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亚铁氰化钾容量分析方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用亚铁氰化钾容量分析方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用亚铁氰化钾容量分析方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用亚铁氰化钾容量分析方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有机肥料中全钾含量的测定

有机肥料中全钾含量的测定(NY 525-2002) 1、方法原理 有机肥料试样经硫酸和过氧化氢消煮,稀释后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中钾浓度与发光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2、试剂 (1)硫酸( p 1 . 8 4 ) (2)3 0 %过氧化氢 (3)钾标准贮备溶液: 1 mg / mL , 称取1.906 7 g 经1000 C烘2 h的氯化钾,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 L 。该溶液1 m L含钾( K) 1 m g , 贮于塑料瓶中。 (4)钾标准溶液:100u g / mL , 吸取10.00mL钾( K) 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 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此溶液1 mL含钾( K) 1 0 0ug。 .3、仪器、设备 通常实验室用仪器设备。 4、分析步骤 (1)试样溶液制备 称取过5mm筛的风干试样0.3g ~0. 5g( 精确至0.0001g),置于开氏烧瓶底部,用少量水冲洗沾附在瓶壁上的试样,加5.0 mL硫酸和1.5 mL过氧化氢,小心摇匀,瓶口放一弯颈小漏斗,放置过夜。在可调电炉上缓慢升温至硫酸冒烟,取下,稍冷后加15滴过氧化氢,轻轻摇动开氏烧瓶,加热1 0 mi n ,取下,稍冷后分次再加5 ~10滴过氧化氢并分次消煮,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淡黄色清液后,继续加热10 mi n ,除尽剩余的过氧化氢。取下稍冷,小心加水至2 0 mL -3 0 mL ,加热至沸。取下冷却,用少量水冲洗弯颈小漏斗,洗液收人原开氏烧瓶中。将消煮液移人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静置澄清或用无磷滤纸干过滤到具塞三角瓶中,备用。 (2)空白溶液制备 除不加试样外,应用的试剂和操作同上。 (3)测定 吸取5.0 0 mL试样溶液于5 0 m 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与标准溶液系列同条件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记录仪器示值。每测量 5 个样品后须用钾标准溶液校正仪器。 (4)校准曲线绘制 吸取钾标准溶液0 , 2.5 , 5. 0,7.5 , 10.0 mL分别置于5个5 0 m L容量瓶中,加入与吸取试样溶液等体积的空白溶液,用水定容,此溶液为1 mL含钾( K) 0 , 5.00 , 10.0 0 , 15. 0 0 , 20. 00 u g的标准溶液系列。在火焰光度计上,以空白溶液调节仪器零点,以标准溶液系列中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调节满度至8 0 分度处。再依次由低浓度至高浓度测量其他标准溶液,记录仪器示值。根据钾浓度和仪器示值绘制校准曲线或求出直线回归方程。 5 . 5 . 5 分析结果的表述 肥料的全钾含量以肥料的质量分数表示,按式计算: 全磷(K2O)(%)=C*V*D*1.20*10-4 /m*(1-x0 ) 式中:C——由校准曲线查得或由回归方程求得显色液磷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ug / mL );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精)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是在 PH5~9条件下测定的。 试剂与材料 : 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 铬酸钾指示剂:50g /L水溶液 硝酸:1+300的硝酸溶液 硝酸银标准溶液:C (AgNO 3 =0.0141 mol/L,称取预先干燥并已恒重过的硝酸银 2.3996g 溶于水中,转移至 1L 棕色容量瓶中定容。摇匀,置于暗处(不用标定。 测定步骤:移取 25ml 水样于 250ml 锥形瓶中, 加入 2~3滴酚酞指示剂, 用硝酸调至无色。加入 1ml 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至橙红,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公式 : X(mg/L=(V-V O ×C×0.03545÷V 样 ×106 式中:V —滴定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 —空白试验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 样

—水样的体积, ml 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L 0.03545——与 1mlAgNO 3 标准溶液 c (AgNO 3 =1 .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 示的氯的质量。 钙镁离子的测定方法 1.方法提要 钙离子测定是在 PH12~13时,以钙 -羧酸为指示剂,用 EDTA 与标准滴定溶液测定水样中钙离子含量。滴定 EDTA 与溶液中游离的钙离子反应形成络合物, 溶液颜色变化由紫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镁离子测定是在 PH 为 10时,以铬黑 T 为指示剂用 EDTA 标准滴定溶液测定钙、镁离子合量, 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时即为终点, 由钙镁合量中减去钙离子含量即为镁离子含量。 2.试剂与材料 2.1 硫酸:1+1溶液 2.2 过硫酸钾:40g/L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 1个月。 2.3 三乙醇胺:1+2水溶液 2.4 氢氧化钾:200g/L。

四苯硼酸钾重量法 测定化肥中钾含量

四苯硼酸钾重量法测定化肥中钾含量 我国对化肥中钾含量的测定以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应用最广,该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的特点。 钾是植物营养三要素之一,它与氮、磷元素不同,主要呈离子状态存在于作物细胞的汁液中,具有高度的渗透性、流动性和再利用的特点。化肥中的钾元素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从而使农作物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目前,我国对化肥中钾含量的测定以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应用最广,该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的特点,但耗时较长。下面笔者将以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为例,结合实际检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就该方法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测定原理 在弱碱性介质中,以四苯硼酸钠溶液为沉淀剂沉淀试样溶液中的钾离子,生成白色的四苯硼酸钾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重。根据沉淀质量计算化肥中钾含量。反应式为: K++Na[B(C6H5)4] →K[B(C6H5)4] ↓+ Na+ 操作步骤 1.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试样(按GB/T8571规定所制备的样品)约2g-5g(含氧化钾约400mg),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约150mL,加热煮沸30min,冷却,定量转移到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弃去最初滤液50mL。 2.试液处理 吸取上述滤液25mL于250mL烧杯中,加EDTA溶液 (40g/L)20mL(含阳离子较多时可加40mL),加2-3滴酚酞指示剂(5g/L乙醇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00g/L)至刚出现红色时,再过量1mL,盖上表面皿,在良好的通风橱内缓慢加热煮沸15min,然后冷却,若红色消失,再用氢氧化钠(400g/L)调至红色。(如果试样中含有氰氨基化物或有机物时,在加入EDTA溶液之前,先加溴水和活性炭处理:加入5%的溴水溶液5mL,将该溶液煮沸脱色至无 溴颜色为止,若含其他颜色,将溶液体积蒸发至小于100mL,冷却后加0.5g活性炭充分搅 拌使之吸附,然后过滤、洗涤,洗涤时每次用水约5 mL,次数为3-5次,并收集全部滤液)。 3.沉淀及过滤

表面活性剂离子性检测方法

表面活性剂离子性测试方法 1 方法来源染整专业教科书、《印染试化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表面活性剂离子性的测试。 3 测定方法 3.1 亚甲基蓝—氯仿试验法 3.1.1 试剂 3.1.1.1 亚甲基蓝溶液准确称取0.03g亚甲基蓝(A.R),加入12g 浓硫酸(C.R)及50g无水硫酸钠(C.R),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L。 3.1.1.2 氯仿:分析纯; 3.1.1.3 磺化琥珀酸辛酯钠盐溶液(或已知阴离子助剂溶液):0.05%。 3.1.2 试验步骤 在25mL具塞试管中加入3mL亚甲基兰溶液和2mL氯仿,然后逐滴加入0.05%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每加一滴均盖上塞子并用力摇晃使之分层,继续滴加直至上下两层呈现出同一色调(约需该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10~12滴)。然后加入1mL 0.1%〔如现象不明显,可配制更高浓度(如1%)〕的待测溶液,剧烈摇动,静置分层,观察上下层颜色深浅情况。如氯仿层颜色变深,而水层近乎无色,则表示待测样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反之,若水层颜色变深,则待测样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果两层颜色近乎相同,且水层呈乳液状,则表示待测样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注:①无机物对本试验无干扰;②由于试剂呈酸性,故对皂类不

适用,但可用此法检验是否含皂类。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如下简便方法 a.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检测: 在25mL具塞试管中加入2mL亚甲基蓝溶液和2mL氯仿,然后加入1mL 1%待测溶液,上下剧烈摇动,静置分层,观察上下层颜色深浅情况。如氯仿层颜色呈蓝色,则表示待测样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水层呈乳浊状,则表示待测样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注:离子性的判断应以明显的颜色为主,如下层仅呈现极浅的蓝色则忽略,不能判断为阴离子,如上层仅呈现极浅的乳浊状也应忽略,不能判断为非离子,如果下层蓝色和上层乳浊状均较明显,则判断为阴、非离子。 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检测 在25mL具塞试管中加入5mL亚甲基蓝溶液和5mL氯仿,向其中滴加已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数滴,使氯仿层呈蓝色,然后加入1%浓度的待测溶液,边加边剧烈摇晃,如果随着待测液加入量的提高,氯仿层颜色逐渐变淡,则表明待测样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2 百里酚兰试验法 3.2.1试剂配制百里酚兰溶液:配制0.005mol/L的盐酸(C.R)溶液1L,向其中滴入3滴0.1%百里酚兰液。 3.2.2 试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5mL已调为中性的0.01~0.1%的待测溶液,再加如上试剂5mL,若溶液呈红紫色,则表示待测样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化肥中钾含量的测定

国对化肥中钾含量的测定以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应用最广,该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的特点。 钾是植物营养三要素之一,它与氮、磷元素不同,主要呈离子状态存在于作物细胞的汁液中,具有高度的渗透性、流动性和再利用的特点。化肥中的钾元素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从而使农作物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目前,我国对化肥中钾含量的测定以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应用最广,该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的特点,但耗时较长。下面笔者将以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为例,结合实际检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就该方法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阐述,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测定原理 在弱碱性介质中,以四苯硼酸钠溶液为沉淀剂沉淀试样溶液中的钾离子,生成白色的四苯硼酸钾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重。根据沉淀质量计算化肥中钾含量。反应式为: K++Na[B(C6H5)4] →K[B(C6H5)4] ↓+ Na+ 操作步骤 1.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试样(按GB/T8571规定所制备的样品)约2g-5g(含氧化钾约400mg),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约150mL,加热煮沸30min,冷却,定量转移到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弃去最初滤液50mL。 2.试液处理 吸取上述滤液25mL于250mL烧杯中,加EDTA溶液 (40g/L)20mL(含阳离子较多时可加40mL),加2-3滴酚酞指示剂(5g/L乙醇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00g/L)至刚出现红色时,再过量1mL,盖上表面皿,在良好的通风橱内缓慢加热煮沸15min,然后冷却,若红色消失,再用氢氧化钠(400g/L)调至红色。(如果试样中含有氰氨基化物或有机物时,在加入EDTA溶液之前,先加溴水和活性炭处理:加入5%的溴水溶液5mL,将该溶液煮沸脱色至无溴颜色为止,若含其他颜色,将溶液体积蒸发至小于100mL,冷却后加0.5g活性炭充分搅拌使之吸附,然后过滤、洗涤,洗涤时每次用水约5 mL,次数为3-5次,并收集全部滤液)。 3.沉淀及过滤

钾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钾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溃散剂作为覆膜砂生产的核心材料之一,其纯度对产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为评价溃散剂的重要性能,对胡文星提供的溃散剂样品进行了钾离子含量的测试。 本测定方法采用的是四苯硼酸钠重量法。实验所用的水和试剂,在未注明其它要求时,均使用分析纯试剂、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本实验所引用的标准为:参照GB/T8574-1988复合肥料中钾含量测定方法,ISO 5317-83 肥料水溶性钾含量测定实验溶液的制备,ISO 5318-83 肥料钾含量测定四苯基和硼酸钾重量法,GB 8571 复合肥料实验室样品制备 一实验原理 在弱碱性介质中,以四苯基和硼酸钠溶液沉淀试样溶液中的钾离子。 为了防止铵离子和其他阳离子的干扰,可预先加入适量的甲醛溶液及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使铵离子与甲醛反应生成六次甲基四胺,其他阳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 二试剂 2.1 四苯基和硼酸钠溶液(15g/l):取15g四苯基和硼酸溶解于960ml的水中,加入4ml氢氧化钠溶液(2.5)和100g/l六水氯化镁溶液20ml,搅拌15min,静置后用滤纸过滤。该溶液贮存在棕色瓶子或塑料瓶中,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期限。如发现浑浊,使用前应过滤。 2.2四苯硼酸钠洗涤液:用十体积的水稀释一体积的四苯硼酸钠溶液(2.1);2.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40g/l溶液; 2.4 甲醛:约30%或37%溶液; 2.5 氢氧化钠溶液:400g/l溶液; 2.6 酚酞指示剂:5g/l乙醇溶液;溶解0.5g酚酞于95%(V/V)100ml乙醇中;三仪器设备 3.1 4#玻璃砂芯过滤坩埚:在120℃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 3.2 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120±5℃范围内。 四实验溶液制备 称取含氧化钾约400mg的试样2~5g(称取至0.00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

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方法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两相滴定) 1.1主要试剂 (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析纯; (2)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析纯; (3)二氯甲烷(CH2Cl2)、硫酸钠、浓硫酸,百里酚蓝(T.B.)、次甲基蓝(M.B.)分析纯; (4)百里酚蓝(T.B.)贮藏液:称取0.05g百里酚蓝,溶于50ml20%乙醇中,待溶解后过滤,滤液用水稀释至500ml; (5)次甲基蓝(M.B.)贮藏液:称取0.036g次甲基蓝,用蒸馏水溶解合并,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6)混合指示剂:混合225ml百里酚蓝(T.B.)贮藏液和30ml次甲基蓝(M.B.)贮藏液,用水稀释至500ml; (7)酸性硫酸钠溶液:称取100g硫酸钠和12.6ml浓硫酸,用蒸馏水溶解合并,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8)十二烷基磺酸钠标准溶液:称取1.06~1.12g十二烷基磺酸钠(准确至0.0001g),用蒸馏水溶解,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其浓度为C1=取样质量*样品纯度/272.38,单位mol/L; (9)C 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称取CTAB0.36~0.37g(准确至 0.0001g),用蒸馏水溶解,转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其 准确浓度C2可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标准溶液标定; 1.2实验原理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测量,其原理是亚甲基蓝无机酸盐属于阳离子染料,溶于水而不溶于氯仿,但阴离子活性物与亚甲基蓝反应生成的络合物溶于氯仿。用CT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阴离子活性物,当接近终点时,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络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释放出亚甲基蓝,蓝色逐渐从氯仿层转移到水层,当氯仿层与水层为同一蓝色时为滴定终点。 1.3 实验步骤 取10m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于100ml具塞量筒中(或碘量瓶、分液漏斗),加入混合指示剂及酸性硫酸钠各5ml,加水使水相保持在30ml,加入15ml二氯甲烷,摇匀后静置,用浓度为C2的CTAB标准溶液滴定,下相由浅紫灰色变为明亮的黄绿色即为终点,临近终点时上相逐渐变为无色,有助于避免滴定过量。 测定样品的浓度C=CTAB标准溶液体积*C2/10 注意:二氯甲烷具有弱毒性,且易于挥发,滴定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人员需戴手套。 2.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测定 2.1 所需试剂 (1)磷钨酸、盐酸、硝酸、硫酸、硝基苯均为分析纯; (2)乙醇95%; (3)海明1622、二硫化蓝VN-150; (4)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析纯; (5)溴化底米迪鎓; (6)刚果红指示剂; (7)苯并红紫4B指示剂(溶解0.1g苯并红紫4B(特级试剂)于纯水中,稀释至100mL)。 2.2.方法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甜菜碱类两性活性剂和苯并红紫4B络合成盐。这种络盐溶在过量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中,即使酸性,在苯并红紫4B的变色范围也不呈酸性色。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等电点以下的pH溶液中呈阳离子性,所以同样能与磷钨酸定量反应,并生成络盐沉淀,而使色素不显酸性色。

钾离子

钾离子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体内98%的钾存在于细胞内。心肌和神经肌肉都需要有相对恒定的钾离子浓度来维持正常的应激性。血清钾过高时,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可使心跳在舒张期停止,血清钾过低能使心肌兴奋,可使心跳在收缩期停止。血钾对神经肌肉的作用与心肌相反。 钙离子是机体各项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离子。它对于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位,维持正常的神经传导功能。维持正常的肌肉伸缩与舒张功能以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还有一些激素的作用机制均通过钙离子表现出来。它的主要生理功能均是基于以上的基本细胞功能,主要有一下几点: 1.钙离子是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2.参与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收缩过程; 3.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激素合成与分泌; 4.是骨骼构成的重要物质。 其中几个重要作用的产生机制如下: 作用1——传导神经信号 机制:促进神经递质分泌。 当第一个细胞兴奋时,产生了一个电冲动,此时,细胞外的钙离子流入该细胞内,促使该细胞分泌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相邻的下一级神经细胞膜上的蛋白分子结合,促使这一级神经细胞产生新的电冲动。以此类推,神经信号便一级一级地传递下去,从而构成复杂的信号体系,乃至最终出现学习、记忆等大脑的高级功能。 当机体缺钙时,神经递质的释放受到阻隔,人体的兴奋机制和抑制机制遭到破坏。如果是儿童缺钙,会夜啼、夜惊、烦躁失眠,严重的导致大脑发育障碍,出现反应迟钝、多动、学习困难等症,影响大脑成熟和智力。 作用2——让心脏跳动 机制:带正电的钙离子,让细胞内外发生电位差。 带正电的钙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心肌细胞,因为细胞内外的钙浓度相差较大,形成较大电位差,产生了刺激细胞膜收缩的生理效应。 心肌细胞收缩,又将钙离子给泵出了细胞膜外,形成反向的电位差,心肌细胞膜在这种反向电位差的作用下,开始舒张;舒张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钙离子再次穿过细胞膜进入心肌细胞,再次引起心肌收缩,如此往复,心脏就有节律地跳动起来。 作用3——传递御敌信号 机制:外来抗原激活T细胞受体,启动了钙离子介导的信号通路,促使免疫细胞分化和生长。 当病菌、细菌、毒物等外来入侵者侵入人体时,是钙离子首先发出预警信号;随后钙离子又发出入侵者有何特性的信号,免疫系统随之组织相应的免疫细胞,捕获和吞噬敌人。 一旦钙缺乏,就会发生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紊乱,引发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病;皮肤病:皮炎、痤疮等。补钙,对治疗这些病有重要作用,反证了钙的功能。作用4——调节酶的活性 机制:细胞内的钙调节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形成的一种复合物,可激活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如果皮肤被割伤了,流血了,钙离子立刻发出信号,逐级激活凝血酶,启动凝血机制,以止血。 食物中的营养要靠酶的分解,才能被人体吸收,而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A TP酶等多种酶和激素,要靠钙离子的作用,才会充满活性,因此营养学有“补钙,是补充一切营养的根源”的说法。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https://www.doczj.com/doc/f43239461.html, 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f43239461.html,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含氮的有机胺衍生物,由于其分子中的氮原子含有孤对电子,故能以氢键与酸分子中的氢结合,使氨基带上正电荷。因此,它们在酸性介质中才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而在碱性介质中容易析出而失去表面活性。除含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外,还有一小部分含硫、磷、砷等元素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厂家哪家好?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来为您解答!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工业上大量使用的历史不长,需求量逐年都在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它的主要用途是杀菌剂、纤维柔软剂和抗静电剂等特殊用途,因此与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使用量相对较少。 我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发和使用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1981年工业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品种为18个,占工业用表面活性剂总品种数的13.5%。到1990年便上升为45个,占15.5% ,

https://www.doczj.com/doc/f43239461.html, 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f43239461.html, 包括民用品种在内,总计有105个品种。但由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范围窄、使用量较小,因此产量极少,直至2002年年产量仍然仅有几千吨,不足表面活性剂总产量的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乳化、润湿、洗涤、杀菌、柔软、抗静电和抗腐蚀等性能,由于其特殊的性能与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随着工业用和民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品种和需求量都将继续增加。 淮南华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增设上海、广州两家办事处。 是以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酸及丙烯酰胺系列

关于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关于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本文探讨了当前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方法,根据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出主要影响检测因素间的关系。分析了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标签:复混肥料钾元素钾含量的测定误差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中国农民施用化肥多停留在经验施肥的水平上,农作物施用化肥可增加产量40%~60%,国内外农化专家普遍认为,在其他生产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为减少投入、增加产出、改善地力,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掌握化肥中氮,磷,钾的含量以此指导施肥。 其中钾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主要呈离子态或可溶态钾盐形态,是移动性极强的元素之一,它在植物体内含量较高,分布较广,存在于生命最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钾是重要的品质元素,对改善作物品质有着很多作用,可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和氮、磷的情况一样,缺钾症状首先出现于老叶。钾素供应不足时,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干扰,光合作用受抑制,而呼吸作用加强。因此,缺钾时植株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果实品质下降,着色不良。钾肥的需求主要是在果实迅速膨大期以后,故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钾含量合理施肥。 1 四苯硼酸钾重量法 我国使用国标GB/T8574—2010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对复混肥料和掺混肥料中钾的含量进行测定。下面介绍一下该测定方法: 1.1 实验原理 在弱碱性溶液中,四苯硼酸钠溶液与试样溶液中的钾离子生成四苯硼酸钾沉淀,将沉淀过滤、干燥及称重。如试样中含有氰氨基化物或有机物时,可先加溴水和活性炭处理。为了防止阳离子干扰,可预先加入适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使阳离子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 1.2 试剂 ①氢氧化钠溶液:400g/L; ②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盐溶液:40g/L; ③四苯硼酸钠溶液:15g/L;

2、原子吸收法-循环水中钾离子测定

---------------------------------------------------------------最新资料推荐------------------------------------------------------ 2、原子吸收法-循环水中钾离子测定 一循环水中钾离子的测定 1. 测定目的: 测定循环水及补水中的钾离子以确定循环水的浓缩倍数。 2.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钾离子的测定,也适用于各种工业用水、原水及生活用水中钾含量的测定。 测定范围为钾含量 0. 3~20mg/L。 3. 方法原理工业循环冷却水样品,经雾化喷入火焰,钾离子被热解为基态原子,以钾共振线 766. 5nm为分析线,以空气-乙炔火焰测定钾原子的吸光度,加入氯化铯可抑制钾离子的电离干扰和水中各种共存元素及水处理药剂的干扰。 4. 试剂和材料 4. 1 钾标液: 1. 00mL 含钾 0. 050mg。 4. 2 氯化铯溶液: 含铯 10g/L。 5. 操作步骤 5. 1 标液制备准确移取钾标准溶液(4. 1) 0. 00(试剂空白)、 0. 50、 1. 00、 1. 50、 2. 00mL,分别移入50mL 容量瓶中,并加入 5. 0mL 氯化铯溶液(4. 2),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系列钾的浓度为 0. 0、 0. 5、 1. 0、 1. 5、2. 0mg/L。 5. 2 试样溶液的制备用移液管移取过滤后的试样溶液 25. 1 / 8

0mL,置于 50mL 容量瓶中,加入 5. 0mL 氯化铯溶液(4. 1),用水稀释至刻度。 5. 3 测定 5. 3. 1 制作标准曲线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于波长 76 6. 5nm 处,以试剂空白调零,测其吸光度,以测定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钾含量(mg/L)为横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5. 3. 2 样品测定以制作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水样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得钾离子的浓度。 6. 分析结果计算以钾离子质量浓度表示的钾含量 X(mg/L),按下式计算: 式中: a 从标准曲线中查得钾的浓度, mg/L; v 所取试样溶液的体积, mL; 50 测定时试样稀释后溶液的总体积, mL。 二 AA680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1)火焰法 1. 开机及其准备工作 1. 1 打开室内排风机通风 1. 2 打开乙炔钢瓶主阀,开度为 1-1. 5 圈,主表压力低于 0. 5 MPa 换新瓶,调节次级压力表为 0. 1MPa。 1. 3 打开空压机电源,调节输出压力为 0. 35MPa。 1. 4 打开 AA-6800 主机电源,等待仪器发出滴-滴-滴后表明仪器自身检查完成。 1. 5 联机自检 1. 5. 1 双击 Wizzard 图标,启动软件,弹出 Wizard 选择画面,选中元素选择,单击确定:

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土壤学实验指导老师:倪吾钟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余慧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八、讨论、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植物样品消煮液制备方法; 2. 掌握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与结果分析。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1. 植物样品消煮——H 2SO 4-H 2O 2消煮法 在浓H 2SO 4溶液中,植物样品经过脱水、碳化、氧化等作用后,易分解的有机物则分解。再加入H 2O 2 ,H 2O 2在热浓H 2SO 4溶液中会分解出新生态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可继续分解没被H 2SO 4破坏的有机物,使有机态氮全部转化为无机铵盐。同时,样品中的有机磷也转化为无机磷酸盐,植株中K 以离子态存在。故可用同一消煮液分别测定N 、P 、K 。 2. 植株全氮的测定——靛酚蓝比色法 经消煮待测液中氮主要以铵态氮存在,被测物浸提剂中的NH 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反应,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其深浅与溶液中的NH 4+-N 含量呈正比,线性范围为0.05-0.5mg/l 之间。 3. 植株全磷的测定——钒钼黄比色法 经消煮待测液中磷主要以磷酸盐存在,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能与偏钒酸和钼酸发生反应,形成黄色的三元杂多酸—钒钼磷酸[1]。溶液黄色稳定,黄色的深浅与磷的含量成正相关。 4. 植株全钾的测定——火焰光度计法 消煮待测液中难容硅酸盐分解,从而使矿物态钾转化为可溶性钾。待测液中钾主要以钾离子形式存在,用酸溶解稀释后即可用火焰光度计测定。

土壤全钾测定法GB9836—88

国家标准GB 9836—88:土壤全钾测定法 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对土壤全钾测定的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测定步骤等作了说明和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土壤中全钾含量。 2 引用标准 GB 7121 土壤水分测定法 3 测定原理 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用硝酸和高氯酸加热氧化,然后用氢氟酸分解硅酸盐等矿物,硅与氟形成四氟化硅逸去。继续加热至剩余的酸被赶尽,使矿质元素变成金属氧化物或盐类。用盐酸溶液溶解残渣,使钾转变为钾离子。经适当稀释后用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再换算为土壤全钾含量。 不具备氢氟酸消解法条件时,可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法(见附录A)。 4 仪器设备 4.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2 铂坩埚或聚四氟乙烯坩埚:容积不小于30mL; 4.3 电热沙浴或铺有石棉布的电热板:温度可调; 4.4 火焰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对仪器进行调试鉴定,性能指标合格; 4.5 塑料移液管:10mL; 4.6 容量瓶:50、100、1000mL; 4.7 刻度吸管:1、5、10mL; 4.8 玛瑙研钵:直径8~12cm; 4.9 通风厨; 4.10 土壤筛:孔径1mm,0.149mm。 5 试剂 5.1 硝酸(GB 626):分析纯; 5.2 高氯酸(GB 623):分析纯; 5.3 氢氟酸(GB 620):分析纯; 5.4 3mol/L 盐酸溶液:一份盐酸(GB 622,分析纯)与三份去离子水混匀; 5.5 氯化钠溶液(NaC110g/L):25.4g氯化钠(GB 1266,优级纯)溶于去离子水,稀释至1L; 5.6 钾标准溶液(K 1000mg/L):准确称取在110℃烘2h的氯化钾(GB 646,基准纯)1.907g,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定容至1L,混匀,贮于塑料瓶中; 5.7 2%(W/V)硼酸溶液:20.0g硼酸(GB 628,分析纯)溶于去离子水,稀释至1L。 6 土壤样品制备 将通过1mm孔径筛(3.10)的风干土样在牛皮纸上铺成薄层,划分成许多小方格,用小勺在每个方格中取出约等量的土样(总量不少于20g),置于玛瑙研钵(3.8)中,研磨致使全部通过0.149mm孔径筛(3.10),混合均匀,盛入磨口瓶中备用。 7 测定步骤 7.1 样品消解 称取通过0.149mm孔径筛的风干±0.1g,精确到0.0001g,盛入铂坩埚或聚四氟乙烯坩埚(4.2)中,加硝酸(5.1)3mL,高氯酸(5.2)0.5mL。置于电热沙浴或铺有石棉布的电热板(4.3)上,于通风厨(4.9)中加热至硝酸被赶尽,部分高氯酸分解出现大

总钾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壤全钾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土壤全钾测定法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potassium in soils UDC 631.423:543.06 GB 9836-88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土壤全钾测定的原理、仪器设备、样品的制备、测定步骤等做了说明和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土壤中全钾含量。 2 引用标准 GB 7121 土壤水分测定法 3 测定原理 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用硝酸和高氯酸加热氧化,然后用氢氟酸分解硅酸盐等矿物,硅与氟形成四氟化硅逸去。继续加热至剩余的酸被赶尽,使矿质元素变成金属氧化物或盐类。用盐酸溶液溶解残渣,使钾转变为钾离子。经适当稀释后用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再换算为土壤全钾含量。 4 仪器设备 4.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2 铂坩埚或聚四氟乙烯坩埚:容积不小于30mL。 4.3 电热沙浴或铺有石棉布的电热板:温度可调; 4.4 火焰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对仪器进行调试鉴定,性能指标合格; 4.5 塑料移液管:10mL; 4.6 容量瓶:50、100、1000mL; 4.7 刻度吸管:1、5、10mL; 4.8 玛瑙研钵:直径8~12cm; 4.9 通风厨; 4.10 土壤筛:孔径1mm,0.149mm。 5 试剂 5.1 硝酸(GB 626):分析纯; 5.2 高氯酸(GB 623):分析纯; 5.3 氢氟酸(GB 620):分析纯; 5.4 3mol/L盐酸溶液:一份盐酸(GB 622,分析纯)与三份去离子水混匀;

土壤全钾测定法

土壤全钾测定法GB 9836—88 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对土壤全钾测定的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测定步骤等作了说明和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土壤中全钾含量。 2 引用标准 GB 7121 土壤水分测定法 3 测定原理 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用硝酸和高氯酸加热氧化,然后用氢氟酸分解硅酸盐等矿物,硅与氟形成四氟化硅逸去。继续加热至剩余的酸被赶尽,使矿质元素变成金属氧化物或盐类。用盐酸溶液溶解残渣,使钾转变为钾离子。经适当稀释后用火焰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再换算为土壤全钾含量。 不具备氢氟酸消解法条件时,可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法(见附录A)。 4 仪器设备 4.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2 铂坩埚或聚四氟乙烯坩埚:容积不小于30mL; 4.3 电热沙浴或铺有石棉布的电热板:温度可调; 4.4 火焰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对仪器进行调试鉴定,性能指标合格; 4.5 塑料移液管:10mL; 4.6 容量瓶:50、100、1000mL; 4.7 刻度吸管:1、5、10mL; 4.8 玛瑙研钵:直径8~12cm; 4.9 通风厨; 4.10 土壤筛:孔径1mm,0.149mm。 5 试剂 5.1 硝酸(GB 626):分析纯; 5.2 高氯酸(GB 623):分析纯; 5.3 氢氟酸(GB 620):分析纯;

5.4 3mol/L 盐酸溶液:一份盐酸(GB 622,分析纯)与三份去离子水混匀; 5.5 氯化钠溶液(NaC110g/L):25.4g氯化钠(GB 1266,优级纯)溶于去离子水,稀释至1L; 5.6 钾标准溶液(K 1000mg/L):准确称取在110℃烘2h的氯化钾(GB 646,基准纯)1.907g,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定容至1L,混匀,贮于塑料瓶中; 5.7 2%(W/V)硼酸溶液:20.0g硼酸(GB 628,分析纯)溶于去离子水,稀释至1L。 6 土壤样品制备 将通过1mm孔径筛(3.10)的风干土样在牛皮纸上铺成薄层,划分成许多小方格,用小勺在每个方格中取出约等量的土样(总量不少于20g),置于玛瑙研钵(3.8)中,研磨致使全部通过0.149mm孔径筛(3.10),混合均匀,盛入磨口瓶中备用。 7 测定步骤 7.1 样品消解 称取通过0.149mm孔径筛的风干±0.1g,精确到0.0001g,盛入铂坩埚或聚四氟乙烯坩埚(4.2)中,加硝酸(5.1)3mL,高氯酸(5.2)0.5mL。置于电热沙浴或铺有石棉布的电热板(4.3)上,于通风厨(4.9)中加热至硝酸被赶尽,部分高氯酸分解出现大量的白烟,样品成糊状时,取下冷却。用塑料移液管(4.5)加氢氟酸(5.3)5mL,再加高氯酸(5.2)0.5mL,置于200~225℃沙浴上加热使硅酸盐等矿物分解后,继续加热至剩余的氢氟酸和高氯酸被赶尽。停止冒白烟时,取下冷却。加3mol/L盐酸溶液(5.4)10mL,继续加热至残渣溶解。取下冷却,加2%硼酸溶液(5.7)2mL。用去离子水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此为土壤消解液。 注:若残渣溶解不完全,应将溶液蒸干,再加氢氟酸(5.3)3~5mL,高氯酸(5.2)0.5mL,继续消解。 同时按上述方法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7.2 校准曲线绘制 准确吸取1000mg/L钾标准溶液(5.6)10mL于100mL容量瓶(4.6)中,用去离子水稀释定容,混匀。此为100mg/L钾标准液。根据所用仪器对钾的线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 摘要:表面活性剂是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能改变物质的张力。本文对阳离子表面 活性剂的含义、种类、用途以及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义、种类、用途及应用 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其分子溶于水发生电离后,与亲油基相连的亲水基是带阳电荷的面活性剂。亲油基一般是长碳链烃基。亲水基绝大多数为含氮原子的阳离子,少数为含硫或磷原子的阳离子。分子中的阴离子不具有表面活性,通常是单个原子或基团,如氯、溴、醋酸根离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带有正电荷,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带的电荷相反,两者配合使用一般会形成沉淀,丧失表面活性。它能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合使用 2,.种类: <1>季铵盐: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式为[ ]x-,式中R为C10~C18。长链烷基,Rl、R2、R3 一般是甲、乙基,也可以有一个是苄基或长链烷基,X是氯、溴、碘或其他阴离子基团:多数情况下是氯或溴。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产量高、应用广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由叔胺与醇、卤代烃、硫酸二甲酯等烃基化试剂反应制得。:吡啶《》(C5H5N)也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叔胺,通常把吡啶与卤代烷的反应产物也归于季铵盐中。如溴代十六烷与吡啶反应得到的产物十六烷基溴化吡啶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性好,既耐酸又耐碱且大多数具有杀菌作用。由于大部分纤维表面带负电,用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中和其电荷,因此有较好的抗静电作用。它们能在纤维表面形成疏水油膜,降低纤维的摩擦系数使之具有柔软、平滑的效果所以可作柔软剂。这种表面活性剂除可作抗静电剂柔软剂外,还可作护发产品中的头发定型调理剂,纺织工业中的匀染固色剂。但它有使机械生锈的缺点,价格也较贵。在清洗剂中常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成杀菌、消毒清洗剂。 <2>杂环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杂环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有咪唑啉、吗啉胍类、三嗪类衍生物等。 眯唑啉是含有二个氮原子的五元杂环的单环化合物,如2—烷基咪唑啉,它与硫酸二甲酯肛反应可生成季铵盐;如脂肪酸与二亚乙基三胺反应生成2—烷基氨基乙基咪唑啉,得到的产物乙酰化再与甲酸中和或季铵化都得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们都可做纤维柔软剂或杀菌剂。 一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去污力较差,因此通常不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洗涤剂。但在特殊的清洗剂中如杀菌消毒洗涤剂中会加入阳离子特别是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应用: 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起匀染和缓染作用,其基本原理都是延缓染料的吸附速度和减慢上染率,染料和表面活性剂对纤维表面上染座的竞争,匀染剂首先占领部分染座。随染色的不断进行,被匀染剂占领的染座又被阳离子染料所代替,

实验十九 血清钾测定

实验十九血清钾测定 (火焰光度法) 【目的】 1.熟悉火焰光度法测定钾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血清钾测定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原理】 火焰光度分析法是一种发射光光谱分析,被测溶液经压缩喷雾变成雾状物后,与可燃气混合燃烧成火焰。由火焰激发后各元素可发射出特有的光谱,样品中钾、钠原子受到火焰热能的激发而处于激发态,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迅速回到基态放出能量,发射出元素特有波长的辐射谱线。钠的特征谱线为589nm(黄色),钾的特征谱线为767nm(深红色),用相应波长的滤光片将谱线分离,然后通过光电管或光电池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进行测量。样品中钾、钠的浓度越大,所发射的光谱就越强。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液与待测标本比较,即可计算出标本中钾、钠的浓度。 火焰光度法测定钾有两种方法。①内标法:用含一定浓度的锂盐稀释液稀释样品,经火焰激发溶液中的钠、钾、锂,各自产生特异光谱,分别通过相应滤光片,照射在光电管上产生各自的光电流,并与锂(浓度恒定)产生的光电流比较,即可得出钠、钾的含量。②外标法:用去离子水稀释样品,并雾化,经火焰激发钠、钾产生特异光谱,钠589nm,钾767nm。浓度与光谱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内标法要求燃料纯度高,但精确度较好。外标法干扰因素多。 【器材】 火焰光度计、可燃气、试管、试管架、吸管。

【试剂】 钾钠标准液:K+ 4mmol/L;Na+ 140mmol/L。 【操作】 1.开机测定程序 ①按下地面插座上红色开关,马达自行开动。 ②向上扳动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见指示灯亮。 ③持续按住红色点火按扭同时逆时针缓慢转动燃气开关,观察窗内电热丝变亮,出现由小火,逐渐变成大火。 ④放开点火按扭,进样开关逆时针转至开的位置,观察窗内见兰色火焰。 ⑤调节燃气开关,使观察窗内火焰呈绿色轮廓清晰的梅花圈状。 ⑥用去离子水将仪表表头指针调至零点。 ⑦标准K、Na溶液以100倍稀释后,将钠离子仪表表头指针调至70%,将钾离子仪表表头指针调至40%。 ⑧再用去离子水将仪表表头指针调至零点。 ⑨样品血清用去离子水100倍稀释,进样后读数并记录。根据公式换算,可得到血清钾浓度。 2.关机程序 ①关闭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 ②关闭马达开关。 ③等待观察窗内火焰熄灭后,将燃气开关顺时针关闭到底。 ④将进样开关顺时针转动到底。 ⑤使用完毕,做好仪器周围的清洁整理工作,并做好仪器使用登记。 【计算】 根据以下公式换算,可得到血清钾浓度: 血清钾浓度 = 血清读数/标准液读数×标准液钾浓度 读数与钾浓度的关系如下: 40%= 4mmol/L 30%= 3mmol/L 20%= 2mmol/L 若样品读数大于50%,则将血清对信稀释,进样后读数与钾浓度的关系如下:

钾钠离子的测量

火焰光度计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1、工作原理 火焰光度计是以发射光谱为基本原理的一种仪器,它利用火焰本身提供的热能,激发碱土金属中的部分原子,使这些原子吸收能量后跃迁至上一个能量级,这个被释放的能量具有特定的光谱特征,即一定的波长范围。例如,将食盐置于火焰中,火焰成黄色,就是因为钠原子在火焰中回落到正常能量级时所释放的能量的光谱是黄色的。人们常称之为火焰反应。不同碱金属在火焰中的颜色是不同的,配上不同的滤光片,就可以进行定性测试。而火焰的强度又正比与溶液中所含原子的浓度,这就构成了定量测定的基础。这个方法称为火焰光度法,这类仪器称为火焰光度计。 由于火焰温度不是很高,使被测原子释放的能量有限。同时,在燃烧过程中,有自吸、自浊现象存在,所以只有在低浓度范围中的测试才是线性的。 火焰光度计是一种相对测量的仪器,被测样品的浓度值是在同一测试条件下标准样品的浓度的相对值。所以,测试前必需首先制备一组相应的标准样品,然后进行标定操作,人工或通过仪器绘制曲线,最后才能对被测样品进行测试,得到其浓度值或其它需要的数据。 (3)打开液化气钢瓶上的开关按下燃气调节旋钮点火,点火应采用点动方法,即压下 2、标液配制: a.氧化钠标准储备液:称取9.4293±0.0001g预先经500~600℃灼烧半小时(怎么来)的氯化钠高纯试剂溶于水,移入1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储于塑料瓶中。此溶液5mg/ml; b.氧化钾标准储备液:称取1.5829±0.0001g预先经500~600℃灼烧半小时的氯化钾高纯试剂溶于水,移入1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储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g/ml; c.氧化钠和氧化钾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取50.00ml氧化钠标准储备液和25.00ml氧化钾标准储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储于塑料瓶中。此液0.5mg/ml氧化钠和0.05mg/ml氧化钾;

腐植酸钾中钾含量测定方法(英文版)

1.Technical requirement Appearance:This product is black sheets, moisture absorption,please test it in dry sample. 2.Testing procedures Get 1g of the sample into 250ml beaker,then add 70ml 1:12 hydrochloric acid,Dissolved in water,Oxidation for 30 minutes,take out cool filter,place it into 100ml bottle. Get 25ml of the filtrate with pipette,and put it into 250ml beaker, add one drop Phenolphthalein indicator(0.1%),and drop 20% liquor Sodium hydroxide until it turn to yellow,add EDTA 5ml(20%),add distilled water 10ml, stir it while add 7ml 4% liquor sodium tetraphenylboron(use the liquor sodium tetraphenylboron after filtrate),place for 20 minutes, Then filtrate it with weighing bottle (The weighing bottle should be pre-dried in drying baker) and test paper, washing it for 6 times with 0.1% sodium tetraphenylboron,and washing 2 times with distilled water. Put the weighing bottle(the test paper in the bottle) in drying baker(120°C) for 90 minutes. In same condition, do the blank assay with water(DO Not PUT filtrate) K+ Content=(G1-G2)*0.1091/G*0.25*100% G1:The weight of Potassium Tetraphenylborate precipitation,gram G2:The weight of blank assay precipitation ,gram G:The weight of after arefaction sample ,gram Analysis moisture by dry basis 0.1091:The coefficient of Sodium tetraphenylboron weight convert as potassium weigh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