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文献综述】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文献综述】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文献综述】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

一、引言

学术界对配送中心选址理论研究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相关的文献非常多, 涉及仓库、生产中心、厂房、网络设计、运输中心等这些经营性设施的选址以及警急服务设施、健康中心、血库、废物处理厂等公共服务性设施的选址。近几年来, 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正成为新的经济热点。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神经中枢, 研究其选址问题的文献日益增多。从总体上看, 可以把这些文献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单独在理论上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第二类是通过实例,结合物流管理的库存战略、运输战略、顾客服务目标等其它战略综合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二、主题

国外对配送中选址的问题的研究比较早,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和理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909年,Alfred Webber首次提出了仓库选址问题,针对单一仓库选址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实现从仓库到顾客间运输总距离最小。

1975年,Geoffrion开始研究动态仓库选址问题,考虑在一段时间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选定仓库位置以使长期总成本最小。

Vaidynathan 在1999年提出了一个多目标物流模型,用于解决有容量限制的服务设施选址问题。其目标函数分别为最小化固定的建设投资和经营设施费用、使可变经营费用最低、平均响应距离( 或时间) 最短。该模型通过第三个目标考虑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采用加权法进行求解。

Zuo- Jun Max Shen 等人在2003年提出了一个联合库存的选址模型。设计出由一个供应商向多个零售商运送产品的配送系统。由于需求不确定, 要确保特定的服务水平, 零售商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该模型是通过考虑建立适当安全库存, 减少缺货损失, 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配送系统一定的服务水平。

在国内,在配送中心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大多数研究成果出现在20世纪以后。随着近些年我国企业配送成本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加快了对其选址的研究,并取得相关的研究成果,但还不是很成熟。

在2002年,杨波提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随机数学模型。该模型解决将各需求点的需求量看作是非负随机变量时的单品种单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随之在2003年,杨波又进一步研究了多品种随机数学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黎青松等结合库存战略、运输战略研究选址问题,在1999年,提出了最优库存策略下的选址模型。认为单个配送中心的最优库存费用与其承担的需求量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 将模型简化为一般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后进行求解。继而在2000年黎青松等对上面的模型进行完善, 并借助遗传算法来构造求解优化解的方法。

刘海燕等在已有的多元多品种物流网络布局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考虑不同的配送中心向不同的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时采用不同服务水平, 且所发生的费用也不相同, 在2002年提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

李延晖, 马士华在2003年提出了基于时间约束的配送系统模型。设计的配送系统, 是一个单源供应、单一产品的配送系统, 以系统的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系统成本包括从生产基地到配送中心的运输成本、配送中心到客户的运输成本及配送中心的固定费用) , 而将配送的时间限制作为约束条件来建立模型, 属于单一目标决策的范畴。该模型体现物流部门服务水平的方式是用各需求点对时间的要求作为配送时间约束。

三、总结

总之,上述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献和论点支持,并开阔了本人的研究视野,使得本人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这个课题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物流行业在现实生活中,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是否是能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企业经营的第一要务。

配送在中心是帮助企业完成这第一要务的前提,它的发挥较好的作用有:减少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产生规模效益;减少客户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与多家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能有效而迅速的反馈信息,控制商品质量;配送中心是现代电子商务活动中开展配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非,徐渝.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技术,2006(6):35-37.

[2] 李长江,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3] 吴坚,史忠科.基于遗传算法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6):71-74.

[4] 胡长英,刘国山.基于环境角度的双层选址优化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7(8):60-62.

[5] 杨波.多品种随即数学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2).

[6] 王战权,杨东援,往超,配送中心选址的遗传算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1,(3).

[7] 陈修齐,物流配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8]姜超雁.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7:1-6.

[9] Anderson.E&Cougulang,A.t.(1987) International market entry and expansion via indepengdent or integrated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Journal of Market .51:71-82 [10] Lim.kim Y D .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ynamic Plant Location and Capacity Planning .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1999,1512:12051216

智能快递柜文献综述

智能快递柜发展现状与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快递业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传统的人工配送难以满足行业需求,智能快递柜逐渐兴起。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智能快递柜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阐述我国智能快递柜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做预测。 关键词:电子商务;智能快递柜;对比分析;趋势预测 1.引言 2009年开始,阿里集团每年都会举行“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到2015年“双十一”成交额已达到912亿元。除了阿里集团,其他各大电商的成交额也在不断刷新记录。伴随着网络购物交易数额爆增,快递业务量也同步大幅增长,对快递企业在快件的处理和投送上形成很大压力,特别是快递网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加突出。改革传统的快递派送模式,改善快递企业服务,智能快递柜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重视。 智能快递柜的研究与应用,不管是对快递企业和客户都有实用意义。对快递企业而言,智能快递柜可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对收件客户而言,智能快递柜为收件人提供了便利选择,客户可以自提物件,不仅解决了与快递员的时间冲突,而且保护隐私信息。综上,智能快递柜应用前景巨大,具有很好的实用意义。 2.智能快递柜定义与应用现状 2.1智能快递柜定义 智能快递投递箱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能够将物品(快件)进行识别,暂存,监控和管理的设备。与PC服务器一起构成智能快递投递箱系统。PC服务器能够对本系统的各个快递投递箱进行统一化管理(如快递投递箱的信息,快件的信息,用户的信息等),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快递员将快件送达指定地点后,只需将其存入快递投递箱,系统便自动为用户发送一条短信,包括取件地址和验证码,用户在方便的时间到达该终端前输入验证码即可取出快件。 2.2应用现状 智能快递柜在国外并非新事物,全球有20多个国家(如图1所示)正在使用智能快递

“互联网+”背景下顺丰速运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顺丰速运公司成本控制研究 作者:邓光娅张春雨 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23期 [摘要]对于快递行业来说,其未来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密不可分,通过“互联网+快递”的模式,将极大地促进快递公司节约经营成本,实现其转型和升级。文章以顺丰速运公司为例,通过对“互联网+”这一背景之下公司经营成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互联网+”背景之下公司成本控制的解决对策,为顺丰速运公司的成本控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顺丰速运;“互联网+”;成本控制 [DOI]10.13939/https://www.doczj.com/doc/f615185535.html,ki.zgsc.2020.23.177 1 “互联网+”背景下顺丰速运公司成本控制概况1.1 成本结构 顺丰速运公司与其他的快递公司相比快递时效性强,主要由于在运输工具方面顺丰速运公司投入巨大,投入的全货机数量为66架,其数量占全国快递公司的首位,远远高于其他快递公司的总和。 顺丰速运公司在服务质量方面拥有着良好的口碑,人工客户服务、快递信息的查询和产品的理赔等方面远高于其他的快递企业,为顺丰速运公司赢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这些意味着在员工的雇用方面,与其他的快递公司相比,顺丰速运公司要付出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成本,从而实现其“服务至上”的发展理念,导致顺丰速运公司的人力资本的资金投入大大超过了行业内其他的公司。 1.2 成本核算方法 顺丰速运公司使用分类成本核算法作为其成本的核算方法。分类方法是将产品种类作为核算的依据,根据产品的种类来计算成本。顺丰速运公司有近10种产品。在成本计算过程中,只区别各商品的收派过程的成本。在运输、分拣过程中,不能区分各商品具体的特定成本。分拣劳动者只能按劳动时间支付。 同时,其他成本也归因于管理成本、原料费等。根据这些类型分类产品是不可能的,可以根据成本花费的量客观地进行计算。因此,顺丰速运公司采用的分类成本计算法仅是分类了小部分成本,而更大的部分无法对具体的产品进行追踪,更无法随着产品数量的变化而进行分类

物流配送路径优化论文

山西工商学院 毕业设计 题目浅析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 学生姓名杨美玲 学号200822054247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08物流二班 指导教师李桂娥 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目录 摘要 (ⅰ)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1) 二、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X 三、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X (一)遗传算法的基本要素………………………………………X (二)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的构造……………………X 四、实验计算与结果分析…………………………………………X 五、结论…………………………………………………………X 参考文献…………………………………………………………X 致谢………………………………………………………………X

中英文摘要 摘要:论文在建立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求解该问题的遗传算法,并进行了实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用遗传算法进行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可以方便有效地求得问题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关键词:物流配送;遗传算法;优化 Study on the Optimizing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Routing Proble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the optimizing model 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routing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tic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and make some experimental calculations. The experimental calc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s that the optimal or nearly optimal solutions to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routing problem can be easily obtained by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Keywords:physical distributio n;genetic algorith m;optimizing

A公司物流配送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A公司物流配送管理研究 1国外采购管理研究现状 Mike Fogg(2008)在《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一书中提出:电子采购(E-purchasing)的定义为电子采购是指在采购活动的全部流程中运用所有的相关电子技术来提高内外部客户的服务,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相关技术和工具。 来自CIPS的专业实践团队给出的电子采购定义为:是指商品和服务的电子购买过程,包括从认定采购需求直到支付采购货款的全部过程,也涵盖了延迟付款这一类活动,例如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与开发等。 Emiko Banfield(2005)在《战略采购管理》一书中认为:战略采购就是指公司和它的供应商之间的联盟,这种联盟的最终目的是使连接采购原料和服务每个环节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处理得当的话。战略采购将打破用户、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传统壁垒,这样公司就能从供应链中取得最大的价值。战略采购的关键成功要素有:提供管理、提供领导能力、使用引导团队、制定变革管理战略、有效使用顾问、利用总成本模型、制定全面沟通计划、提供培训和庆祝成功。超越战略采购:建立公司之间的关系、扩展供应链和创造价值网络。 Michiel R.Leenders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一书中阐明: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方法,全面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工厂、库房再到最终用户的信息、物资和服务的流动。供应链管理代表的是一种强调过程与整合的企业管理思想。 2国内采购管理研究现状 2.1 有关采购管理理论的研究 甘华鸣(2002)在《采购管理速成》中提出:采购管理是指管理采购业务单元,包括支持、审核、优化、批准、实施五个步骤。管理的对象是计划、认证、订单、合同四个环节。徐杰在《市场采购理论与实务》中提出:企业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整个

基于节约里程法的桂林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配送优化的实验报告

基于节约里程法的桂林市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配送优化的实验报告

实验概况 在我国异军突起,这个新兴的行业如同朝阳般正在冲天发展,这也意味这个行业的竞争对手之多和竞争之激烈,特别是很多快递公司的泛滥生长,相信不久的将来行业里便会出现大清洗,淘汰掉不具备强劲竞争力的快递公司。快递行业可以说是高成本长投资的行业,如何在保持运输和配送时效的基础上节约成本也是快递行业需要研究的问题,快递公司在配送上能够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最优的途径便可以节约配送车辆和配送时间。 快递行业以“快速”作为第一目标,而配送作为快递的一个把握时效的重要环节,往往也是快递公司的成本主要产生环节之一。本实验围绕快递配送时效和成本问题,通过研究广西顺丰(广西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简称广西顺丰,下同)在桂林区域的各个营业网点之间的配送现状,根据其在桂林区域配送的各项数据分析得出配送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优化达到解决配送成本与实效的矛盾。 本实验以广西顺丰桂林区域的配送为例,通过剖析广西顺丰在桂林的配送,从收集的真实有效的各项配送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利用物流工程中节约里程法进行计算,一步步的进行优化选择符合广西顺丰在桂林区域配送的路径,最后得出最优解,在满足广西顺丰在桂林区域配送车辆额定载重和配送时效限制条件的总路线,达到减少运输配送车辆节约成本的目的。优化后的方案无论在配送的装载率、配送时间还是总的运输距离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广西顺丰桂林区域的配送路径在优化前每天进行“集四散三”的集散运作,总的配送路程为1815.1公里,总的配送时间为46.9小时,而装载率基本为20%到30%,最大也不超过50%。实验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后的优化方案,每天总的配送路程为1027.6公里,相比节约了787.5公里;总的配送时间为29.33小时,相比节约了17.57小时;在装载率上,原来的20%到30%之间也提升到了40%到80%之间。总的来说,这个优化方案对广西顺丰桂林区域的配送具有参考意义。 本实验研究不仅适用于广西顺丰在桂林区域的配送优化,其他的小型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在一些的区域内配送的路线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快递;配送;时效;成本;优化;节约里程法

配送中心选址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人文管理类 题目:斯迪尔钢铁公司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班级:物流管理物流管理111 学生姓名:胡鑫学号: 2011121868 指导教师:赵中奇(教授) 2015年01 月04 日

淮海工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意义 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作为物流网络中的节点----配送中心,也开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而配送中心的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回收缓慢,且一经选定后就将长期运营。因此,配送中心的合理选址,无论是新建、改扩建或者是租用都是十分重要的。配送中心选址影响着配送中心的成本及配送的服务质量和辐射幅度,关系着配送中心的运作和发展情况。 但是,配送中心的选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内外有代表性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有鲍姆尔一沃尔夫法。那么除了鲍姆尔一沃尔夫法外,还有哪些配送中心的选址模型?对配送中心的选址模型又如何求解?我在本课题中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所学习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运筹学》等课程中关于线性规划和重心法选址等理论知识,拟采用改进的混合整数规划原理来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模型。然后在对斯迪尔物流平台进行实地调查取得的部分数据和在国内正式发行的各类经济统计年鉴上搜集的数据基础上对上述重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淮海工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课题的基本内容

1.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整数规划模型的改进研究 在前人研究的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分派问题模型来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 分派问题也称分配问题,它主要研究人和工作间的匹配问题,以使所有工作完成的效率实现最优化。由于某人做还是不做某项工作是一个互斥的决策问题,因此,它的所有变量被设为0或1值,以表示这种互斥决策。采用分派问题模型来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时,以从流通中心i到需求点j的运输量为决策变量,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总成本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一个需求点由一个或几个配送中心供应为约束条件.在对分派问题模型求解时采用匈牙利法,即在平衡的分派问题系数矩阵的任何行(列)和列(行)中加或减一个常数,不会影响最优分派方案。 2. 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改进研究 对于整数规划选址模型的改进研究,本课题拟以配送中心选址的总成本费用为目标函数,在已经选取的配送中心的基础上以N个需求点由M个配送中心供应为约束条件(N>M)来建立混合理论模型。并采用分派问题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2、关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整数规划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课题拟对斯迪尔平台进行实地调查,首先将该企业的某个销售专区在全国的10个城市(即需求点)中选择若干个作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点,生产厂库均可向这物流配送中心提供货物。在取得10个城市之间以及销售库到城市之间的距离、在各个城市设置配送中心的年固定成本以及对货物的年需求量、运费率等数据资料后,分别采用0-1整数规划和分派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计算,求出配送中心的位置.先对进行目标函数值对比,找出理论上最优的选址方法.然后进行实际调查,取得配送中心的位置,数量和总成本资料,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最终得出配送中心的位置和数量。 通过以上策略,达到确定企业的配送中心的具体地址,减少资源浪费,加速资金周转率,提升运送货物的速度,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的目的。

家乐福超市物流配送路线优化

学年论文之 家乐福超市物流配送路线优化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在物流配送业务中,合理确定配送路径是提商服务质量,降低配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物流配送系统中最优路线的选择问题一直都是配送中心关注的焦点,针对当前家乐福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现状,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用系统的观念,来研究家乐福物流配送体系,优化配送路线,使配送体系合理化。 通过对家乐福超市现有物流配送路径的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由此提出解决办法,结合背景材料,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对家乐福物流配送路线进行优化选择,并得出结果。由此可见,家乐福超市原有的物流配送路线还可以进行再优化,从而达到运输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关键词:物流配送;路径优化;节约里程算法

1.绪论 (1) 1.1选题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研究现状 (2) 2. 家乐福超市配送路线现状 (3) 2.1家乐福超市概况 (3) 2.2家乐福超市配送路线作业现状 (4) 2.2.1 配送距离分析 (4) 2.2.2 车辆数分析 (5) 2.2.3 需求量分析 (6) 2.2.4 商品品种分析 (6) 2.3家乐福超市配送现有路线问题分析 (7) 3.配送路线优化建模与求解 (9) 3.1研究对象目标设定 (9) 3.2模型的构建 (11) 3.3节约算法 (12) 3.3.1节约算法的基本原理 (12) 3.3.2节约里程算法主要步骤 (13) 3.3.3基于节约算法的配送路线优化 (13) 3.3.4优化后的配送线 (24) 4.优化结果分析 (25) 4.1优化前结果 (25) 4.2优化后结果 (25) 4.3结论 (26) 5.总结与建议 (27) 参考文献: (28)

物流配送最优路径规划

物流配送最优路径规划

关于交通运输企业物流配送最优路径规划的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摘要:本文综述了在交通运输企业的物流配送领域最优路径规划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和算法在运输网中选取最短或最优路径;从而达到路径、时间最优和费用最优;以及物流配送网络优化、车辆系统化统一调度的发展。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绿色物流,运输系统及时性和准确性研究等。 关键词:物流配送;最优路径;路径规划 Overview of scheme on Shortes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Route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Student: Wan Lu Tutor: Chen Qingchun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of the optimal path planning about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problems and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ain research results include using various mathematical model and algorithm selection or optimal shortest path in the network. So we can achieve the optimal path, the shortest time and minimum cost. At the same tim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the vehicl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unified scheduling are the research issues.The main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include gree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system accurately and timely research and so on. Key words: Logics Distribution; Optimal Path; Path Planning 引言 物流业在我国的新兴经济产业中占据了重要了地位,称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加速器”。而物流配送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影响着物流的整个运作过程以及运输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物流配送路径的优化,是物流配送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国内外均有大量的企业机构、学者对物流配送中最优路径选择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从早期车辆路径问题研究,到根据约束模型及条件不断变化的车辆最优路径研究,以及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而推出的针对物流配送路径最优化的模型和算法等方面,都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但是对于绿色物流配送的研究仍然不足。鉴于物流配送最优路径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对我国物流配送的效率水平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把握,有必要对现有成果进行统计和归纳。本文尝试对我国运输企业物流配送最优路径规划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做更深人和全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和分析思路。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1.1.1 主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因素方法分析顺丰的成功

关键因素方法分析顺丰的成功 一、顺丰成功的关键因素 1、速度优势 速度是快递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想要分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快递企业必须把速度放在第一位。据了解,无论是同城快递还是异区快递,民营快递企业都比EMS速度快了50%,而顺丰比其他企业还要快20%。与此同时,顺丰快递2010 年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航空公司,拥有了自己的专运货机,无论从配送货物的激动性、灵活性还是送货的时效性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显而易见,速度成就了顺丰的成功。 2、经营灵活 顺丰快递的经营方式相对于其他快递公司来说更加灵活,在服务方式上,顺丰快递实行门到门的服务,当面交接,上门收件送件,对于大客户还派遣专人收件。并且对货物没有过多的限制和要求。在服务时间上,灵活的顺丰更具有竞争力,顺丰现在实行两班制,属于昼夜不间断的运营机制,保证客户的快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中转派送。 3、企业文化顺丰 顺丰有着自身的一套较为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因而产生一大批责任心强、积极肯干的员工以及有经验、责任很强上进心的领导层;有一批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T&T、阿修罗系统以及较为健全的交通输送网络,可以保证速度与服务质量的高效完成;有着自己崇高的企业愿景,即“成就客户推动经济,发展名族速递业”,“成为最值得信赖和尊敬的速递公司”也有着全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 4、安全: 在安全方面,顺丰的运输网络都是自己组建,并通过高科技术的业务系统全程跟踪货物在各个运输环节的安全情况顺丰在中国大陆目前已建有近4000个营业网点,覆盖了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近260个大中城市及1430多个县级市或城镇。 5、时间: 由价格表看出顺丰快递一般都是2~3个工作日到 6、舒适与文明:

配送中心选址的概念

1配送中心选址的概念 配送中心选址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根据供货状况、需求分布、运输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进行决策的过程,对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一)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影响物流效率和配送成本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大宗物资的配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应接近交通运输枢纽,使配送中心形成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恰当的结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配送中心应尽可能靠近交通要道,如高速公路、铁路货运站、港口、空港等。 (二)基础设施情况 物流中心所在地要求城市的道路、通信等公共设施齐备,有充足的供电、水热、燃气的能力,且场区周围要有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既可保证物流作业安全,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又能保证商品品质。 (三)环境因素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环境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周边的环境情况影响着配送中心业务的顺利开展。符合自然条件、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的支持是配送中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应结合考察周边的社会、自然环境条件。 (四)经营环境 配送中心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也是配送中心选址考虑因素之一。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配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如生产型配送中心的选址应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布局等紧密结合进行考虑。物流费用是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配送中心选择接近物流服务需求地,例如接近大型工业、商业区,以便缩短运距、降低运费等物流费用。 (五)其他因素 如人力资源因素、投资额的限制、运输与服务的方便程度等等。 3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介绍 (一)定量分析法 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运输规划法、双层规划法、鲍莫尔-沃尔夫法、Cluster法、CFLP法、混合0-1整数规划法、遗传算法等。定量方法选址的优点是可以求出比较准确可信的解。重心法是研究单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将物流系统中的资源点和需求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流系统,各点的需求量和资源量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作为物流网点的最佳设置点。 (二)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主要是根据选址影响因素和选址原则,依靠专家或管理人员丰富的经验、知识及其综合分析能力,确定配送中心的具体选址。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定性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历史经验,简单易行。其缺点是容易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并且当可选地点较多时,不易做出理想的决策,导致决策的可靠性不高。 4基于重心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选址分析

物流配送管理中路径优化问题分析

摘要:经典的优化理论大多是在已知条件不变的基础上给出最优方案(即最优解),其最优性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其最优性。本文提出的局内最短路问题,就是在已知条件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来快速的计算出此时的最优路径,文章设计了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逆向标号算法,将它与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针对实际中的物流配送管理中路径优化问题,按照不同的算法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一、引言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论文发表经济现象通常都具有非常强的动态特征,人们对于这些现象一般是先进行数学上的抽象,然后用静态或统计的方法来加以研究和处理。从优化的理论和方法上看,经典的优化理论大多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看问题,即首先确定已知条件,然后在假设这些已知条件不变的基础上给出最优方案(即最优解)。条件一旦发生变化,这种方法所给出的最优方案就会失去其最优性。在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对所考虑的问题影响很大的时候,经典的优化方法有:一是将可变化的因素随机化,寻求平均意义上的最优方案,二是考虑可变化因素的最坏情形,寻求最坏情形达到最优的方案。这两种处理方法对变化因素的一个特例都可能给出离实际最优解相距甚远的解,这显然是难以满足实际的要求的。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法,它在变化因素的每一个特例中都能给出一个方案,使得这一方案所得到的解离最优方案给出的解总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呢? 近年来兴起的局内问题与竞争算法的研究结果在一定意义上给如上问题一个肯定的答案。其实本文所提出的逆向标号算法就是对应局内最短路问题的一个竞争算法,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贪婪算法,在不知将来情况的条件下,求出当前状态下的最优解。[1]本文所考虑问题的实际背景是一个物流配送公司对其运输车辆的调度。假设物流公司需要用货车把货物从初始点O(Origin)运送到目的点D(Destination)。从日常来看,物流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将整个城市交通网络看成一个平面图来进行运算,找到一条从O到D的最短路径以减少运输费用和节省运输时间。现考虑如下一个问题:如果当运输车辆沿着最短路径行驶到最短路径上的一点A,发现前方路径上的B点由于车辆拥塞而不能通过,车辆必须改道行驶,而此时物流配送公司应如何应对来保证其花费最低。问题推展开去,如果不是单个堵塞点,而是一个堵塞点序列,那物流配送公司又将如何来设计其最短路算法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求出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的最优路径,从而有效的调度其运输车。本文首先建立了物流配送公司动态最短路的数学模型,相比较给出了求本文所提出的动态最短路问题的传统算法和作者提出的逆向标号算法,并分析了各自的算法复杂度。 二、数学模型假设城市交通网络是一个平面图,记为G,各个交通路口对应于图G上的各个顶点,令G=(G,V)为一边加权无向图,其中V为顶点的集合,E为边的集合,|G|=n,对于一般平面图上的三点之间,一定满足三角不等式,即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不小于另外一边。对于本文要讨论的城市交通网络来说,即,任意三个结点之间的距离一定满足三角不等式。我们用O来表示运输的起始点,D表示运输的目的点。SP表示在没有路口堵塞情况下的最短路径,W(SP)表示沿着最短路径所要花费的运输费用。以下的讨论都是基于如下的基本假设:第一,去掉堵塞点后图G仍是连通的。第二,只有当运输车走到前一点后,才能发现后面的一点发生堵塞而不能通过。 三、算法分析 对于本文的上述问题,有两种算法一(传统算法)和二(逆向标号算法)可以满足要求,但两种算法在求动态最短路的过程中都将会用到Dijkstra算法[2],通过对Dijkstra算法的分析我们知道,Dijkstra算法采用了两个集合这样的数据结构来安排图的顶点,集合S表示已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延伸,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世界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节约物流成本,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物流作为第三种利润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外对物流选址问题的研究己经有60余年的历史,在应用离散型模型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方面,代表性的方法有整数规划法、鲍姆尔一沃尔夫法、库恩一汉姆布格尔法、反盯氏法、逐次逼近模型法等。AikenS给出了线性规划、O一1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九种基本形式的选址模型。Taniugchi 采用双层规划求解了高速公路交叉口附近运输网络中公共物流转运站点的选址问题。HomlbergK考虑了非线性运输费用的选址问题,并用分枝定界法进行了求解。Francisoc B等用混合整数规划建立了仓库选址模型,除考虑选址的固定费用、运输费用外,还考虑了库存费用。 2.国内研究动态 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加入,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的10年时间里,物流管理、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有关物流与企业发展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然而对具体到微观的企业物流成本研究的论述较少,涉及到配送中心选址的少之又少。 朱超才,在2009年8月发表的《供应链中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的研究》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双层规划选址模型,针对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环境,通过对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在串通的双层目标的基础上,讲竞争问题加入到配送中心的选址中来,建立一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周德玲,国际贸易学硕士,在2010年7月发表了《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研究》,期中论述了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原则、配送中心选址考虑因素及其不同类型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选址的发放和要求等。 沙丹,许建修,在2010年9月发表了《基于最小费用/可靠性比值路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在对电子商务配送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观念。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整合与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相关的国内外观点。同时对各种观点的讨论比较,了解电子商务配送的现状,最后结合相关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指导论文撰写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配送模式;观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在是近几年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越来越深人入心的今天,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实惠,同时对相应的物流配送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很多学者并致力于相关的研究。对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有助于我们充分发挥物流配送的优势,降低物流成本。在下文中,将会整理出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观点,了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况。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国内许多学者对物流配送模式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各种观点,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吕晓慧认为,目前在我国,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物流配送却没有同步发展,必须要尽快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瓶颈问题。 谢勇,廖佑莲认为,我国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物流配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物流配送服务成本高、效率低、服务体系不完善、不规范,缺乏专业的人才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李善伟以电子商务下的网上购物网站为例,分析其物流配送模式,认为网购平台所有者应加快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配送质量,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完善电子商务物流的配送体系,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魏斐翡对网上消费者快递服务风险重要度评价与各快递服务指标的满意度、重要性评价、及其差值进行了测评和对比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快递服务质量值得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2.5小结 通过对各级管理员的划分,使系统的使用方向更加明确。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能够基本实现现代物流配送信息的记录和管理,加快物流行业的管理能力。 物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但是面对多种挑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占有一定的市场,这套面对用户的系统可以充分完善物流行业的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在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3章概要设计 3.1系统设计以及面向用户原则 物流配送信息系统是一种严谨的货物管理系统,其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甚至对物流公司的收益造成影响。内部内容要相对复杂,但是用户操作界面必须简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互联网+”下智慧物流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互联网+”下智慧物流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一、智慧物流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互联网大发展给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远影响。构成传统商业的四种流程已经被整合成线上线下两类活动,其中信息流、资金流、商流都能在互联网上实现,物流成为产品在线下实现最终交付的重要一环。现代物流业要应对这种商业体系的变迁,一方面在业务上需不断扩展与与客户互联网上直接接触的商业服务;另一方面需不断推进自身发展,利用互联网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机会,实现以智慧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转型升级。 所谓智慧物流,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学习、感知、思考、决策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慧物流是“互联网+”高效物流的重要内容,也是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形态。近年来,以电商物流为代表,凭借互联网先发优势,纷纷推进智慧物流体系建设。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购物平台淘宝网,旗下成立了菜鸟网络打造数据驱动、开放协同的社会化物流平台,通过互联网收集大量物流数据,统计预测快递流向、数量和规律,指导卖家即使调整,帮助快递企业平衡运力资源,通过智能互动的大数据物流网络提升社会物流运作效率。 2016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等部门基本以“每月一文件”快速推进物流业的发展。2016年,陆续出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两个文件,提出“互联网+”下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即推动智慧物流发展,提升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智能化水平,促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广泛应用,优化创新物流组织方式;强调要形成以互联网为依托,开放、安全、高效率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大幅提高物流效率效益。发展智慧物流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将成为物流业新的增长点。 二、“互联网+”下智慧物流的发展特征

第三方物流运输方式和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第三方物流运输方式和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摘要:经典的优化理论大多是在已知条件不变的基础上给出最优方案(即最优解),其最优性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其最优性。本文提出的局内最短路问题,就是在已知条件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来快速的计算出此时的最优路径,文章设计了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逆向标号算法,将它与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针对实际中的物流配送管理中路径优化问题,按照不同的算法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一、引言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论文发表经济现象通常都具有非常强的动态特征,人们对于这些现象一般是先进行数学上的抽象,然后用静态或统计的方法来加以研究和处理。从优化的理论和方法上看,经典的优化理论大多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看问题,即首先确定已知条件,然后在假设这些已知条件不变的基础上给出最优方案(即最优解)。条件一旦发生变化,这种方法所给出的最优方案就会失去其最优性。在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对所考虑的问题影响很大的时候,经典的优化方法有:一是将可变化的因素随机化,寻求平均意义上的最优方案,二是考虑可变化因素的最坏情形,寻求最坏情形达到最优的方案。这两种处理方法对变化因素的一个特例都可能给出离实际最优解相距甚远的解,这显然是难以满足实际的要求的。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法,它在变化因素的每一个特例中都能给出一个方案,使得这一方案所得到的解离最优方案给出的解总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呢? 近年来兴起的局内问题与竞争算法的研究结果在一定意义上给如上问题一个肯定的答案。其实本文所提出的逆向标号算法就是对应局内最短路问题的一个竞争算法,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贪婪算法,在不知将来情况的条件下,求出当前状态下的最优解。[1]本文所考虑问题的实际背景是一个物流配送公司对其运输车辆的调度。假设物流公司需要用货车把货物从初始点O(Origin)运送到目的点D(Destination)。从日常来看,物流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将整个城市交通网络看成一个平面图来进行运算,找到一条从O到D的最短路径以减少运输费用和节省运输时间。现考虑如下一个问题:如果当运输车辆沿着最短路径行驶到最短路径上的一点A,发现前方路径上的B点由于车辆拥塞而不能通过,车辆必须改道行驶,而此时物流配送公司应如何应对来保证其花费最低。问题推展开去,如果不是单个堵塞点,而是一个堵塞点序列,那物流配送公司又将如何来设计其最短路算法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求出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的最优路径,从而有效的调度其运输车。本文首先建立了物流配送公司动态最短路的数学模型,相比较给出了求本文所提出的动态最短路问题的传统算法和作者提出的逆向标号算法,并分析了各自的算法复杂度。 二、数学模型假设城市交通网络是一个平面图,记为G,各个交通路口对应于图G上的各个顶点,令G=(G,V)为一边加权无向图,其中V为顶点的集合,E为边的集合,|G|=n,对于一般平面图上的三点之间,一定满足三角不等式,即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一定不小于另外一边。对于本文要讨论的城市交通网络来说,即,任意三个结点之间的距离一定满足三角不等式。我们用O来表示运输的起始点,D表示运输的目的点。SP表示在没有路口堵塞情况下的最短路径,W(SP)表示沿着最短路径所要花费的运输费用。以下的讨论都是基于如下的基本假设:第一,去掉堵塞点后图G仍是连通的。第二,只有当运输车走到前一点后,才能发现后面的一点发生堵塞而不能通过。

文献综述-配送中心选址

课题名称:基于QFD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 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樊竹 __ 学号: 080750601 指导教师:刘泳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文献综述 基于QFD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 1、配送中心的概念及种类 1.1、配送中心的概念 一般来讲,配送中心是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 同时,日本《市场用语词典》对配送中心的解释“是一种物流结点,它不以贮藏仓库的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作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1.2、配送中心的种类 1.专业配送中心 专业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配送对象、配送技术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有一定的综合性,综合这一专业的多种物资进行配送,例如多数制造业的销售配送中心,我国目前在石家庄、上海等地建的配送中心大多采用这一形式。专业配送中心第二个含义是,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如《国外物资管理》杂志介绍的“蒙克斯帕配送中心”。2.柔性配送中心 在某种程度上和第二种专业配送中心对立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物流文献综述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阻碍与对策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的物流管理系统。本文叙述了中国现代物流活动的运输、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和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七大子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各自的非绿色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就政府引导、企业自律、消费者需求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非绿色因素;必要性;阻碍;解决方案 一、绿色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绿色物流的产生的原因 籍丹宁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现代物流活动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 . 运输工具对环境的污染:物流活动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工具的使用,交通网络的铺设、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物流能力,提高了全社会的物流速度,但作为物流的基础设施,这些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对环境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2 . 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在物流活动中,包装对商品有着重要的作用,内包装可以美化商品,外包装可以保护商品,并且便于流通过程中的装卸和搬运。但很多市场上流行的包装材料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甚至部分包装材料不易降解,长期留在自然界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 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流通加工是为完善商品的使用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在流通领域对商品进行的简单加工。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会造成一定的物流停滞,不当的加工方式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绿色物流的内涵及其意义 刘辉在《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状况及其路径初探》中提出,绿色物流也称环保物流" 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 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 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 即需要建立一种既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改变原来的生产发展与物流( 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 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又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即向绿色物流的转变)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 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 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 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建立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绿色物流体系" 提倡高效节能" 绿色环保的物流活动" 是十分必要而且有重大意义的! 它不仅是物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同时也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 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与传统物流方式不同的是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顺丰优选为例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顺丰优选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已逐步成为消费者的一种习惯性选择。人们通过网络购物从原来的电子产品、衣物、家具等开始转向生鲜产品。但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以致我国冷链物流服务发展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甚至在学术界对冷链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 用研究相对也比较匮乏。为了促进建立生鲜电商的冷链物流系统,并确保新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将新 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因素综合在一起。本文先从生鲜电商的市场现状出发,探讨其运营中存 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同时以顺丰优选为例,结合电商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研究分析了 顺丰优选冷链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顺丰优选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生鲜电商行业朝气蓬勃,生鲜电商以“生鲜”为突出特点的物流模式,需要重点发展冷链物流。新鲜食品作为一种新的网上购物时尚趋势,正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消费者对高质量和高品质生活的态度变化,让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产生了变化,所以使生鲜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目前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新一片海洋。 作为物流企业的典型代表,顺丰优选作为生鲜电商,家喻户晓。2015年,顺丰快递涉足电子商务领域,逐步发展成为以生鲜产品为主的顺丰优选。顺丰充分利用了自己在物流方面的优势。顺丰作为一家专业的物流公司,拥有非常强大的冷链配送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新产品的配送损失,而且顺丰分公司的仓储中心可以为生鲜产品提供最佳的仓储环境。然而,只依靠一个强大的物流条件,还远远不够。如何进一步增加用户数量,与京东和天猫竞争,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 1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1.1 研究目的 因为国内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比较晚,现有研究多为产业政策、产业规划等理论性宏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