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政治上册 成功需自信教案 鲁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成功需自信教案 鲁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成功需自信教案 鲁教版
七年级政治上册 成功需自信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㈠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及事业成功中的意义;正确认识自我价值的优势,相信自己,树立正确的自信心;以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强者。

㈡能力:初步学会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方法,在对自我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塑造一个自信的“我”。

㈢知识:认识自信的重要作用,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关系;了解树立自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扬起自信的风帆”,初中生很难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对成功的体验较肤浅。因此,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学生的自身经历相对较少,理论水平较低,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对抗,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伙伴的首席。

[教学活动]

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五个小组之间要进行一次比赛,最后我们要评出本节课的冠军小组。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成为冠军?有没有信心?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轮的pk: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猜谜语。请看大屏幕: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

学生:抢答

教师:祝贺你,你成功了!你是本节课第一个取得成功的同学。回答对一个问题就是一次成功,成功就是这么简单。同学们祝贺他!请你代表你们组贴一个“自信星”.同时老师也要祝贺你,赠给你一个我特意制作的“自信卡”,希望你能永远自信,保持这张自信的笑脸!成功就是这么简单,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成功呢?我们接着PK:

二山在一起,猜出就错了。(打一字)

学生:抢答。小组竞争,通过参与活动,体会成功需自信。

教师:成功就是这么简单,不过我发现有的同学很犹豫,他在想:我的答案对不对呢?要是不对那我不就失败了吗?同学们想,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他能成功吗?

导入:成功需自信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体验成功需要自信。

二、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㈠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师:让我们继续PK,还是猜谜语,不过方式变了。我手里有一个谜语,哪个组的同学,能勇敢的走上讲台,打开谜语,说出答案。

生:一生上讲台,打开谜语,说出答案。

师:祝贺你,你成功了!成功就是这么简单。不过我要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这张卡片上既有谜语,也有答案。如果你没有勇气走上讲台,那你永远也没有成功的机会,哪怕成功再简单,你也不可能成功。当这位同学迈开第一步的时候,他已经成功了。因为成功需要勇敢,勇敢来自于自信。

共同结论:自信使人勇敢

2、师:成功就是这么简单,同学们想,成功都是这么简单吗?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

展示“华罗庚的故事”,组织学生“实话实说”,进行榜样激励。

自强不息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82页“华罗庚的故事”,用心感悟,并思考下列问题:

1、华罗庚面临的困难和挫折是什么?

2、困境面前的华罗庚是怎么做的?

3、实话实说:

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说句心里话,你觉得你会怎么做?

师:如果华罗庚先生也向我们这样想:我完了,我这一生完了。他对自己的人生都没有了信心,他还能那么坚强的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吗?

生:通过对比体验,感悟自强不息。

共同结论:自信使人自强不息

3、师:提到自信,老师有一个偶像,你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他是谁?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子110米跨栏的金牌……

一想起刘翔夺冠的场景,我就非常的激动。今天让我们再重温一遍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视频)

其实我对刘翔的崇拜不是他夺得冠军,而是他的一句话让我感动,这句话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发掘潜能

刘翔夺冠后,孙海平教练告诉记者:“刘翔还有很大的潜能,他的最好成绩应该在12秒51左右”。当记者问刘翔:“你还有没有可能达到你的最好成绩,为什么?”刘翔的回答是:“我肯定能,因为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中国人有这个能力!”。

请思考:

你认为刘翔能实现这个目标吗?为什么?

师:自信,能够让人发掘潜能!其实刘翔现在的成绩达到了12秒88!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他已表现出来的实力;另一方面是潜藏在他身上的能力,我们叫它潜能或潜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相当大的潜能,我们要积极发掘出这些潜能,需要像刘翔那样大声说:“我能行!”

其实我在刚才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声音不大,我想你肯定有很大的潜能!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比一比:

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对抗,。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朗读课本第83页一首小诗“我能行”,每组一句,看哪一组声音更宏亮、更自信。

师:刚才,我可以一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震耳欲聋,我很后悔我没有拿一块棉花把我耳朵塞上。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精彩,通过我们刚才分析发现,自信确实很重要,他能使我们走向成功。

生:分享刘翔的成功,学习并展示自信的魅力。

共同结论:自信能发掘潜能。

过渡:那我想问同学们,你想成为一个充满自信和活力的人吗?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呢?我们应怎么做才能行?

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好吗?

㈡扬起自信的风帆

1.师:组织“摞纸杯”的游戏,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合作能力,并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能欣赏自我。

积累成功

游戏:摞纸杯

规则:1、在规定的时间内,摞的最高,用的纸杯最少的小组将获胜。

2. 可以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但不能破坏纸杯。

生: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争,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找到自己的优势,并积累成功。

我宣布本次“撂纸杯”比赛的第一名是第小组,祝贺他们!老师亲自给你们小组贴上一颗“自信星”。

我想问优胜小组的同学:现在的心情如何?

生:高兴!

如果以后再举行撂纸杯比赛,你们有信心争第一吗?为什么?

生:有!原因略

共同结论:成功的经历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要积累成功。

2、师:你们组是哪位同学动手操作的?请这位同学谈一谈:你是怎么取得成功的?你撂的那么高,还不倒下,有什么秘诀吗?

生答:略

师总结:能保持一个物体平衡,并且敢于创新,这就是他的优势,他的长处。正是这个独特的优势让他取得成功,获得了自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正像刚才那首诗说的: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你在哪点行呢?看课本第83页小活动:“欣赏我自己”,我们现在把这个小活动稍微改变一下方式“欣赏我的同桌”好吗?

出示屏幕:

找到优势

欣赏我的同桌

请用欣赏的眼光,找到同桌的优点。尽可能多的列举(至少5条),

并展示给同桌。

给你两分钟的时间写下你同桌的优点:至少5条,两分钟后,我们要进行展示。

生:展示同桌的优点。

师问:当你听到这么多的优点时,你什么感觉?

生:高兴

师:如果把这些优点都发挥出来,你相信自己能成功吗?

生:肯定能。

共同结论:找到并找准自己的优势,找到成功的支点。

请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大声说同桌的优点。其实说了同桌的优点,就等于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就找到了成功的支点。

3、师:有句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学们,你有缺点和不足吗?现在请你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生: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同学谈。

你打算怎样对待它?

生:改正、克服

师:是的,我们找到自己的不足,目的是为了克服、弥补、改正。克服了自己的不足,弥补不足,你就更容易成功,你就会更加的自信,这才是真正的自信。同学们做的都很好,而我这里有一个同学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不但没有走向自信,反而走向了自卑,我想请同学们帮帮她,看大屏幕:

4、师:组织“专家诊疗”活动,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进行行为指导。

克服自卑

专家诊疗室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112页“一个自卑的人”进行专家会诊,小组交流展示:

[分析症状] 自卑心理在她身上的表现是什么?

[找出病因] 这位同学的自卑心理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开出处方] 告诉她克服自卑的方法有哪些?

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专家会诊”活动,学会克服自卑,走向自信。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并能感悟如何走向自信,进行行为指导。

三、共同小结,主题升华

1、师生共同“归航点贝”,归纳本课知识,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评出冠军小组,共同祝贺。

师:我想对冠军小组说:是你们的自信,让你们走向成功,而成功使你们更加自信;我想对其他小组说:其实你们的表现也非常精彩,这也是一种成功。如果我们能找到不足,弥补不足,就会更加自信。

2、共赏歌曲《相信自己》,升华主题。

一个人走向成功需要自信,一个小组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走向成功,同样离不开自信。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已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自信和成就,向全世界描绘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充满着自信,为祖国的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我们会创造奇迹,我们会赢得第一!下面让我们来共同感受由零点乐队带来的《相信自己》,会唱的同学,请自信的唱起来!

[设计意图] “归航点贝”回顾知识,形成体系,学会概括归纳,使人一目了然;共赏歌曲,形成共振,激发报国之情。

四、归航点贝

发挥优势

积累成功

弥补不足

克服自卑

使人勇敢

自强不息

发掘潜力

自信成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