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与统计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与统计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与统计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与统计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统计是从数据中获取信息的科学,统计离不开数字,统计学不是数学。数学撇开事物的具体内容研究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则是事物本身的数量关系。

早期的统计学就是作为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而搜集基本的数据,以弄清楚国家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迸程不断加快世界经济联系越趋紧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要想赢得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最大可能地对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才能减少决策失误的概率。·因此统计预测在商务经济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因为成功的预测会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当然失败的预测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作为公司的决策氰一高级管理者及一般的管理人员掌握统计预侧技术尤为重要

统计和会计在历史上不仅同源,而且在较长时间内会统不分,只是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统计和会计才分开来,各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均带有计量特征的应用科学。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两者的区别和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对指导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一、统计与会计的区别

1、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不同,会计学是运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经济核算,以实

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研究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动作,即凡是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均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具有个体性和效益性特点。统计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领域的方法论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通过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来揭示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它是一门关于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推断的科学,是适应国家管理需要的一种具有总体性特征的计量活动。可以说,统计研究的对象是总体,而会计则是个体。

2、研究方法不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货币计价、设置会计科目和账

户、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以及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一套特有的方法对会计主体和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计量具有连续、系统、严密等特点。而统计则以实物、劳动和货币等广泛的计量单位,运用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指数法、相关及回归、假设检验、主成份分析等一系列特有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科技与自然、自然、生物等广泛现象的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以反映事物规律性的方法。统计计量具有及时、综合、灵活等特点。

3、核算程序不同。会计核算严格按照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再到会计报表的程序进行。

程序不得颠倒或改变,遵守着严格的会计程序,而且对每一个程序都有明确的法律、准则、制度等规范。统计核算虽然也规定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预测等程序,但与会计相比,并不要求严格遵守这一程序,如可以利用次级资料或先验信息进行分析预测,更可以广泛利用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判断与评价。

二、统计与会计的相互渗透

1、会计核算中大量运用统计方法。在会计工作中,特别虽管理会计、预测会计、决策

会计、审计等学科,大量运用了统计分组、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统计指数、回归

分析、统计控制、投资风险价值评定等统计分析方法,将统计的数量分析方法运用

于会计之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会计学的内容,而且也将扩展会计的职能,使会计

的作用不再局限于事后反映和单纯提供记录和核算的信息,而是进一步利用这些信

息来预测未来、参与决策,并对日常经济业务按预定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与考核。这

无疑强化会计的管理职能。从会计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统计方法的运用也越来越普

遍,越来越重要。

2、统计工作中充运用会计资料和会计方法。统计中运用会计资料与会计方法比比皆

是,如统计对经济效益的评价、统计指标的连锁分析、企业绩效的评价等均需要用

到会计相关指标,特别是在企业统计中,有相当多的价值统计指标都需要从会计核

算中取得。宏观上SNA中的资产负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及循环账户的设置借鉴了

大量会计记账符号及会计平衡公式,只不过这时的借贷含义以及大量数据的排列方

式与会计有所不同罢了,会计方法和手段应用于统计之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统计

的内容,促进了统计核算方法的局限于报表的填制、上报,而是进一步利用所得到

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预测。

3、在微观和宏观核算中,会计与相互交叉、补充,共同组成具有计量特征的应用学科。

会计与统计各自行使着不同的职能。会计作为会计主体核算自身经营状况的一种计

量方法,具有较强的个体特征。因此在微观核算中,应以会计核算为主,其他核算

制度,包括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设计都应尽量以会计制度为轴心。但是,会计的

对象和核算内容决定了它不可能对非会计主体及隐性经济的业务活动进行连续、系

统、全面的计量,而统计则可以采用抽样推断、虚拟收支等方法弥补会计的不足。

宏观核算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应以统计核算为主,其他核算

应符合统计核算的要求。为更好地沟通微观核算与宏观核算,可适当调整现行的会

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分类项目和核算关系,进一步规范核算指标。一方面,对于相

同指标,力求在指标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上保持一致,使会计核算为统计核

算提供更直接的资料;另一方面,对于存在差异的资料,应有明确分工,相互补充,搞好协调统一。

总之,在经济建设中,建立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统计为综合研究和分析方法,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微观与宏观统一协调的核算体制,使会计与统计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共同行使其不同的计量与信息职能,充分发挥会计与统计的服务、监督、管理与决策的作用。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统计和会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手段,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中。因此,在充分发挥两者各自优势的同时,如何使两者相互结合,发挥更好的作用,值得人们研究探讨。

一、统计和会计是现代企业经营决策重要的信息基础

信息在企业管理中一般通过数据、图纸、报表、凭证、规章、制度、指令等反映

出来,在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统计和会

计工作均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收集,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状况,是

经营决策重要的信息基础。

1、统计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提供统计信息

企业统计采用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数量表

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核算,分析其发展的变化规律。

统计具有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两重性。对外,向政府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提

供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数据报告,为国家宏观经济服务;对内,向企业领导

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全过程,为微观决策服务。尤其对内服务,要向企业领导

提供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种类数据,包括产量、销售量、产品质量、能源和原

材料消耗、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科技开发、财务成本、固定资产投资

等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还要进行市场观测,了解同行业信息,开展统计

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的信息量日益增加,对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

性要求也日益提高。

2、会计通过对企业发生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进行核算与评价,提供财务信息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或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

连续地、系统地进行核算,并对各项活动进行财务监督。现代企业会计包括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主要在资产负债、损益和分配等经济范畴内,反映一定时期的经济

流量和存量,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营运情况和分配情况,向国家的经

营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信息。

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决策提供服务,发挥会计信

息的管理职能。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使用者服务,

发挥会计的社会职能。两者构成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

统计和会计都是从攻取原始的数据信息开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统计与会计信息区别天其他信息的特征就在于是用数量和价值量表示,使原

始数据成为企业统计信息和财务会计信息。这种通过核算取得的信息,是企

业经营中经济活动的数量反映,是客观存在的数量表现。具有可靠性,只要

计量准确,处理方法科学、合理,信息质量就高。

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和会计提供最基础的信息,企业其他信息大多

源于统计和会计信息,或者是在两者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开发利

用,共同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因此,统计和会计是现代企业经营决策重要

的信息基础,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源。统计和会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

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二、统计和会计是参与现代企业决策的工具

决策是经营者在经过对各种分析判断与比较研究之后,对有关企业重大问题上应

当如何运作所作出的重要决定。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竞争的加剧,市场变化很快,企业经营决策具有很大的风险

性,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企业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不确定因素越大,风险越大。而

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完备性即信息的准确程度、信息愈完备,不确定性愈低。因

此企业的经营者需要的是尽可能完备的信息,从而把不确定性因素降低到最小程

度,使决策风险减为最小。

统计和会计科学从理论上讲,都是具有典型计量特征的应用科学。但在实践中是

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来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

1、统计运用实物量和价值量双重方法,反映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统计掌握生产、销售、库存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营销措施,制定营销策略;掌握能源、原材料使用情况,为的是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达到降本增效目的;掌握劳动国使用情况,可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掌握产品质量,争取把不合格产品消灭在生产过程中;掌握生产成本,分析生产与成本的数量关,力求低投入取得高产出;了解财务状况,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分析。。。。。。

统计涉及的面广,综合性强,除了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整理,还善于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原因,提出措施,进行深加工,用统计分析揭示企业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提供线领导,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2、会计运用价值量方法,反映和控制资金循环、资金收支情况

会计以货币为单位,通过会计凭证、科目分类等会计方法,组织财务活动和财务核算,提供财务状况信息,正确组织企业财务收支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降低成本,促进生产发展,帮助经营者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预测企业未来资金运动情况及对企业未来进行规划。

要发挥好决策工具的作用,统计和会计对信息的处理要做到计量准确,计算方法科学化、计算手段现代化,要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高速度、高质量地提供各类信息。

三、统计和会计的结合运用是现代企业管理趋势

经营管理完善的企业,统计管理和会计管理工作也必定十分健全和规范,统计和会计能较好发融合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人、财、物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信息畅通、准确,在经营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统计借鉴了财务核算的大量基础资料,统计的许多数据来源于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统计核算中的价值量指标以会计核算的数据为准,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3) Abstract Key words (4) 一、引言 (5) 二、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的意义 (5) (一)学习世界各国会计发展的普遍规律 (5) (二)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会计模式 (5) (三)建立和完善会计学科体系 (5) 三、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5) (一)制定机构不同导致性质差异 (6) (二)制定程序相近下的细节差异 (6) (三)社会经济环境和法律体系不同导致会计准则内容不同 (7) (四)国际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 (7) 四、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具体表现 (8) (一)固定资产准则比较 (8) (二)借款费用准则比较 (8) (三)合并准则比较 (9) (四)租赁准则比较 (9) 五、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的发展趋势 (9) 六、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10) (一)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论方法 (10) (二)完善会计准则制度架构 (11)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11) (四)建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环境 (11) 七、参考文献 (12)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使得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建立成为必然趋势。会计准则的制定会随着每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法律规范条文的不同而不同,并且其在其制定机构、制定步骤和内容的组成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环境,同时也要考虑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要求,符合国家化和国际化并存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会计准则;发展趋势;人才培养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ccounting standards Abstract Accounting standards have been slowly becoming today's market economy essential need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national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ccounting standards establishment will vary in each country economic, political, and legal norms provisions, and it also has some differences in their setting bodies to develop procedure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ructure. O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must be based on a 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counting environment, must also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Key words]accounting standards; comparative; the national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一、引言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一.doc

1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20道题将其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中的 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 A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2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3通过调查鞍钢、宝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拟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 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4下列资料属于原始记录的是( )。 A统计台账 2 B个人生产记录 c汇总表 D整理表 5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 6某企业从业人员23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5600万元产品销售额 132560亿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0箱设备台数为1113台。以上总量指标依 次为( )。 A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7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增加5职工工资水平提高2则该企业职 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 A11 B10 C7.1 D 7 8在商品销售额指数体系中若物价指数上涨销售额指数持平则销售量 3指数( )。 A.上升 B.下降 c.持平 D.无法判断

会计基础知识问题集锦

1.怎样设置与配备出纳机构与人员 (1)机构设置。 出纳机构一般设置在会计机构部,如各企事业单位财会科、财会处部设置专门处理出纳业务的出纳组、出纳室。《会计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条件的,可以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会计咨询、服务机构进行代理记账。”会计法对各单位会计、出纳机构与人员的设置没有做出硬性规定,只是要求各单位根据业务需要来设定。各单位可根据单位规模大小和货币资金管理的要求,结合出纳工作的繁简程度来设置出纳机构。以工业企业为例,大型企业可在财务处下设出纳科;中型企业可在财务科下设出纳室,小型企业可在财务股下配备专职出纳员。有些主管公司,为了资金的有效管理和总体利用效益,把若干分公司的出纳业务(或部分出纳业务)集中起来办理,成立专门的部“结算中心”,这种“结算中心”,实际上也是出纳机构。 (2)出纳人员配备。 一般讲,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在银行开户的行政、事业单位,有经常性现金收入和支出业务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都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出纳人员,担任本单位的出纳工作。出纳人员配备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本单位出纳业务量的大小和繁简程度,要以业务需要为原则,既要满足出纳工作量的需要,又要避免徒具形式、人浮于事的现象。一般可采用—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等几种形式: 一人一岗:规模不大的单位,出纳工作量不大,可设专职出纳员一名。 一人多岗:规模较小的单位,出纳工作量较小,可设兼职出纳员一名。如无条件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单位,至少要在有关机构中(如单位的办公室、后勤部门等)配备兼职出纳员一名。但兼职出纳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一岗多人:规模较大的单位,出纳工作量较大,可设多名出纳员,如分设管理收付的出纳员和管账的出纳员,或分设现金出纳员和银行结算出纳员等。 2.什么是建账?建账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新建单位和原有单位在年度开始时,会计人员均应根据核算工作的需要设置应用账簿,即平常所说的“建账”。 建账的基本程序是: 第一步:按照需用的各种账簿的格式要求,预备各种账页,并将活页的账页用账夹装订成册。

中外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比较

中外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已于1998年3月20日颁布,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现金流量表准则(以下简称本准则)的出台,对进一步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现金流量表,其编制目的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我国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后,将对于展跨国经营、境外筹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7年第95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发表现金流量表准则,正式取代了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9号意见书。现金流量表准则于1988年起开始生效。 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第7号国际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取代1977年公布的第7号国际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取代1977年公布的第7号国际会计准则《财务状态况变动表》。1990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第7号国际会计准则作了修订,并于1994年1月1日起生效。英国也于1991年发布了《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现金流量表》,并于1996年进行了修订。1991年12月,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1026号财务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国香港于1994年修订了第15号《会计实务准则》。 二、比较 (一)关于编制基础 从所考察的国家看,我国和绝大多数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作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只有英国是例外,它的编制基础是现金和流动资源。本准则将现金定义为企业的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这一定义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对现金的定

统计学考试1

统计学考试1

————————————————————————————————作者:————————————————————————————————日期: 2

现代经管学院试卷 试卷代码:A 课程学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适用对象:08国际贸易2班 一、单项选择题(在括弧內填入所选答案标号;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2. 统计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新兴科学 C、方法论科学 D、实质性科学 3. 人口按年龄分组的数列属于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 C、等距数列 D、单项式数列 4. 调查一些主要煤炭基地,可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 A、重点调查 B、普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5. 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灵活程度不同 B.误差的大小不同 C.作用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6. 具有可加性的相对指标只有 A、结构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7. 在变量数列中,若各种权数完全相等,则平均数 A、不受权数影响 B、只受权数影响 C、既受变量值的影响,也受权数的影响 D、计算没有意义 8. 增长1%的绝对值是( ) A.报告期水平的1% B.基期水平的1% C.报告期累积增长量的1% D.基期逐期增长量的1% 9. 某工业企业产品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都是时期指标 B、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都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10.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无法确定 二、判断题(认为表述对的在括弧內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3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题(12)含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题(12)含答案 1、对垄断进行管制的经济政策包括()。 A.有效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 B.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 C.对垄断企业进行税收调节 D.制定反垄断法 E.对自然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 标准答案:A, B, C, D, E 2、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包括()。 A.税收 B.补贴

C.合并企业 D.明晰产权 E.关停企业 标准答案:A, B, C, D 3、下面属于公共产品的是()。 A.国防 B.公安 C.公路 D.义务教育 E.公园 标准答案:A, B, C, D, E

4、规范市场信息的微观经济政策包括()。 A.增加市场透明度 B.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 C.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 D.规范各种企业信息 E.经常检查企业信息真实性 标准答案:A, B, C, D, E 5、经济外部性可分为()。 A.正外部性和外部经济 B.负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 C.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D.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标准答案:C, D 6、一般均衡只有在政府干预下才有可能实现。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一般均衡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才有可能实现 7、一个不满足帕雷托最优状态的经济社会就一定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标准答案:正确 8、市场机制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同样是有调节作用的。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市场机制对私人物品具有调节作用,但对非竞争性和

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不具有调节作用。 9、为了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对公共产品生产的决策应采用市场化的决策方式。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为了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对公共产品生产的决策应采用由政府来生产 10、在任何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正常消费品和低档品降低其价格,并不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基础会计知识竞赛题目.

会计基础知识竞赛 第一环节:先声夺人 环节规则:各参赛队选出一位选手独立回答问题,其他人不得提示和补充。选手有3道单项选择题,回答选手必 须要在主持人念完题目5秒之内回答。(时间到,红 牌提示)回答正确得10分,回答不正确或者放弃回 答的不扣分。 A组: 1.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称为( C ) A、会计科目 B、会计原则 C、会计要素 D、会计方法 2.下列经济业务中,应当采用重置成本核算的是(B) A.固定资产盘亏 B.固定资产盘盈 C.库存现金盘盈 D.存货盘亏 3..下列各项中,会导致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C)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B.盈余公积补亏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D.以当年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B组: 1.下列单证中不属于原始凭证的是( C )。 A.收料单 B. 领料单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D. 产品成本计算表 2.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 D )。 A.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B.以银行存款对外投资 C.以银行存款清偿所欠货款 D.取得银行借款,并存入银行 3.强调经营成果计算的企业适合采用(B)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永续盘存制 D、实地盘存制

C组: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A)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构成企业所有者权益主体的是(C) A、盈余公积金 B、资本公积金 C、实收资本 D、未分配利润 3.财产物资计价的原则是(C)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配比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收付实现制原则 D组: 1.利润表反映( D )。 A.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B.企业某一特定期间的财务状况 C.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经营成果 D.企业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2.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依据是(B) A、资金运动变化规律 B、会计等式平衡原理 C、会计账户基本结构 D、平行登记基本原理 3.下列不属于盘存账户的是(C) A、“固定资产” B、“原材料” C、“应收账款” D、“库存商品” E组: 1.企业发生的下列税金中,与企业损益计算无关的是(B) A、消费税 B、一般纳税人企业的增值税 C、所得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2.下列项目中,应通过”应付股利“账户核算的是(D) A、董事会宣告分派的股票股利 B、董事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C、股东大会宣告分派的股票股利 D、股东大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3.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折旧方法是(A ) A.直线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 C.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范文

雅安义兴藏茶企业成本管理探析 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学号: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上立足,就要具有持续竞争力。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不仅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还要时刻关注其产品的成本。在市场经济指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适时增加合理的成本支出,可能会增加企业的收益。所以企业不能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必须把成本管理的重点上升到成本战略上来。 关键词:成本管理效益持续竞争 1 前言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当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的先进管理制度,而其中成本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就是成本管理。成本是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严格实行成本管理,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效益的方式来进行成本管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成本管理问题。 2 义兴藏茶企业成本分析 2.1 义兴藏茶企业基本概况 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蒙顶山东麓的名山县新店镇成温邛和成雅高速公路及318线交汇处,距离宋代所建的“茶马司”遗址仅1公里,是一家集茶叶(藏茶)生产、销售以及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专业性民营企业。公司主营新型藏茶、装饰藏茶、工艺藏茶、礼品藏茶、传统藏茶等。企业成立7年来,每年销售额在500万-700万左右,经济实力雄厚,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企业的组织结构由总经理室、副总经理室、办公室、供销部、技术部、生产部、质量部、财务部八个部门组成,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各由一人组成,其余部门人员都有2人以上。总经理领导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销售活动。质量部负责企业各个部门

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目录 一、会计准则的概述 (1) (一)会计准则的定义 (1) (二)会计准则制定的必要性 (1) 二、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 (1) (一)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2) 1、我国会计准则的政府制定模式 (2) 2、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 (2) 3、我国准则涵盖面较小 (3) 4、在运用执业人员的职业判断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3) 5、业绩评价体系的差异 (4) (二)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具体表现 (4) 1、公允价值 (4) 2、企业合并 (5) 3、资产减值准备 (5) (三)导致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分析 (6) 1、经济因素 (6) 2、法律因素 (8) 3、教育因素 (9) 三、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9)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障碍 (9) 1、市场经济基础不够雄厚 (9) 2、法律环境条件不够完善 (10) 3、社会意识觉醒不够程度 (10) (二)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10) 1、选择性的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优点 (10) 2、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 (11) 3、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11) 4、构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环境 (12) 参考文献 (13)

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一、会计准则的概述 (一)会计准则的定义 从广义上说,会计准则是从会计理论到会计方法和程序的一种指导思想。从狭义上说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活动时所应遵守的规定和标准,是将会计人员放在较为被动的立场上,对已完成的会计工作进行评价、鉴定的依据。简而言之,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的标准和规范①。 (二)会计准则制定的必要性 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分离才是准则制定产生的根本动因。在会计信息送户与用户普遍分离的情形下,会计准则制定的必要性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会计准则是对会计信息送户行为的规范,以便他们提供众多用户能够理解并且有用的会计信息;站在提供者的角度,会计准则又是对会计信息用户行为的规范,以约束其对会计信息的无限要求。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送户和用户双方而言,都具有一定的约束职能,而这种职能要得以实现,它就必须得到包括送户和用户在内的全体社会民众的公认,而要使其被全体社会民众所公认,它就必须要具备某种权威性的支持。 二、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 (一)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1、我国会计准则的政府制定模式 ①周新玲,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4,(2). 1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统计的涵义 一、统计的涵义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例如:各级统计部门对其所属地区的工业、农业及贸易业等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的搜集、整理、分析等工作就是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例如:国家统计局每隔一定时期向社会公布的有关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每年编印的《中国统计年鉴》等,这些公报资料及年鉴就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表现为:统计图、统计表、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统计手册及统计分析报告等。 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它是人类长期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和原则。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活动的目的是取得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的取得必须依靠统计工作来进行。 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一方面,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另一方面,统计学又指导统计工作的实践。 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自从有了国家以来,统计工作就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而统计学的出现只是近代的事情。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中常用到的基本概念有:总体与总体单位;指标与标志;变异与变量。这些概念很重要,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涵义,从而有利于本书以后各章的学习。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一)总体 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例如:某一地区的所有工业企业是一个总体,它是由各个个别的工业企业组成,每个工业企业的经济职能是相同的(同一性质),即都是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基层单位。各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性(称“同质性”),是形成统计总体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某一项具体统计工作的研究范围,也是统计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总体单位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上例中的各个工业企业都是总体单位。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则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在社会经济现象中,统计总体大多是有限的。在统计调查中,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的一小部分单位,据以推断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只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前面所举的工业企业这个统计总体的例子里,每个工业企业都是一个总体单位。但是,当要研究一个典型企业的内部问题,如职工的有关情况时,则该企业的所有职工就成为统计总体,各个职工是总体单位。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讲解

公司理财 第1讲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一) 【本讲重点】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会计的基础知识(一)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重点提示】 财务与会计的涵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评价现行财务制度 财务与会计的涵 1.会计 会计工作主要是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2.财务 财务不是解决对外报告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企业部资金运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涉及到预测、决策、控制和规划。 财务所要解决的是如何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以后如何进行投资,项目投资完成以后,在经营过程当中营运资本如何管理,以及最后盈利如何分配的问题,它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1.理论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过去理论上对财务和会计的关系有三种看法: (1)大财务:财务决定会计; (2)大会计:会计决定财务; (3)平行观:财务和会计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2.实务上财务和会计的关系 实务上这三种观点不可能同时存在。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只有一种观点,即:财务决定会计,财政决定会计,同时财政还决定财务。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和会计的关系就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大财务的思想实际是计划经济的思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它有什么弊端?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实际上遵循的是一个大财务的思想,甚至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国家的管理体制当中基本还是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把财政这个因素考虑进来,那么实际上是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到现在为止都是由财政部门制订和颁布的,财政部门始终是从国家的利益、国家的立场上来制订各种财务制度,进而通过财务的各种标准来制约会计核算,所以财务决定会计它的根源实际上是一种大财政的思想。 还有税务的问题。财会工作经常打交道的一个部门就是税务部门,但是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有关系,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财政还决定税务,税务再影响会计。所以会计核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到目前为止都是从国家的角度来对这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统计学官方整理资料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学?请简要说明一下它的发展过程。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搜集、整理、归纳、分析的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统计学的产生和形成阶段; (2)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统计推断方法和理论体系确立的阶段;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统计理论、方法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2.统计学、统计数据,以及统计活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统计活动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数量和质量;统计学是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同时,它又用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统计实践活动,统计学和统计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主要方法有两个: (1)描述统计:搜集由试验或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计算出各种用于说 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数据,并运用图形或表格的形式将它们显示出来。 (2)推断统计:指利用概率论的理论,根据试验或调查获得的样本信息科学地推断总体 的数量特征。 关系: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都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统计学的基础,后者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由于现实问题中,要获得总体数据存在很大的难度,能够获得的数据多为样本数据,因此,推断统计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当然,描述统计的重要性不可忽略,通过它得到可靠的统计数据并为后面的推断统计提供有效的样本信息,只有这样,才可以运用推断统计方法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4.简要说明总体、样本、变量的概念。 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它是统计问题最基本的要素;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若干单位构成的集合体,它是统计问题的第二要素; 变量:可变的数量;变量的具体表现,即可变数量的不同取值,称为变量值。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备考题(19)含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备考题(19)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经济存量概念的是( )。 A.一段时间内的水库蓄水量 B.一个家庭当年的存款存入数额 C.一个企业当期的产品销售额 D.一个国家用货币单位计量的国民财产 答案:D 解析:理解存量是一时点的含义。 2.资产负债核算的范围是本国常住单位拥有的( )。 A.资产存量

B.负债存量 C.资产负债存量 D.资产负债流量 答案:C 3.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所采用方法一般为( ) A.现行市价法 B.永续盘存法 C.重置成本法 D.物价指数法 答案:B 4.已知某资产负债表中,企业部门非金融资产总值5000亿元,

金融资产总值2000亿元,该部门的金融负债2200亿元,则部门净资产为( )亿元。 A.6000 B.4800 C.6200 D.4000 答案:B 解析:部门净资产=非金融资产总值+金融资产总值-该部门的金融负债额 =5000+2000-2200=4800,故B正确。 5.已知某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为2000亿元,期内实物投资800亿元,非金融资产重估价200亿元,则期末非金融资产为( )亿元。 A.2200

B.2800 C.3000 D.2000 答案:C 解析:期末非金融资产=期初非金融资产+期内实物投资+非金融资产重估 =2000+800+200=3000(亿元),C正确。 (二)多选题 1.作为经济资产,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A.资产所有权为某个或某些机构单位所拥有 B.资产所有者能够对其实施管理和控制 C.所有者通过使用或持有这些资产可以在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

会计基础知识口诀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两制度权责发生制为主少数收付实现制 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资金运动之静态 构成要素(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和利润资金运动之动态 构成要素利润表 流动资产 现金、存款和存货应收款与预付款金融资产交易性 存货: 商品、原(材)料、半产品周转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物资)、产成品 非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与待摊(费用)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应付款 预收款项、应交税(费) 应付职工之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 住房公积(金)与医(疗)保(健)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预计负债、应付债(券)融资费用未确认

权益构成四部分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 投入形成(因)所有者 盈余公积、未分利(润) 企业经营(过程)所形成 公积金 三处使用公积金 补亏、扩大(生产)、转资本 资本公积(金)不补亏 非常稀有不常来 法定盈余公积金 税后利润百分十(10%) 累计注册二分一(50%)不再提取非必须法定公积(金)转资本留存不少四分一(25%)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有先后补亏(往年)、缴税、再补亏提取法定(公积金)、提任意(公积金)余下利润比例分 所有者权益来源资本投入所有者利得、损失直接(计)入留存收益两部分盈余公积、未分利(润) 收入 主营业务两部分销售商品与劳务其他业务之收入出租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出租商品、包装物 销售材料之收入 费用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成本两部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期间费用三部分 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 管理费用 筹建期间开办费 公司经费统一担董事会费、咨询费 业务招待(费)中介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与印花税财务费用 筹集资金筹资费 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 汇兑损益、手续费 销售费用 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 商品维修(费)保险费 广告(费)、展览(费)、业务费(区别与管理费中的业务费) 销售职工之薪酬利得利得走向有两处当期损益与权益当期损益主要有处置资产非流动(包括固资和无形)无法支付应付款债务

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

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 毕业实习报告参考题目 一、论文参考题目 、物价上涨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及其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析**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及应用 、网络财务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范对策——**公司的调查与分析 、**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企业应收帐款管理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初探—××村镇分析 、财务函数在**企业中应用探讨 、**公司存货管理探讨 、浅谈**企业应收帐款管理 、浅谈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其影响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问题研究 、**公司运用进行分步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分析 、审计质量的控制与考核的探讨——以**事务所为例 、谈无形资产的计价与推销 、论商誉的确定和计价 、关于企业债务重组会计问题的研究 、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析我国股份公司净权益会计的几个问题 、论社会经济环境和净权益会计 、论应税利润和会计利润差异的会计处理 、企业财务报告分析 、财务报表粉饰之透视

、上市公司年报、中报的分析 、论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考评 、企业资产重组的成功经验或失败之教训 、企业购并业务的成功经验或失败之教训 、建立和完善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的财务支持系统、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考评中的应用 、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 、盘活存量资产,用活现有资金 、企业所得税实证浅析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质疑及其防范 、浅谈国有企业债务重组 、中国物流业的竞争力分析 、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审计计实务问题研究 、论审计的职能 、论审计风险 、企业审计案例分析 、论审计的独立性 、论审计质量的评估 、论审计质量控制 、计算机舞弊的防范和对象 、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开发 、网络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的运用 、谈成本预算,成本决策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论企业经营绩效评价 、论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企业材料成本差异分配核算之我见

统计学试题-简答题和名字解释

1.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 总体:是人们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通常是人、物体、交易或事件)的总和。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单位。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个量。 2.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总体分布就是与总体相联系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样本分布是与样本相联系的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 抽样分布就是作为样本的函数的统计量的分布。 3.甲企业近四年产品销售量分别增长了9%、7%、8%、6%;乙企业这四年产品的次品率也正好是9%、7%、8%、6%。这两个企业这四年的平均增长率和平均次品率的计算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不一样。因为计算的对象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不同。 平均增长率要将增长率变成发展速度后,通过几 何平均法求出平均发展速度后减去1得平均增长率,即: 四年的平均增长率=()()()()%100%61%81%71%914-+?+?+?+ 平均次品率是以每年的产品量(包括次品)为权数对每年的次品率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得到的,设四年的产品量分别为A 、B 、C 、D ,则 四年的平均次品率=(9%A+7%B+8%C+6%D )/(A+B+C+D) 4、解释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显著性水平的含义,它们有什么联系。 置信水平:指在对参数估计的许多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 置信区间:在区间估计中,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显著性水平: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它们的联系是: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宽,显著性水平越低。 6、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⑴陈述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⑵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 ⑶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 ⑷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 ⑸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 7、简述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的概念,它们发生的概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称为第Ⅰ类错误,又称为弃真错误,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通常 记为a 。当原假设为假时没有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称为第Ⅱ类错误,又称为取伪错误,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通常记为b 。 两者的关系:当a 增大时,b 减小;当b 增大时,a 减小。 8、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1)众数是一种位置代表值,它的应用场合比较有限;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是永远存在,同时作为集 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很少; (2)中位数具有稳健性,数据值与中位数之差的绝对值之和最小;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 极端值的影响,这既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 (3)均值就是算术平均数,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最主要测度值。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 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 9、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基本原理:是通过移动平均消除时间序列中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变动,从而揭示出时间序列的长期趋 势。 特点:当时间数列的变动趋势为线性状态时,可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描述和分析。该方法是通过扩大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教材电子版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一、总论 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一般理解为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三者的关系: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一)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P4 1、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算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由所不同。 2、指标与标志 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量。都能用数值表示。如:GDP、人口数等。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可以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3、变异与变量P6 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称变异。可分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不变标志是指对总体单位都有完全相同是具体表现的标志;变异标志是指在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变异标志有品质便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之分。 4、总体单位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按变量值的连 1

会计职场基础知识100问(超全!新手必备)

会计职场基础知识 100 问(超全!新手必备) 会计职场总会遇到许多会计常识,不知道是不是很丢人呢?会计基础知识很多,看不过来怎么办,本文的会计基础知识100 问可以让新入门的会计可以更简单直接的了解会计基础知识,了解一条少一条。 1、什么是会计? 答: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 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4、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5、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6、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具体包括哪些? 答:包括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什么是会计要素?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8、什么是资产? 答: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 9、资产具有哪些特点?

《中外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的比较.》

中外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的比较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构成情况的会计报表。由于该表反映了一个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因而又可称为财务状况表。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资产负债表一方面能反映企业某一日期所拥有的总资产,即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另一方面又反映企业这一日期的资产来源,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根据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两个方面,利用该表不仅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分布及其来源渠道,还可以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反映在其变现能力上。就现能力指资产能迅速转换为现金,保证短期负债到期清偿。对此,企业的债权人的投资人是极为关心的。对企业的短期债权人来讲,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可及时转换为现金的资产,直接关系到能否收回即将到期的借款和应得的利息。同时向投资人分配利润和向长期债权人支付利息,亦受企业现金充裕程度的制约。利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部分,可以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既取决于它的获利能力,又取决于它的资本结构。所谓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例、负债中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与留存收益的比例等比例关系。其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会影响债权人和所有者的相对风险和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就一般情况而言,负债比重越大,企业长期偿债的能力就越差;否则反之。利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所有者权益部分,可以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

2020年中级统计师-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知识 1、会计按其信息使用者不同,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按其服务主体是否盈利可以分为盈利组织会计(企 业会计)和非盈利组织会计(非企业会计);按核算内容不同分为通用业务会计和特殊业务会计,按技术手段不同分为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 2、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事前、事中、事后)(主体: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内容:合法性、合理性)和监 督(事前、事中、事后) 3、现代会计职能:核算(反映)经济活动、监督经济业务、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参 与经济决策。 4、会计目标:1.向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的投资者债权人及供 应商客户等、内部管理人员和职工、国家综合部门各部门);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5、核算对象:凡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1.资本的投入,2.资本的循环与周转,3.资本的退出。 6、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主体(空间)、持续经营(时间)、会计分期(具体期限)和货币计量(手段和方法) 可采用事务度量、劳动度量、货币度量 7、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财务报表要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 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报表,应担折算为人民币。 8、目前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重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9、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 时性(及时收集、及时处理、及时传递) 10、会计计量:历史成本(广泛使用)、重置成本(多用于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可变现净值(通常应用于存 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现值(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公允价值(主要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金额应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11、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2、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 13、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 编制财务报表 14、会计法律规范1985年通过,5.1实施,1999年修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国务院颁布 15、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准则的准则,属于部门规章(6章、46条,包括包含总则,财务会计报告的构 成,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法律责任和附则),具体准则(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报告类准则)、应用指南(两部分:会计准则解释、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具体准则共42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2项 16、企业会计制度:从发展看企业会计准则将取得企业会计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