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evit绘制平面钢筋技巧

revit绘制平面钢筋技巧

revit绘制平面钢筋技巧
revit绘制平面钢筋技巧

revit绘制平面钢筋技巧

使用常用的绘制工具在有效主体中手动放置钢筋形状。

如果钢筋草图共享以下属性,则这些钢筋草图将映射到现有形状:

●线段数

●连接线段的形状

●弯钩数

●弯钩的方向

●弯钩的弯曲尺寸标注

●形状类型:标准或镫筋

如果草图与现有形状不匹配,则会在“钢筋形状”浏览器和选项栏的“钢筋形状类型”下拉列表中创建一个新的形状。

1.单击“结构”选项卡--->“钢筋”面板--->钢筋。

2.单击“修改| 放置钢筋”选项卡--->“放置方向”(或“放置透视”)面板--->绘制钢筋。

3.在提示下,选择将设置为钢筋主体的图元。

使用绘制工具绘制钢筋形状。

●绘制钢筋形状

●将弯钩添加到钢筋形状的端点。将钢筋弯钩添加到绘制的形状中

●确定钢筋弯钩的位置和方向。提示:当在草图模式中操纵线段时,可以单击临时尺寸

标注并输入新值,以便手动定义长度和角度尺寸。可以将这些临时值设为永久值。

单击“修改| 创建钢筋草图”选项卡--->“模式”面板--->完成编辑模式,以接受草图并放置新形状。新钢筋形状将捕捉到保护层参照,从而调整其形状。注:在钢筋转换为形状时,将放弃尺寸标注。

REVIT建模步骤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一下REVIT建模的一般步骤,该实例为一个模型室的设计,形体较为方正,由于设计中使用到了一些节能策略,某些地方又有一些特殊的构件。通过本实例,在了解基础的操作同时,也能学习到基础的内建构件的做法。 一.新建一个项目 打开REVIT后单击“新建项目”即可,默认情况下会使用REVIT自带的中国样板文件 二.绘制轴网和标高 轴网绘制方法: 1“常用”选项卡→“基准”面板→“轴网” 2画出一条轴线 3画第二条轴线,该案例中采用的是3900间距的轴网 将鼠标放在轴网一端→向右移动,出现一条水平的虚线捕捉线→然后输入数据“3900”→ 回车键→画出第二条轴线 4可以依照以上方法,画出所有轴线,如果像本实例一样,轴线之间尺寸都是相同的,也可以使用“阵列”命令 选择一条画好的轴线→“修改轴网”选项卡→“阵列”→点选轴线→向右水平移动→输入 间距“3900”→回车键→输入阵列数“10”→回车键 5依照以上轴线画法,完成轴网,横向轴网的间距分别为8100,3600,8100轴网的常用设置:

6更改轴网符号 一般情况下轴网会按照阿拉伯数字一直排列下去,可以把横向的轴线改为用大写字母表示 双击轴网旁的小球→输入大写字母“A”→回车键 以后再画横向轴线时,便会从大写字母A开始排列 7不显示轴网编号或者两头显示轴网编号 点选一条轴线→单击轴网编号旁边的小方框→可切换是否显示轴网符号 8修改轴网符号位置 点选一条轴线→单击轴网编号附近的折断符号→拖拽小圆点,将轴网编号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标高的绘制方法: 标高在REVIT建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VIT建模中很多图元的定位都需要依靠标高来进行,因此建立一套精确详细的标高会使后面的建模过程方便很多。 标高绘制最好再轴网绘制之后进行,因为先画过轴网的话,绘制标高的时候会在里面图上显示轴网的位置,在绘制标高的时候能够有所参照。 9在左侧的REVIT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南立面”视图 10“常用”选项卡→“基准”面板→“标高” 11将鼠标移动至标高线左侧端点,直至出现竖向虚线捕捉线,输入需要偏移于该标高 线的高度,这里这条标高线为±,输入偏移数量为“5400”,回车

revit幕墙制作

目录 Rhino基础教程 (2) 1.1Rhino的界面介绍 (2) 1.2基本设置介绍 (2) 1.3常用命令介绍 (3) 1.4四.案例讲解 (8) 1.5五.学员练习 (8) Revit幕墙培训大纲 (8) 1.6第一章幕墙设计流程及思路 (8) 1.7第二章标高和轴网及幕墙相关构件的绘制和编辑 (10) 2.1.1创建标高 (10) 2.1.2编辑标高 (11) 2.2.1创建轴网 (14) 2.2.2编辑轴网 (15) 3.1.1绘制墙体 (16) 3.1.2编辑墙体 (23) 3.1.3小结 (27) 4.1.1创建楼板 (27) 4.2.1编辑楼板 (29) 4.2.2小结 (30) 5.1.1创建柱 (30) 5.2创建梁 (31) 1.8第三章方案设计阶段:绘制体量幕墙 (33) 1.9第四章施工图阶段:绘制实体幕墙 (41) 4.1创建玻璃幕墙、玻璃斜窗 (42) 4.2编辑玻璃幕墙 (45) 4.3玻璃斜窗屋顶 (46) 4.4小结 (47) 1.10第五章与实际结合的幕墙bim分类及画法 (48) 1.11第六章幕墙节点深化:族 (52)

Rhino基础教程1.1 Rhino的界面介绍 1.2 基本设置介绍

1.3 常用命令介绍1.点、线的创建 1.1点 1.2直线 1.3曲线 1.4圆 1.5椭圆 1.6圆弧 1.7矩形 1.8多边形 2.曲线编辑工具

3.从物件建立曲线 4.曲面工具 5.实体工具 6.曲面编辑工具 7.网格工具 8.分析工具 9.组合、群组

10.修剪、分割 11.工作平面设置 11.1设定工作平面与曲线垂直11.2设定工作平面至视图11.3设定工作平面为世界Top 12.视图设置 12.1平移视图 12.2旋转视图 12.3动态缩放 12.4全屏 12.5框选缩放 12.6切换视窗 12.7视图切换 13.显示模式 13.1线框模式 13.2着色模式 13.3渲染模式 13.4半透明模式 13.5艺术风格模式 13.6设置物件的显示属性14.选取工具

Revit结构建模之钢筋

Revit结构建模之钢筋 显示混凝土柱、梁、墙、基础和结构楼板中的钢筋。 可以在“结构”选项卡的“钢筋”面板上使用“钢筋”工具;也可以在选定适当的主体(如混凝土梁、柱、结构楼板或基础)时在“修改”选项卡的“钢筋”面板上使用“钢筋”工具。 有效的钢筋主体由一个“用于模型行为的材质”参数值为“混凝土”或“预制混凝土”的有效族组成。此外,对于墙、楼板和楼板边缘,只要它们包含混凝土层且“结构用途”实例属性设置为非结构以外的其他选项,即为有效的主体。请参见修改类型属性和更改材质的物理属性。 有效的主体中包含了下列族: ?结构框架 ?结构柱 ?结构基础 ?结构连接 ?楼板 ?墙 ?基础底板 ?条形基础 ?楼板边

注意可以允许“常规模型”图元作为钢筋的主体。在族编辑器中打开图元。在“属性”选项板上,选择“结构”部分中的“可将钢筋附着到主体”。将族重新载入到项目中。 钢筋限制条件用于设置和锁定各个钢筋实例相对其混凝土主体图元的几何图形。 从以下几方面而言,钢筋图元是特殊的: ?由完全灵活的几何图形组成 ?受制于其钢筋形状的定义 ?尺寸和位置完全由其他图元确定 主体图元(如墙中的窗)中的部分几何图形是由主体设置的,可能会随主体移动,它们还具有根据族和/或类型预先确定的固定尺寸。尺寸需要锁定才能锁定窗相对于其主体墙某条边的位置。 但是,钢筋会以任意尺寸弯曲。其位置和几何图形会更具对其主体几何图形的考虑以及其他钢筋的存在进行自动设置。一旦设置了几何图形,分配的限制条件将根据模型中的更改相应地移动和弯曲。 钢筋限制条件的类型 钢筋限制条件将钢筋操纵柄平面锁定到以下平面参照: ?混凝土图元表面 ?镫筋操纵柄平面。(仅限标准样式钢筋) 注意弧形钢筋可以形成到同心主体表面的限制条件。 在大多数情况下,钢筋操纵柄平面和参照平面必须平行。但是,钢筋端点操纵柄可以限制到角度最大为60 度的平面。

Revit实战绘图培训教程

Revit 6.1 实战绘图教程目录 Revit的工作界面 (2) 第一部分: Revit的实战绘图命令 一. 轴网设计 (3) 二. 标高设计 (4) 三, 柱设计 (5) 四. 墙设计 (7) 五.楼板设计 (10) 六.门窗设计 (12) 七,室外构件 (14) 八.楼梯设计 (17) 九.构件屋顶 (22) 十.转角墙连接 (24) 十一.房间的颜色填充 (24) 十二.屋顶设计 (25) 十三.图纸调入 (26) 十四.构件 (29) 十五.详图索引 (31) 十六.剖面处理 (33) 十七.模型的渲染及动画漫游的设置 (34) 十八.导出DWG和出图打印的设置 (38) 第二部分: 用户常见问题解析和常用的绘图技巧 1. 异型楼梯的绘制 (40) 2. 弧形楼梯和旋转楼梯的绘制 (40) 3. 多跑楼梯的绘制 (41) 4. 楼梯的出图显示 (41) 5. 吊顶的绘制 (41) 6. 地面拼花的绘制 (42) 7. 屏幕显示的细线模式 (43) 8. 关于视图属性中的基线及视图范围和平面区域命令 (44) 9. 对齐命令的应用 (45) 10. 尺寸标注样式的控制 (46) 11. 贴花命令的应用 (47) 12. 创建组和组的应用 (47) 13. 项目北的设定 (48) 14. 如何使用别的项目中的系统族类型如墙类型,楼板类型等 (49) 15. 如何将文件转换成低版本的DWG文件 (49) 16. 如何设置键盘操作的简化命令 (50) 17. 范围框的应用 (50) 18. 如何将Revit导出的DWG文件的图层与原有CAD文件的图层设置相匹配 (51) 1

Revit结构建模之结构墙

Revit结构建模之结构墙 “基本墙”族内的所有墙类型都有一个名为“结构用途”的实例属性,该属性具有下列值: 在使用“墙”工具时,Revit 假设您放置的是隔墙。无论您选择哪种墙类型,默认的“结构用途”值都是“非承重”。如果使用“结构墙”工具,并选择同一种墙类型,则默认的“结构用途”值为“承重”。在任一情况下,该值均为只读,但是您可以在放置墙后修改该值。 典型结构墙

Revit创建结构墙 1.在功能区上,单击(结构墙)。 o“结构”选项卡“结构”面板“墙”下拉列表(墙: 结构) o“设计”选项卡“构建”面板“墙”下拉列表(墙: 结构) 2.在“属性”选项板上的类型选择器下拉列表中选择墙的族类型。 3.(可选)通过单击“属性”选项板,修改要放置的墙的实例属性。请参见修改类型属性。 通过在“属性”选项板中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可以修改要放置的墙的类型参数。请参见结构墙属性。 4.在选项栏上指定下列内容: o标高。(仅限三维视图)为墙的墙底定位标高选择标高。可以选择一个非楼层标高。请参见标高。o深度。为墙的底部约束选择标高,或为默认设置“未连接”输入一个值。或者,如果希望墙从墙底定位标高向上延伸,请选择“高度”。请参见墙的高度/深度。 o定位线。选择在绘制时要将墙的哪个垂直平面与光标对齐,或要将哪个垂直平面与将在绘图区域中选定的线或面对齐。有关的样例请参见关于墙定位线。 o链。选择此选项,以绘制一系列在端点处连接的墙分段。 o偏移:(可选)输入一个距离,以指定墙的定位线与光标位置或选定的线或面之间的偏移(如下一步所述)。 5.绘制墙的形状。 如果在绘制墙后它们并未显示,您可能需要降低视图深度,或创建一个基础标高以用作当前楼层的基线。请参见视图范围和视图属性。

4.1.10-Revit用体量创建倾斜墙体

Revit用体量创建斜墙体 1、叶形斜墙的创建 问题:与地面垂直的弧墙以及逐渐扭曲的与地面倾斜的弧墙,用体量实心融合生成的会导致两道墙体都不与地面垂直? 解决方法: 用两个体量来绘制(体量实心拉伸+体量实心融合),再用空心体量将多余的剪切掉,如图1所示。 缺点:墙体的交接不是很完美。 图-1 (1)选择内建体量——融合命令——绘制上下截面样式——完成体量绘制。 (2)建完体量模型后——用面墙为体量附上需要的墙体类型,如图2所示。 图-2 2、转角斜墙的创建 问题:转角处斜墙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单用体量面墙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 解决办法: 这个转角处有两片墙体一片是垂直于地面,一片是倾斜于地面的,为了让两片墙体的交接处平滑所以初步分析得应该用体量来创建这两片墙体。

(1)先分析垂直的墙体,这片墙体上下都有开洞,上面是个转角窗的一部分而下面有门。 所以先用面墙生成一整面普通墙体。然后再创建一片幕墙,将幕墙的自动嵌入功能勾选。 最后在分别对两面墙体编辑轮廓使其满足立面要求的样式即可。 (2)再分析斜墙,乍一看这片墙亦应该用同样的办法。但是仔细观察可见这面墙的上部 的转角窗部分是沿着倾斜方向开洞的,而其下半部分的开窗是垂直于地面的。其实这也不是关键所在。最重要的是对于体量生成的面墙,这面墙是不能来编辑轮廓的。所以之前的办法全部被推翻。所以我们对这面墙分上下两部分处理。上半部分生成个面幕墙系统,然后编辑其网格的分布,最后分别改其嵌板的材质即可。由于倾斜的面墙不能编辑轮廓所以需要重新建出下半部分的体量;然后生成面墙开窗;最后线处理一下把多余的边线变成不可见线,如图3所示。 图-3 3、异形截面斜墙的创建 问题:这片斜墙从各层平面上看是“凹”字形的,这片斜墙虽然有底轮廓,但是其顶部是附着在曲面屋顶上的,所以这面斜墙是不能直接用融合来做的。 解决办法: 可以把这个异形墙体拆分为三个部分。 (1)先根据相应的平面图画出两面常规的墙体,再从剖面上编辑这两面墙的轮廓形状使 之与剖面的形状相同。剖面的顶部轮廓应尽可能与屋顶的底面相接。 (2)然后再来看看中间的墙体。这个墙体的剖面轮廓是阶梯状的,所以用内建模型来做, 将其族类别设置为墙体,然后在剖面上编辑轮廓最后生成实心拉伸,然后再用空心拉伸切出相应的形状。 (3)在此之后对于一般的墙体来说,就可以直接插窗了。但是这片墙的上下两个窗子在 垂直方向不是一个插入基准面的。所以还得用两个空心拉伸去剪切出两个洞口,最后用不基于墙的窗在相应的位置上建出要求的窗样式来。 (4)把位于这三片墙的交角处多余的边线用线处理工具中的不可见线替代就可以了。这

revit钢筋绘制教程

revit钢筋绘制教程 最近在做一个小项目,具体需求大概是在一个revit模型中的对应的楼板位置绘制钢筋。 由于刚接触Revit二次开发,之前也没有画过钢筋,所以在网上搜了一些用Revit画钢筋的资料。 Revit中是提供了用于为混凝土柱、梁、墙、基础墙和结构楼板中的钢筋进行建模的工具。因此我们是可以通过类似于画墙或者柱的方法来画钢筋的。 通过检索,Revit API 中提供了两种绘制钢筋的方法: 一是通过给定几何形状创建Rebar.CreateFromRebarShape(Document doc, RebarShape rebarShape, RebarBarType, …) 二是通过给定曲线创建Rebar.CreateFromCurves(Document doc, …, IList curves, …) 第一种CreateFromRebarShape是根据已有的的钢筋几何形状以及钢筋族,选择一个host绘制。后面 XYZ origin, XYZ xVec , XYZ yVec这三个参数设置插入点,以及约束条件。用这个方法试了很多次都满足不了我项目上的要求,而且使用这个方法之后,还需要配合 Rebar.ScaleToBox(XYZ origin, XYZ xVec, XYZ yVec)方法,把钢筋放置在给定的包围盒内。 放弃了CreateFromRebarShape,选用的是第二种CreateFromCurves方法。该方法同样是需要根据已有的的钢筋几何形状以及钢筋族,选择一个host绘制。 创建箍筋需要注意的几个输入参数的理解: 第二个参数(RebarStyle style)是选择钢筋类型,对于箍筋需要设置为:RebarStyle.StirupTie. 如果对于直线钢筋或纵筋设置为RebarStyle.Standard。bartype,我这里是选择的是项目中加载好的一个钢筋族。 第4,、5个参数(RebarHookType)是定义钢筋弯钩类型,此处我设为null。

BIM入门级教程-----Revit篇

BIM入门级教程‐‐‐‐‐Revit篇 沈阳建筑大学BIM工程研究中心 目录 第一章 BIM基本原理 ‐‐‐‐‐‐‐‐‐‐‐‐‐‐‐‐‐‐‐‐‐‐‐‐‐‐‐‐‐‐‐‐‐‐‐‐‐‐‐‐‐‐‐‐‐‐‐‐‐‐‐‐‐‐‐‐‐‐‐‐‐‐ 1 第二章 用户界面 ‐‐‐‐‐‐‐‐‐‐‐‐‐‐‐‐‐‐‐‐‐‐‐‐‐‐‐‐‐‐‐‐‐‐‐‐‐‐‐‐‐‐‐‐‐‐‐‐‐‐‐‐‐‐‐‐‐‐‐‐‐‐‐‐‐‐‐‐ 4 第三章 标高与轴网 ‐‐‐‐‐‐‐‐‐‐‐‐‐‐‐‐‐‐‐‐‐‐‐‐‐‐‐‐‐‐‐‐‐‐‐‐‐‐‐‐‐‐‐‐‐‐‐‐‐‐‐‐‐‐‐‐‐‐‐‐‐‐‐‐‐ 9 第四章 柱 ‐‐‐‐‐‐‐‐‐‐‐‐‐‐‐‐‐‐‐‐‐‐‐‐‐‐‐‐‐‐‐‐‐‐‐‐‐‐‐‐‐‐‐‐‐‐‐‐‐‐‐‐‐‐‐‐‐‐‐‐‐‐‐‐‐‐‐‐‐‐‐‐‐‐‐‐‐‐ 15 第五章 墙体 ‐‐‐‐‐‐‐‐‐‐‐‐‐‐‐‐‐‐‐‐‐‐‐‐‐‐‐‐‐‐‐‐‐‐‐‐‐‐‐‐‐‐‐‐‐‐‐‐‐‐‐‐‐‐‐‐‐‐‐‐‐‐‐‐‐‐‐‐‐‐‐‐‐‐‐ 26 第六章、门、窗 ‐‐‐‐‐‐‐‐‐‐‐‐‐‐‐‐‐‐‐‐‐‐‐‐‐‐‐‐‐‐‐‐‐‐‐‐‐‐‐‐‐‐‐‐‐‐‐‐‐‐‐‐‐‐‐‐‐‐‐‐‐‐‐‐‐‐‐‐‐‐ 37 第七章、楼板和屋顶 ‐‐‐‐‐‐‐‐‐‐‐‐‐‐‐‐‐‐‐‐‐‐‐‐‐‐‐‐‐‐‐‐‐‐‐‐‐‐‐‐‐‐‐‐‐‐‐‐‐‐‐‐‐‐‐‐‐‐‐‐‐‐‐ 42 第八章、楼梯与栏杆 ‐‐‐‐‐‐‐‐‐‐‐‐‐‐‐‐‐‐‐‐‐‐‐‐‐‐‐‐‐‐‐‐‐‐‐‐‐‐‐‐‐‐‐‐‐‐‐‐‐‐‐‐‐‐‐‐‐‐‐‐‐‐‐ 56

第一章 BIM基本原理 1、理解BIM工作流程 BIM工作流程更加强调和依赖设计团队的协作。仅仅安装BIM软件来取代CAD软件,仍然沿用现有的工作流程,所带来的帮助非常有限,甚至还会产生额外的麻烦。 传统CAD工作流程:设计团队绘制各种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明细表等,各种图之间需要通过人工去协调。 BIM工作流程:设计团队通过写作共同创造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去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各种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明细表等,无需人工去协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