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五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最新五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最新五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最新五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五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专题分析:

假设法解题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时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相等,或者先假设两种要求的未知量是同一种量,然后按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并对照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最后找到答案。

【例题】: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思路】:先假设有14张5元的,则总数是70元,那么与实际相差30元,所以这30元就是10元人民币少出来的,因此10远人民币的张数是30÷(10-5)=6(张)。也可以假设有14张10元的……

练习一:

1、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和兔的脚共248只,求笼中鸡兔各多少只?

2、一堆2分和5分的硬币共39枚,共值1.5元。问2分和5分的银币各有多少枚?

3、营业员把一张5元的人民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一元和一角的人民币。求换来的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例题】: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货,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现有18车货,价值3024元。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物价值2520元。问大小汽车各多少辆?

【思路】:根据“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物价值2520元。”可以知道一共便宜了504元,这样可以计算出货物有252箱。假设18辆都是大汽车,可以装324箱,比实际多装72箱。用一辆大汽车换一辆小汽车可少运6箱,所以有12辆小汽车。6辆大汽车。

练习二:

1、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2、有鸡蛋18箩,每只大箩装180个,每只小箩装120个,这批蛋共值302.4元。若将每个鸡蛋便宜2分出售,这些鸡蛋可卖252元。问大箩、小箩各有多少个?

3、运来一批西瓜,准备分两类卖,大的每千克0.4元,小的每千克0.3元,这样卖这批西瓜共值290元。如果每千克西瓜降价0.05元,这批西瓜只能卖250元,问有多少千克大西瓜?

【例题】: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一次倒扣6分。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问两人各中多少次?

【思路】:根据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可计算甲得84分,乙得68分。甲投10次,假设全中。应得100分,这样比实际多了16分,由于脱靶一次扣6分,所以甲脱靶一次应扣16分,这样可计算出甲脱靶了1次。同理可计算乙脱靶了2次。那么计算甲乙投中的次数就容易了。

练习三:

1、百货公司委托搬运站送500只玻璃瓶,双方商定每只运费0.24元。如果打破

一只,不但不给运费,而且还要赔偿1.26元,结果,搬运站共得运费115.50元。问搬运中打破了几只?

2、某次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每答对一道得5分,答错一道不仅不给分,还倒扣2分。这次数学竞赛小明得了86分,问他答对了几道题?

3、甲组工人生产一种零件,每天生产250个,按规定每个合格记4分,生产一个不合格的零件要倒扣27分。该组工人4天共得了3752分。问生产合格零件多少个?

【例题】: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50张,总面值为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思路】:如果减少2张一元的,那么,总张数就是48张,总面值就是114元,这样一元和二元的张数就同样多了。假设48张都是5元的,则总面值为240元,比实际多了126元,这126元不仅包括把一元的假设为5元,而且包括把二元的假设为5元,这样在两张5元中就多了7元。所以二元的就有18张,一元的就有20张,五元的有12张。

练习四:

1、有3元、5元和7元的电影票400张,一共价值1920元。其中7元的和5元的张数相等,三种价值的电影票各有多少张?

2、有一元、五元、十元的人民币共14张,总计66元,其中一元的比十元的多2张,问三种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3、有1角、2角、4角、5角的邮票共26张,总计6.9元。其中,1角和2角的张数相等,4角和5角的张数相等。求这四张邮票各有多少张?

【例题】:有黑白棋子一堆,其中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2倍。如果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取出黑子4个,白子3个,那么取了多少次后,白子余1个,而黑子余18个?

【思路】:假设每次取出3个白子,黑子应取出6个,那么白子剩下1个时,黑子应剩下2个。而实际剩下了18个,是因为每次少取了2个黑子。所以取了(18)÷(6-4)=8(次)。

练习五:

1、有黑白棋子一堆,其中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3倍。如果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同时取出黑子6个,白子3个,那么取了多少次后,白子余5个,黑子余36个?

2、操场上有一群同学,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倍,每次同时有2名男生和1名女

生回教室,若干次后,男生剩下8人,女生剩下1人?操场上共有多少名同学?

课后练习:

1. 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问:小华做对几道题?

2. 鸡、兔共有脚100只,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有脚86只.问:鸡、兔各有几只?

3. 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问他做对几题?

4. 有一辆货车运输2000只玻璃瓶,运费按到达时完好瓶子数目计算,每只2角,如有破损,破损1个瓶子还要倒赔1元,结果得到运费379.6元,问这次搬运中玻璃损坏了几只?

5. 鸡与兔共有2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少56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

6. 蜘蛛有8条腿,蝴蝶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动物共21只,共140条腿和 23对翅膀,问蜘蛛、蝴蝶、蝉各有几只?

7. 小红的储钱罐里有面值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65张,总钱数为205元,两种面值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8. 现有大小油桶50个,每个大桶可装油4千克,每个小桶可装油2千克,大桶比小桶共多装油20千克,问大小桶各多少个?

9. 有两桶油共重86千克,假如从甲桶油倒入乙桶4千克,则两桶油的重量相同.这两桶油各有多少千克?

10. 赵传伦把一张50元和一张5元的人民币,兑换成了两元和5角的人民币共50张.他兑换了两种面额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11. 动物园饲养的食肉动物分大型动物和小型动物两类,规定老虎、狮子一类的大动物每次喂肉每头三斤,狐狸、山猫一类小动物每三头喂一斤.该动物园共有这两类动物100头,每次需喂肉100斤,问大、小动物各多少?

12. 小张的存钱盒里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币20张,共12元,算一算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指南》中的语言领域解读

《指南》在语言部分明确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3-6岁幼儿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这个年龄段是孩子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语言飞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在言语表达上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出现了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它既可以帮助儿童出声地思考,又能暂时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但有些孩子也会出现言语失常现象,在《指南》中,专家提示到:这一时期,儿童说话常有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在与他们交谈时,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地发表议论。

五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五年级奥数训练——假设法解题 姓名: 例题1 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币和10元币各多少张? 练习一 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和兔的脚共248只。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例题2 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50张,总面值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几张? 练习二 有3元、5元和7元的电影票400张,一共价值1920元。其中7元的和5元的张数相等,三种价格的电影票各有多少张? 例题3 五(1)班有51个同学,他们要搬51张课桌椅。规定男生每人搬2张,女生两人搬1张。这个班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练习三 甲、乙二人共存550元钱,当甲取出自己存款的一半,乙取出自己存款中的70元时,两人余下的钱正好相等。求甲、乙原来各存多少元钱。 例题4 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货。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现有18车货,价值3024元。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价值2520元。大、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练习四 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例题5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一次倒扣6分。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两人各中多少次? 练习五 甲组工人生产一种零件,每天生产250个。按规定每个合格记4分,生产一只不合格要倒扣15分。该组工人4天共得了2752分,问:生产合格的零件共多少只? 课堂练习 1、营业员把一张5元人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一元和一角的人民币,求换来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2、有1角、2角、4角、5角的邮票共26张,总计6.9元。其中1角和2角的张数相等,4角的和5角的张数相等。求这四种邮票各有多少张? 3、班级买来50张杂技票,其中一部分是1元5角一张的,另一部分是2元一张的,总共的票价是88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4、运来一批西瓜,准备分两类卖,大的每千克0.4元,小的每千克0.3元,这样卖这批西瓜共值290元。如果每千克西瓜降价0.04元,这批西瓜只

最全小学数学奥数学习方法假设法解题方法

假设法 当应用题用一般方法很难解答时,可假设题中的情节发生了变化,假设题中两个或几个数量相等,假设题中某个数量增加了或减少了,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推理,调整由于假设而引起变化的数量的大小,题中隐蔽的数量关系就可能变得明显,从而找到解题方法。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做假设法。 用假设法解应用题,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假设出既合乎题意又新奇巧妙,既简单又便于计算的条件。 有些用一般方法能解答的应用题,用假设法解答可能更简捷。 (一)假设情节变化 解:假设篮球没有借出,足球借出一个,那么,可以把现有篮球的个数看作是3份数,把现有足球的个数看作2份数,两种球的总份数是: 3+2=5(份) 原来篮球的个数是: 原来足球的个数是: 21-12=9(个) 答略。 例2 甲乙两个煤场共存煤92吨,从甲场运出28吨后,乙场的存煤比甲场的4倍少6吨。两场原来各存煤多少吨?(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假设从甲场运出的不是28吨,而是比28吨少6吨的22吨,那么,乙场的存煤数就正好是甲场的4倍,甲场的存煤是1份数,乙场的存煤是4

甲场原来存煤: 92-50=42(吨) 答略。 (二)假设两个(或几个)数量相等 例1有两块地,平均亩产粮食185千克。其中第一块地5亩,平均亩产粮食203千克。如果第二块地平均亩产粮食170千克,第二块地有多少亩?(适于五年级程度) 解:假设两块地平均亩产粮食都是170千克,则第一块地的平均亩产量比两块地的平均亩产多: 203-170=33(千克) 5亩地要多产: 33×5=165(千克) 两块地实际的平均亩产量比假设的平均亩产量多: 185-170=15(千克) 因为165千克中含有多少个15千克,两块地就一共有多少亩,所以两块地的亩数一共是: 165÷15=11(亩) 第二块地的亩数是: 11-5=6(亩) 答略。

最新五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教案

学员姓名:滕雯年级:五年级下第 12 课时学校:新世界教育辅导科目:奥数教师:刘鹏飞 课题假设法解题 授课时间:6月1日上午10:00—12:00备课时间:5月30日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取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了解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 考点及考试要求以应用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教学内容 假设法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是解答应用题的好方法。有些应用题看似无法解答,但如果采用假设的方法,可以比较轻松地得到正确答案。用假设法解答应用题,有一定的解答步骤: (1)先假设某一个条件成立,根据题中告诉的条件,经过推理计算,可能出现与题中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2)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想办法消除错误,得到应用题的解。 难题点拨一: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币和10元币各多少张? 点拨:假设这14张全是5元的,则总钱数只有5×14=70元,比实际少了100-70=30元。为什么会少了30元呢?因为这14张人币民币中有的是10元的。拿一张5元的换一张10元的,就会多出5元,30元里包含有6个5元,所以,要换6次,即有6张是10元的,有14-6=8张是5元的。 练习一 1、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和兔的脚共248只。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2、一堆2分和5分的硬币共39枚,共值1.5元。问2分和5分的各有多少枚? 3、营业员把一张5元人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一元和一角的人民币,求换来这两种人民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21讲 假设法解题含答案

第21讲假设法解题 一、专题简析 假设法是解应用题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时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相等,或者先假设两种要求的未知量是同一种量,然后按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并对照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最后找到答案。 二、精讲精练 例1: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币和10元币各多少张? 练习一 1、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和兔的脚共248只。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2、一堆2分和5分的硬币共39枚,共值1.5元。问2分和5分的各有多少枚?例2:有一元、二元、五元的人民币50张,总面值116元。已知一元的比二元的多2张,问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几张? 练习二 1、有3元、5元和7元的电影票400张,一共价值1920元。其中7元的和5元的张数相等,三种价格的电影票各有多少张? 2、有一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共14张,总计66元,其中一元的比十元的多2张。问三种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例3:五(1)班有51个同学,他们要搬51张课桌椅。规定男生每人搬2张,女生两人搬1张。这个班有男、女生各多少人?练习三 1、甲、乙二人共存550元钱,当甲取出自己存款的一半,乙取出自己存款中的70元时,两人余下的钱正好相等。求甲、乙原来各存多少元钱。 2、学校春游共用了10辆客车,已知大客车每辆坐100人,小客车每辆坐60人,大客车比小客车一共多坐520人。大、小客车各几辆?

例4: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货。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现有18车货,价值3024元。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价值2520元。大、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练习四 1、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2、有鸡蛋18筐,每只大箩容180个,每只小箩容120个,这批蛋共值302.4元。若将每个鸡蛋便宜2 分出售,这些蛋可卖252元。问:大箩、小箩各有几个? 例5: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一次倒扣6分。 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两人各中多少次?练习五 1、甲组工人生产一种零件,每天生产250个。按规定每个合格记4分,生产一只不合格要倒扣15分。该组工人4天共得了2746分,问:生产合格的零件共多少只? 2、某班42个同学参加植树,男生平均每人种3棵,女生平均每人种2棵。已知男生共比女生多种56棵,求男、女生各多少人。三、课后作业 1、营业员把一张5元人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一元和一角的人民币,求换来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2、有1角、2角、4角、5角的邮票共26张,总计6.9元。其中1角和2角的张数相等,4角的和5角的张数相等。求这四种邮票各有多少张? 3.班级买来50张杂技票,其中一部分是1元5角一张的,另一部分是2元一张的,总共的票价是88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4、王师傅有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共118张,共计500元。其中5元与10元的张数相等,求三种人民币各多少张。第21讲假设法解题 专题简析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用假设法解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用假设法解题 一、专题简析: 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常见的方法,有些应用题乍看很难求出答案, 但是如果我们合理地进行假设,往往会使问题得到解决。所谓假设法就是依照 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的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 案。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就是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用假设法解答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假设几个量相同, 然后进行推算,所得结果与题中对应的数量不符合时,要能够正确地运用别的 量加以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精讲精练 例1:鸡、兔共30只,共有脚84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练习一 1、鸡、兔共100只,共有脚280只。鸡、兔各多少只?

2、鸡、兔共50只,共有脚160只。鸡、兔各几只? 例2:鸡、兔共笼,鸡比兔多30只,一共有脚168只,鸡、兔各多少只? 练习二 1、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0只。鸡、兔各几只? 2、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4元,乙种票每张3元,乙种票比甲种票多买了9张,一共用去97元。两种票各买了几张?

例3:某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王刚得了84分。王刚做错了几题? 练习三 1、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15题,小华得了102分。小华答对几题? 2、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 赔偿100元。运后运费为8880元,损失了几箱? 例4 :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几块?

3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用假设法解题 练习一:1、鸡兔共30只,共有脚84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2、鸡兔共100只,共有脚28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3、鸡兔共50只,兔的脚比鸡的脚少4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4、鸡兔共45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6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练习二:1、鸡兔同笼,鸡比兔多30只,一共有脚168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2、鸡兔同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3、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4元,乙种票每张3元,乙种票比甲种票多买了9张,一共用去97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4、共有鸡兔的脚48只,若将鸡的只数与兔的只数互换一下则共有脚42只,鸡兔各有几只? 练习三:1、某校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小明得了84分,他做错了多少题? 2、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有15道题,小明得了102分,他做对了多少题? 3、某公司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赔偿100元,运后的运费结算为8880元,问这次运输损失了几箱? 4、某车间生产一批服装共250件,生产一件可得25元,如果有一件不符合要求,则倒扣20元,生产后得到费用5350元。问有几件不合格? 练习四:1、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明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几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多少块? 2、小明家有些梨和苹果,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爸爸和小明每天各吃1个苹果,妈妈每天吃1个梨。若干天后,苹果还剩9个,而梨恰好吃完,原来苹果有多少个? 3、某商店有些红气球和黄气球,红气球的只数是黄气球的4倍,每天卖出2只红气球和1只黄气球,若干天后,红气球剩下12只,黄气球刚好卖完。红气球原来有多少? 4、四(3)班有彩色粉笔和白色粉笔若干盒,白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7倍,每天用去2盒白粉笔和1盒彩色粉笔,当彩色粉笔全部用完时,白粉笔还剩10盒,原来白粉笔有几盒? 练习五:1、学校买来8张办公桌和6把椅子,共花去1650元。每张办公桌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2倍,每张办公桌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2、买4张办公桌和9把椅子共用252元,1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 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学校买来4个篮球和5个排球共用了185元,已知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8元,那 么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4、小明买2个乒乓球和4个皮球共用去52元,6个乒乓球的价钱相当于1个皮球的价 钱。乒乓球和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完整)六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讲座

六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讲座 假设法解题(一) 一、知识要点 假设法解体的思考方法是先通过假设来改变题目的条件,然后再和已知条件配合推算。有些题目用假设法思考,能找到巧妙的解答思路。 运用假设法时,可以假设数量增加或减少,从而与已知条件产生联系;也可以假设某个量的分率与另一个量的分率一样,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这个分率对应的和,最后依据它与实际条件的矛盾求解。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甲、乙两数之和是185,已知甲数的1/4与乙数的1/5的和是42,求两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假设将题中“甲数的1/4”、“乙数的1/5”与“和为42”同时扩大4倍,则变成了“甲数与乙数的4/5的和为168”,再用185减去168就是乙数的1/5。 解:乙:(185-42×4)÷(1-1/5×4)=85 答:甲数是100,乙数是85。 练习1: 1.甲、乙两人共有钱150元,甲的1/2与乙的1/10的钱数和是35元,求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钱?

2.甲、乙两个消防队共有338人。抽调甲队人数的1/7,乙队人数的1/3,共抽调78人,甲、乙两个消防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3.海洋化肥厂计划第二季度生产一批化肥,已知四月份完成总数的1/3多50吨,五月份完成总数的2/5少70吨,还有420吨没完成,第二季度原计划生产多少吨? 【例题2】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出1/9,则比黑白电视机多5台。问:两种电视机原来各有多少台?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假设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就和彩色电视机卖出1/9后剩下的一样多。 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后,相当于彩色电视机的(1-1/9)=8/9。 (250+5)÷(1+1-1/9)=135(台) 250-125=115(台) 答:彩色电视机原有135台,黑白电视机原有115台。 练习2: 1.姐妹俩养兔120只,如果姐姐卖掉1/7,还比妹妹多10只,姐姐和妹妹各养了多少只兔? 2.学校有篮球和足球共21个,篮球借出1/3后,比足球少1个,原来篮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六年级奥数 第9讲 假设法解题(一)

第9讲设数法解题讲义 专题简析 在小学数学竞赛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起来缺少条件的题目,按常规解法似乎无解。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题目中缺少的条件,对于答案并无影响,这时就可以采用“设数代入法”,即对题目中“缺少”的条件,假设一个数代入(当然假设的这个数要尽量方便计算),然后进行解答。 例1、如果△△=□□□,△☆=□□□□,那么☆☆□=( )个△。 练习:1、已知△=○○,△○=□□,☆=□□□,问△□☆=()个○。 2、五个人比身高,甲比乙高3厘米,乙比丙矮7厘米,丙比丁高10厘米,丁比戊矮5厘米。甲与戊相比谁高?高几厘米? 3、甲、乙、丙三个仓库原有同样多的货,从甲仓库运60吨到乙仓库,从乙仓库运45吨到丙仓库,从丙仓库运55吨到甲仓库,这时三个仓库的货哪个最多,哪个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多少吨? 例2、足球赛门票原来15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増加了一倍,收入增加了1 5 ,每张门票降价多少元? 练习:1、某班一次考试,平均分为70分,其中3 4 的同学及格,及格的同学平均分为80分。那么不及 格的同学平均分是多少?

2、参加游泳比赛的学生中,小学生占30%,又来了一批学生后,学生总数增加了20%,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0%。小学生增加了百分之几? 3、五年级三个班的人数相等。一班的男生人数和二班的女生人数相等,三班的男生人数是全部男生人 数的2 5 。全部女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 例3、小王在一个小山坡上往返跑。先从山下往山上跑,每分钟跑200米,再从原路下山,每分钟跑240米,又从原路上山,每分钟跑150米,再从原路下山,每分钟跑200米,求小王的平均速度。 练习3:1、小华上山的速度是3千米/时,下山的速度是6千米/时,求小华上山后又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 2、张师傅骑自行车往返A,B两地。去时每小时行15千米,返回时因逆风,每小时只行10千米。张师傅往返途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举一反三- 三年级奥数 - 第31讲 用假设法解题

第31讲用假设法解题 一、专题简析: 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常见的方法,有些应用题乍看很难求出答案,但是如果我们合理地进行假设,往往会使问题得到解决。所谓假设法就是依照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的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就是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用假设法解答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假设几个量相同,然后进行推算,所得结果与题中对应的数量不符合时,要能够正确地运用别的量加以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精讲精练 例1:鸡、兔共30只,共有脚84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练习一 1、鸡、兔共100只,共有脚280只。鸡、兔各多少只?

2、鸡、兔共50只,共有脚160只。鸡、兔各几只? 例2:鸡、兔共笼,鸡比兔多30只,一共有脚168只,鸡、兔各多少只? 练习二 1、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0只。鸡、兔各几只? 2、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4元,乙种票每张3元,乙种票比甲种票多买了9张,一共用去97元。两种票各买了几张?

例3:某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王刚得了84分。王刚做错了几题? 练习三 1、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15题,小华得了102分。小华答对几题? 2、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赔偿100元。运后运费为8880元,损失了几箱? 例4 :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几块?

小学奥数知识之假设法解题

小学奥数知识之假设法解题 一、知识要点 假设法解体的思考方法是先通过假设来改变题目的条件,然后再和已知条件配合推算。有些题目用假设法思考,能找到巧妙的解答思路。 运用假设法时,可以假设数量增加或减少,从而与已知条件产生联系;也可以假设某个量的分率与另一个量的分率一样,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这个分率对应的和,最后依据它与实际条件的矛盾求解。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甲、乙两数之和是185,已知甲数的1/4与乙数的1/5的和是42,求两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假设将题中“甲数的1/4”、“乙数的1/5”与“和为42”同时扩大4倍,则变成了“甲数与乙数的4/5的和为168”,再用185减去168就是乙数的1/5。 解:乙:(185-42×4)÷(1-1/5×4)=85 答:甲数是100,乙数是85。 【练习1】 1、甲、乙两人共有钱150元,甲的1/2与乙的1/10的钱数

和是35元,求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钱? 2、甲、乙两个消防队共有338人。抽调甲队人数的1/7,乙队人数的1/3,共抽调78人,甲、乙两个消防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3、海洋化肥厂计划第二季度生产一批化肥,已知四月份完成总数的1/3多50吨,五月份完成总数的2/5少70吨,还有420吨没完成,第二季度原计划生产多少吨? 【答案】 1.甲有50元,乙有100元 2.甲有182人,乙有156人 3.1500吨 【例题2】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出1/9,则比黑白电视机多5台。问:两种电视机原来各有多少台?【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假设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就和彩色电视机卖出1/9后剩下的一样多。 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后,相当于彩色电视机的(1-1/9)=8/9。 (250+5)÷(1+1-1/9)=135(台) 250-125=115(台) 答:彩色电视机原有135台,黑白电视机原有115台。

五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五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专题分析: 假设法解题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时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相等,或者先假设两种要求的未知量是同一种量,然后按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并对照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最后找到答案。 【例题】: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100元,问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思路】:先假设有14张5元的,则总数是70元,那么与实际相差30元,所以这30元就是10元人民币少出来的,因此10远人民币的张数是30÷(10-5)=6(张)。也可以假设有14张10元的…… 练习一: 1、笼中共有鸡兔100只,鸡和兔的脚共248只,求笼中鸡兔各多少只? 2、一堆2分和5分的硬币共39枚,共值1.5元。问2分和5分的银币各有多少枚? 3、营业员把一张5元的人民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一元和一角的人民币。求换来的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例题】:用大小两种汽车运货,每辆大汽车装18箱,每辆小汽车装12箱。现有18车货,价值3024元。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物价值2520元。问大小汽车各多少辆?

【思路】:根据“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物价值2520元。”可以知道一共便宜了504元,这样可以计算出货物有252箱。假设18辆都是大汽车,可以装324箱,比实际多装72箱。用一辆大汽车换一辆小汽车可少运6箱,所以有12辆小汽车。6辆大汽车。 练习二: 1、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这几天中有几天是雨天? 2、有鸡蛋18箩,每只大箩装180个,每只小箩装120个,这批蛋共值302.4元。若将每个鸡蛋便宜2分出售,这些鸡蛋可卖252元。问大箩、小箩各有多少个? 3、运来一批西瓜,准备分两类卖,大的每千克0.4元,小的每千克0.3元,这样卖这批西瓜共值290元。如果每千克西瓜降价0.05元,这批西瓜只能卖250元,问有多少千克大西瓜? 【例题】:甲乙二人投飞镖比赛,规定每中一次记10分,脱靶一次倒扣6分。两人各投10次,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问两人各中多少次? 【思路】:根据共得152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6分,可计算甲得84分,乙得68分。甲投10次,假设全中。应得100分,这样比实际多了16分,由于脱靶一次扣6分,所以甲脱靶一次应扣16分,这样可计算出甲脱靶了1次。同理可计算乙脱靶了2次。那么计算甲乙投中的次数就容易了。

六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答案

第十周 假设法解题(一) 例题1 甲、乙两数之和是185,已知甲数的14 与乙数的1 5 的和是42,求两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假设将题中“甲数的14 ”、“乙数的1 5 ”与“和为42”同时扩大4倍,则变成 了“甲数与乙数的45 的和为168”,再用185减去168就是乙数的1 5 。 解: 乙:(185-42×4)÷(1-1 5 ×4)=85 答:甲数是100,乙数是85。 练习1 1. 甲、乙两人共有钱150元,甲的12 与乙的1 10 的钱数和是35元,求甲、乙两人各有多少 元钱? 2. 甲、乙两个消防队共有338人。抽调甲队人数的17 ,乙队人数的1 3 ,共抽调78人,甲、 乙两个消防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3. 海洋化肥厂计划第二季度生产一批化肥,已知四月份完成总数的1 3 多50吨,五月份完 成总数的2 5 少70吨,还有420吨没完成,第二季度原计划生产多少吨?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出1 9 ,则比黑白电视机多5台。 问:两种电视机原来各有多少台?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假设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就和彩色电视机卖出1 9 后剩下的 一样多。 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后,相当于彩色电视机的(1-19 )=8 9 。 (250+5)÷(1+1-1 9 )=135(台) 250-125=115(台) 答:彩色电视机原有135台,黑白电视机原有115台。 练习2 1. 姐妹俩养兔120只,如果姐姐卖掉1 7 ,还比妹妹多10只,姐姐和妹妹各养了多少只兔? 2. 学校有篮球和足球共21个,篮球借出1 3 后,比足球少1个,原来篮球和足球各有多少 个? 3. 小明甲养的鸡和鸭共有100只,如果将鸡卖掉1 20 ,还比鸭多17只,小明家原来养的鸡 和鸭各有多少只

小学奥数六年级举一反三第10周假设法解题

第十周 假设法解题(一) 专题简析: 假设法解体的思考方法是先通过假设来改变题目的条件,然后再和已知条件配合推算。有些题目用假设法思考,能找到巧妙的解答思路。 运用假设法时,可以假设数量增加或减少,从而与已知条件产生联系;也可以假设某个量的分率与另一个量的分率一样,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这个分率对应的和,最后依据它与实际条件的矛盾求解。 例题1 甲、乙两数之和是185,已知甲数的14 与乙数的1 5 的和是42,求两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假设将题中“甲数的14 ”、“乙数的1 5 ”与“和为42”同时扩大4倍,则变成 了“甲数与乙数的45 的和为168”,再用185减去168就是乙数的1 5 。 解: 乙:(185-42×4)÷(1-1 5 ×4)=85 答:甲数是100,乙数是85。 练习1 1. 甲、乙两人共有钱150元,甲的12 与乙的1 10 的钱数和是35元,求甲、乙两人各有多少 元钱? 2. 甲、乙两个消防队共有338人。抽调甲队人数的17 ,乙队人数的1 3 ,共抽调78人,甲、 乙两个消防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3. 海洋化肥厂计划第二季度生产一批化肥,已知四月份完成总数的1 3 多50吨,五月份完 成总数的2 5 少70吨,还有420吨没完成,第二季度原计划生产多少吨? 例题2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出1 9 ,则比黑白电视机多5台。 问:两种电视机原来各有多少台?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假设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就和彩色电视机卖出1 9 后剩下的 一样多。 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后,相当于彩色电视机的(1-19 )=8 9 。 (250+5)÷(1+1-1 9 )=135(台) 250-125=115(台)

(完整版)三年级奥数—用假设法解题

三年级奥数训练——用假设法解题 姓名: 思路导航: “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法,有些应用题看上去很难求出答案,但是如果我们合理地进行“假设”,往往会使问题得到解决。“假设法”的一般步骤是,先假设一种情况,再依照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的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我国的古代趣题“鸡兔同笼”,就是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经典范例。 经典例题: 例题1 鸡、兔共30只,共有脚84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练习一 鸡、兔共100只,共有脚280只。鸡、兔各多少只? 例题2鸡、兔共笼,鸡比兔多30只,一共有脚168只,鸡、兔各多少只? 练习二

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0只。鸡、兔各几只? 例题3 某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王刚得了84分。王刚做错了几题? 练习三 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15题,小华得了102分。小华答对几题? 例题4 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几块? 练习四 小英家有些梨和苹果,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爸爸和小英每天各吃1个苹果,妈妈每天吃1个梨。若干天后,苹果还剩9个,而梨恰巧吃完。原来苹果有多少个? 例题5学校买来8张办公桌和6把椅子,共花去1650元。每张办公桌的价钱是每把椅子的2倍,每张办公桌和每把椅子各多少元?

练习五 买4张办公桌9把椅子共用252元,1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椅单价各多少元? 课堂练习 1、鸡、兔共45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60只。鸡、兔各多少只? 2、鸡兔共有脚48只,如果将鸡的只数与兔的只数互换则共有脚42只。鸡、兔各几只? 3、某车间生产一批服装共250件,生产1件可得25元,如果有1件不符合要求,则倒扣20元。生产后得到费用5350元,有几件不符合要求? 4、四(3)班有彩色粉笔和白粉笔若干盒,白粉笔是彩色粉笔的7倍。每天用去2盒白粉笔和1盒彩色粉笔,当彩色粉笔全部用完时,白色粉笔还剩10盒。原来白色粉笔有多少盒?

中六年级奥数第10讲 假设法解题(一)

第10讲 假设法解题(一) 一、知识要点 假设法解体的思考方法是先通过假设来改变题目的条件,然后再和已知条件配合推算。有些题目用假设法思考,能找到巧妙的解答思路。 运用假设法时,可以假设数量增加或减少,从而与已知条件产生联系;也可以假设某个量的分率与另一个量的分率一样,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这个分率对应的和,最后依据它与实际条件的矛盾求解。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甲、乙两数之和是185,已知甲数的 4 1 与乙数的51的和是42,求两数各是多少? 练习1: 1、甲、乙两人共有钱150元,甲的21与乙的10 1 的钱数和是35元,求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钱? 2、甲、乙两个消防队共有338人。抽调甲队人数的7 1 ,乙队人数的31,共抽调78人, 甲、乙两个消防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例题2】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出9 1 ,则比黑白电视机多5 台。问:两种电视机原来各有多少台? 练习2: 1、姐妹俩养兔120只,如果姐姐卖掉7 1 ,还比妹妹多10只,姐姐和妹妹各养了多少只兔? 2、学校有篮球和足球共21个,篮球借出3 1 后,比足球少1个,原来篮球和足球各有多 少个? 【例题3】师傅与徒弟两人共加工零件105个,已知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8 3 与徒弟加工零件 个数的7 4 的和为49个,师、徒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练习3:

1、某商店有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136台,卖出彩色电视机的52和黑白电视机的7 3 ,共卖出57台。问:原来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各有多少台? 【例题4】甲、乙两数的和是300,甲数的 52比乙数的4 1 多55,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设甲数是,则乙数是,根 据题意可得方程 ,解得。 练习4: 1、畜牧场有绵羊、山羊共800只,山羊的2/5比绵羊的2 1 多50只,这个畜牧场有山羊、绵羊各多少只? 2、师傅和徒弟共加工零件840个,师傅加工零件的个数的85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3 2 多 60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例题5】育红小学上学期共有学生750人,本学期男学生增加6 1 ,女学生减少51,共有710 人,本学期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 练习5: 1、金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 191,银放在水里称,重量减少10 1 ,一块重770克的金银合金,放在水里称是720克,这块合金含金、银各多少克? 2、某中学去年共招新生475人,今年共招新生640人,其中初中招的新生比去年增加48%,高中招的新生比去年增加20%,今年初、高中各招收新生多少人? 三、课后作业 1、海洋化肥厂计划第二季度生产一批化肥,已知四月份完成总数的3 1 多50吨,五月份 完成总数的5 2 少70吨,还有420吨没完成,第二季度原计划生产多少吨?

最新六年级奥数假设法解题

假设法解题 专题简析: 已知甲是乙的几分之几,又知甲与乙各改变一定的数量后两者之间新的倍数关系,要求甲、乙两个数是多少,这样的应用题称为变倍问题。 应用题中的变倍问题,有两数同增、两数同减、一增一减等各种情况。虽然其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但解答时的关键仍是确定哪个量为单位“1”,然后通过假设,找出变化前后的相差数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从而求出单位“1”的量,其他要求的量就迎刃而解了。 例题1 两根铁丝,第一根长度是第二根的3倍,两根各用去6米,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的5倍,第二根原来有多少米? 练习1 1.丁晓原有书的本数是王阳的5倍,若两人同时各借出5本给其他同学,则丁 晓书的本数是王阳的10倍,两人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2.在植树劳动中,光明中学植树的棵数是光明小学的3倍,如果中学增加450 棵,小学增加400棵,则中学是小学的2倍。求中、小学原来各植树多少棵? 例题2 王明平时积蓄下来的零花钱比陈刚的3倍多6.40元,若两个人各买了一本4.40元的故事书后,王明的钱就是陈刚的8倍,陈刚原来有零花钱多少元? 练习2 1.甲书架上的书比乙书架上的3倍多50本,若甲、乙两个书架上各增加150本,则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2倍,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2.箱子里有红、白两种玻璃球,红球比白球的3倍多2粒,每次从箱子里取出7粒白球和15粒红球,若干次后,箱子里剩下3粒白球和53粒红球,那么,箱子里白球原有多少粒?

例题3 小红的彩笔枝数是小刚的12 ,两人各买5枝后,小红的彩笔枝数是小刚 的23 ,两人原来各有彩笔多少枝? 练习3 1. 小华今年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16 ,四年后小华的年龄是爸爸的14 ,求小华 和爸爸今年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2. 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57 ,甲、乙两个书架上各增加90本后,甲书架 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45 ,甲、乙两各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例题4 王芳原有的图书本数是李卫的45 ,两人各捐给“希望工程”10本后,则 王芳的图书的本数是李卫的710 ,两人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练习4 1. 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45 ,从这两个书架上各借出112本后,甲书架 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47 ,原来甲、乙两个书架上各有多少本书? 2. 小明今年的年龄是爸爸的611 ,10年前小明的年龄是爸爸的49 ,小明和爸爸 今年各多少岁?

小学六年级奥数第九讲:假设法解题

第九讲:假设法解题 例1.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出 91,后还比黑白电视机多5台。问两种电视机原来各多少台? 例2. 某商店有冰箱和洗衣126台,卖出冰箱的 61和洗衣机的92共23台,原来冰箱和洗衣机各多少台? 例3. 育红小学上学期有男女同学共750我,本学期男同学增加 61,女同学减少51,共710人。求本学期男、女同学各多少人? 例4. 今年小华的年龄是他爸爸年龄的 51,12年后小华的年龄将是他爸爸年龄的73,今年小华多少岁? 例5.甲、乙两个工程队合挖了一条长300米的水渠,甲队挖的 52比乙队41多55米,甲、乙两个工程队各挖了多少米? 例5. 有两包糖,每包糖内有奶糖、水果糖和巧克力糖。(1)第一包糖的粒数是第二包的糕点数的3 2;(2)第一包中奶糖占25%,第二包糖中水果糖占50%;(3)巧克力糖在第一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在第二包糖中所占百分比的两倍。当两包糖混合在一起时,巧克力糖占28%,那么水果糖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第九讲:假设法解题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2011.7.8 1.兄弟俩养鸡100只。如果哥哥卖掉 201后还比弟弟多17只,求兄弟俩原来各养了多少只鸡? 2.学校有排球和足球共21个,排球借出 61后,还比足球多1个,原来排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 3.师傅与徒弟两个人共加工零件105个,已知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 83与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74的和是49,师徒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4.某会议,昨天参加会议的男代表比女代表多700人。今天男代表减少了10%,女代表增加了5%,今天共有1995人出席会议。那么昨天参加会议的有多少人? 5.学校买来排球和足球共64个,从中借出排球个数的 41和足球个数的31后,还剩下46个,两种球原来共有多少个? 6.金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191;水银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10 1。一块金、银合金重170克,放在水里称,重量减轻了50克,这块合金含金、银各多少克? 7.某中学去年共招新生4752人,今年共招新生640人,其中初中招收新生比去年增加48%,高中招生比去年增加20%。问今年初、高中招收新生各多少人? 8.某体育用品商店,从批发部购进100个足球和80个篮球,共花去2800元。在商店零售时,每个足球加价 20 1,这样全部收入3020元。原来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各多少元?

奥数练习(9)假设法解题1

奥数练习 假设法解题 姓名_______ 例1、六(3)班学生52人,到公园去划船,共租用11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求租用的大船、小船各多少条? 答:大船( )条,小船( )条。 练习1、10元与5元一张的人民币共40张,共有325元,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答:10元( )张,5元( )张。 2、鸡兔同笼,共100只,274只脚,问鸡兔各多少只? 答:鸡( )只,兔( )只。 3、某人去旅行,晴天每日行39千米,雨天每日行24千米,现11天共行369千米,求下雨几天? 答:下雨( )天。 例2、有两块地,共72公顷,第一块地的25 与第二块地的59 种西红柿,两块地余下的共39公顷种茄子, 问第一块地是多少公顷? 答:第一块地是( )公顷。 练习1、甲乙两班共85人,甲班人数的58 与乙班人数的45 共61人,问两班各多少人? 答:甲班( )人,乙班( )人。

2、甲乙两个容器共2000克药水,从甲取出13 ,从乙取出14 ,结果两个容器里共剩1400克药水,问两个 容器原来各有多少克药水? 答:甲( )克,乙( )克。 3、电影院有两种票,普通票每张1元2角,学生票每张5角,某场共卖票1000张,收入901.8元,问学生入场多少人? 答:学生入场( )人。 例3、姐妹共养兔120只,如果姐姐卖掉17 ,还比妹妹多10只,姐姐和妹妹各养了多少只兔? 答:姐姐养( )只,妹妹养( )只。 练习1、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掉19 ,则比黑白电视机多5台,问原来两 种电视机各多少台? 答:彩色电视机( )台,黑白电视机( )台。 2、姐妹俩养兔共100只,如果姐姐的兔卖掉120 ,还比妹妹多17只,求姐妹原来各养兔多少只? 答:姐姐原来养兔( )只,妹妹( )只。 3、学校有篮球和足球共21个,篮球借出13 后,比足球少1个,原来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

小学四年级奥数第30讲 用假设法解题后附答案

第30讲用假设法解题 一、知识要点: 假设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运用假设法的思路解应用题,先要根据题意假设未知的两个量是同一种量,或者假设要求的两个未知量相等;其次,要根据所作的假设,注意到数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精讲精练: 例1:今有鸡、兔共居一笼,已知鸡头和兔头共35个,鸡脚与兔脚共94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练习一 1、鸡与兔共有30只,共有脚70只。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2、鸡与兔共有20只,共有脚50只。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3、鸡与兔共有100只,鸡脚比兔脚多80只。鸡与兔各有多少只?例2: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共27张,全计99元。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练习二 1、孙佳有2分、5分硬币共40枚,一共是1元7角。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2、50名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11只船,其中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和小船各几只? 3、小明参加猜谜比赛,共20道题,规定猜对一道得5分,猜错一道倒扣3分(不猜按错算)。小明共得60分,他猜对了几道?例3: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45辆;用大车装载,只要36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练习三 1、一批货物用大卡车装要16辆,如果用小卡车装要48辆。已知大卡车比小卡车每辆多装4吨,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2、有一堆黄沙,用大汽车运需运50次,如果用小汽车运,要运80次。每辆大汽车比小汽车多运3吨,这堆黄沙有多少吨? 3、一批钢材,用小车装,要用35辆,用大车装只用30辆,每辆小车比大车少装3吨,这批钢材有多少吨?例4:某玻璃杯厂要为商场运送1000个玻璃杯,双方商定每个运费为1元,如果打碎一个,这个不但不给运费,而且要赔偿3元。结果运到目的地后结算时,玻璃杯厂共得运费920元。求打碎了几个玻璃杯? 练习四 1、搬运1000玻璃瓶,规定安全运到一只可得搬运费3角。但打碎一只,不仅不给搬运费还要赔5角。如果运完后共得运费260元,那么,搬运中打碎了多少只? 2、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一题倒扣1分。刘亮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刘亮做对了多少道题? 3、某校举行化学竞赛共有15道题,规定每做对一题得10分,每做错一道或不做倒扣4分。小华在这次竞赛中共得66分,他做对了几道题?例5:某场乒乓球比赛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200张,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 练习五 1、某场球赛售出40元、30元、50元的门票共400张,收入156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门票各售出多少张? 2、数学测试卷有20道题,做对一题得7分,做错一题倒扣4分,不做得0分。红红得了100分,她几道题没做?

小学奥数假设法解题鸡兔同笼

设法 解题 专题简析: 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常见的方法,有些应用题乍看很难求出答案,但是如果我们合理地进行假设,往往会使问题得到解决。所谓假设法就是依照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的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就是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X鸡兔总数)十(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 用假设法解答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假设几个量相同,然后进行推算,所得结果与题中对应的数量不符合时,要能够正确地运用别的量加以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假设法是解应用题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时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相等,或者先假设两种要求的未知量是同一种量,然后按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并对照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最后找到答案。 例题1 .1 鸡、兔共30只,共有脚84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思路导航: 假设全是鸡,共有脚:30X 2=60 只; 比实际少:84-60=24 只; 这是因为把4 只脚的兔子都按2 只脚的鸡计算了。 每把一只兔子算作一只鸡,少算:4-2=2只脚,现在共少算了24 只脚,说明把:24- 2=12只兔子按鸡算了。 所以,共有兔子12只,有鸡30-12=18只。 例: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共27张,全计99元。面值是2元、5元的人民币各 有多少张?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全是面值2 元的人民币,那么27 张人民币是2X 27=54元,与实际相比减少了99-54=45 元,减少的原因是每把一张面值2 元的人民币当作一张面5 元的人民币,要减少5-2=3元,所以,面值是5元的人民币有45- 3=15张,面值2元的人民币有27—15=12张。练习一 1 ,鸡、兔共100 只,共有脚280只。鸡、兔各多少只? 2,鸡、兔共50只,共有脚160只。鸡、兔各几只? 3,笼中共有鸡、兔100 只,鸡和兔的脚共248 只。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4,孙佳有2分、5分硬币共40枚,一共是1 元7角。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5,一堆2分和5分的硬币共39枚,共值元。问2分和5分的各有多少枚?6,营业员把一张5元人币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8张票面为一元和一角的人民币,求换来这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例题鸡、兔共笼,鸡比兔多30只,一共有脚168只,鸡、兔各多少只? 思路导航:因为鸡比兔多30 只,则可以把30只鸡的脚从总数中去掉,剩下的鸡兔就同样多了。每一对鸡和兔共4+2=6只脚,用6 去除剩下的鸡兔总脚数,就可求出兔的只数。 兔的只数:(168—2X 30)^( 4+ 2) =18 只; 鸡的只数:18+30=48只。 例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45辆;用大车装载,只要36 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 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