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导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导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2000字)

八年级生物上册目录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4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5、

6、7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7、8、9 第四节鱼

…………………………9、10、11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1、12 第六节鸟第七节哺乳动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3、14 …………………………15、16

…………………………17、18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8、19 第三节社会行为

…………………………19、20、21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2、23 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3、24 第二节细菌第三节真菌

…………………………24、25 …………………………25、26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6、27、28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8、29、30 第五章病毒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33、34 第二节从种到界

…………………………34、35 …………………………30、31、32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5、36、37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7、38

1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2

3

板书设计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淡水中 2.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 3.结构:

4.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

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三、扁形动物

(一)涡虫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生活方式(二)猪带绦虫(三)华枝睾吸虫(四)日本血吸虫

4

四、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过程

5

板书: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一)

一、蛔虫的形态结构

雄虫:15-25cm 尾部卷曲雌虫:15-35cm尾总尖直

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生殖器官发达

二、感染途径消化道感染三、危害五、预防措施

六、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七、常见的线形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能力方面

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重点难点

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

2.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教具准备

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观察实物,识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讨论,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分析。归纳共同特征 2.教学过程说明:

板书设计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常见的软体动物

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

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三、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第四节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