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一大联考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附答案)

天一大联考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附答案)

天一大联考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附答案)
天一大联考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附答案)

天一大联考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

历史(附答案)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铋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東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孔子看来,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这说明孔子

A.注重社会和谐

B.强澗以民为本

C.主张以德治民

D.宣传克己复礼

2.在诸子百家中,他们秉着“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坚决反对保守落后的复古思想,锐意改革。材料评价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有学者指出,董仲舒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和价值析愿,此一方式能够相对有力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儒家所自任之道义对王权的规约。这主要在于董仲舒

A.倡导“独尊慊术”

B.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C.主张兴办太学

D.宣扬“三纲五常”理念

4.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其学说的出现,使理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并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扶为“显学”。理学成为“显学”主要是因为其

A.适应君主专制加强箱要

B.受到朱熹完善达致成热

C.吸收佛道思想更为系统

D.强调格物实现内心修荞

5.

表1为不同文献对李贽的评价。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李贽

A.缺乏良好道德素养

B.深受当时学者推崇

C.批评社会吏治腐畋

D.具有离经叛道思想

6.“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伶俐的口才,尤其搜长雄辩,他们教会人们如何应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在城邦中更好地参与管理,应对日常的事务他们”的出现

A.挽救了颓废的城邦制度

B.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产生

C.开始了对人性本身研究

D.奠定了理想主义的基础

7.14世纪30—40年代,佛罗伦萨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政府与教会双方决裂

B.新兴资产阶级出现

C.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8.作为一次资产阶级和第三等级各劳动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联合起来的运动.启蒙运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来没有偏离自己的任务。启蒙运动的任务主要是

A.推动人文主义发展

B.反对封建专制势力

C.构建民主科学时代

D.传播自由平等现念

9.

表2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A.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

B.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

C.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

D.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

10.杂剧在元代极为隆盛,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有200人,他们多为社会地位低下的文人、澳员等,观众更是遍及各个社会阶层。据此可知,元杂剧的兴盛

A.说明文学进一步走向了民间

B.宣告戏剧成为中国文学主流

C.得益于广大下展人民的倡导

D.推动了元代社会文化的发展

11.姜夔《续书谱》中指出,“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故唐

人下笔,应规人矩,无复槐晋飘逸之气下列作品符合唐人“科举习气”的是

12.1919年11月8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论述革命的文章,标题为“科学革命:爱因斯坦挑战牛顿、杰出物理学家的观点”。《泰晤士报》论述的“科学革命"

A.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B.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C.逢立在量子论的基础之上

D.得到了人们一致认可

13.有学者指出,就某一具体的科学理论来说,没有哪个理论能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那样对基督教产生如此巨大深远的彩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生物进化论

A.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B.超越了任一科学理论

C.冲击了教会神学统治

D.赋予生物学科学地位

14.《新编世界科技史》写道:“19世纪,科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比任何时代都更鲜明地证明科学对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最能够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改良蒸汽机

B.蒸汽轮船C?蒸汽火车 D.发电机

15.19世纪40年代,继林则徐后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姚莹写成《康輏纪行》,徐继海编成《瀛褒志略》,梁廷扮写成《海国四说》。这说明当时

A."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B.学习西方科技成为社会主流

C.“夏夷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D.世界形势成为国人关注重心

20.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是继承以往的科学和民主思想而来的,但亦有重要的不同。这里的“不同”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强调

A.实现富国强兵

B.改造社会制度

C.提高国民觉悟

D.批判传统文化

24.有人指出,作为三民主义革命政纲核心内容的民权主义。它的提出起过重大积极作用。民权主义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增强革命派建立共和国的信心

B.促进了革命派对人民权利的关注

C.消除了革命派内部反满的分歧

D.巩固了革命派在反清中的领导地位

18.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政治重心经历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督抚大员到中育年士子和留学

生群体,再到体制外的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的过程。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B.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C.政治变革日趋激烈

D.专制力量不断增强

19.邓小平与中国近代史上很多伟大的改革者很相似.他丨门都从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诊断中国的问题,开出了救国强国之方。这表明邓小平

A.改革内容涉及面广

B.重视中国具体实际

C.强国之方效果显著

D.改革面临严重局面

20.1960年,联邦德国议员施万写信给中国驻波兰大使,希望中国政府能够通过放弃爆炸原子武器来申明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决定权,该建议被中国婉拒。这主要在于,中国发展原子武器

A.打硖美苏垄断空间技术

B.保证我国社会长期稳定

C.实现我国科技飞跃发展

D.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21.1956年6月丨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陆定一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后,“双百"方针得到正式的确定。“双百”方针的确立

A.消除了文艺领域的分歧

B.意在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热悄

C.表明党的执政方针改变

D.得益于广大知识分子的支持

22.表3 1953年初、1957年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统计(单位:种)

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我国

A.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B.高校专业设置合理

C.工科地位得到加强

D.重理轻文局面形成

23.西方某一流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宜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该流派是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民族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24.有人指出,“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前进”。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毕加索

A.为现代画家确立了绘画际准

B.所开辟的绘画道路影响深远

C.是现代绘画新时代的开创者

D.不断地改变了绘画发展方向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法国路易十四时代(1643—1715年)令国人的生活方式己经成为欧洲人追逐的时尚,中国的思想也深初地影响着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多是中国的仰慕者,他们把孔夫子的格言当作座右铭,让康熙皇帝扮演西方因王们的榜样,于是法国国王、奥地利皇帝纷纷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亲耕仪式。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开明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于伏尔泰、狄德罗那一代人来说,中国是一面旗帜,孔夫子是启蒙运动的守护神。

——摘编自周宁《2000年西方看中国》(下册)材料二明万历时期,传教士携带了“七千西本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城的书揞只是“对于敏感的士人”产生了“压边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从十八世纪又到十九世纪,只是在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深处,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

——摘编自马小红《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7、18世纪中西方对待对方文化的态度。(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态度的原因。(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又、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狂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划建了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战争首先要把主要战争方向指向农村的理论和斗争艺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三座大山的主要力量盘踞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它们统治的薄弱环节。毛泽东毅然决定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创立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意义。(6分)

请考生从A、B两组试题中选一组作答,若两组都做,则按所做的第一组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題目对应的组号涂黑。

A组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倒幕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在1868年夺取政权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后,立即着手对旧制度进行改造,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构。1868年4月,明治政府颁布《政体本》,规定中央政府组织形式为“太政官”,下设行政、议政、司法三个部门,地方设里府或县,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政体书》标榜三权分立,实除上大权集中在天皇及其重臣手里,是一种君主专制制度。取消大名对本藩的统治权,废除薄政,将全国划分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派知事治理。旧藩主移居东京,领取世袭俸禄;废除封建等级制,取消武士特权,废除“践民”称谓,实现“四民平等”。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政府改造旧制度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的影响。(9分)

28.阅读材枓.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宋朝时,为了有效维护其统治,宋王朝对少數民族不得不采取怀柔扶纳策略,羁縻是其主要政策之一。宋朝羁縻政策在继承唐制的基础上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中央王朝的统治势力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少数民族地区,其主要内容表现为:一是羁縻地区少數民族承认对中央政权的依附,接受十央的册封和定期入货:二是中央政权承认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参与其内政,各地方政权的宫吏由表民族自行产生后,中央加以任免。

总之,宋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对国家的统一与中央政权的巩固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羁縻政策的制定从根本上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忽视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使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况。

——摘编自袁波澜、敏生兰、黄丽《唐、宋民族政策一羁縻问题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羁縻政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羁縻政策的特点。(6分)

B组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唐初以武立国,但是“以文德绥海内”才是唐大宗的最终目的。在李世民看来,为人君主首先要如任自身的修养,为自己的臣民做出表率,李世民不仅仅在自身修养上为臣民做出杀范,同时敢于虚心纳谏,敢于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谈并予以改正。设立三省制,有效防止了官吏圣斯权力的可能,采用并完善科举制,选拔了大批人才。唐太宗本人深刻地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治理”。把官员的“德”看做是国家治理中的重中之重。选拔官负,德才兼备,德才并列,以德为先在这样重“德”的氛围下,官员人人将做“贤臣"“重臣”“良臣”“智臣?贞臣”“直臣”作为自己的仕途追求。

“贞现之治”作为我国历史上开明盛世的杰出代表,以唐太宗为首的吏治集团在短短敌十年内助精图治.不但开创了“贞观盛世”局面,更创造出我国封建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清明时代。

——摘编自郭善华、泰德君《贞现之治”吏治的三点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在吏治建设方面的做法。(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太宗的吏治建设。(9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集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科学之大成的巨著。全书共10卷92篇,不仅记载了黄河流域,而且也记载了南方的农生产。其内容包括农、林、牧、到、渔各个方面,凡耕种粮食,栽种瓜果蔬菜,蓄养家禽家畜,乃里食品加工、醮酒造曲、制造笔墨等,都写入书中。

《齐民要术》继承了战国以来我困的农学遗产,书中引用前人著作达一一百五六十种之多,特别是《汜胜之衫》《四民月令》这些专门的农业著作。同时,《齐民要术》结合汉代以后数百年间农此生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农业知识、书中还引用了古代农业30多条。可以说,它对我国古代农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齐民要术》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齐民要术》持点形成的背景。(8分)

最新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历史

天一大联考 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三) 历史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称牛为“田牛”,秦国还制定了“厩苑律”,规定奖励饲养耕牛的办法。这说明当时秦国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B.注重保护牛耕农业 C.畜牧业得到了发展 D.农业生产最为发达 2.宋代诗人叶茵在《田父吟》中写道:“桃花深映水边庄,夫妇相携笑语香。耕耨有粮蚕有种,丁男戽水妇要桑。”此诗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自给性 B.田园生活的艰难性 C.农业生产的富足性 D.男耕女织的分工性 3.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 A.官营产品的盗卖严重 B.官营产品难以保证质量 C.官营生产的管理严格 D.国家注重垄断市场经营 4.表1是唐朝前期主要贡丝织品的州在全国各道的比例情况。 表1 表1中的情况反映了当时 A.北方丝织业最为发达 B.四川丝织业发展迅速 C.棉纺织业的地位下降 D.南北方经济差距加大 5.宋代“交子(纸币厂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虽一夫可以将之, 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这说明“交子”的推广 A.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 B.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 C.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 D.保证了货币经济的稳定 6.明人汪价在《斜纹布赋》中说:“嘉邑(嘉定)布缕,行于京省”,“浆纱行于本境,刷线达于京师”。此记载可说明当时 A.江南出现纺织分工 B.跨区域贸易业发达 C.南北经济走向互补 D.嘉邑已成棉纺中心 7.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级高二下学期线上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级高二下学期线上联考 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祝考试顺利★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肠杆菌和小球藻均为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细胞中的DNA均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B.二者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因而属于自养生物 C.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比小球藻的细胞结构更为简单 D.二者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上仅属于个体层次 2.多肽和DNA均有链状和环状两种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链状多肽有一个游离的氨基,而环状多肽没有游离的氨基 B.环状DNA分子中的磷酸基团均与两个脱氧核糖直接相连 C.原核细胞的DNA都呈环状,真核细胞的DNA都呈链状 D.环状的n肽在彻底水解时需要消耗(n-1)个水分子 3.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下列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在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若细胞不再吸水,则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D.在细胞吸水过程中渗透压的大小关系为:细胞液>细胞质基质>外界溶液 4.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中的部分变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与 B.图示过程只有ATP的消耗,没有ATP的生成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会出现图示变化 D.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均会出现图示变化 5.有丝分裂的间期分为C 1、S(DNA复制期)和G 2 三个连续的时期。下图表示有丝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be段DNA分子中有氢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B.ac段表示分裂间期,cd段表示分裂前期和中期 C.出现ef段是由于染色体在de段发生了着丝点分裂 D.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的值并不符合图示变化情况 6.下列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细胞生长的过程中物质运输效率逐渐提高 B.衰老细胞的细胞体积/细胞核体积的值增大 C.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 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蛋白质和mRNA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7.在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纯种,但纯合的高茎和矮茎豌豆群体(基因型分别为DD 和dd)中偶尔也会出现杂合的植株,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杂合植株得到四倍体植株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状态下豌豆为纯种的原因是豌豆是闭花受粉的植物 B.纯合的豌豆群体中偶尔出现的杂合植株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四倍体植株甲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DD:Dd:dd=1:2:1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二下学期线上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联考检测卷 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论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卢瑟福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2.关于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就是分力大小的代数和 B.合力就是分力的欠量和 C.合力和分力是同时存在的 D.合力和分力无任何关系 3.用频率为,的黄光照射金属P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为的蓝光照射金属Q时也恰能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外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P的极限频率大于金属Q的极限频率

B.用频率为的黄光照射金属Q,照射时间足够长,一定能使金属Q发生光电效应 C.用频率为的黄光照射金属Q,且不断增加黄光的光照强度,一定能使金属Q发生光电效应 D.用频率为的蓝光照射金属P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 4.如图所示,一装有水的杯子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压力传感器上,在水杯的正上方某处有一小铁球由静止释放。已知水的阻力随着小铁球速度的增加逐渐变大,则小铁球进入水中后,关于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可能一直减小,也可能先减小后不变 D.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增大后不变 5.如图所示, 一光滑绝缘竖直半圆轨道ABC固定在水平面上,AC为水平直径,B为半圆槽的最低点。一闭合金属圆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过程中经过一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宽度远大于圆环的直径,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环向右穿过磁场后,能运动到C点 B.圆环最终停在B点 C.在进入和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 D.圆环完全进入磁场后离B点越近速度越大,感应电流也越大 6.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弹性小球B与轻质弹簧右端拴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质量为2m的弹性小球A以速度向左运动,小球A、B发生对心碰撞,则小球B压缩弹簧使得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A. B. C. D. 7.如到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氢原子从n=4能级直接跃迁到n=2能 级,辐射出的是可见光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册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卷含答案【精校】.doc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四)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时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图1和图2为我国不同时期的工具成就示意图。这些工具的出现 A.是我国耕作技术进步的表现 B.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C.有助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兴建 D.说明了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就 2. 1956年,在江苏铜山洪楼出土的西汉画像石上面刻有几个人物在织布、纺纱和调丝操作的 图像。这说明西汉 A.纺织业种类繁多 B.纺织技术的成熟 C.生产的分工协作 D.注重机械的革新 3.北宋时,商店可以在城市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坊与坊之间的墙壁也都拆除了。 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动力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抑商政策的松动 C.坊市制度的瓦解 D.经济重心的南移 4.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并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国家基本政策强力推行。这

是因为重农抑商政策 A.旨在维护小农业者利益 B.缓解了农商间的矛盾 C.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D.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5.地理大发现的内容包括:从欧洲绕过地中海直通印度新航路的发现;从欧洲直通美洲的航行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首次环球航行的成功。其中“从欧洲直通美洲的航行”的是 A.迪士尼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6.19世纪中叶,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顿指出,非洲“内地的劳动力枯竭了……非洲每个毛孔都在流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奴隶贸易的开展 B.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人口生育的降低 D.移民政策的实施 7. 表1为19世纪20、50年代英国成立的协会(工会)这此组织的成立 A.反映了工人地位提高 B.受到马克思主义指导 C.表明英国产生了垄断 D.是蒸汽机推广的结果 8.“这场革命使欧美主要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变为重工业为主导。”材料中的“革命” A 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推动了工厂制度出现 D.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9. 表2为1868—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总量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农村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B.原料市场已被西方列强控制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D.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 10.迫于《马关条约》给予外商设厂制造权的压力,清政府鼓励和允许私人资本在一些领域中发展。清政府对私人资本的宽允意在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四)生物试卷 含答案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四) 生物试卷 ―、选择题:本题共18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折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成为白色絮状物 B.油料作物种子成熟过程中,糖类不断转化成脂肪导致脂肪含量增加 C.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磷脂和淀粉 D.干旱环境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 2.衣原体是一种体积比细菌小的原核生物,缺乏合成生物能量来源的ATP酶,能量完全依赖于被感染的活细胞,据此分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衣原体与细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 B.可用富含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培养衣原体 C.衣原体有两种核酸,并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D.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衣原体属于分解者 3.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都存在协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蛋白质,并且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外膜不消耗能量,而进入内膜时则会伴随着ATP的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中膜蛋白的含量及种类存在差异 C.ATP水解受阻会使聚集在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的丙酮酸浓度降低 D.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的[H]主要来自于转运到线粒体基质的丙酮酸和水 4.大肠杆菌中发现的RNaseP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复合体(一种酶),某实验小组提取核心组件M1(可在一定盐离子环境下体外单独催化tRNA加工过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M1仍然具有催化功能,而经RNA水解酶处理后的M1不再具备催化功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核心组件成分M1 B.M1能为tRNA的体外加工过程提供活化能 C.M1功能的丧失主要影响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 D.核心组件M1也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 5.如图是真核生物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其中的M、N、X、Y代表物质,①②③④⑤代表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二物理4月阶段性测试试卷(三)(含解析)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4月阶段性测试试卷(三) (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法拉第经过十余年的不懈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遵循的规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B. 光电效现象和康普顿效应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C.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特征 D. 居里夫妇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答案】B 2. 下列关于动量和冲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动量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 B.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其动量一定发生改变 C. 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 D. 冲量方向与动量方向一致 【答案】D 【解析】根据动量和动能的关系可知,动量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选项A正确;运动状态的标志是速度,运动状态改变,则动量一定变化,故B正确;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选项C正确;冲量方向与动量变化的方向一致,选项D错误;此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D.

点睛:动量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根据动量定理知,合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知冲量的方向与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 3. 如图1所示,开口的金属圆环位于一随时间t变化的均匀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圆环所在平面(取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却图2所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圆环两端点M、N间的压U MN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答案】B 4.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竖直放置,两小球井排紧贴若放置在轨道的水平段上,而小球 3则在轨道圆弧段的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已知小球2与小球3的质量均力2m,小球 1的质量为m 且小球间的碰撞皆视为弹性正碰,导轨足够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最终3个小球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句右运动

2021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

2021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祝考试顺利★ (解析版)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史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初分封 A.体现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B.保证了姬姓家族最高统治地位的稳定 C.保障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 D.加强了周朝对被征服地区的直接管理 25.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浮雕瓦片,上半部分刻画的是打猎场面,下半部分刻画的是农民劳作于田地的场面。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当时 A.豪强地主势力加强土地兼并的原因 B.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C.个体耕作模式制约农业发展的表现 D.农业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情形 26.唐代统治者鼓励儒、道、佛之间相互论辩。德宗贞元年间,儒、道佛论辩于麟德殿,“始三家若矛輴然,卒而同归于善”。文宗太和元年,儒、佛、道御前论辩,其情形被载人白居易的《三教论衡》。据此可知,在唐代 A.三教并行且相互吸取 B.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C.“三教合一”趋势明显 D.文化心态呈现保守趋向 27.雍正五年(1727年),湖广总督福敏奏称:“大江以南,皆系财赋重地,独至米谷,则江浙等省每赖湖广接济。”这反映了当时 A.湖广已成全国经济中心 B.江南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C.农本观念仍处主导地位 D.江浙湖广经济联系密切 28. 表1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闭关锁国状态仍在延续 B.丝茶出口竞争力日益削弱 C.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D.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转移 29.“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据此可知,这些新知识分子 A.深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B.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C.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D.希望参与国家政权 30.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份文件中指出:“正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也就是无产阶级的中心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 “顶尖计划”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历史(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0-2021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娃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宗法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血缘认同制度,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据此可知,宗法制 A.促进了宗族观念形成 B.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 C.强化了嫡长子的特权 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2.战国时代,法家提出了“废私立公”的公法观,主张用公开的“法”取代儒家私人性质的“礼”。这一主张 A.蕴含着朴素的平等精神 B.导致了儒法思想的争鸣 C.旨在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D.促进了法律体系的建立 3.考古发掘显示,秦朝的阿房宫只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这印证了司马迁在《史记》有关“阿房宫未成”的记载。这说明 A.《史记》记载的历史完全可信 B.考古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的真相 C.历史文献对考古具有指导作用 D.考古发现有助于印证历史记述 4.汉初,年收入20万钱的富商大贾多称为“素封(无官爵而富比封君的人)”之家;汉武帝期间这些“素封”之家几乎消亡殆尽。这一变化表明 A.长期战争摧残了经济 B.国家的赋税日益加重

C.私营工商业走向衰退 D.刺史对豪强监察加强 5.唐初规定:尚书省在发布传达制敕(皇帝诏令)或转奏承受各种公文时,进行检审,发现有不便者,要提出异议,甚至还可封还诏令。这一规定意在 A.发挥尚书省的监察职能 B.保证政务决策的合理性 C.强化三省权力的制约性 D.提高国家政务运行效率 6.宋代的写实画极其注重“审物”,要求面中物象要符合客观事物规律。图1为南宋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不仅鸟的形象生动逼真,且连被虫子吃过的破损叶柄也画的细致入微。据此可知,宋代写实画 A.体现了借物抒情的意境 B.促进了文人画日益成熟 C.具有得意忘形的艺术性 D.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7.明末清初的《补农书》中说:“桐乡田地相匹,蚕桑利厚……地之利为薄,多种田(种粮食的地)不如多治地(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这一现象 A.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C.导致了男耕女织模式瓦解 D.促进了商品性农业的兴起 8.鸦片战争后,以中英《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均是由对方提出条约草案,中方代表几乎没有与对方发生什么争执就签订的。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B.急于结束对外战争困境 C.开始接受近代外交理念 D.迫于西方列强军事压力 9.1895年,清政府谕令各省“招商多设机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1897年,进一步明令准许各省“官绅量力附股”。清政府的做法 A.强化了国家对工业控制 B.旨在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C.有利于民族工商业发展 D.是维新变法推动的结果 10.1906年,上海《女子世界》不仅发起了男女双方通过报刊上预留的通讯信息进行书信往米,最后缔结婚姻的“通信订婚法”,且刊登了自由恋爱的某男士给女士的一封信。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物理(附答案)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 物理 本试题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 -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R 的U-I 图线。用该电池组与电阻R 直接R 电阻连接成闭合电路,则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电池组的内阻是0.5Ω B.电阻的阻值为2 Ω C.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5W D.改变电阻R 的阻值时,读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为6.25W 2.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随x 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0到3x 电场的电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 B.从0到2x 电场强度方向保持不变 C.从1x 到3x 电场强度方向保持不变 D.若一带电粒子从1x 运动到3x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a 和b ,在两个平面相交直线上M 、N 两 点有两个等量点电荷。O 点是中点MN 点是平面a 上一点,A 点是平面a 上一 点,B 点是平面b 上一点,AO 和B0均垂直于 MN,且A0和 B0距离相等。则下 列说法错误是 A.若M 、N 带等量同种电荷A 和B 点的电势相同 B.若M 、N 带臻量同种电荷,A 点和B 点的场强相同

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11月历史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 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題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东征,周人消灭了许多地方势九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 周初广建诸侯国 A.扩大了王畿区域 B.推动了文化交流 C.削弱了周王权威 D.解决了内部矛盾 2.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建立宗法制度的初衷是 A.巩固统治秩序 . B.安抚商代贵族阶级 C.确保分封实施 D.强化血缘亲疏关系 3.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4.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关于郡县制优劣的马诠松式论战中,秦始皇是持肯定观点的第一位专制统治者。秦始皇持肯定观点主要在于郡县制 A.在秦国有坚实基础 B.比分封制度更优越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了民族间融合 5.“它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引起了 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材料评价的是 A.郡国并行制 B.节度使制 C.行省制度 D.内阁制 6. 表1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得到了不断完善 C.提升了人才素质 D.解决了考试弊端 7.按旧例,明代内阁除密奏君主的文书外,“凡有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这说明明代内阁 A.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B.阁臣权力有限 C.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 D.深受皇权控制 8.在《清世宗实录》内,雍正十年以前谕旨的发布途径,多为“谕内阁”及“谕议政王大臣、谕大学士等”,雍正十年以后则常“谕办理军机大臣等”,不少于“瑜内阁”的次数。这一变化表明 A.清廷内部矛盾尖锐 B.皇帝决策更好执行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军机处地位的上升 9.梭伦规定,所有雅典公民(包括因定居雅典而获得公民权的部分原外邦人)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这一规定 A.扩大了雅典公民队伍 B.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 C.赋予了平民政治权利 D.遏制了贵族对平民的欺压 10.自伯利克里时代开始,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1个奥波尔,至公元前327年,每次给薪6个奥波尔,参加重要会议者领取9个奥波尔。这表明当时雅典 A.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B.城邦经济繁荣发达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11月)生物 Word版含解析

天一大联考_ 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生物 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细胞外液三种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环境是① B.长期营养不良时①的渗透压升高 C. 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②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受伤后长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② 2.下列有关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说法中,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会保持血浆的PH稳定不变化 B.大量出汗,Na+大量流失,可能会对细胞外液渗透压产生影响 C.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可能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关 3.下列与人体内环境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Na+浓度下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会升高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血浆渗透压下降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电位的形成主要与K+的跨膜运输有关 B.图中显示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 D. A处的膜电修金很快由“外负内正”转变为“外正内负” 5.下列与突触和神经递质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些激素(如肾上腺素)可以作为神经递质 B.突触只能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 C.突触后膜上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D.兴奋通肆突触传递需要组织液的参与 6.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反射弧上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B.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 C.效应器产生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反射活动 D.脑干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炎热环境中,机体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伤,病人不能看懂文字 C.长期服用性激素类似物可能导致性器官萎缩或功能异常 D.医院可通过尿液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8.下列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

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生物 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细胞外液三种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环境是① B.长期营养不良时①的渗透压升高 C. 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②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受伤后长出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② 2.下列有关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说法中,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会保持血浆的PH稳定不变化 B.大量出汗,Na+大量流失,可能会对细胞外液渗透压产生影响 C.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可能与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关 3.下列与人体内环境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Na+浓度下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会升高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血浆渗透压下降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电位的形成主要与K+的跨膜运输有关 B.图中显示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 D. A处的膜电修金很快由“外负内正”转变为“外正内负” 5.下列与突触和神经递质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些激素(如肾上腺素)可以作为神经递质 B.突触只能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 C.突触后膜上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D.兴奋通肆突触传递需要组织液的参与 6.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反射弧上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B.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 C.效应器产生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反射活动 D.脑干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炎热环境中,机体的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伤,病人不能看懂文字 C.长期服用性激素类似物可能导致性器官萎缩或功能异常 D.医院可通过尿液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 8.下列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某些必需氨基酸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肉和肝脏细胞中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 “顶尖计划”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著名的“通工易事”论,“子不通工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也就是农业和手工业间要互通成果,交换产品。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仁政”思想得到了践行 B.社会经济各行业间联系加强 C.官营工商业垄断地位被打破 D.民间工商业急需政府的扶持 25.表2 表2是不同史籍有关秦汉时期官员推选吏员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官吏选任注重实际从政能力 B.法律禁止官员“任人唯亲” C.道德品质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D.国家注重所选任官吏质量 26.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理学)”,不仅被视为“伪学”遭到打击,而且当年科举取士也将“《论语》《孟子》《大学》之书”列为禁书。这表明 A.新旧儒学思想冲突激烈 B.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动摇

C.道学背离了儒学价值观 D.道学缺乏应时趋新精神 27.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衙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28.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带,“乡人穷极思变,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以致洋纱倒灌内地,日甚一日”。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家庭棉织业日益衰败 B.近代棉织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走向了解体 D.西方加剧了棉纱倾销 29.据不完全统计,1871年至1905年我国共出版了178部科学著作,而到1915年至1919年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则多达400多种。这一变化说明 A.科学精神得到了宣扬 B.科学知识实现了普及 C.主流意识实现了转型 D.科技进步已成为共识 30.图5为1937年9月l1日《国难三日刊》上刊登的一幅《四面楚歌——日本军阀的末日》的漫画。此漫画在当时 A.揭露了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 B.反映了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 C.有助于增强国人抗战的信心 D.表达了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 31.1984年,我国国务院对国营企业职工奖金进行改革,实行奖金“上不封顶”的政策,并规定对奖金超过两个半月标准工资的部分,实行分档征收奖金税。据此可知,这次奖金改革A.开始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B.遏制了企业滥发奖金现象 C.避免了职工收入差距过大 D.有利于增强企业经济效益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二)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 (二)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吞噬细胞 D.浆细胞 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草履虫的直接生活环境是内环境 B.胰岛素、尿素、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人脑严重缺氧会导致脑细胞中钠离子浓度升高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 B.血浆的渗透压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喝酸性饮料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正常人血浆的pH能维持相对稳定 4.长时间剧烈运动后,正常人体一般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产生尿急想上厕所的感觉 D.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B.只有神经细胞才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只要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就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阶段性测试试题(一)及答案

天一大联考 2019—2020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物 理 本试题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 -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 -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R 的U-I 图线。用该电池组与电阻R 直接R 电阻连接成闭合电路,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组的内阻是0.5Ω B.电阻的阻值为2 Ω C.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5W D.改变电阻R 的阻值时,读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为6.25W 2.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随x 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从0到3x 电场的电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 B.从0到2x 电场强度方向保持不变 C.从1x 到3x 电场强度方向保持不变 D.若一带电粒子从1x 运动到3x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a 和b ,在两个平面相交直线上M 、N 两 点有两个等量点电荷。O 点是中点MN 点是平面a 上一点,A 点是平面a 上一点,B 点是平面b 上一点,AO 和B0均垂直于 MN,且A0和 B0距离相等。则下列说法错误是 A.若M 、N 带等量同种电荷A 和B 点的电势相同 B.若M 、N 带臻量同种电荷,A 点和B 点的场强相同 C.若M 、N 带等量异种电荷,A 点和B 点的电势相同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联考试题(文)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线上联考试题(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1 i i - + = A.-2+2i B.-1+i C.-1-i D.2+2i 2.某公司的财务报销流程图如图所示,则2019年初,采购人员为公司购进了一批办公用品,现准备报销此次所购的办公用品的经费,根据右面的流程图,则需要签字的次数为 A.5 B.4 C.3 D.2 3.已知变量x与y线性相关,其散点图中的点从左下到右上分布。若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则b的取值范围是 A.(0,1) B.(-1,0) C.(-∞,0) D.(0,+∞) 4.已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且a6=6,a10=8,则公差d=

A. 12 B.23 C.1 D.2 5.对于任意的x 1,x 2∈D ,且x 11) B.a 20=210 C.1024是三角形数 D. 123111121n n a a a a n +++???+=+

天一大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卷

天一大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三) 历史试卷(全国版)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个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的答题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人指出该犁结构完善,轻便灵巧,能够调节深浅和一牛牵引,在我古代耕犁中是很进步的。该犁最初出现于 A西周B战国C西汉D隋唐 2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和家庭为组成单位,在小土地分散式经营中,通过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逐步形成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形成主要在于 A精耕细作农业的出现B铁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集体耕作方式的破产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定 3 从考古材料看,北至蒙古,南至湖南,江西,西至陕西,甘肃,东至海滨,都有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出土,这可用来说明商代后期 A官营手工业的发达B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C地区间交流的频繁D青铜铸造达到顶峰。 4 表一 出处 江南沿海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神宗实录》 江西景德镇民营制瓷手工业“聚拥至万余 《明神宗实录》 人” 熊人霖《南荣集》 浙东山区出现菁民“每年数百为群, 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 值。” 表一为不同史籍有关明代中后期同一现象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明代中后期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B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资本主义因素显现D城镇商业呈现繁荣 5 这一时期,“工商食官”的规定渐被打破,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商人阶级得以形成,其地位也得到提高。这一局面出现于 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秦汉时期 6 古代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地区合作关系,即朝贡贸易制度,它以中国为中心,涵盖周边国家与地区。这一制度的实施 A使中国外贸渐趋萎缩B意在获取经济效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