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萄酒旅游市场现状与思考_戴玉芳

葡萄酒旅游市场现状与思考_戴玉芳

葡萄酒旅游市场现状与思考_戴玉芳
葡萄酒旅游市场现状与思考_戴玉芳

消费日报/2007年/12月/13日/第B03版

市场

葡萄酒旅游市场现状与思考

葡萄酒旅游网CEO 戴玉芳

世界葡萄酒大范围的过剩,促使各国葡萄酒商会非常重视产区葡萄酒旅游宣传与开展、花大气力组团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精致高雅的葡萄酒展会、品尝会、推广会,让葡萄酒爱好者、游客和媒体宣传人员在亲历与品味中记住酒庄品牌、了解产品特色、宣传美景美酒美食。我国葡萄酒产业也应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葡萄酒营销经验,寻求更广阔和更实际的宣传方式和销售渠道。

1.我国葡萄酒旅游市场现状

目前,国内虽然20多家葡萄酒庄/酒厂已有葡萄酒旅游开发规划,但真正按常规配备专职接待部门、专业导游、品酒室的不过10家,有配餐、住宿接待能力和互动娱乐项目的更是寥寥无几,且酒庄旅游大多是单打独斗状态,游客只有与酒庄直接联系预约方能成行。这种葡萄酒旅游资源的闭门自守导致了大部分获得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酒企只赚个吆喝的现状。

2.我国葡萄酒旅游资源分布

葡萄酒旅游在2005年已得到了长足发展,各葡萄酒产区酒庄/酒厂相继打出葡萄酒旅游牌。

山东产区:烟台张裕是我国开展葡萄酒旅游最早的葡萄酒厂,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和张裕?卡斯特酒庄。据张裕旅游公司总经理于波介绍,经过最近二三年的快速发展,张裕酒文化博物馆2005年以近20万的游客流量和1400万元的旅游收入让张裕尝尽了葡萄酒旅游领头羊的甜头,张裕集团相继开业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中国国际葡萄酒博物馆和正在建设的烟台国际葡萄酒城之窗,以及尝试开展的张裕酒文化一日游等多种形式吸引游客的方式,见证了我国葡萄酒旅游率先发展的成效;

于今年9月揭幕的中粮集团?南王山谷君顶酒庄,致力打造以葡萄酒生产为核心,涵盖优质酿酒葡萄苗木研发和种植、葡萄酒文化推广、世界顶级葡萄酒交流、葡萄酒主题休闲旅游、会所及专卖店经营等的产业集群,开启了东方葡萄酒的传奇之旅。

青岛华东百利酒庄是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新建的葡萄酒文化综合服务楼已投入使用;烟台瑞事临酒庄2005年秋季葡萄采摘季节正式推出葡萄采摘及酒庄旅游项目;龙口南山庄园依托南山旅游对外宣传酒庄之旅;在养马岛已开工伊斯顿酒庄规划以葡萄酒生产、休闲旅游为重点……

河北产区:位于昌黎的中粮长城华夏庄园,国家首批工业旅游示范景点、国家3级旅游景区,有亚洲最大的地下酒窖和名人珍藏酒窖,华夏庄园的品味之旅是京城周边酒庄旅游的亮点;

朗格斯酒庄自建设期就规划酒庄集酿酒、品酒、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通过展示高档葡萄酒的整个生产过程,宣传葡萄酒文化,引导消费者正确了解、认识葡萄酒,理性消费葡萄酒;耿氏私人酒堡、怀来中法庄园、德尚庄园、沙城长城……

北京:龙徽葡萄酒今年的葡萄酒博物馆开馆、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波龙堡绿色招牌葡萄酒……

云南:免费葡萄酒之旅和餐厅、与国际盛名的青年施舍联合营销等配套服务为米勒的云南红酒庄打开了葡萄酒旅游畅通之门;已投产的太阳魂欧式酒庄就建在普者黑风景区;德钦澜沧江畔百年历史的茨中村自酿葡萄酒、古老教堂和传奇葡萄园……

山西怡园酒庄多年来一直坚持亲历体验葡萄酒文化的宣传方向,邀请国内外名人和葡萄酒爱好者到酒庄享受葡萄酒与美景、美食的亲和魅力,对游客实行预约参观已有几年历史……

宁夏玉泉葡萄庄园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已开辟多条葡萄酒之旅线路供游客选择,计划加大投入解决游客在庄园景区的交通、住宿及餐饮问题……

新天国际酒业龙据新疆号称拥有世界最大的葡萄园,已成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旅游规划有待有识之士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天津王朝葡萄酒传出消息,规划建设一座具有法国葡萄庄园风格的“王朝城堡”;汉沽区茶淀镇葡萄酒博物馆……

3.葡萄酒与旅游横向联合的思考

葡萄酒庄/酒厂大都建在风景美丽的城镇边缘地带,集工业旅游的知识性与农业旅游趣味性于一身,葡萄园风光、葡萄酒风情一直是人类崇尚绿色和自然的向往。有前瞻性的旅行社如能顺应这个潮流,及时开展葡萄酒庄/酒厂、葡萄园、葡萄酒展旅游,在推广的游程中加入葡萄酒旅游项目,通过参观和品尝,游客必定能在游览中增进对葡萄品种、产区以及葡萄酒特点的认知程度,旅行社增加了新的服务项目,无疑是为游程添加了精彩。

葡萄酒旅游范围的拓展与利用是不容忽视的资源:每年在我国各地大中城市都轮番举办规模不一的葡萄酒专业展览会和品尝推广会,如果举办展会、酒会的组织者不再局限于酒业内宣传,而是重视与当地旅行社的游程安排上沟通,不仅为展会招揽了参观客户,又宣传了葡萄酒文化,这是游客、旅行社、参展商、葡萄酒业和展会举办方实现共赢的利好举措。

葡萄酒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葡萄酒旅游这个新的旅游亮点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就需要政府发挥有形之手来加以推动和实施。只要政府发挥在组织协调、规划制定、政策引导、环境建设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葡萄酒旅游一定会大放光彩。

国内葡萄酒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据估计,在未来五年中,中国葡萄酒生产量将达到5000万箱(9升装),而在未来十年中,则可升至1亿箱。 Summergate精品葡萄酒公司的IanFord在于香港举行的葡萄酒前景大会上称,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中,进口产品占了2300万箱,而2010年该数值则仅为1650万箱。 ASC精品葡萄酒公司的首席执行官DonStPierre二世称,目前,进口葡萄酒在葡萄酒市场上所占比例为16个百分点,在过去四年中,该种葡萄酒的进口量增加了六成。 但StPierre警告说,由于中国葡萄酒的分销及管理方式都有问题,目前随着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敬业精神渐衰“的问题也显现了出来。这就造成了走私葡萄酒的大规模兴起以及假酒事件的增加。 Ford说,自2006年以来,葡萄酒进口商数量增加了两倍,但要跟上葡萄酒,特别是中国进口葡萄酒的需求量还很吃力。 StPierre说,中国葡萄酒市场既“杂乱”又“令人困惑”,而葡萄酒市场正在努力游说政府为管理中国境内的葡萄酒控制及分销,制定更加严厉的制度规定。 但他表示,中国政府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假冒葡萄酒引起的健康问题更是它们关注的重点。StPierre预计在未来1年至18个月内中国政府将进行干预。特别是围绕引进对进口葡萄酒数量而非价值征税,以防止走私的做法,与类似美国和新加坡实行的税收制度很相似。 Ford称,中国葡萄酒市场被分裂称了“开放型市场”及“封闭型市场”两部分。开放型市场,通过已有的葡萄酒分销商,进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覆盖了所有葡萄酒供应的传统

领域。封闭的市场则是由大量本地葡萄酒商组成的,这些葡萄酒商的供应、库存、运输以及组织标准都比较低。他预计,有40%的葡萄酒将流经“开放型”市场,而其余60%的葡萄酒将被投入“封闭式”市场,主要包括当地的葡萄酒产品。 StPierre称,如果当地葡萄酒市场再不提高标准的话,很有可能在与外国葡萄酒商的竞争中失去更多的市场份额。Ford也对敦促中国葡萄酒行业负起应负的任务的观点表示赞同。但他也预计,未来国际葡萄酒生产商将会迎来更多的机会,获得巨大的利润。 在中国10大最有人气的葡萄酒销售国分别是(按降序排列):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智利,阿根廷,新西兰,葡萄牙,南非。Pierre二世称,法国市场的葡萄酒销售量为760万箱。 他估计,目前中国有大约两万名葡萄酒进口商和分销商。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Alice 世界酒都网欢迎您https://www.doczj.com/doc/f713879105.html,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_______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_______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2021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域性会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区域性或地方培育起来的会展旅游方面,成功举办了(或连续举办)安徽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安徽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和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基于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旅游浅议

基于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葡萄酒旅游浅议 一、葡萄酒旅游的定义 国内外对于葡萄酒旅游的基本定义是“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巡游葡萄种植园、葡萄酒酒庄、参加葡萄酒节以及品尝和体验本地区葡萄酒品质为目的的葡萄酒展示活动。” 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葡萄酒旅游应当定义为一种与葡萄酒及葡萄酒相关产品为主要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葡萄酒、美食、旅游以及艺术是葡萄酒旅游的核心产品。 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 (一)宗教神话 除中西方葡萄酒进展历史不同之外,宗教神话的不同也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因为葡萄酒是酒精饮料,所以适量饮用会让人兴奋喜悦,大量饮用则会心智狂乱。因此,《圣经》中推崇信徒引用葡萄酒,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则严格禁酒,佛教也严格禁酒,但是中国的道教却不反对饮酒,只是反对酗酒而已。 西方葡萄酒文化受到宗教神话影响深远,但是对于中国葡萄酒文化而言,则影响不大。所以在中国的葡萄酒旅游地往往会出现教堂之类的建筑,或者是借助建筑等来强调自身与西方尤其是法国葡萄酒文化之间的关联。例如云南弥勒红酒庄就建有法邑基督圣恩教堂,为了强调其与法国传教士两百年前带来的法国葡萄品种的关系。究竟葡萄酒属于舶来品,所以这种模式的葡萄酒旅游实际上也是在模拟西方文化。 (二)饮食文化

西方较开放和个性化,并且因为其自由的游牧和还想文化,都对葡萄酒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肉、蛋、奶是西方饮食结构中主要成分,葡萄酒可以帮助其中的高脂肪和蛋白汲取,适量饮用可以降低高血压、血脂等问题的出现。所以葡萄酒成为佐餐必备。因此西方饮食文化带领着葡萄酒进展壮大,所以西方人对葡萄酒颇有研究。更加注重品酒的过程。 中国作为农耕国家,自给自足。尽管已有上千年种植葡萄的历史,但是因为葡萄酒从西域传入,所以被称作“胡酒”。所以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以及白酒文化的作用下,形成了特别的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国的饮食结构较为合理,所以酒只起助兴作用,并非每日必备。此外,中国价值观倾向于集体主义,所以酒的作用是用来烘托气氛,但是葡萄酒却是给人曲高和寡的感觉,所以无法达到白酒烘托气氛的目的。并且价格较贵,一般聚会不会采纳, 这些都是葡萄酒在中国进展的阻碍。但是近年来因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深入,并且处于养生角度,中国对于葡萄酒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三、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区别 因为葡萄酒起源的原因,所以西方葡萄酒旅游进展较为成熟,因为西方葡萄酒庄的灿烂历史文化。并且法国是世界公认的葡萄酒王国。以法国为例,法国历史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葡萄酒文化,可以说法国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生活都离不开葡萄酒。法国的葡萄酒庄文化源于教会,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葡萄园,这些葡萄园的存在已经上千年,具有浓厚的宗教以及历史沉淀,所以后来人们说,喝法国葡萄酒能够体会到身处天堂的感觉。因为这种深厚而文化积淀,去法国葡萄酒庄旅游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沧桑轮回,从而加深对葡萄酒精髓的理解。这些体验也许只是因为那些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古堡,也许是那些与庄园年龄相同的葡萄老树,也许只是古老的手工作坊。拉菲庄、拉图庄、玛哥庄、红颜容庄以及木桐酒庄这五个庄园是法国最为具有代表的酒庄,这些酒庄要么是具有伟大的历史,要么是出产宫廷用红酒,或者是出产最为顶级的葡萄酒,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让旅游者震撼和仰慕的原因。即便不去这五大酒庄,其他不太出名的酒庄也必定都拥有本身与生俱来的传奇故事。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葡萄酒旅游仅仅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并且进展缓慢,近几年才开始稍作提速。尽管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从葡萄酒旅游的目的地――葡萄酒庄来看,历史最长的张裕葡萄酒庄也不过是19世纪末成立的,到日前为止只不过有100多年历史。并且葡萄酒旅游也只不过近年来才开始进展,所以中国的葡萄酒庄并不具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中国的葡萄酒旅游自然没有西方国家的历史韵味。葡萄酒庄的建筑园林设计上一般是采纳欧式园林景观,例如张裕;或者是像云南红酒庄一样是融合中西的风格。在葡萄酒旅游的巡游中,游客一般只是走马观花般参观酒厂、酒窖以及文化中心,然后就被带进了葡萄酒销售中心,这个过程太过简单,游客并没有真正理解葡萄酒文化,酒厂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贵阳六中 2012年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学科:地理 课题名称:旅游 学籍号: 141011060476 班级:高二(3)班 姓名:覃羽健 指导老师:张莉 贵阳六中教科处制表

摘要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是符合贵州发展现状的支柱型产业,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与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基础条件与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内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十八大会议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报告,这些趋势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氛围与发展机遇。本文着眼于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建议,因地制宜,促进发展 关键词: 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十字路口”。贵州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旅游景点较多,但从总体上看,目前贵州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起步期,由于受观念、资金、市场和人才多个瓶颈的约束,景区开发与管理理念相当落后,基础条件和市场推广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不过也不乏优秀的发展成绩:2011年,贵州省旅游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所以,要实现贵州省旅游业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必须进行深度的“开发、开放”,尤其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大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联盟力度,引入外来资本,全面提升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xx葡萄酒行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葡萄酒行业的现状 在我国,葡萄酒的产销情况虽然不如白酒的啤酒,但从2000年开始,伴随着新一轮消费升级大潮的来临,葡萄酒行业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出现变化,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出现上升,葡萄酒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1至2005年葡萄酒产销量增长一倍。2006年葡萄酒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 全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 129.52亿元,同比增长 25.04%,利润总额达到 13.53亿元,同比增长 19.60%。2006年葡萄酒的产量 49.5万千升,与2005年的 43.4万千升相比上升 14.1%。 2007年1-5月,国内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长 15.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规模上,企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同比提高 1.6个百分点,税前利润同比增长 18.4%,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葡萄酒进口量增幅虽大,但小包装酒进口总量仍不足国内总产量的7%。 截止

2009年10月xx葡萄酒产量达到 7.10亿升,同比增长 18.13%。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9年1-8月葡萄酒制造业的收入为 153.24亿元,同比增长 14.02%。 2010年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无论生产、进口、营销、流通、投资,以及对葡萄酒的理解、热爱和消费程度上,都有着空前的非凡表现。2010年1—8月份葡萄酒产量为 63.59万千升,同比增长15%;2010年1-9月份葡萄酒进口量为 20.18万千升,较09年同比增长了67%。这种坚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球葡萄酒业带来了狂躁、欣喜和希望。随着国外葡萄酒不断递增式的涌入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更加催化成熟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尤其在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后,中国俨然开始了葡萄酒大业的鼎盛时期。 在我国葡萄酒发展保持良好发展的同时,一批葡萄酒企业也纷纷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500多家葡萄酒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以张裕、王朝、长城等为龙头的一线葡萄酒品牌。几大品牌占据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集中度进一步增大,近期内这种态势仍将保持。目前,国内葡萄酒品牌张裕、长城、王朝的葡萄酒产量,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50%左右。 同时张裕、长城和王朝的销量占50%的市场份额。利润总额更是占到行业的67%。 王朝、张裕、长城三家国产品牌通过超市等多渠道的扩张,已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臵。未来,这三家独大的局面还将延续。 二、葡萄酒行业的问题 (一)发展问题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围绕临沂市旅游业发展课题,对xx年我县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县旅游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根 本动力,以“作好山水文章,实现红绿结合,挖掘文化底蕴,打造休闲乐园”为总体目标,以苍马山旅游度假区、冠山仙境旅游区、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三个旅游开发项目为工作重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一)临沭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二)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已发展AAA级旅游区2家,AA级旅游区3家,三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4家,二星级餐馆2家,旅行社4家;评定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商业步行 街)1处;新开工建设4星级酒店(临沭国际大酒店)和地方特 色小吃一条街各1家;新增花卉旅游示范点1个;xx年接待国内外 游客60.35万人,旅游总收入687.88万元,占GDP比重0.052%,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增加至3000余人,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 持证导游20人。旅行社xx年以前全部是向外地发团业务,xx年实 现地接业务“零突破”,今年已地接游客218个团队,8000余人, 其中首个最大团队500余人。

(三)营销促旅逐步升温。苍马山景区和冠山景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临沭京鲁新春文化庙会”、“冠山旅游区新年祈福”等活动;特别是近期成功举办了“日照、连云港—临沭一日游”旅游推介会,为临沭引来大批游客;县旅游局制作了《临沭旅游》专刊,目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报道,策划并实施的《沂蒙晚报》沂蒙湖专栏“临沭旅游文化”系列报道,已连续9个月刊登文章40余篇,对宣传临沭、促进临沭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加快苍马山、冠山和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的开发进度,在挖掘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打造新、奇、特项目。苍马山旅游区的鸟语林打造为童话世界,鸟类王国;欢乐谷的飞行塔为国内第一台,过山车、欢乐风火轮、植物迷宫等为鲁苏北仅有。冠山风景旅游区的长春观道教文化、绿色文化、泉水文化都独具特色,“冠山仙境,福地洞天”更是充满康体休闲之韵味。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作为全市“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红色文化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打品牌是“滨海根据地,少奇沂蒙情”。目前,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争取六月底开园。 xx年2月份与临沂客商签订冠山景区旅游开发协议书,目前,总投资已达6000万元。浙江森禾集团分别投资8000万元和2.5亿元建设森禾花卉旅游示范园区和临沭国际大酒店。启动红石湖景区开发,已拆迁60户,房屋还建和红石湖景区建设共计划投资10亿元。规划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国内外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状况浅谈

国内外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状况浅谈 一、全球葡萄酒得进展历程 关于葡萄酒得起源,众讲纷纭.美国考古学家曾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得一个石器时代晚期得村庄里,挖掘出一个饮用葡萄酒得罐子,这表明人类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差不多开始饮用葡萄酒了.另据史料记载,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 是随着旅行者和新得疆土制服者得足印传播开来得.海上传播途径要紧以小亚细亚和埃及为起点,在到达希腊及其诸海岛之前,先流传到希腊得克里特岛,再经意大利得西西里岛,北非得利比亚和意大利,到达法国得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得沿海地区.与此同时,通过陆路,由欧洲得多瑙河河谷进入中欧诸国大约500年前,在美洲大陆得南部地区,西班牙制服者寻到了土质专门适合种植葡萄得大片土地.到16世纪中叶,圣地亚哥德埃斯特罗差不多开始栽植葡萄, 之后又向今日阿根廷得西北部和中西部扩展.从19世纪开始,由于大量欧洲移民得到来,引进了新得栽植技术和新得葡萄品种,从而明显地改善了葡萄酒得质量.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等最早得几大伙儿族,在阿根廷建立了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得基地,形成了国际闻名得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传统.阿根廷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葡萄品种和葡萄酒品种最多得国家,成为欧洲葡萄酒业得原料供应基地 自20世纪开始,农耕技术上得长足进展使得各地酿制葡萄酒业者能够爱护作物免于遭到像霉菌、动物虫害等常见得侵害,葡萄得培育和酿制过程逐渐变得科学化.同时,政府当局也通过立法来鼓舞制造信用好、品质佳得葡萄酒.wwWcoM今天, 葡萄酒在全世界气候和气得地区都有生产,同时有数量可观得不同葡萄酒类可供消费者选择.从早期得农业社会一直到现在,葡萄酒深深融入了西方文化,能够讲,葡萄酒酿造得进展历程是一部令人着迷不已得传奇史[3] 葡萄酒得演进、进展和西方文明得进展紧密相衔,因此欧洲一直是葡萄酒得主产区和要紧消费区.依照2007年得数据,欧洲得葡萄酒产量占全世界得682% (见图2).据预测,到2015年,欧洲仍将是全球最大得葡萄酒消费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630万千升.亚太国家是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得地区,2001年一2010 年期间,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可达46%.静酒所占市场份额最大,2007年全球总销量约2090万千升.2011年一2015年,加强酒平均复合增长率约2980,0[‘] 目前全球有近70个国家生产葡萄酒,分为所谓“旧世界”和“新世界”两类国家.“旧世界”包括法、意、德、西、葡等有上千年酿酒历史得西欧国家, 而“新世界”则包括美、加、澳、新、智等只有200一300年酿酒历史得新大陆国家.以法国为首得“旧世界”诸国约占全球葡萄酒市场得一半份额.其中法国葡萄酒业已有2000多年得历史,号称葡萄酒业得鼻祖,其葡萄种植面积只占中国种植面积得3%,但葡萄酒产值却占法国食品生产总值得15?0.葡萄酒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葡萄种植、加工与法国文化艺术相结合得产物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葡萄酒消费市场得饱和,“旧世界”得葡萄酒生产和消费一直处于低速增长态势,全球葡萄酒产业得进展也进入调整时期,年增长量平均低于3%得水平 百年得差距,在世界葡萄酒业中处于特别尴尬得地位—边缘化.葡萄原料产量与质量不稳定、葡萄酒质量令人担忧、缺少高端品牌、专业技术力量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咨询题也是中国葡萄酒业进展中不可忽视得咨询题 三、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得进展历程 葡萄酒是一种“舶来品”,通过数千年得沉淀,进口葡萄酒有着深厚得历史、和文化底蕴,消费者品尝葡萄酒时不仅是品尝葡萄酒带来得感官享受,同时也是在品味葡萄酒内在得文化底蕴,这是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得核心竞争力之一 目前,中国得葡萄酒高中低产品得市场份额出现5:4:1得格局,中低端市场得利润率长期在11%左右徘徊,而高端市场利润却高达30%一50%,如此高得利润空间也是众多国外品牌葡萄酒决战中国得重要动力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关于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调查报告 摘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的独特 资源 (一)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神奇秀美 独特的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自然特征,发育了地表的石沟、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天生桥、岩洞湖、瀑布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静结合的自然奇观,中国最壮观的峰林、最大的瀑布、最长的溶洞、最大的洞厅、最深的竖井造就了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具有“五多”的特点: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生态名山梵净山、雷公山,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壮观峰林等。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全省有大小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群等。3、洞穴型多、数量大、洞景美。喀斯特地貌的最完美表现就是溶洞,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就有1000多条,织金洞以其洞体规模宏大、景观壮丽辉煌,被称为“梦幻织金洞”,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美学价值。 4、森林美景多。山多林茂,森林物种丰富,类型多样,既有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又有近热带季雨林景观;既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又有亚高山针叶林景观;既有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又有中亚热带次生林景观;既有繁花似锦的杜鹃林景观,又有竹海森林景观。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威宁草海是中国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天然湖泊,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3-6之间,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二、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2016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图】

2016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图】 2016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图】2016年03月23日15:42字号:T|T 2015年,葡萄酒市场逐步复苏,特别是进口葡萄酒迅猛增长,已然成为酒业的又一个风口。2015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总量同比增长44.58%;进口额同比增长34.30%。国产葡萄酒行业也延续了2014年起上涨的趋势,截止2015年10月,我国葡萄酒行业实现收入357.25亿元,同比增速为8.55%,实现利润总额37.82亿元,同比增速为14.79%。目前,中国的葡萄酒零售市场价值约为780亿元,进口葡萄酒占三分之一左右。受主流消费者转变、海外直采比重增加和“零关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进口酒正在快速的蚕食国产酒的市场份额,挤压国产酒的利润空间。随着国内葡萄酒巨头对海外酒庄的并购整合,进口酒的规模会进一步提升。相关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葡萄酒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一、进口葡萄酒迅猛增长中国实行节俭政策之前,葡萄酒消费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用昂贵葡萄酒送礼是中国人打通“关系”的途径之一。经过三年来的政策环境变化后,葡萄酒开始走入“亲民时代”,大众消费成为主流,酿酒商和分销商已经逐渐把营销

的焦点从政府官员转移到普通消费者。2014年以来,受市场复苏和“零关税”政策的双重刺激,进口酒市场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已然成为酒业的又一个风口。2015年全年,我国酒类累计进口量为582,793.29千升,同比增长42.40%,进口额37.35亿美元,同比增长29.70%,两项增长指标均创下了2013年探底之后的一个新高。进口酒市场中,啤酒、葡萄酒的进口数量和金额均大幅增长,只有烈酒的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但降幅趋缓。无论从进口量还是进口金额来看,葡萄酒都是进口酒类中最大的品种,进口量占比为29.93%,进口金额占比为52.85%。2015年我国酒类进口统计数据 2015年酒类进口量细分占比 2015年酒类进口金额细分占比 2015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达555,263,533升,同比增长了44.58%;进口额为2,038,936,011美元,同比增长34.30%,葡萄酒市场复苏后加速增长。2015年葡萄酒进口均价为3.67美元/升,同比下降了7.3%。可以看到,自2014年以来,我国进口葡萄酒均价连续两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方面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中低端葡萄酒更受青睐,消费者的选择更加理性,葡萄酒消费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国内葡萄酒旅游研究

国内葡萄酒旅游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葡萄酒旅游是基于探访葡萄种植区及其产品———葡萄酒开展和延伸的一种消遣性的旅游。在仍然保持以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传统生产酿造方式为主的旧世界产区①,葡萄酒旅游往往被归入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范畴; 而在大规模经营、工业化生产酿造更为普及的新世界产区②,葡萄酒旅游也被赋予工业旅游的一些元素。由于葡萄酒旅游能够串联起三个产业,联接产业加工与销售以及观光、住宿、餐饮等业态,一方面,对于葡萄酒产区的经营户和企业而言具有参与面广泛、受益直接的特点; 另一方面,对于旅游者而言也具有参与性强、体验感强的特点,而成为一种体验型旅游产品,日益受到关注和欢迎。我国的葡萄酒旅游产生于上世纪90 年代。尽管相比许多其它旅游产品,是一项基于特殊兴趣的新兴旅游产品,至今参与群体十分有限,但经过20余年的发展过程,在国内众多葡萄酒产区,开发葡萄酒旅游已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学界的相关研究也初成气候。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和梳理,发现已有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国外的发展经验和研究进展、国内旅游资源的评价分析、葡萄酒旅游者及市场营销、国内葡萄酒旅游发展的策略探讨等几方面。本文将以文献内容为主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一、文献概况 笔者于2014 年 4 月20 日以”葡萄酒”并含”旅游”为题名检索词在中国知网( CNKI) 进行检索,共得到81 条记录。其中,近半为来自报纸和特色期刊的新闻报道( 分别有37 篇和3 篇) ; 其次是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期刊论文37 篇( 含来源于核心期刊的10 篇) ; 另有3 篇硕士学位论文和1 篇会议论文; 未查到相关博士论文。以同样方式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索得到类似结果,共有期刊论文41 篇、学位论文5 篇( 皆为硕士论文) 、会议论文1 篇。此外,在读秀学术搜索得到2篇发表于论文集中的文献。 从文献来源看,《酿酒科技》等专业性较强的期刊刊登较多葡萄酒旅游文献,成为传播相关成果的重要渠道。从现有文献的时间分布特征来看,早在1989年,国内就有学者( 刘达华,1989) 以日本的葡萄酒旅游来论述农业旅游的生命力,但并没有对其展开专门的探讨[1]。国内真正关注葡萄酒旅游并将其作为专

红酒供应链研究现状

国内红酒发展研究现状 1.1中国红酒业的发展 世界葡萄酒业每年增长速度不到1%,国际市场上每年有大量的葡萄酒过剩,而中国葡萄酒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中国乃至亚洲已经成为葡萄酒业最具潜力的“新新世界”。国内葡萄酒的市场格局基本还是比较明朗,基本实现了品牌的高度集中。自1998年起,张裕、长城、王朝三家就一直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野力、龙徽等十几种品牌的综合实力发展也已进入快车道,正在迅速崛起成长为第二梯队,占据了剩下的大多数市场份额。 随着葡萄酒关税降低以及人民币升值,国内葡萄酒相对国外葡萄酒具有的价格优势慢慢减少。国际葡萄酒生产商又将对我国市场发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的第二次市场争夺攻势,我国葡萄酒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1.2张裕红酒的诞生和发展 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张裕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1997年和2000年张裕B股和A股先后成功发行并上市,2002年7月,张裕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评为"最具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名牌进军的16家民族品牌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权威机构联合进行的2004年度企业竞争力监测中,张裕综合竞争力指数居位列中国上市公司食品酿酒行业的第八名,成为进入前十强的唯一一家葡萄酒企业。 面对市场机遇和葡萄酒行业的激烈挑战,张裕确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到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15亿元,进入世界葡萄酒酒业前10强,成为国际著名的葡萄酒企业集团。 作为国内葡萄酒行业的龙头公司,张裕自2000年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即使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2008年,其当年中报净利润仍同比大增46.84%。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doc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713879105.html, 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游锡火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第03期 摘; 要: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业举世闻名,并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地游客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依托当地著名的葡萄种植基地,在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技术人才培养的刺激下,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主要的产业之一,为澳大利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增强了其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的葡萄酒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打造特色葡萄酒旅游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但由于我国葡萄酒旅游业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亟需解决。该文介绍了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及先进经验,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启示 中图分类号 F59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2-03)-0113-03 Abstract:Australia’s wine industry is world- famous and has driv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which has aroused great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among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Relying on the famous grape planting bases,Australia's wine tourism industry has rapidly developed into one of the major industries in the region,stimulated by good policy support and technical talents.It has brought good economic benefits to Australia and enhanced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In recent years,China's wine tourism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the conditional regions provide a new path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creating characteristic wine tourism.However,due to the late start of China's wine tourism,some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need to be solve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advanced experience of Australian wine tourism,and proposes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China. Key words:Australia;Wine tourism;Enlightenment 1 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概况 葡萄酒旅游包括了葡萄酒和旅游2个产业,是一个较新的产品概念,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地区环境和经济状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有限的研究文献中,葡萄酒旅游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它仍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化。在定义葡萄酒旅游时,大多数学者都将游客的体验与旅游的动机结合在一起[1]。葡萄酒旅游涵盖了多个学科和层次,其定义往往因学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2]。 相比意大利和法国这样的传统葡萄酒旅游目的地,澳大利亚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目前拥有了较大规模产业,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澳大利亚有丰富的葡萄品种,可根据不同气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