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进行独立基础计算需要运行1,2,6,9项菜单!
1.地质资料
根据勘察报告输入相应的地质资料,相应的标高,都用相对标高(相对+-0.000)。
2.基础人机交互输入
(1)读入地质资料
(2)参数输入
承载力修正用基础埋深:一般从室外地坪标高算起;有地下室的伐板基础也从室外地坪算起;有地下室的条基、独基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自动计算覆土重:该项用于独基、条基。自动按20kpa计算;有地下室时应人工填写“单位面积覆土重”,且覆土高度应计算至地下室室内地坪处。
拉梁承担的弯矩比例:0,不承担;1,承担100%;0.5,承担50%。
一层上部结构荷载作用点标高:即承台或基础顶的标高,作为独基,就是柱底标高;只对独基、桩基承台有影响。
(3)荷载输入
附加荷载:一般说来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应按附加荷载输入。对于独立基础来说,如果在基础上架设连梁,连梁上有填充墙,则应将连梁荷载在此菜单中作为节点荷载输入,而不作均布荷载输入。否则或形成墙下条基或丢失荷载。
(4)上部构件
框架主筋:用来输入框架柱在基础上的插筋。若程序完成tat或satwe的绘制住的施工图工作并将结果存入钢筋库,则这里可以自动读取柱钢筋数据。
填充墙:对于框架结构如底层填充墙下设有条基,可在此先输入填充墙,再在荷载输入中用附加荷载将填充墙的荷载布在相应的位置上,这样程序会自动画出该部分的完整施工图。
拉梁:该菜单用于在两个独立基础或独立桩基承台之间设置拉接连系梁,拉梁的详图由用户自己补充。如果拉梁上有填充墙,其荷载应该按点荷载输入到拉梁梁端基础所在的节点上,本程序目前尚不能分配拉梁上的荷载。
(5)柱下独基
自动生成:
基础设计参数输入:将参数输入分散到各构件布置或自动生成的菜单中。该处参数一般按默认。
输入柱下独立基础参数:
类型:阶梯现浇
独立基础最小高度:按规范
首层基础底标高:按设计
独基底面长宽比:按规范
独立基础底板最小配筋率:先按0.15%,但配筋不宜小于相关规范规定。
承载力计算时基础底面受拉面积/基础底面积:0
基础底板钢筋级别:1级,d>12时用2级
计算独基时考虑独基底面范围内的荷载作用:√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5.4.1、基底平面宜取方形或矩形,矩形基础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宜小于等于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2.2、扩展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

-500mm;
……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还应大于等于h/4,h为基础的高度。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5.4.2、阶梯形基础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锥形基础边缘的高度不宜小于200mm,坡度不宜小于1(竖向):2(水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2.2、扩展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3、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由于扩展基础底板的厚度一般都由受冲切或受剪切承载力控制,并非按受弯承载能力确定,因此底板相对较厚,如果套用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将导致底板用钢量不必要的增加。此条规定就相当于规定了其最小配筋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5.2、对于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宜低于0.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