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论文

利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论文

利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论文
利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论文

利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

张营湖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133621024

摘要: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为了创建动态系统模型,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1】

关键词:simulink;仿真;分析

引言:

Simulink是MATLAB的工具箱,MATLAB R2010a版使用的是simulink7.5,可以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支持连续的、离散的及线性的和非线性的系统,还支持具有多种采样速率的系统。Simulink是面向框图的仿真软件,具有以下功能。

(1)用绘制方框图代替编写程序,结构和流程清晰。

(2)智能化地建立和运行仿真,仿真仔细,贴近实际。自动建立各环节的方程,自动在给定精度要求时以最快速度进行系统仿真。

(3)适应面广,包括线性、非线性系统,连续、离散及混合系统,单任务、多任务离散事件系统。【2】239

1 Simulink概述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3】

1.1 Simulink简介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1.2 功能

Simulink是用于动态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多领域仿真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工具。对各种时变系统,包括通讯、控制、信号处理、视频处理和图像处理系统,Simulink提供了交互式图形化环境和可定制模块库来对其进行设计、仿真、执行和测试。.

构架在Simulink基础之上的其他产品扩展了Simulink多领域建模功能,也提供了用于设计、执行、验证和确认任务的相应工具。Simulink与MATLAB紧密集成,可以直接访问MATLAB 大量的工具来进行算法研发、仿真的分析和可视化、批处理脚本的创建、建模环境的定制以及信号参数和测试数据的定义。

1.3 特点

(1)丰富的可扩充的预定义模块库。

(2)交互式的图形编辑器来组合和管理直观的模块图。

(3)以设计功能的层次来分割模型,实现对复杂设计的管理。

(4)通过Model Explorer导航、创建、配置、搜索模型中的任意信号、参数、属性,生成模型代码。

(5)可访问MATLAB从而对结果进行分析与可视化,定制建模环境,定义信号参数和测试数据。

2 Simulink 文件操作与模型窗口

2.1 simulink启动

在MATLAB的命令窗口输入“simulink”,或者单击工具栏中的图标,就可以打开simulink 模块库浏览器(Simulink Library Browser)窗口,如图2.1所示。

该窗口界面分为左右2列,左侧以树状结构列出的是模块库和工具箱,右侧列出的是左侧所选模块的子模块库。当前显示的是Simulink模块库。【1】240

图 2.1 Simulink 模块库浏览器窗口

2.2 Simulink 文件操作和模型窗口

2.2.1 Simulink文件操作

Simulink模型的文件为模型文件,其扩展名为“.mal”,以ASCII码形式存储。

以下几种操作可以新建仿真模型文件。

(1)在MATLAB的命令窗口选择菜单“File”—>“New”—>“Model”命令。

(2)在如图2.1所示的Simulink模块库浏览器窗口选择菜单“File”—>“New”—>“Model”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的图标。

2.2.2 Simulink 模型窗口

如图2.2所示模型窗口由菜单、工具栏、模型浏览器、模型框图及状态栏组成。

图 2.2 Simulink 模型窗口

3 模型创建

3.1 模块操作

3.1.1 模块的复制

在不同模型窗口之间的模块复制很简单,只要选定模块,用鼠标左键将其拖拽到另一个模型窗口即可;而在同一模型窗口,用鼠标右键拖拽或者按住“Ctrl”键用鼠标拖拽即可。

3.1.2 模块的移动

若在同一模型窗口,用鼠标左键将其拖拽到合适的地方,若在不同的模型窗口之间,则要在鼠标移动的同时按下【Shift】键。

3.1.3 模块的删除

选定模块,按【Delete】键;或者选择菜单“Edit”—>“Clear”—>“Cut”命令。

3.1.4 模块的翻转

选定模块,选择菜单“Format”—>“Flip Block”命令可以将模块旋转180度。

3.2 Simulink 基本模块

Simulnk 模型通常由3部分组成:输入信号源(Source)、系统(System)及接收(Sink)模块。

4 常用模块的参数和属性设置

为了对动态系统进行正确的仿真与分析,必须设置正确的系统模块参数与系统仿真参数。模块的内部参数设置时只需在模型窗口中,双击待修改参数模块的图标,就可以打开标准功能模块内部参数设置对话框,然后改变对话框中相关栏目的数据便可。

当系统中各模块的参数设置完毕后,可设置合适的系统仿真参数以进行动态系统的仿真。

以正弦信号为例,将频率设置为10,相位设置为30/180,幅值偏移值设置为10,则产生幅值为1,频率为10,在9-11之间振动。双击正弦信号模块,设置参数:【4】

5 系统仿真与分析实例

5.1 求系统的开环阶跃响应

【例5.1】利用Simulnk建立系统阶跃响应模型,如下图所示。双击Step模块,设置模块属性:跳变时间为0;初始值为0;终止值为10;采样时间为0。

图5.1.1 模型窗口

图5.1.2 示波器窗口

5.2 利用Simulink进行微分运算

【例5.2】使用Simulink的积分模块求解二阶微分方程:x”+0.2x’+0.4x =0.2u(t) ,u (t) 是单位阶跃函数,使用simulink创建模型。

图 5.2.1 模型创建窗口

图 5.2.2 示波器窗口

5.3 使用Simulink 进行PID参数整定

Simulink的“Continuous”模块库中有“PID Controller”模块,可作为PID 控制器。模块连接图如图5.3.1。

图5.3.1 模块连接图

(1)先整定比例环节Kp的值,将Ki和Kd都设置为0,调整Kp在示波器输出

波形达到临界稳定即等幅振荡波形。Kp从大到小不断调整同时查看示波器波形直到等幅振荡,得出Kp=12.5,示波器如图所示:

图 5.3.2 示波器窗口

(2)调整Ki和Kd,使波形得到合适输出。从上图得出等幅振荡周T=15s,K=12.5。

设置PID模块的参数为变量,如图所示,在命令窗口设置参数值。

图5.3.3 参数设置窗口源代码:

>> K=12.5;

T=15;

Kp=0.6*K;

Ki=1.2*K/T;

Kd=0.072*K*T;

Kp

Ki

Kd

Kp =

7.5000

Ki =

1

Kd =

13.5000

图5.3.4 示波器窗口

5.4 用Simulink模拟全波整流模型

采用使能子系统构建简单的全波整流模型,并用示波器同时观察原信号和整流后的信号波形。

在建模窗口创建模块,如图5.4.1.

图 5.4.1 模块窗口

图5.4.1 示波器窗口

5.5 离散系统仿真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有复杂系统,既包含连续环节,也包含离散环节,有时不同的离散环节还具有多个采样速率。Simulink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建模和仿真方法。

【例5.5】控制部分为离散环节,被控对象为2个连续环节,其中一个有反馈环。

反馈环引入了零阶保持器,输入为阶跃信号。

创建模型并仿真方法如下:

(1)选择一个“Step”模块,2个“Transfer Fcn”模块,2个“Sum”模块,2个

“Scope”模块,1个“Gain”模块,在“Discrete”模块库选择一个“Discrete Filter”和1个“Zero—OrderHold”模块。

(2)连接模块。

(3)设置参数。将“Discrete Filter”和“Zero—OrderHold”模块的“Sample time”

都设置为0.1s。

(4)添加文本注释。

(5)开始仿真。

图 5.5.1 离散系统模型图

(a) d(k)示波器显示 (b) y(t)示波器显示

图5.5.2 T=Tk=0.1时的示波器显示

可以看出当T=Tk=0.1时系统的输出响应较平稳。

(6)修改参数将“Discrete Filter”模块的“Sample time”设置为0.6s, “Zero —OrderHold”模块的“Sample time”不变。可以看出当T= 0.6,Tk=0.1时,系统出现振荡。示波器显示如图。

(a) d(k)示波器显示 (b) y(t)示波器显示

图5.5.3 T=0.6,Tk=0.1时的示波器显示

(7)修改参数。将“Discrete Filter”和“Zero—OrderHold”模块的“Sample time”

都设置为0.6s,开始仿真。

图5.5.4 T=Tk=0.6s时的示波器显示

由此得出系统的结构参数不变,仿真步长不变,而离散环节的采样时间发生变化,则系统的输出响应也会发生变化。仿真步长是按照连续系统的仿真要求设置的,一般要求设置较小的步长;而离散系统的采样时间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系统各环节的时间特性、闭环响应等因素,应选择各离散环节的采样时间。

6 结语

Simulink的仿真功能可以通过绘制框图模拟线性、非线性、连续或离散的系统,通过Simulink能够仿真并分析该系统。它在分析有关电路波形,微分计算,系统仿真计算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使用方便。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https://www.doczj.com/doc/f714277837.html,/link?url=sttpPuvNhm-_LNbBTObRoaljmzWCqvu5y0k9yJwSVakbD_OiHtIzBo5z O2EatzAXVqc3432hx6zehM6p_6b5za

[2] 郑阿奇曹弋 MATLAB使用教程[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页码:239

[3] 李颖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

https://www.doczj.com/doc/f714277837.html,/link?url=51l9etVfkeHND8gRoQamxlPWkw64UelCreiC0twX5_3UOf8LzLmhL6yh foIJWCuh2Wdj1Aq7xGflh4SNHphozTUk4XA_KZ1j44V9jxU7wBO

英文摘要

The system simulation by using Simulink

Simulink is a visual simulation tools of MATLAB, is a kind of diagram designenvironment based on MATLAB, is a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 system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package, is widely used in linear systems,nonlinear systems, digital control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Simulink can be modeled by continuous sampling time, sampling timediscrete sampling time or a mixture of the two, it also supports multi rate system,and also different part is the system with different sampling rate. In order tocreate a dynamic system model, Simulink provides a building block diagrammodel of th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just click anddrag the mouse operation can be done, it provides a more convenient, direct and clear way, and users can immediately see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Key words:Simulink;Simulation;analysis

作者简介:张营,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开关电源《基于MatlabSimulink的BOOST电路仿真》

基于Matlab/Simulink 的BOOST电路仿真 姓名: 学号: 班级: 时间:2010年12月7日

1引言 BOOST 电路又称为升压型电路, 是一种直流- 直流变换电路, 其电路结构如图1 所示。此电路在开关电源领域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源设备的设计中。对它工作过程的理解掌握关系到对整个开关电源领域各种电路工作过程的理解, 然而现有的书本上仅仅给出电路在理想情况下稳态工作过程的分析, 而没有提及电路从启动到稳定之间暂态的工作过程, 不利于读者理解电路的整个工作过程和升压原理。采用matlab仿真分析方法, 可直观、详细的描述BOOST 电路由启动到达稳态的工作过程, 并对其中各种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 便于我们真正掌握BOO ST 电路的工作特性。 图1BOO ST 电路的结构 2电路的工作状态 BOO ST 电路的工作模式分为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和电感电流断续工作模式。其中电流连续模式的电路工作状态如图2 (a) 和图2 (b) 所示, 电流断续模式的电路工作状态如图2 (a)、(b)、(c) 所示, 两种工作模式的前两个工作状态相同, 电流断续型模式比电流连续型模式多出一个电感电流为零的工作状态。 (a) 开关状态1 (S 闭合) (b) 开关状态2 (S 关断) (c) 开关状态3 (电感电流为零) 图2BOO ST 电路的工作状态

3matlab仿真分析 matlab 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 它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仿真,并给出波形输出和数据输出, 无论对哪种器件和哪种电路进行仿真, 均可以得到精确的仿真结果。本文应用基于matlab软件对BOO ST 电路仿真, 仿真图如图3 所示,其中IGBT作为开关, 以脉冲发生器脉冲周期T=0.2ms,脉冲宽度为50%的通断来仿真图2 中开关S的通断过程。 图3BOO ST 电路的PSp ice 模型 3.1电路工作原理 在电路中IGBT导通时,电流由E经升压电感L和V形成回路,电感L储能;当IGBT关断时,电感产生的反电动势和直流电源电压方向相同互相叠加,从而在负载侧得到高于电源的电压,二极管的作用是阻断IGBT导通是,电容的放电回路。调节开关器件V的通断周期,可以调整负载侧输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负载侧输出电压的平均值为: (3-1) 式(3-1)中T为开关周期, 为导通时间,为关断时间。

simulink模拟通信系统仿真及仿真流程

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模拟通信系统姓名:XX 完成时间:XX年XX月XX日

一、实验原理(调制、解调的原理框图及说明) AM调制 AM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正弦载波的幅度,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的过程。AM调制原理框图如下 A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表达式分别为 式中,为外加的直流分量;可以是确知信号也可以是随机信号,但通常认为其平均值为0,即。 AM解调 AM信号的解调是把接收到的已调信号还原为调制信号。 AM信号的解调方法有两种:相干解调和包络检波解调。 AM相干解调原理框图如下。相干解调的关键在于必须产生一个与调制器同频同相位的载波。如果同频同相位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则会破坏原始信号的恢复。 AM包络检波解调原理框图如下。AM信号波形的包络与输入基带信号成正比,故可以用包络检波的方法恢复原始调制信号。包络检波器一般由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 DSB调制 在幅度调制的一般模型中,若假设滤波器为全通网络(=1),调制信号中无直流分量,则输出的已调信号就是无载波分量的双边带调制信号(DSB)。DSB调制原理框图如下 DSB信号实质上就是基带信号与载波直接相乘,其时域和频域表示式分别为DSB解调 DSB只能进行相干解调,其原理框图与AM信号相干解调时完全相同,如图SSB调制 SSB调制分为滤波法和相移法。 滤波法SSB调制原理框图如下所示。图中的为单边带滤波器。产生SSB信号最直观方法的是,将设计成具有理想高通特性或理想低通特性的单边带滤波器,从而只让所需的一个边带通过,而滤除另一个边带。产生上边带信号时即为,产生下边带信号时即为。

Simulink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仿真 院(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003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吴莉朱忠敏 2012年1 月14 日至2012年1 月25 日 华朴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制 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任务书

20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5)

一、Simulink 仿真设计 (6) 1.1 低通抽样定理 (6) 1.2 抽样量化编码 (9) 二、MATLA仿真设计 (12) 2.1 、自编程序实现动态卷积 (12) 2.1.1 编程分析 (12) 2.1.2 自编matlab 程序: (13) 2.1.3 仿真图形 (13) 2.1.4 仿真结果分析 (15) 2.2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 (15) 2.2.1 双线性变换法的基本知识 (15) 2.2.2 采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个巴特沃斯数字低通滤波器 (16) 2.2.3 自编matlab 程序 (16) 2.2.4 仿真波形 (17) 2.2.5 仿真结果分析 (17) 三、总结 (19) 四、参考文献 (19) 五、课程设计成绩 (20) 摘要 Matlab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及数值分析领域的高级仿真平台。它功能

强大、简单易学、编程效率高,目前已发展成为由MATLAB 语言、MATLAB 工作环境、MATLAB 图形处理系统、MATLAB 数学函数库和MATLAB 应用程序接口五大部分组成的集数值计算、图形处理、程序开发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系统。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括MATLAB 和SIMULINKL 两个部分。首先利用SIMULINKL 实现了连续信号的采样及重构,通过改变抽样频率来实现过采样、等采样、欠采样三种情况来验证低通抽样定理,绘出原始信号、采样信号、重构信号的时域波形图。然后利用SIMULINKL 实现抽样量化编码,首先用一连续信号通过一个抽样量化编码器按照A 律13折线进量化行,观察其产生的量化误差,其次利用折线近似的PCM 编码器对一连续信号进行编码。最后利用MATLAB 进行仿真设计,通过编程,在编程环境中对程序进行调试,实现动态卷积以及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 本次课程设计加深理解和巩固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课上所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2章--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习题答案

, 第12章 MATLAB Simulink系统仿真 习题12 一、选择题 1.启动Simulink后,屏幕上出现的窗口是()。A A.Simulink起始页 B.Simulink Library Browser窗口 C.Simulink Block Browser窗口 D.Simulink模型编辑窗口 2.模块的操作是在()窗口中进行的。D A.Library Browser B.Model Browser ( C.Block Editer D.模型编辑 3.Integrator模块包含在()模块库中。B A.Sources B.Continuous C.Sinks D.Math Operations 4.要在模型编辑窗口中复制模块,不正确的方法是()。B A.单击要复制的模块,按住鼠标左键并同时按下Ctrl键,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放开鼠标 B.单击要复制的模块,按住鼠标左键并同时按下Shift键,移动鼠标到适当位置放开鼠标 C.在模型编辑窗口选择Edit→Copy命令和Edit→Paste命令 D.右键单击要复制的模块,从快捷菜单中选择Copy命令和Paste命令 | 5.已知仿真模型如图12-41(a)所示,示波器的输出结果如图12-41(b)所示。 (a)仿真模型

(b )示波器输出结果 图12-41 习题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 则XY Graph 图形记录仪的输出结果是( )。C A .正弦曲线 B .余弦曲线 C .单位圆 D .椭圆 】 二、填空题 1.Simulink (能/不能)脱离MATLAB 环境运行。 2.建立Simulink 仿真模型是在 窗口进行的。模型编辑窗口 3.Simulink 仿真模型通常包括 、系统模块和 三种元素。 信号源(Source ),信宿(Sink ) 4.由控制信号控制执行的子系统称为 ,它分为 、 和 。 条件执行子系统,使能子系统,触发子系统,使能加触发子系统。 5.为子系统定制参数设置对话框和图标,使子系统本身有一个独立的操作界面,这种操作称为子系统的 。封装(Masking ) % 三、应用题 1.利用Simulink 仿真来实现摄氏温度到华氏温度的转换:9325f c T T = +。 2.利用Simulink 仿真)5cos 2513cos 91(cos 8)(2t ωt ωt ωπ A t x ++= ,取A=1,ω=2π。 3.设系统微分方程为 '(1)2y x y y =+??=? 试建立系统模型并仿真。 4.设计一个实现下面函数模块的子系统并对子系统进行封装。 Output = (Input1+ I nput2)×Input3-Input4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MATLAB语言与控制系统仿真 实验项目: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注:1、请实验学生及指导教师实验前做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登记; 2、请各位学生大致按照以下提纲撰写实验报告,可续页; 3、请指导教师按五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出报告成绩; 4、课程结束后,请将该实验报告上交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存档。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掌握PID 控制规律及控制器实现。 2.掌握用Simulink 建立PID 控制器及构建系统模型与仿真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中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 控制。PID 控制器是一 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构成控制偏差。PID 控制规律写成传递 函数的形式为 s K s Ki K s T s T K s U s E s G d p d i p ++=++==)1 1()() ()( 式中,P K 为比例系数;i K 为积分系数;d K 为微分系数;i p i K K T =为积分时间常数; p d d K K T =为微分时间常数;简单来说,PID 控制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 (1)比例环节: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 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 分时间常数i T ,i T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变得太大 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少调 节时间。 三、实验使用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等) 计算机、MATLAB 软件 四、实验内容(步骤) 1、在MATLAB 命令窗口中输入“simulink ”进入仿真界面。 2、构建PID 控制器:(1)新建Simulink 模型窗口(选择“File/New/Model ”),在 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中将需要的模块拖动到新建的窗口中,根据PID 控制器的 传递函数构建出如下模型:

基于MATLAB的M文件仿真

M文件: k=1; Int_F=inline('t','t'); for x=[1,3,5] f_x(k)=x^3+x+log(x)*sin(x)+quad8(Int_F,0,x); k=k+1; end f_x >> Calcfx Warning: QUAD8 is obsolete. We use QUADL instead. > In quad8 at 35 In Calcfx at 4 f_x = 2.5000 34.6550 140.9567 M文件: function[mean,stdev]=stat(x) n=length(x); mean=sum(x)/n; stdev=sqrt(sum(x-mean).^2/n); >> x=[1,3,2]; >> [k,l]=stat(x) k = 2 l = 微积分方程组的MA TLAB函数: 文件funcforex123.m function xdot=funcforex123(t,x,flag,r,l,c) xdot=zeros(2,1); xdot(1)=-r/l*x(1)-1/l*x(2)+1/l*f(t); xdot(2)=1/c*x(1); function in=f(t) in=(t>0)*1; 文件Ex123.m l=1; c=0.1; for r=[1.5 3 5]

[t,x]=ode45('funcforex123',[-1,10],[0;0],[],r,l,c); figure(1);plot(t,x(:,1));hold on;xlabel('time sec'); text(0.9,0.17,'\lefttarrow i_L(t)');grid; figure(2);plot(t,x(:,2));hold on;xlabel('time sec'); text(0.5,0.3,'\leftarrow u_C(t)');grid; End >> ex123 Warning: Unable to interpret TeX string "\lefttarrow i_L(t)". > In ex123 at 5 Warning: Unable to interpret TeX string "\lefttarrow i_L(t)". > In ex123 at 7 Warning: Unable to interpret TeX string "\lefttarrow i_L(t)". > In ex123 at 7

Simulink系统仿真

班级:通信工程 姓名:曾浩 学号:201007302123 实验四 Simulink系统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IMULINK工作环境及特点 2、掌握SIMULINK 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4、掌握Simulink模型的建立及系统仿真方法。 二实验基本知识 1.了解SIMULINK模块库中各子模块基本功能

2. SIMULINK 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1)打开模块库,找出相应的模块。鼠标左键点击相应模块,拖拽到模型窗口中即可。 (2)创建子系统:当模型大而复杂时,可创建子系统。 (3)设置仿真控制参数。 三、实验内容 (1)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1.创建一个正弦信号的仿真模型 在MATLAB 的命令窗口运行simulink 命令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或选择菜 单“File”——“New”——“Model”,新建一个名为 “untitled”的空白模型窗口。 添加模块 仿真

2.建立二阶系统的仿真模型。 方法一: 输入信号源使用阶跃信号,系统使用开环传递函数s s 6.012 ,接受模块使用示波器来 构成模型。 (1) 在“Sources ”模块库选择“Step ”模块,在“Continuous ”模块库选择“Transfer Fcn ”模 块,在“Math Operations ”模块库选择“Sum ”模块,在“Sinks ”模块库选择“Scope ”。 (2) 连接各模块,从信号线引出分支点,构成闭环系统。 仿真并分析 单击工具栏的“Start simulation ”按钮,开始仿真,在示波器上就显示出阶跃响应。 在 Simulink 模型窗口,选择菜单“Simulation ”——“Simulation parameters …”命令,在 “Solver ”页将“Stop time ”设置为15,然后单击“Start simulation ”按钮,示波器显示的就到15 秒结束。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真

银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 真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0. 前言 (1) 1. 总体方案设计 (2) 2. 三种系统结构和原理 (3) 2.1 串级控制系统 (3) 2.2 前馈控制系统 (3) 2.3 解耦控制系统 (4) 3. 建立Simulink模型 (5) 3.1 串级 (5) 3.2 前馈 (5) 3.3 解耦 (7) 4. 课设小结及进一步思想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设备清单 (16)

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Simulink仿真 姬晓龙银河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分校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串级、前馈、解耦三种复杂过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此来深化对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的理解,体会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对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建立Simulink模型,学习在工业过程中进行系统分析和参数整定的方法,为毕业设计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及过程参数整定做准备。 关键字:串级;前馈;解耦;建模;Simulink。 0.前言 单回路控制系统解决了工业过程自动化中的大量的参数定制控制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简单系统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但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对提高生产效率、降耗节能以及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使工业生产过程对操作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对工艺参数要求更加苛刻,从而对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功能要求更高。为此,需要在单回路的基础上,采取其它措施,组成比单回路系统“复杂”一些的控制系统,如串级控制(双闭环控制)、前馈控制大滞后系统控制(补偿控制)、比值控制(特殊的多变量控制)、分程与选择控制(非线性切换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多输入多输出解耦控制)等等。从结构上看,这些控制系统由两个以上的回路构成,相比单回路系统要多一个以上的测量变送器或调节器,以便完成复杂的或特殊的控制任务。这类控制系统就称为“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以区别于单回路系统这样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 计算机仿真是在计算机上建立仿真模型,模拟实际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过程。通过对过程仿真的分析,得到被仿真系统的动态特性。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为流程工业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控制、优化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作为对先进控制策略的一种检验,仿真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是一门涉及到控制理论、计算机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控制系统仿真是以控制系统的模型为基础,主要用数学模型代替实际控制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对控制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进行计算机仿真时,十分耗费时间与精力的是编制与修改仿真程序。随着系统规模的越来越大,先进过程控制的出现,就需要行的功能强大的仿真平台Math Works公司为MATLAB提供了控制系统模型图形输入与仿真工具Simulink,这为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参数整定的计算与仿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使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整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基于Simulink的简单电力系统仿真

实验六 基于Simulink 的简单电力系统仿真 实验目的 1) 熟悉Simulink 的工作环境; 2) 掌握Simulink 电力系统工具箱的使用; 3) 掌握在Simulink 的工作环境中建立简单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 实验内容 输电线路电路参数建模时采用电力系统分析中常用的π型等值电路,搭建如图1所示的一个简单交流单相电力系统,在仿真进行中,负载通过断路器切除并再次投入。π型等值电路具体元件参数如下:Ω=2.5R ,H L 138.0=, F C C μ967.021==。 图1 简单电力系统仿真示意图 1) 在Simulink 中建立简单交流单相电力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观测负载电流和输电线路末端电压; 2) 结合理论知识分析上述观测信号变化的原因; 3) 比较不同功率因数,如cos φ=1、cos φ=0.8(感性)、cos φ=0.8(容性)负载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实验原理与方法 1、系统的仿真电路图 实验步骤 根据所得建立模型,给定参数,得到仿真结果 cos φ=1 cos φ=0.8(感性) cos φ=0.8(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cosφ=1 cosφ=0.8(感性) cosφ=0.8(容性) 仿真结果分析 (1)在纯阻性负载电路中,电压相位与电流相位相同;与感性负载相比,断路器重新闭合后电流没有额外的直流分量。 (2)在感性负载中,电压相位超前电流相位;断路器重新闭合时,交变的电流瞬间增加了一个直流分量,随后逐渐减小。 (3)在容性负载中,电压相位滞后于电流相位;断路器重新闭合时,电流瞬间突变至极大;与感性负载和纯阻性负载相比,断路器断开时的末端电压由于有电容放电作用,电压波形畸变很小。 (4)当断路器断开时,线路断路,电流突变为0,但电压行波仍在进行,因此在末端能够测量到连续的电压波形,但断路器断开对电压波形造成了影响,产生了畸变。这是由于能量是通过电磁场传递的,线路断开时电压继续向前传递。 总括:L和C对输出波形振荡的频率和幅度影响程度不同,当变化相同幅度时,电容对振荡频率和幅度的影响要比电感的大。 感想:Matlab中Simulik通过拖拉建模方式对电路进行仿真,具有快捷、方便、灵活的特点。Simulink的仿真电路简洁、参数调整方便。仿真结果直观。 通过本次实验,我认识到了建模与仿真的一般性方法,收获甚多,也更进一步了解了Matlab,Matlab不仅仅在平时的编程方面功能强大,在仿真方面也熠熠生辉。

实验四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

自动控制理论 上 机 实 验 报 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3级电信一班 姓名: 学号:

实验四 PID 控制系统的Simulink 仿真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掌握PID 控制规律及控制器实现。 2.掌握用Simulink 建立PID 控制器及构建系统模型与仿真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中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 控制。PID 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构成控制偏差。PID 控制规律写成传递函数的形式为a s K s Ki K s T s T K s U s E s G d p d i p ++=++==)11()()()( 式中,P K 为比例系数;i K 为积分系数;d K 为微分系数;i p i K K T = 为积分时间常数;p d d K K T =为微分时间常数; 简单来说,PID 控制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 (1)比例环节: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 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 于积分时间常数i T ,i T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少调节时间。 三、实验使用仪器设备 计算机、MATLAB 软件 四、实验内容(步骤) 1、在MATLAB 命令窗口中输入“simulink ”进入仿真界面。 2、构建PID 控制器:(1)新建Simulink 模型窗口(选择“File/New/Model ”),在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中将需要的模块拖动到新建的窗口中,根据PI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构建出如下模型:

基于simulink的系统仿真实验报告(含电路、自控、数电实例)

《系统仿真实验》 实 验 报 告

目录 一《电路》仿真实例 (3) 2.1 简单电路问题 (3) 2.1.1 Simulink中仿真 (3) 2.1.2 Multisim中仿真 (4) 2.2 三相电路相关问题 (5) 二《自动控制原理》仿真实例 (7) 1.1 Matlab绘图 (7) 三《数字电路》仿真实例 (8) 3.1 555定时器验证 (8) 3.2 设计乘法器 (9) 四实验总结 (11)

一《电路》仿真实例 2.1 简单电路问题 课后题【2-11】如图所示电路,R0=R1=R3=4Ω,R2=2Ω,R4=R5=10Ω,直流电压源电压分别为10V、4V、6V,直流电流源电流大小为1A,求R5所在的支路的电流I。(Page49) 解:simulink和multisim都是功能很强大的仿真软件,下面就以这个简单的习题为例用这个两个软件分别仿真,进一步说明前者和后者的区别。 2.1.1 Simulink中仿真 注意事项:由于simulink中并没有直接提供DC current source,只有AC current source,开始的时候我只是简单的把频率调到了0以为这就是直流电流源了,但是并没有得到正确的仿真结果。后来问杨老师,

在老师的帮助下发现AC current source的窗口Help中明确的说明了交流变直流的方法:A zero frequency and a 90 degree phase specify a DC current source.然后我把相角改成90度后终于得到了正确的仿真结果,Display显示I=0.125A,与课本上答案一致。 2.1.2 Multisim中仿真

基于simulink的仿真

河北北方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数字调制系统的SIMULINK实现研究 三种基本调制制度的功率谱密度研究院系:信息工程系 专业:信息工程 年级:07级 河北北方学院教务处制 三种基本调制制度的功率谱密度研究 摘要 随着通信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通信系统的模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通信系统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技

术是一种全新的系统设计方法,它可以让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整个通信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拟仿真。本文首先介绍了SIMULINK应用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然后对SIMULINK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进行阐述,接着介绍基本的数字调制系统并分析三种调制制度2ASK、2FSK和2PSK的基本原理。再对三种调制制度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分析,最后利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对三种调制制度的功率谱密度进行模拟仿真并分析结果。 关键词:调制制度 SIMULINK 功率谱密度系统模型 Abstract A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size and complexity,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s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a new design method, which allows users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establish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del, and its

基于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

实验四 基于Simulink 进行系统仿真(微分 方程、传递函数)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Simulink 的工作环境; 2) 掌握Simulink 数学工具箱的使用; 3) 掌握在Simulink 的工作环境中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二.实验内容 系统微分方程:)(10)(10)(10)(83322t u t y dt t dy dt t y d =++ 系统传递函数:8 328 101010)()()(++==s s s U s Y s G 1)(=t u ,)314sin()(t t u =,)90314sin()(o t t u += 模型 微分方程时的过程 Ut=1时

t u 时)(t 314 ) sin(

t t u+ =时 )(o ) sin( 90 314 传递函数时的过程

u时 t )(= 1 t u=时 )(t sin( 314 )

t t )(o =时 u+ ) sin( 90 314 结论及感想 从两种种不同方法的仿真结果,我们可以瞧出分别用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在Simulink中,仿真出来的结果没有很明显的区别,说明两种方法的精度都差不多。但就是,不同的电压源得出的仿真结果不一样,阶跃电源开始时震荡,后来幅度逐渐变小,趋近于1;正弦电源,初相不同时,初始时刻的结果也不相同,有初相时开始震荡会更剧烈,但最后都会变为稳态值,即为正弦值。通过本次实验,我认识到了建模与仿真的一般性方法,收获甚多,也更进一步了解了Matlab,Matlab不仅仅

在平时的编程方面功能强大,在仿真方面也熠熠生辉。

simulink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simulink仿真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matlab与simulink仿真学习心得 matlab与simulink仿真学习心得 班级:07610学号:0720xx姓名:吕天雄 一matlab学习心得体会与编程实践 学习matlab的心得体会 真正开始接触matlab是大二上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在此之间,matlab的确为我提供了很多便利。matlab的确不愧成为是草稿纸上的语言。我们不必去为很简单的显示效果图形去找一些什么其他软件或者研究比较复杂的计算机图形学,一个plot或者别的函数往往就可以得到很满意的效果。 其实最初开始学习matlab的时候感觉这个东西和c没什么两样,但是后来具体到一些东西,比如信号处理和数学建模上以后才感觉到使用matlab编写程序去验证结果比c 要节省很多时间,而且matlab写东西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平铺直叙很少去考虑什么函数的嵌套调用或者指针等等很头疼的东西。

关于matlab的学习,我感觉其实百度和matlab自带的help基本能够解决绝大数问题,而且一些比较好的论坛比如都会为你产生很大的帮助,关键是在于多动手实践,多思考。但是matlab毕竟只是一个工具,原理和一些基本的编程素 质还是必须有的,否则matlab最多也只能是验证一些别人 的东西而已,根本帮不上什么忙的。 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方式与解决办法 最开始用matlab的时候是在大物实验,实验要求去根 据测量得到的数据作出图。但是手动用铅笔去画确实很麻烦,所以用matlab确实可以省去很大的麻烦。但是第一次遇到 问的时候是有关极化坐标下的曲线拟合。 首先是一个物理实验的问题;在做一个关于光的偏振的实验的时候,最后的结果要在一个极化坐标下显示出来;因为数据是离散的,所以显示出来的图像是一个折来折去的一个东东;然后很自然的想法是对这个曲线进行插值处理。 但是极化坐标下matlab并未提供插值处理的函数,interp1这个函数只能在笛卡尔坐标系,也就是直角坐标系 下使用。 然后就想到把极坐标的数据转换的直角坐标系下, pol2cart可以实现这个想法,但是随后而来,也就是最后导致整个问题失败的关键也在这里。 pol2cart以后产生的一串数据中出现了重复的数据,那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MATLAB语言与控制系统仿真 实验项目: PID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分析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注:1、请实验学生及指导教师实验前做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登记; 2、请各位学生大致按照以下提纲撰写实验报告,可续页; 3、请指导教师按五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出报告成绩; 4、课程结束后,请将该实验报告上交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存档。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掌握PID 控制规律及控制器实现。 2.掌握用Simulink 建立PID 控制器及构建系统模型与仿真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中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 控制。PID 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构成控制偏差。PID 控制规律写成传递函数的形式为 s K s Ki K s T s T K s U s E s G d p d i p ++=++==)11()()()( 式中,P K 为比例系数;i K 为积分系数;d K 为微分系数;i p i K K T =为积分时间常数; p d d K K T =为微分时间常数;简单来说,PID 控制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 (1)比例环节: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 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2)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 分时间常数i T ,i T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少调

基于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微分方程、传递函数)

实验四 基于Simulink 进行系统仿真(微 分方程、传递函数)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Simulink 的工作环境; 2) 掌握Simulink 数学工具箱的使用; 3) 掌握在Simulink 的工作环境中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二.实验内容 系统微分方程:)(10)(10)(10)(83322t u t y dt t dy dt t y d =++ 系统传递函数:8 328 101010)()()(++==s s s U s Y s G 1)(=t u ,)314sin()(t t u =,)90314sin()(o t t u += 模型 微分方程时的过程 Ut=1时

t u 时)(t 314 ) sin(

t t u+ =时 )(o ) sin( 90 314 传递函数时的过程

u时 t )(= 1 t u=时 )(t sin( 314 )

t t )(o =时 u+ ) sin( 90 314 结论及感想 从两种种不同方法的仿真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分别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在Simulink中,仿真出来的结果没有很明显的区别,说明两种方法的精度都差不多。但是,不同的电压源得出的仿真结果不一样,阶跃电源开始时震荡,后来幅度逐渐变小,趋近于1;正弦电源,初相不同时,初始时刻的结果也不相同,有初相时开始震荡会更剧烈,但最后都会变为稳态值,即为正弦值。通过本次实验,我认识到了建模与仿真的一般性方法,收获甚多,也更进一步了解了

Matlab,Matlab不仅仅在平时的编程方面功能强大,在仿真方面也熠熠生辉。

如何清晰的保存simulink仿真图及怎样在一个simulink仿真图中同时绘制

一.如何清晰的保存simulink仿真图 在做Simulink仿真时,使用的Scope波形显示模块实际上也是一种Figure窗口,不过Matlab 把Scope的菜单栏隐藏起来,只提供了几个有限的参数设置。如果需要对Scope中的图加上坐标、更改界面背景色等,没有菜单栏就基本上无从下手了。 可以在打开你的mdl文件之后,在Matlab的命令行输入以下指令来恢复显示Scope的Figure 菜单栏: >> set(0,'ShowHiddenHandles','on'); >> set(gcf,'menubar','figure'); 这样Scope窗口就如下所示: 然后点击菜单栏的Edit ,可以选择 Copy Figure 来保持波形图,也可以选 择Figure Properties 来调整Scope 的 各种图形属性,包括添加xlabel、ylabel、 title,更改背景颜色,调整波形曲线的 线型、粗细等等:

二.Simulink利用Scope输出及绘制仿真波形技巧在用Simulink做仿真时,我们经常会用到示波器Scope来观察波形,它可以对波形进行局部放大、按横、纵座标放大,非常方便,但是如果我们要保存波形时,就最好别直接拷贝Scope波形了,因为它的背景是黑的,而且不能进行线形修改和标注,不适合作为文档用图。 一般的做法是将数据输出到工作空间,然后用画图指令Plot画图。输出到工作空间的方法一般有这么几种: 1.添加To Workspace模块; 2.添加out模块; 3.直接用Scope输出。 本人比较懒,一般不再添加其他输出模块,直接选用方法3。当然不是说放一个Scope就能数出数据的,需要对Scope进行设置。设置界面如下: 这里最好把Limit data points to last勾掉,因为很有可能你的数据会超过5000个。勾选Save data to Workspace,变量类型可以选结构体,结构体带时间,以及向量(后面我们会分别介绍这几种变量类型的画图方法) 运行Simulink,输出完数据,你就可以利用Matlab的画图工具随心所欲的画图了。 下面以一个例子分别介绍三种变量类型的画图方法。

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PID控制器应用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仿真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 指导教师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

一、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应用所学的自动控制基本知识与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方案,进行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TLAB软件上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1.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2.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3.反馈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4.采用Smith 补偿器克服纯滞后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1).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a)已知被控对象传函W(s) = 1 / (s2 +20s + 1)。 (b)画出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c)用MatLab的Simulink画出该系统。 (d)选PID调节器的参数使系统的控制性能较好,并画出相应的单位阶约响应

曲线。注明所用PID调节器公式。PID调节器公式Wc(s)=50(5s+1)/(3s+1) 给定值为单位阶跃响应幅值为3。 有积分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无积分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大比例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e)修改调节器的参数,观察系统的稳定性或单位阶约响应曲线,理解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性能的影响? 答:由上图分别可以看出无积分作用和大比例积分作用下的系数响应曲线,这两个PID调节的响应曲线均不如前面的理想。增大比例系数将加快系统的响应,但是过大的比例系数会使系统有比较大的超调,并产生振荡,使稳定性变坏;增大积分时间有利于减小超调,减小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加,但是系统静差消除时间变长,加入微分环节,有利于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系统超调量减小,稳定性增加。 (2).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 (a)已知主被控对象传函W 01(s) = 1 / (100s + 1),副被控对象传函W 02 (s) = 1 / (10s + 1),副环干扰通道传函W d (s) = 1/(s2 +20s + 1)。 (b)画出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及相同控制对象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c)用MatLab的Simulink画出上述两系统。

基于MATLAB的基本数字逻辑电路搭建与仿真 岳鹏飞

《MATLAB语言》课程论文 基于MATLAB的基本数字逻辑电路搭建与 仿真 姓名:岳鹏飞 学号:12009243754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0级 指导老师:汤全武 学院:物理电气信息学院 完成日期:2011年12月17日

基于MATLAB的基本数字逻辑电路搭建与仿真 (岳鹏飞 12009243754 2010级电子信息工程班) [摘要]数字电路课程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一些分析波形的问题,例如一些基本的逻辑电路。这些问题往往抽象,难于理解,同时不易掌握。而MATLAB语言正是处理这些问题的好帮手。借助MATLAB的Simulink 工具箱,仿真辅助学习,对数字电路的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利用其可以减少工作量,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培养应用能力,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利用MATLAB对基本的数字逻辑电路建立完整仿真模型的过程和进行动态仿真的方法,最后给出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字]MATLAB Simulink 数字逻辑电路建模仿真 一、问题的提出 MATLAB是英文MATrix LABoratory(矩阵实验室)的缩写。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 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它是适合多学科、多种工作平台的功能强大、界面友好、且开放性很强的大型优秀应用软件,同时也是国内外高等院校数学、数值分析、数学建模、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理论以及工程应用等课程的基本教学和实验仿真工具。 Simulink是MATLAB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Math Works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在MATLAB环境下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Simulink”一词有两层含义,“Simu”表明它可用于系统仿真;“link”表明它能进行系统连接。在该软件环境下,用户可以在屏幕上调用现成的模块,并将它们适当连接起来以构成系统的模块,即所谓的可视化建模。建模以后,该模型为对象运行Simulink中的仿真程序,可以对模块进行仿真,并可以随时观察仿真结果和干预仿真过程。Simulink由于功能强大、使用简单方便,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动态系统仿真软件。 众所周知,数字电路课程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学生学好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由于该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一些分析波形的问题,而且抽象,难于理解。借助仿真辅助学习,对课程的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 数字电路课程中涉及的基本门电路包括非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在Simulink库中都可实现。Simulink库中提供了一个Logical Operator模块,将其拖动到所建文件中,双击该模块并合理选择功能,即可很方便的实现基本的逻辑关系。本文旨在使用MATLAB对基本的数字逻辑电路进行建模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二、常用模块简介 一个数字系统通常包含有许多数字逻辑电路。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可以把这些逻辑电路分成两大类,一类叫组合逻辑电路,另一类叫做时序逻辑电路。根据数字电路课程内容,以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为主要内容为思路。 1、主模块(基本逻辑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