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法三根本要义4

佛法三根本要义4

下面正文共分三个部分:1、出离心;2、菩提心;3、性空正见。宗喀巴大师用了三偈十二句来阐述出离心,分别讲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修出离心、生起出离心的方法、出离心合格的标准。

出离心

一、为什么要修出离心

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幸福,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乐境;迷恋尘世的意识是锁链,求解脱要发彻底的出世心愿。

我们为了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必须生起希求解脱的出离心,否则就会贪着轮回而无法解脱。如关在牢狱中的人,他若把牢狱当作乐园,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整天昏昏噩噩的睡觉,这样肯定没有出狱的希望。如果想尽一切办法要出狱,终究有一天会脱离牢狱!同样我们处于生死轮回的牢狱中,您整天思考不断地调整目标:为了解脱而学习;为了解脱而思索;为了解脱而修持……终究有一天,您会获得解脱。否则,从来都不希求解脱,又怎么会有解脱的可能呢?解脱是从出离心开始,对世间的东西都放不下,怎么有心修法?修法必须放下对现世的追求,两者都想取得圆满成就是不可能的,您只有一个选择:要么满足贪欲,得到一些名利之类的世间法;要么断除贪欲和种种烦恼,获得出世间法的成就。我们现在的修持,成就什么果位,完全看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取决于所修的法。或许您会认为追求自我解脱的出离心是小乘,如果所追求的目标是成佛,除菩提心外并不需要修出离心,“我只发菩提心就可以成佛!”但菩提心来源于为利益有情而志愿成佛的大悲心,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前提,没有大悲心,所谓的菩提心只是一句口号而已。大悲心起源于自己,如果对自己的苦都认识不到,又怎么能感受到别人的苦而产生悲心?对自己的苦都没有办法解脱,又怎么把别人的苦拔除?我们看来出离心和菩提心似乎不相干,但是它们都源于同一种心态,只是对象不同而已。因不忍自己受苦而寻求解脱是出离心;然后推己及人,不忍众生受苦而欲解脱他们就是菩提心。所以首先要解脱自己,否则,自己都不想出离轮回苦海,怎么会想到要把别人的苦拔除?

大悲心都生不起来,谈菩提心不是空话吗?自己都把轮回当作乐园贪恋不舍,又怎会真心希望把众生度出轮回?所谓的成佛度众生,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尽管菩提心很殊胜,是成佛的种子,但它前面还有很多基础,菩提心的基础是大悲心,大悲心的基础是出离心。您若想解脱生死,必须具备出离心;您若要成佛,还是要先具备出离心。出离心就如火箭的第一级推动力,能把我们送到解脱之道上;菩提心犹如第二级推动力,直接把我

们送往佛地。没有第一级推动力,第二级推动力就无从说起。人们都很难诚实地面对自己,很多人渴望修无上大法,若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不会与法相应的,必须在心中生起菩提心;为了生起菩提心,必须先生起无法忍受有情遭受痛苦的大悲心;为了生起大悲心,必须先生起出离心,否则无从对他人生起大悲心。解脱的因是出离心,成佛的因是菩提心,对治轮回的因是正见,离开了这三点,修持什么法都绝对不可能成就。所以最低限度也要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修持才会有所利益。大家不要好高骛远,按次第从基础起修才是最稳妥快捷的。

二、生起出离心的方法

常想人身良机难得而生存的时间不多,就会从今生今世的纠缠之中迷途知返;深思业报不爽、轮回苦多,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也会断然绝望。

生起出离心的方法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是消除对现世的贪著,其次是消除对未来世的贪著,对现世与来世的贪著都消除后,我们就生起了出离心,希望超脱于轮回而获得解脱自在。我们现在贪爱的不就是今世过的好一点吗?希望有一个圆满的家庭,名利方面能过的去,无病无灾等,这是贪著现世。有的目光长远一点:“我追求来世,今世修行是为了来世享受!”外道就是这样:现在受罪是为了来世上天堂,贪求来世就是对现世的出离,希望来世能获得幸福。所做的一切都不为今世着想,即使身体腐烂了都不在乎,也要把所有的一切功德回向来世,希望有个好的来世。先从不贪着现世修持合格后,再考虑到来世也靠不住。即使让我上升到天界,可天界也是在生死轮回之中,不也是这样一会儿生,一会儿死;生生死死不计其数,犹如在生死大海中头出头没的盲龟,一时天堂一时地狱,总做这种游戏就没意思了。所以要进一步追求寂静涅槃的大乐境,也就是追求超脱生死轮回,这是对轮回的出离。通过什么方法消除对现世和来世的贪著呢?如何才能生起出离心呢?这就需要思考四个问题:人身难得,死亡无常,业报不爽,轮回苦多。通过思考人身难得与死亡无常来消除对现世的贪著,思考业报不爽和轮回苦多消除对来世的贪著。

第一步,消除对现实的执著和贪爱

消除对现实的贪著,有两种方法:思考人生难得和死无常,宗咯巴大师说:“常想人身良机难得而生存时间不多,就会从今生今世的纠缠中迷途知返。”必须要在这方面进行观察修,才能让我们放下对现世的执著,才能生起出离心。只有消除对现世的贪著,我们的修持才会真正地成为佛法,否则都是不算佛法,法和非法的界限,以及是否是

真正的佛法,由舍不舍现世而定。有人想把佛法修持和世间法这两者摆平,但是舍弃现世的佛法与经营现世的世间法怎么能摆平呢?佛法是出世间法,它与世间法是无法“双运”的。如果不能舍弃此世的享乐,而把它与佛法混合起来,那就丧失了正法!要多加思维生死的痛苦,我纵是化现百舌,经过俱胝劫讲说生死的过患,也不能穷尽,所以不应失坏正法。

阿底峡尊者告诫其弟子:“舍弃现世。”舍弃对现世的贪爱和执着,修这一个法比修其他的法更为殊胜,您对现世的贪着如果不舍弃,修到最后将一无所成,不会产生相应的证量。舍弃现世后生起菩提心,这才是佛法的核心之法,修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舍弃现世。这里“现世”具体内容就是世间八风,略说则摄为衣、食、名三者。如果不把这些舍弃,而混合到佛法来修的话,不管您修持如何高深的法,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徒劳无益。我们很容易遭遇到衣、食、名的系缚,能否出离这些呢?您可以进行比较:“地摊上买的衣服我也能穿,白菜萝卜我也能吃,衣食方面的贪着我都能舍弃。至于名,在门外贴张纸条,告诉人家我已经舍弃了一切名利,现在正在闭关修持。”您这个心恰恰就是出名的心,惟恐别人不知道您在闭关,惟恐别人不知道您不要名,所以您正是把名抓得紧紧的。衣食名三者之中,最难断除的就是对名的贪着,吃的穿的都容易舍弃,惟有名很难舍弃。许多修行人可以不计较饮食,能吃别人不愿吃的,能穿别人不愿穿的,可以住在茅棚岩洞里闭关,但他们心灵深处仍然希求名:“希望闭关以后有所成就,能够利益众生,能够有所名望!”骨髓里还是有对名的执着。

只要有贪着衣食名的心,无论您修哪一种法,都会沦入轮回中,无上大法到您手中也成了虚假不实的,犹如甘露掺杂了毒药,不会给您带来解脱。您所修的一切法都是为了显赫这个野心,它又增长您的我慢、嫉妒、嗔恚、贪欲而成为轮回之因,所以您这个修法的念头实际上恰恰能把您抛入恶趣,这和犯罪堕入恶趣没有什么两样。除了衣食名外,我们还要出离世间苦、乐、荣、辱、得、失、毁、誉这八风。这个世间的八风很厉害的,受人称赞,我们就高兴,往这边倒;被人批评,我们就生气,又往那边倒;得到利益,我们满面春风;失去利益,垂头丧气,……,反正八风不停的吹来吹去,吹得我们东倒西歪。我们都喜欢表扬讨厌批评,听到他人的赞扬马上眉飞色舞,听到讥讽挖苦就嗔恨。我们总是随着别人的称赞或讥毁而变动,说明我们还是凡夫呀!而那些圣者才是真正的“八风吹不动”,他们以自己圆满的

修证,向世人展现了圣者的风采,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循因缘而化现于世间。

我们要是八风不除,混杂在佛法里修,一切再高深的法,到我们手里都成为虚假不实的了,一切的修持都不会生起什么证量。人们只喜欢高深的法门,不满意低下的法门;常常看到修法之人,修了大半辈子没有什么长进。修得非常刻苦,也非常虔诚,就是因为他没有舍弃现世,所以真实的功德生不起来。尽管法很殊胜,但是对他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大家想修清净的正法,就要铲除对世间种种的贪着,舍弃世俗的衣食名和八风是在心态,苦来了能受,乐来了也一样能受。你千万不要做得过分,比如有好衣服却偏偏不穿,非得到垃圾堆里拣个破烂衣,以表示自己舍弃了现世,一天三餐也可以炒几个菜,你偏偏不吃,非得吃萝卜条不可,把自己虐待得不成样子,这不有意跟身体过不去吗?过后又生后悔,反而没有什么功德!这都是没有掌握它的要领,只要心灵上不贪着就可以了,而不是在于外在的形式。“舍弃现世”是指舍弃我们对现世的贪着,舍弃这种贪执的“心”,并不是指外在的行为。也可以说在世俗中一切随缘,有什么穿什么,地摊上买的衣服也穿,管它那么多,没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衣橱里有几千元钱的高档衣服,你有时间穿上也行,也没有感到不自在,根本没有挂碍的必要。别人对你的名声评价是好是坏也无所谓,什么都无所谓;把心全部用来思维解脱的问题,自然而然的就对这些淡化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对现世不贪着呢?重点是进行死无常的观修,这就是舍弃现世八法教授的心要。但对我们来说,必须先修人身难得,依次修心以成熟修此法的扼要。

(一)具缘人身难得

我们具足学佛修行良缘的这样一个人身,是如何的难得法;从三界缘起来看,人类的数量极为稀少。善趣的众生远远少于恶趣的众生,饿鬼道的众生少于地狱道的众生,畜生道的众生又少于饿鬼道的众生,而在畜生道中,陆地生物又远远少于海洋生物,海洋就几乎占了整个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即使仅相对与陆地上的生物来说,人类是少的可怜。地球的所有人口不过才有五十亿,可是在容纳下数人大的地方,就能有上亿只虫蚁,这个地球上的蚂蚁加起来会有多少?所有的虫鱼鸟兽又有多少?整个三界的六道众生又有多少?我们无法统计和想象!可见人类和它们相比,实际少的可怜,是非常稀有难得。难得到什么程度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这个问题:一、认明暇满人身所蕴含的珍贵价值;二、思维暇满人身的大利益:三、思维暇满人身的

因缘极其难得。

一、认明暇满人身所蕴含的珍贵价值

想从有暇身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暇满。不然就像乞丐不知自家炉台实由黄金砌成,最终还是乞丐。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对暇满加以体认。八有暇是指远离修法的八种无暇。八种无暇:执邪倒见生傍生,饿鬼地狱无佛教,及生蛮荒之边地,性为呆哑长寿天。于随一种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策励断生死。八无暇包括非人类的四种无暇以及人类的四种无暇。

属非人类的四种无暇中:

1、地狱道众生因有炎热或寒冷的大苦而无暇修法,我们若投生在地狱,所受的苦要比赤熟铁锅内的老鼠痛苦大百千倍,所以不要说是修法,就连法的名字也听不到。我们的心全被痛苦所占据,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因此不可能修法。我们当思:我没生在那样环境,真是太幸运了!现在应该努力修法,不然以后难免堕落而受苦。

2、饿鬼道众生因受巨大的饥渴而无暇修法。在极饥饿的情况下,纵然善知识等劝我们修法,我们也只顾先求饮食而无暇修法。我们没生在饿鬼道,实在是幸运。

3、畜生道众生因愚痴而无暇修法。若对动物说:「念佛能成佛。」它们根本不懂你在说什么。各种动物因承受各自的痛苦而无暇修法,所以,当我们看到狗等畜生的时候,我们应想:我没有变成这样真幸运啊!

4、长寿天人居住在无色界和色界广果天的一部分。他们最早受生时想:「我己受生为天!」最后死亡时想:「我在天界死去。」除此之外,全在定中虚度时日,就像沉睡一样,最后将毫无意义的死去。其它天人的情况,除少许有大善习气的天人外,其它大多数天人终日因欲乐而散乱,不能修法。如舍利弗有一位弟子,生前是个年轻的医师,有「药王」的美誉。他在人间时,工作繁忙,见舍利弗从远处来,便立即礼拜供养,动作非常迅速。后来舍利弗在天界说法,这位医师因散乱于天界的快乐,只稍稍竖起一指以示敬意,随后又去玩乐,使得舍利弗无从为他说法。天人生不起修法心、出离心等,而且只能听一些从天鼓和变化的鸟类等发出的妙音,不像我们有善知识可以作详细的教授开示。

属人类的四种无暇:

1、假如我们出生在无佛法的边野地区,将连「法」的名字都听不到。

2、出生在无佛出世的地方,则因没有佛教而不知修法,我们纵然想修也不会有结果。所以当思:「我们像他们这样该怎么办呢?我们没变成这样真幸运啊!」

3、既便出生在有佛法的国家,如果我们生来心智不明、是个傻子、哑巴的话,亦

不知法应该如何来修,或可能自以为是地修些错误的法。

4、邪见是人道最大的障碍,以外道为例,即便寿命很长,却连念一句佛号的善根也不能积聚,这是一件最糟糕的事。即使我们有八项意义虽小却难以全数完成的事待做,真能全部完成时,我们都会觉得很幸运了,更何况是八项意义重大、又难以凑齐的条件,一旦凑齐时,我们怎不认为是极其幸运的呢?

十圆满分两部份:

一、五自圆满,即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

1、人,是指在成就后世利益方面要胜过其它各趣。我们现在是人当然毫无疑问,但是否做到了人的价值则很难说。

2、依佛法名词中国或生中,即生于有佛陀四众弟子的地方。

3、根具,指先天诸根具足,以及没有不适合受律仪的生理缺陷,我们没有生理缺陷,所以是根具。

4、若犯有五无间罪,今生不能得阿罗汉果。我们没犯这种罪,所以是业末倒。

5、信处,原本是说信毗奈耶,但这里也可理解成相信三藏和《三主要道》里的道理。以上这些圆满是自身应该具备的,所以称「自圆满」。我们本身就具备了这五种。

二、五他圆满,即所谓: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他具悲悯。

1、佛陀不降临于世,就不会有正法出现,那我们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的苦恼。

2、佛陀虽然降世,若是未说法便入涅盘,降世便无意义可言。现在虽然佛陀已入灭,但佛陀的代表—善知识依然住世说法,所以我们在意义上仍具这两种圆满。

3、纵然佛教在整体上得到宏扬,但如果我们自心中教法湮没的话,便是个人教法的湮没。目前佛教不仅依然住世,而且我们还能进入圣教。见行清净的宗喀巴大师教法精华而弃所有的杂质。由文殊怙主亲作整顿的教法,犹如净化过的纯金,我们能遇到这样的教法实在是难中之难。
4、随教转,我们现在不仅遇到了宗喀巴大师这样殊胜的教法,而且还没有其它的违缘,所以具备了第四种他圆满。只有像优陀夷比丘那样的人,才真正具备《声闻地》中所说「亲见他人证得四果的任何一果而入佛教」等的四种他圆满:这些条件连怙主龙树菩萨也没有。但如「证期」中的人对获四果者心生仰慕那样,如今我们也可以仰慕大德高僧的懿行作为替代,所以我们现在仍能具足这一圆满。

5、有他悲悯,是指具备施王等顺缘、便于修法,这一条件我们也是现成的第五种他圆满。假设我们今生计划要完成十八件大事,到头来或许只可能完成其中的一些,但若想全部完成则极为困难。我们现在却做到了比这个更为困难的事,八有暇与

十圆满我们全都已具足。我们当中,有的人喜欢买彩票,六加一才七位数,中奖的难度都很高,何况我们现在得到的暇满人身,它如同中了特等奖,十八位号码都对上了,我们才得能到这个具缘人身的奖品。

二、思维暇满人身的大利益

(1)思惟观待现前利大:我们希望后世不堕恶趣,渴望生于善趣,不管哪一种天、人果位,这个暇满人身都能为我们办到。成就善趣之身需要持戒,而此身即能持戒;善趣受用之因为布施,此身也能行布施;眷属圆满之因为忍辱,这也需要靠现在这人身来修。我们想要成就任何的善趣天,人身和幸福快乐,除非不修,只要您肯修是必然会有成就的。我们后世想成为梵天或帝释,暇满人身也能办到。不仅如此,其它像八种异熟功德、善趣七功德身、大乘四轮妙身等也均能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净土的因,此身也能修成。只有修法才能使暇满具有意义。我们所有的愿望都可以实现。

(2)思惟观待究竟利大:我们为了成就解脱,所以必须要依靠能成就的法—三主要道。依靠它我们才能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但天等其它各趣之身难以发起出离心,俱卢洲人也不适合受戒。修行成佛必须是瞻部洲的人身,这个条件我们已具备。摩尼宝虽能满足我们现世的愿望。然而,即便我们获得再多的摩尼宝,也无法使我们在死时不堕恶趣,但这人身却能为我们实现长远的目标,能为我们成办究竟安乐的,只有我们现在的这个暇满人身。我们每个人都因不去修法而不能成就。密勒日巴尊者所获得的人身我们也同样有。密勒日巴与龙王二者的差别:龙王的库藏里如意宝堆积如山,却连投生恶趣的门都无法关上,更遑论是成佛的因了。密勒日巴虽穷得连糌粑都吃不上,但却因获得宝贵的有暇满人身而即身成佛。我们把这样的人身浪费掉,实在是太可惜了,就像一个乞丐得到满满一袋的金子,却连一分钱也不用就将它扔掉一样。

(3)思惟下至每一剎那亦为利大:如果我们连一炷香的时间也不浪费,且精进于积资、净障的话,我们将成办无量解脱与一切智的因。我们对虚耗自己的暇满人身从不会感到婉惜,却对损失一百元钱长吁短叹,这是多么颠倒的事啊?马鸣菩萨说:如商至宝洲,空手返家乡。我们到了宝洲不取珍宝,反而欠债空手而归;如果我们在侥幸一次获得暇满人身的时候不用来修法,反而造尽罪业堕入恶趣,那是再可惜不过的了。


三、思维暇满人身的因缘极其难得

(1)由因之门思惟难得:我们所获得的暇满身具极大的利益,不仅如此,它还极其难得,不是常能得到的。若不是那么难

得,我们现在尽可以将它浪费了,等以后得到时再努力使之有益也未尝不可。然而,暇满是需要凑足很多因缘才能得到的,因福报和愿力的关系,我们才这么幸运,以后是否能再得暇满就很难讲了。我们今后是否再得暇满,取决于暇满的因是否具足,对此我们应该以比量来作推断。比如秋收的麦子即使只有一把,它们的生长也必须依赖春季的播种。如果不下种子,要长出一盆子鲜花是不可能的。同样的,暇满也必须多种因的聚集才能获得。我们必须以净戒为基础,以布施等为助缘,加上不染贪着现世的无垢净愿,方可获得暇满身。能布施而不持戒者当生为龙,能持戒但不布施者将生为乞丐。我们不作观察时,总以为自己的戒还清净,我们认真观察,可以发现自己连一条戒都持不好。我们心里全是烦恼,作的全是罪业。没有能获得暇满的因,却梦想有暇满的果,如春天里播毒种,却想在秋天收谷子一样。《入行论》中说:虽剎那作罪,尚住无间劫,况无始生死,作恶岂善趣?造一种罪业也能把我们引入恶趣,我们从无始以来积集的罪蕴多如国王的库藏,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怎可能有继续获得善趣身的希望?我们自己不修法,佛菩萨也帮不了忙,就像佛陀也无法救护提婆达多免堕地狱一样。

不为现世发愿是很难的,我们总是先想到长寿、无病和开运之类的事。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大多数人不会用此身来修清净的正法。我们现在不修法,将来堕入恶趣,又会以该身成办更多恶趣的因,结果没完没了的在各种恶趣之间流浪。智慧、出离心等一点都没有:贪,嗔、我慢等造恶业的烦恼却俱全。大家看一下狗的例子便可了知。投生恶趣之后修人身,要比用此身来修成佛困难得多。我们现在得到这个人身,就像已拉到半山腰的大铜球,即便我们无法再从半山腰往上拉,也应设法使它不滚落下去。如果掉下去,我们要将它再送回半山腰是一件极艰难的事。我们此生中即便生不起解脱、一切智等上道的证德,至少也要做到不堕恶趣。一旦堕落下去,我们将不断地在恶趣中游荡,几乎没有解脱的机会。我们一旦走岔,就会越走越远;所以应该小心,不要在现在这个身上做错事。自己不修,将来就会堕恶趣,如果肯去修,纵然年迈也不必灰心。

(2)由喻之门思惟难得:经典中用各种比喻来说明,比如“盲龟穿孔”:海面上有一段随浪漂流的浮木,浮木中间有一个小孔:海底深处有一只双眼都瞎了的乌龟,每一百年头才露出海面一次,它露头时要刚好从木孔中穿过,这个机会是不是极为难得呢?实在是太渺茫了!大海那么大,您知道浮木会漂

到什么地方去吗?盲龟一百年才偶尔露出头一次,怎么能碰的着呢?这种机会小到什么程度,我们可想而知。我们得到具缘人身的机会也是如此。还有像“虫礼”,佛像的前面,有一条小虫从地下钻出来,并口称“敬礼佛”,这种事相当罕见,简直是天下奇闻,我们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同样的,我们从恶趣的地下爬上来,化做人形而装作闻思正法的样子,也是极为稀有难得的奇迹。还比喻为“墙上撒豆”,往光滑的墙壁上撒无量的豆子,恰好有一粒粘到墙上不掉下来。或者从须弥山的山顶上垂下一根线,山底下躺着一枚针,这根线要在狂风的吹荡下,刚好穿过这个针孔,然后你就投身为人,这个机会实在是太渺茫,差不多都绝望了。我们应该如此这般的运用各种譬喻来思惟:我们所获得的暇满身,是极其稀罕与难得的!

(3)由体性之门思惟难得:众生因为造恶的多、行善的少,所以从善趣和恶趣死后,前往恶趣的极多,投生善趣的极少。《毗奈耶事教》中说从善趣往恶趣及从恶趣往恶趣的,量如大地之土:从恶趣往善趣及从善趣往善趣的,量如用指甲尖挖取的土。总的来说,六道之中,人趣数量极少。饿鬼比地狱少,畜生比饿鬼少。畜生里面,生活在地上的比生活在水里的少,然而在容纳不下十人大的地方,就有上亿个虫蚁。中有数量也很多,例如一匹马死后不久,尸体内会生出成千上万的虫,一百匹马死掉的话,便会有百倍的中有将受生为虫子。能够受生为人,又能生在有佛出世中者,为数甚少。在许多万个「黑暗劫」之间才有一个「明灯劫」。即便在每个「明灯劫」当中,空、成、住、坏四劫各有二十中劫,共八十中劫。其中三劫的六十中劫中,无佛出世;住劫二十中劫之初,人寿可达无量岁时,以及寿命增长时期,佛也不出世,佛只在寿命递减的时期出世。「中间增减」期虽有佛出世,但我们受生在前佛已现涅槃、教法湮没,而后佛未出世的那段期间,这其实和「黑暗劫」没区别。我们现在受生在瞻部洲,幸好不是这个阶段。释迦佛教法湮没至弥勒佛出世的时间间隔,为人寿四十九亿岁,我们也没有受生在这样的黑暗时代中。

除此之外,还有三种思惟暇满为何难得的方法:(1)「因」难成办故暇满难得:(2)「体性」难凑全故难得:(3)「喻」难出现故难得。

这暂时获得暇满身的机会,便是决定久乐或久苦,以及上升或下堕的分界线。这一选择权就在我们自己手上,不需要仰赖他人,应当对自己未来的苦、乐作出无误的选择。如果选择错误,那就不是只影响一、两天的小事,而是影响到生生世世长远

目标的大错。我们应告诫自己:从现在起我还有一段时间可以活,在我生命剩下的这段日子里,不管是两年、三年还是多少年,再不夜以继日地勤修正法,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回到恶趣中去?我们侥幸一次获得的有暇身,如同十八种无价的珍宝凑在一起,所以最重要的是不可入宝洲而空返。譬如有个人到达宝洲后,不去取珍宝,而是以歌舞耗时,并且还向其它商人借了很多的债,最后取不成珍宝,反而负债而返。这个人不是疯子是什么?同样的,我们现在正是求取解脱和一切智的最佳时候,如果我们不求解脱和一切智,反而去修恶趣因,还有比我们更更愚笨的吗?如寂天菩萨说:“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无余欺过此,亦无过此愚。”我们侥幸获得一次的暇满身,即便在短至一碗茶的时间内,也能用来作积福,净罪等事。我们应利用此身力求即身成佛;不然,也应力求获得解脱:再不然,至少应努力保证使自己来生不堕恶趣。

虽然善知识如实开示了前往解脱和一切智之道,但是如果自己不修,就像高明的医师给予药品,而患者不服用,终究也治不了病一样,《三摩地王经》说:受其珍贵众良药,若不服用疗病药,非医致使非药过,惟是病者自过失。如是于此教出家,偏了力根静虑已,若于修行不精进,不勤现证岂涅槃?又说:我虽宣说极善法,汝若闻已不实行,如诸病者负药囊,终不能医自体病。我们应将余生全部用于修法,努力使我们的暇满具有意义。如宗喀巴大师所说:若知难得无劣住,若见利大惜无益,若思惟死虑后世,若思业果遮故逸。我们获得人身的机会如此稀有难得,我们静下心来,在禅定之中进行观察思维,才能清晰认识到这个问题。为什么人身如此难得?这就追溯到获得人身需要具备的条件了,最起码要严守五戒,然后广积福报,加上不贪着现世的清净愿力,我们在未来世才有可能获得一个人的身体。五戒很不容易守!若详细的讲简直要毛骨悚然,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犯戒!

阿底峡尊者说:“尽管我时时刻刻严守戒律不犯,但每天犯戒还是如同天上下的雨一样多!”您想一想他这么大的成就,都说自己犯戒如同下雨一样多,那我们就不用说了吧,恐怕用狂风暴雨都难以形容!可是很奇怪,我们并没有发觉自己在犯戒,总以为自己的戒行似乎很清净。其实认真观察的话,可以发现自己连一条觉得心安的戒都持不好。我们起心动念都是烦恼,所作所为全是罪业。没有种下能获得具缘人身的因,却妄想获得具缘人身的果,这怎么可能实现呢?这和春天里没有播下种子,却妄想在秋天收获果实一样。造一种罪业也

很有可能把我们引入恶趣,我们从无始以来积集的罪业,数量之多恐怕连虚空都容纳不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有可能继续获得人身呢?如此看来,我们下辈子就没有做人的希望了吧?这是肯定的。因大多数人都不会用此人身来修清净的正法。所以佛陀说:“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从我们现在情况来讲,我们失去人身后,肯定是坠入三恶道,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您想一想:“也许几年后,或许几天后,我们就披毛戴角了。”您难道不为此感到害怕吗?

除非我们以净戒为基础,以布施等善事为助缘,加上强烈的投生愿望,才有可能获得人身。但要完全做到这些是何等的艰难。就拿做善事来说,大家不要认为我们经常作善事,没有做大恶事,从我们的起心动念来说,几乎没有一个是真善的,大部分都杂染不清净的。就像放生本来是无畏布施,是因为慈悲爱护众生命,可有多少人是真正出于这个目的呢?大多数的人都是因为听说放生有功德,所以也就随从大家去放生,是为了获得功德利益而去放生。我们即使是善事,也是带有杂染的伪善,因为我们没有做到真正的利他无我的慈悲,仍然带有满足自我利益的动机,除非您证得空性破除我执,才能彻底的做到这一点。只要我们带着“我”的念头去做善事,这些善都属于伪善,功德并不大。再加上我们常常会生起后悔心和嗔怒心,这些又常常会把我们的善业烧毁掉。善事本来就做得不多,做完之后又后悔,这就打了个折扣,然后剩下来的那一点点,多年的积累又被您发了一顿脾气,被您那一念的嗔怒给烧光了,“怒火烧毁功德林”,您还有善业可言吗?剩下来的只有恶业,那就意味着我们此生命终只有到三恶道里去了啊!这么一想,我们对未来在恶道的归宿就很有信心了吧!

佛经中讲,杀一条小虫未来因缘成熟,要感受地狱的痛苦数百年,我们可以掐指算算,今生起了多少贪嗔痴的念头,伤害了多少生命……。这么一想,我们感到实在太可怕了,这些罪业如果累积起来,恐怕要在地狱里度过亿万劫。您想一想,我们就是冬天在风雪里冻上几个小时,夏天在太阳下爆晒一会儿,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寒冰地狱,热铁地狱那样,被冻得皮开肉绽,或被放到油锅里煎熬,您能忍受吗?而且承受这种痛苦亿万年?所以经中说,失去人身的机会就像大地上的微尘那样无量无边,而得到人身的机会就像鸟爪上沾的几粒灰尘那样屈指可数,虽然经中说地狱离我们这个世界有三万二千逾缮那,感觉很遥远,其实只相隔一口气,一口气上不来,我们就已经到地狱。我们现在得到这个人身,实在是无比

的幸运!人身难得今已得,正法难遇今已遇,今生不将此身度,更待何时度此身?大家应该要珍惜这个如摩尼宝一样珍贵而难得的人身,从而考虑发挥出它的价值,让人生过得有意义,而不白白的虚度。

(二)念死无常

我们认识到具缘人身的珍贵价值,但有四种颠倒,会妨碍我们去放弃这种价值,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颠倒,就是于诸无常执为常。无常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这里主要是指狭义的死无常。为了破除这种颠倒知见,我们需要对死无常进行观察。什么是死无常呢?就是难得的具缘人身,并不能长久,它终究会有死亡的一天,并且死亡随时都会来临,分分秒秒都有死亡的可能。面对着死亡我们束手无策,没有丝毫解决的办法,最疼爱的妻儿,这时也解决不了问题,您得孤零零一个人离开。拼搏一生积聚的财产,您一点都拿不走。不要说财产,与生俱来的这个躯壳,天天为它打扮,到时也要抛弃它而去。面对死神我们是无能为力,“死神来时我可以反抗!”可您反抗不管用,死神不会怕您,您讲情求饶它也不会理您!历代的帝王都死了,现代的伟人也都会死,警卫团站岗,荷枪实弹对付死神都不管用,更何况我们连保镖都没有,死神能怕我们吗?生命实在是太微脆了,不修法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然而,我们总认为自己是与世长存的,总欺骗自己是不会死的。因恐惧死亡和自我欺骗,我们总是对死亡有忌讳,总会尽力避开这个话题,小心翼翼把它隐藏起来,连听到“死亡”两个字都认为不吉祥。但死亡是生命必然的规律,我们即使能避免谈论死亡,也不能避免死亡。既然避免不了,何不鼓起勇气正视它?想挣脱死亡对我们的宰制,就要采取截然不同的方式,让我们揭开死亡的神秘,让我们熟悉它、习惯它;让我们随时想到死,我们不知道死神会在哪儿等待着我们,因此让我们处处等待死亡。学会怎么死亡的人,就学会不做奴隶。我们为什么要观察死亡?因它极有力量,能激励我们追求解脱,推动我们精进修持直至成佛。

不念死的过患

一、不念正法的过患:不念及死亡的话,我们就只会考虑现世的种种需要,整天为衣、食等忙碌,妨碍我们修法。反之,若我们认真地念死的话,便会一心为来世作准备。我们对现世的衣、食、名三者有如此大的贪着,是因为不念死的缘故。如果不以忆念无常来指导我们,我们不念死,就会流于现世的经营。

二、虽念不修的过患:不念及死亡的话,我们的心老是执于不死,一味地推延修法的时间,心想:「明天修好了,后天修好了。」像这样纵然念及佛法也无法去修,

心怀散乱,总惦记着发财等事:永远没有修法的机会,就这样耗去一生的时光。

三、虽修不净的过患:虽然我们也在修法,但修的法都不清净,因为我们不能克服现世的虚荣。我们所作的闻、思是为了做个学者或求名;禅修、念诵是为了消除现世的违缘。不见访客,目的也在于求名等;阿底峡尊者说:「只考虑现世的人果报在地狱,饿鬼和畜生!」只求现世的果报:今生成就一些小利,后世则堕恶趣。这样的话,我们和不修法的人就没有差别了。修法首先要舍弃现世〔世间八法〕,凡掺杂世间八法的就不是正法。如果不念死,我们就不能舍弃现世,得利时便高兴,不得利时便沮丧;对于苦、乐、称、讥、赞、毁的反应也一样,如此,终为八法所控制。希求现世的人是世俗人,舍弃现世的人是修行人。法与非法的界限在哪里?能对治烦恼的是法,不能对治烦恼的即非法;与一切世间法不相顺的是法,相顺的是非法。这句话明白道出了佛法与世间法二者对立的关要。以世间八法作为修持的中心,外相像个修行人,内心实与世俗人无异。舍弃现世的主要方法是念死无常。

如果不能舍弃现世,我们所修的法就会流于现世的目的。至于舍弃现世的标准,我们可以不想拥有什么东西;别人赠予我们再多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好高兴的。我们很容易遭到衣、食、名三者的系缚。这三者中,最难断的是求名。不论法师、律师、讲经师、禅师,希望出名的人很多。有些自诩为大修行者或成就者的人,愿意在衣、食方面从简,勤修苦行,但内心深处无丝毫求名之心的却很少。《喻法集》一些与此有关的譬喻,如「门槛、狐与猿」等。指人们只知探询远方的路况,而不提防「门槛」边的火塘;同样的,我们只喜欢探问佛法高深之道,却不愿舍弃对现世的耽着,不去解脱贪着现世的系缚。这种过失也是因为不念死造成的。

四、修不殷重的过患:如果不念死的话,我们修法就不会努力,修持也就难免中断。修法总是很容易感到疲乏,也生不起大精进,这就是不念死无常所导致的过失。如果我们念死无常的话,也就能够心无旁骛的长时间勤修行,并在每次修法的时候,无有怯弱,心感畅快。

五、自谋不善的过患:若不念死,便会大大地贪着于现世。因为追求现世的利益,连带也将对饶益者和损害者等生起贪,瞋、痴三种烦恼,并因此与别人打斗,争吵,导致被别人骂是恶人等等。要知道,即使是打斗时留下的小疮疤,这一切伤害都是自己造成的。简言之,若不念死,就是在自毁今生和后世的一切利益。 
 
六、临终时将追悔而死的过患:

如果不念死的话,我们修法只不过是徒有其表,因为与现世的希求相掺杂,所以修不成任何正法。某天有个称作「死亡」的怨敌突然出现,将发现以前孜孜以求的权力、地位,财产等都帮不上忙了?真正能帮助自己的只有正法,但因为未曾好好修持,临终将会生起极难忍受的懊悔之心,为时已晚之际,只有自食苦果。我们应当现在就对死无常产生恐惧,而好好修法,临终时才能无所畏惧。但事实上我们与此相反:现在丝毫没有自己会死的念头,临终时则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在临终的时候,无论是拥有百库黄金的富翁,还是统御各方的国王,这些财富和权力转眼成空,对自己一点益处都没有、毫无价值。临终时真正有利益的安心事一样也没修成,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一场致命的大病突然袭来,那时候纵然心想:「如果此番能不死的话,我一定要修法。」也为时已晚了。好象食物在手的时候,自己不吃,一旦被狗衔去,纵有想吃之心也无济于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