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 整式的乘法》学案

《 整式的乘法》学案

《 整式的乘法》学案
《 整式的乘法》学案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案系列编号:班级:姓名:

课题: 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四、拓展提升

1、课本第3页 随堂练习 第1题

2、p n m a a a ??等于什么?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108m/s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102s. 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

4、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做4×109次运算,它工作5×102s 可做多少次运算?

5、(2014年四川泸州中考题)计算32x x ?的结果为( )

A 、22x

B 、5x

C 、32x

D 、6x

6、课本第4页 第5题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案系列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1.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一课时)

主备: 审核: 时间:2015年2月 第 周

二次备课

3、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幂的乘方,底数 ,指数 。

即 ()=n m

a (n m ,都是正整数)。 三、分享表达

1、计算:(1) (102)3 ; (2) (b 5)5 ; (3) (a n )3;

(4) -(x 2)m ; (5) (y 2)3 · y ; (6) 2(a 2)6 - (a 3)4 .

2、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请改正:

(1) (x 3)3 = x 6 ; (2)a 6 · a 4 = a 24 ..

3、计算:(1) (103)3 ; (2) -(a 2)5 ; (3) (x 3)4 · x 2 ;

(4) [(-x )2 ]3 ; (5) (-a )2(a 2)2; (6) x·x 4 – x 2 · x 3

四、拓展提升

1、(2014年南京中考题改编)计算()32a -,结果正确的是( )

A 、5a

B 、5a -

C 、6a

D 、6a -

2、试一试

⑴ a 12 =(a 3)( ) =(a 2)( )=a 3 a ( )=( )3 =( )4

⑵y 3n =3, y 9n = .

⑶(a 2)m +1 = . ⑷32﹒9m =3( )

3、若4﹒8m ﹒16m =29 ,求m 的值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案系列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1.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第二课时)

主备: 审核: 时间:2015年2月 第 周

二次备课

(2)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

(3)幂的乘方运算法则(a m )n =a m n (m 、n 都是正整数)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633x x x =+

B 、3332x x x =?

C 、532a a a =?

D 、()734mn n m =?

3、计算()432a a ?的结果是( )

A 、9a

B 、10a

C 、12a

D 、24a

二、小组交流

1、计算()()=??⊕??=??b b b a a a ab ab ab ____,根据乘方的意义,ab ab ab ??可以写成()3ab ,所以可得()=3ab ____.

2、同理可知:()=4ab ,()=5ab ,()=n ab (n 是正整数).

【归纳】由此可得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为()=n ab ____(n 是正整数).

3、地球可以近似地看做是球体,如果用V , r 分别代表球的体积和半径,那么334

r V π=. 地

球的半径约为6×103 km ,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千米?

4、(abc …z)n 的结果是什么?

三、分享表达

1、【课本第7页例2】计算:(1)(3x )2 ; (2)(-2b )5 ; (3)(-2x y )4 ; (4)(3a 2)n 。

2、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844)(ab ab =;(2)2226)3(q p pq -=-

3、课本第8页随堂练习1

四、拓展提升

1、计算:(1)23×53 ; (2) 28×58 (3) (-5)16 × (-2)15 ;

(4) 24 × 44 ×(-0.125)4 (5)0.25100×4100 (6) 812×0.12513 结论:公式()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反向使用:()n n n an b a = (n 是正整数)

2、已知86=m x ,求()()233232m m x x -的值。

3、课本第8页第4题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案系列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一课时) ;)1()n m -÷

10()=10, 2()=2

3、 猜一猜:下面的括号内该填入什么数?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

10()=1 2()=1 10()=0.1 2()=

2

1 10()=0.01 2()=4

1 10()=0.001 2()=81 4、你有什么发现?能用符号表示你的发现吗?

5、计算:用小数或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各数:

4203106.1)3(;87)2(10)1(---??

6、 议一议:计算下列各式,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 20256153)8()8)(4(;)21()21)(3(;33)2(;77)1(------÷-÷÷÷

四、拓展提升

1、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326b b b =÷ ;)2(9110a a a =÷-

;)())(3(2224c b bc bc -=-÷- .)4(121n n n x x x -++=÷

2、计算

;)())(1(23y y -÷- ;)2(412-÷x x ;)3(0m m ÷

;))(4(45r r ÷- ;)5(2+÷-n n k k )())(6(5mn mn ÷

3、拓展延伸:(1)38)()(a b b a -÷- (2)(-38)÷(-3)

4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案系列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 1.3 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二课时)

一、 课堂前置

1、(2014年天津中考题)计算25x x ÷结果等于

2、(2014年江苏徐州中考题)计算12-等于( )

A 、2

B 、-2

C 、21

D 、21

-

3、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1米=1,000,000,000纳米,你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0,000,000吗?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据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小组交流

1、你知道生物课中接触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直径是多少吗?照相机的快门时间是多长呢?中彩票头奖的可能性是多大?头发的直径又是多少呢?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较小的数?请把你找到的资料和数据与同伴交流

2、你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些数吗?

三、分享表达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0 000 000 1= 0.000 000 000 002 9= 0.000 000 001 295=

2、下面的数据都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请你用小数把它们表示出来:

7×10-5= 1.35×10-10=

2.657×10-16=

3、(课本12页)(1)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他们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201

,但它们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并且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有很大的危害.假设一种可入肺颗粒物的直径约为 2.5μm ,相当于多少米?多少个这样的颗粒物首尾连接起来能达到1m ?与同伴交流

(2)估计1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做的?与同伴交流

四、拓展提升

1、(1)课本第13页随堂练习第1、2题

(2)1个电子的质量是:0.000 000 000 000 000 00 000 000 000 911g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g ;冠状病毒的直径为1.2×102 纳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米.

2、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2610-g ,用小数表示为 ;每个水分子的直径是4×1010-m ,用小数表示为 .

课题: 1.4 整式的乘法(第一课时)

课题: 1.4 整式的乘法(第二课时)

课题: 1.4 整式的乘法(第三课时)

n的长方形纸片,如

,所得长

)的面积可以怎样表示?

课题: 1.5 平方差公式(第一课时)

课题: 1.5 平方差公式(第二课时)

课题: 1.6 完全平方公式(第一课时)

公式的结构特点: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的乘积,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

应用平方差公式的注意事项:弄清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

1(

1

四、拓展提升

二次备课1、课本24页随堂练习第1题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 (-1-2x)2; (2) (-2x+1)2

3、课本26页第3题第4题

七年级(下)数学教学案系列编号:班级:姓名:

课题: 1.6 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课时)

主备:审核:时间:2015年2月第周

2、利用整式乘法公式计算:(1) 962;(2) 2032

二次备课

四、拓展提升

1、计算:⑴(x+3)2 –x2⑵(x+5)2–(x-2)(x-3) ⑶(x+5)2–(x-2)(x-3)

2、计算:(1)(a-b+3)(a-b-3) (2)(x-2)(x+2)-(x+1)(x-3)

(3)(ab+1)2-(ab-1)2 (4)(2x-y)2-4(x-y)(x+2y)

3、课本27页第2题第4题

课题: 1.6 完全平方公式(第三课时)

主备:审核:时间:2015年2月第周

影响价格因素教学设计

第二课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吕梁市交城县第二中学校王文艳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影响价格的直接与间接因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供给变动及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能力目标 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2、通过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形式, 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教学重点】 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讨论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涨时代: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苹什么”、“辣翻天”、“向钱葱”接力不断,如今“蒜你狠”卷土重来,今年一月份,有些城市大蒜卖到了13元一斤,江湖传言有人囤蒜发财了,据媒体报道,有大蒜经纪人通过收售大蒜赚取差价,4库蒜就赚了一千多万元。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农产品身价上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分析导致价格差异和变动的因素是什个材料,4多媒体演示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时间、气候、地域、生产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还有。我们看到前面这些因素宗教也会影响(比如回民是不吃猪肉的)它们实际上是影响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这也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供求影响价格一、影响影响气候、时间、地域、1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3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 〔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班级_______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装置及原理 【预习导学】 一、非金属单质——碳 1、同素异形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碳的同素异形体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的化学性质 (1)与O2反应 O2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CuO)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非金属氧化物(如H2O、CO2、SiO2等)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强氧化剂(如浓硝酸、浓硫酸等)反应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熔点高,有滑腻感,用于制润滑剂;质软,在纸上划过留痕迹,用于制铅笔芯 B.金刚石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刻画玻璃的工具 C.“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CO2的缓释,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二、碳的氧化物 1.CO _______色、_______味的气体,_______毒,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 作为_______的主要成分,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2.CO2(酸性氧化物)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水溶性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__,固体时俗称________。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与C、Mg等反应) 方程式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CO2 + Ca(OH)2—②CO2 + CaCO3 + H2O— ③CO2 + NH3 + NaCl(饱和) + H2O —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Na2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CO2通入NaOH与Ca(OH)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的先后顺序?

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2 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课时价格变动的影响 学考目标解读导航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 1.常以图表的形式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2.运用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分析现实事例。 一、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价格影响消费的一般表现(c)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c)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c) (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判一判 (1)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正比例关系。(×) (2)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 (3)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4)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会减少。(×)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c)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缩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3)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c)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想一想从2017年10月份开始,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均出现大幅上涨,几个月的时间,有些品种涨幅已经超过20%。面对此种情况,化肥生产商会做出什么样的反映? 提示:化肥价格上涨,化肥生产商获利增加,一般情况下,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上化肥的供应量。 [知识归纳] 一、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探究导引] 情景进入2017年,石油价格延续着2016年一路走低的“任性”。油价接连下降,让 私家车主们享受到不少的福利。此前,一些车主嫌油价太贵,舍不得经常开车,如今开 车频率明显增加,没有车的一些市民则在考虑买车。 思考: 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居民生活的? 提示: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习惯。此前,一些车主嫌油价太贵,舍不得经常开车,如今开车频率明显增加。 ②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汽油的价格下降,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增加,随着汽油的价格一路走低,没有车的一些市民在考虑买车。 [要点阐释]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一般表现具体表现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 时,消费者会减少对它 的购买,价格下降时, 消费者会增加对它的 购买 不同商品的反应 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 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 需求量的影响 替代商品同向变化 互补商品反向变化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巩固】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硬,石墨质软D.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E.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石墨F.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G.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H.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A.苏打、小苏打B.胆矾、绿矾C.火碱、烧碱D.纯碱、烧碱 3、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最常用的方法是( ) A.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碳层 C.通过水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4、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 A.加热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D.两者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水 【学习目标】 1、了解Na2CO3和NaHCO3的相关性质。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在生产中的循环。 3、通过探究活动完成对Na2CO3和NaHCO3的鉴别。 【课内探究】 1、通过阅读P64和P65页相关内容,请整理Na2CO3和NaHCO3的所有性质和化学方程式 2、请试着把1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 3、阅读P65页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画出碳循环的网络图 4、阅读P68内容,请写出所有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找出还原剂。

【重点知识整理】 【巩固练习】 1、以下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碳酸盐的是( ) ①纯碱②蛋白质③大理石④方解石⑤胡萝卜素⑥菱铁矿⑦淀粉 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②③④⑥⑦ C.只有①③④⑤D.只有②③④⑤⑥ 2、当下列物质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 ) 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贝壳④锅垢⑤白云石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D.次氯酸钙溶液4、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B.其分子式为NaHCO3·10H2O,在空气里易风化 C.可以跟氢氧化钠起反应,生成正盐 D.与碳酸钠相比,若质量相同,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氢钠得到的CO2多 5、要除去硫酸钠里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C.石灰水D.氢氧化钠 6、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 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Na与H2O反应:Na+2H2O====Na++2OH-+H2↑ B.Na2O与盐酸反应:O2-+2H+====H2O C.NaH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HCO3-+OH-==== CO32-+H2O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HCO3-+H+====H2O+CO2↑的是 ( ) A.NaHCO3+HCl溶液B.Na2CO3+HCl溶液 C.NaHCO3+Ca(OH)2(少量)溶液D.NaHCO3+NaOH溶液 9、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 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10、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理由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doc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③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④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⑤知道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能力目标:①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认识能力②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这一本质的辩证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②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考试要求】高考考纲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bbb【教学重点和难点】1、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价值决定价格。2、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2、学法点津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通过不等价交换,理解价值规律。【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过程】【交流、合作探究】【学习反思】(一)供求影响价格1.造成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1)间接因素:

★(2)直接因素: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方市场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忆一忆:价格的含义是 2.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决定的,而是由决定。 (2)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注意:通常人们所说的商品的价值量即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要特别注意个别劳动生产率及其对应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及其对应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时间不能改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4)对生产者的意义: ★ 4.价值规律是支配商品经济(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一)供求影响价格1.【判断】物美价廉与物丰价廉分别表明了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 (二)价值决定价格1、p5探究:决定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是什么?3 2019--05

山东省滕州一中高一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

一、考纲要求 1、了解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 了解CO、CO2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碳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两先两后一小结”模式自学为主,讲练结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 引入课题 展示考纲 预习检测 概括整合 重点点拨 本节课我们来复习“碳的多样性”请先阅读考 纲要求。(同时板书课题)在山东高考中的位置。 (约1分钟)。 发放“预习检测”题签,教师全场巡视,注意学 生答题情况。(约4分钟) 1---4题,周帅写答案 5题郝德浩写答案 视解答情况稍作点评 分析“预习检测”五个题,分别对应的知识点 同时板书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一氧化碳 2、二氧化碳 3、Na2CO3和Na HCO3 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根据导学案知识点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基础知识部分的错误,磷的同素异形体要写红磷 和白磷【例1】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发现和 证实了碳的另一类单质,它们是由一系列偶数个 碳原子组成的分子,其中C60(足球烯,分子中 含有30个双键)最具代表性。下图所示为n个 C60连接而成的物质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难溶于水 B.一定条件下X可与H2发生 加成反应C.X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D.X的摩尔质量为720n 找做错的学生回答 知识点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一氧化碳带过,不必多说 阅读考纲 专心做题 然后更正 有了框架, 繁而不乱 对照导学案查找自 己的问题 对照导学案查找自 己的问题

重点点拨 规律总结典例剖析重点点拨举一反三 2、二氧化碳重点处理与碱反应:如NaOH与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少量) (CO2过量) 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如与Na2SiO3溶液 化学反程式为: 以上三个由一同学写出。 借助数学方法,表示 【例2】用1 L 1.0 mol·L-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 比约是( ) A.1∶3 B.2∶1 C.2∶3 D.3∶2 3、Na2CO3和NaHCO3投影学生的导学案,看典型 错误。 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理由()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B、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C、加入Mg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 沉淀溶解,且产生可是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 无味的气体 D、加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盐 酸,反应现象如C所述 CO32-的检验方法 集思广益,一题多 解 做题,体会CO32- 的检验 查找自己的不足 当堂练习检测复习 效果 总结反思,形成体 系

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经济与生活》单元:生活与消费 【学习要求】 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自主探究】 .价格变动的一般影响: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 对它的购买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 对它的购买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 。 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 ①含义: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 或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

②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 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 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O 互补商品 ①含义:如果两种商品必须 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②影响: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 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 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 O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获利 这时生产者会

生产规模, 产量。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获利 这时生产者会 生产规模, 产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 给自己的产品提供 空间,使其在 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那个生产者能提 供 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 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典例剖析】 例1.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53%造成玉米价 格大幅度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不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8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的多样性 课前学案 知识回顾: 一、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几个概念 1、风化: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风化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例如,日常生活中碱块(Na2CO3·10H2O)变成碱面(Na2CO3),就是风化现象。(自然岩石的风化是指岩石与空气、水、二氧化碳等物质长期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的作用。) 2、潮解:有些晶体能自发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它们的固体表面逐渐形成饱和溶液, 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无水氯化钙、氯化镁和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潮解。 易潮解的物质常用作干燥剂。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新课预习: 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阅读】P65-67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思考】 (1)CO2是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大气中没有CO2会怎么样?CO2过量又会怎么样?

高一政治 2.1影响价格的因素学案

2.1影响价格的因素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 2.理解商品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知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3.理解商品价值与价格、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的重要意义。 4.通过学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课前预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间接因素: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2.供求影响价格的表现。 (1)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价格上涨,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下降,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碳的多样性》教案1

碳的多样性》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各种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三、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四、课时安排: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联想.质疑神奇的溶洞、美丽的珊瑚,它们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海底储量巨大的可燃冰,这些物质都含碳元素,大家还能列举出其它含碳物质吗? 【指导阅读】阅读第一部分: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展示模型】展示、石墨、金刚石的球棍模型 设问】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刚才的阅读,你已获得了有关碳单质的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疑问?(该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已经了解的知识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归纳如下: 、三者的结构特点(简单介绍碳原子的排列情况);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在这里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把碳原子比喻为建筑用的砖,把金刚石、石墨、比喻成用砖盖成的建筑物,用相同的砖但不同的方式盖成的建筑物,其外型不同,牢固程度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因为由同种元素组成。)、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介绍史实:年英国化学家钱南为了测出金刚石的成分,做了一个非常昂贵的实验。他将金刚石放在密闭的、充满氧气的箱子里进行燃烧(箱子是纯金制的),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箱子里的气体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 <思考>:为了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钱南测出生成气体的成分是后,还需测定其他数据吗? 、了解、碳纳米管的相关知识。建议课前布置任务,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老师做好表现性评价记录。 【过渡】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篇一:《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新课程《经济生活》(必修)教材的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第二框,在理 论方面是承接了第一框介绍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之后的一个新的内容。与旧教材相比,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是增加经济学原理最多 的部分,增加了许多新的诸如“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消费品、相 近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等新名词,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 一个很大的挑战。 因此在处理教材之前,首先是一个教师如何更新自己原有知识体系 的问题。这需要任课教师首先对这块的专业知识先进行学习和领会,然后才是如何备课,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问题。其次,是任课教师 如何引导学生能够利用这部分的知识对生活中的价格变动带来的种 种现象进行解释和应用,从而达到“知行”的统 二、学学情分析 考虑到学生都是刚上高中的新生,在此之前基本处于传统的学习模 式中,因此,在贯彻新课程的新理念、实施新的学习方式的时候必 然经历一个过程。同时,通过2周多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学生 在进行本课的学习之前基本具备了以下技能:基本了解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因此,我从本学期的第一单元《神奇的货币》的时候就开始通过网络主题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模

式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引导性改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必需品与高档消费品、相近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的概念及相互区别。②知道不同类型商品的需求量不同。 ③懂得价格变动对不同类型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④懂得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还与该商品相关的商品价格变动有关。 2、能力目标 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评述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②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五.教学方式

碳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王艳丽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归纳 金刚石、石墨、C 、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60 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这些含碳化合物的 性质及转化关系,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 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 之间的转化,体现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知识更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 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容易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预习各种碳单质,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 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而导致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 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碳的各种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通过对比,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通过预习,能够初步了解碳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3、灵活的运用对比、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完成预习案的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的好处,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三、重点、难点 1、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CO、CO2的性质 3、Na2CO3、NaHCO3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预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并查阅资料,完成预习案。 (二)教师准备 1、将学生每六人编为一小组,每三组编为一大组。 2、编制导学案,帮助学生完成预习案。 3、准备实验用品(直尺、金刚石、石墨、C60模型、足球、等质量的碳酸钠 和碳酸氢钠固体、两支10mL的量筒、稀盐酸、两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镁条、酒精灯、试管等)。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教案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1《碳的多样性(2)》教案 鲁科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碳的多样性紧密相关。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归纳金刚石、石墨、C 60、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这些含碳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认识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体现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知识更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容易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实用文档

价格变动的影响(学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教材分析区(教育教学目标) 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具有分析相关生活现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二、自主学习区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价格上升,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需求法则)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影响不同 价格变动对的影响比较小,对的影响比较大。 A: B: (3 价格 需求 本商品相关商品 互为替代品 上升减少 下降减少 互补商品 上升减少 下降增加 如果两种商品的或,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生产规模,增加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这种要素的使用量。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 三、合作探究区 探究点一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背景材料: 《家有儿女》之镜头一,暑假的一天,刘星和妈妈(刘梅)去逛商场。细心的刘星发现,由于王府井百货店面升级,所有商品都打折促销,所以刘梅也加入了这场购物大潮中,并给家里每人都买了东西。 《家有儿女》之镜头二,在逛超市的时候,刘梅看到大米、食盐等商品都涨价了,但刘梅还是买了。这时刘星就有些不解了,问妈妈:“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5,您却非要等降价再买。” 《家有儿女》之镜头三,一整天,刘星为了两个事情在疑惑:一是最近由于“二师兄”的涨价,很多人不吃“二师兄”了,改吃鸡肉了;二是家里本来打算要买一辆小轿车的,可是最近由于油价上涨,家里决定暂时不买了,这就打乱刘星的毕业旅行计划了。 问题探究: (1)刘梅为什么要在打折促销的时候买东西呢? (2)如果你是刘梅,你将怎样来回答镜头二中刘星的问题呢? (3)请你们来帮刘星解开在镜头三中的两个疑惑。 (4)综合三个镜头的场景,你能综合分析价格变动对我们生活消费的影响吗?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4鲁科版必修Word版

碳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及其之间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形式。 导学过程: 碳是自然界中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其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1、金刚石: 的晶体,正八面结构,是最的天然物质,可用于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 2、石墨: 色、质,导电性,常用作: 3、C60足球烯 足球烯是:色固体 思考: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性质差别如此之大?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由碳元素与、、、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碳主要以氧化物、碳酸盐等形式存在。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天然气:大理石: 方解石:白云石: 菱锌矿:菱镁矿: 菱铁矿:苏打: 小苏打:

课堂达标: 1、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C60中含离子键 D.C60的式量是720 2、以下气体因与人体的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是() A.Cl2 B.SO2 C.H2S D.CO 3、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事实是() A.都具有较高的熔点 B.都难溶于一般的溶剂 C.在O2里充分燃烧都只生成CO2 D.在一定条件下,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4、由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分析测知含氧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 A.1∶3 B.7∶33 C.33∶7 D.3∶1 5、将CO2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应的是() ①Na2CO3②Na2SiO3③NaAlO2④C6H5ONa⑤Ca(ClO)2⑥CaCl2⑦CaCO3 A.①③④⑤⑥ B.①和⑥ C.只有① D.只有⑥ 5、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1)上图所示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 (2)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其理由是。 习题参考答案: 1、BD 2、D 3、CD 4、A

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鲁科版必修[3]

碳的多样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 〔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5.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金刚石 碳单质石墨 C60 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用途比较。 金刚石、石墨结构分析。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组成结构性质不同的单质。 〔阅读〕课本P60中的化学前沿。 〔转折〕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2、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提问〕例举常见的含碳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