环境、施工机具等。 四、本工程重大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 1、本工程重大危险源 (1)升降机安拆; (2)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 (3)模板支撑、拆除过程; (4)高处施工; (5)施工用电; 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 (1)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实施计划,落实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策划、监控、检查和验收的实施。 (2)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包括监控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内容。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管 理 应

急 预 案 四川双发劳务有限公司 目录 一、主要编制依据 (2)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程序 (3) 三、危险源调查 (3) 四、危险源评价 (3) 五、重大危险源清单 (3) 六、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 3-11

一、主要编制依据 1、公司《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QEO-A版第0修改) 2、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QEO-A版第0修改)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7、《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 88—92 8、《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9、《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 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1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 1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 1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96 16、《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17、《安全帽》GB2811—89 18、《安全带》GB6095—85

19、《安全网》GB5725—97 20、《安全标志》GB2894—96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2、《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国经贸安全[2000]189) 23、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程序 各部门及项目部开工前确定、选择识别范围,结合自身特点识别危险源,按经验判定风险级别,填写《危险源调查表》,报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部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小组,按评价准则进行评价、归纳,整理成《危险源评价表》,最后形成《重大危险源清单》。 《危险源调查表》、《危险源评价表》、《重大危险源清单》,由安全管理部编制,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部门审核后送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各部门、项目部的危险源管理方案由各部门、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由主管领导或项目经理审批,并根据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编制应急和响应预案。 各部门及项目部要随时对作业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在安全日记中予以记录,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安全管理部每月一次对各部门及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作业班组在每天上班前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交底,组织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点时做好自检、自查工作,发现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当发生事故,应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识别、评价。 各部门及项目部对在有粉尘、强噪音、光、放射、震动等特殊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发放和使用劳保用品,并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三、危险源识别 详见各部门、项目部危险源调查表。 四、危险源评价 详见各部门、项目部危险源评价表。

生产型企业车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车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职工和周边单位、居民的生命安全,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开展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本车间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1.车间及周边平面布置简图(见附图) 2.车间的逃生方向,安全出口,疏散路线图。(见附图)二:应急设备设施明细表 名称灭火器消防栓 设备位置(见附图) 三、应急组织机构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 2应急联络 联系电话: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 四、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报警 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应迅速报告当班班长,当班班长迅速报告车间主任。在逐级上报的同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行动。 (2)接警

车间主任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启动车间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事件种类、严重程度、本单位能否控制初期事件等考虑因素,决定是否启动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如果应急事件不足以启动上级应急预案,则组织现场人员按本预案要求,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实施救援,如果险情排除,则恢复正常状态。如果险情未能排除,则启动上级应急预案。(3)如何报警 当应急事件发生后,如不能控制应迅速报警,根据应急事件种类确定报何种警。首先拨打所报警电话号码(见应急联络表),接通后,报单位、应急事件种类、发生部位、介质、报警人姓名、所用电话号码。 (4)指挥程序 应急事件发生初期,当班班长负责指挥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当上一级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汇报现场情况,配合上一级指挥,并听从上一级指挥调度。指挥的步骤内容有: (1)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2)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部门各司其责。(3)迅速通报灾情,通知相关方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4)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灾区人员,划清警戒范围并实施警戒。 (5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力争迅速消灭灾害,并注意采取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1 电石冷却间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1事故类型 1.1.1.1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1.1.2公司重大危险源:公司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8218-2009)电石储存临界量为 100T,我公司电石装置(二个冷却间)每个冷却间平均日储存量为 400T,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 1.1.1.3 危险化学品遇水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电石遇水反应)。 1.1.1.4机械运行引起的伤害事故、车辆伤害、触电、灼伤(烧伤、高温烫伤)、起重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 1.1.2危害程度分析 1.1. 2.1在其工艺生产过程、设备设施管理、储存环节、检维修等整个经营过程中,一旦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控制导致超温、超压和管理不严,极易造成危险化学品大面积泄漏,甚至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以及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1.1. 2.2公司生产、经营、储存的介质大多为危险化学品,遇水遇湿、明火等均可能发生爆炸、着火,爆炸在瞬间产生高压、高温,其破坏力和危险性很大。 1.1. 2.3电石库位于电石公司厂区内,周边情况为:南侧为待建施工地,北侧为厂区主干道路,东侧依次为1#、2#、3#、4#电石炉;耐火等级为二级,

结构形式为钢结构敞开棚式。电石砣吊装、冷却过程中,常接触有操作失误,设备异常、控制失控等情况。遇雨季及异常天气,雨水可能进入电石库,与电石发生反应,产生乙炔气体。 1.1. 2.4检修作业过程中存在违章行为,造成各类伤害,如:高处坠落、触电、烫伤、碰撞等伤害。 1.1.3危险源预防措施 1.1.3.1安全技术措施 1.1.3.1.1对冷却间起重设备按照国家质量监督局的管理规定,定期进行年检。 1.3.1.1.2编制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及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 1.3.1.1.3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特种作业安全培训,取得起重证后方可操作,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1.3.1.1.4电石采用半敞开式钢结构,顶部及侧面采用彩钢防雨结构安装,冷却间东西彩钢瓦底部设置溜水槽,因此在雨雪天顶部积水将及时排出。冷却间地势设置比四周地形高500,防止雨雪天气积水进入电石冷却间。 1.3.1.1.5在电石炉冷却间南北两端顶部安装高清摄像监视系统,起重设备运行异常、冷却间人员起吊砣装车、安全通道是否畅通、违章操作卷扬机拉锅等生产隐患直接传输到调度室,并及时协调落实、处理。 1.3.1.1.6对机械设备操作进行危险因素告知,并设置急停开关、悬挂安全标示、在设备操作处设置安全操作规程等。 1.1.3.2安全规定 1.1.3. 2.1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事故发生后有效救援原则: 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将事故简要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发生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简要经过等)向事故发生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当遂级上报遭到困难时可越级上报。 二、发生四级重大事故,报至省建设厅的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发生三级及三级以上重大事故,报至省建设厅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三、发生重大事故,应在12小时内将《重大事故报告书》按规定的程序报至省 建设厅,事故发生4日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到省建设厅汇报,发生三级及三级以上重大事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与省建设厅领导一同赴建设部汇报。 事故发生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来厅汇报时,应呈报如下资料: a、《重大事故报告书》 b、事故分析原因、事故详细进过、已采取的措施。 c、事故现场照片或录像(三级以上事故必须提供不少于15分钟的录像) 四、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发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对现场进行拍照(不少于15张)或摄像(不少于15分钟),进行初步调查取证。 五、重大事故的调查事故发生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组织成立调查组负责进行。调查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事故发生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劳动等由关部门的人员组成,并邀请有关部门派员参加。发生一、二级重大事故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组组成意见,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发生三级重大事故由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组组成意见,人民政府批准。 六、重大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调查工作结束后,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十日内将事故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瀚菲特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16年1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人民全法》、《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3、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事故的应对工作。 4、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车间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案。 本预案属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车间预案和现场处

置案共同构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车间应急预案是针对专项的及各车间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案,主要明确救援的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5、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二、本单位危险性分析 1、单位概况: 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位于省市任县北定工业园,从业人数100人左右,主要产品为液压缸和密封件生产和制造。生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固定性;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生产机械设备多;由于这些特点,给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经过现场勘察与分析,公司在生产活动中存在以下危险源:

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及应急救援预案

工程施工危险源预防方案及应急救援方案 工程施工危险源预防方案及应急救援方案为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小事故救援过程中的伤亡和损失,本着“预防为主,积极救援,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制定本计划。 适用于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意外事故、火灾、中毒及中暑事故、事件。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二、项目施工管理目标 项目部在年月初迅速组建好项目经理部,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的同时,特别注重质量管理制度;达到组织保障有力,项目班子精干,施工机械化、设备机械精良化。为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扎实的基础。 项目经理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及火灾、机械事故。年因工负伤频率控制在 1.3 %。以下。 目标管理内容:无死亡、无重伤、无中毒、无倒塌。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针对现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 1.坍塌事故(基坑作业、模板安装拆除作业) 2.倾覆事故(脚手架搭拆、塔吊装拆作业) 3.物体打击事故 4.机械伤害 5.触电事故 6.高空坠落事故 7.火灾 8.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 9.食物中毒、传染疾病 10.治安 为了保护本项目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本项目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本项目及本项目员工所造成的损失,成立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1)项目组织机构图(见附图) (2)领导小组成员及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组长: 主要职责:1、掌握、判断情况、2、总指挥、3、向上级报告 领导小组副组长: 主要职责:1、判断及全面指挥控制灾害、采取防止扩大的措施、2、向应急小组组长报告灾害情况、 3 、管理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篇一)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 1.1.组织领导:组长: 作业长副组长:副作业长 成员:职能人员、各班长 责任单位:检修一区责任人 指挥:作业长 报告:当班值班、检修人员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 2.1.发生一般火警、火灾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当班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作业区领导、矿调度,逐级上报。火警火灾拨打119请求救援。人身伤亡事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但不管是哪类事故,抢险救护时都要先切断电源或采取防护措施后再组织救护,防止事态扩大。 2.2.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逐级向上反映。岗位人员拨打“119”救援电话请求救援后,首先组织自救,使用现场的灭火器进行灭火。根据着火部位、性质也可用现场备用的防火沙、土、水进行灭火,电气火灾要用干粉灭火器、变压器、油罐等用水冷却时,人要远离,严防爆炸伤人,待消防专业人员赶到后,在专业人员指挥下配合灭火。 2.3.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发现人员要立即向作业长、矿调度,逐级上报后,还要通知医院工伤抢救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若伤者属擦伤、碰伤、压伤等要及时用消炎止痛药物擦洗患处,若出血严重,要用干净布料进行包扎止血。若伤者发生骨折要保持静坐或静卧。若发生严重烧伤、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30分钟以上。若伤者已昏迷、休克,要立即抬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脏,待医生到达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2.4.若发生泄露中毒事故,救援人员在救援时要先关闭气源,在实施抢救时,必须戴好防毒面具,迅速把中毒人员抬至通风良好处进行抢救,救援人员若感觉自己呼吸困难应立即撤离,更换人员。待救护人员到达后送医院抢救。 2.5.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同时停止设备运转,处理事故时,要有专人监护,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和停送电确认制度,防止打乱仗,冒险作业。 2.6.发生爆炸事故,要立即关闭爆炸源,若有人员伤亡,按人员伤亡预案救援。 2.7.发生各类事故都要保护好现场,待事故调查分析。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篇二)根据灾害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抢修费、复旧费及运营收入损失)以及中断行车时间等将铁路防洪应急响应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各级应急响应的判别条件及其启动单位见下表。 Ⅰ (1)死亡30人及以上; (2)京广、京沪、京九、京哈、陇海、浙赣六大干线中断行车,抢修困难,经抢修在48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及以上; (4)国务院决定需要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的其他铁路水害。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铁道部Ⅱ (1)死亡10人及以上; (2)主要干线中断行车,抢修困难,经抢修在24小时内无法恢复通车;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10000万元之间; (4)铁道部决定需要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其他铁路水害。 Ⅲ

安全生产管理台账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台帐 (卷六) 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管理 温州大盾鞋业有限公司 20 年月日制定

目录 一、危险源管理 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 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指挥系统,各类事故主要应急救援和应急预案的演练。 三、事故管理

大盾鞋业危险源登记表

温州大盾鞋业有限公司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部门:温州大盾鞋业有限公司行政部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20 年月日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为保证公司、社会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响应,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人身伤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经办。 二、职责分工 1、总指挥职责: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教训等。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现场指挥组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和对外联系;负责协助抢险机械设备的调转;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负责与有关单位人员的紧急联络,在最短时间内,传达领导小组的抢险指令,做好与“110”、“120”等单位的联系。 4、技术保障组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负责抢险方案的制定,组织指导方案实施。 5、人力机械保障组职责: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负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四川三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四川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确保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和处治特制定本预案。 2、基本情况 2.1企业概况 四川尼科三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位于美丽富饶的、有中国长寿之乡美誉的四川彭山,距成都市中心4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35公里,距成昆铁路仅1公里,距成雅高速3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理条件特别优越。公司“年产3000万匹固体废物免烧砖项目”经彭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川投资备[51142209061701]0076号)备案, 2009年8月21日,彭山县环境保护局以彭环函[2009]124号文对我公司《年产3000万匹固体废物免烧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年产600吨新型耐磨材料试验项目”于2009年9月7日经彭山县

环境保护局以彭环函[2009]136号文对我公司《年产600吨新型耐磨材料试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 2.2污染防治对策 2.2.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2.2.1.1铸造生产 ○1冲天炉烟气 对冲天炉烟气采取干湿组合的除尘脱硫工艺。一级旋风除尘,烟气进入旋风除尘器产生圆周运动,在离心力作用下使尘粒与器壁发生摩擦作用而沉降;二级湿法喷淋除尘,投加石灰脱硫,除尘器内上中下三层喷水形成雾状将烟气中烟尘和SO2去除。两级除尘的除尘效率达97%,脱硫效率达60%,经治理后排放烟气中烟尘和SO2的排放浓度分别为97mg/m3和6297mg/m3,达标后经15m高烟囱排放。 结合冲天炉烟气气量大、流速大、较难捕集的特点,为了实现冲天炉烟气全部进入除尘系统,充分考虑除尘系统的风量,按15000m3/h考虑除尘系统风量,可保证全部烟气进入除尘系统,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 ○2砂处理系统除尘 在水处理系统的落砂、破碎、筛除和水冷沸腾床等环节设集气装置,要求集气效率达到95%,收集的含尘废气统一进入一台反吹式布袋除尘器净化,除尘效率为97%,除尘后含尘浓度为40mg/m3,年排放粉尘1.9t/a。

液氯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液氯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目录 目录 (1) 液氯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1)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1.1 液氯危险源辨识和评估 (1) 1.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发生的季节 (3) 1.3 严重程度分析 (4) 1.4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6)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7) 2.1 遵循的原则 (7) 2.2 此预案与其他预案的衔接 (9) 3组织机构及职责 (9) 3.1 应急组织体系 (9)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13) 4预防与预警 (15) 4.1 危险源监控 (15) 4.2 预警行动 (17) 5信息报告程序 (20) 5.1 报警系统及程序 (20) 5.2 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20) 5.3 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21) 5.4 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21) 5.5 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22) 6应急处置 (22) 6.1 响应分级 (22) 6.2 响应程序 (23) 6.3 处置措施 (30)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33) 7.1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配备情况 (34) 7.2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要求和管理措施 (34) 【历史修订记录和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2

液氯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我公司年产氯气4.4万吨,其中液氯约2.2万吨。其主要工艺流程:干燥的氯气由氯氢处理岗位送至液化岗位,氯气经预冷器、盐箱蛇管或氟立昂蛇管、氟立昂液化器,再经低温、低压液化后进入贮槽,其中没有液化的氯气及不凝气体,送至合成盐酸岗位做盐酸,进入液氯贮槽的液氯一部分经过汽化器气化后分别供三氯化磷和氯化苄用,另一部分经过包装岗位包装成商品液氯出售。 存储情况如下:液氯储存一部分用钢瓶,日常钢瓶储存量约20瓶;另一部分储存在储罐,液氯贮罐位于液氯工段液化岗位,处于厂区西南部,现有5个贮存罐。由北向南依次为1#、2#、3#、4#、5#,其中1#、2#、3#贮罐容积均为22m3;4#、5#贮罐容积为30m3,5个罐允许最大库容量为110吨,正常1#、2#、3#单罐贮存量约为20吨,4#、5#贮罐单罐贮存量约为25吨,操作压力控制在0.8±0.05Mpa,在半露天(有顶)的场地存放,每个贮罐均用保温材料保护隔离。每年对储罐管道、短节进行测厚检测。液氯管道设有两道阀门,阀门每年都要进行更新。 1.1 液氯危险源辨识和评估 1.1.1 液氯重大危险源辨识 液氯工段5个液氯储罐最大贮存量为110吨,正常1#、2#、3#单罐贮存量约为20吨,4#、5#贮罐单罐贮存量约为25吨;4个汽化器正常使用时可存液氯大约10吨左右;液氯重瓶的正常库存量约为20吨,由此可见液氯的存贮量都在国家标准GB18218-2000规定的临界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725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 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 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条工区在重大危险源评价后制定,有发生下列事故或事件的风险时,必须制定应急预案: 1.触电、火灾及爆炸; 2.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施工中挖断水管、热能管道、电缆等市政、铁路设施; 4.铁路营业线施工; 5.坍塌、倒塌、高坠事故; 6.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泄漏污染事故;

7.水上作业淹溺事故等。 第二条应急预案应覆盖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各阶段的计划,即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事后监测与处置等各阶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2.事故可能发生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3.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4.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和内容; 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情况; 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具体通信联系方式; 8.相关保障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