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简介

XX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简介

XX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简介
XX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简介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项目简介

XXXXX有限公司

2011年8月25日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与项目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竹木制品深加工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XXXXX有限公司

XXXXX有限公司

3、项目负责人

XXX

二、项目编制的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发改委);

3、《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

4、《廊坊市安次区投资优惠政策》;

5、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6、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及技术人员现场考察收集的资料;

7、项目单位委托书。

三、项目研究范围

本报告对项目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市场预测、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项目筹建的目的在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化

进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地区农业优势明显,气候资源优越,人均耕地面积在全省排第一。近年来,围绕优质稻、优质蔬菜、优质烟、优质畜禽、优质鱼、特色水果、竹类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加快以“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为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新、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优势产品。农产品产量丰富,秸秆,竹,柳编产品资源丰富。加工成工艺品市场前景广阔。

五、项目概述

1.建设期限

建设期1年,自20XX年8月—20XX年8月。

2.建设内容

(1)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4396平方米,其中,

建筑占地17036平方米;

道路、种植园占地17360平方米;

(2)总建筑面积为20396平方米,建筑内容如下表1-1所示。

表1-1 主要建筑物内容

注:库房层高超过8米时,计算容积率面积加倍。

3.主要建设条件

一是市场前景良好。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广阔。

二是资金来源可靠。项目投资全部为企业自有资金,资金来源有保证。

三是基础设施完善。安次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该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四是社会条件良好。安次区办事效率高,有良好的社区服务体系,使项目能够在比较顺畅的环境下进行。

五是政策优势。安次区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涉及土地征用、纳税奖励、工商管理等方面,为投资者营造了良好的、宽松的投资环境。

4.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该项目总投资1157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1009万元,占总投资的87.21%,包括工程费用844.61万元,占总投资的73.78%;其他费用48万元,占总投资的4.15%;

正常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可实现利润700万元,投资利润率30%,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2年。

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1-2所示。

表1-2 主要技术指标

注:库房层高超过8米时,计算容积率面积加倍。第二章、项目主要承办单位情况

1、企业在同行业的地位和影响力:X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中外合资企业,位于XXXXx西侧,注册资金260万美元,总资产3950万元,占地面积 12700余平方米。企业现有员工150人, 公司主要生产干花,人造花,产品全部出口,畅销世界几十个国家。年产值500多万美元,目前是国内产销额最大的干花制造企业,产品出口至欧美等50多个国家及地区。

2、企业规模:公司2010年度总产值3057万元,自营出口总值2967万元及外贸实际交货总值2967万元,出口创汇及创利407.89万美元、所得税131万元,免抵退税308万元,税前利润524万元。

3、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公司投资建立ERP企业管理体系,首先,ERP系统便于统一管理企业成本、生产、销售、人员等要素,管理直观方便,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司经营思路;其次,ERP 系统,如果进一步深层次对数据做一些挖掘和分析应用,对管理者决策可以起到更佳的效果;再次,根据公司指定的指导方针实施的一体化ERP,比如按照合同指导生产/按库存指导生产,等方式,都可以得到比较快的信息支持,做到敏捷反应。便于贯彻和实施;此外,ERP系统的MES生产管理可以做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做到监控生产、压低成本的效果;所以,ERP不仅在生产控制、成本控制和透明化管理上具备优势,更加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在现在市场激烈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企业生产。从而使得企业具备比较高的竞争优势。

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系统化的管理。公司

积极组织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学习新的设计理念。XXXXX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柳编,干花工艺品,其主要原料为柳条和农产品的秸秆、根茎等,经过工艺染色,编制组装成精美的工艺品,产品畅销欧美亚各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

4、产品竞争力:公司建立10年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销售体系。公司生产的手工艺品设计新颖,做工精细,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产品供不应求,公司急需扩大再生产,以满足更多客户的供货需求。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针对国外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努力创建自主品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2010年公司通过了ISO9000-14000质量体系认证,此外公司筹建的产品展示中心项目也通过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评定。

5、企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公司成立10年来,不但注重自身发展,还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公司主要生产柳编,干花工艺品,并与种植户签订合同以保护价收购柳条,农作物秸秆等农产品,低价为种植户提供作物树苗,并免费为种植户提供关于作物种植等方面的培训服务,该公司现发展有种植农户3000余户,年均向农户收购柳条,农作物秸秆等农产品30万公斤,平均提高农民年收入2000元/户。公司现设有作物收购点200多处,并在廊坊市安次区大王务,小刘庄,东得胜等地建立了加工点,增加农民就业岗位100多个,带动力本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农民种植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第三章、项目可行性及前景评价分析

一、项目可行性

本项目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农产品秸秆,柳条,竹等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此类产品当地参量丰富,但受地域,交通,开发力度等条件约束,发展较慢。本项目的筹建目的之一就是开发这些产品,使之变成附加值较高的工艺品进行出口。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规模化的原料收购,种植户发展,以及深加工处理等系统模块,使当地农业资源得到合理整合。同时,项目还将引进国际领先的合计人员及设计理念,是生产的产品跟上国际流行趋势,并建立完善的国际销售网络,保证销售稳定增长。

二、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

本项目的财务评价是参照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和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以及有关规定进行计算与评价,有关基础数据由相关专业和建设单位提供。

(二)、基础数据

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估算为1157万元,进入项目财务评价的投资为1157万元。

2.实施进度及项目计算期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工程内容,项目建设期为2年。

第3年起为试营期,到第5年项目达到满负荷后正常运营。

项目计算期为12年。

3.基准收益率

本项目基准收益率确定为15%。

4.营业收入

本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

5.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收入缴纳17%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分别为增值税的5%、3%和1%,估算正常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为63万元。

6.成本费用估算

燃料动力费:估算年用电量为541万度,水消耗量为4624吨,煤消耗1296吨,估算燃料动力费为456万元。见下表15-1。

表15-1 燃料动力费(单位:万元)

工资及福利费:该项目定员为100人,估算年工资及福利合计为

153万元。

折旧费:该项目建筑物折旧年限均按40年计,期末残值率5%;设备折旧年限均按10年计,期末残值率5%。经估算,年折旧费为80万元。

摊销费:无形资产土地按10年摊销,递延资产按5年摊销,估算年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总计75万元。

修理费:该项目的维修费用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计算。估算年固定资产修理费为63万元。其他费用:估算正常年其他费用为47万元。

经估算,正常年总成本费用为1000万元,经营成本为566万元。

7.利润估算

项目计算期内正常年可实现利润50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0%。

企业所得税率25%,正常年上缴所得税100万元,估算计算期内可上缴所得税1000万元。

盈余公积金和盈余公益金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和5%计列,计算期内累计提取公积金474万元,公益金236万元。

三、财务评价

1.现金流量分析

本项目设定的基准收益率为ic=15%。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计算(详见附表11)。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的主要财务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0%

财务净现值(Ic=8% )(FNPV ):492万元 静态投资回收期: 6.2年(含建设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 8.5年(含建设期)

从以上各项指标来看,财务净现值远大于零,内部收益率高于社会平均折现系数,投资回收期较为合理。

2.盈亏平衡分析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为:

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较高,企业投资风险较大。 3.综合评价

本项目各项财务评价指标数据较好,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BEP=

年固定总成本

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

=28.2%

第四章、结论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推动当地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加速农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安次区及周边地区的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以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是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的。廊坊市万森工艺品有限公司,XXXXX有限公司及其他项目投资人有决心、有能力承担这一重大项目,这既是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形势的需要。

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XXXXXXX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前身为新疆XXXXXXX物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初更为现名。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李克定,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万元。2006年6月XXXXXXX市合作区经贸局批准该公司新建10000t/a大蒜深加工生产线项目(伊合经发[2006]35号)。厂址XXXXXXX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安徽路1518号,占地面积50亩。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目前实际投入近4000万元。该项目生产以大蒜为主要原料的系列绿色、保健食品,该项目目前已经安装五条生产线,分别是非油性的蒜酱、汁生产线,油性蒜辣酱生产线,草本饮料生产线,植物蛋白饮料生产线、果醋生产线。产品基本上为新开发产品,三大系列(调味品系列、饮料系列、果醋系列)15个品种。该项目2009年5—12月份计划生产12150吨产品,产值达到1.1亿元,第一年实现利润50万元,实现各种税金250万元,解决就业150人。对带动XXXXXXX市及伊犁河谷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 1.《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2007年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2009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下发《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 6.《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发改工业《2006》2240号)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8.《新疆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 9.《伊犁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10.《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11.《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4.《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15.《XXXX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6.《XXXXXXX市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30年》

昆明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昆明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农产品加工是指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将农业的主、副产品制成各种食品或其他用品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农产品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重要环节。农产品加工可以延长农产品保存期,保证品质不变,方便运输,调节市场供需格局,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收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多且种类丰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产品加工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该农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7435.2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988.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50%;流动资金4446.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50%。 达产年营业收入39984.00万元,总成本费用31327.49万元,税金及附加359.20万元,利润总额8656.51万元,利税总额10209.71万元,税后净利润6492.3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717.3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65%,投资利税率58.56%,投资回报率37.24%,全部投资回收期 4.19年,提供就业职位770个。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先应清楚自身的优势所在,要注重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农产品加工。既要着眼于国内市场需求,又要瞄准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满足社会对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数量和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方便化、安全化、营养化等需求。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 第三章背景和必要性研究第四章市场调研分析 第五章产品规划分析 第六章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七章土建工程方案 第八章工艺概述 第九章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第十章项目生产安全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评价分析第十二章项目节能概况 第十三章进度方案 第十四章投资可行性分析 第十五章项目经营效益 第十六章项目总结、建议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云南省50个产业园区情况介绍

云南省50个产业园区情况介绍 1、云南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云南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区于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管理面积157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达6.2平方公里,按“一区三园”空间布局。20年来,开发区依托曲靖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发展形成了有色金属、光伏电子、汽车及装备制造、轻工和生物五大优势产业,已成为曲靖重要的工业聚集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水、电、路、燃气、通讯和生活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截止2011年,入区企业总数913户,其中工业企业1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另有个体工商户321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90.34亿元,增长45.02%;工业增加值87.02亿元,增长38.5%;固定资产投资80.12亿元,增长31.75%;主营业务收入283.95亿元,增长4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5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2亿元,增长2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7元,增长16.1%。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30%的增速。 开发区已进入了经济社会加速、提质、增效的跨越发展新阶段,“十二五”期间,以打造“百亿产业、千亿园区、和谐新城”为目标,将全力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努力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2、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城东部,成立于1992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出口加工区,是云南省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为一体的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56.6平方公里。是未来5年昆明城市重点开发的新区域,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入区企业近10000余家,园区内已聚集了昆船集团、云内动力、北方夜视集团、康恩贝、康师傅、统一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或品牌,初步形成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饮料业、机械设备制造产业、烟草制品及配套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制造业六个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雏形。2011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3亿元,同比增长28.1%;主营业务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29.46%;利税总额22.08亿元,同比增长25%。 “十二五”期间,经开区着力打造光电子产业基地、出口加工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王家营商贸物流园、阿拉乡片区产业园和大冲片区工业园六大产业基地,全力支持现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加大与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的产业合作力度,加快培育以装备制造、光电子、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和烟草加工及配套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把经开区打造成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 3、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依托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215户,比年净增11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较年年均增长1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5%;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58.9亿元,较年年均增长21.7%,占全市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的34%。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张。随着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培育和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张加快,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81户,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37.7%,实现销售收入201.5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77.8%,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 (三)产业聚集初步显现。以园区为载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李记酱菜、吉香居食品、味聚特为龙头,年加工达85万吨的蔬菜加工集群;以蒙牛、新希望、菊乐为龙头,日加工鲜奶能力达1400吨的乳制品加工集群;以金锣、玉泉、碧海为龙头,年加工达220万头的生猪加工集群;以西龙纸业、丰华纸业为龙头,年加工竹浆达20万吨的竹浆加工集群;以通威、新希望、永祥、丰美为龙头的饲料加工集群;以爱心木业、申宇木业为龙头的竹木加工集群。 (四)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充分发挥各区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初步布局形成了以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为主的粮油、果蔬加工业;以东坡区、仁寿县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洪雅县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彭山县为主的饲料加工业;以洪雅县为主的茶加工业;以洪雅县、彭山县、青神县为主的中药业;以东坡区、丹棱县、洪雅县、青神县为主的竹木加工业等特

贞丰县工业园区简介1

贞丰县工业园区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加快我县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我县以“一园四区”来进行总体规划,规划面积为36平方公里,工业园区沿省道S210和S309线呈由东向西布置,分为白层物流园区、轻工产业聚集园区、黄金产业园区、龙场循环经济园区,由陕西东西部经济研究院进行总体规划。 白层港物流园区地处我县东面—白层港,距县城20公里。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是我县工业园区的特色园区。主要依托北盘江西南出海中通道、白层港和惠兴高速公路为交通优势,重点发展水运物流业,拟建造船、货运站、客运站、仓贮、餐饮、酒店服务业及低热河谷生物资源开发等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金州造船厂、l 0万亩桉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及5万立方米胶合板生产线建设。该片区到“十二五”期末,计划完成投资7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0亿元,税收3.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600个。 轻工产业聚集区位于县城东面和南面,由西部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规划已报请省工信委审批,环评已通过省级审批。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是我县工业园区的绿色园区。分为金城片区、龙滩片区和中心片区三个点,主要依托紧临县城的地理优势和县域农特产品资源,结合南城新区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按照“园中有城、城中有园”的模式重点发展污染少、见效快的轻

工产业。主导产业有:一是以粽子、甘蔗、花椒、金银花、砂仁等为主的食品加工;二是以服装、制鞋为主的轻纺加工;三是以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为主的医药产业。目前,金城片区开工建设的项目有:葛根酒厂、医疗器械厂、粽子厂、制衣厂和精面加工厂;中心片区开工建设的项目是贞丰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日榨5000吨的白糖厂。该片区到“十二五”期末,计划完成投资95.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9.4亿元,税收9.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680个。 黄金产业园区地处县城南面,与轻工产业园区相邻,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是我县工业园区的精品。主要依托我县丰富的黄金资源,延长黄金产业带,重点发展黄金精炼、黄金深加工业和冶金辅料制造业。拟建黄金精炼、首饰、纪念品加工等系列产品及黄金技术研发、黄金城等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有10吨/年黄金精炼厂、年产15000吨/年氰化钠厂及黄金研发大楼。该片区到“十二五”期末,计划完成投资4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税收4.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 龙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地处我县西面—龙场镇,距县城18公里,是我县工业园区最大的园区,循环经济园区由贵州东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该规划已于7月20日经省发改委审查通过,园区规划面积为18平方公里,分布在贞丰至龙场309省道和惠兴高速公路两侧,主要依托-龙场、挽澜两乡镇的煤矿、镁矿、锑矿、石英石、白萤石等资源发展冶金、建材业。主导产业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亮点,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和后劲的重要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粮油、纺织服装、畜牧水产、蔬菜、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0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5家,其中过20亿元企业1家,过10亿元企业1家,过亿元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已形成以鲁花为代表的花生油、以万宝为代表的菜籽油、以中利杰为代表的豆油等三大油脂加工系列,基本形成“万宝”、“鲁花”、“正大”、“希望”、“大头菜”、“柳编”、“丰年食品”、“小龙虾”八大品牌。20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品牌农产品销售网点遍布全国,远销港、澳、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2010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138亿元,我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被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与环境中心和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联合命名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并先后荣获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和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称号。 在打造百亿农副产品产业集群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优化产业布局,倾力培植农副产品产业增长带。一是制定规划。从农产品生产、种植、收购、内外贸易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发展规划,加强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引导。二是合理布局。在农产品种植上,引龙头,建基地,调板块,扩规模,延伸产业链,目前,全区已形成优质水稻、优质马铃薯、优质棉花、优质小麦、优质油菜等六大板块基地。充分利用襄阳鲁花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伙牌工业园形成了以襄阳鲁花为龙头的襄北食用油加工

扶贫项目计划

2018年扶贫项目计划 18年扶贫项目计划 18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目标,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苦拼实干,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存发展条件,以“整村推进、消除茅草房、产业开发、易地搬迁”为扶贫手段,坚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人口为对象,围绕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同时推进,切实抓好贫困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机制,抓好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产业扶贫项目,促进贫困农户增收;抓好种养技术、劳动技能等知识培训,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脱贫后劲。积极推进扶贫开发,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18年的扶贫开发总体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省项目重点实施整村推进的大好机遇,千方百计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努力解决1.5万户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不断提高2万低标准人口的经济收入;使项目覆盖区受益群众人均纯收入有所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一)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力争扶贫资金规模达到8000万元以上。1、争取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52个,国家投资2280万元;2、争取专项茅草房改造5000户,国家投资5000万元;3、积极争取“整乡推进”项目1-2个,争取国家投资800万元;4、争取县内易地搬迁扶

贫项目指标300户1200人,投资600万元;5、力争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放贷指标达到14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100万元;6、积极争取产业扶贫资金200万元,新增2-3项产业内容,继续扶持蚕桑、魔芋等。(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争取老区建设项目。针对我县的贫困状况,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瞄准强县富民目标,努力实现老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紧紧抓住国家对革命老区县、贫困县扶持力度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战略机遇,加大我县老区对外宣传力度,尽最大可能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的投入,促进部份老区点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善,经济建设实现新跨越。 (三)继续抓好社会扶贫,强化部门挂钩帮扶工作。继续实施好“百千万帮扶工程”,扩大社会帮扶的影响力,不断争取社会闲散力量,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来;充分调动县直各挂钩帮扶部门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扶贫办继续认真履行协调部门的职能,当好县委、政府参谋,组织实施好挂钩扶贫工作,督促落实好部门挂钩扶贫工作。(四)加强队伍建设,圆满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扶贫办将一如既往地围绕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站在构建平安和谐镇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扶贫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扶贫队伍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扶贫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把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任务纵向分解到乡、到村,横向分解到办各股室和工作人员,按照“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建立健全扶贫工作目标考核

浅谈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前景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论文名称:浅谈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前景 地市:平顶山市 准考证号:040312100063 姓名:刘祎 学科专业:食品与科学工程 指导教师:纠敏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3年6月

浅谈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前景 摘要 农产品深加工是指对农业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制作以体现其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环节,与“农产品粗加工”概念相对应。如将稻谷、玉米加工为大米、玉米粉的生产,称为粗加工;在完成粗加工的基础上对半成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其更具价值,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生产,称为深加工。当前,由于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甚为丰富,供大于求,出现结构性、地域性、暂时性过剩,而我国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较低,因此,目前在我国发展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对调整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改变,其意义在于初级农业产品的利润附加值很低,深加工可以大幅提高利润率。它关系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食品加工的基础,发展食品工业提升农业,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向高效益转变的出路。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项目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坚持走科技兴企的道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精深加工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的应用必将大放异彩,农产品加工前景一片大好。本文主要阐述了农产品深加工的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对策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ABSTRACT Deep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fers 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deep processing production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production of its benefit maximization, corresponds with the "rough"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ch as rice, corn, corn flour processing for rice production, known as the rough machining; based on the rough processing of semi-finished products to further perfect, make it more valuable, in pursuit of higher value-added production, called deep processing. At present, because the agricultural bumper harvest of in successive year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very rich, beg for be more than, structural, regional, temporary excess, but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consumption level per capita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average level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therefore, current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and great potential in china.. Therefore, vigorously develop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re are major changes to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increasing farmer income, 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the primary agrical trual products value-added profits are very low, deep proces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ate of profit. It is related to all aspects of human life, but also is the basic of food processing, food industry promoting agriculture, is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the way to high efficiency transformation so that we must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chnology content of projects and products adhere to the roa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deep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deep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Deep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Problems; countermove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我国杂粮深加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杂粮资源现状 我国杂粮种类繁多,是世界上重要的杂粮主产国之一。谷子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糜子和黍稷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高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八位和第六位;蚕豆占世界生产量的二分之一;绿豆、小豆占世界生产量的三分之一;燕麦、豇豆和小扁豆是主产国,因此我国有“小杂粮王国”之称。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杂粮年种植面积约900万公顷,生产总量在2000万吨以上。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面积约为350.8万公顷,占3.8%;谷子、高粱

面积约240万公顷,占2.3%;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面积约为320万公顷,占2.6%。杂粮总产约197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其中荞麦、燕麦、糜子、青稞等产量约为766万吨,占 1.6%;谷子、高粱产量约为720万吨,占1.5%;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等产量约为486万吨,占1.1%。 我国杂粮分布很广,各省市区都有不同规模杂粮的种植面积。如谷子分布在23个省区;高粱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大麦分布在24个省区;荞麦主要分布在12个省;燕麦分布在16个省;蚕豆主要分布在23个省;绿豆和红豆在24个省有种植。杂粮虽种植分散,但是多数仍分布在生产条件较差和贫困的地区,以西北、西南为主。我国杂粮面积在35万公顷以上的有11个省区,在70万公顷以上的有内蒙古、山西、云南等省。 杂粮营养丰富并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如莜麦中蛋白质、脂肪、矿物质总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居谷物之首,特别是所含的β-葡聚糖在所有谷物中含量最高,β-葡聚糖对于维持血糖平衡和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具有明显的效果;荞麦种子中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荞麦面粉的蛋白质的含量很高,约为10%~15% ,荞麦中的黄酮类物质—芦丁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也有独特的功效;小豆是制作各种糕点馅和风味食品的原料,具有活血,消肿,解毒等多种药用价值;绿豆富含氨基酸和矿物质,具有清凉解毒,止泻利尿,滋补强身的作用;薏苡仁中除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含量较高外,还含有薏苡素、薏苡酯等功能性成分。 因此,因地制宜的开展杂粮加工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来控制和操纵食品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分,将会使杂粮加工更加符合现代食品要求,为杂粮食品发展提供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我国杂粮资源深加工的利用现状 (一)杂粮深加工的主要形式 目前的杂粮加工可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原粮或经过简单分选、包装的初级加工品;二是传统风味小吃;三是方便食品;四是以高粱、大麦等杂粮为原料的酿造食品。杂粮富含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杂粮加工是把杂粮按其用途分别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的生产过程。加工程度浅、层次少、产品与原料相比,理化性质、营养成分变化小的加工过程可称为初加工;加工程度深、层次多,经过若干道加工工序,原料的理化特性发生较大变化,营养成分分割很细,并按需要进行重新搭配,这种多层次的加工过程称为深加工。通过深加工可使杂粮产品实现增值。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杂粮加工制品的质量与等级标准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应地加工工艺与设备也需更新。现在我国杂粮深加工产品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1、杂粮饮品 包括普通型饮料和发酵型饮料。如富含黄酮物质的荞麦功能饮料、大麦茶、大麦咖啡、绿豆汁、薏苡仁保健饮料、燕麦乳、小米奶饮料等;而辅以牛奶、蔗糖,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荞麦酸奶、小米酸奶、薏苡仁酸奶则属于发酵型饮料。 2、黄酮类物质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拔毒生肌、降糖、降脂等生物功效,并可吸收紫外线。自荞麦中提取的类黄酮作为医药原料和添加剂用于制作中成药、营养保健食品、护肤霜、防辐射面膏、淋浴液、生物类黄酮胶囊、生物类黄酮牙膏等制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此外,生物类黄酮物质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来抑制油脂酸败且无毒副作用。 3、植物油 荞麦胚芽经洗涤、脱水干燥、压榨后可制得荞麦油。荞麦油中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多且不饱和脂肪酸多为反式脂肪酸,易进行脂肪酸代谢。薏苡仁经提取后得到的薏苡仁油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肌体免疫,降低因化疗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的功效,其营养保健功能已得到公认。利用超声波超声强化提取薏苡仁油,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薏苡仁油脂肪进行萃取分离,发现其含有较多的油酸和亚油酸。 4、蛋白提取物 荞麦种子经碾磨、碱提、浓缩、中和、杀菌、干燥制得的荞麦蛋白萃取物有较强的胆固醇抑制作用。国外对荞麦蛋白质的利用主要是将其作为产品的配料,以改善食品的组织结构,增加营养价值。

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介绍

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 国贸正东30公里,CBD半小时工业区 京津发展轴心地带,尽得大北京战略优势 空间战略规划大家吴良镛提出的京津冀“一轴三带”发展战略中的一轴,即“京津发展轴”,这是整个环渤海经济圈振兴的龙头。而地处京东的大厂潮白河工业园区恰好位于京津发展轴的轴心地带,承担着人口、职能疏解和新型产业集聚的地域发展战略职能,这里也必将成为北京市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直接受益地区。大北京新七环战略的提出,以及河北省环境产业带的发展规划,都将大厂列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里必将成为京东经济发展的龙头势力和战略制高点。 国贸正东30公里,百亿产业集群地 大厂潮白河工业区地处国贸正东30公里,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潮白河东岸,距北

京CBD半小时车程,比邻燕郊,与通州隔河相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大厂专用车产业基地着眼于打造高端专用车“百亿产业集群”:即围绕整车龙头,形成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即专用车研发、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展示销售完整产业链环节。园区地处北京国贸正东30公里的黄金位置,半小时到达北京CBD,可共享北京人才、科研、资金等资源优势;河北钢铁等上游原材料丰富、配套零部件体系完善、专用车企业集聚,生产资质、技工等易获取;以龙头企业驱动全产业环节发展,打造高端专用车“百亿产业集群”。 环渤海立体交通网,瞬间打通产业上下游“脉络” 大厂潮白河工业区拥有完善的立体化交通体系,30分钟便捷交通网的构建,实现与北京的无缝对接。 30分钟车程内,拥有京沈、京哈、六环、涿密等8条高速公路,京秦电气化铁路。京唐城际高速铁路和M6、M6支线两条城市轻轨正在规划中。

海港空港双栖齐发,世界近在眼前 空港条件: 工业区100公里范围内拥有: 3大国际机场: 3大天然良港: 具备最具魅力的“半小时进京起飞,一小时下卫出海”优越区位交通条件。

公司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付费借鉴

****有限公司 产业精准扶贫 项 目 实 施 方 案 二零一七年一十二月一十一日

**有限公司 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公司简介。(略) (产业项目背景及项目发展意义) ***县是全国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县境域内生产的各种食品不仅天然富硒,而且无公害、无污染,既是功能食品,又是绿色食品。其中玉米、马铃薯、茶叶、魔芋、大蒜及天麻、党参、白笈等药材等为本地主要农作物,是本地富硒农产品中最易进行种植和管理的农产品,是适合绝大多数农户种植且容易产生经济效益及极低市场风险的农产品,也是人们惯常大量食用的纯绿色天然食品,市场需求量巨大。为此,*********有限公司以*******合作社为具体实施单位,将以上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及生猪、山羊、野兔养殖等作为本社的主要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以帮扶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脱贫,同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稳定持续增收的目标。 为贯彻实施县政府脱贫攻坚的任务目标,我公司在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参与了***镇的精准扶贫工作。现根据县政府产业扶贫会议精神,制定以下工作实施方案,以确保完成政府的企业产业扶贫工作任务。 一、精准扶贫模式及实施原则 本公司产业精准扶贫采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企业和贫困户签订产品购销协议,并帮助贫困户实现正常生产,负责解决贫困户发展项目中的技术、资金等问题,保证订单收购贫困户发展的产品,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由合作社根据贫困户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生产经营项目,合理化利用农业资源、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应地制宜,充分发挥每个社员的主观能动性,将具体项目由零化整,集约经营,或由整化零,分散经营,统一指导,整体包装,做到既能经济

特色农产品的出路与对策

我国由古至今一直是农业大国,不仅农产品种植的面积居世界第一,更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果品种植面积已占世界果品种植面积的20%,果品年产量占世界果品总产量的14.5%,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蔬菜种植面积的35%,蔬菜年产量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60%,粮食产业更是巨大。近几年,我国的形式越来越好,一些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也都在大量的进行出口,这就促使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国际市场。所以特色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自改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分户经营条件下发展的基本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 但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的认识观念、操作行为和特色产品的品牌营销、营销理念等方面和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根据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的跟踪理解,特色农业仍然出现了很多影响其快速发展的现象。(更多营销方法尽在《长松企业组织系统》工具包!) 一、一哄而上,跟风现象严重。市场上一种特色农产品走俏了,就大种特种这种特色农产品,造成此农产品过剩,价格大跌,农民经济收入明显下降,于是便大幅度削减种植面积,后因这种特色农产品产量少而价格上涨,农民后悔不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民、政府还有当地企业都没有把握好市场的平衡杠,有的农产品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有的农产品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小,有的处于稳定状态。如果从消费需求充分了解,预测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走向,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市场变幻不定而使农产品价跌造成的损失。

二、新特或优势产品没有销路。这种现象有两种表现:其一新特农产品在外地市场俏销,而在本地却产量小,没有销路原因是少数农户小面积种植,没有形成市场而被冷落;其二优势农产品虽然在本地种植面积很大,质量好,产量高,但却没有取得应有的经济价值。因为本地和外地没有建立起顺畅的销售渠道,未实现与经济有效的结合。 三、所调整的特色农产品质量低下,造成价格下跌,没达到预期增收目的。主要原因是特色农民没有掌握种植技术,而政府靠行政命令强行种植或推广,造成农产品产量少、质量低、农民利益受损。 四、农民和企业只重视特色农产品生产,不重视特色农产品包装,而造成特色农产品贬值现象比较普遍。其实,在特色农产品的包装上,有些企业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他们认为用当地的土包装会显示出自己农产品的特色,结果却恰恰相反,在市场上消费者会认为此产品档次低,虽然具有特色,但是却搬不上台面。所以特色农产品包装是特色农业结构调整最快捷的方法,同样的农产品经过分档、打蜡、上光等包装后,价格更会倍增,且销量很好。 五、缺少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增值困难。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是特色农产品增值的最有效途径,它可以使特色农产品价值连番增长,而本地目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特色农产品产出后直接上市,或是进行简易的打包等方式,得到的只是低廉的原始价值,其经济收入往往受到限制,很难有突破性增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是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出路。 六、即使,综上所诉的每一点做的都很好,但是,特色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也很难把特色农产品的价值最大化。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消费者

云南省境内的工业园区简介

50个工业园区简介 1、云南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云南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区于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规划管理面积157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达6.2平方公里,按“一区三园”空间布局。20年来,开发区依托曲靖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发展形成了有色金属、光伏电子、汽车及装备制造、轻工和生物五大优势产业,已成为曲靖重要的工业聚集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水、电、路、燃气、通讯和生活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截止2011年,入区企业总数913户,其中工业企业1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另有个体工商户321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90.34亿元,增长45.02%;工业增加值87.02亿元,增长38.5%;固定资产投资80.12亿元,增长31.75%;主营业务收入283.95亿元,增长4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5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2亿元,增长2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7元,增长16.1%。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30%的增速。 开发区已进入了经济社会加速、提质、增效的跨越发展新阶段,“十二五”期间,以打造“百亿产业、千亿园区、和谐新城”为目标,将全力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努力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2、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城东部,成立于1992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增设出口加工区,是云南省唯一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

20172018年中央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补助项目及标准

2017-2018年中央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补助项目及标准 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政策 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本项目往年补贴比例为总投资额的30%,自2016 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对象实行定额补贴,标准为1-34万元。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初加工建设,合作社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30~80万元,涉农企业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50~100万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20~40万元。 3、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扶持项目 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2004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据统计,在扶贫龙头企业中,80%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200-500万元。 4、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 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把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30-150万元。 5、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申报 畜禽水产调理制品,蔬菜调理制品,生制或熟制菜肴调理制品等的加工生产等,从事主食加工的企业可以申报,往年申报时间在4月左右。 6、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项目 项目范围:粮食、果蔬、畜产品、油料、水产品、食品、液态奶、酒花麦芽类等。项目要求:对企业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有要求,具体各地要求不一致。 项目补贴:20-50万元 7、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项目范围:种养植、加工、农产品流通销售、休闲农业等,原则上不支持纯农业生产类项目。 项目要求:省级以上示范社和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 项目补贴:农民合作社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规模不超过2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规模不超过300万元。 8、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项目范围: (一)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特色产品加工等(二)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

红花岗葡萄产业化扶贫项目简介doc

葡萄产业化扶贫项目简介 一、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红花岗区金鼎山和海龙镇,距遵义市区9公里,平均海拨1100米;年平均气温150C,年平均日照121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78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的特点;灌溉以山塘和电灌水供水为主,很适宜于种植抗旱极强的水晶葡萄种植,建立产业化、标准化葡萄基地。 项目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距遵义市区仅9公里,重庆323公里,贵阳147公里,处在贵阳、重庆两小时经济圈内,正在建设中的遵义市外一环绕城高速公路横穿项目区,黔渝铁路、“崇遵”高速、“贵遵”高速,以及即将开通的杭瑞高速构成了项目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葡萄市场的扩展和廷伸创造了条件。 项目区实际可供利用种植葡萄的耕地有8000亩,可供利用种植葡萄的坡耕地有10000亩,可供利用的耕地、坡耕地资源丰富,其黄壤、沙质壤土和粘土属性也非常适宜于水晶葡萄的种植。项目区有农户7560户,30445人,有贫困农户1210户,4500人。项目区实施用葡萄种苗为当地选育的1-2年生优质水晶葡萄苗,项目区现选育有充足的葡萄种苗用于项目实施新增基地发展种植。我区现已建设有优质水晶葡萄育苗基地二个,其中区级基地一个40万株,镇级基地一个20万株。葡萄作为新鲜水果之一,不仅鲜美可口,更具有良好的保健与美容功效,因而葡萄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时令佳果。项目区独特的气候条件,水晶葡萄长势好,特别是水晶葡萄膨大期和成熟期的7-9月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很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和转色。葡萄晶莹剔透,口感好,加之项目区位于遵义饮水源保护区,自然环境优美,无工业“三废”污染,规模化种植以来深受市民欢迎。经初步估算,仅遵义市两城区及市内各县(市)每年消费葡萄总量达3000万公斤,项目实施3000亩,年最高产量仅可达800万公斤,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供应。加之气候条件独特,项目区葡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待补镇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2010-2012) 第一章发展现状 一、概况 待补镇位于会泽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东邻鲁纳、上村乡,南接驾车乡,西靠大海乡,北连金钟镇,东北面是新街乡和雨碌乡,西南面与昆明市东川区接壤。境内有国道“213”线、会曲路和嵩待、待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会泽南部重要的交通通道和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全镇辖15个村委会210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3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38亩,全部为旱地,主产玉米、马铃薯。境内最高海拔4017米,最低海拔2277米,年平均气温11.3℃,平均降水量1074mm,森林覆盖率为43%。2007年末,全镇有人口12068户47343人。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1367万元,人均有粮310公斤,人均纯收入1723.5元。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44万元。 二、发展条件 (一)农产品加工业资源优势 2009年,全镇农业增加值达到万元,年均递增 7.8% ;现价农业总产值达到万元,年均递增 8.5% ,全镇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万吨以上,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生猪出栏 63 万头,家禽出栏 980 万只,水产品产量 6000 吨,农产品实现了总量平衡和丰年有余的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到 2009年,已建成中药材基地 0.5万亩,香料基地 2.8 万亩,花卉基地 0.3 万亩,出栏家畜达30万头。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已培育建成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 家。建立了以蔬菜、水产为主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2万亩,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2个、绿色食品品牌认证 1 个。注重产业扶贫,贫困人口开展实用技术

农产品深加工的意义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产品加工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产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狭义的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林、牧、渔所属某种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在我国,人工生产的农产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并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何为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农产物料为原料进行加工的一个产业或行业,在整个加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农业部门外,农产品加工业大多集中于食品、轻工、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部门,产品繁杂。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加工业逐渐涉及和应用的技术属多学科、多专业、高新技术和综合技术。 国际上通常将农产品加工业划分为5类,即: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木材和木材产品(包括家具制造;纸张和纸产品加工;橡胶产品加工。 我国在统计上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为12个行业。即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它纤维(包括麻类)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橡胶制品业。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近20多年来,已经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属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农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 农产品的初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一次性的不涉及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初加工一般只是使农产品发生量的变化而不发生质的变化。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二次以上的加工。主要是指对蛋白质资源、纤维资源、油脂资源、新营养资源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 我国目前农村的农产品加工大多属初(粗)加工,技术相对较简单,设备单一,如米、面、油的加工等,其加工链较短,各种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增值也不高。而相对于初加工的精深加工,大多在一次加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或多次加工,投入的设备、技术、资金都较多,产值也随之有大的增值。我国目前一些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多进行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开发产品的精深加工。 农产品加工是我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个亮点。农业部先后提出了农产品加工行动和活动计划,计划到2005年,农产品加工的一次转化率要达到55%,二次以上加工达到35%以上。 为什么要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突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是保障新时期食物安全的现实需要;二是突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三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四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五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