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交路线查询课程设计

公交路线查询课程设计

公交路线查询课程设计
公交路线查询课程设计

《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公交线路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1003

学号: 41

姓名:简

指导教师:魏

完成日期:2012 年 06月 17 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并培养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以及合作能力。

设计中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上机解决一些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规模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等各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技术,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设计,要求在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和物理表示、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应用、算法的设计及其实现等方面,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在程序设计方法以及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学作风方面受到比较系统和严格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

建立某城市(如福州)主要公交线路图

查询站点路线

三、课程设计过程

[基本要求]

输入任意两站点,给出最佳的乘车线路和转车地点。如:该城市共有n条公交线

路,m个公交站点。其中,公交线路1经过编号为1,2,4,7的站点,公交线

路2经过编号为3,5,7,8,的站点,则从站点2到站点8的最佳乘车线路是:

乘坐公交线路1从站点2到站点7再乘坐公交线路2到站点8。

[测试数据]

该城市共有3条公交线路,6个公交站点,其中:

第1条公交线路经过站点:1,2

第2条公交线路经过站点:2,3,4

第3条公交线路经过站点:4,5

用图的最短路径算法实现(转乘次数最少)

2.概要设计

1)为了实现上述程序功能,需要定义图数据类型:

typedef struct // 图的定义

{ char name[MAX_VERTEX_NUM];

int vexs[MAX_VERTEX_NUM];

int vexnum,arcnum; // 顶点信息弧的信息

int ln,l,n; //ln是路线数,l是路线,n是站点数,d是站点,nu路径数

int vexno[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顶点: 路线,路线中的站点数

int arclin[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 弧: 站点-站点,,存的是

权值

} mgraph;

基本操作:

void create(mgraph &g)

输入路线,站点信息,站点间关系

操作结果:创建公交线路图,

void floyd (mgraph g,int v,int w)

计算最少换乘路径。并输出,且相应查找各所需换乘车信息,并计算换乘次数

操作结果:显示所查询站的路线,换乘车次,及换乘最少路径

Menu()

操作结果:在屏幕上显示操作菜单

void visit(mgraph g,int v,int w)

查找站点信息并输出

操作结果:输出所查询站点信息

int main()

有个switch,可以对Menu里的功能进行选择操作,

操作结果:各个其他函数进行实现

2)本程序包含5个函数:

①主函数main()

②建设公交图函数void create(mgraph &g)

③显示操作菜单函数menu()

④计算最小路径算法函数void floyd (mgraph g,int v,int w)

⑤查找显示站点信息的函数void visit(mgraph g,int v,int w)

各函数间关系如下:

mean

Main craete

floyd

visit

3.详细设计

实现概要设计中定义的所有的数据类型,对每个操作给出伪码算法。对主程序和其他模块也都需要写出伪码算法。

1) 图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 char name[MAX_VERTEX_NUM];

int vexs[MAX_VERTEX_NUM];

int vexnum,arcnum;

int ln,l,n;

int vexno[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int arclin[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 mgraph;

2) 公交路线建设到查询的基本操作

建图::

void create(mgraph &g)

{int i,j,k,e,d;

printf("请输入公交站数和路径数:");

scanf("%d,%d,",&g.vexnum,&g.arcnum);

printf("请输入公交站点和其站名:");

for (d=1;d<=g.vexnum;d++)

scanf("%d,%c",&g.vexs[d],&https://www.doczj.com/doc/f415875447.html,[d]);

for(i=1;i<=g.vexnum;i++)

for(j=1;j<=g.vexnum;j++)

g.arclin[i][j]=infi;

printf("请输入可达两站点的编号:\n");

for(k=1;k<=g.arcnum;k++)

{

scanf("%d,%d",&i,&j);

g.arclin[i][j]=1;

g.arclin[j][i]=1;

}

printf("请输入公交路线数:");

scanf("%d",&g.ln);

for (k=1;k<=g.ln;k++)

{ printf("请输入路线和所含站点数:");

scanf("%d,%d",&g.l,&g.n);

printf("请输入此路线的所含站点:");

for (e=1;e<=g.n;e++)

{

scanf("%d",&j);

if(j

g.vexno[g.l][j]=g.l;}}

}

Floyd 算法:求最少换乘路径:

void floyd (mgraph g,int v,int w)//floyd算法算出各点间的最小路径

{Int

path[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a[MAX_VERTEX_NUM],b[MAX_VERT EX_NUM];

int i,j,k,/*u,temp,*/top=0,top1=0;

for(i=1;i<=g.vexnum;i++)

for(j=1;j<=g.vexnum;j++)

{if(i==j)

path[i][j]=0;

elseif(g.arclin[i][j]

path[i][j]=i;

else

path[i][j]=0;}

for(k=1;k<=g.vexnum;k++)

for(i=1;i<=g.vexnum;i++)

for(j=1;j<=g.vexnum;j++)

if(g.arclin[i][k]+g.arclin[k][j]

{g.arclin[i][j]=g.arclin[i][k]+g.arclin[k][j];

path[i][j]=path[k][j];}

//计算结束,开始判断输出所要了解的信息

if(path[v][w]==v)

{printf("%d-->%d\n",v,w);

for (i=1;i<=MAX_VERTEX_NUM;i++)

{ if (i==g.vexno[i][v]&&i==g.vexno[i][w])

printf("您只需要乘坐く%d路つ车,此两站能有直达车!\n\n",g.vexno[i][v]);}} Else if(path[v][w])

{int f=0;

printf("%d",v);

a[++top]=w;

b[++top1]=w;

while(path[v][w]!=v)

{k=path[v][w];

a[++top]=k;

b[++top1]=k;

w=k;}

while(top)

{ ++f;int u=a[top--];

printf("-->");

printf("%d",u);}

for (i=1;i<=MAX_VERTEX_NUM;i++)

if (i==g.vexno[i][v]&&i==g.vexno[i][b[top1]])

//用判断两站点所在的路线是否同一条,若同一条,则输出这条路线

printf("\n这两站没有直达车,您需要乘坐公交路线为:く%d路",g.vexno[i][v]);

while(top1-1)

{int t=b[top1];

for (i=1;i<=MAX_VERTEX_NUM;i++)

{

if (i==g.vexno[i][t+1]&&g.vexno[i][t])

printf("-%d路つ",i);

}

--top1;

}

printf("\n");

printf("您需要转乘次数为:%d次!\n\n",f);

printf("\n");

}

else

printf("此俩站点不存在通车路径!!请做其它操作,谢谢!\n\n");

}

void visit(mgraph g,int v,int w)//对于站点的信息的输出

{for(int i=1;i<=g.vexnum ;i++)

for (int j=1;j<=g.vexnum;j++)

{if(i==v&&j==w)

{printf("此两站点信息为:");

printf("%c,%c\n",https://www.doczj.com/doc/f415875447.html,[i],https://www.doczj.com/doc/f415875447.html,[j]);}} printf("最少换乘路径为:");

}

功能选择菜单::

void menu()

{printf("#################ぃぃぃ1: 建设公交线路图!ぃぃぃ#################\n");

printf("#################ぃぃぃ2:查询您所需要了解的线路!ぃぃぃ#################\n");

printf("#################ぃぃぃ3: 退出!ぃぃぃ#################\n");

}

4.调试分析

在调试的过程中会出现括号的缺失,或者是功能的不可行,最大难题就是路线方面,经过调试,检查语句合法与否,实现功能的程序是否符合逻辑,一步步完善直到实现要求的所有功能。

5.用户使用说明

程序名为bus.exe,运行环境为DOS。程序执行后显示

在输入序号后输入数字选择执行不同的功能。要求首先先建设公交线路图,在建完图之后会用矩阵输出你所以建设的信息。每执行一次功能,就会显示执行的结果,有包含所以需要查询的站点信息,最少换乘路线,及所以需要搭乘的车路。

选择1:显示“首先请先建设公交线路图:”,

要求输入站点个数,通车路径数,站点信息,各站点间的关系,公车线路数,每条公车线路所以含站点。

选择2:显示“请输入待查任意两个站点v和w: ”,

要求输入等查询的两个两个站点编号,执行并输出有关站点,路径,换乘信息

选择3:显示“是否继续?Y(请输入1),N(请输入0)\n”,

要求输入1或0,1可以继续,0可以退出并结束运行

6.测试结果

程序名为Bus.exe,运行环境为DOS。程序执行后显示

在输入序号后输入数字选择执行不同的功能。要求首先先建设公交线路图,在建完图之后会用矩阵输出你所以建设的信息。每执行一次功能,就会显示执行的结果,有包含所以需要查询的站点信息,最少换乘路线,及所以需要搭乘的车路。

选择1:建图

选择2:查询

有直达车:

没有通车

有路线且需要转车。

要求输入两个站点编号,经过FLOYD计算后,输出两站点信息,并输出最少换乘路线及换乘的公交。

选择3:退出程序

7.附录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_VERTEX_NUM 100

int visited[MAX_VERTEX_NUM];//访问标志数组

#define infi 9999

// typedef struct

// {

// int

// char name[30];

// };

typedef struct // 图的定义

{ char name[MAX_VERTEX_NUM];

int vexs[MAX_VERTEX_NUM];

int vexnum,arcnum; // 顶点信息弧的信息

int ln,l,n; //ln是路线数,l是路线,n是站点数,d是站点,nu路径数

int vexno[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顶点: 路线,路线中的站点数

int arclin[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 弧: 站点-站点,,存的是权值

} mgraph;

void create(mgraph &g) //输出邻接矩阵g

{

int i,j,k,e,d; //k为循环变量,e为内循环的变量,i,j为路线,站点变量

printf("请输入公交站数和路径数:");

scanf("%d,%d,",&g.vexnum,&g.arcnum);

printf("请输入公交站点和其站名:");

for (d=1;d<=g.vexnum;d++)

scanf("%d,%c",&g.vexs[d],&https://www.doczj.com/doc/f415875447.html,[d]);

/* printf("g:%c",https://www.doczj.com/doc/f415875447.html,[d]);*/

for(i=1;i<=g.vexnum;i++)

for(j=1;j<=g.vexnum;j++)

g.arclin[i][j]=infi;

printf("请输入可达两站点的编号:\n");

for(k=1;k<=g.arcnum;k++)

{

scanf("%d,%d",&i,&j);

g.arclin[i][j]=1;

g.arclin[j][i]=1;

}

printf("请输入公交路线数:");

scanf("%d",&g.ln);

/* printf("\n%d\n",ln);*/

for (k=1;k<=g.ln;k++) //建立线路与站点的关系

{ printf("请输入路线和所含站点数:");

scanf("%d,%d",&g.l,&g.n);

printf("请输入此路线的所含站点:");

for (e=1;e<=g.n;e++)

{

scanf("%d",&j);

if(j

g.vexno[g.l][j]=g.l;

}

}

}

void floyd (mgraph g,int v,int w)//floyd算法算出各点间的最小路径

{

int

path[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a[MAX_VERTEX_NUM],b[MAX_VERT EX_NUM];//a[]对于输出路径用来暂存路经站点,b[]对于公交线路输出用来暂存公交路线前一序号站点

int i,j,k,/*u,temp,*/top=0,top1=0;

for(i=1;i<=g.vexnum;i++)

for(j=1;j<=g.vexnum;j++)

{if(i==j)

path[i][j]=0;

else

if(g.arclin[i][j]

path[i][j]=i;

else

path[i][j]=0;

}

for(k=1;k<=g.vexnum;k++)

for(i=1;i<=g.vexnum;i++)

for(j=1;j<=g.vexnum;j++)

if(g.arclin[i][k]+g.arclin[k][j]

{g.arclin[i][j]=g.arclin[i][k]+g.arclin[k][j];

path[i][j]=path[k][j];

}

//计算结束,开始判断输出所要了解的信息

if(path[v][w]==v)

{

printf("%d-->%d\n",v,w);

for (i=1;i<=MAX_VERTEX_NUM;i++)

{

if (i==g.vexno[i][v]&&i==g.vexno[i][w])

{

printf("您只需要乘坐く%d路つ车,此两站能有直达车!\n\n",g.vexno[i][v]);

}

}

}

else

if(path[v][w])

{

int f=0;

printf("%d",v);

a[++top]=w;

b[++top1]=w;

while(path[v][w]!=v)

{

k=path[v][w];

a[++top]=k;

b[++top1]=k;

w=k;

}

while(top)

{

++f;int u=a[top--];

printf("-->");

printf("%d",u);

}

for (i=1;i<=MAX_VERTEX_NUM;i++)

if (i==g.vexno[i][v]&&i==g.vexno[i][b[top1]])//用判断两站点所在的路线是否同一条,若同一条,则输出这条路线

printf("\n这两站没有直达车,您需要乘坐公交路线为:く%d路",g.vexno[i][v]);

while(top1-1)

{int t=b[top1];

for (i=1;i<=MAX_VERTEX_NUM;i++)

{

if (i==g.vexno[i][t+1]&&g.vexno[i][t])

printf("-%d路つ",i);

}

--top1;

}

printf("\n");

printf("您需要转乘次数为:%d次!\n\n",f);

printf("\n");

}

else

printf("此俩站点不存在通车路径!!请做其它操作,谢谢!\n\n");

}

void visit(mgraph g,int v,int w)//对于站点的信息的输出

{// string a="福建工程学院(鳝溪)",b="程浦头(学生街)" ,c="大学城(福建中医药大学)",d="火车站(北)", e="汽车站(南)",f="下院(鼓山)";

for(int i=1;i<=g.vexnum ;i++)

for (int j=1;j<=g.vexnum;j++)

{

if(i==v&&j==w)

{

printf("此两站点信息为:");

printf("%c,%c\n",https://www.doczj.com/doc/f415875447.html,[i],https://www.doczj.com/doc/f415875447.html,[j]);

}

}/* printf("您需要乘公交车为%d路车\n",); */

printf("最少换乘路径为:");

}

void menu()

{

printf("#################ぃぃぃ1: 建设公交线路图!ぃぃぃ#################\n");

printf("#################ぃぃぃ2:查询您所需要了解的线路!ぃぃぃ#################\n");

printf("#################ぃぃぃ3: 退出!ぃぃぃ#################\n");

}

int main()

{ printf("------*********------ぃ软工03班41号简欢您迎来到本界面ぃ------*********------\n");

mgraph g;int w,v,i,j;

int a;

int choice=1;

while(choice)

{

menu();

printf("请输入需要操作的序号(1-3): ");

scanf("%d",&a);

switch(a)

{

case 1:

fflush(stdin);

printf("首先请先建设公交线路图:\n");

create(g);

printf("ぃぃぃぃぃぃぃぃぃぃ交通车情况表示如下矩阵图ぃぃぃぃぃぃぃぃぃぃぃぃ\n");//输出用于建线路存放的矩阵

for(i=1;i<=g.vexnum;i++)

{

for(j=1;j<=g.vexnum;j++)

{

if (g.arclin[i][j]==infi)

printf("%s ","*"); //表示两站点间不可达

else

printf("%d ",g.arclin[i][j]);

}

printf("\n");

}

printf("1代表通车,*代表不通车!\n");//向运行者注释矩阵中数据所表示的信息

printf("公交线路图建成功!!\n\n");

break;

case 2:

printf("请输入待查任意两个站点v和w: ");

scanf("%d,%d",&v, &w);

visit(g,v,w);

floyd (g,v,w);

break;

case 3:

printf("是否继续?Y(请输入1),N(请输入0)\n");

scanf("%d",&choice);

break;

default:

printf("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n");

break;

}

}

printf("------********-------ぃぃぃ41号^祝您生活愉快^^^^再见!ぃぃぃ-------********------\n");

return 0;

}

四、课程设计体会

在设计过程中,有兴奋有心酸,开始基本的功能是建设公交路线图

及最少换乘路径(Floyd算法)及整个界面完成的得相对轻松,但添加入输出A站到达B站所需要换乘的车(也就是路线),涉及到对存储路线和站点的二维数组与对输出的判断联系,最后通过老师的提示及对同学的请教,反复的调试修改成功了,主要是先输出初始乘车的公车路线,再用栈的思想对中间站点所在的路线进行比较判断,可以理解为:a至d,中间需要经过b,1路公车经过a,b,2路公车b,c,d 那是判断b,d是否在同一公交路线上。b,d都在2路公车上,所以a-d 最少换乘路径为:a-b-d;换乘路线为:1-2;对于换乘次数,也是相对的思想,用一个变量f进行自加累计,每换乘一次f便自加一次,循环结束时输出f即可。先前我尝试也过迪克斯拉算法求最少换乘路径,两种方法都能运行也达到。

在整个课程设计时犯了个错,在没有整理好整个构造步骤就急着开始写程序,以至于,每添加一个功能因没能跟上文建立关系导致无法实现调用,便需要修改一次前后,通过这次程序的编译,掌握对程序的调试方法及思想,并且让自己学会使用一些编程技巧。过程中,在一些点上卡住了思路,在给老师演示的时候由于上面所述功能未能完成,满脑想着如何解决,影响了我的思路连最简单的Floyd算法思想都没能好好回答,希望老师能给我个机会,因为我完成得比较慢,还是很感谢老师耐心的提示的。魏老师辛苦了。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802 学号:U200815144 姓名:袁波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2011.01.01

目录 1 设计概述 (1) 1.1 课程背景介绍 (1)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 1.2.1 设计目的 (1) 1.2.2 设计要求 (1) 1.3 设计资料 (2) 1.3.1 A市基本资料 (2) 1.3.2 A市出行调查资料 (3) 1.3.3 出行调查成果 (4) 1.3.4 未来出行分布增长率 (4) 2 资料数据处理 (5) 2.1 路网简化 (5) 2.2 交通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交通需求预测 (5) 3.1 交通生成预测 (6) 3.2 交通分布预测 (6) 3.2.1 全日出行分布 (6) 3.2.2 公共交通出行分布 (12) 3.4 交通分配预测 (13) 4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概述 1.1 课程背景介绍 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根据交通规划涉及的交通系统性质及行业特征,往往可将交通规划分为两大类型: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作为《交通规划》课程的实践部分,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不错的平台,从中,学生可以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思考专业上相关知识在应用实践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此环节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2.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2 设计要求 运用《交通规划》课程所学知识,规划A城市路网,并提交设计成果,设 计成果应包括: 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图纸(图幅:297×420mm): 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 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 姓名: 专业班级:交通二班 学号:090240000 指导教师:朱卫华

一、设计题目 ——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基于城市及交通规划的理念,运用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以交通安全、通畅、效率、便利及其与环境协和为目的,以交通系统的“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改善交通的最佳方案。是《城市交通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该设计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从交通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路段及交叉口应用渠化、管理等综合手段,以达到城市交通的安全、通畅与高效等目的。 三、设计原则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四、设计内容 1.基础资料整理 1.1道路基本条件 道路几何条件

交叉口几何条件 2.路段交通设计 ⑴道路横断面设计 ⑵路边停车设计; ⑶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设计; ⑷与公共汽车交通相关的交通设计。 2.1道路断面形式 我国城市道路按等级分为五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生活区道路 我国各级城市道路的功能定位

2.11各种道路断面形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2.位置选择的原则: (1)在交通性干道、需要整宽都用于通车的道路上,应禁止路边存车。 (2)在住宅区、办公中心、商业区等,需要大量存车地区,尽可能提供路边存车空间。 (3)在市中心区,除尽可能在路边划出允许存车的地点外,尚必须在存车时间上加以严格限制,以提高这些存车地点的存车周转率。 (4)在两交叉口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设置路边停车的车位要保证不影响交叉口排队。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

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2000-2010):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2010-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9.06亿元、1549.4亿元、1248.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2.5%和12.3%。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最短线路

数据结构与算法 课程设计 一、问题描述及设计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最短线路,利用邻接矩阵来构建交通节点,邻接矩阵的行列编号即为交通中的节点,有行列决定的数据即为权值 基本的输入信息和条件: 1. 输入总的节点个数,即为交通中的站点数目 本程序中,站点的数目最大值为100。 2. 输入存在的通路,即为弧两个站点之间是联通的 弧的数目是有限制的,数目小于站点数目[n*(n-1)]/2 3. 输入存在通路的两点,即为两站点 站点编号要小于站点总数目

二、应具备的功能 1. 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2. 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在无向图中该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完全等同,在有向图中该问题等同于把所有路径方向反转的确定起点的问题。 3. 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三、设计思想、主要算法的实现、基本操作、子程序调用关系 1.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想 按路径长度递增顺序求最短路径算法。 2.Dijkstra 算法的基本步骤 设V0是起始源点,S是已求得最短路径的终点集合。 V-S = 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的集合,初始时S={V0},长度最短的路径是边数为1且权值最小的路径。 下一条长度最短的路径: ①V i V - S ,先求出V0到V i中间只经S 中顶点的最短路径;

②上述路径中长度最小者即为下一条长度最短的路径; ②将所求最短路径的终点加入S 中; 重复直到求出所有终点的最短路径。 3.存储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图结构类型(mgraph)存储抽象交通图的信息。其中:各站点间的邻接关系用图的邻接矩阵类型存储;图的顶点个数及边的个数由分量n、e表示,它们是整型数据。 数据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 int no; //顶点编号 InfoType info; //顶点其他信息,这里用于存放边的权值 } VertexType; //顶点类型 typedef struct //图的定义 { int edges[MAXV][MAXV]; //邻接矩阵 int n,e; //顶点数,弧数 VertexType vexs[MAXV]; //存放顶点信息 } MGraph; //图的邻接矩阵类型 查询站点间的最短路程距离和路径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 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 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 - ):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 -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 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2015 年月日

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开放天空”进程的加快,我国民航运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放的航空运输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空公司进入中国,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成为各家航空公司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如何打造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主要介绍分析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航空公司以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关键词:航空企业核心竞争力 Abstract:As the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peeding up of the "open skies", China'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Open air transport market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foreign airlines to China, will be more competitive.And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access to the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How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come the airlines is an urgent need to study and solve the important problem, and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lies in how to build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The following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main Air China, China Eastern airlines and China southern three

道路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书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学习目的 为了巩固和深入掌握在《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需要掌握的实践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交通数据调查采集及现状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交通网络规划等技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分析庆阳市现状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3、庆阳市新区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4、选取其中一条主干道(必须选自己设计的某一条),进行横断面、平面、纵断面线形综合设计。 三、设计要求 1、运用所学知识,文字说明庆阳市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调查所给路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 3、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体系,要求路网间距合理、道路线形顺畅、各级道路宽度符合规范、路网均衡、连通性好。 4、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 (1)基本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设计车速V:40~60km/h; 红线宽度:20-80m(根据自己设计); 车行道横坡:1.5%; 人行道横坡:2%。 (2)标准横断面图(1:100); 平面图(1:1000),内容包括:红线、车行道边线、分隔带、路中心线及桩号、控制点座标及标高,平曲线要素,交叉口缘石半径,路幅宽度标注等; 纵断面图(纵向1:100,横向1:1000),根据控制点标高,结合周围地形,设计并画出纵断面图。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 3000字以上说明,包括平曲线半径及曲线要素计算书。具体内容应包括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交通调查图示及说明,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地块道路网设计思路(快、主、次、支路)和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包括平曲线曲线半径和要素的计算过程。 2、图纸 (1)图纸目录1份 (2)道路系统规划图 (3)道路系统分析图(快、主、次、支分析及各条道路横断面设计) (4)标准横断面图(CAD) (5)平面线形图(CAD)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07级) 1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设计题目 A市城市交通预测与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 3设计内容 3.1运用城市交通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道路网交通流量预测。包括: (1)道路网编码并简化; (2)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和Transcad软件两种方法计算出行分布; (3)未来交通分配预测。(这里只考虑对高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3.2在对现在路网进行加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小汽车高峰小时饱和度调整未来路网。包括: ⑴通行能力的提高;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4设计成果 4.1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4.2图纸(图幅297×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5设计资料

5.1A市基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352km2,平均人口密度3040人/km2。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2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为630元。该城市按功能分为五个大区:老市区、新市区、北工业区、南工业区和河西文教区。交通规划调查统计区域的面积为106.32km2,道路长度约120.48km,公共汽车线路为111.88km,平均道路密度为1.13km/km2,平均公汽线路密度为1.05km/km2。全市出行总流量为165.1万人次/d,平均每人每天出行达1.54次以上。全市机动车数量为11964辆,其中货车6800辆、客车3412辆、摩托车1752辆。公共汽车数量1982年为425辆,运营客量可达到70.1万人次/d。建议小汽车方式出行的客流量比例取10%,高峰小时流量比取0.12,该市小汽车的平均载客人数为1.5人。(小汽车方式出行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详细情况见表1~表4。 表1 A市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表2 市区内土地利用分布表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公交优化问题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公交优化问题

1.引言 1.1 设计目的 解释结构模型法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零乱关系,用于分析复杂系统要素间关联结构,揭示出系统内部结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身边实际问题的分析,掌握运用ISM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建模的过程,提高学生系统分析以及运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强化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1.2设计的意义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使得理论与实践能很好地结合。与此同时应用一些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使设计者能很好地掌握以前没有掌握的各种知识,并且能在以后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能熟练准确地运用,以便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小组分配任务,使得设计者明确如何准确按时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及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1.3设计的内容 在明确问题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分析问题,找出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原有问题得以优化,达到设计的目的。同时对用到的方法加以详细的阐述,对方法解决问题时的步骤做以具体的安排。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对兰州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称ISM 方法)法对其进行优化更新,找到最优的方案。 1.4设计任务 在对实际问题实际调查过程中,明确现有问题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各种方法,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再通过手工或者计算机的编程计算找到最优的方案,使最终的方案在原始方案的基础上得以优化,更进一步的改进原始的方案,从而满足现实的需求,以节省成本,赢取利润.。

公交公司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29页)

公交公司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DOC 29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2011年秋季学期 面向对象语言课程设计 题目:公交公司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____________

摘要 (3) 序言 (4) 正文 (5) 1. 问题描述 (5) 2. 系统总体设计 (5) 3. 详细设计 (7) 4. 程序调试与测试 (7) 5. 结果分析 (11) 6. 软件安装和使用说明书 (12) 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4)

C++是一门编程语言,也是一个平台,具有跨平台优势,具有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执行、健壮、安全、体系结构中立的、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以及多态性的特点。本公交公司管理系统提供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使用户登录成功后能查询到所需的信息,同时可以进行简单的输入、查询信息等并提供搜索 功能。该程序显示GUI界面并运用部分java辅助。 关键词:C++;公交公司管理;信息管理。

序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公交生产的三要素(人、车、路) 处于开放的大系统中, 运营作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和运营条件复杂等特点, 传统的处理信息方法给整个系统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因此, 将公共交通管理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研制出一个信息收集、储存、传输、识别、提取、控制和利用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已势在必行。 本程序是一个图形界面的简单的c++公交公司管理系统,整个系统从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角度出发,使用人员能快捷简单地进行操作,即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公交信息。可以进行简单的注册,登录,登录成功后可以查询到需要的信息,并提供查找和搜索功能。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方法。 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和出行分配的基本原理方法。(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方法 了解交通规划软件的作用;了解TransCAD的软件结果与主要功能;熟悉TransCAD的工作模式。 学习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网络编辑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节点、路段和小区等的处理方法、属性数据描述等。 掌握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生成、交通分布预测和交通流分配的方法,了解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的方法。 掌握对交通需求结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TransCAD数据保存与转换方法等。 (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 从道路网、交通设施、交通管理、静态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方面进行调查,初步提出交通规划改善方案策略。 二、交通规划原理 交通规划的四阶段: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交通生成预测的目的主要是:未来年各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需要的基础数据有:现状的各小区的发生于吸引交通量,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原单位法,交叉分类法,回

归分析法。 交通分布预测主要是为了预测未来年各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需要准备的基础数据:现状年各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小区间的费用矩阵,常用的方法:增长系数法和重力模型。 交通方式划分主要运用概率模型与将各小区间的全方式的分布量划分为方式的分布量。需要准备的基础数据:未来年各小区的全方式交通分布量,小区各种交通方式的距离,方式选择的样本数据。 交通分配,将各种方式的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上,求出个路段上的交通流量,使用用户平衡模型。 三、实验主要内容 3.1基础资料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城市 城市公共交通课程 公交线路客流调查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李宝文 小组成员李昱李超 李亮东曾佳琳 肖过房王伟杰 董宇森

目录 1.前期准备 (1) 1.1、实验目的及意义 (1)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2) 1.3、特15路公交线路基本运营情况 (2) 2、客流量调查结果的分析 (4) 2.1、晚高峰客流调查(上行) (4) 2.2、晚高峰客流调查(下行) (9) 2.3、断面客流分析 (14) 2.4发车间隔检验 (17) 3、附录 (21) 3.1、小组成员及分工: (21) 3.2、工作会议记录: (21) 3.3 个人心得体会 (22)

摘要:对公交客流的全面、准确把握是公交管理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合理布设线路网,开辟新线路,调整现有线路,合理设置停靠站,选择公交车种、车型,经济合理配置运力,对于组织行车调度,编制行车作业计划,制定公交长远发展规划,满足市民乘车需求等方面都提供了参考。本文以北京市特15路公交为对象进行跟车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实际交通运营情况进行对比,对发车安排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公交调查;客流量;客流调查;对比分析;心得体验 1.前期准备 1.1、实验目的及意义 我们选取了特15路(西直门—国家体育馆)快速公交进行了调查,对特15路公交客流调查在现实当中的目的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对于乘客而言: 1)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的公交出行条件; 2)提供多元化实用化的信息查询功能,更好地规划个人出行; 对于公交运营公司而言: 1)了解公交客流在线路、方向、时间和断面上的动态分布情况; 2)搜集、记录、统计、汇总分析特15路途经城区城市居民出行乘车需求情况的分布资料,把握公交客流规律、分析公交运营现状;通过更好地平衡供给和需求来提高运力和效率; 3)全面掌握完整的客流动态资料,有效组织运营生产活动,改善服务和运营;通过更好地控制和快速反应来增加可靠性以提高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有三类1.了解公交客流量在线路、方向、时间和断面上的动态分布情况;2.收集、记录、统计、汇总分析城市居民出行乘车需求情况的分布资料,把握公交客流规律,分析公交运营现状;3.全面掌握完整的客流动态资料,有效组织运营生产活动,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运用ISM优化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系统工程课程设计--运用ISM优化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程:系统工程课程设计题目: 运用ISM优化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学生姓名赵瑞学号20111325035 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专业信息工程(系统工程方向) 指导教师梅平 二O一三年 12 月19日 1.1 设计目的 解释结构模型法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零乱关系,用于分析复杂系统要素间关联结构,揭示出系统内部结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身边实际问题的分析,掌握运用ISM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建模的过程,提高学生系统分析以及运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强化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1.2设计的意义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使得理论与实践能很好地结合。与此同时应用一些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使设计者能很好地掌握以前没有掌握的各种知识,并且能在以后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能熟练准确地运用,以便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小组分配任务,使得设计者明确如何准确按时的

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及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1.3设计的内容 在明确问题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分析问题,找出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原有问题得以优化,达到设计的目的。同时对用到的方法加以详细的阐述,对方法解决问题时的步骤做以具体的安排。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对南京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称ISM方法)法对其进行优化更新,找到最优的方案。 1.4设计任务 在对实际问题实际调查过程中,明确现有问题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各种方法,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再通过手工或者计算机的编程计算找到最优的方案,使最终的方案在原始方案的基础上得以优化,更进一步的改进原始的方案,从而满足现实的需求,以节省成本,赢取利润.。 此次课程设计是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首先对影响南京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的因素,然后利用此方法解决关键因素引起的关键问题,在通过逐层逐次的分解和分析之后,对南京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进行优化,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求。 2.基于ISM方法的南京市公交优化问题系统分析 2.1案例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南京市的机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交通拥堵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选择。为了充分地发挥公共交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绪论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目前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其中: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是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供汽车专用的快速干路,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联系主要的对外出路,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有较高车速和大的通行能力。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客货运中心,承担着城市主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干道。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行人和车辆入口,否则会降低车速。 次干路为市区内普通的交通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的交通负荷。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设停车场。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为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或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有过境交通。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道路还可划分为四级,如表所示: 道路四级划分表: 项目级别设计车速(km/h) 双向机动车道数(条) 机动车道宽度(m) 道路总宽(m) 分隔带设置 一级 60~80 >=4 3.75 40~70 (必须设) 二级 40~60 >=4 3.5 30~60 (应设) 三级 30~40 >=2 3.5 20~40 (可设) 四级 30 >=2 3.5 16~30 (不设) 道路是交通的枢纽,它对一个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使我基本掌握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全部过程,能够全面、独立、系统地完成一段道路的技术设计。它培养了我独立工作、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学到了很多来源于实际的现场施工经验。这对于我来说,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次设计对我帮助很大。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 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 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

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2000-2010):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2010-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29.06亿元、1549.4亿元、1248.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12.5%和12.3%。

浅析《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任务书(07级) 1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设计题目 A市城市交通预测与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 3设计内容 3.1运用城市交通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道路网交通流量预测。包括: (1)道路网编码并简化; (2)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和Transcad软件两种方法计算出行分布; (3)未来交通分配预测。(这里只考虑对高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3.2在对现在路网进行加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小汽车高峰小时饱和度调整未来路网。包括: ⑴通行能力的提高;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4设计成果 4.1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4.2图纸(图幅297×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5设计资料 5.1A市基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352km2,平均人口密度3040人/km2。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2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为630元。该城市按功能分为五个大区:老市区、新市区、北工业区、南工业区和河西文教区。交通规划调查统计区域的面积为106.32km2,道路长度约120.48km,公共汽车线路为111.88km,平均道路密度为1.13km/km2,平均公汽线路密度为1.05km/km2。全市出行总流量为165.1万人次/d,平均每人每天出行达1.54次以上。全市机动车数量为11964辆,其中货车6800辆、客车3412辆、摩托车1752辆。公共汽车数量1982年为425辆,运营客量可达到70.1万人次/d。建议小汽车方式出行的客流量比例取10%,高峰小时流量比取0.12,该市小汽车的平均载客人数为1.5人。(小汽车方式出行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详细情况见表1~表4。 表1 A市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表2 市区内土地利用分布表

交通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智能交通系统定义: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 数据预处理技术:交通检测设备及人工采集的原始数据,经常是不完整的或存在异常的,这给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进一步的数据处理造成了困难,因此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称之为数据预处理 McMaster算法:以基本的流量和占有率两个交通参数,将获得的交通流量和占有率表示在二维空间上,并将流量占有率二维图形划分为四个区域,美国区域代表一种交通状态 信息(数据)融合定义:通过中心数据处理器把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综合,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把各种传入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使数据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评估,使它产生的输出信息比各个部分分别处理产生的信息总和要更有价值 多路复用技术:就是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号道上进行传输,到接受端再用专门的设备将各路信号分离开来。 多址技术:在无线信息传输中通常地面固定的基站要覆盖多个移动终端的通信,这是一对多的通信接入方式称多址通信方式 共用信息系统平台框架:智能交通共用信息平台上整个ATMS信息组织过程中的中央枢纽,承担着信息中转的功能,不同的子系统将其信息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

和既定格式传输给共用信息平台,各系统再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共用信息平台中获取所需的信息 分布式数据库:集成了两个不同领域的技术,数据库和通信,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是基于一个同构数据库系统模型并由他构造而来的,数据和软件管理都分布在各个计算点,位于分布式计算系统的最顶层 空间分析:通过数字地形模型,以离散分布的点来模拟连续分布的地形,为道路设计创建二维地表模型 线性参照系统:在一维空间中对象的位置度量形式和方法,是与其他参照系统类似的 动态分段技术:是基于网络重叠概念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线性特征的动态分析,限时和绘图技术,提供了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关联的方法 通流机理法:通过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关系,对两个甚至多个参数的一致性进行考察 基带传输:数字信号不经过调制就在信道上直接进行传输 线性参照系统:在一维空间中对象的位置度量形式和方法,是与其他参照系统类似的 动态分段技术:是基于网络重叠概念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线性特征的动态分析,限时和绘图技术,提供了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关联的方法

公交出行我能行课程设计

《公交出行我能行》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背景分析: 1.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环保出行——公交车,已经成为人们在进行社会活动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2.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法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自己上下学成为常态。 3.家长对于孩子出行又往往不放心,老人接送存在安全隐患。 4.在安全出行方面,小学生又属于一个弱势群体。 综上所述,让小学生学会安全乘坐公交车,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交车,学习有关的交通法规、标识和安全小常识。 (2)了解交通事故的无情,上下学的隐患,形成安全出行的意识。 (3)学会正确、安全、文明地乘坐公交车。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自立,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书籍、访问、实践等方法,多渠道地了解公交出行,以培养学生自主掌握公交出行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安全出行意识。 (3)培养学生的群体合作精神,运用合作、实践、探究等学习方式学习课程。 3.情感与态度: (1)能够主动遵守乘坐交通工具的规则,形成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 (2)养成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3)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公交规则,安全出行。 三、课程内容

第一课时:活动前期准备 1.让学生课下通过上网,查看书籍、报纸、杂志,采访爸爸妈妈等了解公交车的基本知识。 2.有公交出行经验的同学,准备经验交流。 第二课时:认识公交车 1.公交车的概念 公共汽车,城市客车,即巴士或大巴,是客车类中大、中型客车的典型车型,是为专门解决城市和城郊运输而设计及装备的商用车。 2.公交车的起源 公共交通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当时一位退休军官在法国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开办磨面坊,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并提供接驳市中心的四轮马车服务。当他发现沿途的人们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马车时,便开办穿梭旅馆之间的客车路线,让乘客和邮件于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车的先行城市,伦敦继之。1829年7月4日,英国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车(Omnibus)出现于伦敦街头,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柏丁顿Paddington与银行地带,经停约克郡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得到普及。 公车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的。公车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 3.公交车的分类 公共汽车的分类有多种,按照运行区间,可以分为短途(市区内)和长途(市区间)公共汽车;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燃油、燃气和电动公共汽车;按照车型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单层、双层、铰接式公共汽车等。 第三课时公交车出行经验分享 1.学生上台交流。 2.乘坐公交车的流程: (1)在手机里下载一个手机导航地图,目前主流的手机导航地图有腾讯地图、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 (2)打开下载的手机地图,输入目的地搜索公交路线。(输入要去的目的地,查询公交车) (3)根据地图所示找到公交站,并且仔细观察公交站牌,确认信息是否与手机导航地图一致,确认信息时应当注意根据站牌上的箭头判断公交车方向,避免误乘反向车。如遇信息不一致,则应该尽快询问路人。 (4)公交车收费一般在公交站站牌上标明,如没注意到,可观察车上的投币箱,上面一般标注有,投币要事先准备零钱或公交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