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

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

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
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

体育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习了解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作用。

(二)能力训练点

掌握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和手段。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

二、教材试析

课文从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阐述,重点是了解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难点是通过学习掌握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各种机能能力,是衡量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二)教学内容及要点

(1)力量素质与锻炼方法

1、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力量可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两种。

2、力量素质的锻炼方法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人体约有600多块肌肉,占自身体重的40%左右。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一般分为克服外部阻力的练习和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

(2)速度素质与锻炼方法

1、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

2、速度素质的锻炼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选择一些动作频率和反应速度快的练习。各种形式的短跑是发展速度最有效的手段。提高反应能力的练习。发展速度耐力的练习。

(3)耐力素质与锻炼方法

1、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做抗疲劳的能力。可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

2、耐力素质的锻炼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发展耐力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强肌肉力量,二是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提高心肺的功能。

(4)灵敏素质与锻炼方法

1、灵敏素质是人体在复杂条件下,进行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2、灵敏素质的锻炼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5)柔韧素质与锻炼方法

1、柔韧是指人体各关节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

2、柔韧素质的锻炼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肩部练习。腰部练习。下肢和髋关节练习。在练习时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三)板书设计

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方法

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1)力量素质与锻炼方法

(2)速度素质与锻炼方法

(3)耐力素质与锻炼方法

(4)灵敏素质与锻炼方法

(5)柔韧素质与锻炼方法

(四)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课外作业

1、什么叫身体素质?它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力量、速度、耐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头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 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完整版)第十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知识目标: 1、了解遗传、生理成熟、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社会传媒基本概念。 2、熟悉和掌握遗传和生理成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3、熟悉和掌握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会传媒等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技能目标: 1、在熟悉和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遗传和生理成熟因素的基础上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2、在熟悉和掌握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会传媒等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为学前儿童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生活环境。 学 前儿童 心 理发展的 影 响因素 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 遗传 生理成熟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物质前提遗传是指遗传物质由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遗传因素则是指由先天继承的、与生俱来的机体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理解剖特点,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生理成熟是指生理发展,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体各器官的成长与变化。遗传和生理成熟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与过程,同时遗传和生理成熟奠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遗传和生理成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和大脑的发育上,身体素质和大脑发育是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没有这个物质前提,任何心理都无从产生,如儿童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动作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动作发展又为其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遗传和生理成熟奠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遗传和生理成熟的不同是造成学前儿童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每个孩子在其出生时就已经具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基因,存在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如果4 个月大的婴儿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境报以弓背、踢腿或哭闹的行为反应,那么到2 岁时他们通常表现得胆小、拘谨,性格比较内向。而如果4 个月大的婴儿对同样的反应报以轻松的微笑,那么到2岁时他们表现得通常大胆、合群、好交际。 行为遗传学家用“遗传力”来说明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遗传所起的重要决定作用。遗传力是指不同遗传基因所造成的个体差异度,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多大程度上归功于遗传。如智力的遗传力为50,但这并不说明50%的智力来自于遗传,而是说明可观察到的变异的50%可归于遗传的影响。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遗传和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实际上,遗传和环境对于心理发展同样重要,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奠定了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环境作用于并塑造了遗传所赋予的生物前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

身体素质训练计划.docx

精品文档第一周 星期一 早: 准备活动: 1、慢跑热身 2、柔韧性活动: 肩:压肩、拉肩(两臂上举,固定手,胸部前挺,两肩放松)、转肩(肩部旋转) 胸:扩胸(徒手)、压胸 腰:甩腰(体前屈、体后屈交换转动)、仰卧成桥、体前屈(站立式屈体、坐式、分腿站立) 腿:压腿(正、侧、后三个方向)、踢腿(正、侧、后三个方向)、控腿(正、侧、后三个方向举腿,并屈体)、大腿拉伸(弯膝,手抓脚尖,用力往后拉伸) 膝关节:膝绕环、下蹲 踝关节及足背:跪地压足背、踝关节旋转 协调性练习(间歇30 秒) 弓箭步转体(两臂侧平举或上举)10秒一组 3组立卧撑转体(完成一次立卧撑,接原地转身180°) 15 次一组 3 组屈体跳(跳起,收腹举腿,双手摸双脚)10次一组 3组

快速后退跑(听信号转体180°,快速后退跑)15 米、计时 5 组 耐力练习 2000 米跑 2 组放松跑 800 米 1 组 下午: 准备活动(同上) 反应速度练习(间歇 30 秒) 站立式起动(听口令快速起动 10-15 米)每组 3次3组站立式转身起动(背对跑动方向)每组 3次3组原地碎步起动(屈体,两臂放松,脚尖踮起,两脚交换着地,听口令 快速起动 10-15 米)每组 3次3组原地高抬腿起动(原地高抬腿,听口令快速起动10-15 米) 每组 3次 3组 移动速度练习(间歇30 秒) 20 米 5 次30 米4次 40米 3 次 50 米 3 次60米 3 次100 米 2 次200 米 1 次放松练习

星期二 早: 准备活动 耐力练习 8000-10000米负重越野跑 下午: 准备活动 力量练习:(间歇 3 分钟) 腿部力量 肩负同伴半蹲起15次一组 4组 肩负同伴坐蹲起12次一组 4组 肩负同伴深蹲起10次一组 4组 有条件用杠铃,负重重量因人而异,次数随重量的变化而变化(重量增加,次数减少,反之),负重练习,往下慢,蹲起快速有力,每次练习完成后接一次快速跑。 负重提踵(脚尖踮快速踮起,要求静止时脚尖稍比脚跟高) 12次一组 4组 蛙跳10次一组 4组 收腹跳20次一组 3组 纵跳(伸踝跳)30次一组 3组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体适能训练方法

初三体育课训练计划 一练习内容:速度技术 一、准备活动 1:慢跑400M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活动关节练习) 3:专门性准备练习 1)摆腿——高抬腿走——侧身交叉步——弓箭步走——后腿踢跑——高抬腿——单脚跳——跨步跳 2)技术练习:50M*3原地高抬腿接加速跑,注意节奏、技术动作(初重心、送髋、放松、充分体会利用髋关节带动的正确跑的动作) 二、基本内容: 1.半蹲距式起跑30*8,注意起跑时要蹬地、摆臂、起跑前几步的重心要压住、要小步子、初步频、保持约10~20 M左右重心随着速度的加快而逐渐抬初。 2.行进间50M*6,注意到体会后的途中跑动作,争取尽量用“髋”在跑而不是用“小腿”在跑;积极与准备活动的技术练习相结轨。 3.100M*2,请注意100M全程的感觉,体会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各环节的动作要领。 4.综合素质练习:摆臂——腹肌(两头起)——髋关节练习(拉橡皮带) 三、结束部分: 1.草地上慢跑5分钟。2.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二练习内容:跳跃练习 一:准备活动

1:手球练习(把队员分成两大组两队男女比例相同,比赛时可以传球、拿球跑直到把球打进球门,防守队员可以抱、拉等) 2:摆腿——高抬腿走——侧身交叉步——正面交叉步——弓箭步走——后腿踢跑——小步跑——初抬腿——单脚跳——跨步跳 3:技术练习:60M*6的加速跑,注意节奏、技术动作(初重心、送髋、放松、充分体会利用髋关节带动的正确跑的动作) 二:基本内容 1:(立定跳远30次)从低处往高处跳(体会蹬地、挻髖、展体、收腹、举腿)2:计距、计步30M单脚跳、跨步跳、蛙跳各十次;原地收收腹跳20*3次 3:放松大步跑200M*3次 三:结束部分1:草地上放松慢跑10分钟2:相互间放松 三练习内容:变速跑 一:准备活动:慢跑2*400,稍微活动各关节。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 二:基本内容:1:变速跑5*200两组。 三:结束部分:球类放松20分钟 四练习内容:速度技术 一、准备活动 1:慢跑400M 2:柔韧性练习(压腿摆腿活动关节练习) 3:专门性准备练习 1)摆腿——高抬腿走——侧身交叉步——弓箭步走——后腿踢跑——高抬腿——单脚跳——跨步跳 2)技术练习:50M*3原地高抬腿接加速跑,注意节奏、技术动作(初重心、送

身体素质分类

运动素质包括柔韧、弹跳、灵巧、协调能力等等,并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训练内容使运动素质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而所有这些运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又保证着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上升。艺术体操运动员需要多方面的运动能力和机能水平,以下介绍一些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 (一)柔韧性 众所周知,柔韧性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身体基本素质之一,柔韧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对于柔韧性的训练是每一名教练员非常重视的一个训练环节。在运动员进行艺术体操训练的初级阶段,对各个关节的柔韧性训练几乎要花费训练的近一半的时间;而运动员进入到专业训练的阶段,仍然要占有一定的时间保持和发展各关节的柔韧性和力量。艺术体操运动员所需要的柔韧主要包括胸部和肩关节、腰部和腿部、髋关节等。进行柔韧性的训练可分为主动柔韧性的训练和被动柔韧性的训练的两种方法。主动柔韧性的训练是指运动员利用自身的条件和借助一些辅助体操器械进行柔韧性的练习,大多数都是自己采取“耗”的方式使身体各关节的肌肉韧性得到牵拉和延伸;而被动柔韧性的训练是指运动员需要借助外力增加对各关节的肌肉韧性的压力,达到同样的训练目的和效果。这两种柔韧性的训练方法在我们目前的训练中仍然运用,值得一提的是柔韧性的训练尤其是进行被动训练时,必须是在教练员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进行,防止因此而发生伤病情况的出现。 1 腿部和髋关节:横叉、纵叉、前韧带 主动柔韧性的训练:可以借助体操凳、体操垫、把杆或是肋木进行 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必须保持直立,两肩、两髋端正,两腿一条直线。 前腿由脚踝、后退由脚面放置在体操凳上,膝盖必须绷直收紧,双手可交叉放置在 前后膝盖上,最大幅度和最大重力发展运动员髋关节柔韧性。 根据运动员的柔韧水平,酌情增加体操凳的高度。 被动柔韧性的训练:可以是同队运动员,也可以是教练员帮助下进行 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必须保持直立,两肩、两髋端正,两腿一条直线。 运动员双手可放在同伴腿上或支撑在膝盖上。 同伴给予的重力适可而行,循序渐进,切记急躁进行,防止伤害情况的发生。 2 胸部、肩关节 发展和提高肩关节、胸部的柔韧性,可以增加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幅度和开度,艺术体操运动员上肢动作完全靠肩关节、胸部和躯干来表现。她们在完成这些优美、动人的身体动作时所展现出来的女性独特的线条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女性的优美线条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主动柔韧性的训练:在肋木、把杆或地面进行。 被动柔韧性的训练:就是同样的动作和方法,同伴在肩关节、胸部位置上施加一些压力和重量。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控制好强度和力量。

身体素质练习教案

班级: 八(3) 时间: 授课人:苏继菊 教材1、发展身体素质练习 2、自选项目 难点:身体素质练习,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重点:中考自选项目。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知道有哪些自选项目及评分标准。 能力目标:学生能选择自己较强的选考项目。 情感目标:学生学习积极认真,能遵守纪律。在练习中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并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过程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时 间 学生活动 练习 次数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 等候上课。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约定 地点集合,检查到班人数并向 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开始 部分一 课 堂 常 规 1、在集合地点观察学生,并检查 学生人数及服装。 2、“同学们好!”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 标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2分 全班成二列横队集合。 组织如图一 ×××××○○○○○ ×××××○○○○○ △ ★(图一) 1、“老师好! 2、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 要等。 3、见习生按要求随堂听课,做 力所能及之事。

二徒手操 一身体素质练习1、跑步热身:学生绕操场慢跑二圈 2、教师讲明练习内容、要求。 (1)压指运动;(2)肩绕环运动 (3)扩胸运动;(4)体侧运动 (5)体转运动;(6)腹背运动 (7)弓步压腿;(8)侧压腿。 一、教师讲解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 及要求 1、提出练习要求并组织学生进行 练习。 鼓励学生认真自觉投入练习 :动作正确,整齐、有力。 6 ××××× 练习对形(图三) 学生在领操员带领下进行练习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1、学生知道素质练习的内容 及练习要求。 2、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素质 练习并完成任务。 3、练习内容: (1)高抬腿 (2)单脚跳 (3)深蹲 (4)俯卧撑 男生:1分/40秒~1分/45秒 女生:1分/50秒~1分/55秒 4*8 拍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训练 1.长跑:距离在3000米左右的长跑,对心肺功能的锻炼和腿部肌肉群的耐力提高很有好处,普通锻炼者需要的适应时间也短,大概在跑过4-5次的全程后(时间1周到2周)就可以基本适应。此后可以采用每周3-4次的间隔强度进行锻炼。 要领:刚开始锻炼,首先注意自己的手臂摆动幅度要大一些,特别是后摆要有力。 注意自己的呼吸节奏,不要刻意用力呼吸,保持均匀,同时保持自己奔跑速度的均匀戴一块手表跑步,记一下自己的时间,争取每一次都比前次有一点点进步习惯这个距离而又不希望加长距离了,可以在最后200-400米使用冲刺,以加大强度 2. 跳绳:我最喜欢的方法,锻炼全身的协调性以及耐力 一、1分钟×5组,每组不要少于80次,使用双脚跳(双飞效果更好),组间间隔60秒,不 要超过60秒哦,多给自己时间,效果会差不少。 二、一次性跳绳1000次,15分钟内完成,同样使用双脚跳。习惯后自己酌情增加强度吧, 会让你变成体力超人哦。 要领:保持呼吸均匀,跳绳时前脚掌着地,收紧上臂,抖动手腕 3.爬坡: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点老了,就爬爬吧,爬山或者爬楼梯都可以,每天一次完成200米左右的累计高度即可,会让你腿脚灵便呼吸强有力。很快就习惯了?那么就背上点负担, 增加幅度以5kg为宜。 要领:中间可以用休息来平复呼吸,但是注意自己的时间,每次都尽量比上一次快那么一点 就好了。 4. 关于减肥: 其实体能训练方法都可以运用于减肥,不同的是减肥时要更加注意控制自己的饮食,如果你想减肥,那么糖果,饼干,肯德基卖当劳,油炸品(包括薯片的哦),烧烤这些东西就不要吃了。如果想吃肉,就吃点炖肉吧,吃饭时和饭后一小时减少饮水和汤品的摄入(注意是吃饭时,虽然不好受,但是这个很重要)。多吃蔬菜是肯定的,但是不要放弃吃米饭和馒头,每顿饭吃个六、七成饱,不要吃的太快,饭后4小时以内不要睡觉哦。女同志建议学学健美操,但是那个我就不太懂了。最后,记得千万不要饿到自己头昏眼花,那个是非常非常非常 危险的行为!!!!! 啊,对了,还有就是夏天减肥效果比较好。 感谢这么多筒子都相信我,下面我介绍一些自己一点一点使用过的力量和肌肉训练方法,有朋友要增肥的,如果不想通过吃睡法则增重的,可以参考下我的这些东东 1. 力量测试:在开始制定锻炼计划前以及要修改训练计划时,先要进行力量测试了解自己的身体。首先选择要制定锻炼计划的项目,然后进行测试,测试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极限,并以

身体素质训练体会

身体素质训练体会 身体素质训练对人体生长发育有深远的影响,这会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下面是百分网为大家整理的身体素质训练体会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身体素质训练体会一体育锻炼会增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使整个机体的代谢增强,从而提高食欲。另外,体育锻炼还会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改善肝脏、胰腺的功能,从而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得到提高,为人的健康和长寿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相信大家都喜欢进行体育锻炼,也都有许多这方面的心得体会。长期以来,我是一名体育锻炼的热心爱好者,也是一名体育锻炼的忠实实践者,同时还是一名体育锻炼的积极宣传者。因此也在不知不觉间拥有了一大批体育锻炼的志同道合者,大家在一起喜欢习文练武,交流经验,崇尚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自从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尤其是成功举办以来,国内兴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全民健身热潮,国人大都以积极的心态和实际的行动全力以赴地支持着国家的体育文化事业。各种场所和社区的体育锻炼设施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完善。相信通过这么多年的全民健身运动,全体国民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从小就很喜爱体育运动,长期以来也得益于体育锻炼给我带来的强健体魄。有很多运动项目也都是我的拿手好戏,相信今后也会长期坚持下去,精益求精地提高运动技艺。今年以来由于在健身方面不

断地进行一些创新,我对体育锻炼又有了一点点新的认识和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共勉和交流。 我经常性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这样一些,只要有条件就会去进行的:跑步(主要是中长跑)、登山(比如说登北京的香山、长沙的岳麓山、南岳的衡山、湖南江西交界的井冈山等等)、公园快步走(比如说到颐和园、圆明园等公园)、健身操(特别是学校和公园等社区流行的,节奏感比较强烈、音乐比较动听、旋律比较优美的那种健身操)、交谊舞特别是国际标准舞、太极系列(如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太极棍、太极刀、拂尘,等等)、游泳、打乒乓球、篮球等等,至于羽毛球和足球等球类运动项目,碰到有合适的球友也会去参加的。 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我一般选择在清晨先跑步,跑上三五圈,再到公园的健身器械上活动活动,然后跟随大家一起练习太极系列,套路比较多,打得熟练后动作会很优美的,有一种很强的美感,当然最主要是自己受益。下午的时候邀上球友一起打打乒乓球,球逢对手时往往杀得难解难分、汗流甲背。周末上午的时候到北京大学校园内练习气功,主要是八段锦、五禽戏等,下午一般是打打篮球或登山。有一段时候几乎每天都去打篮球。运动项目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不可机械照搬,因为计划往往不如变化快。我做健身操一般是选择在傍晚到学校或公园的广场上进行,这里往往有许多中老年朋友长期坚持进行,也有不少年轻朋友爱好此运动项目。我跳交谊舞一般是周末的晚上,前不久有一段时间学校举办交谊舞培训的时候我是每天都到场了,感觉进步不小。此外,觉得适当参加一些

身体素质训练计划

第一周 星期一 早: 准备活动: 1、慢跑热身 2、柔韧性活动: 肩:压肩、拉肩(两臂上举,固定手,胸部前挺,两肩放松)、转肩(肩部旋转) 胸:扩胸(徒手)、压胸 腰:甩腰(体前屈、体后屈交换转动)、仰卧成桥、体前屈(站立式屈体、坐式、分腿站立) 腿:压腿(正、侧、后三个方向)、踢腿(正、侧、后三个方向)、控腿(正、侧、后三个方向举腿,并屈体)、大腿拉伸(弯膝,手抓脚尖,用力往后拉伸) 膝关节:膝绕环、下蹲 踝关节及足背:跪地压足背、踝关节旋转 协调性练习(间歇30秒) 弓箭步转体(两臂侧平举或上举)10秒一组3组立卧撑转体(完成一次立卧撑,接原地转身180°)15次一组3组屈体跳(跳起,收腹举腿,双手摸双脚)10次一组3组

快速后退跑(听信号转体180°,快速后退跑)15米、计时5组 耐力练习 2000米跑2组放松跑800米1组 下午: 准备活动(同上) 反应速度练习(间歇30秒) 站立式起动(听口令快速起动10-15米)每组3次3组站立式转身起动(背对跑动方向)每组3次3组原地碎步起动(屈体,两臂放松,脚尖踮起,两脚交换着地,听口令快速起动10-15米)每组3次3组原地高抬腿起动(原地高抬腿,听口令快速起动10-15米) 每组3次3组 移动速度练习(间歇30秒) 20米5次30米4次40米3次 50米3次60米3次100米2次200米1次放松练习

早: 准备活动 耐力练习 8000-10000米负重越野跑 下午: 准备活动 力量练习:(间歇3分钟) 腿部力量 肩负同伴半蹲起15次一组4组 肩负同伴坐蹲起12次一组4组 肩负同伴深蹲起10次一组4组 有条件用杠铃,负重重量因人而异,次数随重量的变化而变化(重量增加,次数减少,反之),负重练习,往下慢,蹲起快速有力,每次练习完成后接一次快速跑。 负重提踵(脚尖踮快速踮起,要求静止时脚尖稍比脚跟高) 12次一组4组 蛙跳10次一组4组 收腹跳20次一组3组 纵跳(伸踝跳)30次一组3组

初中生身体素质训练

一)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绝大多数运动形式的基础,可表现为最大肌力、相对肌力、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等几种形式。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肌纤维的生理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及参与活动的肌纤维数量;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肌纤维收缩前的初长度;肌肉的能量供应;年龄、性别及体重。 1、最大力量训练 最大力量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亦是指参与工作的肌群或一块肌肉在克服最大内外阻力时,所能动员出的全部肌纤维中最多数量的肌纤维发挥的最大能力。最大力量在20—25岁达到最大值。 (1)静力性练习法:负荷强度为90%以上,每次持续时间3-6秒,练习4次,次间歇3-4分钟;(2)重复练习法:负荷强度为75—90%,每项训练中完成的组数为3—8组,每组重复3—6次,组间间歇3分钟;(3)最大限度短促用力练习法:90—100%强度,用最快速度练习1—2次,2—3组,组间间歇3—5分钟。 2、速度力量训练 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肌肉力量的能力。也可指运动员在特定的负荷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器械的出手、投掷时的鞭打速度、田径中的起跳等都是速度力量的突出表现。其训练方法有:沙地跑、上下坡跑、跑楼梯等,利用同伴的各种助力做加速跑、牵引跑、各种准备姿势的听信号起动跑等;用最大速度进行蛙跳、原地纵跳、跳栏架等练习。 3、力量耐力训练 力量耐力是指人在克服一定外部阻力时,能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或重复尽可能多的次数的能力。也就是无论运动员在静力或动力性工作中,能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用力而不降低工作效果的能力。力量耐力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是发展肌肉有氧代谢能力,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方法有:(1)循环练习法:将发展人体不同肌肉群的6—10

介绍几种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介绍几种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1、俯卧撑。动作方法是俯身向前,手掌撑地,手指向前,两臂伸直,两手撑距同肩宽,两腿向后伸直,两脚并拢以脚尖着地。两臂屈肘向下至背低于肘关节,接着两臂撑起伸直成原来姿势。练习要求:身体保持平直,不能塌腰成"凹"形,也不可拱臂成"凸"形。 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三角肌的前部、胸大肌以及肱三头肌等上肢力量。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以下练习: (1)手掌撑变为手指撑,连续做俯卧撑动作; (2)两臂宽撑(掌撑或指撑),连续做俯卧撑动作; (3)两臂宽撑,两手握砖连续做俯卧撑动作; (4)一腿抬起,另一腿着地,连续做俯撑动作; (5)两脚放在横木上,连续做俯卧撑动作等。 2、仰卧起坐。动作方式是仰卧在地板上或体操垫上,使身体处于水平位置,腿伸直,两手一般抱头,然后向上抬上体至垂直部位,再慢慢后倒成原来姿势。多次重复该动作,能发展腹肌、骼腰肌等力量。练习要求:起坐动作速度要快,下卧时动作速度应慢。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也可变化下列练习: (1)仰卧在长凳上,两手持杠铃片置于脑后,两脚固定,连续做仰卧起坐; (2)仰卧在木马上或斜板上,两脚勾住肋木,两手持球,两臂伸直,连续做仰卧起坐; (3)坐在跳箱上两脚由同伴握着,两手持杠铃片置于脑后连续做仰卧起坐动作; (4)仰卧,连续做元宝收腹起动作等等。 3、收腹举腿。动作方法是仰卧在地板上或体操垫子上,身体伸直处于水平位置上,两臂伸直自然置于体侧,然后收腹向上举起双腿至垂直部位,再慢慢放下成原来姿势,练习要求:收腹举腿动作速度要快,放腿速度应慢,多次重复该动作能有效地发展腹肌和髋关节屈肌群力量。 若提高练习难度和效果,可变化下列练习:

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身体素质训练效果的暂进性和迟效性,决定了它的长期性和训练的主体性。解决好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锻炼的方法和训练的技巧。 这样,即使学生离开了教师和课堂也能科学地进行锻炼,从而稳步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关键词:小学生身体素质主体身体素质是指通过身体活动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机能能力。小学体育教师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必须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体育课堂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误区小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身体素质训练不仅能促进他们的正常发育,而且能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机能水平。多年来,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多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运动项目训练、教师以传授各专项动作技术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为主,以此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体能的训练手段。这种训练方法,只是把各种运动项目更加深化和技术细微化,具有明显的竞技化特征,使其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被分解和隔离在各自相对独立的专项运动中,事实上这就造成了实际教学中难以达到使学生匀称、均衡、协调、全面发展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成为片面的和暂时性的。 这种教学过程过分苛求动作技术的准确和完美,使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成为教学的目的,而不是教学的手段,这种为技术而技术的教学过程造成了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的倒置和错位,也使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压抑,身体锻炼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身体素质训练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学生只有在身体锻炼中才能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而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再好,如果不能通过自身合理的运动完成,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从何谈起?在训练中,如果以教师为主体,全程安排训练内容和组次,那么教师更多的是要照顾"全体学生",即"平均水平"的大部分学生。但是,毕竟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身体素质条件都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教师的照顾"全体学生"在理论上说就成了不适合任何一个学生了。 因此,学生面对教师安排的统一训练内容和运动量进行选择和创造,从而变成自身合理的运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这就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身体素质训练效果的暂进性和迟效性,决定了它的长期性和锻炼的主体性。小学体育课的课时,决定了身体素质训练不可能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并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性,把课堂的影响延伸课外,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长远效果,更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长期增长。 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途径和措施:身体素质训练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在身体素质训练中,要激发学生练习的参与热情,因而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十分重要。要能够做到坚持身体素质训练,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采用各种措施,以多种方式培养、保护和调动广大学生参加身体素质训练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处理好完成教学任务与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教学与锻炼中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体会到身体素质的乐趣。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体育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上下工夫,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健康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从学生的不同体育基础上出发,选择和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不同的技术细节,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都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学有所得。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学生自己选择身体素质训练内容。主动选择带来主动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身体素质训练内容,可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差异较大,兴趣爱好广泛,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独立地进行练习,如加强腿部力量可安排:深跳跳台阶,连续跳越障碍物,三级、五级、七级等多级蛙跳,让距跳,单足跳接力,跳远,计数跳绳比赛,计时跳绳、跳绳接力,负轻物深蹲跳、半蹲跳,直膝跳、跳起摸高等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个阶段的练习而达到这一目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终使学生学会选择,形成个性,体验成长的快乐。给学生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 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经验,从中获取感性认识的过程,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内容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强调非同步化教学,区别对待,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给学生制造一点困难,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培养其创新能力。新的课程十分重视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强调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信心。在素质训练中,有些练习内容本身就蕴藏着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找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中要采用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学生也就

马原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原复习讲义: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一、逻辑框架 【真题】(2016.34)(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 答题思路: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马克思辩证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还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真题】(2010、34)(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答题思路: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任何人发生错误都是难免的。此外,上述故事还能体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所以,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二、考点讲解 (一)认识与实践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的构成要素(历年无考察): 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马原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复习讲义: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逻辑框架 【真题】(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 答题思路: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还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真题】(2010、34)(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答题思路: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任何人发生错误都是难免的。此外,上述故事还能体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

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所以,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二、考点讲解 (一)认识与实践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的构成要素(历年无考察): 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构成要素: 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其二,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1)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即为限定和超越的关系:在实践

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讲义

很多宝爸宝妈了解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规律后开始对自己的宝宝和他人宝宝进行评估比较,他们惊奇地发现宝宝们的动作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的动作发展的进程呢?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六个。 一、生理成熟是动作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生长发育,不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如何,全世界各民族的婴幼儿基本上都以同样的顺序获得各种动作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做过一个“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生理成熟是动作的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动作训练,才能取得成效,否则训练是无效的。 二、家庭教养对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动作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按照基因规定动作出现的顺序这样消极的发展过程,而是婴幼儿的身体对环境的主动探索中产生的。因此,环境因素是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些环境中,家庭教养对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父母的育儿方式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动作发展。例如,在某些落后的地方仍然存在将新生儿捆“蜡烛包”的做法,这种做法限制了儿童的双手活动,势必影响上肢大动作和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婴幼儿养育知识的理解程度深刻影响儿童动作的发展。有些父母有“树大自然直”的想法,认为孩子的动作发展不需

关注,大了自然会好,忽视对婴幼儿动作的训练。家庭的物质条件对婴幼儿动作发展也有影响,条件较好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活动的场地、训练的机会和器械。 三、营养物质是动作发展的基本保证 营养是动作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营养能为动作发展提供充足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当热能或蛋白质不足时,身体会减少活动以便减少热能或蛋白质的消耗,这样才能保证身体重要组织活动器官,如大脑的热能供应。因此营养不良的孩子不爱活动甚至特别安静,从而失去了动作锻炼的机会;营养过剩又会导致肥胖,体重增加了,婴幼儿在运动时增加了负担,从而影响了婴幼儿动作训练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给婴幼儿均衡、适量的营养。 四、身心疾病也会影响儿童动作发展 经常发生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儿童,失去更多的动作训练的机会,他们的动作发展也容易落后于正常的儿童。婴幼儿脑部的损伤会影响动作发展,如早产儿、缺氧性脑病、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儿童的动作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 五、婴幼儿长期的动作训练可以加速某些动作的发展 择勒佐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婴儿会自然作出行走反射时,即出生后第2-8周时对婴儿进行行走训练,会促使婴儿提早独立行走。中国学者李惠桐等人的研究表明,无论在成熟的早期、中期、晚期对婴幼儿进行动作训练都会有效,但成熟早期是开始动作训练的最佳时期或关键期,效果最好。

身体素质训练教案

身体素质教案 实习教师:王吟上课年级:高一年级 第一次课 教学目标 1、运动对人体的锻炼价值,并积极参与锻炼。 2、通过身体素质的训练对于发展耐力素质、弹跳力、灵敏性、协调性等。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由于高一年级女生的特殊性,她们不喜欢运动,爱漂亮爱干净,所以安排以游戏、娱乐为主的教学方式,希望提起她们对体育课、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 1、灵敏度的训练。 2、下肢力量的训 练。 重 点 学生的配合 场 地 一个 篮球场 难 点 教学的组织 顺序学习内容教法与学 法 达成目标组织与要求时 间 准备 课堂常规 (热身活动 由慢跑操场改为 1. 师生问 好,提出本课内 容。 2.做准备 活动,学生在教 师的带领下进 1.建立和谐 师生关系和学 生气氛。 2.培养良好 的组织纪律性。 3.完成热身活 动,并通过准备 集队队形如 下: ××××××××× ××××××××× ▲教师 10

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抱团游戏,这样 可以增加学生对 克的积极性。) 1.反应时的 训练 2.下肢力量 的训练 1.放松练习 2.师生交流 行热身。 3.学生积极 参与本课。 1.教师通 过与学生的互 动来进行教学 内容。 2.单腿跳接 力比赛。 1.学生在教 师的带领下肌 肉放松练习。 2.师生之间 了解学生的身 体协调性。 1.学生在娱 乐中得到反应 时的练习。 2.通过比赛 的形式更增加 趣味性,学生在 练习过程中也 不会太枯燥乏 味。 1.使学生的 生理与心理得 到充分放松。 2.表扬和鼓 励,客观的评价 集队要求:快.静. 齐、 要求:精神饱满、 激发兴趣、 达到热身、 队形如下: 队形如下: 队形如下: ××××××××× ××××××××× 分 钟 15 分 钟 3 分 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