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建简单以太网

组建简单以太网

组建简单以太网
组建简单以太网

-------------学院

课程设计III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组建简单以太网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网络1202

成绩

指导教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5年 3月 7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设计名称:课程设计III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简单以太网

完成期限:自2015 年 3 月 5 日至2015 年 3 月13 日共 2 周

设计内容:

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构建一个局域网(有计算机、交换机和集线器构成),并且对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配置,让局域网中的每台计算机可以相互通信

认识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掌握组建以太网的技术与方法:网卡、安装配置、连通性测试等。

指导教师:教研室负责人:

课程设计评阅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PacketTracer软件组建一个简单的以太网,并采用PacketTracer软件作为网络模拟开发环境实现该以太网,测试其连通性,采用计算机网络原理进行配置和连接,使本以太网具有基本的连接、通信功能,由此对网络结构有所掌握和学习。

关键词:计算机;以太网;PacketTracer

目录

1 课题描述 (1)

2 原理介绍 (2)

2.1 实验目的及要求 (2)

2.2网络设备概述 (2)

2.2 以太网介绍 (3)

3 以太网设计与实现 (5)

3.1网络的设计 (5)

3.2 PC机的IP设置 (5)

4测试及分析 (7)

4.1测试连通性 (7)

4.2分析注意事项 (10)

5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1 课题描述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认识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掌握组建以太网的技术与设计方法;并且基本了解网卡的安装、配置驱动程序、配置TCP/IP协议、连通性测试等操作,对计算机网络原理有实践性认识,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开发工具:PacketTracer

2 原理介绍

2.1 实验目的及要求

a.实验目的:

使用双绞线实现双机通信使用交换机构建简单的局域网理解传输介质、网络拓扑、交换机等概念掌握直通和交叉双绞线的制作掌握交换机的使用。

b.实验器材:

PC计算机、网卡、网线、RJ-45接头、集线器/交换机等。

Windows 操作系统;TCP/IP协议;Cisco Packet Tracer。

c.实验要求:

正确安装与设置DNS服务器。

2.2网络设备概述

(1) 服务器

服务器(SUMA)在硬件、软件等各个方面与普通的计算机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它作为网络的灵魂,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处理任务,而且还要保证网络服务的稳定。服务器具有可扩展性(Scalability)、可用性(Usability)、可管理性(Manageability)、可利用性(Availability)等四个特性。服务器可以按外观、构架、应用层次、用途等进行详细划分。服务器的CPU、主板、内存、硬盘等和PC机相比都比较特殊。局域网就是以网络服务器为核心组建的网络。

(2)集线器

集线器工作在OSI模型第一层,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集线器的分类方式比较多,其中可以按独立式、堆叠式、模块式进行划分。集线器之间有级联和堆叠两种方式。

(3)交换机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是局域网中一种核心的存储转发设备。其基本功能有地址学习、转发/过滤决定、避免环路;交换方式有存储转发、直通式、无碎片模式三种。交换机可以根据传输速度和传输介质、应用层次、交换机结构、交换机工作的协议层次等进行详细划分。交换机作为网络设备和网络终端之间的纽带,是组建各种类型局域网都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设备。

交换机还最终决定着网络的传输速率、网络的稳定性、网络的安全性以及网络的可用性。

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存储转发(Store-Forward)技术或直通(Cut-Through)技术来实现信息帧的转发,也称为交换式集线器。交换机和网桥的不同在于:交换机端口数较多,数据传输效率高,转发延迟很小,吞吐量大,丢失率低,网络整体性能增强,远远超过了

普通网桥连接网络时的转发性能。一般用于互连相同类型的局域网,如以太网与以太网的互连。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 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

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MAC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隔离广播风暴,减少误包和错包的出现,避免共享冲突。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 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4) 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象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应用第三层交换技术即可实现网络路由的功能,又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的网络性能。

2.2 以太网介绍

(1)以太网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共享式以太网

交换式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

光缆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

10/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

两台计算机通过交叉双绞线连接后可以实现双机通信。

(2)交换机级联:

直通线级联:直通线的一端接到交换机的普通端口,另一端接到交换机的 Uplink端口。

交叉线级联:交叉线的两端分别连到两台交换机的普通端口上。

(3)交换机堆叠:

星形堆叠:用一台有多个堆叠端口的交换机作为堆叠中心,其它交换机通过堆叠电缆与该交换机连接在一起。

菊花堆叠:通过堆叠电缆将交换机一个一个串接起来,每台交换机都只能同自身相邻的交换机相连接

3 以太网设计与实现

3.1网络的设计

以PacketTracer软件作为网络模拟开发环境组建简单以太网,需要服务器、交换机、集线器和PC机若干,PC机和交换机、交换机和集线器、交换机和服务器之间采用直通双绞线相连,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采用交叉线相连,模拟拓扑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网络拓扑图

3.2 PC机的IP设置

对每一台pc端进行IP地址的的配置,同时还要对服务器进行IP地址的配置,以实现各台PC端之间、PC机与主机之间的相互连通,其中要注意的是每一个相互联通的两端之间应属于同一个网段,才能保证局域网的连通性。其中IP地址的配置如下图所示:

其中PC0的IP地址如下图3.2所示:

3.2 PC0 的IP设置

同理其他的PC 机的Ip地址设置如图3.3所示:

图3.3 其他PC机的IP设置

4测试及分析

4.1测试连通性

利用高层命令Ping命令对整个网络的连接进行测试,如果Ping命令得到记录和建立,则说明网络的连通性良好;如果ping命令请求超时,则说明有某条网络的连通性出现错误。(1)服务器与各个PC机的连通性测试如下图4.1至图4.4所示:

图4.1 服务器与PC0的连通性测试图

图4.2 服务器与PC2的连通性测试图

图4.3服务器与PC5的连通性测试图

图4.4服务器与PC6的连通性测试图(2)测试PC0与其他PC机的连通性如以下图所示:

图4.5 PC0与PC2的连通性测试图

图4.6 PC0与PC4的连通性测试图

图4.7 PC0与PC7的连通性测试图(3)测试PC2与其他PC机的连通性如以下图所示:

图4.8 PC2与PC4的连通性测试图

图4.9 PC2与PC6的连通性测试图(4)测试PC4与其他PC机的连通性如以下图所示:

图4.10 PC4与PC6的连通性测试图

4.2分析注意事项

①注意采用PING命令检查两个终端连通性时,必须确保两个终端的IP地址属于同一个网段。

②调试中应避免操作系统开启防火墙功能后对PING回应功能的屏蔽。

③注意观察并验证两个交换机通过千兆端口互连后的连通情况。

5 总结

通过两周的课设让我以太网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并且对子网划分、地址分配有了进一步了解。课设的主要目的是使用packet tracer软件组建简单的以太网,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每台电脑的IP地址的划分。在实验开始时,由于对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没能熟练掌握,在设计网络拓扑图时将同一网段PC的IP地址分配错误,导致在进行ping命令的时候出现Request timed out的错误提示,之后在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和更正下重新构建了拓扑模型图才将错误得以改正。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通过查找网络以及书籍的资料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培养勇于探索与创新的学习思维。学习的过程坚决杜绝一个人埋头苦干,还要与同学互相交流,向老师多多请教,这样才能达到拓展与拔高的学习效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的合作,此次课设任务基本完成,但是由于知识的欠缺及时间的限制,还有很多相关的网络技术未能涉及,希望在以后的实验中能接触更多实践性知识,这样才能为后期专业课的学习夯实基础,对自身的学习有所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 陈鸣.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M].机械工程出版社,2007

[3] 孙江宏.局域网组建及应用培训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苗凤君.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局域网组建实例

局域网组建 1 课题描述 1.1 课题概述 计算机系实验室现有90台计算机。承担了本系四个年级大部分的软件实验、网络实验,信息系统实验等多科目的实验。我们就是要利用本学期所学的网络知识对其进行组网。由于是实验室组网故不需要用千兆以太网络技术和Intranet技术所构成的大型Intranet网络。主要利用路由器,集线器,双绞线等组建一个局域网。以及划分子网,使在进行不同科目实验时互不干扰。 1.2 设计目标 实验室局域网的设计目标简而言之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实验室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校园网及广域网。具体而言这样的设计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的网络,将实验室的计算机相连;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全系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 2 设计需求 2.1 需求分析 实验室网络的建设不同于本院校的校园网络,它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集中在实验室主干网和各个办公子网建设方面。 建立网络管理中心,各应用子网设立分中心;建立功能齐备的网络管理系统,保证网络高效可靠地运行,同时提供丰富的网络应用资源和便利的资源访问手段。将网络中心与校园网相连,并由此进入Internet。实验室网络逐步为广大教师、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应用资源,包括实验目录服务、文件访问和共享服务、远程高速信息服务和计算服务等等设计原则 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为设计指导思想: 1)实用性与先进性 实用性应该成为实验室网建设的首要原则,只有实用才能使教师、学生直接受益。但在实用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同时选购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保证它们在相当长时间内的先进性和可用性。 2)开放性与标准化 网络实验室建设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要具有极好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依靠标准化来实现,使这些符合标准的计算机系统很容易地进行网络互连。为此,应制定全网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应选择广泛使用的国际工业标准,使实验室网络成为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 3)可靠性与安全性 可靠性是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网络系统所用设备和材料均应符合国际和国内认可的有关标准,并要经过严格检验,网络的每一建设过程都要把好质量关,保证网络系统有一个良

计算机网络实验一-组建小型以太网

HoogLe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小型以太网的组建,掌握以太网的基本组建方法,加深对局域网中软硬件各部分协同工作、实现主机互联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 硬件:PC机4~8台,相应数量的网卡,集线器或交换机一台 RJ45接头及5类双绞线若干,网线夹、网络测试各一套 软件:操作系统软件选用Windows、Unix(或Linux) 三、实验步骤 步骤一、根据实际硬件及实现要求规划出网络框架,确定主机和各网络设备的位置 拓扑结构可以参考以下各图: 例1 使用一台交换机连接各终端 例2 连接利用千兆端口将两组局域网互连 步骤二、配置主机软、硬件环境 1、安装网卡 2、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3、在操作系统中安装TCP/IP协议 4、配置TCP/IP协议,按拓扑图给各主机设置相应的IP地址及相关协议部分。 (1)同步骤4中(1)、(2)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2)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点击“属性”按钮,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 属性”对话框。 (3)设置和主机对应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管。 下图为设置示例:

(4)如有需要,也可以单击“高级”按钮进入更详细的设置对话框,进行更复杂的设置 工作。 (5)单击“确定”按钮,使刚才进行的设置生效。 在Windows2000及以后版本中,不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使对TCP/IP协议的设置内容生效。 步骤三、制作连接网线 1、确定各连接网线的长度 2、根据EIA/TIA 568A/568B标准,确定实际连接标准。 ●普通网线(即直接传输电缆),两端均采用EIA/TIA 568B标准制作。 ●交叉网线(即交叉电缆),一端采用EIA/TIA 568B标准制作,另一端采用EIA/TIA 568A 标准制作。 3、使用网线夹、RJ45接头及双绞线根据已确定连接标准制作网线 (1)剪平网线的一端。 (2)使用网线夹的剥线口将剪平这一端网线的外部包层去除约1-2厘米左右。 (3)将裸露出来的缠绕在一起的四对线分开并理平,注意不要把白线混在一起。 (4)按照选择的EIA/TIA 568A或568B标准,将线按顺序理在一起,并理平。 (5)使用网线夹的剪线口将线剪齐,注意捏住线的手不要松开。 (6)取一个未制作过的RJ45接头,将刚才剪齐的线小心插入接头中,注意接头的插槽位置和弹簧片位置。 (7)观察网线插入的情况,当确认位置正确后,将带线的RJ45接头插入网线夹的压线口,注意不要使线脱离了原来的位置。 (8)使用网线夹夹紧RJ45接头,注意用力适度。

组建简单以太网要点

-------------学院 课程设计III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组建简单以太网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网络1202 成绩 指导教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5年 3月 7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设计名称:课程设计III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简单以太网 完成期限:自2015 年 3 月 5 日至2015 年 3 月13 日共 2 周 设计内容: 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构建一个局域网(有计算机、交换机和集线器构成),并且对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配置,让局域网中的每台计算机可以相互通信 认识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掌握组建以太网的技术与方法:网卡、安装配置、连通性测试等。 指导教师:教研室负责人: 课程设计评阅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PacketTracer软件组建一个简单的以太网,并采用PacketTracer软件作为网络模拟开发环境实现该以太网,测试其连通性,采用计算机网络原理进行配置和连接,使本以太网具有基本的连接、通信功能,由此对网络结构有所掌握和学习。 关键词:计算机;以太网;PacketTracer

目录 1 课题描述 (1) 2 原理介绍 (2) 2.1 实验目的及要求 (2) 2.2网络设备概述 (2) 2.2 以太网介绍 (3) 3 以太网设计与实现 (5) 3.1网络的设计 (5) 3.2 PC机的IP设置 (5) 4测试及分析 (7) 4.1测试连通性 (7) 4.2分析注意事项 (10) 5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1 课题描述 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认识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掌握组建以太网的技术与设计方法;并且基本了解网卡的安装、配置驱动程序、配置TCP/IP协议、连通性测试等操作,对计算机网络原理有实践性认识,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开发工具:PacketTracer

简单以太网组网及双绞线电缆的制作

实验一简单以太网组网及双绞线电缆的制作 1.实验目的 (1)掌握以太网卡的安装与配置 (2)掌握Windows中的TCP/IP或NetBEUI协议的设置 (3)掌握以太网平行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4)学会使用测试工具对双绞线电缆进行测试 (5)掌握集线器或简单交换机的使用,学会利用集线器组建简单的以太网 2.实验设备和环境 (1)5类双绞线电缆3×2米 (2)RJ-45插头6个 (3)RJ-45压线钳一把 (4)双绞线电缆测试工具(ST-248)一台 (5)PC机两台 (6)带有RJ-45接口的网卡两块 (7)集线器(或交换机)一个 3.实验内容 (1)安装TCP/IP和NetBEUI协议,对于TCP/IP协议应注意IP地址的设置 (2)利用ipconfig命令查看IP地址等网络基本配置信息 (3)制作两根平行双绞线电缆 (4)用双绞线测试工具对制作好的平行双绞线电缆进行测试,注意分析测试结果 (5)打开集线器(或交换机)电源,观察集线器和网卡的状态灯,判断它们的工作情况(6)利用制作的两根平行双绞线电缆将两台PC机和一台集线器组建成一个简单的以太网,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7)双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查看局域网中的其他计算机 (8)将一台计算机中的某个文件夹设置为共享,在另一台计算机上通过局域网访问该文件夹 (9)制作一根交叉双绞线电缆 (10)用双绞线测试工具对制作好的交叉双绞线电缆进行测试,注意分析测试结果 (11)用制作好的交叉双绞线将两台PC机对接起来,用Ping命令测试连通性 4.背景知识 1)NetBEUI是什么 NetBEUI是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局域网上的程序可以使用的应用程序编程接(API)。NetBIOS为程序提供了请求低级服务的统一的命令集,这些服务是管理名称、执行会话和在网络节点之间发送数据报所要求的。 NetBEUI则是NetBIOS的扩展用户接口,是Microsoft网络的本地网络协议。它通常用于小的、有1~200客户的部门大小的局域网。它可以使用令牌环源路由作为其路由的惟一方法。它是NetBIOS标准的Microsoft实现。 2)交换机的应用 交换机是交换式网络上设备的公用连接点。交换机包含多个端口。计算机用网线和交换机相连的方法是:将双绞线的一端RJ-45接头插到交换的一个口上,另一端插到计算机网卡上的RJ-45插座上。如果所有设备都已接通电源,那么交换机上的连接指示灯就会显示连接状态,可据此判断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公司局域网组建与配置实例

中小企业网络组建与配置 目录 案例背景 (1) 需求分析 (1) 拓扑结构 (1) 组网设备 (2) 地址规划 (3) 方案实施 (3) 配置步骤 (5) 1、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5) (1)S2126G-A1交换机基本配置 (5) (2)S2126G-B1交换机基本配置 (7) (3)S2126G-C1交换机基本配置 (8) (4)S3550-24-A的基本配置 (9) (5)S3550-24-B的基本配置 (11) (6)S3550-24-C的基本配置 (12) (7)S6806E-A的基本配置 (14) (8)R2624-A的基本配置 (15) 2、OSPF路由选择协议配置及测试 (15) (1)S3550-24-A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5) (2)S3550-24-B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6) (3)S3550-24-C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6) (4)S6806E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7) (5)R2624-A OSPF路由协议配置 (17) 3、服务器配置 (21) DNS.DHCP.EMAIL.WEB.FTP配置 (18) 总结 (21) 参考文献 (21)

摘要:本文是基于一个课程的网络互联设计,根据实践环境设计一个小型企业内部的网络组建。从实际情况出发把这个小型企业的实际需要应用到网络中去,使这个企业的内部网络能够快速便捷。因为条件有限,本次设计的拓扑结构图是在模拟器上进行的。主要运用了所学的路由和交换技术。 关键字: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案例背景 某小型企业现有300个结点,需要建设一个小型网络以实现该企业内部的相互通信和与外部的联系,通过该网络提高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办公的信息化、办公自动化。该企业有15个部门,则需要让这15个部门能够通过该网络访问互联网,并能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化的合作。所以该网络的必须体现办公的方便性、迅速性、高效性、可靠性、科技性、资源共享、相互通信、信息发布及查询等功能,以作为支持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供应链管理以及各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 需求分析 该网络是一个单核心的网络结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典型的三层结构,核心、汇聚、接入。各部门独立成区域,防止个别区域发生问题,影响整个网的稳定运行,若某汇聚交换机发生问题只会影响到某几个部门,该网络使用vlan进行隔离,方便员工调换部门。 核心交换机连接三台汇聚交换机对所有数据进行接收并分流,所以该设备必须是高质量、功能具全,责任重大,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高优化的,可靠的传输结构。核心层应该尽快地交换分组。该设备不承担访问列表检查、数据加密、地址翻译或者其他影响的最快速率分组的任务。 汇聚层交换机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该网络有三台汇聚层交换机分担15个部门,能帮助定义和分离核心。该层的设备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边界的定义,以在其内进行分组处理。该层将网络分段为多个广播域。该问控制列表可以实施策略并过滤分组。汇聚层将网络问题限制在发生问题的工作组内,防止这些问题影响到核心层。该层的交换机运行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上。 接入层为网络提供通信,并且实现网络入口控制。最终用户通过接入层访问网络的。作为网络的“前门”,接入层交换机使用访问列表以阻止非授权的用户进入网络。 拓扑结构 如图1所示为企业内部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工业以太网简介

工业以太网简介: 工业以太网就是基于IEEE 802、3 (Ethernet)得强大得区域与单元网络。利用工业以太网,SIMATIC NET 提供了一个无缝集成到新得多媒体世界得途径。 企业内部互联网(Intranet),外部互联网(Extranet),以及国际互联网(Internet) 提供得广泛应用不但已经进入今天得办公室领域,而且还可以应用于生产与过程自动化。继10M波特率以太网成功运行之后,具有交换功能,全双工与自适应得100M波特率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符合IEEE 802、3u 得标准)也已成功运行多年。采用何种性能得以太网取决于用户得需要。通用得兼容性允许用户无缝升级到新技术。 为用户带来得利益 :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太网毫无疑问就是当今LAN(局域网)领域中首屈一指得网络。以太网优越得性能,为您得应用带来巨大得利益: 通过简单得连接方式快速装配。 通过不断得开发提供了持续得兼容性,因而保证了投资得安全。 通过交换技术提供实际上没有限制得通讯性能。 各种各样联网应用,例如办公室环境与生产应用环境得联网。 通过接入WAN(广域网)可实现公司之间得通讯,例如,ISDN 或Internet 得接入。 SIMATIC NET基于经过现场应用验证得技术,SIMATIC NET已供应多于400,000个节点,遍布世界各地,用于严酷得工业环境,包括有高强度电磁干扰得区域。 工业以太网络得构成 :一个典型得工业以太网络环境,有以下三类网络器件: ◆网络部件 连接部件: ?FC 快速连接插座 ?ELS(工业以太网电气交换机) ?ESM(工业以太网电气交换机) ?SM(工业以太网光纤交换机) ?MC TP11(工业以太网光纤电气转换模块) 通信介质:普通双绞线,工业屏蔽双绞线与光纤 ◆ SIMATIC PLC控制器上得工业以太网通讯外理器。用于将SIMATIC PLC连接到工 业以太网。 ◆ PG/PC 上得工业以太网通讯外理器。用于将PG/PC连接到工业以太网。 工业以太网重要性能:为了应用于严酷得工业环境,确保工业应用得安全可靠,SIMATIC NET 为以太网技术补充了不少重要得性能: ?工业以太网技术上与IEEE802、3/802、3u兼容,使用ISO与TCP/IP 通讯协议?10/100M 自适应传输速率 ?冗余24VDC 供电 ?简单得机柜导轨安装 ?方便得构成星型、线型与环型拓扑结构 ?高速冗余得安全网络,最大网络重构时间为0、3 秒 ?用于严酷环境得网络元件,通过EMC 测试 ?通过带有RJ45 技术、工业级得Sub-D 连接技术与安装专用屏蔽电缆得Fast Connect连接技术,确保现场电缆安装工作得快速进行 ?简单高效得信号装置不断地监视网络元件 ?符合SNMP(简单得网络管理协议) ?可使用基于web 得网络管理 ?使用VB/VC 或组态软件即可监控管理网络。 工业以太网冗余原理

实验一网线制作和组建简单以太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实验一网线制作和组建简单以太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平行双绞线和交叉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初级) 2.掌握对等网和代理服务器网络的组建(初级) 3.会用ipconfig和ping命令(初级) 4.掌握网络中文件夹共享和打印机共享(初级) 5.实现一线多机上网(高级) 6.搭建无线局域网(高级)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 1.5类双绞线 2*2米 2.水晶头6个 3.RJ-45压线钳 1把 4.双绞线电缆测试工具(NS-468) 1台 5.PC机 2台(安装了win2000或者win2003) 6.带有RJ-45接口的网卡 2块 7.集线器或者交换机 1台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制作一根交叉双绞线 2.用测试工具测试双绞线,注意分析测试结果 3.把制作好的双绞线分别插入两台电脑的网卡(IP设置 4.用ipconfig /all (如果是WIN98,用winipcfg)命令查看自己的网络配置 5.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是否连通 6.共享资源,查看能否互相访问 7.制作两根平行双绞线 8.两根线分别一端与HUB(或者SWITCH)相连,另一端与PC机相连 9.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是否连通 10.查看能否互相访问 11.把一台电脑设置成服务器,另一台设置成客户端,查看能否互相访问 12.设置网络打印机

四.基础知识 1.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区别 568A标准从左到右的线序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568B标准从左到右的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568A、568B的区别:1和3交换,2和6交换) 正线(直通线、平行线):两端线序一样,都是采用568A标准。 反线(交叉线):两端线序不一样,一端用568A标准,另一端用568B标准。 以下是各种设备的连接情况下,正线和反线的正确选择。其中HUB代表集线器,SWITCH 代表交换机,ROUTER代表路由器:(一般情况:连接两端相同用交叉线,连接两端不同用平行线) PC-PC:反线 PC-HUB:正线 HUB-HUB普通口:反线 HUB-HUB级连口-级连口:反线 HUB-HUB普通口-级连口:正线 HUB普通口-SWITCH:反线 HUB级联口-SWITCH:正线 SWITCH-SWITCH:反线 SWITCH-ROUTER:正线 ROUTER-ROUTER:反线 100BaseT连接双绞线,以100Mb/S的EIA/TIA 568B作为标准规格。 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

[局域网组建实例]局域网组建

[局域网组建实例]局域网组建 想必有不少朋友对想组建局域网,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还意犹未尽,小编知道大家的需求,特意选取了一个实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某公司局域网组建方案 一、现有条件 某公司有三栋建筑,在这里,称之为1 号楼,2 号楼,3 号楼。 一号楼:三层,公司主要的办公楼,销售部,财务部,行政部,服务部等等皆集中 3 楼,但计算机并不多,约有20 台PC 机。目前需要连网的仅有10 台。 二号楼:二层,研发部,有19 台PC 和一台Sun 工作站,要求全部需要连网。 三号楼:二层,生产部,目前只有1台PC。 二、需求分析 任何单位兴建一个网络都是有一定的需求的,要求使用网络能完成一定的工作,在满足应用的前提下,适当留有余量。考虑到日后的发展,拟采用100M 快速以太网。目前从带宽上看,100M 已经足够满足当前应用的需求,并且还有一定的升级潜力。 三、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网络的性能与价格因素,拟采用下列拓扑结构(见下图):

四、网络设备选型 不同的网络设备的价格相差甚大,首先需简单了解一下网络设备。 1. HUB:也就是所谓的集线器,它又可分为好几种,有普通HUB,堆式HUB,端口交换式HUB 等等。100M 的HUB的带宽是共享的,也就是说,24口的HUB 的24 口共享100M 带宽,如果24口同时传数据,那么每个口的带宽就只有大约4M。堆式HUB 是一种可以堆叠的HUB,也就是说,如果需要将48 台机器联网,那么可以用2 台堆式HUB 堆叠起来当作一个48 口的HUB。 2. 交换机:可以认为是一种高性能的HUB,它的100M 带宽是独立的,或者说它允许几个端口同时以100M 的速度传递数据。交换机通常还带有路由功能。 网络中心是公司网络的核心,为避免可能的网络上的碰撞,核心设备选用的是Bay 公司的350T 型交换机,它自适应10/100M 网络,带有路由功能,总体性能不错。所有的HUB 都直接与交换机相连,重要的服务器也直接接在交换机上,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交换机速度快,带宽高的优点。 选用的HUB 是Intel 公司的Express 100TX-BASE 堆式HUB,它有24 个口,可堆叠使用。 3. 网卡:每台电脑都需要一块网卡。3Com、Intel公司的10/100 自适应网卡质量性能高,但价格较昂贵,而D-Link、TP-Link公司的网卡,性价比相当不错。 4. 网络布线系统:选用AMP 公司的五类布线系统。在制作网线时要注意,不是简单的将RJ-45 的8 根线一一接通就可以了,必须保证1、2 双绞,3、6 双绞,4、5 双绞,7、8 双绞。这是因为,如果仅仅是一一对应接通而不是保证1、2 双绞,3、6 双绞的话,可能引起网线较长的站点工作不稳定,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在网络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个难题:从2 号楼的网络中心到 1 号楼 3 楼的HUB 处网线长度超过了110,超出了 5 类线的最大距离(100 米)。最初考虑在两栋楼的中间做一个井,在井里放一台HUB 作中继,但这样施工麻烦,可靠性难以保证。无意中了解到在市场上已经有一种超5 类双绞线,最大带宽可达345 M,当用于100M系统时,最大距离为145m,这就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以太网概念

以太网技术的最初进展来自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许多先锋技术项目中的 一个。人们通常认为以太网发明于1973年,当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给他PARC的老板写了一篇有关以太网潜力的备忘录。但是梅特卡夫本人认为以太网是之后几年才出现的。在1976年,梅特卡夫和他的助手David Boggs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太网:局域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的文章。 1979年,梅特卡夫为了开发个人电脑和局域网离开了施乐,成立了3Com公司。3com对迪吉多, 英特尔, 和施乐进行游说,希望与他们一起将以太网标准化、规范化。这个通用的以太网标准于1980年9月30日出台。当时业界有两个流行的非公有网络标准令牌环网和ARCNET,在以太网大潮的冲击下他们很快萎缩并被取代。而在此过程中,3Com也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 梅特卡夫曾经开玩笑说,Jerry Saltzer为3Com的成功作出了贡献。Saltzer在一篇与他人合著的很有影响力的论文中指出,在理论上令牌环网要比以太网优越。受到此结论的影响,很多电脑厂商或犹豫不决或决定不把以太网接口做为机器的标准配置,这样3Com才有机会从销售以太网网卡大赚。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另一种说法“以太网不适合在理论中研究,只适合在实际中应用”。也许只是句玩笑话,但这说明了这样一个技术观点:通常情况下,网络中实际的数据流特性与人们在局域网普及之前的估计不同,而正是因为以太网简单的结构才使局域网得以普及。梅特卡夫和Saltz er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MAC项目(Project MAC)的同一层楼里工作,当时他正在做自己的哈佛大学毕业论文,在此期间奠定了以太网技术的理论基础。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 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最好。 [编辑本段] 以太网的分类和发展 一、标准以太网 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使用的是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的访问控制方法,这种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以太网可以使用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和光纤等多种传输介质进行连接,并且在I EEE 802.3标准中,为不同的传输介质制定了不同的物理层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带宽”。

以太网入门基础-学习总结

1、什么是以太网。 ?以太网是以C S M A / C D作为M A C算法的一类L A N。 ●CS:载波侦听。 在发送数据之前进行监听,以确保线路空闲,减少冲突的机会。 ●MA:多址访问。 每个站点发送的数据,可以同时被多个站点接收。 ●CD:冲突检测。 边发送边检测,发现冲突就停止发送,然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之后继续发送。 2、以太网的MAC地址 ●M A C地址有4 8位,但它通常被表示为12位的点分十六进制数,例如: 00e0.fc39.8034。 ●M A C地址全球唯一,由I E EE对这些地址进行管理和分配。每个地址由两 部分组成,分别是供应商代码和序列号。其中前2 4位二进制代表该供应商代 码。剩下的24位由厂商自己分配。 ●如果48位全是1,则表明该地址是广播地址。 ●如果第8位是1,则表示该地址是组播地址。 3、以太网的帧结构 ●以太网帧结构有5种:Ethernet V1(1980)、Ethernet V2(ARPA,1982)、RAW 802.3 (Novell,1983)、IEEE802.3/802.2 LLC(1985)、IEEE802.3/802.2 SNAP(1985)。目 前比较常见的为Ethernet V2和IEEE802.3。 ●区分两种帧:根据源地址段后的前两个字节的类型不同。如果值大于1500 (0x05DC),说明是以太网类型字段,EthernetII帧格式。值小于等于1500,说明 是长度字段,IEEE802.3 帧格式。因为类型字段值最小的是0x0600。而长度最大 为1500。 4、以太网通信的原则: ●同一时刻只能有一台主机在发送,但可以有多台主机同时接收——广播;如果一个 以太网报文被完全发送出去则在链路上肯定不会发生冲突,即理论上不再需要发送 第二次。 5、共享式以太网的缺点 ●在共享式以太网中,所有的主机都以平等的地位连接到同轴电缆上,但如果以太网 中主机数目较多,则存在以下严重问题:介质可靠性差、冲突严重、广播泛滥、无 任何安全性 6、传统以太网连接设备HUB ●所有的HUB都是半双工的,HUB仅仅改变了以太网的物理拓扑 ●HUB仅仅是物理上的连接设备。

10GbE以太网介绍

Introduction to 10 Gigabit Ethernet Tim Chung Version 1.0 (FEB, 2010) QSAN Technology, Inc. https://www.doczj.com/doc/f511735562.html, White Paper# QWP201003-P500H

lntroduction This document introduces some basic knowledge about 10 Gigabit Ethernet. It includes cable media, MSAs (multi-source agreements, the modularized adapter sets), and the solutions which QSAN provides. Users will learn the knowledge and make the right choice of their needs. Cable media Fiber Basically, optical fiber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lassifications: single-mode fiber (SMF) and multi-mode fiber (MMF). The comparison table is listed below: Fiber type Core size of cable Distance Light source Benefit Shortcoming Cable color MMF 50 or 62.5 μm Less than 300M Low-cost laser or LED Cheaper, easy to manufacture,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Short distances Orange SMF 8~9 μm Over 10Km by diff. fiber standards High power, collimated laser Long distances Expensive, Higher power consumption Yellow The fiber solutions used by 10 Gigabit Ethernet are definded by IEEE 802.3ae. It includes fiber -SR, -LR, -ER, and –LX4. Here we take an example of -SR and –LR. Common name IEEE standard Wavelength (nm) Cable type Distance 10GBASE- SR 802.3ae 850 MMF Up to 300M 10GBASE- LR 802.3ae 1310 SMF 10KM Copper The copper solutions used by 10Gigabit Ethernet are 10BASE-CX4 (IEEE 802.3ak), 10BASE-T (IEEE 802.3an), and the SFP+ Direct Attach. Here is the comparison table. Common name IEEE standard Cable type Distance Benefit Shortcoming 10GBASE-CX4 802.3ak CX4, similar to the one used by InfiniBand? technology 15M Low latency, low cost, low power Short reach, bigger form factor SFP+ DA N/A Passive Twin- Axial (2 pair copper) cables 10M Low latency, low cost, low power small form Short reach

计算机网络简单以太网的组建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简单以太网的组建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 参加人员: 一、实验名称:简单以太网的组建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教学机房,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图。 2、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并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 网络协议。 3、制作2根直通双绞线和2根交叉线,并测试。 4、分别用制作好的直通线、交叉线以及串口线、并口线,连接两台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 1、教学机房网络拓扑结构 观察计算机教学机房的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 (2)了解教学机房设备是如何互联的。 (3)认识并记录网络中使用的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和连接的方法。 (4)根据以上数据及观察结果画出拓扑结构图。。 (5)分析网络使用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 (6)打开计算机进入系统,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 2、直通线的制作 按照EIA/TIA 568B的标准,制作两段直通线。 (1)利用双绞线拨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 3cm。有些双绞线电缆内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若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裸露出的部分太短,可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的下方剥开。 (2)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左方,蓝色对线拨向右方。

(3)将绿色对线和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橙色对线和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 (4)小心拨开每一对线,而不必剥开各对线的外皮。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跨越蓝色对线。正确的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这里最容易犯错的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起,如图1-1所示。 (5)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下约14mm的长度。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6)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了,要确保每-一根线与接头的引脚充分接触。 (7)按照相同的方法制作另外- -端。 (8)用测线仪测试做好的网线,看看自己做的网线是否合格。打开测线仪电源,将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如远程测试器也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则合格。如果接线不正常,则按下述情况显示。 ①当有一根网线如2号线断路时,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2号灯都不亮。 ②当有几条线不通时,这几条线的灯都不亮;当网线中少于2根线连通时,所有灯都不亮。 ③当两头网线乱序,如2、5线乱序时,显示如下: 主测试器: 1-2-3-4-5-6-7-8; 远程测试端: 1-5-3-4-2-6-7-8; ④当网线有2根短路时,则主测试器显示不亮,而远程测试端显示短路的2

简单的局域网综合组建与配置

简单的局域网综合组建与配置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交换式局域网逐步取代了传统的 共享式以太网。在交换式局域网中,每个端口、每个站点都能独享一定的带宽, 相比传统的以太网,在性能和传输速率上得到了大幅提高。为了避免冲突域以及 接入更多的计算机,采用VLAN技术,这里我们就主要讲述采用VLAN技术,搭建 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关键字:局域网、VLAN的划分、静态路由 一、设计思路: 某公司有两个办公楼,每个楼的网络出口为路由器,其中一个办公楼中有两 个不同部门,虽然连接在同一个交换机上,要求不能互相访问,但能访问另外一 个办公楼中直接连接在路由器上的一台计算机。 二、搭建局域网 (一)任务要求. 1.首先我们需要五台PC,分别为PC1、PC2、PC3、PC4、PC5,一台交换机,我们这里用的是思科Switch 2950-24,两个思科Router2811路由器,六条直通线,两条交叉线。 2.配置要求。 PC1的IP地址:192.168.1.2/24,网关地址为:192.168.1.1. PC2的IP地址:192.168.1.3/24,网关地址为192.168.1.1. PC3的IP地址:192.168.2.2/24,网关地址为192.168.2.1. PC4的IP地址:192.168.2.3/24, 网关地址为192.168.2.1. PC5的IP地址:192.168.3.2/24,网关地址为192.168.3.1. Router1路由器Eh1/0地址10.10.0.1/24,F0/0地址192.168.1.1.24,F0/1地址 192.168.2.1/24. Router2路由器Eh1/0地址10.10.0.2/24,F0/0地址192.168.3.1。 (二)、搭建步骤 1.按照任务要求,我们首先给五台计算机配置。 2. 用直通线将PC1、PC2、PC3和PC4分别连接到交换机的1、2、 23和24口。 3. 用两交叉线连接交换机的10、11口到Router1路由器F0/0,F0/1口。 (三)、交换机Vlan设置 设置交换机,将1-5口划分为Vlan2,21-24口划分为Vlan2. 1.创建虚拟网Vlan2、Vlan3. 2.分配Vlan端口。 Switch(config)#int range fa0/1-5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int range fa0/21-24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3. 打开trunk端口。

以太网采用的通信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以太网采用的通信协议 篇一:以太网基础协议802.3介绍 802.3 802.3通常指以太网。一种网络协议。描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的实现方法,在多种物理媒体上以多种速率采用csma/cd访问方式,对于快速以太网该标准说明的实现方法有所扩展。 dixethernetV2标准与ieee的802.3标准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可以将802.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严格说来,“以太网”应当是指符合dixethernetV2标准的局域网。 早期的ieee802.3描述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base2、10base5、10baseF、10baset和10broad36等;快速以太网的物理媒体类型包括:100baset、100baset4和100basex等。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link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mac子层,而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由于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局域网是dixethernetV2而不是802.3标准中的几种局域网,因此现在802委员会制定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即802.2标准)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很多厂商生产的网卡上就仅装有mac协议而没有llc协议。 mac子层的数据封装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封装分为发送数据封装和接收数据封装两部分,包括成帧、编制和差错检测等功能。 数据封装的过程:当llc子层请求发送数据帧时,发送数据封装部分开始按mac子层的帧格式组帧: (1)将一个前导码p和一个帧起始定界符sFd附加到帧头部分; (2)填上目的地址、源地址、计算出llc数据帧的字节数并填入长度字段len; (3)必要时将填充字符pad附加到llc数据帧后; (4)求出cRc校验码附加到帧校验码序列Fcs中; (5)将完成封装后的mac帧递交miac子层的发送介质访问管理部分以供发送;接收数据解封部分主要用于校验帧

以太网功能介绍

一、前言 为使职业培训和鉴定满足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目前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和技工队伍的现状、以及目前技能鉴定中心的现有基础,编制本方案。 本方案参照国家职业教育电气控制专业培训大纲,以上海市职业培训中心网络控制技术部分的实训要求设置项目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结合德国职业技术培训和鉴定的成功经验和手段,强调以检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企业的实际应用为题材,以考题的随机性和标准化为特色,考核考生综合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以最小的误差,客观评价考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鉴定中心的考核权威性、课题先进性、手段的科学性和对社会职业培训的指导性。 二、功能定位 2.1 考核鉴定功能: 能反映电气控制技术发展对工厂企业应用的及时性和先进性,以科学的手段对全市相关工种技术工人的考核和等级鉴定,并具备全市相关技能鉴定中心、职业鉴定的标准和指导作用。 2.2 培训功能: 对失业下岗人员和相关专业转岗人员的再就业前和相关人员综合

工种技能的培训功能。 2.3 指导功能: 体现上海工业企业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的实用性、普遍性,具备全市大、中专院校工科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技能测评和就业的适应性和指导性。 2.4 示范功能: 反映中国职业技术培训和鉴定的发展特色,体现国家职业技术培训和鉴定的示范功能,并成为中国职业培训鉴定的国际交流窗口。 三、装置特点 网络技术实训台是为电工工种的高级技师培训而设计,能反映网络控制技术发展对工厂企业应用的及时性和先进性,以科学的手段对全市相关工种技术工人考核鉴定。同时为相关院校电类专业学生实验和课程设计提供培训服务,并为相关专业转岗人员的再就业提供培训服务。 3.1 设计创新式实训: 运用各种模块单元,可灵活组合不同课题、不同要求的实训线路。以模块化的特点强调训练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灵活解决问题的动手能

公司局域网组建与配置实例

中小企业网络组建与配置 目录

摘要:本文是基于一个课程的网络互联设计,根据实践环境设计一个小型企业内部的 网络组建。从实际情况出发把这个小型企业的实际需要应用到网络中去,使这个企业的内 部网络能够快速便捷。因为条件有限,本次设计的拓扑结构图是在模拟器上进行的。主要 运用了所学的路由和交换技术。 关键字:小型企业;网络;设计方案 案例背景 某小型企业现有300个结点,需要建设一个小型网络以实现该企业内部的相互通信和与外部的联系,通过该网络提高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办公的信息化、办公自动化。该企业有15个部门,则需要让这15个部门能够通过该网络访问互联网,并能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化的合作。所以该网络的必须体现办公的方便性、迅速性、高效性、可靠性、科技性、资源共享、相互通信、信息发布及查询等功能,以作为支持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供应链管理以及各应用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 需求分析 该网络是一个单核心的网络结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典型的三层结构,核心、汇聚、接入。各部门独立成区域,防止个别区域发生问题,影响整个网的稳定运行,若某汇聚交换机发生问题只会影响到某几个部门,该网络使用vlan进行隔离,方便员工调换部门。 核心交换机连接三台汇聚交换机对所有数据进行接收并分流,所以该设备必须是高质量、功能具全,责任重大,通过高速转发通信,提高优化的,可靠的传输结构。核心层应该尽快地交换分组。该设备不承担访问列表检查、数据加密、地址翻译或者其他影响的最快速率分组的任务。 汇聚层交换机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该网络有三台汇聚层交换机分担15个部门,能帮助定义和分离核心。该层的设备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边界的定义,以在其内进行分组处理。该层将网络分段为多个广播域。该问控制列表可以实施策略并过滤分组。汇聚层将网络问题限制在发生问题的工作组内,防止这些问题影响到核心层。该层的交换机运行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上。 接入层为网络提供通信,并且实现网络入口控制。最终用户通过接入层访问网络的。作为网络的“前门”,接入层交换机使用访问列表以阻止非授权的用户进入网络。 拓扑结构 如图1所示为企业内部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