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及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编写纲要

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及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编写纲要

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及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编写纲要
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及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编写纲要

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及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编写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文件

编写纲要

寿祝昌

上世纪五十年代处于建国初期,标准的管理工作尚未完善,59年颁发的设计规范的名称为《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设计规程”为什么定为“设计技术规程”,当时的想法是,“本规程不单是线路设计规程,还是线路技术规程”。那是电力线路的第一代规程,不只管设计,还兼管运行维护以及电力线路与其他设施、其他部门的关系。基于这种前提编写的规程,无论是整体的编排还是内容与标题,必然不象一本专门的设计规范。之后进行了3次修订,到目前已经是第四代,尽管丰富了条文和内容,但依然没有摆脱第一代“设计技术规程”的模式。主要问题在编辑方面,规范的总体编排混乱,规范的章节标题不准确,条文中的用语存在概念模糊、逻辑混乱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特编写本纲要,以求再次修订时能完成一本名副其实的“设计规范”。本纲要供《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的修订和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的编制参考。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除应包括统一规定的前言、总则、术语和符号等内容外还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输电线路设计条件;

2输电线路路径设计;

3架空线设计*;

4杆塔及其基础设计;

5杆塔定位设计;

6输电线路附属设施设计。

*注:寿祝昌编辑校注《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中的“架线设计”均应修改为“架空线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的编制亦不外乎应包括上列内容。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不包括第5和第6项。施工图设计,第5项“杆塔定位设计”完成的设计文件包括“线路平断面图”、“线路明细表”和“交叉跨越表”。这三个文件(图纸)在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是属于总图和总表,应该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予以明确。

下面逐一对各部分内容做具体说明。

1输电线路设计条件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条件包括设计气象条件、导线截面积和电力线路的电压等级。

1.1设计气象条件

影响架空线设计和输电线路杆塔设计的气温、风、覆冰是输电线路设计的主要气象条件。气温,风和覆冰的各种组合应称为“工况”。然而设计规范历来将“工况”称做“情况”。“情况”这一称谓使得对“设计气象条件”的认知产生过严重的误解。

“工况”一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表明它是一种“设计标准”,另一层含义表明它是一种“设计条件的组合”的规定。而“情况”一词往往容易使人误解为实际可能出现的状况。“情况”一词会误导一些

用户甚至设计人员,说某年某日实际的气象条件如何,实际的气象条件组合如何,所以设计应按此考虑等等。

“设计规范”是本专业的专家,根据计算理论、设计经验和当时的国力所作的一种“约定”。它确定的是一种“设计标准”,对于安全性,限定在约定的保证率之内。那些实际可能出现的情况可以用作制定规范时的参考,却不能直接拿来作为规范的设计标准。“工况”还表明它规定了“设计条件的组合”,这些组合也是一种约定的“设计标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称为“设计气象条件”而不能简单的说成“气象条件”。

1958年第一代设计规范对设计气象条件规定9种工况。现行第四代设计规范涉及气象条件有16种工况,包括最大风工况、覆冰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平均气温工况、最高气温工况、安装工况、架线工况、雷电过电压工况Ⅰ、雷电过电压工况Ⅱ、操作过电压工况、带电作业工况、长期荷载工况、断线工况、断链工况、邻档断线工况、验算工况等。

设计规范中16种“设计条件组合”的规定,分述如下:

一“最大风速工况”风速应采用基准风速,无冰,未断线,并宜按下列要求采用同时气温:

1 最低气温为-20℃及以下地区,应采用-5℃;

2 最低气温为-10℃及以上地区,应采用+10℃。

二“覆冰(包括不均匀覆冰)工况”气温应采用-5℃,风速应采用10 m/s或15 m/s,覆冰,未断线。

三“最低气温工况”风速应采用0 m/s,无冰,最低气温,未断线。

四“最高气温工况”风速应采用0 m/s,无冰,气温+40℃,未断线。

五“年平均气温工况”风速应采用0 m/s,无冰,年平均气温,未断线。

六“安装工况”风速应采用10m/s,无冰,并宜按下列要求采用同时气温:

1 最低气温为-40℃的地区,应采用-15℃;

2 最低气温为-20℃的地区,应采用-10℃;

3 最低气温为-10℃的地区,应采用-5℃;

4 最低气温为-5℃的地区,应采用0℃。

七“架线工况”风速应采用0m/s,无冰,相应气温。

八“雷电过电压工况Ⅰ”(设计杆塔头部尺寸及检验定位后的空气间隙用)气温应采用15℃,当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其值大于等于35m/s时雷电过电压工况的风速取15m/s,否则取10m/s;

九“雷电过电压工况Ⅱ”(校验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用)气温应采用15℃,风速应采用0 m/s,无冰。

十“操作过电压工况”(设计杆塔头部尺寸及检验定位后的空气间隙用)气温应采用年平均气温,风速取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值的50%,但不宜低于15m/s,无冰。

十一“带电作业工况”风速应采用10m/s,气温应采用15℃,无冰。

十二“长期荷载工况”风速应采用5m/s ,气温应采用年平均气温,无冰。

十三“断线工况”风速应采用0m/s,覆冰,气温应采用-5℃,断线。

十四“断联工况”风速应采用0m/s,无冰,气温应采用-5℃,断联。

十五“邻档断线工况”风速应采用0m/s,无冰,气温应采用15℃,邻档断线。

十六“验算工况”是为杆塔结构设计设置的工况。工程设计中,要求按超出正常设计条件的组合进行验算时,确定为验算工况。验算工况的荷载组合系数为0.75。

各种设计涉及的工况分述如下:

一架空线设计特性曲线的4个控制工况包括:

最低气温工况、平均气温工况、覆冰工况和最大风工况。

二架空线设计有关工况包括:

最低气温工况、平均气温工况、覆冰工况、最大风工况、最高气温工况、架线工况、断链工况等。

三杆塔头部尺寸设计(塔型策划):

通过最大风工况、操作过电压工况、雷电过电压工况Ⅰ、带电作业工况等四种工况的窗口间隙圆图,确定塔头的相关尺寸。通过最高气温工况和覆冰工况确定导线最大弧垂,用以计算塔头的线间距离。通过雷电过电压工况Ⅱ计算导地线间距离,确定塔头地线支架的相关尺寸。

四杆塔结构及其基础设计有关工况包括:

最大风工况、覆冰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安装工况、长期荷载工况、断线工况、验算工况。

《设计规范》将最大风工况、覆冰工况和最低气温工况统称为正常运行工况,这是因为上述三种工况在规范中具有一些相同系数的规定。例如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正常运行工况取1.0,安装工况、断线工况、不均匀覆冰工况取0.9,验算工况取0.75。长期荷载工况是计算杆塔桡度的工况。

五杆塔定位设计有关工况:

包括最低气温工况、平均气温工况、覆冰工况、最大风工况、最高气温工况、雷电过电压工况Ⅰ、雷电过电压工况Ⅱ、操作过电压工况、带电作业工况、邻档断线工况等。

1.2导线截面积

导线的截面积是由电力系统专业提出,通过设计任务书下达于输电线路专业(或电网专业)。输电线路设计的责任是根据设计任务书对导线截面的规定,选择导线的型号,选择相应地线的型号等等。然而由于50年代电力建设总局的设计规程中规定了“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应根据传输的容量,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以后的几代《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均先入为主的保留了该条款。

导线的截面积是电力系统专业的责任,是设计任务书下达给输电线路专业的设计任务中明确规定了的内容。用不着你输电线路专业再去算什么经济电流密度,选什么导线截面。

导线的截面积是设计任务书给定了的,是属于“设计条件”。输电线路设计的责任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导线截面,在进行架空线设计之初确定导线的型号和地线的型号。

1.3电力线路的电压等级

电力线路的电压等级也是由电力系统专业提出,通过设计任务书下达的主要内容。

线路的电压关系到杆塔的规模、绝缘的等级、导线对地的距离等等。

2输电线路路径设计

与输电线路路径设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GB13618《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

GB15745《小型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安全标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等等。

输电线路路径设计与很多部门及其所属的设施或资源有关。这些部门包括:当地政府(包括乡镇政府、人武部等),市、县所属的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林业局、水利局、水务局、文物局、公安局、地质局、矿务局、电信局、铁路局、航运局、民航局、广播事业局、煤炭管理局、有色金属管理局、石化管理局、大型厂矿企业、重要军事设施、机场、电台等等。

在进行线路路径设计之前必须首先了解行将设计的输电线路的设计条件,包括电力系统规划、输电线路的起迄点、电压等级、导线截面、回路数从而确定导线的型号(及分裂型式)和地线的型号、杆塔的种类、型式和输电线路的规模。输电线路路径设计一般以架空电力线路本体专业(电力建设总局定为电气专业一直延用至今)为主,参与设计的还包括杆塔结构专业、测量、地质、水文和技经等专业。

输电线路路径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投资和电力网的运行安全。输电线路路径设计涉及的部门众多,需要对相关地域的地形、地貌、地物、地质、水文等等深入调查,充分进行方案比较,才能设计出较好的路径。然而《设计规范》和许多教材或设计手册,对于这一设计内容仅仅冠以“选线”或“路径选择”标题。这个标题不足以概括“输电线路路径设计”的性质、过程和重要性。明确“输电线路路径设计”这一内容的准确称谓,将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路径设计的水平和输电线路设计专业的发展。

路径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架空线设计

长久以来输电线路的设计文件将“架空线设计”称为“机电设计”(或“机电部分”,“机电施工图”等等)。机电设计、机电施工图这一怪异标题,是建国初期第一个做输电线路的设计院开始叫出来,各地也就先入为主的叫成了定式。后来甚至将其写入《架空送电线路设计内容及深度》之中。前苏联的阿.阿.格拉祖诺夫着《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第三编标题为“架空线路机械部分计算”。内容包括架空线的计算(第

十四章第十五章)和“架空线路电杆的计算”(第十六章)。格拉祖诺夫的这第三编的标题其实应该称为“架空线路结构部分计算”或“架空线路架空线计算和电杆计算”。杆塔设计属于结构设计,架空线设计(将电线架设于空中的设计)属于悬链线结构设计,所以统称为结构部分计算也未尝不可。格拉祖诺夫把它们称为“机械部分”实在是有些太随意了(罪魁祸首原来在此)。那么“机电设计”这一说法的由来呢,不外乎是想表达这部分设计里面做了“机械计算”,又做了“电气计算”。“机械”,源于格拉祖诺夫,“电气”,只能说这部分设计里面遵循了《设计规范》中关于架空线的电气安全距离的一系列规定。姑且不论“架空线路机械部分计算”说法的不恰当,“机电设计”是在说我们做了所谓“机械计算”还做了所谓“电气计算”,唯独没说这部分设计是“做什么用的”。指导“架空线施工”的设计文件应该称为“架空线设计”或“架空线施工图”,不能用我们在这部分设计里面“做了哪些工作”来做设计文件的标题。更何况“机电”这个词在中国工程技术界已经有普遍认同的其他含义。这种命名设计文件标题的方式,在其它专业中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架空线设计就是将电线架设于空中的设计,其中包括电线的悬链线结构设计,当然应该包括架空导线的绝缘和金具的设计以及架空地线及杆塔的接地装置设计。导线必须借助于绝缘子和金具实现其架空,所以绝缘和金具的设计应属于架空线设计。设置接地装置的目的是对架空导线防雷,接地装置设计顺理成章的也应属于架空线设计的一部分。

现行规范中的“导线和地线”、“绝缘子和金具”、“防雷和接地”以及“绝缘配合”中的部分内容,均应隶属于该部分。

4杆塔及其基础设计

这个部分除杆塔结构设计的规定外,还应包括塔型策划的相关内容。所以,规范中的“导线布置”和“绝缘配合”中关于“间隙”的规定(应冠以标题“塔头设计”)也应隶属于该部分。

国内设计领域对杆塔设计,注重杆塔结构设计计算,不重视塔型策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半是由于现行的专业分工。

从西到东横穿美国可见其普遍采用的塔型(以双回路塔为例),专业内人一眼即可看出其先进性,值得学习借鉴。

5杆塔定位设计

《设计规范》关于杆塔定位设计规定的条文,大部分列于“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章。这一章还包括线路路径设计必须遵循一些规定,例如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角的规定、线路与树木及各种设施水平距离的规定。这一章还包括电力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跨越时的其他要求和规定。五十年代“第一代规程,不只管设计,还兼管运行维护以及电力线路与其他设施、其他部门的关系。”在这一标题的章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作为设计规范,关于杆塔定位设计方面的条文,应保留于本部分;路径设计必须遵循规定应列于“线路路径设计”;其他属于架空线设计的列于“架空线设计”部分;属于杆塔设计的列于“杆塔及其基础设

计”部分。这样一来“规范”将不仅仅是“象一本真正的设计规范”,更重要的是规范将更有利于设计工作的遵循与应用。

6附属设施设计

第四代规范“附属设施”。

第四代规范为了迎合政策的要求增加了“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两章。如果按这种方式修订规范,迎合政策不知还要增加多少新章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而且各个专业的设计规范全应竞相增设这类章节。设计规范不能这么修订。不是不要贯彻“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三个代表”……,把贯彻这些政策的条文编辑到相应的章节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们再来具体看看四代规范的“14环境保护”章,其中共6条。“输电线路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定位设计中杆塔及其基础设计等章节的内容。“15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输电线路设计应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要求”“高塔防坠落措施”,完全彻底的超出了“设计规范”的范围。梳理这两章,各自只有一条空洞的口号属于本章。

修订设计规范,不宜这样。

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220kV 双分裂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 学 生:阳文闯 指导教师:孟遂民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某平丘区段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计算、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金具的选取,定位排杆,代表档距的计算,各种校验,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等。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 导线 避雷线 比载 应力 弧垂 杆塔定位 Abstract :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 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 stress arc-perpendiculer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优秀论文 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 切勿外传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最新版) 输电线路设备,是传送电能的重要通道。运行单位按有关规程对输电线路及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和监护,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并组织人员及时消除,确保我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为了线路缺陷或隐患不致遗漏,线路巡视责任人在现场将缺陷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分类,提供给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查阅处理,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特制立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一、缺陷分类 输电线路设备超出设计和运行规范标准,就是输电线路的缺陷。设备缺陷分为线路本体、附属设施缺陷和外部缺陷三类,并按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紧急缺陷三个级别进行管理。 设备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本身的缺陷。 附属设施缺陷: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及各

种技术监测设备出现的缺陷。 外部隐患:指外部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已构成某种潜在性威胁的情况(如在保护区内新建房屋、植树竹、堆物、取土、线下施工车辆作业等对线路造成的影响)。 一般缺陷:指线路虽有缺陷,但在一定期间对线路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此类缺陷应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中加以消除。 重大缺陷:指缺陷对线路运行有严重威胁,短期内线路尚可维持运行。此类缺陷应在短时间内消除,消除前须加强监视。 紧急缺陷:指缺陷已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线路事故的发生。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临时采取可以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随后彻底消除。 二、缺陷的管理 (一)缺陷处理的一般要求 1、一般缺陷:一经查到,如能立即消除,可不作为缺陷对待,如发现个别螺栓松动,当即已经用拧紧。如不能立即消除,应作为缺陷将其记录下来,并应填入缺陷记录中履行正常缺陷管理程序。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强制性条文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1.第5.0.4条: 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 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 限值dB(μv/m) 46 53 55 58 2.第5.0.5条: 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 标称电压(kV) 110~750 限值dB(A) 55 3. 第5.0.7条: 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 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 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750 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 146 146 146 155 170

2018本科毕业设计-1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设计

作为常见的小型输电线路终端,10kV变电站担负着输送电力和变压分配的重要任务,是当今社会中,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供电系统中的枢纽。由于其属于小型电路终端,设计和建立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应用广泛,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次设计主要介绍10kV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及继电保护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电气一次部分主接线,设备的选择计算。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到安全、经济和可靠性,对系统进行了短路计算和设备的选择、校验,除此之外,还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配置做了简单的闸述。在设计中绘出主线图等相关图文信息,从而完成了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和继电保护的设计。 关键词:电气设备;电流计算;电气主接线;继电保护

As a common small transmission line terminal, 10 kv substation for the important task of the power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e in today's society,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of hub and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Due to its terminal belongs to the small circuit, design and set up cost is relatively low, and widely used, 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design mainly introduces 10 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and the relay protection design. The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a part of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equipment selection calculation. In design, comprehensive considering the safety,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calibration, in addition, also for substation relay protection did simply expounds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Draw lines in the design diagram and related graphic information, so as to complete the 10 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electrical part and the design of relay protection at a time. Keywords: Electrical equipment; Current calculation;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Relay protection

500KV输电线路典型毕业设计

东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题目:长吉单回路送电线路新建工程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043班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500KV吉长送电线路工程第一耐张段总任务书 设计摘要 第一章架空线力学计算及排塔定位 第一节导线的力学计算 4-16 第二节地线的力学计算 16-28 第三节排塔定位 29-42 第二章架空线金具设计 第一节确定防震措施,绘制防震锤安装图 43-45 第二节选择线路金具,绘制绝缘子串组装图 45-47 第三章电气设计48-54 第四章杆塔结构设计 第一节杆塔荷载计算 54-63 第二节断线张力荷载计算 63 第三节安装荷载计算 63-66 第四节荷载组合 66-67 第五节 sap2000内力分析及内力验算 67-70

第五章基础设计71-77 SAP2000内力分析结果 设计总结 读书笔记 英文翻译 附录 附录一导线应力弧垂曲线 附录二地线应力弧垂曲线 附录三导线安装曲线 附录四地线安装曲线 附录五杆塔风荷载计算分段图 参考文献 1、《架空送电线路技术规程》SDJ3-79 2、《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王力中编 3、《杆塔结构及基础》刘树堂编 4、《高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东北电力学院编

5、《线路电器技术》陈化钢编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7、《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技术机械计算》周振山编 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9、《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孙传坤编 10、《送电线路金具设计》程应镗编 11、《线路运行与检修1000问》山西省电力公 晋城送电分公司编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新旧规程对

. .. .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新旧规程对比 华东电力

. .. .

. .. .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新旧规程对比 注:现正在修订的规与老规程有主要有以下不同,由于还未报送,仅供参考。 1 总则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应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条文说明: 根据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严重冰灾,为确保供电设施的安全可靠,对重要的输电线路:如重要的500kV和750kV输电线路重要性系数取1.1,使其安全等级在原标准上提高一级;对易覆冰地区的特别重要输电线路宜提高覆冰设防标准,必要时按照稀有覆冰条件进行机械强度验算。 对特殊区段:如大跨越线路、跨越主干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的跨越应采用独立耐段,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 对于运行抢修特别困难的局部区段线路,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安全设防水平。 对覆冰地区的重要线路考虑安装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并采取防冰、减冰、融冰措施。 重要性线路是指:核心骨干网架、特别重要用户供电线路等线路。 3 路径 3.0.3 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宜避开重冰区、易舞动区及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宜避开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 .. . 条文说明: 根据多年的线路运行经验的总结选择线路路径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矿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段;当无法避让时,应开展塔位稳定性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根据运行经验增加了路径选择尽量避开导线易舞动区等容。东北的、、一带,的、荆州、一带是全国围输电线路发生舞动较多地区,导线舞动对线路安全运行所造成的危害十分重大,诸如线路频繁跳闸与停电、导线的磨损、烧伤与断线,金具及有关部件的损坏等等,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因此对舞动多发区应尽量避让。 3.0.7 轻、中、重冰区的耐段长度分别不宜大于10km、5km、3km,且单分裂导线线路不宜大于5km。当耐段长度较长时应考虑防串倒措施。在高差或档距相差悬殊的山区或重冰区等运行条件较差的地段,耐段长度应适当缩短。 条文说明: 耐段长度由线路的设计、运行、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确定,并吸取2008年初雪灾运行经验,单导线线路不宜大于5km,轻、中、重冰区的耐段长度分别不宜大于10km、5km、3km,当耐段长度较长时应考虑防串倒措施,设计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串倒,例如轻冰区每隔7~8基(中冰区每隔4~5基、重冰区每隔3~4基)安排一基纵向强度较大的加强型直线塔,防串倒的加强型直线塔其设计条件除按常规直线塔工况计算外,还应按所有导地线同侧有断线力(或不平衡力)计算。 3.0.8 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限制使用档距和相应的高差,避免出现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安全度。

10kV线路典型设计

第八卷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 第一篇总论

第1章总论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依据性文件 南方电网公司关于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的编制原则和指导意见。 1.1.2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14049-1993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导线》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396-199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 绝缘选择标准》 GB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 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程》 DL/T 51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 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499 2001 《农村低电压电力技术规程》 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30 2002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Q/CSG 10012-2005 《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Q/CSG 10703-2009 《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原则》 Q/CSG 11501-2008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 1.2设计内容 10kV架空线路标准设计包括杆塔的标准设计和机电组装图及加工图的标准设计。杆塔的标准设计,即对于不同的材质、导线截面、气象、回 1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规定 - 制度大全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规定-制度大全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规定之相关制度和职责,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A.1制定线路缺陷标准为便于线路运行、检修人员以及群众护线员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并对缺陷的种类及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各输电线路运行单位...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A.1制定线路缺陷标准 为便于线路运行、检修人员以及群众护线员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并对缺陷的种类及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各输电线路运行单位应按线路的基本构成(包括基础及拉线、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防雷与接地装置以及线路通道等),分别制订出一般缺陷、严重缺陷、危急缺陷的标准。 所形成的线路缺陷标准,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组织的评审后将作为本缺陷管理办法的补充文件,并应在缺陷管理过程中认真加以执行。 A.2各类人员的责任及分工 A.2.1巡视人员 线路巡视人员是线路缺陷的主要发现者,其主要责任是: a) 按周期或需要对线路进行巡视和检查,对发现的缺陷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 b) 将现场检查到的缺陷及时汇总形成缺陷报告并上报至运行班长; c) 对已经过检修(处理)的缺陷负责检查验收。 A.2.2线路专责人 线路专责人是线路缺陷的主要审查、分析、处理者,其主要责任是: a) 接受线路运行班(运行工区)送来的缺陷处理传递单(简称“缺陷单”)并进行审查与分析; b) 下达缺陷处理意见给检修班(检修工区);若受理到不能自行安排处理的危急、严重缺陷时,应及时向本单位生产主管领导或上级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c) 对处理后的缺陷,负责通知运行班(运行工区)进行检查或验收; d) 建立和填写缺陷记录。 A.2.3检修人员 线路检修人员是线路缺陷的主要消除者。主要责任是: a) 在获得线路检修班(检修工区)下达的缺陷处理通知后,按“缺陷单”上线路专责人提出的处理意见对缺陷实施消除工作; b) 对已处理好的缺陷,应及时向检修班(检修工区)负责人报告。 A.3缺陷的分类和分级管理 输电线路的缺陷分为线路本体缺陷、附属设施缺陷和外部隐患三类,并按一般缺陷、严重缺陷、危急缺陷三个级别进行管理,具体缺陷划分的方法和定义可参照《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第十章输电线路缺陷管理”的规定办理。 对不同级别缺陷的处理时限,应符合如下要求: a)一般缺陷的处理,最迟不应超过一个检修周期; b)严重缺陷的处理,一般不超过一周(最多一个月);c)危急缺陷的处理,通常不应超过24小时。

毕业设计输电线路

毕业设计 题目:输电线路概述 目录 前言。。。。。。。。。。。。。。。。。。。。。。。。。。。。。。。。。。。。。。。。。。。。。。。。。。。。。。。。。。。。。。。。。。3 概述。。。。。。。。。。。。。。。。。。。。。。。。。。。。。。。。。。。。。。。。。。。。。。。。。。。。。。。。。。。。。。。。。。4 配电线路规划。。。。。。。。。。。。。。。。。。。。。。。。。。。。。。。。。。。。。。。。。。。。。。。。。。。。。。。。。。5

电杆。。。。。。。。。。。。。。。。。。。。。。。。。。。。。。。。。。。。。。。。。。。。。。。。。。。。。。。。。。。。。。。。。。6 架空配电线路杆位的确定。。。。。。。。。。。。。。。。。。。。。。。。。7 电杆埋深。。。。。。。。。。。。。。。。。。。。。。。。。。。。。。。。。。。。。。。。。。。。。。。。。。。。。。。。。。。。。。8 架空导线。。。。。。。。。。。。。。。。。。。。。。。。。。。。。。。。。。。。。。。。。。。。。。。。。。。。。。。。。。。。。。9 拉线。。。。。。。。。。。。。。。。。。。。。。。。。。。。。。。。。。。。。。。。。。。。。。。。。。。。。。。。。。。。。。。。。11 横担与绝缘子。。。。。。。。。。。。。。。。。。。。。。。。。。。。。。。。。。。。。。。。。。。。。。。。。。。。。。。。。11 线路的施工步骤。。。。。。。。。。。。。。。。。。。。。。。。。。。。。。。。。。。。。。。。。。。。。。。。。。。。。。。12 线路的运行与维护。。。。。。。。。。。。。。。。。。。。。。。。。。。。。。。。。。。。。。。。。。。。。。。。。。。。。13 其他配电装置。。。。。。。。。。。。。。。。。。。。。。。。。。。。。。。。。。。。。。。。。。。。。。。。。。。。。。。。。14 前言: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电厂与电力用户之间输送电能与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包括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它担负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电已经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一些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大幅度跨越,也促进了电力行业有了稳定的提升。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

输电线路现场运行规程

架空送电线路现场运行维护规程 2012年 1

目录 引用规程、标准、规范…………………………………………………………………架空送电线路运行维护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设备基本情况………………………………………………………………… 第三章架空送电线路运行维护……………………………………………………… 第四章架空送电线路运行标准……………………………………………………… 第五章巡视与检查…………………………………………………………………… 2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对线路的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工作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 运维的35kV、110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 2 引用规程、标准、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国家电网安监〔2005〕145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国家电网生〔2004〕634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生〔2006〕57 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评价标准》国家电网生(2006)935号《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生〔2004〕641 号《预防 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 国家电网基建〔2005〕172 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国家电网生技〔2005〕173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检修规范》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 号《110(66)kV~500kV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生技〔2005〕389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 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国家电网安监〔2005〕611 号《国家电网公司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电网生〔2006〕356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电网生〔2006〕364号)《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修订版) 国家电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查评依据 DL5009.2--200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工程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DL/T 5146-2001 35kV-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程 DL/T5168--2002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DL/T741-2001 架空线路运行规程 GB 50233-2005 (66)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

10kv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2

10kv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 随着配电网的飞速发展,供电区域被树木覆盖,严重的腐蚀、台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向,使配电网的可靠性面临新的困难。受到自然界对配电网构成的这种或那种威胁,从而产生了分裂架空绝缘导线。架空绝缘导线与普通架空裸导线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可解决常规裸导线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价格又比地埋电缆便宜得多,因此,在配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架空绝缘导线的主要特点 (1)绝缘性能好。架空绝缘导线由于多了一层绝缘层,比裸导线优越的绝缘性能,可减少线路相间距离,降低对线路的支持件的绝缘要求,提高同杆架设线路的回路数。 (2)防腐蚀性能好。架空绝缘导线由于外层有绝缘层,比裸导线受氧化腐蚀的程度小,抗腐蚀能力较强,可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3)防外力破坏。减少受树木,飞飘金属膜和灰尘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减少相间短路及接地事故。 (4)强度达到要求。绝缘导线虽然少了钢心,但坚韧,使整个导线的机械强度能达到应力设计的要求。 2 架空绝缘导线的规格 (1)线心。架空绝缘导线有铝心和铜心两种。在配电网中,铝心应用比较多,主要是铝材比较轻,而且较便宜,对线路连接件和支持件的要求低,加上原有的配电网也以钢心铝绞线为主,选用铝心线便于原有网络的连接。在实际使用中也多选用铝心线。铜心线主要是作为变压器及开关设备的引下线。 (2)绝缘材料。架空绝缘导线的绝缘保护层有厚绝缘(3.4mm)和薄绝缘(2.5mm)两种。厚绝缘的运行时允许与树木频繁接触,薄绝缘的只允许与树木短时接触。绝缘保护层又分为交联聚乙烯和轻型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的绝缘性能更优良。常用的lOkV架空绝缘导线如表1所示。 3 架空绝缘导线的敷设方式 (1)单根常规敷设方式。这种架设方式就是采用目前裸导线的常规水泥电杆、铁附件及陶瓷绝缘子配件,按裸体导线架设方式进行架设,比较适合于老线路进行改造和走廊较充分的区域。 (2)单根敷设采用特制的绝缘支架把导线悬挂,这种方式可增加架设的回路数,节省线路走廊,降低线路单位造价。 4 架空绝缘导线应用区域 (1)适用于多树木地方。裸导线架设的线路,在树木较多的地段,往往线路的架设和维护与绿化和林业产生很大的矛盾。采用架空绝缘导线可减少树木的砍伐(架设初期及运行维护阶段),解决于许多难题,与绿化、林业等部门的矛盾也减少,保护好了生态环境,同时美化了市容,而且降低了线路接地故障。 (2)适用于多飞飘金属灰尘及多污染的区域。在老工业区,由于环保达不到标准,金属加工企业,经常有飞飘金属灰尘随风飘扬。在火力发电厂、化工厂的污染区域,造成架空配电线路短路、接地故障。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是防止lOkV配电线路短路接地的较好途径。 (3)适用于盐雾地区。盐雾对裸导线腐蚀相当严重,使裸导线抗拉强度大大降低,遇到刮风下雨,引发导线断裂,造成线路短路接地事故,缩短线路使用寿命。采用架空绝缘导线,能较好地防盐雾腐蚀。因为有了一层绝缘层保护,可减少盐雾对导体的腐蚀,延缓线路的老化,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 (4)适用于雷电较多的区域。架空绝缘导线由于有一层绝缘保护,可降低线路引雷,即

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944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管理制度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目的 覆冰是危害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对线路安全运行危害极大。为保证处于重冰区架空输 电线路在覆冰季节能安全、优质运行,特制定本制 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供电局所属各职能部门、工作 站及变电站。 3. 术语 重冰区:指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达20cm及以上的

输电线路段。 4. 相关知识 4.1 覆冰的成因 每年的冬末或初春季节(气温在零下五度左右),或者在降雪或雨雪交加的天气里,在架空线路的导线、避雷线、绝缘子串等处均会有冰、霜和湿雪混合形成的冰层。形成原因是暖气团爬至冷气团之上,其所含的大量水分在爬升过程中,不断地冷却凝结形成雾和毛毛雨。随着高度的增加和气温的降低,逐渐形成了冷却水滴、雪花和冰晶,当颗粒过大即开始下降,接近电线、树木或地面形成雾淞、雪淞或冻雨,并且越结越厚形成了覆冰。 4.2 覆冰的种类 根据线路覆冰时的气温、风速、水滴直径等将其分为四类:雨凇、混合淞、雾凇积雪。

35kV-110kV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技术要求

35kV-110kV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 技术要求 说明书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〇年六月

目录 1 总论 (1) 1.1 目的和原则 (1) 1.2 设计依据 (1) 1.2.1 主要规程规范 (1) 1.2.2 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规定 (2) 2 主要设计原则 (2) 2.1 设计气象条件 (3) 2.2 导线和地线 (3) 2.3 绝缘配合及防雷保护 (4) 2.4 塔头布置 (8) 2.5 联塔金具 (8) 2.6 杆塔设计一般规定 (9) 2.7 杆塔规划 (9) 2.8 杆塔荷载 (10) 2.9 杆塔使用材料的原则和要求 (10) 附录 1 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及模块划分和编号 附录 2 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修订模块主要技术条件 附录 3 联塔金具标准件图例 附录 4 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模块杆塔规划使用条件 附录 5 输电线路通用设计钢管杆制图和构造规定

1 总论 1.1 目的和原则 目前,输电线路设计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即将颁布实施。为进一步深化标准化建设,公司组织开展本地区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110kV 线路部分)修订和应用工作。 本次修订充分借鉴已有的成果,应用即将颁布执行的新版设计标准,应用“两型三新”、全寿命周期设计、高强钢等新技术、新材料。 为了满足通用设计成果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的要求,公司颁布制定了《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修订主要设计原则及模块划分和编号》。 1.2 设计依据 1.2.1 主要规程规范 《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 《重覆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440-2009) 《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16434-1996)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2008) 《铝包钢绞线》(YB/T124-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高海拔污秽地区悬式绝缘子片数选用导则》(DL/T562-1995)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规范(最新版)

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规 范(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54

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规范(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管理,提高巡视质量和效率,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结合公司通道运维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通道运维巡视工作坚持“责任到位,预防为主,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着重提升工作质量。 第三条通道运维巡视是指根据线路通道环境特点和现存隐患发展情况,确定通道巡视的周期及内容,及时掌握通道环境隐患动态情况及线路异物搭挂缺陷,有效落实隐患管控措施。 第四条通道运维巡视工作主要包括状态信息收集,确定巡视工作内容及周期,优化工作计划,质量评价及考核等内容。

第五条本规范对通道运维巡视管理职责、工作内容及标准、质量评价与考核等提出要求,适用于公司35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公司运维检修部是通道运维巡视工作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根据行业标准及公司相关制度要求,制定通道运维巡视规范。 2、负责监督检查、统计分析、评价考核各单位通道运维巡视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组织开展工作业务交流与培训,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应用。 第七条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负责配合公司运检部开展相关工作,主要职责是: 1、协助公司运检部开展通道运维巡视总结分析、监督评价等工作。 2、配合推广应用通道运维巡视的新技术、新装备。 第八条各通道运维单位主要职责:

10kV配网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方案 穆巍

10kV配网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方案穆巍 发表时间:2020-04-13T17:12:26.72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作者:穆巍[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10kV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对10kV输电线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就需要重视整个10kV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提高线路工程的设计质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4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10kV输电线路的设计质量对10kV输电线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就需要重视整个10kV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提高线路工程的设计质量。 关键词:10kV配网输电线路;规划设计 引言 我国电网工程建设速度逐年加快,10kV输电线路是电网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因此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与电网输电质量密切相关。电网工程建设中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综合分析,从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多个角度对输电线路进行整体评价,另外在输电线路设计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复杂多样的环境因素会对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设计10kV输电线路时要把控好设计控制要点才能做好10kV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 110kV配网输电线路设计概述 目前,虽然配电网建设日益完善,但电力需求不断加大。10kV配电网是输电线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能源消耗量大、资源短缺的问题,使用能源时需要以节能环保为主要的发展目的,以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使用电力能源时,应该加强10kV配电网输电线路的建设力度。规划输电线路时,应该秉承科学的设计原则进行规范性设计,必须从根本上重视输电线路规划中设备的安全管理。根据设备的室内温度对施工设备的温度进行调节和确定,使设备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都能在合理的范围内。确定湿度时,需要根据施工的环境进行确定,以从根本上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设备质量。对10kV配电网输电线路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严格把握设计要点,进行针对性地设计。选择合理的线路,对杆塔高度进行正确地设置、对气候条件进行预先地分析等,以保证10kV配电网输电线路规划设计的可行性。 210kV配网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方案分析 2.1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 选择路线的主要依据是进出口路线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路线符合国家政策议程和实地条件。选择路线的过程应考虑到经济、安全及便利等方面的因素。在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过程中,通过选定的线路地形图(列出了具体路线、终点站及中间点的位置)了解多层面的地形特征,并列出了地理位置图。在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对城市规划、军事设施、地下采矿及水利设施规划等产生影响,并确保以起点尽可能短的原则顺利完成工程。 2.2确定杆塔搭建设计的位置和施工设计方案 杆塔基础设计工作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整体10kV输电线路的建设质量。在杆塔搭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10kV输电线路的实际组成结构,确定杆塔施工的工期、线路输送范围。根据杆塔设计的标准,充分掌握历史资料,仔细考察设计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实际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为了减少杆塔施工建设事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进行开挖设计工作时,为了提高岩石结构的整体性,相关设计人员应对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地形和地质的勘测,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开挖。在浇筑设计工作中,浇筑基础和浇筑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选择原材料时,浇筑基础使用的原材料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选择施工现场附近的砂石料作为原材料。开挖杆塔时,确保基坑内水全部排出,确保杆塔基础在低下水位下,合理设计排水工作,避免基坑内部出现坍塌或者下滑的情况。另外,一定要做好回填设计,充分考虑回填土的密度,保障基础浇筑工作顺利开展。 2.3输电线选型设计 电缆是电力传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特别是在大型的电气工程中,对于10kV输电线路的设计必须仔细考虑10kV输电线和地面线的选择。导电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综合各种不同的传导材料,并对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此外,10kV输电线和地面线必须具有抗震能力和强大的机械复原力,以满足各种日常电力供应需求。 2.4正确设计绝缘配合 因为高海拔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气候变化与低海拔地区存在较大区别,所以在设计电力工程10kV输电线路时,绝不要直接套用低海拔地区提供的绝缘配合数据和工艺技术,而是要经过实地试验测量,明确与当地建设相符的绝缘配合参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电力工程10kV输电线路中线路运行安全。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10kV输电线路中的绝缘配合设计,必须要结合电网中获取的工作电压与过电压、保护设备的特点等进行研究,并整合分析运行维护费用支出、工程投资等方面,以此从基础上实现安全、经济且高质量供电的发展目标。了解当前电力工程10kV输电线路中绝缘配合设计情况可知,必须要分析以下两点:①线路绝缘子的型式与绝缘子串中绝缘子片数的选择;②导线对杆塔的空气间隙距离。同时,还要结合正常状态下的工作电压、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及雷击跳闸率等进行研究,确保其与绝缘水平相符。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在选择绝缘子或导线对杆塔空气间隙的选择时必须要以工频工作电压为控制因素。另外,高海拔地区的耐雷水平要低于平原地区,而雷击跳闸率却高于平原地区,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要做好特殊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工作。 2.510kV输电线线路防雷设 10kV输电线路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线路的防雷设计,防雷设计工作对保障线路工程的供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防雷设计工作中,要做好以下方面的注意:首先要做好对避雷针的优化设计,针对10kV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应该做好避雷针的设计,应该采用双避雷线的方式,并有效控制雷电落点,将雷击次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与此同时,要针对10kV输电线路的避雷线和相应的10kV导向间做好垂直设计工作,有针对性的选择和使用带有避雷功能的避雷针,更好的提高避雷效果;另外要将10kV输电线路的整体线路距离进行有效控制,将其控制在 38m 的水平距离内,这对于防雷设计性能和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足够的距离能够有效减少雷击的次数,从而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 10kV输电线路往往会经过一些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区域,在部分山地环境中,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10kV输电线路很容易在雷雨天气出现相应的雷击事故,影响电力传输。所以进行线路防雷设计,应该加强学习和总结更多的经验,引进和融入更加先进的防雷技术,更好的发挥出整个10kV输电线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输电线路设计开题报告(苍松教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宋立明学号:1003580123 专业:土木工程(输电方向) 设计(论文)题目:220KV双回路吉林至长春送电线路设计 第一耐张段工程 指导教师:鞠彦忠(教授) 2014 年3月 3 日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国内外现状及水平1.课题来源: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检验。本课题来源于吉林至长春的地区某一段220KV 线路工程 2.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 1设计目的: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我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毕业设计受到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阅读参考文献,收集、运用原始资料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规范、手册、产品目录,选用标准图的技能,从而提高设计计算及绘图应用的能力。 2意义:输电线路的工程设计是设计单位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和生产管理等部门的意见进行设计。输电线路设计是贯彻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对以往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成果和建设经验的广泛吸纳,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和借鉴,是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3.发展前景 在今后的输电线路发展中,将有以下几个特点: (1)深入贯彻集约化管理思想,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材料规范; (2)控制造价,降低输电线路建设和运行成本; (3)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设计、评审、材料加工的进度;方便集中规模招标,方便运行维护。 4.国内外现状 (1)西电东送工程 中国大部分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负荷增长迅速。开发西部的水电和火电基地,实行“西电东送”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近十年来,山西、蒙西火电基地向京津唐电网送电,葛洲坝水电站通过±500kV直流线路向上海送电,南方互联电网将天生桥水电站和云南、贵州的水电送往广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