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氧治疗重度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高压氧治疗重度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高压氧治疗重度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高压氧治疗重度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高压氧治疗重度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前言: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免疫性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窥镜检查的普及和开展,越来越多地被诊断。近年来,其发病呈现出年轻化、广泛化的趋势,疾病本身以及其并发症所带来的影响困扰着每一位患者,痛苦难当。本例病患就是重度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年轻患者,通过高压氧提高血液携氧功能、促进炎症反应消退,减轻和缓解由腹泻、便血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症状,使机体在短时间内进入恢复阶段。

正文:患者刘某某,性别:男,年龄:24岁,职业:学生,病历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患者以“间断腹泻3年,加重6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3年前“受凉,劳累”后出现高烧、腹泻,未经治疗,后腹泻加重,每日5—8次,果酱样稀便,黑褐色,伴有便脓、血,鲜红色,点滴样,间断左下腹疼痛、里急后重,于本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型”,予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0.24g日4次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具体药物不详)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缓解,腹泻、便血消失,便成形。半年后因“劳累”复发,表现为腹泻、便脓血,每日6-10次,伴有左下腹疼痛、便后缓解,因“发热原因待查”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抗感染、禁食、抑酸治疗2周,体温降至正常,消化道症状未缓解,出现营养不良、消瘦,前往北京大学第三医学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复查结肠镜:全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点片状糜烂溃疡,回盲部脾区较重,乙状结肠较轻,未见占位。便培养:未见异常菌群生长。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

型活动期活动Ш级”。至2014年9月,口服固本益肠片、启脾丸、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间断复发,症状同前,偶有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关节腔积液。2014年9月,因“高热不退”于当地医院治疗,体温最高达39.3℃,同时伴有腹泻、便脓血、每日10—16次,夜间重。予激素治疗2周,出院后继续口服激素“地塞米松片”30天,症状较前缓解。2个月前,患者诉“劳累”后出现腹泻,继之出现便血,里急后重,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精神差,血常规提示贫血,营养不良。常规治疗后出院。1个月前持续腹泻,肛门排便疼痛,与当地医院诊断为“内痔”,行手术治疗,术后肛门水肿不消失,为求缓解症状行高压氧治疗。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差,睡眠差,夜间无法正常睡眠,小便次数少,体重共减轻35kg。

治疗前基本状况:腹泻、便血,日10—14次,夜间加重,伴有腹胀、里急后重,左下腹脾区疼痛,便后缓解。面色苍白,贫血貌,乏力,精神差,睡眠差,夜间无法正常睡眠,纳差。内痔术后,肛周明显水肿。

行高压氧治疗30天,期间继续服用药物治疗。初10日,患者诉疲惫,精神状态有所缓解,以日间明显,腹胀减轻,便血情况较前减轻,有食欲,面色苍白未缓解。第15日起,患者自觉乏力感觉减轻,有食欲,腹泻便血情况减轻,夜间明显,睡眠情况较前缓解,面色苍白减轻,精神状态较前缓解。第25日,患者诉乏力感持续减轻,精神状态持续好转,腹泻次数减少,日6-8次,量少,便血缓解,肉眼可见血明显减少。面色稍红润,甲床有血色。睡眠情况明显好转。

病例分析:高压氧治疗的关键在于高气压环境下为患者提供纯氧,提高氧气浓度、进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加快组织正常的新陈代谢速率,继而使组织的含氧量增加、改善机体的缺氧缺血状态,加速破溃组织的愈合和新生细胞的生长。本病例中,患者基础状态差,属于严重的“低吸收高代谢”、营养不良人群,因频繁便血造成失血性贫血,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同时,肠道炎症造成肠壁水肿、水盐代谢无法保证,频繁腹泻又影响正常休息,导致机体环境恶化,营养物质得不到有效补充、溃疡面无法愈合,形成恶性循环,病情持续加重,反反复复。而行高压氧治疗,从缓解机体缺血缺氧这一环节入手,打破了病程循环。改善血液携氧、增加组织器官的含氧量,一方面加速细胞的代谢和组织的修复,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重要脏器、组织的作用。炎性反应减轻,肠壁水肿缓解,肠道活动减缓、刺激减少,水盐代谢得到平衡,离子代谢紊乱缓解,内环境恢复平衡,腹泻便血等临床表现减轻,精神状态随着机体得以休息而恢复。

小结:本例病情较重,疾病的发展对机体的影响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彻底缓解及恢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需要继续对症治疗,对于高压氧的治疗效果也需要继续跟踪观察,并进行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C)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本病在我国较欧美少见,且病情一般较轻,但近年患病率有明显增加,重症也常有报道。 【病理】 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范围多自肛端直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 活动期黏膜呈弥漫性炎症反应。固有膜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浸润是UC的基本病变,活动期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发生在固有膜、隐窝上皮(隐窝炎)、隐窝内(隐窝脓肿)及表面上皮。当隐窝脓肿融合溃破,黏膜出现广泛的小溃疡,并可逐渐融合成大片溃疡。肉眼见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表面呈细颗粒状,脆性增加、出血,糜烂及溃疡。由于结肠病变一般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很少深入肌层,所以并发结肠穿孔、瘘管或周围脓肿少见。少数暴发型或重症患者病变涉及结肠全层,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肠壁重度充血、肠腔膨大、肠壁变薄,溃疡累及肌层至浆膜层,常并发急性穿孔。 结肠炎症在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中,黏膜不断破坏和修复,致正常结构破坏。显微镜下见隐窝结构紊乱,表现为腺体变形、排列紊乱、数目减少等萎缩改变,伴杯状细胞减少和潘氏细胞化生。可形成炎性息肉。由于溃疡愈合、瘢痕形成、黏膜肌层及肌层肥厚,使结肠变形缩短、结肠袋消失,甚至肠腔缩窄。少数患者发生结肠癌变。 【临床表现】 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起病,偶见急性暴发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多表现为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可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等诱因诱发或加重症状。临床表现与病变范围、病型及病期等有关。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和黏液脓血便见于绝大多数患者。腹泻主要与炎症导致大肠黏膜对水钠吸收障碍以及结肠运动功能失常有关,粪便中的黏液脓血则为炎症渗出、黏膜糜烂及溃疡所致。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大便次数及便血的程度反映病情轻重,轻者每日排便2~4次,便血轻或无;重者每日可达10次以上,脓血显见,甚至大量便血。粪质亦与病情轻重有关,多数为糊状,重可至稀水样。病变限于直肠或累及乙状结肠患者,除可有便频、便血外,偶尔反有便秘,这是病变引起直肠排空功能障碍所致。 2.腹痛轻型患者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诉有轻度至中度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若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波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其他症状可有腹胀,严重病例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体征轻、中型患者仅有左下腹轻压痛,有时可触及痉挛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常有明显压痛和鼓肠。若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应注意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并发症。 (二)全身表现 一般出现在中、重型患者。中、重型患者活动期常有低度至中度发热,高热多提示合并症或见于急性暴发型。重症或病情持续活动可出现衰弱、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水与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实验研究进展述评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易再发,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近年对于本病的中西医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针对国内近7年的实验研究大体进展综述如下。 1 动物模型的建立 理想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实验动物模型应具备如下特点:(1)肠道炎症的发生,以及病程、病理生理学改变与UC相同或相似;(2)实验动物应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3)以已知抗原能诱导免疫反应;(4)用传统UC治疗药物治疗有效;(5)实验动物在没有遗传或化学药物干预情况下,能自发形成肠道炎症。实际上很少有如此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所制作和使用的肠道炎症实验动物模型一般所选用的动物为大鼠(SD或Wistar大白鼠)、小鼠、豚鼠;实验模型分为4类,即化学药物诱导型动物模型3类和依据中医证型特点开发的实验研究模型1类。 化学药物诱导型动物模型3类。(1)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DSS是一种由蔗糖合成的硫酸多醣体,具有与肝素相同的抗止血和抗凝血作用,其诱发的病理改变更接近人类UC特点,通过不同时间段给予BALB/c 小鼠5%DSS溶液和蒸馏水,造建急性、慢性、急慢性交替期UC模型,已取得较理想的病理结果。(2)过氧化亚硝酸钠法:过氧化亚硝酸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建立Wistar UC实验模型,结果显示,应用过氧化亚硝酸钠造模具有制作简便、重复性好、制作成本低廉的优点,其形态学改变能反映UC发病的部分本质机制。(3)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模型:TNBS与大分子组织蛋白合成一种抗原物质致T 细胞致敏,溶解与半抗原结合的自身细胞,导致炎症的发生。朱峰等用TNBS 30mg/50% 乙醇制作实验性IBD的动物模型,结果显示造模成功,该模型的优势在于重现性好、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但存在炎症发生机制为单一T细胞介导,炎症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对该研究模型宫建伟进行改进,采用混合方法造模,即于大鼠足跖、腹股沟注射两次抗原乳化剂(每次含抗原8mg)致全身致敏、发生免疫异常的前提下,再用TNBS与无水乙醇等体积配比的混合液按100mg/kg剂量局部灌肠,使肠道发生炎症变化。此方法既达到全身免疫异常与局部炎症病变共存,

溃疡性结肠炎

一、溃疡性结肠炎 1、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答: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乙状)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主要表现,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和老年。 2、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答:疾病多为慢性过程,表现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进行。消化系统的典型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同时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症状占80%以上。其他症状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暖气、纳差、恶心、呕吐。全身性表现则多发生于中型或重型患者,可有发热、消瘦、低蛋白血症、贫血、水与电解质紊乱及水肿等。轻型甚至中型多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受累肠段可有轻度压痛。直肠指诊时可感觉黏膜肿胀、肛管触痛,指套有血迹。重型和急性暴发型可有鼓肠、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和反跳疼。有的患者可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或降结肠。 3、溃疡性结肠炎会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吗? 答:常见的肠外表现有血栓栓寒病、骨关节病变、皮肤病变、眼病、肝胆疾病等,这可能与自身免疫、细菌感染、病毒吸收及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4、何时需要去看医生呢? 答:如果出现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伴有(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时,近期无明显的食物不洁史,以前没有血吸虫接触史。 5、怎么样诊断溃肠性结肠炎? 答:医生需要了解您详细的病史、症状、体征、家族史、其他疾病用药情况、其他可能引起溃肠性结肠炎的疾病;然后进行详细的检查,特别是结肠镜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病变累及的范围、黏膜充血的程度;粪便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沉、自身抗体检测以及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有重要意义。 6、如何判断溃肠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 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腹泻每日四次一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速、贫血无或轻,血沉正常;重型:腹泻频繁并出现明显粘液脓血便,有发热、脉速等全身症状,血沉加快、血红蛋白下降;中型: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 7、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做结肠镜的检查?什么样的患者不宜做或者不能做该检查? 答:结肠镜的适应征如下: (1)临床上有消化道症状,怀疑大肠或回肠末端病变诊断不明患者。 (2)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明确,须明确病变分布范围及程度。 (3)大肠炎性病变诊断有混淆,需结合活检病理区分患者。 (4)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明确,但怀疑有恶变患者,通过活检可帮助明确或排除。 本病的禁忌症为: (1)疑有肠穿孔及腹膜炎患者; (2)中毒性巨结肠、急性憩室炎患者; (3)严重心肺功能损害者或衰竭患者; (4)近期有急性心肺梗死或严重心率紊乱患者; (5)妊娠期妇女;

国内外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现状

国内外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现状 溃疡性结肠炎(UC)1859年由Wilks首先描述,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我国于1956年首次报道.过去认为该病欧美多见,亚非少见,但近几十年研究表明,UC在我圆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并且正在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尽管我国目前还缺乏UC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据《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3月[1]对1978年以来几次重要的全国性消化会议的资料统计,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加趋势:1978年杭州第一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的病例为337例,1999年西安第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病例为例达1627例;1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581 例,1996年江西全国肠病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1412例;特别是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的病例达3065例,远远超过UC高发区全欧洲同期(1991/1993)新诊断的惠者数1397例.尽管这些资料统计还不够全面,有些未必符合诊断标准,但仅以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资料分析,1980/1989为57例,1990/1999为213例,这除与UC诊治水平提高有一定关系外,说明其患病率可能明显升高,这是促使UC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热点的客观原因, 我国在UC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缺乏流行病学的资料,尽管国内近年来报道的病例数明显增多,但大多数为住院病例和临床分析,对该病在我国确切的发病率,患病率,高峰年龄,种族地理分布,发病规律,环境及致病危险因素等知之甚少,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目前仍然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具有起效快,近期临床缓解率高等优点,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增多,部分顽固性患者疗效并不理想.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药物治疗是IBD的首选疗法,外科手术则主要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需外科处置的并发症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西医药疗法、中医药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3种。给药途径有口服、保留灌肠和口服加保留灌肠。 西医的药物治疗仍以抗炎及调节免疫反应为主,治疗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和以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SAZ)为代表的5-氨基水杨酸(5.aminosanicylic acid,5-ASA)类药物。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中的柳氮磺胺吡啶(SASP)第一个应用于临床,早在40年代就开始应用,目前仍然为治疗炎症肠病的首选药物。SASP是磺胺吡啶与5-氨基水杨酸(5-ASA)以偶氮键相结合的产物,口服后大部分在结肠内被细菌的偶氮还原酶裂解为磺胺吡啶和5-ASA,5-ASA为SASP的主要有效成份,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肠黏膜释放炎性介质,减少局部炎症细胞浸润,抑制炎症细胞趋化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而达到治疗作用,其滞留在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发挥其药效作用,对于轻~中度UC,无论诱导缓解或维持缓解,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效果肯定、安全、耐受性良好,有资料分析表明对远端UC,局部给予氨基水杨酸(5-ASA)是最佳方法。SASP的副作用是由磺胺吡啶(SP)引起,SASP裂解后剩余的SP会使血中乙酰化物浓度高,且尿中SP及乙酰化物的溶解度均比较低,易在肾脏析出结晶损害肾脏。此外还会引起头痛、胃肠道症状、荨麻疹、呼吸困难、关节痛等。

结肠炎治疗一绝

结肠炎治疗一绝 1.半枝莲治疗慢性结肠炎 取半枝莲15g泡水经常服用。一般用上2个月,就能痊愈。我在临床上治愈了很多这样的病人,希望在此给大家共同学习。互相交流。 2.喝酸奶治结肠炎 得了结肠炎反复发作,让人很烦恼。一天一瓶酸奶,就可以治疗结肠炎。 涧西区王女士致电本刊说,八年前,她的爱人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在外面吃饭。久而久之,患上了结肠炎,一天能上四五次厕所,人明显消瘦。他到多家医院治疗过,抗生素、消炎药等用了个遍。但是,结肠炎总是不能治愈,反复发作令他很痛苦。 后来,一名医生推荐王女士的爱人喝酸奶,说对治疗结肠炎有一定作用。王女士的爱人坚持每天喝一瓶酸奶,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结肠炎竟然不治而愈。 此后,每天喝一瓶酸奶,成了王女士爱人的生活习惯。王女士后来查询资料了解到,结肠炎患者的肠

道菌群会发生变化,而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以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 3.黑矾加鸡蛋治疗结肠炎 对于由结肠炎引起的长期慢性腹泻,可吃黑矾加鸡蛋进行治疗。此偏方由瀍河回族区的金山和虎齿提供。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将鸡蛋打开一个小口,把蛋清倒出来一点儿。 2. 把约6克黑矾粉倒进鸡蛋里,然后用筷子轻轻搅匀(黑矾较苦,搅匀可以减少苦味)。 3. 用面糊把鸡蛋包起来,面糊适当厚一些。 4. 将鸡蛋放进烤箱,当面糊烤至发黄微焦时取出,把面糊、鸡蛋全部吃掉;也可以蒸着吃,像蒸馒头一样,蒸15分钟即可。 金山介绍,连续吃3天,就会有效果,不成形的大便就会成形了。(因个人体质有差异,效果会有所不同)

4. 结肠炎治疗一绝 结肠炎治疗一绝这是我在上卫校时,我的恩师告诉我的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可谓一绝! 现在拿出来供大家分享,因为我也是受益者,所以有好东西也应该献出来,大家共同学习。 其方为:栗壳10g 金银花10g 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可治愈。 注意:是(板)栗壳不是罂粟壳. 5.溃疡性结肠炎临床验方 我献出一临床验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泻者,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诺氟沙星胶囊两粒、复方地芬诺酯片(又名复方苯乙哌啶片)一片、次苍片(次炭酸铋片或次硝酸铋片)两片,维生素B6片两片,地塞米松片一片,维生素K3片两片,上述各药同时服用,一日三次,饭后服。临床效果真实可靠。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实验研究进展述评(一)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实验研究进展述评(一)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实验研究进展述评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易再发,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近年对于本病的中西医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针对国内近7年的实验研究大体进展综述如下。 1动物模型的建立 理想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实验动物模型应具备如下特点:(1)肠道炎症的发生,以及病程、病理生理学改变与UC相同或相似;(2)实验动物应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3)以已知抗原能诱导免疫反应;(4)用传统UC治疗药物治疗有效;(5)实验动物在没有遗传或化学药物干预情况下,能自发形成肠道炎症。实际上很少有如此理想的动物模型,目前所制作和使用的肠道炎症实验动物模型一般所选用的动物为大鼠(SD或Wistar大白鼠)、小鼠、豚鼠;实验模型分为4类,即化学药物诱导型动物模型3类和依据中医证型特点开发的实验研究模型1类。 化学药物诱导型动物模型3类。(1)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ulfatesodium,DSS)〔1〕:DSS是一种由蔗糖合成的硫酸多醣体,具有与肝素相同的抗止血和抗凝血作用,其诱发的病理改变更接近人类UC特点,通过不同时间段给予BALB/c小鼠5%DSS溶液和蒸馏水,造建急性、慢性、急慢性交替期UC模型,已取得较理想的病理结果。(2)过氧化亚硝酸钠法〔2〕:过氧化亚硝酸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建立WistarUC实验模型,结果显示,应用过氧化亚硝酸钠造模具有制作简便、重复性好、制作成本低廉的优点,其形态学改变能反映UC发病的部分本质机制。(3)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模型〔3〕:TNBS与大分子组织蛋白合成一种抗原物质致T细胞致敏,溶解与半抗原结合的自身细胞,导致炎症的发生。朱峰等〔4〕用TNBS30mg/50%乙醇0.25ml制作实验性IBD的动物模型,结果显示造模成功,该模型的优势在于重现性好、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但存在炎症发生机制为单一T细胞介导,炎症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对该研究模型宫建伟进行改进,采用混合方法造模〔5〕,即于大鼠足跖、腹股沟注射两次抗原乳化剂(每次含抗原8mg)致全身致敏、发生免疫异常的前提下,再用TNBS与无水乙醇等体积配比的混合液按100mg/kg剂量局部灌肠,使肠道发生炎症变化。此方法既达到全身免疫异常与局部炎症病变共存,又产生与人类UC较为接近的临床症状及病变。 依据中医证型特点开发的实验研究模型1类。顾立刚等〔6〕对实验大鼠每天一定时间限制活动和束绑后肢3周后,用5%醋酸灌注大鼠结肠造成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模型。谷松等〔7〕采用免疫法及束缚法的复合因素制作UC肝郁大鼠模型。李丽秋等〔8〕利用苦寒泻下中药番泻叶,灌服大鼠产生脾虚症状,再用冰乙酸化学刺激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模型,应用于防止UC实验研究,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2实验指标的检测和复方验证 实验检测包括大体形态学记录,如体重改变、器官和肠道形态变异等,以及电镜下结构改变、溃疡的程度标识等,较多的从细胞因子表达角度开展。随着科技水平提高,研究指标不断深入到分子学和基因学水平,如建立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Hp-CAT)DSS模型大鼠预防组,使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肠黏膜内TNF-α、IL-1β、IL-8mRNA的表达〔9〕;有研究通过对血红素加氧酶(hemeoxygenase.HO)的跟踪研究〔10〕,发现HO-1的诱导表达对结肠炎动物模型有保护作用,能减轻免疫系统活化所致组织损伤。此外有发现UC患者结肠Caja1间质细胞(ICC)存在异常,并能参与合成NO,且作为NO的靶细胞而起到肠功能调节作用〔11〕。 通过中医药复方组合实验室检测,如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研究进展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研究进展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结合现有技术,分别用中医辩证施 治和西医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 和各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 病理证实的的63例小肠淋巴瘤和63例小肠腺癌病灶。分析其治疗效果、临床表 现情况等。结果:近3年来患者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数量和内镜检测出的数量 呈明显增加趋势。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大约为0.01%.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 以轻度和中毒患者为主分别占到35%到42%。临床表现类型以慢性复发和初发型 为主。暴发的患者比例仅仅占到2.4%。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等等 遇到多数肠道疾病的病理表现较为相似。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是容易复发的,以 轻中度为主的,肠道外病变较少见的多发性肠道疾病。国内以柳氮磺胺吡啶及激 素治疗为主,手术死亡率及癌变率较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进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63-02据有关资料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在国外较为常见,患病率也较高,一般在 0.8%左右,而在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比较少见,然而,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 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近15年的临床资料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成为 肠道主要疾病。所以,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我们该加强和提高诊断水平、治 疗水平和技术,为患者解除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溃疡性结肠炎一般临床表 现为腹痛,腹泻,血便等症状。从文献资料和临床资料来看溃疡性结肠炎容易复发,西医治疗见效快却不治本,中医治疗需要长期观察,不能立竿见影。这对医 生的治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患者临床表现为主要参考,溃疡性结肠炎临 床表现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病理证实的溃 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93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19-78岁,平均55.4岁, 48例。男性51例,女性12例。年龄18-70,平均年龄44岁63例小肠腺癌,病 变部位在十二指肠38例,空场1例,回肠1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2岁。采用西门子公司sensation16层螺旋CT机。腹部器官多样,检查前后需做必要的准备以利于检查顺利进行。 1.2影像检查:使用西么子螺旋CT,挑选受试者,首先对容积扫描的双期 增强原始数据进行回顾性重建。对其进行6h的空腹准备,或者饮用受检用药(5%的甘露醇1000ml)以充填胃肠道减少气体伪影干扰,肠道准备充分,充盈度基本满意,以回肠充盈最佳,病变周围肠段充盈良好,符合诊断要求。静脉高压注射70-100ml,扫描采纳数130-150mas,螺旋距离为1.5,速度0.5,备好抢救药品和 氧气,与患者积极沟通,病人如果有心里障碍,可以全麻,通知其家属为其解释 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准备事项完毕,开始进行扫描。扫描时应注意观察 扫描对象的体征反映,及时处理。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传至工作站后采用MPR进行后处理。 1.3钡剂灌肠: 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14例做了钡剂灌肠检查,主要是 表现为黏膜紊乱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为9例,糜烂、溃疡3例、肠管短缩1例,肠腔狭窄无,息肉1例。 1,4 内镜表现:境内表现分析,126例溃 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其中1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镜下病变范围及主

慢性肠炎病历模板

患者李明,男性,43岁,汉族,已婚,农民,,主诉:间断性腹泻,腹痛22年,加重伴乏力,纳差一周。于2016/01/16 08:57以“慢性肠炎”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 1.病史:患者自述于入院22年前因饮食不慎出现腹痛,腹泻,大便一日3-5次,呈稀水样便,伴恶心,无呕吐,食欲差,进食后腹痛加重,无发烧、头痛、头晕,无咳嗽,咳痰,无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即在当地村卫生所诊治(具体用药用量不详)后,腹痛腹泻好转,大便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量少,但出现腹部胀满不适,时轻时重,进食后明显加重,肛门排气或嗳气后减轻,伴食欲不佳,进食量少,疲乏无力,一直清淡饮食,口服中药等对症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于本次入院前1周前因吃牛肉后以上症状加重,在当地卫生院诊治(具体诊断及用药用量不祥),疗效不佳,今来我院就诊,准备进一步检查治疗,门诊既以“慢性肠炎”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差,饮食差,睡眠欠佳,小便正常,体重明显减轻。 2.查体:T 36.3℃ P 76次/分 R 18次/分 BP 135/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差,慢性病容,表情淡漠,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有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皮下结节或肿块,全身表浅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乳突区无压痛,耳郭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中隔居中,鼻通气良好,无脓性分泌物,口唇无明显发绀,咽无充血水肿,扁桃体不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不怒张,动脉无异常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减,双肺呼吸音清,叩呈清音,未闻及干湿性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心前区无震颤及抬举感,心界不大,心率6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莫菲氏征阴性,剑突下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未触及包块,腹部叩诊呈鼓音,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肠鸣音3-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无肛裂及外痔。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运动自如。双下肢无浮肿,下肢无静脉曲张及溃疡,甲床略苍白,无发绀,无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存在。

43系统精讲-消化系统-第五节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1.患者女性,41岁,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收住入院,每天腹泻5~6次,有少量脓血便,对此类患者饮食护理应注意 A.给予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饮食 B.低蛋白饮食 C.进食无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D.多进食新鲜水果 E.多吃蔬菜 【答案】:C 【解析】:考察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热量、富营养而少纤维、易消化、软食物,禁食生、冷食物及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忌食牛乳和乳制品。急性发作期病人应进食无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严重者应禁食,并给以胃肠外营养,使肠道得以休息,利于减轻炎症,控制其症状。 2.患者女性,36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2年,每天排便3~4次,为脓血便,常有里急后重,排便后疼痛缓解。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腹泻 B.阿米巴脓肿 C.肠结核 D.肠易激综合征 E.溃疡性结肠炎 【答案】:E 【解析】:考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消化系统表现:腹泻,轻度、中度腹痛,便后疼痛可减轻或缓解;全身表现:发热重者可有高热、贫血、消瘦、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 3.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目前多数认为与下列哪一种因素关系最大 A.遗传 B.感染 C.过敏 D.精神紧张 E.免疫异常

【答案】:E 【解析】:考察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多数研究认为与免疫因素关系最大。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肠黏膜存在异常的上皮细胞,分泌异常黏液糖蛋白,正常防御功能被削弱,影响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使一般不易通过正常肠黏膜及对人体无害菌群、食物等抗原,可以进入肠黏膜,激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与炎性变化。 4.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治疗药物是 A.地塞米松 B.柳氮磺胺吡啶 C.前列腺素 D.甲硝唑 E.阿莫西林 【答案】:B 【解析】:考察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原则。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胺吡啶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首选药物,适用于轻、中型及重型经治疗已有缓解者,发作时每天4~6g,分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改为每天2g维持,疗程1~2年。 5.男性,38岁,左下腹间断发作性腹痛伴腹泻3年,便后疼痛缓解,以“溃疡性结肠炎”收入院。护士对该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包括 A.指导患者和家属注意饮食和休息 B.了解化验指标 C.按时复查 D.掌握用药方法及注意不良反应 E.学会观察各种并发症 【答案】:B 【解析】:考察溃疡性结肠炎的健康教育。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1)心理护理,调节良好的心态。(2)药物用法和观察。(3)并发症的观察。(4)注意饮食和休息,按时复查。了解化验指标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6.患者男性,43岁,腹痛腹泻1年,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护士告知患者服药注意事项,下列不属于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的是 A.恶心、呕吐 B.食欲不振 C.心律失常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新进展继教习题教学教材

2016蚌埠市级继续教育《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新进展》考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1.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A.盲肠可见多发浅溃疡 B.回肠末端可见纵行溃疡并狭窄 C.乙状结肠可见节段性分布的浅溃疡,易出血 D.直肠可见菜花样隆起性病变 E.直肠、乙状结肠可见连续性分布的病变,病变处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 可见多发糜烂或浅溃疡,质脆,易出血 2.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理特点为() A.结肠壁全层性炎症 B.病变是节段性分布 C.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 D.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 E. .病变先发生于盲肠。后向下侵犯远端结肠 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是() A.左旋多巴 B.庆大霉素 C.吡哌酸 D.甲氰咪胍 E.柳氮磺嘧啶 4. 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是() A.十二指肠降段 B.回肠 C.直肠和结肠 D.回盲部 E.小肠 5.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错误的是() A.病变呈广泛性小溃疡 B.病变常侵入肌层易出现穿孔及巨结肠 C.炎症反复发作可形成炎性息肉 D.病变反复发作可致结肠变形缩短 E.溃疡性结肠炎可出现癌变 6.患者,女性,28岁。腹泻半年就诊。大便每日3~4次,果酱色,排便前下腹疼,排便后减轻。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及全部结肠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散在多个浅小溃疡及小息肉。下列处理中哪项是不恰当的( ) A.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 B.地塞米松

C.阿托品肌肉注射 D.必要时加用硫唑嘌呤 E.大便检查白细胞增多时加用抗生素 7.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口服药物有( ) A.泼尼松 B.环磷酰胺 C.SASP D.甲硝唑 E.抗生素 8.下列不支持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的是( ) A.黏液脓血便 B.粪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 C.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D.结肠镜检查发现较多的炎性息肉 E.可并发结节性红斑 9.患者,男性,25岁。反复腹泻2年。粪常规除见少许红、白细胞外无异常,粪细菌培养(—),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质地脆、易出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阿米巴痢疾 B.细菌性痢疾 C.克隆病 D.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早期 E.直肠乙状结肠癌症早期 10.下列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的是() A.肠壁边缘呈锯齿样 B.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 C.病变部位呈跳跃现象 D.肠腔见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 E.肠管缩短,肠腔变窄,呈铅管状 11.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柳氮磺吡啶主要用于() A.减少激素的用量 B.轻中型患者或重型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已缓解者 C.避免出现中毒性巨结肠症 D.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E.活动期病例欲激素合用 12.门诊对有便血伴有腹泻或便秘的患者,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 ) A.直肠镜检 B.纤维结肠镜检 C.直肠镜检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本病多见于20~40岁年龄患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现将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作综述如下。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发病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1]。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免疫、遗传、环境、肠道菌群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作综述如下。 免疫因素 研究发现,UC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关系密切,主要原因:①大多数UC患者的病史或家族史中常合并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眼的葡萄膜炎与血管炎病变;②UC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原肌球蛋白抗体)存在;③UC的发病与CD4+T细胞密切相关,人体内有Th1和Th2两种T细胞,他们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效应,在DSS诱导的结肠炎急性期,Th1型反应占优势,而在DSS诱导的结肠炎慢性期,Th2型免疫反应占优势。因此,Th1/Th2比例失衡是导致UC发病的重要原因[2-3]。 遗传因素 有调查统计显示,UC患者的血缘家族发病率高,大概是5%~15%,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率越高;UC患者有家族史,丹麦调查表明,单卵双生者,UC 发病率为18.2%,双卵双生者发病率为4.5%,由此不难看出,单卵双生者UC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双卵双生者,因而证实了UC的遗传倾向性,且其具有复杂性、多重联合基因性和不纯一性。从全球分布情况来看,UC发生有地区差异,欧美国家要高于亚非国家,城市要高于农村,UC发病率在种族间差异明显,欧美白种人发病率要高于黄种与黑种人[4]。 饮食因素 自8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肉类、蛋奶类增加是导致UC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有调查显示,UC的诱发因素与饮食不节或不洁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以生冷、辛辣、肥甘之品最易导致UC的发生[5]。高糖、高脂肪、高蛋白尤其是奶制品摄入过多而纤维素摄入减少与UC 发病和复发有关,而补充益生菌、膳食纤维、鱼油则具有保护作用[6]。丁酸盐对结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7],丁酸盐是结肠上皮的主要能量来源,其主要由麦麸、燕麦、黄豆、高纤维素谷类等食物在肠道内经细菌酵解后产生,蔬菜和水果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溃疡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出现于结肠部位的炎性疾病,其发病部位大多为直肠和远端结肠,严重情况下可能涉及到整个结肠。主要病症表现为腹泻、脓血便、腹痛。这 种疾病的病情轻重存在较大的差别,且可能反复发作,对患者造成较大的身心痛苦。目前该 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多了,不过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相应的有效治疗方法也没有 研究出来[1]。由于其经常反复发作且不容易治疗,因而被当作一种较难治疗的疾病。 1环境因素 相关研究已经明确发现吸烟对心血管、呼吸系统、胃十二指肠等都有较大的危害[2],不过其对UC的影响却是正面的可以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病率,戒烟后发病率可能会增加。吸烟起到 的这种影响作用可能与烟草中的尼古丁有关,其可使得肠道黏膜的通透性降低,并进而降低 前列腺素E2的水平,并对中性粒细胞的活性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减少直肠血流量等[3]。相 关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此种疾病的发病率,不过还没有得到明确公认的 结论。Joseph B.Kirsner[4]所作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因素对其影响不是直接的,不过其会对 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作用。 2 遗传因素 Farmer等[6]研究者选择了316例此类患者进行了此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患者中29. 4%有家族溃疡性结肠炎病史,50例为一级亲属。根据相关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患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出率可以达到80%以上,据此可以判断此病具有遗传性[7]。人类白细胞抗原可以看作为一类遗传标志,其编码的基因在免疫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相关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抗原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存在紧密的关系。目前关于HLA-DR2抗原的研究已经很多了,相关汇总性研究表明, DR2、DR9与UC显著正相关,根据以上论述可知,遗传因 素在此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免疫因素 3. 1 T淋巴细胞 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此类患者的外周血中,CD4+/CD8+比例和健康者的相比明显偏高,此类患 者表现出一定的免疫调节异常,病情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表现为炎症介质异常[8]。相关转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 CD4 + T细胞起了重要作用[]。可以根据功能将 CD4 + T细胞分为两类,分别为Thl和Th2,前者可以分泌出一些免疫因子如IL-2、IL-12,并 调节免疫应答过程。后者主要是对体液免疫应答进行调节并分泌细胞因子如IL-4、IL-5等,这二者都可以利用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进行免疫调节。例如前者分泌的一类因子对后者的分裂产生抑制,而后者分泌的因子可抑制Thl反应[9-11]。 KT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T细胞亚群,目前关于此类细胞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Fuss [12]等所作的研究结果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固有层T细胞和正常组相比明显偏多,而 其分泌的INF-Y却较少。 3. 2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此类抗体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胞浆,其包括多种类型,不过和这种疾病关系较为密切的为核旁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不过相关抗原还没有确定出来。一些学者对此类抗体的 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可能为: ANCA在受到刺激后激活粒细胞,激活的粒细胞和TNF-a、IL-1等细胞因子产生相互作用[16,17]。激活的这些细胞还可以释放出一定的毒性氧化 代谢物质,并进入到此类细胞附近的微环境中,而使得相应的组织成分受损。 3.3黏附因子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08-07T15:34:17.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磊谷云飞(通讯作者) [导读]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也是一种多因素、多层次的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 王磊谷云飞(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阐述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从辩证施治、分期论治、中成药治疗及中药灌肠综述了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进展,认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前景辽阔。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临床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010-02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Ulcerative colit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 lei, Gu Yunfei (corresponding author).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dialectical treats, staging treatment,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ema,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thought the prospect is very vast of treatment ulcerative coliti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Ulcerative col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linical progress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也是一种多因素、多层次的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在结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临床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部分患者有肠外表现[1]。兹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病因病机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属于中医学“泄泻”、“痢疾”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包括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体虚劳倦。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且与肝肾关系密切。湿邪内蕴,气血壅滞,脾肾亏虚,乃本病发病的关键所在。其中湿邪内蕴为其标实,脾肾亏虚为其本虚,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2.中医治疗 2.1辩证施治 邵荣世教授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四个主要证型,包括脾虚寒湿证、肾阳亏虚证、肝旺脾虚证、肠道湿热证[2]。印会河教授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湿热积滞证、湿渍肠道证、脾胃虚弱证三个证型[3]。张林祥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三型,包括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和脾肾两虚型。常见溃疡性结肠炎六个证型,包括:湿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佐以调气行血,代表方有白头翁汤、芍药汤等。脾胃虚弱证治以健脾益气,除湿升阳,代表方为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证治以健脾补肾,温阳化湿,代表方有附子理中汤、四神丸等。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中,代表方有痛泻要方、四逆散等。阴血亏虚证治以滋阴养血,清热化湿,代表方有驻车丸等。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活血,佐以健脾益气,代表方为膈下逐瘀汤等。 2.2分期论治 李乾构教授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二期:急性活动期证属脾胃虚弱,大肠湿热,以健脾助运,清化湿热之法,用自拟清化溃结汤;缓解期证属脾肾俱虚,湿邪留滞,以健脾补肾,除湿导滞之法,用自拟健脾溃结汤。谢建群教授[4]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可分为早、中、后三期,早期应以攻邪为法,兼顾胃气;中期应攻补兼施,佐以活血化瘀祛痰;后期应以补虚固涩为主,兼祛余邪。可魏志军[5]亦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两期,认为急性发作期寒热错杂而正气虚,用乌梅丸加减;缓解期属脾虚湿盛兼肾虚,用自拟二术汤加减。黄德亚[6]认为溃结的治疗应分三步,第一步用下法,方用增液承气汤加减,以下污秽之物;第二步用消法,方用大安丸加减,以期腹痛消失、大便次数减少或逐渐成形;第三步用补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补气培土,健脾固肠。 2.3中药灌肠 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用的方法,灌肠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局部药物浓度高,而且通过药物作用使肠道溃疡面得到保护,促进其修复,改善局部血运,又可避免胃酸对药物的影响,所以药物灌肠法得到临床的重视。赵立群[7]用菊花煎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菊花煎方药组成为菊花20g、紫参30g、蒲公英30g、诃子15g、白芨30g、赤石脂20g、黄柏15g、赤芍15g、地榆炭 30g,水煎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每次灌肠时灌肠液保留时间不小于2h。临床痊愈59例,好转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谢晶日等[8]用三白灌肠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痊愈9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4.12%。此方由焦白术30g、白头翁30g、白及10g、蒲公英30g、酒大黄10g、黄芪15g等组成。刘金华等[9]用自拟中药结肠清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方药物为苦参20g、黄柏15g、白头翁10g、白及6g、地榆20g、石榴皮15g、当归10g、白芍10g、甘草5g、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每日1剂,水煎后每次取15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为96%。 2.4中成药治疗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中成药:香连丸、香连化滞丸、葛根芩连片、肠胃康冲剂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下注型;戊己丸、逍遥丸等治疗肝旺脾虚型;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启脾丸、补脾益肠丸等治疗脾胃虚弱型;固本益肠片、四神丸、脾肾双补丸、附子理中丸等治疗脾肾阳虚型。 2.5 其他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方法还包括艾灸疗法、温针灸、穴位埋线等针灸疗法和外敷法。诸多研究表明均有一定疗效。 3.结语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以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医学界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单方、验方、外治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治疗本病上取得了较大的进

溃疡性结肠炎监测指标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7210226 作者简介:薛梅(19792),女,汉族,新疆医科大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新疆维吾尔药制剂及质量标准研究工作。 溃疡性结肠炎监测指标研究进展 薛 梅1,高晓黎1,斯拉甫2,尚 靖3 (1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1新疆维吾尔医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31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34) 摘 要:综述了监测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变化指标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UC ;监测指标 中图分类号:R57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7(2008)0120852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是一种典型的炎症性肠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本文将围绕与UC 病人免疫能力密切相关的若干因素,以及UC 病人抗氧化能力和其它炎症介质的异常变化展开,希望为寻找有足够特异性、灵敏性并易于监测UC 病情变化程度的指标提供有益的思路。1 TNF 2 αTN F 2 α引起肠道粘膜损伤的机制包括:①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生成白三烯和氧自由基,使NO 生成增加而引起细胞的损伤[1];②肠道菌群产生的脂多糖可直接活化粘膜固有层中的巨噬细胞,扩大炎症连锁反应,造成肠粘膜损伤[2];③活化内皮细胞,促进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粘附到内皮细胞上[3];④提高血管壁通透性,减少血栓调节素的释放,形成微血栓造成肠组织微循环障碍[4];⑤对肠黏膜血管内皮的直接毒性作用,使血浆渗出,甚至红细胞渗出[5]。大 量的实验研究发现,TN F α的水平在UC 患者的血清及肠粘膜中升高,在肠道中介导肠粘膜的损伤[6]。2 I L 21 人体内IL 21的活性主要由IL 21 β介导。有研究发现,IL 21β在UC 患者的结肠粘膜、外周血中的表达均升高,而且升高程度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7]。 但也有研究认为仅仅监测IL 21 β尚不足以反映UC 病情的变化。许多研究资料发现,IL 21的作用由IL 2 1受体拮抗剂(IL 21RA )控制,体内外实验均证实IL 21RA 能抑制IL 21不同的生物学活性,而且IL 21和IL 21RA 之间的平衡决定IL 21对炎症过程的促进作 用。3 I L 22 IL 22水平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宿主T 淋巴细 胞活化程度及宿主免疫系统清除自身衰老变形细胞、自体变性和损伤细胞方面的能力大小。IL 22分泌减少可使T 细胞免疫清除能力减退,导致肠粘膜溃疡的形成,而且IL 22活性降低会导致免疫系统内细胞间网格调节失衡、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研究表明,血清中IL 22的水平与UC 的病情活动及缓解相关[8,9]。4 I L 26 大量研究表明,IL 26的mRNA 和蛋白在UC 活动期表达增强,患者血清IL 26浓度明显升高,并与病变范围和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还有研究发现,病变缓解后血清IL 26水平明显降低[10]。5 I L 28 现有的研究认为,IL 28是UC 发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炎症介质,无论是在血清、粪便还是组织中,UC — 5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