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阅读课教案

——《中国》

一、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已经学了300小时以上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量在

800个以上。能阅读理解主要由日常高频词或与自己生活、工作、

兴趣关系密切的语句组成的汉语书面材料。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为泛读课.主要训练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比较准确流畅地阅读汉语书面材料的能力。

本课由两篇阅读材料组成:《中国》和《创造世界的大神——盘古》。选自马燕华编著的《初级汉语阅读·下册》。

教学内容:

关于《中国》

1.准确了解关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民族的数字;

2.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中国人的发源地和祖先、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关于《创造世界的大神——盘古》

1.盘古是谁?他为什么要创造世界?他怎么创造世界的?

2.准确找到世界上哪些事物都是由盘古的什么变来的。

教学重点:

关于《中国》,准确理解中国基本国情、中国的地形特点、中国人的祖先;理解书面语词“仅次于”“雄鸡”“摇篮”关于《创造世界的大神——盘古》,了解盘古是谁,准确找到世界上哪些事物都是由盘古的什么变来的。

三、教学目标:

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做完阅读练习学生的平均正确率能够达到70%以上。

四、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不借助工具书阅读材料,完成阅读练习,要求每题必做。然后让学生们按座位顺序依次给出练习的答案.教师边对练习答案边讲解教学重点。

与其他同类教案相比,本教案教学方法特点是挑出具有明显隐喻现象的词语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并编成可操作习题让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实际上课时间为70分钟)

1·简要介绍本课主题,指导学生先仔细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提示”。因为每篇阅读材料的“阅读提示”都是针对文章的主旨、脉络来设计提问的,仔细阅读“阅读提示”便于激活阅读者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

2·学生在阅读和做阅读练习时,要求做到三条:

(1)独力思考

(2)每题必做

(3)限时完成(在70分钟内完成)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实际上课时间为30分钟)

1.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给出练习的答案。

2.讲解“教学重点”。 ’

(1)中国基本国情:

面积——960万平方公里(9,600,000 km2)

人口——13亿多(1,300,000.000)

民族——56个(其中汉族93%)

历史——五千多年(5000年)

首都——北京

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对外称“汉语’,或“中文”) .

地形特点——西高东低

祖先——黄帝和炎帝

(2)关于“盘古”:

盘古是中国人关于世界起源神话传说中的造物神。

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是由盘古的什么变来的?可以在对答案的时候详细说明。

(3)讲解书面语词汇:

①仅次于:只比……差。这是书面语表示比较的一种说

法。“次”表示次序第二。

“(中国)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的国土面积只比俄罗斯、加拿大小。

②雄鸡:雄性的鸡,但在书面语体中表示的意思与鸡的性别并无多大关系,“雄鸡”的意思与雄性鸡的象征意思有关系,指有气魄、威武勇猛。汉语书面语还有一些类似的词如“雄狮”“雄鹰”等。都表示有气魄、威武勇猛。

③摇篮:本来指婴儿睡的可以摇动的小床。但是汉话书面语常常用“摇篮”比喻事物的发源地.用于积极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对象只掌握了800个左右的汉语词汇。而且汉语初级阶段学习的词语多数是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因此.教学对象对汉语书面语词汇很陌生,讲解书面语词汇时。应当结合例句、做练习。使学生通过理解例句、做练习来掌握书面语词汇。如,讲解“仅次于”时.可以给出下列例句:

北京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人数仅次亍北京语言大学的。

这所大学来自美国的留学生仅次于来自韩国的。

再如·“摇篮”比喻事物的发源地,但是要强调它用于积极的事物。曾经有一位留学生的作业里就有这样一个错句:

*吸烟是他生病的摇篮。

2.关于世界的起源,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神话传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或写小短文。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写出来的短文也.充满趣味。

附:课文及练习

阅读提示

你了解中国吗?你知道中国在哪儿,最早的中国人出现在哪儿吗?中国人什么样子? 他们说什么语言?

中国

马燕华

中国在亚洲东部.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的首都在北京,全国人口十三亿多。

中国的版图,看起来像一只面朝东方、昂首挺立的雄鸡。黑龙江省是高昂的鸡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美丽的鸡尾巴,而台湾岛、海南岛则是它两只有力的脚。长江、黄河像两条玉带。从西向东奔流不息,汇入茫茫大海。

中国人习惯上以长江为界,把全国分为南方和北方,长江以北是北方,长江以南是南方。中国的东南部地区比较富裕,像江苏省、浙江省等。中国的西北部地方。中国的东南部地区比较富裕,像江苏省、浙江省等。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比较落后-像陕西省、甘肃省等。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沿海省市,如广东省、福建省,经济发展很快。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最早的中国人就是从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发展而来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L帝和黄帝是中国人的祖先。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人占全国人口的91.6%。汉族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说汉语。

标准汉语是普通话.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中国的广播电视都用普通话。在教外国人学汉语的时候,一般把普通话叫“汉语”。

练习

一、根据短文判断正误(对的画O,错的画×)

1.中国的国土面积为世界第三。 (O)

2.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

3.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O)

4.中国人口已经超过十三亿。 (O)

5. “雄鸡”是形容长得很漂亮的鸡。 (×)

6.长江最后不流人大海。 (×)

7.中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

8.中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O)

9.长江是中国人习惯上划分南方和北方的界限。 (O)10.中国人最早生活在黄河边。 (O)

11.中国人把“黄河”叫做“母亲河”,因为“黄河”很长,水量

很大。 (×)

12.传说炎帝和皇帝是中国人的祖先。(O)

13.中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O)

14.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15.中国人白皮肤、黑头发。 (×)

16.中国人只说汉语。 (×)

17.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O)

18.外国人学汉语,就是学习普通话。(O)

19.世界文明古国只有中国。 (×)

20.中国是有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O)

二、选择正确答案

1.中国在(B)

A.亚洲西部 B. 亚洲东部 C.亚洲北部 D.亚洲南部

2·中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是(c)

A·第一大 B.第二大 C.第三大 D.第四大

3.中国的历史有(D)

A·两千多年 B.三干多年 C.四千多年 D.五千多

4·现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B)

A·印度 B.中国 C.印度尼西亚 D.美国

5·现在中国的首都是(A)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西安

6.长江的水(B)

A·从东向西流 B.从西向东流 C.从南向北流 D.从北向南流

7.中国人的“母亲河”是(B)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8·中国人习惯上用长江来划分(A)

A·南方和北方 8.东部和西部 C·东北和西北 D.东南和

9·中国少数民族有(B)

A.54个

B.55个

C.56个

D.57个

10·中国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是(D)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11. 下面比较富裕的省是(D)

A.河北省 B.四川省 C.黑龙江省 D.江苏省

12.标准汉语是(C)

A.北京话 B.广东话 C.普通话 D.上海话

三、根据短文填表

中国

面积人口首都历史国家通用语言

你的国家

面积人口首都历史国家通用语言

四、词语练习

1.“仅次于”常用在“A仅次于B”格式里.表示A只是比B差.含有B是范围、数量、程度等的最高级意思,请根据下面的条件.用“A仅次于B”格式写出句子。

①世界上中国人口最多,印度的人口第二多。

②据统计,北京语言大学的留学生最多.北京师范大学的留学生第二多。

2.汉语用“东南”表示“southeast”,用“东北”表

示“northeast”,用“西南”表示“southwest”.用“西北”表

示“northwest”。选择“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填空。

①黑龙江省在中国的 。

②云南省在中国的 。 。

③浙江省在中国的 。

④甘肃省在中国的 。

⑤上海市在中国的 。

3.你的母语如何表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你的母语:

4.请用“摇篮”造两个句子。

五、向你的朋友简要介绍中国(50~80字)

阅读提示:

世界是从哪儿来的?太阳、月亮、河流、人类是怎么来的?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下面的短文是中国人关于世界起源的古老传说。

创造世界的大神——盘古

盛双霞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中国一句男女老少都熟悉的话。这句话告诉我们盘古是一位创造世界.开辟天地的大神。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完全是一片黑暗混沌。样子好像一个大鸡蛋。那个时候,没有日月.没有人类.没有世界.更没有什么万事万物。宇宙的儿子盘古就生长在这个巨大的鸡蛋里。长长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盘古睡在鸡里.没有什么感觉,而他的身体却一天9天地长大了.强壮了。他慢慢地会踢腿了,会转头了,会翻身了……只是他的眼睛还是闭着 的。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终于睁开了眼睛.他长长地出了口气.伸伸胳膊伸伸腿.从很深很长的沉睡中醒来了。可是.眼前的世界是一片混沌和黑暗,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睡够了觉、长够了精神的盘古受不了这没有光明的世界,他感到透不过气的难受。胸中好像要爆炸了一样。听着自己身体生长的“格格”的声音。血液在体内流动的“轰轰”的声音.盘古猛地站了起来。两手往土一用力.双脚拼命往下一用力,只听

到“喀嚓”一声巨响,大鸡蛋突然裂开了一条大缝隙.黑暗中透进一线光明,盘古找到这条缝隙;在缝隙旁边继续不断地用力.一次、两次、三次……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努力.大鸡蛋终于完全裂成了两半.而且。慢慢地互相分开:宇宙中那些明亮而清新的东西慢慢地向上升起,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天空;那些厚而且重的东西慢慢地向下降落.变成了我们今天生活着的大地。原来混沌不分的宇宙.被盘古创造成了一个有天有地的光明世界。

世界变大变宽了,盘古两手顶着天,双脚踩着地.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站直了他强壮

而结实的身子,他不再觉得难受了。可是他怕自己一松手.天和地就要重新合

上。整个宇宙又将回到黑暗混沌的大鸡蛋状态.于是.他一点儿也不敢放松。就这样一动

不动地站着。盘古站在天地之间.每天要变化很多次,他的本领超过了天,能力超过了

地。天不断地升高.一天能增高一丈,地不断地变厚,一天增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

天地的变化而变化.每天增高一丈……又一个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升得越来越高-地变

得越来越厚。天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盘古的身子也越来越高大。可是不管怎样·他一

直保持着同一个样子.一动不动地站立在天地之间.站成了一个与天地同样高的巨人。

盘古孤独而骄傲地站立在他所创造的新天地之间,一万八千年来.天地在不断地变化着.盘古的心情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有时候他觉得伤心难过,有时候他觉得快乐高兴,有

时候他高声大叫,有的时候他又安安静静。他放声哭喊时不断流出的眼泪变成了奔流不尽

的江河,他呼吸出的空气就是今天吹着的风,他愤怒时发出的声音变成了今天隆隆 (longlong)的雷声,他眼中闪烁的光芒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照亮天空的一道道闪电

(shandian)。一万八千年来.这位孤独的英雄睁开眼睛.世界就是光明的白天;他一闭上

双眼,世界便是黑暗的夜晚;他高兴的时候,整个天空也跟着是蓝天白云.晴朗极了;他

伤心生气的时候,整个天空也便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的样子……

谁也不知道盘古在天地间站立了多少年。天终于不再升高了.地终于不再增厚了.盘

古也不再变高大了.这么多年来,他终于感到有点儿累了,他想彻底地倒下-好好休息一

下。他抬头看了看天,又低头看了看地.看到天和地离得那么远,再也不会合到一起了·

他才露出了一点儿笑脸,他知道.他开辟天地的任务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他可以放心地休

息了。盘古最后一次深深地看了看自己所创造的天地,然后就默默地倒下了t从此再也没

有起来。

盘古死了.他身上的一切都化成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他的头就是今天的东岳(Dongyue)泰山(Taishan),肚子是中岳(Zhongyue)嵩山(Songshan).左胳膊是南岳。右胳膊是北岳(Beiyue)恒山(Hengshan)-脚是西岳(Xiyue)华山(Huashan)。他的左眼,化作了白天照亮大地的太阳.他的右眼.变成了晚上明亮的月亮。盘古身上流动的血液化作了奔流不尽的江海河流,他全身的筋脉变成了交通道路。他的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他的头发和胡子变成了天空闪烁的星星。他的皮肤化作了今天到处可见的花草树木.牙齿和骨头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金属和石头,精髓变成了珍珠。盘古身上流的汗水化作了滋润大地的雨水和甘泉,就连寄生在盘古身上的各种小虫子,都变成了大地上的人。

盘古·中国的创造世界的,大神.他来自宇宙.又把自己彻彻底底连交还绐了宇宙,

古真不愧为宇宙的儿子。

(选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故事·先秦卷》北京语言大

学出版社,3005年)

一、根据短文填空

盘古活着的时候

1.盘古是一位 创造世界、开天辟地 的大神。

2.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好像是一个 大鸡蛋 。

3.盘古最初生长在这个 鸡蛋里 。

4.过了 一万八千 年。盘古从沉睡中醒来了。

5.盘古用力分开了这个巨大的“鸡蛋”.创造了 一个有天有地的光明世界 。

6.盘古两手 顶着天 。双脚 踩着地 。一动不动地站在 天地之间 ,站成了一个 与天地同样高的巨人 。

7.盘古的眼泪变成了 江河 。

8.盘古呼出的空气变成了 风 。

9.盘古愤怒时发出的声音变成了 雷声 。

10.盘古眼中的光芒变成了 闪电 。

11.盘古睁开眼睛就是 白天 。

12.盘古闭上眼睛就是 夜晚 。

13.盘古高兴的时候天空 是蓝天白云 。

14.盘古伤心生气的时候天空 阴沉沉的 ,好像要下雨似的 。15.盘古在天地之间站立了 一万八千 年 。

16.盘古累了,他觉得他可以放心地休息了,因为 开天辟地的任务已经很 好地完成了 。

盘古死了以后

1.泰山是盘古的 头 变的。

2.华山是盘古的 脚 变的。

3.太阳是盘古的 左眼 变的。

4.月亮是盘古的 右眼 变的。

5.星星是盘古的 头发和胡子变的 。

6.江海河流是盘古的血液变的。

7.道路是盘古的筋脉变的。

8.土地是盘古的 肌肉 变的。

9.花草树木是盘古的 皮肤 变的。

10.各种各样的金属和石头是盘古的 牙齿和骨头 变的。

11.雨水和甘泉是盘古的 汗水 变的。

12.人是盘古的 身上的各种小虫子 变的。

二、简答题

1.你们国家的民间传说认为世界是谁创造的?怎么创造的?

2.简要概述盘古创造世界的故事(50~80字)。

(作者:马燕华)

初级汉语阅读教程2第三课《上学读书》教案

初级汉语阅读教程 第三课上学读书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重点:1.熟练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课文问题 2.熟练掌握本课的9个生词,通过学习词语,能够准确掌握生词中的各种词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熟练掌握联合式词语并学会通过词语结构猜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并熟练掌握联合式词语,并学会通过词语结构猜词的意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5分钟) 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堂课咱们来学习第三课,《上学读书》 (一)学习生词: 改变命运接受教育专业挣钱社会硕士博士 先让学生认读,老师纠正发音,然后教师领读,注意难读和易错的字词, 最后全班齐读。 (二)讲解生词和课文 讲解生词的意思: 刚才同学们阅读了课文,现在找一找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多读几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还有不理解的生词吗? 现在大家有十分钟的时间来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很好,大家都完成的很好,现在再来大声读几遍课文,然后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 1、你几岁开始上学? 2、你一共上了几年学? 3、你现在学的什么专业? 4、你希望自己毕业后继续学习吗? (三)课后练习 课后多读课文,理解和熟练运用本课出现的生词,下次课听写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先复习一下上次课学到的生词,然后老师领读,全班齐读,同学间可以相互提问,默记几分钟 (一)联合式词语 同学们阅读技能部分,有十分钟的时间让大家找一找什么是偏正式词语?想想应该如何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偏正式词语。 偏正式=相近+相近

=相反+相反 例如:音乐、奇怪、海洋 多少、开关、买卖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他的特点猜测这个词的意思。 (二)加深巩固 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看课本练习第一题 现在同学们有了一定的掌握,再来做几组巩固一下 朋友天地湖泊寒冷炎热代替交错阻止固定 (三)课后作业 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找一些句子练习,并把课后练习2、3、4题做完,下次上课讲解。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生词,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同学们先自己朗读复习,之后我们默写 (二)处理练习题 (三)阅读训练(一) 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并把后面的四个问题的答案找出来 师生一起解决阅读过程中不认识或不熟悉的生字词 最后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阅读训练(二) 同学们先自己大声朗读课文,熟悉内容,并找出后面问题的答案 师生一起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在一起大声朗读课文 第四课时 阅读训练(三) 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并找出后面问题的答案。师生一起解决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等问题 阅读训练(四) 好,接下来我们继续讲接下来的阅读,先看第四篇,课下同学们已经做了课文后面的问题,再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大声朗读,熟悉一下课文。阅读训练(四)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把补充阅读的两篇相应习题做一下,下次上课时我们讲解 第五课时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四篇阅读训练,接下来我们继续 补充阅读

对外汉语精读课示范教案

一、教学对象 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该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个半学期汉语。 二、教学内容 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语法点学习为主。本课共用两课时。 1、掌握词语 2、掌握语法 3、了解并学会汉语的打电话用语。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语法,并能准确、熟练地应用。 2、掌握汉语的打电话用语,并能顺利地进行基本的交际。 四、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 的例句,讲解语法点。语法点的讲解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 来进行。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讲是为了让学生准确 理解教学内容;练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输入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 反馈知晓学生是否理解,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或如何继续练习,明确下一步的学 习目标。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二)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理 解。特别是语法点的练习,可以提供可视化场景,有助于学生中文思维方式的培 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你们经常打电话吗? 你们打电话是用汉语还是母语? 学了今天的这篇课文以后,希望大家都会用汉语打电话。 (二)生词 (1)学生轮流试读本课的生词,教师可以适当纠正发音。 (2)教师带读生词,然后讲解生词。讲解的同时进行板书展示,尤其是重点词语。 板书展示要注意汉字的笔画顺序及版面的安排,比如本课的反义词需要成对 展示。 (三)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当地纠正发音。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语气、语调。 (3)讲解一般语法点。 1、你给我打电话了吧?语气助词“吧”在这里表示疑问的语气。 例:田芳回家了吧?你去商店了吧? 她走了吧?你买字典了吧? 2、你不是要上托福班吗? “不是……吗?”是个反问句。强调肯定,不要求回答。 例:你不是要去图书馆吗?我们一起去吧。

(完整版)发展汉语中级阅读1第一课《山谷的起点》

中级阅读1 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重点: (一)篇章内容理解 (二)认识人生哲理小文章的写法,抓住重点关键句子。 二、教学难点 本课涉及文化知识点:人生的哲理,亲情等: 1,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2,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的珍珠,能适应,就能发出美丽的光;不能适应,就加快了死亡的脚步。 3,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亲情,永远是不变的。 4,自行车文化的含义。 阅读技能训练 一、细读文章一《山谷的起点》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二、通读文章二《活珍珠》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三、通读文章三《换了一个位置》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四、略读文章四《自行车文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查读文章五实用阅读《怎么去八达岭长城》使用、查找信息。 授课目标: 阅读课的基本任务:强调理解能力,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 课程要求: 能够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要求,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知道阅读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是有选择性地看,并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有些文章需要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细读),有些文章需要从头到位快速阅读(通读),有些文章只需要快速看懂大意(略读),还有些文章只要查到需要的信息即可(查读)。 考核方法: 百分制,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 三、导入新课 文章一《《山谷的起点》 教学步骤: 一. 组织教学提问导入:对学生逐个提问 你爬过山吗?山谷和山顶你更喜欢哪里?当你站在山谷,而别人都站在山顶

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山谷的起点》,这是什么意思? 二. 通读课文 1.给学生大约10分钟,读课文,之后,梳理文章结构: 人生哲理性的文章,通常会在开头用故事带入,使用比喻的手法提出文章主题,最后一段通常都是阐述深刻道理。引导其注意抓文章结构,也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整体大概。 2.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讲述问题 第三部分阐述哲理 3.回答练习一的问题 (二)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用提问方式引出重点难点词语,解释词语意思:学生自主造句增强理解 烦恼:(fán nǎo) Worry心情不高兴,不愉快。 蹲:(dūn ) squat 退步:(fall behind)落后。 鼓励:( encourage) 激发;勉励。也指指振作精神。 起点( starting point) 开始的地点或时间。 向……表示感谢/歉意/祝贺 之所以……,是因为…… 三. 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考试比喻成爬山? 作者给了母亲什么建议? 结合课文中的故事解释这句话: “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里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因为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完成练习二 (四)小结: 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人生的哲理——道理,即: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生活中这样的哲理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思考。 (五)学生课堂任务与活动: 分组讨论,如何从山谷的起点开始从失败走向成功?(大约10分钟) 文章二《活珍珠》通读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 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 “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本课共用三课时。 1.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l0。C,早上 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2.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3.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四、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与其他同类教案相比,本教案的特点在于精选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句,是他们熟悉的场景、真实的环境。另外,同一语法项目根据讲解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五、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词语表、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北京天气特点、陈述感冒的感觉。 1.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今天冷吗? 大家习惯了北京的天气吗? 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你在北京感冒过吗? 边提问边板书本课关键词语: 天气干燥刮风下雨疼嗓子舒服感冒早晨夜晚2.学生轮流试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3.教师带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4.辨析容易读错的字音。如: 刮风下雨舒服流好好儿 5.辨析容易写错的汉字。如: 喝渴感冒请假油腻 6.教师范读两遍课文,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教师朗读,聆听后回答问题。 (参见本课?练习?第一题?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7.教师带读课文,介绍朗读中语音停顿的基础知识。 8.学生轮流朗读课文。 9.由课文中的“北京的天气”引出“词语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二题?词语替换练习?) 10.由课文中的“我让同屋替我请假”引出“句型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三题?句型替换练习?) 11.口语练习:用本课学过的词语说说自己感冒的感觉。 12.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朗读课文; (3)“练习”中的第十、十一、十二题。

《初级汉语口语》教案

- 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课你叫什么名字 生词课文 练习情景对话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式 讲解法练习法 讨论法分析法 实践法举例法 启发式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具: 教材教案讲稿参考资料 目的及要求: 一、领读并讲解生词,详细讲解重点生词,要求学生会用重点词语造句, 并灵活运用。 二、通过领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课文 大意,并能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详细讲解词语例释中的词语用法,让学生明白这些用法所用于的语境、语意,自由表达。 四、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会自由对话和口头报告。 重点、难点: 一.重点;生词(打扰、往、可、聊、尽管、提) 二.难点;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教学备注 一、课前准备(2分钟) 1、师生互致问候 2、班长告诉老师学生的考勤情况 二、复习旧课(10分钟) (1)询问学生假期学习、生活情况 (2)学生自由进行对话,做自我介绍 导入新课 三、生词(33分钟) 1、打扰动词 请你不要打扰我。 我们不应该打扰别人的休息。 2、往介词 从这一直往前走就到图书馆了。 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3、可副词 今天我可是累坏了。 乌鲁木齐可是个好地方。 4、聊动词 我们一起聊一聊好吗? 我们一起聊一聊好吗?

教学过程:教学备注他们经常坐在树下聊天。 5、尽管副词 . 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 尽管他努力了,还是没成功。 6、提动词 这是个好提议。 这个问题是他提出的。 四、课文部分(45分钟) (一)重点句型 (1)请问……贵姓? 请问你贵姓? 请你姐姐贵姓? (2)看来。 看来我是问对人了。 看来我是来对了。 (3)一……就……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 《让沉默不再是金》教学教案 一、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中级二册教材) 二、教学内容: 1.生词,注重结构,词义,用法上具有汉语特点的词汇。 2.课文,通过大声朗读以及问题提问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3.语言点,重点是语言点的用法及语义的掌握和应用。 4.练习,重点放在语言点的相关练习上。 5.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俗语背后深意。 三、教学目标: 1. 掌握所学生词,特别是重点生词的用法。 2. 掌握并熟练应用语言点的语义用法。 3. 理解课文出现的俗语,并领会作者的心理。 四、教学方法: 1. 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 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感知文章,对难理解处进行简单的讲解,力求掌握文章大意。 3. 围绕课文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地提问并小范围讨论,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

同学们,早上好!在上课前,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句中国的俗语,(板书:沉默是金)来,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生齐读)“沉默”就是不说话,保持安静。大家觉得沉默好吗,重要吗?(小范围讨论)(找个别同学)你觉得回答老师问题时,沉默好吗?开party时,沉默好吗?(生答)恩,那这些时候,沉默还是金吗?对,今天呢,我们就“让沉默不再是金”(板书:让沉默不再是金) 讲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词。有谁愿意为大家读一下,恩,在他读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帮他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生读)他读得真不错!(适当纠错,然后,老师领读一遍。再找平时发音好的同学领读一遍。) 好,我们先看第一个生词: 1、复杂(形)复杂是指事物多而且乱,主要用在以下三种情况: (1)如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关系复杂——简单、单纯 (2)这道数学题很复杂。——问题复杂——简单、容易 (3)她的想法真的很复杂,总是想太多。——思想、想法复杂——简单、单纯 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它们的反义词也有一点点的不同。但都可以用“简单”。这一点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我们来看第二个词: 2、耿直(形)跟老师读。这个耿直呀,是说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我们常说:性格~ 例如:他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 这个词还有两种其他的写法,鲠直、梗直。 其实,接下来的这个词和“耿直”的意思一样,它的意思表现得很明显。第三个生词是什么呀?(生答)

(外国人学汉语)中级汉语听说 第一课演示教学

中级汉语听说 第一课 他是什么样子? 一、《新朋友》 这位戴眼镜、穿西服的叫王强,在人民大学中文系念二年级。他呀,整天就知道看书,不爱护眼睛,成了个大近视。 我是王强的妹妹,名字叫王兰,今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我喜欢当老师,整天跟学生们在一起,多有意思啊! 那个浓眉大眼,背着旅行包的小伙子叫刘志坚,是王强的高中同学。他们俩学习都不错。可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刘志坚没去考大学,成了个待业青年,因为他的理想是当一个旅行家,眼下,他正准备骑车去全国旅游呢。 我是志坚的姐姐,叫刘佳,是个医务工作者,在北京的一所大医院里当护士。我的主要工作是给病人打针、吃药。我也是高中文化程度,但我希望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1、王强在哪里读书? 2、“他就知道看书”的意思是: 。 A 他知道怎么看书。 B 他不知道怎么看书。 C 他只看书,不干别的。 3、刘志坚为什么没去上大学?他有什么打算? 4、他们四人是什么关系? 5、刘佳在医院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二、介绍某人的简单情况。 例:我有一个外国朋友,她叫安娜,二十岁左右。长得很漂亮,瓜gu ā子z ǐ 脸,大眼睛,头发是金黄色的,身材也很苗mi áo 条ti áo 。她喜欢穿红色的连衣裙,白色的皮凉鞋。她以前是个中学老师,现在是北京语y ǔ言y án 文化大学的留学生。她是刚从美国来的,我们是在食堂吃饭时认识的。

阅读以下表格。 1、请介绍一下你自己或者你的朋友,包括外表特征和工作。 三、《启事》(1)三月十五号下午,在天安门广场,走丢了一个叫毛毛的小男孩。毛毛今年六岁,身高一米左右,圆脸,大眼睛,左耳下边有一颗小黑痣。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上海话。穿一身咖啡色衣服,白色的童鞋。有知道小孩下落的,请跟长城饭店521房间的王新联系。必有重谢。 1、这个启事是商品广告、征婚启事、寻人启事、人物介绍中的哪一种? 2、人物有什么特征(长相、口音、衣服等)? 3、联系人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

中级汉语听力教案

中级汉语听力教案 茶 一、教学对象 本课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编写,他们学习汉语的时间在800学时左右,掌握的汉语词汇量为2000个左右,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用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课文的听力理解,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中国“茶”文化以及茶的妙用。 2. 培养学生的预测技能和发散性思维以及判断与推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3. 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自上而下的宏观听力理解认知能力。 4.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及训练方法 笔记法、情境法、听说法。 四、教学时数 2课时,80分钟 五、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听前导入阶段 1引出主题 ⑴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除了吃饭之外必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其他答案)、喝水······ 老师:很好,我们喝下去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品种不一样,有人喜欢喝纯净水,有人喜欢喝果汁,有人喜欢喝碳酸饮料,还有人喜欢喝茶······ 老师:很好,每个国家对“喝”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喜好和讲究,在中国呢,人们喜欢喝茶,那么今天的听力课我们就来走进中国传统的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茶”的图片,并把标题“茶”书写于黑板上,从而引出主题) (2)生词领读 1、款待——kuǎn dài

2、独特——dú tè 3、来源——lái yuán 4、名副其实——míng fù qí shí 5、积累——jī lěi 6、保健——bǎojiàn 7、种植——zhòng zhí 8、功能——gōng néng 9、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 10、制作——zhì zuò 发现学生有误读的情况要及时纠正。 第二阶段:听中整体认知及听后讨论总结阶段 1.让学生听一遍录音。 点学生回答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包括单独的词、句子)。 2.再放一遍录音。 点学生充实所听到的课文内容。 3.根据学生复述情况考虑是否再听,但最多三次。 4.听完录音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修正各自听到的关于“茶”的内容,讨论“茶文化”。 5.教师提问(显示在多媒体上) (1)茶最初被人们当做什么使用( C ) A饮料B食品C药物D植物 (2)在多少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茶这种植物?(C) A两千年前B三千年前C四千年前D五千年前 (3)《茶经》的作者陆羽是什么朝代的人?(D) A秦朝B汉朝C清朝D唐朝 (4)什么叫做敬茶? (5)茶有哪些功能? (6)中国茶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6.听两遍并做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做笔记边听课文并完成以上练习)。 7.核对练习答案并总结文中的新词汇和新句型并要求学生用新词汇新句型造句。 (1)以······最为著名 (2)数······ (3)对······来说/来讲

初级汉语教案大全

初级汉语(一)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第一课你好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 三、使用教具 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认识新学生 (二)展示教学内容 (三)单音教学 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 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 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 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 板书: (八)做课后练习 (九)布置作业 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 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 要求学生说:老师好! (二)复习 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 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教案示例】 一. 教学对象/班级 二. 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 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 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 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 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 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 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 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 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 3. 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 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 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本课共用三课时。 1.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10℃,早上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2.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3.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四、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与其他同类教案相比,本教案的特点在于精选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句,是他们熟悉的场景、真实的环境。另外,同一语法项目根据讲解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1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1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案 专业:11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姓名:罗文娟 学号:11050102020 教学对象:二年级留学生 课程名称:中级汉语阅读课中国“茶”文化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的“茶”文化。 2.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 3.练习阅读技巧技能,即:通过前边或后边的句子推测生词的意思。 教学内容及重点: 1.课文 2.生词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导入跟课文有关的相关内容。

二、带读生词三、课文 1.给出阅读提示。 2.根据提示限时阅读课文3.根据课文提问4.讲解词汇5.逐段细读 四、限时阅读,完成练习五、课文小结六、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1.提问导入: (1)来中国后喝过什么样的茶 (2)你知道的中国茶有哪些 (3)你认为喝茶对身体有益吗? 说明:刚开始上课,先用导入语引起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再现相关的经历,并能较好地预测文章的相关内容。用简单的阅读任务进行过度。 二、带读生词 先将生词按顺序带读,然后顺次抽学生选读。 三、阅读 1.阅读提示: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都在什么时候喝茶?中国有哪些名茶? 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限时阅读课文:

之后,在老师带领下梳理文章结构,作为一篇介绍性的文章,有其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如起源、发展、特征、分类、价值、地位等等,因此学生掌握这些结构图式,也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如第一段第一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就表明了茶的起源地;第二段中,最后一句“到目前为止,饮茶习惯已经流传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国家和地区也已达近50个”表明了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第三段介绍了茶叶的分类,第四段对此作了详细介绍;第五段、第六段的第一句则分别说明了茶的价值和茶具。了解此结构图式,对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可采用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要求学生分组完成, 第二、请各组说出答案,评价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最后大家评议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问题及答案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都在什么时候喝茶?答案:,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要喝茶;开会时喝茶,朋友一起 谈话时要喝茶,甚至打架讲理时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 .中国茶叶有哪些品种?答案:,习惯上可分为五类: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

(马燕华)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马燕华撰写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一教学对象 学习此课时,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左右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本课《今天冷还是昨天冷?》的教学内容是: 1比较句:A比B+形容词 A比B+形容词+一点儿/多了/数量补语 A没有B+形容词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 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 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有时候早、晚的温度 比中午的低10°C,早上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 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四教学方法 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准备时间。 五教学过程 本课共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词语表、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北京天气特点、 陈述感冒的感觉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1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今天冷吗? 大家习惯了北京的天气吗? 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你在北京感冒过吗? 边提问边板书本课关键词语: 天气干燥刮风下雨疼嗓子舒服感冒早晨夜晚 2学生轮流试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3教师带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4辨析容易读错的字音。如, 刮风下雨舒服流好好儿 5辨析容易写错的汉字。如, 喝渴感冒.请假.油腻. 6 教师范读两遍课文,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教师朗读,聆听后回答问题。 (参见本课“练习”第一题“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7 教师带读课文,介绍朗读的语音停顿基础知识。 8 学生轮流朗读课文。 9 由课文中的“北京的天气”引出“词语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二题“词语替换练习”) 10由课文中的“我让同屋替我请假。”引出“句型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三题“句型替换练习”) 11 口语练习:用本课学习的词语说说自己感冒的感觉。 12 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朗读课文 ○3“练习”中的第十、十一、十二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句基本句型:A比B+形容词 比较句的变式:A比B+形容词+点儿/多了/数量补语 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否定式: A没有B+形容词 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 A+形容词+还是B+形容词? 副词“刚”的用法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1通过提问“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引出课文中的比较句基本句型:早晨比中午凉。(板书)

发展汉语中级阅读1第三课 教案

第3课教案 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一、语言知识列出重点生词短语等 (一)字词: 1)感染,跪下,保重,磕头,称赞 2)赞美亲密,善于,真诚。 3) 迅速博客,社区,维客,平台。 4) 喜气洋洋鲜艳,著名,娃娃,活泼,惹,门画,捉,鲤鱼。 5) 自然界,云彩,雨云,大气层,水汽,无影无踪,预报。(二)复杂句式等(列出长句子,难句子,有用的句子等): 1一滴水可以看见大海,许多河流可以形成大湖。人间的大爱,也是一样啊。 2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3 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中国汉语网的目的是学习的互动和自觉。 二、文化知识(难点)(结合文章内容总结几点) (一)理解文章中什么样的人是懂得大爱的人。 (二)应该如何赞美别人。 (三)互联网怎么会帮助我们学习汉语。 (四)杨柳青年画的现象和内容。 (五)五彩的霞云是怎么产生的。

三、技能训练 细读文章一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通读文章二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通读文章三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略读文章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严格限时) 实用阅读使用、查找信息。(严格限时) 时间安排:本课课时:4课时180分钟 二、时间分配: 文章一(55分钟), 文章二(30分钟), 小结及布置作业(5分钟) 文章三(40分钟), 文章四(25分钟), 实用阅读(15分钟)。 课文小结布置作业(10分钟) 教学实施 基本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导入跟课文有关的相关内容。 二、细读和通读课文: (一)给出阅读提示 (二)根据提示限时阅读课文

(三)根据课文提问 (四)讲解词汇 (五)逐段细读(只限文章一) 三、限时阅读,完成练习(略读、查读。教学时间短,节奏速度快) 四、课文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具体实施: 一、组织教学点名、上课 二、检查作业 三、导入新课 四、学习新课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读写(Ⅰ)第7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读写 I》编著李泉王淑红么书君*********************************************************** 教案 第 7 课从ft东到ft西 教学任务1.学习实用语块 2.学习汉字书写 3.实用阅读 4.读写训练 时间安排1.本课所需课时:2 课时 2.课时分配 本教材每一课都有书写汉字和模仿写话的任务,老师可在课堂上教会汉字书写方式,写至熟练程度以及模仿写话,可在课下完成。 教学实施★特别说明 1、本册教材按教学环节、教学步骤设计,课堂教学按书中顺序进行即可。 2、本教材“实用练习”、“实用阅读”部分和《初级综合》(Ⅰ)紧密结合,本课的语法、词汇与《初级综合》(Ⅰ)的第 12、13 课基本对应。 一、背诵并朗读 (1)这部分语块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词汇和语句。请老师带领学生熟读实用语块,最好达到烂熟于心,张口即出的熟练程度。 (2)熟读课文时请纠正发音。 (3)如果有时间,教师可带领学生就本练习提供的结构复制出更多的语句,并多加练习。 二、汉字书写练习 (1)注意笔画的先后顺序。 (2)注意每个字的基本结构。 三、实用阅读 实用阅读中的词语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希望通过这部分阅读练习,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最好能够认读,抑或再见到这个字(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四、实用练习 1、看图选择词语或句子 根据图片的内容,选择正确答案。【通过练习,巩固和深化学生认汉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读写 I》编著李泉王淑红么书君*********************************************************** 字、认词语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具体场景中运用汉语的能力】 参考答案:①火车②电梯 ③在这儿吸烟④我天天喝咖啡 2、填写词语或句子 根据图片的内容,写出能表达图片内容的词语或句子。【通过练习,消化、深化和扩展综合课学习过的内容。】 参考答案: ①跑步 ②我每天骑自行车去学校。 ③我对太极拳很感兴趣。 ④ A:你昨天怎么没来上课? ⑤ A:明天你走路去还是骑车去? 五、阅读理解 1、根据图片的内容选择句子 根据图片及对话中的语句提供的语境,完成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扩展和灵活运用综合课学习过的内容。】 参考答案: (1)D (2)F (3)A (4)E (5)B 2、为左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回应句 这部分练习是综合课学习内容的深化和灵活运用。【通过练习,可进一步消化、扩展和灵活运用综合课学习过的内容。】 参考答案: (2)E (3)F (4)B (5)C (6)D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把上面的词语填到句子中,使句子完整、正确。【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扩展和灵活运用综合课学习过的内容。】 参考答案: 有汉语课星期四感兴趣有时候一起 4、抄写句子并模仿写出自己的句子 (1)带领学生读本练习的例句; (2)引导学生模仿例句,说出自己的句子; (3)指导学生把说出的句子记录下来,完成这项作业。 备课心得 要让学生真正觉得,写短文真的不难,比如这一课,通过“朗读并背诵”,可能学生掌握最好的就是“从……到……”结构,好,那就开始写短文吧:我是×国人,我家在×××,我的学校叫×××。从我家到 学校不远,走路 10 分钟。我家旁边有超市,有银行,有……。现在我在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篇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 篇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一课你好 课程名称:初级精读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授课学时: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使用教材: 教授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拼音a、o、e、I、u、ü及四声调的拼读,并能够拼读简单的复韵母。 2、会话:能够流利且正确地运用课本知识进行简短的会话。 3、书写:学会本课生词的“我、你、也、很、好、吗、呢、一”的拼写,尽量做到 笔画正确,合乎书写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拼音:正确拼读单韵母和简单复韵母,注意学生的e、ǚ音的拼读。 正确书写拼音,包括声调标注的位置和是否轻声。 声调中的二声、三声对学生来说比较难,需要多次练习和纠正。 注意三声双读时,第一个三声变调的问题。 2、情景会话:“你好”较多用于第一次见面时互相问候。 “你好吗”则用于朋友之间的问候。 注意课后练习中“你好”与“您好”的区别: 您好:主要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年轻者对年老者的问候,是一种尊敬的说法。

3、书写:注意汉字结构,书写的笔画和笔顺。 书写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每天都坚持练习,可以把练习册中的整体书写练习改成笔顺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书写笔顺的正确。 第一课时 1、在黑板板书拼音和汉字“你好”。并标注AB对话形式,让学生能够看懂并逐渐熟 悉老师的习惯。 2、学生握手并说“你好”,与所有学生握手。 3、领读“你好”,老师与全班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 4、认读拼音:n、i、h、a、o、ao,a和i标注四声调,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 意纠音以及学生二声三声的发音是否到位。 5、按照笔顺一笔一笔地在黑板上板书“你”、“好”,学生在下面跟写。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2、书第一节课对话“你好”,在相近位置板书对话“你好吗”,引入新课。 3、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老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之间对话。 4、将“你好”“你好吗”一起进行对话。 5、认读拼音:e、en、m、w、y。 让学生自己拼读,注意声调和拼读的正确。 6、按照笔顺板书“我”、“很”、“也”、“吗”、“呢” 学生在笔记本上跟写。 7、检查学生所学内容。 部分学生到课堂前进行对话。

发展汉语中级口语教案(第9、10课)

第九课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孩子》 教学目标:1.生词读音的纠正、生词解释,生词运用 2.课文重点句型的掌握与运用 3.模仿课文对话 重点难点:1.词语、重点句型的掌握及运用 2. 生字、生词、语言点、课文阅读及复述 3.学生汉语发音的纠正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 课时分配:生词、课文讲解1课时 语言点与练习讲解:1课时 副课文讲解及练习:2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生词讲解: 1.矛盾 (名) máo dùn 比喻言行相互抵触,互不相容:自相矛盾|矛盾百出。 2.震动 (动) zhan . d?ng震惊﹐惊动。 3.及时 (形) jí shí ①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雨ㄧ~播种。 ②不拖延;马上;立刻:有问题就~解决。 4.名次 (名) míng cì 根据一定标准排列的姓名或名称的次序。 5.具体 (形) jùtǐ ①细节方面很明确的;不抽象的;不笼统的:~化ㄧ~计划ㄧ深入群众,~地 了解情况ㄧ事件的经过,他谈得非常~。②特定的:~的人ㄧ你担任什么~工 作? 6.伤害 (动) shāng hài 使受到损害:伤害自身|伤害他人|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自尊心。 7.想方设法想种种办法 8.关键 (形) guān jiàn ①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摸清情况是解决问题的~

丨办好学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②最关紧要的:~问题丨~时刻。 9.极端 (形) jí duān ①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看问题要全面,不要走~。 ②达到极点的:~兴奋ㄧ~困难。 lO.承担 (动) ch?ng dān 担负;担当。 11.强调 (动) qiáng diào 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 12.羡慕 (动) xiàn mù 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我羡慕别人的童年 幸福甜美。 13.体现 (动) tǐ xiàn 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各方捐款体现了对孤儿的关怀。 14.负担 (名、动) fù dān ①承当(责任、工作、费用等)。 ②承受的压力或担当的责任、费用等:思想~ㄧ家庭~ㄧ减轻~。 二、课文讲解 1、放录音朗诵课文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4、叫学生个别起来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三、语言点 P82 四、练习讲解 (一) 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和对话。(学生发挥) (二)用指定的词语说出句子的意思(学生发挥) (四)综合练习 P84-86 (六) 根据提供的情景对话/说一段话(学生发挥) (七) 说一说(学生发挥) 朗读训练(学生发挥) 布置作业:复述,用重点句型造句,预习副课文

初级汉语阅读教案

课文《姓万》教案 一、课型 初级汉语阅读课 二、使用教材 《初级汉语阅读》第一册 三、教学对象 来自以英语为主的8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四、教学内容 生(字)词:12个。 重点词语和结构: adj+得很,谁知道…… 课文:姓万 五、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通过学习词语,能够准确掌握生词中的各种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技能领域 听:能够听懂每分钟120个音节以上语速的叙述题课文。 说:能够复述和表演课文内容,话语自然流畅。 读:听完课问后,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自然流畅。 写:能够以每分钟12—15个字的速度书写本课生词。 3、情感领域 学生有使用本课重点语汇叙事的愿望。 4、学习策略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并运用重点词语和结构。 2、掌握课文。 七、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按照“生词——课文——重点语汇——拓展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 2、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课堂互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性。 八、教具 媒体类:图片,动画

九、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约2分钟) 多媒体图片,道出引言。 2、进入新课 让学生先看一遍课文,对课文有初步了解,教师朗读、学生跟读一遍,接下来进入生词讲解部分。 ⑴生字词认读(约2分钟) 自己独自朗读,再请学生认读。 ⑵生字词讲解(约11分钟) 富翁:具有大量钱财的人。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本文中的意思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识字:认识文字。 扔:抛,投掷:~球;丢弃,舍弃:~弃。~掉。 简单:不复杂;头绪少。 辞退:停止雇用;解雇。 聪明: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 请柬:以书面形式表示的请人出席或参加的卡或帖。 大半天: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强调时间很长。 着急:急躁;心中不安。 催:使赶快行动:~促。~办。~讨。 偏偏: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的发生,跟愿望、预料或常理相反,有时也表示故意跟某种情况相反,含有“凑巧”、“恰恰”的意思。 ⑶课文讲练(约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课文。 ①请几个学生分别朗读各段落。 ②教师提问: “富翁为什么要请老师教他的儿子识字?” “老师教到‘三’字时,富翁的儿子是怎么做的?” “富翁认为儿子很聪明,就让儿子给朋友写请柬,富翁的朋友姓什么?” ③做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根据课文内容用以上词语选择填空,共3小题,每小题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并纠正学生 的错误。 ◆根据课文内容,用指定的词语或句式完成句子,共2小题 每小题先阐释说明语法及意义,再对照课文使学生理解,并自己造句子,然后请学生填空并让学生自己造一个句子。 Ⅰ、adj.+得很 形容词后面加“得很”,表示加深程度,如课文中“富翁着急得很”,表示富翁着急的程度深,不是一般的着急。因此,我们要是想表达更深的程度可用这个句式,如“高兴得很”“难过得很”“生气得很”。问“本题中儿子觉得汉字什么的很?”然后请学生回答并展示答案,再请该同学自己造一个句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