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规模现状及投资机会分析

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规模现状及投资机会分析

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规模现状及投资机会分析
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规模现状及投资机会分析

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规模现状及投资机会分析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起步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公立医院开设美容门诊,民营的美容机构也在全国开始兴起。随着国外的美容观念、先进技术和美容材料、运营管理理念陆续传到中国,需求增长,社会资本加速进入美容行业,规模扩大,各种私立医疗美容机构也迅速发展。

目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这些因素都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GDP增速降至7%以下,但整体消费增速仍超过10%,其中的新兴消费领域(诸如旅游、整形美容服务等)在以更高的速度崛起。

一、2015年投资案例数达249起,较2008年增长超过15倍

1998-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共发生779起投资,其中披露投资金额671起。全部已披露投资金额540.88亿元,平均每笔投资金额达8,061万元。2001-2010年,医美行业仍属于发展期,2010年以来,医美行业在投资数量增加的同时,投资规模也在急剧增大,2015年投资案例数达249起,较2008年增长超过15倍,投资金额增长近10倍。

图表1998-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投资规模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二、从2010年开始,医美行业并购案例增多,且并购金额不断攀升

2001-2016年,中国医美行业共发生起302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680.6亿人民币,平均每笔并购金额耗资2.25亿人民币,根据医美行业上下游分布,上游医药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方面共发生143起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349.29亿人民币,中下游医疗院所并购及医药器械销售方面共发生159起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331.32亿人民币。2001-2010年的并购案例总体数量少,却有几起大型并购案,行业仍属于发展期,2011-2016年,并购热潮开始发展,并购案例增多,且并购金额不断攀升。

图表2001-2016年医疗美容行业并购规模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三、医疗美容产业链上中下游具有广阔的市场维度

医疗美容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商和材料耗材生产商。从上游到中游为中间商,通常指代理商和经销商。医美行业中游主要包括公立医院的美容科,民营美容医院和美容院。目前医疗美容产业市场较为混乱,中游的服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具有品牌效应的公立医院极少,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品牌连锁公司,且存在不规范经营问题。医美行业中游到下游为导客平台、搜索引擎、医美APP等。由于国内的医疗美容行业过度依赖营销模式,在医疗服务机构和消费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中介机构。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新氧为代表的医美APP平台上线,在美容医院和消费人群之间建立起直接沟通的桥梁,有望重建行业内的生态系统,压缩中间环节,提高美容资源配置效率。

从医美行业上、中、下游横向分析,上游厂商因行业监管相对规范,产业相对集中,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尤其龙头公司利润率较高。但是中长期看,中下游终端整合提升空间更大,未来有可能成为各方争夺的主战场。从整个产业链有纵向延伸角度分析,医美行业开始与文化娱乐、广告传媒等产业对接。医疗美容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多方面的交叉产业,包括医疗科研部门、医疗机构/器械行业、美容服务产业、文化娱乐产业等。作为一个交叉产业,医疗美容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维度,为更多参与方提供了更大的价值实现平台。

四、医美O2O有利于推动行业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医疗美容O2O解决了传统医美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解决消费者、医师、医美机构的痛点,通过更低地成本为医院创造客源来创造商业价值,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大陆医美的市场宣传普及度不及韩国台湾,韩国、台湾地区主要由明星、达人向公众普及医美知识,

通过简化专业术语、电视节目、名人出书等形式使得大众对医疗美容产生亲近感,缩短专业医疗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大陆缺乏对医疗美容行业广告相关的监管机制,夸大、虚假的广告占据着各大热搜以及街边小巷。行业的乱象,使得民众对于医疗美容的整体印象不佳。有美容需求的顾客难以在国内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疗资源,因此经济实力较好的顾客多转向韩国、台湾出国整容,接受国内服务的顾客中被敲诈,手术失败且术后无法申诉的情况比比皆是。

对改善行业乱象,重塑医美行业结构而言,解决顾客与医疗服务机构的信息交流问题是重中之重。医美O2O一方面链接专业医疗美容机构,如各大三甲医院美容科室、联合丽格等医生集团及线下诊所、中小型整形机构,向客户提供多层次可靠的医疗机构选择,在此基础上,通多价格公开化,使得行业收费趋向透明,并通过团购、折扣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合理的价格,提高医疗美容的可靠度,降低进入门槛,使得更多的客户乐于尝试医疗美容服务,形成导流。医美O2O不仅提供顾客与专业机构的对接服务,还开辟咨询窗口,由专业客服或医生团队及时解答客户疑问,跟进术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与此同时,多家医美O2O 通过建立美容社区,形成大量的口碑反馈以及体验分享,既稳定了部分高频次消费客户,为入门客户提供比照参考,从客户端反向约束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医美O2O在普及医美知识、对接顾客——机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规范行业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推动行业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五、国际投资案例以医美行业产业链上游企业为主

近几年来医美行业出现的资本并购案例以医美行业产业链上游企业为主。复星动力基金2.9亿美元收购了皮肤科激光医疗设备领域的以色列Alma公司。德国Merz药厂并购了美国的一个新成立的超声美容设备企业,即使年营业利润只有8800万美元,却以6.6亿美元并购。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医疗高科技产业链很长,研发端的投入可以通过制造端、品牌端、代理段层层放大,所以核心是医药高科技知识产权的竞争。医疗美容产业链的利润附加值全部在产业链上游,但是规模端在下游。但是基于医疗专业的科技向下游一些衍生消费量市场却规模庞大,比如美容专业设备市场、家用未来的高科技仪器,比如互联网应用市场。应用级别每降一级,产值规模就扩大一倍。

六、医美行业存在三大投资机会:材料/器械生产商、民营医美医院、医美O2O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步入快速发展初期,当下正是布局投资的最佳时机。从产业链上下游来看,三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一是美容材料、设备的研发、生产商;二是民营美容医院;三是医美O2O。美容材料及设备的生产商作为行业上游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未来随着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凭借着低价的优势,有望不断对进口产品实现替代,为中国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民营医院作为美容服务的提供商,直接对接消费需求,随着行业竞争秩序的规范,必然会有部分企业凭借一流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安全的产品而胜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品牌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而医美O2O能够改

变目前的医美行业的痛点,极大缩短美容医院和潜在客户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获客成本。

中国美容行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中国美容行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国美容行业属于朝阳产业,起步较晚,行业中人员水平、技术水平、器械仪器参差不齐,国家对其管理不够重视,行业逐渐爆发出很多问题,呈现出很多不足。由于美容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纷纷做出很多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投诉案件逐年增多。 (1 )管理体系不完善 美容业是一个自发产生、自行发展的行业,属于朝阳产业,至今尚未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范畴。 尽管我国的美容化妆品业实行注册制,进入门槛较高,监管部门众多,如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商务部、技术监督总局、工商局、劳动部等,但真正全程跟踪监测的却没有一个,在监管过程中,常常出现“ 政出多门”“ 推诿扯皮” 的情况,无法有效规范和管理市场。而对于开办美容院,则进入门槛较低,只要符合工商登记的要求,任何人都可以拿到营业执照;在开办要求中,几乎不涉及与美容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对开办者的专业资质没有要求。审批之后对美容院除常规工商年审之外,少有技术和质检监管约束。规范美容市场,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管理机构,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统一标准,这样才能使整个行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从业人员较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相关规范加以约束 美容市场从总体上看规范程度还不高,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宣传屡禁不止,即使在大型展销会上也如此。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要求,缺泛规范性的行业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加之消费者缺泛真实信息和必备常识,导致消费者因使用化妆品和接受美容服务而引起的纠纷日渐增多。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统计分析显示,仅2004 年,全国各级消协组织就受理美容化妆品投诉 2.8 万件。 入行者普遍学历较低,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美容技能的发展,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职业再培训,促使美容从业人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服务。 (3 )行业缺乏行业标准,无法评估服务效果 由于对“ 美” 的标准因人而异,同时行业协会、政府各部门对医疗美容及美容美发行业的规范化标准缺失,使经营者与消费者无法客观评价服务的结果,因此容易出现美容纠纷,造成投诉率增高。 (4 )专业线过于注重加盟而轻于终端 几乎所有的专业线市场推广大都以产品加盟的方式来进行,即以美容院首次购买一定量的产品为加盟条件取得加盟权,这种方式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将所有营销活动的重心偏移到如何争取美容院加盟来进行的话,那么实质上是将美容院错误定位成变相的消费者而非合作伙伴,没有考虑如何协助美容院展开营销活动、帮助美容院吸引消费者,缺少与消费者沟通这一环,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仅仅是将产品从厂家或代理商仓库中转移到美容院,容易导致美容院患肠梗阻而消化不畅,造成市场相对饱和。 建议美容行业及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对美容职业培训准入法则进一步调整: 一、建议国家劳动等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对美容职业培训准入法则进一步调整,调整美容职业培训结构,进一步理顺培训管理体制。建立美容职业教育机构监管机制,加大审核力度和市场监督、监察的力度,制定类似《美容美发业管理暂行办法》的管理法规,对现行美容培训机构进行重新审核,扶植一些合格的培训基地,深化职业培训教学改革,培养与美容经济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二、及早推行和普及全国统一美容职业培训教材,严格实施国家美容职业培训及考核标准,并强制执行必要的培训学时。制定相关促进性政策,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制度,规范审核发证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加强产教结合,逐步扩大培训规模,使大量城乡青年、各类下岗和转岗人员以及应届大学毕业生等人群能志愿接受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医疗美容中国消费升级的最先受益者行业背景 2015年,包括IDG在内多家投资机构的年度投资报告中都将消费升级看做2016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5到2010年,私人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仅有32%,而在2010-2015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41%。阿里研究院的数据预计未来5年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增长的贡献占比上还将继续减少,而私人消费却将不断增长达到48%。BCG(波士顿咨询)报告揭示,即使中国“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速放缓至%,由于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日渐增多、“新世代消费者”崛起以及网络购物增长的推动,中国私人消费仍能够实现年均9%左右的增速,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增量至少为万亿美元。 2015年《中国消费者新消费阶层崛起》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中产消费者的人数已经过亿,约有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在11733美元。这一亿中产消费者连同另外亿的城市大众消费者——他们都“不再只会花钱去置办基本品”。 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意识正在苏醒。 医疗美容、跨境电商和出境旅游将是中国消费升级红利的最先受益者。 一、医疗美容行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世界范围内,规范的整形美容术始于16世纪,最初仅是为保证患者获得正常生活必要条件的一种简单的畸形矫正手术,当属“治病救人,雪中送炭”之举。真正属于“锦上添花”范畴的医疗美容则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人体美不再被视为是一种天然的禀赋,人们开始大规模地采用先进的科技来改造自己的身体,整形美容开始在许多国家兴起,以韩国、日本、美国为甚,在韩国,始于演艺圈的整容已发展为一项全民“运动”。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又可以分为手术类美容、非手术类美容,后者多为美容皮肤科下属项目。非手术美容由于无需手术、见效快、风险小、效果可逆等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医疗美容中的主流方式。2014年全世界医疗美容总量约2020万例,其中手术类占比%,非手术类占比%。而在具体整形美容项目上,在手术项目中,眼睑手术、吸脂手术、隆乳手术排名前三,合计占比43%。而在非手术项目中,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合计占比约70%。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趋势洞察

2017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趋势洞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条件和能力达 不到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美容化妆品等日常生活护理方式去保持美丽的外表。后来渐渐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有能力通过更高技术,更成本,更加见效的方式去让自己变得更加魅力,于是医疗美容行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和进 步。统计数据显示到过去的数年间医疗美容行业保持着15%的年均增长率,到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市场将达到1250亿元。 面对快速成长的医疗美容行业,分析并提出:消费大众化,新细分市场,品牌内涵,精细化营销,服务价值链,医师合伙人制以及资本助推三化的行业发展趋势洞察。 一.医疗美容消费正在融入大众生活 数据显示25-30岁的年龄段的人群在2009年占比达到55%,到了2015年这一比例下降至26%;25岁以下人群从2009年不到1%上升至2015年的14%;30岁以上人群则从45%上升至60%。 演艺及时尚圈人群在2009年以61%成为当时绝对的主力消费群体,到2015年这一比例下降至45%。而白领、主妇、学生构成的大众群体则从2009年的30%上升至2015年的45%。医疗美容群体正在向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属性的人群迁移,医疗美容正在融入大众生活。 二.消费群体的分化,衍生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细分市场 消费群体的分化在所难免,消费群体在不同属性,不同维度的细分之下衍生出了多个新的细分市场,而不同的组合方式又促进了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市场的生成。

消费者分化的维度和表现方式各有不同,我们在针对医疗美容行业消费群体研究中归纳总结出:基本属性,经历属性,观念属性以及外部环境属性的四大分化维度。 1、基本属性:个体的基本属性,如:个人性别、年龄、体貌、身体特征、经济承受能力等。 2、经历属性,个体的过往经历,如:职业、受教育经历、个人医疗美容经历。 3、观念属性,与医疗美容相关的观念属性,如:个人的健康观念,审美观念、消费观念等。 4、外部环境属性,影响个体消费的周边环境特征及属性,如:生活和工作环境等、周边群体中医疗美容比例、周边医疗机构分布等。 结合消费大众化的总体消费趋势,每一个不同细分维度交织而组成的细分市场,都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每个细分市场也都将会诞生新的,与众不同的领导者。 三.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 品牌的的塑造帮助医疗美容机构构筑感性层面价值,创造更强大的溢价空间。在相似的品牌形象背后实质上是内涵缺失的表现,越来越多的医疗美容品牌形象变得难以打动当下的消费者,当个性化的品牌变成一个行业内企业的标配的时候, 这样同质化的“品牌”其价值和作用将大打折扣。 在相似外表的当下,如何深度洞察目标消费者感知,如何在品牌中注入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关键要素,让品牌更具内涵变得更加重要。 四.实施精细化营销,进一步挖掘企业的盈利空间

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分析 我国美容产业实际上已经形成包括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和市场营销等八大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根据对规模以上单位的调查,2005年美容服务业产值为2600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三年中,年均增长率为31.91%,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9.5%的增长率,另外从业人员达到1600多万员,展示了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一、美容机构经营状况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美容业运行状况良好,从业者在正常经营状态下收入较高,与餐饮、娱乐、保健等第三产业相比,处于中等较高水平;较之一、二产业个人收入要好。从业人员数量、美容机构规模、服务性收入和消费人群数量等各项指标均朝好的方向发展。 从业人员增加。美容服务性机构的从业人员约为1600万人,其中女性占据绝大多数,比例为78.58%,平均从业人员的年龄为25.7岁。 美容机构增加。美容机构的保有量约为172万家,年增长率约为5.84%,其中近51%左右的机构是近五年开业的,化妆品企业和美容教育机构呈下降状态,分别为3140家左右和600余家。 服务性收入增加。美容业分为服务业和生产业及流通和教育培训等几个方面,其中服务性收入达2200亿元人民币;化妆品生产企业销售额约为850亿元人民币,为服务性收入为产业的主体。 受教育人数增加。美容教育培训机构的保有量为600余家,较之两年前的670余家,年下降5.83%,累计为行业输送了800余万专业人才,并且成为专业技术培训的主渠道(占受培训者的53.92%)。 美容机构规模增大。美容机构总体仍以中小型为主,注册资金20万元人民币以下者占63.31%,实际投资30万元以下者占72.31%。但相比以前,规模有所扩大。 赢利水平增加。美容机构每店的平均营业收入为11.63万元人民币/年,其中一、二级城市的大型店收入超过60万元人民币者达43.84%,较之2002年一级城市为27.33万元人民币和二级城市为12.64万元人民币有较大提高。 盈利者为52.6%,持平者为38.5%,亏损者为8.9%,较之2002年49.6%、38.6%、10.6%略有提高。 从业人员收入增加。美容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约为1050元人民币,年均为1.26万元人民币,但增长幅度不高,相比上年度约增长3%。 消费人群增加。美容消费的人群涉及各行各业,其中公职人员、公务员、技术人员、自由职业者、企业管理层人员是主要的消费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区间,以女性为主,约70%的人对美容业发展及美容持乐观态度。 从美容机构主要业态看,民营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92.73%),并且国外资本机构已成为仅次于个体和民营有限责任企业,位居第三的企业形态(4.11%)。 美容机构民营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

美容行业分析

美容行业分析 美容行业分析 一、美容行业概述 在许多人眼里,美容不过是涂涂脂、抹抹粉、做脸,或者是隆胸、做双眼皮什么的。其实不然,美容是一种对人的内外之形象进行修饰、美化的技术和艺术的泛称。从宏观方面论,美容包括美学、文学、医学、营养学、色彩学、化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各大专业的许多知识;从微观方面来看,又有化妆、护理、整形、保健、发型、服饰、礼仪等。美容,是一门艺术,它比任何艺术都更直接的追求和塑造 “人”的美,它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之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容,还是一门哲学,它研究诠释的中心,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 ------生命,它以“人”为本,力图完善人的容貌、形体、心态、情绪,使生命充满青春活力;他还力图抗争上人类的自然衰老规律,让活着的人每天都年轻、快乐。全面了解美容的内涵,有利于在美容院经营中充分发挥各种社会资源之优势。 二、当今美容院的特点

1、经营规模 总体经营规模较小,行业进入门槛低。面积在50-99平方米的店占总数的30.2%,面积在20-49平方米的店占总数的29.9%;投资额低,投资额在3-5万元的占27.1%,投资客在2万元以下的占24.3%;员工人数在5人以下的店占总数的58.3%。 2、所有制形式 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在数量上占较大比重,私营成分的店占总数的85%,北京和上海的国有经济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3、经营理念 在经营上以传统经营理念为主,口碑宣传是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度不大。除培训学校外,师带徒是最常见的培训方式。 4、经营项目 传统项目与新兴项目并存,各占半壁江山,皮肤护理、保养和理发分别是美容和美发客流量最大的服务项目。 5、经营收益

医疗美容机构分级

2017年,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组织评价专家组,对北京、四川、江苏、广东、浙江、广西、云南、海南、黑龙江等9省市的102家医疗美容机构进行了评级,最终评出5A级10家,4A级10家,3A级20家,2A级9家,其中5A为最高级别。获评5A,表明该医疗美容机构在内部规范管理、保障患者安全、临床技术力量、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水平等等方面都走在国内其他美容医疗机构的前面,是值得百姓信任的医疗整形美容专业机构。医美患者可以根据A等级标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疗美容机构。 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公布结果显示,2017年取得A级的医疗美容机构分别是: 一、取得5A等级医疗美容机构。北京伊美尔健翔医院、杭州整形医院、北京圣嘉荣医疗美容医院、北京美莱医疗美容医院、北京伊美尔医疗美容医院、四川华美紫馨医学美容医院、深圳非凡医疗美容医院、宁波鄞州壹加壹医疗美容医院、常州激光医院。 二、取得4A等级医疗美容机构。南京华韩奇致美容医院、温州和平整形医院、昆明艺星医疗美容医院、北京新时代伊美尔幸福医学美容专科医院、广州壹加壹美容医院、广西南宁东方医疗美容专科医院、昆明熙宁典雅阁医疗美容门诊部、南充利美康阿蓝医疗美容门诊部、成都赵善军博士整形美容门诊部、乐山经纬医疗美容门诊部。 三、取得3A等级医疗美容机构。北京圣嘉新医疗美容医院、汉密尔顿美容医院、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永康光大医疗美容医院、杭州时光医疗美容医院、深圳广和门诊部、南宁韩星医疗美容门诊部、

北京焕誉医疗美容门诊部、成都武侯暄妍医疗美容门诊部、成都武侯艾美薇医疗美容门诊部、温州星范医疗美容门诊部、广州天河海峡医疗门诊部、温州鹿城恒美医疗门诊部、武侯艾米丽医疗美容门诊部、青羊百龄博雅医疗美容门诊部、昆明西山区典雅阁医疗美容诊所、阆中阿蓝整形美容诊所、云南薇诺娜皮肤医疗美容中心、成都玉颜医学美容诊所、达州双均医疗美容诊所。 四、取得2A等级医疗美容机构。三亚维多利亚医疗美容医院、内江市中区金菊医疗美容门诊部、成都青羊春语医疗美容门诊部、成都高新风尚格致医学美容整形诊所、昆明前卫美眼整形专科诊所、锦江佳美医联医疗美容诊所、巴中依韩医疗美容整形诊所、南充顺庆区医美尔美容整形诊所、丽水樊承红医疗美容诊所。 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秘书长曹德全介绍,自2012年起,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开始研究制定“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2014年完成了标准草拟工作。为了检验评价标准的可执行性,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于2015年在全国9个省市17家机构运用该标准开展了试点试行。2015年底正式对外发布了这套评价标准。这套评价标准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和《专科医院评审标准》为蓝本,充分借鉴了美国JCI标准等国外医院评审经验,结合国内医疗美容机构的实际水平,围绕确保患者安全和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两个重点,侧重考核医疗机构诊疗资质的合法性和临床技术力量,强调医患沟通、手术核查、危急值报告等涉及患者安全的核心指标,把门诊管理、病历管理、药品管理、麻醉管理、护理管理、

中国美容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美容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前言 中国美容业自1985年起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滚雪球般迅速膨胀,以年均20% 的速度增长。目前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回顾美容行业20 多年的壮大成长过程,行业总体呈现出规模跨越式增长、技术水平飞速提高、就业人员规模迅速扩大、工资水平快速提高、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特点。1985 年行业只在广东、上海等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区零星的成立了几百家小型理发店,就业人员也只不过几千人,就业人员平均月收入也只有2-10 元,行业营业收入也只不过几百亿元。到了1996 年,我国美容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就业280 多万人,美容机构、店面上万家的规模,就业人员平均月工资上升到200 元左右,营业收入也增加到千亿元。而近10 年,美容业市场发展又不断向前推进,行业规模呈现跨越式增长,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800 多万人,美容机构增加到了150 万多家,店面超过了170 万多家,就业人员人均月收入已超过500 元,营业收入也增加到1762 亿元。 目前国内美容机构性质结构分布格局为:民营(包括个体)占92% ,三资企业占4% ,国有及国有控股占3% ,其他占1% 。民营企业一般规模小、数量多,行业难以管理、规范,“ 小、散、乱” 是该行业的真实写照。 美容机构服务项目格局为:以生活美容为主的机构占76% ,以美发为主的机构占24% 。其中,兼化妆者占19.67% ,兼美体者占15.06% ,兼减肥者占4.5% ,兼健身或主营健身者占3.72% ,兼SPA 或主营SPA 者占2.65% ,其他项目者占 4.93% 。 美容机构经营项目格局为:31.7% 的美容机构兼营化妆品,27.49% 的美容机构同时在店内培训工作人员,4.72% 的美容机构兼营保健品,7.79% 的机构涉及委托加工或生产化妆品,1.26% 的机构涉及专业媒体,0.53% 的机构涉及或参加专业会展,而另有27.42% 的机构涉及相关的其他经营业务。 美容与美容业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医疗美容中国消费升级的最先受益者行业背景 2015年,包括IDG在内多家投资机构的年度投资报告中都将消费升级看做2016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5到2010年,私人消费对GDP 的增长贡献仅有32%,而在2010-2015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41%。阿里研究院的数据预计未来5年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增长的贡献占比上还将继续减少,而私人消费却将不断增长达到48%。BCG(波士顿咨询)报告揭示,即使中国“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速放缓至%,由于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日渐增多、“新世代消费者”崛起以及网络购物增长的推动,中国私人消费仍能够实现年均9%左右的增速,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增量至少为万亿美元。 2015年《中国消费者新消费阶层崛起》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中产消费者的人数已经过亿,约有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在11733美元。这一亿中产消费者连同另外亿的城市大众消费者——他们都“不再只会花钱去置办基本品”。 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意识正在苏醒。 医疗美容、跨境电商和出境旅游将是中国消费升级红利的最先受益者。一、医疗美容行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世界范围内,规范的整形美容术始于16世纪,最初仅是为保证患者获得正常生活必要条件的一种简单的畸形矫正手术,当属“治病救人,雪中送炭”之举。真正属于“锦上添花”范畴的医疗美容则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人体美不

再被视为是一种天然的禀赋,人们开始大规模地采用先进的科技来改造自己的身体,整形美容开始在许多国家兴起,以韩国、日本、美国为甚,在韩国,始于演艺圈的整容已发展为一项全民“运动”。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又可以分为手术类美容、非手术类美容,后者多为美容皮肤科下属项目。非手术美容由于无需手术、见效快、风险小、效果可逆等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医疗美容中的主流方式。2014年全世界医疗美容总量约2020万例,其中手术类占比%,非手术类占比%。而在具体整形美容项目上,在手术项目中,眼睑手术、吸脂手术、隆乳手术排名前三,合计占比43%。而在非手术项目中,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合计占比约70%。 从全球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医疗美容行业已成为仅次于汽车业和航空业的第三大产业。据专家统计,全世界每年的市场总额约1500亿美元,预计未来世界500强企业中将有三分之一是从事与医疗美容技术研究、生产、销售的企业。

2017-2022年中国美容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7-2021年中国美容市场发展预 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 第一章2014-2016年国际美容市场分析 第一节、国际美容市场的发展 一、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 二、市场规模状况 三、行业布局分析 四、行业销售格局 五、高科技的应用状况 第二节、美国 一、美国美容业的发展概况 二、美国整形美容市场的发展 三、美国医疗美容市场状况 第三节、日本 一、日本美容产业的发展简史 二、日本规范美容市场的经营 三、日本男士美容市场的发展 四、日本美容家电市场态势 五、日本美容新潮流 第四节、韩国 一、韩国美容市场的发展

二、韩国整形医院概况 三、韩国整形美容市场的发展 四、韩国已成为亚洲整形美容的中心 五、韩国牙贴面技术引领牙齿美容潮流 六、韩国美容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第五节、英国 一、英国流行手部整形美容术 二、英国男士美容市场分析 三、英国整形美容市场的发展 第六节、其他国家 一、新加坡美容市场分析 二、俄罗斯美容市场发展状况 三、印度美容市场发展态势 四、巴西整形美容业 第二章2014-2016年中国美容行业分析 第一节、2014-2016年中国美容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美容业快速发展 二、国内美容行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三、中国美容行业管理体系状况 四、中国美容行业发展被社会忽视 五、中国美容经济孕育并发展壮大 六、中国美容产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 第二节、中国美容行业发展总体分析 一、行业发展态势 二、行业发展特征 三、行业规模状况

美容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美容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欧阳学文 一、从美容化妆品生产企业来分析 1、行业企业相对数量缩水,规模扩大,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一方面美容行业大企业都在不断扩大规模,从生产基地到写字楼,从人才扩张到企业营运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实行规模化经营。 另一方面许多小企业,靠OEM加工,几个人拼凑起来,想出几个产品概念,胡乱急忙推出市场,终不能被市场信赖而一个个退出市场,使行业企业相对数量缩水。 但是,这对一些意识超前、营销手段优良的企业必然是一次机遇,乘机挤占市场空间;相反使得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所以说现今的美容市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也正如序言所讲:这是个让人失望的冬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真是大浪淘沙啊!洗牌了。 2、美容专业线企业都在试水转型日化行业 日化企业的市场容量、销售额我们是都看得到的,动不动就是销售过亿,能不让他们动心吗? 一方面现在许多大企业的生产基地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其自身的专业线产品生产是不能吃饱的,因此,日化线的规模销售对专业线生产不能不说是个刺激。 另一方面日化线的市场需求容量,所表现出的供求关系,也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在利润和社会效益双重制导下,刺激更多的专业线企业试水日化。 还有一点必须承认,日化线品牌大规模广告运作快速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对长期广告运作保守的专业线来说也具有强的诱惑力。 但转型并百非哪么简单,隔行如隔山啊,从李医生、白大夫等,几多春秋几多愁。 但无论从哪一角度讲,说明了专业线经营者都在不断的进

步,知道了品牌运作的无限潜力。 总结: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美容化妆品市场已步入品牌运作阶段,经销法则由销售产品转变为销售品牌。 二、从经销商角度来分析 1、终端美容从业企业都在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作,迟早在区域内会代替传统的专业美容代理商 以为例:宝娜已有50几家连锁店,网络几呼遍布粤西及珠三角;江氏也有20来家店,网络主要以广州为中心向周边发展;还有佛山的伊丽莎白现也有近20家店了。 这说明了连锁规模经营在中国已日益增长,他们从电器行业、日化超市看到了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经营的意义所在,他们可以集团化向厂家进货,获取最大化的经营利益。 因此,一方面这些连锁美容机构以集团化的规模优势向厂家索取利益,从市代到省代,一步一步向厂家压低进货折扣(因为他们没有做过代理,不知道厂家代理的游戏规

-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我国的美容行业起步于八十年代中后期,从97年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期。经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我国的美容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目前,我国的美容行业与开始相比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中国美容行业发展历史 80年代初,我国化妆品消费是人均1元,90年代初上升到人均5元钱,到2000年底已达到人均25元,可以说我国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是很快的。广东、上海和北京三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达到80~100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为35~70美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从化妆品的分类看,护肤类的占35%,护发类的占28%,美容类的占24%,香水类的占8%,护肤类的产品仍然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从近几年的动向看,美容类的产品上升很快,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美容类的产品要占到35~40%,列第一位。 我国化妆品的销售额1982年为2亿元,1985年为10亿元,1990年为40亿元,1995年为190亿元,2000元为335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6.6%。前十五年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23.8%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41%,从1998年起,增长率有减缓趋势。 关于美容行业,2002年也有人估计销售额在1000亿元。 二、我国美容行业的发展特点及现状 (一)从行业宏观来看 1、从消费者角度看,美容消费正越来越理性 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一样,美容行业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从盲目消费逐步到理智消费的过程。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情况,美容行业的先行者利用消费者的美容知识缺乏,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在很多情况下误导消费者,并在此过程中谋取暴利。数据证明:65%的顾客是通过自己的详细了解来接受新产品,30%的是通过美容师推荐,27%的是通过朋友介绍,28%的人是通过广告产生购买;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顾客在经过一次次尝试后越来越相信自己 2、从国家监控力度看,正在不断加强 我国政府对化妆品行业的管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加大力度的并走向规范。1987年,我国颁发了《中国化妆品生产管理条例》,这是我国关于化妆品的第一部法规。条例对化妆品的定义、分类、生产要求、管理部门等都做出了规定。同年,还颁布了《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 1989年颁发了《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对化妆品的生产及检验提出了具体要求。此法规首次提出了特殊化妆品概念,目前,我国获准生产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有1000多种。 1995年颁布了《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该标准首次提出了新创化妆品这一专业术语。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全球医美服务稳健增长,我国医美服务市场发展空间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09-2013年全球医疗美容服务量的复合增长率为8.1%,2013年医美服务量达到5220万例,报告预计未来全球医疗美容服务量将以9%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并于2018年达到8020万例,而过往4年,中国医疗美容服务量增速远超全球增速达到15.5%。同时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医疗美容服务量(包括手术类及非手术类)由2009年的270万例增至2013年的480万例,预计市场将自2014年起按16.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18年增至1020万例。 我国医美行业高度分散,缺少大型医美集团:中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高度分散,按2013年收益计,目前还不存在占有总市场份额逾5%的单一营运商,而全国共有超过24,000家医疗美容机构及诊所。目前我国A股医美标的稀缺,仅有朗姿股份和苏宁环球两家A股公司目前正在转型积极布局医美产业,此外上市的医美企业均为港股(鹏爱医疗)或新三板公司(荣恩医疗、华韩整形、利美康、丽都整形),我国市场缺少大型医美集团。 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是未来发展趋势:非手术类医疗美容由于安全性高、快捷、单价低、持续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我国非手术类医疗美容的发展极为迅速,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数量占比由2009年的67.80%上升至2013年的71.84%,预计这一占比还将继续增长,于2018年达到76.90%,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是医疗美容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医疗美容020吸引大量融资,发展空间大:020平台一方面为医美机构提供了方便,通过线上为医美机构线下引流,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是医美行业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目前诸如更美、新氧等医美020平台吸引了大量的融资,但医美行业还处于“互联网+”的早期阶段,目前医美020公司交易额仅占整个行业1%,在巨头没有进入的情况下,医美020领域尚属一片蓝海,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异业联盟、跨界合作趋势加大,并购预期强:医疗美容行业并购预期强,一方面,很多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积极涉足医美,朗姿股份收购韩国DKH及国内米兰柏羽与晶肤医美两大医美品牌,苏宁环球战略投资韩国ID医院,同时合资设立艾迪医疗,随后收购伊尔美港华80%股权,并合资设立50亿医美产业基金;另一方面,医美企业也在加快收购步伐,华韩整形于2015年收购了四川悦好和长沙华韩,2016年收购了南京奇致。我们认为未来大型医美集团有望出现。

中国美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一:产业基本概括 国内美容行业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至今已经二十多个年头,这一时期以来,美容行业经历了从初级阶段的摸索性成长到中级阶段的思考性发展。市场规模从小到大,从业人员由少到多,生产企业和专业美容化妆品品牌已经一大批地涌现。中国美容产业实际上已经形成包括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和市场营销等八大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 80年代初,我国化妆品消费是人均1元,90年代初上升到人均5元钱,到2000年底已达到人均25元,可以说我国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是很快的。广东、上海和北京三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已达到80-100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人均消费为35-70美元。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化妆品的分类看,护肤类的占35%,护发类的占28%,美容类的占24%,香水类的占8%,护肤类的仍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 我国化妆品的销售额1982年为2亿元,1985年为10亿元,1990年为40亿元,1995年为190亿元,2000年为335亿元,比前一年增长%。前十五年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4 1%。 2003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全年销售额达到517 亿元左右,与前年相比,同比增长15%左右。到2007年,全国约有200万家各类美容美发机构,32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其中2100家在广东省,600余

家美容美发培训机构,形成了约2600亿元人民币的美容美发服务产值和约960亿元人民币的化妆品产值。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每年以50%以上的增长率迅猛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美容业带来了彻骨的寒冷,导致大多数主要依赖欧美市场的化妆品公司销售业绩下滑。不过,中国市场却“风景这边独好”。2008年中国美容市场以%的速度高歌猛进,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200亿元,行业利润以%的速度增长,在各行业中保持了最高的增长率,市场容量逐年放大。 有人说上世纪80年代谈美容是“赶时髦”,90年代是“随大流”,到了21世纪,美容成了青年女性的“生活必需”。美容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搭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 2004年,由何帆等四位经济学家推出的《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就指出:中国的“美容经济”正在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信、旅游之后的中国居民“第五大消费热点”。 据《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张晓梅透露,2005年中国涉足美容消费的人数已达3亿,城镇人口平均每月消费达元。中国行业咨询网的《2009-2012年中国美容市场预测与产业投资咨询研究报告》则指出,2007年美容服务业实现产值就达到3000亿元左右,行业从业人

中国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一)产业基本概况 1、全国美容业从业人员总数约1120万人,是“第三产业”中就 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 2、全国城镇美容机构总数约153﹒2万家。 3全国城镇美容业总营业收入1680﹒4亿元。 4全国每万名城镇居民平均拥有美容店32家,每家美容店平均就业人员5﹒1人。 5全国城镇平均每个美容就业者年工资水平1﹒16万元,略高于全国各类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 6、美容业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5﹒21%。 7、城镇人口月平均美容花费21﹒33元/月。 8、市场需求大、从业人员结构复杂、实验性比较强和产业结构水平比较低,是当前中国美容业的4大特点。 9、中国美容产业是完全竞争的成长型产业,是颇具发展空间、产业延伸广阔、内涵丰富、供求弹性度强盛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产业宏观前景,在创造社会精神文明、解决全国就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安定社会秩序、交纳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美容产业现状 一、行业发展基本特征 行业发展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五化五性 五化: 1、产业化 全国美容产业发展平均时间为20余年,从单一的店面服务,已发展成为以美容、美发、医疗美容、美体、美甲、纹制、形象设计、色彩店面服务,以及专业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仪器、用品、用具、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体的综合性产业,并在每个领域中诞生了龙头品牌和龙头企业 2、集团化 早期的美容业以美容小作坊为主体,今天的美容业以形成了不少集团化的代表性企业。大型的美容机构拥有上千家以上的加盟连锁店如天津柔婷集团、法国诗婷国际美容连锁集团、上海“自然美”等,他们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培训基地、研发机构、教育机构,又如“蒙妮坦”教育机构拥有数十家海内外连锁规模的学校。 3、成熟化 早期的美容业无论店面装修、设备、技术、用品,都显得简易、粗糙、不规范,目前全国美容业整体成熟化得到明显体现,店面的档次、用具用品仪器的品质、从业者的素质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趋优化。 4、市场化

美容行业现状及赢利模式分析

美容行业现状及赢利模式分析 美容行业的现状 美容行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至今已经接近二十来个年头,这一时期以来,美容行业经历了从初级阶段的摸索性成长到中级阶段的思考性发展。市场规模从小到大,从业人员由少到多,生产企业和专业美容化妆品品牌已经一大批地涌现。 一、产业基本概况 1、全国美容业从业人员总数约1120万人,是“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 2、全国城镇美容机构总数约153﹒2万家。 3、全国城镇美容业总营业收入1680﹒4亿元。 4、全国每万名城镇居民平均拥有美容店32家,每家美容店平均就业人员5﹒1人。 5、全国城镇平均每个美容就业者年工资水平1﹒16万元,略高于全国各类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 6、美容业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1﹒80%。 7、美容业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5﹒21%。 8、城镇人口月平均美容花费21﹒33元/月。 9、中国美容产业是完全竞争的成长型产业,是颇具发展空间、产业延伸广

阔、内涵丰富、供求弹性度强盛的XX产业,具有广阔的产业宏观前景,在创造社会精神文明、解决全国就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安定社会秩序、交纳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10、专家预言:美容业的总体规模将在本世纪超越任何产业而成为最大的社会产业。 二、行业发展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五化五性。 五化 1、产业化 全国美容产业发展平均时间为20余年,从单一的店面服务,已发展成为以美容、美发、医疗美容、美体、美甲、纹制、形象设计、色彩店面服务,以及专业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仪器、用品、用具、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体的综合性产业,并在每个领域中诞生了龙头品牌和龙头企业。 2、集团化 早期的美容业以美容小作坊为主体,今天的美容业以形成了不少集团化的代表性企业。大型的美容机构拥有上千家以上的加盟连锁店如XX柔婷集团、法国诗婷国际美容连锁集团、XX“自然美”等,他们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培训基地、研发机构、教育机构,又如“蒙妮坦”教育机构拥有数十家海内外连锁规模的学校。 3、成熟化 早期的美容业无论店面装修、设备、技术、用品,都显得简易、粗糙、不规X,目前全国美容业整体成熟化得到明显体现,店面的档次、用具用品仪器的品质、从业者的素质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趋优化。

中国整形美容行业现状分析

2013年中国整形美容行业现状 分析 前言: 整形美容行业进入的技术和资金门槛都不高,很多整形机构经营至今都面临如下问题:一方面,整形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利润和成长空间,导致企业膨胀过于迅速,企业的决策意识、管理水平、软硬件设备设施急需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又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同质化市场竞争,急于先行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再一方面,企业还得面对专业技术市场不成熟甚至匮乏的问题以及民营企业难以吸引到高级技 术人才的现实问题。 虽然生存的问题解决了,怎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却已迫在眉睫。往后的路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继续做大做强,泾渭分明的两条路,看起来只与决策者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有关,却关系到企业的每个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切身利益,甚至会在一定区域内影响到整形美容行业的发展。 行商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快速成长的市场、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企业迅速成长后造成的管理和人才的空档,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动向和商机,面对战略机会和获利机会之间的抉择,整形美容企业有必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行业深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企业转型期战略策划,规划企业发展蓝图,从宏观上将企业导入有序而飞速发展的轨道上。. 一、行业总体分析: 1、整形美容业存在的必然性: 人类对美丽的追求跨越了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从未发生变化,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之一。但是过去人们为了追求美丽有时却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古代罗马希腊时代用铅粉美容,中国吃砒霜让脸变白。现代科技的进步,造就了整形美容业的诞生。这个新兴的行业从传统的外科手术演化而来,使人类有能力在尽可能避免损害身体的基础上,更安全地追求美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形美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它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2、整形美容业存在的合理性: 虽然对于人造美与自然美的争论从未停息过,并不断见诸报

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8-28 17:04:33 作者: 来自: 阅读次数: 74142 我国的美容行业起步於八十年代中后期,从97年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期. 经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我国的美容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目前,我国的美容行业与开始相比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并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中国美容行业发展历史 80年代初,我国化妆品消费是人均1元,90年代初上升到人均5元钱,到2000年底已达到人均25元,可以説我国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是很快的. 广东,上海和北京三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达到80~100元,大大高於全国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为35~70美圆.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从化妆品的分类看,护肤类的占35%,护发类的占28%,美容类的占24%,香水类的占8%,护肤类的产品仍然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 从近几年的动向看,美容类的产品上升很快,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美容类的产品要占到35~40%,列第一位. 我国化妆品的销售额1982年为2亿元,1985年为10亿元,1990年为40亿元,1995年为190亿元,2000元为335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6.6%. 前十五年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23.8%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41%,从1998年起,增长率有减缓趋势. 关於美容行业,2002年也有人估计销售额在1000亿元. 二,我国美容行业的发展特点及现状 (一) 从行业宏观来看 1,从消费者角度看,美容消费正越来越理性 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一样,美容行业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从盲目消费逐步到理智消费的过程. 由於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情况,美容行业的先行者利用消费者的美容知识缺乏,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在很多情况下误导消费者,并在此过程中谋取暴利. 数据证明:65%的顾客是通过自己的详细了解来接受新产品,30%的是通过美容师推荐,27%的是通过朋友介绍,28%的人是通过广吿产生购买;从中可以看出,现在的顾客在经过一次次尝试后越来越相信自己 2,从国家监控力度看,正在不断加强 我国政府对化妆品行业的管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加大力度的并走向规范. 1987年,我国颁发了<<中国化妆品生产管理条例>>, 这是我国关於化妆品的第一部法规. 条例对化妆品的定义,分类,生产要求,管理部门等都做出了规定. 同年,还颁布了<<中国化妆品卫生标准>>

中国美容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中国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一、产业基本概括: 国内美容行业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至今已经二十多个年头,这一时期以来,美容行业经历了从初级阶段的摸索性成长到中级阶段的思考性发展。市场规模从小到大,从业人员由少到多,生产企业和专业美容化妆品品牌已经一大批地涌现。中国美容产业实际上已经形成包括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和市场营销等八大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 80年代初,我国化妆品消费是人均1元,90年代初上升到人均5元钱,到2000年底已达到人均25元,可以说我国的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是很快的。广东、上海和北京三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已达到80-100元,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的化妆品人均消费为35-70美元。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化妆品的消费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从化妆品的分类看,护肤类的占35%,护发类的占28%,美容类的占24%,香水类的占8%,护肤类仍是化妆品消费的主流。 我国化妆品的销售额1982年为2亿元,1985年为10亿元,1990年为40亿元,1995年为190亿元,2000年为335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6.6%。前十五年化妆品的销售额平均以23.8%的速度递增,最高年份达到41%。2003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全年销售额达到517 亿元左右,与前年相比,同比增长15%左右。到2007年,全国约有200万家各类美容美发机构,32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其中2100家在广东省,600余家美容美发培训机构,形成了约2600亿元人民币的美容美发服务产值和约960亿元人民币的化妆品产值。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每年以50%以上的增长率迅猛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美容业带来了冲击,导致大多数主要依赖欧美市场的化妆品公司销售业绩下滑,但中国美容市场却以23.8%的速度高歌猛进,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200亿元,行业利润以37.9%的速度增长,在各行业中保持了最高的增长率,市场容量逐年放大。 据《中国美容时尚报》社长张晓梅透露,2005年中国涉足美容消费的人数已达3亿,城镇人口平均每月消费达29.3元。中国行业咨询网的《2009-2012年中国美容市场预测与产业投资咨询研究报告》则指出,2007年美容服务业实现产值就达到3000亿元左右,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200万。行业年平均发展速度呈3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更是以每年5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 目前,在一些现代化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人们在美容方面的的消费水平及消费意识正逐渐与国际先进国家接轨,并将这种消费意识及方式辐射到周边乃至全国各大中城市,因此美容业市场在中国正在逐步壮大,美容业的消费也日趋成熟,巨大的商机让每年投向美容业的资金额高达600亿元,据统计,目前国内美容业从业人员达到1100万,而每年美容行业总产值高达1600亿。 专家预测,在未来的五年,美容业作为服务业的一支最有竞争力的行业,留给投资者的市场空间每年将高达5000亿,然而从国外美容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综合性俱乐部式美容场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国内投资这样的俱乐部无疑是目前进军美容业的绝佳途径。 二、美容行业现状分析以及行业问题的概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