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分子材料第二版黄丽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高分子材料第二版黄丽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高分子材料第二版黄丽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高分子材料第二版黄丽思考题答案

1、LDPE、LLDPE、HDPE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有何不同?P24表2-1

高密度聚乙烯(HDPE),又称低压聚乙烯,因为在低压下生产,含有较多长键,因此密度高。低密度聚乙烯(LDPE),用高压法(147.17—196.2MPa)生产,支链较多,强度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是通过在聚乙烯的主链上共聚一些具有短支链的共聚物生成的。

热导率,HDPE(高)>LLDPE (线)>LDPE(低);

线膨胀系数,LDPE>LLDPE >HDPE

2、聚丙烯有三种不同的立构体。试分析一下哪种结构能结晶,为什么?

聚丙烯存在等规、间规、无规三种立体结构。P40

聚合物结晶的必要条件是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和规整性,这也是影响其结晶能力、结晶速度的主要结构因素。分子链的对称性越高,规整性越好,越容易规则排列形成高度有序的晶格。等规聚丙烯的结构规整性好,具有高度的结晶性;无规聚丙烯为无定形材料,结构的对称性和规整性差,因此不结晶;间规聚丙烯的结构对称性和规整性介于两者之间,结晶能力较差。

3、热固性酚醛树脂与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条件及分子结构有何不同,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历程如何?

(1)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条件:甲醛:苯酚摩尔比<1

(0.8~0.86),酸催化(pH<7);分子结构:线型结构; 热固性酚醛树脂:合成条件:甲醛:苯酚摩尔比>1(1.1~1.5),碱催化(pH=8~11);分子结构:体型结构。

(2)热固性酚醛树脂是体型缩聚控制在一定反应程度的产物。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使体型缩聚继续进行,固化成体型缩聚物。 固化机理P67-68

热固性酚醛树脂是多元酚醇的缩聚物。 (因为加成反应结果:单元酚醇与多元酚醇的混合物)

酚醇之间的反应与温度有关,以170℃为分界线。 低于170℃主要是分子链的增长,主要发生两类反应。 a .酚核上的羟甲基与其他酚核上的邻、对位的—H 发生反应,生成亚甲基键:

b .两个酚核上的羟甲基相互反应,生成二苄基醚

苄基醚不稳定,能否形成与体系的酸碱性有很大关系

OH

CH 2

OH

OH

CH

2OH CH 2OH

HO HOH 2C

CH 2

CH 2OH

OH H 2

O

OH

CH 2

OH

OH

CH 2OH

2OH

OH CH 2OCH 2

OH CH 2OH

H 2O

中性条件下:<160℃,易形成;>160℃,醚键易分解,形成—CH2—,碱和酸都是有效的—CH2—形成的催化剂。

热固化实质:体型缩聚的继续进行,在两酚环间形成亚甲基键和醚键。

4、比较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各自的特点和主要用途?

5、分析聚酰胺加工前原料必须干燥的原因?

聚酰胺分子链段中重复出现的酰氨基是一个带极性的基团,这个基团上的氢,不但能够与另一个分子的酰胺基团链段上的羰基上的氧结合形成相当强大的氢键,而且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亲水性强,吸水后尺寸稳定性差,不利于加工,所以聚酰胺加工前原料必须进行干燥。

6、聚酰胺、涤纶、腈纶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7、干法、湿法、干湿法的纺丝工艺特征是什么?

8、橡胶高弹性的定义是什么?试从分子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分析橡胶具有高弹性的本质原因?

定义:橡胶弹性是由熵变引起的,在外力作用下,橡胶分子链由卷曲状态变为伸展状态,熵减小,当外力移去后,由于热运动,分子链自发地趋向熵增大的状态,分子链由伸展再回复卷曲状态,因而形变可逆。

材料之所以呈现高弹性,是由于链段运动能比较迅速的适应所受外力而改变分子链的构象。这就要求链在常温下能够充分显示出柔性。橡胶在Tg~Tf间可表现出一定的高弹性。

橡胶的高弹性本质是由大分子构象变化而来的熵弹性,这种高弹性表现为,在外力作用下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最高可达1000%,除去外力后变形很快恢复。

9、试从分子链结构、聚集态结构比较分析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的性能各有哪些优缺点?

10、热塑性弹性体的定义是什么?相比传统热固性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在性能上有什么优缺点?

定义:热塑性弹性体是指在常温下具有橡胶的弹性,高温下具有可塑化成型的一类弹性体材料。

优点:1、良好抗冲击和抗疲劳性能。⒉高冲击强度和良好的低温柔韧性。⒊温度上升时保持良好的性能。⒋良好的耐化学性。⒌高抗撕裂强度及高耐摩擦性能。⒍易加工且具经济性。⒎良好的可回收性。P208

缺点:P208

11、导电聚合物结构与导电性的关系?

物质的导电性是由于物质内部的载流子(带电粒子)的移动引起的。载流子:高分子材料中的自由电子或空穴。

电子存在形式:

(1)内层电子:紧靠原子核的内层,在正常电场下没有迁移能力(2)σ电子: 形成C-C 单键的电子,处在成键原子的中间(3) n 电子: 与杂原子结合,孤立时没有离域性 (4) π电子: p 电子重叠产生,孤立存在时具有有限离域性,电子可在原子核周围运动,随着共轭体系的增大,离域性增加

只有具有共轭π电子体系,高分子材料才可能具有导电性(非充分而是必要条件)。带隙为零是高分子材料成为导体的另一必要条件。 聚乙炔的结构:

如果聚乙炔中所有的碳原子是等距离的,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的能隙为零,电子可以自由运动,聚乙炔是导体;如果聚乙炔中的C-C 单键的长度大于C=C 双键,则聚乙炔是半导体。 12、超分子聚合物所用单体的结构特点是什么?P285-286 1。3、高分子相容性的表征方法?P295-296

n n

顺式反式

1.热力学方法

2.形态学方法

3.分子运动的方法

4.界面相方法

5.动力学方法

6.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方法

14、增容剂和界面相的作用是什么?

增容剂的作用相当于是表面活性剂,可降低界面张力和增加界面层的厚度。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常用作增容剂,增容剂也可以在共混过程中原位生成。P296

P331界面相不仅是连接基体和增强体的纽带,也是应力传递、阻止裂纹扩展和缓解应力集中的桥梁,因此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15、试叙述导电和导热复合材料的形态特征?P318-321 1、导电复合材料:当导电相物质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生成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1)、密度低;

(2)、可供选择的导电性范围大,体积电阻率范围为10-3—1010Ω·㎝;

(3)、耐腐蚀性强;

(4)、优良的加工性能,容易加工成各种复杂结构形状的零件,可大批量生产;

(5)、成本较低。

2、导热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热传导率较低,可加入热导率高的填料,如金属或碳材料制备导热复合材料。

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导电复合材料一样。

填料含量对热导率的影响与对电导率的影响有很大的区别:

①不存在渗逾阈值②热导率的提高幅度远小于电导率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功能高分子材料》【创新教案】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教材分析 1、地位与功能 初中化学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概念,描述了塑料、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2介绍了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以及高分子单体(乙烯、丙烯)的矿物来源、乙烯和丙烯等的聚合反应和应用;本书前四章又较深入地学习了常见有机化合物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在此基础上,本章较为简单地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说明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的区别,加成聚合反应与缩合聚合反应的基本特征,并以典型实例介绍了三大合成材料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高分子材料在工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高新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2、内容选择与呈现 本节在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概念后,以高吸水性树脂为例,仍然从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入手,由具有吸水性的天然高分子得到启示,用天然高分子改性或以亲水性的单体聚合获得高吸水性树脂、在具有高吸水性的同时,还要有不溶于水的性能,必须加入交联剂将线型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使其既吸水又不溶于水。让学生感受到,在掌握了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后,人们可以从需求的性能出发,设计出具有某种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复合材料部分,只要举例说明涵义就可以了。 教学策略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能源、信息和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材料是指人类利用化合物的某些功能来制作物件时所用到的化学物质。材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耐高温、高强度的特殊结构材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宇航技术;没有半导体材料,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光导纤维,就不会出现信息的长距离传输,实现高速、高容量的光通讯;没有有机高分子材料,人类的生活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材料的发明和开发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史,材料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铁

《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

专题一 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淡如何面对和认识新课程 南京金陵中学李惠娟 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如右图所示。 其实,作为老师谁不希望自己的课堂精彩受欢迎? 然而现实中不少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和困惑: 比起以往,现在的学生(尤其城市)对学习的热情 越来越缺乏,对人间的真情越来越淡漠,…… 传统的教育似乎越来越乏力,老师的工作越来越辛 苦,身心越来越疲惫,成就感却越来越缥缈…… 究竟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让辛苦的老师得不 到鼓励;让认真的学生无法获得肯定;让学以致用的梦 想无法落实! 如果老师课堂上只是把一个个有理智、有情感的鲜活学生看成是一只只吞咽僵化知识的“饲料鸡”,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抽离实际的生活情境,他们自然会对学习觉得无聊,对未来感到茫然,这样的教育终究是失败和悲哀的。 也许我们每个老师的脑际时隐时现地会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问题1:“学习是什么?学习如何发生?以及如何使用知识?” 问题2:作为老师的我,今天的教育或教学,想给学生最关键、最宝贵的是什么? 问题3:怎样才能把老师的辛勤付出、美好期待与学生的现在渴求、未来发展紧密相连? …… 其实细细品味,这不是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不谋而合吗?所以,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的内心深处对新课程的是持赞同和欢迎态度的。 也许新课程的美好理念与面临的残酷现实似乎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高考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现实中这样的教育现象并不少见,也许这是许多老师面对现实无奈的选择。不少老师进行新课改时顾虑重重,其中一点就是认为注重过程、方法的培养势必会影响学生知识技能的操练,因为高中三年的时间是个定量,只要会做题、考高分,现在社会就是这样评价你! 我一直倍感中学老师重任在肩,不仅要为他们眼前高考的现实渴求着想,更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负责!也许小学还稚嫩,大学已成型,中学时代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性格形成、思维养成最关键的阶段。中学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非同寻常的!中学老师的人品修养、气

(完整版)(含答案)高分子化学练习题.doc

高分子化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重复单元在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重复出现的、组成相同的最小基本单元。 2、结构单元高分子中多次重复的且可以表明合成所用单体种类的化学结构。 3、线型缩聚 2 官能度单体或 2-2 体系的单体进行缩聚反应,聚合过程中,分子 链线形增长,最终获得线型聚合物的缩聚反应。 4、体型缩聚有官能度大于 2 的单体参与的缩聚反应,聚合过程中,先产生支链,再交联成体型结构,这类聚合过程称为体型缩聚。 5、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6、自动加速现象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7、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r 1 =k11/ k12,r 2 = k 22/ k21, 竞聚 率用来直观地表征两种单体的共聚倾向。 8、悬浮聚合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9、乳液聚合是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而进行的聚合,体系由单体、水、水溶 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组成。 10、接枝共聚物聚合物主链只由某一种结构单元组成,而支链则由其它单元组 成。 二、选择题 1、聚酰胺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0,在密闭体系中最终能够达到的反应程度为 ( B ) A. 0 .94 B. 0.95 C. 0.96 D. 0.97 2、在线型缩聚反应中,成环反应是副反应,其中最易形成的环状化合物是( B ) A. 3, 4 元环 B. 5,6 元环 C. 7 元环 D. 8-11 元环 3、所有缩聚反应所共的是(A) A. 逐步特性 B. 通过活性中心实现链增长 C. 引发率很快 C. 快终止 4、关于线型缩聚,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B)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版课后习题答案 (2)讲解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 举例说明单体、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等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答:合成聚合物的原料称做单体,如加聚中的乙烯、氯乙烯、苯乙烯,缩聚中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 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往往转变成结构单元的形式,进入大分子链,高分子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在烯类加聚物中,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相同,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也相同,但电子结构却有变化。在缩聚物中,不采用单体单元术语,因为缩聚时部分原子缩合成低分子副产物析出,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不再与单体相同。如果用2种单体缩聚成缩聚物,则由2种结构单元构成重复单元。 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的分子量高达104-106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 X表示。均值,以DP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n 2. 举例说明低聚物、齐聚物、聚合物、高聚物、高分子、大分子诸名词的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高分子多半是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的聚合物。聚合物(polymer)可以看作是高分子(macromolecule)的同义词,也曾使用large or big molecule的术语。 从另一角度考虑,大分子可以看作1条大分子链,而聚合物则是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根据分子量或聚合度大小的不同,聚合物中又有低聚物和高聚物之分,但两者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低聚物的分子量在几千以下,而高聚物的分子量总要在万以上。多数场合,聚合物就代表高聚物,不再标明“高”字。 齐聚物指聚合度只有几~几十的聚合物,属于低聚物的范畴。低聚物的含义更广泛一些。 3. 写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聚丁二烯和天然橡胶的结构式(重复单元)。选择其常用分子量,计算聚合度。 聚合物结构式(重复单元) 聚氯乙烯-[-CH2CHCl-]- n 聚苯乙烯-[-CH2CH(C6H5)-]n 涤纶-[-OCH2CH2O?OCC6H4CO-]n 尼龙66(聚酰胺-66)-[-NH(CH2)6NH?CO(CH2)4CO-]n 聚丁二烯-[-CH2CH=CHCH2 -]n 天然橡胶-[CH2CH=C(CH3)CH2-]n 聚合物分子量/万结构单元分子 DP=n 特征 量/万

最新高分子化学期末重点试题及答案

1、使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最快的聚合方式是(C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答案( C ) 2、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的( D )是过氧类引发剂引发剂效率降低 的主要原因 A.屏蔽效应 B.自加速效应 C.共轭效应 D.诱导效应 3、MMA(Q=0.74)与( C )最容易发生共聚 A. St(1.00 ) B. VC(0.044 ) C. AN ( 0.6 ) D. B( 2.39) 4、异戊二烯配位聚合理论上可制得( 6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1、丁二烯配位聚合可制得(B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5、是阻聚剂并可用于测定引发反应速率的是( B ) A.对苯二酚 B.DPPH C.AIBN D.双酚A 3、丁二烯(e=-1.05)与(D )最容易发生交替共聚 A.苯乙烯(-0.8) B.氯乙烯(0.20) C.丙烯腈(0.6) D.马来酸酐(2.25) 4、不需要引发剂的聚合方法是(D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5、常用于保护单体的试剂是( D ) A. BPO B.FeCl3 C.AIBN D. 对苯二酚 1、某一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属于(连锁)聚合 反应。 2、BPO在高分子合成中是(引发剂)剂,对苯二酚加在单体中用作(阻聚剂)。 3、氧在低温时是(阻聚剂 )、在高温时是(引发剂)。 4、常用的逐步聚合反应方法有(熔融)缩聚、( 溶液) 缩聚、(界面 ) 缩聚。 5、链转移剂能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 ) 7、梯形结构聚合物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 8、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结构分别是(-[CH2CH2]n- )、(-[CH2CH(C6H5)]n- )、(-[CH2CHCl]n- )和(-[CH2CHCH3]n- )。 9、腈纶的化学名称是(聚丙烯腈)。 精品文档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教案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两类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和用途。 2.通过对新型有机分子材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3.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高科技等领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膜和医用高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功能及用途。 教学方法 采用阅读、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提问]当代社会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是什么? [学生回答]材料、能源、信息。 [介绍引入]其中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在一些高科技领域中人们对传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有需求,科学家们就要想办法解决,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今天我们主要通过分析社会上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合成新型的材料。 [讲授新知]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问题]水资源危机是当今社会上的重要能源危机之一,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回答]几种可行方法,如:节约用水、把污染的水净化或把海洋的水淡化。 [提问]如何把海水和污染的水去除杂质? [学生回答]蒸馏、沉淀、磺化媒、过滤等方法。 [讲解]对学生所提的方法进行评价,帮肋找出错误或不足。蒸馏:不适合大量的生产;沉淀:海水中Na+不容易沉淀,而且这种化学方法还会引进其他杂质离子;磺化媒是用来软化硬水的,它的原理是把硬水中的Ca2+、Mg2+与树脂中的Na+ 进行交换,除掉了Ca2+、Mg2+,但又引进了Na+。[设想]既然有能进行阳离子交换的树脂,能否设计可以进行阴离子交换的树脂? [学生回答]可以。 [设想]即然有进行阳离子交换的树脂又有进行阴离子交换的树脂,那就可以把溶液分别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这样原溶液中的离子就通过交换变成别的阴、阳离子,思考变成什么阴、阳离子最好? [学生回答]转变成H+和OH?,最后得到不含其他离子的纯净水。 [讲解]科学家根据这样的思路已经把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生产去离子水,主要应用于锅炉用水等,但这种方法不适合大面积的生产生活用水。 [引导]通常化学中的过滤是用来固液分离,而我们要把海水淡化是希望让海水中的水分子“滤过”,但海水中的Na+、Cl?、Mg2+等不要“滤过”,有无这样的“滤纸”呢?(提示生物中的膜)[学生回答]合成一种像细胞膜一样的选择性透过膜,这种膜只能让水分子透过,而不能让其他离子透过。 [讲解]利用仿生学原理,我们只要让海水通过这层膜,Na+、Cl?、Mg2+等被拒之门外,而纯净的水

高分子化学试题合辑附答案

《高分子化学》课程试题 得分 一、基本概念(共15分,每小题3分) ⒋动力学链长 ⒌引发剂半衰期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 每空1 分,总计20分) ⒈自由聚合的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 ⒉逐步聚合的方法有熔融缩聚、溶液缩聚、固相缩聚和界面缩聚。 ⒊聚氨酯大分子中有、、 和基团。 ⒋聚合反应按反应机理可分为连锁聚合、逐步聚合、 开环聚合和聚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四类。 ⒌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无机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四类。 得分 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⒈乳液聚合的特点是什么 ⒊什么叫自由基自由基有几种类型写出氯乙烯自由基聚合时链终止反应方程式。 四、(共5分,每题1分)选择正确答案填入( )中。 ⒈自由基共聚合可得到( 1 4 )共聚物。 ⑴无规共聚物⑵嵌段共聚物⑶接技共聚物⑷交替共聚物 ⒉为了得到立构规整的PP,丙烯可采用( 4 )聚合。 ⑴自由基聚合⑵阴离子聚合⑶阳离子聚合⑷配位聚合

⒊工业上为了合成聚碳酸酯可采用( 1 2 )聚合方法。 ⑴熔融缩聚⑵界面缩聚⑶溶液缩聚⑷固相缩聚 ⒋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化学反应是( 1 ) ⑴PVAc的醇解⑵聚氨酯的扩链反应⑶高抗冲PS的制备⑷环氧树脂的固化 ⒌表征引发剂活性的参数是( 2 4 ) ⑴k p(⑵t1/2⑶k i⑷k d 五、计算题(共35分,根据题目要求计算下列各题) ⒈(15分)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作引发剂,60℃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已知:C (偶合终止系数)=;D (歧化终止系数)=; f =; k p=×102 L/ ;k d =×10-6 s-1; k t=×106 L/ ;c(I)=mol / L; C M=×10-5;C I=2×10-2;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为g./ cm3; X。 计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平均聚合度 n 《高分子化学》课程试题 一、基本概念(共14分,5. 2分, 其余3分) ⒋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⒌引发剂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 每空1 分,总计20分) ⒈自由聚合的单体有、、和等。 ⒉单体可分为、和三大类。 ⒊表征乳化剂性能的指标是、和。 ⒋阴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强碱、碱金属和碱金属配合物。 ⒌某些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中含的特征基团可命名为聚酯、聚酰胺、和 聚醚聚合物等。

功能高分子材料说课稿

《功能高分子材料》微型课教学过程及特色 (江阴市山观中学杭进华)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中化学选修五中的一节内容,前面已经学习了传统的高分子材料,本节课重点介绍吸水性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特点。 第一部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把我们的思绪带进了温馨的童年。《时代周刊》评出20世纪最伟大的100项发明,其中“尿不湿”榜上有名!因为它解决了航天员在太空的排尿问题,我们无锡人唐鑫源发明了“尿不湿”,被美国誉为“太空衣之父”。我国的神7、神9航天员也都使用了尿不湿。因此,“尿不湿”是航天产品“下凡”的成功典范! 二、问题串设计 为了突出功能高分子的性能和结构这个重点,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尿不湿”应具备哪些重要性能? 2、若请你设计,“尿不湿”应分几层?每一层材料应具有哪些性能? 展示“尿不湿”介绍:内层是功能性“单向”渗水面料,水“只进不出”,否则皮肤会浸泡在尿液中;外层材料,必须不透水。设计者的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不透水”的过程类似于水珠从荷叶上滚落——我们称之为“荷叶效应”。(PPT展示荷花叶)“尿不湿”的吸水功能主要中间层来承担,它是一种怎样的材料?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三、活动串设计 为了化解功能高分子材料与传统高分子材料的区别这个难点,我对教材中的定量试验进行了改进,用生活中常见的棉花和餐巾纸来做对比实验。(实验视频)点拨提升:“尿不湿”的吸水性主要归功于功能基—COONa,那么传统吸水性的材料棉花为何有一定的吸水性?我引导学生从纤维素的结构简式入手考虑,得出吸水性主要归功于亲水基—OH,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四、反馈串设计

【化学】3.3.4《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教案(苏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第4课时 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教学目标】 1?知道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能举例说明其在生产生活、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2?知道复合材料的组成特点,能举例说明常见复合材料的应用。 3?体验化学科学的进步与材料科学发展的联系, 能科学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 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板书】 四、功能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引言】 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它的分类如何?它的性能和应用怎样?这些是我们这节课要 弄清楚 的。 【讲解】 一、功能高分子材料: 1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 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它是一类性能特殊、使用量小、附加值高的高分子材料。 是高分子材料渗透到电子、生物、能源等领域后开发涌现出的一种新型材料。 ) 2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1) 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它本身不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与水接触时 能在短时间内可吸收自身质量几百倍、上千倍,最高可达 5300倍的水,即使挤压也很难脱 水,被冠于超级吸附剂”的桂冠,因此可用作农业、园林、苗木移植用保水剂。高吸水性树 脂与苯、乙醇、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醋酸等化学试剂混合时,可使试剂脱水,却不与试剂 发生化学反应。它吸收试剂中的水分后,变成一种凝胶状的物质。 (2) 导电性材料 如果在高分子中加入各种导电物质,如铁粉、铜粉、石墨粉等,就可制成导电橡胶、导 电塑 料、导电涂料、导电胶粘剂等。 (3) 医用高分子材料 a 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很高的机械性能。 b ?应用:制作人体的皮肤、骨骼、眼、喉、心、肺、肝、肾等各种人工器官。 【过渡】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 每种材料都有它的优缺点。 如普通金属材料强度大, 但易 被腐蚀;普通陶瓷材料耐高温,但易碎裂;合成高分子材料强度大、密度小,但易老化。航 天工业需要强度大、耐高温、密度小的材料。海洋工程需要耐高压、耐腐蚀的材料。有没有 兼具它们优点的一种材料呢?复合材料的出现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板书】 二、复合材料 【板书】 1 ?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一种新 功能咼分子材料 r 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 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 -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 如:导电材料、光敏性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 如:膜材料、吸附分离功能材料 如: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卤化剂

第5章第3节功能高分子材料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精品学案】 一、教材分析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能源、 信息和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 材料是指 人类利用化合物的某些功能来制作物件时所用到的化学物质。 材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巨 大,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耐高温、 高强度的特殊结构材料, 就不 可能有今天的宇航技术;没有半导体材料,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光导纤维, 就不会出现信息的长距离传输, 实现高速、高容量的光通讯; 没有有机高分子材料,人类的 生活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材料的发明和开发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 也可以说是一部材料科学和技术的 发展史,材料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铁器时代 等,就是以材料作为标志来命名的。 可以相信,材料科学和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必将为 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把人类文明推向更高的层次。教学策略中可利用上网查询, 从历史的角度使学生体会化学材料的发展是化学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通过对不同时期化学 材料发展过程的了解,使学生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进程有所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举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⑵认识到功能材料对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阅读、自学和讨论、归纳总结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的重要性。 难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学习的兴趣和投身科学事业的决心。 四、 学情分析 教材介绍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重点是较常见的高吸水性树脂和一些复合材料, 教学中可 作适当的补充, 教师可以收集多方面的素材, 介绍用于印刷的感光树脂、液晶高分子、 磁性 高分子、高分子导体、高分子药物、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智能材料等。如高分子分离膜、 人造器官的图片、 实物和视频提供给学生, 使他们能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以动员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 收集、阅读、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突出学生自主实 践活动,自己撰写有关高分子 材料的论文。 除走出去参观, 也可以请进来, 安排一两次专业技术人员作功能高分子材料的 科普讲座等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 第三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 认识到功能材料对人类社会生活生产 也可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计算题 1.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 =10g ,分子量 =30 000 ; b 、组分 B:质量=5g ,分子量 =70 000 解:数均分子量 n i M i g/M j ) 质均分子量 m ,M i M w w i M i m i 10 30000 5 70000 1 100000 46876 10 5 1 分子量分布指数 M w / M n =46876/38576 = 第2章 缩聚与逐步聚合 计算题 2.羟基酸HO-(CH) 4-COOH t 行线形缩聚,测得产物的质均分子量为 18,400 g/mol -1,试计算:a.羧基已经 醌化的百分比 b. 数均聚合度 c. 结构单元数X n 解:已知 M w 18400, M 0 100 根据X W 匹和 X W 1一p 得:p=,故已酯化羧基百分数为% M 0 1 P M w 1 P,M n 9251 M n M n 9251 X n 92.51 M 0 100 a 、组分A :质量 c 、组分C:质量 =1g ,分子量 =100 000 m i 10 5 1 10/30000 5/70000 1/100000 38576

8.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在280C下封管内进行缩聚,平衡常数K=4,求最终X n。另在排除副产物水的条件下缩聚,欲得X n 100,问体系中残留水分有多少? 1 . 解: X n K 1 3 1 p n w4* 10 4mol /L 9.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缩聚,另加醋酸% p=或时聚酯的聚合度多少? 解:假设二元醇与二元酸的摩尔数各为1mol,则醋酸的摩尔数为。N a=2mol,NL=2mol,N b 0.015mol N b 2N b 2 2* 0.015 0.985 当p=时, 1 r 1 r 2rp 1 0.985 1 0.985 2* 0.985* 0.995 79.88 当p=时, X n 1 r 1 r 2rp 1 0.985 1 0.985 2* 0.985* 0.999 116.98 14题 18.制备醇酸树脂的配方为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丙三羧酸[C3H(COOH3],问能否不产生凝胶而反

2020年 5.3 功能高分子材料第1课时教案2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2、认识到功能材料对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上网查询,从历史的角度体会化学材料的发展是化学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进程有所认识,培养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扩大知识面,激发对高分子材料学习的兴趣和投身科学事业的决心。 教学重点 功能高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三大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二、新知识点讲解: 【引入】材料的重要性: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当今有人将能源、信息和材料并列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发展的物质基础。除了传统的三大合成材料以外,又出现了高分子膜,具有光、电、磁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隐身材料和液晶高分子材料等许多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这些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板书】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一、功能高分子材料: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涵义: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2.几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1)高吸水性材料——亲水性高聚物(分子链带有许多亲水原子团) 师:有了高吸水性树脂就可以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植树造林时抗旱保水,改良土壤,改造沙漠。又如,婴儿用的“尿不湿”可吸入其自身重量约几百倍的尿液而不滴不漏,可以保证婴儿夜晚安睡和白天的活动。 (2)高分子分离膜: ①组成:高分子分离膜是用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 ②特点:能够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 ③应用:物质分离 (3)医用高分子材料: ①性能:优异的生物相溶性;很高的机械性能。 ②应用:制作人体的皮肤、骨骼、眼、喉、心、肺、肝、肾等各种人工器官。(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下面再介绍另外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 【板书】二、复合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讲课教案

功能高分子材料 ▲1、什么是功能高分子?什么是特种高分子?两者的区别和关系如何? (1)功能高分子:是指当有外部刺激时,能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做出相应输出的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2)特种高分子材料:是指带有特殊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和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其性能和特征都大大超出了原有通用高分子材料的范畴。 (3)功能高分子属于特种高分子材料的范畴。特种高分子材料可细分为功能高分子和高性能高分子两类。 ▲2、功能和性能有什么区别?功能高分子和高性能高分子有什么不同? (1)性能:材料对外部作用的抵抗特性。(2)功能:指从外部向材料输入信号时,材料内部发生质和量的变化而产生输出的特性。 (3)功能高分子:是指当有外部刺激时,能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做出相应输出的高分子材料。 (4)高性能高分子:是对外力有特别强的抵抗能力的高分子材料。 (从实用的角度看,对功能材料来说,人们着眼于它们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 而对高性能材料,人们关心的是它与通用材料在性能上的差异。) 3B、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类型 (1)力学功能材料:①强化功能材料,②弹性功能材料。 (2)化学功能材料:①分离功能材料,②反应功能材料,③生物功能材料。 (3)物理化学功能材料:①耐高温高分子,②电学功能材料,③光学功能材料,④能量转换功能材料。 (4)生物化学功能材料:①人工脏器用材料,②高分子药物,③生物分解材料。 这一分类,实际上包括了所有特种高分子材料。国内一般采用按其性质、功能或实际用途划分为8种类型。 (1)反应性高分子材料,(2)光敏型高分子,(3)电性能高分子材料,(4)高分子分 离材料,(5)高分子吸附材料,(6)高分子 智能材料,(7)医药用高分子材料,(8)高 性能工程材料。 ▲1、什么是活性聚合?阴离子活性聚合的 特征是什么? (1)活性聚合:是指引发速度远远大于增 长速度,并且在特定条件下不存在链终止反 应和链转移反应,亦即活性中心不会自己消 失的反应。二氯乙基氯/乙酸乙酯引发 (2)阴离子活性聚合的基本特点:①聚合 反应速度极快;②单体对引发剂有强烈的选 择性;③无链终止反应;④多种活性种共存; ⑤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很窄。 ▲2、通过哪些途径可实现阳离子活性聚 合?哪些单体适合进行阳离子活性聚合? (1)途径①设计匹配性亲核反离子,如 采用HI/I2引发体系引发烷基乙烯基醚进行 阴离子活性聚合②适当的lewis酸碱配对 引发,如采用二氯乙基铝/乙酸乙酯引发 (2)目前,烷基乙烯基醚、异丁烯、苯乙 烯及其衍生物、1, 3 —戊二烯、茚和α-蒎烯 等都已经实现了阳离子活性聚合。 ▲3、为什么基团转移聚合也属于活性聚合 范畴? 基团转移聚合与阴离子型聚合一样,属“活 性聚合”范畴。基团转移聚合是以不饱和酯、 酮、酰胺和腈类等化合物为单体,以带有硅、 锗、锡烷基等基团的化合物为引发剂,用阴 离子型或路易士酸型化合物作催化剂,选用 适当的有机物为溶剂,通过催化剂与引发剂 之间的配位,激发硅、锗、锡等原子与单体 羰基上的氧原子结合成共价键,单体中的双 键与引发剂中的双键完成加成反应,硅、锗、 锡烷基团移至末端形成“活性”化合物的过 程。 包括①链引发反应,②链增长反应,③链终 止反应。 ▲4、自由基活性可控聚合有哪几类? 阴离子活性聚合、阳离子可控聚合、基团转 移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活性开环聚 合、活性开环歧化聚合等 ▲5、什么是高分子的化学反应?他们与小 分子的化学反应有什么异同点?影响高分 子化学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1)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可以将天然和合 成的通用高分子转变为具有新型结构与功 能的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2)与小分子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 高分子可以进行与低分子同系物相同的化 学反应。例如含羟基高分子的乙酰化反应和 乙醇的乙酰化反应相同;聚乙烯的氯化反应 和己烷的氯化反应类似。 (3)与小分子的化学反应的不同点: ①在低分子化学中,副反应仅使主产物产率 降低。而在高分子反应中,副反应却在同一 分子上发生,主产物和副产物无法分离,因 此形成的产物实际上具有类似于共聚物的 结构。 (4)高分子的反应活性的影响因素: ①聚集态结构因素:结晶和无定形聚集态结 构、交联结构与线性结构、均相溶液与非均 向溶液等结构因素均会对高分子的化学反 应造成影响。 ②化学结构因素:a)几率效应:当高分子 的化学反应涉及分子中相邻基团作无规成 对反映时,某些基团由于反应几率的关系而 不能参与反应,结果在高分子的分子链上留 下孤立的单个基团,使转化程度受到限制。 b)邻近结构效应:分子链上邻近结构的某 些作用,如静电作用和位阻效应,均可使基 团的反应能力降低或增加。 6、有哪些制备特种与功能高分子的制备方 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功能高分子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四 种类型: ①功能性小分子的高分子化;②已有高分子 材料的功能化;③多功能材料的复合;④已 有功能高分子的功能扩展。 (2)制备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①功能性小分子的高分子化:对功能性小分 子进行高分子化反应,赋予其高分子的功能 特点。 包括:a)带有功能性基团的单体的聚合,b) 带有功能性基团的小分子与高分子骨架的 结合,c)功能性小分子通过聚合包埋与高 分子材料结合。 主要优点是可以使生成的功能高分子功能 基分布均匀,聚合物结构可以通过聚合机理 预先设计,产物的稳定性较好。 精品文档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高分子材料 所属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2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高分子材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以聚合物材料为研究对象,从材料学基本知识为基础,结合高分子材料自身的特点,结合高分子材料的各类助剂,主要讲述了各类高分子材料的特征、物理性质(如力,电,摩擦学等性质)及应用领域;此外,也介绍了各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主要品种,应用范围及其加工工艺。 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针对材料化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结构,合成和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主要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并进一步掌握当今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及发展现状,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本课程以课堂讲述为主,辅以资料查阅文献调研及习题解答。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高分子材料这门课以高分子导论为基础,某些章节与高分子导论有紧密的联系,应课程要求,需要具备化学合成及高分子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高分子材料导论》主编:张留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主要参考书目: 1.《高分子材料》第二版,贾红兵,宋晔,杭祖圣,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高分子科学教程》主编:韩哲文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程》主编:赫立新、潘炯玺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4.《高聚物结构、性能与测试》主编:焦剑、雷渭媛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高分子化学》主编: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6.Hall C. Polymer Materials.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1.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高分子材料概述 第一节材料科学及其发展现状 第二节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的命名和分类

高分子化学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异构化聚合:指在链增长反应过程中常常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排过程的反应。 活性聚合物:在适当条件下,不发生连转移或链终止反应,而使增长的活性链反应直至单体完全消耗尽仍保持活性的聚合物 化学计量聚合:指链引发速率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接近单分散的聚合物为目的的聚合反应。 遥爪聚合物:又称热塑性橡胶。一类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合成材料,是一类兼具橡胶和热塑性塑 料特性的强韧性聚合物。按照交联键的性质可分为: 物理交联型如玻璃化微区、氢键及结晶微区作交联点 的聚合物和共聚物、共混物等;化学交联型如含离子 键交联和离子簇微区的离聚体,共混物经动态硫化交 联的TPE,含热可逆性共价键交联的TPE等。若按高 分子链结构可分为: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含离 子键共聚物和硫化交联共混物等。 ①(telechelic polymer)又称“远螯聚合物”。分子链两端带有反应性官 能团的低聚物。因其分子中的活性基团犹如两只爪子遥遥地占据了链的两端,故名。 ②遥爪聚合物是一种分子两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液体聚合物,可用 作液体橡胶、涂料、粘合剂、密封胶等,最后通过活性端基的相互作用,扩链或交联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遥爪聚合物】(telechelicpolymer)又称“远

螯聚合物”。分子链两商带有反革命应性官能团的低聚物。因其分子中的活性基团犹如两只爪子遥遥地占据了链的两端,故名。其分子量不高,呈液状,在加工时可采用浇铸或注模工艺,最后通过活性端基的交联或链的伸长成为高分子量聚合物。 热塑弹性体:指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在高温下能够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其产品既具备传统交联硫化橡胶的高弹性、耐老化、耐油性各项优异性能,同时又具备普通塑料加工方更、加工方式广的特点。热塑性弹性体是指常温下具有橡胶的弹性,高温下具有可塑化成型的一类弹性体。 二.讨论水对离子聚合的影响 三.写出制备含端羧基、端羟基。端氨基的遥爪聚合物的反应式

高分子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分子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对于尼龙-66正确的是:() A . 重复单元=结构单元 B . 结构单元=单体单元 C. DP = D. = 2n 2.乳液聚合物的粒径大小为() A. 1~10μm B. 0.01~5mm C. 0.5~1.0mm D. 0.05~0.15μm 3.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英文缩写符号分别是:() A . PVC PP B . PET PS C. PET PE D. PVC PU 4.聚合物SBR的组成:() A . 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 B . 乙烯和醋酸丙烯的共聚物 C. 丙烯腈和1,3-丁二烯的共聚物 D. 苯乙烯和1,3-丁二烯的共聚物 5.四氢呋喃可以进行下列哪种聚合() A . 自由基聚合 B . 阴离子聚合 C. 阳离子聚合 D. 配位聚合 6.下列属于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的是() A . Na + 萘 B . + 水 C. n-C4H9Li D. (C6H5CO)2O2 7. 聚1,3-丁二烯有几种立体异构体,属于几何异构体有几种,聚丙烯有几种立体异构体,属于光学异构体有几种()A. 4 4 3 3 B. 4 2 3 3 C. 4 4 3 0 D. 4 2 3 0 8. 自动加速效应是自由基聚合特有的现象,他不会导致() A. 聚合速率增加 B. 爆聚现象 C.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 D.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加 9.若聚合反应温度对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影响均较小,是因为() A. 聚合热小 B. 引发剂分解活化能低 C. 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引发剂分解活化能高 10.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M·]和自由基寿命τ的变化为()A. [M·]增加,τ延长 B. [M·]增加,τ缩短 C. [M·]减少,τ延长 D. [M·]减少,τ缩短 二、填空题 1. 无定形高聚物的物理状态及力学性质随温度而变,其中T g是;T f是,而在结晶高聚物中T m 是。 2. 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与结构单元有关的结构它包括、和。 3. 本体聚合应选择引发剂、乳液聚合应选择引发剂。 4. 聚合物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有、和等。 5. 凡能获得立体规整性聚合物的聚合反应,都称为。采用Ziegler-Natta引发剂所得的聚合物通常是,也可以是。 6. 等摩尔的二元醇和二元酸在一定温度下,于封管中进行均相聚合,已知该温度下的平衡

有机高分子材料最全版

第三节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结构和功能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通过介绍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新材料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通过介绍我国高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介绍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通过现存的几个典型的社会问题,让学生阅读、讨论,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引入课题。 2.实物展示尿不湿、隐形眼镜、人造牙、液晶材料等,让学生感受到高科技就在身边,就在化学课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运用投影练习等手段。 ●教学用具 投影片、聚四氟乙烯管、高分子膜、尿不湿、人造牙、隐形眼镜、人造关节、心脏补片、液晶材料。 ●教学过程 [引言]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技总是在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中才得以发展,而社会也因科技发展而进步。所以现实生活中总存在许许多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现举出其中的三个例子,然后大家讨论并回答。 [问题1]地球表面有大约四分之三被水覆盖着,然而我们仍然强调水资源贫乏,要节约用水,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甲:海水中各种离子的存在,使海水是咸的,不能饮用。 乙:很多河流、湖泊及地下水被污染而不能饮用。 [问]如果我们能把海水淡化,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了,那就可以解决水资源贫乏的问题,如何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呢? [生]讨论,提出各种方案,基本是以下两种: 甲: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杂知识,我们可先检验海水、污水、废水中主要存在哪些不能饮用的成分(离子),然后加入相应的化学试剂使它们或沉淀,或变成气体,再过滤。 乙:甲的方案不可取,一是不可能沉淀或汽化所有存在的有害物质,滤液不会是可饮用的水。但过滤不失为一种方法。能不能找到这样一种过滤用的纸或膜,这些过滤纸或膜能够有选择的让某些微粒穿过去,而其他的被滤出来。这样就可以使海水淡化,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净化。 [师]甲同学想到运用离子共存来解决这个问题,很不错。但对成分复杂的污水、废水及海水净化成可饮用水来说,还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乙同学的想法很好,如果我们通过一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教案1.docx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教案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 2.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课标解读 1.明确常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 2.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 ?教学地位 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功能高分子材料更是材料研发的重要课题,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使用为人类节省了其他资源,如易腐蚀的金属材料、易破碎的传统无机非金屈材料,故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 ?新课导入建议 导电塑料 塑料通常是不导电的,是绝缘体。但在201比纪70年代,tl本东京技术学院的科学家通过在塑料中掺杂各种导电性的物质如金属、石墨粉等,经过一定的制作方法使塑料的电导率取得令人震惊的成果,导电性提高了上亿倍。经过科学家们的艰辛努力,导电塑料的品种不断增多,导电性不断得到提高,在20世纪90年代制成了导电能力接近铜的塑料。 导电塑料屈于功能高分子材料,你还知道其他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吗?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 HO-U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完成[思考交流]。今步骤1:导入新课, 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今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今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可利用[问题导思]作为探究主线。 步骤7:通过[例2]讲解研析,对“探究2”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u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u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3、4、5题。u 步骤4:通过[例1]和教材Pno-uii#解研析,对“探究1”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指导学生白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川的1、2题。今步骤9: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木课时知识框架,然后对照[课堂小结]。安排课下作业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 1. 了解共聚技术在改进高分子材料性能中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