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委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指导书

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

委培采矿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活动中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是在学完全部课程和实习的基础上,通过矿井设计等形式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践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以毕业设计为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的结业方式,能得到采煤工程师较为全面地基本训练,对提高学生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应据学生情况以搞矿井设计或矿井设计与专题相结合为宜,并不断扩大后者比例。专题部分主要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 这样做, 既能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专题部分应提前发给学生专题目录(或学生自行选择题目并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以调动学生课内

外学习的积极性,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要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2.对矿井设计和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初步掌握矿井设计和采区设计的方法、技能;

3.熟悉和掌握现行的煤炭工业建设方针、技术政策、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任务

按期完成一个新矿井(自选题毕业设计,即该矿井设计说明书 1本。

1.矿井设计说明书(包括专题部分 1.5万字左右。

2.从矿上拷贝图纸作为学习参考,包括: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或切面图,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回采工作面布置图,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图,井田地质地形图形。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说明书是用文字和图表,把设计各章节的依据、计算、分析、比较和做出技术决定的内容, 扼要地加以说明的技术文件,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设计质量,编写说明书必须作到文、图、表并茂。即:叙述简明扼要,语句标准简练,根据和采取的决定阐述确切,计算准确,制表清晰,插图美观,做到文字说明和所选用的图纸、表密切配合。

2.方案比较时,第 4章、第 5章起码要有一处用较为详细的经济比较,或优化设计。

3.设计说明书一般按大纲的章节编写,如果顺序及内容要求变动,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各章应重新开页。

4.设计说明书书写严格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要求》

中的规定排版和打印。

5.设计说明书中所用公式,应将所用符号及其单位加以说明,数字代入后,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列计算过程。

6.专题与设计说明书订在一起,专题部分要按论文的格式写,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

7.必须按期完成设计。

三、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说明书章节

第 1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 1节矿区概述

矿区或矿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行政隶属关系。

矿区(矿井地形、地势、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水库、沟渠、村镇的分布情况,河流的流速及流量,历年最高洪水位。

矿区气象:最高最低气温, 年平均温度; 雨期及年降雨量, 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 冻结期及冻结深度。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来源。

矿区内其他矿井及工业企业分布与生产建设情况。

矿区的地震震级及裂度。

第 2节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地质特征,地面标高及标高差。井田勘探程度,井田煤系地层特征。地质综合柱状,表土层及风化带深度,煤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

井田的水文地质构造:最主要的破坏及其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的分布、产状和对煤层的影响,有无岩溶塌陷现象。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井田内河流分布、河流流量及洪水位;地下各流砂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和渗透参数;地下各隔水层的厚度、岩性及分布;地表水

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各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溶洞水的静储量及水力联系,断层的透水性质以及水力联系。

第 3节煤层特征

井田煤层埋藏条件:走向、倾向、倾角、埋藏深度及在井田内的变化情况。

煤层层数:各可采煤层的厚度(最大、最小、平均值及层间距(最大、最小、平均值。

煤层的围岩性质:各可采煤层的顶板底板岩性、厚度、硬度、容重、松散系数及其他与开采有关的特征。

煤的特征: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煤的牌号、用途、硬度、视密度、及解理性。煤层中含有夹石情况。煤层的含瓦斯性、自燃性、含水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章应有以下图表:

矿井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

井田地质地形图:1:5000、 1:10000,图中要给出设计确定的井田边界和井筒位置。

综合地质柱状图(说明书插图、或按比例绘制

煤层特征表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表

第 2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第 1节井田境界

说明井田走向边界和倾斜方向边界、及其确定的依据, 有无扩大的可能性, 井田的走向、倾斜长度 (包括最大、最小和平均值 ,井田的水平面积。

第 2节井田工业储量

井田勘探类型, 钻孔及勘探线分布情况。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工业储量。高级储量所占比重, 是否需要补充勘探。

第 3节井田可采储量

确定井田境界煤柱及工业场地、井筒、地面建筑物、河流等安全煤柱。其大小可参照生产矿井实际数字选取,或按照当地岩石移动角计算。

确定煤层开采损失。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可采储量。

分煤层按不同标高(或水平将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汇编成表。

第 3章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第 1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确定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并对确定的依据进行论证。

确定矿井的服务年限,并校核是否符合煤矿设计规程、规范的规定。

第 2节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的年工作日数。

每昼夜工作班数,出煤班数,每班工作小时数。

每昼夜提升小时数

第 4章井田开拓

第 1节概述

1.如为改、扩建或延深设计时应叙述现有的开拓系统(附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并对现有开拓系统进行评述,尽可能说明旧有设备的利用情况。 (新建矿井这部分可免

2.简要说明影响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并参考区内现有矿井开拓方式的优、劣,确定该井田开拓方式:平峒、斜井、立井或混合式。

第 2节井筒位置的确定

1.确定井筒位置,数目,包括主井、副井和风井。

2.列表说明井筒名称、用途、规格(附井筒断面图 1:50 ,井口坐标及标高,井筒倾角及方向,井筒长度等。

第 3节开采水平的设计

1.水平高度的确定:确定开采水平的位置、数目和标高,各水平的垂高,上山开采或上、下山开采、阶段数目和平均阶段斜长。

列表说明水平储量及水平服务年限。

2.设计水平的巷道布置

确定煤层群分组、煤层开采顺序。主要运输大巷,总回风巷,暗(立、斜井的布置方式、数目、位

置、用途及规格。

第 4节采区划分。

结合井田具体条件论证采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确定合理的采区走向长度,按水平合理划分采区,并对划分的采区编号。

第 5节井底车场

确定井底车场型式、布置方式和层位。

验算主、副井空、重车线长度, 说明井底车场调车方式, 编制车场列车运行图表, 计算车场通过能力。说明井底车场各种硐室位置,计算井底车场的巷道和硐室容积。

拷贝参考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图。

第 6节开拓系统的综述

叙述由方案比较法确定的开拓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煤、矸、料、人及充填灌浆系统,同时拷贝参考的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

平面图比例:1:5000或 1:10000

剖面图比例:1:2000或 1:5000

移交生产时井巷开掘的位置,计算初期开掘工程量

本章应提出几个完整的开拓方案,通过技术分析比较选定 2个合理的开拓方案,最后通过经济分析比较(基建费用、生产经营费用、工程量和建设工期等确定出最合理的井田开拓方案。

第 5章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第 1节煤层的地质特征

着重说明设计采区内可采煤层的名称、厚度、倾角、煤层结构、牌号、硬度、容重及变化情况。说明顶、底板岩层的组成,物理力学性质,煤层的瓦斯和水文地质情况,煤层的爆炸和自燃发火危险性,煤层的主要地质构造,与邻近煤层的开采关系,其他与开采有关的问题。

第 2节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选择各煤层的采煤方法,对主要可采煤层的采煤方法和机械化程度,要说明确定的依据。

确定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所用的机械设备、工作方法。

确定工作面长度,并按通风条件、采煤机能力、运输机能力检验工作面长度的合理性。

确定回采工作面的基本和特种支护方式、支架规格和布置方式。

顶板管理方法:控顶距、放顶步距、放顶方式。人工假顶的材料选择和铺设方法。充填材料和充填方法。

选定循环作业方式,编辑循环图表、工人出勤表、机电设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

回采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 3节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概述设计采区在矿井中的位置、邻区开采情况、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围岩性质、采区范围、采区工业储量。

论证采区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确定采区内各种煤柱尺寸,计算采区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用方案比较法通过技术分析比较确定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采区形式、采区上(下山的数目、位置及用途。

采区区段划分、区段平巷布置方式、层间或分层间的联系方式。上、下煤层,上下区段同时回采时工作面的超前距离。

采区生产系统:通风、运输(煤矸等、供电、洒水及充填排水系统和灌浆系统等。

拷贝参考采区巷道布置平, 剖面图 (要求标注巷道名称、采掘设备布置、生产系统路线、设备和设施 , 比例:1:2000。

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选择各可采煤层的采煤方法,确定回采工艺、工作面支架架型、采煤机和运输机类型,确定工作面长度、采高及工作面日推进度。

拷贝参考采煤工作面布置图,要求三图(平面图 1:100或 1:200,走向、倾向剖面图 1:50 、三表(循环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工人出勤表。

第 4节采区车场设计及峒室

采区上、中部车场的形式,线路布置和调车方式。

设计采区下部车场及装车站的线路,并绘制插图编入说明书。

确定采区主要峒室的布置。

第 5节采区采掘计划

确定采区各种巷道的断面和支护方式。

确定采区各种巷道掘进方法和作业方式及掘进速度。

移交生产和达产量时,采区、回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的配备,可采煤量。

采区各工作面年推进度、产量及能否保证采区年产量、计算采区回采率。

本章只设计一个采区和一个煤层的工作面。

第 6章技术经济指标

见技术经济指标表。

技术经济指标

- 6 -

四、毕业设计图纸的要求

1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或立面图(图纸序号:02

该图主要反映矿井开拓方式、通风方式、开拓部署、延伸方式、井田内水平和采(盘区或带区划分,

- 7 -

以及矿井移交生产时井下采掘生产状况。当设计煤层倾角为属于倾斜或缓倾斜时绘制开拓系统平面图,当设计煤层倾角属于急倾斜时绘制开拓系统立面图,比例1:2000或 1:5000或 1:10000。内容包括钻孔及其标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标高标注,地质构造线及其构造名称和特征标注,矿井全部开拓巷道(矿井移交生产前的巷道和移交生产后的巷道用线型区分及其名称标注,固定损失保护煤柱线(包括井田边界煤柱、断层煤柱、防水煤柱、工业场地或其他建筑或构筑物保护煤柱、大巷和阶段石门保护煤柱等 ,工业场地范围及保护带,水平、采(盘区或带区分界线及其采(盘区或带区标注,开拓系统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等。

2矿井开拓系统剖面图或切面图(图纸序号:03

当设计煤层倾角为属于倾斜或缓倾斜时绘制开拓系统剖面图,当设计煤层倾角属于急倾斜时绘制开拓系统切面图,主要反映各开拓巷道间空间关系,比例原则上与其平面图一致。内容包括井田边界线,地层地质和地形主要特征(地表地形、冲积层与基岩分界线、主要标志层、可采煤层、主要含水层、断层等构造线 ,主要开拓巷道(剖开用实线,未剖到用虚线及其名称标注,地面保护区宽度及其保护煤柱线等。

3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图纸序号:05

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图,反映巷道布置,区内划分,生产系统,机械配备,采(盘区或带区达产时采掘位置及接替关系等情况,比例 1:1000或 1:2000。设计采区或盘区或带区必须经过指导教师认定。主要包括图幅内钻孔及其标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其标高,地质构造名称与特征标注,井田、采区或盘区或带区边界线,区段或分带编号及其分界线(线宽 0.4mm 双点划线 ,采(盘区或带区达产时已经开掘全部巷道,区内生产系统(包括运煤、通风、运料、排矸等和机械配备标注,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等。

4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剖面图(图纸序号:06

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剖面图,通常沿着区内主要准备巷道剖开,主要反映准备巷道与开拓巷道和回采巷道间关系,比例原则上与其平面图一致。内容包括井田、采(盘区或带区边界线,煤系地层地质主要特征(主要标志层、可采煤层、主要含水层、断层等构造线 ,区内全部设计巷道(剖开用实线, 未剖到用虚线及其名称标注,保护煤柱线等。

5回采工作面布置图(图纸序号:07

该图主要反映回采工作面及其周围巷道布置和支护及机械设备等,同时反映该工作面工序安排、劳动组织、经济技术效果等情况。绘制的回采工作面布置图必须是该生本设计中采用的工作面布置中一种形式, 并经指导教师批准。工作面布置图内容包括回采工作面布置平面图(比例 1:100或 1:200,当图幅宽度不够时可用断开线断开 ,主要绘制回采工作面机械设备布置及其工序间关系,工作面和回采巷道支护情况,标注工作面长度、超前及滞后加强支护距离,护巷煤柱尺寸或巷旁支护情况。同时在本图内插入回采工作面最大和最小控顶距剖面图(1:50 ,回风巷和运输巷剖面图(1:50 ,本工作面的循环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工人出勤表等。

- 8 -

6井底车场平面布置图(图纸序号:04

该图主要反映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及其巷道和硐室布置, 比例 1:500。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水平井底车场和硐室(马头门硐室,卸载、装载及散煤清理硐室,调度室,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候车室,主副水仓及清理硐式,电机车修理间,充电硐室,火药库等及其名称标注(位于开采水平巷道用细实线,其他用虚线及其相联系的井巷工程,车场的线路布置(粗实线 ,调车方式。

7井田地质地形图(图纸序号:01

绘制该图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矿图知识和绘图技巧,提高学生绘图水平,同时验证检验设计矿井开拓方案和合理性。井田地质地形图比例 1:5000~1:10000。

复制设计矿井原图或工业场地及其附近地质地形图。

另外,设计图纸要有图框、图号、图签、坐标网、指北针、图例等。

1图框:矿图要有限定图范围的图框,图框包括外框和内框两部分组成。外框为粗实线(线宽 1~ 1.5mm ,距离图纸边界 10~25mm 。内框为细实线(线宽 0.13mm ,外距离外框线中心距离 1~1.5mm 。

2图号:每张图都应有图号,图号位于图纸的左上角图内框内部,下部和右部由细实线圈定,上下宽 20mm ,左右长 80mm 。图号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中间以短线相隔,即:CK-(学号 -(图纸编号。其中 CK 是专业简码,即采矿工程;学号为学校编制的统一学生编号,图纸编号为两位数字,如开拓平面图为 02。

3图签:图签位于图纸的右下角,内框的内部,采用本校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用图签,基本要求见下图。参照设计图册,设计本校专用图签建议稿如下:

- 9 -

仿宋长(3×4

4坐标网:经纬网线和标高线均为细实线,前者图上间距均为 100mm ×100mm ,后者按对应平面图的等高矩及其比例确定,并在图纸边框内侧网线的端部标定其坐标。

5 指北针:在平面图的右上方要有指北针。指北针由箭头, 箭杆和 N 组成, 箭头长度 20mm , 宽度 10mm , 箭杆长度 30~40mm , N 字大小为 9mm ×9mm ,位于箭头前部。

6图例:图中使用的各种符号,均应在图例中说明。图例位于图纸右下角,自左向右排列,字体为仿宋体,字号为 4号,栏宽 10mm 。

7方向:上高下低,即上部等高线标高大于下部等高线标高。

五、毕业答辩

1、答辩的程序

(1答辩内容和时间要求

学生向答辩小组报告自己设计(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 10-20分钟,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约 10分钟。

(2教师提问内容要求

答辩委员会教师提出问题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需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②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③鉴别其独立工作能力。

2、答辩前的准备

(1思想准备

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答辩是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必不

- 10 -

可少的环节。它既是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也是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进一步推敲、修改、深化的过程,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大有好处。

(2答辩内容准备

①准备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说明报告。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 20分钟用的答辩报告。

②准备回答答辩委员会教师提问的资料

例如:

? 对本课题,曾有人做过哪些研究。

? 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观点、方案是什么?尚有争议的意见是什么?你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有何新的发展,提出和解决了什么问题。

? 设计(论文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重要的引文、版本、出处。

? 你对本课题的研究还有什么想法?你以为尚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再研究、你准备怎样去做。 (3答辩辅助用品准备

主要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如毕业设计(论文的底稿及其说明的纲要,答辩问题提纲及主要参考资料;

3、答辩注意事项

答辩时要做到掌握时间,扼要介绍,认真答辩。

(1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2仪容要整洁,行动要自然,姿势要端正;要有礼貌,答辩开始时要向老师敬礼,答辩结束时要向老师道谢。处处体现自己有较好的修养,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3向老师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和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要沉着冷静,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内容上要紧扣题目,言简意赅。表述上要口齿清楚、流利, 声音大小适中,要富于感染力,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4对于老师提问 , 不管妥当与否 , 都要耐心倾听 , 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如果确实回答不出来时,应该态度坦然,直接向老师说明回答不出来,决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 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4、总结深化

答辩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答辩。有哪些经验与教训,从总结经验教训入手,检查自己掌握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情况, 找出薄弱环节采用补救方法和措施,把基础打扎实一些,以利日后向新的高度攀登。

六、毕业设计考核方法

1、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采用记分和评语兼用的办法,记分采用优秀、良好、

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

2、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应根据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及答辩情况,结合指导教师的

评审意见和评分,最后给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评定成绩。

3、成绩的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成绩的比例一般掌握在学生总人数的10%; “中等” 及以下成绩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20%。

4、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分的平衡协调与审核后向学生公布。

七、毕业设计主要参考书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活动中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主要参考书应包括采矿工程专业的全部专业课教材和全部专业基础课教材,此外应主要参考:《矿井设计手册》、《煤矿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还应参考实习矿井的《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矿井初步设计或矿井改扩建设计》、《采区设计》、《回采、掘进面作业规程》等。

附录一内蒙古工业大学函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由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毕业设计(论文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结论解释合理。

3.毕业设计(论文篇幅以 1.5万字以上为宜。

4.毕业设计(论文的封面参照学校提供的项目内容,所有文字部分一律用 A4号纸激光打印。二、一般格式和顺序

毕业设计(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一前置部分

1. 封面:封面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毕业设计(论文应有封面。

2.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 毕业设计(论文总评定书。

4.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记录。

5. 设计(论文摘要和关键词: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突出毕业设计 (论文的新见解。为了方便文献检索,应在设计(论文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设计(论文的关键词 (3-5个。

6. 目录:目录独立成页,应包括设计(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正文章节、参考文献、致谢等内容的页码。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章、节、条分别以 1、1.1、 1.1.2等数字依次标出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二主体部分

1. 引言(第一章:在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前,其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课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毕业设计(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 正文: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三个大的方面。在本部分要运用各种可能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正文一般还包括附加的文献、引证、脚注。设计(论文正文中的每一部分都应有清晰的标题, 使用加粗字并用中文标号按顺序标明,标题和下面的正文应空两行。

3. 结论(最后一章:结论是全文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形成的总观点,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要着重介绍本人的独立见解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附录部分

1.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 8篇。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毕业设计(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后。

2. 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个人。

三、书写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封面

题目:题目应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宜超过 20个汉字。题目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二摘要及关键词

1. 设计(论文摘要

设计(论文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要求在 300字以内。在写法上一般不分段落,常采用无人称句。摘要中一般不能出现非通用性的缩略语或代号,不得标注、引用参考文献。应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 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三目录

毕业设计选题与任务书填写

(远程)毕业设计工作讲座---毕业设计要求、选题与任务书的填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作用、目的与要求 1.作用 有下述三个方面的作用 ·总结:对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检验与总结 ·培养:培养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撰写技术报告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2.目的 (1)提高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事物能潜心考察、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基本素质。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3)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3.要求 (1)进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使学生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技能的水平、独立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2)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3)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4)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4.成绩评定 (1)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5.评分标准 (1)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 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 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参考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参考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的产生对西藏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生姓名xxx院系、专业xxxx院 xxxx专业指导教师xxx 选题目的和意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世界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各民族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趋密切的社会发展现实,面对开放的世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特别是跨境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对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理论的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源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等工作,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科学化,关系到民族文化兴衰,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并涉及国家稳定与安全以及国际影响的重要社会问题。因此,加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从网络检索的资料看,藏文编码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正式启动实施。通过西藏自治区和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专家们精诚合作和艰辛努力,

最终使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藏文编码方案在传统藏文字素的认知和计算机字符代码处理上做到了合理的继承和创新,体现了藏文应用开发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机结合。藏文编码标准在各种藏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正式启用,将带动藏语文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国际化交流方面发挥更加广泛和积极的社会作用,推动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主要研究内容: 藏文编码国际标准研制提案的研究制定工作主要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即字汇、字序、字符名称及相关规则的制定。字汇就是要确定收字的范围,字序就是要确定字符的编码及其位置,字符名称就是要给出每个字符标准的、明确的名称,相关规则就是要给出一系列用于技术实现的规则。 进度安排 xx-11-19--xx-11-22 确定论文题目、填写任务书 xx-11-23--xx-11-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进度表 xx-12-01--xx-12-20 查找资料、写出论文大纲 xx-12-21--xx-03-31 完成系统总体设计 xx-04-01--xx-04-15 完善系统,并完成初稿 xx-04-16--xx-04-25 第二次稿交给老师批阅. xx-04-26--xx-05-03 完成论文终稿交老师批阅

课程设计任务书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学生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 10金材(2)班 姓 名 张泽添 学 号 3110006711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见 图1)。设计内容应包括:两级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图2为参考传动方案。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已知条件: (1)运输带工作拉力:F =2.7 kN ; (2)运输带工作速度:v = 2 m/s ; (3)卷筒直径: D = 320 mm ; (4)使用寿命: 8年; (5)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动力及传动装置 D v F 图1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图2 参考传动方案

(6)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 (7)工作环境:室内,轻度污染环境; (8)边界连接条件:原动机采用一般工业用电动机,传动装置与工作机分别在不同底座上,用弹性联轴器连接。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工作图1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4版 (2)林怡青、谢宋良、王文涛编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3)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手册等。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2年 04月16 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2年 04月27 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题目二层办公楼工程量清单使用班级工程102班 设计时间1周 指导教师陈德义谭湘倩李军红

2013年6 月17 日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制一份工程量清单文件,是进行“工程估价”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了有关理论和方法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编制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对于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以及今后的估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一课程设计阶段的学习,应力求实现对已学相关知识的巩固、对实际操作的深刻理解和总体把握,并为今后参加全国造价员考试、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以及今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任务 1、熟悉设计资料 (1)熟悉设计文件 (2)在开列项目前认真学习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等相应设计依据 2、计算清单工程量 计算清单工程量是一项繁重和细致的工作。由于其精确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今后工程估价的质量,因此请同学们学会按一定的程序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防止产生漏算、重算和错算的现象。为此,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于漏算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为避免漏项,应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中章节的顺序,对本工程项目一一开列和计算。 (2)清单工程量小数位的取定,按计价规范的要求,计算过程中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开列清单项目时,项目特征的描述要做到完整和准确。 3、编制工程量清单表

根据前面已计算出来的清单工程量,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格式完成工程量清单文件。 二、设计要求 1、每人独立完成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列项,工程量计算以及清单文件的 编制。2、设计格式参照毕业设计格式要求。 3、最后成果按A4纸规格打印。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栋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详见《建筑工程估价》附录工程2设计图纸。 四、进度安排 1、熟悉图纸开列清单项目0.5天 2、计算建筑面积和土石方工程项目0.5天 3、计算基础与砌筑工程项目1天 4、计算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 1.5天 5、计算其他房屋工程清单项目0.5天 6、计算装饰装修工程清单项目1天 7、措施项目1天 8、编写设计说明和成果汇总0.5天 9、检查并完善设计文件0.5天 六、设计成果 1、封面(见附录一) 2、设计说明 3、目录 4、清单表部分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执行 (见附录二表-01---表-12) 5、封底 七、参考资料 1、设计图纸

毕业设计任务书填写模板

任务书填写模板 一、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1、2017/10/30-2017/12/10 确定论文选题,搜集相关资料 2、2017/12/10-2017/12/25 确定论文大致写作方向,准备开题报告。 3、2017/12/25-2017/12/30 根据指导老师对完成开题报告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4、2017/12/30-2018/01/03 准备开题答辩,对开题报告进行再次修改。 5、2018/01/03-2018/01/15 提交已修改的开题报告,要求三月底完成论文初稿 6、2018/01/15-2018/03/31 根据指导老师在论文大纲方面提出的建议完成论文初稿。 7、2018/04/01-2018/04/20 修改论文初稿(总体文章结构修改) 8、2018/04/20-2018/05/10 修改论文二稿(论文内容完善) 9、2018/05/10-2018/05/20 修改论文三稿(论文格式的规范) 10、2018/05/20-2018/05/30 完善论文细节,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 二、指导记录 1、确定论文题目《xxxxxx》,明确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对论文大纲给了指导意见,并对如何撰写开题报告作了细致的指导。 学生签名:2017年12月10日2、对论文开题报告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意见如下: 学生签名:2017年12月30日3、对提交的论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并指导我们对论文结构、层次以及相关的观点进行修改。修改建议如下: 学生签名:2018年3月31日 4、对论文二稿进行修改,主要是对论文的内容进行完善和删减,包括(xxxxxxx) 学生签名:2018年4月20日 5、对论文三稿进行修改,主要是对论文格式是否规范进行修改,包括段落间距、

课程设计任务书

C++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C++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加深对C++程序设计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将课程所学与实际问题相关联。通过课程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明确任务,学习与查阅有关资料 2.按要求完成课题内容,撰写设计报告。 3.对应用程序的要求: (1)凡等候用户输入时,给出足够的提示信息,如“请选择(1 借书 2 还书……):”提示用户选择。 (2)程序具有一定的健壮性,不会因为用户的输入错误引起程序运行错误而中断执行。对 输入值的类型、大小范围、字符串的长度等,进行正确性检查,对不合法的输入值给出出错信息,指出错误类型,等待重新输入。 (3)对删除数据应给出警告。 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1.需求分析: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2.根据需求,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并设计相应的类和界面。 3.根据基本思路,确定输入和输出,设计程序的算法。 4.确定用到的所有类的描述和定义,并设计测试程序来对类进行测试。 6.在计算机上编译程序,检验程序的可运行性。 7.编写C++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写设计报告(要求正规打印,A4幅面,并提交电子档),内容包括: 题目 小组人员具体分工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数据结构设计及用法说明 程序结构(画流程图) 各模块的功能 试验结果(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

具体调试过程及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源程序清单(并提交电子版编译目录压缩包) 五、期末考核课程设计内容 实验课按组讲解(课前各组负责将源代码拷贝给所有同学),其它同学作为用户提出完善要求,协助测试。课下重新完善程序。 1、第1组10月25日 课题名称:个人财政管理系统 说明:管理个人的财政支出。 要求: 1)程序中的收支情况按时间顺序存放,将其放入一个文件中,每次运行程序时首先打开这个文件,程序运行完毕时将更新的记录放回文件中。 2)可以按时间的范围检查账目,要求有检索的功能,输入时间范围即可打印出详细报表。3)可以修改、删除某笔收入或支出。 4)当输入时间发生错误(如月份超过12等),要求重新输入正确的时间;当结余的数目为负数时,显示出信息,警告已经超支。 5)显示时,要求每增加一笔笔收入和支出都要重新统计盈余数目。 2、第2组10月25日 课题名称:日历管理器 说明: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挂历,显示日历。 要求: 1)当前显示以系统当前日期的月份为准,显示当前月的每一天(显示出日及对应的星期几),当系统日期变到下一月时,系统自动显示下一月。 2)可以实现日期的加法运算,即在日期相加的选项中增加日期相加天数,结果为新日期。3)根据用户输入的年份,自动产生每个月的日期列表。包括输入非法数据(如负数、日期超过31天等情况)的识别显示功能。 4)用户可选则显示日历的形式,如显示星期及英文形式的月份的功能。 3、第3组11月1日 课题名称:十点半游戏 说明:模拟10点半扑克牌游戏,玩家最多可以要5张牌。但如果牌的点数之和超过10点半(大王、小王、J、Q、K为半点)则自动出局;在不超过10点半的情况下,玩家和庄家(电脑)比拼手牌总点数的大小,大者为赢家。 要求: 1)设定针对不同玩家的权限:高级玩家可以查看下一张牌,即按H键,然后要求输入密码,密码正确可以看牌,并决定是否要牌;超级玩家可以查看庄家的牌面,并输入自己想要的牌,有赢无输。 2)每次要完牌后可以重新设定赔率,只能加注。也就是说如果牌好,可以加大赌注(初始玩家跟电脑各有100点可下注)。 4、第4组11月1日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要求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出发资料 1.机车车辆条件:韶山Ⅲ(SS3)型电力机车;机车轴列式30-30,轴距布置为230+200+780+200+230 (cm),轮重。 2.线路条件: (1)线路设计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500m(实设超高为100mm),规划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2)线路铺设成无缝线路,铺设地区为福州,铺设线路长度为10km。 (3)道床顶面的容许应力为,路基顶面的容许应力为。 二、设计任务 (1)进行有砟轨道结构设计,包括钢轨和扣件的选型,轨枕的类型及布置根数,道床的等级及尺寸,并检算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进行无缝线路设计,包括设计锁定轨温确定、缓冲区设计、预留轨缝确定、轨条布置。 三、提交的成果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 (1)轨道结构选型。 (2)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3)无缝线路设计计算。 (二)、设计图图纸 (1)轨道结构组装图及选型说明。(1张A3)

(2)轨道结构受力图(3张A4:钢轨弯矩和挠度1张,轨枕三个支承状态的弯矩分布,道床顶面、路基顶面、路基第二区域、路基第三区域应力)。 (3)无缝线路设计图(1张A4或A3,基本温度力图、轨条布置图及相关说明)。 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课程设计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步骤 二、设计方法 (一)、轨道结构选型设计 根据机车车辆和线路条件,确定钢轨、轨枕、扣件的类型及刚度、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厚度、顶宽和边坡坡度)。钢轨、轨枕及扣件的可选用类型从教材中选择,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也参考教材的内容确定。 以下两点说明: 1、道床厚度的选择 道床厚度设计根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进行,为方便可根据运营条件从教材表1-1中选择。我们的轨道类型可参考中型轨道结构。 2、钢轨支座刚度D 钢轨支座刚度D的意义是使钢轨支点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所必须施加于支点顶面上的力,单位一般采用kN/mm表示。 D值的计算:1/D=1/D1+1/D2 教材(7-3) 式中D1为扣件刚度,其值由设计确定;D2为道床支承刚度,计算

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道路)

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道路)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使用) 题目: 题目来源:□省部级以上□校级□横向□自选 题目性质:□理论研究□应用与理论结合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实际应用研究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2014.2.7 ~ 2014.6.6 指导教师:职称: 系分管主任: 审核日期:

说明 1.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 学生。 2.进度表由学生填写,至少每两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 为毕业设计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进度表中的周次是指实际的毕业设计进程中的周次。 3.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3周内提 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4.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 评阅和毕业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路面结构设计参数表 层位结构层名称厚度 (cm) 高温抗压模量 (Mpa) 极限强度 (Mpa) 1 沥青混凝土7 1200 1.30 2 沥青碎石10 700 0.62 3 石灰土设计层500 0.25 4 级配砂砾1 5 160 土路基35(干燥)、30(中湿) 注:厚度可在许可范围内进行调整,不要所有人都一样。 二)桥梁、涵洞设计 1、根据资料:对路线上的中小桥梁进行孔径、桥确定(水文计算从略)。 2、根据资料:自选一座主线桥梁进行桥梁设计,要求对墩台下部结构进行计 算。绘制“桥位平面图”、“上部一般构造图”、“下部一般构造图”、“主梁 钢筋(或钢束)配置图(要求至少绘一张钢筋图)”;本图的工程数量表应 绘制在设计图上,每座桥汇总的数量表应单独绘制,设于该桥设计图前。 3、根据资料提供的涵洞孔径和就近桩号的横断面确定涵洞底部标高和纵坡, 计算涵长和工程数量。选择一道圆管涵,一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绘制一般 构造图。 4、编制“桥梁表”、“涵洞表”。 三)路线交叉设计 1、根据平面图上与主线相交的公路、人行道路,确定被交道路在主线上应设 置的跨线桥或下穿通道的桩号、与路线交角、跨线桥的跨度、通道孔径、采用的结构形式等。 2、对交叉结构物进行设计,自选一座分离式立交桥进行桥梁设计,不进行结 构计算,仅绘制“桥型布置图”、“上部一般构造图”、“下部一般构造图”。或选择一座通道绘制立面图和断面图。 四)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人工、主要材料及机具设备安排表” 2、编制“工程进度横道图” 3、编制“临时工程一览表” 五)编写设计说明书:按设计顺序编写(注意书写格式),并打印。后附下列表格。 道路部分设计所出的表格主要有以下三种: 1、路基设计表 2、土石方计算表 3、曲线要素表 桥梁部分表格有:桥梁表、涵洞表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范本

2008级毕业设计任务书 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 班级名称: 教研室:模具教研室 系(部):机械制造工程系 二O 一O 年十月日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检验: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作风。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职业基础知识、职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熟悉有关技术文件,运用国家标准、手册、资料等工具书进行模具相关设计计算的能力、编写技术文件等独立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熟悉工厂设计流程,为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选题: 1.选题要求 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选题原则: (1)课题要具有真实性; (2)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培养,可以选择典型零件模具设计。 (3)对已从事专业相关岗位的学生,设计的题目可结合从事的工作考虑。 (4)每1-2人为一课题组,每人课题设计的内容不允许雷同。允许一大课题下分若干小课题,但必须说明每人所承担的部分。多人合写一份论文应为不合格; (8)毕业设计课题一经确认,不得更改。 2.自主选题 根据学生本人实践实习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学生可自主选题,自主选题必须通过指导教师审查认可。 3、参考选题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特点,拟定以下课题作为毕业设计参考课题: 冲压模具设计课题如下: (1)压线卡冲压模具设计(2)保护罩冲压模具设计 (3)支架冲压模具设计(4)电极板冲压模具设计 (5)托架冲压模具设计(6)靠板冲压模具设计

毕业论文任务书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湘西乡梦——从《边城》看沈从文 小说中的人性内涵 学生姓名滕丹丹 学号10040133 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1001班 指导老师杨绍华 完成时间2014年月日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题目 湘西乡梦——《边城》与沈从文小说的人性内涵 学生姓名滕丹丹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001班学号10040133 指导教师杨绍华教研室(或外聘单位) 文艺学教研室 起止时间2013年11月23日至2014年5月20日 毕业论文(设计) 任务、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任务: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约1000字,主要是对沈从文笔下的都市“现代世界”与湘西“乡土文明”做对照,探索了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带给“乡下人”历史命运与生存方式的转变,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历时3个月,从提出选题,到搜集整理资料,跟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反复修改、补充到最后定稿。(二)目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学生对四年专业知识学习的整合和融会贯通。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达到初步熟悉研究工作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分阶段的做好写作学术论文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学会写作学术论文,科学而完美的报告科研成果。 (三)要求: 论文的基本要求是正文不少于10000字。内容要健康,有一定的创新和个人见解。注释参考文献准确无误。论题鲜明,表达准确,条理清晰,三级标目明确。参考文献不少于10种。最后按学校规定的统一格式撰写打印。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海燕﹒都市人生与湘西世界的对立互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 56~57 [2]《沈从文文集6卷·烛虚》[M]. 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沈从文著2013.12 [3]爱德华·W·萨义德(美)[M].《东方学》.王宇根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5 [4]旷新年.《解读沈从文经典》[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4 [5]沈从文.《大山里的人生》[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2 [6]Lisa Barnett.Edmund Burke's aesthetic ideology: Language, gender,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revolution[J].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 1995, Vol.21 (2), pp.321-322 [7]彭晓勇.《边城圣手——沈从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8]金介尃.《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巴金、黄永玉.《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10]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11]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沈从文研究·第一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12]凌宇.《沈从文传:生命之火长明》[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2013年9月20日—9月30日学生确定选题上报 2013月31日前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 2013年11月30日前指导教师召开开题报告会,学生填写开题报告表 2013年12月—2011年3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2014年3月31日前:学院中期检查。 2014年4月1日—4月28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补充完善论文。 2014年5月1日——5月12日:毕业论文上交学院教务办。评阅教师填写评阅人意见。2014年5月14日——5月30日:毕业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 课题指导教师(签名): 2014年月日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长春建筑学院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姓名:玄敏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班级学号:水1402 15 指导教师: 日期:2016.11.4-20.16.11.25 城建学院

一、设计题目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给水管网工程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给水管网设计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设计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进行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通过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方案的设计、参数的选择、说明书的编写,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原始资料 1.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规划图1张(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总平面图上等高线间距:1m; 3.城市人口分区、房屋层数见下表; 4.使用城市给水管网的工厂,其位置见图纸: (1)冶炼厂,生产用水为9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27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3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2)纺织厂,生产用水为8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12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2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5.浇洒绿地和道路用水:每次每区70m3。 6.火车站用水:300 m3/d 。 7. 用水量逐时变化: 逐时用水量(%) 四、设计任务 新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计算要求 (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弄懂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 (2)结合地形条件划分给水区域,布置给水管网,确定水流方向与管网节点; (3)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水力工况分析; (6)泵站与清水池的计算。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集萃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模板)

小组审批。此表作为毕业论文(设计)评分依据。 毕业论文任务书(模板) 论文题目: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系部:专业: 班级:学生:指导教师: 1.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本部分能够说明本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即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单亲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在逐年增长,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来分析单亲家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改善单亲家庭生活情况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论文撰写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党和国家

的有关方针、政策;论文应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见解独到。同时论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还要有30 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关键词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最后附上参考文献目录和致谢辞。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为例说明: 全文拟分五个部分来研究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第一部分将阐述研究社区户外媒体的意义: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户外媒体的高速发展,但社区户外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宣传及服务功能。 第二部分将综述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特点及现状,让人们对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有所了解。第三部分将对制约北京社区户外媒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拟从社区户外媒体所受到的各方面制约来进行探讨。 第四部分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社区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重点介绍数十种会在社区大量普及的新型媒体及其所采用的新技术。 第五部分将得出本文的结论:将通过预测互联网、无线通信和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从而得出未来社区户外新媒体与其它媒体将相互溶合为一个整体,成为真正的多媒体,并最终支持新兴虚拟系统的视、触觉控制技术。 4、主要参考文献 [1]〔加〕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11-315. [2]陈培爱覃胜南.广告媒体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6-16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解析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指导书(2012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系(部):建工系 实习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实习负责人: 联系电话: 2013 年 5 月20 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单元住宅设计(题目自拟) 二、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训练建筑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 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为单元式、多层住宅4~6层,总建筑面积不低于2500平方米。 2.设计要求,见下表。 户型A:四房二厅二卫二阳台户型B:三房二厅二卫*阳台 户型C:三房二厅二卫*阳台户型D:二房一厅一卫*阳台 户型E:二房二厅一卫*阳台户型F:一房一厅一卫*阳台 学生选做表 3.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但必须满足总建筑面积,墙体均采用240mm墙。 4.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

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参考(自己可以调节)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 主卧室12~16 m2 双人次卧室 12~14 m2 单人卧室8~10 m2 餐厅≥8 m2 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 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入) 工作室6~8 m2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参考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设计内容如下; 1.单元平面图:至少2-3个套型,比例1:50(选做)。 2.建筑平面图(至少2个单元):包括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比例1:10O,标准层必须有一个户型布置家具,其他房间标有名称和面积。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100。 4.建筑剖面图;1个(必须剖到楼梯),比例1:100。 5.建筑详图: 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楼梯详图比例1:50、节点详图比例1:20。 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选作内容),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 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数 量、比例自定。 6.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总套数(套) 使用面积系数=〔总套内使用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X 100% 五、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2.《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 101-87)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21-88)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 6.《房屋建筑学》教材 7.地方有关民用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 8.《建筑构造资料集》 9.有关的建筑构造标准图集 10.《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GBJ—86)

毕业设计任务书撰写要求

机械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撰写统一要求 1 ?任务书格式有调整,见机械学院教学管理一毕业设计栏目网站,与之前的任务书比较,只是调整指导教师和学院院长签字顺序,将学院(系)院长改为学院院长签字。 2.任务书分两类,做毕业设计的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做毕业论文的填写毕业论文任务 书,区别仅在封面第二行,“设计”与“论文” 二字。 3.题目的选择要与专业吻合,要明确设计对象,切忌“机床设计”之类太过宽 泛的课题,可以使用定语明确研究对象,如“125MW机组低压转子上三星布 置孔的专用机床设计”;也可以加副标题进一步界定设计内容。 4.有相同名称的课题,必须以副标题区分不同的设计内容。 5.课题的来源,凡是有工程背景的就请填写“来源于企业”,不要求是有协议或立项的 课题。合格本科评估要求50%^上“来源于企业”,鉴于我校定位,学院要求每一位教师课题至少60%以上“来源于企业”,请各位教师斟酌填写,各系重新整理分班课题汇总表。 6.题目的目的和意义一栏中,应简述该课题设计的目的,从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水平,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描述课题的意义 案例: 纺线机是一种精细设备,其零件数量有很多。但零部件组装现在还延续在小型工厂 里靠人工一件件装配起来,需要熟练工。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必要 开发自动化工装,以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尝试将纺机的多个零件采用自动装配形式进行组装,组装成部件以方便整体装配。 该课题不仅需要设计机械结构和机构,还需要实施顺序控制和零部件传输。该课题涉及到设计、绘图、控制等各方面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项目的能力。 7.要求一栏中,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完整的技术要求和对学生的工作要求。技术参数在前面,工作量要求在后面。如果是工艺类、模具类设计,应该把详细的零件工程图附在任务书后面。做论文的可以在以下案例基础上调整。 案例:课题的主要技术要求:

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设计任务书2

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信1203班 指导教师:桂林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专业基础实践第2套综合题 初始条件: (1)提供实验室机房及其Matlab6.5以上版本软件; (2)《MATLAB教程》学习。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选择一本《MATLAB教程》,认真学习该教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基本使用方法、数组运算、矩阵运算、数学运算、程序设计、符号计算、图形绘制、GUI设计等内容; (2)对该套综合题的10道题,进行理论分析,针对具体设计部分的原理分析、建模、必要的推导和可行性分析,画出程序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代码(含注释),上机调试运行程序,记录实验结果(含计算结果和图表)。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4)要求阅读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5)根据课程设计有关规范,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1)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学习《MATLAB教程》十周; (2) 进行编程设计一周; (3)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周;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 MATLAB概述……………………………………………………………………1. 1.1MATLAB简介 (1) 1.2MATLAB功能 (2) 1.3MATLAB的典型应用 (3) 2 第2套题目: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设计2 (3) 题一 (5) 题二 (5) 题三 (6) 题四 (7) 题五 (11) 题六 (12) 题七 (13) 题八 (14) 题九 (15) 题十 (16) 3 课程设计心得 (17) 4参考文献 (18) 5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9)

(建筑工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应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自觉地树立精心设计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掌握—般民用或工业建筑供暖工程的设计程序、方法和步骤。了解和熟悉本领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和新技术。熟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措施,学会使用有关的技术手册和设计资料,提高计算和绘图技能,提高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设计步骤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设计题目及具体要求,按照收集资料热负荷计算确定方案水力计算绘制施工图的步骤进行设计,并将各步骤的主要依据成果与结论写入设计说明书。 设计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指示如下: (一)设计的原始资料 1.气象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建筑物所在地区,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中,查出该地区的有关气象参数(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冬季室外计算风速,冬季主导风向等)。 2.土建资料

的建筑特点(建筑物的方位、层数)和各部位的建筑构造与热工特征,外墙、屋顶、地面门窗构造)。 3.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热源条件,确定系统入口位置和热媒参数。 (二)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1.进行房间编号(注意各层编号竖向统一,编号用三位数字,首位数表示层数。) 2.根据房间使用特点,确定其室内计算温度n t (参阅《规范》)。 3.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统K值,并校核外墙,天棚热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进行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冷风渗透耗热量采用缝隙法,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方法可自选.条件完全相同房间可只计算一个。 (三)散热器面积和片段的计算 确定散热器型式、安装方式、系统联接型式后,确定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pj t。 (四)供暖系统型式的确定,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 1.合理确定供暖系统的型式,根据建筑物用途、特点比较各种系统形式,选择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 2.管道布置 管道布置应注意下列几点:

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含提纲)

武汉工程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 2010级电子商务学生季亚萍 一、课题名称 《B2C模式的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二、课题条件 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 2.难度和分量要适中,题目不宜太大,其任务量应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可完成,毕 业论文的字数(含图表、公式、文字等)为8000左右。 3.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有所创新。 4.毕业设计(论文)格式与装订要符合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编写规范要求》 (见附件5、附件6、附件7)。 三、任务 (1)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密,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设计(论文)有自己独到见解,水平较高。 (2)说明书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四、设计(论文)说明书内容(提纲) 第一章 B2C模式及其网站 1.1 B2C的含义 1.2 B2C电子商务网站的构成 1.3 B2C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功能 1.4 B2C电子商务网站的代表 第二章我国B2C模式的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的现状及障碍

2.1 我国B2C模式的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的现状 2.2 我国B2C模式的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的障碍 第三章解决对策和发展前景 3.1针对我国B2C模式的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现状与障碍提出解决对策 3.2 我国B2C模式的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的发展前景 五、计划进度 发题时间2014 年x 月x日 2014年09月XX日—2014年09月XX日确定选题 2014年09月XX日—2014年10月XX日提交任务书(含提纲)初稿 2014年10月XX日—2014年11月XX日收集资料进行毕业论文写作 2014年11月XX日—2014年11月XX日毕业论文初稿 2014年11月XX日—2014年12月XX日毕业论文定稿 指导教师指导小组负责人 年月日年月日 注:1、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环节前,指导教师应填写好此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签字后,正式给学生下任务。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应将此任务书放在设计(论文)说明书首页装订。 2、若实践教学环节和任务书另行发了单行本,则不填写此任务书,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应将任务书单行本装入资料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