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逻辑经验主义对命题的分析

基于逻辑经验主义对命题的分析

基于逻辑经验主义对命题的分析
基于逻辑经验主义对命题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分析命题;综合命题;逻辑经验主义论文摘要:逻辑经验主义者在继承康德的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截然二分的基础上,拒斥形而上学,运用一阶谓词逻辑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奎因从同义性、保真的可替换性和语义规则三个角度对逻辑经验主义者的“分析性”概念的说明进行了反驳,动摇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基础。20世纪20年代中叶到30年代中叶,逻辑经验主义盛行整个欧洲。作为其经典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学派(School of Logical Empiricism),又名逻辑实证主义学派(School of Logical Positivism),在“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下,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科学知识、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形而上学问题是没有认识意义的伪命题,应予以抛弃;并坚持主张应该严格将一切有意义的命题区分为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强调分析命题是重言式,综合命题以经验为基础,认为只有综合命题在原则上可能被经验所证实的情况下,才具有认识意义。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分析、综合命题二分的理论基础,逻辑经验主义发展了一系列命题,主张可以将一切经验科学的语言都还原为物理学的语言等。一、分析、综合命题二分的由来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可以追溯到休谟(D.Hume)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与事实的知识的区分以及莱布尼兹(G.W. Leibniz)关于理性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区分。明确地提出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别的是康德(I.Kant),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一书的“导言”中,明确定义和区别了逻辑学意义上的分析和综合概念,他说:“在一切判断中,考虑到其中主词和谓词的关系,有两种可能的关系样式。要么谓词B属于主词A,它(以隐含的方式)被包含在A这个概念里;要么B处在概念A之外,尽管它与A处在连接中。在第一种情况下我称判断为分析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我称判断为综合的。”这个区别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康德的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被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当作他们信奉的经验主义的基础教条。逻辑经验主义者区分了命题和判断,这与本论文的议题非直接相关,在此不多赘言。综合判断(synthetic judgments)实际上是和分析判断(analytic judgments)联系在一起的一对概念。应该说康德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相当明确的。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里,也对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做出了区分。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康德将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划分开来的依据变成了是否会让我们的知识有所增加。“各种判断,无论其来源以及其逻辑形式如何,都按其内容而有所不同。按其内容,它们或者仅仅是解释性的,对知识的内容毫无增加;或者是扩展性的,对已有的知识有所增加。前者可以称之为分析判断,或者可以称之为综合判断。”按照康德的标准,分析命题如“单身汉都是未婚的”,这个命题的谓词“未婚的”包含在主词“单身汉”中,此命题的真假不受经验的约束,对经验世界没有言说。还有一种分析命题是逻辑上永真的表达式,像“今天或者下雨或者不下雨”。以上两种命题都不用涉及经验内容,康德称之为分析命题。还有一种命题,像“这朵花是红的”和“太阳系有9颗行星”,仅仅从命题本身,我们不能知道这些命题是否正确,此命题的真值依赖于我们的经验内容。 [!--empirenews.page--] 综上所述,康德区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标准有两个:(1)在分析判断中,谓词B属于主词A,是包含在A这个概念的东西;在综合判断中,B完全外在于概念A。(2)康德将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划分开来的依据变成了是否关涉我们经验内容,是否会让我们的知识有所增加。分析命题的真仅仅依赖于其构成的词的意义,综合命题的真不仅仅依赖于其构成词的意义,还与其指称的事实有关。二、逻辑经验主义者分析、综合命题二分的实质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维也纳学派的石里克(M.Schlick)、卡尔纳普(R.Carnap)、纽拉特(O.Neurath)等这些逻辑经验主义者接受了康德所作的区分,但在实质上是有差别的。康德主张为形而上学留地盘,而逻辑实证主义则主张取消形而上学,认为哲学应该通过对命题的分析来排斥形而上学问题。因此,自1884年弗雷格(G.Frege)在《算术基础》一书中提出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以后,这种区分就逐渐成为分析哲学的主要基石之一。逻辑经验主义者注重命题的逻辑分析,他们批评康德对命题的区分是不精确的。逻辑经验主

义者反对哲学上和逻辑上的心理主义,即用心理的词汇来描述知识,把逻辑推理看作一种心理活动。像“判断”一词就是一个描述心理活动的词语。除了心理主义的缺陷之外,康德的区分还存在着逻辑上的问题。艾耶尔(A.JAyer)指出,康德在论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时,使用了两个不同标准。“7十5=12”之所以是综合的,靠的是心理学的标准,因为“7十5”的主观内涵不包括“12”的主观内涵;而“一切物体是广延的”成为分析命题是依据矛盾律,这是逻辑的标准。这样,可能使得一个命题按康德的标准是分析的,按另一个标准则又是综合的。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我们应该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区分所有的命题,这样就能把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截然区分开来。逻辑经验主义者区分了分析真理和经验真理。分析真理是由于命题中出现词语的意义而真。即我们知道了一个命题中出现的词语和符号的意义,我们就能够知道该命题的真假,其真假不依赖于世界中存在的事实。所以分析真理是先天的真理。所谓先天,即不依赖于经验而知道。最典型的分析真理是逻辑真理。逻辑真理表达符号之间的逻辑句法关系,经验真理表达原则上可以被证实的经验命题。其中分析真理由分析命题表述,经验真理由综合命题表述。“如果一个命题的有效性仅仅依赖于它所包括的那些符号的意义,我们就称之为分析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有效性依赖于经验事实,我们就称之为综合命题。”逻辑经验主义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即每个命题都能够得到充分分析,要么可以还原为纯粹的逻辑上的通语反复(重言式),要么可以还原为直接的经验语句或记录语句。作为分析命题的逻辑真理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很明显,逻辑真理作为真命题是独立于经验的,只与语法规则有关,逻辑真理只是逻辑普遍有效式而已。对逻辑经验主义者来说,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两者间存在一条严格的界限,分别是逻辑和科学的任务。哲学就是运用逻辑对命题进行分析。哲学分析所得到的要么是“分析命题”,要么是命题的逻辑结构;科学活动则是提出和检验综合命题,科学活动的结果就是一些综合命题。检验综合命题的方法是归纳法。这样,逻辑经验主义首先取消了形而上学,从而取消了哲学。传统的哲学是一个独立的理论领域,哲学提供一类独特的真理,这类真理高于逻辑真理和科学真理,因此是“第一原理”。逻辑经验主义者只承认分析真理和综合真理两类真理,而传统的哲学命题即不是分析真理也不是综合真理,因此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哲学真理,也就不会有任何哲学理论或哲学学说。哲学仅仅是一种活动,即应用逻辑方法对命题进行分析的活动。而分析活动的结果并不是哲学命题。由于所有能够为我们提供知识的命题都是综合命题,所以综合命题的意义分析和综合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就成为哲学的唯一任务。这样的分析活动就构成所谓的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就是科学逻辑。而科学理论的检验实质所依靠的是命题之间逻辑关系。由理论假说推导出直接的经验命题(预测)的推理是演绎推理,而根据直接的经验命题检验理论假说的过程是归纳推理。因此,逻辑经验主义者特别重视归纳逻辑的研究。而对于神学、伦理学、美等领域里的命题或价值命题,逻辑经验主义者也采取了取消的态度,主张在价值领域哲学的任务是对价值概念进行意义分析,而对价值取向、审美活动等进行事实性的描述,则属于实证的社会科学。 [!--empirenews.page--] 逻辑经验主义者基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区分之上的理论引起了很大的论争,其中被艾耶尔称为20世纪继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奎因(W.V.Quine)在1951年发表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中强烈的批评了以康德的区分为基础的逻辑经验主义者对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奎因对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二分是基于它对“分析性”这个概念的分析。

[1][2][3]下一页三、奎因对逻辑经验主义命题二分的挑战奎因从同义性、保真的可替换性和语义规则三个角度对逻辑经验主义者的“分析性”概念进行了反驳,指出“分析性”概念本身是不清晰的,由于“分析性”概念本身不清晰,我们无法确定哪些命题是分析命题,也就无法把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严格区分开来。奎因指明了以往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绝对区分存在严重的错误。其实,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奎因的批判在欧美分析哲学界激起了长达一二十年的

论战,正是奎因的批判使得逻辑实证主义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逐渐衰弱。奎因认为有两种分析命题,一种分析命题是逻辑真理,如:“未婚男子不是已婚的”。一种命题从形式上说不是逻辑真理,如:“单身汉不是已婚的”。后一个命题可以通过同义词替换变换成第一个命题。从而确定“单身汉”和“未婚男子”这两个词是同义的。这种替代之所以可能在奎因看来是因为同义性,但奎因认为这是有问题的。“对这第二类分析陈述,因而一般来说对分析性的特征,我们仍然缺乏一种专门的说明,因此在上述说明中我们依靠了‘同义性’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与分析性自身是同样需要解释的。”我们在日常语言中的替换基于对这个词的定义,那么,我们把“单身汉”定义为“未婚男子”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如果说是词典,但词典编纂者实际上是经验科学家,他所以如此定义,是根据经验确定的。在他编词典之前,人们已潜存着两词语的同义性关系,定义不过是他观察到的同义性事实的报道,当然不是同义性的根据。这种被人们约定俗成的定义归根结底是语言学家或诠释学家对于事实的总结,同义性在先而定义在后,不能把定义作为同义性的基础。定义如果从事实中来,那么定义就不能保证“单身汉是未婚的”是一个分析命题,因为定义的环节已经借助了经验概事实。如果根据可替换性来说明同义性,但并非有些同义词在一切语境中都可以保真地互相替换。谈论保真替换的语境可以是外延的,也可以是非外延的,因此,谈论保真替换一定要考虑语言应用的范畴。“单身汉”和“成年未婚的男子”是同义词,但是由“‘单身汉’是三个汉字”不能替换成“‘成年未婚的男子’是三个汉字”。这里没有保证“单身汉”和“成年的未婚男子”外延的一致依赖于意义。因此,与其说同义性是保真替换的依据,不如说保真替换以同义性为前提。因此,用保真替换说明同义性是循环论证,保真替换不是同义词的充分条件。再者,某些异义词也可以保真替换。例如,在语句“有心脏的动物是有心脏的动物”中,我们用“有肾脏的动物”替换其中一个“有心脏的动物”,可以得到语句“有心脏的动物是有肾脏的动物”,这个语句的真值为真。这说明保真的可替换性不是同义词的必要条件。因此,奎因指出:“保真的可替换性必须与一个语言相联系,在这个语言的范围内一切有关的方面都必须得到了可信的说明,否由保真的可替换性就是没有意义的。”[!--empirenews.page--] 如果用语义规则来说明同义词会导致恶性循环。人们认为,在日常语言中把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区分开来的困难是由于日常语言的含糊所致,如果我们用带有明显“语义规则”的精确的人工语言,这个区别就显而易见了。通过分析,奎因论证,要么语义规则用“分析性”来定义,要么“分析性”用语义规则来定义,语义规则本身以分析性概念为前提,人们要以语义规则说明分析性,这又是一种循环论证。因此,根据以上的分析,奎因最后得出结论,不论我们利用同义词定义、保真的可替换性还是用语义规则来说明“分析性”这个概念,都是徒劳无功的。奎因认为:“尽管有这一切先天的合理性,分析陈述和综合陈述之间的分界线却一直根本没有划出来。认为有这样一条界线可划,这是经验论者的一个非经验的教条,一个形而上学的信条。”奎因把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严格区分看作逻辑经验主义的第一个教条。他对这个教条的批判与他对另一个教条的批判是联系在一起的。逻辑经验主义的第二教条是还原论,即自然科学中所有的理论命题原则上都可以还原为直接的经验命题。直接的经验命题就是直接陈述观察事实的观察命题。这种还原论认定了观察命题对于理论命题的中立性,观察命题被用来证实或证伪理论命题,而观察命题本身的客观性和证据性却不容置疑。奎因用整体论来对抗这种还原论。在奎因看来,科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网络。在网络的边界是观察命题,它们直接接触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刺激。离边界稍远一点是科学中的理论命题。而处在网络中心的是逻辑定理和形而上学假定。这是一个有组织有层次的网络。当观察命题与理论命题在逻辑上相冲突时,科学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保持系统的融洽性。科学家可以认为某个或某些理论命题被反驳了,因此把它(们)清除出去或者用别的理论命题来取代。这就是逻辑经验主义认可的理论命题与观察命题之间的唯一关系。但这只是多种方式中的一种。科学家也可以把那些与理论命题相冲突的观察命

题放到一边,或者排斥在系统之外。因为我们得到的只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而观察命题并非外部世界的真实状态的忠实写照。科学家也可以修改系统中的形而上学假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还可以修改逻辑定理。量子逻辑就是抛弃了排中律的逻辑。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分析真理是先天的、必然的、不可修改的。而奎因的整体论主张,在经验科学中,综合命题和分析命题都是可以修改的。这就从另一个方面否定了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严格区分。上一页[1][2][3]下一页奎因对分析性概念的批判给了逻辑经验主义者一个沉重的打击。连逻辑经验主义者亨佩尔(C.G.Hempel)也不得不承认只有纯粹逻辑意义的命题与有经验意义的命题不能严格区分开来,他在《经验主义的认识意义标准:问题与变化》中指出:“严格说来,分析性概念还不得不是相对于语言规则的,……从句子的逻辑意义的概念至少要作双重相对化的那些考虑来看,分析性概念需要作同样的双重相对性,几乎是理所当然的。”其他的逻辑经验主义者,像卡尔纳普等人也都改变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截然二分的观点。 [!--empirenews.page--] 逻辑经验主义者运用一阶谓词逻辑分析无意义命题,把形而上学问题作为无意义问题予以排除,在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截然二分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奎因从否定分析性着手,对分折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进行反驳,引起人们对命题区分的合理性的怀疑,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奎因从同义性、保真的可替换性和语义规则三个角度对逻辑经验主义者的“分析性”概念的说明进行了反驳,动摇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基础。奎因的批判,对于恢复形而上学具有积极意义,在逻辑实证主义者中间引起了巨大震动。康德对“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使得逻辑经验主义者对命题区分的深入考察有助于科学命题的澄清,但其消极的一面是使得这种学说演变成机械的技术性分析。这造成逻辑实证主义者的不断转向和导致了逻辑经验主义思潮的衰落。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实证主义;二是科学主义。首先,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种很强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这种实证主义主要体现在其根本原则,即“经验证实原则”之中。这个原则规定: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命题只有表述为经验并能够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才有意义。“逻辑性”和“彻底经验论”是逻辑实证论区别于传统的实证论的关键点,也是逻辑实证论的实证性比一般实证论更强、更为严格的地方。 (1)在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的问题上,强调科学知识存在着一个惟一确定的、可靠的基础。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每个理论都具有自己概念的和经验的基础而孤立存在,理论之间的惟一关系是由中立的观察语言所提供的”[5]。 (2)在关于科学的方法和目标的问题上,强调存在着超越历史和科学内容的惟一可靠的方法和惟一确定的目标。与基础主义的科学结构理论相适应,逻辑实证主义将归纳法看作是科学的惟一可靠的方法。 (3)在关于科学进步的问题上,预设了一种“中国套箱式”的直线累积发展模式,在他们那里,科学完全成了一项累积性的事业。科学进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真的经验命题”的积累、扩大或归并的过程。 由此可见,无论是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或基础,还是关于科学的方法、目标和发展模式,逻辑实证主义者都作了不折不扣的实证主义的理解。 其次,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也是一种很强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这种科学主义的特征是,十分突出地强调科学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他们不仅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视科学,而且也完全用逻辑的、实证的观点来审

视整个文化。于是,在逻辑实证主义者看来,自然科学不仅是惟一种类的科学,而且也是在认识上惟一有意义的文化。具体说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有以下几个要点: (1)强调真正的科学知识只有一种,那就是自然科学。除此以外,并不存在其他种类的科学。 (2)强调科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可将经验证实原则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 构建“科学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 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其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对科学作逻辑分析,或者说,对科学的语言系统作句法分析。 这样一来,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似乎提供给我们一幅关于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截然区分的清晰画面,并且告诫人们:科学世界在认识上是有意义的世界,而人文世界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世界。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这样一种观点,即用自然科学家的眼光来理解和审视科学、哲学及其科学与其他文化的区别。这种观点虽然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尤其是用数学与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科学及其哲学,并且进行了艰难的尝试。虽然这种尝试后来遭到了失败,但是,它对于推进和深化科学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研究还是颇有意义的。 。 然而,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确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其中最根本的缺陷之一,就是对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忽视。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1、设计简述: 本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设定都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准则,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并以交际法语言教学为理论依据。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发现语言规则并创造性地活用这些规则的过程,任何人类语言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著名语言学家布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运用交际法进行英语教学,首先要努力创设真实自然的社会语言情景。不仅要借助手式、动作、表情、实物、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贴近教材内容的直观情景,而且要用语言的声调、节奏、情感等描述创设言语情景。在本堂课的设计中也是充分体现了这点。在教授有关疾病的单词时,我就借助绷带,通过绷带绑的不同位置来解决单词。某些绷带无法表示的疾病如cough,cold等就通过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来展示。其次,交际法教学强调“以任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实践,要求根据显示生活中对英语的实际需求,模拟各种生活语境,情境,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机会,它注重的不仅是语言在形式,语法上的准确性,更强调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可行性,交际的技巧性,以及训练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应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堂课中,为了训练目标语言,我设置了各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来操练目标语言,并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模拟看病的过程,让学生在交际的同时,体验生活。通过这个活动,把生活中的交际场合搬进课堂,使课堂变为一种具体的社会交往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交际过程。这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交际法教学让学生参与,有时伴有情景或模拟场景,这样让学生更能贴近生活,学生成了主角,自然而然地他们就对英语感兴趣,把学英语当作一种乐趣。 2、教材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初四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种以主题形式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占总分值约75%。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综合题(第五大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

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基本情况分析 及格人数优秀人数 一班32 8 二班30 11 三班31 15 四班28 11 五班27 13 六班32 16 三、错题分析 第6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不清。 第10题:学生对反应时间和总质量关系的图象未弄清楚。 第12题:本题的条件多了一个学生就想不全了。 第14题: 少数学生将题意看错而误选。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 是一个哲学流派,其核心是维也纳学派,也叫经验主义,或称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主要产生于1930年代~1950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 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一、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教学设计反思及案例分析

《画角》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画角》一节。 教学设想:在学习了量角的基础上我又带领学生学习画角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学生对量角器、三角板的认识与使用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画角时的困难比量角时的困难减少了。于是在教学画角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体会、总结出画角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正确 地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4、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了画纸、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师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 教学设计: 兴趣引入。 教师:(出示由各种角构成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观察的感受。 生活中的这些美丽图案是怎样画出来的?(用各种角。) 这些角又是怎样画出来的?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角? 引出课题:画角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老师准备了几项活动,希望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画角的技能。 活动1:画出60°的角。 1、请学生猜一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角,用这些角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说说所拼的角 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角验证,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个活动中师只是提出画角 的要求,但是学生用什么方法没有限制。) 3、你用什么方法画出了60°的角? 活动2:学生根据自己的做法回答和演示。 1、师:如果要画的不是上面这些特殊角,比如画一个85°的角应该怎么办? (这个活动师仍然不提出具体的描画方法要求。学生会在活动中发现用三角 板不容易画出这个角,应该使用量角器才能准确的画出这个角。这时引导同学提出:三角板在画角时是有局限性的,不是所有的角都能用三角板精确地画出来。) 2、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可以讨论后再完成。 活动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两个角组合可以画出15°、30°、45°、60°、75°、105°、90°、135°、150°、120°等角。) 活动4:画70°,115°的角。 1、说说你想用什么工具帮助你画出这些角?(用量角器画这两个角。) 2、学生动手画角。 3、活动后师及时问,怎样使用量角器画角 活动5: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题特点 1.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本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各类试题成绩分布较为合理,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不大。填空题第13题,第14题考到环境保护的题目与生活实际联系。本次填空题第10,14题填空属于开放性试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领域有创新意识。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2.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其中第7题学生答错较多,对现象描述概念不清,与结论混淆。填空题第13题图A有较多同学答成“分子间有间隔”,对知识点形成定性思维,第13题有较多同学把“有害气体和烟尘”具体写成“SO2、NO2、CO”等引起扣分,在填空题第20题(3)中写碳酸镁缺少提示,化学式写错较多,自然碳的化合价也写错。 通过成绩可看出,优等生成绩一般,学困生的成绩普遍较低,就班级而言,4、5、6优等生优势明显,整体上3、4班平均分有一定的优势,班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在平均分上有7分的差距,前25名的平均分差距达到了8分。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观的贡献与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又叫逻辑经验主义或新实证主义,它作为的一个哲学运动,形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本世纪上半叶盛行于西方哲学界,在科学界和知识界也有较大影响,其成员不少是兼有科学家与哲学家双重身份的学者。他们打着“科学的哲学”的旗号,企图以数理逻辑和自然科学为装器,否认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传统哲学(他们称之为“形而上学”),并提出自己的哲学观:“哲学的唯一正当的任务就是逻辑分析”。1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在整个逻辑实证主义中影响最大,一般把这一学派的形成当作逻辑实证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正式产生的标志,其代表人物的观点也被看作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哲学上,逻辑实证主义影响了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大部分流派,例如逻辑实用主义、波普尔学派、历史学派、科学实在论等,都是在批判或修改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不存在一种理论能完全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同样逻辑实证主义也是如此,我们既要对该思想在哲学上所带来的积极贡献做出肯定,也要在进行肯定的同时看到其中的一些局限性。以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观的贡献与局限性。一、从哲学的性质问题上看 逻辑实证主义在哲学的性质问题上,认为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活动。哲学的目的在于为科学命题提供清楚的意义,它是一种授意活动。2哲学的授意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这种哲学观所强调的是哲学与科学的密切联系,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把哲学的任务仅仅局限于逻辑分析,把哲学看成是一种分析活动,这是根本错误的。我们知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的任务是研究存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等根本问题。如果把哲学的任务仅仅归结为逻辑分析,那就否定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大意义,也否定了哲学是一门科学,具有一定的理论形式,从而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哲学本身。 1卡尔纳普.《哲学和逻辑句法》[M].p.17 2唐歆.《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研究》.[C].2012.12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1098】 答题要求: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2题做答,每题50分。(答题要求:每题字数不少于600字;要密切联系教学实例或教学实录进行阐述;答案要以小标题形式分条阐述,切忌含混笼统)。 一、结合具体教学实例,论述黄厚江老师是如何实现其“本色”阅读教学。(50分) 答: 黄厚江老师是“本色”语文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黄老师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本色”语文的教学主张。这堂课采用浅文深教、浅文趣教的设计思路,最大限度地开发文本自身的教学资源,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很好地体现了黄厚江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基本定位——“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养”,也体现了黄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阅读教学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 面对文本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内容上黄老师主要抓了三个方面:文本内涵,即男子汉精神;小标题的结构特点;语言品味和语句揣摩。这也暗合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理念,突破了一般阅读教学“线性”教学思路,而是提取文本中有效的教学资源,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可谓简洁,实用,好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大面积课堂教学中步骤杂乱、思路不清的问题。 教学过程则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方式,力求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一、关于品味语言和语句揣摩。具体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品读词语——标题中的“我们”;第二层次是揣摩开头部分“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和结尾部分“这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比任何艺术还要艺术”等句子的含义;第三层次是分析小标题和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品读语言从词语到句子,最后到文章整体,由浅入深,打破了才传统课堂只分析个别语句的局限。而且每层分析都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在品读词句中学会阅读品析。 二、关于小标题在文章中作用的理解。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生先说说小标题的一般作用,然后找一找本文是否有小标题和有关内容不相符的情况,由初步感知到深层挖掘;第二层次是归纳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由具体分析到抽象归结;第三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这是语言的具体学用;第四层次是比较两种小标题的不同效果,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比较阅读。 三、关于文本内涵的把握。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归纳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的主要品质;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完成小诗《小小男子汉宣言》。这种对文本内涵或主题的分析归纳,打破了传统课堂临近结束时空洞归结主题的方式,而是结合具体文本分层逐步挖掘出作品的主题或内涵,充分体现了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主张。 四、关于语言活动。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用人物语言改换小标题;第二层次是加工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第三层次是全班合作完成小诗。语言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本色”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教学的具体形式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切块融合。“切块”教学和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阅读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力求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充分。这堂课更多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卷)概况: 根据县局制定的初中化学教学计划,本次考试命题范围是九年级上册1~4单元。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时,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考查基本实验技能时,着重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试题新颖,图文并茂,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本次考试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共20个小题,40分,占40℅;填空题,共6个小题,32分,占32℅;实验探究题,1个小题,18分,占18℅;计算题,1个小题,10分,占10℅; 二、学生答卷情况: 1、成绩分析: 全校参加考试共计90人,及格46人,,及格率58.7%;优秀生9人,优秀率10%。最高分95分。 2、失分情况及原因 (1)选择题:失分最多的是5、11、15、16题,第5小题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学生没有理解导致失分;第11题是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考查,学生把现象没有记准导致失分;第15小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相关知识没有掌握导致失分;第16小题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是原子而不是粒子没有区分导致失分。 (2)填空题:第21题的第2、4小题,学生对化学符号的写法掌握的不够,如:3个硫酸根离子、氯化亚铁的写法;第22小题中水体污染的概念学生由于是了解内容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记忆而失分;第24小题由于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方法不能准确运用导致成为失分最多的题目;第25小题第2、3小问考查的是决定元素种类、化学性质的粒子的考查,学生由于记忆混淆而使两个都错导致失分;第26小题氧气和氮气要求用化学式书写,部分学生用名称作答而失分。 (3)实验探究题:1个题,是有关气体制取的题目。第2小题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对收集纯净氧气的装置选择错误;第4小题学生只选择了B和C中的一个,而正确的答案是双选;第6小题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不准确影响了得分。第7小题个别学生将“点燃”写成“燃烧”。(4)第四大题计算题,虽然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部分学生由于不会书写硝酸铵的化学式而失分,特别是第一小题有关化合价的计算难度偏大,大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计算. 纵观上述错误,学生存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会“审题”。缺少“咬文嚼字”,甚至题目不能读全。如第16小题中的“粒子”两字,27题反应条件“点燃”写成“燃烧”。 2、基础化学用语书写有误。21题不会写氢气,氧化镁的化学式等; 3、实验现象描述不到位。如选择题的第11题,实验题的第(7)小题等。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包括文字的书写、化学符号的书写、解题格式的书写[如第21题,第28题] 三、教学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让学生学会审题,在认真读题的同时用笔在关键字词下圈圈点点,学会自我提示的好习惯。做一般单选题固然可用“精确制导法”,但对较为复杂的宜用“地毯式轰炸法”结合排除法。 2、加强化学用语记忆和规范书写的训练,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 3、加强实验教学,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老师要及时引导,力求语言规范准确,“先入为主”。

初中化学试卷分析

2014—2014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昌江中学谢培武 试卷结构 本套化学试题共五大题,27小题。选择题1--14小题(42分)、填空题15-22小题(28分)、简答题23-24小题(8分),实验题25小题(12分),计算题26-27小题(10分)。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套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分值高达89分,突出了考查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功和应具备的化学素养。任何一门学科走向科学的过程都是形式化、符号化、建立数学模型、实验模型的过程。不同学科构建符合自身研究对象特性的形式、符号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就是这门学科特有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本套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试题分析和评价 本套化学试题考查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设定的“物质构成的奥秘”和“物质的化学变化”中最基本的、核心的内容,试题努力反映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应达到的最高水平。但整本书各部分内容比例失调,试题难度偏高。下面是2013年海南省中招化学考试和本次考试在各部分内 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不是诸如分类、实验、计算等特殊的方法和技能,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 —宋心琦 这份试题有关微粒观、元素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内容占据了整份试卷,这些内容需要背诵和记忆,初学化学的学生大部分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消化吸收的,需要教师长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本分试题学生不好考出理想成绩。背诵或记忆某些具体的化学知识,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是化学观念及某些基本观念的载体,是培养思路方法的基石,是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必备基础。本套试题突出了背诵或记忆的效果,淡化了它们可作为载体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涉及到化学符号记忆的有3、11、15、17、18、22、27小题。

第4章 科学概述概要

第一篇科学篇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 这部分内容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的原理, 从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开始, 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 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科学理论和检验、评价科学理论的方法和其中包含的深刻哲学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对科学的含义的理解,是理解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重要的视角。 科学也是整个科学技术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但是,究竟什么是科学,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 因此,我们从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谈起。 第一节科学的含义及特征 一、科学的含义 贝尔纳: “科学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本来就不能用定义来诠释,……故而必须用一种阐

明性的叙述来表达。” 词源:拉丁文“Scientia”,“知识”。(英、德、法语由此衍生) 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12世纪,欧洲。威廉,“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 17世纪,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作为知识:事实,现象的、经验的东西。 规律,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理性思考的结果。 反映,形式上的主观性。 -作为知识体系:零零散散的知识,还不能称其为科学。 2,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知识是探求的结果,而活动才是内容本身。” 齐曼:一般来说科学被理解为了解的艺术,它和研究几乎是一回事。 凯德洛夫:科学的概念既用于表示科学知识的过程,也用于表示获得由科学实验检验其客观真理性的知识的整个体系。 “研究”、“科学家” 主要涉及到“方法论”问题。是我们重点讨论的内容。 3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17世纪中叶,开始其社会建制化进程, 19世纪后,科学家职业化, 20世纪以来,成为“大科学”,一种“社会建制”, 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专业部门,新兴的社会产业,国家的战略产业。 一项国际事业。 科学,历史性范畴,只能采取阐明性叙述,从历史中把握。 广义: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 狭义:特指自然科学(本门课程狭义)。 二、科学的特性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概况 1、题型结构。今年中考化学试卷共六大题型,各题型的排列顺序与去年一致,题量也与去年保持一致,这也是江西省从06年开始对中考化学结构进行调整以来,连续三年试卷结构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 2、考试内容及占分比例与《08年中考化学学科说明》基本一致,在内容上突出了知识的应用与探究创新,联系实际,密切关注重大科技成果及社会的热点内容,如08年春的雪灾,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及今年的奥运会等。 3、考试水平。试题难度较07年有所降低,与06年中考化学试题难度相当,其对比如下: 4、试题的基本特点 整份试卷既重视考查基础,又突出了对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综合创新能力,联系实际能力,理解与文字表达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 ①注重基础。试题紧扣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新教材,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抽样分析来看试题中容易题、较容易题占了79%,也说明了试题注重基础,在整份试卷中没有发现偏题及特别难的题目。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②联系实际,注重应用。从第一小题把化学变化的判断与生活过程相联系,到最后一小题,水垢的成分及其除去,所有知识点的测试,都尽可能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相联系,力求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考查了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教育,智德并重。试题在考查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对中国来说,2008掉不平凡的一年,从雪灾、地震到奥运会,无一不是全国人民关注的重大事件,而与这些事件相关的知识都在试题中得到了体现。 5、对试题的意见 ①中考化学试题应当简明扼要,让更多的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在与实际联系过程中切忌牵强附会。如第4小题,题干中有三句话,我个人认为前两句与第三句没有太大的联系,对题目的解答也没有作用,可以略去。

自然辩证法八个问题

1.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并对其进行评价。 答:逻辑实证主义,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 逻辑经验主义标准:可证实性。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并不是简单的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反对,而是认为形而上学不能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形而上学的命题甚至形而上学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他们提出,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必须是可以用经验进行检验的命题,而所谓可检验就是“可证实”。这一标准也是他们所提出的意义标准,即科学命题应该是“可证实”的,不可证实的命题是没有意义的命题,就不是科学的命题在这个方面,还有一个程度的问题,有的哲学家对形而上学展开全面的批驳,认为形而上学一无是处,其所有的、整个体系都是毫无意义的,它们既不是分析的,又不能为经验所证实,没有任何真理性可言,是无谓的“伪命题”。因为科学理论都是全称命题,对科学命题的证实都是建立在归纳法的基础之上,但归纳法自身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这就是所谓的“休谟问题”,归纳法无法证明一个全称命题的正确性,无论多少个有利的科学事实,都无法证实一个科学理论。 因此,由于归纳法的不可靠性,逻辑经验主义以“可证实”作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是成问题的。 2.波普尔的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并对其进行评价。 答:波普尔的划界理论是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划界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但又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波普尔的划界标准:“可证伪性原则”。他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原则区别不在于它们是否可证实,而在于它们是否可证伪。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即原则上能够被一个或一组可能的观察陈述所证伪(而不是指它们实际上被证伪)。在他看来,理论根本不可能被经验证实。他写道:“我建议以理论的可反驳性或可证伪性作为分界标准”。“一个命题只要它是可检验的,或可证伪的,就是科学的;反之,不可检验、不能被证伪的,就属于非科学的、形而上学的。”他同时指出,他所说的“可证伪”,是逻辑上的可证伪,而非事实上的可证伪。一个逻辑上有可能被证伪的命题或理论,就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或理论,至于它是否已被经验所证伪,这从分界的观点看来是无关紧要的。从这个观点出发,他把在科学史上已被证伪的许多理论,如地心说、燃素说、热素说和日心说、氧化说、分子理论一起都列入科学之中。而把数学、形而上学、伪科学、宗教神学归入非科学之列,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领域的命题都是不可证伪的。 波普的可证伪性标准虽给人耳目一新。但是,“可证伪”标准也存在问题,一个反例的出现并不能决定性地证伪一个科学命题。一方面,一个反例的出现,只能说明作为反例的科学事实本身与科学理论之间存在着冲突,很可能科学理论本身是正确的,而科学事实是错误的。另一方面理论是有内部结构的,即一个科学理论是由硬核和辅助性假说组成的,一个假说并不是单独的接受科学事实的检验,而是诸多假说组成的理论系统作为整体接受科学事实的检验。一个反例的出现,并不能直接否证理论的硬核,而只是表明这个理论系统之中的某个假说是错误的,理论的支持者可以通过修改辅助性假说或者作出特设性假说来维护这个理

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百科名片 编辑本段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 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

解释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一种澄清或确定命题意义的活动。石里克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识到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逻辑实证主义把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卡尔纳普指出,哲学只不过是科学的逻辑,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得到正反两个方面的结论:正面的结论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反面的结论是清除形而上学。 拒斥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并非逻辑实证主义的创举。诚如卡尔纳普所说:从古希腊的怀疑派起,到19世纪的经验主义者为止,有过不少反对形而上学的人,各式各样的批评都提出过。但是,逻辑实证主义反形而上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反对形而上学,不是因为它的学说是和我们的经验相矛盾的,也不是因为它的问题超出了人类理智的界限,而是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是无意义的。其次,在怎样反形而上学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而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对此,卡尔纳普的回答是:我将把所有那样一些命题叫做形而上学的,即这些命题宣称表述了某种在全部经验之上或之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表述了事物真实本质的知识,表述了自在之物、绝对者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的知识。艾耶尔也把形而上学定义为一种对实在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形而上学主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哲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超越于科学世界和常识之外的实在的知识。可见,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一切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命题,一切关于超验的实在的知识,都是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之所以拒斥形而上学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形而上学命题割断了和经验世界的联系,所以在经验上、理论上,即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所谓形而上学命题没有经验意义,是指这类命题所涉及的对象不在感觉经验的范围之内,既不能通过经验予以证实,也不能通过经验予以否证。换一句话说,即形而上学命题不能在经验范围内确定其真假,而一个没有真假值的命题由于没有断定性的内容,因而不能给我们提供任何知识,即对增进我们的认识毫无帮助。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意义一词总是从认识性的意义这个观点上来理解的。据此,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命题都是一些无意义的伪命题。所以,卡尔纳普说,我们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些论题,我们是拒斥这整个问题。

幼儿园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一:幼儿园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分析作业 幼儿园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分析作业 语言领域 案例1:大班诗歌《风藏在哪里》教学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优美意境和问答式的结构特点;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区别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读法; 分析:对于该目标很好的体现了语言领域的学科特点,语言领域的核心价值在于倾听、感受、理解、表达。 建议改为:(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优美意境和韵律感;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区别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读法; 案例4:中班阅读活动“我喜欢的书”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的交流活动中,丰富与阅读有关的经验; 分析:该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其中“有关经验”也表述不明,而且目标也不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求过于浅显和简单。活动的主题为“我喜欢的书”,但是在目标中并没有任何体现。建议改为:(1)在图书角的区域阅读活动中,选择一本最喜欢的图书; (2)在集体阅读的氛围中,主动表达自己的阅读内容和感受; 科学领域 案例5:小班科学活动《水果里的种子》教学活动目标: (1)品尝苹果、桂圆、橘子等水果,知道水果里的籽就是种子,种子种在泥土里能长出苗苗;(2)观察各种种子,知道它们是不一样的; 建议改为:(1)品尝苹果、桂圆、橘子等水果,通过教师讲解知道水果里的籽就是种子,种子种在泥土里能长出苗苗; (2)观察各种种子,知道它们是不一样的; 案例10:小班音乐活动《北风爷爷别神气》的目标与分析: (1)学唱歌曲,能有力、自豪地演唱歌曲??,(这是发展目标) (2)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歌曲内容?????,(这是教育目标) (3)初步探索创编歌词,提高幼儿演唱兴趣?,(前半段是发展目标,后半段是教育目标) 分析: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来看,教师安排此次小班音乐活动是混乱的,一会儿从教师的教这一角度出发确定活动目标,一会儿又从幼儿的学的角度出发,整个教学活动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因而在表述目标时应尽量从一个角度出发进行陈述,克服思维的混乱。 建议改为:(1)通过故事教学,激发幼儿对于歌曲的兴趣; (2)教幼儿有感情的学唱歌曲; (3)引导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歌曲创编 社会领域 案例11:小班活动“我的名字”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的名字,鼓励幼儿大胆地应答教师的呼唤; 建议改为:(1)喜欢自己的名字,听到名字能大声地应答;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自主检测 化学九年级试卷分析 单位:稻田镇王望初中 姓名:巩翠玉 时间:2014年01月15日

教学质量自主检测化学科九年级试卷分析 化学 一、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90分以上的有38人,80-90分以上的有62人,70-80分以上的有132人,60-70的有47人,60分以下的有60人。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中失分较多的有第14、15、20题。 非选择题中失分较多的有21题、24题的(4),25、26和27题等。 三、试卷得失原因分析 1、该题难度适中,既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利用给予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客观题是选择题, 分值是40分,每题2分。该题难度适中,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常识性内容的识记能力与掌握。个别选择题有点难度,考察了学生的学习和分析能力。如20题将所学知识与图像联系起来,考察学生解读图像的能力。 (2)非选择题:21题共8分。第(2)小题着重考察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微观结构,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第(4)小题给出了一种新的物质,考察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稍有难度。第22和23题完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难度小,学生失分较少。第24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溶解度的认识及获得溶解度曲线信息的能力,其中第(4)题考点来自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探究及泡沫灭火器原理,如果老师没有在讲课过程中着重强调的话,可能学生会失分较多。实验探究题是本次试卷考察的难点所在。第25题第(4)小题涉及到了蒸发提纯的有关操作问题,似乎有些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第26题是关于测定空气中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摘要:逻辑经验主义作为西方哲学的一种重要哲学形式,是在对传统哲学批判、拒斥形而上学的前提下,开启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实现了“哲学的伟大转变”。它的产生深刻影响着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科学哲学。通过探寻其产生的根源方能把握其实质,通过探讨其主要思想旨在寻求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逻辑经验主义;形而上学;确定性 一、逻辑经验主义的演化阶段 逻辑经验主义又称“逻辑实证主义”,是由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经过马赫主义演化而来的。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看,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逻辑经验主义就是秉承存在论中的经验论的路径并且以拒斥和清除形而上学为己任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维。它是西方哲学存在论传统寻求确定性的过程中形而上学传统发生涅槃式革命的结果。 逻辑经验主义从产生、发展到衰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逻辑经验主义的形成阶段。1922 年,石里克被邀请到维也纳大学任“归纳科学哲学讲座”主持人,以他为中心,逐步形成了维也纳学派。1926 年,卡尔纳普来到维也纳,成为这一学派的另一领袖。1929 年,他们发表了名为《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的宣言,标志着维也纳学派正式问世。第二,逻辑经验主义的鼎盛时期。维也纳学派的理论,在西方各国引起了普遍的反响,以致形成了一种国际性思潮。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二十年间,逻辑经验主义是西方最时髦的哲学之一。第三,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阶段。逻辑经验主义的中心转移到美国以后,逐步同实用主义等哲学流派合流。由于自身理论上的困难和内外的批判,特别是由于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学派的相继兴起,原来意义上的逻辑经验主义便日益衰落了。 60 年代后,逻辑经验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已不复存在。但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内容、观点、方法,至今在西方哲学界仍然有很大影响[1]。 二、逻辑经验主义的内核 逻辑经验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马赫的观点,不仅重视经验的作用,而且把数理逻辑作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主要工具。逻辑经验主义用数理逻辑分析的方法把形而上学拒斥在哲学之外,并且完成了哲学的转变问题。逻辑经验主义者认为,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