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一级学会

中国一级学会

中国一级学会
中国一级学会

中国科协全国性一级学会名单

浙江校园气象科普经验交流会总结-中国气象学会

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经验交流会总结 (浙江省气象学会) 一、会议概况: 1 筹备过程 项目列入省科协2011年重点活动项目。根据前期分析研究,于2011年8月5日,我会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红领巾气象站建设调查和校园气象科普经验交流会的通知》(浙气会发〔2011〕2号),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拟定了大会典型交流发言的名单,以及交流发言的方向,于2011年9月28下发了《关于征集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的通知》。 随后,编辑了《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具有交流会文集》。文集收录了特邀报告1篇,大会交流报告18篇(其中,气象部门3篇,中小学15篇),收录了中国气象局郑国光给岱山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题词以及部分校园气象科普活动图片50幅,共12页彩页。 2会议概况 2011年11月18日,会议在杭州玉皇山庄隆重召开。浙江省气象局王国华副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科普部吴建忠部长、浙江省科协胡国军副部长、浙江省教育厅李斌先生到会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 领导们对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的现状予以高度赞扬,并提出今后持续发展的希望。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代表、11个市级气象学会秘书长,以及省内已建有校园气象站等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秘书长俞善贤主持。 与会的各市气象学会领导和中小学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开展校园气象科普的先进经验。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特色策略,校园气象科技探究实践,校园气

象站的建设与管理,校园气象科普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校园气象科普文化的建设,大型气象科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气象局与政府、教育局、科协等部门的横向联系与协作等方面展现了浙江省校园气象科普的现时风貌与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锐势。 由秘书长俞善贤作会议小结。俞秘书长向大会报告了我省校园气象站建设调查情况,总结了会议的收获,结合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设,提出了今后工作计划和重点。 二、会议的主要收获 1、提高对校园气象科普活动的认识 通过大会交流,特别是任咏夏老师的特邀报告,与会代表进一步明确校园气象科普活动的作用与意义,提高对校园气象科普活动认识和信心。在中小学校园中的气象科普活动,其目的并不是培养气象科学家和气象工作者;而是通过气象科普活动,传播气象科学知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公众气象意识,培养和提高他们防灾抗灾的技能与能力。特别是在于开拓、延伸、补充他们的课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强化他们的科学意识,训练他们科学的技能技术,达到提高他们全面素质的效果。 2值得推介的经验和做法 2.1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特色策略 德清县洛舍中心校实施的是“面上普及,点上深化”策略。面上普及是积极营造校园气象科普氛围,如:开辟“学校气象科普展室”,“气象小广播”,“红领巾生态种植园”等;同时把气象科普推进课堂,4--7年级每周一节气象科普课;并且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主题活动。点上深化就是组建了“识天社”,每天下午安排半

档案学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档案学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XX年学会工作总结 XX年,档案学会在省档案学会、州社科联和州民政局的指导和支 持下,团结广大会员,认真展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坚持 准确的办会方向,紧紧围绕全州经济建设和档案工作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1、多形式展开学会活动。坚持活动是学会的生命力所在,为丰富 广大会员学习生活,州档案学会一是在广南县展开了全州档案系统知 识竞赛、篮球、拔河、歌舞比赛和书画、摄影、根雕展活动,增强会 员间的交流与了解;二是在州社科联、州党史征集研究室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会员到丘北县马者龙村学习石刻档案拓印技术,印下了明正德 2020年(1519)的《新刻地藏碑记》等一批拓片,锻炼了学员的动手水平,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料;三是组织会员到西藏、东三省等地参观学习,组织11人参加省档案学会在保山举办的档案学术研讨会,开阔了大家 的视野,促动了交流。 2、学术交流活跃。州档案学会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性团体的作用,积极展开了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在省档案学会的号召下,积极组织 会员撰写理论文章,全年向省档案学会推荐论文16篇,向《云南档案》等报刊投稿10余篇,刊载3篇,其中马关县档案局局长带头撰写论文 并在全省学术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 3、组织建设得到增强。学会根据各单位档案人员变动情况,即时 吸纳新人员加入档案学会,全年共发展会员3人。 4、档案宣传成效明显。州档案学会利用文山档案信息网,即时上 传学会相关文件,使会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会最新信息和动态,了解档案工作现状和研究成果。同时,利用档案工作简报向各级各单 位宣传档案工作。

《中国风水发展简史》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风水发展简史》 内容提要: 全书叙述了中国风水从古代萌芽、发展到近代的风水门类流派纷呈,大部份风水流派逐渐误入江湖化的全过程。 文章概述了各类风水流派的主旨和理论观点以及它们的异同。 重点介绍了东晋郭璞、唐代杨益(筠松)的具有唯物辨证思想的风水观、理论依据及其典籍。 作者还就如何历史地看待中国风水的问题作了较为正确、科学的论述。 本书作为读者了解、研究中国风水的发展及其主要文史典籍,不失是一篇导读的好文章。 第一章中国风水的萌芽第一节原始风水据传我国远古是有巢氏发明了巢居,轩辕氏发明了穴居。 巢居是人们依树而居的方式。 这种树居的方式在地势低洼和气候湿热地区或季节是广泛使用的,后来发展为干栏居。 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的民族和地区在使用这种居住方式,如非洲、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的西南地区。 而在地势高亢或寒冷的地区或季节,原始人类则选择天然洞穴作为他们的栖身之地。 这已为考古学所证明了的,如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广东马 1 / 3

坝人等均是依洞而栖的。 正所谓古人云: quot;夏则居橧巢,冬则居营窟quot;。 原始社会的人类,为了抗御外来自然界的侵袭,如野兽的袭击,气候寒暑等,而择居于树上或山洞。 这种择居条件,除考虑树木是否牢固,土洞会不会塌方的安全以外,可能也会考虑到阳光的照射、气候的变化、位置的适宜、通风采光等等。 这种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观点,就是中国风水的原始观点,即是中国原始风水术。 巢居树上或栖居山洞的实施,如树上的造巢或山洞除去杂草污泥等,可以说就是我国建筑工程或者是建筑学的开始,这一漫长时间的风水,可称为中国的原始风水,或原始建筑。 第二节氏族风水大约到 6、 7 千年前,人类已发展到氏族社会,人们过着母系氏族群居生活,由原来的动荡不定的游牧、采集、渔猎的生活,发展到相对稳定的农耕生产生活,为了生活和生产劳动的便利,也就必须择地而居。 仰韶文化的氏族村落都分布在河流两岸的黄土台地上。 著名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就坐落在一块面临浐河的台地上,南依白鹿原,白鹿原林木茂密,浐河河水清澈,人们在这里劳动生产,安居乐业。 这个遗址有 1 万多平方米,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和公共墓地

中国档案学史论

中国档案学史论 【原文出处】档案学通讯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xx06 【原刊页号】45~49 【分类号】G7 【分类名】档案学 【复印期号】xx01 【标题】 【标题注释】本文为李财富博士论文文摘,论文全文17万字。 【作者】李财富 【作者简介】李财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2002届博士生 【摘要题】理论探讨 【正文】 中国档案学史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对中国档案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有利于提高档案学的科学水平,完善档案学理论与学科体系,丰富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同时,研究中国档案学史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我国档案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增

强档案学理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好地发挥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规范作用,从而加快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在长期的档案工作实践中,我国历代档案工作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为中国档案学思想的孕育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也为日后中国档案学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档案文献编纂方面。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刘知几、司马光、章学诚等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在文献整理和史学研究的实践中,熔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历史编纂学及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和方法于一炉,对档案文献编纂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总结,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几位档案工作者还就档案管理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档案学文献。此外,在我国历代奴隶、封建王朝颁布的有关文书、档案工作律令、制度及当时的文书、档案工作实践中也蕴涵着一些档案学思想。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具有以下特点:研究主体的

大气科学年谱

大气科学年谱 公元前20世纪巴比伦文明兴盛时期的粘土片上有天气谚语的记载。 公元前14世纪中国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求雨的卜辞和风、云、雨等天气现象的记载。 公元前1217年中国甲骨文有连续10天的气象记录。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中国《夏小正》介绍各月物候。 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黄帝内经·素问》有气象与疾病关系的内容,并述及云、雨的生成。 公元前4世纪中国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上有云、晕等图谱 约公元前340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撰《气象汇论》,系统综合了古希腊的气象知识。公元前3世纪中国《睡虎山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记有向朝廷呈报雨泽的规定。 公元前2世纪《淮南子·天文训》载有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 中国已有相风鸟等风向器。 中国《逸周书·时训解》载有七十二候。 公元1世纪中国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指出雷电的季节性特征。 公元10世纪阿拉伯海桑著《光象理论》一书,解释了曙暮光,并推算大气最大高度。 公元1597年意大利伽利略发明空气温度表。 公元1643年意大利托里拆利发明气压表。 公元1653年意大利斐迪南二世组建了包括10个观测站的欧洲气象观测网。 公元1667年英国胡克制成压板式风速器。 公元1686年英国哈雷发现信风和季风。 公元1735年英国哈得来解释了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创立经圈环流理论。

公元1752年美国富兰克林用风筝探明雷击的本质就是电。 公元1755年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理想流体动力学方程组。 公元1780年德国哈默尔在曼海姆创立巴拉丁气象学会。 公元1783年法国查理制成携带自记温度计和自记气压计的氢气球升空测定高空温度和气压。 瑞士索絮尔发明毛发湿度计。 公元1803年英国霍华德依据云的外观对云进行了分类。 公元1804年法国盖吕萨克和毕奥乘热气球升至7300米,观测高空气温、地磁和大气成分等。 公元1805年法国拉普拉斯导出气压测高公式。 英国蒲福制订出蒲福风力等级。 公元1809年英国沃利斯和福雷斯特首创测风气球观测高空风。 公元1810年法国福丁发明福丁式水银气压表。 公元1817年德国洪堡德绘制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首先绘出等温线。 公元1820年德国布兰德斯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 公元1825年英国老赫歇耳发明黑球日射表。 德国奥古斯特发明干湿表。 公元1835年法国科里奥利提了出地转偏向力(称科里奥利力)。 公元1840年瑞典阿加西提出地球气候史上曾出现过冰期气候。 公元1846年英国鲁宾孙发明转杯型风速表。 公元1851年英国格莱舍首先利用电报传送的气象观测资料绘制地面天气图。 公元1856年美国费雷尔将科里奥利力引入大气运动的研究中,并提出中纬度的逆环流。 公元1857年荷兰白贝罗指出风与气压关系的经验规律(称白贝罗定律)。 公元1863年英国菲茨罗伊提出极地气流和赤道气流的气旋模式。

【2020年档案学会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

【2020年档案学会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 一、2009年学会工作总结 2009年,××州档案学会在省档案学会、州社科联和州民政局 的指导和支持下,团结广大会员,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 育活动,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紧紧围绕全州经济建设和档案工作 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总结 如下: 1、多形式开展学会活动。坚持活动是学会的生命力所在,为丰 富广大会员学习生活,州档案学会一是在广南县开展了全州档案系 统知识竞赛、篮球、拔河、歌舞比赛和书画、摄影、根雕展活动, 加强会员间的交流与了解;二是在州社科联、州党史征集研究室老 师的指导下,组织会员到丘北县马者龙村学习石刻档案拓印技术, 印下了明正德14年(1519)的《新刻地藏碑记》等一批拓片,锻炼 了学员的动手能力,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料;三是组织会员到西藏、 东三省等地参观学习,组织11人参加省档案学会在保山举办的档案 学术研讨会,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促进了交流。 3、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学会根据各单位档案人员变动情况,及 时吸纳新人员加入档案学会,全年共发展会员3人。 二、2010年学会工作安排 2010年,州档案学会将围绕档案工作重点,与时俱进,积极工作,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学术研究,不断提高学术 水平,使学会充满活力,将学会建设成为“理论研究的摇蓝,档案 干部的家园”。为此,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搞好学会的自身建设,是学会工 作的重要保证,鉴于档案工作人员变动频繁的情况,2010年将对新

从事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普查,以吸收更多的档案工作人员成为学会会员; 3、扎实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按照国家档案局建立“两个体系”的要求,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档案资源收集,做好提供利用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 ××州档案学会

中国风水最好的六大城市

中国风水最好的六大城市 中国古老的风水里面勘测和相地有一个流程,分五个方位:第一个叫寻龙、第二是点穴、第三是查砂、第四是问、第五是切相。就是说如果根据整个城市找到龙脉,找到穴眼之后一定要锁住,就是锁住城市的命脉。而排行第四个城市的衡阳,衡阳的三座宝塔分别锁住了衡阳三个河眼,这是很特殊的城市,也是一个风水城市。 1、伊犁:成吉思汗建立八卦城 据大陆媒体报导,第一个城市新疆的伊犁,中国大陆的八卦城。在新疆的伊犁河上游有一个这样的城市,叫特克思,这个城市就是以八卦建成的,叫八卦城,以中心城市公园为基心,向周边辐射。 八卦城是南宋时期建成的,公元1230年,由道教的龙门教教主邱处机应当时的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邀请来建立的。在700年后(1992年),邱处机的后人也是一个风水大师,他又把这个城市进行了改建,就是现在这个面貌,已经成为大陆研究城市走向风水的一个重要历史性的标志。 2、昆明 第二个城市是昆明。昆明有句话说三面湖光抱城廓,四面山势锁烟霞。在乾隆年间的一首诗描述了昆明的状况:“五百里滇池奔来言底,批巾按及,喜茫茫空军无边,北走蜿蜒,南下高速,高人遇势,何妨选胜登篱。”这首诗是说昆明的几个面,东面像神驹一样,像一匹骏马奔腾。在西面像一只挥舞灵动的大鸟。北面像长蛇一样的蜿蜒曲伏。 3、温州 第三个城市是温州,温州山如北斗,城似锁,是中国风水第一人郭浦建建的。在晋朝的时候,郭浦建流难到温州,受温州当地邀请来建了一个州府,他是根据温州的地理地貌,面北朝南建造的。 温州有瓯江,有南溪江。郭浦建在建的时候不光是考虑到风水,还考虑到地质的实际情况,因为温州的北岸的土是比较松软的,受沙石的冲刷,地基不稳,所以他把整个城市建到南面。

档案学会章程模板

档案学会章程

武汉市档案学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本团体的中文名称为武汉市档案学会(以下简称本会), 英文译名为Wu Han Archives Institute;英文缩写为WHAI。 第二条: 本会的性质是由武汉地区档案工作者自愿结成具有法人资格的地方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 是党和政府联系档案工作者的纽带和助手, 是发展中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组织全体会员, 团结广大档案工作者, 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 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 面向现代化, 面向未来, 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和咨询活动, 促进武汉地区档案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档案事业的发展, 为武汉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第四条: 本团体所在地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5号, 邮政编码: 430014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 ( 一) 组织会员开展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和档案学术理论交流, 加强学科间和学术团体间的联系与协会, 促进本学科发展。 ( 二) 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普及档案科学技术知识。 ( 三) 在会员中评选和奖励优秀档案学术研究成果; 培训、发展和推荐人才, 表彰在学会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学会工作者。 ( 四) 宣传档案学基础知识和档案法律知识, 介绍国内外档案学研究成果及市档案局、馆编辑出版《武汉档案》, 编印档案学术论文集与有关学术研究资料; ( 五) 加强与兄弟省市档案学会的联系与学术交流, 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推进学会工作活动的开展; ( 六) 向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工作及相关档案知识的咨询服务, 调动广大会员积极为领导决策和全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 七) 鼓励会员为发展我市档案事业, 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意见与要求; 维护档案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 八) 举办为会员服务的活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单位会员管理办法试行.pdf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单位会员管理办法(试行) 为更好发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以下简称本会)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和服务环保科技、服务社会的职能,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事业,规范单位会员的管理,依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章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分类和条件 (一)本会单位会员为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热心本会事业并自愿加入本会的企业、事业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单位。 (二)单位会员分为团体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三类。团体会员单位应为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具一定实力和代表性的单位,理事单位应为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单位,常务理事单位应为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具有领军实力和一流科技创新能力的单位。 第二章资格 (一)具有法人资格和具有良好的环保形象和社会声誉。 (二)热心环境保护事业,遵守本会章程,积极参与和支持本会的活动。 (三)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企业单位会员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章权利和义务

(一)权利 1.可选一位具有本会会员资格的代表,代表本单位行使本会《章程》和本“办法”规定的单位会员的权力,参与本会活动,并有权对本会事业发展和工作建言献策,提出批评意见和监督。 2.可推荐若干名符合本会会员资格的人选,免费成为本会个人会员。团体会员单位可推荐不超过3名高级会员和5名普通会员(含学生会员),理事单位可推荐不超过6名高级会员和10名普通会员(含学生会员),常务理事单位可推荐不超过10名高级会员和20名普通会员(含学生会员)。 3.每个理事单位或常务理事单位可以各推荐一名符合条件的代表,经本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后相应出任本会特邀理事或特邀常务理事;特邀理事和特邀常务理事可出席本会理事会(扩大)会议与理事会咨询会议,参与本会有关工作,享有相关权利,履行有关义务。 特邀理事或特邀常务理事人选,如因工作需要或人事变动,可申请变更,经本会常务理事会批准生效。 4.可参加本会各工作委员会、分会、专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工作,可申请并经分支机构委员会批准,成为相关分支机构的主任或副主任委员单位。 5.可优先、优惠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学术交流、科技咨询、科学普及等活动,免费取得本会出版的刊物、资料,优先获得本会提供的各种信息。 6.可推荐符合条件的人选及项目,参加本会组织的两

“堪舆”一说从何而来-中国高端风水

“堪舆”一说从何而来 来源:中国高端风水网作者:中国高端风水网2014-10-31 10:43 “堪舆”一说从何而来 汉朝淮南王刘安主编的《淮南子》一书认为:“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即天道,舆即地道,堪舆学即地之学。第三卷《天文训》中写道:“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于子,月从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谋德,太阴所居,辰为厌日,厌日不可以举百事,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故为奇辰。” 这是“堪舆”一词最早的出处。它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天地之间的人三者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据此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天穷通。因此,堪舆即天地运行之道,与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东汉许慎对此的解释是:“堪,地突也”,“舆,车舆也”。 司马迁在《史记·日者列传》中提到了当时卜筮者有“堪舆家”的说法,东汉班同著的《汉书·艺文志》中,开始见到有关堪舆理论专著——“《堪舆金匮》十四卷”的记载,与言阴阳五行、时令时辰、灾应等诸书同列“五行家”类,为当时“术数”六种之一。班固评五行家为,“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术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浸以相乱”。又在《术数略》末总论云:“术数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 堪舆术在汉、唐盛极一时,其中对后世影响颇深的是唐代吕才《堪舆经》的五音姓利之说:“言五姓者,宫、商、角、徵、羽等,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依此为法。”这一时期,风水家们又创立了“建除十二辰”之说,十二辰,即将周天配位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为十二等 份,划分方向则与十二辰相反,以北斗星斗柄旋指十二辰,序称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以定日辰吉凶之说。此即建除十二辰,简称”建除”。在汉、唐之际,人们认识到天、地、人应为一和谐整体。 汉、唐以来,堪舆师又融星象、占家、时辰吉凶诸说于风水之中。“法天地,象四时”,注重天、地、人之间的多重神秘契合关系,使得堪舆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了。

档案学会工作总结_模板

档案学会工作总结_模板 市档案学会工作总结 佛山市档案学会在市档案局(馆)、市科协和广东省档案学会的领导下、指导下和支持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和国家政策,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循学会的宗旨,积极开展档案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档案宣传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促进我市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加强和规范档案学会管理工作 1. 按规范管理要求进行年检工作 佛山市档案学会参加2005年度社会团体年检,接受业务主管部门佛山市档案局的初审和佛山市民政局的年度检查。由于积极主动按照要求进行年检,8月受到佛山市民政局的通报表扬。学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也进行了正规的年检。 2. 按章程进行换届选举工作 筹备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方案,撰写了会议材料,修改了学会章程,为选举新一届理事会作准备。 3. 做好会员重新登记工作 由于档案工作人员变动大的原因,对全市300多名会员进行重新登记,各区也积极配合档案学会做好会员登记工作,新会员400人。 做好佛山市大福档案服务部工作 佛山市大福档案服务部成立后,已投入运作,在加强人财物的规范管理,学会担负主要责任,学会能较好地完成相关工作。 二、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1. 参与学术年会等学术活动 2005年选送了16篇论文集参加广东省“档案与文化”研讨会。6月有关论文作者参加了研讨会,有2篇论文在研讨会上宣读。11月,组织部分会员参加了广东省档案学会组织的“开放:档案事业的发展之路”专题报告会,开阔了会员的视野。 2. 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 2005年6月14日,佛山市档案局、佛山市档案学会在市机关小礼堂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档案学会名誉理事长、原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刘国能研究馆员作“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专题报告。市直各单位、各区档案局(馆)、区直单位等单位档案工作人员2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3. 开展业务学习考察活动 2005年5月11至17日,和市档案局一起组织全市共33名档案专业人员赴新加坡国家档案馆、香港政府档案处(香港历史档案馆)学习考察。学习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文档管理和档案保护、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学习和了解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光,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协助主管部门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1. 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市档案学会积极配合完成市档案局在全国档案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各项任务。2. 积极更新档案局网页内容 市档案学会积极向市档案局网站提供信息,使学会专栏及时准确向会员传播信息,了解学会动态。

中国风水家协会

- 中国风水家协会 中国风水家协会注册商标 中国风水家协会是经政府批准成立的合法专业性团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民族风水家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风水家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中国风水家协会于2009年1月在北京成立,著名作家、导演、音乐家、书法家、风水家高占全首任主席,协会先后成立中国占全风水文化园、中国风水文化报、中国风水艺术学院等机构。多次承办全国性风水家、易学家大型高层研讨会议活动及风水文化节,协会组织专家开展风水家、易学家职称评审,风水考级活动及风水擂台大比武等。 中文名:中国风水家协会 成立时间:2009年1月 协会通联:(100038)北京100038—26信箱协会主席:高占全现有会员:6200人现有团体会员:50 协会简介 中国风水家协会是经政府批准成立的合法专业性团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民族风水家组成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风水家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风水家协会于2010年1月在北京成立,风水家高占全首任主席,协会先后成立中国占全风水文化园、中国风水文化报、中国风水艺术学院等机构。多次承办全国性风水家、周易家大型高层研讨会议及中国风水文化节活动,协会组织专家开展风水家、周易家职称评审,风水考级活动等。 协会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7号中兴家园A座 通联:(100038)北京100038—26信箱

职能部门及主要任务 组织联络部 组织联络风水家,推出新人新作并组织各类风水活动(风水节、研讨会)。 会员工作部 发展会员,维护会员权益,为广大会员服务。 对外联络部 组织联系与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地区风水团体,风水家开展互防、勘察、学术交流活动,负责国际风水家中国国家委员会有关工作及多种活动。 社会风水部 组织风水考级等各种社会风水活动。 办公室 负责协会的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工作。 人事部 负责协会干部的调配及人事、工资管理。 风水勘察者保障中心 是维护风水勘察者权益的集体管理机构。 中国风协组织举办全国香山中原易学论坛大会 协会主要领导 1.李燕杰 2.高占全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中国气象学会

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申双和1盛琼2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2. 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湖州,313000 摘要 蒸发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的组成部分,是水循环中最直接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进行蒸发量变化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探讨区域与水分循环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中国472个气象站1957—2001年20 cm口径蒸发皿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尽管在这45年间中国年平均气温以0.2 ℃/(10 a)的趋势递增,但是蒸发皿蒸发量总体上却以-34.12 mm/(10 a)的速度递减。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上升的地区只集中在少部分地区,如大兴安岭北部和北山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则集中在东部、西北北部和南部及西藏南部。通过对彭曼公式中能量平衡项和空气动力项的分析表明,东部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供蒸发的能量显著减少,而西部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供蒸发的动力下降所致。对各气象因子的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子为风速和日照时数。 关键词:中国, 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彭曼公式,能量项,空气动力项 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675067)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227)。 作者简介:申双和,从事农业气象、生态环境气象研究。Email:yqzhr@https://www.doczj.com/doc/f4903199.html, 2007-01-15收稿,2007-05-08改回. 中图法分类号P426.2 Changes in pan evaporation and its cause in China in the last 45 years. SHEN Shuanghe 1 SHENG Qiong2 1.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2. Huzhou Meteorological Office, Huzhou 313000, China Abstract Evapor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hermal balance and water budget at the earth surface and is subjected to both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directly. The research on evaporation changes helps us comprehend climate change and probe into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water cycle.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20 cm caliber evaporation pan and relate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472 weather stations of China for 1957-2001.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an evaporation in China as a whole has continuously decreased at a rate of 34.12 mm per decade, although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has increased at a rate of 0.2 ℃per decade. The regions with a significant drop in pan evaporation are East China, north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South China, and south part of Tibet. Only a small part of regions with a rise in pan evaporation concentrates in Daxinganling and Beishan. Through analysis on variations of the dynamic term and energy term in Penman equation, separat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drop of pan evaporation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decreases in the energy term in East China and in the dynamic term in West China, respectively.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to tendencies of meteorological impacting factors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an evaporation and the impacting factors tells us that sunshine duration and wind speed play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pan evaporation decrease. Key words:China, Pan evaporation, Penman equation, Energy term Aerodynamic term

档案学会理事会主席在全市档案学会上的讲话

档案学会理事会主席在全市档案学会上的讲话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档案学会理事会主席在全市档案学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各位领导: xx市档案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这既是学会会员对我们的信任和厚望,同时又是对我们五届理事会全体同志的一个考验和挑战。我国目前在处于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只有积极参与,勇于献身,并为这一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才能使档案学会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有所作为,为此,我们五届理事会将紧紧抓住6个环节和采取5项措施,促使富阳市档案学会工作与富阳市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加快发展。 环节之一: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会作为群众性社团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队伍的组成部分。学会的一切活动,都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实践“xxxx”的重要思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目标来进行。学会在任何时期都不能脱离这个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学会工作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环节之二:充分发挥依靠档案行政主体的优势。与其他学会相比,档案学会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那就是紧紧依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这样就避免了在工作上的“两张皮”现象,形成相互支持、互相补充的协作关系。在经费上,学会运作主要依赖档案局资助,这就保证了学会活动的正常进行,当然,依靠不是依赖,学会有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运作方式,不能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互为代替。但充分发挥依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优势,无疑是档案学会开展工作的一个有力的支撑。 环节之三:唱响学术研究的主旋律。档案学会本身就是一个学术团体,是档案工作者进行学术研讨的组织。因此,档案学会的主旋律就是大力开展档案学术研究,促进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这是档案学会的职能。如果学会不抓住这个主要环节,即使其他活动再多,也是舍本求末。围绕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唱响学术研究主旋律,档案学会的工作才能根深叶茂,有所作为。 环节之四:服务大局是发挥学会作用的根本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档案学会要运用自身的优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为我市档案事业做好服务工

有哪些震惊中国的三大风水事件

有哪些震惊中国的三大风水事件 风水,在中国流传已久,也被视为象征吉兆的风向球。 事件1:挖了镇水神兽四川果然出事! 2013年年初,在成都市最中心的天府广场,修建四川大剧院的工地上,一尊神秘的石兽惊天出世,引起不小的轰动。经多位考古专家考察,其制作年代大致距今2000年。 挖了神兽会怎样?不到半年,就有了应验,此时,成都人大呼快把神兽放回去,因为十多年没见过洪水的地方,全淹了! 事件2:鸟巢让位北顶娘娘庙 有得好让地的,也有坚决不走的“钉子户”。鸟巢边上有一座北顶娘娘庙,原规划为拆迁建筑,2007年却成了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对象,该因“娘娘”在北京市政府面前作法,充分展现了强拆后“大恶果”,令官场一班人惊魂不已。“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开工后,拆庙也开始了。2004年8月27日下午三点钟,几个工人刚刚拆掉北顶娘娘庙两扇庙门后,鸟巢附近就刮来了一阵罕见的龙卷风。 据《北京纪事》报导,一股旋转的黑色风柱在半空中席卷了整个“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工地,风柱有七、八米高,三、四米粗,旋风夹着黄沙将工地围栏的铁皮卷起十几米高,把刚刚建好可抗七级风力的临时建筑物几乎全部摧毁,整个建设工地夷为平地,现场陷入瘫痪状态。当即就有44名工人受伤,2人死亡。据气象专家称在北京的气象资料中,没有过“尘卷风”的记载。尽管狂飙将整个体育场建设工地夷为平地,但位于“龙卷风”袭击区内的北顶娘娘庙却完好

无损,大家都觉得非常神奇,也感到害怕,所有人都开始犯嘀咕,有许多任务人怕真的冒犯了神仙,赶紧离开了“水立方”工地不干了。拆迁工作似乎仍在继续。 但是第二天,一个更离奇的消息从水立方传来:在水立方的施工现场,挖掘到一个巨大的洞穴,几名工人好奇地悄悄地往里面探了探,发现里面竟然全是活蛇!施工立即停止了,就在停工的这一天,鸟巢和水立方晚上发生了不明原因的停电,大家在停电时眺望远方,发现北顶娘娘庙里却灯火通明,如同有万盏电灯那样,但是实际情况是娘娘庙那儿根本就没有电灯。 总工程师连夜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又根据风水专家建议,当局最终决定“保留这座具有文物价值的明朝娘娘庙,并拨款重新修复”,为此,“鸟巢”在原规划的基础上“被迫”向北移了100米。当局对外称之为奥运文物保护的举措,还专门请海外记者参观。虽然耗费了不少财力物力,但是后来的施工却比较顺利,就是说,今天看到了奥运鸟巢和水立方这两座体育场并不是在最初决定的地方,而是在冥冥中的指示下向北移了100余米。 事件3:北京5号地铁改线 北京有传说,北新桥有一口“锁龙井”,井底下就有一个海眼。何谓海眼?顾名思义,海眼就是沧海的眼睛。大地上有一个孔像是一眼井,深不可测,水声潺潺,据说一直通到海底去了,这就是大海伸到陆地上的眼睛。 传说老龙王想水淹北京城,被刘伯温降服用大铁链子锁在了这口

中国档案学的动力机制

中国档案学的动力机制 王协舟 2012-12-22 16:31:04 来源:《档案学研究》(京)2009年3期【英文标题】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hinese Archives Science 【作者简介】王协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11105 【内容提要】档案学人对于档案学研究的天然好奇心和满足于成果认同的好利心,构成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微观动力基础。档案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上位学科的整体推动与相关学科的开放式学习,共同在理论上驱动中国档案学的繁荣。社会的需要尤其是档案职业的需要,在实践上为中国档案学提供发展的环境与土壤。而由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企业联合形成的档案学科学共同体,则从制度层面为中国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保障。 The archival researchers' nature curiosity for science and their desire for success compose of the microcosmic impetus foundation of the archival science.The archival science is driven to boom by the inner logic of the archival disciplines, the push of the upper disciplines and the open learning of the related disciplines. The environment an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are provided practically by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and archival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which is formed by the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provide the safeguards on the level of institution.

中国风水(地理)流派表

由于杨筠松的徒子徒孙绝大部分都是江西人,自南宋起特别是自明清以来,江西的风水师,纷纷撰书立说,在民间影响最大,因而杨筠松风水术又被称为江西地理术。 其理论主导是东晋郭璞(276-324)所著《葬书》,即杨筠松从长安携回赣州,被皇朝禁锢八百余年的“禁中玉函”,杨筠松本《葬书》“乘生气”的主旨,在赣州建立一套有系统理论,有具体实践,操作规范化的风水术,其具体的代表是《青囊奥语》、非《四库全书》收录的,蒋大鸿擅改的《青囊奥语》因而,杨筠松风水术,从其本质说来,可称为郭(璞)杨(筠松)风水术。 杨筠松在赣州授徒有多少?是哪些人?由于南宋灭亡时,赣南文史被元兵洗劫一空,是难以考究的。今查近代《地方志》及有关风水资料,最靠得住的学徒仅曾文辿和刘江东二人。杨筠松授曾文辿的秘传资料《青囊奥语》,是根据《葬书》“乘生气”的理论主导,以“颠、颠倒”即七十二龙五行,龙水交会为实践原则。 曾文辿撰《天玉经序》所述“八神四个一,八神四个二”,正是承其学,也是以七

十二龙五行,龙水交会为风水实践的纲领。是共一鼻孔出气的,而刘江东,号白头,别名:子陛,见道,漆腕,宗族排名渊则。据诸书载其著作有《三宝经》、《立锥赋》、《乘生秘宝经》……等.未见其书,不敢加以评论.故杨筠松风水术,可称为郭杨曾风水术。 郭杨曾风水术,在理法方面分为两种,即郭杨曾古法风水术和郭杨曾“新法”风水术。 一.郭杨曾风水术,即杨筠松及其徒曾文辿,刘江东亲自实践的,以郭璞《葬书》为理论主导,以杨筠松《青囊奥语》、曾文辿《天玉经序》为实践总纲,以七十二龙五行,龙水交会,内乘龙气,外接堂气,内外辨证,专论玄窍关系的风水术。 二.郭杨曾“新法”风水术:古法风水术嫡传至厉伯韶代,(998-1022)前后,至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胡舜申融会朱嘉的理学,将古法“革新”为“新法”,同时蔡元定误删误释郭璞《葬书》,加入“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谬论,违背乘生气的风水主旨,其主要错误是增加“向”上的吉凶,在某种情况下,就延误了内乘生气,外接堂气(环境气),此一风水术,是论玄(龙)关(向)窍(水口)关系的风水术,即郭杨曾胡(舜申)风水术。 由于明清二代风水术处于大紊乱时期,都各自纷纷撰书立说,在风术典籍数量上是增加,但质量上是大退步。把中国具有古代科学的风水术和中国罗盘从简单走上复杂化,而且纠缠不清,搞得一塌糊涂,从乘生气法变为伪法,从伪法进入乘杂气法,发展至乘北斗星法,然后由玄学沦落江湖迷信化“风水”术。除郭杨曾古法风水术即(中国正统风水术)外,其余的风水术都是严重违背了郭璞《葬书》“乘生气”主旨。(详参中国风水流派表)

_中国环境科学_投稿要求

《中国环境科学》投稿要求 《中国环境科学》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的任务是紧密围绕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与讨论,包括环境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环境战略思想、环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本刊欢迎全国各地、各部门环境科学工作者、教师、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踊跃投稿. 题名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结构式和公式.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超过20个字的中文题名,需拟一个20个字以内的简短题名供书眉刊用;必要时可加副题名),相应的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 作者、工作单位、地址按国家相关标准署名,有中、英文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编.英文摘要中的邮编之后要加国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写法:ZHANG Y 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摘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包含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其他.字数:100~300字. 关键词 3~5个(最多不超过8个),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和文章编号由编辑部给定.文献标识码本刊分A、B、C三种,请按要求标出: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特约评论). 正文论文按引言(不单列标题;用200~300字阐述开展本工作的目的,理论基础和与本题有关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及本工作的创新及特色,但无需对主题开展全面回顾,也不要述及研究的数据和结论)、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的格式书写;研究报告、成果报道需加盖单位公章;文章字数在6000字以内(包括图、表);标题层次为: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与本题目无关及无实验依据的论述与结论、常规的数理公式及化学方程式不应包括;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同一单位在全文中写法一致,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表达量值;用铅笔标出公式中符号的文种,并写清字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注出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 表有表序、中文表题、英文表题;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单位的国际符号;只附最必要的表,置于文中提出的段落处. 图提供计算机绘制、激光输出图,最好用Excel作图.双栏图的横坐标约为3.5~4cm,纵坐标约为2.2~2.5cm;有图序、中文图题,英文图题;横、纵坐标要有说明文字及单位的国际符号;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只附最必要的图,置于文中提出的段落处.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编文献序号,在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弧[ ]标出;列出主要参考文献.格式: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题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e.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f.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 [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g.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承担过主要项目名称(获奖情况),发表论文总数. 致谢只对协作者和提供材料的相关人员表示谢意. 其他版面费标准:180元/页,在版面费总额中含有50元审稿费,提前发表的论文的版面费另议.投稿一式两份. 投稿方式网上投稿、邮寄稿件. (请作者在投稿时任选一种方式即可) E-mail: zghjkx@https://www.doczj.com/doc/f4903199.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