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040反渗透膜技术要求

8040反渗透膜技术要求

8040反渗透膜技术要求
8040反渗透膜技术要求

8040反渗透膜技术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8040反渗透膜元件性能参数要求

8040反渗透膜元件适用于含盐量低于 10000ppm 的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及市政用水等水源的脱盐处理,主要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用纯水、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等领域,也可适用于高浓度含盐废水、

饮料水制造等苦咸水应用领域。

有效膜面积 平均产水量

最低脱盐率 %

膜元件型号

ft 2(m 2

)

稳定脱盐率 %

GPD(m 3

/d)

8040

400(37.2)

10500(39.7)

99.5

99.3

测试

测试压力

225 psi (1.55MPa)

测试液温度

25 ℃

测试液浓度(NaCl) 2000ppm 测试液pH 值

7.5

条件

单支膜元件回收率

15%

极限

最高操作压力

600psi (4.14MPa ) 最高进水流量

75gpm (17 m 3/h )

最高进水温度

45℃

使用

最大进水SDI 15

5

进水自由氯浓度 <0.1ppm

条件

正常运行时进水pH 范围 2~11

单支膜元件最大压力降 15psi (0.1MPa )

化学清洗时进水pH 范围 1~13

单支6芯膜壳最大压力降

50psi (0.34MPa )

膜元件尺寸如下图:1.0 inch (英寸)=25.4 mm(毫米)

A/mm(inch)

B/mm(inch)

C/mm(inch) 1016.0(40) 201.9(7.95)

28.6(1.125)

注意事项:

1. 表中所列的产水量为平均值,单支膜元件产水量误差为±15%。

2. 膜元件出厂前,干式膜元件无保护液,湿式膜元件使用1.0%的亚硫酸氢钠(冬天时添加10%的丙三醇防冻液)溶液进行

储藏处理并采用真空包装。 3. 干式膜元件润湿后应始终保持湿润;湿式膜元件长期不使用时,为了防止微生物的滋长,推荐用含1.0%亚硫酸氢钠(食

品级)的保护液(用RO 产水配制)浸泡膜元件。 4. 膜元件的初次使用时,建议首先低压冲洗15~25分钟(不宜浸泡或浸泡过夜),然后高压冲洗60~90分钟(产水量不

低于系统设计产水量的50%)。膜元件运行初期第一个小时内的产水和浓水应全部排放。 5. 在储存和运行中禁止添加任何对膜元件有影响的化学药剂,如违反使用这类化学药剂,将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6. 由于技术进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资料可能随时改变,事先予以通知。

安装反渗透膜元件验收报告设备名称:

安装地点:

调试时间: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反渗透技术培训资料全

反渗透技术培训资料

目录 1.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构成 2.反渗透预处理—它是让您高枕无忧的关键 2-1反渗透预处理合适与否的简单判断准则 2-2反渗透预处理设计考虑因素 2-3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条件 2-4预处理中应考虑的反渗透结垢成分 2-5反渗透污染物 2-6针对特定污染物的反渗透预处理设计要点 3.反渗透系统的故障诊断与运行数据的标准化 3-1反渗透系统的故障及其诊断 3-2常见反渗透污染现象 3-3反渗透污染症状 3-4反渗透故障诊断一览表 3-5如何减少故障和降低反渗透清洗频率 3-6反渗透系统的标准化 4.反渗透膜的清洗消毒及保存 4-1什么时候需要清洗反渗透系统 4-2需要清洗什么 4-3如何选择清洗药剂 4-4在选择和使用化学清洗药剂的注意事项 4-5复合膜(CPA、ESPA、ESNA)最常用的清洗配方 4-6二氧化硅垢的化学清洗 4-7复合膜生物污染物的清洗 4-8细菌的控制和杀除 4-9反渗透化学杀菌剂应有的特性 4-10杀菌剂的杀菌速度 4-11复合膜(CPA、ESPA、ESNA)元件消毒用杀菌剂 4-12反渗透系统化学清洗的一般方法 4-13复合膜(CPA、ESPA、ESNA)在反渗透压力容器中的保存

1.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构成

2. 反渗透预处理—它是让您高枕无忧的关键 ★成功运行的必要条件 ★具体的预处理设计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和膜元件类型确定★必须仔细考虑各种要求 ★原水的特点非常重要 ★为确保系统可靠运行,有时需要做小型实验 ★最后您将心想事成! 2-2反渗透预处理设计考虑因素 ◆膜元件种类 ◆进水水质(水源及其变化) ◆进水流量(小型或大型装置) ◆反渗透的回收率(高回收率意味着需要更好的预处理) ◆后处理设备和要求

GE反渗透膜 SG8040C

GE反渗透膜SG8040C 工作原理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称之为理想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浓溶液(例如盐水)分别置于半透膜的两侧时,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个压差,此压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固有性质,即与浓溶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有关而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的流动方向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浓溶液向稀溶液一侧流动,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反渗透是渗透的一种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 通用电气纯水膜的过滤范围涵盖整个过滤图谱:从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微滤(MF)到微粒过滤。 GE SG系列反渗透膜元件:SG2540、SG4040F、SG8040F、SG4040C、SG8040C 详细描述: SG系列专利三层复合反渗透膜元件具有氯化钠脱盐率高、膜表面平滑、抗污染能力强的特点。SG标准型膜元件用于苦咸水脱盐及工艺物料浓缩。SG4040F、SG8040F

采用玻璃钢外壳,SG4040C、SG8040C采用Dursan卫生级外壳。根据需要可选用其他结构材质及特殊流道设计。 直饮水净化设备产品应用:酸浓缩回收,抗生素浓缩染料废水回收,蒸发器冷凝水回收,果汁浓缩,洗衣店废水回收,糖类浓缩,垃圾渗透液处理,酒类的酒精度调节 反渗透膜主要性能指标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 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可超过了98%(膜使用时间越长,化学清洗次数越多,反渗透膜脱盐率越低。);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透过速度 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能力,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盐透过速度——在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上透过的盐量,也叫透盐率、盐通量。

反渗透装置各部分设备的技术规范

反渗透装置各部分设备的技术规范 1、预处理系统: ①工作原理 原水中通常含有颗粒很细的尘土,腐植质,淀粉,纤维素以及菌、藻等微生物。这些杂质与水形成溶胶状态的胶体微粒,由于布朗运动静电排斥而呈现沉降稳定性和聚合稳定性,通常不能用重力自然下沉降的方法除去,一般原水预处理可以用添加絮凝剂来破坏溶胶的稳定性,使细小的胶体微粒,再絮凝成较大的颗粒,通过砂滤和碳滤预过滤,以除去这些颗粒。在砂滤中所用的滤料采用锰砂,把原水中的絮状杂质(主要为有机物腐植质和粘土类无机化合物)去除,使出水浊度小于0.5HTU。同时,锰砂又是催化剂,能很好的促进Fe2+氧化成Fe3+,形成Fe(OH)3沉淀,经过滤而出除铁离子。 ②运行方式 多介质过滤器的运行操作主要分为:正常运行、反冲等几个部分。 运行方式:自动 本系统的运行及反冲: 系统的运行与反冲由手动控制。当机械过滤器的运行时间达到反洗时间设定值时,人工对过滤器会进行反冲洗。 运行控制:由压力和流量监测仪表反映系统的运行状况,值班人员按照要求作好纪律,监督检查其是否正常运行。 2、预处理系统: ①工作原理 二级ACF复合过滤器主要成份是活性碳及高分子滤料。当进水进水指标余氯 <50.1mg/L。活性炭过滤器主要有两个功能: 1、吸附水中部份有机物,吸附率为60%左右; 2、吸附水中余氯。对于粒度在10—20埃左右的五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溶解性有机高分子杂质和余氯在机械过滤器中是难以去除的。为了进一步纯化原水,使之达到反渗透进水指标,在工艺流程中设计了一级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之所以能用莱吸附粒度在几十埃左右的活性物,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大量平均孔径在20—50埃的微孔和粒隙,活性炭的这种结构特点,使它的表面吸附面积能达到点500—2000M2/G,由于一般有机物的分子直径都略小于20—50埃,因此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最有效。此外活性炭还有很强的脱氯能力,活性炭在整个吸附脱氯程中并不过是简单的吸附作用,而是在气表面发生催化作用,因此活性炭不存在吸附饱和的问题,只是损失少量的碳,所以活性炭脱氯可以运行相当长的时间。活性炭除了能脱氯及吸附有机物外,还能除去水中臭味、色度、以及残留的浊度,活性炭使用一定时期后,仍会减弱其吸附能力,需要再生。经以上二级处理,原水的纯度得到大大提高。经处理后的水中余氯含量<0.1mg/L。 ②运行方式 活性炭过滤器的运行操作主要分为:正常运行、反冲等几个部分。 运行方式:手动 本系统的运行及反冲: 系统的运行与反冲由手动控制。当活性炭过滤器的运行时间达到反洗时间设定值时,人工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3、预处理系统: ①工作原理

RO反渗透膜介绍,RO反渗透膜优点

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 membran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逆渗透。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由于RO反渗透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五(0.0001微米),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体的矿物离子能够通过,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RO膜又称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 RO反渗透膜 RO反渗透膜介绍--反渗透膜优点 RO反渗透膜用于反渗透法中制备纯水的半透膜。 RO反渗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RO反渗透膜应具有以下特征:(1)在高流速下应具有高效脱盐率;(2)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3)能在较低操作压力下发挥功能;(4)能

耐受化学或生化作用的影响;(5)受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小;(6)制膜原料来源容易,加工简便,成本低廉。 反渗透膜的结构,有非对称膜和复合膜两类。当前使用的膜材料主要为三醋酸纤维素和芳香聚酰胺类。其组件有中空纤维式、卷式、板框式和管式。可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等化工单元操作,主要用于纯水制备和水处理行业中。 “反渗透法” 是目前海水淡化中最有效、最节能的技术。它的装置包括去除浑浊物质的前处理设备、高压泵、反渗透装置、后处理设备、浓缩水能量回收器等。反渗透装置是其关键,而它的核心则是RO反渗透膜。 RO反渗透膜原理 反渗透指的是沿与溶液自然渗透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的渗透,即溶剂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溶液进行渗透。生物体内,膜是不同组织间的屏障。物质交换时,它只允许其中的某些通过,而排斥其他。这种对物质具有一定选择能力的膜叫做半透膜。假设有一张膜只允许淡水通过,把它放在淡水和盐水中间,在自然状态下,淡水会透过半透膜稀释盐水来减小浓度差,当高度相差一定程度时,渗透会自动停止(这个高度差产生的压强称为“渗透压”)。如果在盐水一边施加压强,使它大于渗透压,

反渗透膜元件离子脱除率性能标准

评价反渗透膜元件离子脱除率性能标准 世韩反渗透膜结构有两类均质和非对称膜。目前主要用于醋酸纤维素膜材料和芳香聚酰胺类。它的组件是中空纤维类型、体积类型,板框式和管式。可用于化工单元操作,如分离、浓缩和提纯的主要用于制备纯水和水处理行业。UE8040-PF反渗透膜可以拦截大于0.0001微米材料,是一种最微妙的膜分离产品,它能有效地拦截所有溶解盐和有机分子量大于100,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世韩反渗透膜用于从水中脱除可溶性的盐份,当水分子快速透过反渗透水处理膜时,溶解性的盐份透过膜的速度十分缓慢。在自然渗透条件下,水分子经扩散透过半透性膜进入高浓度含盐量侧,以便膜两侧溶质强度达到平衡。为了克服或逆转这一自然渗透的趋势,对高浓度进水施加压力,就会产生纯净的透过液。 脱盐率是膜元件排斥可溶解性离子程度的一种量度,反渗透元件能够脱除许多种不同的离子,除了个别特殊情况外,反渗透对二价离子比一价离子的脱除率要高,因此,如果膜对NaCl表出现优异的脱除率的话,可以预见,膜将会对二价离子如铁、钙、镁和硫酸根有更好的脱除率。因此,NaCl被广泛地用于作为评价反渗透膜元件离子脱除率性能的标准物质。 膜对离子态杂质的脱除性能,膜也能除去或至少承受进水中其它的杂质,例如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气体,当用户评估反渗透元件时,也应该包括其脱除或承受这些非离子类杂质的能力。 盐份透过膜的传递速度是以质量体积浓度度量的,现有的仪表能测定出产水比电导值(即电导率),这一数值可以十分容易地换算成透过膜的渗透液中每升所含盐份的毫克数,用百分率表示,计算方法为:脱盐率V=÷原液浓度A×%。 反渗透膜元件的脱盐率已确定在其制造成型,脱盐率取决于RO反渗透膜元件表面密度的超薄层,致密层脱盐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水率越低。反渗透膜脱盐率不同的材料主要是由材料结构和分子量、离子和复杂的单价离子高脱盐率可超过99%,单价离子如钠、钾、氯离子脱盐率略低,但也可以超过98%(反渗透膜的使用时间越长,化学清洗,反渗透膜脱盐率越低)的有机物去除率分子量大于100也能导致98%,但低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的不到100人。

陶氏反渗透膜型 技术手册 版

陶氏反渗透膜型号技术手册2014最新版 一、造成RO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 1 反渗透设备的操作不当引起陶氏膜型号性能的损坏 1.1 反渗透设备中有残余气体在高压下运行,形成气锤会损坏陶氏反渗透膜 常有两种情况发生: A、设备排空后,重新运行时,气体没有排尽就快速升压运行。应在2~4bar的压力下将余下的空气排尽后,再逐步升压运行。 B、在预处理设备与高压泵之间的接头密封不好或漏水时(尤其是微滤器及其后的管路漏水)当预处理供水不很足时,如微滤发生堵塞,在密封不好的地方由于真空会吸进部分空气。应清洗或更换微滤器,保证管路不漏。总之,应在流量计中没有气泡的情况下逐步升压运行,运行中发现气泡应逐渐降压检查原因。 1.2 反渗透设备关机时的方法不正确 A、关机时快速降压没有进行彻底冲洗。由于膜浓水侧的无机盐的浓度高于原水,易结垢而污染膜。 B、用投加化学试剂的预处理水冲洗。因含化学试剂的水在设备停运期间可能引起膜污染。 反渗透设备在准备关机时,应停止投加化学试剂,逐步降压至3bar左右用预处理好的水冲洗10min,直至浓缩水的TDS与原水的TDS很接近为止。 1.3 反渗透设备消毒和保养不力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这是复合聚酰胺膜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聚酰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没有正确投加氯等消毒剂,加上用户对微生物的预防重视不够,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污染。目前许多厂家生产的纯水微生物超标,就是消毒、保养不力造成的。 主要表现为:出厂时,RO设备没有采用消毒液保养;设备安装好后没有对整个管路和预处理设备消毒;间断运行不采取消毒和保养措施;没有定期对预处理设备和反渗透设备消毒;保养液失效或浓度不够。 1.4 反渗透设备余氯监测不力 如投加NaHSO3的泵失灵或药液失效,或活性炭饱和时因余氯损坏膜。

反渗透膜技术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反渗透膜技术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制药用水的水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传统的制水工艺如离子交换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先进、有效的水质净化技术——反渗透膜制药行业水处理系统中。1反渗透膜分离原理及性能自然界有这样一种自然现象,当将一张半透膜将稀薄溶液(如纯水)与纯厚溶液(如盐水)隔开,稀薄溶液会向浓厚溶液渗透并保持相应的渗透压(见图1), 此现象称为渗透现象,如在浓厚溶液处施压大于该渗透压的压力,则浓厚溶液会向稀薄溶液一侧渗透(见图2), 此现象称为逆(反)渗透现象,该技半透膜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新技术,它借助外加压力的作用使溶液的溶剂透过半透膜而阻留某些溶质,它是一种分离,浓缩和提纯的有效手段。反渗透膜表面微孔尺寸一般在10A左右,它能有效去除微粒、胶体、细菌、热原及有机物和绝大部分离子。目前反渗透膜材质主要为醋纤膜,芳香族聚酰胺系低压复合膜及先进的超低压复合膜,它们的主要性能见表1。 醋纤膜是最早应用的反渗透膜,但是由于容易被细菌吞蚀,pH使用范围窄,脱盐率低,目前该材质膜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是高脱盐率、低压、稳定性好的复合膜广泛被使用。 2制药用纯水的制取工艺 2.1全离子交换(IE)法离子交换系统制取纯水是我国传统的制水工

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2.2电渗析(ED)+离子交换(IE)法电渗析是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达到物质分离的处理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2.3反渗透(RO)+离子交换(IE)法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特性,从含有各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水的处理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3反渗透膜法水处理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比较 3.1 三种处理工艺优缺点比较见表2 3.2 三种处理工艺生产It纯水所需费用见表3 说明:以上费用包括: (1)酸碱费(其中酸采用工业纯盐酸,碱采用化学纯片碱); (2) 反渗透膜、电渗析膜、阳、阴树脂更换费及滤芯、药剂消耗费; (3)水、电动力费,其中水已按利用率折算(反渗透法按70%,电渗折法按45%,全离交法按80%); (4)人工费未计入内。 4结语综上所述,反渗透是水处理中高新技术,90年代中期在我国的医药行业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极大地延长了传统的离子交换设备的再生周期,减少了酸碱排放量,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随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技术标准的深入贯彻与实施。

反渗透计算公式

反渗透计算公式 1 反渗透的工艺原理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原理通过对如下几个专业名词的解释来描述: 1)半透膜:只能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溶质的分子通过的膜称为理想半渗透。 2)渗透:在相同的外压下,当溶液与纯溶剂为半透膜隔开时,纯溶剂会通过半透膜是溶液变稀的现象称为渗透。 3)渗透平衡:渗透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溶剂分子从两个相反方向穿过半透膜的数目彼此相等,即达到渗透平衡。 4)渗透压:当半透膜隔开溶液与纯溶剂时,加在原溶液上使其恰好能阻止纯溶剂进入溶液的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通常溶液越浓,溶液的渗透压越大。 5)反渗透:如果加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了渗透压,则反而使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这个过程叫做反渗透。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地只能透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的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它的操作压差一般为 1.5~10.5MPa,截留组分的大小为1~10?的小分子溶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液体混合物中去除其他全部的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 2 反渗透工艺的技术特点 1)在常温不发生相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浓缩、并且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方法相比,能耗较低。 2)杂质去除范围广,不仅可以去除溶解的无机盐类、还可以去除各类有机杓杂质。 3)较高的除盐率和水的回用率、可截留粒径几纳米以上的溶质。 4)由于只是利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容易操作、自控和维修。 5)反渗透装置要求进水达到一定的指标才能正常运行,医此原水在进入反渗透装置之前要采用一定的预处理措施。为了延长膜的使用寿命,还要定期对膜进行清洗,以清除污垢。 3 反渗透工艺设计、计算 典型工艺流程:反渗透系统一般包括三大主要部分:预处理、反渗透装置、后处理。 与微滤和超滤过程类似,良好的预处理对反渗透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十分必要。 其目的主要为: a.国去除悬浮固体和胶体,降低浊度;

水处理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的标准技术指南

莱特莱德世韩CSM熊津化学代理商 反渗透膜分离系统的运行方式与传统的过滤系统完全不同,传统的过滤系统在运行时,水体全部通过滤器的滤层,在截污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依靠设备的反冲洗操作将截留下来的污物从滤层中除掉。而反渗透系统在运行时则是原水中的一部分水流沿与膜表面垂直的方向透过膜,而同时另外未透过的部分水流则沿着与膜表面平行的方向流过,在工艺上属于横流过滤的范畴。 一、世韩反渗透膜元件实际回收率 膜元件实际使用时的回收率,为了降低膜元件的污染速度、保证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膜元件生产厂家对单支膜元件的实际回收率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每支1米长的膜元件实际回收率不要超过18% ,但当膜元件用于第二级反渗透系统水处理时,则实际回收率不受此限制,允许超过18%。 二、世韩反渗透Ro膜系统回收率: 系统回收率是指反渗透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总的回收率,回收率受给水水质、膜元件的数量及排列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少、给水流程短,因而系统回收率普遍偏低。而工业用大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多、给水流程长,所以实际系统回收率一般均在75%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90%。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小型反渗透装置也要求较高的系统回收率,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时在设计反渗透装置时就需要釆取一些不同的对策。最常见的对策是釆用浓水部分循环,即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只排放一部分,其余部分循环进入给水泵入口,此时既可保证膜元件表面维持一定的横向流速,又可以达到用户所需要的系统回收率。 三、总结 一般苦咸水脱盐系统回收率多控制在75%,即浓水浓缩了4倍。当原水含盐量较低时,有时也可釆用80%。如原水中某种微溶盐含量高,有时也釆用较低的系统回收率以防止结垢。 在反渗透系统产水过程中,在有水流垂直透过反渗透膜时,此时原水中的盐类和其它胶体污染物也势必受给水的净压力作用被浓缩于膜表面,与此同时所剩下的另外部分未透过的水流则沿与膜表面平行的方向将被浓缩在膜表面的污染物质带走。也就是说,一个设计优良的反渗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在正常运行的同时完成良好的自身清洗过程。 https://www.doczj.com/doc/f616435478.html,

8040反渗透膜技术要求复习进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8040反渗透膜元件性能参数要求 8040反渗透膜元件适用于含盐量低于 10000ppm 的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及市政用水等水源的脱盐处理,主要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用纯水、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等领域,也可适用于高浓度含盐废水、 饮料水制造等苦咸水应用领域。 有效膜面积 平均产水量 最低脱盐率 % 膜元件型号 ft 2(m 2 ) 稳定脱盐率 % GPD(m 3 /d) 8040 400(37.2) 10500(39.7) 99.5 99.3 测试 测试压力 225 psi (1.55MPa) 测试液温度 25 ℃ 测试液浓度(NaCl) 2000ppm 测试液pH 值 7.5 条件 单支膜元件回收率 15% 极限 最高操作压力 600psi (4.14MPa ) 最高进水流量 75gpm (17 m 3 /h ) 最高进水温度 45℃ 使用 最大进水 SDI 15 5 进水自由氯浓度 <0.1ppm 条件 正常运行时进水pH 范围 2~11 单支膜元件最大压力降 15psi (0.1MPa ) 化学清洗时进水pH 范围 1~13 单支6芯膜壳最大压力降 50psi (0.34MPa ) 膜元件尺寸如下图:1.0 inch (英寸)=25.4 mm(毫米) A/mm(inch) B/mm(inch) C/mm(inch) 1016.0(40) 201.9(7.95) 28.6(1.125) 注意事项: 1. 表中所列的产水量为平均值,单支膜元件产水量误差为±15%。 2. 膜元件出厂前,干式膜元件无保护液,湿式膜元件使用1.0%的亚硫酸氢钠(冬天时添加10%的丙三醇防冻液)溶液进行 储藏处理并采用真空包装。 3. 干式膜元件润湿后应始终保持湿润;湿式膜元件长期不使用时,为了防止微生物的滋长,推荐用含1.0%亚硫酸氢钠(食 品级)的保护液(用RO 产水配制)浸泡膜元件。 4. 膜元件的初次使用时,建议首先低压冲洗15~25分钟(不宜浸泡或浸泡过夜),然后高压冲洗60~90分钟(产水量不 低于系统设计产水量的50%)。膜元件运行初期第一个小时内的产水和浓水应全部排放。 5. 在储存和运行中禁止添加任何对膜元件有影响的化学药剂,如违反使用这类化学药剂,将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6. 由于技术进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资料可能随时改变,事先予以通知。

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指水)通过反渗透(或称半透膜)而分离出来,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达到进行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反渗透主要对象是分离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反渗透法由于分离过程不需加热,没有相的变化,具有耗能少,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水处理中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为水处理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卷式元件是根据反渗透原理,将半透膜、导流层、格网按一定的排列粘和在有派孔的中心管上形成元件。原水从元件一端进入格网层,在经过格网时,在外界压力作用下,一部分水通过半透膜的孔,渗透到导流层内,在顺导流层的水道流到中心管的排孔,经中心管排出。剩余部分(称为浓水)从格网另一端排出。 一、运行条件 1、设备进水温度10-35℃,适应最低进水温度10℃最高 进水温度35℃. 2、原水供水压力范围1-3KG/㎡,供电电压为380V±5% 3、PH值运行最佳范围在5—8. 4、根据水质及水量,可做多级串联或并联,但最终出 水膜元件浓水与淡水流量之比不大于5:1,作为纯

净水处理比例可作相应调整。 5、每只膜元件的最大压降为0.7KG/㎡。 6、新装RO膜元件设备运行开始,必须进行冲洗,将新 膜元件内的保护液冲洗干净,新装RO膜元件开始运 行时,膜元件运行压力控制5-10KG/㎡,水利用率在 50%为最佳状态,当原水水温低于5℃,原水应加换 热器,以提高原水温度,降低第一段膜元件的压力, 来提高产水量。最佳进水温度为25℃。 二、反渗透有关计算公式 1、脱盐率 cf---cp R=----------------100% Cf 2回收率 QP Y=----------- QP+QM 式中:CF—给水电导(US/CM) CP—产水电导率(US/CM) QP---淡水流量(CM3/H) QM—浓水流量(CM3/H) 三、运行操作 1、在任何条件下反渗透装置周围的环境温度不低于 0℃,不得高于35℃,水温控制在20-25℃为宜。

反渗透膜的主要性能参数与运行工况条件

1 反渗透膜的主要性能参数与运行工况条件 1.1 反渗透的主要性能参数[8] 1) 透水率。是指单位时间透过单位膜面积的水量。主要取决于膜的材质和结构等因素,但一定的反渗透膜其透水率则取决于运行条件;a. 透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工作压力的增加成比例的上升;b. 透水率随进水浓度的增加而下降;c. 透水率随回收率的增加而下降。 2) 回收率。即供水对渗透液的转换率,直接影响除盐系统的成本。对于苦盐水的回收率大约为90 %;高苦盐水降为60 %-65 %;工业海水系统回收率是35 %-45 %。 3) 膜通量。是表明通过膜表面的一个特定区域的水流速度。 对于地表水是8 GFD-14 GFD(13 L/ m3·h-23 L/ m3·h) ;经过反渗透出水是14 GFD-18 GFD(23 L/ m3·h -30 L/ m3·h) ;对于海水为7 GFD-8 GFD。 1.2 反渗透装置的运行工况条件[8] 为了确保反渗透装置安全可靠运行,选择一定适宜的工况条件是非常必要的。反渗透装置的主要工况条件为进水pH值、进水温度与运行压力。 1) 进水pH 值。对于醋酸纤维膜运行时,水以偏酸性为宜,pH值一般控制在4~7之间,在此范围外加速膜的水解与老化。目前认为pH值在5-6 之间最佳。膜的水解不仅会引起产水量的减少,而且会造成膜对盐去除能力的持续性降低,直至膜损坏为止。 2) 进水温度对产水量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增加1 ℃,膜的透水能力增加约2.7 %。反渗透膜的进水温度底限为5℃-8℃,此时的渗滤速率很慢。当温度从11℃升至25℃时,产水量提高50 %。但当温度高于30℃时,大多数膜变得不稳定,加速水解的速度。一般醋酸纤维膜运行与保管的最高温度为35℃,宜控制在25℃-35℃之间。 3) 运行压力。渗透压与原水中的含盐量成正比,与膜无关。提高运行压力后,膜被压密实,盐透过率会减少,水的透过率会增加,提高水的回收率。但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会造成膜的老化,膜的变形加剧,透水能力下降。 1.3 影响反渗透运行参数的主要因素[9] 膜的水通量和脱盐率是反渗透过程中关键的运行参数,这两个参数将受到压力、温度、回收率、给水含盐量、给水PH值因素的影响。 (1)压力 给水压力升高使膜的水通量增大,压力升高并不影响盐透过量。在盐透过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通量增大时产品水含盐量下降,脱盐率提高了。 (2)温度

反渗透膜技术指标的相关分析

反渗透膜技术指标的相关分析 1、脱盐率和透盐率 脱盐率――通过反渗透膜从系统进水中去除可溶性杂质浓度的百分比。 透盐率――进水中可溶性杂质透过膜的百分比。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 透盐率=100%-脱盐率 反渗透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反渗透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除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海德能反渗透膜元件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除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除率稍低,但也超过了98%;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达到98% 2、产水量(水通量) 产水量(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能,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渗透流率――渗透流率也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每天(GFD)表示。过高的渗透流率将导致垂直于膜表面的水流速加快,加剧膜污染。 3、回收率 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是基于预设的进水水质而定的。回收率通常希望最大化以便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应该以膜系统内不会因盐类等杂质的过饱和发生沉淀为它的极限值。 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

反渗透的影响因素 反渗透膜的水通量和脱盐率是反渗透过程中关键的运行参数,这两个参数将受到压力、温度、回收率、给水含盐量、给水PH值因素的影响。 1、进水压力 进水压力本身并不会影响盐透过量,但是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反渗透的净压力升高,使得产水量加大,同时盐透过量几乎不变,增加的产水量稀释了透过膜的盐分,降低了透盐率,提高脱盐率。当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由于过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浓差极化,又会导致盐透过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产水量,使得脱盐率不再增加。 2.、进水温度 温度对反渗透的运行压力、脱盐率、压降影响最为明显。温度上升,渗透性能增加,在一定水通量下要求的净推动力减少,因此实际运行压力降低。同时溶质透过速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盐透过量增加,直接表现为产品水电导率升高。 温度对反渗透各段的压降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水的粘度降低,压降减少,对于反渗透膜的通道由于污堵而使湍流程度增强的装置,粘度对压降的影响更为明显。 反渗透膜产水电导对进水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随着水温的增加,水通量也线性的增加,进水水温每升高1℃,产水通量就增加2.5%~3.0%;其原因在于透过膜的水分子粘度下降、扩散性能增强。进水水温的升高同样会导致透盐率的增加和脱盐率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盐分透过膜的扩散速度会因温度的提高而加快。 3、进水pH值 各种膜组件都有一个允许的pH值范围,进水pH值对产水量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即使在允许范围内,PH值对脱盐率也有较大影响,一方面pH值对产品水的电导率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反渗透膜本身大都带有一些活性基团,pH值可以影响膜表面的电场进而影响到离子的迁移,pH值对进水中杂质的形态有直接影响,如对可离解的有机物,其截留率随pH值的降低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水中溶解的CO2受pH值影响较大,pH值低时以气

反渗透膜元件的离线清洗

反渗透膜元件的离线清洗 反渗透系统因其先进的技术及经济特性,已形成国内各行业庞大的用户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反渗透水处理用户已超过数万家。反渗透膜元件作为深层的过滤手段,其表面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有胶体、微生物、杂质颗粒及难溶盐类在其表面的析出,因此,在多种领域使用的反渗透装置,一旦投入使用,最终都需要清洗,只是清洗周期的长短不同而已。然而,在线清洗作为一种反渗透系统清洗保养、冲击性杀菌以及定期保护的手段,在面临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时就显得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离线清洗。 一、概念 反渗透系统进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微生物及其它颗粒对RO膜产生的表面附着、沉积污染或者水中的化学离子成分在膜表面因浓差极化等因素导致的离子积大于溶度积后的化学垢类生 成等现象。虽然反渗透系统的设计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富裕量,以保证在紧急时刻不至于因为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或脱盐率下降、反渗透系统压差升高而使得供水不足而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但实际上也正是由于这些富裕量的存在才使得有时候隐藏的故障不能够及时的表 现出来,这样最终可能就演变为反渗透膜元件的重度污染。重度污染则指污染后的单段压差大于系统投运初期单段压差值的2倍以上、反渗透系统产水量下降30%以上或者单支反渗透膜元件重量超过正常数值3公斤以上的情况。重度污染往往是重度物理污染和重度化学污染

的叠加,某些情况下,二者同时伴生,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多次清洗后污染还反复发生。 二、离线清洗要求 当下列情况发生时,需要对重度污染RO膜元件进行离线清洗: 1、反渗透膜元件污染符合“重度污染”标准; 2、反渗透系统通过在线清洗不能够达到系统额定标准的; 3、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由于供水紧张而不能够进行在线清洗或没有在线清洗设备的; 4、反渗透污染类型较为复杂,通过在线清洗容易引起交叉污染的;(反渗透系统前段污染物可能会通过在线清洗被带入系统后段,而使后段膜元件遭受污染的称为交叉污染); 5、反渗透系统在多次清洗后污染还反复发生。 ! 三、离线清洗方式及步骤 1、首先用性能优良的备用膜元件替换反渗透系统上的待清洗膜元件,以保证反渗透系统不停止运行,保证整个生产工艺的持续稳定。 2、反渗透膜元件性能测试(此步骤尤为重要):

反渗透膜系统设计导则及应用指南

反渗透膜系统设计导则及应用指南 反渗透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全和有效地运行,而对一个反渗透系统或装置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到其运行的安全、技术经济合理性、易于操作和维护、设备空间限制及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其中安全内容应包括操作管理人身及设备安全两个方面,在设计考虑时应放在首位。设计工程师在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好所设计的全套反渗透系统如何安装?如何方便于用户运行及维护管理。同样,作为设备运行管理人员也需要多了解设计,并在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反渗透膜分离系统的运行方式与传统的过滤系统完全不同。传统的过滤系统在运行时,水体全部通过滤器的滤层,在截污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依靠设备的反冲洗操作将截留下来的污物从滤层中除掉。而反渗透系统在运行时则是原水中的一部分水流沿与膜表面垂直的方向透过膜,而同时另外未透过的部分水流则沿着与膜表面平行的方向流过,在工艺上属于横流过滤的范畴。在反渗透系统产水过程中,在有水流垂直透过反渗透膜时,此时原水中的盐类和其它胶体污染物也势必受给水的净压力作用被浓缩于膜表面,与此同时所剩下的另外部分未透过的水流则沿与膜表面平行的方向将被浓缩在膜表面的污染物质带走。也就是说,一个设计优良的反渗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在正常运行的同时完成良好的自身清洗过程。工程实践表明,为有效地控制反渗透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速度,选择适宜的水通量及分离过程中的横向流速是十分重要的。过高的水通量设计,会使其污染速度呈指数变化趋势上升,而膜系统若采用较高的横向流速设计则可增加膜系统运行时水流的湍流程度,从而减少已进入膜系统内的颗粒物质在膜表面的沉淀或在隔室空隙处的堆积。另外,由于系统采用了较高的横向流速,因此提高了膜表面的高浓度盐分向主体水流的扩散速度,进而减少了难溶物沉淀在膜表面上的危险。但是,较高的横向流态设计往往会使系统水回收率降低或循环水量过大,这样在具体工程设计时,适宜的水通量及横向流速的设计与选择至关重要。同时,我们把这种在膜分离过中,由于料液的浓缩导致了膜表面处的物料浓度与膜水流道间的主体水流物料浓度不同的现象称之为浓差极化,若设计或运行管理不适,往往会使反渗透膜系统浓差极化现象加剧。反渗透系统产生这种浓差极化现象后会产生以下不良后果:

8040反渗透膜技术要求

8040反渗透膜元件性能参数要求 8040反渗透膜元件适用于含盐量低于 10000ppm 的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及市政用水等水源的脱盐处理,主要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用纯水、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等领域,也可适用于高浓度含盐废水、 饮料水制造等苦咸水应用领域。 有效膜面积 平均产水量 最低脱盐率 % 膜元件型号 ft 2(m 2 ) 稳定脱盐率 % GPD(m 3 /d) 8040 400(37.2) 10500(39.7) 99.5 99.3 测试 测试压力 225 psi (1.55MPa) 测试液温度 25 ℃ 测试液浓度(NaCl) 2000ppm 测试液pH 值 7.5 条件 单支膜元件回收率 15% 极限 最高操作压力 600psi (4.14MPa ) 最高进水流量 75gpm (17 m 3 /h ) 最高进水温度 45℃ 使用 最大进水 SDI 15 5 进水自由氯浓度 <0.1ppm 条件 正常运行时进水pH 范围 2~11 单支膜元件最大压力降 15psi (0.1MPa ) 化学清洗时进水pH 范围 1~13 单支6芯膜壳最大压力降 50psi (0.34MPa ) 膜元件尺寸如下图:1.0 inch (英寸)=25.4 mm(毫米) A/mm(inch) B/mm(inch) C/mm(inch) 1016.0(40) 201.9(7.95) 28.6(1.125) 注意事项: 1. 表中所列的产水量为平均值,单支膜元件产水量误差为±15%。 2. 膜元件出厂前,干式膜元件无保护液,湿式膜元件使用1.0%的亚硫酸氢钠(冬天时添加10%的丙三醇防冻液)溶液进行 储藏处理并采用真空包装。 3. 干式膜元件润湿后应始终保持湿润;湿式膜元件长期不使用时,为了防止微生物的滋长,推荐用含1.0%亚硫酸氢钠(食 品级)的保护液(用RO 产水配制)浸泡膜元件。 4. 膜元件的初次使用时,建议首先低压冲洗15~25分钟(不宜浸泡或浸泡过夜),然后高压冲洗60~90分钟(产水量不 低于系统设计产水量的50%)。膜元件运行初期第一个小时内的产水和浓水应全部排放。 5. 在储存和运行中禁止添加任何对膜元件有影响的化学药剂,如违反使用这类化学药剂,将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6. 由于技术进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资料可能随时改变,事先予以通知。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主要工艺及基本指标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主要工艺及基本指标 一、反渗透设备基本原理 RO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科技水处理技术,它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分离的特性工作。“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逆渗透就是在含有盐及各种细微杂质的水中(即原水)施加比自然渗透更大的压力,使水从浓度高的一方逆渗透到浓度低的一方,而原水中绝大多数的细微杂质、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病毒及其它有害物质等都经污水出口排放掉。 二、反渗透设备标准工艺流程图 三、反渗透纯水设备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1.原水罐(可选) 储存原水,用于沉淀水中的大泥沙颗粒及其它可沉淀物质。同时缓冲原水管中水压不稳定对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冲击。(如水压过低或过高引起的压力传感的反应)。 2.原水泵 恒定系统供水压力,稳定供水量。 3.多介质过滤器

采用多次过滤层的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um以上的物质,可选 用手动阀门控制或者全自动控制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活性炭过滤器 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不但可吸附电解质离子,还可进行离子交换吸附。经活性炭吸附还可使高锰酸钾耗氧量(COD)由15mg/L(O2)降至2~7mg/L(O2),此外,由于吸附作用使表面被吸附复制的浓度增加,因而还起到催化作用、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大量生化有机物、降低水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物和除去水中的三卤化物(THM)以及其它的污染物。可选用手动阀门 控制或者全自动控制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设备具有自我维护系统,运行费用很低。 5.离子软化系统/加药系统 R/O装置为了溶解固体形物的浓缩排放和淡水的利用,为防止浓水端特别是RO装置最后一根膜组件浓水侧出现 CaCO3,MgCO3,MgSO4,CaSO4,BaSO4, SrSO4, SiSO4的浓度积大于其平衡溶解度常数而结晶析出,损坏膜原件的应有特性,在进入

反渗透膜元件

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 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 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 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 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反渗透膜过滤精度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脱盐率 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 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 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 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可超过了98%(膜使用时间越长,化学清 洗次数越多,反渗透膜脱盐率越低。);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 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透过速度 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能力,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盐透过速度——在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上透过的盐量,也叫透盐率、盐通量。回收率 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依据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及用水 要求而定的。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 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 反渗透膜保存条件 反渗透膜元件的保管条件 (1)新膜(使用前) ①膜元件必须一直保持在湿润状态。即使是在为了确认同一包装的数量而需暂时打开时,也 必须是在不捅破塑料袋的状态下,此状态应保存到使用时为止。 ②在超过10℃的氛围中保存时也要避免直射阳光,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这时,保存温度勿 超过35℃。 ③如果发生冻结就会发生物理破损,所以要采取保温措施,勿使之冻结。 (2)通水后膜元件 ①膜元件必须一直保持在阴暗的场所,保存温度勿超过35℃,并要避免直射阳光。 ②温度为0℃以下时有冻结的可能,要采取防冻结措施。 ③复合系列膜元件要用含有存用药品(重亚硫酸钠,500~1000mg/L,pH值3~6)的纯水或反 渗透过滤水进行浸泡。 ④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进行保存时,都不能使膜处于干燥状态。

反渗透膜技术标书

安阳市西区综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反渗透膜技术标书 一、总说明: 1、本次招标是针对安阳市西区综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检修计 划所需要的700只反渗透膜组件;共分为两个标段: 标段Ⅰ:400只型号BW30365FR 8英寸DOW反渗透膜 标段Ⅱ:300只型号BW30XFR-400/34i 8英寸DOW反渗透膜 2、在本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 适用的标准,投标商应提供满足招标文件所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3、招标文件中未尽事宜,供应商与采购方协商解决。 二、供货范围: 共700只膜组件(每只膜组件包括一只膜、一个中间连接管以及相应的包装),供货商应随货物提供本批次货物的报关证明、原产地证明、产品中文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以及相关技术资料。 供货商负责本次所供应反渗透膜的现场拆装工作,即把现场设备中所需更换的旧膜拆下,按照现场要求包装好,放置于现场指定地点,并负责把新膜安装好,现场清理干净。 供货商负责新膜安装后的冲洗、调试工作,直至出水水质、水量达到要求。 三、具体要求: (一)标段Ⅰ

1、供货商提供的反渗透膜产品应为符合合同要求,原装进口产品,保证质 量,质保期为三年(以产品安装上线后调试合格之日起计算)。 2、供货商应将货物运输到甲方指定地点(安钢),运费用由供货商承担,进 入厂区遵守安钢内部管理规定。 3、供货商负责新膜安装后的冲洗、调试工作,直至出水;水质、水量达到 要求。新膜的技术参数应达到DOW反渗透产品与技术手册(2009版)要求; 4、由于本次检修使用新型号膜,为了对比产品性能,供货商应按照现场要 求分型号安装膜组件,不得私自混装。 5、此400只BW30-365FR膜组件的付款方式按以下规定执行: ①货物运抵用户指定地点,清点无误后,支付合同金额的60%; ②安装调试完成,出水水质、水量到达技术要求,支付合同金额的30%(即累计达到合同金额的90%); ③正常使用第三年,没有质量异议,支付合同金额的10%(即累计达到合同金额的100%); 6、供货商在质保期间内提供反渗透膜技术支持服务工作,针对现场运行情 况提出书面建议和意见;并应提供本批反渗透膜的首次化学清洗技术指导服务。 7、污水处理厂发现反渗透膜运行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供货商,供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