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国家设计制造标准文件

锅炉国家设计制造标准文件

锅炉国家设计制造标准文件
锅炉国家设计制造标准文件

标准汇总

1概述

标准管理是本公司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本标准汇总使标准的管理贯彻执行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汇总是本公司锅炉产品执行标准的依据。

2职责

2.1技术部是标准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编制“标准汇总”,经技术部部长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后发布、实施。

2.2各相关部门对本部门标准的贯彻、实施负责。

2.3新标准的颁布,旧标准的作废,“标准汇总”需做修改时,应下发“技术通知单”。“技术通知单”由技术部编制,技术部部长校审。根据“技术通知单”由“标准汇总”持有者自行修改。

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

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 一.规程、规范、规则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3.《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4.《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5.《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7.《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9. 《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10. GB50273-2009《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 GBJ211-1987《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TSGG7001-2004《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 13. TSGG3001-2004《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 14. JB/T10354-2002《工业锅炉运行规程》 15. 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16. TSGG1004-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 17. GB24500-2009《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8. DL/T964-2005《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二.设计、制造标准 1.GB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2.GB/T1921-2004《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 3.GB/T9222-200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4.GB/T16508-1996《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5.GB/T11943-2008《锅炉制图》 6.JB/T1626-2002《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7.JB/T2190-1993《锅炉人孔和头孔装置》 8.JB/T2191-1993《锅炉手孔装置》 9.JB/T5341-1991《烟道式余热锅炉技术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0.JB/T6503-1992《烟道式余热锅炉通用技术条件》11.JB/T6734-1993《锅炉角焊缝强度计算方法》 12.JB/T6736-1993《锅炉钢构架设计导则》 13.JB/T9560-1999《烟道式余热锅炉产品型号编号方法》14.JB/T3191-1999《锅炉锅筒内部装置技术条件》15.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16.JB/T1609-1993《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 17.JB/T1610-1993《锅炉集箱制造技术条件》 18.JB/T1611-1993《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

锅炉本体设计热力计算部分

一.题目SHL35-1.6-A 二、锅炉规范 锅炉额定蒸发量 35t/h 额定蒸汽压力 1.6MPa 额定蒸汽温度 204.3℃(饱和温度) 给水温度 105℃ 冷空气温度 30℃ 排污率 5% 给水压力 1.8MPa 三.燃料资料 烟煤(AⅡ) 收到基成份(%) C ar H ar O ar N ar S ar A ar M ar 48.3 3.4 5.6 0.9 3.0 28.8 10.0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 daf= 40.0 %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 18920 kJ/kg 收到基成份校核: C ar+H ar+O ar+N ar+S ar+A ar+M ar=48.3+3.4+5.6+0.9+3.0+28.8+10.0=100 根据门捷列夫经验公式:Q net,ar=339C ar+1031H ar-109(O ar-S ar)-25.1M ar =339×48.3+1031×3.4-109×(5.6-3.0)-25.1×10.0 =19344.7kJ/kg 与所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误差为: 19344.7-18920=424.7kJ/kg<836.32kJ/kg(在A d=32%>25%下,合理)。 四.锅炉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 序号受热面名称入口'α漏风Δɑ出口''α 1 炉膛 1.3 0.1 1.4 2 凝渣管 1.4 0 1.4 3 对流管束 1. 4 0.1 1.5 4 省煤器 1. 5 0.1 1.6 5 空气预热器 1. 6 0.1 1.7

(工业锅炉设计计算P134表B3~P135表B4)由于AⅡ是较好烧的煤,因此'' 在1.3~1.5取值1.4。 五.理论空气量及烟气理论容积计算 以下未作说明的m3均指在标准状况0℃,101.325kPa的情况下体积。 序号名称 符 号 单位计算公式结果 1 理论空气 量 V0m3/kg V0=0.0889(C ar +0.375S ar )+0.265H ar -0.0333O ar =0.0889(48.3+0.375×3)+0.265×3.4-0.0333 ×5.6 5.10 8 2 RO2容积V RO2m3/kg V RO2 =0.01866(C ar +0.375S ar ) =0.01866(48.3+0.375×3) 0.92 2 3 N2理论容 积 2 N V m3/kg V0 N2 =0.79V0+0.008N ar =0.79×5.108+0.008×0.9 4.04 3 4 H2O理论 容积 2 O H V m3/kg V0 H2O =0.111H ar +0.0124M ar +0.0161V0 =0.111×3.4+0.0124×10+0.0161×5.108 0.58 4 5 理论烟气 量 y V m3/kg V0 y =V RO2 +V0 N2 +V0 H2O =0.922+4.043+0.584 5.54 9 (工业锅炉设计计算 P187) 六.各受热面烟道中烟气特性计算 序号名称 符 号 单位计算公式炉膛 对流 管束 省煤 器 空气 预热 器 1 平均过 量空气 系数 αav-(α’+α”)/2 1.4 1.45 1.55 1.65 2 实际水 蒸气容 积 V H2O m 3/k g 2 O H V+0.0161(αav-1) V0 0.617 0.621 0.629 0.637 3 实际烟 气量 V y m 3/k g Vg=V RO2 +0 2 N V+V H2O+(αav -1)V0 7.625 7.885 8.404 8.923 4 RO2 容积份 额 r RO2- g RO V V 2 0.120 9 0.116 9 0.109 7 0.103 3 5 H2O 容积份 额 r H2O- g H V V 2 O0.080 9 0.078 8 0.074 9 0.071 4 6 三原子 气体容 积份额 r q-r RO2+r H2O0.201 8 0.195 7 0.184 6 0.174 7

关于印发《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011〕135号)

关于印发《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011〕 135号) 国质检特函…2011?135号 关于印发《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 (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为了加强锅炉设计环节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总局在充分调研、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是一项新工作,请各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督促锅炉生产单位提升锅炉设计水平,确保锅炉设计符合?规程?及其相应标准的要求,督促鉴定机构认真开展节能审查工作。对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情况和问题,

请及时报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八日 相关资料下载: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doc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 一、审查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基本要求。 1. 锅炉节能审查工作应当结合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进行,由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承担;

2. 申请节能审查的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证; 3.锅炉制造单位不得将未经节能审查的锅炉设计文件用 于制造。 二、审查内容及项目分类 审查内容包括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等涉及锅炉经济性能的内容以及文件资料完整性是否符合?规程?第二章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审查项目分为A类和B类。A类项目为?规程?明确要求的内容,应当全部符合;B类项目为相关节能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内容,是节能审查的基础参数,对不符合项目应当进行修改。审查重点如下:(一)锅炉设计文件方面主要包括:锅炉设计说明书、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热力计算书、介质流动阻力计算书。 (二) 锅炉结构方面主要包括:炉膛结构、燃烧系统、受热面、检查(修)门(孔)、炉墙、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三)监测计量仪表方面主要包括: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能效测试和控制计量孔(点)。 (四)锅炉辅机方面主要包括:鼓风机(一次、二次鼓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循环泵和蒸汽泵、水处理系统等。 具体审查项目按照“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项目表”(见附件1)进行。

锅炉参数

山西潞安集团和顺李阳煤业有限公司 锅炉房设备选型及技术规格书 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十二月 1.4t/h蒸汽锅炉设计参数: 型式:单锅筒纵置式链条炉

型号:DZL4-1.25-WIII(Q) 数量:2台(全年运行锅炉,其中1台4t/h锅炉为检修和特殊情况时备用,以保证不影响本矿生产、生活用热) 额定蒸发量:4t/h 工作压力:1.25MPa 蒸汽温度:194℃ 锅炉进水温度:20℃ 锅炉本体受热面积:89.8m2 炉排有效面积:5.6m2 排污率:5% 锅炉热效率:77.67% 锅炉水容积:4.2 m3 排烟温度:165℃ 燃料粒度:0~25mm 燃烧方式:链条炉排 出厂方式:链条快装 设计燃料:Ⅲ类无烟煤或瓦斯气(选用)。 瓦斯气:本矿井属于高瓦斯矿,工业场地设有瓦斯抽放站。锅炉燃料优先采用瓦斯抽放站抽出来的瓦斯,瓦斯抽放纯量为50m3/min,浓度为15%,但作为锅炉燃用气,需要将其浓度提升至30%以上。 Ⅲ类无烟煤主要来自井田内的15号煤。环保要求,燃煤锅炉燃烧本矿开采的15#煤洗选后精煤,灰分15.88%,硫分1.2%,发热量29.61MJ/kg。井田内15号原煤的发热量(Qgr.d)30.01MJ/kg,原煤灰分(Ad)为19.10%,全硫(St.d)为1.98%。浮煤经洗选后灰分(Ad)可降至7.73%,全硫(St.d)可降至1.00%。 1.1锅炉辅机及配套设备技术参数: 1.1.1.鼓风机:G6-45-11 No.6.3型,2台, 风机参数:风量6089m3/h,风压1529Pa,电机功率:5.5kW; 1.1. 2.引风机:Y10-21№9D型,2台,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GBJ41一79 (试行) 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试行日期:1980年12月1日 关于颁发《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的通知 (79)建发设字第607号 (79)一机设院联字1823号 (79)冶色字第3380号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的要求,由第一机械 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九六四年颁发的《工业锅 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3-64进行了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 订后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79为国家标准,自1980年12月1日起试行。 本规范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 院负责。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第一机械工业部 冶金工业部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由第一机 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和冶金工业部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单位和高等 学校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64年颁发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 3-64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向全国有关地区和单位进行 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测试工作,总结了建国以来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 并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二章和四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修改了原规范的适用范 围、设备选用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充实了燃烧煤的设施、热工监测和控制以及安 全保护方面的内容;新增加了燃烧重油的设施、燃烧天然气的设施、热水锅炉及 附属设施和厂区热力管道方面的内容。 为了使本规范在试行过程中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希各有关部 门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在发现本规范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时,请将意见 和有关资料寄交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并抄送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第一机械工业部 冶金工业部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锅炉及燃烧设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燃烧煤的设施 第三节燃烧重油的设施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记录(2014728修改)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记录 锅炉型号: 制造单位名称: 制造许可级别: 鉴定评审编号: TSWJGLHE01- 河北省特种设备学会

审查结论 审查综合结论: 审查人年月日与申请单位交换意见: 申请人年月日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记录 鉴定项目与要求鉴定记录 一、报审资料1.申请鉴定的设计文件目录(B) 2.锅炉设计说明书(B) 3.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B) 4.设计图样:包括锅炉总图,组件装配图(或锅炉本体图),部件装配图,受压元件图(有开孔的元件应有展开图),主要支承、吊挂件零件图,管道系统图,介质流程图(B),安全附件、仪表布置图,主要支承、吊挂系统图,热膨胀系统图(对于散装锅炉),绝热、保温系统图 5.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及计算结果汇总表 6.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及计算结果汇总表 7.锅炉水循环(包括汽水阻力)计算书或水动力计算结果汇总表(自然循环的锅壳式锅炉除外)(B) 8.主要支承、吊挂件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9.各项保护装置整定值 10.其它与鉴定工作相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 对于A级锅炉,还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过热器壁温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2.烟风阻力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3.热膨胀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4.热力计算书或热力计算书汇总表(B) * 对于A级高压以上的锅炉,还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 1.再热器壁温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B) 2.汽水及水处理系统图(B) 1

鉴定项目与要求鉴定记录 二、总体图面审查1.申请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级别应符合申请单位的制造许可证范围,所冠单位名称同制造许可证。 2.锅炉制图应符合GB/T11943-2008标准和其它相关机械制图标准,图面整齐、清楚、投影关系正确。 3.图纸上锅炉型号、参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4.设计文件中有关设计、校核、批准等人员的签名应齐全。 三、总图审查1.应有一张代表性的总图。 2.执行的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至少有设计、制造、安装、水质、节能等)应符合要求。 3.蒸汽锅炉总图上应标明出最低及最高安全水位位置(锅壳式蒸汽锅炉应标注最高火界位置)。C、D级蒸汽锅炉应标明设计正常水位时水容积。 4.总图上应有“本锅炉必须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证的单位安装”的字样。 5.总图上应有“本锅炉用压力管道元件必须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证的单位制造”的字样。 6.有过热器的锅炉,总图应标明锅筒工作压力。 四、总体结构 (含 本体图和有关部件图 )审 查1.本体图和有关部件图技术条件中应标明有关设计、制造标准,探伤标准,热处理、水压试验及焊接材料等要求,明细表中各受压元件栏目内应注明材质规格、钢号及标准(锻件应注明锻)。 2.锅炉水循环系统应当能够保证锅炉在设计负荷变化范围内水循环的可靠性,保证所有受热面都得到可靠的冷却;受热面布置时,应当合理地分配介质流量,尽量减小热偏差。热水锅炉的结构还应保证锅炉各循环回路的水循环正常,所有受热面都应得到可靠的冷却并且能够防止汽化。 (1)水管锅炉下降管入口上部边缘距离锅筒最低水位线的高度≥1.5 g W 2 2 (W0为下降管中水的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上升管入口与下降管入口应保持一定距离,或在其间加挡板;几根下降管的上接口距离不宜太近;自然循环锅炉下降管段不得受热(不含对流受热面)。 (2)水冷炉排管与水平夹角一般为8~10°;立式锅炉横水管应有一定的倾斜度。 (3)热水锅炉炉膛内各受热面管的外径应大于38mm。 (4)锅壳蒸汽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100mm;对于内径不大于1500mm 卧式锅壳锅炉的最低安全水位,应当高于最高火界75mm。 (5)直读式水位计和水位示控装置开孔位置,应当保证该装置的示控范围包括最高、最低安全水位。 2

工业锅炉安全技术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941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工业锅炉安全技术标准 版本

工业锅炉安全技术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锅炉是生产蒸汽的设备,它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再利用热能产生蒸汽。锅炉的危险因素包括:锅炉在运行时,不仅要承受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而且要遭受介质的侵蚀和飞灰磨损,因此具有爆炸的危险。如果锅炉在设计制造及安装过程中存在缺陷或因年久失修,或违反操作规程都可能出现严重的事故。 一、锅炉安全的重要性 1.锅炉、压力容器的工作条件:承受压力和温度;接触腐蚀性介质;容易超载;连续运行。 2.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危害严重:冲击波;碎

片伤人;介质外溢,造成事故。 二、锅炉安全的连锁系统 1、连锁装置:为防止操作失误而设置的控制机构 2、报警装置:锅炉运行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致使锅炉处于危险状态时,能自动发出声、光或其他明显报警信号的仪器。 3、计量装置:是指自动显示锅炉运行中与安全有关的工艺参数或信息的仪表装置。 4、卸压装置:是指锅炉超压时能自动泄放压力的装置。 三、锅炉安全装置: 1、安全阀 (1)安全阀作用:当锅炉压力超过预定的数值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排汽泻压,将压力控制在允许

范围内,同时发出警报!当压力降到允许值时,安全阀又能自行关闭,使锅炉在允许的压力范围内继续运行。 (2)安全阀的选用:购买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厂产品要有合格证。根据容器特性选用安全阀。 (3)安全阀的安装 ——安全位置:垂直安装,在锅筒最高位置,且便于平时维护。 ——连接方式:法兰连接;螺纹连接;焊接连接。 ——排放要求:排汽管直通安全地点。 (4)安全阀的维护保养 ——经常保持清洁,防止锈蚀或堵塞; ——经常检查铅封是否完好;

DZL1.4-0.7锅炉产品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锅炉简介 二、设计规范及技术依据 三、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 四、锅炉结构 五、炉烘与燃烧设备设计 六、锅炉辅机及其参数 七、锅炉所配安全附件 八、锅炉水质要求 九、其他

产品设计说明书 一、锅炉简介: DZL1.4-0.7/95/70-AⅡ锅炉是在老式DZL型锅炉的基础上,经过优化设计的卧式快装单锅筒纵置式三回程水火管锅炉,封头采用椭圆形封头,烟管采用螺纹烟管,烟气经炉膛从锅炉筒后部两侧经翼形烟道进入前部烟箱,后经螺纹烟管进入后烟箱,经除尘器、引风机尽进入烟囱。采用炉篦以小块炉排片为主,中间由滚轮支承,密闭风室与具有调风、放灰相匹配的轻型链条炉排,由上煤机、无级调速箱,实现机械进煤,配有鼓引风机和出渣机,实现机械通风和出渣机械化。 二、设计规范及技术依据: 1、《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3、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4、GB/T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5、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 6、GB50273-2009《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GB50211-2004《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GB/T16508-96《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9、《层状燃烧及流化床燃烧工业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10、《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标准方法——烟风阻力计算》,2003. 11、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12、GB/T18342-2001《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13、JB/T1609-1993《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 14、JB/T1610-1993《锅炉集箱制造技术条件》 15、JB/T1611-1993《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 16、JB/T1619-2002《锅壳锅炉本体制造技术条件》 17、JB/T1613-1993《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 18、JB/T1612-1994《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 19、JB/T1615-1991《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 20、GB/T18342-2001《链条炉排锅炉用煤技术条件》 三、锅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有关数据 1、锅炉参数 锅炉供热量 1.4MW 额定工作压力0.7MPa 出水温度95℃ 回水温度70℃ 2、设计燃料Ⅱ类烟煤Q net. ar=17694kJ/kg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1001-2004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Boiler Design Docments Appraisal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04年6月28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鉴定内容及要点 (1) 第三章鉴定程序 (2) 第四章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 (4) 第五章监督管理 (4) 第六章附则 (5) 附件1 申请单位提供的锅炉设计文件 (6) 附件2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 (8) 附件3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报告 (9) 附件4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盖章资料清单 (10)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保证锅炉产品的安全性能,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条例》规定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文件应当按照本规则进行鉴定。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的设计文件鉴定,是指对锅炉设计中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的审查,一般不包括锅炉的制造工艺、使用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等有关内容。 第四条锅炉产品设计文件鉴定工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承担。 第五条锅炉设计鉴定工作应当在锅炉制造前进行,锅炉制造单位不得将未经鉴定或者鉴定未通过的锅炉设计文件用于制造。 锅炉制造单位对已经通过鉴定的锅炉设文件进行修改,必须符合本规则第三章的规定。 第六条申请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制造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证。 对于正在申请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以下简称制造许可)的单位,如果其制造许可申请已被受理并在有效期内,则可以申请锅炉设计文件鉴定。 第七条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技术要求依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境外制造单位短期内难以完全执行上述中国锅炉安全技术规范的,应当按照《锅炉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第四十四条至第五十条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则的实施。 第二章鉴定内容及要点 第九条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范围包括锅炉本体受压部分、安全附件、锅炉本体烟道以及平台、步道、扶梯等涉及安全性能的内容。 -1-

GB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给水:送进锅炉的水。主要由汽轮机的凝结水、补给水、生产返回水和各种热力设备的疏水等组成。 锅水:指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着受热沸腾而产生蒸汽的水。 GB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2009.3.23

《工业锅炉水质》 一、修订概况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的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计划编号:20064862-T-469),对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进行的修订。 1、修订原则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修订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性 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修订。 (2)连续性 GB1576自1979年颁布以来,经历了1985年、1996年和2001年三次修订,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标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近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该标准为确保我国工业锅炉安全运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鉴于此,凡是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且能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执行有效的内容,在新标准中均予以保留。GB/T1576-2008是在GB1576-2001基础上进行修改、充实、完善的。 (3)适用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工业锅炉产品发展趋势,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的适用范围在2002年修订时已将工业锅炉额定压力扩大至小于3.8MPa,本标准在修订时适用范围随之扩大到小于3.8MPa。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近几年贯流锅炉、直流锅炉得到广泛应用,这种锅炉对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标准已不适用于这类锅炉的要求;再则,用于工业锅炉的阻垢剂和除氧剂的种类日渐增多,效果也比原标准规定的药剂有所提高,新标准应适应发展的要求;另外,在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修订标准时,对有关指标作出相应的规定。 (4)可操作性 充分考虑我国锅炉水处理现状和现有的分析条件、技术水平、可能达到的程度进行修订。针对原标准中个别水质指标的测试方法难度较大,例如悬浮物测定,不少单位不具备测试条件,为此参照了国外和国内同类标准作了修改,以便使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 (5)先进性 参考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的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使修订后标准的技术性、科学性、先进性有所提高。在修订本标准时,充分参考了ISO(国际标准)、JIS(日本标准) 、BS(英国标准)、美国ASME的锅炉水质导则等。 (6)针对原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标准本身的不足进行修订。 (7)根据试验结果和锅炉用户的实践经验修订水质控制项目的具体指标。 2、本标准与GB1576-2001的主要差异 ——根据我国政府入世时的承诺,使标准符合《贸易技术壁垒协议(TBT)》的规定,本标准性质由强制标准修订为推荐标准; ——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进行编写,增加了目次、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章节; ——适用范围扩大到额定压力小于3.8MPa的锅炉,并规定了本标准不适用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

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 一、审查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基本要求。 1. 锅炉节能审查工作应当结合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进行,由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承担; 2. 申请节能审查的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证; 3.锅炉制造单位不得将未经节能审查的锅炉设计文件用于制造。 二、审查内容及项目分类 审查内容包括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等涉及锅炉经济性能的内容以及文件资料完整性是否符合《规程》第二章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审查项目分为A类和B类。A类项目为《规程》明确要求的内容,应当全部符合;B类项目为相关节能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内容,是节能审查的基础参数,对不符合项目应当进行修改。审查重点如下: (一)锅炉设计文件方面主要包括:锅炉设计说明书、锅炉安

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热力计算书、介质流动阻力计算书。 (二) 锅炉结构方面主要包括:炉膛结构、燃烧系统、受热面、检查(修)门(孔)、炉墙、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三)监测计量仪表方面主要包括: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能效测试和控制计量孔(点)。 (四)锅炉辅机方面主要包括:鼓风机(一次、二次鼓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循环泵和蒸汽泵、水处理系统等。 具体审查项目按照“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项目表”(见附件1)进行。 三、审查程序 审查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出具报告。 (一)申请。 申请单位应按以下要求提交“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 1. 对于新设计的锅炉,锅炉制造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提交“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时,应当按本办法要求同时提交“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见附件2)。 2. 对于已经通过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申请单位申请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时,只需提交“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 3. 对于已经通过节能审查的锅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的,只需提供修改部分的设计文件。 (二)受理。 1. 鉴定机构对申请单位提交的锅炉设计文件确认后,在申请单位提交的“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中签署意见。 — 2 —

锅炉用水标准

锅炉用水标准 时间:2007年11月2日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 二、水质标准 1、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 合表1规定 表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1-10批准2001-10-01实施

2) 碱度mmo1/L的基本单元为c(OH-、1/2CO2-3、HC03-),下同。 对蒸汽品质要求不高,且不带过热器的锅炉,使用单位在报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 构同意后,碱度指标上限值可适当放宽。 3) 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时应除氧,额定蒸发量小于6t/h的锅炉如发现局部腐蚀 时,给水应采取除氧措施,对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等于0.05mg/L。 4) 如测定溶解固形物有困难时,可采用测定电导率或氯离子(C1-)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但溶 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与氯离子(Cl-)的比值关系应根据试验确定。并应定期复试和修正此 比值关系。 5) 全焊接结构锅炉相对碱度可不控制。 6) 仅限燃油、燃气锅炉 2、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2t/h,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1.0MPa的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如对汽、水品质无特殊要求)也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排污和清洗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3 、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进行锅外水处理,对于额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非管架式承压的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必须对锅炉的结垢、腐蚀和水质加强监督,认真做好加药工作,其水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1)锅炉总体设计详解

第1章锅炉总体设计 1锅炉设备及其工作过程 1.1锅炉设备 将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或其它热能释放出来的热量,通过金属受热面传递给净化的水,将其加热成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水或蒸汽的换热设备,称为锅炉。 锅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汽水的压力容器,炉是燃料燃烧的装置。通常把燃料的燃烧、放热、排渣称为炉内过程;把工质水的流动、传热、热化学等称为锅内过程。 锅炉由一系列设备组成,这些设备可分为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类。现代大型自然循环高压锅炉所具有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如下: (1)炉膛保证燃料燃尽并使出口烟气冷却到对流受热面能安全工作的程度。 (2)燃烧设备将燃料和燃烧所需空气送入炉膛并使燃料着火稳定,燃烧良好。 (3)锅筒是自然循环锅炉各受热面的集散容器,将锅炉各受热面联结在一起,并和水冷壁、下降管等组成水循环回路。锅筒内储存汽水,可适应负荷变化,内部设有汽水分离装置等以保证汽水品质。直流锅炉无锅筒。 (4)水冷壁是锅炉炉膛内的主要辐射受热面,吸收炉膛辐射热加热工质,并用以保护炉墙。而将后水冷壁管拉宽节距的部分称为凝渣管,用以防止过热器结渣。 (5)过热器将饱和蒸汽加热到额定的过热蒸汽温度。生产饱和蒸汽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无过热器。 (6)再热器将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加热到较高温度,然后再送到汽轮机中压缸膨胀作功。用于大型电站锅炉以提高电站热效率。 (7)省煤器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给水,以降低排烟温度,节约燃料。 (8)空气预热器加热燃烧用的空气,以加强着火和燃烧;吸收烟气余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为煤粉锅炉制粉系统提供干燥剂。 (9)炉墙是锅炉的保护外壳,起密封和保温作用。小型锅炉中的重型炉墙也可起支承锅炉部件的作用。 (10)构架支承和固定锅炉各部件,并保持其相对位置。 锅炉的辅助设备及其作用如下: (1)燃料供应设备贮存和运输燃料。 (2)磨煤及制粉设备将煤磨制成煤粉并输入燃用煤粉的锅炉燃烧装置中燃烧。 (3)送风设备由送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加热后输往炉膛及磨煤装置应用。

生物质直燃锅炉设计计算

生物质直燃锅炉设计计算 生物质直燃锅炉设计计算 3.1锅炉设计时主要的结构尺寸 1)炉膛净空尺寸:250×250×1400 2)炉排有效面积250×600,共做3块,炉排小孔4mm,开孔率40%,炉排下两侧装导轨,机械传动 3)前拱高200,长50; 4)后拱高180,长300 3)炉顶出口:天圆地方结构,出口60mm 4)点火炉门80×80,装在侧强 5)看火孔42mm 6)炉前装料斗 7)料层厚度60mm 6)炉顶装省煤器,管子18mm,前后各布置测点一个。 8)每隔300mm一个测点,测点预留孔14mm,烟囱上布置一个测点 9)支架高度800mm 10)炉膛内衬80mm厚,布置抓钉 11)整体用不锈钢外包装 12)支架高度800mm 13)整体外形长宽高:760×410×2200

3.2试验原料 本试验是采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玉米秸秆颗粒燃料),是由生物质燃料成型机压制而成的。其尺寸是圆柱形,直径是8mm,燃料颗粒自然堆积密度为554.7kg/m3,其颗粒密度为1200kg/m3。 实验前用氧弹式量热仪测定玉米颗粒燃料的收到基净发热量qnet,ar , qnet,ar=15132kJ/kg。 由燃料元素分析仪分别测定其收到基中C,H,N,S,O的含量,得到: Car=44.92%,Har=5.77%,Nar=0.98%,Sar=0.21%,Oar=31.26%。 用燃料工业分析仪分别测定其收到基水分含量(Mar),收到基挥发分含量(Var),收到基固定炭含量(Far),收到基灰分含量(Aar)。如下: Mar= 9.15%,Var= 75.58%,Far= 7.56%,Aar= 7.71%。 3.3直燃锅炉设计的相关参数 1)锅炉功率要求:10 kW; 2)温度:查阅暖通空调设计指南(P63)可以得到室内空气温度在16-24℃范围内[2],在试验期间实际测得当时温度为16℃,室外环境温度t0=10℃,排烟温度tpy低于烟气露点,150℃左右 [20],tpy =165℃; 3)热负荷:查相关锅炉设计手册得炉排单位面积热负荷经验值700~1050kW/m2 [3-8],由于低温及燃料易燃尽时取上限,所以取qF= 1050 kW/m2;炉膛单位容积热负荷经验值235~350kW/m3 [3-8],

锅炉节能审查

山东省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试行) 一、总则 为规范我省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工作,根据《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和《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特种设备监察条例条例》规定范围内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三、基本要求。 1. 锅炉节能审查工作一般应当结合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进行;对已经通过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需要补交锅炉节能方面的相关技术资料,具体参见附件2“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文件清单”。 2. 申请节能审查的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持有相应级别的锅炉制造许可证。 3、对正在申请锅炉制造许可的单位,如果其制造许可申请已经被受理并在有效期内,可以申请设计文件节能审查。 四、节能审查内容及要求 1、锅炉节能审查内容包括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等涉及锅炉经济性能的内容。 2、各类工业锅炉的设计热效率值应当满足《规程》附件A中限定值的要求,电站锅炉热效率值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者设计要求。 3、锅炉结构、设计参数、计量检测控制仪表、辅机等的设计与配备应当满足《规程》第二章的有关规定。 4、审查项目分为A类和B类。A类项目为《规程》明确要求的内容,应当全部符合;B类项目为相关节能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的内容,是节能审查的基础

参数,对不符合项目应当进行修改。具体类别见附件3“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项目记录表”。 5、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应当符合《规程》及本办法的要求。 6、设计说明书和安装使用说明书应包括《规程》第七条中相关要求。 7、锅炉的设计计算应包括热力计算、烟风阻力计算和介质动力计算。各计算书应包括计算依据的标准、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汇总表。计算项目应齐全。 8、锅炉的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应符合《规程》要求,并与锅炉结构相符。 9、锅炉结构包括燃烧设备(炉拱、炉排、燃烧器等)、炉膛结构、各受热面布置、检修门(孔)等应符合《规程》中相关要求。燃烧器应标明其型号、功率、压头等参数。 10、炉墙、保温的设计及材料与厚度的选择应满足《规程》中关于炉体温度的要求。应明确标明炉墙、保温的材料和厚度。 11、锅炉计量、检测、控制仪表的配置应满足《规程》附录B的要求。锅炉本体及尾部烟风道应预留能效测点。各仪表宜标明是否属于供货范围。 12、锅炉配套辅机包括:鼓、引风机、循环水泵、补水泵等,应在设计说明和总图中明确标明其型号、压头、流量、功率等参数。风机、水泵的选型应与阻力计算结果相适应。 五、节能审查程序 1、新设计锅炉产品节能审查程序 (1)申请单位在提交“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的同时提交“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一式两份。“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书”格式见附件1。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需提交的资料见附件2。 (2)受理 鉴定机构对申请单位提交的锅炉设计文件进行确认,并在申请书中签署意见。

锅炉技术规格书

目录 1 总则 2 适用标准规范 3 供货范围 4 设计界面划分和设计协调 5 设计基础条件 6 设计运行条件 7 锅炉设计和制造技术要求 8 仪表与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9 分包与外购 10 监造和检验 11 包装和运输 12 安装现场保管 13 性能考核、保证和验收 14 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 15 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

1.总则 1.1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青海大美甘河工业园区尾气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热电装置3台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辅助设备。 1.2本技术规格书规定了锅炉及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性能考核、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这些要求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1.3锅炉供货厂商遵循本技术规格书并不解除锅炉供货厂商的锅炉设计等任何责任和义务。 2.适用标准规范 2.1锅炉供货厂商在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如下最新版有效标准规范: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标准》JB/T337 5 《蒸汽锅炉参数系列》GB753 《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SD268 《电站锅炉技术条件》JB/T669 6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12145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00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 4 《电站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JB/T210 《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JB/T160 9 《锅炉集箱制造技术条件》JB/T161 《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JB/T161 1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JB/T161

3 《锅炉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JB/T162 《锅炉锻件技术条件》JB/T962 6 《锅炉内部装置技术条件》JB/T319 1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 GB3087 《管式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条件》JB161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GB9222 《锅炉油漆和包装技术条件》JB161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 7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T612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2锅炉供货厂商在设计、制造、检查、试验、包装及运输过程中,如有新标准规范发布,则应按新标准规范执行。 2.3如所使用的标准规范相互存在矛盾时,锅炉供货厂商应按更严格的标准规范执行。 3.供货范围 锅炉供货厂商的供货范围包括锅炉及辅助设备,详见附件1《供货范围》。 4.设计界面划分和设计协调 见附件2《设计界面划分和设计协调》。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程序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程序 Boiler Design Documents Appraisal Procedure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2) 第二章 鉴定内容 (2) 第三章 鉴定程序 (3) 第四章 职责和监督管理 (6) 第五章 附则 (6) 附件1 申请单位提供的锅炉设计文件 (7) 附件2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 ............... (8) 附件3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报告 (9) 附件4 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盖章资料清单 (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TSG Gl001—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条例》规定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文件应当进行鉴定。 第二条本程序适用于由境外制造单位制造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条例》规定范围内的锅炉的设计文件鉴定。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授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特检中心)承担境外制造单位的锅炉设计文件鉴定工作。 第四条本程序所称的设计文件鉴定,是指对锅炉设计中的安全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的审查,一般不包括锅炉的制造工艺、使用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等有关内容。 第五条申请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制造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证。 对于正在申请特种设备(锅炉)制造许可(以下简称制造许可)的单位,如果其制造许可申请已被受理并在有效期内,则可以申请锅炉设计文件鉴定。 第六条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技术要求依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有关的中国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境外制造单位短期内难以完全执行上述中国锅炉安全技术规范的,在征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的同意后,可以采用国际上成熟、完整体系,并被多数国家采用的技术规范,但同时必须满足《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第四十四条至第五十条的要求。 第二章鉴定内容 第七条锅炉设计文件鉴定范围包括锅炉本体受压部分材料、结构、强度以及安全附件等涉及安全性能的内容。 第八条对于第一次提交设计鉴定的锅炉,申请单位应当按照附件1的要求提供设计文件。对于已经通过鉴定的锅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只需提供修改部分的设计文件。 第九条锅炉零部件的结构形式采用相应国家锅炉设计标准规定标准结构的,被鉴定的设计文件中可以不包括其具体的设计图样和相应的计算资料,但必须在其关联的图样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