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地车构造及主要配件

山地车构造及主要配件

山地车构造及主要配件
山地车构造及主要配件

车架V型刹车器

避震前叉

碟刹

自行车外胎

后避震

车把

鞍座与座管

曲柄组(左右曲柄+牙盘)

脚踏(左右)花鼓(前后)快拆

飞轮

拨链器(前后)

链条

轮组

双控手柄(所谓双控就是刹车把+指拨)

变速套件

刹车管线框架一般包括车架、前叉、把立、车把、副把、坐管、车座及碗组等零部件。其他零件都安装在这些零件所组成的框架上,可谓一辆车的灵魂

车轮系统:由花毂(车轴)、辐条、轮圈、内胎、外胎组成。花毂、辐条、车圈构成轮组,轮组是决定一辆车滚动顺畅与否的关键。粗大的轮胎和良好的抓地能力是山地车主要特征。轮胎的材质,胎纹和胎粒的排列方式,形状及深浅决定了胎的性能。不同的轮胎适用于不同的路面。车圈和内外胎重量基本上决定了一辆车的加速能力,“轻”、“快”两个字是联系在一起的。

传动系统:包括脚踏、曲柄、牙盘(链轮)、中轴、链条、飞轮。(与之相关的还有后轮)

牙盘齿数与飞轮齿数的比值称为传动比,传动比越高,骑行越省力,踩踏越轻松。牙盘飞轮的刚性越好,制作越精密,蹬踏效率越高。

变速系统:包括变速器(指拨或者转把)、前后拨链器、变速线。变速系统的档次与调试影响变速的顺畅程度,此外牙盘、链条、飞轮之间的搭配也有影响,不同品牌之间可能存在兼容问题,搭配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个因素。

制动系统:刹车手把、刹车线、刹车器。现在常用的刹车是V刹和碟刹。

V刹的特点是重量轻,价格便宜,技术成熟,好维修,缺点是对环境有要求,雨天效果不好,而且磨

损车圈。

碟刹相对更重,价格更高,不便于维修,但不磨损车圈,制动效果更好,不怕沙石泥水的影响。

转向系统:车把、把立、碗组、前叉,这就是转向系统的全部。立管,又称把立

【认识山地自行车】

山地车主要用于山地越野,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享受颠簸起伏的快感,以及一种野性的征服感。它通常使用24或27段变速器,26的轮胎,15-18的车架,和带减震器的前叉。

1、车架: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如同电脑上的主板,攒机高手对主板的要求超过了对CPU的要求。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5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建议:大猫(BIGCAT)的硬车架很不错,便宜又轻(400元、1485克),强度也行。买全避震车架的朋友可以先买个普通车架,再换个好点的避震器。

2、前叉: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高人曰:“山地车,其实就是车架加个前叉哉~~”可见前叉的重要性。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了,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是浪费。

3、制动系统:刹车、刹把、刹车线: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的吊刹不常见。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碟刹比起V 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了。下面推荐一款手感最好的线拉碟刹:A VID 碟片直径185mm型,价格800-900元不带刹把,刹把130/对。

4、传动系统:牙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3个齿轮,都知道吧,RaceFace的不错,有点贵啊500多。便宜的买个Shimano Acera,100多块钱,或者闪电的牙盘,60元。

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长期以来,老百姓有个误区,认为档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

5、变速系统:变速器呢,国内最常见的两个牌子,一是喜玛诺Shimano,二是SRAM。

喜玛诺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因为是日本牌子,不少愤青选择了抵制,而购买SRAM,新兴的SRAM 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7.0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一半,建议朋友们多参考参考。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最好不要混用。指拨分两种,一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因人而异了。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

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用alivio。SRAM的很不错,比较便宜。

后拨:个人认为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比如Shimano的LX、XT系列,SRAM-7.0等,结实耐用。钱少的就装Shimano alivio,100块左右。

附:Shimano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TR,XT,LX,Deroe,Alivio,Acera,Altus,Tourney SRAM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O、9.0、7.0

6、车轮系统: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车圈又分为:刀圈和工型圈。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

车轴又称花鼓。用碟刹的朋友,应该选择碟刹车轴,因为碟刹片是固定在碟刹轴上的;用V刹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轴,如果以后想升级到碟刹,可先装碟刹轴。

车轴分为培林轴和珠档轴。建议买培林轴,滚珠坏了,可以更换。什么叫培林轴,新手肯定不太懂。培林是英语BEARING(轴承)的音译,培林轴其实就是轴承轴。另一种轴它比陪林轴承受更强的压力,叫珠档轴,Shimano的多半是珠档轴,这种轴如果珠档坏了的话,更换很麻烦,需要专业人事和专门的材料。而陪林轴中的轴承滚珠,是全世界统一型号的,到处都能买,用坏了换起来很方便。

外胎是重要部件,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骑手在特定路面对车的操控。不同的胎纹适应不同的路面。胎纹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强。尤其是光头胎,适合城市里平整的水泥路。细齿胎适合泥路。胎纹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强。

【山地车主要部位】

山地车的基本结构配图(目的:让大家正确的了解山地车各部件的正确名称)

一、如何选择山地车(目的:让大家了解山地车的分类,不是越贵就越适合自己,要根据实际情况制

订购车方案

(1)山地车的分类

山地车根据骑行方式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名称骑行方式路径

越野竞赛(XCR)越野竞赛、马拉松竞赛所有类型的地形,最小的跳跃和下落

越野(XC)越野、马拉松所有类型的地形,有小的跳跃和下落

全山地(AM)耐力赛、林道、探险所有类型的地形,有中等的跳跃和下落

自由骑行(FR)极限、下坡竞赛、下坡,中等或更大的跳跃和下落,技巧型下降

(2)山地车的选择重点在车架,欧美国家的山地车发展历史悠久,深谙车架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的车架价格一般要占到整车价格的60%左右。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车架需要根据我们的身高来定,选择的关键是车架令小勿大。

身高(cm)车架高度(寸)

160-165 13-14

165-170 14-16

170-175 17-17.5

180-185 18

注意:由于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人员身体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在车架尺寸的起始位置上有所不同,以上车架数据为亚洲尺寸(起始位置:从五通到坐管口的直线距离)。

(3)我们对车架材料的选择(车架材料的贵贱是导致车架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

※钢材质车架:这类车架的重量不轻,在雨天骑行后不易保养,焊接处容易生锈,技术已经被淘汰,不过仍然有很经典的手工钢材质车架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东。

代表品牌:法国梅花。

※铝合金车架:比钢材质的车架轻了许多,但强度却得到了提高,是现在路上跑的千元左右的山地车的首选,不过在焊接口的牢固程度上不及高级车架。

代表品牌:喜德盛。

※碳纤维车架:顾名思义是由一种纤维组织一层层缠绕出车架的形状,在缠绕的过程中加入了胶水,至于是什么胶水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敢肯定不是“502”也不是“粘得牢”这类车架主要用于各项比赛用车,很专业的那种哦!

代表品牌:法国LOOK、喜德盛

※钛合金车架:最牛的地方就是它的所有焊接都是在密封的真空状态下进行的,就好比把生产厂搬到了太空,(呵呵!厉害、厉害!)科技含量不用讲了,结实耐用,整批出厂的报废率较高,价格嘛,可想而知了。

代表品牌:宝马、保时捷(没有写错啦,他们真的有卖自行车啦!)

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RC的问题:RC是指车架五通到后轴的距离。RC越长车的稳定性越好,越短灵活性越好。

喜德盛的问题:喜德盛的异型管技术是目前为止喜德盛最新研发的高科技术,全球独有。异型管车架既有铝合金车架的韧度又兼具了碳纤维车架的轻度,使二者优点溶于一体。

整体车架的问题:所有的整体车架都是采用的缝合技术,并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做一个车架的模具然后一压就出一个整车架的整体锻造技术。

三、传动系统的正确搭配(注意:这里不用“前后拨链器的正确搭配”这个标题是因为正确的齿比是由曲柄组的牙盘和飞轮进行配合,前后拨链器只是起到在各齿比间互换的作用。)

(1)牙盘: 24 34(8是极限) 44(5是极限)

(2)飞轮:9段飞 9、8、7 6、5、4 3、2、1

(3)链条:一大一小的环扣,牙盘和飞轮的比例搭配不合适会出现链条断裂的现象。希望大家不要出现这样的情况啊,要不然就不是你骑车了而是车骑你了。

四、刹车系统

(1)悬臂型刹车:以前我也叫它吊臂刹车,叫什么无所谓了,这种古董在500元以下的车上也许还能见到。

(2)双枢轴钳型刹车:公路车的最佳伴侣、专职情人。

(3)V型刹车:10年前的技术,不久的将来会被碟型刹车所取代。适合用于干旱天气的比赛或者骑行。

(4)碟型刹车:采用摩托车的刹车原理,适合雨天使用,但是重量不轻,至少高于V型刹车410克,容易变形损坏,维修保养比较费事。

注意:以上4种刹车的价格跨幅很大从十几元钱到上千元钱不等,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进行选购,个人推荐SHIMANO(禧玛诺)的平推式V型刹车,型号有BR-M960和BR-M760。

五、车胎

(1)人字行车胎是作为导向胎出现的,寻迹性很好。

(2)横字型车胎是作为动力胎出现的,特点是抓地力很强。

(3)碎花型车胎中大碎花用于硬质路面的骑行,小碎花用于软质的路面的骑行。

(4)光头型车胎适合用于长途的硬质的路面骑行。

(5)万向型车胎是产品工业化的产物,导向性和抓地力兼备。

注意:最适合我们骑行的搭配是前胎用人字型车胎,后胎用横字型车胎。

六、如何正确的骑行一辆车

(1)骑行高度:手臂自然扶在车把上,两脚脚尖向上垫到最高,车坐在人臀部的中间为最合适的骑行高度。

(2)骑行舒适度:用前脚掌踩踏在脚踏板上,膝盖向车架B横杆处靠近,脚掌向斜外侧蹬踏,从正面看整个腿部成X型为最好。上坡时身体向前倾斜,重心前移手臂弯曲,臀部向上提,(注意:不可左右摇动前把手,不但起不到用力的作用还会造成翻车事故)

(3)把横的选择:手臂以把横的垂直线向外偏5度,手掌外侧距离把横外侧2厘米为最合适,如要进行长途的骑行可以选择加装蝴蝶把,因为长途骑行中需要手握把的不同位置来减轻手臂以及肩膀、背部和腰部的疲劳程度。

(4)SIJ(前避震器的下压到回弹的行程长度)的调整不能多也不能少,要根据自己的体重和骑行路面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软硬适中,太软容易触底,将底部螺丝冲爆;太硬容易把前叉顶开造成前叉的报废。个人建议大家如果选用可调节的避震器最好将行程控制在80-100mm范围内,如果使用不可调节的避震器最好不要在坑洼路、碎石路、波型路骑行,不过大家如果有尝试摔交的勇气也不妨一试自己的身手了。

注意:长距离的骑行对男女性身体都不好。所以,在骑行过程中要注意定时进行休息与调整,顺便检查车辆的各项性能是否还能继续下段路程的骑行。骑行的长度要根据各己身体的适应程度而定,不可一味的只图距离、速度和海拔。

七、入门山地车的选择

刚入门玩山地车的朋友推荐选择品牌整车,不要DIY,DIY一辆入门级别的山地车最少需要3000元,而且组装出来很可能不适合自己的骑行。

喜德盛可选车型:M18、MA516、M30(M30性价比更高一些,为入门车友晋升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山地自行车道工程设计初探

“山地自行车道工程设计”初探 两个月前,接河南驻马店市艾森集团老总来电,他们在驻马店东南40公里的千年岭开发了一处约80平方公里、以山地自行车运动为亮点的“低碳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拟建各类山地自行车道约80公里。要求我帮助设计。对于这类带有探索性的工作,我十分感兴趣。虽然具体设计还没开始,但准备工作已足以花去我两个多月时间,在多位同仁帮助下写了一篇论文,因为过长,分两篇先发表在我这博客上吧! 作为山地车比赛不同于公路或其它自行车比赛,它并不是单一的要求速度,而更重要的却应该是考验运动员的自行车骑行技巧及越障能力。因此山地自行车道与其它道路、包括其它自行车道不同,它应尽量避免过于平整,而应具有一定数量的各类路障,甚至是艰险崎岖的山路。纵观国内外众多的山地车比赛,其自然或人为的路障,千奇百怪,不下数百种之多。 就目前所得资料看来,国内外山地自行车道的建设并不像通常的公路建设那样具有工程设计的内容,也就是说,欠缺正规的勘测、可研及必要的若干设计阶段,没有明确的“规范”。以国内一些曾举办过山地车比赛的赛道为例: 据称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打造的厦门仙岳山山地自行车赛道全程5.8公里,整体为循环车道,赛道起点和终点都在天竺岩寺的广场。一路上还设置了沟、坎、山坡等多重障碍,在仙岳山南麓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天然路障,比较适合打造成山地自行车运动的经典赛道(如下图)。可是,它其实只是选择了一条比较符合山地自行车运动的原有山路,适当加以改造而成,除了平面布置规划图以外,似乎并没有专业的工程设计和图纸。

再如广东天鹿湖森林公园凤凰山自行车营地设计,其内容主要局限于自行车道平面布置和各种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营地设施,从而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完善自行车道的网络,以形成自行车道系统;作为山地自行车比赛线路虽是单独设计,要求能有能力举办国际比赛

山地车入门知识、构造及主要配件

车架V型刹车器 避震前叉 碟刹 自行车外胎

后避震 车把 鞍座与座管 曲柄组(左右曲柄+牙盘) 脚踏(左右)花鼓(前后)快拆 飞轮 拨链器(前后)

链条 轮组 双控手柄(所谓双控就是刹车把+指拨) 变速套件 刹车管线框架一般包括车架、前叉、把立、车把、副把、坐管、车座及碗组等零部件。其他零件都安装在这些零件所组成的框架上,可谓一辆车的灵魂 车轮系统:由花毂(车轴)、辐条、轮圈、内胎、外胎组成。花毂、辐条、车圈构成轮组,轮组是决定一辆车滚动顺畅与否的关键。粗大的轮胎和良好的抓地能力是山地车主要特征。轮胎的材质,胎纹和胎粒的排列方式,形状及深浅决定了胎的性能。不同的轮胎适用于不同的路面。车圈和内外胎重量基本上决定了一辆车的加速能力,“轻”、“快”两个字是联系在一起的。 传动系统:包括脚踏、曲柄、牙盘(链轮)、中轴、链条、飞轮。(与之相关的还有后轮) 牙盘齿数与飞轮齿数的比值称为传动比,传动比越高,骑行越省力,踩踏越轻松。牙盘飞轮的刚性越好,制作越精密,蹬踏效率越高。 变速系统:包括变速器(指拨或者转把)、前后拨链器、变速线。变速系统的档次与调试影响变速的顺畅程度,此外牙盘、链条、飞轮之间的搭配也有影响,不同品牌之间可能存在兼容问题,搭配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个因素。 制动系统:刹车手把、刹车线、刹车器。现在常用的刹车是V刹和碟刹。 V刹的特点是重量轻,价格便宜,技术成熟,好维修,缺点是对环境有要求,雨天效果不好,而且磨

损车圈。 碟刹相对更重,价格更高,不便于维修,但不磨损车圈,制动效果更好,不怕沙石泥水的影响。 转向系统:车把、把立、碗组、前叉,这就是转向系统的全部。立管,又称把立 【认识山地自行车】 山地车主要用于山地越野,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享受颠簸起伏的快感,以及一种野性的征服感。它通常使用24或27段变速器,26的轮胎,15-18的车架,和带减震器的前叉。 1、车架: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如同电脑上的主板,攒机高手对主板的要求超过了对CPU的要求。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5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建议:大猫(BIGCA T)的硬车架很不错,便宜又轻(400元、1485克),强度也行。买全避震车架的朋友可以先买个普通车架,再换个好点的避震器。 2、前叉: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高人曰:“山地车,其实就是车架加个前叉哉~~”可见前叉的重要性。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了,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是浪费。 3、制动系统:刹车、刹把、刹车线: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的吊刹不常见。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碟刹比起V 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了。下面推荐一款手感最好的线拉碟刹:A VID 碟片直径185mm型,价格800-900元不带刹把,刹把130/对。 4、传动系统:牙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3个齿轮,都知道吧,RaceFace的不错,有点贵啊500多。便宜的买个Shimano Acera,100多块钱,或者闪电的牙盘,60元。 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长期以来,老百姓有个误区,认为档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 5、变速系统:变速器呢,国内最常见的两个牌子,一是喜玛诺Shimano,二是SRAM。 喜玛诺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因为是日本牌子,不少愤青选择了抵制,而购买SRAM,新兴的SRAM 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7.0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一半,建议朋友们多参考参考。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最好不要混用。指拨分两种,一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因人而异了。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 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用alivio。SRAM的很不错,比较便宜。 后拨:个人认为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比如Shimano的LX、XT系列,SRAM-7.0等,结实耐用。钱少的就装Shimano alivio,100块左右。 附:Shimano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TR,XT,LX,Deroe,Alivio,Acera,Altus,Tourney SRAM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O、9.0、7.0 6、车轮系统: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车圈又分为:刀圈和工型圈。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

自行车及零件的认识

自行车及零件的初步认识 一.自行车定义、分类和型号 1.自行车定义:反借人力,主要以脚蹬驱动,至少有两个车轮的车辆。 2.自行车分类:目前公司生产的车种有:城市轻便车、城市运动车、山地车、赛车、童车、其它特种车。 状态下的外直径。 二.自行车油漆技术要求: 1.油漆面的外观要求: 车架、前叉、泥板、链罩等油漆表面,漆膜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不允许有龟裂和明显的流疤,集结的砂粒、皱皮、漏漆等缺陷。 2.术语: 漆膜:油漆件表面已干燥的油漆薄膜。 流疤:漆件表面出现的流淌现象,致使漆膜厚薄不均,有时呈垂暮状。 龟裂:漆膜表面形状不一的裂纹。 皱皮:漆膜表面不平整,收缩或弯曲的棱脊。 桔皮形:漆膜表面呈凹凸不平的桔皮形状。 剥落:漆膜与基体或底漆失去附着力,而导致的脱离。 露漆:油漆表面没有完全覆盖,出现部分底漆或基体的现象。 砂粒:粘附在漆膜表面上的机械颗粒。 三、自行车电镀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1. 外观要求: 电镀件的外观质量色泽应均匀、光亮,不得有起泡、剥离、烧黑、 露底、露黄及明显的毛刺、花斑、针孔、麻点等缺陷。 2.术语: 起泡:镀层表面成泡状凸起,与基体金属或下一镀层分离,但尚未脱落。 剥离:镀层从基体金属或下一镀层上分离脱落。 露底:电镀件的局部或全部未镀上镀层,显示基体金属的色泽。

露黄:镀铬体的局部或全部未镀上镀层,显示下一镀层的色泽。 烧黑:电镀件在光亮、半光亮电镀时,局部区域由于使用过大电 流出现光泽暗淡不均的镀层。 针孔:镀层表面有肉眼可见的贯穿至基体金属或下一镀层的小孔隙。 麻点:镀层表面出现有肉眼可见并不贯穿至基体金属或下一度层 的凹坑。 花斑:镀层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明暗不均的区域。 条纹:镀层表面出现条状的暗淡不亮区域。 毛刺:在镀层上有目视或手感可察觉的微粒。 四、自行车装配要求总则: 1. 自行车各部件在组装前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凡径油漆、电镀等表面处理的零部件不得有明显损伤。 3.自行车应按其型号组装,不得错装和漏装。 4.自行车紧固件必须紧固到位 5.自行车各转动件必须转动灵活。 6.自行车称各对件必须对称。

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我设计的自行车》教学设计及课 《我设计的自行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能目标: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用画笔描绘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的乐趣;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自行车的大体结构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大胆创新。 三、教学难点: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方法或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预习:了解有关自行车的知识;收集自行车的图片、模型。 学生:彩笔、油画棒、水彩笔、画纸、各种可制作自行车的材料。(易拉罐、一次性餐盘、旧光盘、、吸管、橡皮泥、瓶盖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阶段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份礼物,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好吗?出示视频。 学生观看。 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是关于什么的表演?(是一段自行车特技表演)。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自行车,板书:自行车。 三、探究阶段 1、了解自行车历史 你们知道最早的自行车发明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吗?大家可以猜猜看! (自行车的发明距的确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有哪位同学知道最原始的自行车是有什么材料做出来的? 师出示最原始的用木头做的自行车。 师讲解: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最原始的自行车。它是由法国人西夫拉克制造的。 师讲自行车发明小故事: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

自行车结构的创新设计说明

车辆结构与原理 课程设计 题目自行车结构的创新设计(女)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同组成员 指导老师

目录 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2)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2 自行车的发展现状 (2) 1.2.1 自行车的发明与演变 (2) 1.2.2 自行车交通发展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折叠自行车的优点和前景 (3) 1.3.1折叠自行车的优点 (4) 1.3.2折叠自行车的市场前景 (4) 第二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5) 2.1 自行车结构创新来源 (5) 2.2 主要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研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设计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确定设计纲要 (6) 2.4.2确定折叠方式 (7) 2.4.3确定传动机构 (8) 第三章折叠自行车结构设计 (9) 3.1 结构分析 (9) 3.1.1设计中的不同点 (9)

自行车创新设计

机械械创新设计案例 新型自行车的开发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现原有自行车有不少缺点,同时也根据需要提出一些希望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种新型自行车。 1)助力车 为省力开发出多种助力车,为避免对环境的污染,电动车较受欢迎,小巧的电机和减速装置放于后轮毂中,直接驱动车轮,电源则采用干电池。 2)考虑宜人性的新型车 英国发明家伯罗斯发明躺式三轮车(图例10—2),车上座位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躺式蹬车省力,时速可达50km。 摇杆式自行车(图例10—3)将回转蹬踏变为两脚往复蹬踏,这样能充分使人蹬车时在90°-120°范围内做有用功,而去除做无用功的动作。两摆杆通过链条分别带动超越离合器使后轮转动。

3)传动系统的变异 链传动易磨损掉链。新开发的齿轮传动自行车(图例10—4)脚蹬带动齿轮通过传动轴将运动传至后轮,提高传动效率。传动体包覆,无绞人裙摆、裤脚之忧。上海凯瑞驰自行车公司已生产这种自行车系列。 根据需要将单速车改型为变速车,最多可达15种变速。开发自适应调速装置,在上坡或蹬踏阻力大处自动调至低速挡。

4)塑料自行车 工程塑料的引入对自行车性能有很大改进。碳纤维自行车采用碳纤维模压做成整体无骨架式车身(图例10—5)。其特点是强度高,避免有焊接薄弱点;无横梁,重心低,行车便于控制;流线外形,风阻小;重量轻(约11kg ,比金属架车轻1.5kg);速度快(比金属架车每公里快3s)。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一名美国车手骑着定做的一辆碳纤维自行车取得金牌并破世界纪录。 全塑自行车 图例10—6所示为,其车架、车轮皆为塑料整体结构,一次模压成型;车把为整流罩式全握把,整车呈流线型。日本伊嘉制作公司开发的全塑自行车整车重量仅7.5kg。 高速自行车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生弗朗斯等人设计的半躺式Dexter Hysol“猎豹”自行车车速达68.73mi1e/h,创世界新纪录。(猎豹奔跑时速可达68mi1e/h。 图例10—7所示的这种高速自行车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躺式”,骑车者能发挥最大动力,并减小风阻面积; (2)双级链传动升速; (3)以高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注塑整体车座和大梁。采用碳纤维车把和立柱,铝制链套和中轴套,连同碳纤维车外罩,全车总重量只有29.5lb(约13.4kg)。 (4)采用Hysol宇航粘合剂取代传统紧固件,既减轻重量,又使载荷和应力均布在更大面积上,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难点: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学生: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在学生设计自行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自行车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最好能向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发明过程。 2.要求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在边讨论边构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发展阶段 1.启发学生从自行车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体的外形进行改装,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2.指导学生在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使设计的草图更完美。 3.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4.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 三、作品展示 班级进行优秀作品展示,并请作者讲述设计思路一级创作心得。

四、教师小结 五、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将各种不同类型材料归类,放回原处,收拾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清洁。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折叠式自行车的毕业设计

摘要 在现今社会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交通状况越来越差,污染与能源消耗越来越严重,自行车作为一种包含了交通代步、锻炼身体、旅游、比赛以及少量货物运送的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中国,贫富差距相差悬殊,道路建设不够完善,而自行车价格相对便宜,存放与使用方便,维修保养也非常的简单。因此,自行车在某些地区还是相当普遍的代步工具。而更多的是,对于人们更加关注理性消费和健康问题的今天,大众对自行车的热度也毫不逊色于国外,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全民健身的推广,使得自行车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而且只有顺应这种趋势,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世界人口已到达70多亿,人口越来越密集,人类可以使用的空间越来越少,所以提倡空间的合理利用成为一种无言的口号,人们都在想方设法地节省空间,把现有空间合理利用。折叠式自行车就是人们对这一主题的很好反映之一。相对于原始的自行车,折叠式自行车在外形上的改良成为消费者的一大吸引力。除此之外,在更适合现今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方便携带,使用简单,骑乘舒适灵活等方面,使折叠自行车越来越成为人们购买自行车时得一大选择,市场竞争力也随之增长。因此设计出一种顺应时代的发展的折叠自行车将成为设计者的又一挑战。要设计好一款好的折叠自行车就要很好的分析各种现存的结构,在结合其他所有现存的东西来寻求能够使体积缩小的结构与折叠方式,同时,还要寻找一种适合于设计的方案的材料,从而能够设计出一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折叠自行车。 关键词:折叠式自行车;车身重量;车身体积;材料强度

目录 1、绪论 (2) 1.1自行车的背景与需求 (2) 1.2折叠式自行车的优点 (2) 2、折叠式自行车设计方案的确定 (2) 2.1创新来源 (2) 2.2主要技术要求 (3) 2.3设计过程 (3) 2.4确定设计纲要 (4) 2.5确定折叠方式 (4) 2.6确定传动机构 (5) 3、结构设计 (5) 3.1设计中的不同点 (5) 3.2车身设计 (7) 4、设计的改进 (9) 4.1车头把手 (9) 4.2齿轮箱 (9) 4.3脚踏板的位置安排 (9) 5、最终方案 (9) 5.1车的折叠过程 (9) 5.2 关节机构 (11) 5.2.1车头把手机构 (11) 5.2.2前身下部结构 (12) 5.2.3车身与鞍座结构 (12) 5.2.4传动机构 (13) 6、强度校核 (14) 6.1应力计算 (14) 6.2弯矩计算 (15) 总结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自行车零部件连结方式分析

机电基础与材料加工工艺 (自行车零部件连结方式小结) 前言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是通常二轮的小型陆上车俩。一般以人骑上脚踩踏板驱动。英文bicycle或bike的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通常称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香港、澳门则通常称为“单车”。 很多国家和地区认为自行车是车辆,常常要求适当配备甚至是要向政府相关部门登记领取车牌后始得上路。有些地方要求夜间行车时自行车要使用车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通法规将自行车列为一种非机动车。在香港,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辆”,无须领有牌照,但在路上行驶时,须遵守和机动车辆一样的交通规则。 自行车是一中种面对生活的态度,也中种纯真梦想的执着。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和运载工具。一辆好的自行车首先要有好的车架、好的零件组成,然后还要有良好的组装技术。将这三个因素科学地加以组合后,才能算是一辆好的自行车。由于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异,使用自行车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国家的骑行者以旅游、锻炼身体以及少年儿童体育运动为主要目的,一般使用多速车、越野车和山地车;有些国家的自行车主要作为交通工具,多使用轻便车和多速车。总的来说,自行车是朝着美、轻、牢、新、廉方向发展。美是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华丽而不俗;轻是自重轻、骑行轻;牢是强度高;新是款式新、品种多;廉是成本低、竞争力强。 有目的的了解学习有关的自行车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一方面,在使用上能我们更清楚自行车本身的构造,以便更好的、更安全方便的使用自行车,也能更好的对他进行维护和保养。在一方面,对于一个从事学习工业设计的人来说,更多的了解一些机械构造,内部原理等知识,可以使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是我们的美好的外观造型构思与事物本身的构造形成一个完美的结合。

《我设计的自行车》美术教案公开

《我设计的自行车》美术教案公开 表现授课人:董莉单位:奇台县第四小学xx、9----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设计思路:《我设计的自行车》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14课,属于“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本节课针对学生对自行车了解程度和现有自行车的特点和存在的弊端,让学生从设计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自行车,创作出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自行车。在观察与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想像力,进行未来自行车的设计练习。这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想像能力和造型能力的一课,学生将通过一些图文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拓展认知,启发思维,合作探究,借助绘画等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自行车。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大多9岁左右,正处于对世界好奇、活泼好动的年纪,具有一定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和同学交流讨论能得到很好的启发,利用这一点,我会在课堂上充分让他们交流。他们平时在生活中接触过很多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车。但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明确的设计概念,对自行车的组成部分、功能并不了解,但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大的特征是想象丰富,思维开阔,对色彩敏感,也能进行简单的形体组合。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想的多、动手少、实践难的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利用绘画的方式创作自行车。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

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性构思。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设计自行车,在创作中学会鉴赏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对运动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掌握自行车的基本构造,设计一辆具有更多功能的自行车。教学难点: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和未来自行车的设计及表现。课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 启发法、交流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学具—设计车”小组交流自行车的新变化,各小组汇报 。 (二)、出示新概念自行车,通过课件欣赏(课件-新式自行车),请学生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秀之处。生讨论回答。 三、学生练习阶段,教师巡回指导。作品要求 1、发挥想象力,可以从结构、色彩、造型、功能上进行改造。 2、给你的自行车命名并写上简短的设计说明。)师:板书课题:我设计的 四、作业评价阶段 (一)、提出问题,供学生在评价时思考:师:肯定学生的优秀表现并提出意见。生:学生讨论。 (二)、课堂小结说收获

我设计的自行车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我设计的自行车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美术上册教 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我设计的自行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在学生设计自行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自行车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最好能向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发明过程。 要求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在边讨论边构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发展阶段 启发学生从自行车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体的外形进行改装,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导学生在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使设计的草图更完美。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2.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自行车拆装方案

法拉利C27 自行车拆装方案 组名:双元制7组 组员:张娟(拆装) 黄伟(记录)

我们拆の自行车 法拉利C27属于山地自行车,设计为骑乘于山区的车种,具有变速器可变换省力或换挡的档位,车架没有安装避震器,轮胎胎皮是巧克力胎纹以便于在无铺面的路面骑乘。车圈为24、26、29英寸的,轮胎尺寸为2.0英寸,车架尺寸为17英寸。

法拉利C27自行车组成及材料: 组成: Ⅰ车体部分:包括⒆车架、③前叉、②前叉合件、①车把(塑料)、⑧鞍座和③前夹(铝合金)等,是自行车的主体。 Ⅱ传动部分:包括⒅脚蹬、⒃曲柄、⒇链轮、⒁链条、⒄中轴和⑿飞轮等,由人力踩动⒅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Ⅲ行动部分:即前后车轮、包括⑥⒂前后轴部件、⑤辐条(Q235碳钢或不锈钢)、④轮辋(车圈镁合金)、⑩轮胎等。Ⅳ安全装置:包括⑨制动器(车闸)、反射装置等。 Ⅴ⑦变速结构变速控制器和⑾⒀前后拨链器等。

Ⅵ 还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 挡泥板等。 1.车架: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它部分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架采用流线型的钢管经过焊接、组合而成。辐条大都是等径的,因为该自行车没有减震器所以鞍座下方有一段制成扁平的流线型,主要起加固作用。 2.外胎:硬边胎,着地面积小适应在平坦的道路上行使,有阻力小,行动轻快等特点。外胎上的花纹为巧克力型,一般的山地自行车的种类,增加了抓地力。 3.脚蹬部件: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又脚蹬部件轴转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汽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能否顺利进行。 脚踏:组合式脚踏板,由橡胶制成,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功能,旋转灵活。 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位于自行车的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夹部分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 起到了自行车导向的作

我设计的自行车_教案

14我设计的自行车 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 2、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具学具: 1. 教师准备教具: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课件。 2. 学生准备学具:一些吸管,废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哆啦a梦要带大家去参加自行车王国呢。介绍自行车的发明第一人人和国产第一辆自行车。今天我们也要来设计一辆自行车,导入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课件展示第一辆自行车和国产第一辆自行车。) 二、讲授新课: 1、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用途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自行车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片,并思考三个问题: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包括那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都有什么功能,每个部分可以用概括成什么样的形状?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且适当进行小结。例如: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前进行走,坐垫-椭三角形-坐在上面,脚踏板-方形-引导轮子滚动。) 2、探索 师:下面老师还带来了很多设计新颖的自行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思考,这些自行车与普通的自行车有什么区别?他们实用吗?好看吗? 生:学生说出相同点不同点,如相同点是基本的结构都有,不同点是在装饰方法上更不同。或者整体造型或者材质运用上不想同等。 师:总结。如轮子圆形才能前进,设计成方形只能观赏,可以多在外形上创新,借鉴动植物的机理造型等。 三,学生创作 师:同学们下面拿出你自己手中带来的工具试着自己也设计一辆自己喜欢的自行车吧!并提醒学生注意工具使用安全等。并对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全班性讲解。并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五、作品展示

自行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

自行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 一、人一自行车系统 组成自行车的功能是供人骑行,就发挥自行车的功能作用而言,把人看作自行车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合理的。因此,人在骑车时组成了人一车系统,该人一车系统中的人一车界面关系可由图1-1来进行分析。 1(人与支撑部件关系 图1-1 人-车界面关系 支撑部件主要有车架、前叉、鞍座和车把等,是自行车的构架。支撑部分将其他零部件固定在相互间正确的位置上,保证自行车的整体性,实现自行车的功能。从人机关系来看,鞍座、车把和车架等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与骑车人的位置和肌肉的动作有着性的设计参数。 2(人与动力接受部件关系 动力接受部件主要是脚蹬和曲柄。动力是靠骑车人的双脚踩在脚蹬上,下肢运动的力使曲柄转动而产生的。为了使人省力和有舒适感,必须在骑自行车人的体格和体力与自行车元件的尺寸关系上下功夫,即研究人体下肢肌肉的收缩运动与曲柄转动之间的能量转换问题。 3 (人与传动部件关系

传动部件主要是滚珠、链条和链轮。人的作用力是通过链条和链轮传动而带动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移。传动部分的设计关键是要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可靠性,且有易操纵的变速机构。保证较高的传动效率,才能使人用一定的肌力而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 4 (人与工作部件关系 工作部件就是车轮,即车圈、轮胎等。绝大部分轮胎是充气的,少数是实心的。车轮一方面把骑车人的肌肉力量,有效地转换为同地面接触而向前运动的力;另一方面将骑车人的握力转换为与接地部分所产生的刹车阻力。在设计自行车的各部分尺寸、车闸及变速器等时,应该着眼于骑车人一动力一传动一工作的连贯性,才可能设计出同骑车人手的大小或握力相适应的闸把、刹车力适当的车闸,才不会发生刹车阻力不够而造成失误现象。 Million.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the dredging of river boundary section obtained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fice special bonuses for wetland construction ... ... Million. But sober see, these achievements were made in the case of decreased rainfall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we realize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still faced many problems in our County. Mainly in the PM2.5 and PM10 air quality monitoring indicators often exceeding, dredging of river section's water quality is not stable, and 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has not been radical, Wade through th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isk, livestock pollution rebound from severe, a wealth of protection and use of water resources is not well. If this year's rainfall, these problems will be exposed, and raw materials caused a great deal of pressure to go gree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of the wor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in accordance with

自行车的组装图解单车组装

公路自行车的组装图解单车组装 由于专业赛车需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来搭配车子的零件和车架等,所以即使是已经购买了整车或者是已经有了组装车,也可能在今后的使用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使用情况来进行部分零件的修改。由于专业赛车需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来搭配车子的零件和车架等,所以即使是已经购买了整车或者是已经有了组装车,也可能在今后的使用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使用情况来进行部分零件的修改。 组装自行车整车,过去通常是车厂和组装车店应该干的工作,但是爱好者在家里通过一套基本工具,也可以很容易的完成这项工作,所以我们以后会针对整车和车子各个零件的安装调整,来开辟一些带有图片很文字的专贴,以帮助新入门的车友了解这一切的进行。 这是第一集:公路车组装 这是安装整车的第一步,先准备好整车所有的零件。

安装前叉碗组的第一步骤是敲入前叉的下铛,这个过程需要使用到一根内径比前叉管径粗,外径比前叉下铛窄的铁管,管头必须先磨平(不平的管会在打击过程中导致碗组的下铛歪斜),在敲击的时候需要管子紧贴下铛,然后手举管子和前叉同时向地面敲击(如果管和下铛有间隙会导致铁管二次冲击下铛,使得下铛受伤),敲击的每一下后,必须要转动管子,这样打入的下铛才会平衡。 另外如果没有管子也有人用扳手顶在下铛上,然后用铁锤敲击,这种做法应急是可以的,但是对下铛的伤害肯定是比较严重的,而且铁锤不小心也会敲到前叉上管,导致管壁受损,所以为了以后车首转动顺畅,最好使用专用的管子来安装下铛。

下铛敲击完成后需要检查,下铛必须和叉肩进行紧密的接触,这样才可以防止前轮在受 冲击后导致前叉晃动。下铛安装完成后,就要 开始安装前叉碗组的上下碗了,由于我们用于范例的是使用隐藏碗组的公路车,所以没有上下碗结构,但是上下培林碗的安装和普通碗组很类似。 敲击上碗和下碗需要使用橡皮锤,如果使用铁锤,会导致碗组外壳的损害,而且由于铁锤冲击力量大,会导致车首管的油漆剥落。 敲击上下碗开始时只能用比较小的力度,先轻轻敲击,然后停下来看看碗是否是平衡的进入了车架,因为歪斜的进入车架,即使您用很大力量敲入了,但是对车首管的损伤是巨大的,严重的管内壁变形会在以后的骑行中使得碗组松动,结果是直接导致前叉组件 钢性下降,甚至导致刹前刹车前叉晃动。这贴 中采用的由于是用户的车,因为我们给用户装车拍摄时通常是不截取上管的,只有等用户确定要使用这前叉后才截管敲入星状固定物,这个漏掉的章节我们会在今后补上,现在就直接从固定龙头开始。

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下面来具体介绍一些与力学知识有关的自行车部件: 1、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 车架部件的结构形式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男式车架和女式车架。 车架一般采用普通碳素铜管经过焊接、组合而成。为了减轻管重量,提高强度,较高档的自行车采用低合金钢管制造。为了减少快速行驶的阻力,有的自行车还采用流线型的钢管。 由于自行车是依靠人体自身的驱动力和骑车技能而行驶的,车架便成为承受自行车在行驶中所产生的冲击载荷以及能否舒适、安全地运载人体的重要结构体,车架部件制造精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乘骑的安全、平稳、和轻快。一般辐条是等径的,为了减轻重力,也有制成两端大、中间小的变径辐条,还有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将辐条制成扁流线型 2、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 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 3、脚蹬部件: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一个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由脚蹬轴转动曲柄,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骑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的驱动能否顺利进行。 脚踏:可分为整体式脚踏和组合式脚踏。无论什么款式的脚踏都必须有脚踏面,必须安全可

最新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4课《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4课《我设计的自行车》教案

《我设计的自行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绘画来表现自行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设计自行车,在创作中学会鉴赏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掌握自行车的基本构造,设计一辆功能独特的自行车。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设计自行车,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各种类型自行车的图片资料、课件。 五、学生准备:搜集自行车的有关知识、绘画用具。 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故事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自行车大家都熟悉么?平常爸爸妈妈是不是经常用自行车来接送我们上学、放学?自行车是我们人类科学史上一

个伟大的发明,那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是什么样的?你们见过吗?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 师:请看老师这儿,(展示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图片) 真有意思,谁知道它是怎么骑的? 生:双脚蹬地。 2、真聪明啊,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是谁发明的吗,想听听他发明自行车的故事吗? 生:想。 师:1818年,德国有个护林工人叫德莱斯,他每天都需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使他萌发了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于是,德莱斯开始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的车把制成了一个木制两轮车。人坐在车上,必须用脚蹬地才能使木轮向前运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德莱斯,也来设计一辆自行车好不好?一起学习第十四课《我设计的自行车》板书:课题 3、了解行车发展史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行车的结构也越来越完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他时代的自行车。(展示自行车发展史图片) 4、了解结构 那么通过欣赏和平时生活中的观察我们来总结一下通常自行车主要有哪几部分结构组成呢?(板书:结构)

(完整版)自行车零部件名称对照表

想玩转自行车,首先要学习的当然就是自行车各部分都叫什么了,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自行车各部分零件名称。了解自行车,从名称入手。

自行车零件名称(中英文对照) 1、Main Accessory/主要部件 Frameset(Frame): 车架 Fork : 前叉 Suspension : 避震,前避震叫Fork,后避震叫Shock,一般不用Suspension Crankset : 大齿盘 Bottom Bracket(BB) : 中轴(简称BB) 2、Transmission/传动部件

Derailleur : 拨链器变速器 Shift Cables : 变速线 Shift Lever set : 变速手把手拨 Cassette Sprockets : 飞轮,一般就直接说成Cassette Chain : 链条 3、Brake System/刹车系统 Brake : 刹车 V-Brake : V型刹车 Disc-Brake : 碟刹 Handelbar : 把横 Aheadset Stem(stem): 把立 Cartridge Headset : 车头碗组(前叉碗 ),一般就直接说Headset Brake cables:刹车线 4、Else/其他 Crank:曲柄(公路赛车) Pedals : 脚踏 Wheel : 车轮 Rim : 车圈 Tire : 车胎 tube:内胎 Hub : 花鼓,车轮轴 Spoke : 辐条 Saddle : 车座 Seatpost : 座管

Bar End:副把 wheelset:轮组 Grip:把套 Weigh: 车重 Ski pad: 护盘 Chain tensioner :拉链片Bar : 把手 R-rim: 后圈 Seat: 座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